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孤行范例6篇

末世孤行范文1

《古诗十九首》(下简称《十九首》)最早著录于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从其创作内容来看,主要是游子和思妇两类作品。对《十九首》主题的研究,从唐至清占据着主导地位的观点是“臣不得于君”、“忠人被逐”、“士不遇知己”,强调诗歌的寄托、比兴、美刺的作用。这种传统的说诗观念一直延续到20世纪,研究者从社会、文化、哲学、历史、美学等不同角度进行探讨,多元化、多视角地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如梁启超认为《十九首》主要是表现厌世思想和现实享乐主义;马茂元认为它反映的是处于动乱时代失意之士的羁旅愁怀;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认为《十九首》展示了游子本文由收集整理思妇的复杂心态,揭示出许多人生哲理。但当我们把《十九首》放在汉末社会大转型的背景下,结合汉末士人心态和汉末文学观的变化,从作品所表现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文人对个体生命和个体情感体验的关注,而这种关注背后正是士人对自身价值的思考和自觉涵咏的表现,是“文学的自觉性”的体现。

一 汉末社会变化对士人心态的影响

自东汉建立之初,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就继续奉行并发展了西汉武帝刘彻以来的养士政策,在首都洛阳建立了太学。到了质帝刘缵时代,太学生一项,就已经发展到三万多人。这些士人抱着极大的对功名富贵的渴求来到这里,开始他们奔竞逐鹿的生活,他们都希望通过当时采用的察举制度,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这样东汉的游学和宦游风气之盛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

《十九首》中具体地名的出现只有三处,如《青青陵上柏》中写到:“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东城高且长》中写到:“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凛凛岁云暮》中写到:“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上引诗句中分别出现“宛”、“洛”、“洛浦”,指的是洛阳。“东城”,从上下文的渲染应该是帝都的豪华景象,也大致可以确定指的就是洛阳城东三门的总称。可见《十九首》的作者们是以洛阳为活动中心的,而他们来到洛阳的目的,则不言而喻,为的是在京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求得功名富贵。但由于入仕之途竞争的激烈和举荐制度的日趋腐朽,汉末士人“或身段于他邦,或长幼而不归,父母怀载独之思,思人抱东山之哀,亲戚隔绝,闺门分离。无罪无辜,而亡命是效”。文人们进身的通路已没有了秩序,他们无法预见自己的命运,陷入到对未来的焦虑之中,于是他们就把这种种的精神体验,以诗歌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这就是我们在《十九首》中读到的士人们的精神体验。

东汉商品经济对诗歌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诗歌表现面的扩大和表现内容的世俗化。同样的题材,先秦诗中多体现出政治伦理色彩,而汉诗则重在其生活内容,特别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表现。仅以饮酒这类题材为例,《诗经》中多为宴饮,以明君臣之义,通上下之情;但汉末的宴会所描写的场景往往是世俗的、享乐的,并且表现个人触兴而发的酒醉欢哀之情。如《今日良宴会》是一首感怀诗,作者在美酒佳宴、吹曲舞裳的欢乐热闹的宴会上听曲,还难解心中之孤独,引发对人生的苦苦思索,表达出坎坷失意寒士对人生的忧郁与激愤。“人生寄一世,奄忽若奴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坎柯长苦辛。”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否则只能落得“无为守穷贱”、“坎轲长苦辛”的境地。由此可见,汉末经济的发展,使得士人的心态脱离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束缚,士人由政治、集体的道德思想规范中解脱出来,他们真正开始从言集体之“志”转向抒发一己之“志”。

二 汉末士人心态对《古诗十九首》主题的影响

汉末士人心态的内传,对于自身生活的关注,让他们将注意力开始从外在的社会伦理道德转向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文人开始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属于自己的真性情,这在《十九首》的内容和思想方面有明显体现。

