飚车世界范例6篇

飚车世界

飚车世界范文1

在战火中成长

耿飚文武双全,被称为“上山能打猎,下水能摸鱼,出门能谈判,回家能下厨的将军”。耿飚生于湖南醴陵县一个贫困家庭,从小读过私塾,背过诗文,学会了南拳、气功、单刀、点穴等很多本领,13岁到铅锌矿当童工。在革命战争中,他经常徒手杀敌,以一当十。耿飚1928年入党,是井冈山红军的骨干之一。

卢沟桥事变时,耿飚在红四方面军第4军任参谋长。1937年8月22日至25日的洛川会议上,决定改编红军为国民革命军。在会上提出,主力部队挥戈出征抗日后,要留下一支部队巩固陕甘宁根据地,使陕北成为抗日大本营。

主席风趣幽默,同为湖南人,他一直叫耿飚“小老乡”。有一天,喊耿飚过来,说:“小老乡,你知道我叫你来干什么?”

耿飚说:“报告主席,我不知道。”

说:“鸟有巢,毛毛有摇篮,你说我叫你来干什么?”(湖南人把婴儿叫做“毛毛”)。耿飚想了想,说:“报告主席,你是不是让我建立根据地?”根据的指示,耿飚带领部队在甘肃庆阳建立了根据地。

耿飚英勇善战。长征时湘江之战,他曾以一个团阻击了敌人整整15个团,创造出战争史上的奇迹。耿莹儿时的摇篮,便是父亲的马兜子。她不满一岁就跟着父亲南征北战。每打完一仗,父亲便习惯性地伸手摸摸马兜,看看女儿是否安然。在一次战场上,枪林弹雨中,他把一岁多的耿莹放在战壕里,撤退时忘了带走。直到跑出两里地,发现女儿不在,耿飚心里非常伤痛,但他咬着牙默不作声。对于一个将军来说,战士比女儿更宝贵,回去很可能遭遇敌人,他不能丢了女儿再搭上一名战士。幸而马夫发现后,执意去寻找,耿莹才和父亲团聚。耿飚忙于打仗,之后将女儿送到老乡家代养。直到1950年,他调到北京,脱下军装做外交工作,耿莹的生活才安定下来。

女儿眼中的将军父亲

在耿莹家中保存着一本珍贵的影集,影集的第一页就是耿飚与一位美国军人的合影。这位军人是耿飚从延安奔赴抗日前线时护送到晋察冀去的美军观察组组长德穆克上尉。1988年5月,已经成为美国政府顾问的德穆克随美国商务代表团访问中国,此时的耿飚正忙于其他活动,未能抽空与德穆克见面。德穆克在归国前托人转来一本影集,扉页上方用英文写着:“送给无所畏惧的领导――耿飚。”

1944年9月,有个美军观察组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考察,耿飚率部队护送。美国人习惯了坐车,不会骑马,接近黄河时,日军飞机在空中盘旋。指挥员一声令下,我军官兵几分钟就会疏散隐蔽完毕,速度和效率令美国人非常惊叹。德穆克称此为“伟大的冒险”。他曾问耿飚:“该怎样评价这次伟大的冒险?”耿飚回答:“无所畏惧。”德穆克向他的同伴们转达了这个词,引发一阵赞叹。

耿莹记得,父亲的爱好特别多,而摄影贯穿了父亲的一生。1932年部队缴获了五六个相机和全套的冲洗设备。他拿着银元到照相馆,让师傅传授全套技术,从此,一路拍摄,记录了长征全程。斯诺写《西行漫记》的时候,很多资料都是耿飚将军提供的。

耿莹的记忆里,父亲对一件东西非常珍视――党证,那是他在江西苏维埃政府的时候组织上发的。他用塑料布包了好几层,长征期间一直带在身上贴近胸口的地方。这件被他视为重于生命的珍贵物品,从没被水浸湿过,里面交党费的签字都清清楚楚。

耿家后人,要无愧于自己的姓氏

耿莹说,父亲给予她很深的影响――自立自强,多为人民做好事。战火中长大的童年,造就了耿莹敢作敢为,勇往直前的刚劲个性,人们背后称她为“英姿铁娘子”。

上世纪60年代初,从地质学院中专毕业的耿莹被分配到北京地质队,爬了十年山,找了十年矿。“”后,她被调进北京制药厂,成为车间工人。耿莹的学习能力、适应力超强,在这点上,她非常像父亲。据说,1935年红军强渡乌江,耿飚靠着以前做矿工懂得的一点机械原理,硬是啃下了一本《工程学》,36小时建成了横跨乌江的浮桥,后来成为军中少有的架桥专家。凭借勤奋好学,耿莹硬是钻进了医学圈。晚上回家哄孩子睡了,就啃书本,做试验。凭着锲而不舍的努力,耿莹成了一名专业研究人员。

和平年代里,对党和人民有着深厚感情的耿飚将军仍时刻心系人民。父亲耿飚的一个“命令”,却让女儿耿莹的生活再次发生了改变:上世纪80年代初,有一次,父亲要她去趟湖南老家,看看乡亲们的真实生活。耿莹抽身于繁忙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湖南。谈到此处,耿莹眼眶湿润地说:“爸爸要求我做笔记,回来向他汇报,那里人民的生活究竟如何。他心里想的只有人民。”

这次湖南之行,耿莹仔细走访了醴陵、湘潭等6个县,记了两大本厚厚的日记。热情淳朴的湖南老乡生活的困窘令耿莹内心充满痛感。当时改革开放,很多人都在做生意,耿莹想通过做生意赚钱来援助老家建设。耿莹没有选择停薪留职,而是一纸辞书,打破了“铁饭碗”。耿飚非常了解女儿,她有着非凡的忍耐力,就算摔个大跟头,只要能爬起来,她还会继续往前,她是在刀尖儿上都能行走的人。

耿莹去美国打拼时,已年近50岁。人们为她担忧:语言不通,飘在异国他乡,能否生存?耿莹非常坚毅:“给我3年时间,如果3年后我没饿死,我就要在美国横着走。”

耿莹到美国后,从参加各种珠宝展销会开始,用国产的淡水珍珠,通过自己的设计,做成项链、耳环出售。雇不起工人,就自己卖,一面说着“夹生英语”,一边手舞足蹈地比划,人家看好了,她就赶快给安上扣子,包装好。在那段磨难的日子里,她没有朋友,没人交流。最艰难的时候,也只能开车到山上,独自站在雨中大哭大喊,声嘶力竭。在异国他乡,没有人知道她是耿家大小姐,更没有人知道她一个女人有多么巨大的坚强在支撑!

哭喊宣泄完了,耿莹回去继续串珍珠,在全美各地跑展销会,晚上不顾疲劳,独自谋划着突破自己的办法……自己选择的路,从不后悔,绝不放弃!

