上将与下士范例6篇

上将与下士范文1

8月底,迪士尼公司以40亿美元的价格对北美漫画巨头惊奇娱乐(Marvel Entertainment)完成了并购。随后,华纳也宣布将对其旗下的DC漫画进行重组――围绕着作为未来战略资源的漫画企业,好莱坞巨头们正在酝酿新一轮的“军备竞赛”。

强强联手优势互补

惊奇是北美最重要的漫画公司之一,其与DC漫画一直被视为业界的泰山北斗。虽然漫画与电影的合谋在好莱坞由来已久――DC早在1969年就被华纳收购,不过此次惊奇与迪士尼的联姻还是有些出人意料。两家公司历史上关系并不亲密,2004年,惊奇还曾两度把迪士尼告上了法庭。原因是迪士尼2001年收购的ABC电视网播出了电影蜘蛛侠(Spider-Man)和绿巨人(Hulk),而这些内容的版权则属于惊奇与ABC的前东家福克斯。

不过,此次两家达成联盟还是被业界广泛视为一次双赢合作。对于惊奇来说,得到迪士尼这样的后台支持无疑是及时雨――8月初,惊奇公司刚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的财报:由于近期没有热卖大片推出,其收入和利润分别下跌了26%和38%。而在正式收购之前,迪士尼已成功将惊奇的元老斯坦・李(Stan Lee)招致麾下,因此惊奇其实已经没有太多选择。股市的即时反应也证明了投资方对于这桩交易的态度:当地时间8月31日――并购交易宣布后的首个开盘日,惊奇公司的股价大幅上涨了25.3%。

与当年收购皮克斯一样,迪士尼收购惊奇同样也是用现金加股票的方式。以美国当地时间8月28日交易公布当天的每股38.65美元的收盘价计算,惊奇每股股票将能换来30美元现金和0.745股迪士尼股票。作为惊奇的最大股东,公司CEO帕尔穆特(IsaacPerlmutte)成为这桩交易的最大受益人之一,其所持的37%惊奇股权将能换来8.81亿美元现金和2100万股迪士尼股票。

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迪士尼在2009年非但没有收缩战线,反而不断招兵买马。在制片方面,从今年底到明年初,公司将推出多部3D大片。为了保持影片产量,迪士尼在年初还和斯皮尔伯格的梦工厂达成协议,以高价获得了后者的电影发行权。惊奇的加盟无疑将进一步丰富迪士尼旗下的战略资源。迪士尼董事长鲍勃・伊格尔(Bob Iger)表示,收购完成后,惊奇将继续发展其独立品牌,帕尔穆特也将作为CEO留任。

不过,迪士尼最近的日子也有不舒心的地方。在刚刚过去的暑期档,北美票房再创历史新高,但这个夏天对迪士尼却远称不上美满。在北美各公司的暑期票房排名中,迪士尼6.13亿美元的本土成绩只能排到第4;而在海外,其4.71亿美元的总票房甚至还不到领头羊福克斯的一半,仅名列第5。另一方面,公司手中的一系列3D大片还要等到年底才会推出。因此,迪士尼选择现在收购惊奇似乎也有稳定军心的考虑。虽然在交易宣布当天,迪士尼的股价下挫了3.3%。不过从长远来看,此举无疑能增强股东对公司的信心。毕竟发展的可持续性是投资最重要的指标。此外,惊奇40亿美元的价格也要大大低于迪士尼2006年收购皮克斯时付出的74亿美元,而后者的价值已经得到了验证――迪士尼今年暑期收获的全球票房近一半来自皮克斯出品的《飞屋环游记》(Up)。

收购惊奇也昭示了迪士尼未来在制片方面的战略转型方向。今年,迪士尼按其传统制作思路推出的《巫山历险记》(Race to Witch Mountain)、《枕边故事》(Bedtime Stories)、《购物狂的自白》(Confessions of a Shopaholic)等片票房均不如意。对于近来迪士尼在电影方面的颓势,伊格尔之前也曾坦言问题不在经济大环境上,而是公司自身的项目选择与执行不能满足现阶段市场的需要。

早在去年,迪士尼就曾表示要把战略重点重新转向家庭电影,而漫画改编与超级英雄无疑是将全家人请进电影院的最好武器。这一点在今年的暑期档已得到充分验证。只不过在此类型,迪士尼此前并无优势。公司之前在这方面数得着的作品只有一部《超人总动员》(The Incredibles)。同样,迪士尼历来也不擅长制作续集,其上一部卖座系列还要追溯到2004年的《国家宝藏》(National Treasure)。相信惊奇的加入能够弥补迪士尼这方面的短板。此外,迪士尼还希望能借助惊奇吸引更多男性观众,尤其是青年人群。迪士尼现有的《歌舞青春》(High School Musical)、《Hannah Montana》等青春片品牌还是明显更偏于女性。公司之前与斯坦・李达成合作,也是希望能重点发展主要针对男性观众的影视内容。

近期与长远

迪士尼的大手笔收购也将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事实上,就在迪士尼收购惊奇的消息公布后不久,华纳即宣布将对旗下的DC漫画进行大规模的改组。华纳的副总裁戴安娜・尼尔森(Diane Nelson)将被“空降”到新成立的DC娱乐公司担任一把手。

华纳的出招看似有很强的针对性,不过此举其实已经策划了两年多。同样,迪士尼“消化”磨合惊奇也需要时间。虽然从理论上说,完成收购使迪士尼迅速获得了惊奇多年积累的5000多个漫画形象,但实际的效应显现不可能立竿见影。尤其是电影方面,目前惊奇旗下几乎所有的知名形象的电影版权都已掌握在其他大片厂手中,而且大部分合同的有效期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比如派拉蒙与惊奇的合作就还有5部电影计划:2010年的《钢铁侠2》、2011年的《雷神索尔》(Thor)和《美国队长》(Captain America)、2012年的《复仇者》(The Avengers)与《钢铁侠3》。同样,未来的3部《蜘蛛侠》仍将是索尼出品;而继《金刚狼》热卖后,福克斯也没有理由放弃X战警系列。考虑到在上述项目中,惊奇的地位更多只是版权提供方,权益均比较有限,因此迪士尼要想在上述项目中插上一脚几乎没有可能。

此外,在衍生产品方面,去年5月惊奇签署了多单游戏改编协议,而北美游戏巨头Activision则拥有蜘蛛侠和X战警的版权直至2017年,世嘉(Sega)也在2007年购得了绿巨人、钢铁侠等多个形象的游戏版权。惊奇衍生玩具的主要开发权则属于孩之宝(Hasbro),后者刚刚在2008年底与惊奇更新了协议,将双方现有的合作期限从2011年延长到了2017年底。

同样,在主题公园领域,与惊奇合作密切的环球及其旗下的“冒险岛”公园仍占据有利地位。这就意味着蜘蛛侠等“惊奇英雄们”短期内无法出现在迪士尼乐园。不过也有消息称环球与惊奇的既有合同似乎存在某些法律漏洞。果真如此的话,两家好莱坞巨头未来肯定会有一番明争暗斗。

上将与下士范文2

记者(以下简称记):未来士兵系统是什么样的系统?它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孙耀峰(以下简称孙):未来士兵系统是为了满足未来信息化作战要求而研制的集杀伤力、生存力、机动力、持续作战能力和态势感知能力为一体的综合作战系统。未来士兵系统的基本构架是以士兵为平台配置各种武器装备,提高士兵的综合作战能力。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当时的目的是为士兵提供全套防护装备,增强战场生存能力,后来,经过不断演变形成了现在的士兵系统概念。

何龙(以下简称何):“未来士兵系统”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未来的士兵的装备及其他的集合。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一个特指,主要是指现在世界各国提出的“士兵系统”概念的整合。

