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好书的读后感范例6篇

读一本好书的读后感范文1

人最可怕的就是灵魂空虚和精神萎缩。由于生存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把眼光和精力逐步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忙碌不止的身躯。避免这个情况发生的办法,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通过他们看课外书,让他们看到一个魅力无穷的大千世界,丰富他们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治他们的情操,让他们在读书中享受快乐,体验成长,从而增加他们生命的厚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喜欢读书,和书成为好朋友,让他们的童年时时与好书相伴。

2、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让学生在读书中体验到读书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给自己带来的尊严感。

3、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三、读书口号:图书使童年更快乐,阅读使明天更美妙

四、活动准备:

1、结合学生实际,推荐一些书目,在家长帮助下制定读书成长规划和读书目标。

2、建立图书角,每个学生至少捐三本书,多多益善。把所捐书目分类摆放,同名书目只保留5本,鼓励学生多捐献名家名作,对捐献书目多的学生进行奖励。制定借阅制度,选出图书管理员。

3、好书交换:小组内交换,选定组长,经常交换读到的好书。小组长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后进生要进行帮扶。班级内交换,结合读书接力赛活动,让读书多的学生不定时的向全班推荐好书,渲染读好书的氛围。

五、活动要求

1、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同伴之间的学习最具有影响。选拔一批喜爱阅读的孩子作为读书会的“阅读榜样”,带动其他孩子阅读,教师适机加以表扬鼓励,营造和谐快乐的阅读氛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每天对着张贴的读书名言,耳濡目染;翻看图书角中各种有趣的图书,兴致勃发。此时,阅读愿望已经在心里悄悄萌芽生长。

2、经典导读激趣

儿童的阅读心理不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儿童思维方式和成人不同。阅读书籍时,儿童更注重形象是否活泼生动,故事是否有趣,情节发展是否符合逻辑,儿童文学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最有效方式。“没有兴趣就没有一切”,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给孩子直接讲一个科学道理或生活知识,他们不一定爱听,但如果是包含在故事当中来讲,就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看电视、上网虽然也是获取知识的方式,但它们本身不能取代书本阅读。书本阅读通过文字描述,更能引发孩子的思考,更能拓展孩子的想象。因此,就让经典儿童文学为孩子引路吧。让孩子在阅读经典中,阅读兴趣日益浓厚。

3、指导快乐阅读

要使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语言,从理论上升到实践,这就需要教给一定的阅读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动笔就是最好的方法。边读边思,读到好词好句,可以圈圈画画;读到感动处,作上标注,抄抄写写。在文章页边的空白处,摘录下令你感动的词句。在读一本书时,常常会有一瞬间的灵感迸发,如果及时捕捉住这一灵感并记录在小纸片上,然后把这么多纸片收藏好,过一段时间再整理,就会有很不错的收获。学生一开始进行课外阅读时,老师就应该鼓励他们做好阅读记录,养成习惯。但是,老师不要以作业的形式布置学生必须撰写,避免破坏孩子的阅读兴趣。而且,这个阅读记录也不同于单调的“读后感”,学生做起记录就不会感到枯燥了。其实,阅读就是“悦读”,只要细细地到文中读,读得有滋有味,“读”也就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六、实施细则

1、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组织读书交流活动,使学生处理好精读和粗读的关系,处理好读和写的关系。

2、让学生充分利用早晨、午休课时间进行阅读,保证学生每天在校至少有二十分钟的阅读时间(平时,允许学生来校带课外书)。让学生每天晚上在家里安排三十分钟阅读时间,双休日、节假日,更要做到读书、休息两不误,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

3、开展交流活动,如读学生选取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分享。还可以把自己认为好看的书介绍给大家。开展好书大家看活动,建立班级图书箱,学生之间和班级间学生互相交换看书等。可以把这些作文、读书笔记贴在班级“学习园地”栏里,供大家欣赏。

4、.老师做好导读工作,引导学生阅读方法。提倡个性阅读,初步教给学生读书做记号,读书做笔记的简单读书方法。要求学生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摘录在“采蜜本”中,鼓励学生多写读后感日记。

5、老师和学生一起共读一本书,谈谈读书心得。

读一本好书的读后感范文2

我是一个很喜欢书的人,喜欢读书,也喜欢买书。通过读书,我接触到了新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也懂得了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我希望能与学生家长分享这些我曾经看过的、如今静静躺在书柜里的好书。于是,我决定通过“图书漂流”的方式,把我的这些好书借出去。

我们的“图书漂流袋”很简单,就是一个文件袋里装一本我推荐给家长阅读的书及一个供家长写读后感用的笔记本。

“图书漂流袋”的第一个漂流对象至关重要,因为他将成为我们班家长读书活动的“领头羊”。我暗自物色了好几天:首先,这个家长要有一定的才能,因为,他要为今后读这本书的家长起示范作用;其次,他要很乐意接受我交给的任务,不会因为我提出的“过分”要求而推脱。

