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经典台词范例6篇

泰坦尼克经典台词

泰坦尼克经典台词范文1

[关键词]电影台词;《阿甘正传》;《泰坦尼克号》;艺术效果

一、史诗般的爱情

电影《泰坦尼克号》作为爱情片和灾难片的完美结合,是20世纪当之无愧的经典影片。电影上映之初就轰动全球,凭借高额的特技投入、跌宕的故事情节、精湛的演技表现、优美的音乐与经典的台词,一举获得11项奥斯卡大奖。

电影构思取材于“梦之船”的首航悲剧经历,这艘当时最豪华的游轮沉没于大西洋冰冷的海水中,也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和梦想。露丝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族少女,她长期生活在母亲的管束和未婚夫的压抑之下,但内心依旧充满对自由和梦想的渴望。而杰克是一个贫困潦倒却乐观向上的艺术家,他自娱自乐、敢爱敢恨。两个看似没有交集的年轻人在露丝的一次逃亡中相识,展开一段浪漫的海上之恋。平民自由奔放的欢乐聚会、夕阳中船头的相拥相吻、储藏室里的一段缠绵,两个人最终决定放弃羁绊开始新的生活。然后,灾难开始了,哭喊奔跑的人群、鲜明讽刺的人性在“泰坦尼克号”的甲板上粉墨登场。最终,在冰冷的海水中,杰克把生的希望留给爱人,自己则永远埋葬在大西洋。

这是一部让人过目难忘的电影,它最强大的魅力或许不是那些宏伟庞大的特技场面,而是平静的画面和清晰的台词构建的感官世界,强烈冲击着人心最柔软的部分,成就电影经典。

二、《泰坦尼克号》经典台词的电影效果

这部影片中,电影台词的张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物个性的铺垫,露丝倔强的性格与叛逆的内心在一次次反抗的对话中早有预示,使后来“公主落跑”的情节更加合理;二是经典画面的塑造,杰克张开双臂的呐喊 “Im the king of the word”与最后在冰冷海水里的祝福和鼓励,都是观众心中难以磨灭的印记。

(一)人物个性的铺垫

1.露丝

影片的背景设定于男权社会和贵族规则之下,“上流社会”的少女露丝有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和大家闺秀的风范,然而,影片中几处对话描写预示着平静之下的暗涌。

露丝的妈妈一直严苛要求她保持贵族妇女独有的美丽和矜持,谈吐不能粗俗,做事不能有损贵族的颜面和形象。然而在一次聚餐中,露丝竟然故意点燃一根香烟。

Mother:You know I do not like that,Rose.

Rose:silence.

Cal:She knows.

面对母亲的批评,露丝竟然吐出一个烟圈,这个挑衅性的行为深刻反映出她对束缚生活的不满,对上流社会做作姿态的厌恶,也展现出她内心的叛逆和勇敢。

另一个刻画女主人公人物性格的场景是露丝与杰克的对话。此时的露丝已经爱上了杰克,但长久以来道德与家庭的束缚,让她在真爱面前矛盾重重,她唯有自欺欺人违心说自己爱着卡尔。她拒绝与杰克再见面,强调着自己已经订婚的事实。

Jack:But Im too involved now.You jump,I jump,remember?I cant turn away without knowing youll be all right.Thats all that I want.

Rose:Well,Im fine.Ill be fine,Really.

这段并不愉快的对话,充分展现了露丝在思想上的纠结和斗争,为之后爱情故事的演进埋下伏笔。

2.杰克

《泰坦尼克号》中的男主角杰克是一个穷困潦倒的艺术家,但他乐观向上、积极享受生活。他的语言和行为反映着他现实的个性特征和教育背景,下层社会小人物的姿态在台词中不难寻觅:比如他的用语中有许多非正式的、口语化的词汇,例如:“folks”“lit on out”“chew over”“guy”等,这些词汇和语句使人物刻画更真实可信,一个颇具魅力的贫穷少年立体展现在观众眼前。

(二)经典画面的塑造

作为视觉艺术的电影,色彩在影片中的巨大魅力是无法忽视的。这部影片的成功在于将色彩运用与简明台词融合在一起,视觉冲击的效果被台词的记忆加深,色彩运用的同时承载着一定的含义,使观众更加难以忘怀。

影片《泰坦尼克号》之始,白色的船体与蔚蓝的海水交相呼应、彼此相衬,船上的乘客们沉浸在起航的兴奋和激动中,此时的画面是轻松而祥和的。杰克在船头张开双臂,沐浴在海天一色的美景中,享受着大自然的神奇和生活带来的无穷惊喜,他振臂高呼:“Im the king of the word!”这句洋溢着年轻的心的自信呐喊与广阔的海面场景交织在一起。大西洋如此广阔、沉静,站在巨大的游轮最前端,难免会有一种指点江山的激昂斗志。这一经典场景引起了无数观众的共鸣,这一刻自信、自由,一股年轻的力量油然而生,这句经典台词也多次用于电视、广告与电影周边产品中。

“泰坦尼克号”沉没之时,远处的天空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成灰黑一片,海水也仿佛深不可测,沉没的巨大轮船沉寂在昏暗之中,深蓝色的海水中遇难者静静地漂浮着,银幕前的观众也深切地感受到冰冷的海水和无助的痛苦。露丝趴在船板上瑟瑟发抖,杰克最后的话深深触动着我们:

Jack:Listen,Rose.Youre going to get out of here.Youre going to go on and you can make a lot of babies and watch them grow and youre going to die and old and old lady,warm in your bed.Not here.Not this night.Not like this.

……

Jack:Winning that ticket was the best thing that ever happened to me.It brought me to you.And Im thankful for that,Rose.Im thankful.You must do me this honor.You promise me that you will survive;that you wont give up...no matter what happens...no matter how hopeless.Promise me now,Rose,and never let go off that promise.

这段感人肺腑的爱的宣言,被无数次的模仿和改编,即使十年、一百年、一千年之后,经典台词的魅力也将历久弥新,它不会落后于时代,因为爱情永远是人性中最美、最真的追求。

三、大愚中的大智慧

影片《阿甘正传》重温了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30年的历史大事件和深刻变革,在一个丧失了很多信念的时代,以一个平民英雄的形象发出对希望和未来的呼唤,对美国传统价值观和个人英雄主义的乐观、进取等积极信念表达深切渴望。

银幕在清明鲜亮的画面中缓缓展开,天空中一根羽毛飘过树梢,盘旋后落在阿甘的脚下,此时的阿甘已到中年,他坐在亚拉巴马州的一个长椅上,开始自说自话地诉说着自己一生的传奇故事。阿甘出生在美国南方的一个小镇上,二战之后本来偏远的小镇更加闭塞,他患有先天弱智,智商测试仅有75分,然而他有一个乐观、坚强的妈妈,尝试尽一切努力让儿子和正常人一样读书、生活,鼓励阿甘自强不息。在妈妈的照顾和女孩珍妮的爱护下,阿甘单纯、快乐地成长,拥有一双疾步如飞的“飞毛腿”和一颗善良正直的心。在不停地奔跑中,阿甘上了大学,成为橄榄球巨星,参加了越南战争,他心无杂念,乐观善良,救回了受伤的战友并因此受到总统肯尼迪的接见。最后,成为百万富翁的阿甘不愿意为名利所累,回到家乡做了一名园丁,并重遇珍妮和儿子,过着平静、幸福的时光。

阿甘在所有人眼里无疑是弱者,然而他的传奇和际遇让人惊讶甚至嫉妒,甚至改变了美国许多重大事件的历史走向。凭着“说到就做到”“傻人有傻福”的信念,阿甘在一个个无意间创造了历史也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

四、《阿甘正传》经典台词的电影效果

台词蕴含的电影主题和人生观是这部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段段隐喻性的经典台词充满诗歌和散文的优美风格,读起来朗朗上口,打动人心也广为流传。

(一)“Run! Forest,Run!”