《十九首》主题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 功名不就的苦闷

在汉末黑暗的社会体制之下,士人原本抱有的热切理想变成了冰冷的现实。“在这样的心境下,他们怀才不遇,内心陷入极度的苦闷之中,他们虽然属于统治阶级中的一个阶层,但实际上已经成为流浪者的一部分。”对于功名的热切渴望与现实的残酷,把他们推向了绝望的边缘,功不成,名不就,可以说是他们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加之游宦的生涯让他们更加感觉到了一种失意和迷茫,精神上的苦闷困扰着他们。如《明月皎夜光》,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夜深人静,诗人难以入眠;皎洁月光,诗人幽幽独步,这正是心情郁闷、精神苦闷的表现。诗人由外在的“白露”忽然意识到时节的推移,这种时间的流逝为什么在诗人那里变得那样的敏感呢?在后面“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两句中我们找到了答案。以前同门的好友,如今已经飞黄腾达,顺利踏上了仕途,而相形之下,自己却一事无成。时间的流逝,伴随的是青春的远逝,这样的念头在诗人心头不停地回转,让他如何安歇?诗人寄希望于同门好友,希望好友能够向自己伸出援助之手,援引自己,但结局却是“弃我如遗迹”。好友的冷酷让诗人彻底绝望了,于是悲愤之下唱出“虚名复何益”的诗句,表面上看诗人似乎于此得以解脱,实际上这还是牢骚之语,诗人的苦闷非但没有因此消解,反而更加无奈与绝望。悲愤之余,仰首望去,那几个“箕星”、“斗星”和“牵牛”的星座,徒有其名,既不能颠扬、斟酌,也不能拉车,为此,诗人顿生无名怨气:“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扼!”心中苦闷和悲愤之情,只能在指斥中加以宣泄。

再如《今日良宴会》,诗人面对残酷现实时所造成的精神苦闷选择用及时行乐的方式求得解脱,精神上的失意同样让他们感到了生命的短暂和渺小;仕途上的不顺和功业无成让他们不禁吟出:“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坎轲长苦辛。”他们的内心还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把握命运,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现实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简单,理想的实现又谈何容易,只能对酒当歌,借此来消遣自己的愁闷。

2 生命无常的忧患意识

《十九首》的诗人们对于生命的思考,体现出的是他们对于自身生存价值的关注。在对于外在功业追求开始绝望的同时,他们开始注意到自身的生命存在,尽管这种关注还是与外在理想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们一方面由于功业未成,而引发了一种对于时间的敏感;另一方面开始思考个体社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开始为生命的短暂哀叹,他们的生命意识开始觉醒,在诗歌中关注到了人必须重视的死亡。

如《生年不满百》和《驱车上东门》,这两首诗都体现了一种生命意识的觉醒。游子们本来就由于功业不就而意识到了生命的一种虚无之感,但是让他们更加不能忍受的是生命的短暂。当他们看到北邙山萧萧坟墓时,这种对于生命的思考就更加萦绕心头。坟墓是死亡的象征,是生命的结束。游子们看到坟墓,想到了“下有陈死人”,想到了自己的生命,对于功业未就的他们来说,坟墓无疑是一个无情的嘲讽者,他们开始在这种精神苦闷中思考自己作为个体的生命价值。以前自己一直是在儒家给他们建立的价值体系下,为了功名而奔竞奋斗,但是现实的社会把他们这一切理想都化为了灰烬,在对现实的失望和不满中,他们开始思考,既然生命如此短暂,理想的实现又遥遥无期,那为什么不抓住有限的时间享受造物主赐给的生命呢?于是他们决定“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让自己在物质生活的满足中来弥补精神生活的不足。这样的一种决定体现出来的是对于自身生命的一种重视,这也就和儒家“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汉末士人从儒家的价值体系中逐渐挣脱出来的表现,也是汉末“人的觉醒”后的必然结果。

3 独处他乡的孤独感

这里所说的孤独感,实际上包括了思妇的孤独与游子的孤独。东汉社会的游学风气盛行,造成了大量的士子远走他乡,涌入当时的都城洛阳。徐干曾在《中论·谴交》中描述道:“桓灵之世,其甚者也。自公卿大夫,州牧郡守,王事不恤,宾客为务,冠盖填门,儒服塞道。饥不暇餐,倦不获已,殷殷怯怯,俾夜作昼。下及小司,列城墨缓,莫不相商以得人,自矜以下士。星言夙驾,送往迎来,亭传长满。吏卒传问,炬火夜行,阍寺不闭。”当时的游学风气之盛可见一般。游子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远离故乡,势必会造成大量的思妇对于游子的思念。但是《十九首》作为文人诗,不大可能是在家的思妇们的作品,因此,即使是描写思妇的作品,恐怕也是游子由自己的孤独想到的思妇孤独,是游子们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所写出的代言体诗歌,所以,二者在思想情感上实际上是一致的。我们把《十九首》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这些描写游子和思妇的诗歌正好相互引发,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末世孤行范文2

