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给予就不贫穷范例6篇

能给予就不贫穷范文1

10月17日是世界消贫日。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40多年的奋斗,让7亿多人摆脱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一个奇迹!

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人穷志短。对于接受扶贫的家庭来说,他们得有“我要脱贫”的意识,而不是只是干等着别人来救助他们。政府所做的不应该只是给予救济金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立志脱贫!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繁衍至今,是因为我们的民族精神不断随着我们的祖祖辈辈而延续下来,政府理应调动接受扶贫的人们要脱贫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去奋斗。因为奋斗的人身上有种强烈的感染力,能够营造着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一个接着一个被带动起来,走向脱贫的美好未来!

正所谓人穷志不短。有了志更要有智,才能够有基础去实现志。扶贫首先要扶志,更要扶智。在贫困的乡下,一户人家的小孩往往是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的,小小的年纪不要去帮家里干农活或者是外出打工。在我看来这种需要扶贫的家庭,政府首先应该就是让上不起学的孩子得到上学的机会,让孩子翱翔在知识的天空,见识这个世界的广阔,或许孩子就会有了志,从而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实现他的这个志。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理应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应有的教育,无论是富有的孩子还是贫穷的孩子,在教育上都应该是平等的。

不仅要政府冲锋实干,我们人民群众也要给予一定的支持,献出自己的爱心,一起携手打赢脱贫攻坚战!

能给予就不贫穷范文2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经济增长并不能自动地惠及穷人,经济增长过程中有可能伴随穷人生活水平下降。世界银行2004年的分析报告指出,在2001~2003年间,中国经济以每年接近10%的速度增长,但13亿人口中最贫穷的10%人群实际收入却下降了24%。本文将从完善税收政策角度探讨支持穷人收入增长的税收政策。

一、支持穷人收入增长的理论

经济增长是减少贫困的最根本力量,随着经济的增长,贫困人口的收入在逐步增加,从而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减少。但是,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初始的平等水平以及随着经济增长平等状况的变化。穷人是否分享了经济增长的好处、在多大程度上分享了经济增长的好处.即“支持穷人的增长”(Pro-poorGrowth)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Pro-poorGrowth”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论述:一是减贫率。如果经济增长减少了贫困,这种经济增长就是支持穷人的增长。这种说法仅仅关注经济增长与贫困减少的关系,并认为只要经济增长过程中穷人的收入不是停滞不前或下降,这种增长就是支持穷人的增长,这是对PPG(Pro-poorGrowth)最广泛的定义(cord等,2004),但该定义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因为增长总会带来贫困减少。此时,PPG这个术语就没有太大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它忽略了与之紧密联系的不公平因素。二是显著减贫。即只有使贫困以一个显著速度降低的增长才能被称作PPG,而“显著”很难被界定,也不能从分析中得出(UN,2000;OECD,2001)。三是以穷人收入的正增长来衡量。以穷人的实际收入增长来度量PPG而不论这种增长是否可以达到减贫状态。比如Ravillion和chen用穷人平均收入增长来测算PPG(Ravillion和chen,2003)。四是穷人的增长超过平均增长水平。该定义认为,只要穷人的收入增长水平超过了平均收入增长或富人收入增长水平就可以被称为PPG(Ravillion和chen,2000;Klasen,2003)。五是弹性分析法,如果增长与贫困之间的弹性很大,即减贫率与人均增长率间的比率很高时,PPG就可以实现。如果弹性值高于一个既定的临界值,这样的增长就是支持穷人的增长。六是偏袒穷人的增长,即假如无论采用何种测量方法定义出的穷人收入增长都高于在个人收入分配不变条件下的穷人收入增长,那么就存在PPG。按此逻辑,减贫效应可分解为增长效应和分配效应(Kakwani和Pemia,2000;Pemia,2003)。