来到美国的第二年,耿莹在美国拥有了自己的别墅,一所相当于6英亩(1英亩等于6市亩)土地的院落,里面种了50多棵果树。之后,她真正进入到美国人的生意圈。耿莹从青年时期就热爱中国文化,30多岁时,她才开始专攻国画。她的画风颇得业界好评,《听琴》《文姬归汉图》等作品先后入选全国美展。在熟悉美国后,耿莹重操画业,以中国画家的名义走进美国上流社会的俱乐部,逐渐成为美国上流社会最受欢迎的中国女画家……

保护文化遗产

正当事业蒸蒸日上之际,父亲耿飚患病,耿莹毅然放弃了优越的生活,重回祖国怀抱。其实,她对这片故土始终充满着眷恋,在美国那些年,每逢春节,她都跑到附近的美国电视台,借来中国央视春晚的节目录像,每每看得热泪滚滚。归来的游子对祖国有着别样情怀:这是个伟大的民族,五千年文明底蕴深厚,山河风貌、名胜古迹、礼仪情操、工艺服饰,万里长城、敦煌莫高窟、景泰蓝工艺……为其独有,无不闪烁着神性的光辉。然而她痛心地看到,由于保护不力、开发过度,中国面临着部分文化遗产逐渐消失的危机。人文古迹、传统文化因为各种原因遭受了严重的损伤,世界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也只剩下2500公里;锁阳城、龙门石窟等宝贵的人文景观,奇妙的构造形态无不令世人叹为观止,而用于这些超凡艺术建筑的雕刻工艺,业已失传……

在成长的记忆中,幼年时,父亲让耿莹懂得了什么是“文化”,懂得了什么叫“遗产”。和平解放宁夏的前夕,父亲耿飚在前线,女儿跟在他身边。在一个破庙里,父亲带着将士部署战略,他手里有一大张地图,上面用红蓝铅笔作了标记,蓝颜色的圈圈和红颜色的箭头。女儿问:“爸爸,蓝颜色的圈圈是什么?”父亲说:“那是我们的炮口啊。”女儿问:“那为什么不打啊?”父亲愁眉紧锁,指着地图说:“你看,这里都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古物,不能破坏……”说到此时,耿莹眼中含泪:“父辈们在艰险处境下,一边打仗,一边还想着给后代留下宝贵的遗产。我们有什么理由让辉煌的民族文化遭到破坏,冷漠旁观?”

当年在美国,耿莹还常想起小时候喜欢看外国名著,父亲很不高兴,把《西游记》塞给她说:“你是中国人,你必须先了解中国的东西,然后再去接触外国的,才有鉴别和比较。”

耿莹从此选择了一条任重道远的文化苦旅,经过4年奔波筹备,终于获批建立“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2007年2月22日,气质高雅、谈吐不俗的耿莹女士站在成立大会主席台上,一开口便声音哽咽:“为了这一天,我足足准备了4年!父辈们靠两条腿走出来的新中国,我们该怎样保护?”其间,她几次落泪。

此后,她与多位同仁一起奔赴全国各地考察文化遗产情况,出国交流,希望通过国际间的合作找到各国文化遗产保护的解决办法。在贵州关岭县发现的的三叠纪、白垩纪的地层以及一个完整的27米长的鱼龙化石,向有关部门汇报,积极推进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的成功建立;考察云南孟连文化旅游资源,并援建“孟连县民族文化博物馆”;在四川绵阳发现了制造火药的炼硝工具;保护甘肃瓜州千佛洞壁画……70多岁还在为中华文化拼搏“准备大干一场”的耿莹,让我们再次看到耿飚将军的性格,领略了耿家人的传奇。

飚车世界范文2

1978年8月3日,已经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耿飚结束了加勒比和地中海4国的访问,正在回国途中。在中转机场休息的时候,突然传来了军委秘书长、大将罗瑞卿逝世的噩耗,“杨罗耿”痛失一场。

8月12日,耿飚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罗瑞卿追悼大会。由于罗瑞卿的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一职出现了空缺,主持军委工作的决定由耿飚这一职务,并在内部下达了通知。耿飚开始履行军委秘书长的职责。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军委副主席、军委武装力量委员会主任、国防部长趁各大军区负责人在北京开会之际,召开了一次军委座谈会,这次军委座谈会逐步升级为军委常委会、军委扩大会。耿飚参加了这些会议。1979年1月2日,邓小平在中央军委扩大会上宣布:军委决定耿飚回军队任职。1月11日,中共中央正式任命耿飚兼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秘书长,协助军委主席、副主席处理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

总参服务处给耿飚发来了新军装,等不得赵兰香为新衣服过水,70岁的老兵就“披挂”上阵了。“好,好哇!还是红旗式的领章,革命的红旗嘛。还是那颗红星,过大渡河的时候,夜里全靠摸帽徽识别敌我呢。‘红星闪闪,放光彩……’”活脱脱回到了17岁!

找一棵雪松作背景,老两口照相留念。耿飚又忙不迭的出去找老战友“亮相”

像多少次喊着“坚决完成任务”一样,耿飚回到了人民的队列里。他担任军委秘书长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搬进设在某地的作战指挥部,向南疆的东西两线下达了自卫反击作战的命令。人民的老参谋长重新拿起指挥尺,回到了阔别29年的大倍军用地图前。他与前线官兵同呼吸、共命运,再一次展现了他依然充满活力的指挥才能。

耿飚身兼数职,由于新增军队职务,需要增加一位军队秘书,军委办公厅选调国务院秘书入伍服役,担任他的机要秘书。耿飚要求“什么事情都不能记在纸上,只能记在心里,逐项落实”。很快就达到了日常事项无纸化,几百个电话号码牢记在心的程度。

重建军委办公会议后制定军队建设三年规划

“”期间,由于政治上的一些原因,军委办公会议历经了撤销——重组——取消的过程。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耿飚担任军委秘书长后,鉴于军委工作涉及很多方面,他请示军委主席、副主席后,重新建立军委办公会议制度。

1979年11月4日,中共中央决定,在中央军委常委领导下建立办公会议,负责处理军委日常工作。军委办公会议成员为耿飚、韦国清、王平、杨勇、王尚荣、梁必业、洪学智、萧洪达,军委办公会议由耿飚主持。军委办公会议建立后,不再设军委列席常委。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耿飚召集拟制军队建设规划的班子开会,研究三年规划的主要内容。耿飚认为,三年中的主要问题是武器更新,装备现代化。他强调,“三年内的钱不多,以现有的钱看能办到哪些?要实事求是。”

改善战士身上的装备是耿飚最关心的问题。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后他就指出:“木把手榴弹已经用了四五十年了,应该改一改了吧?”“比如雨衣,那么厚的布,那么厚的橡胶,那么重,打起仗来还不丢光了?”“还有我们的服装,衣袖这么大,多用了布,裤腿那么长,我们的人总不够精神。”“我们的鞋,我实在是不赞成。那么重,那么大,胶皮看起来很结实,在南方夏天穿起来热,在北方冬天穿了又冻脚,如何能把它现代化一点呀?”

因此,在制定三年规划的时候,耿飚首先提出:部队装备要研究改进,武器要减轻重量,战士身上背包等带子太多,要减少一些,有的改为背囊。总后和装备部要研究一下在自力更生的条件下,哪些能搞得出来,通过出国考察解决技术问题,回来自己搞,不能完全靠进口。陆军是这样,海、空军的装备也要搞改进。

关于军队编制问题,耿飚要求大精简,但要强调战斗力,就是要充实部队,充实连队的战斗兵,关键是保持战斗力,平时与战时应有区别,“考虑编制时要加强军师两级,一个军可以指挥五六个师,除3个步兵师外,有坦克师、地炮师、高炮师,还要有航空兵,要把军当集团军使用。军上面不搞兵团。”耿飚对全军定额也作了“把定额减下来”的指示。

耿飚提出,要改变军队学制。他说,海军一位副司令员给邓小平副主席写信,建议实行学制。除政治条件外,战士提班长,班长提排长,排长提连长,都要懂本级战术,学会指挥。可招收知识分子到军队学校训练,出来当班、排长,先见习一年再正式任职。

