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艳乡村范例6篇

艳艳乡村

艳艳乡村范文1

从主席家乡到小平故里

“从生我养我的家乡湖南省,到学习工作的首都北京,再到挂职服务的小平同志故乡四川广安,一路走来,我很幸运,也很感恩。”刘艳挂职的群策村位于四川省广安市西北,丘陵地貌,群山环绕,面积0.98平方公里。群策村主要经济来源较为单一,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龙安柚。

只要有时间,刘艳就会在村里走访。她走在村里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在村里走动多了,她记得清哪家的小孩在哪儿上学,哪家的老奶奶有头昏的毛病,哪家的老爷爷每天都在屋前的炉子上熬白粥……

刘艳几乎每天都要从她办公的乡政府走约40分钟的路程到村里,村委会原书记许文山总是见刘艳一个人走路,风雨无阻。“雨天她就撑把小伞、穿个套鞋,大太阳天就戴个草帽。现在像她这么能吃苦的年轻人很少了。” “这个女娃娃是个干实事的人。”村民七组的苏月清组长记得,前不久在治理村里的西溪河时,需要砍伐两岸过度繁茂的竹林,刘艳也戴上手套挥起镰刀跟大家一起干活,手上磨出了一圈小水泡,也没见她喊苦喊累。

农村基层工作涉及全村老少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繁杂,随机性强,突发状况多,所以刘艳的每一天都被村里的事务填得满满当当。而且村里的工作不存在加不加班、分内分外的界限,凡是与村子、村民有关的事,刘艳就默认为是自己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职责所在。

刘艳通过走访发现,群策村绝大多数的青壮年都在外地打工,而把孩子留在村里由老人照顾,这就形成了大批的留守儿童。老人们毕竟年迈,对孩子看护、教育与交流等都有心无力。刘艳认为,教育与开阔视野对于孩子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她经常到龙安小学给孩子们上课,带着孩子们唱歌跳舞,给他们讲述外面的世界。六一儿童节时,她为群策村的留守儿童举办了热闹的联欢会。看着这群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开心得又唱又跳,刘艳觉得,这对他们在外打拼的父母也算有个交代,让他们少一分牵挂。

“愿你有高跟鞋也有跑鞋”

刘艳在朋友圈里曾经写到:愿你有高跟鞋也有跑鞋;愿你对过往的一切情深义重,但从不回头;愿你特别美丽,特别平静,特别霸蛮,也特别温柔。

2015年底,当刘艳主动申请要去农村做“驻村第一书记”时,所有人都惊呆了,当时摆在刘艳面前的还有另外一个选择―派驻国外的大使馆工作。大家都不能理解刘艳为什么放弃驻外的机会,偏偏要去农村。可是在刘艳看来,坚持自己的信念并有所贡献与收获就是值得的。刘艳说,大部分人的根都在农村,农村有我们的祖先、亲人和乡愁,在任何时候都不该忘了农村、忘了农民,不能忘了我们的根。作为一个有着7年工龄的机关干部和11年党龄的党员,刘艳觉得自己对农村扶贫工作责无旁贷。

艳艳乡村范文2

打工中奋发学习

1993年高考,刘艳仅以2分之差而落榜,1994年元月,她只身一人到广东打工。

在深圳嘉信电子厂打工时,凭着自己的勤奋好学,她掌握了计算机网络线圈加工的全部技术。为学管理,她花了1万多元,用了两年时间自费参加深圳大学举办的“企业管理函授班”。此外,她还参加了深圳市电子行业协会举办的ISO9000质量标准认证体系学习班,取得了《企业管理函授结业证》,成为了质量标准检验员。为提高管理能力,她还自学了《企业营销管理》。通过三年的努力,她掌握了管理这门大学问,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提高很快。刘艳好学向上的精神打动了这家台资企业老板。2000年,掌握了过硬本领,有着出色表现的她被连续5年打工的企业嘉信电子厂老总任命为企业主管。

刘艳,这位普通的农家女孩,在外出打工的8年时间里,不仅拓宽了视野,改变了自己,更为重要的是掌握了过硬本领,找到了自身价值,为返乡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汗洒创业之路

刘艳在打工的过程中经常琢磨的是如何返乡干一番事业。从1997年开始,她一方面在打工地寻找返乡创业项目;另一方面,每年春节回家乡后,搜集有关家乡经济发展的消息报道,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特别是宜春市即将举办全国农民运动会,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情况,细心的她一一将这些资料收集起来,并装订成册,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研究。2002年初,小刘放弃了3000元月薪的主管职位,用诚心和努力争取到了所在打工企业年800万元的电子线圈加工业务,回村里创办了宜春市鸿辉电子加工厂,实现了把台商企业的一个大型生产车间搬到自己家门口的设想。

她将村里的闲置礼堂和仓库全部用作车间,并自己亲自设计车间的布局,还动员自己的亲戚一起来安装设备;由于刘艳处处精打细算,一个他人要花费20万元资金才能建好的生产车间,她仅用5万元。每天的过度劳累,刘艳一个月便瘦了十多斤。工厂创办初期信誉度不高,招工困难,刘艳一天走几十里路,串家走户,向大家仔细解说。员工进厂后,她实行“三免二兑现”:免试用期、免费培训、免午餐费;当天兑现工资,每周兑现奖励。过硬的措施赢得了群众的信赖,鸿辉电子加工厂不到半年就在当地名声渐起。

2003年初,鸿辉电子厂员工猛增到了近400人,交货额每月达60多万元,加工生产线扩展到10条,这对一个初次办厂的人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刘艳果断采取了“管理三步法”:一是制定岗位标准,按照ISO9000质量标准认证体系要求,制定了有关工作生产管理制度和标准,班前班后组织员工学习,增强他们的质量意识。二是培养骨干和技术标兵,通过他们的努力带出一批技术精英。三是跟踪考核,奖优罚劣。工厂共有QC品质跟踪员10名,对每条生产线,每道工序进行检验、考核,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效益意识。

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产品合格率达99%以上。交货时间每月能提前三天,成为最佳供货加工厂。随后,台资企业嘉信电子厂给刘艳的订单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30%。就这样,鸿辉电子加工厂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机遇。