二、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减少

Kraay(2004)认为支持穷人的增长有三种可能的来源:一是高的收入增长率;贫困改变对收入增长有一个高的灵敏反应度:伴随收入增长有一个具体的贫困减少模式。Kraay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内,贫困的减少在70%的程度上取决于平均收入的增长.而从中期到长期,这个比重占到了97%。这足以显示经济增长对贫困减少的决定性作用。Ravallion(2004)从另一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特别引入了不公平因素。他在研究贫困的收入增长弹性和初始的不平等水平两者关系的模型时得出,如果考虑初始的不平等状况,一个相对较平等的国家,收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贫困减少4.3个百分点;而在一个高度的不平等国家,贫困只减少了0.6个百分点。因此,Ravallion(2004)得出结论,如果不公平的程度伴随着经济增长而下降,那么经济增长将是一个减少贫困、支持穷人收入增长的有力工具。

贫困减少取决于两个关键性的因素: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经济增长与贫困减少的关系,共有五种情况:经济增长伴随着贫困减少;经济增长了,但贫困并没有减少;经济并没有增长,但是贫困却减少了;经济没有增长,贫困也没有减少:经济负增长导致贫困进一步加深。经济增长通过增加穷人的收入来减少贫困,不改变收入不均等状况的经济增长一定不会减少贫困,如果平均收入提高的同时,收入分配朝着有利于贫困人口的方向变化,贫困将会更大程度地减少。如果经济增长的同时,收入不均等状况在恶化,贫困可能不但不减少反而增多,这是因为一旦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小于不均等恶化的负面效应,贫困就会进一步加深。经济增长作为收入分配的基础,会引起收入分配的变动,主要有两种结果:一是收入分配状况逐步改善,包括减少贫困以及减少不平等状况;二是收入分配状况逐步恶化,即贫困人口剧增,贫富差距拉大,收入分配出现两极分化。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带来的技术进步将会带来更高程度的不平等,换句话说它将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不同劳动群体的生产力,如新技术的引入会增加对技术人员的需求,那些无技术的劳动者就会失业,带来不平等;状况的加深。同时,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也有一定程度的促进或抑制作用。Alesina与Perotti(1996)的研究表明,高度不平等的社会将会激发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从事正常市场活动之外的活动,如犯罪等有害社会稳定的活动.同时社会政治的不稳定以及未来的不确定,并不鼓励人们去积累财富。这从另~角度说明不公平状况的改善将会带来经济的增长,而不改善恶化的收入分配状况,不有效地减缓低收入人群的贫困状况.经济就不可能持续稳定地发展,支持穷人收入增长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

总之.减贫效应取决于经济增长效应与收入分配效应之和。对有着不同初始水平的国家,政策制定的侧重点也会不同,对已经走上合理增长路径的国家来说,需要更多地关注收入再分配政策;对低增长的国家而言,在不减弱公平分配力度的情况下.需要把强调增长的政策放在优先位置。

三、税收政策与支持穷人收入增长的关系

经济增长不能自动惠及穷人、改善分配状况.经济增长只是贫困减少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减少贫困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需要依靠市场经济的发展来实现,也是一项政府行为.依赖于政府制定一系列支持穷人收入增长的政策。而税收与整个社会经济运行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从国外的经验看,许多国家在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刺激经济增长以及收入公平分配等方面都成功地运用了税收手段,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税收政策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涉国计,下及民生,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制定有效的公共税收政策,促进穷人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

通过税收政策实现支持穷人增长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税收政策对国家经济进行调控,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带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支持穷人收入增长:二是通过税收政策打破现有不公平的收入分配格局,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扶持弱势群体。现阶段我国初次分配注重效率比较成功,但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却没有很好地实施,这也是造成我国当前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在进行税收政策调整和改革时,应遵循公平税负的原则,实现税负在不同地区、行业以及不同纳税主体之间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增长,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达到支持穷人收入增长的目的。