被同龄的孩子欺负时,在越南战场上时,参加马拉松时,橄榄球比赛时,阿甘都在不停奔跑。“跑”似乎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使他摆脱了虚伪的羁绊,迎接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发生。奔跑中他进了大学,加入了全美明星队,在越南战场上救出了战友,救活了濒临倒闭的企业。

在阿甘的心目中,生活就是不断的奔跑,纯净而目的明确。或许只有心无旁骛向着前方奋进才是获得成功的真谛,而世俗中自以为聪明的大多数人或踟蹰不前或旁门左道,最终离目标越来越远。正如大学的橄榄球赛场上,教练看到阿甘奔跑在最前面,便大声喊道:“He must be the stupidest son-of-a-bitch alive,but he sure is fast.”这句粗话看似讽刺,实则表达了教练对阿甘的赞许和肯定。

(二)“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这是影片中广为流传的一句台词,被广大影迷奉为经典。编剧用“一盒巧克力”这样一个简明、生动的寻常事物很好地传达给我们影片的真谛,抽象的“生活”是这样一个形象:它充满了未知数,蕴涵着各种可能性,面对生活要有勇气去尝试、去体验,不畏缩、不踟蹰,才能体会到它的滋味。生活的美妙恰恰在于惊喜和未知之中。

这样含蓄且兼具哲理的台词不仅让剧中的阿甘铭记于心,也使得无数看到、读到、听到的观众产生极大的共鸣,获得激励。

[参考文献]

[1] 韦敏.平凡的生命,不凡的人生——解读电影《阿甘正传》中的“平民英雄”阿甘[J].电影评介,2012(07).

[2] 欧阳敏.英语经典电影台词的语言特征及文化内涵探析[J].电影评介,2010(03).

泰坦尼克经典台词范文2

一、电影《泰坦尼克号》的美学透视

1.影片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是现实生活中美的存在形式之一,主要包括人物、事件、场景等,它是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生活现象。社会美的实质在于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所构成的美,如果人们的实践活动一旦终止,那么,社会关系也将消失,社会美也就不复存在了。

在《泰坦尼克号》这部影片中,社会美的一个方面即形式美在影片一开始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球。泰坦尼克号上的男士都是穿着优雅、干净的礼服,女士都穿着坠地长裙,紧身的蕾丝胸衣,黑色宽腰封等无不透露出电影人物的外表特点:身份高贵、气质高雅以及有着良好的教养。帽子是欧洲贵族女人的标志性象征,影片中头等舱女性华丽的帽子是她们身份的标志,也是优雅的体现。这些20世纪20年代欧洲古典服饰,给大众化休闲服饰流行的20世纪末的观众带来强烈的美感。

另外,影片的音乐也极其之美,个人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决定了一个人的审美层次。影片中的音乐以其独有的旋律和节奏随着电影的情节发展层层递进。杰克和罗斯在三等舱参加聚会跳舞时选取了轻松、奔放和明快的管弦乐器,将无拘无束的自由之美很好地表现了出来。再如罗斯坐在正缓缓下放的救生艇中与甲板上的杰克双目凝视时,信号弹的强光照亮了罗斯依恋的脸,凄美的主题音乐响起,这种感染力是绝妙的。电影情节与音乐的交融,成功营造了完美的艺术氛围。

人的美不能只以外表来看,除去人物所带给观众的形式上的美感,人物的精神风貌、性格品质等内在特质也给观众带来独特的内容美。影片中的男主角是一名流浪艺术家,虽然穷困,却兼具了智慧、善良、英俊、才华、朝气于一身。他对待爱情也坚贞不渝,他代表了一种积极追求自己爱情的浪漫才子。从男主角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对爱情的执着、守护和奉献。女主角是一个具有反叛思想的贵族小姐,她美丽、高贵、勇敢、善良。她代表了一种对传统思想的反抗与斗争,对女性爱情自由的积极追求,放弃财富选择跟随杰克的那一刹那,突然觉得爱情在金钱面前终究是没有可比度的。影片中的主人公内心美好的特质为主人公赢得了更多观众的喜爱。重视影片中社会美之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当时乃至今天观众的审美要求。

2.死亡与爱情冲突的悲剧之美

一直以来,死亡与爱情都是人类表现的两大主题,也是电影艺术创作反复演绎的永恒主题。爱情总是要承受一系列的磨难和痛苦的境遇,而悲剧都发生在一种向死存在的境遇中。死亡让电影主角的爱情在时间上诉说自己的凄美。经典爱情电影中男女主角不仅在时间上是短暂存在着,而且还要面对天灾人祸疾病的生死考验。于是,死亡成为了爱情的一种存在方式,真实而凄美地存在着。

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的美。悲剧能够给人一种特殊的审美感情。《泰坦尼克号》作为一部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所讲述的灾难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导演卡梅隆试图通过一个极其浪漫的爱情故事来展示历史真实。这艘号称永不沉没之船的“TITANIC”豪华巨轮,从它载着欢乐的人们开始航行的那一刻起,也就一步步地走向死亡。男主角杰克与女主角罗斯由于身份相差太远,一开始相恋就不被人看好,遭到各种责难,即时生死不渝,在灾难面前也不堪一击。灾难为浪漫爱情悲剧结局提供了契机,同时也升华了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爱情获得了永恒。

影片的结尾部分在批判人类劣根性的同时,更表现了人类美好的本性。爱情与死亡的冲撞触及了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引导观众在体会激烈的情感宣泄中再去感受那悲惨的往事,感受人性的魅力。

3.梦幻与纪实交融的意境之美

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它通过生活、思想、景物的融合,来表达影片的表意空间。意境作为传统美学的重要内容,其运用对商业电影十分重要。而写实主义力求真实地、严格地、客观地再现现实世界,它与表现传统意义上的美或者理想化的形象相对立,是电影的一种特定审美风格。电影的纪实性反映了生活的真实性,关注普通人和日常生活,可以能逼真地再现客观的物质世界。影片《泰坦尼克号》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处处可以找到写实主义的影子。但另一方面,影片又通过精致的道具和唯美的画面营造了浪漫的意境。

每一位观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的观众都会被影片气势浩大而真实的视觉效果所震撼。真实的泰坦尼克号全长约269.06米、宽28.19米,吃水线到甲板的高度为18.4米,排水量达到了规模空前的66000吨。它是那个时代辉煌工业成果的代表,显示了人定胜天的气魄。在大海中乘风破浪前进的泰坦尼克号是它所属的那个高歌猛进的时代的化身。

导演卡梅隆为了还原出历史的真实,按照1:1的比例还原泰坦尼克号制作了史上最大的道具船,船体的雍容华贵、美轮美奂令观众大饱眼福。船内的宴会厅、乘客生活舱、电灯、地毯、锅炉房等无一不是当年实物的翻版,让人们在观看电影的同时不自觉的回到那个年代。卡梅隆在注重写实的同时也将浪漫的气氛贯穿影片始终。豪华巨轮、美轮美奂的陈设、恢弘壮丽的气势、船员及乘客的兴奋等为影片定下了浪漫主义的基调。而发生在巨轮上发生的爱情故事又增添了影片的浪漫情调。影片中杰克和罗丝张开双臂站在船头的浪漫镜头成为电影的经典画面,电影上映后这个画面被很多年轻的情侣模仿。写实主义与浪漫色彩的交融,让观众感受到了纯真爱情的美好,同时也给观众带去了强烈的审美愉悦。