如果下个定义,可以这样说:未来士兵系统是以战斗士兵为平台,以提高士兵及分队的打击、信息沟通、战场态势感知、全球定位、协同作战、持续作战和野战生存等综合作战能力为目的,用系统化、集成化思想对士兵及分队装备的武器、瞄具、光电设备、通信器材、防护用具和其他个人高科技信息装备等进行整合的全新武器系统。

为了适应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需要,满足信息化战场对单兵装备的综合作战效能、装备体系间的协同作战、以及将其纳入战术C3I网络的需求,士兵系统的研发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早在1988年,美国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了以士兵为平台的未来士兵系统的概念,并于1989年开始研究,先后制定了“士兵增强防护”、“陆地勇士”和“目标部队勇士”等计划,并在2001年将其作为美陆军“目标部队”建设的一部分,部署计划与“未来作战系统”保持同步,一起构成目标部队的核心部分。由于士兵系统概念先进、效果显著和技术上又可行,因而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等二十几个国家纷纷制定各自的士兵系统发展计划,并与它们的未来数字化部队建设计划接轨,作为其未来数字化部队装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系统之系统”、“网络战士”、“数字化士兵”都是什么意思?

孙:“系统之系统”是美国武器装备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也就是以提高陆军武器装备整体发展水平为目的,全面谋划,统筹兼顾。“系统之系统”的指导思想具体到士兵系统有两层含义:一是士兵系统是美国陆军“未来战斗系统”(FCs)的一个子系统;二是士兵系统本身就是一个高度集成的综合系统,包含多个子系统。

“网络战士”是指能够完全融入未来信息化作战网络的士兵,他可以向作战网络发送或接收信息,提高作战能力。按照美军的指导思想,未来士兵系统是未来信息化作战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能够借助信息化装备最大限度了解战场态势,提升全面作战能力。

“数字化士兵”的概念与“网络战士”等概念大同小异,都体现了未来信息化战争(或数字化战场)的特点。只不过“网络战士”的概念强调的是作战网络,而“数字化士兵”则强调士兵装备的数字化装备。

何:这三个概念表述的意思大体相同,是对未来士兵系统的别称。

信息化是推动装备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国很早就开展了大型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改造、设计,将很多信息技术应用到武器装备之中,形成了高科技武器装备,大大提升了武器性能。但是对于单兵的信息化建设一直未开展,在未来士兵系统设想之初,人们设想在单兵装备方面也走大型装备信息化之路,采用信息化技术来改造未来士兵装备,将士兵的各种装备实现数字化,由此就产生了所谓的“数字化士兵”,突出了信息技术在未来士兵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未来士兵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战斗系统,是数字化战场上最基本的战斗系统或者说是微型作战单元。在把士兵作为一个独立的战斗系统来构建的同时,使用“系统之系统”的方式把班作为更高层的系统来构建,换句话说,就像研制一个作战平台一样来建设一个步兵班,使步兵班这个基本作战单元能够像一辆坦克或步兵战车那样行动。

在士兵系统研制中,面向的是未来信息化战场,设计中,不仅利用信息化装备提升单个士兵的作战能力,更重要的是将士兵作为一个信息平台,集成通信、侦察、导航、定位、敌我识别、引导指挥、夜视瞄准和火力控制等多种功能,成为信息化战场中的一个个节点,为分队乃至更上层系统提升信息采集与命令执行的能力,士兵已融入巨大的一体化战场信息指挥控制网络中,因此又有“网络战士”之称。

记:与传统士兵装备相比,未来士兵系统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何:传统士兵装备设计中,仅仅考虑的是单一性能或单方面性能,在设计中非常离散,比如,武器有武器厂家设计、加工,具备较好的打击能力;防护装备由专业防护生产厂家提供。在设计中并未考虑士兵一起装备的问题,比如兼容性、人机工效性等。可能这些装备单个都很好用、很先进,但有可能都给士兵配备后,由于相互兼容性不好,甚至相互影响,对士兵整体能力提升有限。特备是对于电子设备,各家的标准、接口设计、协议设计不一样,士兵根本没法一起使用的问题已常出现。这是传统士兵装备的一个特点:不具备系统性、兼容性。

而未来士兵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体化设计,根据信息化战场的要求,结合士兵的作战任务、需求和特点,综合考虑士兵的承载能力、机动性等方面问题,进行集成设计,在设计中解决了各装备的兼容性问题。未来士兵系统不是对传统装备的简单叠加或融合,而是进行了系统化设计、优化,士兵的整体作战能力成几何倍数的提升。

记:与步兵传统的作战环境相比,现在的作战环境发生变化了吗?为什么要发展未来士兵系统?

何:以前,战场上的步兵以量取胜。作战环境简单,更大涉及的是自然环境。步兵的任务更多的是冲锋,占领。随着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特别是技术的发展,未来在大的区域内进行大规模作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更多的是小规模作战。同时,步兵传统的作战环境也由以前的野外发展到更多的城区。以前步兵作战大多在白天,而今后将出现全天候、全天时的要求。

低强度、小的趋势导致下车士兵的地位日益提高,步兵在未来战争和非军事行动中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在搜寻建筑物区、收集情报、执行特种作战,或者在坦克和直升机不容易介入的特定区域作战时,下车士兵是必不可少的。在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尤其在非军事行动中,士兵被

期望执行的任务范围日益扩大,士兵的作战能力需要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随着技术发展,未来战场将是信息化的战场,具备更强的战场感知、综合指挥、数据通信和协同作战要求。因此士兵需要一套集成和模块化装备,这些装备能够全面均衡地提高士兵的打击、观察与通信能力以及进攻、机动和防御能力。简而言之,为了满足许多不同的需求,未来信息化战场的需要,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开始提出士兵是一个系统的概念。

孙:与步兵传统的作战环境相比,现在的作战环境正在发生变化,正在向未来信息化战争过渡,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即可以看出这个趋势。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步兵与其他军兵种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信赖性更强。举一个例子,美军步兵班可以借助指挥通信网络直接呼叫上级火力支援。

未来士兵系统的发展正是基于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考虑。步兵作为陆军一个不可或缺的兵种,必须在陆军综合作战系统的框架下发展,必须与其他军兵种协同联合,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做到步调一致,协同联合。由美国牵头的未来士兵发展计划可以被看作是,西方试图将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向单兵延伸的一种大胆尝试。

记:能否谈一下,在现代战争中对于基本作战单元来说,什么样的作战能力更为关键?未来士兵系统为士兵带来那些新的作战能力?

孙:应该说,杀伤力、生存力、机动力、持续作战能力和态势感知能力是构成士兵全面作战能力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如果考虑到现代战争的作战样式和特点,态势感知能力最为关键。因为,在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渡的过程中,最需要提高的是士兵的信息处理和态势感知能力。

何:现代战争中,士兵的情报侦查、信息获取、及时传输、对战场全面了解、对上级指挥命令的实时知晓、分队间的协同作战能力是关键,也就是配合上级要求的信息化作战能力是关键。

在未来士兵系统这一概念当中,士兵本身不仅是一个火力平台,更重要的是一个信息平台,集通信、侦察、导航、定位、敌我识别、引导指挥、夜视瞄准和火力控制等众多功,能于一体,便于形成整体作战能力、全面防护能力和战场生存能力,同时还具有强大的信息收集能力和处理、传输能力。所以,未来士兵系统具备非常好的作战能力。

记:美国在伊拉克部署的“斯特瑞克”旅里配备了“陆地勇士”系统,德国也在阿富汗开始试验未来士兵系统,请问此类系统在战场上的表现如何?

