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种植范例6篇

药材种植

药材种植范文1

如何规避药材种植风险?笔者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关键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在区域选择上,要坚持因地制宜、立足特色,在高山种药

1. 气候条件适宜

高山春季气温回升慢、夏季温差大、秋季降温快且冬季封冻早,气候冷凉湿润,年有效积温偏低。作物生长期较短,不适宜种植喜温喜光的高产农作物。但这种气候条件,恰恰适宜多种中药材生长。特别是一些对环境要求较为苛刻的名贵中药材,如党参、当归、黄连等,只能在高山种植。

2. 土壤条件适宜

高山多为棕壤、黄棕壤或灰包土,一些缓坡地土质呈微酸性,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基本无砂砾碎石,非常适合一些根茎类药材生长。

3. 比较效益高

高山受积温限制,只能种植玉米、马铃薯、大豆等作物,亩产值一般在千元以下。而种植中药材,一般亩产值在2000元以上,高者甚至可达到3000~4000元。

4. 市场竞争力强

高山种植粮食作物产量不稳、成本偏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但若种植中药材,由于很多药材低山不能种植,有的低山虽能种植,但产量、品质都不如高山,因此高山种药市场竞争力明显更强。

5. 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高山有丰富的药材资源,有传统的种植习惯,有经验丰富的药农,因此发展中药材只要虚心学习、善于总结,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二、在种类选择上,要坚持以当地常年栽培的道地药材为主,科学合理搭配种植

发展中药材,很多初入行者最关心的是市场行情与药材价格。在药材种类选择上,不少人认为只要种植眼下行情好、价格高的药材就能赚钱,因此什么药材涨价快、价钱贵就种什么,其实这种想法是十分片面的。

首先,中药材价格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经常波动,甚至每年、每月、每天都在变化,而且波动幅度较大。而中药材从种到收少则数月,多则4~5年,待到药材收获时,价格可能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一些价格偏高的药材,很可能因为人们盲目跟风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价格已由高峰跌入低谷。

其次,中药材对种植环境要求较严。多数情况下,易种、高产的药材价格都不高,价格高的名贵药材对环境要求都非常严,而且种植难度较大,需要生长时间较长,产量较低。因此紧跟市场、盯住价格种药,理论上可行,但在具体实践中往往风险更大。

正确的做法是,在种植前深入当地药材主产区,寻找种植、购销大户,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坚持种植当地药农常年栽培的“道地药材”。这类药材一是对当地环境适应性好,能够确保种植成功;二是药效稳定可靠,能够确保销售顺利;三是经过药农长期选择,优势突出、价格稳定、效益较好。此外,要突出主导品种,科学合理搭配。主导品种可选择2~3个当地种植历史悠久且种植面积大、产量稳定、品质上乘、优势突出、前景看好的品种,再搭配种植3~4个辅助品种,此外还应注意将高秆药材与矮秆药材搭配、当年生药材与多年生药材搭配、草本药材与木本药材搭配,必要时还须将中药材与农作物搭配,尽量做到科学间套、长短结合、主次分明、优势互补,这样“此药价跌彼药涨”,就可将风险化解到最低。即使药材价格经常波动,从长远看仍能获得理想效益。但对外来引进品种,一定要持谨慎态度,在经过2~3年试种,确信疗效确切、质量可靠、产量稳定、效益较高后才能扩大种植,切忌盲目大面积推广。

三、在种植技术上,要总结前人成功经验,坚持改革创新

近年来,农作物种植技术试验研究较多、推广步伐较快,很多技术较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山区中药材种植技术受所处位置偏远,从事研究、推广人员较少等多种因素影响,多年没有大的变化。目前,中药材种植形势较过去已有很大不同,一是要求各药材产区建设标准化种植(GAP)基地,按照标准化种植,确保药材质量稳定、可控;二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部分消费者对药材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三是随着高山人口外迁,撂荒地增多、药农数量锐减,药材已由小户分散种植逐步转为大户专业化种植;四是各药材基地虽然交通、信息条件依然较差,但较过去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五是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各种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材料、新模式和新成果不断涌现。