二、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文化内涵

电影作为一种娱乐形式所反映的本质是社会的文化现象。语言是人类灵魂最重要的体现途径,经典电影的语言常常有着富有哲理的影视语言,有着十分强烈的感染力。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背景文化与电影的语言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了解英美文化、风俗的窗口。影片《泰坦尼克号》中的对白隐藏着角色的文化修养和生活经历,例如男主角站在船头张开双臂向浩瀚的大海高声呼喊:“我是世界之王”,这句台词也是美国人们追求自由、民主和平等意识的表现。

电影《泰坦尼克号》不是单纯的叙事,它在叙事中呼唤一种自由之美,善良之美,爱之美。导演把自己对社会的理解融入电影中并反映出来就是电影的文化内涵。电影所表达的不仅仅是让人们反省自身的怀疑,更强调现代人在困境中自我拯救。

人类对不可知的神秘世界是畏惧的,或许,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类任凭人性淳善从手中滑落。人在死亡面前如此渺小、如此恐慌,各种丑恶的行为便出现了,例如:可以乘坐七十多人的救生船只承载了十几人,船上的人因担心自己的性命,竟不愿去救客轮上众多患难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是哲学家帕斯卡尔所说的芦苇,不经意间生命就会被灾难这只巨大的黑手轻轻抹去。正因为在生理构造上如此的脆弱,人类才倾力创造和固执地守望文明。导演卡梅隆表示影片《泰坦尼克号》不仅仅是要表现惊心动魄的宏大场面,更要让观众看到全体乘客、工作人员表现出来的希望、信心和美,从而歌颂人类在面临危难时所表现出的美好品质。

泰坦尼克经典台词范文3

[关键词] 塑造形象;人物心理;渲染氛围;情节发展;My Heart Will Go On

影视音乐指的是专门为影片创作而被选用的音乐作品,属于音乐的一种体裁,是影视艺术表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世纪末无声电影出现时,音乐就已经成为电影中具有重要表现力的元素,到20世纪20年代,有声电影的问世,其在电影中的表现更加突出,也被越来越多的导演所重视,音乐逐渐成为烘托影视作品内容的主要手段,成为影视艺术的重要组成元素。声音和画面是影视艺术中两个不可或缺的元素,而音乐在声音表现中具有语言无法比拟的表现力,音乐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影视剧中,不是单纯地和画面拼凑,而是对画面起到烘托、渲染和深化主题的作用,是影视剧情节内容的重要补充工具。贝多芬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音乐能够让人们烦躁的生活多一份和谐,复杂的心情多一份宁静,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音乐。所以,音乐在影视剧中的运用,能够恰到好处地迎合观众的需要,给观众带来别样的享受。

1997年,一部制作费用最高的电影《泰坦尼克号》风靡世界,杰克和罗丝的爱情让许多人为之动容,这部影片的成功和其中音乐的巧妙配合是离不开的,由著名女歌手席琳•迪翁演唱的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成为传唱的经典,也将影片的发展推向了高潮。影片中采用了很多由电子合成器谱写的曲段,再通过多位乐师的精彩演奏,将全片的气氛烘托得气势磅礴,但又不缺乏浪漫柔情和历史的悲凉,不仅突出了大西洋海面上沉船事故的悲惨,还表现了男女主人公之间爱情的浪漫,感人至深的爱情旋律丰富了内容的表现力。《泰坦尼克号》作为音画完美结合的代表,成为影视界不可逾越的里程碑。

一、深化影片主题

相对于画面来说,音乐的抒情效果更加明显,是一种细致入微而又不缺乏丰富内容的表现形式。在众多影视剧作品中,往往在人物感情发生剧烈变化,或者故事情节给观众带来强烈冲击时,引入音乐来深化影片的主题。《泰坦尼克号》在一开始就出现了本影片的主题音乐My Heart Will Go On,此后用不同的乐器来演奏,在影片中出现频率达11次之多,贯穿影片始终,成为影片故事情节发展的主线,相同的旋律应用在不同的情节当中,给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也在时刻告诉我们这部影片的主题。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这首旋律成就了这部影片,并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在影片的结尾,杰克和罗丝都落入大西洋冰冷的海水中,杰克劝罗丝一定要活下去,之后随着杰克沉入海底,主题曲再次响起,为影片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愁,让观众不禁为杰克和罗丝的爱情感到叹息,此刻影片的发展达到高潮,杰克和罗丝的爱情显得伟大而悲壮。试想,如果没有音乐的陪衬的话,是不会有如此动人的效果的,该影片的主题表现也就会稍逊一筹。这些音乐除了为影片营造氛围的同时,还为观众带来了不同的情感体验,或哀愁,或感动,或凄美,满足了观众的不同的审美需求。唯美的音乐通过多种表现手段来烘托故事情节,贯穿于这个发生在海上灾难故事的始终,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可以说音乐是影片的第二台词,如果把电影和音乐分离开,那么影片就会失去光彩。我们回忆一部电影常常首先想到的是它的主题曲,因此,音乐更容易在人们心底留下深刻的记忆,巩固人们对电影的认识。

二、推动情节发展

影视剧是一种浓缩的艺术,其中有些故事情节要跨越相当长的时间段,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中,电影不能完完全全地将这些内容表现出来。因此,在不影响影片整体结构的前提下,电影需要跳过一些不必要的情节,但是,仅仅依靠画面是很难实现这一效果的,此时就需要借助音乐的帮助。声画完美结合的前提是二者基调相符,节奏一致,电影音乐可以通过节奏快慢和韵律舒缓等因素为时空变换创造条件,从而实现电影情节的顺利过渡。影片开始我们看到的是一幅黄色的画面,泰坦尼克号停靠在岸边,岸上的人和船上的人挥手告别,人们的动作变得缓慢,此时,一首优美凄婉的乐曲响起,时间似乎在此刻凝结,人们挥手的动作变得缓慢,这一动人心弦的乐曲似乎要把我们带回到泰坦尼克号沉船的那一刻。蓝色的海水在月光下荡漾,似乎它也被这优美的乐曲所感动,然后是几束光线,和着发动机声,乐曲随之停止,影片又把我们带入了现实。随着老年罗丝的叙述,画面又将我们带入了开船的瞬间,码头一旁杰克和朋友正在为赢得了泰坦尼克号下等舱的船票而激动,这时的音乐是一首苏格兰手风琴曲子,曲调欢快轻盈,看着他们激动地奔向泰坦尼克号,我们的心也随着激动,这首曲子带给人无限的喜悦,让我们内心愉悦地走进了这个故事。影片末尾头发花白的罗丝身穿白衣缓慢地走上甲板,将“海洋之心”沉入海底,以祭奠海底的杰克,哀怨的音乐再次响起,仿佛又将人们拉回到了沉船的那一夜,随后,罗丝躺在床上,睡梦中落水的乘客再次团聚在泰坦尼克号上,杰克和罗丝也永远地在一起了,他们为杰克和罗丝热烈的欢呼。电影音乐并非只是压缩时间,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影片叙事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故事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渲染环境氛围