何:据情报分析,2007年,美国陆军为驻伊拉克的陆军第4“斯特瑞克”旅装备了约200套老版“陆地勇士”系统。从实战检验情况来看, “陆地勇士”系统已经初步显示了威力。通过驻伊美军使用的反馈情况来看,其表现可谓上佳,性能远远超出了预期。仅从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来看,配备该套系统的战士能够更加方便地了解战场形势的发展,以远高出对手的反应速度做出反应,使对手很难跟上美军的作战节奏。“陆地勇士”系统充分提高和加强了士兵的态势感知能力、机动性、持续作战能力、生存能力以及致命性。经过实战的测试和士兵的评估,“陆地勇士”系统已确定能弥补士兵作战时的13~19项能力缺口。同时,“陆地勇士”系统在减少人员伤亡方面也非常有效。但在某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如重量问题、电池体积和寿命问题、无线网络问题等。

德国将对“未来士兵”作战系统(简称IdZ)在阿富汗进行野战测试,应该说军方对于装备的整体概念与性能已比较满意。据报道,试验过程中所获取的数据已被即时用于开发更为完善的增强型IdZ(简称IdZ-ES)系统中。

孙:2007年初,美国陆军第2步兵师第4“斯特瑞克”旅第9团第4营装备“陆地勇士”系统在伊拉克战场进行了试验,但并未正式装备,这主要是考虑未来士兵系统的发展应与陆军更大的未来战斗系统的发展相协调。对于试验结果,美国陆军非常满意。美国陆军认为“陆地勇士”系统为士兵提供了之前所不具备的4种能力:通过定位和共享作战图像获得的态势感知能力,快速存储、获取可编辑地图和图片以及实时绘图的能力,行动中不断更新战场信息的能力,语音和文字通讯能力。

记:未来士兵系统中,武器系统是较为关键的分系统之一,目前世界各国研制的未来士兵系统中,既有基于现有武器改进的,如法国、德国等,也有全新研制的,如美国、韩国等。对此您有怎样的看法?

何: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各国对士兵系统的理解应该说都是一样的,为士兵提供更具杀伤力的武器系统,所以在未来士兵系统中,士兵的武器一般均具备小口径点杀伤和大口径面杀伤能力。

改进均立足于成熟装备,进行简单改造或整合,比如在轻武器上加挂榴弹发射器:新研发的新一代武器系统,主要是将小口径武器与榴弹武器一体化设计,同时将武器与瞄具一体化设计,甚至引入了光电火控部分,对于武器作战能力提升非常大。但为什么出现一些国家改进、一些国家新研,我觉得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进度问题、成本问题、以及武器装备的装备情况与换代问题。

但是无论那种,各国对未来士兵系统的重要性均有了充分的认识,均在立足于本国实际的情况下积极开展系统研究。

孙:需要指出,目前,美、法、德等国家的士兵系统中的武器均是对现役武器的改进,美国用的是M4卡宾枪,法国为FAMAS步枪,德国为G36步枪。

武器子系统是士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士兵杀伤力的保证。应该说,具备点面杀伤效果的步榴合一武器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由于技术难度大、成本高、重量超标等不利因素,步榴合一武器已经暂缓发展。例如,美国已经将原来提出的“理想单兵战斗武器”(OICW)分成5.56毫米步枪和25毫米榴弹发射器分别发展,等技术成熟时再结合。

记:装备未来士兵系统的军人将不可避免的要面对超出以往的海量信息,那么他应该如何甄别和判断哪些信息是最重要的,哪些信息是不重要的、可以忽略的?

何:这就涉及到系统的整体设计与规划了,这与国家的技术水平很有关系。但无论如何,我想对于军人,简单、快捷、稳定、好用、实用是基本要求。

孙:作为信息化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未来士兵系统”将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接收和发送大量作战信息,但有一个基本前提:并不是每名士兵都可以无限制地与上级进行通信,士兵的职责将决定他的联通级别。对于作战信息甄别和判断能力,主要通过两方面进行提高:一是大量的训练,使士兵适应信息化战场的特点,提高作战技能;二是可以借助技术手段对作战信息进行筛选、判断,然后再发送至士兵。

记:未来士兵系统既然是整个作战网络中的一个终端和节点,那么一旦落入敌方手中,是否也会为敌方侵入我方网络创造机会?应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孙: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但通过技术手段可以解决这个

问题。例如,在通信系统上安装报警或自毁装置,一旦被敌军俘获,士兵可以发出报警或毁掉通信系统。或者士兵牺牲时,指挥官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毁掉系统。

何:战争中,伤亡是不可避免的,装备落入敌方手中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但对于装备遗失对自己方造成的影响有多大?是否是一个考虑太多的问题?国外相关方面的报道不是很多,具体如何避免不是太清楚。但一般的处理手段就是提供破坏手段,包括快捷的破坏按键、远程控制破坏等。

首先可以在计算机软件上设置登陆密码,如果密码输入错误3次以上,计算机自动启动“自毁”程序,将该软件系统彻底从计算机中清除。在士兵预知即将被俘的情况下,启动“自毁”程序,也可将该软件系统清除。班长也可通过网络遥控毁网。

记:目前世界上研制未来士兵系统的国家包括欧美和一些亚洲国家及地区,但是作为当今世界军事力量第二强的俄罗斯却没有什么动静。您认为其中主要原因是什么?

孙:其实,俄罗斯在90年代也提出过士兵系统的发展计划,称为“2000年士兵装备计划”,只不过由于资金原因,该计划没有得到落实。步兵虽然在陆军中人数最多,但与其他兵种相比,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俄罗斯陆军也一样。另一方面,美、英、德、法等国家的士兵系统研发十几年,投入巨资,装备时间却不断推后,这对俄罗斯的积极性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记:目前世界各国研制的未来士兵系统存在哪些不足和缺陷?

何:“士兵系统”的研究从概念提出到现在,也将近20年了,在这个期间,有许多争论,包括概念的先进性、可行性,系统的效费比,现有技术的支撑能力等多方面。美国已经历了多次失败,但最终,世界各军事强国均加入了该项目的研究热潮之中,并且从2005年起,许多国家的第一代系统已初具规模,很多国家均进行了部队试用、测试与评估,为下一代或改进提供技术支撑。分析现有系统的不足,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系统重量较大,这是影响各国士兵系统发展的重要原因。系统重量太大会严重影响士兵机动性,耐受能力等,目前,各国士兵系统的重量是致命的。

系统成本高,系统的高科技装备使系统研制以及装备费用太高,虽然目前系统部分采用了商业化装备,但系统成本仍然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系统的批量装备。

能源供应不足,目前各国对于系统的能源供应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电池的能力和寿命还远远不够,另外电池重量较大也相应增加了系统重量。

其他方面还有一些,但很多都是个性的,比如系统的环境适应性、系统抗电磁的能力等。虽然有很多问题,但系统整体对于提升士兵的战斗能力均得到了全面的认可,很多方面也是可以随技术发展得以解决。

孙:除了以上不足之外,未来士兵系统还存在可靠性问题。高度集成的士兵系统在雨天、泥泞等恶劣环境中必须有可靠的表现。另外,通信电台也容易受到干扰。

记:未来士兵系统将向何处发展?未来士兵将是什么样子?作战样式将发生何种变化?

何:这个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共识,特别是发展方向与未来的样子。但这应该是一个持续的研究。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高新技术可以更好的应用于该系统,为系统能力提升提供更好的支撑是共识。

对于作战样式,配备未来士兵系统的战士一定需要变化,需要根据系统特点设计更先进合理的战术。

孙:尽管士兵系统发展多年,耗资巨大,预期的装备时间也不断推后,但士兵系统仍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未来士兵系统将在陆军综合作战系统发展的框架下,协调发展。

未来战场上,敌对双方在作战中表现的是装备体系、作战系统、人员素质等多方面的整体对抗。陆军各兵种必须根据编制级别、兵种特性,借助作战网络,科学编配,协调匹配、优势互补,适应完成陆军建制内各种作战任务。

记:对于一个资金和技术都不很雄厚,且拥有庞大军队的国家来说,部队的信息化建设,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应该如何进行?优先次序如何?在发展数字化士兵装备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如何实施?