被我相中的是小麦的妈妈。小麦的妈妈从事外贸工作,在国外生活过一段时间,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且有自己的思想。于是,在一次放学接孩子的时候,我和她闲聊了几句之后便开始推荐我想让她读的书:“最近我在看一本家庭教育方面的书,很有意思,你要不要看?”小麦的妈妈二话没说,很高兴地从我手中接过装着书和笔记本的“漂流袋”,而且答应一周后交给我一份读后感。

周一早晨,小麦除了交他自己的作业外,还附带把“漂流袋”一并还给了我。打开崭新的笔记本,我的心里满是敬佩和感动:小麦的妈妈工工整整地写了满满几页读后感。

我在全班孩子面前一页页展示了这本珍贵的笔记本,并表扬了小麦妈妈的认真、负责。我们都羡慕小麦有这样的好妈妈,而小麦也为有这样的好妈妈感到自豪。我郑重地把一颗代表奖励的星星贴在小麦的荣誉栏里,并声明这是为小麦有这么爱读书的好妈妈而特别奖励的。

在奖励小麦的同时,我也趁机向所有孩子进行宣传:“老师这里有许多许多好书,如果你们也有像小麦妈妈一样爱读书的好爸爸好妈妈,记得提醒他们到老师这里来借书哦!如果你们的爸爸妈妈也像小麦妈妈一样认真、负责,我也会给你奖励哦!”其实,当小麦得到那颗代表奖励的星星时,我已经看到全班孩子的眼里在闪着羡慕的光了。

接孩子的时间到了,很多家长都被孩子催着到我这里领“图书漂流袋”。由于事先没有预料到效果会这么好,因此我准备的十几个“漂流袋”一下子就被领光了。在家长们领“漂流袋”的时候,我给他们看了小麦妈妈的读后感,并发自内心地赞叹“这样的妈妈真的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树立好榜样后,我把要求给家长们介绍了一下,并希望他们能在规定的时间阅读完领到的书,然后写一些读后感。

十几位家长领了“图书漂流袋”,高高兴兴地带着孩子回家去了!一些空着手的家长失望了,他们围着我问:“老师,你这里还有别的书可以借吗?

“图书漂流袋”慢慢成了班里的一种时尚。每周孩子们一回来,我就充满期待,因为,我可以读到家长们用心写的读后感了。那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对孩子深深的爱和通过学习获得的心得体会。每周的读书反馈时间,成了孩子们和我共同的享受。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父母的读书得到了奖励,他们反过来成为督促家长读书的有力推动者。

读了《朗读手册》,有家长感叹与这本书“相见恨晚”,也开始每天在睡前给女儿朗读一些故事。得知我们班想建一个开放式的阅读墙,立刻有家长主动放弃休息时间,自己带着工具和材料,仿造《朗读手册》里的图片,在教室的后排为我们制作了两排阅读架。……

我借给家长的书不过几十本。这些书在“漂流袋”里“漂流”了几年,回来的时候依旧完好无损。还有细心的家长特意为这些书包上封面,并在书里夹上一枚精致的书签。好书实在太多。在我们的“图书漂流袋”中,又多了很多新面孔。那是家长们拿出自己的藏书,加入“图书漂流袋”的队伍中了。我也在我们的“图书漂流袋”中读到了许多我向往的书。

班上的阅读推广活动开展得异常顺利。等到孩子们升入高年级后,我们经常开展“班级读书会”,一起讨论书里的问题。有时候,我们会三方合作,由老师、家长、孩子共同完成对同一本书的读后感,并进行交流。

读一本好书的读后感范文3

在福州市首届十佳教师颁奖大会上,王老师曾作了题为《一生中要说的两句感激的话》的讲话。他说:“岁月如梭,不觉已到退休年龄,一生中我要说的第一句感激的话,那就是:谢谢您,书!”他还说:“坐拥书城是我的梦想。”对书的感恩感激感动之情溢于言表。本文以他的《作文智慧》、《我说语文》等著作为蓝本,结合陈日亮老师《我即语文》里收录的王老师的文章,对他读怎样的书、怎样读书和如何做个好的阅读指导教师等方面,作简要的梳理和探究。

我们要读怎样的书?