税负公平是税收政策的一项基本原则,不仅仅指税负的绝对公平,更重要的是相对公平,即征税要考虑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纳税能力大的多纳税,纳税能力小的少纳税。依据量能负担的公平原则,使得收入高、财富多的人拿出更多的所得,政府可利用从富人阶层再次分配获取的税收收入直接用于对低收入阶层的转移支付,以提高穷人的购买力,改善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生存状态。税负公平也包括社会公平和经济公平,一方面要求对所有人一视同仁,贯彻国民待遇原则;另一方面对于客观存在的不公平因素,如资源禀赋的差异,则通过差别征税予以调节,以避免因起点不平等而造成“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局面。

四、支持穷人收入增长的税收政策选择

(一)加快所得税改革

1.实现综合所得税为主,分类所得税为辅的混合个人所得税模式。贫富悬殊往往是由劳动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造成的,将收入划分为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两大项,采取分类综合计征,既可有效避免纳税人通过分解收入、多次扣除费用进行逃税,又能体现量能负担原则,实现个人所得税负的公平。在确定税前扣除额方面,对于普遍存在的工资薪金等劳动收入,分级不宜过多;对于并非普遍存在但却决定收入高低和贫富悬殊的非劳动所得,可采用级别较多的超额累进税率。调整超额累进税率,降低最高边际税率水平,减少累进的级距,扩大低税率的适用范围,体现对中低收入者的照顾,对高收入者的调节。税率级数的设定应根据基尼系数而定,级距的设计要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遏制收入差距的扩大。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1600元的统一扣除标准,实行综合课税后,需要动态调整费用扣除额,根据每年的通货膨胀率和收入水平对扣除标准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障纳税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还要考虑到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事实,建议不同地区间的费用扣除额有所区别。

2.完善支持就业导向的企业所得税。对中小企业、第三产业、安置就业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的企业给予降低税率、税收减免、提高税收起征点、投资抵免、加速折旧等税收优惠政策,如对低利润率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实行低税率:对中小企业实行比普通税率低一定比例的优惠税率。另外,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可考虑对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免征营业税;对购买中小企业公司债券的投资者适当降低所得税税率,提高社会投资的积极性:对于贫困地区创办的中小企业给予减免税扶持:利用税收优惠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对企业的福利捐助给予税前扣除的优惠等。

(二)完善财产税制

财产税主要指房产税,在房产税方面可考虑对不动产征收比例税或累进税。由于房屋的折算价值分配逐步向高收入个人倾斜,因而对城镇居民自用住房课征财产税(比例税率)在整体上将产生“累进”效应。对居住高档别墅者课以高税的同时对居住普通住房者减少征税甚至减免税费,是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的有效举措。在税收优惠上,目前主要采用减免税这一直接优惠方式,还可以考虑采用税收抵免、延期纳税、分类税率等间接优惠政策。总之,通过对房产征税,一方面可以有效调节富人的财产和收入,另一方面随着政府征税的增加,地方政府才有稳定的财源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的廉价房屋。

(三)开征社会保障税

由于贫富差距拉大,穷人的生存权得不到保障,现阶段开征社会保障税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矛盾,为穷人构筑安全网。为促进全社会参加社会保障的积极性,应把企业缴纳社会保障税费的多少与税收减免优惠政策长期挂钩,把个人参加社会保障缴纳的税款多少与未来长期受益挂钩。确定税率时,应根据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等因素,实行累退税率。对个人收入规定一个限额,对收入中超过限额的部分不征收社会保障税。收入越多,缴纳的社会保障税在个人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小,这样的税率设计可以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保障力度。社会保障税收入以保险金、救济金等形式再分配给真正有需要的人,以保障最低收入者的生存需要。

能给予就不贫穷范文3

在菜市场里卖菜,是我父母的终生职业。我的学生经常会感叹蜗居,但他们不知道,我在读大学之前连个蜗居都没有。我们全家一直租住在一个用油毛毡和破砖头垒起来的棚子里,当我学习的时候,身边时常会突然窜出老鼠和蟑螂。上中学的时候,我还没有一个像样的书包,用一个塑料袋拎着书本就进教室了。最可怕的是我没有闺中密友,如果家境好的同学到我家来玩,回家后都会被他们的父母告诫不要跟我走得太近。大学报到的那天,校门口送新生的私家车堵得路都走不通,而我父亲随便找了个蛇皮袋子帮我装好行李,往肩膀上一扛,顶着大太阳在车流里穿梭。直到后来考上了武汉大学的研究生,我还缴不起学费,靠助学贷款和课余做兼职撑过了三年。