何:部队的信息化建设、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是必然之路,是提升部队作战能力的基础,无论资金与技术,均应加强发展。但如何发展,我认为应该统筹兼顾,发展符合本国国情的信息化装备,同时可以制定长远目标,分别实施,加强自主创新,提升装备核心能力。

孙:未来战场要求以“信息”为主线将陆军武器装备联系起来,发挥系统的整体作战效能,所以,必须确立“系统”的思想,统筹兼顾,全面谋划陆军武器装备发展。陆军武器装备发展在未来应坚持统筹谋划提高机械化能力、突出重点、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体系研发与改进结合、抓住机遇引进与自立并存的指导思想。坚持信息化带动机械化、机械化推动信息化。

在发展数字化士兵装备过程中,应该注意参考借鉴美、英等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一,以需求为牵引,做好长远规划。根据未来战争的需求制订士兵系统发展的长远计划,合理使用经费,优化资源配置。二,立足现有装备,利用成熟技术。“欲速则不迭”,盲目地追求先进,追求超前是不可取的。三,突出重点,解决短板。力争及早解决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等瓶颈问题。

记:世界发达国家掀起的这场发展先进士兵装备、提升士兵作战能力、将多年来信息革命产生的成果向最基层作战单元延伸的浪潮,对我国士兵装备发展有何启示?

上将与下士范文3

作为世界最大的娱乐传媒企业,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在全球范围内现已建成5家迪士尼主题乐园, 其中最年轻的成员—香港迪士尼主题乐园运营也已进入第七个年头。2008年起担任香港迪士尼执行总裁的金民豪,系迪士尼首位华人执行总裁。从快消市场的一员干将到梦想乐园“园长”,不到4年时间,金民豪已经“快乐转型”。

2011年,香港迪士尼盈利5.06亿港元,入园人数、酒店入住率等关键指标均呈上扬趋势(图1、2),收入稳步增长。尽管香港迪士尼至今仍未彻底摆脱亏损局面,但自金民豪上任以来,其业绩已累计增长近85%,并正在筹谋向中国内地、韩国和东南亚旅游市场扩张。

香港迪士尼的危与机

1955年,迪士尼公司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建成第一家迪士尼乐园,紧接着又耗时10年在奥兰多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迪士尼度假区。此后,迪士尼将这一模式复制到海外,建成5家迪士尼主题公园。主题公园给迪士尼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据其2011年财报,主题公园和度假酒店营收118亿美元,占公司总营收的近29%。其中,美国本土的迪士尼乐园业绩最好,2011年为公司赚入93亿美元。海外市场中表现最好的日本迪士尼乐园,并不为迪士尼公司所有,是其授权给日本东方乐园株式会社建立并经营,且日本迪士尼面对的市场相对单一,90%的游客都来自日本本土。因此,香港迪士尼才是真正意义上迪士尼公司在亚洲建造的首家迪士尼乐园,但香港迪士尼的历史最短,且仍未走出亏损阴霾。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迪士尼乐园总面积仅126公顷,开放初期更不超过20公顷,这成为限制香港迪士尼盈利的最大障碍。金民豪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与特区政府沟通,对香港迪士尼进行扩建。经过两年磋商,2010年12月13日扩建工程正式启动,计划增加3个新的主题游乐区,游乐设施总数也将超过100项。此次扩建中,迪士尼公司将投入超过62亿港元,特区政府也以“债换股”的方式注资,扩建后持股52%,保持大股东地位。金民豪表示,香港迪士尼目前还处在发展期,未来10年还会经历三次扩张。

多样化市场需求是金民豪带领下的香港迪士尼面临的又一大挑战。金民豪需要针对不同区域打造营销队伍,以应对东南亚、香港地区及中国内地游客的不同需要,其似乎对各个市场的特点已烂熟于心:“各地游客的旅游习惯不同,比如新加坡游客喜欢自助游,台湾地区游客来之前都会先在网上进行调查比较,而印度游客则喜欢一家老小一起旅行,所以选择旅行社出游的占大多数。”

锁定内地3-5小时交通圈

随着中国内地游客大量涌入香港地区,到香港迪士尼游玩的内地游客人数也逐年攀升,2010年超过香港本地游客跃居第一位,2011年占比更达45%(图1)。与此同时,内地主题公园的市场潜力也日益受到重视,业内人士预测每年将达1亿人次。中国旅游协会常务副会长吴文学曾表示,“中国主题公园市场将会有超过100亿美元的消费额”。

在此背景下,如何保持香港迪士尼在内地市场的蛋糕份额成为金民豪的主要奋斗目标。除了保持原汁原味的迪士尼文化这一核心竞争力之外,香港迪士尼在中国传统节日增加了相应的特色庆祝活动。2012年农历新年,香港迪士尼就推出了融合中国传统特色和迪士尼元素的“五福临门”,给迪士尼卡通经典形象米老鼠、唐老鸭穿上了唐装。

目前,到香港迪士尼的内地游客来自沿海城市的居多,特别是广东省占大多数。而随着香港迪士尼的扩建工程逐渐落成,金民豪的目标开始投向华中及华南地区,同时将广东省进一步细分为粤东、粤西等区域深耕细作。随着武广高铁的开通,3-5小时交通圈成为其营销的重点区域。相关数据也显示,香港迪士尼于2011年底推出的“二日门票”销量已经翻倍,对华中地区的人们来说,周末到香港迪士尼度周末已不难实现。

上将与下士范文4

关键词:中国绅士;英国绅士;内涵;特性

前言

一般人都喜欢将英国绅士与中国“君子”相提并论,认为二者分别是两国的“两国的理想人格”(李啸东, 2011: 35)。有些学者有意将中国绅士与英国绅士区分开来,称中国绅士称为“士绅”,而且“士绅” 一词开始越来越多地为学术界所采纳(徐茂明, 2003: 98),似乎不愿将两种绅士并列而谈。但笔者认为二者很有可比之处。传统中英绅士都是处于最上层统治者与一般平民之间的一个中间群体,;二者都经历了从古代到近代的漫长进化过程,而且到现代又被赋予新的涵义;二者对学识都有一定的要求等。对比二者的内涵、发展历程与特性将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二者的文化与政治意义,见证绅士文化的有趣变迁。

1.中英绅士的内涵与发展

1.1 中国绅士

汉语“绅士”有着独特的内涵。“绅”字的“纟”旁即指丝制腰带,“申”即束身、束腰、约束。“绅”字的字面含义是用于束身的一种腰带或饰带,以后代指有较高学历的人或官吏,即佩戴这种腰带或饰带的人。(张仲礼, 2008: 6, 注释②)在古代,“绅”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得到上层人士的珍视。如《论语》卷十:“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这里的“绅”就是腰带或饰带。这句话的含义是:孔子病了,国君来探视,他便头朝东躺着,身上盖上朝服,引大带于朝服之上。即使是在疾病中,孔子也不忘象征他身份的朝服和腰带。这里的的身份有两种涵义,一方面他不是普通的百姓,而是有特殊的地位的臣子,另一方面,他又处于国君之下,应该守护好自己的形象,不失礼于国君。据瞿同祖研究,“缙绅”本义指官员上朝时将上朝时用的手持木牌(即“笏”)插入他配饰的腰带(即“绅”,称为“绅带”,古代士大夫束腰的带子),所以“缙绅”就是古代官员的代称(瞿同祖, 2011: 284)。据清代嘉道年间的学者梁章钜的考据,到明清时期,“缙绅”用来“通称乡宦之家居者”(徐茂明, 2003: 98)。所以“缙绅”或单独一个“绅”字义指在职或卸职的官员。