现在的书种类很多,有工具类的书、思想类的书、技能类的书、生活类的书、文学类的书,等等。内容也是鱼龙混杂,好坏参半。我们该读怎样的书?王老师提出:读好书,读名著,读经典。

我们要读好书。什么是好书?于人有益的书便是好书,或可增长知识,或可愉悦性情,或可引起思考。抚卷读书,浸染墨香,只要对人有帮助的书,不误导人的书,都可以算是好书。好书,也因人因时而异,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呈现。王老师提出,“读书首先要读催人奋进之书。”正是强调了书的积极意义。在革命年代,读革命的书;在建设年代,读建设的书。

我们要读名著。“读书要沙里淘金,就是要选择,书的‘黄金’就是精品,是名著。”为什么要去读名著,因为“名著的内容无限广阔、深邃、丰富。”它包含和体现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热爱生命、尊重个体、向往美好的社会和人生等。“经典名著……千百年先哲们的智慧与经验皆蕴含其中。”“阅读名著,会让我们体验到人文的关怀,美的震撼,爱的温馨,情的涌动,思的沉静。鄙薄名著,会使一个人乃至整个民族变得短视、庸俗、愚陋而失去文化远见。”我们要回到原点,回到名著。常读、多读这些人类的精品,就犹入兰室,久而其香自溢,养成浓郁的人文情怀。“名著往往如汩汩的流淌的泉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读名著应从小开始。“我们应该在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培养学生读名著的兴趣、习惯和激情,要使其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使名著成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灯。这里首先要让每一位教师热爱名著,成为一个读书人。”对如何才能读好名著,王老师这样提出,“读名著要与学生的生命体验结合起来。”

我们要读经典。经典作品就是多数人已经阅读过,而且认为应该阅读的书。或者说,经典作品,就是一本长时间能给社会以印象的作品。“课外阅读应当追求高品位。经典作品总是‘直接打动人的心灵、意识和良心。’阅读经典,将使人的生命达到一种高峰体验,在与大师对话中会产生一种心灵的撞击,这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不仅对一般人而言,“阅读经典会使人感受到的是先进文化的魅力。经典永远是先进文化的载体,通过这个载体,青少年心灵将受到陶冶、净化,从而走进自己的感情世界、体验生活、体验社会,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它能超越时空,“阅读经典还将让每一个人感受到世界向自己款款走来。我们读每一部经典,都是与大师对话,读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篇是一种享受,‘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因此,我们不能沉迷于时尚的阅读,不要趋时,摆脱时尚的诱惑最好的方法是阅读经典。”对阅读那些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最能代表这一个时代的作品,王老师建议说,“多背经典,可以从不求甚解开始,但求熟背,那是终生受益无穷的文化储备啊!”

我们该怎样读书?

读书的方式很多,我们可以走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用读――学以致用,现学现卖;聊读――探讨交流,共享启迪;等等。不管何种方式,读书都要有好的态度,好的方法。王老师是这样提的:

读书要专注。读书是心灵的对话和灵魂的交流,因此要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用王老师的话说是“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地去寻觅、去探索、去预测、去期待。”怎样才能使自己进入专注境界呢?排除干扰,运用好兴趣、目标、理智诸多因素都能帮助自己达成所需境地。

读书要开放。读书要全面地读,开放地读。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读书如读画,同于一隅终难有所得。”所以要注意联系,注意拓展。

读书要意会。意会是读书的重要方法。“默而察之,心领神会,强调阅读者的体悟、感通。”王老师还进一步指出,“意会,需要欣赏者伴随着作品的形象融进自己的感情,需要充满联想与想象,需要在美的享受中,进行形象的思考。”

读书要深入。读书要含英咀华。“我们要掀起遮眼的浅层,向深处进掘。”“读得认真,耳熟能详。深入钻研,乐思善想。所以指点之后,便有‘文心相会’之感。”这样才能帮助我们获得“新”的领悟。

读书要思考。读书是要投入灵魂的。王老师看到,“当前中学生阅读,大量的只是消遣性和应试性,前者抹煞了思考的价值,后者又陷思考于简单化之中。”他为这样的局面而担忧,“只思考不读书,思维就容易枯竭,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光读书不思考,不但不能登室入堂,还常常使思维陷入混沌状态。”导致精神生活边缘化。因此,他大力推广读书深思法。“深思,就是有心地去寻找和发现。对于好文章,更要深思,经过自己的深思,然后再借助他人的品评,比较、鉴别,以求言传出其中的精蕴。”

读书要反复。“我以为读书,尤其是那些蕴含丰富的名著,要强调反复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形象性与概括性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反复揣摩,渐得佳境。”让初读如重温,重读如初读,每次读都有新发现,反复中不断入新。

读书要消化。读好书需要形成系统,需要时间间隔,需要慢慢咀嚼、消化和回味。“提倡多读多写,多读书、读好书,当然不是提倡‘两脚书橱’,学富五车而下笔艰涩,而是要提倡主动地筛选、撷取和消化,这也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

读书要运用。读书学习是修身为政之基,是智慧力量之源,是创新实践之舵。看到多少才能知道多少,知道多少才能想到多少,想到多少才能掌控多少。王老师提出,“对好的文章,读得懂、记得牢、用得上。”他还哲理地总结说,“掌握知识是为了更新知识,掌握规则是为了突破规则。”