面对变化发展的新形势,在种植技术上,既要汲取已有的种植经验,更要坚持与时俱进。首先,要按照市场和企业对原料的需求,实施标准化种植,保证药材的品质。其次,要按照无公害农产品各项生产技术要求,减少农药使用次数与数量,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药材质量安全;有条件的还可按照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要求,生产有机药材以满足高端消费需求。再次,要提高药材种植、加工的机械化程度,减少对劳力的依赖,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控制生产成本。最后,要大胆尝试、运用新科技,并在试验取得成功基础上积极示范推广,用现代科学改造传统药材种植业。

四、在发展步伐上,要坚持长线布局、稳中求进、持续发展

与种粮相比,种植中药材成本相对较高、生长期偏长、见效相对较慢,栽培管理技术也有较大差别。因此初入此行者,不能过分追求短、平、快,更不要受虚假广告蒙蔽,指望通过种药“一夜暴富”,一定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认真做好长远规划,扎实、稳步发展。前期要以小面积试种为主,目的是摸索、积累经验。与此同时,抓好种苗繁育工作,通过自繁自育保证种苗质量、减少调苗费用、降低种植成本,为后期发展夯实基础,然后再逐步扩大面积。种药只要脚踏实地、稳中求进,着眼未来、长期坚持,就能够避免失误、减少失败,最终获得理想效益。如果在经验不足、基础不牢情况下急躁冒进,盲目大面积种植,很容易因成本过高、管理失误,导致效益偏低、难以坚持,最终一败涂地。

五、在经营方式上,要坚持规模适度,走专业化、合作化道路

1. 种植面积要“适度”

如果种植面积过小,既不便于管理,也不利于销售,更难获得效益;如果种植面积过大,超出了投入能力与管理水平,容易出现荒草、生长不良、产量低下、质量下降等问题,同样难以获得理想效益。因此,种植中药材既不能谨小慎微,更不能贪大求洋,必须“量力而行”,根据种植经验、投入能力、管理水平、劳力状况等,确定力所能及的种植面积。

2. 要把药材当做“主业”

只有一心一意、全身心地投入到种药上,当药材种植的“专业户”,才能逐步由外行变成内行,才能把药材种好、种出效益。

3. 要有合作共赢理念

药材种植范文2

很多朋友们计划中药材种植,除了种什么、怎么种,更担心销路问题。

其实,药材种植品种的选择首先考虑的就是销路问题才对,没有销路,种出来没人要,浪费时间钱财。中药材的销路在哪里?在市场。现在一切以市场为基准,除了有关制药厂直接在产区收购,药材种植最大的销路还是中药材市场,如河北安国药市,已经有上千年历史,北方的中药材集贸中心,你想买的药材这里都可找到。现在各地的制药厂、中药店、中医院等基本上靠全国各地中药材大市场提供货源。中药材市场是一个成熟的地方,有数十万人在经营共同运转,中药材品种成百上千数万,有专营有多营,本地人外地人,还有产地市场直销,以河北安国药都为例,每天货物吞吐量数百吨。只要是药材,在药材市场就有交易,就可以买卖。

中药材市场全国有多个,比较大的有河北安国、安徽亳州,还有山东鄄城的禹王城、河南的禹州、江西的樟树、成都荷花池、兰州董河、湖北的蕲春、哈尔滨三棵树、湖南的廉桥、湖南的岳阳市花板桥、昆明的园、广西的玉林、广州市清平、广东的普宁市、重庆中药材专业市场等一共17个地方。想种植发展中药材,可先到市场看看,多了解一些信息,眼见为实。一些地方性的收购站,还有在产地四处上货的药商,这就是药材行业里或许你不知道的地方。如果找不到收购商,也可直接托运到市场,随时可以出手。

怎样了解中药材市场价格呢?现在信息发达,全国各地都差不多的,扣除运费差价,有的时候产地价格比市场还高。中药材种植出来的成品药材,需要经过市场加工成饮片,然后才进入制药厂、中医院。加工饮片这个环节,种植者不用管,只管种就行,因为你的刀法不够好。