关于军队训练问题,耿飚要求政治、军事、技术、纪律全面发展。他说,我们过去总结带部队的经验,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抓紧训练,训练抓好,干部就可以带好兵。解决军民关系问题,就要抓纪律教育,不要忘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两个月上一次纪律课,经常强调,执行纪律就会好。政治训练应包括国内外形势和时事政策,进行战备教育,还应搞些体育活动。军事训练着重抓战备,要学军事技术、武器使用、军事常识,搞好基础训练。

与杨得志等人一起为六百万军队“消肿”

1979年11月,邓小平提出不再担任总参谋长。他召见耿飚,谈了他对总参谋长人选的意见,耿飚在分别向聂荣臻、两位老帅征求了意见后召开办公会议,研究总参谋长人选问题。由于各方面对推荐的人选存在分歧,邓小平指示耿飚向副主席征求意见。

12月1日,耿飚与韦国清专程到广州向汇报。在听了耿飚与韦国清汇报后,向耿飚提出:“干脆,你来干!”在耿飚再三拒绝的情况下。便写了一封信,封好后让耿飚带给邓小平。12月6日,耿飚与韦国清向邓小平汇报了广州之行的情况。1980年1月11日,中央军委任命杨得志为中央军委常委、国防部副部长、军委办公会议成员。3月2日,中共中央决定:杨得志为中国人民总参谋长、总参谋部党委第一书记。同时担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央军委常委兼副秘书长、军委办公会议成员。

2月20日,在军队有关人员参加的会议上,耿飚传达了上述决定他说:“邓副主席委托我召集各位副总长、总参顾问,各位部长、政委来开一个短会,宣布中央的决定。邓小平同志是副总理,是副主席,还兼着总长,事情太多。中央常委决定,小平同志的总长不兼了,由杨得志同志来接替总长的职务。

“杨得志同志,大家都熟悉,都了解,我更熟悉一点,我们在江西打游击的时候就在一块了。最早的时候,杨得志在一师一团当团长,我以后也到了一师的师部工作。长征到达陕北,重新编师的时候,陈赓同志当师长,杨得志同志是副师长,我当参谋长。东渡黄河,以后到了晋察冀,组成野战军、组成纵队以后,改编为十九兵团,杨得志同志当兵团司令,我任参谋长,以后我当了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叫杨罗耿兵团,杨就是杨得志同志,罗就是罗瑞卿同志。我们是几次在一块工作。我觉得杨得志同志对军队的智慧、领导有很高的才能,也很团结干部,和他在一块工作也好,在一起生活也好,都会觉得心情非常地愉快。中央这个决定,是由于小平同志确实工作忙不开,他自己说,他没时间抽出来抓总部的工作。确实,他抓大事,抓全国的事去了,也需要找一个人来接替他的工作。所以,中央这一决定是英明的。”

耿飚同时宣布:军委办公会议原来是8个成员,现在增加杨得志同志。原来3位副秘书长,现在增加到4位副秘书长。

在新成员参加的军委办公会议上,耿飚提出了10项任务:认真学好中央工作会议文件,特别要学好邓小平在中央会议上的讲话,用中央工作会议精神统一全军的思想和行动;精简整编、落实150万人和38万超编干部的安置方案;国防经费调整方案的落实;领导班子的调整,尽快把“三种人”和反对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人调离领导岗位;训练工作;战备工作;调整国防战备建设规划,做好应付突发事件的准备;改善党的领导;现有装备齐装配套更新;军事宣传。

1980年3月18日,耿飚召集军委办公会议,研究《关于改革编制体制、压缩军队定额的方案》的修改。会议确定6个专题:精简整编分为军兵种精简和体制改革;内卫部队移交、铁道兵和铁道部合并、工程建筑部队和院校体制改革;简编师、守备部队编制和撤销部分地方部队;技侦部队精简和体制改革;干部;后勤体制。

耿飚要求把精简整编提高到军队现代化的高度来认识。军委办公会议多次研究,给中央写出了报告,提出军队整顿的目的就是提高战斗力,实现国防现代化。

6月5日,邓小平在审阅了耿飚报送的《中央军委关于精简整编的方案》后作出批示:“这个方案我同意,铁道、工程部队必须大大减少,此点已谈过,请常委讨论时加以考虑。”

这个方案制定不容易,执行也有难度。耿飚在公布这一方案的会议上说:精简整编一是出于军队建设本身的需要。因为“”给部队建设造成了许多麻烦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机构臃肿,各级领导中,一名正职往往要配好几名甚至十几名副职,机关干部也人浮于事,还有非战斗部队占了很大的军队编制和军费预算。因此精简消肿,不但不会削弱,反而可以加强部队的战斗力,而且节省下来的军费还可以用于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根据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对国际形势的分析以据此作出的战略决策,认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因此,必须利用这个和平环境,集中力量(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来搞好我国的经济建设。

耿飚还设想,为保证简编部队在紧急情况下实施军务动员,首先要把预备役搞好。转业复员的官兵要搞预备役登记。“你们看豫剧《花木兰》,花木兰的父亲,朝廷里面就有他的兵役名字,一旦打仗,一个通知下来,哪一天集中,自己带弓马,带着保留的军服就来了。”

在耿飚、杨得志等人的积极努力下,经过这次精简整编,人民的总员额由600多万降到400多万。为实现邓小平“军队要清肿”的总体目标,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打下了基础。

耿飚还十分重视军队正规化建设,开始考虑恢复军衔制的问题。他在一次会议上说:“还击作战时,年轻的不会指挥就看胡子长的、肚子大的。两个团两个师在一块,究竟谁指挥谁?有个军衔就没有这个问题了。”耿飚的这项考虑在1988年变为现实。这些措施为建设一支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的军队创造了条件。

思考作战中的后勤保障、立体战、远程作战中的一些问题

1980年4月,全军后勤部长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建设现代化军队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后勤工作战斗化、现代化建设。中央军委副主席在谈到这次会议的召开时指出,在加速现代化革命军队的建设中,提出加强后勤工作战斗化的措施是积极的,希望在三四年内后勤工作的面貌来一个大改变。

耿飚在会议上讲了话,他认为,一个国家,一个重要的部门,工作要根据战略的形势来定。中国过去提出了一个10年规划,现在修改了一下,加了个八字方针,八字方针首先是调整,还有改革、整顿、提高,中央是根据形势变化,按照实事求是的路线进行调整的。

耿飚在讲话中分析了未来战争的形式,最早提出了后勤就是战斗力的观点。他说:“不学新东西,老一套,老是那一句话:‘小米加步枪’非失败不可。那种观点不行了,只能作为代表性的。意思是说我们打游击战,打人民战争,我决心大,哪怕没有武器,老子也要和你拼,只在这种意义上说是可以的。”

他认为,未来战争将以“消耗大,破坏大”的形式出现在人民军队面前。枪弹发射速度快,火炮口径大,射程远,再加上原子弹、中子弹,“所以军队的体制、武器装备各方面都要考虑。现在飞机扔炸弹,也不是过去的扔法。不用俯冲,它飞在高空,一按电钮,一大堆就下来了,恰好掉在它计算的那个地方。所以现代战争消耗大,破坏大”。

同样,耿飚也最谈到立体战的观点。他说:“战争的形式,我们要充分考虑到是立体的形式。”“‘一夫当关,万夫莫过’,对付真正现代化的部队就不行了。按战斗力计算,一个步兵师有×万×千人,如果全部用直升飞机武装起来,在战场上这个师可以起5个师的作用。过去说有一条河比较保险,现在坐直升飞机几万人一下子可以过去,而且不落到你的炮火底下,落到你的屁股后头,工事后头,你打不到我,我向你打。所以立体作战的战术我们应该考虑到。”

