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花还似非花作者范例6篇

似花还似非花作者

似花还似非花作者范文1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325000)

曹雪芹于“悼红轩”中呕心沥血撰写的《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在亲友间先后借阅传抄,留下各种版本。在各种版本中,仅仅林黛玉的眉和眼的描写,就有多达近十种不同的版本流传世间:

(1)甲戌本:“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在甲戌本上,有的字加了红框,说明作者对框内的文字还不满意,还要修改。

(2)己卯本:“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笑非笑含露目。”

(3)庚辰本:“两弯半蹙鹅眉,一对多情杏眼。”

(4)蒙古王府本、戚本:“两弯似蹙非蹙罩烟眉,一双俊目。”

(5)杨藏本:“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目。”

(6)甲辰本(梦觉主人本)、程甲本:“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7)舒序本:“眉弯似蹙而非蹙,目彩欲动而仍留。”

(8)卞藏本:“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飘非飘含露目。”

(9)列宁格勒本:“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对于这些不同描写的优劣,红学家们各抒己见。马瑞芳教授在《马瑞芳趣话〈红楼梦〉》一书中写道,林黛玉的眉和眼是“讨论了二百年的眼睛和眉毛”,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林黛玉的眼睛和眉毛到底是个什么样儿?成了红学史上一个有趣的难题。现在通行版本中关于林黛玉眼睛的描写,争论最多的主要集中在两种说法上:一是,“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林黛玉进贾府》,采用的就是198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这一版本);二是,“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2000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那么,哪一种更好呢?

从曹雪芹描写人物的一贯手法来看,应是“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曹雪芹描写的人物肖像,一改传统小说的陈词滥调(如说美女,动辄曰“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将人物的特征个性融入其中。比如,令人津津乐道的《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肖像描写,就写出了她“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的泼辣性格。即使笔墨较少的贾氏三姊妹,曹雪芹也写出了她们各自的神韵和特点——迎春之温柔懦弱,探春之神采飞扬,惜春之孤僻冷漠,寥寥数语却让人过目难忘。对于林黛玉的相貌,曹雪芹就更是煞费苦心。

首先,林黛玉的相貌神韵是借宝玉之眼写出的。在贾宝玉的眼中,诸如服饰之类的俗物他根本没有关注到,吸引他的是林黛玉的神态:“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迎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在宝玉看来,林黛玉比西施还要美,她的美是带有愁思的美,是娇弱的美,又是灵秀的美。她带着淡淡的哀愁,弱不禁风,静止时,像姣花倒映水中;行动时,又像柔弱的细柳。林黛玉的美又是和“慧”连在一起。比干是传说中最聪明的人,林黛玉较比干的心机还多一窍,蹙眉的林黛玉就比捧心的西施更多一层智慧的美。所以,林黛玉的美总是跟多思多愁联系在一起:她见落花飘零而自伤身世,常常抱膝枯坐、自泪不干;又闻《牡丹亭》,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大自然的花开花落,人世间的风霜雨晴,她敏感的心灵都时时感受并呼应着。林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只有跟“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合在一起,才显示出其独一无二的气度、神韵,才具有超凡脱俗的美:她的眉毛细长而弯,像挂在树梢上的一抹轻烟。眉好像皱着,又好像没皱着,含着淡淡的哀愁。眼睛好像刚刚哭过,又好像含着晶莹的泪水,这才是林黛玉:是绛珠仙子为报甘露灌溉之恩到人间还泪,是孤弱女子丧母别父、无依无靠来依傍祖母。“似泣非泣含露目”,既可看出前世的绛珠神韵,又可看出今生的黛玉风姿。而“似喜非喜”既不符合当时林黛玉的孤苦的处境,又不能展示其独特的神韵,难怪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要直斥其“粗俗至极”。

