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的力量范例6篇

事实的力量

事实的力量范文1

【关键词】军事;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意义

一、军事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特点

军事人力资源价值的反映过程,即生成量化信息的过程就是军事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计量是提供信息的必要途径和手段,为保证军事人力资源价值信息的有用性,现针对军事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特点作如下分析:

(一)计量对象的差别性

对军事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由于计量对象在军队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对每个个体军事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应不同于群体军事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在军队中,由于“个人禀赋的差异使军事人力资源具有非同质性”。

(二)计量属性的多样性

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客体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美国军事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5号概念结构公告“军事财务报表的确认与计量”中列举了5种可能的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对军事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属性可以有不同选择,如以军人工资为计量基础的就体现了历史成本属性,而以军事人力资源价值为计量基础则可体现为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属性。

(三)计量尺度的多元性

军事人力资源作为资源,和其他资源一样,首先必须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尺度来反映军事人力资源价值。但军事人力资源价值的许多特性是货币指标无法衡量的,必须结合、应用非货币计量尺度。这些非货币尺度包括自然尺度、逻辑尺度、百分比尺度、文字说明等。

(四)计量方法的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是取得军事人力资源价值信息的基本保证。由于军事人力资源价值计量存在的难度,人们往往通过设计模型或借助于一定的方法进行计量。检验这些模型与方法能否应用的基本条件就是看其是否具有操作性,它不仅指计量方法在理论上能够运行,而且指在实际运用中易于操作,且操作成本不至于太高。由于军事人力资源自身的特殊性,在计量其价值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并对其价值合理计量。

二、 研究的意义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军事人力资源已成为影响军队战斗力的主要因素,是关系到军队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资源。但由于军事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动态性、价值影响的复杂性等,使得军事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相当复杂,寻求合理、简便、准确的军事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与方法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研究军事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为军事人力资源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国家进行任何投资之前都应该进行投资决策分析,对军事人力资源进行投资之前也应该如此。投资决策的依据是投资报酬率的高低。如果投资报酬率高于投资资本利息率,则投资是可行的;如果投资报酬率低于投资资本利息率,则投资是不可行的。军事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的作用之一就是预测军事人力资源的使用价值,包括军事人力资源为军队创造的创新价值。通过分析由军事人力资源投资所引起的军事人力资源价值的变化,可以计算军事人力资源投资的报酬率,继而以计算出来的军事人力资源投资报酬率为军事人力资源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二)为军事劳动报酬的制定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我国军事劳动的报酬是以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为指导的。这里的“劳’指的是劳动量。所谓劳动量即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体力与脑力的消耗量,它可以用劳动时间长短或劳动产品数量作为计量尺度。但是劳动有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之分,它们之间在同一的单位时间里或同数量的劳动产品中的劳动消耗量是不同的。简单劳动大于复杂劳动,因此不能单纯地以自然劳动时间或劳动产品数量作为计量劳动的尺度,必须将各类劳动加以换算才能分别得出实际劳动消耗量。马克思说:“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是多少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然而,要说明劳动因复杂程度不同所创造价值量差别的原因,只能从构成劳动要素之间的比例差异和不同要素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作用的差异入手。军事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提出,军事人力资本存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军事经济活动效益和效率的高低,军事人力资源价值的不同表现为劳动复杂程度的差别。在此基础上,应用军事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可对复杂的军事劳动进行换算,对不同人力资源价值的军事人员及其在军事活动中的价值大小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军事劳动报酬的科学制定奠定基础。

(三)为军事人力资源的高效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如何对各类军事人力资源进行高效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军队各级管理部门和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通过建立军事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分析影响军事人力资源价值的各种因素,如智力、体力、专业技能、工作态度等对军事人力资源价值的影响权重,有助于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实施更有效的管理,继而发挥出更大的军事人力资源的价值,为军队的各项任务的高质量完成提供坚实的保证。

(四)为军事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途径

由于军事人力资源所有权属于个人,而且军事人力资源具有相对独立自,个人只是在一定时期内属于军队所有,因此军事人力资源为军队提供服务的时间有限,从军队角度来讲,军队获得的某个人所提供的服务,有可能小于他所拥有的潜能,也就是说军队只能获得该人的有限服务,而不是全部服务。为了有效利用军事人力资源,可以以军事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为工具,通过分析军事人力资源预期可实现价值和预期有条件价值,分析军事人力资源的利用情况,以便改善军事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军事人力资源的利用效果。

(五)为军事人力资源的投资收益分析提供方法

军事人力资源投资收益的最终表现就是军队战斗力的增长,军队对军事人力资源投资收益进行分析时,要求通过对军事人力资源使用价值的分析确定其收益额,军事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为军事人力资源的投资收益分析提供了方法。通过对某一会计期间军事人力资源使用价值数据的估计和计算结果,将其与同期军事人力资源成本累计的数据相比较,其差额可以相对准确地反映该期间军事人力资源的投资收益额。将此结果与军事人力资源投资预测效果相比较,可以观察预期投资效益的实现情况。