中药材的价格受供需变化而有所变化,也有价格曲线,一般有几年的时间保持在一个水平上。销售价格即按市场价格走,具体价格需要看货,以质论价,一般就是个大色好、均匀、无变质为好。药材的价格一般春天时候较高,因为这个时候走货量大求货者多。药市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压货,等待行情上涨后再出手,赚取差价,只有药材市场高手才可以操作,但有获利丰厚的,也有白忙的。如果你对当时的价格不满意,也可以过段时间等等行情再出售。现在不少药材价格就是从产区开始涨价的,原因除了货少就是药农也惜售,大家的智慧都是一样的。

药材种植范文3

高原是藏医药学的发源地,特有的地理气候环境,孕育了丰富和独特的天然药物资源。据有关部门考证,高原有各类藏药植物2584种,动物类药175种,矿物类药200多种。其中仅生长在海拔3500米以上高寒缺氧地带的珍贵药材就多达300多种。喜马拉雅紫茉莉(Mirabilishimalaica(Edgew.)Heim.)系紫茉莉科植物,生长在海拔2900~4300m左右的山坡草丛中,主产于东部及及喜玛拉雅山区,四川、云南也有分布。经调查研究发现拉萨附近的堆龙、达孜以及山南的措美为其原生地。该药材根茎入药,为藏药最常用的药材之一,具有温肾、生肌、利尿、排石、干“黄水”之功效,同时还具有治疗胃寒、肾寒、阳痿、浮肿、结石、腰痛、关节痛、“黄水”病等疾病的作用,也可用于消炎止痛、药浴。

随着国家的不断扶持,藏医药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正在为人类的健康作出积极的贡献,药品的规模化生产也已经成为现实。但是,受传统生产模式的制约和藏药产业化力度的不断加大,市场对藏药材的需求也日益加大,对天然藏药材掠夺性的开发已导致藏药资源日益枯竭。目前,包括喜玛拉雅紫茉莉在内的40余种藏药野生资源已经处于极度匮乏状态,使藏药所能创造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正在受到严重的影响。如何解决严重的供需矛盾已经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近几年,国家在野生药材人工驯化、人工种植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目前,在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已成功开发出了高海拔地区人工种植喜玛拉雅紫茉莉技术。该技术严格按照《药材种植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并且突破了以往人工实验采用野生切查育苗成活率低、产量少等严重缺陷,在高海拔地区成功开发出种子育苗与大田种植技术,填补了高海拔地区喜玛拉雅紫茉莉人工种子育苗与大田种植的技术空白,给喜玛拉雅紫茉莉人工产量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使人工种植成为解决该药材资源危机的一个有效途径。笔者认为,该技术的推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可以在解决喜玛拉雅紫茉莉供需矛盾的同时,带动当地农民群众实现增收创收。浅析如下:

首先,本技术核心喜马拉雅紫茉莉为藏药材常用濒危品种。据笔者统计,目前除境内各县级以上藏医医疗机构近百个医院制剂产品外,具有国药准字号的藏药产品中就有滋补酥油丸、巴桑母酥油丸、石榴日轮丸、二十五味鬼臼丸等10余个品种要用到该药材。同时仅在自治区境内,就有近10家藏药企业生产上述藏药产品,年产量可达千吨,喜玛拉雅紫茉莉的年需求量可达50万公斤左右。但是,受传统生产模式的制约和近乎掠夺式的直接获取天然药材,已经导致原生环境遭到破坏,喜玛拉雅紫茉莉野生资源已经处于极度匮乏状态。由于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喜玛拉雅紫茉莉的价格也从原来的8元/kg涨至目前的25元/kg。在高海拔地区,农民群众的生活还依赖传统的农业耕作,产值上不了一个较为可观的水平。依照人工种植喜马拉雅紫茉莉成熟技术,亩产可以达到1200公斤,按现价计算,亩产值可达3万余元。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使群众实现增收创收。