读书要结合经验。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录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王老师认为,“直接的生活经验往往是理解文章思想的酵母。”他强调阅历和经验在读书过程中的作用。“没有生活阅历,缺少社会实践经验,甚至没有体验过忧患,就往往难以有

对文章的深刻了解。”

读书要养成习惯。王老师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认识到,“对语文本身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读书,语文教学的本真就是读书。我们通常把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叫做‘读书’,这就昭示我们,一个人在学校十几年的宝贵时光,最重要的就是培养阅读的兴趣和养成阅读的习惯。”他感触很深地谈了自己的读书体会,“‘手不释卷’这几乎成了我的生活习惯。人总是有嗜好的,最好的‘嗜好’莫过于读书了。”“我读书没有什么经验。要说经验,那就是养成了一种习惯、兴趣,有了这种习惯、兴趣,慢慢地就能摸索出读书的方法了。”

读书要会选择。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什么书就决定了成为什么人。对于所有的人,都有一本书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就是说,在这浩如烟海的好书中,至少有那么一本是刚好适合你的。“因此,我们首先要培养爱读书的兴趣,形成习惯,要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家作品。”至于读什么书,决定于你欠缺什么、需要什么,只能由你自己做主。要树立书籍分级的观念,让生命更贴近最好的书。

读书要有方法。王老师读书既注意了意蕴,也注意了形式,注意了内容,也注意了方式,他指出,“吸取思想和文章技巧,是阅读的宗旨和底蕴,做学问、求知识靠的是这种方法。”他还说,“读书要见其表,还要见其里,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追本溯源,查根究底。王老师概括了“阅读‘三辨审原则’:审主旨、审对象、审环境。”“阅读三感:一是感觉,二是感染,三是感触。”逐层而下,是“阅读的深化”。

读书要做好笔记。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真正的读书要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阅读时,手中要有一支笔,对那些精彩的词、句、段要标出,做好笔记。这是一个直接积累知识的过程。要随时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赞美的,批评的,联想到的,以及那时产生的写作冲动和灵感。”“要养成阅读的习惯。不仅要有计划地读,而且要看自己喜欢看的书。要学会一边阅读,一边摘抄,随时记下心得。”

读书要有好心境。读书是心与书的交流,是一种滋润,也是内省与自察。伴随着感悟和体会,淡淡的喜悦在心头升起,浮荡的寂寞灵魂也渐归平静,让自己始终保持着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不失信心地契入现实,介入生活,创造生活。因此,读书需要一种意境。安详的心绪,宁谧的氛围,都可以将自己带入那种既恍惚空灵又旖旎美妙的境界中去。心境摇曳不可读书,功利浮躁不可读书,灵魂纷乱不可读书。读书需要静下心来,精气神贯注,心无旁骛,仿佛先人于树下禅定,风声鹤唳,雨声车声马声,无一人其耳;酒色财气,无一动其心。王老师“对自己喜爱的书,‘以最放松自在和不经意的姿势来消遣作品,以一种宁静而致远、空谷纳万境的心胸去拜访作者’。”

王老师把读书和成才紧密联系起来,“因为目标、计划而读书,因为读书而思考,因为思考而发现,有所成就,这就是一个人成才的必经之路。”他其实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他的成长经历正是他读书心得的最好佐证。

如何做个好的阅读指导教师?

如何从卷帙浩繁、浩如烟海的典籍世界选择适合自己爱好的书籍,以最大程度地汲取营养、启迪心智、提高效率、增强才干,学会读书无疑是首要且必需的先决条件。学生的读书层次不同,类别也不同。对于他们读书的指导不是件容易的事。要让学生学会读书,你就必须是个好的阅读指导老师:

教师自己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个人一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始于青少年时代,尽管从理论上说,课外阅读是一种个性很突出的行为活动,但中小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他们正处在为个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基础的阶段,他们的阅读欲望需要激发,阅读兴趣需要培养,阅读方法需要指导传授,阅读习惯需要逐渐养成。“没有良好阅读习惯的教师怎能教出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在这点上,教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做读书的带头人。“语文教师应该成为会思考、会阅读、会研究的人。”让阅读成为最广泛的学习实践。

教师要注意启动学生阅读的动力系统。不同年龄段中小学生阅读动机系统是不一样的,原因主要应从中小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条件方面去探究。因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在中小学教育中,随着学段的提高,学生的精力越来越集中在学科性学习和与中、高考直接相关的课程教材和教辅材料上,小学阶段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到高中阶段几乎销声匿迹。同时,由于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社会生活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社会生活环境及学生内在的心理发展需求相互作用,对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动机系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教师要深入分析,区别对待。“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自己要多读、善读,更重要的是要启动学生阅读的动力系统。”