音乐可以为影片渲染特定的氛围,有时甚至是特定的时间、地点或人物。音乐和不同画面的结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或喜悦、或悲伤、或惊悚、或平淡,等等。不同风格的电影需要配以不同风格的音乐,如果配乐得当,会为电影增添光彩,反之,则会使电影大打折扣。《泰坦尼克号》正是这样一部成功的电影,当泰坦尼克号驶离码头时,出现的是一段恢弘而有气势的音乐,同时,主题曲运用人声合唱,用交响乐伴奏,衬托出这艘巨轮的雄壮与人类的伟大。而当轮船将要撞上冰山时,影片背景音乐则换成了节奏急促紧张的音乐,紧张气氛迅速膨胀,好像油轮马上就会沉没一样,管弦乐的运用,更是将这种气氛渲染到了极点。轮船即将沉没,而提琴手们却要在自己的岗位坚持到底,哈特利表情沉重地对其他提琴手说:“今晚我很荣幸和你们一起演奏,现在让我们各走各的吧!”但是,在其他提琴手转身离开时,他却站在原地,又将小提琴举起,演奏起了Nearer My God To Thee,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已被注定,几位要离开的提琴手听到这一旋律,又都转身加入了演奏。那旋律在嘈杂的人群中显得是如此安详,却又不乏死亡前对生命的渴望。悠扬的旋律在海面上飘荡,犹如人们的叹息,面对死亡,人们有不同的态度,在音乐的衬托下,让原本悲伤的场面又平添了几分悲壮。甲板上一片混乱,人们在叫骂,呼喊,求救,但这种种都无济于事,此时,一曲低沉的钢琴曲演奏着,配合着故事的发展,将人们进退两难的处境表现得更加明显,也突出了此情此景的悲凉。

四、增强画面表现力

音乐从美学角度来说,可以分成两种观点,一种是音乐和画面的结合,重要的是二者的配合程度,良好的配乐效果是让观众感受不到音乐的存在;一种是认为音乐可以独立存在,可以成为一部电影的全部内容。而实际上,电影是声画并重的艺术,声音和画面是互相为彼此服务的,两者的巧妙结合悄然满足了观众的审美体验,可以说,二者当中缺少任何一个都不会有这样的效果。如果音乐和对白、伴奏等声音元素良好结合,再加上与画面的默契配合,就能使观众在满足视觉享受的同时,深化对影片的艺术享受。《泰坦尼克号》中最经典的画面当数杰克和罗丝在船头的那一幕。船头上,罗丝看着远方发呆,杰克走过来,拥着罗丝站在船头的栏杆上,夕阳的余晖照在他们的脸上,海风吹拂着罗丝的头发,衣服也在空中飞舞,此刻,My Heart Will Go On的乐曲再一次响起,这一次比其他几次更容易让观众为之动容,我们能感受到的是二人在空中自由的飞翔,周围只有大西洋的风声,仿佛时间在此刻停滞。音乐和主人公的感情巧妙地融为一体,让观众为他们的幸福而感动,观众的情绪完全被这唯美的画面所吸引,男女主人公在天空下自由地飞翔,画面美丽而感人,极大地增强了影片的艺术魅力。音乐是感性的艺术,电影中如果缺少音乐,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声音和画面共同构成了电影的艺术魅力,电影是视觉和听觉的享受,也是声音和画面的融合,声音和画面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在影片中声音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审美手段。好电影不是声音和画面的叠加,而是二者完美的结合,它能够为观众创造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五、结 语

音乐是电影的重要表现手段,它配合视觉体验共同构成了影片的艺术魅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渲染特定的氛围,最终完成对电影形象的塑造。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我们应该用与时俱进的态度来看待音乐的功效。音乐是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和其他声音相比,音乐是具有生命的,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陪伴。在电影中,音乐能够构建视觉和听觉的立体感,使影片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泰坦尼克号》中的音乐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音乐使情境展现得更加完美,不论是喜悦或悲伤,音乐使影片中的爱情故事表达的真实而唯美,音乐是这部影片的灵魂。马克斯•斯坦内说过:“如果观众在离开影院的时候,认为他所听到的音乐是使之舒适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对自己的工作满意了。”因此,音乐不仅满足了观众的体验,也推动了影视的发展。所以,不要吝啬你的耳朵,自由地去聆听电影里的音乐吧,要知道,用眼看到的只是半部电影,用耳朵听到的才是一整部电影。

[参考文献]

[1] 文丽君.论影视音乐的“时间幻象”与审美心理的交互作用[J].中国音乐,2009(10).

[2] 孔凤华.人性的礼赞 爱情的绝唱――评电影《泰坦尼克号》[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01).

[3] 王海霞.影视音乐艺术特征探析[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5(12).

泰坦尼克经典台词范文4

1998年,世界杯决赛在上届冠军巴西和东道主法国之间进行,如日中天的“外星人”罗纳尔多表现如同梦游,齐达内用最不擅长的头球把大力神杯留在法国;状态明显差强人意的大罗在如此重要的比赛中被排进主力阵容,有传说是迫于赞助商和巴西国内民众压力,有传说是集团操纵比赛,众说纷纭,成为永远的谜团。

1998年,电影《泰坦尼克号》上映,全球狂揽14亿的票房。一句“You jump,I jump”成为永恒的经典;导演卡梅隆为了拍出真实感,冒着生命危险亲赴泰坦尼克号沉船的海域,借助潜水器下潜至海面以下2.5英里的地方,完整拍摄了沉船的全貌,这才有了后来泰坦尼克号毫厘毕现的完美细节呈现。

1998年,微软公司的window 98操作系统上市;那一年,有个男孩唱了一首《New boy》,歌词中有“轻松一下,windows 98”的句子。高晓松是这个男孩的伯乐,由于这个男孩的害羞,高晓松是在这个男孩的女友的引领下在首师大校园的树林里见到了他。这个男孩叫朴树,1999年6月,《New Boy》获南宁电台第三届中国原创“十大金曲奖”及云南音乐台“云岭风行原创榜九八年度特别鼓励奖”“最佳编曲奖”。

说了这么多的1998,因为那对我是个重要的年份,那一年我告别父母,离开家乡,来北京读书,人生的很多际遇由此展开。前面的种种赘述,分号之前描述的是大家所熟知的,分号后面描述的都是幕后的故事。岁月是把杀猪刀,每个人都有刀锋游走、浮浮沉沉的故事。我们这一期的主题就是“故事”,怀念了一些老食客和馆子的过往,去探访了那些以烤鸭为主打菜的餐厅,分享了很多老牌西餐厅的味道与乐趣,所有这些都是围绕着故事展开——那些年、那些店、那些人,过往的种种让一家家普通的店面形象瞬间丰满起来。

泰坦尼克经典台词范文5

[论文摘要]在许多人看来,“大众文化”是与大众性、娱乐性、商品性、消费性等联系在一起的。但如果我们以哲学反思的视界和文化视野的身份观照大众文化,便会给予大众文化产品以全新的阐释。为世人所熟悉的美国影片《泰坦尼克号》,除了具备熟知的“大众”功能外,还是一部追求与幻灭的交响,体现了永恒与短暂的二律悖反,对生命本体意义作出了整体观照。