菲莉娅尔公主是埃及“末代国王”法鲁克的大女儿,她1938年11月降临人世时,她的国王父亲年仅18岁,她的母亲法里达王后也只有17岁。菲莉娅尔出生那天,埃及举国欢庆。

法里达王后接着又为法鲁克国王生下另外两个女儿。然而,法鲁克国王生性好色,1948年,他以法里达王后没为他生一名男性继承人为由,和法里达王后离了婚。事实上,当年法鲁克在开罗一家珠宝店中遇到了一位漂亮的女孩娜里曼,并铁了心要迎娶已经订婚的娜里曼。

1951年5月,法鲁克国王和新王后娜里曼在埃及王宫中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当时只有13岁的菲莉娅尔公主亲眼看着花心的父亲和母亲离了婚,并又迎娶了一个只比她自己大4岁的“后妈”,这在她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阴影,但这远不是父亲带给她的唯一阴影。

在菲莉娅尔眼里,父亲还有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怪癖”――爱吃,爱偷。

法鲁克对大臣们的私人物品特别感兴趣,甚至在外交场合,他也会将手伸向外国使节的口袋。他偷的东西包括钱包、打火机、手表和钥匙链等,甚至连妇女的化妆盒和口红都不放过。有一次英国首相丘吉尔访问开罗,法鲁克心痒难忍偷走了丘吉尔一块怀表,然而他在偷窃时露出马脚,导致英国政府严正抗议,法鲁克才不情愿地将怀表还给丘吉尔。受到“重挫”的法鲁克发誓“苦练本领”,为此,他竟亲自驾临埃及监狱,向一名被囚禁的名偷“拜师学艺”。

据说经“名师”指点,法鲁克的“偷窃本领”果然大有提高。1944年,一位流亡国王的葬礼在开罗举行,法鲁克居然从国王尸体上偷了勋章、宝剑等而没被人发现。为感谢那个被囚禁的扒手师傅,法鲁克竟破天荒地放其出狱。由于“盗名”在外,知情的各国政要都戏称他为“开罗小偷”。

1952年,埃及发生了军事。这一年7月23日,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7月26日,法鲁克不得不签字退位,结束了自己16年的末代国王生涯。法鲁克自知前途无望,当晚,他偷偷地将38箱金银财宝装上快艇,带着子女趁夜色逃往希腊。1953年,埃及正式废除君主制,成立了共和国。

父亲的流亡让14岁的菲莉娅尔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异国生活。然而,“末代国王”的好色本性仍没有改变,王后娜里曼最终因此抛弃了他。

1965年,45岁的法鲁克离奇去世,死因不明,但有人说他是“撑死”的。因为死前那顿饭,他吃了12只龙虾、10颗牡蛎、8条鱼、5碗炒米饭,此外还有数不清的奶酪、果酱、大饼、豆类、蔬菜和水果。

末世孤行范文3

关键词:生命意识;精神流亡;困境;突围;悲剧意识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诗经格调在大时代的急剧动荡下,被冲刷涤荡,这一时期特殊历史境遇中的文人开始比前人有了更广阔的关怀和更深刻的生命体验,《古诗十九首》正是这一更趋向成熟的民族的精神思想结晶。

《古诗十九首》非一时一地一人之所作,可见其中蕴含的是整个民族中悲剧意识的觉醒,而不是个别思想巨人先于一般人的思考,但其深刻性和对终极意义的关怀却同样具有超越时空的感人力量。中华民族感官相当发达,又长于理性思维,因而对于外界事物有着细腻敏感的观察,这些观察通过理性的过滤又内化为深刻的内心体验和对生命的思索。《古诗十九首》中就反映出了汉末士人在关怀自我、关怀人生、关怀终极的过程中萌生出的悲剧意识——对生命价值的探索、对生命短暂的感叹和对死亡的恐惧、身世漂泊之感、灵魂的孤独无依、生存的困顿等,这正是一个民族走向成熟深刻的标志,也正是《古诗十九首》为何当得起“一字千金”、“五言冠冕”。

