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空结雨中愁范例6篇

丁香空结雨中愁范文1

摘 要:《悲愤诗》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女人创作的长篇叙事诗,而且在于它以女性的心理、女性的视角观察、叙述亲历事件。无论是对离乱现实的揭示、再婚女子艰难处境的描绘,还是对非常态下母爱的刻画,都显示了蔡琰独特的女性书写特征。

汉末女诗人蔡琰,存世作品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多数学者认为五言《悲愤诗》为蔡琰所作,骚体《悲愤诗》及《胡笳十八拍》为后人伪托之作。如此,蔡琰虽仅握有一首诗的著作权,却被文学史家们郑重地写进了由男性作家充斥的文学史中,这一奇观足以说明《悲愤诗》的独特价值之所在。《悲愤诗》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女人创作的长篇叙事诗,而且在于它以女性的心理、视角观察、叙述亲历事件,给长篇叙事诗开辟了新的视野。

一、揭示“女性难民”眼中的离乱现实

与建安时期许多诗作一样,《悲愤诗》也是“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产物,它与曹操的《蒿里行》、王粲的《七哀诗》、曹植的《送应氏》等诗作一起展示了离乱现实的惨痛画面。细加辨析,我们会发现,《悲愤诗》在这组题材相近的诗歌中毫不逊色,而且有着其他诗作无法取代的魅力,这正是它特定的女性视角所致。

就民生苦难的表现而言,曹操、王粲等人毕竟只是苦难的旁观者和凭吊者,《蒿里行》等诗是以对史实的概括力与选取场面、细节的典型性取胜的,若论战乱情境的真切、下层民众在战乱中灵与肉所受的戕害这两个方面内容的表现,则远不及蔡琰的《悲愤诗》。蔡琰因董卓作乱,瞬间由一位出身名门的才女沦落为一个被践踏在社会最底层的难民,特殊的遭际,满腔的悲愤,使她能够将身历其境的真实感受饱蘸血泪凝成诗行:“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藐冥冥,肝脾为烂腐。”《悲愤诗》对战争固有的野蛮性与残忍性的揭露是前无古人的,也超越了同时代其他作家对时代苦难所作的见闻式的描绘。清代诗人沈德潜评此诗说“激昂酸楚,读去如惊蓬坐振,沙砾自飞,在东汉人中,力量最大”①。

蔡琰还揭示了战争给妇女带来的苦难。《诗经》中有多篇作品涉及到这个问题,如《周南·卷耳》、《王风·君子于役》、《卫风·伯兮》等,但这些诗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从思妇的角度诉说旷日持久的战争带给妇女的离别相思之苦。的确,战争造就了无数思妇,但战争给妇女带来的苦难绝不仅仅限于情感的煎熬,而仅仅反映身居后方的妇女们的不幸,不能不说是自《诗经》以来古代女性诗歌题材上的缺憾。《悲愤诗》恰恰弥补了这个缺憾,第一次写及卷入战争漩涡的妇女们的非人处境,第一次表现了一个女难民眼中战乱的可怖:战争给妇女带来的灾难远比男人更为深重。男人战死疆场,虽然不幸,但不失壮烈,也算死得其所;而女人作为战胜一方的战利品,遭到掳掠,备受,生死两难,灵与肉的创伤远甚于男子。

首先,表现在妇女的人格得不到尊重方面:“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在男性为主体的社会中,妇女连基本的人格尊严都不能保证,只是男人们的附庸和,战争年代更是变本加厉,妇女像物品一样,随军队在马车中被运来运去。《三国志》在记述董卓军抄掠阳城时云:“时适二月社,民各在其社下,悉就断其男人头,驾其牛车,载其妇女财货,以所断头系车辕轴,连轸而还洛。”“入开阳城门,焚烧其头,以妇女与甲兵为婢妾。”②他们对妇女的蔑视和侮辱是无以复加的,毫无理由地杀死她们的丈夫,剥夺她们的财产,使她们充当兵士的与驱使工具。其次,写她们的生存权利得不到保障。面对虎狼般的乱军,她们如同风中的芦苇一般脆弱:“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机微间,辄言毙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至于役使打骂,就更司空见惯了:“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这些妇女作为战争的无辜受害者,面对厄运,只能在暗无天日的世界里苦捱时光了。在流落异邦十二年后,当蔡琰有幸被赎回时,“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这些“同时辈”本是与蔡琰同时被掳、流落匈奴的人,其中多为妇人女子。她们羡慕蔡琰能返回故乡,哀叹自己的命运,故而号啕痛哭。因战乱而流落异乡的弱质女子,生活苦痛由此可见一斑!