在这样残酷的现实面前,让身处贫穷的人不把贫穷当丢脸是需要勇气的,而把贫穷当耻辱反倒是可以被周围同学理解的。我不肯接受我的贫穷,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害怕同学问及我父母的职业,不愿意在人前承认他们是“卖菜的”,如果实在避不过,我就说他们是“个体工商户”。

贫穷在我身上留下了很多印记,比如至今我都非常害怕老鼠和蟑螂,经常做梦梦到很多漂亮的衣服就挂在眼前却怎么也够不着,到了豪华场所我会非常不自在。

人们常常用“苦难是一笔财富”来安慰贫二代,其实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苦难是一笔财富”,也是要讲究时态的。没有一个正在经历苦难的人会把它真正当成财富,希望它越多越好,但凡说这句话的人都是曾经历苦难而没有被苦难打倒的人,所以它完整地说应该是“我把苦难变成了财富”。

把贫穷变成财富,并不是从贫穷变得富有。我见过很多大学生因为贫穷而变得在金钱方面急功近利,他可能会富有,但是他的人生和心智最终还是会被贫穷所伤害。最近我正在为学生张其(化名)担心,作为一个贫困生,他在大一时创立了一个学生社团,还聘请我担任指导老师。但就在社团创立快满一年的时候,他这个创始人却被其他成员排挤出来了。我感到很奇怪。就去打听原因,这才知道他当初创立社团的初衷并不单纯。大一时,张其兼职卖电话卡,社团创办后他一直没花什么心思在社团工作上,反而多次利用社团会议的机会在校内拓宽人脉、推销电话卡。直到被社团开除,他还不明白到底错在哪里。

虽然我还是很欣赏张其改变贫穷的积极态度,但我不得不承认,他的方向完全错了:他一直都在忙着从贫穷变得富有,而不是把贫穷变成财富。把贫穷变成财富不仅仅是把它作为赚钱的动力,更重要的是要让自己因贫穷而变得更成熟更豁达,千万不能本末倒置,让贫穷反过来伤害你的人格和性格。

如何从贫穷变得富有,这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如何把贫穷变成财富,则是态度的问题。有一种态度是绝对不可能把贫穷变成财富的,那就是把贫穷当成耻辱。

曾经我也认为在现实面前,“贫穷不是耻辱”这句话显得很无力。当我在菜市场被城管驱逐的时候,当我卖菜时忍受顾客辱骂的时候,当同学聚餐我找借口逃避的时候,我无法不把贫穷当成是一种耻辱。后来上中学的一天,班主任发现了我每天都用塑料袋拎着书本去上课,自此她对我一直保持着特别的关爱和鼓励。但是,她从来没有送给我一个书包,她告诉我:“买得起就是买的起,买不起就是买不起,没有必要去掩饰,在所有来自外界的帮助中,物质帮助的价值是最低最短暂的。”所以,当今天的我看到有些学生明明经济困难却还要打肿脸充胖子在人前挥霍,或者拼命打工就是为了提高消费能力在同学面前挣回点面子,我首先想到的不是责备,而是同情。因为我也是过来人,我很明白,被虚荣控制的时候是最累的!

