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集与并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交集与并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交集与并集范文1

一、学生分析

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阅读能力欠缺,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初中成绩论。

二、教材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交集与并集的概念,以及交集与并集的求法。

2、地位和作用:本节通过实例,使学生掌握集合之间的两种运算——交集和并集合作为一种数学语言,在后续的学习中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恰当使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和集合语言来描述相应的数学内容。有了集合的语言,可以更清晰的表达我们的思想。所以,集合是整个数学的基础,在以后的学习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掌握有关集合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能用数轴和Venn图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掌握两个集合的交集、并集的求法。

(2)能力目标:通过对交集、并集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使学生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3)德育目标:通过对集合符号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符号表达能力,培养严谨的学习作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重点与难点(特点):

教学重点:交集与并集的概念,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求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出交集与并集的概念,以及符号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采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既吸引了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透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贴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1) 类比发现法。通过让学生类比实数加法运算引入集合间的运算;

(2) 图示法。利用Venn图和数轴让学生理解集合的交与并。

(3) 练习巩固法。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进行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同时要考虑到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

四、学法: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 观察分析法

(2) 练习巩固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3~5分钟)

我们知道,实数有加法运算,两个实数可以相加,例如5+3=8。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老师直接点出课题。+实例分析:请同学们考察下列集合,你能说出集合C、D与集合A、B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然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图示,让学生的回答达到这样两个层次:

(1)集合C由集合A与B的所有公共元素组成;

(2)集合D由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

2、抽象概括、给出定义(5~8分钟)

在给出学生交集、并集概念的文字叙述之后,并给出交与并的符号。让学生试着写出集合。

3、通过两个例子巩固定义(5~8分钟)

例1是较为简单的不用动笔,同学直接口答即可;

例2是必须动笔计算的,并且还要通过数轴辅助解决,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这两个例子的解决,使学生不仅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体现出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4、对交集、并集进行再认识(5~8分钟)

利用Venn图归纳,总结出交集、并集的性质让学生利用交集、并集的概念,理解推导,利用Venn图理解交集、并集性质,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只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5、通过习题进一步巩固定义和性质。(1~2分钟)

交集、并集的定义、性质研究完了以后,设计“感受理解、思考运用、拓展探究”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进行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同时要考虑到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

6、课堂小结(3~5分钟)

应先由学生总结,然后老师补充总结:

1、集合的交集和并集;

2、借助于数轴或Venn图来求交集和并集。

交集与并集范文2

关键词:吞并财务报表;关联关系;集团公司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5-0125-02

1 并表关联关系相关概念

根据关联方关系披露准则,从企业集团的角度,我们将涉及合并会计报表的关联方确定为合并会计报表关联方,关联方关系披露准则规定的前四个方面的关联方。合并会计报表关联方之间的关系即为合并会计报表关联方关系(简称“并表关联关系”)。对并表关联关系可以定义为:并表关联关系,指纳入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各成员之间在购销商品及其他资产、接受或提供劳务、租赁等方面存在的内在的关联方关系。

(1)并表关联方关系与一般关联方关系的区别:并表关联方关系是一种区别于一般关联方关系的特殊的关联方关系,这种关联方关系以其单位会计报表是否纳入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为特征,即凡是符合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规定的合并条件,纳入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集团成员单位都属于集团公司内部并表关联单位;凡是不符合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规定的合并条件,未纳入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单位都不属于集团公司内部并表关联单位。对不符合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规定的合并条件的单位,应进一步依据关联方关系披露准则进行判断,确定为一般关联关系或不具有关联关系。对具有一般关联关系的,按照关联方关系披露准则进行披露。

对于合并范围,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规定,没有强调投资比例,而突出是否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等实质性控制情形的表述,充分体现了以对被投资单位实质性控制为基础的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确定原则。对此,关联方关系披露准则和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规定是一致的。

(2)并表关联方关系与内部往来关系的区别:存在并表关联关系的各方之间的关系是同一个集团公司内部独立法人与独立法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有的直接表现为同一个集团公司内部两个独立法人之间的关系;有的表现为同一个集团公司内部一个独立法人与另一个独立法人下属的非独立法人之间的关系;有的表现为同一个集团公司内部两个独立法人下属的非独立法人之间的关系;而存在内部往来关系的各方之间的关系仅仅是同一个独立法人内部各会计核算主体之间的关系,因此,这种内部往来关系的表现形式具有单一性。

(3)并表关联关系的级次。由于有的集团公司内部存在着多级公司和多级控制关系,因此,产生了并表关联关系的级次。并表关联级次在量上等于公司(企业)级次的数量减去1。如果集团公司内部有4个级次的公司(企业),那么并表关联级次相应地有3级。第一级次的并表关联关系为集团最终母公司所控制的子公司之间、不同子公司的子公司之间、不同子公司的孙公司之间及其与最终母公司之间的关联关系;第二级次的并表关联关系为最终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二级母公司)内部不同的子公司之间、不同子公司的子公司之间及其与二级母公司之间的关联关系;第三级次的并表关联关系为第二级次的母公司控制的公司(三级母公司)内部不同的子公司之间及其与三级母公司之间的关联关系。

各个非独立法人单位并表关联方关系级次的确定。各个非独立法人单位并表关联方关系级次与其母公司一致,在其级次确定上,应遵循“从上原则”,即不同级次的公司所属的非独立法人单位或不同级次的公司(独立法人)与非独立法人之间发生关联交易和往来时,相互之间关联关系级次,应以非独立法人单位所属的企业级次确定。

2 并表关联关系的内部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集团公司内部各个成员单位对并表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及时和准确的确认、计量和披露,集团公司必须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结合内部管理实际,制定完备的内部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包括集团公司内部关联方信息披露制度、合并报表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确认和计量制度、合并报表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的披露制度、合并报表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的合并抵消等制度。

集团公司内部关联方信息披露和各专业核算制度设计的科学合理与否,决定着集团公司各级次合并会计报表的效率和信息质量。一套科学合理的集团公司内部关联方关系的管理制度,应当有助于提高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效率和信息质量。