耿飚还提出一个纯粹后勤范畴的问题——对能源、物资的依赖性大。“打仗离开了后勤行吗?打一个大仗,一个国家没有钢铁行吗?”“比如钛,我们过去根本不了解钛的作用,只看到元素表上有一个‘钛’,也不关心这一个东西。现在航空、航天已发展,卫星一发展,没有钛就不行。”“没有那么多钢铁,就不可能发展海军。一艘军舰要多少钢铁?制造一架飞机要多少钛和铝?一辆坦克就要几十吨钢铁。没有物质条件,就没有远程的海军,就没有空军。”他说,没有强大的后勤保障,没有充分的物质条件,光靠我们军队的素质,满足于现状,在未来战争中是不行的。

耿飚认为,未来战争的另一个特点是运输战线长,可能是洲际性的作战。“拉丁美洲国家把兵派到非洲去,这不是洲际性的?美国要直接干预的话,派兵去也是洲际性的。我们就不准备吗?我们的不仅要在国内作战,还要准备在国外执行任务。如果打世界大战,我们的力量就保持在这一个地方?那就太老实了,老实得变成傻瓜啦!所以各种形式要多想一点,多考虑一点。要考虑未来战争的特点。认识了特点,今后任务究竟怎么搞,我们心中就有数了。”

耿飚把后勤工作现代化的实际更多的放在了基层官兵的身上。他看到步兵连还是背锅行军,埋锅造饭,大声呼吁“这要改革”。他根据西德、苏联军队后勤供应的经验,提出给部队增编炊事车。

耿飚认为后勤战斗化建设的中心问题是加强后勤战备。好的思想,好的作风,则是实现后勤工作战斗化的重要保证。一切后勤工作干部都要树立全局观念、战备观念、群众观念、政策纪律观念,提倡快、准、严的作风。就是说,军队的后勤工作,一定要服从国家的全局、军队的全局,优先考虑战备要求,时时处处想到群众,关心连队和基层,关心边防和海岛,把工作重点放在第一线。

组织“801”会议并参加“802”演习

1981年,为了调整国防战备建设规划,做好应付突发事件的准备,提议,中央军委举办一期全军高级干部战略问题研究班。为了保密起见,这个研究班以“801”会议为代号。

1981年3月6日,耿飚兼任国防部长。他考虑,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世界上争相称霸,苏联在中国边境继续陈兵百万,并且大规模地入侵阿富汗,要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这次战略问题研究班首先就是要进一步增强高级干部的战略意识,进一步明确战略方针,研究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的作战样式。

“801”会议研究的课题就是把沿袭多年的“积极防御,诱敌深入”战略方针转变到“积极防御”上来。有人称之为从“关门打狗”到“拒敌于国门之外”。

具体检验和贯彻落实“801”会议的精神,耿飚召开军委办公会议,采纳总参的建议,决定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实兵演习,代号“802”会议。耿飚召集军委办公会议,请杨得志、张震传达了邓小平在听取关于组织张北地区方面军坚守防御战役集训方案时作的指示,邓小平在张震的报告上批示:同意第一方案,力求节约。大家一致拥护,立即贯彻执行,“802”演习正式启动。

1981年9月13日,耿飚和秘书乘火车去华北某地参加“802”会议即“步兵师坚固阵地防御演习”。演习结束后,耿飚与杨得志、杨成武、史进前等到参加演习的某步兵师(原红一师)看望指战员。由于耿飚等人都是这个师的老首长,新华社、报、八一厂、战友报等新闻单位对此进行了报道。八一厂拍了《老首长回部队》的新闻记录片,中央电视台当晚作为重要新闻播出。

耿飚返回北京后的10月5日,参加了全军高级干部战役集训班会议,讨论和总结“802”演习。耿飚说:“这次集训搞得好,演习和阅兵很成功。这在政治上、军事上都有很大的意义,在军内、军外和国内、国外,将产生重大影响。在这次集训中,大家不仅学习了理论,进行了作业,而且还参观了实兵演习,有理论,有实际,对战争初期的坚守防御作战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把贯彻落实积极防御战略方针更具体化了。”

这次演习和阅兵邀请了中央和地方的一些党政领导同志和当地的人民群众前往参观,向党和人民汇报了革命化、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显示了严整的军容和技术战术水平,表现出很强的战斗力。

飚车世界范文3

主持人:《华人世界》杂志社记者苏旭

嘉宾:沈阳市副市长王英

沈阳中旭集团董事长曾昌飚

绿色沈阳,耳目一新的感受

主持人:王市长您好,您这次从沈阳赶到杭州主要目的是什么?

王英:沈阳市这次被评为浙商最佳投资城市,我们专程赶来领奖,同时跟大家交流经验,当然,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浙商到沈阳投资。

主持人:那么浙商在沈阳投资的有多少?主要从事哪些行业?

王英:11万左右,其中温州有6万多。各个行业都有。

主持人:听说这次东北三省只有沈阳被选为浙商最佳投资城市,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王英:这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在整个近现代史上东北基本上代表了中国的重工业,其实是有很好的基础的。改革开放后,实际上中国的开放和发展是从南向北进行,从珠三角到长三角,而东北一直处在不是很有利的地理环境上。但我们认为,未来中国工业发展的希望在东北。为什么呢?从80年代开放以来,到未来的30年至50年左右的时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流还在工业,早期主要在轻工业上,必然是在珠三角长三角更有利,这个跟其经济结构、终端市场的发达和地区人经商的才能是分不开的。但中国的重工业化则必然北上。现在我们刚好处在一个中国从以轻工业化为主向重化工业化为主的过渡期间,过渡的最基本标志是民营企业开始介入到重化工领域,民营企业是试金石。从这个角度讲,中国长远的发展离不开东北,离不开东北的油田、钢铁、化工、装备、造船、航空等等。

主持人:但在我们过去的印象里,沈阳作为一个重工业城市,环境各方面的情况不是特别好……

王英:沈阳是存在这么一个情况。实际上,沈阳重工业发达一方面说明了沈阳的重要地位,但另外一方面,也造成了沈阳污染严重、大国企为主机制不够灵活等现象。我们沈阳市政府认识到这种情况,所以近年来下了大决心花了大力气来改善软硬件环境。

首先是城市绿化,打个比喻,请人家来做客,首先要把房子收拾收拾,我们可能不富余,但至少我们环境好、干净。今年我们种了600万棵树,同时大力治理水和空气。这几年,我们每年拔掉一千根烟囱,拔掉450个锅炉,东北必须采暖,我们就把小锅炉房变成大锅炉房,热效率提高了,排污也好了,对城市的污染大大降低。

接着是修路,使城市道路便捷,城市的主要功能是人流物流的输送,政府拿出大量资金,把马路从原来的三车道变成十车道,甚至十二车道,大大提高了运输能力。

现在很多人到沈阳都非常惊讶,因为过去人们的印象就是脏乱差的,但现在不是这样了,给很多外地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除此之外,我们还为发展腾出空间,沈阳在南、东、北三个方向拓展了很大的空间,现在南方土地紧张,国家也不允许再扩展空间了,但我们那儿还有很大的空间。同时我们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了富于发展前景的主导产业,沈阳过去在产业发展上有个很大的弱点就是产业太多,有142个门类,太多了反而让人不知道该干什么,我们最近把门类集中到8个产业方向,并为企业提供了很好的投资引导。