能给予就不贫穷范文4

本人是07级机制本科三班学生__,因家庭经济困难,特申请贫困补助。

我来自贵州的一个偏僻山区。那是一个生活简单中小农村,从我懂事开始就知道父母都是认为只有凭读书跳出山区,跳出农村。所以爸妈不尽辛苦的让我跟妹妹上学,在农村来讲,有两个儿女可以读书的真的是件很惊奇的事情,同龄的孩子都羡慕我们,可是又有谁知道背后的父母是多么的辛苦与劳累,尤其是交通不怎么方便的农村。妈妈是一个文盲,什么都不懂,就只会在家里种田,种一些可以换钱的农作物。由于山路不方便,有东西爸妈都得提前一天准备马车,将货物托运到市场。爸爸是一个给别人修房屋的建筑工,考的是苦力,每当我小的时候放学回家在路上看到爸爸在给别人拌水泥浆,那汗水直往下流的时候,我那幼小的心灵就告诉我一定不要辜负爸妈的期望。爸虽然是做建筑,但收入很不稳定。在我大一的时候,更是雪上加霜,爸爸在一外地修建筑,在送水泥浆的时候升的木架子突然断掉,爸就摔了下来,从此脚就开始行动不便,也就不能再去工作,但是他却还是要我坚持读书,不要就这样放弃。否则就浪费了他的一条腿。从此家里就只有妈妈了,妈妈比往常更累,而现在我妹妹正在处于高考阶段,营养是最重要的,而我在学校里也是时常做兼职,赚取生活费。村子里看到我家这样的环境,都让我和妹妹不要读书了,我爸爸却是死都不同意。就这样村里没有办法,也只能每年补助一些口粮。

在学校期间:我始终以“奉献学院,服务同学”为宗旨,真正做到为同学服务,代表同学们行使合法权益,为校园建设尽心尽力,工作中大胆创新,锐意进取,虚心向别人学习,做到有错就改,有好的意见就接受,同时坚持自己的原则;在学生利益的面前,我坚持以学校、大多数同学的利益为重,决不以公谋私。在班级,积极参与院里的各项活动。最终,我连续两年被授予“优秀团干部”荣誉称号,所在支部连续两年被授予“校先进团支部”荣誉称号。

我们班的贫困生是比较多的,我想有贫困生也不是什么坏事,贫困能更磨练我们的意志。我是一名贫困生,我有我自己的经历,我的经历使我认识到,贫困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阻碍,我们最大的阻碍在我们心中,只有你克服了自己的贫困心理,你才能做的更好,”人穷志不穷”,‘穷且益坚”,这么一句古语已经告诉我们了,我想我自己不会被贫困击倒。而且会更加努力。来改变我们的现状,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贫困,否则我们会一直贫困下去。贫困不是我们的绊脚石,相反塌实我们的动力。我会更努力!!

因此希望能够得到学院的补助,缓解一点父母的经济压力。

此致

敬礼

申请人:___

能给予就不贫穷范文5

本人是12级机制本科三班学生__,因家庭经济困难,特申请贫困补助。

我来自贵州的一个偏僻山区。那是一个生活简单中小农村,从我懂事开始就知道父母都是认为只有凭读书跳出山区,跳出农村。所以爸妈不尽辛苦的让我跟妹妹上学,在农村来讲,有两个儿女可以读书的真的是件很惊奇的事情,同龄的孩子都羡慕我们,可是又有谁知道背后的父母是多么的辛苦与劳累,尤其是交通不怎么方便的农村。妈妈是一个文盲,什么都不懂,就只会在家里种田,种一些可以换钱的农作物。由于山路不方便,有东西爸妈都得提前一天准备马车,将货物托运到市场。爸爸是一个给别人修房屋的建筑工,考的是苦力,每当我小的时候放学回家在路上看到爸爸在给别人拌水泥浆,那汗水直往下流的时候,我那幼小的心灵就告诉我一定不要辜负爸妈的期望。爸虽然是做建筑,但收入很不稳定。在我大一的时候,更是雪上加霜,爸爸在一外地修建筑,在送水泥浆的时候升的木架子突然断掉,爸就摔了下来,从此脚就开始行动不便,也就不能再去工作,但是他却还是要我坚持读书,不要就这样放弃。否则就浪费了他的一条腿。从此家里就只有妈妈了,妈妈比往常更累,而现在我妹妹正在处于高考阶段,营养是最重要的,而我在学校里也是时常做兼职,赚取生活费。村子里看到我家这样的环境,都让我和妹妹不要读书了,我爸爸却是死都不同意。就这样村里没有办法,也只能每年补助一些口粮。