3 并表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的会计确认和计量

合并财务报表关联方关系确定后,就要对一个特定的会计主体与各个合并财务报表关联方之间的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依据集团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等规定的会计计量和确认方法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特定会计主体在编制会计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严格依据集团公司会计核算制度等规定,对各个级次各单位的并表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进行准确记录。在日常的会计业务核算的处理中,对于其与各个并表关联方之间的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业务,在业务发生时,应及时和准确地分别加以确认和记录。各个会计核算主体对各个级次的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金额的及时和准确的确认和计量,是准确披露合并会计报表各级次关联方信息的基本环节。这一环节涉及的会计人员等专业核算人员众多,为了确保合并会计报表各个级次的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金额确认和计量的准确性,集团公司各单位会计核算人员等专业核算人员必须熟练掌握集团公司会计核算制度和专业核算制度对各个级次的并表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金额确认和计量的相关规定,严格按规定的确认和计量方法,对本单位与各个级次的各单位之间的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金额加以确认和计量。因此,会计和各相关专业的确认和计量,是正确处理并表关联方关系信息的关键环节。

交集与并集范文3

本文系统分析了在集团内部关联交易抵销业务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一套可以实现并处理集团内部各会计主体间关联交易的关联交易抵销系统,并已实际应用到了集团财务集约化整体项目中,实现集团公司总部与各分部统一业务、统一流程、统一应用功能的一体化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全面支撑总分部一体化运作。 关联交易抵销系统项目是财务集约化的子项目之一,为全面提升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支撑集团报表按任意口径生成,急需规范集团内部关联交易业务,建立统一抵销体系,支持内部关联交易信息的实时交互和自动抵销,实现公司内部合并抵销业务的高效处理。

【关键词】关联交易;关联交易抵销;合并抵销业务

一、引言

近年来,集团公司深入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按照“六统一、五集中”工作思路和“深化应用、提升功能、实时管控、精益高效”目标要求,全面建立了集中、统一、精益、高效的现代化财务管理体系,财务与业务融合越来越深入,财务与业务信息系统集成度越来越高,有力支撑了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但随着外部监管日趋严格,依法治企不断深入,公司对加强财务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实现跨专业信息的有效传递,实现财务管理信息标准高效传导及有效衔接,将财务业务操作及规范化繁为简、更直观及有效为客户提供实时、在线服务,把广大的业务人员从庞杂的规章制度及业务码记忆中解脱出来,成为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未来实现财务管理水平提升,走向“标准化、信息化、可视化”必然的方向。按照大型企业集团财务集约化、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总体部署,各单位全面推进成熟套装软件的实施和应用工作。随着财务集约化工作的深入推进,各单位成熟套装软件的应用差异日益突出,这些差异影响着公司财务集约化整体效果的提升,并阻碍公司统一开发功能的部署和应用。为解决此问题,公司决定实施财务集约化业务方案研究项目,通过梳理财务内部以及财务与发策、基建、生产、物资、营销、人资、信息、法律等专业之间的业务关系,规范管理模式,深化系统应用,完善集成标准,达到统一业务流程、统一信息标准的目标。集团公司工程建设时期,财务信息化工作按照公司信息化总体建设思路和建设方式,是以套装软件为核心,补充开发财务管控模块,实现预算编制、资金监控、产权管理、电价管理、在线稽核、报表管理等功能,并通过套装软件与财务管控模块高度融合应用,实现集团公司系统财务业务的全面覆盖,并实现系统内会计主体财务管控模块应用全覆盖,满足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需求。

二、关联交易抵销系统项目的建设意义

基于财务集约化管理的实施成果,信息规范和业务标准需要进一步统一,财务集约化管理信息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系统对业务的支撑能力和功能的覆盖度需要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各项业务的协同发展及与其他业务的应用集成亟需进一步完善,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各项财务标准尚需进一步统一;(2)仍有部分功能尚需统一开发;(3)成熟套装软件标准化应用尚需进一步规范;(4)财务管控模块的实施和应用工作仍需进一步深入;(5)财务与业务的应用集成仍需进一步融合。

新增的业务和管理需求要求一体化信息集成平台不仅能够实现基本集成能力,同时应具备业务流程管理、业务流程绩效监控及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住多功能。因此一体化信息集成平台应以企业服务总线为基础,建设业务流程管理、业务活动监控、企业服务库等集成服务组件,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人资、财务、物资、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等相关业务应用的集成融合。 ERP系统、财务管控、员工报销、关联交易抵销是各分部调整后分子公司正常运作的基本信息系统,随着各分部分公司的调整成立。首先,各分部分子公司之间,以及分部与属地省(市)公司之间业务数据的调整,必须完成信息系统中同步调整。其次,第一阶段适应性调整后属于各分部二级部署应用,已经不能有效支撑总分一体化运作要求。因此,借助本次分部职能调整,ERP系统、财务管控、员工报销、关联交易抵销信息系统通过总部延伸,实现总分部集中部署应用成为了信息化有效支撑总分一体化运作,推进公司信息系统集中部署的最佳途径。

关联交易抵销是大型企业集团财务集约化的内容之一,为全面提升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支撑集团报表按任意口径、任意时点“一键式”生成,急需规范集团内部关联交易业务,建立统一抵销体系,支持内部关联交易信息的实时交互和自动抵销,实现公司内部合并抵销业务的高效处理。通过关联交易抵销功能实现内部关联单位双方同步处理、同步核对、同步生成会计凭证,并将抵消分录时时传递至集团公司,既保证了内部关联业务的准确一致性,同时也为公司财务“一本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集团公司实现关联交易抵销系统应用的探索与实践

为了进一步完善提升内部关联交易的实时抵销工作,将协同抵销凭证与后续抵销凭证传到“一本账”中,实现大型企业集团的一键式报表,关联交易抵销系统依据大型企业集团业务操作习惯和应用规范流程,建立集团公司内部关联交易统一处理平台,实现分部统一业务、统一流程、统一应用功能的一体化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全面支撑总分部一体化运作。

以会计工作规范化为基础,构建跨主体的会计一级集中核算体系,实现财务信息的高度集中和共享,全面提升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集中部署数据中心和财务体系,各级分、子公司数据集中在网省公司处理,网省公司数据同步集中到公司总部,实现会计信息全面集中;积极实施关联业务协同处理,优化集团报表编报方式,实现公司财务“一本账”,保证公司系统财务信息的集中统一。以支撑财务集约化深化应用为核心,以“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注重系统建设实效、促进财务业务融合、增强财务整体管控”为总体目标,以“加强集团管控力度、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加强业务融合应用、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做好项目管理保障、加强总部财务应用”为工作重点,优化各个财务系统现有功能,完善财务内部集成应用,加强财务信息系统与前端业务模块的融合,完成财务管控标准流程的全面推广实施工作和持续优化,进一步提升信息系统对财务集约化管理的支撑力度,满足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要求。