提起“大众文化”,人们很自然就会想到它的大众性、娱乐性、商品性、消费性等特征:对于大众文化对意义的消解、价值的削平、深度的瓦解、本质的颠覆等,人们虽不乏深刻的批判(如“法兰克福学派”),却也能够站在“反精英”的立场上给予足够的理解。的确,对于大众文化的许多作品,我们无法甚至也没有必要按照传统的精英文化阐释模式加以学院化的解读。人们欣赏和接受大众文化作品,期望和实际得到的也许更多的还是工作时间以外的身体放松、精神愉悦和思想休闲。

美国电影大片《泰坦尼克号》为许多人所熟稔。将其归为典型的大众文化产品,也是电影界、文化界的共识。人们之所以将其划归“大众文化”,可能基于如下原因:一是影片以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符合大多数观众的审美趣味和“期待视野”,容易引起轰动效应:二是电影从构想、制作到发行、宣传、播映的全过程完全按照市场化规则运作,从演员选取到镜头安排,从画面创意到技术投入,都显示出了导演的良苦用心:三是人们在观看影片时,大都带着一颗平常心,以一种消遣、放松的心态对待,大可不必费尽心思、绞尽脑汁地考虑它有什么审美功能和政治功能:四是影片在全球范围内大获成功后,又相继带来了歌曲热(一曲《我心永恒》唱遍全球)、演员热(主要演员一炮走红)等“效应链”。

但是否就意味着,所有这些便代表了《泰坦尼克号》的全部?对于《泰坦尼克号》,我们是否有且只能有这唯一的解读方式?当然答案是否定的。笔者认为,对于一部大众文化作品,我们不仅可以从传统的娱乐功能、消费功能、休闲功能等角度加以习惯性地解读,还可以从意识形态角度或以精英化立场进行阐释。比如,对于穿牛仔裤这一大众行为,在美国著名大众文化学者约翰·费斯克看来,却成了一种文化表征:“牛仔裤被视为非正式的、无阶级的、不分男女的、且对城市与乡村都适用的:穿牛仔裤是一种自由的记号,即从社会范畴所强加的行为限制与身份认同的约束中解放出来。”[1]法国学者德塞图则从另外一个角度研究和阐释大众文化,提出了著名的“抵制”理论,认为大众文化是以“游击战”的方式在抵制和颠覆主流意识形态。他指出:“大众文化不但具有创造性.而且这创造性具有颠覆意味,代表弱者对强者的胜利。”[2]而事实上,当前一些大众文化产品如通俗电视剧亦非纯一色的庸俗、纯粹为了娱乐、专门投观众所好,而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如琼瑶、金庸的许多影视作品虽属于典型的大众文化产品,十分强调作品的娱乐、休闲功能,注重收视率和经济效益,但如果我们能够从情节的复杂曲折引人、人物性格的矛盾多元丰富、人情世态的展示体验思考、人的价值尊严的重视揭示等方面加以解读,便会觉得这类大众文化作品并非如常人想像的那样俗不可耐。在这种意义上,“大众文化”便不仅仅狭义的“大众的”(与文化层次较高的精英阶层相对,相当于英文中的mass)文化,还属于广义的“大众性”(相当于英文中的popular)。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以外在于一般意义上的“大众”的身份,以“大众文化研究者”的身份进入大众文化视界,更冷静、更深入地给予大众文化产品以全新的文化解读。这也正是许多人特别是一些文化研究者,虽然并不看重一些通俗电视剧(如美国的《豪门恩怨》、中国的《还珠格格》等)的质量和品位但仍很有耐心地观看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电影《泰坦尼克号》便有这方面的哲学文化命意。

许多人看了影片《泰坦尼克号》后,都不知不觉地为其场面的宏大而惊叹。其间男女主人公缠绵而曲折的爱情故事又不知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灵,一曲《我心永恒》更是使许多青春少男少女如醉如痴。然而,惊叹、震撼、痴迷之余,我们不禁要说:“泰坦尼克号”绝不是一只普通的船,而是一只生命之舟、哲理之舟。

1、追求与幻灭的交响

追求——幻灭——追求,是人类生存境遇的生动写照。人类正是在追求与幻灭的不断交替中实现自身的终极超越和永恒发展。追求与幻灭也因此成为许多作家和艺术家的经常性话题。正是因为不断追求,保尔才在困境中实现生命意义的升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正是因为追求生存的权利,“老井”村民才世世代代不忘找水,尽管是历经磨难(《老井》):正是因为追求人性自由和做人的尊严。“我奶奶”才不顾世俗的反对和道德的谴责,果敢地与“我爷爷”野合于那片高梁地:才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毅然地冲向日本军车(《红高梁》)……然而,有追求就有幻灭。人类正是在一次次的幻灭中走向理性和成熟(当然也不排除“幻灭中的绝望者”)。人类无法回避幻灭,所幸的是人类并没有为幻灭所羁绊,而是在幻灭中不断地追求。老渔民圣地亚哥外出捕鱼,尽管遇到了鲨鱼群的攻击,但是他并没有主动放弃,而表现出了不畏艰险的“硬汉精神”,与鲨鱼群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虽说那条特大马林鱼最终只剩下了空空的骨架。谁又能说这是一种失败?(海明威《老人与海》)“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以被打败。”俨然,这正是人类不断战胜自然、超越自身的不可或缺的精神向度和思想支撑。

影片《泰坦尼克号》正是一部追求与幻灭的交响曲。在人类不断追求和探索的伟大进程中,“设计周密,永不沉没”、被誉为“梦想之船”的“泰坦尼克号”终于诞生于世:船上的乘客,正是出于某种内在的或外在的追求,才在众人充满艳羡的目光中离开了爱尔兰西海岸,出于人性的张扬和对生命本体意义的追求,女主人公露西置母亲的苦口婆心于不顾,自愿放弃有钱有势的富家生活,甘心爱上偏爱绘画的“穷小子”积奇,并许下终身誓言:若不是为了某种“追求”。人们又何必花上十年功夫去挖掘“泰坦尼克号”的残骸呢?无疑,《泰坦尼克号》意在歌咏人类的不懈追求。作品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和主旨思想。都因为有了“追求”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突出、强化和升华。

然而,《泰坦尼克号》并不只单纯是追求的颂歌,同是也是一曲幻灭的挽歌。“连上帝也难叫它沉没”的“泰坦尼克号”竟在处女航中意外地撞上了冰山,给人类的智慧和理性当头一棒,似乎人类的一切努力都在顷刻间化为“断井残垣”:男女主人公之间一见钟情式的美好情缘,在突如其来的海难面前也只能长久封存于幸存者的记忆中:船毁人亡的那一刻,老船长的经验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魅力:乘客们起初的激情降到了冰点……所有这些都在向人们昭示:人类的追求并非总是一帆风顺。

船撞冰山的确是个悲剧。但是老船长那刚毅的眼神、露西对真爱的执著、乐队的临阵不乱和对岗位的坚守、落水者的苦苦挣扎、发掘队十年的艰辛努力等,又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人们:人类不会在幻灭面前低头.人类绝不会放弃追求。只要信念执著,不断追求,继续奋斗,人类就会铸造真正“永不沉没”的“生命之舟”。

2、永恒与短暂的二律背反

“永恒”与“短暂”作为一对哲学范畴,对立统一于人类的生存空间。人类有时可以在短暂而有限的一生中实现对生命的永恒超越,有时却又不得不面临其带来的巨大困惑。许多作家、艺术家正是在“永恒”与“短暂”的二律背反中为其作品寻求哲学命意。我们可以在悠美的《蓝色的多瑙河》中尽情领略自然界的伟大胸怀,在凡高的《向日葵》中感受到生命的灿烂和对生活的执著:然而,当我们置身于“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的审美空间时,定会引发人生的短促和对生命的焦灼。影片《泰坦尼克号》正是在“永恒”与“短暂”的二律背反中,传达出了导演的时空观和哲学观。