从时间维度上看,《古诗十九首》中承续了《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和楚辞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对自然界时序更替的敏感,“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明月皎夜光》),“回风动地起, 秋草萋以绿。”(《东城高且长》),“过失而不采, 将随秋草萎。”(《冉冉孤生竹》),自然界的变化触动了作家敏感的感官,引发了一系列的情绪变化,这些对自然时序更迭的观察进一步内化为对对生命短暂的喟叹,对死亡的恐惧,“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今日良宴会》),“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生年不满百》),“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首乌金石固。”(《驱车上东门》),“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回车驾言迈》),这是人的生命意识的觉醒,对悬在头顶的死亡的焦虑和恐惧,思考着短暂的个体生命和永恒的时间的对立。一个没有自觉意识的民族是不会有生死的思考的,甚至可以迟钝到意识不到死亡的存在,而这些诗歌从自然界出发,对生死对立、瞬间与永恒的对立的思考深刻而具有感人的力量。

在与死亡和永恒的抗衡中,诗人充满了无力感,因为清醒地看到了生的短暂和死的永恒,作者把的审美眼光投向了迷念物欲尽情享受的世俗之乐,萌发并伸张了“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驱车上东门》)的生命感性欲望,在压抑的情感中涌起的珍惜今生今世,沉入当下生命,讴歌人生欢乐的旨趣。“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轗坷长苦辛。”(《今日良宴会》),“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东城高且长》)“捐弃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行行重行行》)这是对生命的压抑、苦痛的反抗,充满了绝望的战斗精神,既孤独又振奋人心。诗人们“因为清醒,故不信‘长生久视’之说,又因为务实,故执著于生的享受。”①他们执著而热烈的追求并不是针对对象本身,而是针对自己个体生命价值,在坚持探寻生命意义。悲观宿命论中融合了积极入世的胸怀,强烈地关怀着现实存在和终极意义,这种清醒的绝望造就了《古诗十九首》中深刻的悲剧意识和情感体验,从而产生了激起了跨越时空的共鸣。

从空间维度上说,真正的思想家都是灵魂的漂泊者,《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就在诗中倾注了大量的孤独感,生命的漂泊无依,灵魂的无处安放,“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青青河畔草》)“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回车驾言迈》)“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青青陵上柏》),这种漂泊感也通过思妇对流浪的灵魂的深挚感情的抒发来表现,这样游子思妇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空间上的张力,弹性地表现了士人的困顿和漂泊无依的孤独。

在空间的距离感中还蕴藏了深沉的孤独和寻找精神家园的渴望。浅层面上是游子思妇的漂泊孤独感,深层结构中却是汉末文人的灵魂流浪和对如何安放生命的叩问。在对精神家园的追索中又是充满了焦灼和忧虑的,“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坡”(《冉冉孤生竹》)“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行行重行行》),时空的重重阻隔隐喻了现实中通往精神家园道路的遥不可及,“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行行重行行》),“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涉江采芙蓉》),路程绵远,希望渺茫,即使是看似近在眼前,其实却又远在天边,“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这是对生存困境的象征性描摹,诗人用其勃发的生命意志在其中左右突围,而最后的结果是相隔一条水却仍是可望而不可即,呈现的是无路可达的悲剧情韵,虚无感、幻灭感中自有一种宿命的宁静圣洁。反复出现的“路”的意象是一种象征性隐喻,既是离家的路,也是远离精神家园的象征,路的绵远和障碍重重也正是作者所要强调的距离感,这段与精神家园的距离即是抒情主人公的心灵被锻打拷问的炼狱,也是他灵魂孤独程度的隐喻。

既然通往精神家园的路途坎坷,那么诗人灵魂的孤独凄苦由什么来慰安呢?生命无处安放了,自然会期许这段苦苦求索的道路可以有人互相扶持走完,因而对知音的渴求就十分强烈,“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西北有高楼》),然而对孤独越深,寻求知己的渴望越强烈,其中悲酸越浓重,吴淇曰:“十九首中,惟此首最为悲酸,如后《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两篇,何尝不悲酸?然达人读之,犹可忘情;惟此章似涉无故,然却未有悲酸过此者也。”茫茫尘世,知音难觅,而找到精神共鸣者的人,却只能和那个书写“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孟冬寒气至》)的人“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每一次的求索都充满了生命无力感,然而即便如此还是要坚持不懈地寻觅。

