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花的诗句范例6篇

带花的诗句

带花的诗句范文1

关键词:诗意;想象;情感;童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0―0045-02

儿童诗篇幅短小、语言优美、构思新奇、想象独特,是最适合低段儿童的文学样式,也是练习儿童语言最好的启蒙教材。儿童文学作家樊发稼说:“诗歌天然地和儿童有着一种契合关系,他们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所以这样的诗句,可以成为儿童内心世界的容器,可以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和拐杖。

新课标对儿童诗的教学要求是“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该目标从“语言、情感、想象”三方面对低年级学生如何学习诗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三方面要求也正与诗歌的三大特点相对应。但具体的课堂教学,“想象如何展开,情感体验如何激发,感受到的语言美怎样表现出来”才算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呢?笔者就《鲜花和星星》这篇课文对儿童诗有效教学做了一次探索和尝试。现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思考。

一 、入境,流淌一份情

儿童诗那短短的诗句中,流淌着一条情感的河流。这河流,从诗题处起“源”,到结句还未断流。在教学《鲜花与星星》时,笔者从开口说第一句话起,就用不同的手段激情、聚情、传情,带着学生融入课文,透过一词一句,理解文字背后蕴藏的丰富情感,从而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1.导入处激情。

【片段一】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长在绿叶中,五颜六色它最美。猜猜是什么?

生:鲜花。(多媒体出示漫山遍野的鲜花画面)

师:你看到了怎样的鲜花?

生:鲜花很美丽。

生:五颜六色的鲜花真漂亮。

生:千姿百态的鲜花美丽极了。

师:是呀!这些花儿呀,虽然很小,有的还叫不出名字,可它们快乐地绽放着,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来,举起手,让我们带着感激写好它们,(板书:鲜花)读好它们。

生:(读) 鲜花、一朵鲜花、一朵朵鲜花、鲜花朵朵。

课始,用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引发了他们的兴趣。漫山遍野的鲜花图,那一朵朵姹紫嫣红的花,带着夏的热烈情怀,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强烈冲击,这是从感官上激情;随即,笔者精心设计的教学语言也给学生带来了美的享受,当学生个个抬起小手,一起端端正正地写“鲜花”时,满怀着对鲜花的喜爱之情,这是从体验上激情;当学生带着先前的感受,第一次读完“鲜花”这个词语,笔者这样评价:“读得真好。我仿佛看到花儿一个个挺直了腰杆,展开了笑脸,好美呀!能让我再看一次吗?”看!学生也挺直了腰,微笑着再读,这是在评价中激情。这三次激发过后,学生的情已流露于眼眸间,流露于微笑中,这情感的闸门,无疑已经訇然中开。

2.高潮点聚情。当学生的真情在课堂中流淌起来,教师就要借机推波助澜,起处要助势,伏处要烘托,并适时积聚,以掀起课堂教学中的高潮。

【片段二】

师:谁来读第二句?你想告诉大家鲜花怎么样?

师:谁也想读读,告诉大家花朵的感受?

师:远远望去,花儿连成一片,成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走近看看,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多媒体出示一朵一朵的鲜花)

师:花儿怎么样?

生:花儿很美。

生:花儿太美了,看得人入迷。

师:如果你就站在这么美的花朵面前,你想对它说些什么?还想做些什么?

生:小花呀!你真是太漂亮了!我真想变成一只蝴蝶,和你一起翩翩起舞。

生:这么美的花,我真想也变成一朵小花。

生:我想天天给你浇水,让你越开越鲜艳。

……

师:再听老师读读,想一想,除了花多、花美,你还有什么感受?(师范读)

生:我感觉到了,花儿很香。

师:把这三种感受分别送进这句话中,再读读。

要读出文字背后蕴含的深情,就要将学生与作者的情融为一体。因此,教师就必须精心设计,为学生营造一个情绪场,即能给学生以情绪感染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某种学习动机的课堂环境,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角色,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

片段二中,学生情绪高涨,当学生跟随作者走进文本,走进画面,“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香”,那对鲜花的喜爱之情也就愈发浓烈,愈发深厚,积聚在心头,凝聚成那一句句赞美,一个个心愿。而这一切,正是从孩子心底流淌出的情感的自然表达。

3.结束时传情。诗句教学结束之后,学生似乎情尤未尽,于是顺势引导孩子模仿课文格式编小诗。学生很快产生了移情体验,将诗歌学习过程中积聚的、流淌着的情感,一下子转移到真实的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上,那一首首充满稚气、又充满灵气的小诗,透着同样浓浓的情,一直向课外延伸。如此一来,学生的情在导入时被激发,在流淌中起高潮,在结束时又从文本流向生活,实现了语文向生活的回归,从中获得的体验是真实的,也将会是刻骨铭心的。

二、诵读,感受那份趣

诗是美的载体。诗的语言在排列形式上的美、音韵节奏上的美、创设意境上的美,想象新颖独特的美、抒发感情至真至纯的美、闪烁着哲理光芒的美、还有儿童诗独特的质朴美和稚拙美,要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于漪老师说:“要反复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鲜花与星星》教学中,笔者采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在文字中诵读穿行,读正确、读流畅、读出独特的体验、读出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片段三】

师:天上的星星很多很多,满天都是;天上的星星还很美丽,一闪一闪的,好像在眨眼睛。你愿意用亮晶晶的星星装扮天空吗?