还有一点,沈阳是一个中心城市,有个很大特点是周边有七八个百万级人口的中等城市,货币在这些城市投放,在沈阳回笼,周边地区很多人喜欢来沈阳消费,这样沈阳就变成一个消费中心,所以沈阳的服务业非常活跃。

与商会联合,提高政府效率

主持人:曾总到沈阳的时间比较早,而且人生的第一桶金也是在沈阳淘到的,您对沈阳的变化应该有切身的体会。

曾昌飚:沈阳变化的确很大。刚才王市长介绍了一些硬件改善的情况,这个我就不再重复了,我讲下软件方面的情况,这个我有切身的体验,政府效率现在大大加强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很快。

主持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曾昌飚:举个例子,沈阳是副省级城市,一般在副省级城市投资一个项目有450个审批事项,这还算是比较先进了。但沈阳有多少个?只有165个!这在其他地方是很难想象的。而过去是多少呢?就说2001年,还有1229个。这两年沈阳市委市政府从企业投资的角度考虑,为企业减轻繁琐手续的负担,一轮轮压,砍到450个,现在只有165个。这样政府效率提高,企业效率也提高,运作起来更加灵活。

另外,对于我们前来投资的企业碰到问题,不过夜,从一把手到所有副市长,他们经常开调度会,解决工商、环保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定期还有市长接待日。

王英:我们政府对企业的问题高度重视,比如前段时间,有个养殖珍珠的企业,受到上游工厂的水污染,对他们培育珍珠是个严重的问题,我们了解到这个情况,马上进行上游工厂的排污整顿,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企业对我们的办事效率非常满意。

曾昌飚:是的。软环境上除了上述亮点外,还有一个,就是沈阳市政府跟商会联系非常紧密。我们都知道,政府要想跟企业直接沟通是比较难的,可以说90%的人是见不到市长的。一定要有个很好的中介,比如商会出面,能帮政府出很多主意,这样政府服务效率高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畅通了,遇到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

主持人:刚才曾总是从企业的角度讲,王市长从政府的角度谈谈商会的意义。

王英:有关商会的认识首先要从政府职能出发,过去我们总觉得什么事情都需要市长来解决,事无巨细,效率不高。现在政府职能必须要转变,政府必须从具体的管理事务中撤出来,去管更大的方向性的事务,腾出时间来研究宏观的问题。但我们说,政府的公共的职能也是必备的,那政府如何做到游刃有余呢?就是靠商会在中间的沟通、协调,分担了我们的很多事务,同时也给我们提供更全面丰富的信息。所以我们沈阳市政府对商会是非常重视的,我们鼓励各个地区成立商会,成立了商会,一方面协助政府,另一方面商机也多了。说个玩笑话,哪天我们不需要这么多副市长了,政府就真正实现了职能的转化。

主持人:对沈阳市商会的发达我们也早有耳闻,而且,听说曾总还在投资建设一个商会总部大厦。

曾昌飚:是的,在沈阳的那座已经在建了,明年就会完工,将会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商会总部大厦。另外,我们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地都会建商会总部大厦,我们希望它能成为城市的一个标志性建筑,达到美观和实用的结合。

主持人:当时是怎么想到建商会总部大厦的呢?

曾昌飚:商会主要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希望把商会总部大厦作为一个新的平台,将每个城市的行业协会、工商联组织,以及国内外的商会等结合起来,一方面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网络,另外一方面也为当地政府的招商引资提供便利,真正达到以商招商的效果。

主持人:王市长怎么看这个商会总部大厦?

王英:我们觉得这个想法非常好。那是去年开政协会议的时候,沈阳当地有九家商会列席,提出来要盖自己的会馆,当时曾总提议既然大家都想盖自己的会馆,为什么不凝聚在一起盖一个总部大厦呢?我们一听这个想法,对啊,好主意,联合起来更能形成一个立体的平台啊,所以马上就开会研究这个事情,很快就定下来了。

曾昌飚:这里还有个插曲,我们本来是列席政协会议,市长充分重视我们商会,第二天开会研究,第三天就批下来把我们作为政协委员。当时我们感觉这是一个莫大的荣誉,我们各个商会发自内心地愿意为沈阳市政府招商引资尽一份力。

主持人:主要是有一种政治的地位,有一种受尊敬的感觉。

曾昌飚:是这样的。我们在外面投资,无非是三点,追求利润、追求地位、追求家庭生活的和谐。我们在沈阳投资感觉非常舒心,政府对我们的重视程度包括小孩上学都会有很多照顾。很多东北人很嫉妒我们浙商,因为浙商的孩子可以不考试上好学校,可以拿最好的地块,而本地人反而享受不到这些优惠。政府服务得那么周到,我们当然乐意投资,而我们做好了,自然有个示范作用,其他商人看到了也会来。

引进重商文化,冲击保守思想

主持人:为什么沈阳市政府这么重视浙商呢?

王英:一方面有这个基础,浙商在沈阳很多,跟政府接触也比较多,这也说明了浙商走出去的意识非常强,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另外,我们认为浙江这一带的民营企业家基本上完成了原始积累,从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有资本输出能力。当然,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浙江的商人有强烈的重商主义意识。沈阳这个地方由于历史人文的原因,计划经济的色彩比较浓郁,不像浙商有些地方比如温州,经商的意识非常顽强。

主持人:所以沈阳想通过大力引进浙商投资,来学习浙商的重商精神。

王英:不仅仅是学习的问题,而是“冲击”。沈阳一直以来重商主义的文化和意识必须靠新文化来冲击,新的基因进来,有示范作用,养成一种习惯,这个时候文化就改变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靠市场活动来完成的,不是学习,市场活动是靠投资来完成的,所以只有浙江民资不断冲击才能真正在沈阳形成重商主义文化。

主持人:王市长谈的这一点比较深刻。我们必须要不断地开放,不仅仅是吸引浙江人来投资,更重要的是把新的理念、新的重商主义文化带进来。

王英:对,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经过二三十年的培育,我相信会形成一个独特的地域文化。浙江的很多地方,论条件没法跟沈阳比,例如温州,温州没有地,沈阳一马平川;温州三面环海一面是山,沈阳四通八达;温州没有工业企业,沈阳几千户工业企业;温州没有工业历史,沈阳有100年的工业历史;温州的工业怎么跟沈阳比?但温州就是比沈阳发展快。这就是因为温州民营经济发达,全新的体制带来了飞速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把外地很有头脑很有经验的民营企业引进到沈阳去,一方面在沈阳创业,一方面改造我们的国有企业,很重要的是冲击我们的文化用市场竞争,用新的市场经济体系去把旧的彻底冲垮。

主持人:除此之外浙商还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沈阳学习的呢?