【主要参考文献】

事实的力量范文2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质量 提高

一、引言

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着第三方审计为社会公众鉴证财务信息的职能,其所提供的审计报告是人们做出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审计质量关乎着各个利益相关者的选择和发展,因此保障事务所审计质量,实现行业健康科学发展十分重要。

二、审计质量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早在1980年国外学者Watts和Zimmerman对审计质量做出了解释,认为审计人员在审计的整个过程中发现并揭露财务报表中违规行为的概率代表了审计质量。De Angelo(1981)正式指出了审计质量的概念,他指出,审计质量表现为一种联合概率,即审计人员既能发现被审计单位在会计制度上的违规行为,又能公开揭露这种行为,并提出这种概率发生的可能性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两点因素有关。本文赞同该观点,认为审计质量=发现问题的概率*披露问题的概率。其中发现问题的概率与注册会计师的胜任能力相关,披露问题的概率与独立性相关。

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因素较多,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总体来说可以分为外部因素与审计主体和客体特征。外部因素包括法律体制与监管环境以及审计市场的供需情况等;就审计主体即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特征来说,主要包括事务所规模、行业信誉与声望、行业专长、组织形式等,以及cpa的职业道德、风险意识和职业胜任能力等。

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审计质量控制意识不足

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的整个过程中应遵守职业道德守则,保持职业谨慎和职业怀疑。然而实际中有一些事务所在面对市场竞争时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审计质量控制,审计工作不到位,导致审计风险提高。

例如在承接前期阶段,在利益的驱使下,注册会计师没有按照审计准则和质量控制准则在当期业务开始时执行初步业务活动,在对客户的状况了解不足的情况下就决定承接审计业务。在执行审计程序过程中,事务所业务较多导致每个项目分配的人员和时间较少时,审计人员可能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之下审计方案内容实施比较宽泛,对发现的问题缺乏深入分析,也可能对某些具体的审计程序如监盘、函证、抽凭等程序进行忽略。质量控制意识薄弱导致的审计程序的实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势必造成审计质量的不合格。

(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

固然大部分事务所都制定了审计质量控制方面的程序和政策,但有些制度在实施中流于形式,并未得到有效落实。而且大多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设计都有不完善的地方,仍然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对其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善。有些规模不大的事务所在执业过程中并不能完全遵照质量控制准则和事务所内部的制度和程序来执行,事务所在项目繁忙时对质量的监控会有所疏忽,而且,事务所在发现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不合理,实施不到位的情况下,未及时对相关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也较少情况会将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负责培训和职业发展的部门,这些都可能会影响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三)外部监控力度不足

会计师事务所的外部监管机构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来自政府如审计署和财政部下设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部门等,另一方面是行业协会下设的相关调查机构。

政府监管部门具有较高的权力,但对于事务所前期的预防性监管不足,主要是事后的应对处理,而且也存在部门人手不足力量薄弱,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权限划分模糊不清的情况,所进行的监督也存在一定的漏洞,间接导致审计监管效率的低下,审计监管力度不足。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我国审计行业主要以教育和监督为主,惩罚力度不强,因此就会存在个别事务所凌驾于行业规范之上获取自身利益,影响整个行业审计质量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事后承担的法律风险较小惩罚力度不强,即使被诉讼承担的民事责任也较轻,震慑力不足。

(四)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措施

1.提高审计人员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素质。会计师事务所要加强对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让员工意识到审计质量就是事务所的生命线,员工自身在业务执行中起到核心作用。独立性是审计业务的前提,注册会计师在执行过程中要保持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性,对影响独立性的一些事项如礼品款待和诉讼等事项保持警惕,防止出现影响审计独立性的情况。同时会计事务所要从人员招聘入手,严格招聘管理,对员工严格要求,完善培训机制,针对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两方面进行持续培训,以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完善对员工的考核激励制度和对项目组建立绩效奖励制度。

2.规范业务层面审计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最终要落实到实际的审计工作之中,因此提高事务所审计质量还是要从规范业务层面的工作出发,对事务所的审计质量进行不断的提高和改进。从审计的过程来看,在业务承接和客户保持方面,要加强对客户的了解,充分考虑自身业务能力,完善客户关系保持制度。审计业务执行中,规范审计程序,严格落实三级复核制度。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将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形成书面文件,并传达到全体人员,其中应清楚的描述质量控制的具体程序和政策以及要实现的目标,保证清晰可操作以遵循。同时,也要指名每个人各自负有的质量责任。