人类的追求是永恒的,“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不会丧失人们对追求的信念:自然规律是永恒的,人类改造世界、征服世界的实践不能肆意而行:美好的爱情是永恒的,尽管仅发生在刹那间:真挚的感情是永恒的,哪怕是深埋心灵深处,历经百年也会历历在目:真正的艺术是永恒的,虽然经过海水的长年侵蚀,但风采依旧。影片中老船长和乐队在关键时刻的镇定自若、视死如归,更说明了生命虽然短暂却可以实现永恒。可以说,回荡影片始终的一曲《我心永恒》,歌咏的绝不仅仅是爱情的永恒。

人生又是短暂而不可测的。谁也没有预料到“泰坦尼克号”会意外地撞上冰山:积奇能够去成美国,似乎得归功于他在财博中的好运:露西与积奇的相识、相知、相爱,没有经历太长的时间考验,而带有很大程度的偶然因素:一见钟情的一对年轻人,认识不多久便面临着生与死的抉择:有的人在海难中即便是寻回了一条生路,他们得到的也只能是片刻的“逍遥”和生命短暂的“永恒”。导演意在歌咏“永恒”,但潜意识中又无法回避其对立面。

世界既是永恒的,也是短暂的:既是短暂的,也是永恒的。有的人能在短暂中实现永恒:有的人虽然达到了肉体上的相对永恒,但得到的却只能是精神之域的短暂和贫乏。笔者认为,这正是影片《泰坦尼克号》哲学命意的关键所在。

3、生命本体意义的整体观照

艺术家总是以其特有的方式,从特殊的视角。去表现他眼中(外在世界、有形世界)和心中(内在世界、无形世界)特有的世界。影片《泰坦尼克号》不仅向人们展示了惊心动魄的宏伟场面,以艺术的形式对外部现实世界作出了直观反映,同时还把思想的触角延伸到了人的心灵世界,展现了人类的生存境遇,思索着人的价值与尊严,充斥着强烈的人文精神。

首先,是对人类生存境况的整体观照。人类既有追求又有幻灭,既有成功又有挫折:人生在短暂与永恒的二律背反中演绎着一幕幕悲喜剧。影片所表现出的既有人类驾驭自然、追求永恒、期待成功的欣喜与梦想,又有不遂人意、失却永恒、归于失败的无奈和惆怅。影片客观真实地向人们展示了人类生存空间的特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不是停滞的而是变化的,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一维的而是多元的,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其次,是对人类生存价值的整体观照。人的价值是什么?尽管每个人的判断标准不尽相同.影片自始至终也没有正面地给予明确回答,但却在不断地在向观众作暗示。价值的判断和判断的价值潜在地贯穿着影片的始终,导演在善与恶的较量中嵌入了关于人类生存价值的宏大主题。毋庸置疑,人类离不开追求,人们只有在追求中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男女主人公正是在追求中实现爱情和生命的永恒。为了追求,人类可以不惜一切代价(露西与家庭决裂、“泰坦尼克号”梦断冰山等),哪怕是遇到了冰川火海。然而,人类的追求既是功利的,又是非功利的。人类的某些追求有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这种追求是向善的:有时却又难免带有自私和唯我的一面,甚至建立在对另一些人尊严、价值、生命的蔑视和践踏上,因而带有不义性,及至失去价值意义。为了追求人性自由,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份爱情,露西宁愿放弃豪华和高贵: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人们还是优先考虑了妇女和儿童:在人们正想方设法逃生时,老船长和乐手们却坚守岗位,恪尽职责,与船同沉(难道他们就不想活吗?)相比之下,一些富贵之家却凭着权势和地位置其它人命于不顾,“逃之夭夭”:为了自己更好地生存,20只救生船只有1只回来。致使千余条性命葬身鱼腹……我们不禁要问:“泰坦尼克号”仅仅是一只普通的船吗?俗话说:“社会大舞台,舞台小社会。”“泰坦尼克号”不正是一个包容了“众生相”的小社会吗?

恩格斯在谈到现实主义的创作时,曾要求作家要做到“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3]影片《泰坦尼克号》通过描述一桩奇崛浪漫的爱情故事、再现船沉人亡的惊险场面,传达出了对生命的体验和人生的观照,娓娓叙述中蕴含了哲理,情节变幻中体现着思辨,既有对外部世界的俯瞰和形而上的整体观照。又有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把握和人的价值的思索,从而使“泰坦尼克号”超越了普通船只的意义,成为生命之舟、哲理之舟。

通过对影片《泰坦尼克号》的文本分析和哲学命意的挖掘,我们不难领会大众文化的另向阐释性。不过,这里仍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第一,大众文化具备另向阐释性,是否就意味着它的性质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比如,经过如上的解读,《泰坦尼克号》是否就不属于大众文化产品了?第二,如此这般的阐述是否带有生硬的“精英文化”立场?第三.大众文化的这种另向阐释性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深刻启发?

对于第一个问题,可以说是不言自明的。首先,如前所述,就总体而言,无论就导演的初衷还是实际的收效而言,恐怕我们没有理由将其划归其它文化类型。将其归为大众文化,没有人会提出什么异议。其次,文化产品能够引起共鸣、轰动。产生广泛的影响,不论其是娱乐性的、休闲性的,还是兼有文化性的、审美性的,均是其题中应有之义。这时,似乎再去生硬地将其划归哪种文化类型已没有太大必要。

对于第二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澄清的是,不管是否带有精英文化的立场,只要这种阐释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作品的意义生发和延伸,就是对作品的公正对待。那种把一些大众文化产品视为浅薄、庸俗之物的人,自认为是抓住了本质,击中了要害,其实也只是一种文化偏见和意义误读。即使退一步来讲,从接受美学角度来看,所谓作品的意义更多地生成于读者的解读实践中,因此便产生了不同于原本文的“第二本文”。接受美学创始人姚斯说得好“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4]照此看来,如上对《泰坦尼克号》所作的文化阐释,正是作品意义本身的一部分,并非是出于精英立场的一种文化偏执。

至于这种多向阐释性对大众文化研究和发展的启示至少有两个方面:其一,好的大众文化产品,不应仅仅向大众提供普泛性的娱乐和消费的功能(这当然是必要的),还应当具备“敞开性”,提供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方面的思考和收获。其二,作为大众文化的解读者,不仅仅可以与常人一道收获身心上的娱乐和休闲,还可以进入作品的另一个维度和另一个世界,进入“另一种生活方式”(马尔库塞语)。这个世界是和世俗世界迥然不同的文化之域、审美之域。在这个世界中,人们得到的可能是精神的愉悦、审美的享受、境界的超越、人格的升华、灵魂的净化,也可能是一种文化警省、文化反思,或是一种文化的否定、批判和超越。而且某种意义上,对于芸芸众生来说,后者也许更为重要,因为如果对文化产品提供的既定生活现实和强加的生活秩序一味信赖和被动接受,而缺乏应有的否定、批判和超越,按照马尔库塞的说法。就是一种只有物欲而没有精神追求、只有现在而没有未来、只有顺从而没有批判的“单向度的人”,就是最终忘却了人的真正需要的人。[5]也许有人会说。对大众文化产品和消费这种产品的文化大众提出这样的要求未免有点过分,因为担负这样的文化职责原本就不是大众文化的任务。其实这种担忧隐藏着明显的二元对立模式,认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不可能达成一致和共识。但是,二者最终实现殊途同归完全有可能,而且这种局面正是我们期待已久的。

