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感恩征文范例6篇

学会感恩征文

学会感恩征文范文1

初二(7)班 钟红梅

当你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时,你将会发现,天空更加蔚蓝,阳光更加灿烂。

------题记

感恩父母,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感恩朋友,朋友给予我们帮助;感恩老师,老师给予我们启迪;感恩大自然,大自然给予我们美的享受。

感恩父母

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我们要对父母感恩。是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照顾我们的生活,教导我们如何做人,还为不懂事的我们牵肠挂肚。是父母在我们跌到的时候,给我们希望,让我们重新爬起来。是父母在我们颓废时,给我们爱心,使我们再一次地振奋起来。在他们的笑容里,隐藏着我们信心的源泉。面对父母无私的爱,再华美的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作为儿女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对父母感恩呢?

感恩朋友

朋友给予我们帮助,我们要对朋友感恩。是朋友在我们高兴的时候,与我们一块分享,使我们获得双倍的快乐。是朋友在我们苦恼的时候,耐心地倾听我们的诉苦,使我们减轻一半的痛苦。是朋友在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给予我们鼓励,让我们坚强的站起来。朋友是轻柔的春风,徐徐地掠过我们的心房,把阴寒赶走,将和煦带来,让心房绽出美丽的花朵,使春天常在。只要有朋友,我们的心境就会四季如春。

感恩老师

老师给予我们启迪,我们要对老师感恩。是老师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是老师公平地对待我们每一个人。是老师告诉我们,人生的天平一边是付出,一边是收获。是老师给我们同样多的机遇。是老师告诉我们,机遇来临要好好去把握。老师给予我们的每一启迪无不给我们人生的启示。

感恩大自然

大自然给予我们美的享受,我们要对大自然感恩。是大自然的春天,郁郁的芳草,使我们赏心悦目。是大自然的夏天,浓浓的绿荫,为我们遮阳挡雨。是大自然的秋天,累累的硕果,给我们丰收的喜悦。是大自然的冬天,皑皑的白雪,让我们的心灵纯洁。高山让我们伟岸,大海让我们宽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不给予我们美的享受,无不让我们涌动生命的激情。

学会感恩征文范文2

高三(2)班 刘 艺

去年,我十七岁。某种主流意识告诉我:十八岁就不再是孩子,而是独立的成人了。难怪居委会发来的选票有3张,嗯,我是长大了。可我不明白十七岁和十八岁到底有什么本质区别,我从七岁到十七岁都把房门钥匙挂在脖子上,朋友常笑我像小孩一样幼稚,幼稚不好吗?孩子的天空中写满的多是幼稚。钥匙挂胸前多方便啊,又不易丢失,比放在口袋不知好多少倍。十八岁这年,我把钥匙拿了下来,家里也多了那张选票。感谢那串钥匙,感谢那张选票,孩子是应该长大的,孩子的天空不仅仅只有幼稚。 寂寞的时候,我会看着头顶的天空。我喜欢不太好的天气,那时候,云就会很茫然地从头顶流过,偶尔会有鸟群掠过,把完整的天空划得支离破碎,有时,我会看着莫名地流泪,而天空,它从不流泪。

世界上无所谓快乐与不快乐,快乐的人多了,上帝就丢几个忧郁的人来调节气氛。如果觉得不快乐,就不要去快乐。没有孤独,就无所谓不孤独,没有,就没有天才。我是一个安静的孩子,安静得忧郁。我不是很快乐。回想起童年的事情,无非是看到邻家的小狗死了,或者门前那棵小桃树被小朋友坐上去玩,我叫他们下来,他们不肯,然后我就不快乐。而现在,干脆不为什么就不快乐。

当我抬头看着天空的时候,我好想必变成一个稻草人,一个看着灰色天空的稻草人,在那片孩子特有的天空里,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领会、去感受。不管是快乐着的抑或是忧郁着的,不管是面对微笑抑或流着泪的。

我是一个不善于把爱摆在脸上的女孩。心里那么依恋父母,但是一句也不会说出来。这是不是就是长大的表现?在我十八岁之前的印象中从没当面对父母说:“我爱你们。”直到十八岁生日那天,我对着父母大声说:“我很爱你们!”那一刻我真实地感觉到自己为爱而存在着。但是由于我的不善于言语,许多爱被搁浅了多久!多少爱要被等待多久!