3.完善外部监管机制,加大监督力度。外部环境也对事务所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政府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都应该加强监管力度,为审计行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对事务所违法违规的情况严惩不贷,落实审计结果的跟踪制度,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并且政府管理部门可以牵头行业信息化建设,进行资源共享,促进事务所审计效率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协会也要加强行业监管,维护良好的执行环境,对审计收费进行把控和监管,打击事务所之间的恶意竞争。

参考文献

事实的力量范文3

关键词:刑法学理论体系;刑事责任;刑事归责

一、当代中国刑法学理论体系

中国有关刑法学体系中的刑事责任的体系地位,理论归属一直倍受争议,当代刑法学界通说即高铭暄教授之主张:“刑事责任既是犯罪的后果,又是刑罚的先导。罪─责─刑的逻辑结构,乃是整个刑法内容的缩影。”[1]然新世纪以来,随着德日刑法理论的冲击,中国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受到强劲批判。

(一)中国犯罪论中的犯罪构成四要件是对行为犯罪性判断的主要依据,然该模式完全是封闭式的,主要对已经发生的犯罪行为进行评价,过度侧重于对行为的客观评价,而忽视对行为人主观方面的评价─即未能将事实评价与价值评价区分开来。一部真正完美的刑法学体系应当包含这两方面的内容,在解决了“是与不是”的问题后,应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为基础,对行为人进行价值评价,进而解决“应不应当”的问题。我国封闭式的犯罪构成模式并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二)当前“罪─责─刑”的刑法学理论体系中也确实存在价值评价的内容,即刑法第13条规定的“但书”制度及刑罚论中的酌定量刑情节制度。其二者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首先,“但书”中所谓的“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没有具体标准,全凭法官主观自我判断,使得同一案件,判决却因人而异。且实践中大部分法官谨慎至极,宁重勿轻,一般不会轻易适用“但书”。其次,酌定量刑情节这一中国独创特色制度确实给予法官针对行为人进行价值评价的一定自由裁量权,但酌定量刑的幅度仅限于法定性之内,因而其对量刑结果的影响也极为有限。

(三)刑事责任能力处理不当。我国刑法学理论将刑事责任归于犯罪主体的核心要素,造成理论逻辑上的矛盾冲突。既然刑事责任是犯罪的后果,即犯罪后才产生刑事责任的承担问题,那么相应的刑事责任的能力问题理应在犯罪论后的责任论中提及,而不是将它作为犯罪论中犯罪主体的成立要件。另外,以刑事责任的有无与程度两个方面为标准,将刑事责任能力划分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和减轻刑事责任能力。然,在减轻刑事责任能力情形下,行为已认定为犯罪,犯罪行定性已经完成,那么为何还要涉及刑事责任的程度问题呢?明显“混淆了犯罪行为能力与刑事责任能力的界限”[2]

二、刑事规则体系的基本构建

分析可知中国刑法学体系中的犯罪论只能解决事实判断问题,根据休谟法则─价值判断不能从事实判断中推导出来,即“是与不是”并不必然得出“应不应当”判断,要想真正解决价值评价问题,只能突破犯罪论封闭模式的制约,构建其他制度―刑事归责体系。

(一)刑事归责的界定

诚如犯罪论与刑罚论的中心理论分别为定罪与量刑,归责即刑事责任论的中心理论。何为归责?“所谓归责就是把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的行为与行为人联结起来,对行为人进行非难。”[3]即在法官将行为人的行为定罪后,再结合犯罪人人格主体方面的要素对其进行价值评价,综合考量犯罪人应不应当承担或应当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

(二)刑事归责的要素

1.刑事归责能力。在刑法中,如果行为人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具备使其危害行为成立犯罪行为的能力─犯罪行为能力,那么,他就必然应当就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刑事责任─刑事归责能力。也就是说刑事责任能力包含犯罪行为能力和刑事归责能力,两者只是从犯罪论与责任论两个不同的角度考量。影响刑事归责能力的因素:年龄;精神障碍;生理缺陷。我国对年龄采取了四分制─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和减轻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同时专门规定了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将其分为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对于盲、聋、哑人,若生理缺陷影响到其辨认和控制行为的能力,则其缺陷就应该成为刑事归责能力的要素之一。

2.违法性认识。违法性认识是德日刑法学理论中的舶来品,指行为人主观上认识到自己行为为一般性法律规范所禁止的一种心理状态。包括事实认识错误和法律认识错误,这两方面在我国刑法学体系中都属于犯罪论犯罪构成的研究内容。就事实认识错误而言,指的是对犯罪构成中的具体构成要素产生了认识错误,对定罪必然构成影响。而法律认识错误指的是行为人对法律认识上的错误,并不影响定罪,因而应将其从犯罪论中分离出来,转而在责任论中作为刑事归责的要素来研究。