“士”乃指学生或学者。士大夫是士的高层和步入仕途的士;士民是士的下层,与民的地位混同或相差无几。在上、下层之间,还有一个中间层次,这部分士上不及官,下不为民,以学和倡导道义为己任。他们多指读书人,与从政关系不大。但是西汉中期以后,儒术独尊,君主以儒家经典治国,凭经学考试选取人才,“士”的知识性增强了,而且还与做官有了联系。及至隋朝,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做官。唐朝和两宋时继续沿用科举制,将有治国之学的儒生都纳入了治国体系。到了明清时,科举制更加完备,八股文取士更加模式化,知识与做官有了捆绑式的联系,“士”对政治体制的依附性也更强了。

后来,宋代出现了绅士的称呼,到了晚清时成为所有“绅”和“士”的尊称。(徐茂明, 2003: 98)“绅”偏向当官的含义,“士”偏向读书人的含义。随着科举制将读书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绅”与“士”越来越密不可分,最后二者被联合起来,共同指代一群特殊的高于平民而低于最高统治者的人士。到民国时期,阳信生认为,“民国绅士是指在民国地方社会具有传统的功名、职衔,以及民国时期具有官员背景或因新式学校教育背景而具有某种政治、经济、知识或文化优势并在社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不同于官员也有异于民的地方精英力量。”(2011: 132) 到20世纪初,辛亥革命成功了清朝统治,随着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的结束,依附封建帝制而生存的官僚体系也崩溃了,因而传统的作为一个阶级的中国绅士也不存在了。

1.2英国绅士

上将与下士范文5

一、武士道的产生与特点

“原始的信仰与崇拜往往积淀成为一个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并成为其文化生长和价 值选择的制约力量。日本神道的三种神器是镜、玉、剑,象征智、仁、勇三种力量,这种崇拜对 日本民族的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象征着勇的神器――剑成为日本 历史上各个时期崇尚武力的见证。

考古发现表明,从古坟时代中期起,剑、刀、甲、胄、马具等攻击性武器激增,说明日本 民族对武器和武力的崇拜渊源久远且渐趋强化。从一个民族的原始信仰和崇拜往往可以发 现其价值取向,而这种信仰与崇拜往往积淀为文化发展方向和价值选择的决定力量。

在《日本书记》及《古事记》中,伊奘诺尊用神剑斩杀火神柯遇突智,后来倭姬将神剑授 予日本武尊,日本武尊用神剑东征平定虾夷地方,把神剑供奉在热田神宫。可见,刀剑既是 杀人的工具,又是权力和权威的象征。《古事记》和《日本书记》以大量的篇幅记载了上古时 代日本列岛诸国之间的战争。很明显,对刀剑及武力的膜拜折射出了日本民族的尚武传统, 这便是武家文化产生的原始土壤。

早在公元八、九世纪,武士道便随着武士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武家文化拉开帷幕而初 现端倪。关西军阀首领源赖朝集团战胜关东的平清盛集团,官拜“征夷大将军”,“1185年在 镰仓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幕府,”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武士政权。武士对大名(封建 诸侯)及将军的效忠机制正式形成。武家政治孕育了武士道,武士道经历了平安主从道德、 镰仓/室町武士道和德川武士道、近代武士道的发展轨迹,但“武士道”的称谓却是出现在日 本战国时代。武士是大名的家臣,精于弓马、骑射、刀术,效忠和服从主君,为主君征战沙场, 攻城掠地。武士领取俸禄,为了报答主君的恩情,对主人忠心耿耿。武力社会的胜负由武士 的向背决定,镰仓/室町和战国时代的武士道较之平安主从道德,给武士的礼遇越来越高。 武士作为职业军人,是幕府统治的中坚,也是各政治派别极力争取的力量,拥有社会精英的 政治地位;武士的道德规范自然成为日本全民的道德规范,武士的伦理观也极大的左右了 社会标准体系,武士道精神就是武士伦理道德的核心。武士道的精髓是“忠义勇武”,其主要 特点有:

(一)忠诚至上。“在武者之习中,主从意识居最重要的地位……以从者对主人忘我的献 身精神为核心。”无论平安主从道德,还是各个时代的武士道,都把“忠”放在第一位,这是身 为武士必须具有的美德,讲求对大名和将军绝对的忠诚和彻底的服从。武士为了自身和后 代在武家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惜生命来效忠,“这是武者最大的本份。”为主君忠诚赴 死的武士人人称颂,背叛主人、不忠的武士在社会上无立锥之地。武土家庭就是培养忠臣孝 子的摇篮。“曾辅佐足利义满将军的著名武将斯波义将,所著《竹马抄》,训诫子弟,为主君舍 弃生命乃武士之本份。”

(二)重名轻死。武士将名誉看得非常重要,如果面临名誉与生命的两难抉择,武士会毅 然选择名誉。名誉不仅关系个人的得失,还关系到家族的荣誉和利益,所以在必要时刻,武 士不惜牺牲性命保全名誉。武士“驱使于矢石之间,出身于生死之门”,因此“武士好禅”,武 士修禅宗来凝聚精神,积蓄能量,置生死于度外,随时准备用生命的绝唱换取崇高的名誉。 《平家物语》第九卷“木曾之死”将武士为主君壮烈自尽描写的极其震撼人心:

今井四郎兼平正在酣战,听到喊声(主公源义仲已被射死的喊声),说到:“事到如今,我 还为谁而战呢!请看吧,东国的诸位,这就是日本第一硬汉自尽的楷模!”说罢,把刀尖插人 口里,从马上一头倒栽下来,刺穿咽喉而死。

(三)以武勇为本。武士们生活在杀人和被人杀的暴力世界,必须拥有高超的武艺才能 生存。武士以战争为职业,以武勇为谋生技能和晋升途经,个人的生死存亡和家庭的贫富贵 贱统统取决于武勇。武家社会极其推崇武功和勇力,剑豪宫本武藏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和 武士典范。刀作为武士之魂,刀不见血不算武士。所有这一切,决定了身为武士,必须武勇。

(四)正直与礼仪。应仁、文明之乱时,一条兼良在《文明一统记》说:“神佛均说正直,所 谓正直即直心……待他人以直心,即正直之政。””’但此处说的正直,主要是针对家臣武土须 以正直之心侍奉主君。日本古代社会等级森严,武士、大名、将军层层效忠,这种体制对武士 而言,要恪守本份,谨奉礼仪廉耻,报答主君恩德,以背叛不忠和逆上作乱为羞耻。

(五)美化切腹死亡。武家社会的价值观视死亡为“光荣的解脱法”。切腹始于平安后期, 在整个武家政治时期,几乎成为武士自杀的唯一方式。切腹的有立姿和坐姿的区别,方 法上有一字腹、二字腹、三字腹和十字腹。楠木正成(1294―1336)与侍奉丰臣秀吉多年的日 本茶道千家流始祖千利休(1522―1591)作为著名的武士典范,皆切腹而死。由于切腹是武 士结束生命的方式,自然受到全民的推崇。江户时代旅居日本的西方人米特福德曾亲眼目 睹武士泷善三郎的切腹过程,在他的游记里,形容自己对这种血淋淋的场面目瞪口呆,但他 同时观察了在场日本人的反应,却是敬羡之情溢于言表。除了切腹自杀以外,还有殉死切 腹,少则数人,多则甚至上百人。切腹的基本动机是为了追求名誉,这种死亡方式在日本人 看来无尚光荣,是完美的升华。