参考文献

[1][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2]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28页。

[3]恩格斯《致斐·拉萨尔》(1859年5月18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3页。

泰坦尼克经典台词范文6

提起“大众文化”,人们很自然就会想到它的大众性、娱乐性、商品性、消费性等特征摘要:对于大众文化对意义的消解、价值的削平、深度的瓦解、本质的颠覆等,人们虽不乏深刻的批判(如“法兰克福学派”),却也能够站在“反精英”的态度上给予足够的理解。的确,对于大众文化的很多作品,我们无法甚至也没有必要按照传统的精英文化阐释模式加以学院化的解读。人们欣赏和接受大众文化作品,期看和实际得到的也许更多的还是工作时间以外的身体放松、精神愉悦和思想休闲。

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为很多人所熟稔。将其回为典型的大众文化产品,也是电影界、文化界的共叫。人们之所以将其划回“大众文化”,可能基于如下原因摘要:一是影片以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符合大多数观众的审美趣味和“期待视野”,轻易引起轰动效应摘要:二是电影从构想、制作到发行、宣传、播映的全过程完全按照市场化规则运作,从演员选取到镜头布置,从画面创意到技术投进,都显示出了导演的良苦专心摘要:三是人们在观看影片时,大都带着一颗平常心,以一种消遣、放松的心态对待,大可不必费尽心思、绞尽脑汁地考虑它有什么审美功能和政治功能摘要:四是影片在全球范围内大获成功后,又相继带来了歌曲热(一曲《我心永恒》唱遍全球)、演员热(主要演员一炮走红)等“效应链”。

但是否就意味着,所有这些便代表了《泰坦尼克号》的全部?对于《泰坦尼克号》,我们是否有且只能有这唯一的解读方式?当然答案是否定的。笔者以为,对于一部大众文化作品,我们不仅可以从传统的娱乐功能、消费功能、休闲功能等角度加以习惯性地解读,还可以从意识形态角度或以精英化态度进行阐释。比如,对于穿牛仔裤这一大众行为,在美国着名大众文化学者约翰·费斯克看来,却成了一种文化表征摘要:“牛仔裤被视为非正式的、无阶级的、不分男女的、且对城市和乡村都适用的摘要:穿牛仔裤是一种自由的记号,即从社会范畴所强加的行为限制和身份认同的约束中解放出来。”[1法国学者德塞图则从另外一个角度探究和阐释大众文化,提出了着名的“抵制”理论,以为大众文化是以“游击战”的方式在抵制和颠覆主流意识形态。他指出摘要:“大众文化不但具有创造性.而且这创造性具有颠覆意味,代表弱者对强者的胜利。”[2而事实上,当前一些大众文化产品如通俗电视剧亦非纯一色的庸俗、纯粹为了娱乐、专门投观众所好,而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如琼瑶、金庸的很多影视作品虽属于典型的大众文化产品,十分夸大作品的娱乐、休闲功能,注重收视率和经济效益,但假如我们能够从情节的复杂曲折引人、人物性格的矛盾多元丰富、人情世态的展示体验思考、人的价值尊严的重视揭示等方面加以解读,便会觉得这类大众文化作品并非如凡人想像的那样俗不可耐。在这种意义上,“大众文化”便不仅仅狭义的“大众的”(和文化层次较高的精英阶层相对,相当于英文中的mass)文化,还属于广义的“大众性”(相当于英文中的popular)。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以外在于一般意义上的“大众”的身份,以“大众文化探究者”的身份进进大众文化视界,更冷静、更深进地给予大众文化产品以全新的文化解读。这也正是很多人非凡是一些文化探究者,固然并不看重一些通俗电视剧(如美国的《豪门恩怨》、中国的《还珠格格》等)的质量和品位但仍很有耐心地观看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电影《泰坦尼克号》便有这方面的哲学文化命意。 二

很多人看了影片《泰坦尼克号》后,都不知不觉地为其场面的宏大而赞叹。其间男女主人公缠绵而曲折的爱情故事又不知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灵,一曲《我心永恒》更是使很多青春少男少女如醉如痴。然而,赞叹、震撼、痴迷之余,我们不禁要说摘要:“泰坦尼克号”尽不是一只普通的船,而是一只生命之船、哲理之船。

1、追求和幻灭的交响

追求——幻灭——追求,是人类生存境遇的生动写照。人类正是在追求和幻灭的不断交替中实现自身的终极超越和永恒发展。追求和幻灭也因此成为很多作家和艺术家的经常性话题。正是由于不断追求,保尔才在困境中实现生命意义的升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要:正是由于追求生存的权利,“老井”村民才世世代代不忘找水,尽管是历经磨难(《老井》)摘要:正是由于追求人性自由和做人的尊严。“我奶奶”才不顾世俗的反对和道德的谴责,果敢地和“我爷爷”野合于那片高梁地摘要:才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毅然地冲向日本军车(《红高梁》)……然而,有追求就有幻灭。人类正是在一次次的幻灭中走向理性和成熟(当然也不排除“幻灭中的尽看者”)。人类无法回避幻灭,所幸的是人类并没有为幻灭所羁绊,而是在幻灭中不断地追求。老渔民圣地亚哥外出捕鱼,尽管碰到了鲨鱼群的攻击,但是他并没有主动放弃,而表现出了不畏艰险的“硬汉精神”,和鲨鱼群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虽说那条特大马林鱼终极只剩下了空空的骨架。谁又能说这是一种失败?(海明威《老人和海》)“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以被打败。”俨然,这正是人类不断战胜自然、超越自身的不可或缺的精神向度和思想支撑。

影片《泰坦尼克号》正是一部追求和幻灭的交响曲。在人类不断追求和探索的伟大进程中,“设计周密,永不沉没”、被誉为“梦想之船”的“泰坦尼克号”终于诞生于世摘要:船上的乘客,正是出于某种内在的或外在的追求,才在众人布满艳羡的目光中离开了爱尔兰西海岸,出于人性的张扬和对生命本体意义的追求,女主人公露西置母亲的苦口婆心于不顾,自愿放弃有钱有势的富家生活,甘心爱上偏爱绘画的“穷小子”积奇,并许下终身誓言摘要:若不是为了某种“追求”。人们又何必花上十年功夫往挖掘“泰坦尼克号”的残骸呢?无疑,《泰坦尼克号》意在歌咏人类的不懈追求。作品的人物塑造、情节布置和主旨思想。都由于有了“追求”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突出、强化和升华。

然而,《泰坦尼克号》并不只单纯是追求的颂歌,同是也是一曲幻灭的挽歌。“连上帝也难叫它沉没”的“泰坦尼克号”竟在童贞航中意外地撞上了冰山,给人类的聪明和理性当头一棒,似乎人类的一切努力都在顷刻间化为“断井残垣”摘要:男女主人公之间一见钟情式的美好情缘,在突如其来的海难眼前也只能长久封存于幸存者的记忆中摘要:船毁人亡的那一刻,老船长的经验似乎也失往了往日的魅力摘要:乘客们起初的***降到了冰点……所有这些都在向人们昭示摘要:人类的追求并非总是一帆风顺。