写给父母的贺卡我会把它放在楼下的信箱里,觉得当着面让父母读到我那亲热的祝福真不好意思。就如当我讲完“我很爱你们!”之后连忙跑进了房间,但我读懂了那一刻父母眼中的泪光。

我伤心时喜欢蹲着,双手抱膝,蜷成一团。这是人在母亲肚子里的姿态。这个姿势让我感到很安全,很舒适。感谢那羊水情结,我更懂了被爱的幸福。

孩子是天空中的风筝,天空是属于孩子的,那根保护着风筝的线却是属于父母的。风筝会越飞越高,它感谢那根线,因为心底深处有那绵绵不断的爱。孩子的天空因为感激而充满了爱。

有时候,我很任性。常任性地只顾任性。城市里有太多的房子,如迷宫般,让人习惯看相同的景物,走相同的路线,到相同的目的。习惯让人忘记改变,习惯让人有种莫名的安全感,却又让人感到莫名的空虚。而我们不知道自己的习惯,或者说自己的任性会让我们错过什么,因为你习惯向左走,而我很任性地向右走。

我越来越不想说话,现实总是透露着无奈。有时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被遗弃的孩子,因为快乐而被遗忘,因为不快乐而被记住。所以我尽我最大努力去珍惜每一份友情,不让向左走向右走发生在彼此之间。

我总是喜欢想一些事情。不明白人为什么在分别时总要落泪,是经不起岁月的考验么?我们不能确定以后,不能保证以后相逢还记得彼此抑或擦肩而过,那就让我们在分别时用泪水奠祭这一份凄凉吧!珍藏每一份感动的瞬间。

感谢那份过去的、未来的泪水,它带给我们的是铭记真情,爱惜现在。孩子的天空除了有儿时拉钩的约定,也有沉默的依依不舍,那是我们成长的足迹。

我想导演一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叫作《孩子的天空》。这里,孩子以他感恩的心去爱着每一个人,去珍视每一份感动,去营造每一段温馨。这里的天空有幼稚、有微笑、有泪水、有幸福、有忧伤……这是属于我们的天空,因为我们能感受到,因为我们有一颗感恩的心。

我抬起头,看见头顶那一块天空,它不晴朗,也不阴暗,它淡淡的,茫茫的,它是一片孩子的天空,孩子怀着感恩的心在空中涂鸦。

它属于你,它属于我。

学会感恩征文范文3

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中小学全面实施感恩·励志教育和传统节假日教育,精心培育学校感恩文化,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参与对象

全区中小学生

三、活动内容及形式

感恩·励志教育和传统节假日教育活动要相互结合,有机进行。

要充分挖掘传统节假日的内涵,精心开展感恩·励志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帮助学生“知恩“、“感恩”、“施恩”、“报恩”,做到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各学校要通过主题班会、演讲征文比赛、社会实践活动、感恩歌谣传唱、感恩美文欣赏等形式开展各项活动,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主题教育。 城乡管理局将以识恩·明志—感恩·立志—报恩·壮志为序列,结合传统节假日教育,重点开展以下活动:

1、“祭先人、忆先烈、颂先贤”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清明节前后,各学校可以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清明祭扫活动,参观博物馆、名人故居等德育活动基地,观看革命战争题材影视片等主题教育活动。城乡管理局将开展全区中小学生“祭先人、忆先烈、颂先贤”征文评比活动,以“祭先人,感养育之恩;、忆先烈,励报国之志;颂先贤,行求知之路”为主题,纪念清明节传统节日,开展感恩·励志教育。

2、民族传统节日和革命传统纪念日教育活动。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充分挖掘民族传统节日和革命传统纪念日教育内涵,向学生介绍和宣传民族传统节日和革命纪念日的由来,加强民俗文化宣传,普及民族传统节日知识,组织学生参观民俗博物馆和青少年德育基地,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从而树立革命理想,积极投身于学习和为社会服务的活动之中。