二、展示“再婚女子”的艰难处境

《悲愤诗》首次以再婚女子身份展示了妇女改嫁过程中艰难的心路历程。“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传达出一个恪守名节的女子失贞后彻底的绝望!又说“薄志节兮念死难,虽苟活兮无形颜”,几欲一死,却由于身陷胡羌无法做到,继续苟活又无颜面于世人,真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中国社会的贞节观念由来已久。《周易·恒》即有“妇人贞节,从一而终”的微言大义,《礼记》又规定了“三从”之道,之后是变本加厉。这些纲常礼教长期以来毒害着中国妇女的思想。蔡琰饱读诗书,在获得才学的同时,典籍中的精神毒素也必然渗透进她的思想。长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束缚女性思想的“妇德”几乎成了她的个人无意识。初嫁卫仲道,不久夫亡,蔡琰归宁娘家多年,守节之志是相当坚定的。一旦归为降虏,乱军中饱受侮辱,她的贞妇梦被击得粉碎。在胡地多年,与匈奴左贤王生有二子,更使她感到了万般屈辱和卑贱,这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同情和理解的。因此,在被赎归汉后,面对曹操安排给她的第三次婚姻——改嫁董祀,她不知不觉已有自惭形秽之感: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厉。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她对新家庭虽是尽心竭力,对新丈夫虽是体贴温存,但半生的痛苦遭遇使她对社会对自己都失去了信心,总担心被弃的命运会落到自己的头上。这种心理压力并非毫无根据,古代中国女子很早就成为可被丈夫及其家庭随意更换的附属品。如刘兰芝(《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那样的良家妇女尚且无端遭弃,何况自己经历了三次婚嫁,又有那么一段屈辱的历史,留下了不贞不节难以洗刷的“污点”?在当时的礼教统治下,像有蔡琰这种经历的女子是为人不齿的,董祀对三次嫁人的蔡琰,不产生嫌弃之心的可能性也很小,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曹操的刻意安排,董祀会心甘情愿主动去迎娶蔡琰!

东汉末年,儒学衰微,曹氏父子力倡“通脱”,礼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蔑视。与儒家思想禁锢较强的此前某些时段相比,这的确是一个精神上相对自由的时代。在妇女问题上,一些传统的观念受到冲击。例如,曹操本人对贞节一类的妇德观念十分淡薄,他坦率地对众妻妾说:“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③曹王颇具其父风范,攻破邺城之后,堂而皇之地娶了袁绍的儿媳甄氏为妻。在民间,也有一些过去认为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例如刘兰芝被焦家休弃后,即面临着县令、太守两家的求亲。然而,如果我们据此便说女性在建安时期有了全新的地位,就未免过于乐观了。就蔡琰而言,两次再嫁她都处于被动的位置。再嫁匈奴左贤王的迫不得已自不待言,三嫁董祀亦属勉强。因为对于曹操的指婚,她只有服从,毕竟这是有恩于她的丞相在代替她已故的父亲行使父权。然而,服从了父权,就会违背自幼接受的妇训,这便是蔡琰面临的二难选择。蔡琰正是敏感于此,才发出了“怀忧终年岁”的沉重叹息。女性对传统观念的反抗根本无法与男性同步,这是女性的悲剧。《悲愤诗》最早从女性视角透露了这一悲剧的必然性。循着它独特的叙事视角,我们洞彻了旧时代妇女种种难以言说的辛酸,诗中对再婚女子复杂痛苦心理的描述,在中国诗歌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三、描绘“变态母亲”的变态母爱