《古诗十九首》中思索着的诗人对生命终极意义执著地探寻,却只能迫于永恒的压力,以凡俗的方式予以反抗,充满了虚无的悲剧意识;漂泊的灵魂在皈依精神家园的途中,孤独地追索中充满了凄苦的茫然,在重重阻隔面前无能为力,但仍孜孜不倦;精神流亡者对知音人——精神共鸣者的强烈渴望,对能相互温暖的灵魂的寻找最后也以失败告终。这一切都是对生存困境的突围,其中充满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决然,这正是悲剧中的崇高美,一切的困厄营造的是充满悲剧感和悲剧意识的氛围,而诗的主体对这些困境的突围净化了这些虚空无力感中蕴含的消极因素,而却从另一面印证了悲剧的悲和崇高。

①《心灵显示的艺术透视》 韩经太

末世孤行范文4

畅销小说改编

《末日孤舰》的故事改编自同名畅销小说,原著中的全球灾难并非病毒,而是美国和前苏联之间的全面核战争,在地球上人口大多数被抹去,世界格局一夜间被改变之后,一艘装配核弹头的战舰因为执行任务时所处位置特殊而逃过浩劫,船员们成为这个世界上极少数幸存者的一部分,在面对这个被改变的世界的同时,也要努力去改变世界。

TNT去年买下小说版权后,请来迈克尔・贝和《拆弹部队》制片人托尼・马克共同担任制片,目前规划是十集迷你剧,是否续订视具体收视情况而定,对这个能迅速结束战斗也能深度展开的故事线来说,走的是可进可退的路线。目前播出的两集收视率都还不错,首集530万的收视人数,让《末日孤舰》力压《真探》和《冰血暴》,成为有线电视网收视率最好的新剧。

卖拷贝式主旋律

首播集选择的导演是《迷失》导演杰克・本德,之后接棒的迈克尔・凯特勒曼导过《陨落星辰》和《火线警探》,都是科幻题材里熟门熟路的宿将。但是真正的主心骨显然还是制片人迈克尔・贝―有世界末日,有独胆英雄,有蓝天白云下的仰角拍摄,有迎风飘扬的美国国旗下的美国精神和爱国主义宣讲,一切都是标准的迈克尔・贝套路。

末世孤行范文5

望断天涯季末回。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回寻觅红尘缘。

——题记

谁剪轻琼当物华,化作飞旋雪花飘。季末冷凉绕天涯,流水寒意随海角。月影重重散满孤村,苦寒笼罩残夜天。孤独断肠人泣殇,尝尽无边相思苦。独对杯中几残酒,只留四溢空豪情。曾为红颜尽满怀,却料沧桑几轮回。阑珊孤影只向谁,半城烟火尽消隐。

蓦然回首,天涯尽头,雪花轻轻地撒入人间,长叹流年不再,沉浸了岁月的那些痛苦的回忆。惋惜繁花飘零,伴随流水浮荡,却不知何时,才能停下流浪的脚步。在寂寞的转角,在无尽空虚的黑夜里,褪去恋情,在冷色的空间中,慢慢的舔着身上的忧伤。

万丈滚滚红尘,笙歌艳舞,酒绿灯红,纸醉金迷,曾经为了爱,谁许下了海枯石烂,天荒地老,然后踩着持意的步点,转身离开,留我一个人在雨的哀曲里心碎,在岁月的流年里沉沦。曾携着君之手,看千里流阑飞泻川前,揽酒浅唱低吟,共醉在彩蝶飘飞的天空下。

漫天落霞散落尽,君的容貌在风中摇曳,在我的梦里婉转悠扬,不曾想你如清风一样,一霎那闪过,我还没来得急做出反应。还没有习惯,没有你的世界里,我走在雪影重重的陌上,寻觅横斜而出的一剪梅,在雪地上留下两行孤单的脚印。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斜揽琵琶,声音氤氲在无限惨冷的江南秦淮河的画舫里,齐回乱舞弄清影,却不曾想纷纷繁华里,喧嚣到空洞的味道。热闹到孤单的味道。繁盛到荒凉的味道。浮华到疼痛的味道。在盎长的光阴面前,也不过将那笔厚重的胭脂红掩藏在旧日浮欢的水底,往后闲言锁字的提及,竟是在颠沛了大半生的回忆录里。