其次,对林黛玉的相貌,曹雪芹没有像写王熙凤那样系统地、工笔地描写,而是采用传神写意的手法,把具象抽象化、形体灵动化、相貌神韵化。翻遍全书,竟找不到关于黛玉相貌的具体刻画,甚至面孔是长是圆、身材是高是低、皮肤是黑是白,都未涉及。在《林黛玉进贾府》中,眼睛是写到了,但绝口不提形状大小及眸子的光暗深浅,眉毛像一抹轻烟,粗细长短则没有说明。作者这样写,就是艺术表现的留空白、留余地,让读者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人物,想象林黛玉的神韵乃至文化内涵和修养。我们知道,红楼中的女子是各具风采的。如果说薛宝钗是社会化的,史湘云是自然化的,那么,林黛玉是诗意化、艺术化的。林黛玉是大观园中最具诗人气质的一个女子,是一个文化素养非常高的少女。我们对比王熙凤的肖像描写,就能看出其中的奥秘:写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眼睛眉毛的形态样子一目了然,语言通俗易懂,所用的比喻也是日常熟知的事物,因为王熙凤从小没读过书,不通文字。而林黛玉的肖像,没有一些文化素养的就很难理解,仅仅林黛玉的眉毛,就有两个出处:“蹙眉”来自《庄子·天运》:“西施病心而颦。”“颦”就是蹙眉的意思,贾宝玉马上送给林黛玉一个字“颦颦”,也是这个意思。“罥烟眉”来自《西京杂记》(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又称“远山眉”,意思是疏朗的眉毛像挂在树梢上的轻烟,是化用远山眉。林黛玉的两弯眉毛居然跟古代两位大名鼎鼎的美女都挂上了钩。林黛玉的眉眼让我们感受了一种空灵艺术之美。如果与“含露目”相配,则更具一种诗意之美。“露”比喻两目湿润,似有泪光。同类取喻,具体生动;以“情”对“烟”,则隔了一层。“含露目”对“罥烟眉”贴切无匹,写黛玉眼睛水汪汪的,如含有仙露明珠,显得形象空灵;而“似泣非泣”,也远胜“似喜非喜”。“泣”比“喜”更有动感,容易使人联想到哭泣、泪珠、愁苦等,使人顿生爱怜。《红楼梦》之哭泣多者莫过于林黛玉,“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它让我们想到那用一颗颗晶莹的泪珠凝结成的一首首美丽动人的诗篇——《葬花吟》、《秋窗风雨夕》、《题帕三绝》、《桃花女儿行》等,让我们看到一个“独倚花锄泪暗洒”的林黛玉,“已教泪洒窗纱湿”的林黛玉,“抛珠滚玉只偷潸”的林黛玉,“泪自长流花自媚”的林黛玉……林黛玉的“泪”,有“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外在情态,更有“感时溅泪,恨别惊心”的内在情韵。可以说,“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这两句话抓住了林黛玉生动典型的气韵素质,暗示其悲剧命运,并寄寓深切的同情,也为后来林妹妹的悲剧命运定下了基调。

似花还似非花作者范文2

一、博喻

所谓“博喻”,就是指一连串的比喻。宋人贺铸的词《横塘路》便因博喻而出名:“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作者接连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来比喻闲愁,不可谓不新奇。而白居易的《花非花》则通篇采用博喻,十分罕见:“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二、互喻

苏轼的比喻也总是那样令人称奇。他有一首《少年游》,上阕是这样写的:“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这里的两处比喻关联很紧密,先以杨花喻雪,点明时令是初冬;再以雪喻杨花,点明时令为晚春。形象的比喻巧妙地透射出季节的变化,从而抒发出难言的离愁别绪。这种用对比构成的比喻,可称之为“互喻”。

三、反喻

宋人吕本中《采桑子・别情》中的比喻,则又用了另一种方式:“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上阕说君“不似”月,下阕说君“似”月,人为地造成矛盾,产生强烈的修辞效果,使得情感深沉缠绵。这样的比喻,我们可以称之为“反喻”。

四、分喻

似花还似非花作者范文3

关键词:拟人 比喻 炼字 炼句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11-0087-02

作者简介:嵇莉莉(1980―),女,江苏灌南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灌南高级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醉花阴》这首词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其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三句堪称字字珠玑。据说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蜜月中的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时维九月,又值重九,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独处深闺的她便写了这首词寄给丈夫。丈夫吟诵之余非常叹赏,于是闭门谢客,废寝忘食,写了五十首词,连同清照之词一同送至友人陆德夫处。陆德夫看罢说“只三句绝佳。”即“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此三句深为历代读者称颂,并传诵广远,其重要原因就是李清照成功地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呈现出凄美的画面。

一、化拟传神

本句中拟人修辞用得尤为精当,第一处拟人是“帘卷西风” 。“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之意,此处的“卷”不同于“风卷落叶”的“卷”,此处“卷”即“掀开”意,通过写寒风侵帘而入描摹出西风之无情,从而让读者深切感受到思妇凄苦的内心。