《悲愤诗》还第一次以母亲的身份,写出了在母子生离死别的悲惨环境中经历痛苦选择的复杂的母性之情。母爱失去了温情脉脉的常态,产生的是难以两全的艺术张力和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

千百年来,“母爱”一直是诗歌吟唱的主题。《诗经·凯风》就曾歌咏“母爱”的伟大:“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汉乐府《病妇行》则以病妇临终托孤的情节展现出“母爱”的无私。然而,早期诗歌虽涉及“母爱”这一重大主题,但它并不占中心地位。诗歌中出现的母亲形象也多从侧面描绘,写作者多为男性作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毕竟是以吾手写他心,存在不少局限和限制。蔡琰则不然,她从母亲本人的角度真切地展现了母亲与子女间的骨肉之情,《悲愤诗》中的母亲形象就是她自己,她勇敢地敞开了自己的心扉,描写在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作为母亲无法选择又不得不选择的内心痛楚。

这类描写在《悲愤诗》中占有相当长的篇幅:“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宁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儿子听说母亲将返中原,难舍难分,跑来声泪俱下地哭诉生离死别之苦。孩子只知道悲伤,又怎能体会到阿母对他无法割舍的眷顾之情!她万般矛盾痛苦:中原乃父母之邦,重返故土无疑是她梦寐以求的,却又不敢面对母子暌隔从此生死两茫茫的情感事实,只有一再动摇和矛盾罢了:“已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牺牲母爱才能换得渴盼已久的自由和尊严,对一个母亲已是残忍的重击,孩子天真无邪的话语又句句戳到她的痛处,更令她肝肠寸断:“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亲子之爱”与“故土之情”激烈冲突的结果是,诗人忍痛割断血肉相连的情感纽带,独自走上归程。可每前进一步,伤口都会滴下淋漓的鲜血:“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悲愤诗》中,蔡琰将归国别子的情景写得如此深切动人,刻骨铭心的痛楚被展现得可感可触!无怪乎梁启超曾言:“可怜她情爱的神圣,早已为境遇所牺牲了,所剩的只有母子情爱,到底也保不住。”④“她的情爱到处被蹂躏,她所写完全是变态。”⑤切入角度的独特,使《悲愤诗》中的“母爱”具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悲剧力量。

可见,《悲愤诗》既饱含大时代的风云变幻,又有具体而微的诗人内心的曲致幽邃。从中,我们洞彻了汉魏之际妇女群体遭受的苦难和碾压,同时又对蔡琰流落异邦、骨肉分离的个人不幸深深叹息。时代摧残了她,也玉成了她。蔡琰犹如一丛饱受时代风雨摧残却不甘飘零的“丁香”,以“女性难民”、“再婚女子”、“变态母亲”等多重身份,对女性的性灵不加任何矫饰和扭曲,以吾手写吾心的真诚,为人们描绘了一个沉挚深婉、独一无二的女性世界,构建起了中国女性诗歌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高峰!

① 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65页。

② 陈寿:《三国志·魏书六》,中华历史文库,北京:北京银冠电子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74页。

丁香空结雨中愁范文2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在我住了断续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的多,不那么混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

小文成后一直搁置,转眼春光已逝。要看满城丁香,需待来年了。来年又有新的结待人去解――谁知道是否解得开呢?