1.项目应用现状分析

集团属于综合型集团公司,财务组织体系庞大,产权关系复杂,集团内会计主体众多。为满足各级单位财务核算需求,在总部、各网省公司及直属单位分别建设了独立的会计主体,采用分散型会计核算政策,处理各会计主体的财务业务。由于各级单位财务应用及核算标准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处理集团内部关联交易业务时,存在以下问题:

(1)交易双方的账务处理时间不一致,凭证同步记账难度大,关联凭证合并抵销实时性差,影响集团抵销业务的处理质量和效率;

(2)各级单位账务处理规则不一致,科目体系及凭证维度不统一,造成关联交易凭证信息存在差异,影响凭证合并抵销处理;

(3)各级单位会计核算标准不统一,清对账规程差异较大,不利于集团会计集中核算体系建设及合并抵销处理;

(4)各级单位财务核算系统分散部署,各会计主体独立记账,无法实现跨会计主体关联交易双方凭证的协同处理及合并抵销,不利于集团抵销业务协同流程的规范建设;

(5)各级单位会计核算数据分散,数据质量标准不统一,影响集团会计核算数据共享及合并抵销账务报表编报;

(6)由于缺乏自动化关联交易抵销系统,目前集团内部关联交易采用手工记账及合并抵销,效率低,问题多。因此迫切需要建设统一、规范、高效、自动的关联交易抵销合并抵销系统,满足集团内部关联交易处理的需求。

2.系统总体建设思路

通过关联交易抵销系统集中部署的实施,统一总分部的业务类型、业务流程、应用功能,有效的提高内部关联业务双方同步处理、同步核对、同步生成会计凭证的效率,保证内部关联业务的准确一致,进一步完善提升内部关联交易的实时抵消工作,将协同抵消凭证与后续抵消凭证传到“一本账”中,优化集团报表编报方式,保证公司系统财务信息的集中统一。为了实现内部关联业务双方同步处理、同步核对、同步生成会计凭证,保证内部关联业务准确一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内部关联业务需要做到以下内容:一是财务应用系统应当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满足关联交易信息跨会计主体及跨数据中心相互传递;二是相关数据调整应当实现联动,保证双方单位关联数据的一致性。对于集团内部之间发生的关联交易,在财务应用系统中统一设定关联业务类型、关联单位组合及业务协同规则。当关联单位之间发生关联交易时,由一方触发,按照协同规则自动提交另一方审核,经对方确认后,同时生成会计凭证,实现交易双方同步处理,交易信息准确一致。对于集团内部单位之间发生的关联交易,由总部统一建立关联交易抵销系统,设置业务协同规则(含争议解决机制),实现跨数据中心的业务协同处理。当关联单位之间发生关联交易时,由一方单位发起关联业务申请,经公司总部关联交易抵销系统流转至对方单位审核确认后,双方共同生成会计凭证。当双方单位对交易事项存在争议时,由总部协调解决,组织双方按照相同的原则生成会计凭证。

3.系统解决方案

关联交易抵销的正常凭证与抵消凭证在系统中是通过模版的形式维护的。一个业务类型对应一个关联交易抵销凭证模板,每一个关联交易抵销凭证模板匹配一个抵消凭证模板。在定义关联交易抵销凭证模板时,首先定义模板编号和模板名称,然后进行模版明细内容的配置。协同账务模板旨在通过灵活配置,维护不同的关联交易抵销类型对应生成的凭证信息。而抵消账务模板旨在通过灵活配置,维护关联交易抵销凭证对应的抵消凭证。记账凭证维度则实现了具体科目的细分,使科目抵消更准确。关联交易抵销业务处理完成后生成发起方和确认方双方的记账凭证与双方的抵消凭证。针对已经产生错误记账信息的记账凭证或抵消凭证,关联交易抵销可以进行账务冲销。

(1)关联交易抵销流程管理

按照集团内部关联交易业务处理规程,统一定义完整、灵活的协同流程处理规范,通过统一的业务导航入口进行常规业务及冲销业务的流程制证发起,严格按照标准业务流程体系推动协同交易流程在各环节的流转,提供规范的通用工作清单入口,实现对协同交易流程的审批确认及最终的凭证过账,对于协同交易流程处理过程,及时对业务用户进行预警提醒并对超期待办进行通报。同时考虑了三方协同交易流程应用的业务需求,实现三方参与的协同交易流程处理。

(2)关联交易抵销类型管理

集团内部关联交易业务类型包括购售电及运行、存货/工程物资购销、内部提供服务、内部购建工程/资产、债权债务互抵、内部投资、内部财险、内部贷款、内部融资租赁等及其协同凭证冲销。关联交易抵销系统建设完成后,应实现全业务类型覆盖,并对大型企业集团总分部的关联交易业务类型进行统一管理。业务类型管理适应对关联交易全口径业务,包括购售电及运行、存货/工程物资购销、内部提供服务、内部购建工程/资产、债权债务互抵、内部投资、内部财险、内部贷款、内部融资租赁、涉及后续业务抵销等业务及其凭证冲销的业务类型管理维护、业务上线管理、业务单据管理、预控开关配置等业务管理需求。

(3)无缝集成方案,推动财务业务流程互通融合

关联交易抵销以工作流消息的形式流转。业务发起方将业务单据和凭证信息填写完毕后,以工作流的形式流转至下一处理人,如需审核,则发至审核岗,由审核岗发送至对方单位,否则直接发送至对方协同单位,对方单位专责收到协同信息后,与本单位业务部门提供的财务原始凭证信息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填写本单位凭证信息,如需审核,则发至审核岗,由审核岗审核后完成即可生成双方会计凭证,并在双方共同上级生成抵销凭证。

4.显著成效

遵循“SG186”整体设计原则,和一体化门户、目录可以很好的集成。关联交易抵销系统与财务管控系统和SAP套装软件系统以数据接口的形势将业务系统相应数据传递到关联交易抵销系统,通过预置的业务交易规则对相应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抵销等,然后,再通过第三方接口将协同交易双方处理后的业务数据返写于原对应的核算系统(财务管控、SAP系统)。原系统与关联交易抵销系统对业务数据的查询彼此独立。原系统(财务管控、SAP系统)对关联交易抵销系统返写回的数据通过对应的功能节点进行查询并且与关联交易抵销系统的业务数据保持实时一致。关联交易抵销系统满足“灵活配置、允许差异”的要求,对于大部分功能,可以进行灵活配置,以满足各单位的个性化需求;对于不能通过配置实现的,允许这些差异的存在。系统采用“集中开发、统一部署”的方式,所有的功能尽量在典设组完成,包括ERP的接口,实施时原则上各单位不再进行二次开发。建立集团公司内部关联交易统一处理平台,实现交易预控、关联交易抵销的目的。根据一系列的规则和运算,自动生成涉及到协同的后续抵销凭证。把协同产生的会计凭证、抵销凭证以及后续抵销凭证传输到一本账中。