第二处拟人在于“瘦”字,将黄花人格化,精妙地写出花之憔悴。前句是“帘卷西风”,卷起珠帘,可见她风之疾,诗句写风大往往是为表现花的生长环境从而写出花凋谢飘零之情状,如“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人似黄花瘦”也正是为写出花之零落,因而“瘦”字解为犹如人之柔弱憔悴,即将凋零的拟人化,从而更好地表现出人之憔悴。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词人的写作目的判断,词人是为写自己“纤细”还是为写自己“柔弱憔悴”呢?我们平时说一个人很瘦,可以理解为她身材好,亦可理解为她身体太单薄, 但这样的理解不能体现她的精神状态。而且本词倾诉的是思念丈夫的愁苦之情,显然不能简单地把“瘦”理解为词人身体单薄,而应该理解“瘦”字含有的精神状态――憔悴。黄花憔悴已让读者不堪,伊人亦憔悴,就会更令读者心碎,而若读者想到伊人对着凋零的花,伊人心中必定愁肠百结,读者必定深感“销魂”,而此词的第一读者正是词人丈夫。因而此处的“瘦”应该是人所独有的“憔悴”的精神状态,寓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充分描绘出花残人瘦之凄美,这样更能反映“相思”之苦。由此可见此处运用了拟人手法。

二、取譬多端

“人似黄花瘦” 中“似”即“好像”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伊人似凋零的花一样憔悴不堪,从而突出“销魂”之意。这一段作者合理想象,将人经历的离愁比喻成风霜对黄花的侵袭,我们可以想象东篱初开的黄花在肃杀的秋风中如何渐渐凋落,以及凋落之后的枯萎之态,这样的新婚分离给作者带来的体损神伤也便真切透彻。这样一来,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悲愁和离愁,既高远深刻,不着痕迹,又不落俗套,同时还较有新意。其实这句还完全可以看作是咏菊兼咏人的佳句,经冬不凋,傲霜独开,风格似梅,但又胜梅,它还比梅多一层坚守晚节的高尚情操。李清照在孤独寂寞中把酒赏菊,就是表明她有着似秋菊一样的高洁胸襟、坚贞品格和孤傲脱俗的气质。帘卷西风,使她突然感觉到自己正如这秋菊一样,也将在更加寒冷愈加萧瑟的深秋中越发地瘦弱、憔悴,于是便顾影自怜、对菊兴叹,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怜菊就是自怜。秋菊与作者的境遇大体相同,命运大致相似,所以说该句中的“人似黄花瘦”形象地表现了人菊融为一体的意蕴,读之不禁黯然消魂。如果没有这样的比喻,整首诗的诗情画意就淡薄了。有人理解此处运用了夸张的修辞,类似于“燕山雪花大如席”,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但“人似黄花瘦”不是夸大人的憔悴程度,“似”即“好像”的意思,人和花有着共同的相似点――憔悴,作者在此处运用比喻形象描述出人的精神状态,写出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

三、一字秀雅

一个“瘦”字,在整篇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把“愁”字推向了最高峰,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力。此一个“瘦”字,从炼字这个角度来说,是前人不曾用过的,有它特有的创新性,称得上是该词的“词眼”,因为它归结全首词的情意,上面种种景物描写,都是为这种思想情感作铺垫。全词开篇言“愁”,结句冠“瘦”,可谓浑然一体。应该说“愁”是“瘦”之因,“瘦”是“愁”之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在这一“瘦”字上得到了最形象、最集中的体现。形象地说,全篇画巨龙,结句点金睛,“巨龙”画得精巧,“金睛”亦点得巧妙,这样便相映成趣,创设出了“情深深,愁切切” 的情境,耐人寻味。

似花还似非花作者范文4

关键词:古诗词 疑 误解

阅读古诗词的一个难点是由于古今词义的演变,稍不留意就会犯“以今律古”的错误。就拿“疑”来说,现代汉语一般用它来表示“怀疑”“不能确定”之义,而如果在古诗词中也这样理解的话,往往就会出现偏差。譬如出自陆游《游山西村》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恐怕多数人都要不假思索地以为“疑”就是“怀疑”的意思,这从一般古诗选本对它不作解释可以看得出来,从一些诗词鉴赏词典的串讲中也可以看得出来。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游山西村》注释④“疑:怀疑,以为”正是这种观点的反映。