3、“让我感动的瞬间”征文比赛。各学校要利用母亲节、父亲节和教师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参与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体验活动,通过为家庭、学校生活服务,感受师长工作,捕捉令人感动的瞬间,撰写亲身感受,明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道理,养成爱劳动、会自理、乐学习的品质,城乡管理局将组织开展“让我感动的瞬间”征文活动。

4、“我让 (父母或老师等)露笑脸”故事征集活动。各学校要组织学生走进家庭、走进校园、走进社区、开展感恩·励志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城乡管理局将举行“我让 (父母或老师等)露笑脸”感恩故事会活动,组织学生讲述知恩、感恩、报恩的故事,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真情行动,感恩你我,回报社会。

5、举行感恩·励志主题教育活动创新案例评选活动,评选优秀主题班会、团队活动、黑板报和主题手抄报等。参加黑板报、手抄报评比需提供照片资料或实物资料,主题班队会、团队活动可同时提供dv资料。

四、活动要求

1、精心策划,统筹安排好感恩·励志教育和传统节假日教育活动。各学校要结合教育质量效益年动员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根据活动总体安排,统筹安排好各项活动。各校活动计划安排于4月15日前上报城乡管理局。

2、认真组织,确保活动质量。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感恩·励志教育和传统节假日教育活动,强化活动组织与领导,细化活动措施,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提高活动成效。各学校要及时做好参赛的作品集中上报工作。 ①“祭先人、忆先烈、颂先贤”征文活动,各校于4月18日前将评选出的优秀征文上报城乡管理局,大校10篇(大校指施中、八中、施小、八小、花园、三元桥,下同),小校5篇(小校指二小、扬子津,下同)。 ②“让我感动的瞬间”征文活动,各校于5月18日前将评选出的优秀征文上报城乡管理局,大校10篇,小校5篇。 ③“我让 (父母或老师等)露笑脸”故事征集活动,各校于7月31日前将评选出的优秀故事上报城乡管理局,大校10篇,小校5篇。 ④感恩·励志主题教育活动创新案例评选活动,各校于9月30日前将评选出的优秀案例上报城乡管理局,大校5篇,小校2篇。

3、重视宣传,营造活动氛围。各学校要重视感恩·励志教育和传统节假日教育活动的宣传,要以各种形式营造活动氛围。要加强校园感恩·励志文化建设,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中得到感恩教育的熏陶。各学校开展活动情况要及时上传到“扬州市中小学德育网”和“开发区教育网”进行宣传报道。

五、总结评比 城乡管理局将对各校上报的各类征文和作品进行评比,颁发获奖证书,并选择优秀作品上报市教育局参评。

学会感恩征文范文4

20世纪,西方许多美学流派都提出了独特的情感表现理论,并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态势,即主要从本体论本质观的角度探究情感的流脉以及从功能观方法论的角度探究情感的流脉{1}。但是,西方艺术情感理论的一体两翼不是平行发展的,而是从情感本体论探究向情感表现方法论探究的向度转变。布洛克在《美学新解》中评论道摘要:从克罗齐和科林伍德开始,“所谓艺术表现,就是从某种情感状态(或体验)向着审美理解转化。所谓内在情感的外化,不是情感的释放或涌出,而是改变它的性质,使它从一种非理性的冲动变成一种艺术的理解。艺术家的目的不是像因果理论所说的那样,将某种内在情感展示出来,而是真正理解这种情感,而这就意味着从一种‘情感状态’转变成一种‘审美概念’(或美的意象)。通过上述批评性的思索,那种宣称感情的因果表现论,便开始转变成一种稍具熟悉色彩的表现论。按照这种理论,表现就是对一种感情的审美理解”{2}。因此,情感表现方法论的探究受到了很大关注。但是,在这种探究向度的转变过程中,有一个新问题必须解决,那就是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怎么能够和外部物理对象的外表特征达到同一呢?简单地说,就是形式如何和情感统一起来的新问题也成了美学一大难题。

阿恩海姆顺应了从艺术情感本体论探究转向艺术情感表现的方法论探究的历史潮流。在从那种宣称宣泄感情的因果表现论向熟悉表现论转变,认为表现就是对感情的审美理解的美学走向中,他则进行得更为彻底,走得更为深远。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他已不是更多地考虑知觉和艺术,而是对知觉动力在具体艺术中的表现做了更多思索。他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为艺术表现论引入了一个独特的阐释途径——视知觉形式动力,在知觉层面把形式和情感统一了起来,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具有一定科学性的艺术表现论。