3.期待可能性。“所谓期待可能性,是依据行为之际的现实情形,能够期待行为人不实施犯罪行为而实施适法行为,反之,则为期待不可能性。”[4]通说将期待可能性定位于犯罪论中作为罪过的构成要素,使之与故意过失放在同一层面。然而,期待可能性的实质并非行为人自己对行为之际的现实情况之认识,而是国家或法官根据行为人认识的事实对行为人选择所做出的价值判断,因而,期待可能性理应作为刑事归责要素来研究。

4.人身危险性。人身危险性是指已实施犯罪的行为人再次实施同一或同一类型犯罪可能性的主观判断。实践中,法院在适用刑罚时,将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直接作为量刑考量的因素,认为人身危险性从属于社会危害性。从本质看,两者全然不同。人身危险性是说明行为人人身主观特征的,表现于犯罪人罪前、罪中、罪后各方面因素。而社会危害性是指已经发生的犯罪行为对社会产生的客观危害。两者性质本质不同,将人身危险性归为刑事归责因素更为适宜。

5.社会评价。随着网络和国际人道主义的发展,社会评价在司法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但却一直在刑罚体系中无一席之地,即使将其纳入酌定量刑情节的范围,影响力不是很大时也极易被法官忽略。若将其纳入刑事归责的因素,不仅使其法律化进而完善刑法体系,而且有利于法官对犯罪人的价值评价依法定罪量刑。在刑事归责中可通过民意、新闻媒体或报道、被害人及其家人亲友对犯罪人的态度等方面综合考量。

三、刑事归责体系构建的意义

刑事归责体系的构建虽不能使中国刑法学体系臻于完善,但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上文提到的当前刑法学体系的有些不足。首先使得前文论述的刑事责任能力的处理得以妥善解决,即将犯罪行为能力与刑事归责能力分离,其中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问题也应归于刑事归责能力的范畴。其次刑事规则体系的构建使其五个因素成为司法者确定犯罪人刑事责任轻重时必须考虑的因素,而非对“但书”“酌定量刑情节”的主观臆断。 最后使归责成为与犯罪论中定罪、刑罚论中量刑完全相同的法律地位,定罪、归责、量刑前后相继,一方面补充了我国价值评价的空缺,另一方面事实评价与价值评价的结合使我国刑法体系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参见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8页。

[2]参见侯国云:《当今犯罪构成理论的矛盾》,载《政法论坛》,2004年第4期。

事实的力量范文4

关键词:审计质量;客户重要性;分析模型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8月20日

对于审计质量的高低,影响到其对投资者保护的有效程度,进而影响到社会公众投资者的信心和资本市场发展的成熟程度。如何有效地提高独立审计质量,历来是政府监管部门、立法机关、公众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

客户重要性是学术界关注的影响独立审计质量的因素之一。客户越重要,注册会计师对其的经济依赖性越强,因而更可能妥协独立性,降低审计质量。然而,审计诉讼风险和注册会计师的名誉机制可以抗衡独立性的丧失。2006年新审计准则对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做了具体规范,引入了风险导向审计以提高注册会计师发现客户重大错报的能力。2007年6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了《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进一步加重了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制度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审计质量影响的变化。在新的制度环境下,客户重要性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是怎么样的?本文试图从理论上分析审计客户重要性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审计质量。对审计质量概念的认识,国际上引用最多的是DeAngelo(1981)的定义:独立审计质量是注册会计师发现客户的会计系统存在违规现象并且报告这些违规现象的联合概率。注册会计师发现客户会计系统存在违规的可能性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技术能力与收入;而报告违规现象的可能性取决于其独立性。Watts&Zimmerma(1983)认为独立审计质量就是注册会计师发现并揭露财务报表中违规行为的概率。独立审计质量由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职业道德、审计投入和独立性等因素共同决定。对DeAngelo(1981)和Watts&Zimmerma(1983)审计质量的思想进行分析,本文将审计质量的定义概括为:注册会计师发现被审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中存在拒不接受调整的违规行为并对其进行报告或披露的联合概率。

(二)客户重要性的度量。客户重要性的概念,顾名思义,就是特定审计客户对会计师事务所或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程度,从会计师事务所角度来说,也即是会计师事务所对重要客户的经济依赖程度。审计客户重要性的概念不难理解,关键是如何对其进行度量。DeAngelo(1981)主张以审计收费比重来衡量客户重要性,即以来源于某一客户的审计收费占会计师事务所总的审计收费的比重来表示客户重要性,实质是审计客户对会计师事务所层次的重要性;Reynolds & Francis(2001)与Chung & Kal lapur(2003)则认为审计业务具体是由项目组来实施的,独立审计质量是由项目组的独立性决定,而不是由事务所的独立性来决定,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层次的重要性并不能真正反映审计业务项目组所面临的经济依赖性对其独立性的影响,所以应按照审计业务项目组为基础来估计审计客户重要性,实质是审计客户对审计业务组层次的重要性。Wuchun Chi、Edward Douthett、Ling Lei(2009)更进一步认为,应在注册会计师个人层次度量审计客户重要性,即以某一客户的审计收费占签字注册会计师总的审计收费的比例来度量客户重要性,但是在我国,审计费用披露的不全面,因此,单独考察审计费用比重,可能不能完全表现特定客户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重要性。