生:(齐声)愿意!(学生拿着“星星”装扮“天空”)

师:(指着黑板上学生自己贴上去的星星)喜欢这些星星吗?为什么喜欢它?

生:因为星星多亮啊!它们好像在眨眼睛。

生:因为天上的星星真多,它们在做游戏呢!

生:那一颗最大、最亮的星星还是我贴上去的呢!

师:我们来读第二段课文,你想怎么读?

生:我一边读,一边想。

生:我一边读,一边记。

生:我一边读,一边表演。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课文第二段)

师:你刚才是如何读的?

生:我是一边读,一边记的。(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第二段)

师:你真是一颗聪明的小星星!大家表扬他。

(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他们有的一边读一边表演,有的一边读一边谈感受。)

师:真是一群智慧星!喜欢星星的同学站起来大声地朗诵第二段。(学生起立,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带花的诗句范文2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出自—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土明————出自—唐.杜甫《月夜忆舍弟》诗句

悲莫悲兮生分别————出自—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诗句

别时随便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往也,天上人世————出自—李煜《浪淘沙》诗句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出自—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王维《渭城曲》诗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唐.高适《别董大》诗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自—李白《赠汪伦》诗句

往年花里逢君别,本日花开已一年————出自—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诗句

相见时难别亦难,西风有力百花残————出自—唐.李商隐《无题》诗句

烛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句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世应免分别愁————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句

桃李西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出自—宋.黄庭坚《寄黄几复》诗句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看月人何在?景色依稀似往年——-唐.赵瑕《江楼感念》诗句

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出自—宋.苏轼《水调歌头》诗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小雅.采薇》诗句

悲歌可以当泣,远看可以当回————出自—汉乐府民歌《悲歌》诗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出自—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诗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唐.孟郊《游子吟》诗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出自—唐.宋之问《度大庾岭》诗句

君自故土来,应知故土事.往日绮窗前,冷梅着花未?————出自—唐.王维《杂诗三首》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看明月,抬头思故土————出自—唐.李白《静夜思》诗句

相往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出自—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诗句

人回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出自—隋.薛道衡《人日思回》诗句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出自—南唐.李煜《清平乐》诗句

剪不时,理还略冬是离愁.别是普通滋味在心头————出自—李煜《相见欢》诗句

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王维《玄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

今夜月明人尽看,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王建《十五昼夜看月寄杜郎中》诗句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出自—唐.司空图《漫书五首》诗句

带花的诗句范文3

摘 要:在杜甫的诗歌作品中,使动结构仍然较为多见,“于”字被动式的省略式和“为”字被动式也较为多见,处所成分多数居于谓语之后,最常见的判断句是“名词+副词+名词”式,这些情况反映了杜甫诗歌语言传统典雅的一面。另一方面,杜甫诗歌语言也带有一定的时代色彩,如疑问代词“谁”作宾语时居于谓语之后,比较句可以带新兴的比较状语或新型的比较补语,兼语句中表示“致使”义的“使”字句较多,“将”字句和“把”字句也有一定数量的用例。

关键词 :语法 汉语史 句法 唐诗 杜甫

句法具有时代性,唐诗句法也不能脱离时代而闭门造车,这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有着充分的历史依据,尽管其中也会掺杂少量作家的个人色彩——有的显得比较通俗随意,有的则显得比较传统典雅。鉴于此,本文拟从汉语句法史的角度,对杜甫诗歌(基本限于《唐诗三百首》)中的几种句法现象进行考察。

一、杜甫诗歌中的使动结构

在《唐诗三百首》中,使动结构约有30例,其中杜甫诗歌占9例,分为三类:1.不及物动词谓语使动结构,约有6个,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近高楼伤客心”“环佩空归月夜魂”“香叶终经宿鸾凤”“一箭正坠双飞翼”。2.及物动词谓语使动结构,约有2例:“画图省识春风面”(昭君画像不能让汉元帝认识真正的昭君,春风面指汉元帝)“指挥若定失萧曹”(在指挥若定方面让萧何和曹参黯然失色)。3.形容词谓语使动结构只有“惊呼热中肠”1例。使动结构在上古汉语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句法形式,东汉时期开始衰落,到唐代已成强弩之末。杜甫诗歌使动结构的较多使用,从一个方面反映杜甫诗歌传统典雅的一面。