其次,随着国家《药材种植质量管理规范(GAP)》的制定,行业对人工驯化、人工种植药材的品质及种植技术要求日趋严格。其目的在于使人工驯化和人工种植药材能最大程度上接近甚至超过野生药材的品质。以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区为主的高海拔喜玛拉雅紫茉莉人工种植区域境内,高山纵横起伏,连绵不断。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3750米。属高原带干旱季风气候区。日照射间长,气温日差较大,年差较小,冬春寒冷多风,雨季降水集中,形成长冬无夏,春秋相边的气候特点。年降水量为356.6毫米,多集中在6~9月份。年日照时数为3194小时。年无霜期142天。土质多为砂质土,以上这些非常接近野生喜马拉雅紫茉莉的生长环境。非常适宜喜马拉雅紫茉莉的生长,同时,在GAP的规范要求下,该种植技术保持绿色无污染,从而使人工种植喜马拉雅紫茉莉品质得到了有效保证与可持续。通过野生喜马拉雅紫茉莉和人工种植喜马拉雅紫对比研究,研究人员已经证实:野生喜马拉雅紫茉莉与高海拔地区人工种植喜马拉雅紫茉莉的生物形态无差异。人工种植喜马拉雅紫茉莉完全可替代野生物种。人工种植技术根本上提高了喜马拉雅紫茉莉的产量,弥补了野生喜马拉雅紫茉莉资源匮乏的不足,改善了喜马拉雅紫茉莉濒危的现状,使喜马拉雅紫茉莉发挥其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现实。

综上所述,快速兴起的藏药药产业对资源的需求量逐步扩大,特别是国家GAP规范实施后,药材的品质要求和药材的重金属、农药含量将受到严格控制,严格按照GAP规范生产的药材资源将会占据药材市场特别是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喜玛拉雅紫茉莉的人工种植项目,在保障其品质的同时做到了绿色无污染与可持续,不仅可以缓解药材需求的供需矛盾,同时,可以带动当地农民群众实现增收创收。因此笔者认为,高海拔地区人工种植喜玛拉雅紫茉莉技术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药材种植范文4

【关键词】 临洮 中药材 种植 存在问题 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230-02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省会兰州的南大门,地处洮河下游。全县总面积2851平方公里,年末常驻人口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万人,耕地面积108万亩,海拔1730~3670米。临洮境内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最高气温34.6℃,最低气温-29.5℃),年降雨量317~760mm,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垆土、黄绵土和黑钙土,适宜多种药材的种植。以党参、当归等为主的优质家种药材种植已成为临洮县的一大支柱产业。目前,临洮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东北部浅山区白条党参、南部二阴区秦艽、东北部干旱山区甘草、黄芪,东部高寒山区优质柴胡等四个无公害标准化药材示范基地,选育出了党参、当归、秦艽、黄(红)芪、甘草、柴胡、牛蒡子、防风等多种中药材并大力推广。同时,临洮县还着眼于延伸产业链条,不断培育并扶持壮大了恒康医药公司、众友药业公司、药店中药材等加工销售企业及购销网点100多家,初步形成了产、供、销为一体的中药材生产体系。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和人工采集,柴胡、秦艽、甘草等广谱性中药材紧缺,国内外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前景广阔;而且。临洮地理位置优越,紧靠兰州市和陇西等几个大的中药材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销售和运输不成问题。特别是当地产的白条党参皮白、肉嫩、条长、质优二誉满大江南北,产品远销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我们从2011.8.10~2011.9.10对临洮县东北部干旱山区窑店、石家楼、连儿湾、康家集的中药材种植情况作了详细的社会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药农的种植现状

1.1 种植中药材的种类

主要品种为:白条党参-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芪-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2 药农的种植方法

2.1 育苗

将土地深翻25~30cm,清除杂物,耙平;均匀撒上细土干拌好的种子,撒上一层薄土和一层腐熟的农家肥,最上面盖上一层麦草;起苗到3cm左右时,揭掉麦草。 来年春天开始挖苗。

2.2 移栽定植:春季3月中下旬,移栽撒上农家肥和磷酸二铵作为基肥。

2.3 田间管理

2.3.1 锄草要及时,可根据苗的大小和杂草的多少自行调节,一般三次即可。

2.3.2 整枝打尖:第二年生长中期,割去地上生长过旺的枝蔓茎。

2.3.3 追肥:党参,6~7月开花期喷洒磷酸二氢钾(兑水),隔十多天喷一次,总共喷2~3次(黄芩黄芪同)。甘草,第一次锄草后,追二胺和尿素的混合肥,采收前上2~3次尿素。