通过总部集中部署的实施,规范与优化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项目管理、设备管理的业务流程,加强总部一级管控的力度,促进了企业核心业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通过总部分部集中部署的实施,可有效降低公司硬件投资,加强硬件投资的管理力度,避免重复投资浪费。同时,通过总部分部集中部署的实施,可提高公司硬件使用效率,提高投资效益,促进企业向集约高效方面发展。

四、结语

按照集团公司财务规范要求,进行详细明确的业务差异分析,以统一会计政策、统一会计科目、统一信息标准、统一组织体系为集成,并初步制定设计方案和业务流程方案,由一方发起协同交易的详细信息;另一方接受并进行确认,接收方确认通过之后,关联交易抵销系统生成交易双方的协同记账凭证并传递至相应的核算系统,最终生成协同抵销凭证并传递至管控一本账。

未来,大型企业集团将继续深化关联交易项目应用之路,巩固前期建设成果的同时,不断探寻新的应用模式,优化配置现有资源,希望我们的实践经验和总结分析能够推动财务集约化深化应用进程,使财务管理水平走向“标准化、信息化、可视化”。

参考文献:

交集与并集范文4

[关键词] 企业集群;分工;协调;集群剩余

[中图分类号] F27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4-0054-03

[基金项目] 上海市重点学科项目“系统管理”(T05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潘逢山,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2005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管理工程;

叶春明,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上海 200093)

李 林,山东大学管理学院2003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 (山东 济南 250100)

一、引言

企业集群(enterprises cluster),是指一组在特定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的企业和机构在特定地域形成的产业空间集聚现象。研究发现,集群其内部存在大量专业化分工的中小企业,彼此间通过高效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形成高度灵活的生产协作网络,具有极强的内生发展动力。但学术界对企业集群的研究,大多都是在给定分工的前提下而展开的研究;对于集群内部分工企业为何能够形成集群的竞争优势没有给出系统的论证。本文在借鉴前人理论的基础上,阐述集群内部分工的类型与过程,建立企业集群内部的分工模型,探讨集群内部特殊的协调机制,并提出协调集群内部分工企业的目标是实现集群剩余。

二、企业集群的内部分工模式及过程

分工,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组织将原来一个人或组织生产活动中所包含的不同职能的操作分开进行。企业集群的内部分工是企业间分工,主要有两种分工模式:一类是横向分工,即对集群的主导产品在内部按档次、品种、款式横向组织生产,以获取外部范围经济;一类是纵向分工,按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纵向组织生产,以获取外部规模经济。集群内部这两种分工模式不是截然分开的,在发达的集群中两种分工模式会同时存在,形成专业化的分工网络。

集群内部的这两种分工模式是在集群成长过程中逐渐演化而成的。集群内部分工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集聚的过程,正是分工促进了企业集群的成长。集群内部的分工过程主要有3种方式:

1.集群内部大企业分拆和向下分包形成企业间分工。企业规模的扩大所实现的规模经济是有限度的,当企业规模扩大到由其内部组织生产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他排斥市场和其他企业组织资源配置的边际成本时,企业边界就确定了。如果企业规模再扩大超过这个限度,其经济效益就递减,因此企业把超出这个限度的部门或产品环节分离出去,直接从市场上购买这些部门或产品环节所需的产品或服务。这些分离出去的或从外部购买的产品或服务是按照生产、供应与销售环节或生产与服务相区分的原则进行改造、分拆的,它们与原有企业在集群内部形成纵向分工。如20世纪80年代末,克罗地亚造船业中的大企业因为机构臃肿、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原因大不如前,克罗地亚政府采纳了德国学者的建议:缩小企业规模、减少产量,企业尽量集中于某一领域实现专业化生产,将引擎的生产从造船业中分离出来,将各种零部件的生产转移到中小企业。

集群内的大企业除了直接将部分环节分离外,还通过分级下包制度与周围中小企业形成纵向分工关系。这种分工形式以日本企业集群为代表,集群中的中小企业通常与大企业协作形成一种“章鱼足式”网络,大企业处于章鱼的头部,通过层层下包形成的中小企业供应网络则成为章鱼的足部。如日本丰田市的丰田公司共有为其供应零部件的厂商270家,而丰田公司自身则主要从事关键零部件的生产、零部件的总装、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零部件的自制率仅有20%-30%。

2.由于人力资源和技术的外溢形成企业间分工。集群内部一些企业的技术外溢,会导致新企业的衍生或者其他企业的模仿,这些企业与原有企业有的具有同业竞争关系,通过产品的差异化与原有企业形成横向分工关系;有的和原有企业具有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在集群内部形成纵向分工。另外,一些企业的经营技术骨干人员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从企业原有企业辞职离去,他们利用掌握的各种重要技术管理知识和市场信息,或者创办新的企业,或者加盟到其他企业,也产生相似的分工效果。如我国浙江省的一些中小企业集群在其发展初期,原有企业内部的一些成员在巨大商机的诱惑下,纷纷创建自己的企业,同时,技术知识沿血缘、亲缘、地缘等各种人际关系网络向外扩散,形成集群内部分工网络。

3.集群外部资本投资而形成的企业间分工。这里分两种情况:一是集群外部具有产业关联企业的迁入形成企业间分工。原集群外部与群内企业具有关联关系的企业,为了节约运费和信息成本、寻求外部经济等而做趋于集聚的区位调整。如果集聚所得的利益超过因迁移而追加的运输和劳动成本,他们将会从外部迁入,与群内企业形成分工关系。二是由于国际产业转移,由跨国公司投资创办的合资、合作及独资公司与集群原有企业形成分工关系;同时,为了享受优惠政策及追求外部经济,大量跨国公司投资的企业往往集中一起,这些企业相互也会形成分工关系。如东莞市电子信息企业集群,凭着紧邻香港和深圳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跨国公司前来设厂,国内的一些企业如中关村的联想、方正等也把部分价值环节迁移至此,形成了自己的生产分工网络。东莞市电子信息企业集群内部的企业超过3300家,其中半数与电脑有关,电脑零部件配套率高达95%以上,方圆50里以内就能配齐一台电脑。