教师要善于唤起学生阅读的情感、思维。阅读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主观意志去审视、感受文本内容及思想感情进而产生联想或生成新的思想感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是需要经过感受、质疑、钻研、联想、感动这样一个过程的。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自己来感悟作品,达到自己和作品的平等对话,实现和作品的交流,进而产生心灵的共鸣。教师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也需要善于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唤起某种情感的体验。所谓情感的体验就是发挥读者自身,通过对以往生活经验的联想和想象来补充和理解文章,把自己的情感注入文章之中。”引发其生活经历,让学生好奇地读,激活其审美动力,让学生人情地读,开阔其期待视野,让学生回味地读。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选择图书。教师的审美判断能力是选择优秀作品的关键。“中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有限,但可以指导他们懂得选择,以窥一斑。”教师平时要留意有关读物的出版资讯,关注媒体上推荐的图书,关注获奖的图书,同时考虑专家眼光和学生兴趣之间的距离。他还进一步提倡,“训练学生爱读书、会读书,爱写字、会写字,爱说话、会说话,会写自己爱写的文章。让学生多一点书卷气,少一点匠气。”

教师不能用导读来代替学生读名著。近年来,由于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在功利性目的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师生热衷于编“导读”、读“导读”,名著阅读走向了伪阅读的迷途。王老师深刻洞察了这一现象,一方面,他充分肯定了导的作用,另一方面,他指出了其危害性,“导读,‘导’是次要的,‘读’才是主要的。以读‘导读’来代替名著,是非常危险的事。”为这一现象敲响了警钟。

教师要正确把握阅读教学。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手段。课堂的阅读和课后的读书应该是紧密联系着的。课堂上的阅读教学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示范应该是很重要的一点。课内学方法,课外作运用。王老师强调,“阅读教学要坚持文本的解读。”“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这样的阅读教学都有助于学生学会读书。

读一本好书的读后感范文4

《如何阅读一本书》久闻大名,作者是美国作家莫提默·J.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我平常在读书的时候,常常急切地看完一本书,但在看完书之后,好像梦一场,记不住多少内容,也领会不到书中的意义。很感激班班,感谢这本书领我进入一个不一样的阅读世界,让我能够更好地把握阅读,提升自己阅读的能力和水平。

一、回答书中43页四个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人如何提升自己的阅读层次,或者说让读者能够更好的阅读,掌握阅读的技艺,不走弯路。

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阅读的前两个层次: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基础阅读,这是阅读层次中最基础的一层,以识文断字为主要目的,阅读时能够清晰的知道作者是在说什么。这本书所针对的人群是已经至少具备基础阅读能力的阅读者。检视阅读,目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全书最好最重要的内容快速的阅读并掌握。这一层次是建立在读者已经具备第一层阅读能力的基础上,以增进理解力为目标的读者必须掌握这个层次的阅读方法。

第二部分讲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分析阅读主要用在论说式的书籍中,不适合用于小说,诗歌和戏剧。

第三部分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面对论说式读物时主要运用前面所讲的分析阅读的方法,但在面对想象文学时,却不同采用这种方法。

第四部分讲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作者说这个阅读方法才是最高级的阅读。因为这个阅读主要针对在研究某一个主题时才采用的方法。

2、作者的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作者细部说了如何进行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和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首先,作者谈到了基础阅读,主要描述了最基本的阅读方式,只要掌握了语言和文字就能够达到。检视阅读则讲述了在开始阅读一本书之前,应当先对书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在分析阅读方面,作者重点写了分析阅读的的三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不同规则。接着作者详细介绍了分析阅读需要读者进入阅读的十五个步骤,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要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其次诠释一本书的内容,最后评论一本书。每一个阶段再继续细分,让读者能够更好的把握一本书。接着作者告诉我们在阅读想象文学时一定要接受作者的主题和想法,这样才能够进入到作品当中。同时在阅读想象文学时,一定要尽量快的把全书看完,不要将故事情节分割的太厉害,不然就掌握不到连续性的故事情节,也就掌握不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想法了。同时这一部分也介绍了阅读历史,哲学和其他类别学科的阅读方法。

最后,作者又依次介绍了主题阅读的步骤和方法。

(具体见笔记图片)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这本书说得很有道理。尤其作者谈到的分析阅读需要读者进入阅读的十五个步骤,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要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其次诠释一本书的内容,最后评论一本书。每一个阶段再继续细分,让读者能够更好的把握一本书。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这本书给我的帮助会很大,因为我以前都是盲目地阅读,粗略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更加感受到这本书的魅力,它让我能够从此以后有科学和系统地阅读,不断地提升我的理解能力,知识储备,及人生的境界。

二、阅读速度训练

速读训练我自己亲自试验了。刚开始很别扭,尝试过几次之后,确实手眼搭配可以避免在阅读时出现“逗留”现象,还可以集中精力,大大地提高了阅读质量和速度。

《给语文老师的新建议》第三次打卡:

我选择了内蒙古包头张莹老师设计的二年级下册《村居》一课,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想法。