带着梦想再飞

刘艳从返乡创办企业初始,就把带动附近村组劳动力和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之一。她乐于给城乡劳动力提供技能培训,把自己的厂子作为培训基地。无论进厂的员工能否稳定,她都会免费提供培训,手把手教给岗位操作技能,流水线作业要领,传授做人处事之道。两年中,她向附近村镇和企业无偿发放技术培训资料2320份,直接培训人员达1020人,其中,已有370人在沿海找到了对口工作。

在安置员工中,刘艳把招工年龄、文化、技能等条件放宽,对年龄偏大、家庭困难的农村剩余劳力、失地农民、下岗失业人员给予特殊照顾。在鸿辉电子加工厂工作两年以上的560名员工中,就业困难群体占企业总人数的49%,所有员工中,30岁以上的女工占了80%以上。

艳艳乡村范文3

求富心切,打工妹犯法入狱

自小,刘艳霞就目睹了生活的艰辛,初中还差一学期毕业,她被迫辍学回家务农。1990年,刘艳霞萌发了走出家乡,到外面创业致富的念头。年仅17岁的刘艳霞直奔云南昆明,投靠据说在那儿做生意赚了不少钱的表哥。当时,她只有一个想法:让表哥给安排一份满意的工作。然而事与愿违,表哥将她安排到一家饭店当服务员。工作很辛苦,每天要干14个小时以上,工资每月才200元。刚开始,从小就吃过苦的刘艳霞并无什么怨言。但时间长了,她看到表哥经常游手好闲,却吃香喝辣自在得很,渐渐地心理开始失衡。她弄不明白,表哥做的是什么生意,又轻松又来钱。

一天下班后,刘艳霞到表哥住处去玩,正碰上几个男人围着表哥要“货”。表哥从床底下掏出一包白色粉末一样的东西,来人便递过来一大叠钞票,那一大叠钞票足有5万元。顿时,刘艳霞看得眼花缭乱。她多么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赚这么多钱!既可以减轻父母负担,又能资助弟妹上学。表哥看出了刘艳霞的心思,趁机劝导她说:“表妹,天天做工挣不了大钱,要发财还得发横财。我这里暂缺人手,你不如辞去饭店里的工作来帮我送‘货’,包你能赚10万元以上。”刘艳霞不知那些“货”是什么东西,只知道很赚钱,她心里痒痒的,她想不管帮表哥送什么样的“货”,只要能赚钱就干。

第二天一大早,刘艳霞便按照表哥的吩咐将一包同样的白色粉末送到指定地点。回来时,表哥随即给了她1000元钱辛苦费。接到钱的那一刻,刘艳霞心潮澎湃,这笔钱相当于到饭店干5个月的收入;而现在不到1个小时就赚了。刘艳霞决定跟定表哥“赚大钱”。

1991年的大年三十将近,熙熙攘攘的昆明,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刘艳霞为了赚“大钱”,依然留在昆明替表哥送“货”。那天,刘艳霞第二次去帮表哥送“货”。刚到约定地点,刘艳霞准备拿出“货”时,“你被逮捕了”,突然间公安干警出现在她的面前。刘艳霞作为从犯被判了3年有期徒刑。

法院宣判的那一刻,刘艳霞感到天塌下来了一样,心想这一辈子完了,就像一场噩梦,她甚至想自杀。判决后,她被送到昆明市一所监狱服刑。监狱里鱼龙混杂,各种各样的犯人都有,有的抗拒改造,有的情绪极其消极。刘艳霞刚到监狱时,心想自己已经到了这一步,即使改造好了,今后出狱又有何脸面见人呢?

她感到十分绝望。她经常痛哭流泪,不吃不喝,监狱领导安排她的工作,她不闻不问。在最初的绝望过后,她没有自杀,她想到家中60高龄的父母双亲,想到自己才十八九岁,她不甘心。“你们要放心改造,监狱是重塑人生的起点,对于积极改造的服刑人员,通往新生活的大门是敞开的。”监狱领导的话也时时回响在她的耳边。为此,她在监狱每天6点起床,和狱友一起去劳动,直到天黑才回监狱休息。在监狱领导的帮助与鼓励下,刘艳霞重新树起了生活的信心与勇气,改造十分积极,荣立三等功,减刑1年。

卧薪尝胆,谋生创业再遭挫折

刘艳霞出狱回到家乡,当见到那四壁空空的家和白发苍苍的父母时,刘艳霞的心里十分酸痛。晚上,她总是翻来覆去睡不着,难道我刘艳霞就这样受穷一辈子吗?她想起在监狱中接受的教育和改造,监管人员教导她要树立正道谋生致富的观念,重树生活信心。她暗暗对自己说:我这么年轻,应该有能力自立,创出属于自己的事业。正在这时,镇司法所所长李汉民找到了她,鼓励她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面对昔日的错误,鼓励她东山再起。在李所长的鼓励下,刘艳霞决心第二次打工创业,干出一番事业来。

刘艳霞收拾几身换洗衣服后又踏上了打工创业的征途。然而,一个弱女子要靠打工发财致富谈何容易啊!由于没有可靠的熟人,刘艳霞找不到事做,她在益阳街头流浪了20多天。她饥饿的时候跪在人前讨饭。夜里,她睡过猪棚,曾畏缩在桥洞,也躺过车站、码头――20多天的流浪,刘艳霞尝尽人间冷暖,世态炎凉。若干年后,她一闭上眼,这些往事就构成她痛苦的回忆。

有一天,她打听到不远的沅江市砍芦苇可以赚钱,刘艳霞提着大纤维袋便往沅江赶去。放眼浊浪翻滚的江水,满目凄凉,淹没在一望无垠的芦苇深处,刘艳霞挥舞着大刀杀开了她的第一条谋生之路。

她用几根树枝和几把芦苇搭在一起,撑了个棚子,又找来一些牛毛毡和一些砖头石块,在地上支起一口铁锅,这就勉强算是一个临时的家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夜,刘艳霞以星光为灯,沙滩为床,与江风做伴。