一、视知觉形式动力摘要:通向探询艺术表现之门径

阿恩海姆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但不囿于格式塔心理学的现成理论,而是把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应用于艺术领域时有所拓展。他并没有止于力的结构是艺术表现的基础,而是为艺术表现引入了一个新的探究视角——视知觉形式动力。阿恩海姆认为,我们的视觉并不是一台能够进行自动调节的摄影机,而是有机体在生存斗争中发展出来的能对外界环境做出适当反应的工具。和有机体关系最为密切的东西,莫过于那些在它四周活跃着的力——它们的位置、强度和方向。这些力的最基本属性是敌对性和友好性。这样一些具有敌对性和友好性的力对我们感官的刺激,就造成了它们的表现性,而且只有形式动力才能被神经系统所把握。可见,阿恩海姆把形式动力和艺术表现紧密联系了起来。

1.视知觉形式动力是艺术的内在表现。一般认为,所谓的内在表现就是视觉对象本身所直接呈现出来的东西。阿恩海姆认为,一棵树或者一座塔,看上去总是在往上伸展,斧子之类的楔形物体,使人感觉到有一种向着成锐角状的两侧边行进的动力。这些动力性质是知觉的原初成分,而且经常造成比外形本身还要直接的影响。因此,所谓的艺术内在表现,表面看来是视觉对象本身所直接呈现出来的东西,实际上是视知觉和视觉刺激物相互功能而生成的视知觉形式动力。

沃尔夫林和利普斯都明显意识到了物体外形的内在表现性,但他们都把这种内在表现解释为观者自己肌肉感觉的投射。阿恩海姆则认为,视觉表现的主要功能源自于视觉外形本身的形式属性,由于观者接受的是外表外形的视觉意象,经过观者的神经系统加工,这些外形才获得了动力特征,是主客体之间的“异质同构”,而不是观者自己肌肉感觉的投射。“我已经阐述过,把感觉的原材料组织成我们觉察到的外形的心理上的力,和我们经验为视觉意象的动力构成是同一种力。没有必要求助于另一种感觉形式,比如肌肉运动知觉的意识来解释这种主要的影响”{3}。

2.视知觉形式动力具有最自然、最深刻的象征性。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表现性源自于视觉外形本身的形式属性,更进一步说是物体通过其形式所呈现出来的象征(symbol)意义。他认为象征就是艺术再现超越符号本身的东西。“艺术作品的每一成分,不论它是从属于知觉形式还是题材,都是象征化的,也就是说,所再现的是某些超越其本身的东西”{4}。关键之处在于,他认为真正的象征源自于知觉物体的内在表现,而不是人为地把某些符号赋予了象征意义。人们却通常使用承载习俗意义的外形表达象征意义。比如,十字形教堂象征十字架,林肯纪念堂的三十六根立柱象征林肯逝世时组成美国的州数,把监狱的大门设计在地下,象征正义重压之下的罪恶等。阿恩海姆认为这些象征意义停留在相对浅显的层次上,这些传统符号的象征意义具有相对的限定意义,不是原型而是有限的应用。比如,十字形不仅可以象征十字架,也可以象征十字路口、象征向四方拓展的行为、象征火种的传播等。因此,阿恩海姆认为艺术家应该首先关注知觉表现的广泛象征意义,而最有力的象征源自于最基本的知觉之中,因为它们植根于最强、最普遍的人类经验之中。这种象征意义才会非常深刻,不会随文化习俗变化而变化。最有力的象征源自于最基本的知觉之中,是最自然、最深刻的象征,因为它们植根于最强、最普遍的人类经验之中。这和荣格的有关象征的内涵直接在意象中知觉到的思想一般基本一致,但阿恩海姆在这个思想基础上前进了一步,认为自然的象征意义源自于知觉物体的内在表现,对于视觉艺术而言,自然的象征意义也就是寓于物体形式中的动力,即动力的象征意义。 二、阿恩海姆艺术表现论的有效性范围及意义