(选自《丁香结》,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年,有删节)

丁香空结雨中愁范文3

一、回味悠长、声态和谐的音乐美

例如:“雨巷、姑娘、芬芳、彷徨、惆怅、眼光、迷茫、女郎”等,以“ang”作为韵尾,用排比的手法表现出来,这样韵脚和音节的统一,给诗歌增添了一层别具一格的音乐畅想,朗朗上口,卓而不华,是新诗流派的一种体现。还有诗体的重唱、叠句和节奏,是音乐美的最好体现。以第三节为例:“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还有第四节“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上下连贯,整齐和谐。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在《雨巷》的彷徨中,融入到了烟雨朦胧的乐曲里。还有“悠长,悠长”、“哀怨,哀怨又彷徨”,都体现了诗歌“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循环往复”的艺术特色。闭上眼,仿佛置身其中,节奏也随之而来,诗歌整体的韵律足以使人翩然起舞,又平增愁怨。“诗人追求音律的美,努力使新诗成为跟旧诗一样可吟的东西”。音乐美是这首诗歌的突出成就,韵脚韵律的和谐变化,让全诗回荡着一种传神优美低沉的旋律,从而体现了诗人通过诗歌传达出来的独特意境。

二、温婉彷徨、语过留神的意境美

“雨”寒冷潮湿,“巷”空旷幽深,在这样的环境下,更能表现诗人的心境。结合雨中那丁香一样的女郎,就形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从景物方面看,诗体中有三个意象。第一个是油纸伞。伞,自身就是一件普通真实的雨具,但油纸伞本身就有怀旧、朦胧、神秘等特点,再和雨巷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便产生了奇特的意象。第二个是雨巷。“巷”给人以幽深,寂静的感觉,再搭配上细雨,为整首诗增添了朦胧美。第三个是丁香。丁香纯洁高尚又凄美惆怅,诗人仿佛看到了这女郎,她拥有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和忧愁。我们完全可以从“丁香”之中感受到诗人的意欲与忧伤。“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那么诗人又为什么要选用“丁香”?丁香的颜色是淡紫色和白色,毫无轻佻。在古典诗词中,丁香就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文中“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就源于《浣溪纱》中的“丁香空结雨中愁”,还有李商隐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都体现了这一特点。所以,丁香常常受到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睬。还有“篱墙”也是诗中的一个意象,给人以哀怨、凄凉的氛围。思念、彷徨、惆怅,这样辗转于诗人的笔尖,形成了含蓄静谧的美感。

那女郎与“我”一样“彷徨”、“寂寥”、“结着愁怨”,我们“默默彳亍着”、“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她静默地远了”,“在雨的哀曲里”,消散在这雨巷。这样以象征化的氛围和意境表现情感,是爱与美的结合。诗歌中以那“结着愁怨的姑娘”为意境主体,通过雨巷、丁香、油纸伞等意象衬托出了全诗哀怨唯美的意境。我们仿佛进入到了一个虚幻的梦境,看着梦境中若隐若现的身影,时而忧郁时而彷徨。一路上嗅着丁香的芬芳,陪伴丁香的寂寥,感受丁香的?是不是“叹”字?息,整幅画面凄美又哀凉。

三、朦胧忧郁、真实汇神的散文美

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全诗用朴实的言语将诗歌表现的更加亲切、自然,散文化的表达形式将虚幻缥缈间所有的真挚情感聚在一起,展现于一张白纸之上,干净又复杂。这样的表现手法,突出了诗歌的底蕴,衬托了全诗的基调,寄予了诗人的惆怅。辗转于这雨巷,撑着油纸伞,“我”望着那女郎。她依旧静默,慢慢从“我”身旁飘过,回眸或不见。“我”压抑着挽留的情绪,默默目送她在泥泞中温婉的步伐,最后留给“我”的只有绵长的回忆和雨水落在伞间的嘀哒声。

不知是巧合还是注定,“我”在雨巷中与这“女郎”相遇。她的唯美,她的惆怅,无一不让“我”流连与动容。好似丁香一样,在“我”的脑海里挥散不去。诗中的“女郎”有丰富的象征意蕴。

1.“女郎”象征诗人凄婉的“爱情”