沅江的水很浑浊,喝水也成了件头痛的事。找到江边,刘艳霞才发现“水源”:江边有几个被水牛睡成的水坑,虽然分明可见一大堆牛粪,但囤积的水却很清。刘艳霞拨开水面上的尘埃,再把坑里的水舀出来,小心翼翼地让其沉淀。水装满了一盆,就煮一锅红薯,放几个干辣椒。砍芦苇饿得慌时,就钻进棚子里盛一碗红薯撑一撑肚子。那口粗糙得割手的铁锅,由于长期未沾过油水,以至于生出几圈红锈来。

尽管这活计相当艰苦,刘艳霞依然快活得很,因为一天能赚到10块钱,并且慢慢有了积蓄。尝到了打工挣钱甜头的她干起活来也更加有劲了。当积蓄突破三位数后,刘艳霞改进了打工的方式,用全部积蓄买了一辆人力车,白天砍芦苇,晚上运到纸厂,一天下来,可赚30块钱。苦干巧干了好多个月,她口袋里攒了上万元钱。她想,有这点本钱可经营些小生意了。

刘艳霞来到邻近的桃江县,这里有一个铅锌矿冶炼厂,生产很红火。因为冶炼厂的原材料需要到千里之外的永兴县去采购,所以供应老是脱钩。刘艳霞得知这个信息后,马上敏锐地意识到里面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她咬咬牙,取出自己的所有积蓄1.2万元,赶赴永兴县进了两车铅锌矿。可是,当她把矿运到桃江,冶炼厂质检员检验后告诉她:这些矿石不合格。

血汗钱换来的两车矿石竟是一堆废渣,这对刘艳霞而言犹如一个晴天霹雳。那几天,刘艳霞望着两堆矿石脸容憔悴,哭了一场又一场。1.2万元,相当于全村人一年的收入!刘艳霞颤抖着双手翻开钱包,只剩下11块钱了。

抓住机缘,昔日女囚终成百万富姐

多少个不眠之夜,眼泪陪她一起度过。她恨那些拿假样品哄她的矿石贩子,也得出一个惨痛的教训:不懂行,不识货,难免不被人骗。上当了,跌倒了,只有爬起来重新干。她继续打工挣血汗钱,同时也时时寻找生意机会。她十分注意电视、杂志上的每一条信息。1995年,有消息说,珠海要修建飞机场,刘艳霞眼前一亮,因为珠海机场建设肯定需要大量施工队伍和运输队伍。

刘艳霞这回变得谨慎多了。她先跑到珠海实地了解情况,弄清楚机场工地有什么活可以干。她发现,工地用的沙石,都被当地的老板分包了,但是,由于用量大,这些老板的运力不足。她灵机一动,有了主意:就干运沙石的事。当时,安化的个体运输户不少,但当地的运量有限。于是,她想出一个两地互利的办法,自己来当中间人。她先到信用社软磨硬泡贷了1.5万余元,到夜市购置了几件像样的衣服,把自己打扮一下,和珠海的一些沙石老板取得联系,说她可以承担运输业务。然后回湖南安化,说服了10个车主,组织了20辆大货车,取名为“湖南安化车队”,由她当包工头。经过3天3夜的奔波,车队到达珠海的施工地。刘艳霞的淘金梦也从此拉开了序幕。

她带来的车每运一方河石可赚13元,但刚刚起步的日子异常艰难,为了节约开支,她与工人们同吃一锅饭,同租一间房,中间拉一块布隔开,睡的是地板,出门跑业务骑的是二手自行车。刘艳霞手脚勤快,待人和善,一有空闲,她又成了工地上的主妇,洗衣补衣,做饭打水。车队的工人很受感动,更加卖力干活。那些沙石老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觉得她是个实在人,把业务交给她做放心。

有了口碑,越来越多的老板愿意把沙石交给刘艳霞组织的车队去运。风里来雨中去,1年过去了,刘艳霞的手上已有20余万元的资金了,刘艳霞便自己当老板承包土方,实行爆破、运输、平地一条龙作业。这样一来,每天的收入差不多可以翻一番。

市场经济竞争的“皮鞭”抽打得刘艳霞如飞速旋转般的陀螺,不转不行啊!并要转得越快越好,否则,就要倒下!风风火火的生活、市场的搏杀,消融她女性的温柔,使这位秀外慧中的年轻女子越来越粗线条,不了解刘艳霞的人们这样说:“缺乏温柔,像个男人。”

经过10余年打拼,刘艳霞的足迹遍布了珠海机场、拱北大桥、湾仔街道等30余个工地,她的工程队添置了2台价值130万元的大型挖土机,并积累了300余万元的资金。这个曾经有过炼狱般生活的女子,初创起自己的事业,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富姐。

刘艳霞虽然赚的都是血汗钱,但她很热心资助家乡的公益事业和贫困村民,出手也十分阔绰。刘艳霞所在的村庄和外界的联系是一条一尺来宽的羊肠小道,多年来村民们一直过着肩挑肩负的生活。2003年10月,刘艳霞回家探亲时,做了一件人人称赞的大事儿――捐款5万元,带领村里的小青年把村里的羊肠小道改建成了3公里长的宽阔的马路。由于忙于修路,她把工地上的大事小事都交给了她的助手,工地上管理不到位,一个工程质量出了一点小问题,损失了3万余元。别人都说她傻,为了大家的事儿,把自己的事儿放在一边。刘艳霞不这么想,她告诉父母与家人,损失的钱可以再挣回来,可耽误的时间却没法找回来。晚修一年路,村里的娃娃就得多遭一年罪,村里的大人就得多付一年的运费,比起来,3万余元算个啥呀!2005年8月,家乡遭受特大水灾,刘艳霞立即给灾民汇去了3万元。村里修建希望小学因资金没到位而难以竣工时,刘艳霞又送去了3万元。刘艳霞除了关心、支持家乡的公益事业,对家乡的特困村民更是热心帮助。2007年9月,村里刘吉标考上北京科技大学,因为家庭贫困,无法上学,刘艳霞得知其情况后给他送去了5000元。接到钱的那一刻,刘吉标全家人感动得热泪盈眶。2008年10月,刘艳霞从珠海回家看望双亲大人。她路过洞山村时,听说该村特困村民宁秀英患病无钱去医院医治时,刘艳霞马上赶到宁秀英家里,给她送去了热乎乎的3000元。刘艳霞关心村民及资助公益事业的好人好事说不完、数不尽,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无不为之感动。至今,她共向社会各界捐赠资金达80万元以上。日前,安化县修建黄柘公路、硬化农村公路,运输车队与挖土机紧缺。为支持家乡的经济建设,刘艳霞毫不犹豫地把她的车队开回了湖南安化。