二、杜甫诗歌中的被动式

在《唐诗三百首》中,被动式约有58例,其中杜甫诗歌占15例,分别是:1.无标记被动式4例,即“开元之中常引见”“吴楚东南坼”“白头搔更短”“将老身反累”。2.“于”字式的省略式(省略被动标记“于”)5例,即“星宫之君醉琼浆”“美人胡为隔秋水”“美人娟娟隔秋水”“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3.“为”字式2例,即“树木犹为人爱惜”“古来材大难为用”。4.“所”字式1例,即“周南留滞古所惜”。5.“被”字式1例,即“被驱不异犬与鸡”。6.“遭”字式2例,即“途穷反遭俗眼白”“兄弟遭杀戮”。在被动式的使用方面,唐诗总体显得较为传统,杜甫诗歌尤为明显:一是,“于”字式在中古以后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即使是省略式,中古时期也使用不多,而在杜甫的诗歌作品中却高居榜首;二是,在南朝的《世说新语》中,“被”字式的使用数量已经开始超越“为”字式,而在《唐诗三百首》和《全唐诗》的杜甫诗歌作品中,“为”字式的用例却多于“被”字式。《唐诗三百首》中“被”字式有1例,“为”字式有3例;《全唐诗》中“被”字式有12例,“为”字式有18例。

三、杜甫诗歌中的“将”字式和“把”字式

“将”字式和“把”字式是唐代新兴的句法形式。《唐诗三百首》中有2例“将”字式,其中1例就是杜甫的“惟将迟暮供多病”。在《全唐诗》中,出自杜甫诗歌的“将”字式有数例,如“谁将此义陈”“将诗不必万人传”“将诗莫浪传”“晚将末契托年少”“从此将身更何许”“强将笑语供主人”“兄将富贵等浮云”。从句法构成上看,这些“将”字式的谓语基本上是短语,这与现代汉语类似,但是否定词全部置于“将+宾语”之后,这与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不同。“把”字式不见于《唐诗三百首》。在《全唐诗》中,它的用例也不多。根据钱学烈(2004)的研究,《全唐诗》中出自杜甫诗歌的“把”字句有“醉把茱萸仔细看”[1]。此外,“把酒宜深酌”“手把菊花路旁摘”二例似乎也可划归此式。当然,这些例子可视为初期的“把”字式,或如钱氏所说的“过渡式”的“把”字句。总之,在处置式的使用方面,杜甫诗歌带有较浓的时代色彩。

四、杜甫诗歌中的“为(介词)+谁(宾语)”式上古汉语,疑问代词在作宾语时,一般要放置在其动词或介词的前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前置的情况仍然十分常见,在口语化程度较高的南朝民歌、《百喻经》等载籍中有不少,在具有一定口语色彩的《世说新语》一类书籍中甚至占有较大优势[2]。发展到唐代,在疑问代词“谁”作宾语的情况下,后置式则成为基本形式(这只是就疑问代词宾语“谁”字而言的。至于疑问代词宾语“何”,其后置化进程则要慢一些,唐代还是以前置为主。如《全唐诗》中表示原因的介宾短语“缘何”与“何缘”,二者的用例数分别是5个和8个)。在《全唐诗》中,前置的“谁(宾语)+为”式约有10例,后置的“为+谁(宾语)”式多达130例[3]。而在杜甫诗歌中,前置式完全消失,仅有“为+谁(宾语)”式一种,约有“纷披为谁秀”“细柳新蒲为谁绿”“幽佩为谁哀”“不知明月为谁好”“飞扬跋扈为谁雄”“编简为谁青”“醉舞为谁醒”“青简为谁编”等8例。可见,在疑问代词宾语“谁”的位置方面,杜甫诗歌已经“现代化”了。

五、杜甫诗歌中处所成分的位置

在现代汉语中,表示动作的起点、发生的场所、存在的场所的介词词组要位于“VP”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归结点要位于中心成分后(作补语),表示滞留的场所、动作的方向位于中心成分前后均可。这一规律在唐五代时期已经确立,只有很少例外[4]。在《唐诗三百首》的杜甫诗歌中,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并不多见,只有3例:“租税从何出”表动作起点,作状语;“玉花却在御榻上”表归结点,作补语;“幽居在空谷”表存在场所,作补语。单从这几例看,情况与现代汉语无别。

在汉语史上,居于谓语后面的处所介词短语可以将介词省掉。这种情况在《史记》中已有不少(参见何乐士,2005:241~249),魏晋南北朝以后,这种省略式变得更为常见。在《唐诗三百首》杜甫诗歌的简单叙述句中,此类语例约有16个,远比完型式的数量(2例)多。在这16个语例中,不仅有“群山万壑赴荆门”“近得归京邑”“今上岳阳楼”“魂返关塞黑”“春日潜行曲江曲”等5例表动作归结点的成员,而且还有“锦江春色来天地”“凉风起天末”“问我来何方”“魂来枫林青”等4例表动作起点的成员,“飘泊西南天地间”“可怜王孙泣路隅”等2例表活动场所的成员,“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诸葛大名垂宇宙”“玉京群帝集北斗”“霜蹄蹴踏长楸间”等5例表存在场所的成员,而这11个例子的语序是前期用法的延续,跟现代汉语不同。在不带介词的处所成分的使用方面,杜甫诗歌带有一些传统典雅的色彩。