除了“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外,古诗词中容易招致同样误解的“疑”还有很多,如庾信《舟中望月》:“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杜审言《杂曲歌辞·大酺乐》:“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王炎《鹧鸪天(淡淡疏疏不惹尘)》:“疑浅笑,又轻颦,虽然无语意相亲。”其中,“疑是地上霜”“疑是银河落九天”与“疑是故人来”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句子,而句中的“疑”也屡屡被当作“怀疑”之义出现在各类教材、教参以及辞书中。然而,就上述诗词的语境来看,月光、梅花、瀑布和风都是已经点明的意象,作者只是捉住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来打比方罢了,哪有怀疑之义呢?所以说,上述诗句中的“疑”都不是“怀疑”,而是表示“好像、如同”之类的意思。

“疑”表示“好像、如同”义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它常在古诗中与“似”“若”“如”等对举。如卢照邻《十五夜观灯》:“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烟疏疑卷幔,尘灭似销氛。”李峤《风》:“带花疑凤舞,向竹似龙吟。”沈佺期《钓竿篇》:“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李白《春日归山寄孟浩然》:“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刘禹锡《杂曲歌辞·忆江南》:“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白居易《玉水记方流》:“似风摇浅濑,疑月落清流。”元稹《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入衙官吏声疑鸟,下峡舟船腹似鱼。”杨泽民《塞翁吟(院宇临池水)》:“低疑洛浦凌波步,高如弄玉凌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疑”与“似”也由此连用作复音词“疑似”,表示“类似、相似”之意,进一步引申为“嫌疑”“不能确定”“似是而非”等义,沿用至今。

由此可见,所谓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实际是在写那种山环水绕似无出路,却突然峰回路转,前途隐现的欣喜。在这里,作者并无迷惘、困惑之感,将“疑”理解为“怀疑”是不合适的。

像这样用“疑无”来表示“好像没有、似乎没有”的例子也是习见于古诗的,如:顾况《王郎中妓席五咏·舞》“落花绕树疑无影,回雪从风暗有情”,写舞者姿态轻盈快捷,如“落花绕树”似无踪影,又如“回雪从风”脉脉含情;罗隐《钱塘江潮》“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写钱塘江潮声势浩大,似无涯底;司空图《永夜》“永夜疑无日,危时只赖山”,写长夜漫漫,似无尽头;李洞《宿成都松溪院》“翡翠鸟飞人不见,琉璃瓶贮水疑无”写溪水澄澈透明,似无实有。而韦承庆(一作马周)的《凌朝浮江旅思》“山远疑无树,潮平似不流”,刘希夷《采桑》“看花若有情,倚树疑无力”,姚合《题郑驸马林亭》“石翠疑无质,莺歌似有词”分别以“疑无”与“似不”“若有”“似有”相对,其“好像没有”的意思更为明显。

这样的例子在宋词中也不少。如李之仪《早梅芳》“渐融和,开欲遍,密处疑无间”写早梅的繁盛,似无间隙;葛长庚《贺新郎(是雨还堪拾)》“细听疑无伊复有,贪看一行一立”,写雪花的悄然飘落;张炎《疏影(黄昏片月)》“枝北枝南,疑有疑无,几度背灯难折”写梅影的若有若无。其他如曹组《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黄升《水龙吟(少年有志封侯)》“看舌端霹雳,剧谈玄妙,人间世、疑无对”,皆当作此解。

总之,古诗词中的“疑”不能轻易理解为“怀疑”,很多时候“疑”乃“好像、如同”之义,尤其当它与“是”或“无”连用,以及与“似、若、如”对举时更是如此。另外,在古诗词中,像“疑”这样古今意义存在差异的词语还有很多,阅读时要根据上下文语境仔细揣摩,对于拿不准的问题要多方查证,尽量避免因为想当然而造成理解上的失误。

参考文献:

[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清]彭定球等.全唐诗(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9.