对于阿恩海姆格式塔心理学美学有效性存在一个普遍疑问,并把它作为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局限性来看待,那就是同一对象、形式、力的结构,为什么在不同时代、不同种族、或不同个人的知觉中,却往往具有不同的表现性呢?⑤也就是说,既然是同一对象、同一形式、同一力的结构,那么在不同时代、不同种族、或不同个人的知觉中,应该具有相同的表现性。可为什么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呢?这种疑问的产生,可以说是没有真正理解阿恩海姆视知觉完形力论的有效性范围。

应该说,阿恩海姆对其理论的目标和有效性范围有着高度的自觉,他不仅把自己的探究限制在知觉,尤其是视知觉的直接经验的范围之内,如格式塔心理学方法所要求的那样,而且更为严格地把自己的探究限制在视知觉直接经验形成中的普遍基础和基本机制上,也就是那种任何时代、任何人都有的普遍有效的视知觉形式建构机制。

波德莱尔曾经说过,艺术有永恒的一面,也有随时间变化的一面。可以说,阿恩海姆就是旨在揭示视知觉形式建构中的具有初始结构意义的东西,而这对于我们熟悉艺术表现的本质具有巨大的意义。

对此,阿恩海姆有过这样的论述摘要:“从这种观察中所得到的结果绝不仅仅是个体观看者的个人经验,它们揭示了人类知觉的普遍基础,也是精神结构的基础。一旦这些初级经验被确定,人们就会开始理解它们是怎样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的。这些知觉要素如此强大以至于它们很少被非凡条件完全取代。那些盖在上面的东西仅仅是调节它们。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知觉要素都会持续,只有当我们了解它们的基础方面时才会理解个案。”⑥阿恩海姆用一个简单的示意图说明了个体经验和普遍经验的关系。在图1⑦中,T代表观察的目标,A、B、C、D代表不同的观看者,假如我们把分析仅局限于从观看者的文化和个体差异以及他们接受的都是不同的知觉物体这种条件下出发,就会得出这样的荒谬和令人苦恼的结论摘要:既然人们看见的都是不同的事物,就不可能有共同的经验,也不会有交流。另一方面,假如我们把分析限于目标T,就可以忽略个体差异而得到一个格式塔T。阿恩海姆认为以这种同样是片面的方式,却能找到共同的核心。“虽然它的方法是片面的,但它所意旨的知觉核心却可以挑选出来……就像我们观看一扇圆花窗,尽管它的完整意义是从建筑背景中得来的,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欣赏并且合理地分析它的圆形、窗饰以及彩色玻璃设计,当然,更完整的理解,需要同时考虑历史、社会以及个人的因素,我已经把这些因素用A、B、C、D在表1(图1——引者注)的示意图中表示了”⑧。

在阿恩海姆看来,当人们观看同一物体时,每个人基本都有相似的知觉原理,否则就不会有交流。尽管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喜好,每个人也有自己的性格差异,但这些也都是建立在视知觉的普遍机制之上的。这些差异只能带来视知觉形式建构之普遍机制的某种变调或风格差异,但不可能取消它。

因此,作为一个思想家,阿恩海姆的学术探究也有他明确的“排斥机制”,从而确立他的理论探究的有效性范围,这就是他力图探询视知觉形式建构的普遍基础,而不是去探究视知觉形式建构的历史差异和个体差异。具体到图1的例子,就是他要探究A、B、C、D如何建构了共同目标格式塔T,而不是去探究它们的建构共同的格式塔T时的个体差异。这也就意味着A、B、C、D的个体差异是他的理论所排斥的。他的理论的有效性范围也就因此确定了。

三、阿恩海姆艺术表现论无法全面和文化、历史、社会层面建立关系

阿恩海姆强调视知觉直接经验性,因此对艺术表现所做的一切探索主要都是限于知觉领域。他着眼于纯粹的视觉形式经验及心理的分析,因此具有两个显著的弱点,第一,他抛开了具体的人,把人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人。第二,他将知觉形式形成中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等方面进行了类似现象学的“悬搁”,只作知觉现象的纯形式的描述。这种抛开了历史、社会和个人的背景在中性的条件下对视觉形式进行的探究方法,忽略了个体差异,把人都看成是同样的人、纯粹的人,形式也变成了不带有历史、文化等内涵的纯形式。而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等背景中的人,而形式也常是带有历史、文化等内涵的形式。因此,这种探究方法具有明显的片面性,这种片面性也得到阿恩海姆本人承认。“虽然它的方法是片面的,但它所意旨的知觉核心却可以挑选出来”⑨。也就是说,这种限于知觉的探究方法既有合理性的一面,也有片面性的一面。我们对艺术表现的探究决不能仅限于知觉层面,因为人的生理、心理中早已积淀和渗透了社会、历史以及文化的因素。