在《唐诗三百首》杜甫诗歌的简单叙述句中,还有7个居于谓语前面不带介词的处所成分。其中“剑外忽传收蓟北”表动作起点,“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2例表动作方向,“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2例表活动场所,“榻上庭前屹相向”“尘埃不见咸阳桥”2例表存在场所,这些例子中居于谓语前面的处所词语与其说是处所介词短语的省略式,还不如说是此前汉语中名词作状语用法的延续或影响的结果。

九、杜甫诗歌中的比较句

先秦比较句的特点是在形容词后添加比较补语,表示“差比”时一般用“于+名词”式,表示“平比”时一般用“若+名词”式。杜甫诗歌比较句,一方面仍然采用传统形式,另一方面也融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具有一定的时代色彩,主要表现在:1.使用比较状语,就是将介词短语添加在形容词之前,平比状语一般用“若+名词+形容词”式,差比状语一般用“过+名词+形容词”式,如“汹若溟渤宽”“破敌过箭疾”。2.在比较补语方面,一方面使用传统介词“于”“若”,如“生憎柳絮白于绵”“百顷平若案”;另一方面使用新兴介词,差比补语用“胜”或“过”,平比补语用“如”或“似”,如“不忿桃花红胜锦”“宫莎软胜绵”“夔州险过百牢关”“锦石小如钱”“布衾多年冷似铁”。

十、杜甫诗歌中的判断句

上古汉语中使用最多的判断形式是带“者”“也”或既带“者”又带“也”(这只是就多数文献而言的,有些文献并不如此)。魏晋南北朝以后,这种用法逐渐从口语中消失。唐诗判断句中也极少出现这种用法,这应该是对唐代汉语口语的真实反映。不过,这并不代表杜甫诗歌的判断形式已经完全“现代化”了,实际上仍有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地方。在《唐诗三百首》中,出自杜甫诗歌的判断句约有9例,使用了下列几种形式:1.“名词+副词+名词”式,有4例,即“舍南舍北皆春水”“樽酒家贫只旧醅”“今夕复何夕”“恐非平生魂”。2.“名词+名词”式,有3例,即“云雨荒台岂梦思”“夫婿轻薄儿”“江南瘴疠地”。3.“名词+是+名词”式,只有2例,即“恐是汉代韩张良”“扶持自是神明力”。“名词+是+名词”式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超越“名词+为+名词”式,在《唐诗三百首》中,此式用例有23个,数量最多,而在杜甫诗作中,此式只有2例,少于白居易诗(4例)、李白诗(3例)和李商隐诗(3例)。另外,杜甫在表示否定判断时用的是传统副词“非”,而没有使用南北朝时期兴起的“非是”或“未是”,更没有使用唐代新兴的“不是”。可见,就杜甫个人诗歌的判断形式而言,还是带有一定的传统色彩。

十一、杜甫诗歌中的兼语句

在《唐诗三百首》兼语句中,杜甫诗歌占有7例,仅次于白居易(8例)。杜甫诗歌的兼语句可以分为“委派”“致使”和“其他”三类:1.“委派”类,有1例,即“驱儿罗酒浆”。上古时期,“委派”类兼语句中的“V1”常用“使”“令”“命”,中古以后才用“驱”字,如《世说新语·雅量》“亭吏驱公移牛屋下”。2.“致使”类,有4例,即“无使蛟龙得”“长使英雄泪满襟”“忍使骅骝气凋丧”“复令识者久叹嗟”,例中“V1”是“使”和“令”。上古时期,“使”和“令”虽可用于“致使”类兼语句( 如《诗经· 召南· 野有死麕》“ 无使尨也吠”),但是用例很少。中古时期,“使”和“令”才开始较多地在“致使”类兼语句中使用。“使”和“令”由基本用于“委派”类到基本用于“致使”类,是汉语兼语句的重要变化之一。3.“其他”类,“V1”由非驱使动词充任,有2例,即“一洗万古凡马空”“访旧半为鬼”。此种兼语句滥觞于上古晚期(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斫大树白”),魏晋南北朝以后才有较多用例(如《乐府诗集·子夜四时歌》“吹我罗裳开”;《贤愚经·檀腻羁品》“今当打汝前两齿折”;《百喻经·二鸽喻》“即便以嘴啄雌鸽杀”;《伍子胥变文》“遂即打其齿落”)。可见,在兼语句的使用方面,杜甫诗歌也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十二、杜甫诗歌中的连动句