《村居》这首诗,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诗句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春景图,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张老师教学中通过识人读诗、解诗意悟诗情、诵古诗三个板块完成教学目标。

板块一识人读诗:张老师首先从古诗的题目入手,让学生理解《村居》的含意,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农村居住时亲眼看到的春天的情景。古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这里建议可以通过课件演示一组与诗词有关的春天的景物动画,如:小草、黄莺、杨柳、儿童、纸鸢等画面,借助这些画面来学习诗句,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所看到的景物的呢?出示古诗,学生边读边体会诗句表达的意思。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初读古诗时张老师下大力抓正音和节奏,为第三板块诵古诗做好铺垫。

板块二解诗意悟诗情:这一环节主要体现在识字写字和理解诗意两个方面。识字写字是低年级阶段学习的重点。在本课教学中张老师采用了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两种方法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有层次,有梯度地读生字并在生活中去学习认字、识字,有意的引导孩

子在生活中去发现识字的乐趣。解诗意时张老师采取了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让学生谈谈想法,从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感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和合作意识,让学生从品读中感受诗歌的美。写字环节重点指导书写“童”字(建议书空、示范放在学生试写感悟之前,然后让学生自己组词,通过词语巩固、理解字的意思。)

板块三诵古诗:张老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知诗词的内容的环节。 朗读形式多样:学生自由朗读、配乐读、指名读、集体读(建议还可以分行读,比赛读,表演读、展示读,教师点评,并穿插自己的示范读。);尝试背诵形式多样:挖空背诵、删句背诵、整体背诵。

读一本好书的读后感范文5

关键词:阅读习惯;培养;成才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7-0072-01

现在的学生每天大多忙于课堂所学知识,课后时间又有很多学生忙于各种辅导班或沉迷于网络游戏,没有时间阅读经典名著。这种现象造成当今一些学生文化素养缺失,如果任由发展,后果令人堪忧。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终是有限的,要想开阔学生的视野,就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增长才干。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时,同志曾动情地指出:“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要想改变忽视阅读的现象,须从小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一、兴趣引导,方法指导

要让学生喜欢读书,首先要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我首先推荐读那些通俗易懂的成语故事或简短的文章。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堂上我会先讲书中的一个小故事。比如,推荐《成语故事》时,我先讲了一个狮子和蚊子的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我问他们知道老师从哪儿看到的这个故事吗?然后告诉学生就是在这本书上看到的,你们有空可以看看。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很高,他们会迫不及待地阅读这本书。其次,对于阅读,老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一是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二是要指导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才会有更多的收获。我教学生在读书时要学会“三读”:第一遍要粗读;第二遍要精读,第三遍要略读。第一遍粗读,先大体了解文章大意;第二遍精读,详细研读文章中哪些是景物描写,哪些是心理描写等等;第三遍略读,了解文章主干,把握文章中心思想。

二、写读书笔记,写读后感

为了让读书成为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有效途径,在读书时,我让学生遇到精彩的句子或段落就记录下来,形成读书笔记。可以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也可以适当展示,闲暇时再去慢慢品读,能获得新的理解和感悟。这样做,避免了学生在读书时漫无目的、随意乱翻、走过场现象的发生,确保了读书效果。另外,我还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如果遇到喜欢的文章,有什么感想就及时记录下来,写读后感,每周上交。我对学生的读后感进行评阅,及时给予指导,对于好的读后感,在课堂上与全班同学分享。尽管开始时学生的想法和文笔略显稚嫩,但经过长期坚持,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越来越深刻,文笔也越来越成熟。

三、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要想真正让学生产生读书的兴趣,就要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产生兴趣,给他们一个展示的舞台。每周,我拿出一节课让学生给全班同学讲故事,把自己读过的好故事与大家分享。还可以让同学介绍一个好的段落或心理描写,或者谈谈自己读某一本书的感想……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让他们有了共同语言,看同一本书,共同讨论和研究,在讨论和研究中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我们还进行了“读书之星”的评选,看谁读的书多,谁的读书笔记好,谁的读后感精彩。对评选出的“读书之星”,把他们的照片张贴在教室墙壁上,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和积极性,形成了竞相读书的良好风气。

四、交换书籍让知识共享

为了让学生读更多的好书而又不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我们班每周都要开一次好书推介会。每位同学都要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最近在读什么书,或者哪一本书很好。学生在推介时,要尝试用生动的语言复述精彩内容片段,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推介完后,同学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想要交换的书籍,提前预定,等对方看完了,可以借过来读。看完后,还可以就这本书的内容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既做到了知识共享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五、携手家长共建书香家庭