二、武士道的嬗变

儒教和禅宗传人后,日本人将其兼收并蓄,与神道教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对武士的思 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儒学的核心美德是“仁”,日本儒学的核心美德是“忠”。当 然,中国儒学也讲忠孝,日本儒学也讲仁慈,但前者强调仁高于忠,后者强调忠高于仁。武 士道在继承儒家“忠”、“礼”、“智”、“信”的同时,将代表中国儒家文化最真缔的“仁”、“义”置 换为截然不同的“忍”和“旷课勇”。这代表了残忍和勇气,对主君要随时尽忠赴死,而对平民可任 意杀之,这促使日本武士阶层面对苦难和死亡的态度向冷酷恐怖的极端程度发展。“勇”使 武士杀戮成性;“忍”让武士完全漠视生命,包括自己的性命。禅宗的“死生如一”理念也被曲 解,发展到否定一切人伦之道德,进入“五分别之分别”、“无念无想”的境界,以“无比勇猛 之心赴死”,这就是武士道所倡导的武士狂死之境。日本禅正因为此特质而受到武家社会 的推崇备至,并在近代迎合了日本军国主义战斗精禅的需要。

神道教是日本民族本土的宗教,日本人相信日本民族是天照大神――太阳的子孙,“天 皇已成了百姓心中神的偶像”。神道教被赋予了政治功能,成为天皇神国统治的支柱之 一,国家神道是日本民族的民族优越感和近代“皇国史观”的重要思想根源。自古根植于日 本民族心理潜层的神国意识和天皇崇拜思想,是―种类似于宗教感召的观念意识,它比一 般的政治说教更具有煽动性和迷惑力,是驱动日本国民盲从、协助侵略战争的历史心理方 面的深层因素。而民族危机感的自卑心态则迫使日本人总感到一个强大的世界帝国的压 力,并真诚地输人最先进的世界文化,以“随机应变”的机智性格探寻民族生存发展的内驱 力。需要强调的是,日本人意识深层的自卑情绪在心理防卫机制的逆反作用下,又往往通过 强烈的民族优越感表象显现出来,日本人常以“神授土地”、“神国子民”的执著信念来激励 自己的民族热情。儒教、日本禅宗和神道教交乘熏染下的武士道有明显的两重性:信佛而 又嗜杀,注重礼仪而又野蛮残暴……

那么,武士道对日本民族有什么影响呢?从4世纪末大和基本统一全国,8世纪武士产 生,一直到19世纪末,这漫长的武人时期正是日本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形 成和积淀时期。武士长期把持军政大权,占据社会精英的位置,日本社会价值评判和奖惩机 制都是围绕武士而制定的。

日本人对武士道的盲目称颂助长了民族心理中的邪恶意识。美国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 特对于武士道德与恶的双面性,有这样一段意味深沉的变述:“西方人所理解的德与恶与日 本所理解的是大不相同的。这是一个独特的体系。它既不是佛教,也不属儒家。它是一个日 本体系――既是日本的力量所在,也是日本的弱点。”

在武家文化的深深浸润下,武士道精神最终成为日本民族的核心理念和理想寄托,日 本人的精神文化和民族性格已打上了武士道的烙印。日本近代著名思想家新渡户稻造指 出:“日本乃是武士之所赐。他们不只是国民之花,而且还是其根。所有上天美好的恩赐,都 是经过他们而流传下来的。”新渡户稻造还将武士道奉为大和魂,作为日本民族精神要在 全世界推广。美国学者贝拉认为:“武士体现了或应该体现了日本的中心价值,事实上武士 道的伦理在德川时代及近代已完成了国家伦理,至少占了国家伦理的大部分。”我国学者 也认为,武士代表日本文化遗产中最持久的价值,武士道对日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有决 定性的影响。

军国主义与武士道可谓是一脉相承,“在武士道产生、发展和演变的漫长历史中,人们 清楚地看到从中世纪武士道产生到二次大战日本战败为止,贯穿其中的一条黑线就是军国 主义,确切地说是在军国主义意识形态支配下为军国主义服务。”尤其是德川幕府瓦解、 明治新政府建立之后的近代武士道,与军国主义联系更为紧密。

近代武士道在继承古代武士道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对象由过去分别效 忠各自的主君变成了效忠天皇;其次,讲求“士魂商才”和“和魂洋才”,引入西方资本主义因 素;再次,天皇命令使武士道作为日本全民的道德规范。最后,利用武士道充当军国主 义的精神支柱和战争工具,用其巨大的精神力量煽动国民对外侵略。

十九世纪中后期,明治政府“将西方文化改造和消化,令其为本民族服务。”富国强 兵,提出“脱亚人欧”路线,叫嚣“失之欧洲,取之亚洲”,首先向周边国家下手,最后通牒 “合并世界各国”。出于对外征服策略的考虑,以效忠于天皇为幌子,在军人精神的外衣下复 活武士道。甚至明治政府本身就是由中下级武士所组成,“各藩的武士跻身于政府中的显要 地位。”很多力主扩张的领导人如明治时代的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都是旧武士出身, 大正时代的首相原敬,昭和时代的军部法西斯头子东条英机、坂垣征四郎,都与过去的武士 阶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日本军国主义一直以“军事立国”为“根本国是”,武士道与 军国主义水融,双向互动,武士道需要军国主义,军国主义离不开武士道。

公元527年,大和国的继体大王派兵远征新罗;663年,日本出兵26万人,染指朝鲜半 岛,伙同百济进攻新罗;丰臣秀吉在1591年统一全日本后不久便发动其“征韩伐明”的侵略 战争,虽未成功但是对日本后来的影响很大。历史上浓厚的军事封建色彩和对大陆国家地 位的渴求,孕育了日本向亚洲大陆扩张侵略的思维定式。从佐藤信渊的《宇内混同秘策》到 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八宏一字”成了日本民族的最高理想。

神道教在明治时代更多的被赋予政治职能,与天皇制相结合,发展成国家神道。1882 年,明治政府颁布《军人敕谕》中说:“军队由天皇统帅,天皇敕军人为股肱,军人仰天皇为胫 道。”1890年颁布的《教育敕谕》规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全体国民“效忠天皇”,为了迎 合侵略作战的政治需要,国家神道大肆宣扬“圣战”,鼓吹日本应该征服和统治全球。基于此 认识上的“皇国史观”就是日本军国主义根深蒂固、至今不肯认错的主要原因。

武士道作为昔日武士的精神信仰和“大和民族之魂”,在日本法西斯军队里找到了用武 之地。1890年,明治天皇的《教育敕谕》中,要求国民象武士一样“忠君爱国”,“开拓万里 波涛,布国威于四方。”1912年陆军大将乃木希典于明治天皇的下葬之日,为了对天皇“尽 忠”,剖腹殉死。军国主义分子对其武士道“壮举”大加赞颂,奉其为明治“军神”。《军人敕 谕》宜称:“武勇乃日本自古以来最尊贵的特色,身为日本人若无武勇,则愧对日本臣民。”武 士道有两面性,对天皇和日本民族利益来说,是献身之道;对其它国家与民族来说,则是战 争与屠杀之道。

经千年积淀深刻在日本民族心灵上的武士道是军国主义的强劲助推力量。国家神道与 武士道为军国主义扩张战争奠定了思想基础,铺平了道路。二战中,整个日本沉浸在为天皇 效忠的狂热中,对武士道传统不加区分的全盘继承造就了一支令人生畏、没有人性的日本 军队:武士道军队最残暴的战争罪行就是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英国《曼彻斯特卫报》记 者田伯烈在其《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中,称日军在南京的暴行是‘破天荒的残暴记录’, ‘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而两位杀人魔王野田毅和向井敏明却成为武士道“武勇” 精神的生动范例。再联想到二战时的“神风”特攻飞机、“回天”潜艇以及“死亡铁路”……的 确让人对武士道的嗜血本性不寒而栗。以至于一位学者谈到:“加上武士道的日本军国主义 比任何其它的军国主义都要残酷,毫无人性。”远古的武力崇拜,武士道和军国主义,已深 深埋藏于日本的文化和传统之中。