三、企业集群的内部协调

集群内部分工的深化是以更有效的协调分工为前提的。在集群内部,价格机制通过多边议价而形成非人格化的市场价格来降低专业化分工的内生交易费用,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通过明确产权、提供公共产品、兴办企业、培育市场体系、制订法律等也将实现对交易费用的节约;而当市场不完善(如市场存在买方或卖方垄断),或交易中存在专用性投资时,专业化分工将面临由于契约不完善而导致的机会主义和策略行为的威胁,这时企业集群内部特殊的协调机制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促进分工的企业之间的有效协作,实现集群总体的高效率。我们把集群内部特殊的协调机制归纳为以下5种:

1.信任。企业间信任是指交易中一方对另一方完成所想要行为的可能性的一种相信或预期。企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是一种分工与交易关系,如果没有起码的信任就不可能发生交易关系,即使有交易关系,也会把大量宝贵的资源用于防范风险。信任是企业集群形成与运作的基础,它联结合作各方、提供必要的弹性、降低交易成本和合作关系的复杂性。

2.声誉。声誉是一种社会记忆,包括合作者的特征、技能、可靠性和其他与交易有关的属性。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集群内部企业更关心自身的信息与合作者的声誉。良好的记录与成功的表现是深入合作的基础,它通过阻止欺骗行为来强化合作保证交易,并且集群内部企业会对那些违背共同规范的成员予以联合制裁。

3.关系契约。它是指广泛存在与企业中的可以强烈影响个人和企业行为的非正式协议及不成文规章,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实行的是隐含契约和默认契约。它是双方共同知识所达成的默契,彼此心照不宣,也可以说是彼此通过交流对交易或互惠的内容达成的共识,这种契约不依赖法律,可自我实施。(2)交易具有连续或间断的延留义务。(3)交易对象是相对固定和稳定的,构成重复博弈环境。(4)契约具有自我实施的性质,更需要以社会规范而不是法律做保障。在集群内部的交易中,市场交易作为主要的交易方式和内容,非市场交易作为提高市场交易的手段。企业集群内部企业在对要素、产品或服务进行交易的同时,为使这些交易更有效,附加了某些交易内容H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生产计划、质量控制、技术扩散等)。因为附加的是非市场交易,所以没有独立的价格,集群内部企业之间根据自己一揽子交易中的成本收益分析,决定是否接受交易、以什么条件进行交易。从收益来看,交易双方进行跨时期选择,不限于对短期收益的追求,而长期收益则是经过直接或间接经验验证把握和可预期的。

4.社会网络。新经济社会学提出了“嵌入性”的概念,指的是经济生活嵌入社会结构之中,人类的经济活动嵌入社会网络之中,为社会网络所包裹。企业集群作为一种在地理上集中的特殊的网络组织,其内部社会关系网络在中发挥着重要的协调作用。通过弱网联系,集群内的企业家及其他参与者之间形成一张网络。网络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其好处就在于,它决定着谁知道机会,什么时间知道机会,以及谁将参与其中。身处其中的成员往往就能抓住机会,降低交易的成本,获得更高的回报。

5.集群文化。集群文化是集群内部由行业、职业与专业方面的知识所构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与期望的系统。这些知识不仅在集群内部企业之间指导交易活动并创立典型的行为模式,而且可以塑造角色、定位角色关系以及确定问题解决方式。它来自于当地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网以及制度资源和特色文化,并为所有成员所共享,而不仅仅局限于高层管理人员。集群文化能从三个方面加强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协调:一是通过社会化形成期望聚合,使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交易具有可预期性。二是用特质语言综合复杂程序与信息,并且这种特质的语言含有大量的意会性知识,是集群内部的专用性资源,难以被集群外的企业模仿。三是为意外情况下的适当行为制定了共同规则。由于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基本行为规则的存在,使得他们不必为每一次交易再进行重复性的工作,从而简化了交易过程,降低了交易费用,提高了交易效率。

四、企业集群内部协调的目标

大量关于企业集群的研究及企业集群的蓬勃发展都表明:这种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组织形态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但是专业化分工的企业仅仅凭借在地理上的简单集中就自然地获得比单个企业简单加总更大的竞争优势是没有道理的。我们认为集群内部的协调机制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协调,集群内部的分工进一步细化,迂回生产链条的增长,取得专业化经济;通过协调,集群高度分工的企业之间可以进行密切的协作,使整个集群实现较高的生产率,扩大市场规模,获得外部规模经济;通过协调,集群内部可以获得更充分的信息交流,有利于集群内部企业的学习与创新等等。这种更大的竞争优势表现为集群剩余①的获得。

如果进入集群非常便利(假定成本趋向于零),假定一个企业面临两种选择:加入集群或不参加集群。选择的结果取决于加入集群时该企业的利润π群与不参加集群时该企业的利润π非的比较。

π群=R群-C群,其中R群、C群为加入集群时该企业的收益与成本;

π非=R非-C非,其中R非、C非为不加入集群时该企业的收益与成本;

设S=π群-π非,为单个企业参加集群所获得的额外剩余,则

S=(R群-C群)-(R非-C非)=(R群-R非)-(C群-C非)

该企业的选择是:当S< 0即π群< π非时,不加入集群;当S=0即π群=π非时,可以加入,也可以不加入;当S >0即π群 >π非时,加入集群。因此,企业加入集群的前提条件是S≥0或π群≥π非或R群-C群≥R非-C非

所谓集群剩余是指集群内部所有企业加入集群时的利润减去不加入集群时的利润所得的差额的总和,即集群内部所有企业获得的额外剩余的总和,它是企业集群能够比市场上单个企业简单加总实现更大绩效的表现形式。

设集群内部有N个企业,则集群剩余

因为Si≥0是企业加入集群的前提条件,所以,

企业集群作为一个分工协作的网络组织,集群内部一方依赖于由他方所控制的资源,而且收益来自于资源的整合,因此,集群内部协调的目的不是使单个企业参加集群的额外剩余最大,而是集群整体的剩余最大化。

五、结语

企业集群作为网络组织的一种特殊形态,其竞争优势来源于其内部独特的协调机制能够进一步促进分工的细化,使企业集群内部企业既能获得专业化经济,又能够取得协同效应。这种特殊的协调机制既不同于市场上价格机制的无形之手,又不同于企业内部权威命令的有形之手,Rikard Larsson称这种协调为“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的握手”。它们更多是一种隐性的协调,如信任、声誉、社会关系网络等。我们认为,良好的协调机制能够降低分工带来的交易费用的增长,提高集群内部的分工水平,实现总体有效协作,达到整体的高效率;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相互协调的目标并不是使集群内部单个企业的剩余最大化,而是追求集群剩余的最大化;并且企业集群内部分工协作与相互依赖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在使集群剩余最大化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每个企业的剩余最大化。

注:

①陈雪梅于《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2003)中首先提出了集群剩余的概念,但她所针对的是集群内部的单个企业而不是集群整体,我们认为她所指的"集群剩余"更准确地说是企业加入集群比不加入集群所实现的额外剩余。

参考文献:

[1]盛洪.分工与交易[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2]程学童,王祖强,李涛.集群式民营企业成长模式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李宁,杨蕙馨.集群剩余与企业集群内部协调[J].南开管理评论,2005,(2).