由以上观点分析可见,对审计客户重要性的考察,主要有审计收费比重和客户资产规模比重,考察的层次分别为会计师事务所层次、分所或组别层次及注册会计师个人层次。

二、客户重要性对审计质量影响理论分析

在审计委托关系中,注册会计师或是会计师事务所会受到来自客户的压力,特别是来自规模较大、审计收费较高的客户的压力。客户压力是指当管理当局凭借在委托关系中的优势地位,强迫注册会计师不报告财务中的违约行为(包括错误和舞弊)而实施的压力。当来自某一审计客户的审计收费占会计师事务所全部收费的比例上升时,该客户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压力也进一步加大。当会计师事务所的经济来源过分依赖于某一客户时,若此客户施加压力,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原则将面临丧失的可能,因此导致审计质量下降。

Goldman&Barlev(1974)从被审计管理当局与会计师事务所利益冲突的角度提出的注册会计师职业独立性的评价框架。(表1)结合表1与我国现实的审计环境进行分析。一方面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谈判力量的来源包括:聘请和解聘审计师的权力、决定审计收费的权力、决定审计工作条件的权力。管理当局的谈判力量强大,拥有审计委托关系的支配权。审计客户可以通过运用权力,给注册会计师施加压力。特别是现在的审计服务市场属于买方市场,管理当局拥有聘请和解聘审计师的决定权。当管理当局与注册会计师的意见发生分歧时,若注册会计师恪守独立公正原则,管理当局可以不受制衡地通过更换会计师事务所达到对审计意见的“购买”。同时,现实的审计受托关系实质决定了注册会计师在与客户的博弈中处于明显下风。审计业务内容大多是常规事项,并不需要过高的特殊的技术水平。而且审计服务的受益者是中小股东,在股东大会上缺乏发言权,并不能决定审计费用,也不能决定聘请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并不能给注册会计师实际的支持。所以,在谈判中,注册会计的力量很弱。当审计客户越重要时,注册会计师的谈判力量就可能不足以抵挡。总之,当审计客户越重要,审计客户的谈判力量越强大,注册会计师的谈判力量相对下降,随之可能造成审计质量降低。

Chung和kallapur(2003)从会计师事务所的立场,构建了一个于审计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之间关系的分析模型,设定会计师事务所价值V为:

V=QRc+QRo (1)

其中,QRc是来自对会计师事务所施加压力的客户的准租的现值,QRo是从其他客户处获得的准租的现值。事务所在发现客户的错误和舞弊时,存在报告或者不报告两种选择。如果报告,被客户更换的概率为Pfire,QRo不变。于是,事务所的价值(V1)为:

V1=(1-Pfire)QRc+QRo (2)

如果事务所为了维持这个客户,选择不报告已发现的错误和舞弊,即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眼前利益,违背了职业道德,损害了独立性,降低审计质量。但若被审计市场察觉,则会招致声誉损失,最终导致被其他客户不再续聘,或要求降低审计收费(DeAngelo,1981),在招揽新客户时也可能主动降低收费(Davis and Simon,1992),还可能导致政府监管机构的罚款和民事诉讼赔偿支出。用Pdetct表示被察觉的概率,用A表示察觉后遭受的其他客户的准租损失比例,那么,如果事务所选择不报告违规行为,事务所的价值V2为:

V2=QRc+(1-PdetctA)Qro (3)

作为市场中的经济单位,理性的事务所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当

V2>V1 (4)

事务所不报告。即:

QRc+(1-PdetctA)QRo>(1-Pfire)QRc+QRo (5)

上式可简化为:

(QRc/QRo)>(PdetctA/Pfire) (6)

最终结果的含义为:

(1)如果PdetctA/Pfire足够大,即事务所丧失独立性被察觉的可能性很大,被察觉之后所遭受的损失很大,而事务所保持独立性被解雇的可能性很小,理性的事务所必将不会向客户妥协。从数学关系上来分析,当公式(6)右边足够大时,左边也要足够大才能保证不等式成立,这就意味着来自施加压力的客户处的准租现值相对于从其他客户处获得的准租现值来说足够大,除非事务所只有唯一客户且仅只愿意保持唯一客户,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2)是否降低及降低多少程度的审计质量取决于客户重要性。假设事务所降低审计质量而被发现的概率Pdetct与事务所降低审计质量的程度正相关,即事务所降低审计质量的程度越大,被发现的概率也越大,即,Pdetct代表审计质量降低的程度,那么,在公式(6)中,假设A和Pfire不变,在公式(6)成立的情况下,QRc/QRo越大,Pdetct越大。其现实意义是,对事务所越重要的客户,可能让事务所降低审计质量的程度越大。