注释摘要:

①黄南珊摘要:“廿世纪西方情感美学的两类取向和两种关系”,载《人文杂志》1996年第1期。

②[美布洛克摘要:《美学新解》第142页,滕守尧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③⑥⑦⑧⑨[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摘要:《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第165、ⅷ、ⅷ、ⅸ、ⅸ页,宁海林译,牛宏宝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学会感恩征文范文5

毕业生即将迈出大学校门、走向社会之际,为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广大毕业生牢固树立爱国爱校的崇高理念,增进班级凝聚力,提升同学间的同窗情谊,并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教育,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2021大学毕业感谢老师活动策划,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毕业感谢老师活动策划1

一、标题:

一份感恩,一份回报,一分收获

二、活动宗旨:

以感恩节为契机,举办与感恩有关的活动。

三、活动目的:

唤起在校大学生对父母、亲人、老师和朋友感恩的心。乐于助人,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四、活动背景:

在这个以个人利益为重的社会,人们变得越来冷漠,越来越不知道回报。电视新闻、报纸新闻、网络新闻每天都在报道那些不赡养父母,甚至杀害亲人的事件,还有我们大学生不还贷款,不感恩那些资助他们的人(一封感谢信也不写)等等。现在社会不知回报的人处处都是,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五、主办单位:

济南大学志愿者联合会

六、媒体支持:

校广播台(由宣传部负责联系,播放与感恩有关的歌曲)。

七、活动地点:

六食门前

八、活动时间:

十一月上午9:00~下午6:00

九、活动器具:

桌子四张、椅子六把、笔若干、彩笔五支、条幅、宣传单、纸箱一个、纸片若干。

十、工作安排

1.前期活动准备

I物品购买:由办公室人员负责II条幅打印:由实践部人员负责

III桌椅设备:由宣传部负责联系,实践部负责搬运IV宣传:由宣传部负责展板设计、宣传单打印V网络宣传:由网络部人员负责VI人员安排:由办公室人员负责VII活动经费:由外联人员负责

2、活动期间:

1)早上有实践部人员负责现场设施安排2)现场应由7~10人负责宣传和工作3)由现场人员负责活跃现场气氛

3、活动内容:

1)由现场工作人员收集感恩箴言(对某人的感恩语录),投入纸箱中。

2)感恩宣言签名,将自己为之感动的话写在条幅上,并签名留念。

3)由现场人员负责鼓励来人给父母、朋友打一个电话,说句感恩的话,鼓励来人对自己感恩的人说声:谢谢,或将感恩的话写在纸上(注明那人的班级姓名宿舍号),由现场人员送至那人手中。

4)由现场人员给来人发放黄丝带,在黄丝带写上自己感恩的话,将之系在手腕上,争取全校每人都戴上一条黄丝带,形成一道校园风景。

5)活动开始后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6)在活动中穿插进行抽奖活动(将部分写有祝福语、感恩语的纸条写上几等奖,让来人抽取,至奖品送完为止。三等奖十人奖品棒棒糖,二等奖八人奖品碳素笔,一等奖三人奖品笔记本)

7)可以将自己对某人感恩的话写下,送至广播台广播,宣读对某人的感恩语言。

4、活动后期:

1)由实践部负责将桌椅等设施送回原处2)由网络部负责活动总结,并公布于网上3)由剩余部门负责现场卫生

十二、活动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们的心灵得到净化,让每个同学对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充满感动的心,让每个同学领悟到感恩的意义,以此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大学毕业感谢老师活动策划2

一, 活动背景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一些人变得虚华浮躁,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想如何感恩他人,回报社会。学会感恩,唤醒生命中那最美最纯真的感恩之心,让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温馨,让我们彼此的心更进一步。