读书需要安静的环境。学生在学校时,可以在老师的安排和指导下静下心安静地读书,回到家里,同样需要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想想看,父母在看“精彩”的电视剧,并不时对电视剧的内容发表“高见”,或者每天客人不断,要么通宵打牌,要么喝酒,谈天论地,孩子怎能在这种环境里安心读书,不受干扰。要引导孩子读书,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做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为此,我利用家长会和家访与家长交谈,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孩子的学习氛围,要求家长带头和孩子一起读书。为了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我们开展了“携手家长,书香家庭创建”活动,一是要丰富家庭书籍,每学期至少新增五本好书,二是要求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一起交流,一起感悟,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以上方法的应用和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畅游在书的世界,知识的海洋,良好的阅读习惯初步养成,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大部分同学每学期至少读五本以上好书,有位同学居然尝试写连载小说,而且文笔不错。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努力,想方设法拓展新思路,探索新方法,为语文教学的发展和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读一本好书的读后感范文6

读书会有苦,但苦即为一种乐,读书会感到快乐,而必须是在经历苦的条件之后,是亦苦即是乐,乐必经苦,这便是读书的苦乐之境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读书高三议论文800字2020,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书高三议论文800字1不爱喝咖啡的人,说咖啡苦涩;爱喝咖啡的人,说咖啡香浓。同是一杯咖啡,为什么会有两种体会呢?吾曰:心境不同。

读书亦如此。不爱读书的人就如同不会品咖啡的人一样,只知其苦,不知其乐。爱读书的人则如同会品咖啡的人一样,能品出其韵味,进入乐之境。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读书乐之境呢?

首先,要忘记苦境。如果忘不了苦,那么就无法在意义上体会到乐。当今的学生,大多说读书苦。固然,考试与升学的压力,扼杀了学生读书的兴趣;但学生不会从读书中找到乐子,也是不争的事实。古人读书,大多摇头晃脑,乐此不疲;今人读书,大多愁眉苦脸,见书生厌。古今读书之心境为何有如此之差异?不可否认的原因之一,就是当今的快节奏生活无法让人静下心来好好读书。久而久之,看到书就心烦气躁,但我认为,这绝对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我们这批新新人类的“心境”出了问题。

心不净(静),则难成事。不是读书苦,而是我们无法抑制那颗动荡不安的心。当今的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早已俘虏了我们的心。读书与娱乐相比,读书当然是苦的。此外,读书之悲苦,是因为我们的心太向往俗世的功利。林语堂先生曾说:“读书本旨湮没于求名利之心中,可悲。”(见林语堂《论读书》)读书本是无功利的。带着功利之心读书,读书还有趣吗?还是林老说得好“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见林语堂《论读书》)。因此,快乐读书的前提就是安顿好那颗动荡不安的心。

其实,最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阅读。唯有如此,读书之乐境才会如那“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样,豁然开朗。我以为,读书应该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自己的眼睛来读书,这是低级的阅读。另一种就是用生命来读书,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也只有用生命来读书的人,才算是真正会读书的人,此时,读书不是负担生活,而是享受生活。

其实,畅游书海,我们的生命才会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心游万仞,精骛八极。在书中,我们可以与自然对话,与社会对话,与大师对话;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我们无所不去。在书中,我们会认识孔子和庄子,认识屈原和文天祥。在书中,我们可以了解荷马与巴尔扎克,了解雨果与华兹华斯,了解了卢梭与康德。最重要的是,通过读书,我们的人格得到了完善,思想得到了提升,甚至可以成为大师——没有一个大师不是书滋润出来的。

当然,读书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半空坠”是常有的事情。如今的我们太怕考试分数低,太怕输,太怕老师和父母失望的眼神,太怕孤独。我认为,分数大多与读书无关,分数低绝不是因为书读得太多,而是读得太少。

如果,书是帆,良好的心境是风,那么,读书之乐便是那探险的远航之船了。

读书高三议论文800字2在人生的旅途中,或有欢乐,或有悲伤,但这一切的情感一旦通过阅读的洗礼,一切情感都已全无,只剩读书之乐。

或许有人会说:“书是一杯不加糖的咖啡,品起来可真苦啊!”可是不然,你殊不知,口感越苦,越会使人振奋,口感越苦,越能使人体味深刻,正如钱钟书的那句:“真正的读书的快乐是不放糖的咖啡,在苦中能品出甜味来,苦才真正是读书的快乐的引诱。”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在书中,我们可以重返《三国》的激烈战场,感受《水浒》英雄的英姿飒爽,身临《西游记》的神人怪鬼之界,垂怜《红楼梦》中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在书中,从孔子的《论语》鲁迅的的《彷徨》《呐喊》到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从冰心的《小桔灯》《繁星?春水》到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在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四季轮回,从“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读书令我们感受到了从古至今,由国内到国外,从老一辈到新一代的改变与不同,博览群书,生活是如此充实。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真”,“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读书,才能为未来的蓝图染上光辉的色彩。是故有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邻光,更有程门立雪,囊萤映雪,燃糠自照,最终终成一代名人。因此,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更可以造就一个人,何乐而不为呢?