刘艳霞有钱了,但生活得相当低调。她有一辆宝马和一辆奔驰,但只有在参加重要活动时才会动用,平常她代步的只是一辆桑塔纳。由于她从来不化妆和刻意地打扮自己,更没有用一身名牌装扮自己,所以走上街头的刘艳霞,寻常得就像一般的家庭妇女。只有在自己的事业上,她才会显示出不少男人也难以企及的智慧和魄力。

因为刘艳霞的美丽和成功,在工地搬运土石方时,许多男人都怀着各种目的和她接近,但很多人图的都是她的钱、她的事业。经历了这么多事情的刘艳霞老练多了,所以交朋友一向非常谨慎。但有个叫李满初的青年引起了刘艳霞的注意。李满初身材高大,性格豪爽,为人真诚踏实,有一手木工绝活,高中毕业后在珠海开了一家家具厂,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许多女孩喜欢他,他都不为之心动,对刘艳霞情有独钟。工作之余,他常常到刘艳霞的工地转转,嘘寒问暖。时间久了,双方均产生了好感。刘艳霞心想,绝不能因为时间到了,该结婚而结婚,她更注重的是感情。所以,她时时提醒自己,不能掉以轻心,李满初是不是白马王子,还要考虑考虑。

2003年2月,刘艳霞因为设备不够,难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急需添置一台挖土机,可手中资金不足。而李满初手中资金充足,只要刘艳霞一开口,上百万资金马上就可打到账上,李满初也有支持刘艳霞的想法。但刘艳霞对自己约法三章,自己虽然是女人,但女人也要自食其力,不能处处靠着男人。为此,她咬紧牙关,以自己的工地作抵押到银行贷款添置了设备。事后,令李满初对她佩服不已。

一次,他们在海滩上聊天,李满初突然问刘艳霞:“你相信爱情吗?”刘艳霞沉默了好一会儿,在如火的夕阳辉映下,李满初看见刘艳霞的眼睛里满是柔情和神往的光芒,她轻声而清晰地说:“我相信。”然而,在她的心弦被拨动的一刹那,她也感到一份淡淡的失落:李满初的这句话显然不是对着自己说的…… 虽然李满初不懂建筑,但刘艳霞还是很喜欢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讲给他听,并听听他的意见。当李满初得知刘艳霞在工地施工过程中需要建筑方面的资料时,他积极为她查找资料,并给她购买了不少有关书籍。刘艳霞感动之余,觉得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

艳艳乡村范文4

2005年,当京城成千上万的应届毕业生匆忙奔波于大小人才市场时。曹艳春也在四处寻找着自己的“饭碗”。屡次碰壁之后,他想过回内蒙古老家去,可他没勇气面对那里的父母和乡亲;他要留在北京城!

曹艳春在报纸上看到北京郊区一家果农合作社要招聘一名指导助理。要求农学专业的大学生。看到这一消息后,他当时十分兴奋,觉得很适合自己,因为既可以留在北京,又能就业。而且招聘方承诺每月薪资不低于2000元。

果农合作社是村委会成立的一个专为果农们拓展销售市场的组织。开始一两个月,曹艳春特别不适应。他的工作就是跟着村领导去认识一下乡亲、写写销售计划!

两个月后,曹艳春受不了这种“悠闲”。多次向领导反映:“能不能让我再干些有实际意义的活?”领导笑着说:“村里的桃子销路很不好。所以你干脆就专门想一想如何把桃子卖出去吧!”

曹艳春一头钻进了大堆的数据材料中,仔细研究村里的“经济发展史”。自己所供职的大华山镇历来出桃,1997年还被北京市政府命名为“京郊大桃第一镇”,而泉水峪村地处半山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卖桃。但村里的桃年年总是供大于求,村民的付出没有完全得到回报。于是,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进城去帮农民卖桃!

2005年6月底,正是村民们为自家桃的销路犯愁的时候,听说新来的大学生打工仔要帮大家进城去卖桃时,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找到了曹艳春。过去,村民们卖桃都是各卖各的,先是等果贩来收购。卖不动了再挑到市场上去卖。

不久,曹艳春就和村委会另一个熟悉卖桃的人一起。在北京阜城门租了一间店铺作为“办事处”,用于批发销售村里的桃子。忙了几个月后,他一共帮村里的农民卖掉了300多万斤桃,但还是有较大一部分桃没有销售出去!这段时间里,他也逐渐明白了村民最朴素的愿望,那就是“把桃卖出去”、“把桃卖个高价钱”!而他这个“指导员”,就是继续给村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桃找到好“出路”!

旧枝结新桃!出奇制胜“领跑”新农村

为了开辟更多的卖桃途径。曹艳春建了网站,在网络上展示村里的大桃,让外界多了一个窗口了解泉水峪村。2005年年底,为了让村民及时从网络上了解相关信息,他又在农闲时开起了电脑培训班,他当指导老师。那时是北京入冬以来最冷的几天。起初村领导们都以为村民不会来了。没想到许多村民每天都赶了10多里的山路过来学习。看到这种情形,曹艳春心里十分感动。他深深地感觉到:农民很渴望获取新知识。只是以前缺少途径,缺少“领路人”。

2006年3月底,村里的早春桃又结满了枝头,曹艳春按照老办法到北京城里去卖桃,可桃子的产量实在太大。而且集中上市。大批熟透了的桃子给了商贩们压价的空间,价格眼见只能一降再降。最终6角钱一斤村民们也认了!

看着此情景,曹艳春寝食难安。琢磨来琢磨去。曹艳春决定在村里的桃身上下点功夫,比如提高果农的种养技术,使桃的口感更好、外形更漂亮等,哪怕在包装上弄得独特些也好。总之要与别的地方生产的桃有明显的不同之处才行!