在校期间:我始终以“奉献学院,服务同学”为宗旨,真正做到为同学服务,代表同学们行使合法权益,为校园建设尽心尽力,工作中大胆创新,锐意进取,虚心向别人学习,做到有错就改,有好的意见就接受,同时坚持自己的原则;在学生利益的面前,我坚持以学校、大多数同学的利益为重,决不以公谋私。在班级,积极参与院里的各项活动。最终,我连续两年被授予“优秀团干部”荣誉称号,所在支部连续两年被授予“校先进团支部”荣誉称号。

我们班的贫困生是比较多的,我想有贫困生也不是什么坏事,贫困能更磨练我们的意志。我是一名贫困生,我有我自己的经历,我的经历使我认识到,贫困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阻碍,我们最大的阻碍在我们心中,只有你克服了自己的贫困心理,你才能做的更好,“人穷志不穷”,‘穷且益坚“,这么一句古语已经告诉我们了,我想我自己不会被贫困击倒。而且会更加努力。来改变我们的现状,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贫困,否则我们会一直贫困下去。贫困不是我们的绊脚石,相反塌实我们的动力。我会更努力!

因此希望能够得到学院的补助,缓解一点父母的经济压力。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能给予就不贫穷范文6

71%的受调查者认为“贫困县负面新闻多”

热衷形象工程、官富民穷、副职扎堆成公众最不能容忍的三大贫困县“怪象”

82%的受调查者认为贫困县最缺优秀干部和人才

调查说明

调查时间:12月7日至12月10日

调查人数:7638人(搜狐网、腾讯网、人民论坛网调查5123人、随机调查2515人)

超七成的受调查者认为“贫困县负面新闻多”

湖北秭归80万天价接待费、湖南新化强扣水利款大建旅游区、四川巴中三个县政府领导严重超编……这些报道里有一个被共同强调的词汇――贫困县,以致有网友感叹,贫困县负面新闻真多。

您是否认同“贫困县负面新闻多”?人民论坛调查结果表明,71%的受调查者选择了“认同”,有网友评论称,贫困县就是爱“穷折腾”。16%的受调查者选择了“不太认同”;仅有6%的受调查者选择“不认同”;另有7%的受调查者选择了“不好说”。

专家指出,不少人认为“贫困县负面新闻多”虽然与部分贫困县官员贪污腐化、瞎折腾有关,但另一重要原因在于“贫困县”这一标签将其负面效应放大。因为,在多数人的眼里,官员腐败和铺张浪费大多发生在经济发达地区,而财力不足的贫困县出现腐败、折腾现象不仅缺乏“资格”,也是不可理喻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公众感觉贫困县负面新闻多,并不是因为贫困县的干部比其他地方的更腐败、更胡来,而是巨大的反差效应所致。

接受调查时,有不少受访贫困县官员向人民论坛记者大倒苦水,常常是做出一百个成绩不被外界关注,而一有负面新闻就会被放大传播。他们强调,对比发达地区,贫困县发展更加艰难,因为没有区位优势、没有资源优势,贫困县干部群众要想有所作为,常常要付出更多艰辛。希望外界给予更多的理解、关爱与支持,而不是仅凭个别地区的负面报道就给贫困县贴上标签,一味地批评与指责。

热衷形象工程、官富“不差钱”、副职扎推“不差官”成受调查者最不能容忍的三大怪象

在贫困县的众多怪象中,公众最不能容忍的怪象排列前三位的分别是:改善民生乏力,热衷形象工程(占比68%);民穷求温饱,官富“不差钱”(占比62%);副职扎堆、用人腐败(占比57%)。这三大怪象反映了地方领导政绩观念的错位和扶贫资金监管机制的缺位。受调查者最不能容忍这三大问题,说明贫困县的种种又“穷”又“富”的巨大反差已经一再碰触公众底线,亟待解决。