在现在,多数同学只重视读课本,而不重视课外阅读,只重视考试成绩而不重视身心感悟,只重视表面意思而不重视深层涵意,这并不是真正的阅读,这样读书只会觉得乏味,枯槁,必会感到苦了,而只有用心,用爱去读书,读书之乐必会令你乐得合不拢嘴。

读书会有苦,但苦即为一种乐,读书会感到快乐,而必须是在经历苦的条件之后,是亦苦即是乐,乐必经苦,这便是读书的苦乐之境了。

读书高三议论文800字3书——是我们每一个人所需要的,就与吃饭睡觉一样。可是有些人厌恶读书,认为读书十分枯燥无味,而我却认为读书可以给我带来乐趣。

书好象是一位懂得许多知识、有许多经验的智者,可以从她的谈吐中学到各种知识,这倒应验作家歌德的一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书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有用的知识,她在各个方面还是我们有用的向导,如果我在学习上遇到难题,便可以去请教工具书;如果我在生活上遇上麻烦,可以去请有关生活方面的书来帮忙......读书还可以交流作者与读者的感情。作者在写一本书时都会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文章中去,读者读到他的书时,便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

读不同的书给人的感受都不一样。读历史书能让人回到那遥远的过去,了解各种各样古代的事情;读小说能让人变成书中的主人公,去亲身体验一下主人公的经历;读科幻书能让人置身于新奇的幻想世界;读科普书能让那些复杂而深奥的科学原理通过图片与文字展现在你面前......

我最喜欢的书是美国作家房龙所写的《人类的故事》。这本书图文并茂,里面有367幅世界名画和60多幅经典照片,介绍了人类历的各种大事,有罗马兴衰、埃及女王、希腊与波斯之战、十字军东征、一次世界大战......等等。

我们一家人中,不仅我一个人爱读书,爸爸妈妈也都很爱读书。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都在家中,我在全神贯注地读课外读物,爸爸正在津津有味地读一本小说,妈妈把切好的肉放在锅里烧,趁肉没熟,自己去看看书,不知过了多久,妈妈闻到了一股糊味,大叫一声:“肉糊了!”,来到厨房,发现肉已经黑糊糊的了,我笑着说:“看来咱们啃书本的味儿比吃肉还香!”大家都笑了。

说到读书,我想起一个笑话:有一个人到图书馆去还书,图书管理员发现他的书又破又烂,便问:“为什么你的书破成这样?”那个人答道:“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管理员又问:“为什么这两页不见了?”那个人又答道:“高尔基说过,‘看一本书就象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这两页我吃了。”——我们读书可不能象他这样呀!

读书高三议论文800字4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如同鸟儿没有翅膀。高尔基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一种享受。”古今中外,没有一位诗人不读书,就可写出优美的.诗集;没有一位作家不读书,就可写出优美的散文。然而,他们都为书儿痴迷。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我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有句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好书,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多帮助。不仅是我,可能读好书的人都会感觉到这一点。总而言之,读好书,会带来很多益处,同时它也会帮你奠定一个坚固的“地基”。

读书高三议论文800字5书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她对于这个世界是重要的,对于我也是一样。我说不清对书的感觉,这种感觉很微妙,似乎是朋友,似乎又是亲人,又好像是师生,难以琢磨。对待她,我与孙犁就有些志同道合了,“惟对于书,不能忘情。我之于书,爱护备至:污者净之,折者平之。阅前净手,阅后安置……”之一句话;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我和书之间有的是一种师生情。每当我困惑、懵懂了,她填补了我的无知,充实了我的心灵,开拓了我的见识,给予我人生的智慧。她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不幸而有顽强的一生,告诉我,人要坚强;她用十八本《语文》把我引进中华民族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海洋;她用一本泱泱万字的《上下五千年》为我讲述了中国这只雄师鲜为人知的过去。书,她是我的良师,给我带来智慧与见识。

我和书之间有的是一种友谊。每当我寂寞、无聊时,是书给我带来娱乐、轻松、解脱。每当沉浸在福尔摩斯的悬念侦探世界中,我的空洞一时间被满足,跟随她揭破一个又一个阴谋;每当我漫游在二月河描写的宫廷宦海中,看着康熙斗螯拜、清黄河、撤三藩,似乎我也投身在着起伏翻滚的动荡宫廷,见证一个又一个气势辉煌的里程碑……书,她是我的益友,与我分享那一份刺激与喜悦。

我和书之间有的是一种亲情。每当我难过、失落时,是她拂平我的伤痛。一本《经典笑话三千则》在我脸上画出灿烂、开怀的笑容。一本快意恩仇、行侠仗义的《天龙八部》让我忘却了烦恼,坠入了金庸的武侠世界中。书,她是我的至亲,抚慰我失落的心灵。高考作文

上一篇中秋祝语

下一篇忧伤还是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