2.4 常见病害:

白条党参最常见的是根腐病和虫害;甘草最常见黑心病和鼠害;黄芪最常见红根病 ;黄芩很少有病害。

2.5 采收与贮存

2.5.1 采收时间:阳历十月中下旬;

2.5.2 干燥:

白条党参是按照粗细大小分等级,串成长度约为1米左右的串,待水分充分蒸发即可(黄芩同); 甘草是扎成直径15~20cm的捆;黄芪是去泥土修须根,晒至半干,堆放1―2天,使其回潮再摊开晒,如此反复全晒干,扎成捆。

2.5.3 贮存:

药材不能马上售出时,置于干燥、通风、无虫鼠害的室内贮藏,定期检查,夏季注意防潮。

图3 图4

注: 图1 白条党参

图2 黄甘草

图3 黄 芪

图4 黄 芩

3 药材的产量和效益(二年生药材)

本次调查通过对80余户药农家种党参、甘草、黄芪、黄芪种植和销售的具体情况:

注:调查过程中,有些农户采用种子种植药材,有些采用移栽定植的方式。种子种植两年只能种一茬药材,而购苗移栽定植两年可收两茬药材,上表中的成本比计入人工劳力支出。理论收入和实际收入之所以存在较大反差,主要是药农的售价和当前市场价格出入较大,具体见下图:

注:1、党参 2、甘草 3、黄芪 4、黄芩

4 调查情况分析

4.1 临洮县药材产业发展的基本问题

4.1.1 药材品种混杂退化,产量不高

近年来药农种植的中药材品种不断增多,因此种子种苗质量参差不齐,标准不一,流通混乱。另外,产区多数药农采用自己繁留的种子或种苗开展生产,难免造成混杂退化,加上种植过程中农残超标,重茬死苗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的品质和药农的效益;

4.1.2 药材价格受市场波动明显,产区药农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增产而不一定增收

产区药农由于自身文化程度有限,不了解市场行情,盲目跟风。根据与他们的交谈,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啥能卖好价钱就种啥”。明显看出药农种植药材的积极性取决于市场价格,这种见异思迁的作法,易导致药农受益的波动,从而也使要弄的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

此外,甘肃大地十年九旱,药材的种植受天气影响较大,加之中药材种植大多位于山区,不利于浇灌,导致产量不稳,价格随产量变化波动明显,周期较短。而且目前临洮县的中药材市场发育尚未成熟,经营风险比较大。对产区药农来说,有时增产不一定增收,效益也极为不稳定;

4.1.3 中药材物流和仓贮设施落后

近几年中药材行情不断见涨,许多农户和贩运大户囤积药材现象比较严重,以其为主的分散贮藏易造成二次污染,如虫蛀,霉变等,还有部分农户在田间地头胡乱晒药,这些都难以保证仓贮质量,严重影响了药材质量;

4.1.4 药材种植区域相对分散,深加工企业相对较少,没有形成规模

目前,临洮药材产区许多农户还采用分散种植,大多为单家独户种植。种植的种类多,但面积小,各种药材多为两三亩乃至几分地,难以形成规模。而且种植方式大多为经验种植和跟种,难以达到标准化生产。从而制约了临洮县通过招商引资等途径将药材种植优势转化为加工制造优势的发展,深加工企业较少;

4.1.5 药材运输交通滞后

临洮药材主产区主要位于干旱半干旱的山区地带,交通运输条件相对落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区药材的大量输出和外运,制约了临洮药材的规模化发展。

4.2 关于临洮药材产业发展的建议

4.2.1 加强市场营销,形成良好的销售网络

临洮所处地理位置接近兰州、陇西等几个较大的中药材市场,占有一定的市场优势。当地相关部门应完善服务体系,可以成立相应的中药材市场价格中心,开设的专门的服务网站,开展价格预测,进行网上交易订货。在药材产区和市场之间通过局域互联,形成中药材信息网络,沟通和加强产区与外界的联系,使产区种植户第一时间了解新的种植技术和市场动态。还可以接入中国农业生态网和中国药材市场网等行业网络,增强和培养药农的市场分析预测能力,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与大型制药企业联合,进行订单式种植。按照制药厂家的要求,地进行种植,将中药材直接销售到厂家,减少中间环节,互利共赢。