在被问及“部分县市争当贫困县的根源”时, 55%的受调查者选择了“有帽子,有政策优惠,引资便捷,捞钱容易”;37%的受调查者选择了“扶贫资金及政策的监管机制不到位,基层支配权较大”,两项合计占比高达92%。

从1986年至今,我国扶贫开发政策已走过25年。当年确立的贫困县政策曾发挥过显著成效,但十年间“国贫县”数量未有变化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受访网友称,当前一些地方之所以“争当贫困县”,即使富裕了也不愿意“摘帽”,其实与“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是同样的道理。因为按照规定,国家确定的贫困县,国家和省、市每年要给予扶贫贷款、财政扶贫资金等专项扶贫资金。另外在教育、招商引资等各个领域,国家都有明文规定的优惠政策。加之,我们尚未找到有效的扶贫资金使用监管机制,基层支配权较大,使得“贫困县”成为炙手可热、可带来种种实惠的宝贝。

贫困县最缺什么:“优秀干部和人才”、“脱贫理念”高居前两位,分别为82%和56%

有专家指出,贫困线标准提升将有利于推进贫困县的发展。人民论坛调查结果显示:63%的受调查者并不完全认同(选择“不太认同”和“不认同”)这一观点,“认同”的受调查者仅为28%。专家观点和网友调查存在分歧,说明贫困线提升的意义及其将带来的变化还需要进一步宣传解释。贫困线标准提高带来的不仅是穷人数量的增加,还有中国更多的扶贫资金投入。

当下,中国贫困县最缺什么?“优秀的干部和人才”、“脱贫理念”高居前两位,分别为82%和56%;“特色产业”和“基础设施”比较接近,分别为22%和23%;此外,“资金技术”占比17%;“政策支持”占比15%;“其他”占比5%。

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委书记崔建军给出的观点为,最缺的“是脑子不是票子”。就是说,不缺钱缺思想观念。在贫困县地区,人才技能培训是非常必要。它其实就是一个“洗脑”、“洗手”、“洗脚”的重要平台。洗脑,就是要解放思想;洗手,就是要带动村民肯干事、多劳动,促使他们体会到真正的“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的好处;洗脚,就是提倡一种务实之风,只有脚踏实地、敢于尝试才能突破贫困的枷锁。但现实是,因为贫穷落后,贫困县往往吸引不到大量优秀的干部和人才致力于谋长远发展。

扶贫开发路在何方:设置“三公”消费上限、建立长效造血机制和引入非政府组织为脱贫的三大可行之路

在问及“贫困县脱贫的可行之路”时,设置“三公”消费上限(占比40%)、建立长效造血机制(33%)和引入非政府组织(占比20%)为支持率最高的三大可行之路。

专家指出,贫困县真正贫穷的是老百姓,扶贫资金应该踏踏实实地落在老百姓头上,应该建立并严格执行扶贫开发管理惩罚机制,对扶贫资金的使用腐败现象零容忍;“治穷”的同时,更要注重“治惰”,要积极转变扶贫举措,要拿出引导和帮助贫困县实现自主发展的办法来,而非仅仅局限于资金和政策扶持,让县级政府从不愿“脱帽”转变为争着“脱帽”;30年改革发展为民间社会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财富和资源,客观而言,民间组织参与扶贫潜力很大。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这种潜力发挥出来,变成现实的扶贫力量。

其实,在诸多贫困县看起来“又贫又富”的矛盾表象背后,还潜藏着更为深层的矛盾。贫困地区的起点较低,付出的努力也更多,要走的路也更为艰难。关注贫困县,不仅仅是要关注他们的负面新闻,更是要透过诸多乱象,看到他们背后的艰辛、无奈与苦恼,在监督批评的同时,通过政策的引导、帮扶和规范等作用,使之更加鲜明地树立科学发展导向,从根本上破解各类发展矛盾,让贫困县的致富步伐迈得更好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