如今的苹果都时兴套袋、贴画,或在果实上晒出图案来增加销路,那桃子能不能也来个照葫芦画瓢呢?曹艳春立即试了试,可苹果贴画的那种方法并不适合桃子,因为桃子表面有毛,粘不牢,最后他只能把印着花的塑料袋套在了桃子上,村民们都觉得这方法好,便纷纷采纳,谁知最终却害苦了大伙原来,桃子套袋后,如果太阳直射、气温特别高的话。里面的蒸汽出不去就很容易烂,就像烤熟了似的!虽然曹艳春每天都扎在果园里。利用大学时所学的知识研究太阳的光照,企图改进这种方法,可效果却并不理想,成功率仅20%~30%。无奈,他只好绞尽脑汁地另想新招!

一次,曹艳春跟村书记一起喝茶,那茶壶上面的精美图案又让他灵感突发:这个方法是不是也适合用在桃上呢?村书记说:“不太可能吧?这好像是刻上去的。桃是水果,咋刻?”曹艳春笑着说:“可以给生长时期的桃子套上模具,这样桃成熟后不就也有图案了吗?”中国桃文化源远流长,民间称桃树为神木。奉桃子为仙果、神果、寿桃,是祈福祝寿、吉祥平安的象征,因此他认为最好把圆形的桃子做成寿星佬的形状。村书记听了后也高兴地说:“妙,这办法真是妙!”

到哪去弄这样的模具呢?听说镇里曾经有人用磨具种出过怪模样的蔬菜,曹艳春通过那人专门找到了一家生产特种磨具的工厂。一问吓一跳,人家说:“这种模具我们从来没生产过,我敢断定。全世界恐怕都还没出现过。不过也不是不能做,只是仅这种磨具的设计费就至少要好几万……”

值不值?大家都争论不休。幸好村书记也是个喜欢挑战、眼光长远的老干部,最终说服大家统一决定由集体出资定购磨具。然后曹艳春就开始做试验,最初的时候,他选用的塑料模具是用国产聚乙烯做出来的壳子。可没想到桃的生长力很大,竟把模具都撑变形了!试验失败后,他又让厂家改进,第二批模具是足有半厘米厚的硬质透明塑料。分两个半球,一面是“寿星脸”,另一面是个“寿”字。模具透明是为了让桃着光,上面还留有孔给桃“透气”……一个个桃子被包裹在透明模具里后,仿佛穿了一身水晶盔甲。为了能牢牢地固定住桃子,曹艳春又加宽了边沿。

可这回,一根枝条上紧挨着的桃子却成了“累赘”!由于一根树枝上一般都紧挨着长有四五个桃,而为了培育出一个“寿星桃”,曹艳春只能把其他的桃去掉,否则根本没空间固定模具。可这时很多人开始担忧:还没成熟就去掉的桃显然不能卖,实在太浪费;而这精心培育的“寿星桃”究竟能不能销售出去。能销售多少钱。这还是个巨大的问号!

面对众人的议论纷纷,曹艳春当时压力非常大。

2006年8月,首先做试验的几亩果园里终于结满了一个个可爱的“寿星桃”,只见它们的额头高高隆起。浓浓的眉毛,双眼开心地笑得都眯起来了,慈祥的脸庞红彤彤的――真像是老“寿星”!这种桃子不仅外形独特,个头比原来大了,味道也很不错。大伙品尝之后都高兴地说:“好吃,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天大的胆子!一个桃子卖100元

给这批“寿桃”算了一笔账,村领导们怎么也喜悦不起来:仅模具设计费和制作费,一个“寿星桃”的成本就近10元钱;而为了培育它,要去掉周围三四个桃子为代价,还要算上培育材料费、人工费等,所以大家都认为:如果一个“寿桃”不卖它50到100元的话,果农恐怕连人工搭上都挣不了钱!这么高的价格空前未有,曹艳春不禁冒了一身冷汗。

曹艳春已没有退路!他将“寿桃”直接运到北京阜城门的专卖店,然后印制了一些充满喜庆韵味大小不一的包装盒,最便宜的是一盒一个桃,标价100元。最贵的是一盒8个桃,800元!许多商贩一听吓了

一跳:“100元?谁吃得起啊!”一整天,没卖出去一个。

几天后,曹艳春决定上门去推销,一般老百姓不吃,只有卖给那些做大寿的人。他提着两盒样品专门守在一家生日蛋糕店附近推销,一个小伙子笑着说:“年轻人过生日送‘寿桃’不合适,聚会那么多朋友。一人分一口也不够啊!”他开始瞄准中老年人。看到一个开车的中男人从生日蛋糕店里出来了,他急忙上前:“老板,您一定是给老人家过生日的吧?您看看我这个生日礼物怎样?瞧,‘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如意吉祥,喜气洋洋’,这‘寿桃’可是最近非常流行的生日礼品哪,象征着您的孝心啊!”

那老板看后,也不禁惊喜连连赞叹:“有意思!真是有意思!明天我老母亲80高寿,今天我开车在北京城转了一天也不知道买什么礼物好,看来就这个桃最有新意了!”那老板还表示要多选几个,并要最大的!曹艳春赶紧带其来到自己的专卖店里,那老板一连选了12个!

曹艳春摸到了门,三个月,10万个的“寿桃”很快就卖了个精光,成为北京城里生日礼品市场的“抢手货”! 2006年10月底,曹艳春成立公司,又在北京慧园路、西城区西直门连开了两家“生日礼品桃”分店。

2007年春,曹艳春决定再开拓新的卖桃渠道。泉水峪村有一个名叫胜泉庵的旅游风景区,每天有不小的客流量。这些游客都是从城里来郊游的,因此曹艳春就像导游一样,天天往景区里钻。直接给游客们介绍村里的“寿桃”。一连几天,他拿着“寿桃”四处推销,却没想到闹出了许多误会。因为不少游客看后当时很难接受,惊讶地问:“你这桃怎么做出来的啊?是不是加了什么催化剂之类的东西。是不是畸形果啊?”总之顾客们有顾虑,根本不敢轻易花钱买。

向游客推销不成功,曹艳春开始很郁闷,可后来他灵机一动,又跑去跟游客们说:“朋友们,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信的话你们亲自到果园去摘吧!”从此,他每天都把景区的游客引到由他负责销售的农户的桃园里,亲自讲解生产过程,这样不但消除了误会,还可让游客们体验到采摘的乐趣!这办法特别奏效,他一个季度就推销出去了1万多个“寿桃”,农户们的果园简直成了一个旅游景点!