在《唐诗三百首》中,杜甫诗作的连动句约有23例,可分为以下5类:1.“V1P+V2P”式,句中两个动词表示先后两个动作行为,有6例,即“远送从此别”“驻马望千门”“侍婢卖珠回”“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苹”“哭声直上干云霄”。2.“V方P+VP”式,有4例,即“至尊含笑催赐金”“爷娘妻子走相送”“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3.“VP+V目P”式,有6例,即“屋底达官走避胡”“昔随刘氏定长安”“花门剺面请雪耻”“牵萝补茅屋”“投诗赠汨罗”“列郡讴歌惜”。4.“有/无NP+VP”式,有1例,即“未有涓埃答圣朝”。5.扩展式,即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动词构成的连动式,有6例:“青鸟飞去衔红巾”“隔离呼取尽余杯”“强移栖息一枝安”3例属于“VP(V1P-V2P)·V目P”式,“牵衣顿足拦道哭”属于“V方P(V1P-V2P)·VP”式,“跨马出郊时极目”属于“V方P·VP(V2P-V3P)”式,“翻身向天仰射云”属于“V1PV2P-VP(V方P·V4P)”式。值得注意的是:1.杜甫诗歌扩展式连动句的出现频数要比唐代之前为高[5]。2.杜甫诗歌连动句中不带“而”“以”等上古汉语连动句中常见的连词。3.唐代之前的连动句往往不含附加成分,而杜甫诗歌连动句均带有宾语、补语或状语等附加成分。这些情况都反映了杜甫诗歌连动式所具有的时代特色。

( 本文属河南省教育厅项目[ 项目编号:2013-GH-493]。)

参考文献:

[1]钱学烈.试论《全唐诗》中的把字句[A].深圳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论文集[ C ]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0 0 4 :144~156.

[2]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285.

[3]张延俊.先秦到唐代的“谁为”和“为谁”[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82~85.

[4]张赪.汉语介词词组词序的历史演变[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179.

[5]何乐士.史记语法特点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83;103.

带花的诗句范文4

关键词:意象 图画性 语法缺省 简单

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其英译无疑也构成了中国文化“外销”的必不可少一环, 关于中国古诗的英译,一直以来都是中外翻译大家学者们研究的重中之重。

大卫・亨顿是近十五年来中诗英译这一领域颇富盛名的翻译家,他的译作包括《中国古代经典诗歌集》、《论语》、《道德经》等,翻译风格简单却极富深意,而对细节的清晰描述和讲述都再现了庞德的意象派精神。

下面将就大卫・亨顿所译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进行分析并试议其翻译风格手段。

一、意象之美

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七言绝句,描述了唐代诗人李白送别友人孟浩然时的情景。全诗及大卫・亨顿的译文如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On Yellow-Crane Tower, Farewell to

Meng Hao-Jan, Who’s Leaving for Yang-Chou

故人西辞黄鹤楼,

From Yellow-Crane Tower, my old friend leaves the west.

烟花三月下扬州。

Downstream to Yang-Chou, late spring a haze of blossoms,

孤帆远影碧空尽,

distant glints of lone sail vanish into emerald-green air:

唯见长江天际流。

nothing left but a river flowing on the borders of heaven.

诗人在这短短的四句中给出了四个唯美的意象:江边楼、烟花天、孤帆尽、江水流。仿佛四幅水墨画,诗人的离别之情跃然纸上。尤其是次句奠定了全诗的意象风格,即朦胧浪漫又洒脱不羁。

庞德认为“表意文字意味着与所描写事物关系密切的情况、行为、状态或本质”,他认为汉字本身就呈现了诗的意象(陈春梅:2010)。亨顿在《中国古代经典诗歌集》的序言中认为汉语典籍最突出的两个特点是文字的图画性及语法的缺省,诗歌尤其如是。文字的图画性以其直观的特点使读者一看之下就产生意想的联想,从而加深了读者对诗文美的理解。下面将就此诗中文字的图画性和语法的缺省两方面详细分析亨顿的译文及其翻译风格。