江南风情,沾染离别的情恨。谁的琴弦,飘飞而出是伤感,谁的笔墨,写下了那时的心情,皑皑白雪恨难裁!残阳暖暖的斜铺在茫茫的白色世界里,照在离乱的脸庞里,瞳孔泪水不觉溢出,划落在地上,融化了那片落在脚尖上晶莹纯洁的雪花,希望在下一个暮春的花祭里,能幻化成一片纯白色的浣花,飘落在你的肩头。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片片雪花掩埋那两行孤独的脚印,也同时掩埋了我们的那段美丽而凄美的没有结果的恋情,我在夕阳向晚里,大声在寒凉的冬季里喊出你的名字,任由寒风吹着额前的零乱的发丝,那三千青丝弱缕,为谁点墨成痴?望断天涯路,留下的只是失情之人,有谁来怜?

边塞情愁未方休,年光流逝反逆回。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只为君的那一抹微笑而痴狂,拿出和你的合影,慢慢的摩挲你的容貌,让泪水任意滴落在泛黄的相片上,让思过在彼岸等待,不管千秋万世,我依旧在那个白色的世界等你的归来,那时希望能在君的怀里痛哭。

山穷水尽时,始终不肯放开你的手。也许冥冥中早已注定结局是那样苍白无力,此生也许我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走在你离开的世界里,拾起那一片剔透的雪花,捡起生命里欢喜素净的风景,只言片语记在行年的纸张上。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却还是仍旧在蒹葭苍苍的流年里等待,即使等待换来的只是一身的情伤,纵使满院落英,回首一幕幕如烟花般消隐。逝水浮华,织染着你给的梦里,来装扮自己的冷色空间。静静零零的翻开你给的记忆,在时光的长河彻底迷失,沉沦在你给的温存里。

末世孤行范文6

——子沫

(一)

昨夜的茶,还在杯里微漾。昨夜的栀子香,还在往事中酝酿。心情凝成了雨露,叶尖欲坠未坠。

天气不知凉了几番,着实感到冷了几颤。溺身瑟瑟的荒野中,心确乎也瑟瑟了。望丝溜溜的云,望蓝蔚蔚的天,望绵延逶迤的坡,望流水潺潺的河。经意的,抑或是不经意的的罅隙里,我牵念着你。执念,把生命透过,把韶华滤过。

风轻柔,轻柔里的念想——

念想里的无尽。

(二)

伽蓝寺,斑驳了。寺外的棕榈,浓荫了。

檐下雨声,絮絮不止。梦里你曾轻轻来过,掬一束月光,携一缕柔风。荷风微漾你的裙摆,翩翩的。你说,这边风景独好。

蓦地一阵酸楚。你的一世风景,装载着困境中的坚强,坚强中的美满。

(三)

白木槿的八月,夏末秋凉。

不喜欢天刚破晓,不喜欢那郁郁的色调。西边的天空或许残着下弦月,墨蓝里的那一抹银亮。总害怕那朦胧的光愈朦胧,渐消渐逝。堙没,无痕。

或许我是喜欢冷清安静,喜欢一个人的世界里或喜或悲。然而那时,却无法掩盖心里的落寞,滋生的孤独像暮尽时的暗黑。

纷杂。冷雨。尘埃。

(四)

躲在时光的流里,我看不清岁月的变潜。认为忘记了一直行走在岁月的思绪中,便会忘记你定格了的光景,忘记那定格了的光景渐行渐远。

当一切都默然,一切都沉溺视线中,是否可以徒步孤独的花园?

轻捻慢拢心里那片片蓝色,静淀的渺小,无法遗失的淡然。

(五)

再续阴冷,再续冰凉。初秋霜旦,雾里触摸不到边缘。朦胧是臆念的薄翼,真实的飘渺,不真实的柔美。谢了一春明媚,谢了一夏繁盛,淡淡的惹出一帧清柔。

上一篇浣溪沙姜夔

下一篇良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