2007年夏,为了满足年轻顾客的需求,曹艳春又进购了一批12生肖模具。然后生产出“生肖桃”作为年轻人的生日礼物来卖。8月18日那天,他在胜泉庵景区拉来了一个大旅行团。游客们男女老少都有,进到果园看见那些“寿桃”后。都兴奋得手舞足蹈,曹艳春不断地笑着提醒道:“别轻易摘啊! 100元一个。摘了就要付钱呢!”一个老太太看了后乐歪了嘴:“这是胡子,这是眼睛,这是脸……真像啊!”她旁边的儿子立即掏出钱包说:“妈,您看好了,选两个带回去,让爸也尝尝这‘寿桃’。吃了肯定长命百岁啊!”尽管这种桃子比普通桃子贵了100倍,但许多游客说:“如果给老人过生日送上一片孝心。多贵也值得!”

艳艳乡村范文5

40岁的冉艳生活在一个自己也没法解释的悖论里。她一家人在东莞的小屋只能放下一张床。她选择这种生活,是要在农村老家建一座空巢。

面对这个悖论的不只她一人。青年学者吕途调查发现,户籍制约下,农民工这个庞大群体中的许多人有一个共同选择:供血农村盖空巢。

冉艳的打工是由房子推动的。2004年,丈夫打工的煤矿倒闭。“他1994年就在煤矿,干了近11年。”同年,他们咬牙在村里买了房子。房款两万多元,装修花了1.6万,不少钱是借的。她买的是同村人刚建好的房子。“房建好后,房主因为欠债,就出去打工了,把房子卖给了我们。”

为还欠款,冉艳一家三口也踏上原房主的路――离家打工。

46岁的丈夫念过4年书,打工一个月挣1300多元。冉艳在出租房楼道里做手工。“我身体不好,当年生孩子落下的病,坐久站久都不行。”冉艳解释她没有进厂做工的原因。“我现在做手工挣不了多少钱,做手机上面的挂件,一天做2000个,才挣14元,一个月大约能挣五六百元。”

从江苏到广东,这些年来,冉艳家里的房子一直闲着。

“他们在城里工作,盘桓于局促的居室,劳动汗水换来的工资绝大多数都用在了老家盖房子上。”吕途说。她在《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一书中,统计了包括冉艳在内的在东莞打工、老家在重庆奉节县农村的新工人买房和盖房情况,全部8名新工人中,6名在镇上买了房子,两名在村里买了房或者建房。这8人出来打工时间最短的也已超过10年。

在四川邻水县柑子镇斑竹村,吕途依旧有所发现。这里的房子造价在几万元到几十万元间,但主人都不在家,很多人为此花光了一生积蓄。

56岁的老朱就在其中。他一家人都在广州打工,包括老两口、女儿、两个儿子和儿媳妇。2009年,老朱辞工回斑竹村,用3个多月,雇10多名工人,花17万元盖起一栋4层小楼。“打工挣的钱全花完了。”但老朱认为值得,“这里家家户户都这样,打工的钱基本上都花在建房上了。”

老朱还打算出去打工,儿女们暂时不回来,小楼即将沦为空巢。

实在不行就回老家

同村的林婆婆家也是4层楼,连厕所装修得都很豪华。400多平米的小楼只有林婆婆和10岁的小孙女居住,儿女都在外面打工。“这房子花了20多万,儿子打工的钱都花这上面了,还欠了几万元债。”林婆婆说。

调查中,吕途觉得奇怪,“他们建房子,又不住,到底为什么?”

她发现,冉艳这一代打工者在打工日子难熬时会安慰自己:“等挣够了钱,就可以回老家了。”据全总2010年抽样调查数据,新工人占整个打工者群体人数的60.9%,他们已成功取代第一代打工者,成为大多数。但对未来,回老家仍是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的选择。他们真的会回去吗?

调查发现,回老家恐怕真的是新工人无路可走的选择。2009年,北京工友之家在《打工者居住现状和未来发展调查报告》中问,“如果你以后在城市找不到工作怎么办”。竟有65.1%的新工人选择“回老家”。

艳艳乡村范文6

这犹如石破天惊的消息一下子在初冬寂静的屯子村传开了。今冬的阳光格外暖和,刺眼。渺远的鸡鸣狗叫时而从依傍浦河畔排排整齐的小康区里传出,村里很多人都去帮刘老汉搬迁新居,他们笑着,搬着,闹着,看着,油亮的红木沙发,素淡的荣事达洗衣机,偌大的液晶电视,高贵的橱柜。从狗娃弟弟的五征三轮农用车上小心翼翼的走下来,在大伙的搀扶挪动下,进了新家,大门门楣上“清雅闲居”四个鎏金大字闪耀醒目的光辉。“小兰,你是大学生,这个这个荣事达是什么意思嗯?”“哎,要是狗娃在,他在外面跑,见识广,肯定能说上个所以然。可惜地震……他……”“嘘,小声点,让小兰听见有你好看的,注意点。”“今儿是大伙高兴的日子,那个要说吉利的话,蛮子,你懂不懂。”“大头,我告诉你,荣事达不就是这个光荣了事先到达呗!”“哦,对对对,有那么回事。”“冰箱放哪儿?小兰。”“真??拢?悴换嵛饰收啪??rdquo;狗娃弟弟使着眼色冲蛮子大声的说,“张军,你是技术员嘛,看哪儿合适?”“别再损我了,好不好,大哥,你看着办吧,要不先放在客厅的旮旯怎么样?”刘老汉穿着一身新深蓝色外衣,一会给大伙散发着香烟,一会擦洗着自己今年丰收的红富士苹果,脸上挂满了微笑,叫女儿小兰照顾好大伙,张军吸着烟,轻轻地拍着身上的灰尘。“知道了,爸,您腿痛,就歇着吧,让我来。”飞快的小兰回头对张军说,“快点去给大伙冲茶啊。”“哦。”蛮子吐了舌头,嘿嘿的笑个不停。村里老支书老李叹了一声:“光棍,哎—就是光棍—”几位妇女笑着·摸着走进新农村的新家具;村里的孩子闹着·抢着地上的喜糖……