上将与下士范文6

即使早就已经进入了中国市场,迪士尼可能还是无法想象中国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狂热程度――上海迪士尼乐园从2016年3月28日零点开始对外售票,到当天下午18点时,仅在阿里旅行平台上就卖出了4.8万张门票。如果按照每张票400元的均价来计算,销售额近2000万元。

此时距离上海迪士尼乐园开业还有两个多月。从2011年宣布破土动工算起,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建设耗费了超过五年时间,总花费超过55亿美元,这是迪士尼全球的第六个主题公园。建成之后,它将拥有迪士尼全球乐园中最高的城堡、两座酒店以及一个海盗主题的乐园,面积将是香港迪士尼的3倍。

迪士尼的电影1930年就已在中国上映,但是它进入中国的道路并不顺畅,我们认识到的迪士尼公司一直只是冰山一角――从前,它只是零散地出现在电影屏幕上、家乐福货架上以及商场里的英语培训学校中。

迪士尼上海乐园的开业被认为是迪士尼中国未来数年内最重要的项目。除了主题公园,今年迪士尼在中国市场的电影引入、本土动画创作、消费品合作、实体商店拓展、游戏开发等各个方面,都在加快脚步。很快,一个完整的迪士尼将会出现在我们面前――一家在全球拥有超过20万员工,2015年总收入超过534亿美元,市值超过160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娱乐传媒帝国。

那些拿到近400元一张门票的中国消费者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进入乐园。至于迪士尼,它做好了全面进入全球最大市场的准备吗? 艰难探路

“在所有的国际市场中,最重要的是中国。”华特迪士尼公司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姜可(Luke Kang)告诉《财经》记者。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迪士尼进入中国,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向中央电视台提供每晚30分钟的动画节目《米老鼠和唐老鸭》。但很快迪士尼发现,它在全球所行之有效的一整套运作模式在中国遇到了阻碍。

《米老鼠和唐老鸭》上映之后,由于知识产权纠纷,迪士尼公司撤销了与中央电视台的播出合同,此后在中国沉寂了一段时间。

1994年,迪士尼重返。迪士尼公司向内地的电视台提供儿童电视栏目《小神龙俱乐部》,迅速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的49家有线电视台,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青少年电视栏目之一。

同年,迪士尼控股的ESPN(24小时专门播放体育节目的美国有线电视联播网)开始与上海有线进行合作,以独享的英超、西甲、NBA等著名体育赛事的转播资源和低价位的费用优势覆盖到了全国多个省市。但后来由于转播费用、商业运作方式等的分歧,部分电视台终止了与ESPN的合作。

2001年,时任迪士尼主席的罗伯特・艾格拜访了当时中国总理朱基。罗伯特・艾格于2005年成为迪士尼CEO,他被认为是一名富有远见、行事激进的管理者,他主导了迪士尼对皮克斯、漫威娱乐和卢卡斯影业的收购。同时在他的任期,开始大举布局中国市场。

次年夏天,迪士尼与上海政府签署了在上海建立迪士尼乐园的无约束力意向书。迪士尼公司实在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竞争对手――美国环球乐园在中国捷足先登。后者已于2002年12月正式宣布,将与上海外高桥集团和锦江集团共同兴建和经营一家环球影城主题公园。

一般而言,迪士尼靠在当地市场开拓新的电视频道来推广品牌,但中国对外资传媒的限制让这个计划落空。上海迪士尼乐园谈判之初,迪士尼希望落地一个独立的动画片频道,当时的上海文广也参与了迪士尼项目的谈判。但很快迪士尼方面发现,在中国寻找一个频道是多么不切实际。

迪士尼还在全国开展了“迪士尼英语”业务――这是中国独有的。独生子女政策让他们判断中国的父母们不会花费大量的钱在电影上,而会动用自己的积蓄确保他们的孩子享有最好的教育。于是,2008年,迪士尼在上海主题公园开设了的第一个英语中心,到2012年,已发展至44所英语学校,遍布中国10个城市。

但很快迪士尼英语遇到了瓶颈。进入2014年春天以后,迪士尼英语在天津、杭州、宁波等地相继关店。“我个人觉得跟产品定位有关系,他们毕竟是做卡通出身的,几乎只能招到7岁以下的孩子。”一位英孚英语天津分校的校长告诉《财经》记者。

再来看迪士尼另一大业务重点――消费品。消费品业务延长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并增加了营收的渠道。在中国,带有迪士尼元素的商品几乎都是交给授权商开发的。这种情况直到今年5月迪士尼在上海东方明珠边上开出了第一家直营商店才有所改变。

华特迪士尼消费品部前高级副总裁韩刚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欧美,迪士尼和几个大的零售商建立关系,就能够覆盖全国的零售群体,而这在中国行不通,因为中国的零售渠道极其分散。

长期以来,迪士尼的竞争力始终建立在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之上――电影、电视、动画、游戏、乐园、消费品等等,其核心是美国传统的价值观:家庭、欢乐。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迪士尼品牌。

但在中国,迪士尼一直都无法贯彻这种业务模式,大量电影、电视内容无法进入中国,乐园开发进展缓慢,消费品也常年以授权经营的方式存在。这导致迪士尼在中国不仅没法完整塑造品牌形象,也很难控制盗版问题。而2015年迪士尼直营商店的开业和即将到来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幕,意味着这家公司终于在中国市场迈出了一大步。 激进本土化

从2005年时任迪士尼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张志忠上任的第一天开始,本土化就开始在迪士尼中国内部不停被强调――这不仅仅是迎合中国市场的需要,也是当初向中国政府的承诺。

迪士尼于2007年出品了其在中国市场的第一部电影《宝葫芦的秘密》。张志忠称,这部电影根据中国流行小说改编,摄制组和演员清一色由中国人担任。

据媒体报道,2015年7月之后,上海迪士尼乐园一共举办了7场媒体见面会,他们找来了很多建造乐园的幻想工程师。在谈到乐园中的设计时,这些工程师总无法避免地要说到如何适应中国游客的需求。

“我们不是要把原有的故事带到这个市场,而是在本地了解消费者需要什么内容,然后在现有基础上做出调整。”姜可说。他们希望即使在遥远山村,也有人喜欢这个品牌,而他现在的一半精力都放在了中国的三四线市场。

至于本土化,一个例子可以说明问题。在今年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被引入前,主人公Bay Max要有一个中文名字。当时迪士尼团队中一名女孩家中宠物猫名为“大白”,该团队觉得这个称呼符合中国消费者特点,于是就将Bay Max中文名定为“大白”。他们还为《超能陆战队》创作了一首好听的中文歌,并专门为中国剪辑和制作电影宣传片。

《超能陆战队》最终在国内的票房成绩突破了5亿元人民币,创造了迪士尼动画电影在中国内地的最高票房纪录,同时也是该片在海外单个国家/地区的最高收入。

对于迪士尼而言,生产出一部卖座电影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电影上映后的衍生品产业链。蓝峰是迪士尼的一位动画设计师,在《超能陆战队》上映后,他负责将大白放在中国的文化情景内做出不一样的改造,以让这个品牌继续深入人心。

比如,他笔下的大白出现在了拥挤的上海地铁上,地铁门关上,但是大白因为肚子太大而被门夹住了;它还出现在颇具中国特色的小区露天健身处,正在动作缓慢地摆腿。

除此之外,他们还将这些毛绒玩具、公仔、贴纸等衍生品通过各个网络渠道和线下渠道销往全国各地。迪士尼产品创业部门副总裁东告诉记者,目前90%在中国售卖的商品都是在本地设计生产的。