[5]孙国强.网络组织的治理机制[J].经济管理,2003,(4).

交集与并集范文5

[关键词]银行集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作者简介]方茂扬,广东金融学院肇庆校区讲师,金融学硕士,广东肇庆526040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4-0015-03

银行集团是以商业银行为母公司,控制境内外子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的一种集团公司。银行集团是21世纪中国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一种适应混业经营的有效组织形式。银行集团的突出特点在于保持传统存贷款业务为主业,同时,通过设立非银行机构,实现多元化经营,通过兼并扩张,实现规模经济,并通过脱离事业性机构,实现更纯粹商业化经营的道路;因而,银行集团具有股权杠杆效应、组织协同效应、防火墙效应、合理避税效应等特定的优势。为了适应国际金融业发展潮流和国内外银行竞争的需要,国内商业银行将通过设立、收购与兼并重组成为银行集团,这一发展势不可挡。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银行集团的“双刃剑”效应,认识到现有银行内控制度不健全和风险管理水平相对低的问题。基于这种判断,笔者试图通过内控制度的视角,分析银行集团的天生缺陷与风险,以提高银行集团在改革发展中风险意识与内控建设。

一、银行集团内部关系具有潜在风险

目前,我国大型银行的股权结构日益复杂,一些大型银行采取在海外层层设立控股公司,收购兼并海外金融机构,并通过控股公司整合现有的及拟收购的金融机构,从而形成实质上的银行集团。同时,银行集团控股的子公司不仅有银行类机构,还有投资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如中国银行集团、中国建设银行集团等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已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领域。

虽然在法律上仍没有对银行集团或企业集团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根据《银行并表监管指引(试行)》中第二条理解,我国银行集团是一种资产型战略联盟,即以产权(资产)为纽带并遵循公司治理制度的安排,多数以控股、参股、合资的关系存在,是一种母公司是银行的控股公司形式,而不是非资产型战略联盟。这种以产权或资产为纽带的集团公司具有规模效应和整合效应,对提高银行综合经营和综合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但是,集团复杂的内部关系(内部往来、内部交易、业务合作)将大大增加母公司的潜在风险,具体表现为:银行集团的资本联合,导致虚增资本金风险;集团内部多种委托关系,在信息不对称下产生高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集团内部交易与利益输送带来关联交易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集团业务相关性与品牌统一性带来传染风险和声誉风险。

(一)扩张性的资本金风险。银行集团内部控制的核心是资本控制,即银行集团以股权投资所形成的股权关系为控制依据,目的在于从控股的子公司中获取资本收益,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等,有利于集团整体利益、长远发展和组合效益的多种利益。然后,这种资本纽带往往带来资本重复计算与多重财务杠杆风险。资本重复计算表现为银行集团母公司的权益资本或债务资本可以拨付给子公司,形成子公司的资本金,子公司又可以对集团其他成员投资入股,从而出现一笔外部的资本金在集团内部多次重复计算的问题,产生资本金虚增现象;多重财务杠杆风险,是在重复的资本金和金融企业高负债下形成多重财务杠杆,而大家知道,财务杠杆具有“双刃剑”效应,如果总体资产收益率为正时,可获得更高收益,但资产收益率为负时,就会出现更大的损失。因而,银行集团的扩张性资本金问题,不仅潜在同一笔资本金用于抵御多家公司的风险,削弱了银行集团抵御整体风险的最后保障;而且一旦出现财务杠杆负效应时的经营风险时,极易诱发公司出现多米诺骨牌式的系统性危机。

(二)投机性的市场风险。银行集团对子公司都具有严格内部控制,但由于集团的趋利性或者集团与子公司及操作者间存在多重委托关系,极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出现子公司报喜不报忧的道德风险,或者出现集团在高盈利性诱导下,放松了内控,导致操作者越权违规操作,这不止是简单的操作风险,更恐怕是暴发性市场风险。正如巴林银行的倒闭中,据里森自述说,集团在报喜下,放松对自己的监管,是自己走向“88888”隐瞒损失的深渊;同样,法国兴业银行与巴林银行如出一辙。交易员通过破解电子系统密码,制造虚假交易与真实交易进行对冲,回避了电子系统的非现场监管,直到投机性市场风险暴发,带来了法国兴业银行70多亿美元的损失。

(三)隐蔽性的关联交易风险。银行集团以资本为内部控制,一方面可以通过内部关联交易,实现组织协同效应和规避税负的效应,另一方面也潜在隐蔽性的关联交易风险。银行集团关联交易主要表现为集团成员之间相互提供资金划拨、相互担保(抵押)、集团内部转移定价等资金融通投资行为。由于内部交易,往往母子公司风险审查可能不完全遵照银行内部规范操作程序来进行,一旦出现不良资产(呆账)时,出于集团整体声誉和利益的原因,不仅不愿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追索债权,而且还无法正常停止对关联公司的融资支持。如果集团母子公司关联交易数额大,一旦信息披露出来,这种脆弱的债务链发生断裂,将对银行集团造成巨大的冲击。因而,内部关联交易隐蔽的和积聚的风险,不可忽视,它可能引发集团系统性支付危机,甚至因整体流动性危机而破产倒闭。

(四)整体性的声誉风险。银行集团统一金融名称及名牌,在规模效应良好促进下,往往会受到好评,因而,银行集团及其控股子公司都使用统一品牌,以充分发挥统一品牌的市场扩张效应。但是,统一品牌也可能产生负效应,在某一子公司出现风险问题时,投资者或银行消费者往往将母子公司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负面的声誉极易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将风险扩大和传播,使整个集团流动性资金紧张,甚至出现整体支付危机,从而导致公司整体经营的大起大落和流动性危机。