老刘的家变化了,新房子是今年地震后给盖的,是政府的号召和支援扶贫下新兴规划的小康居民区。也是狗娃被送进市里医院抢救的日子里盖好的。村里56户农户人家,基本上会在明年住进新家。虽说是初冬,枯叶飘落,然而通向村里新修的柏油路两旁,刚开尽花的花槐依然在暖阳下枝枝青翠欲滴,那是老支书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市里科技园艺室和几位老前辈搞科研实验,杂交培育成功的新品种花槐树,几位老汉笑着称赞说:“一年开两次花,没见过,奇了。”这话被几个骑自行车回家的学生听到,他们中有人大声喊:“爷爷,那是奇花异树,知道吧—”“啥—大声些,小兔崽子,别骑的慌,当心啊!”

冬月的车流积满了屯子村的小康区,刘老汉挤过了人群,进了村委会,他是没事,想问问狗娃的消息。院子里流动着很多人,高音喇叭播放放着近期市里新闻,听说市里领导今天要来视察县级新农村示范区,新上任的支书是谁呢?有人在看村委会办公室门前张贴的劳务输出招工广告,有人在咨询今年苹果的销售渠道,也有人在打听生猪的价格,几个打工回来的年轻人谈论着驾校和新车的话题,涨了工资的几位教师,医生也交谈掐算着楼房的问题。是啊,村里人这个时月大都忙完了自己的农活,开始了一年中最消遣的日子,男男女女在这个偏离县城的小山村里可以串串门,拉拉家常。“老刘,这几天不见,身体可好?”老支书碰见了刘老汉笑着说。“好,好。那个—”刘老汉诺诺的闷声说,刘老汉自觉到口的话有怯懦的咽了下去。老支书拽着他进了办公室,掏着旱烟感叹的说:“是啊,这变化可真大,老刘啊,现在政府政策这么好,咱们种地不纳税,上学不缴费;合作医疗有保险,低保年年拿到手。多好,真是想不到啊,你呀,想想你以前的光景,老刘啊,你可要挺住。”“嗳。”老支书的一番话使得刘老汉忍不住的点头,也禁不住陷入了往日的沉思,他的眼眶湿润了……

十多年前,刘老汉是村里典型的五保户,李村长多次动员他早点进镇里挺好的一家敬老院,然而性情倔强的他硬实不吭声,记得他的唯一一个儿子去新疆打工,也记不清那年那月在一次下班途中,跳进冰冷的河水中为抢救落水少年而走了,失去爱子之痛使他越来越沉默了。老伴承受不住这突如其来的噩耗,渐渐的消瘦,终于有一天也撒手人寰,忍不住的伤痛把五十不到的老刘鬓发匆匆染白,岁月的河流过早的悄悄爬上他的额头,但他的目光始终盯在他培育的那片五亩果园里,还好,有了近几年乡政府年轻的科学技术员张军包村三五不时的指导和照顾,园里的排排行行幼苗像落地的娃娃快乐的成长起来了,渐渐的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春季束花,秋里收果,秋里收果,春季束花。几年下来,仿佛值得他欣慰的是,女儿小兰考进了市里一所师范学院,走出那间破败不堪的窑洞时候,会和邻里打声招呼,然后一头扎进那片苹果园。女儿上了大学,他一个人有时顾不上做饭,就啃冷馒头,吃些咸菜,喝点茶水,好在有一次被雇请来套苹果袋的年轻寡妇艳玲撞见,她们一块来四个人,个个手巧利索,动作干练,年年被乡里农业技术员推荐给果农束果花,套果袋。当忙完这些农活,她们四人就会处理好家务的空闲时候,钻进她们的民间工艺小作坊,做起精巧别致的香包来。所以被近里的乡亲成为“四朵金花”,她们头围纱巾骑自行车东奔西走,远近乡村果树里都留下了她们的足迹,这不,在老刘破落的窑洞家里,艳玲瞧见了老刘的窘况,几件简单破损的桌椅斜靠在土墙,一台看起来有十来年的彩电是这间屋子很亮丽的风景,除此之外,没啥吸引人的物件,艳玲的鼻子好久没咋的一酸,对怔住吃饭的老刘说:“你,你能不能炸热了吃……”“小艳,那个—没事的,你要喝水?那你就喝,我出去了。”老刘带着饭出到院子里,喊止那条“汪汪”直叫的黄狗,艳玲喝了水,一看下午时间还早,就挽起衣袖,洗了手,给老刘做起面条来,一霎时,灶膛的柴火熊熊燃起来,那些被老刘和张军修剪下来干枯了的果树条发出哔哔剥剥的声响。老刘去果树园收拾好工具,回来时,艳玲已经做好了饭,盛好放在桌上,走了。刘老汉想看傻了眼的孩子半响回过神来,乐呵呵的笑着:“嗯,家乡的韭叶面,真够味儿,吃了有精神!”他赶快洗脸,端起了饭碗。