丁香,是纯洁妩媚的,但同时又充满着惆怅,也就是作者此刻的心境,复杂又寂寥,他期待逢着这谜一样有如丁香的女子,像“我”一样。可是,花终究还是花,始终还是逃不开枯萎凋零的命运。所以,她还是“静默地远了”,哪怕是不舍、彷徨与惆怅。最终被雨水消散了颜色,掩埋了芬芳。对于作者而言,通过全诗可以看出,他是期待着这样一位姑娘的,但是也只能徘徊在这深深的雨巷。“我”好比在爱情中游走的浪人,苦闷、困惑、彳亍,眼看着这样一位姑娘在眼前飘过,无法走进,也不能离远。只能选择继续苦苦地追寻。

2.“女郎”象征着诗人所寄予的“希望”

从写作背景来看,《雨巷》创作于1927年,是中国历史上比较黑暗的年代。革命者被反动派屠杀,这样大部分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们,一下子陷入了低谷。一些进步青年找寻不到革命的前景与方向,陷入彷徨惆怅的境遇。所以,这女郎就是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一种寄予。长久的等待,换回了雨中的哀怨,就这样“彳亍”着,可是希望仍就存在,不论现实如何残酷,我们仍然应该不懈地求索,在泥泞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3.“女郎”象征着诗人的“理想”

参照诗人自身真实的人生经历,“雨巷”则象征了黑暗压抑的现实,在这样压抑潮湿的现实面前,“我”渴望逢着“我”的理想,虽然道路曲折,但理想是美好的。理想出现的那一瞬间,如“梦一般”飘过,一瞬即逝,徒留下诗人独自彷徨,寂静又迷茫。只能苦守着这被雨水打湿的巷口,平增了多少惆怅。诗人,也是通过这样的际遇表达了追求美好理想而又路途坎坷的孤苦思绪。

当然,这“女郎”也可以象征着与诗人志同道合的“友人”,“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这女子和诗人是契合的,诗人渴望与“她”相遇,他们彼此有着相同的理想,相同的追求。在人生的低谷里,他们结伴而行,虽然彼此互不熟识,但完全了解对方的存在。这样便有了继续追逐理想的动力。

丁香空结雨中愁范文4

一场微雨,空气被洗得干净透明。微风轻轻拂来,缕缕花香随风悄悄弥漫。

如此的清芬,诱惑着我的鼻翼。我追着,寻着这芬芳的去处。

抬眸,墙角处的那株紫丁香,静静伫立,香气弥漫,像一个躲在角落的美人,独自美丽,独自芬芳。俯首,用心柔柔吻过那一朵朵丁香结,芳香馥郁,醉了心魂。

静静端详那柔嫩的枝条,那串串紫色的花束子,像极了一串紫色的风铃,又宛如密密麻麻地连缀在一起的紫色盘花扣。痴痴凝眸,那素淡的花影随风摇曳,恍若一团紫色的迷雾,幻化着一串串紫色的梦,将我的思绪拉得好远好远、、、、、、

那年,素颜如花的好时光,喜欢上了罗兰,喜欢那个睿智而豁达的女子的《罗兰小语》,带我品味人生百味,给我跨越苦难,穿越困境的慰藉与力量。更喜欢她那本《雨中紫丁香》,青春的懵懂与青涩,在那一场霏霏细雨中,朦胧的剥开。

每每春夏之交,总喜欢挽着好友的手,烟雨迷蒙中驻足于校园那株丁香花前,嗅着花香,说着心事,流光在一种濡湿中微微荡漾,斑斑驳驳。

那熟悉的一幕恍若眼前,岁月华丽的一转身,多少往事已如烟。青鸟不再,书信杳无,惟留紫丁香,空结雨中愁!