二,活动目的

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是西方传统的感恩节。虽然是西方节日,但感恩一直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用心灵去感受,在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情感,无论对待父母或者老师,朋友或是对手,都能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

三、活动意义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清新淡雅,健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浓厚学术氛围,提到学生综合素质,展现我院学生的风采,体悟文学内涵,感受文字魅力,锻炼学生写作的能力。

四、活动主题

以“成长二三事”和“感恩”为主题。

五、活动主体

1,活动时间:征文时间11月9号到17号

评审时间11月19号到21号

颁奖时间11月22号

2,活动对象:河师大全体学生

3,主办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明庚文学社

学生社团管理委员会公益服务部

4,协办单位:梦想话剧社,相声小品协会,乐援社,POP音乐协会

六、活动内容

1,以征文的方式,题材不限,参加者可自由发挥。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并在青年活动中心隆重颁发奖项。 2,在青年活动中心举办“征文比赛颁奖典礼”。并由协办社团表

演以“感恩”为主题的节目。

七、活动宣传

1,宣传方式:制作宣传板,联系各班宣传委员在各班宣传,以及在新联楼大厅设值班点进行宣传。

2,征文方式:在新联楼大厅设值班点

联系电话:____

3,后期宣传:办板宣传征文比赛结果

八、活动流程

征文流程:由我社社员在新联楼大厅值班,参加者可把征文交到新联大厅。

审稿流程:请专业人士进行读稿、评审,并有我社的编辑部人员协助审稿,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颁奖流程:①由主持人介绍此次比赛,并说明比赛评分规则 ②请审稿评分老师对此次参赛选手的文稿做综合点评 ③依次向优秀奖,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颁发奖项 ④由选手代表上台发言

⑤颁奖典礼期间,由协办单位表演节目

九、资源需要

1,人力资源:主持人2名(一男,一女)

2,物力资源:宣传板2块

话筒2个

奖项证书10个

3,地域资源:青年活动中心

十、安全事项

1,注意在青年活动中心的会场秩序,杜绝火灾隐患,

2,当危险发生时工作人员应及时作出处理,做好应急准备,保持会场安全。

学生社团管理委员会公益服务部

大学毕业感谢老师活动策划3

一、活动背景:

“感恩节”作为西方一种传统的节日,却在我国有着广大的群众基础,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要感谢我们的父母、老师、朋友、还有我们周围的一切。因此,我社决定在20__年11月28日“感恩节”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活动。为的是能让本学院师生了解感恩,学会感恩。能进一步宣传感恩这一社会举动,让感恩之歌在身边响起,筑就更加和谐的校园。

二、活动的目的及意义:

为了给每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创造一个感恩的机会,同时,也为了激发每一个人去感恩,从而创造一个充满爱心的校园发扬感恩之心,构建和谐校园。

三、活动主办单位:新梦想实践社。

四、活动协办单位:院演讲协会。

五、活动参与对象: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师生。

六、活动地点:各个主干道及餐厅门口。

七、活动名称:“系丝带贴心话,传祝福”,活动。

八、活动目标:提高感恩意识、发扬感恩之心、构建和谐校园。

九、活动时间:20__年11月28日中午

十、活动展开:“系丝带贴心话,传祝福”新梦想实践社于20__年11月28日在校园内展开活动。社团成员一边向路边的同学或老师宣传一些有个有关感恩节的知识,向他们分发“黄丝带”和便利贴,让他们把祝福语写在“黄丝带”上和便利贴上,并告诉他们我们会将把他们的祝福品挂在一棵“感恩树”或贴在“感恩板”或是让他们自己挂或自己贴。活动结束前,我们将所有的感恩祝原品一起挂或贴在事先选好的“感恩树”或“感恩板”上,并拍照留念。

十一、活动前准备:“系丝带贴心话,传祝福”活动

活动策划,活动负责人,活动宣传,活动场地的选择,活动人员的安排,活动材料器具采购等准备工作,活动注意事项及环境问题考虑,活动预算,实地考察。

1、活动人员安排

活动负责人(社长)

活动场地负责人员(外联部)

海报宣传负责人(宣传部)