船撞冰山的确是个悲剧。但是老船长那刚毅的眼神、露西对真爱的执着、乐队的临阵稳定和对岗位的坚

守、落水者的苦苦挣扎、发掘队十年的艰辛努力等,又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人们摘要:人类不会在幻灭眼前低头.人类尽不会放弃追求。只要信念执着,不断追求,继续奋斗,人类就会铸造真正“永不沉没”的“生命之船”。 2、永恒和短暂的二律背反

“永恒”和“短暂”作为一对哲学范畴,对立同一于人类的生存空间。人类有时可以在短暂而有限的一生中实现对生命的永恒超越,有时却又不得不面临其带来的巨大困惑。很多作家、艺术家正是在“永恒”和“短暂”的二律背反中为其作品寻求哲学命意。我们可以在悠美的《蓝色的多瑙河》中尽情领略自然界的伟怀,在凡高的《向日葵》中感受到生命的灿烂和对生活的执着摘要:然而,当我们置身于“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往日苦多”(曹操)、“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摘要: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的审美空间时,定会引发人生的短促和对生命的焦灼。影片《泰坦尼克号》正是在“永恒”和“短暂”的二律背反中,传达出了导演的时空观和哲学观。 人类的追求是永恒的,“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不会丧失人们对追求的信念摘要:自然规律是永恒的,人类改造世界、征服世界的实践不能肆意而行摘要:美好的爱情是永恒的,尽管仅发生在刹那间摘要:真挚的感情是永恒的,哪怕是深埋心灵深处,历经百年也会历历在目摘要:真正的艺术是永恒的,固然经过海水的长年腐蚀,但风采依旧。影片中老船长和乐队在关键时刻的镇静自若、视死如回,更说明了生命固然短暂却可以实现永恒。可以说,回荡影片始终的一曲《我心永恒》,歌咏的尽不仅仅是爱情的永恒。

人生又是短暂而不可测的。谁也没有预料到“泰坦尼克号”会意外地撞上冰山摘要:积奇能够往成美国,似乎得回功于他在财博中的好运摘要:露西和积奇的相识、相知、相爱,没有经历太长的时间考验,而带有很大程度的偶然因素摘要:一见钟情的一对年轻人,熟悉未几久便面临着生和死的抉择摘要:有的人在海难中即便是寻回了一条生路,他们得到的也只能是片刻的“逍远”和生命短暂的“永恒”。导演意在歌咏“永恒”,但潜意识中又无法回避其对立面。

世界既是永恒的,也是短暂的摘要:既是短暂的,也是永恒的。有的人能在短暂中实现永恒摘要:有的人固然达到了肉体上的相对永恒,但得到的却只能是精神之域的短暂和贫乏。笔者以为,这正是影片《泰坦尼克号》哲学命意的关键所在。

3、生命本体意义的整体观照

艺术家总是以其特有的方式,从非凡的视角。往表现他眼中(外在世界、有形世界)和心中(内在世界、无形世界)特有的世界。影片《泰坦尼克号》不仅向人们展示了惊心动魄的宏伟场面,以艺术的形式对外部现实世界作出了直观反映,同时还把思想的触角延伸到了人的心灵世界,展现了人类的生存境遇,思考着人的价值和尊严,充斥着强烈的人文精神。

首先,是对人类生存境况的整体观照。人类既有追求又有幻灭,既有成功又有挫折摘要:人生在短暂和永恒的二律背反中演绎着一幕幕悲笑剧。影片所表现出的既有人类驾驭自然、追求永恒、期待成功的欣喜和梦想,又有不遂人意、失却永恒、回于失败的无奈和惆怅。影片客观真实地向人们展示了人类生存空间的特质摘要: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不是停滞的而是变化的,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一维的而是多元的,既是对立的又是同一的。

其次,是对人类生存价值的整体观照。人的价值是什么?尽管每个人的判定标准不尽相同.影片自始至终也没有正面地给予明确回答,但却在不断地在向观众作暗示。价值的判定和判定的价值潜伏地贯串着影片的始终,导演在善和恶的较量中嵌进了有关人类生存价值的宏大主题。毋庸置疑,人类离不开追求,人们只有在追求中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男女主人公正是在追求中实现爱情和生命的永恒。为了追求,人类可以不惜一切代价(露西和家庭决裂、“泰坦尼克号”梦断冰山等),哪怕是碰到了冰川火海。然而,人类的追求既是功利的,又是非功利的。人类的某些追求有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这种追求是向善的摘要:有时却又难免带有自私和唯我的一面,甚至建立在对另一些人尊严、价值、生命的蔑视和践踏上,因而带有不义性,及至失往价值意义。为了追求人性自由,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份爱情,露西宁愿放弃豪华和高贵摘要: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人们还是优先考虑了妇女和儿童摘要:在人们正想方想法逃生时,老船长和乐手们却坚守岗位,恪尽职责,和船同沉(难道他们就不想活吗?)相比之下,一些富贵之家却凭着权势和地位置其它人命于不顾,“逃之夭夭”摘要:为了自己更好地生存,20只救生船只有1只回来。致使千余条性命葬身鱼腹……我们不禁要问摘要:“泰坦尼克号”仅仅是一只普通的船吗?俗话说摘要:“社会大舞台,舞台小社会。”“泰坦尼克号”不正是一个包容了“众生相”的小社会吗?

恩格斯在谈到现实主义的创作时,曾要求作家要做到“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3影片《泰坦尼克号》通过描述一桩奇崛浪漫的爱情故事、再现船沉人亡的惊险场面,传达出了对生命的体验和人生的观照,娓娓叙述中蕴含了哲理,情节变幻中体现着思辨,既有对外部世界的俯瞰和形而上的整体观照。又有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把握和人的价值的思考,从而使“泰坦尼克号”超越了普通船只的意义,成为生命之船、哲理之船。 三

通过对影片《泰坦尼克号》的文天职析和哲学命意的挖掘,我们不难领会大众文化的另向阐释性。不过,这里仍有几个新题目需要澄清摘要:第一,大众文化具备另向阐释性,是否就意味着它的性质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比如,经过如上的解读,《泰坦尼克号》是否就不属于大众文化产品了?第二,如此这般的阐述是否带有生硬的“精英文化”态度?第三.大众文化的这种另向阐释性对大众文化的探究和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深刻启发?

对于第一个新题目,可以说是不言自明的。首先,如前所述,就总体而言,无论就导演的初衷还是实际的收效而言,恐怕我们没有理由将其划回其它文化类型。将其回为大众文化,没有人会提出什么异议。其次,文化产品能够引起共叫、轰动。产生广泛的影响,不论其是娱乐性的、休闲性的,还是兼有文化性的、审美性的,均是其题中应有之义。这时,似乎再往生硬地将其划回哪种文化类型已没有太大必要。

对于第二个新题目,需要进一步澄清的是,不管是否带有精英文化的态度,只要这种阐释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作品的意义生发和延伸,就是对作品的公正对待。那种把一些大众文化产品视为浅薄、庸俗之物的人,自以为是捉住了本质,击中了要害,实在也只是一种文化偏见和意义误读。即使退一步来讲,从接受美学角度来看,所谓作品的意义更多地天生于读者的解读实践中,因此便产生了不同于原本文的“第二本文”。接受美学创始人姚斯说得好“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4照此看来,如上对《泰坦尼克号》所作的文化阐释,正是作品意义本身的一部分,并非是出于精英态度的一种文化偏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