(五)系统性的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银行集团最危险的风险,也是表现为银行集团整体财务失控而产生连锁性系统性风险,是集团风险控制的重中之重。由于无论是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市场风险和信贷风险,还是风险集中与传染风险、利益冲突风险及内部交易与关联交易引发的风险,最终都会反映在集团的流动性风险上。如前段所述的传染风险,当集团中的一家分支机构倒闭,不仅会使整个金融集团、与其有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甚至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不足。而且可能产生系统性

风险;或者当内部关联交易,使财务风险与各种经营风险交织在一起,一旦某种经营风险暴露后,可能引起集团金融风险的大规模爆发。因而,从内部控制上看,系统性流动性风险的预测与控制,是银行集团内部风险控制的重中之重。

二、银行集团风险的特点

银行集团的特有风险和整体性风险与一般经营风险相比,具有以下的危害性特征:

(一)传染性。由于银行集团整体名牌、内部关联交易和资金相互支持,使得集团整体利益扩张化。但是,也正是这些关系,使集团的母子公司间经营上相互依赖,一旦某个公司出现大经营风险,极易传染到其他公司和集团,使集团风险控制和处理更为复杂化。

(二)高杠杆性。银行是高负债经营机构,一般资产负债率都在90%以上。由于银行集团的资本金重复计算,就在虚增的资本金和高负债率下,形成多重财务杠杆,这种高杠杆性产生放大的整体性风险。

(三)隐蔽性。由于银行集团错综复杂的组织结构和庞大的内部交易,内部控制中的委托关系多,母子公司及公司与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往往产生的经营风险被隐蔽起来,内外监管不容易觉察,一旦发现了可能已经形成大风险的暴露,隐蔽性风险特征也伴随着爆发性。

(四)爆发性。银行集团整体风险的传染性、高杠杆性和隐蔽性的特征。导致了集团风险一旦出现了资本金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声誉风险时,就会出现集团大损失与危机,甚至破产,正如法国兴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爆发,使其损失70多亿美元。

三、强化内部控制,监控集团风险

(一)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科学的考评和授权制度。银行集团及其控股子公司都必须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权力制衡制度,真正发挥监事会的监督功能;建立董事会管理层内部控制制度考评制度,董事会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负有最终责任,将董事会管理层的薪酬水平和内控考评结果挂钩,以促进集团母子公司必须按照《商业银行法》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建立起内控机构和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尽可能地减少管理层级和管理半径,实现扁平化管理,减少委托中的信息不对称风险和隐蔽性风险;建立科学的授权和转授权制度,明确集团内部各法人主体乃至基层单元的责权利。

(二)建立健全专门的风险监控组织,构建一套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银行集团的董事会下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保证董事会决策中风险识别、评估及处置;在监事会下设立审计稽核委员会,保证独立地审查董事会和总经理的行为。为了控制好银行集团混业经营中的风险,在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审计稽核委员会下面,都要按业务功能设立银行风险部、证券投资风险部、保险风险部,分别管理与控制各个子公司的金融风险。此外,构建一套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银行集团必须建立严密、严格、有效率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审计稽核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加强集团整体和各金融子公司的内部控制;通过健全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大额交易限额制度,规范内部关联交易运作和披露制度,保证预防性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运作。

(三)加强资本充足性管理制度,控制资本金风险。资本金是银行集团抵御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资本充足性管理不能只满足于外部监管的需要,而要根据银行集团自身类型与风险状态制定资本充足性标准。由于集团存在的重复计算资本金,虚增资本金应该如何扣减,这需要银行集团本着谨慎性经营原则主动进行相应抵扣。此外,按照高财务杠杆的结果,在经营良好业绩下,应该更好地进行计提盈余公积,计提资本损失准备金。在资本充足率的分母分析中,要认真核算风险资产,查清内部交易风险和市场风险,避免隐瞒风险,少报风险资产。

(四)建立完备的内部交易制度和“防火墙”制度,加强关联交易的风险控制。银行集团在公司章程和集团规章中明确内部交易制度,要界定清晰内部交易,规范内部交易的审批,制定好内部交易规则,做好内部关联交易的披露,并接受主动配合外部监管。在操作上,保持岗位责任制和责任分离制度,做到不同业务或同一业务的不同环节由不同的人员负责办理,以确保相互的业务监督牵制。在信息披露上,通过对集团结构和集团法人的层次提出要求,增加内部交易的透明度;要求金融集团披露自己的组织和重大的内部交易,特别是那些将对集团财务健康带来不利影响的内部交易,并监管这些内部交易的规模和水平。还有应要求母公司在子公司之间设立“防火墙”制度,这种制度包括子公司尽可能分业经营;对不良的关联交易予以严格限制,如内部贷款给证券期货投资;对超过一定金额的关联交易,必须经监管部门专门审查等。

交集与并集范文6

关键词:企业集团;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交易成本;公司治理

一、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集团的分析

1.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产出的倍数高于要素投入的倍数,当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单位产品的成本逐渐降低,出现要素报酬递增的现象。规模经济中的规模是指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而导致的生产量的增长。企业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经济上的有用性,这种规模扩大表现为联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生产同类产品的若干工厂,或者是处于生产工艺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若干工厂在数量上的增加或生产能力的扩大 。

既然在一定范围内扩大企业规模是企业提高规模经济的有效手段,那么大型企业集团的出现和发展就是实现这种手段的一个有效途径。企业集团的产生必然以企业的存在为前提。当单体企业无法解决自身与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矛盾时,企业单一的经济职能就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取得生存和发展,企业必然走上垂直联合或横向扩张的道路。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曾论述:“有了分工,同数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提出,“协作不仅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个人劳动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新的生产力,许多人在一起协调地进行劳动,并不等于个人劳动的简单总和”。劳动者之间存在着分工与协作,企业之间同样也存在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加深,企业集团内各成员公司之间通过经济联合,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发挥“1+1>2” 的整体优势,从而实现了规模经济效益。

2. 竞争与垄断。企业为什么一定要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呢?保罗·萨缪尔森指出,“当大规模生产出现规模效益并降低成本时,一个产业中的竞争者就会越来越少。在这些条件下,大企业就可以比小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进行生产,并将不能生存的小企业廉价出售”。如果某个产业存在规模经济,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成本,这就意味着较大的企业在成本上比较小的企业更具有优势。小企业在竞争中将破产或被并购。当“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出现在当企业在产业中占据较大份额的时候,10%或者20%,甚至50%,该产业就会出现垄断的趋势,因为它只能容纳为数不多的几个大生产者”,“成千上万个完全竞争者要想和平地竞争共处是很不可能的,因为一个大企业具有远远高于小企业的效率”。同时,由于进入壁垒的存在,特别是进入的高成本,使得新企业进入一个产业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从而企业将更加追求垄断,获取市场权力,即使它无法永久保持垄断地位。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产业集中、企业规模扩大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同时,在集中度较高的产业中大企业比小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