王英:再一个就是抱团精神。有人说浙商“聚是一把火,散是满天星”,凝聚起来的力量是巨大的。曾总提出建商会总部大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曾昌飚:以我们温州为例,温州人走出去的很多,在内的温州人和在外的温州人联合起来,就能做更大的事情。因为没有在外面的温州人构建的一个大的网络,在内的温州人生产的东西就缺少一些很好的渠道销售。这就好像一个自行车,后轮是生产基地,前轮是每一个走出去的浙江商人,前轮带后轮,转起来就快了。

王英:沈阳有最大的几个市场,都是浙江人建的,市场把大家联结到一起,蛋糕做大了,每个人的利润就更大了。他们当时建温州一条街的时候,地价才两千多一方,现在涨到一万了,这就是聚集的效应,成为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增值,做强了就吸引周边地区的客户。

曾昌飚:像我们商会总部大厦,将来建好后,可以说相当于把当地企业精英和国内外的商业巨头都凝聚在了一起。

主持人:而且凝聚起来做大以后,更能引起政府的重视。

飚车世界范文4

将军大使耿飙和夫人赵兰香

耿飚,湖南醴陵人,16岁参加革命,后成为统帅千军万马的中国人民将军。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调外交部工作,7月受命出任中国驻联合国军事代表、中国驻瑞典大使,成为我国第一个出使西方国家的将军大使。

赵兰香,甘肃庆阳县人,家境清贫。父母虽然也生育过几个儿女,但最后活下来的就只有赵兰香一个人,她成了父母惟一的依靠。在学校读书的时候,经校长牵线她认识了时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参谋长的耿飚。一天他们在学校相见,耿飚穿一身已经洗得发白的军装,显得英姿勃发。他和蔼、亲切地和兰香拉家常,让她感到十分亲切,留下很好的印象。于是两人一见钟情,订下秦晋之好。1941年7月5日他们在学校举办了婚礼,互许将革命进行到底。婚礼虽热闹,但却简单、朴素,更重要的是他们心心相印,对革命事业满怀坚定和忠诚。这一年耿飚30岁,赵兰香19岁。

1944年,耿飚调任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一天,他正准备奔赴抗日前线,临行前交给他一项特殊任务,要他把一个美军观察组带到晋察冀去。一路上耿飚小心保护美军人员,经过一个多月的行军,终于安全地把美军观察组带到了晋察冀,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中共和各方的努力下,政府不得不进行国共谈判。1946年1月,国共两党签订了《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决议》。美国政府出于国际政局和本身利益的考虑,派马歇尔将军来华调停国共冲突。两国三方各派一名委员组成调停执行部。耿飚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任副参谋长兼交通处处长。谈判中他不卑不亢,认真细致地处理具体事务,显现了他在对外活动中的出色才能。

也正是这两次短暂的外事活动,成为他四年后正式从事外交工作的主要因素。

1950年8月,耿飚出任中国驻联合国军事代表、驻瑞典大使,兼任驻丹麦王国公使,赵兰香作为大使夫人随行前往。然而,对于这位出身贫寒、长期在部队工作的共产党员而言,从军营转到使馆的工作让她感到不习惯。更令她难以接受的还是“大使夫人”的生活,在她看来“大使夫人”就是官太太,还要化妆、打扮、衣着讲究,和外国人打交道,比带兵打仗困难得多。后经、邓颖超屡次做思想工作,指出这同样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后,赵兰香,以及与她一样将要出任“大使夫人”的同志才打消了顾虑。但放下思想包袱是一回事,真正出任“大使夫人”却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为此,专门请来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阎宝航、胡济邦负责教这些“大使夫人”外交礼仪。他们从最基本的穿着、仪容开始学起。赵兰香印象最深的是,大使和夫人们还进行过一次关于吃西餐的彩排,内容包括安排主客座位,如何正确吃西餐等具体细节。几经演练,赵兰香顺利过关,走上了“大使夫人”岗位。

1950年9月他们到了瑞典,为了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耿飚夫妇自费找人学英语,休息时两人又常常在一起练习口语,相互纠正发音。凭着拼命学、拼命记的毅力,两人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基本对话,可以适应外交场合的交流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那天,大使馆第一次举办国庆招待会,邀请了500多位贵宾。大使夫人赵兰香身着绣有牡丹图案的中国传统丝绸旗袍,加上淡雅的妆容,举止大方,让众多贵宾眼前一亮,为招待会增色不少。赵兰香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外事活动中成熟起来,能自如地和各国大使、首脑交谈,与不少国家的首脑夫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耿飚夫妇庄重而亲切的笑容,也给各国政要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并结交了不少新朋友,扩大了影响。当地报纸和电台盛赞这次国庆招待会开得很成功,“盛况空前”。

1969年耿飚又出任驻阿尔巴尼亚大使,这也是继“九大”后中共派出的第一位大使。在抵达阿尔巴尼亚以后,耿飚夫妇积极开展与兄弟党的友好工作,但同时他们也发现一些问题:我国援阿物资中,属国内紧缺的钢材、水泥,阿尔巴尼亚并没有用来搞经济建设,而是热衷于到处修纪念碑;援助的化肥乱七八糟地堆在地里根本不用。这些状况令人心痛。耿飚如实将情况向中央作了汇报,中央为此专门调整了援阿政策。

耿飚是的老乡,曾热情地鼓励他说,“将军当大使不算转业,可以保留军籍”,要他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克服困难,发挥军人的优势,为重建新中国的外交关系作出新的努力。耿飚出任中国驻瑞典大使兼任驻丹麦公使,次年又兼任驻芬兰共和国公使,以后还出使过巴基斯坦、阿尔巴尼亚等国,多次出色完成外交任务,深受主席、总理赞许。

从事了20年的驻外大使工作,1970年耿飚回国,又先后担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外交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夫人赵兰香则调回了外交部。夫妇俩还多次陪同出访。赵兰香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到外语学院进修,不断提高丰富自己。

夫妇大使凌青和张联

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外交部。此时出任外交部美澳司美国科科长的凌青刚过26岁。他原籍福建,1923年生于北平,其父林步随系林则徐第三子林拱枢之孙,曾考中晚清最后一代翰林,是清政府公派的赴美留学生,辛亥革命时任过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兼诠叙局局长。凌青考入燕京大学后,积极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并很快加入了地下党。1942年7月被派往八路军晋察冀边区;1944年初夏,凌青奉调延安中央军委办公厅外事组,负责与派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的联络与接待工作。

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凌青担任翻译队队长,不但需要和美国人打交道,还要和印度、波兰、瑞典、瑞士、捷克等中立国家保持联系。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需要大批英语翻译,外交部决定从全国抽调英语人才配备部队。正是这个契机,使到北京外交部办事的凌青,与从满洲里到北京出差的张联,竟然在外交部招待所旁的小饭店里不期而遇,并由此相识、相知,收获爱情。

张联,1930年出生于吉林九台县,家境贫寒,父亲早逝,靠堂姐帮助读完初中后,考上吉林女子师范学校。1948年3月吉林解放,她考上了哈尔滨外语专科学校,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被分配到外交部驻满洲里联络处工作,开始了她的外交生涯。

正是到外交部出差的邂逅,成全了凌青、张联一段美好的外交情缘。在凌青眼里,23岁的张联充满青春活力,她明目皓齿,两条又粗又黑的辫子和双排扣列宁装给人朴素的美;而张联印象中的凌青,显得比较成熟,知识丰富,与别人不大一样。

1954年他们结婚了。他们买了些糖果,请了单位的同事、朋友,、黄华、乔冠华、王炳南都来了。已经是副专员的凌青,结婚时只分到一间没有厨房的大房间,算是他们的家。新婚不久,凌青夫妇即调任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凌青任一等秘书,张联任使馆俄语翻译。三年后,两人又一起调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1961年,凌青、张联先后回国,凌青出任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国际条法司司长,张联则出任外交部第一亚洲司四处处长,一同致力于我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的准备工作。

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了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9月,凌青成为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第一个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的中国代表团代表。1974年6月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在委内瑞拉召开,凌青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出席会议,并代表中国政府与委内瑞拉进行建交谈判,签署两国政府建交联合公报,成为首任驻委内瑞拉大使。1980年5月,凌青成为继黄华、陈楚之后第三个出任驻联合国的首席代表,张联任驻联合国中国代表团参赞。他们熟悉外交事务,阅历丰富,谈吐举止优雅,能清楚、直接地用英语阐述中国政府的立场,受到各国的广泛理解和尊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驻联合国任期结束后,凌青回国出任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张联升任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主管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南亚国家的外交事务。