以后的日子里,黄狗不再向时常来串门的艳玲叫了,暑假回家的小兰对张军说:“张军,自从艳玲姨一来我家,我家真像个家,景气的多了,我爸的衣服总是干净净的。”“是啊,艳玲姨快成了这家主人呗。”“啊,那我爸。”“我怎么了,小兰,小张,瞧你们乐的,有啥事呀?”老刘进屋,小兰和张军都挤了眼,笑了起来。张军递过毛巾对老刘说:“叔,你看艳玲姨咋样?”“什么怎么样?哦,她呀,手巧,手快,人厚道,嗨,小张,你问这干嘛?”“没啥,就是问问您能不能和艳玲姨这个?”小张走近老刘跟前,伸出两个大拇指冲老刘比对,“唉,不行不行。”老刘一下子明白了两个年轻人的话意,脸唰的一下涨的通红。“爸,怎么说不行,现在都啥年代了,你怕啥?要是我艳玲姨同意,你可不要落伍哦。”“小兰,你懂啥,年龄还小,好好读书,这种事女娃子不要。”“爸,我都二十一岁了,还老说我小,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了,思想观念还那么守旧。”“恩,说什么?你敢跟爸爸这样说话,我的思想怎么了,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做一个老实人,你忘了?对不对,小张?”张军端着饭碗嘿嘿的笑着,老支书突然闻风似的闯进了窄小的屋里:“呵,你们吃饭啊,老刘,你们的谈话我全听到了。”“叔,您吃饭了吗?我给您盛去。”小兰笑着站起去厨房,张军和老刘客气的赶紧让座,“不忙,不忙。”老支书按着老刘和小张坐下来,语重心长的接着说,“老刘啊,孩子说的对,时代变了,人总是要变的。有些人转变了思想认识,学会了一门科学技术办食品加工,办砖瓦厂,办造纸厂,养殖场等等,富了自己,也富了大伙,同时也服务了社会。像小张这样的国家干部,能把改革的风带来,吹绿你的果园,就能吹绿你的思想认识。好了,我不多说了,刚接到乡里通知,明天乡上书记和几位领导要下乡查看验收科技兴农试验成果,咱村准备推荐的新品种果园和狗娃的生猪养殖厂,另外,有时间就去看看艳玲的香包作坊。哦,对了,关于你和艳玲的事村里大多数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你慢慢想吧,她的工作我去做。我走了。”“支书,吃了饭再走啊。”张军没挽留住老支书,老刘听的入了神,小兰指着爸爸偷偷的笑着。村委会的高音喇叭里在黄昏时分总会放一些流行歌曲来刺激似乎封闭多日的小村庄,这个时侯,传出“我想要个家,一个不需要太大的地方。”

几月后,金秋的枝头挂满硕果的时候,狗娃的养殖效益翻了一番的时候,艳玲的香包作坊被县上指定为民间工艺作坊,作为很有我县民族文化特色的小商品—香包推上网购买的时候,艳玲和老刘结婚了。

一年后,小兰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县上一所中学任教。张军被提拔到乡农科院任技术顾问。小兰和张军结婚。

几年后的一天中午,x县发生了多年未遇的地震。余震波及十万平方公里。屯子村受余震较为强烈,一些土坯房和窑洞有了裂缝,老刘一家正忙着给孙子过岁岁,喜酒正喝的起劲,桌椅晃动起来,窑洞口向下落尘土,“地震了”嘈杂慌乱中大伙纷纷向外跑,原坐在一起已喝的半醉的狗娃大头蛮子一下子吓醒了,狗娃大声的喊着:“老刘的孙子要抱着!”他三人分别冲进三个窑洞寻找。狗娃冲进正往下掉落尘土的小兰窑洞,从炕上一把抱起熟睡的娃儿,揽在怀里奔出了即将坍陷的窑洞,他已经成为土人,正碰上大头和蛮子硬拉着艳玲姨出来,“老刘—老刘还在里面。”艳玲姨哭喊着。“狗娃,狗娃在哪儿?”老支书顺地摸着挤落的老花镜,嘴里喊着,“救老刘,你们是咱村顶呱呱的,缺一不可。”窑洞抖的厉害了,狗娃将娃儿接给大头,一把拉开张军,猛地冲进已掉土块的窑洞,把老刘推出窑洞的那一瞬间,窑洞口塌陷了。

与此同时,小兰所在的学校也有着明显的余震,在校长和老师的有力组织下,学生有序的下楼,集散操场防震。除了塌陷了几间土坯房,窑洞和塌伤几头家畜外,村里再无其他伤亡。

余震后,血土沾满的狗娃从废墟里抬救出,送上了市立医院的抢救车。村民中有人默哀,有人注视,有人脸上泪隐隐,呜——只有这惊心的救护车声划破此时此刻空旷的村庄,车启动了的时候,小兰闻讯从学校急忙赶回,扑向走起来的救护车,张军拉住了小兰,小兰一声“狗娃哥。”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惊醒了在场的所有人,随之狗娃的喊声在人群中愈来愈多,大头和蛮子咧着嘴竟然不由得哭了起来。“大家静一静,听我说两句,不要哭,不要哭。”老支书上了一辆农用车,挥着手说,“大家不要太着急,我们的狗娃一定没事的,张副市长直接打来电话说呀,市里会安排最好的医生医治狗娃的,请大家放心。”“真的假的?”蛮子咧着嘴问道。“我老李活多半辈子还没在人前说过假话,请大伙放心,市长还说,余震造成的人民损失国家会立即做出反应,给大伙补贴的。现在党中央号召我们全国人民起来抗震救灾,”后面的话在嘈杂声中听不清了。

灾后重建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开来。

几月后,中国庆阳第六届香包民族文化节比往年端午节滞后,延期举办。艳玲姨的香包很多被作为精品参展,大大的吸引着外来投资者和游客观赏的眼球。

初冬的季节里,销售完苹果的刘老汉住进了小康。

刘老汉正回想着从屯子村走过的路时候,“狗娃哥回来了。”“狗娃哥回来了。”正写自己大半生工作总结的老支书听到外面的说话声,马上顿笔,抬头看了窗外,很多人嚷嚷着走出村委会大院。刘老汉眼前一亮,也随着人流健步走出院子,随着一辆上海华普轿车停止,车上走下一人,浓眉方脸,西装革履的高个子,身边也下来一位穿着时髦的清秀女子,看着黑压压的人群,那位女的说:“狗娃哥,大家都看你那,我怕。”“娟子,别怕。别老看着我,不认识了?”狗娃的出声,“这是狗娃子,咱村里有名的企业家啊,大家看看呀,真是狗娃子。”艳玲姨说着,摸着,。大伙才一下子一拥而上,想抱住狗娃亲热,被娟子劝住了:“狗娃的双腿粉碎性骨折,严重感染,被。安上了假腿。不过,我会照顾他一辈子的。”大家静静地听着这仿佛从天堂传来的声音,在暖阳的普照下,声音混合在院子里高音喇叭传出的唱腔中“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仿佛传得很高,很高。

人群中有两个人,一个人老泪纵横,一个人捂住了失声的鼻子。

上一篇赢在职业化

下一篇固体废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