从19世纪开始,西方国家就开始了产业集中过程。欧美的企业通过自身的发展和相互间的购并,逐步形成了产融资本相结合的财团型企业集团,其中康采恩,作为垄断资本的“最高支配形态”,体现了产业集中。企业通过组建企业集团,压低原材料价格和企业计划成本,并有对产品价格的控制能力,从而达到控制市场的目的。

3. 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企业从事多产品生产的成本节约现象。威利格(robert d·willing)等经济学家提出企业从事多角化经营时存在着经济性,这种经济性不同于规模经济,是一种范围经济,即当两个或多个产品生产线联合在一个企业中生产比把它们独立分散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不同企业中更节约。我国研究网络经济的纪玉山先生在研究网络经济的外部性时,指出“正如资产的专用性推动了规模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一样,信息、知识等软要素的共享性推动了范围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即企业为生产一种产品而投入的资源,在生产其它产品时可以共享这种资源。这种资源包括了技术、管理和专用设备等。正因为范围经济的存在,对企业集团而言,核心企业的先进的工程技术、管理方式、经营信息可看作是一种“公共资源”,子公司增加使用核心企业的技术、管理和信息等并不减少核心企业对这些生产要素的边际使用。相反,生产经营技术、管理知识和信息的共享激励企业横向或纵向联合起来,使企业由因规模经济单纯地扩大单体企业规模发展到因范围经济而建立企业集团,这是企业组织形态由幼稚到成熟的成长过程。事实上,无论是规模经济还是范围经济,都是与企业内部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用设施和技能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二、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集团的分析

新古典经济学过多的假设与抽象,如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交易成本为零等暴露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缺陷和问题。而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制度经济学作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描述,抛弃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乌托邦式的幻想,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学范式,即对制度的分析与重视。

1. 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把货物和服务从一个经营单位转移到另一个单位的成本。当在企业之间或个人之间进行这些交易时,交易通常包括产权的转移,并以合同条款来规定。如果要提高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效率,必须要降低交易成本。按照罗纳德·科斯的理论,企业是实现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手段,它与市场机制一起完成对稀缺资源的配置。企业“内化”市场交易会减少交易的费用,若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的交易费用,企业就是比市场更有效率的交易管理机制,那么在最大利润的动机之下,企业就可以无限扩大,最终完全取代市场。事实上,企业的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大,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市场,当企业规模达到了均衡,即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费用等于在公开市场上完成这笔交易的成本,或者等于由另外一个企业组织这笔交易的成本,企业就会停止扩张。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既然市场不一定是成本最低的组织,那么,企业内部的计划交易可以替代市场交易,企业内部的计划可以替代市场的价格机制功能组织生产经营。当传统的企业外部市场难以组织某些产品的交易时,企业就会通过组建企业集团来进行内部交易。当企业的这种内部化行为超越国界时,就形成了跨国企业集团。企业集团就是在核心企业与其它成员企业之间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管理相结合的一种组织形式,而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就成为了企业集团确定其规模的经济学标准。

2. 治理结构。奥利弗·威廉姆森提出了双边治理的思想,即持股企业可以法人股东的身份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对被持股企业的内部事务实施有效控制。持股企业既可以基于股东权力对被持股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双方也可基于各自独立的利益讨价还价。虽然威廉姆森并未将双边治理与任何具体的经济组织相联系,但是研究发现,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与其它成员企业之间的治理关系正是基于这种双边治理的思想。随着市场体系的日益完善及科技的进步,企业开发的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在缩短,企业生存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因而企业要不断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扩大组织规模,开展多元化经营。但是由于规模不经济的存在,企业不可能无限地扩大组织规模。因此,企业可能会停止相关业务的一体化倾向,转而通过建立以自己为核心企业的方式,把其它相关企业作为自己的外部组织,通过资金、技术、人事等纽带保持相互的联系。核心企业与其它成员企业仍旧是独立经营的法人,但是却获得了交易成本的降低及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好处。李维安提出,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就是由管理向治理转化引致效率提高的过程。原有企业通过内涵式分化和外延式兼并,以治理职能代替管理职能,实现企业集团化。企业集团作为一种创新的组织形式,是对市场和企业的替代,它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整个经济组织运行的费用。

三、对我国组建企业集团的思考

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企业重组、行业重组的一种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其中,国有或国有控股的企业集团在全体企业集团中占主导地位。由于历史、制度、竞争等因素,我国的企业集团仍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

1. 企业集团的规模。最优经济规模和交易成本的存在说明了企业及企业集团不能无限地扩张。企业集团并非是多个企业简单地相加,而是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通过企业之间的兼并、联合等形式来实现的。企业集团的经济技术力量远远大于各企业经济技术力量之和,具有整体效益优势。但是,我国的企业集团在组建的过程中,出现了多个企业被“拉郎配”般地捆绑在一起的现象,虽然实现了经济规模,却导致了规模不经济。而且我国的企业集团过分强调资本运营及低成本扩张,集团规模虽然迅速膨胀,而管理体制依然陈旧,缺乏创新,导致企业集团管理链条过长,效率低下。

2. 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问题。企业集团中各成员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并通过资金、技术、生产等纽带保持相互的联系。而我国的企业集团却象企业,产权不明晰,母子公司体制不健全,“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不完善,各成员企业没有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决策权,仅相当于企业集团的一个职能部门。我国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3. 企业集团的垄断。“马歇尔困境”指出,竞争带来了垄断,而垄断却抑制了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虽然垄断也创造了财富,但它天生是低效率的。欧美国家实施的《反托拉斯法》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诸如洛克菲勒石油集团、at&t、微软等集团对市场的垄断。由于我国制定的迅速发展企业集团的战略,企业集团特别是国有企业集团享有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并提高市场进入壁垒,因而这些企业集团都带有某种程度上的垄断。

企业集团的组建是个长期的战略,只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并克服盲目扩张带来的种种问题,才能建立起真正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拥有经济效益的大型企业集团。

参考文献:

1.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 微观经济学.华夏出版社, 1999.

上一篇永远不再联络

下一篇宿建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