1991年9月,张联出任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同时兼任驻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大使,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同时兼任两国大使的第一位女大使。她精明强干,积极拓展外交局面,赢得了各国对中国的友好支持。最让人难以忘记的莫过于在斯里兰卡张联离任回国时,大病初愈的斑达拉奈克夫人专门在国会举行宴会给她送行,宴会上斑达拉奈克夫人激动地表示真舍不得她走,说着说着便掉下了眼泪。

1997年,凌青夫妇经历了中国外交史上那激动人心的重大事件“香港回归”后,携手重访福州林则徐纪念馆,心潮澎湃,感慨万千。身为林则徐五代孙的凌青即兴赋诗以表心迹:“粤海硝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国耻家仇今尽雪,只缘华夏又腾飞。”

大使夫妇凌青和张联,因共同的外交事业相识、相知、相爱,他们的“外交情缘”至今仍然光彩依旧!

黄镇大使和夫人朱霖风雨同舟

1982年9月,曾随黄镇出任中国驻匈牙利、印尼、法国、美国大使,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的大使夫人朱霖,应邀走上了北京外交学院的讲台,讲述“我怎样作大使夫人”的特别经历。她忠诚敬业、努力奋斗的精神,并非全是鲜花和掌声的非常经历,以及在战火纷飞年月与丈夫黄镇携手并肩的爱情,让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

黄镇、朱霖,也是在战争年代恋爱、结婚的,只是与其他人的“一见钟情”和“一拍即合”不同,他们的结婚事先是有“条件”的。

1938年,在晋察冀军区当政委的黄镇,与在地方工作的朱霖,通过石玉英的介绍相互认识。起初,石玉英向黄镇介绍朱霖能说会道、吃苦耐劳、办事果断、性格倔强,使黄镇很想立即与朱霖见面。但当石玉英向朱霖介绍黄镇时,朱霖不管什么“黄主任”、“黄政委”便一口回绝了。此后,赖际发等人又做工作,朱霖才勉强同意见上一面。经过几次接触,黄镇认为朱霖有个性、有主张、有追求、不图官,是个能革命到底的好战友;朱霖对黄镇的看法也开始有了改变。

1939年秋太行区召开党代会,黄镇和朱霖又见面了。当黄提出要与朱结婚时,朱霖明确提出三个条件:一是结过婚的不要,对于高干,她信不过;二是婚后要坚持工作,决不作首长老婆闲在家里;三是不愿生孩子,怕影响工作。黄镇表示,一定以无产阶级的道德,和共产党员的人格对待她。于是经党组织批准,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新房是老乡的一间土屋,土坑上铺着席子,垫着自带的马搭子,外加一床被子。结婚那天,军区的领导、同志,北方局、八路军总部的杨尚昆、李伯钊、康克清都来了。婚礼上,他们发誓相伴革命到底,一生一世不变心。

婚后不久,他们便各自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1941年朱霖奉调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组织处干部科任营级组织干事,黄镇任政治部副主任,他让妻子住到组织部,避免与他同进同出。他对朱霖说:“部队结婚的人很少,要注意影响。”黄镇经常外出打仗、或下部队基层,只偶尔回来看看妻子,每次都是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他们婚后的生活十分低调。

1942年5月,日军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对冀中根据地党、政、军机关进行铁壁合围,烧杀抢掠,企图摧毁抗日根据地。5月19日,日军分九路向八路军总部和一二九师部合围。黄镇被派往六分区协助领导开展反“扫荡”斗争,牵制围攻中心区的敌人。但是敌人以大于我军20多倍的兵力,对我军实行层层包围。八路军总部机关撤离上山后利用险要地形与敌血战,组织突围。、罗瑞卿杀出血路突围成功,左权副参谋长坚持留下,继续组织突围。但终因敌众我寡,许多同志壮烈牺牲,黄镇也无音讯。几天后李达参谋长找朱霖谈话,说黄镇这次激战不死即伤,要她做好思想准备。朱霖镇静地回答:“革命总会有牺牲,我能经得住考验,请首长放心。”又过了好多天,黄镇安全回来了,喜悦和考验融合成他俩对革命的坚定。

1946年国共两党签署停战协定,在北平成立军事调处执行部。黄镇作为我方少将首席代表被派到新乡第十执行小组。不断撕毁破坏协定,小组内斗争十分激烈。借我方司机误伤对方翻译致死的所谓“郭子祺事件”迫害我代表团,监禁黄镇达半年之久。我军向对方提出严重抗议,多方设法营救未果。黄镇则誓死和对方斗争到底。他给朱霖写信说:“我今天只不过是自由和行动受到限制和威胁,这根本算不得什么。共产党员头可断,使命不可辱。”11月黄镇终于和新乡小组其他同志由美国代表护送乘飞机回到邯郸。黄镇、朱霖的爱情,再次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

1950年7月,黄镇出任驻匈牙利大使,朱霖任二秘,负责大使馆的行政工作。刚到之初,使馆条件简陋,他们就亲自动手。黄镇擅长美术设计就布置使馆,朱霖脱去鞋袜挖地、打扫、整理使馆大院。不懂匈牙利文,他们就抓紧学习。1952年冬,宋庆龄副主席途经布达佩斯,匈牙利总书记拉克西在欢迎会上向宋副主席敬酒,专门要朱霖作翻译;1953年使馆举行国庆招待会,拉克西应邀出席时,为朱霖的匈牙利语说得特别好而大加赞赏。

1954年,黄镇和朱霖在匈牙利工作四年后,分别转任驻印度尼西亚大使、二秘。当时印尼形势很不稳定,使馆经常面对各种紧急情况,尤其是特务和地方动乱。亚非会议时,大使馆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国际千方百计进行破坏,制造了“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爆炸事件,我国代表团11位赴会工作人员、记者全部遇难。于4月16日下午取道仰光飞雅加达。总理一下飞机,黄镇便抢先一步站到总理前面,公安部副部长扬奇清也立即跟上,其他同志和使馆参赞、秘书、领事全部簇拥在总理周围,组成人墙保护总理。到了迎接车队前,黄镇挥手让朱霖上第一辆车,朱霖和翻译会意立即上了挂着国旗、拉上窗帘的第一辆车;黄镇、扬奇清则一起把总理送上第二辆车,安全地把总理接到使馆。

1964年黄镇出任驻法国大使,中国大使夫妇男不戴勋章、女不戴首饰引为美谈,被认为是中国外交家的风格。在法国,戴高乐是法兰西的国父,戴高乐夫人也有很高的地位。黄镇夫妇到法国后,便与戴高乐夫妇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戴高乐夫人还专门到中国大使馆回访朱霖,成为当时法国外交界前所未有的新闻。自此之后,能被中国大使馆邀请做客,成了巴黎社交界的殊荣。1967年1月17日,黄镇大使和夫人朱霖参加了戴高乐总统和夫人举行的国宴,宾主共祝中、法友好关系不断发展,同时也感谢法国政府对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戴高乐夫人还一再表示要到中国看看,可惜的是1969年戴高乐竞选总统失败而未能如愿。