二、中国古典诗歌文字的图画性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汉字“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是说汉字是成型于物、照物的形态而成。“意依类象形,直接反映事物体状,是早期汉字的构型原则”(马永善、及文平:2010)。所以汉字分析是诗歌美学赏析的重要环节。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李白对汉字的运用勾勒出了诗中意象。首句鹤( )字,意为大型涉禽,右侧的鸟是象形字,形态上是一直振翅欲飞的鸟。楼( )字可见此黄鹤楼的建筑材质及构造形态,就算读者没有亲临黄鹤楼,也从这二字得到“江边楼”的意象。而亨顿译诗中“tower”则给人一种灯塔或信号塔般荒僻的感觉。次句中的汉字的图画性意象主要由“烟花”二字构成, “花”是象形字,《说文解字》指“花”本作“”,荣也。 “烟花”二字给读者的感觉就是繁花似锦、柳絮如烟的景象。此处亨顿的译文甚妙,尤其是haze一词,既包含了江上水汽生成的雾霭又表现出岸边柳絮和繁花的朦胧曼妙。第三句中的孤( )字之图画性也很典型地表现出此句之精髓,左右两部各为象形字,部首“子”很直观的表示孤零零的“人”,右侧“瓜”表示瓜藤之下的一颗瓜,联合起来表示“像滚瓜那样没有着落地的孩子”。读者看到此字自会产生一叶扁舟逐渐消失于水天之际的联想。亨顿以lone sail表示孤舟,同时以distant glints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孤舟消失于江面那一瞬间。整句“孤帆远影碧空尽”,从左至右笔画渐少,最后的“空”和“尽”分别只有八划和六划,使读者潜移默化中产生孤舟越来越远的画面感,这一点是亨顿无法译出来的。末句图画性由“流”字表现。流( ) 形声从水,从疏省,疏省亦声。“疏”省意为“条带状”。“水”与“疏”省联合起来表示“条带状的水”,不仅体现出了江水更表现出友人别离后的看到一去不复返的江水后的惆怅。亨顿处理为分词flowing作为后置定语修饰river,配合之前双重否定形式nothing…but,强调了“只看得到江水滚滚流向天边”,较为成功的复制了此句的意象。

三、中国古典诗歌语法的缺省

亨顿在其所译《中国古代经典诗歌集》序言中称中国古诗中“极少使用连词、介词,使得诗句之间、短语之间、意群之间和意象之间的联系不很清晰”,而且“通常,动作的施动者、动作本身及动作的承受者是缺失的”,此外,“字词也有极为丰富的暗含意义”。这种语法上的缺省如同中国画中的留白,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读诗的过程也就是以想象补白的过程,然而“诗的‘空’永远存在”,这就使得“诗意的文字,无论其本身或其意义,都构成了纯粹的诗歌”。

首先,中国古诗中有所谓“实字双叠,虚字单使”的格局(葛兆光:1999),此处虚字并非连词、介词之类(这类词据亨顿的观察极少在中国古诗中出现),而是“指动词或形容词之类非事物名称的‘词’”。此句中的 “下”在指示实际意象的名词词组“烟花”、“三月”和“扬州”之间,照诗歌研究中诗眼的说法,“下”无疑是本诗的诗眼,顿时将表示情境、时间和目的地的名词联系在一起,传神的表现了孟浩然乘船随波而行悠游自在的景象。此处亨顿的翻译也堪称绝妙,他用了副词downstream来表达船行、水流的方向,没有转换词性用动词,利落不拖沓的衔接了前一句友人的离开。

其次,全诗的一大特点是动作施动者也就是送别者李白的缺省,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以送别者的眼光写就,却没有出现“我送”、“我看见”之类的词句,这样一来使读者产生代入感,仿佛也跟着诗人一起眺望天边,无限惆怅。亨顿对后两句译文的巧妙处理在于主动与被动时态的混搭,vanish表明小船载着友人划向了远方,而“left”这一被动时态表明诗人的思绪还在江上,只是江上再没了友人的身影,空余江水奔流不息,此处也省略了“看”的主语即诗人,读者读到此处难免会产生共鸣,意境顿生。另外,亨顿独特的断句也值得一提,全诗共两句,前一句交代背景,即友人别离黄鹤楼西去。第二句先说“下扬州”,再由a haze of blossoms带出整个意境,这是亨顿译诗中常见的手法,即独立主格结构,既与前后有联系又游离于诗外,仿佛水墨画的背景,接下来的主句distant glints of lone sail vanish into emerald-green air以主动态表示小船驶离、友人离开的情景,接以被动态表示自己看到的景象空余江水,一气呵成的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遐想空间。

最后,第二句中distant glints的选用表现了亨顿对诗中字词的暗含意义的充分解读,glint本义指闪现,用在此句中平添了几分想象意味,充分补足了“尽”的小船在江上若隐若现最终消失不见的暗含意义。

四、小结

诗歌不同于其他文章,诗的意象不可完全复制但有共通性,意象复制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译者作为一个诗人的功力,在这一点上,亨顿的译文颇具原诗意象之美。他的遣词用句虽然简单,但是简单中可见深意,简单可打动人心,能跨越几千年时间和空间在现代读者的心中激起共鸣,实属不易。

参考文献:

[1]David Hinton, (2010).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Summers, D. (2004) Longman Dictionary of English language & culture. 北京:商务印书馆

[3]葛兆光.(1999).汉字的魔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4]《中国翻译》编辑部(1986).诗词翻译的艺术.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5]马永善、及文平(2010).基于汉字构型彰显的审美特质.《语言研究》10:96-97

带花的诗句范文5

1.理解诗歌,感知迎春花的外形特征,体验迎春花迎接春天的快乐情感。

2.喜爱迎春花,能有感情地朗诵,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活动准备:

制作课件《迎春花》;用黄色的卡纸做三个迎春花喇叭。

活动过程:

一、设疑导入,感知迎春花的外形特征

师:美丽的春天来到了,你知道是什么花在春天第一个开放吗?今天老师把它们的照片带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播放迎春花课件,幼儿欣赏。(有远景、近景以及花朵的特写镜头)

二、欣赏讨论迎春花,理解学习儿歌

1.理解:迎春花开黄花,朵朵张开小嘴巴。

师:迎春花漂亮吗?什么地方漂亮呢?