后来,有幸读了戴望舒的《雨巷》,有幸去了烟雨蒙蒙的江南水乡。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韵致,让人迷醉。轻轻踩着青石板,走进悠长幽深,烟雨迷蒙的雨巷,宛若走进了一个多年的梦境。蹉跎的时光里,仍忘不了那一袭旗袍,一把花伞下,那个面若芙蓉,眼神迷离,结着愁怨的丁香女子娘。轻轻擦身而过的瞬间,恍惚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在那空灵的雨滴里凝成一粒晶莹。

丁香,这个诗意的名字,缱绻了诗,婉约了词。每每读到“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这个唇齿生香的句子,品味着,想象着,思绪翩然,撩乱春愁无数。

一场遇见,在丁香花开的时节。因为喜欢紫色的浪漫,因为一场命定的情缘,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彼此走入了生命的深处。倾尽一身柔情,印着丁香的颜色,染着丁香的芬芳,用灵魂舞成一片灵异的紫、、、、、、

丁香空结雨中愁范文5

戴望舒的诗歌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影响较大,前者如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后者如魏尔伦、果尔蒙、耶麦等。因此,他的诗作体现出了双重特质:一是选取朦胧婉约的意象,营造凄伤迷离的意境;二是运用象征手法,寄托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在《雨巷》这首诗中,诗人主要选取了三个意象:油纸伞、雨巷、丁香。

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它与雨巷结合,描绘出唯美的感伤画面:暮春时节,凄凄冷雨,悠长深巷,抒情主人公撑一把油纸伞,独立风雨中黯然销魂。

雨巷,幽深而寂寥。蜿蜒的青石板路上,没有嗒嗒的马蹄声,没有过客,有的只是淅淅沥沥的雨。

丁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朦胧意境大都源于此。丁香开在暮春时节,很容易引起文人的伤春情绪,所以,自从它在唐代进入诗人的创作视野之后,就自然而然地与感伤联系在一起,成为高洁、美丽、忧伤的代名词。晚唐诗人李商隐就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而戴望舒在诗中写道“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此构思很可能就源于南唐中主李的《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可见,在文人的眼中,丁香是美丽、高洁而又有愁怨的。尤其是雨中的丁香,那就更显得凄美而使人哀伤了!现实中丁香花喜充足阳光,忌积涝、湿热。然而,诗人却希望“在雨中”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本身就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意味。

三个具有相似特点的传统意象共同营造了迷茫、凄伤的意境。这就使这首诗具有了独特的古典美。同时,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在《雨巷》中也得到了集中体现。

1927年,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联系时代背景,我们可以看出,雨巷其实是当时黑暗压抑的社会现实的象征。而丁香(或丁香般的姑娘)则象征着诗人在大革命失败后苦苦追寻的革命前景和希望。因此,借助这两个主要意象的分析,诗歌的主题显然可以理解为诗人在革命遭受挫折后,找不到出路,但又不甘沉沦的精神痛苦与迷茫。

当然,诗歌的意象可以有另外的解读,诗歌的主题也具有多样性。关于意象,雨巷也可以理解为人生际遇上的低谷;丁香(或丁香般的姑娘)也可以理解为诗人理想中的恋人形象,或者理解为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关于主题,可以理解为表现了诗人渴望遇上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友人的心情;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追寻生活中美好理想的心路历程。

相关链接:

戴望舒雨巷原型――大塔儿巷

丁香空结雨中愁范文6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吟咏着戴望舒的《雨巷》,有种莫名的冲动,戴望舒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令人痴迷陶醉的形象:丁香姑娘。对于这个形象,笔者如饮琼浆般酣畅,又如品茗般悠长。笔者是凡间的俗人,免不了凡间的俗套,置文学的神奇与魅力于脑后,要直白地追寻——丁香是个什么样的人!不过,纵然身为仙界的天蓬大元帅,瞧见蟾宫的嫦娥,也禁不住美的冲击,问就问吧!“丁香一样的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

诗中的“丁香”有着什么意味呢?丁香,又名紫丁香,春季开花,花色素白或者淡紫,有淡雅细沉的香气,显得高洁、冷艳。正因如此,文人墨客把它作为哀婉、愁怨、惆怅的象征来反复吟唱。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南唐中主李煜有词曰:“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所以丁香在古典文学中是个“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那么,这位姑娘“愁怨”什么?为什么愁怨?从诗中我们知道,诗人和这位姑娘只是擦肩而过,怎么知道她“愁怨”?“以我观物,物皆着我色彩。”“愁怨”的应该是诗人自己吧。不过,我们还是叫这位姑娘“丁香”吧。

丁香姑娘长什么样呢?