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坚决打击一些药品经销商压价囤集,垄断市场的行为,规范中药材经销,保护广大药农的利益,使本地的中药材种植业能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学习掌握先进的、规范的中药材种植技术,加强中药材无公害种植技术的培训

临洮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行动起来,转变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在产区药材种植时期,可以对药材种植户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定期义务举办培训班,对中草药的选种、种植、施肥、采收、简单的炮制、干燥及贮藏等进行详细地讲解,让广大药农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选配技术人员下到田间地头,帮助其选育品种,科学界定,以减少药材品种的混杂现象;学习相应的无公害种植技术,提高药材质量,逐步发展绿色中药;产区药农自身还可通过互联网、手机以及药材种植等方面的书籍,结合当地实际学习先进的无公害种植技术,例如:

4.2.1.1 临洮所产药材大多为根茎类药材,属深根作物。为抑制药材植株的过分生长,应在7月分进行打尖整枝,从而避免了药材根部养分的消耗;

4.2.1.2 种植过程中应以提高药材质量为主,增加药材产量为辅。尽量避免使用化肥,多用腐熟的农家肥,并且对药材种植使用的农家肥进行消毒和灭菌,防止微生物滋生而影响药材质量。化肥和农药尽量不去使用,必要时应严格限制其用量;

4.2.1.3 改变传统的施肥观念,不要在雨天或快要下雨时施肥,这样易使养分随雨水流失或堆积,容易造成烧苗;

4.2.1.4 连续种植4年以上的土地应进行轮作,以保证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4.2.1.5 注意科学的采收和干燥,并且多中药材的仓贮设施进行消毒灭菌,减少二次污染等。

43 对中药材进行深加工,变种植优势为加工优势

临洮药材品种资源丰富多样,但没有形成相应的规模。产区药农应扬长避短,采取多户建组,利用先进的药材加工设备,建设饮片加工厂,对药材金鹰饮片等方面的深加工,在种植加工等环节上实现科学规模化以及标准化和规范化,将优势充分突显出来,提高效益;

4.4 加强药材市场监管,完善管理体系

临洮产区药材销售无固定的市场,一般都是药材商贩收购。他们以廉价从要弄手中收购药材进行囤积,从中赚取利润,而药农收入甚微。这种现象造成一些霉变、虫蛀甚至硫磺熏制的药材照样在市场上销售,中药材市场混乱。政府等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中药材市场的监管,打击不法商贩,减少中间环节,对不合格药材进行严查,建立符合GAP的安全药材市场;

4.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结合临洮现有的生产技术及种植条件,重点抓好中药材市场基础设施改造,改善药材产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产区交通条件的改善,同时大力宣传地方优质产品,使甘肃临洮的党参、黄芪、甘草、黄芩成为品牌优势,依靠甘肃为产区药材走出家门创造良好的硬件坏境。

在21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回归自然的潮流中,绿色重要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天然药物的种植将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临洮作为药材产区之一,更应该积极组织和行动起来,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利时机,加快科技兴药,发展道地中药材特色产业,使临洮县中药材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切实提高药农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冯守疆,龚成文,赵新楠,何贵文. 《甘肃省道地药材党参需肥规律研究》[期刊论文] 甘肃农业科技 2010(10).

[2] 甘肃省农牧厅 发展规划与信息处 《甘肃省中药材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2004.9.

[3] 江苏新学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 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 1985.2003.

[4] 丁兆平, 《神农本草经-解毒50味》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9.6 39~50.

[5] 孙, 《中药鉴定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8.