幼:花瓣一瓣一瓣的很漂亮;黄颜色很漂亮;很多迎春花在一起很漂亮……

师:迎春花张开的花蕊就像小朋友张开的小嘴巴,小朋友张开嘴巴笑一笑,你们真像美丽的迎春花。

师小结:春天到了,迎春花开放了,一朵朵小黄花真漂亮,多像小朋友张开小嘴巴,露出甜甜的笑脸啊。看!(指图)“迎春花,开黄花,朵朵张开小嘴巴”,我们一起来说说。谁愿意大胆地站起来说(请几名幼儿说一说)。

2.感知:它是快乐的小号手,迎着春天吹喇叭,滴滴嗒、滴滴嗒。

师:张开嘴巴的朵朵迎春花,你还觉得像什么呢?(小喇叭)听听看,它的小喇叭在吹什么呢?(播放课件)

师:你听到了什么?(滴滴嗒)为什么会有嘀嘀嗒的声音?谁在吹喇叭?它说自己是什么?(指着整株的迎春花)原来它是快乐的小号手,迎着春天在吹喇叭呢!什么是小号手?小号手就是吹喇叭的人!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快乐的小号手,拿上喇叭吹一吹吧!

幼儿:全部学做吹喇叭的动作:滴滴答,滴滴答……

3.体验:她把春天迎来啦!感受春天美丽变化。

师:谁愿意上来做小号手吹喇叭,看看我们的大自然会发生哪些神奇的变化。

小朋友拿着迎春花吹喇叭,其他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指着吹喇叭的小朋友说:他把春天迎来啦!

画面一:春暖花开

哇,很多美丽的花开放了,有黄的、有红的、有紫的,他把春天迎来了!

画面二:芽儿萌发

一棵棵小嫩芽,嫩嫩的、绿绿的,多可爱呀,你喜欢吗?他也把春天迎来了。

画面三:快乐的小动物

哇,燕子飞回来了,小蝴蝶在花丛中快乐地游戏,他把春天迎来了。

师:还有谁想做小号手,我们一起来做小号手,吹得响亮点,看看,会不会有神奇的事情发生呢?

师:它是快乐的小号手,迎着春天吹喇叭。

幼:滴滴答、滴滴答

师:你们把春天迎来了,春天美不美呀?

出示:综合的春景图。

哇,你们把春天迎来了,让我们一起欢迎春天的到来!

三、完整欣赏朗诵儿歌

师:你们喜欢这神奇的迎春花吗?让我们一起来听诗歌《迎春花》(倾听配乐诗歌2遍)

诗歌好听吗?我们一起也来说一说。

让我们配上动作再来说一说。

师:诗歌真美,你最喜欢诗歌中的哪一句话呢?

四、“春”字互动,进一步激趣

让我们带着对迎春花的喜爱,配上优美的音乐再来说一说《迎春花》吧!看看这次会有什么奇妙的事发生呢?(配乐朗诵儿歌,说一句诗歌就会出现一根迎春花的枝条,诗歌结束,出现迎春花枝条组合成的“春”字)

瞧,一条,二条,这么多迎春花变成了春天的“春”,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出去找一找美丽的迎春花,找一找春天带来的美丽的变化吧!

活动评析:

1.简单改编,诗歌出新意。《迎春花》是一首流传了多年的诗歌,初拿到手感觉太老、没有了时代感。我仔细分析了原文,并对原文中的“它是公园的小号手”进行了剖析,公园这个词的运用让整首诗歌显得很陈旧,改成“它是春天的小号手”最合适,但诗歌后一句的内容是“迎着春天吹喇叭”,这样修改就重复了。我根据诗歌所蕴含的迎接春天的快乐的情感,把这句话改成了“它是快乐的小号手”,虽然只是改两个字,却让整首诗歌灵动起来。

带花的诗句范文6

关键词: 唐人绝句 简约 含蓄

绝句属近体诗,像是律诗的一半,又称“截句”,它是我国古典诗歌园中的一朵奇葩。《唐诗别裁》卷二十认为,绝句贵在“言微旨远,语浅情深”。绝句的审美个性,前人概括为四个字:藏、常、畅、长。“藏”就是含蓄,表达要藏而不露;“常”就是平常,语言要浅易;“畅”就是流畅,读来非常顺口;“长”就是韵味悠长,留有想象的余地。