我们看不到,就连诗中的“我”也看不到。因为,丁香姑娘打着把油纸伞,这把油纸伞把丁香姑娘给遮住了,这把油纸伞成了我们一睹丁香姑娘芳容的遗憾。不过,也正是这把油纸伞,把丁香姑娘点缀得更具魅力。

油纸伞,让我们想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那就是中国古代四大传说之一《白蛇传》。这个传说中的女主人公白娘子,是一条千年修行的蛇精,她在青城山修炼得道,她美貌绝世、明眸皓齿、倾国倾城、美若天仙,集世间美丽优雅高贵于一身。当初,在白娘子初遇许仙这个动人的时刻,她就撑着一把油纸伞!

戴望舒,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对这个优美故事的闻知可想而知!其中,所蕴含的当比我们的猜度丰富得多。

现在,这把油纸伞出现在丁香姑娘的肩头,我们单只看到这把油纸伞,不过,我们已然不再遗憾!这把油纸伞,有着美丽动人的传说,这油纸伞本身已经很美,那么它点缀的姑娘呢?会不会像白娘子那样美若天仙呢?作者在《雨巷》里,是不是也想像许仙那样,成为美丽的传说呢?大诗人白居易一句“犹抱琵琶半遮面”已经让人产生无尽的暇想,而这把油纸伞呢?

翻开作者的现实生活,让我们来看他的初次情感。

1928年,戴望舒忧郁而强烈的感情世界里,深深地爱上了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平。时年18岁的施绛平活泼可爱,与戴望舒忧郁的性格形成强烈的对比。戴望舒那时对爱的表白只是一首诗接着一首诗地写,其中较为代表的是题为《我的恋人》:我将对你说我的恋人,/我的恋人是一个羞涩的人,/她是羞涩的,有着桃色的脸,/桃色的嘴唇,和一颗天青色的心。

戴望舒当时寄居在上海施蛰存处,虽与施绛平日日相见,但他对爱情羞于启口,借诗表白,而施绛平偏偏笑而不答。对施绛平一往情深的戴望舒遭到冷遇后,郁闷的心情更加灰暗,他最终以跳楼相挟,要求施绛平答应。本身就谈不上喜欢戴望舒的施绛平,在其生命最后瞬间,勉强答应。戴望舒兴奋之际,赶紧要父母从杭州赶到上海,向施的父母提亲。施绛平的父母起初是不同意这桩婚姻的,现在迫于这种情状,并在施蛰存的努力下,也勉强同意。

1931年春夏之际,戴望舒与施绛平举行订婚仪式,声势很大,许多朋友都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订婚,戴望舒一直在内心世界里走着坎坷的路,敏感的戴望舒自然地感到了某种忧虑。他在诗歌《三顶礼》中是这样表述的:给我苦痛的螫的,/苦痛的但是欢乐的螫的,/你小小的红翅的蜜蜂。/我的恋人的唇,/受我怨恨的顶礼。”他的这种预感果真得到验证,婚期被拖延下来,施绛平提出的条件是:戴望舒出国留学取得学业回来有稳定的收入后,方可完婚。这时,戴望舒又一次陷入感情的低谷。因为他太爱施绛平,面对施绛平提出的条件,他只有义无反顾。

1932年10月8日,戴望舒在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为了兑现爱情的预约,他乘坐达特安号邮船离沪赴法留学。

然而,1935年5月戴望舒回到上海,一个不相信的传闻终于得到证实,施绛平已确实恋上她原本就喜欢的那个人,戴望舒愤怒之下当众打了施绛平一记耳光,长达8年的恋爱终于结束。

施绛平对于戴望舒,犹如五月的天,说变就变,让戴望舒肝肠寸断。而白娘子对于许仙,“盗仙草救许仙”“水漫金山斗法海”等等,让世人传颂。两者对爱情的态度,竟是如此天差地别,难道只有在传说中才能有如此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