材料准备负责人(秘书部)

现场布置准备工作人员(组织部与宣传部)

安排现场秩序维护人员(组织部)

签到人员(审纪部)

应急人员(所有参加活动的工作人员听从总负责安排)

后勤负责人员(财务部、审纪部)

摄像负责人员(组织部)

内部每个成员参与活动;每个小组负责人做好各自工作;

2、活动材料:课桌、椅子、宣传单、海报、照相机、丝带、笔、彩色纸、胶水、横幅、纸箱、红纸、红绳、夹子

3、活动经费预算:横幅60,折纸40,丝带150,胶水20红绳20宣传单30夹子30海报40便利贴40礼品100共计630元横幅名字:发扬感恩之心,构建和谐校园.

活动正式实施:

11月28日,中午所有成员在图书馆广场集合。

活动内容:

1、宣传感恩节的来历,目的,

2、发放丝带,让大家在丝带上写一句最想对要感恩的人祝福语,并亲自折花扣好挂在树上,代表我们对他们的感恩。

3、鼓励大家在感恩节这天,拿出手机,给远在千里或尽在身边的家人送上祝福。

4、凡是参与本次活动的,都有机会获得一份精美礼品。

十二、活动中存在问题:天气情况,活动时间,丝带、便利贴所需的材料的数量不能十分准确。

十三、活动的应急措施:“系丝带贴心话,传祝福”活动如遇到雨天场地改到各系门口举行。每项活动中如出现一些活动材料不足时,有折纸代替。

十四、活动结束:整理场地卫生、整理现场、收拾材料用具。

十五、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总结报告。

学会感恩征文范文6

1.开展以感恩教育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感恩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在大学生当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每名学生对祖国的历史和现状有了全面了解。让他们懂得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有多少革命先烈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抛头颅洒热血,中国共产党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多少伟大功绩,从而增强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的感恩之情。在感恩力量的推动下,他们会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奉献回报社会。

2.开展“追思无语体师,重温医学生誓词”活动。“一般人生病到医院挨的那刀,为的是保住自己性命;我往后身上挨的每一刀,也许可以救活好多条人命”,这句话出自一名平凡而又伟大的遗体捐献志愿者之口。遗体捐献者为国家、为社会、为医学奉献了自己的忠骨,医学生在追思他们的同时也会受这种精神的感召,心怀感恩,坚定信念,不忘师恩,会用对待亲人的那种心态对待将来的患者。

3.成立遗体捐献志愿服务队,开展与遗体捐献有关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求学的过程中,医学生们得到了许多人无私的帮助,其中也包括了遗体捐献志愿者们。他们为了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作为医学生,应该以实际行动回报感恩这些“老师”们,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利用各种渠道弘扬遗体捐献者的博爱精神;在清明节等特殊的时间开展追思缅怀活动等。让学生们充分体会爱与感恩的精髓,从更深的层次理解和尊重生命的意义与价值,鞭策自己努力拼搏,早日成为高素质、有爱心的医务工作者。

4.广泛开展“下乡之路”、“红色之旅”感恩社会实践活动。在广大学生中广泛组织开展感恩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学生走近贫困地区,了解国情,了解医情。通过走访红色革命老区,重温党史,亲身感受今天的生活环境确实来之不易,感恩前辈为我们带来的安定生活。中华民族的同胞们都是兄弟姐妹,作为治病救人的医者,我们应该以对待亲人般的态度帮助他们解除病痛、维护健康。

5.建立志愿者服务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工作。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或者公益活动,让学生们感受社会对每一个人的关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到孤寡老人、养老院、社区等地义诊,宣传相关疾病防治;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如与小学贫困学生结对子,开展“大手拉小手”帮扶活动等;学生志愿者与红十字会共同开展公益活动等。

6.将学费和日常生活费记录下来,算一笔“感恩帐”。通过记录学生上学期间的所有开销,让学生有理性而具体的认识,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投资是巨大的,深感父母养育之恩。同时展开来算,单单从教育投资一项来看,国家的投资又是家庭投资的1.5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倾注了“大家”和“小家”的诸多心血,还有社会上的关心关注。当某一天学有所成时,一定要怀着感恩回报的心投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