赏读研究唐人绝句,在领略其无尽的艺术魅力之余,还可以在艺术方面得到诸多启示。下面笔者从艺术手法角度谈谈唐人绝句简约含蓄美的奥秘所在。

一、以小见大,情节典型

绝句所言之事是披沙沥金的,一些看似信手拈来的生活事件,其实可传无穷之意。“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抓住宫廷生活的一个小镜头,借题发挥,把自己深沉的感触表达得淋漓尽致,耐人寻味。“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绝句言事,高度典型,能代表或暗示许多东西。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书,犹是寄寒衣。”(许浑《塞下曲》)后两句就是具有这种审美特性的典型情节。“朝来有乡书,犹是寄寒衣。”看似纯客观的轻轻一笔,却把悲剧推向了高潮,留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以虚藏神,虚实相济

画中的空白,往往展示一种清空旷远的境界,留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艺术里的空白也一样,绝句经常运用虚实相生、以虚藏实的艺术手段,取得含蓄空灵的艺术效果。

如朱庆余的《宫词》:“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诗歌写良辰美景的花开季节,宫中却寂寞地紧闭院门,两位痛苦的宫女正要互相倾诉衷肠,却猛然发现学舌的鹦鹉在前,于是满腹的话儿又咽了回去,终于不出一声。诗歌于此戛然而止,宫女何以鹦鹉前头不敢言,欲说之事是什么事?所含之情是什么情?她们真是怕鹦鹉学舌才不敢言?留下空白由读者自由想象。宫中耳目众多、监视极严,宫女不敢随便说话的现实,可由读者想象得之。

又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短短二十字,如果结合诗歌意境,联系诗歌写作背景参悟,则诗中旷野清冷孤寂的风雪图画,江上渔翁独钓的孤傲身影,岂不诱发读者一个个疑问,开拓读者审美想象空间?

三、以景衬情,以景结句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论述情景关系时说:“物色相召,人谁获安?”触景生情是人类普遍的情感活动形式。情景交融我国诗歌的传统表现手法,寥寥数语的绝句,要含而不露,言简意丰,奥秘之一是写景,许多绝句或开头写景,或结尾写景,或全篇写景,尤其是以景结句,更是韵味悠长。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最值得称道的是诗的结尾:“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帆”愈走愈远,乃至模糊消失,而李白独自伫立江边,举首遥望孤舟,直至“孤帆”碧空消尽,仿佛两个特写镜头,留给读者的既有感性的视觉效果,更有丰富的想象:孤帆远尽碧空,该是多长时间?如此伫立,不舍离去,可见两人感情有多深。虽然诗人没有直言别意萦怀,但浩浩东去的江水已经道出了诗人悠然不尽的离别之思。

四、比兴象征,托物寄意

中国诗学讲究含蓄,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情韵。诗人大多对主旨不明说而多讲“兴寄”、“隐喻”,因而读诗不能只停留在字面意义上,如李白的《越中怀古》、刘禹锡的《石头城》,需要我们读到诗歌“说古”背后的鉴今讽今的意旨,明白“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狄德罗)。

元稹的《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难回首,半缘修道半缘君。”是一首悼亡之作。在这首诗歌中,作者采用了“比”的手法赞美他们的恩爱和对妻子的怀念深情。作者把亡妻和对亡妻的感情比喻为至大至美的“沧海”,和神女化成的“巫山云雨”,相形之下任何其他的水和云都黯然失色,言外之意是正因为他对亡妻有如此深厚的恩爱之情,才会对其他女子(诗中又以“花丛”比喻其他女子)视而不见。

许多绝句正是因为有比兴象征,才取得含蓄隽永的审美效果。尽管用来比兴寄托的意象常常朦胧而多义,给把握诗意带来困难,但为读者含英咀华、进行欣赏再创造提供了条件。

五、前后对比,相互映衬

对比映衬可以使诗歌抒发的感情更强烈,但也更含蓄。陈陶的《陇西行》反映的是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尘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中人。”前两句叙写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后两句宕开一笔,没有直接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和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把“河边骨”和“春闺梦”相联系,相互对比,相互映衬。远方戍人已成为无定河边的尸骨,家乡的妻子却浑然不知,梦见的依然是音容栩栩的良人,仍然朝思暮想,守着盼着他回来有团聚的一天,而他却永远不能重回她身边。现实与梦境的对比,将悲剧意味表现得尤为浓烈深长。

又如(唐)王建的《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全诗主旨在于表现春深农忙,结句“闲着中庭栀子花”中的“闲”字,乃是全诗之“眼”,同时诗中写入了“栀子花”(爱之象征,少女很喜采撷这种素色的花朵),既丰富了诗意,又从另一面说明,农忙时节没有谈情说爱的“闲”工夫。诗人偏不正面说忙,却用“闲”衬“忙”,这含蓄不发的结尾实在妙机横溢,兴味尤绕。

六、引用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