1973年3月黄镇夫妇离任回国,5月黄镇被派往华盛顿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国联络处工作。在美国五年,他们认识了尼克松、卡特、福特以及老布什总统夫妇。到任后不久,尼克松总统和夫人就请他们去白宫做客,安排总统专机接送。当直升飞机到达白宫草坪,基辛格已等在那里。聚会中,尼克松夫人深情地说,“如果太平洋上架起一座桥,美中两国人民不就联系起来了吗?”朱霖说:“夫人指的是人桥吧,那我们就共同建立起太平洋上这座人桥吧。”总统夫人描述了尼克松1972年著名的访华演讲内容,希望能在中、美之间架起一座大桥,推动两国人民创造新型的国际关系,开创人类和平的新时代。黄镇夫妇最后一次见到尼克松总统是水门事件后,尼克松仍以能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而引为骄傲,认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临别前总统夫人还送给朱霖一个腊梅喜鹊瓷雕作永久纪念。

飚车世界范文5

・911新旗舰!Porsche 997 Turbo最强涡轮版

现行996车系改款为997的消息已经确定,Carrera Coupe在2004年初打头阵,之后约每半年多一个新变种,turbo预计2005年初上市,到全盛期,997会有Turbo、Targa、Cabriolet、GT及Carrera S等最少13个不同变种。保时捷家族的新车,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吗?

情人节贴士:带着你的情人去飚车吧!你一定是最拉风的。

・蕴涵最新科技元素!奥迪全新力作Le Mans quattro

奥迪Le Mans quattro装备了V型十缸引擎,而这台勒芒冠军引擎工作起来可谓毫不斯文,虽没有兰博基尼Gallardo 启动时候的那般狂野,但也足以令你顿时陷入极速赛车的心境,无法平静。搭配涡轮增压后,其最大马力输出达610hp。从1750转开始到5800转,这台应用了FSI直喷技术的10缸机器可持续输出750牛・米的最大扭矩,并由半自动顺序式6挡变速箱和配扭力感应中央差速器的全轮驱动系统分配到四个车轮上。

情人节贴士:如果你想和情人体会真正的驾驶乐趣,那就开Le Mans quattro 。

・百公里仅加速2.9秒!克莱斯勒ME4-12

作为克莱斯勒历史上最先进的汽车,4涡轮、V12引擎驱动、中置引擎的克莱斯勒ME 4-12超级汽车闪亮登场。ME 4-12将会打破后轮驱动,中置引擎超级汽车的性能记录,也会建立一项超级跑车的发展记录。克莱斯勒的工作组和他们的合作伙伴通力合作,使这个项目从开始到结束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情人节贴士:要是没有很好的驾驶技术,启动的时候,油门一定要轻踩。

・超好玩小车!Smart Roadster

Smart Roadster/coupe的整体造型硬朗紧凑,一看就令人感觉它是一款“能跑”的车型。其整个车身的长度为3.4米,并采用了加长版的Smart车的底盘。尺寸与雷诺的 Twingo 以及较早的菲亚特 Panda 非常接近,Roadster依旧沿用了Smart概念车独有的TRIDION(tridion 就是“Smart”上采用的坚固的乘客保护框架的名称)钢铁安全车身结构和可拆卸式塑料车身面板,但全新的 Roadster 还增加了铝质材料的车门。

情人节贴士:有个性的Smart Roadster适合有个性的你创造出有个性的二人世界。

・超廉价高性能跑车!2004丰田Celica

自从1971年首辆Celica下线算起,新款Celica已经是第七代了。丰田高级副总裁Don Esmond称:“尽管新款Celica在性能和外形设计上和第一款Celica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但是对综合性能不懈追求和价位平民化的传统却始终没有改变。”

情人节贴士:和你的情人一起去看看郊外的早春,Celica是你们可靠的伙伴。

・全新V型的前脸设计!大众Concept R跑车

虽然Concept R的引擎中置,但你在车的两侧却看不到有进气口。供引擎“呼吸”的镀铬进气口与大众汽车的标志连为一体,与引擎护栏一同构成了车的前脸。据消息来源说,这样的形状设计在2006该车投产之前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情人节贴士:因为Concept R要到2006年才能上市,所以你可以把它当作下一个情人节的礼物去奋斗。

・黑豹!标致4系新一代旗手“标致407”

标致4系所在的中高端市场重要性日益显著,而4系在过去10年中为标致公司立下赫赫战功,此时406也渐现老态,全新407的出现,意味着406一个时代的结束,4系大旗将交到407手中,407也承担起标致品牌的四大价值理念――动力性、经济性、美观性、创造性。

情人节贴士:既典雅高贵,又成熟稳重,也许你应该开着407去求婚。

・猛兽!全新TVR Sagaris极速狂飚

相信对热衷于国外车讯的车迷朋友来说,TVR这一品牌可谓精品跑车的代言人之一。这个以纯手工制造为招牌的英国超级跑车厂商,有一个惯例,就是会在每年一度的英国车展中推出一款全新的跑车。而这个精品制造的车厂,此前便已经成功推出了诸如T350等超级跑车。而在今年,TVR也没有让车迷失望,继T350之后,又将推出一款全新的跑车――TVR Sagaris,这对于系列喜欢纯手工制造的跑车的朋友来说,可谓又是一个特大消息!

情人节贴士:TVR Sagaris,让你和你的情人体验速度与激情。

怀旧而传奇!宝马Minicooper

宝马Minicooper是一款令无数人着迷的怀旧而传奇、带着英格兰古典美的车子,而且表现出时尚的气息。它将为你的年轻带来极度的自信。它的独特气质使其成为很多人迷恋的对象,宝马的其他车系都替代不了;正如心爱的情人在自己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无人可替。

情人节贴士:Minicooper有一款的令人兴奋的红色,更能在情人节表达出你的浓烈爱意。

经典与流行!大众新甲壳虫

飚车世界范文6

不过,世界汽车市场毕竟还是有着百年历史的成熟市场,我国出现的市场机遇是历史原因造成的。这不曾几何时,汽车市场便风起云涌,突然间自主品牌的车子不好卖了。确实不能以一时一世论英雄,还得用长远的眼光来看问题。这几年自主品牌的领军企业发展也不太平衡,有的利用难得的机遇稳步发展,抓质量抓服务,抓海外市场,力争学着国外车企打造个百年品牌;有的发展得太快了,出现了管理上的漏洞,现在正忙着亡羊补牢呢,还有的就是质量一直上不去,面临着消费者的再次选择。

现在的自主品牌还面临着合资企业自主品牌的打压。这个自主的含义有了新的解释,就是合资企业在中国开发的品牌也叫自主品牌,那就给传统观念中的自主品牌带来了更大的威胁。本来就经验不足,还很脆弱的传统自主品牌在技术上有着先天的劣势,而合资企业不仅占据着品牌的优势,现在还可以拿先进的技术来创造出新的品牌继续扩张市场,合资的目的不是用市场换技术吗,市场是拿出去了,技术并没有全拿到,合资企业的技术不给咱,我们只是起个组装厂的作用,人家在咱的市场上卖车,然后分给咱一杯羹。是不是有点请神容易送神难?现在不仅是合资品牌了,新的自主品牌不是能更占有价格上的优势吗?合资自主企业的利润还是要给合资方的吧!这不是让本来就若不禁风的传统自主品牌不得不再次面临一轮新的竞争。

原本传统自主品牌还想着以新能源车为手段占领市场,某品牌不能说要在产量上超过丰田吗?可现在看了看,真正见得到的新能源车,特别是让消费者试用的确实能上路跑的车还是外资品牌。

上一篇血液制品

下一篇结对共建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