三、政策建议

(一)完善投资者保护法律。政府和立法部门应当研究和出台各种强有力的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虚假财务信息的惩罚力度,提高我国投资者保护法律环境,加强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为我国资本市场对高质量审计的有效需求创造合适的制度环境,从而最终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审计质量;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当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管制,同时采取各种举措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积极引导会计事务所不断提高审计质量。

(二)建立审计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假设四大的审计质量确实整体比非四大高,那么我国有关政府机构及行业协会对四大的倾斜性政策还有合理的因素。但是,实证检验的证据表明,四大在中国制度环境下,可能相机降低了审计质量,那么,中国政府及行业协会的倾斜性政策就不但损害了审计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还降低了审计质量,增加了上市公司的审计成本,损害了社会福利。中国政府命令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促进会计事务的做大做强,但“规模-质量”作用机理的研究尚未有一致结果,我国由政府推动的、借助扩大事务所规模以提高审计质量的非市场行为值得反思。政府对审计市场的监管应以市场化的手段为主,避免以行政化代替市场化。

(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善审计质量,绕不开公司治理因素。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是独立审计职业存在的基础保障。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是审计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审计质量问题的根本之策。只有不断改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有效激发对高质量审计报告的内在需求。采取优化股权结构以保持适当的股权制衡度、强化董事会及独立董事的职能和权力、改进监事会的结构和职能等措施,使股东、经营者、投资者的权利和义务实现均衡,才可能从根本杜绝虚假财务信息对市场的危害,同时也避免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委托关系中的被动地位,改善注册会计师执业的制度环境。

(四)创新审计委托模式。为了避免审计市场中会计师事务所与企业之间沦为雇佣关系,有必要创新审计委托模式,解除管理当局聘请、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权利,以进一步增强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可以在董事会建立独立于管理当局的审计委员会,代替管理当局行使委托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权利。在付费模式方面,也可以借鉴法国的经验。法国的审计收费实行的是集中支付与结算制度,由上市公司向证监会预付审计费,由证监会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结算。证监会拥有在结算时直接扣除会计师事务所违规的罚金。

主要参考文献:

[1]C·W·尚德尔.审计理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2]陈信元,夏立军.审计任期与独立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6.1.

[3]郝振平,桂璇.B股上市公司审计市场供给与需求研究[J].中国会计评论,2004.1.

事实的力量范文5

首先,根据灰度值差异进行计数的思想,我们编写了用于提取视频中帧格式图片的MATLAB程序,根据该程序从视频中提取了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交通流量、汽车速度、车头时距等数据信息,通过剔除噪声数据、补充缺失数据,得到了较为详实可靠的交通信息。

其次,通过对比交通事故与占道施工所诱导的车道被占用情形的异同,建立了Green-Shield模型和理论分析模型,分别得到了基于实际观测数据的事故所处横断面的实际通行能力,分析了实际通行能力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结合交通流、速度以及车头时距全面比较了交通事故所占车道的不同对实际通行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道路通行能力,RG-波动分析模型

一、问题分析和模型建立

交通事故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具有下列特点:(1)事故所处横截面的道路变窄,直接导致实际通行能力大幅下降;(2)城市道路紧邻商业区、生活区,所以与高速路相比岔道明显增加;(3)红绿灯对交通流的调制,一般来说交通流符合泊松分布,但是在红绿灯调制下,交通流不再具有连续性,呈现出Shock-Wave特性。

我们通过描述一段视频中交通事故发生至撤离期间,事故所处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的变化过程,从而分析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针对问题的需要,我们从实际和理论两个方面出发建立了理论计算模型和Green-Shields模型(速度-流量模型)求事故所处横断面的实际通行能力。

2.1 理论计算模型

? 基本通行能力

由于基本通行能力计算时不考虑道路和交通条件的影响,因此多车道的基本通行能力可按下式计算:

? 基于基本通行能力的乘法修正模型

由于此条道路发生事故,车道占用使得道路的饱和度增加,服务水平下降,道路的通行能力降低。因此我们考虑到车道位置、大车比例、叉路口、车道宽度等因素的影响,建立如下修正模型对基本通行能力进行修正:

道路施工区实际通行能力为理想的基本通行能力乘以各影响因素的折减系数。

2.2 Green-Shields模型

由于基于基本通行能力修正模型计算事故路段通行能力时,折减系数的取值均为经验值,由于施工路段的实际情况比较复杂,难以获得真实取值的之间系数,因此考虑通过Green-Shields模型来确定事故路段的实际通行能力。我们将该模型简称为速度流量模型。

速度流量模型又称BPR模型,是美国公路局针对高速公路的交通特点以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开发出来的,是目前比较流行且使用广泛的路段阻抗函数。该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二、模型求解与结果分析

3.1 理论计算模型的求解

首先我们根据视频1中统计的数据作出事故所处横断面车流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横断面车流量的变化图

由于大车比例随时间不断变化,我们分三个阶段进行求解。然后用车道位置,大车比例,岔路口,车道宽度这四个影响因素的折减系数对基本通行能力进行修正,得到总的折减率分别为0.773,0.767,和0.765。事故一发生路段的实际通行能力分别为1321.83,1312.7和1307.6。由数据分析可看出事故发生处横断面的实际通行能力呈下降趋势,但是变化不大。

3.2 Green-Shields模型的求解

根据速度与流量的关系的作出每个阶段的速度――流量关系图,发现三个阶段的速度与流量走势基本相同,这里只列出第二阶段的图(见图2),其他两个阶段的省略。

图2 第二阶段速度――流量关系图

速度流量关系图中抛物线的峰值即为此阶段道路实际通行能力,从图中可以得到三个阶段的实际通行能力C1、C2、C3分别为:1550(pcu/h)、1390(pcu/h)、1275(pcu/h)。

结果分析:和模型一的结果相似,三个阶段的实际通行能力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但是该模型中实际通行能力的变化比较明显,所以我们可以大致推测从事故发生到撤离期间事故路段的实际通行能力越来越低,车辆堵塞越来越严重。因此需要及时对事故进行处理,从而减轻事故对交通造成的影响。

事实的力量范文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逐步发展和完善,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会计事务所是中小企业中的一部分,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日常财务审计工作。审计质量是衡量中小会计事务所的重要因素,审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应当深入分析自身针对审计质量控制的不足之处,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中小企业;会计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

一、引言

审计工作是会计事务所的主要服务领域,审计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家会计事务所的工作水平,鉴于此,提高会计事务所审计工作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长远眼光来看,会计事务所的规模和审计工作质量有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审计工作质量提升,有助于提高会计事务所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审计质量得不到提升,那么就难以协调企业财务报表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实际需求,甚至造成投资者由于参考了不恰当的财务信息而做出错误经济选择的严重后果,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投资风险。这样的情况会导致这部分会计事务所的工作量和客户迅速减少,事务所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审计质量直接体现着会计事务所的价值大小,无法承接审计项目的事务所是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的。会计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审计服务工作,如果审计质量得不到保障,那么整个事务所都会受到重创。在我国,真正实现规模化经营的会计事务所毕竟还是少数,市场中仍旧存在着大量的中小会计事务所,这部分事务所对很多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运行也产生直接影响。客观来看,中小会计事务所在审计质量的控制方法和措施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面对新的经济环境和历史机遇,我国中小会计事务所需要积极借鉴规模化会计事务所得先进管理理念和工具,建立健全适用于自身情况的审计质量控制机制,不断在实践中优化审计结构,切实提升审计质量,实现会计事务所得可持续发展。

二、中小会计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客观来看,我国中小会计事务所往往规模较小,不像大型会计事务所那样拥有大量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和较为稳定的客户资源。在实际工作中,甚至还需要临时聘任一些外部人员参与到具体的审计项目中来。这部分审计人员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良莠不齐,审计质量难以得到保障。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中小会计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制度十分不完善,很多事务所甚至没有建立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有些事务所即便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没有严格执行,内部控制收效甚微,人员流失情况也十分严重。此外,我国中小会计事务所缺乏对从业人员的科学、全面绩效考核,导致一些审计从业人员在实务中态度不严谨,未能坚持职业操守,这些情况也严重阻碍了中小会计事务所提高自身的审计工作质量。

(二)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中小会计事务所普遍存在着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道德不强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中小会计事务所本身资金有限,难以有实力重金聘请外部业务素质过硬、职业道德优秀的高素质审计人才,继而不得不降低招聘审计人员的要求,使得审计人员的从业水平难以得到保障。这部分审计人员往往十分年轻,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业务知识不全面,对审计质量的控制能力较为有实际工作中未能从法律层面来严格要求自己,也对审计质量的控制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行业自身缺乏有力监管