似花还似非花作者范文5

走在上学的路上,飘飘零零的雨星儿,不时在脸上抚摸,似有千言万语说不尽一般,缠缠绵绵,一股快意在心境里荡漾。终究“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风拂面。恍若与初恋情人驻立风中,不经意间脸上被猛吻一口,虽然并非热烈持久,却带着娇羞、携着一丝清凉,弥漫着温馨与清新惬意。清新气息,给人信心与力量,鼓舞与期盼。

头上湿碌碌的,蒸发着缕缕热气。发,犹如刚刚滋润过的庄稼一般,细雨虽无声,润物却有情。人也就变成一颗颗行走着的庄稼,行走在城市的每一条道路上,吸吮着春天的雨丝祥瑞,吸纳着来自天籁间的宇宙真气。

静坐,如鱼得水,又上网游弋;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竟然从鼠标上溜走。推开窗,高处不胜寒,一股冷风携带着雪花扑面而来,不由得打了个寒噤。静观天地间,苍苍茫茫,降雨变成了雪花,梅花般大小的雪片,纷纷扬扬飘洒着。远山隐隐,近景茫茫。雪花,劲头极大,似乎要将整个世界与人们永久隔开一般。虽紧锁眉头,抵御雪花,心境却飞舞起春天的灿烂花朵,与大自然分享起又一个春天的快乐。想起许许多多记忆里的雪花故事,过去读唐诗,挺喜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境;更留恋陆放翁《临安春雨初霁》的春雨: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春天的步子,迈得好快,这才猛然想起,今天是雨水节。

过了雨水节,冬天告退,正式进入了春天,春雨就会慢慢多起来。虽说春雨贵如油,但终究成“雨”,而不会继续下雪。眼前这场雪,当是冬天谢幕的专场演出,像一个行将谢幕的西湖著名演员一般,作着告别一世舞台生涯的隆重答谢演出。

山迷茫,街雾浓,行人衣衫湿。整个山城坠落在灰朦朦的暮色里,能见度分外低。这倒好了落雪的自由,雪花正好可以如同抒情诗人一般浪漫,可以尽情放喉朗诵。既可引吭朗诵“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气吞山河、阳刚美壮丽诗句;亦可轻吟“未若柳絮因风起”的阴柔美词藻。再看地面,却不见驻足一片雪花……

渴望雨水已久的干渴大地,实在太需要雨水滋润了。雪花溜进草丛,不发出一声吱溜,就不见了踪影。莫非是即刻充当了酒麯,在大地的酒料中不停滚动,迅速发酵,酝酿起轰轰烈烈的春天芬芳故事?是酱香型?浓香型?凤香型?还是混合型?

闻到的,总是一种悠远而熟悉的醉人春天味道。气温变得稍稍躁动起来,徒添冷峻色彩,颜色如同一张仿古宣纸,淡黄的纸面上慢慢有了图像内容,那是冰雪画派的小试狼毫?还是大写意画家的信笔皴法?薄暮般落雪,轻轻吹一气就会化掉呢,却顽强地定格在冬青类阔叶树枝上,变成一顶顶可爱的浅白色雪帽,装点着公园全景。这雪帽也就热情非常的挽留你,不让你走出冬天的长久记忆。柳丝儿却按捺不住急性子脾气,冒出的新芽儿,急不可待地吞纳着雪花美食,吮吸着雨水的甜甜滋味,只留下一丝冰花细枝供游人欣赏。

四野暮合。雪,终于停驻了步伐。慢慢暗淡下来的光线,又作着一个傍晚的交待,交待得却并不十分分明:时间虽然过了八点,四野光线仍然停留在亮光里;雪花亮光,充当起夜的另一只眼睛,充当了时间的临时主宰,任时间在雪的形象上留恋忘返,迟暮不归。似乎仍须再停留一个时辰,那般恋恋不舍。终究这样的天气现象,以后不会再常见。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春天的崭新傍晚……

似花还似非花作者范文6

【关键词】《红楼梦》 林黛玉 外貌

“两弯似蹙非蹙绢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红楼梦》

这段妙笔生花的文字,想必大家都已耳熟。两百余年来,它以特有的艺术魅力,让我们叹为观止。世间真有这样的奇女子?她如梦似幻地在我们眼前飘过,却又美得让人心动。曹雪芹是怎样创造这样的奇迹的呢?天上掉不下林妹妹,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林黛玉外貌描写的产生。

一、对古代女子外貌描写传统的继承

一提到古代女子的外貌,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印象:眉若柳叶,眼如青杏,口若樱桃,指如葱削,面若芙蓉,肌如冰雪。太程式化了,以致让我们觉得千人一面。其实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还有大量女子外貌描写的佳作。那么,这些经典的外貌是怎样被描写出来的呢?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物和景物进行具体的描写和刻画。而外貌描写,即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尽管修辞手法多种多样,但中国古代美女外貌描写的具体方法还是可以进行简明扼要的归纳的,大致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这么几种:描眼睛法;侧面烘托法;以虚代实法。