东向记者展示了一些颇具中国特色的设计:他们将星球大战中的白武士变成了水墨画;他们和老北京布鞋合作,鞋面上印有青花瓷的图案,同时画着米老鼠;他们还出品了红黄色系的中国茶具套装,并和老凤祥一起设计最新的首饰系列,当然,首饰上会有迪士尼的卡通人物。他们甚至将3D视觉的金元宝印在了红包上,以让上面的米奇显得厚重而又有质感。这个团队连食品也不放过――在即将到来的端午节,米奇和米妮会出现在粽子礼盒上。

“我们花了大量时间思考中国消费者喜欢什么,能接受什么,愿意为什么而付费。”迪士尼消费品策略及规划副总裁岑建城告诉记者,他们正将注意力放在中国的时尚年轻女性身上。在过去的12个月中,他们和3.8万多名中国女性用户保持交流,他们把一线到四线城市的女孩按照穿衣风格和喜好分成了20类,每一类都有详细的观察记录和标签。

数据显示,迪士尼消费品部在2015财年在华售出了12亿件消费品,平均每秒售出38件商品。

在电影的营销和推广上,迪士尼中国也在尝试新的玩法。《疯狂动物城》是一部于3月4日在中国上映的动画片,其在中国收获了15.08亿元的票房,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第三卖座的进口片。《疯狂动物城》在中国的营销被网友们称为“炸裂级”。

他们的主要策略有:多数电影公司都会选择在电影上映前大举投入以进行营销和推广,放映介绍后则减少投入,而迪士尼则恰恰相反;他们还减少了传统户外广告的投入,增加对数字和社交平台上的宣传;同时,与院线方更为紧密地合作,比如在一二线城市和万达院线合作,在三四线城市和大地院线合作。

华特迪士尼媒体及原创内容总经理戴骅则表示,未来迪士尼中国将加大对本土动画、原创动画的投入和开发。他表示,公司希望在未来五年内,迪士尼中国所生产的内容原创影片占到迪士尼中国公司总净利的70%。

戴骅说,他们马上要推出一个13集的动画片。该片中,星际宝贝史迪仔从外星太空跌落到了天下第一奇山黄山,并偶遇了黄山小姑娘安灵,两人开始一场黄山大冒险――为了迎合中国观众的口味,他们真是费尽心思。 向挑战者学习

一个主题乐园的建立并不仅仅意味着狂欢和利润,相反,它可能意味着麻烦的开始。

公开资料显示,法国巴黎迪士尼乐园一直惨淡经营,1992年开业后一直亏损,熬到1995年才获得微利,之后又陷入亏损,直到2007年才又扭亏,目前只有微利。

中国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开园第一年游客量曾达520万人次,第二年下降为400万人次。刚刚的2015年香港迪士尼乐园财报显示,乐园全年亏损达到了1.48亿港元。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行政总裁金民豪把问题归咎于香港低迷的整体旅游市场。

东京乐园是盈利的――但它实际上不属于迪士尼,而是由迪士尼授权的一家公司OrientalLand来运营。东京乐园2015年的利润是8.5亿美元,OrientalLand在支付给迪士尼2.7亿美元的授权费之后,可以拿走剩下利润的大部分。同时,东京乐园的盈利一大部分得益于日本有旅行后带礼物回家的风俗,所以在日本迪士尼衍生品的销售额非常之高。

上海迪士尼乐园的总投资约55亿美元,它是由迪士尼和上海申迪集团共同投资运营。根据预测,乐园每年将会吸引到1500万-2000万游客。这个数字低于东京迪士尼的每年3000万游客量,同时,东京迪士尼人均消费652元人民币,而上海迪士尼预计人均消费在500元-700元人民币。不过住宿方面,上海迪士尼乐园里的酒店客房最低为978元,相比之下最便宜。

“上海迪士尼亏损时间长短取决于游客数量和消费程度。而目前我们持乐观态度。”上海申迪集团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财经》记者。

与东京迪士尼相比,上海迪士尼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

中国商业地产巨头大连万达集团在2015年表示,计划斥资人民币2000亿元在中国打造12座主题公园。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他们将致力于使游客从上海与香港的迪士尼公园分流出来。

一位万达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万达主题公园将更加本土化,比如融入京剧及当地历史等元素。同时,他们瞄准土地及运营经费较便宜的地方城市,进而获取中间层消费者。

根据美国知名主题公园规划公司AECOM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共有59个在建主题公园,预计到2020年,包括59个主题公园、5个水上乐园将建成运营,总投资额达238亿美元。

随着上海迪士尼开幕时间的临近,与迪士尼相隔不远的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滴水湖畔的上海海昌极地海洋世界也在“日夜赶工”。

投资成本巨大、回报周期长是国内主题公园的最大障碍。海昌海洋公园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王旭光在一次采访中称,目前90%的主题公园都是亏损的。

华谊影业CEO叶宁说,迪士尼的核心是故事即IP的创作能力,而迪士尼乐园则负责将故事的快乐连接到每一个细节。华谊兄弟的愿望是成为“东方迪士尼”。根据华谊兄弟2015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实景娱乐板块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05%,但仅占其总营业收入的2%。

叶宁说,他曾在美国和迪士尼高层人士开会,对方拿出了一张表,里面密密麻麻列了几十个他们的重点IP,从卢卡斯到曼威。而迪士尼要做的就是让这些IP排列组合、发生关系。

“谁能工业化地制造出好的电影产品,同时能把人物IP很好地运用到周边产业上去,谁就能成为中国未来的迪士尼。”他说。但目前还没有一个中国公司具备这个能力。

“未来10年-20年里,会在中国出现有力的竞争者,这是肯定的。”姜可告诉《财经》记者,电影娱乐高风险,你很难判断什么东西会火,迪士尼也不例外。但可以肯定的是,拥有了更多资本,也就能抵御更多风险――资金雄厚的中国公司在这一点上具备优势。

像万达、华谊这样的中国公司,正在学习和试图复制迪士尼。而一位迪士尼中国的员工告诉记者,他认为这家老牌公司也需要向中国公司学习效率和开放。

在整个迪士尼乐园的筹备过程中,效率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被人关注了。上海主题公园的开园日期从2015年推迟到2016年春,最终确定在了6月16日。而迪士尼主题商店,从宣布计划到正式开业,花费了两年时间,而筹备则用了更久。“光是选地就花了好几年的时间。”上述人士称。

“我们要确保第一家商店开的正确。”姜可称,他们必须保证每一个决策都是经过充分论证和思考的。

“和迪士尼的合作真是太难了。”一位天猫的产品经理向《财经》记者抱怨,“比如,他们非要让米妮和米奇在一起。”他说,迪士尼对细节格外挑剔,对人物形象的保护又极其坚持,这令他佩服,但适当的妥协也是必要的。

一位触控科技的离职员工则告诉《财经》记者,他认为和迪士尼做生意并不是那么容易赚到钱。触控科技曾在2013年与迪士尼联手打造了一款亲子手游《喜羊羊小顽皮》,他们为此需要提前向迪士尼支付500万元人民币左右的授权费,游戏上线后,他们可以和迪士尼一起分享游戏收入分成。“但亲子类游戏在中国并不受欢迎,我们更多是希望迪士尼的合作经历可以为品牌背书。”他说。

戴骅表示,未来迪士尼和中国公司的合作会愈加深入,也不排除和中国本土的动画公司合作来共同开发中国原创的动画产品。迪士尼马上会和腾讯公司联合推出一款游戏,同时,迪士尼和SMG(上海文广集团)合作开发的纪录片《诞生在中国》预计也将于今年上映。

上一篇产品营销

下一篇孕妇如何养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