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性质来看,维护公众利益使其得以长期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从事审计行业的工作人员还存在风险意识薄弱、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会计师行业的监管力度不足所造成的。鉴于此,会计事务所对质量的监管水平已经成为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所普遍重视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在选择业务的空间上具有较大的自主性,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些中小会计事务所为了抢占客户资源,提高事务所收入,常常未能客观衡量事务所的审计胜任能力,盲目降低审计费用,希望通过价格战的方式获得审计业务。这样的不健康竞争,会导致会计事务所在实际开展审计业务之后,在资金方面捉襟见肘,严重影响审计质量。此外,为了调动市场营销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会计事务所时常打着这样的旗号,在不评估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的前提条件下,就给专业水平良莠不齐的会计师分配任务,分配不合理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审计质量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在会计事务所的审计工作中,由于缺乏系统、严格的监督管理,很多注册会计师在从事具体审计业务的过程中,并未充分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操作,审计报表出具得较为随意,通过限制用途的方式,来降低自己可能面临的审计风险。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会计事务所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审计成本,某些会计事务所在出具审计报表时,审计工作底稿层次不清、逻辑不通、格式混乱,没有对被审计单位形成翔实的书面记录和文件,导致审计结论缺乏支持,审计质量难以提升。

三、改进中小会计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事务所需要尽快建立健全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会计事务所需要制定并逐步完善审计质量控制程序和相关政策,以上程序和政策需要充分考虑审计业务的实际特点和事务所的规模和特征,以便更好地实现控制目标。质量控制程序应当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业务执行、业务工作底稿、客户关系、职业道德规范的保持、领导责任承担等内容。积极落实三级复核制度,主要是针对审计工作底稿的管理而言。审计底稿对审计工组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是审计工作的核心载体,体现了注册会计师完成审计业务的全部重要过程,因此需要执行严格的复核制度。所谓的三级复核,是指需要经过项目经理、注册会计师、主任会计师的共同签字。通过严格落实三级复核制度,能够有效提升和保证审计质量。其次,还应当建立起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内部激励机制和考核办法,唯有通过制度才能真正调动事务所全体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完成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激发出员工的工作潜力。对于在审计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员工,会计事务所应当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奖励,对于在工作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工作人员,也应当实施严肃的惩罚,赏罚分明才能真正规范员工行为。

(二)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

注册会计师综合素养对审计质量的高低有着决定性影响,因此,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养,对提升中小会计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中小会计事务所应当重视对自身审计人员队伍的打造,重点关注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后续教育,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合规意识、法律意识和执业水平,从整体上提高审计队伍人员素质。会计事务所在平时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组织项目经验交流会的方式,来实现注册会计师之间经验和体会的分享,将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转换为今后指导实际工作的重要基础,加速年轻注册会计师们的成长。此外,会计事务所还需要重视注册会计师队伍的继续教育工作。审计工作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具有直接关系,是需要持续学习的专业领域。鉴于此,会计事务所需要及时向员工传导最新适用的准则要求,及时更新注册会计师们的知识体系,优化知识机构,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最后,会计事务所还要重视做好自身的招聘工作,要对人才进行把关,重视招聘一些工作经验丰富、从业素质高的工作人员,给予他们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为其制定培养计划,关注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成长,最终打造出一支专业素质过硬、职业道德优秀的审计队伍。

(三)强化会计事务所的自我管理机制

要想从根本上提升会计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就必须从强化事务所自我管理机制抓起。这里所指的管理主要指的是会计事务所要对自身拥有的各种主要权力进行科学安排。在事务所承接各类业务之后,不能盲目分配任务,要根据每一名注册会计师的实际能力进行合理分配。与此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会计事务所的内部管理工作,以便促进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提升。在审计实务中,事务所需要根据具体审计项目和内容,制定出完善的审计计划,并且逐步将各项审计工作细化,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审计项目进行分类。将重要的审计任务交给能力优秀的工作人员,对于业务暂且不熟悉的会计师,可以让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给予指导。与此同时,还应该致力于提升审计从业人员的执业素养,重视员工培训,提升会计事务所的职业道德。为了切实提升会计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应当设置健全的奖惩机制,对于工作态度不端正、执业行为不规范的会计师,要进行相应的惩罚,保证会计事务所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不断发展。在监管机制方面,一定要在审计过程中严格贯彻和执行,起到规范审计行为的目的。会计事务所只有在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之下,才有可能高效率地利用内外部资源。鉴于此,还应当大力推行注册会计师制度,通过对社会监管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来提高外部对审计行业的监管力度,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会计行业应当逐步形成行业规定,对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行为进行约束,让其自觉遵守行业纪律。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中小会计事务所的规范化建设之路,是促进中小会计事务所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途径,继而满足我国各类中小企业对审计服务多样化、全面化、系统化的客观需求。中小会计事务所应当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对自身的执业水平高标准、严要求,才能带领事务所走上发展的良性轨道,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同时也能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整体执业水平。

参考文献:

[1]赵琼.提高会计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5(09).

[2]刘然.提高会计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