描眼睛法。鲁迅告诉我们,写人物要“画眼睛”。“画眼睛”是写人物的关键。鲁迅所说的“画眼睛”的意思是:善于细致地精确地描绘人物最富特征的部分,而舍弃与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无关的其它东西。其实,在古代,大多成功的外貌描写是靠“画眼睛”来表现人物神韵的。诗经《硕人》有这样的外貌描写:“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而这位美人的精神所在,全在“美目盼兮”。可谓一盼百媚生。而林黛玉的外貌描写中,让我们印象深刻的当然少不了那“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两眼含情,略带喜悦而又略带幽怨。仿若灵河之畔的清风细雨,又如离恨天外的灵晖秀气。淡淡一笔便将黛玉外貌的超凡脱俗和性格的多愁多情勾勒而出。

侧面烘托法。夸人美貌我们通常会说,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其实,这就是使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侧面烘托是通过其他人或者其他物的反映来侧面烘托美女的风姿神韵。最著名的是《陌上桑》中对秦罗敷美貌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耕者忘犁,锄者忘锄,为了看美女,连工作也不干了,可见此女子美丽异常,当然让人浮想联翩,久久无法忘怀。又如李年延《北方有佳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倾城倾国,此等女子只合天上有了。

以虚代实法。何谓以虚代实法呢?让我们先看一个著名的例子。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有这样的描写:“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写东家之子的美貌并没有如实的描绘,而只是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到底多高,没说;面色如何,没说。反正美得恰到好处,美得出水芙蓉,自己想象去吧。说白了,就是用务虚之笔写现实之容,用想象写外貌。一个女孩子美到林黛玉那样的程度似乎该用务虚的笔法,还是让读者自己想象吧。无论是阆苑仙葩,还是美玉无瑕;无论是水中月,还是镜中花。想象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

我想大师雪芹,对这些方法早已了熟于心,写黛玉外貌自然得心应手,巧夺天工。可见,对古代女子外貌描写传统的继承,是黛玉外貌描写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对《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中慧娘外貌描写的借用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中的慧娘生得姿容艳丽,意姿妖娆,非常标致。其外貌描写与林黛玉的非常相似,现引如下:

“蛾眉带秀,凤眼含情,腰如弱柳迎风,面似娇花拂水。体态轻盈,汉家飞燕同称;性格风流,吴国西施并美。蕊宫仙子谪人间,月殿娥临下界。”

一看便知这两处外貌描写,有许多相似之处。我想曹雪芹在处理林黛玉外貌描写时,一定对慧娘的外貌描写进行了借鉴。首先,都是从媚眼写起。从眉眼看,慧貌简洁,林貌丰富,但其“秀”“情”的特征,却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林貌写得更细腻善感,多了几分诗人的气韵。其次,有两个喻体非常相近。慧貌中有“腰如弱柳迎风,面似娇花拂水”,林貌中有“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虽然,两个喻体各有一字之差,它们之间的传承关系还是很明显的。当然,林貌的描写要高明的多了。慧貌重在写形,是对腰面的具体描绘,而林貌重在写神,是对风姿气韵的描绘。虽相近,效果却大不同。

可见,曹大师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妙笔。再者,都是用典写神韵。其中都共同用了西施的典故,都写出了女子的美丽神韵,但侧重不同。慧貌写美,美中不俗;林貌写病,病中含慧。曹虽对前人进行了借鉴模仿,但却远远超过了前人,犹如移花接木,点木成林。

三、对林黛玉性格揣摩的完美呈现

一提到林黛玉的外貌,我们就说它如何如何反映了林黛玉的性格气质,其实“相由心生”,应该先有人物及性格,然后才有外貌。

作家只有把人物性格掌握透了,才能把外貌写得惟妙惟肖。当然,反过来外貌又能突显这种性格。归纳起来,林黛玉的性格形成主要有四点原因:一是黛玉寄人篱下,“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因此,谨慎小心,细腻善感;二是黛玉从小多病,有“先天不足之症”,“会吃饭时便吃药”,因此,敏感多愁,忧郁自怜;三是黛玉心有所属,害怕爱情归于虚无,因此,小气任性,刻薄尖酸;四是黛玉聪慧多才,天生有一种诗人的气质,因此,高洁孤傲,脱俗不凡。性格种种,皆在作者心中。曹大师一定把林黛玉的性格在腹中酝酿了许久,才有林黛玉外貌的清新不俗。

上一篇我爱祖国

下一篇出租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