药材种植范文5

————记中药材种植林业专业合作社一、合理利用闲置林地,全面发展药材种植二、规范流转林地资源,实现林业集约经营

节约、集约利用林地是科学发展的集中体现,根据“以用为先、依法进行、分类处理、集约利用”的原则,林权管理部门认真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积极做好林地资源管理工作,向合作社提供政策支持和优质服务,实现了林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在有限的空间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流转数量增加和规模逐步扩大。合作社自成立起就开始注重林地流转,在自有500亩林地的基础上通过互换、入股、租赁等方式进行流转,目前已将4个村(白岩乡作落村、檀木村、桥六村和马颈坳镇汩比村)集体和农户承包的3000亩林地流转连片使用。签订流转合同手续的农户有228户,流转林地3500亩,流转期20年,每年按70元/亩支付租金,共计年租金24.5万元。通过流转让农村闲置林地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展,为实现现代林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供了保障。

二是投入财力人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社投入资金90万元,劳动力2200个,整治林地3500亩,人行道路7300米,兴修排水渠2400米,灌溉池320口,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提高了林地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少了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林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三、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极力创建就业平台四、林权改革效益突显,合作经营实现“五赢”

中药材种植林业专业合作社在林地流转中使农户、支部及合作伙伴得到实惠,实现了森林资源资产要素与市场要素的有机结合,促进林业的规模经营,激活了林业要素市场。实现了“五赢”:

一是专业合作社股东每年实现赢利500万元。

二是农户不仅有土地租金,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收益13180元。

三是得到战略合作伙伴湘泉制药等企业的扶持,共同谋划基地发展,湘泉制药等企业先期垫付成本(如:苗木、种子、化肥和除病药物),统一收购时剔除成本,获得赢利160万元。

药材种植范文6

【党参】

党参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根茎,有补中益气、生津止咳的功效,民间有小人参之称。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党参为紧缺常用大宗药材,并常年出口。

党参因前几年种植面积少及产区干旱等原因导致减产,同时市场库存空虚,货源供不应求,使得这几年价格持续上涨,每公斤从20~30元涨到50~60元,又继续涨到80~90元,目前基本稳定在100元左右。从市场分析来看,价格仍有上涨空间,多地药商关注,后市看好。

党参喜欢凉爽潮湿的环境,更喜欢疏松的土壤条件。党参苗在生长旺季每天能生长30厘米,这时要注意喷多效唑控制,如果来不及喷药,可选晴天的上午将一大部分蔓子割掉,以利根部生长。在雨季要注意地里不要积水,积水时间过久会使根茎受到伤害,降低质量和产量。

党参应在上冻前或春天种植,因为种子很细小,整地做畦时要将地整平耙细,条播,盖严种子就行,用大锄推一遍,播种后浇水要浇透。如果播前将种子用湿沙子拌起来,放上几天,出苗会更快更整齐。667平方米(1亩)用种子1.2~1.5公斤。在生长过程中基本没有病虫害。党参生长1年或2年采收。在当年秋后或者第2年秋后,当叶片枯黄时割去地上部分,然后采挖根茎、晒干、捆成小把即可出售。

党参一般每667平方米产150~250公斤,目前的市场价格为90~110元/公斤,是投资少效益高的一个好品种,值得大力发展。

适种地区:全国大部分地区。

【荆芥】

荆芥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药用其芥穗和全草,有发表、散风、透疹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烧、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禁、产后血晕、疥疮等。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为常用品种,用量很大。多年来荆芥一直价格走高,可以大力发展。在全国各地都能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抗逆性强,没有病虫害,在生长过程中,都是郁郁葱葱,药味清香四溢,使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

荆芥是中等销量的品种,因近几年种植少,受灾减产,需求加大,价格从每公斤10元上涨到15~20元,2010年10月产新后,价格比较稳定。受2010年的H1N1流感病毒影响,国药大展威力,抗甲流中药材畅销价涨,荆芥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料药。2012年调查种植面积较少,产新后价格走高,每公斤18~25元。2013年后行市仍将看好。

荆芥分春播和夏播两种。春播于清明至立夏前,每667平方米用种子1公斤,将畦整平后,用脚趟一个印,顺印撒播即可,也可用大锄轻轻锄一下地,然后顺锄的浅印撒播种子,而后推平踩一遍,浇水,注意别种太深。夏播在麦收后进行,方法同春播。春播的在半籽半花时,全株割下,剪掉上面的穗晒干叫荆芥穗即为成品,其秸秆叫荆芥秆亦可入药。夏播的到秋天全株割下晒干捆成把,叫全荆芥即为成品。

不管是荆芥穗还是全荆芥,都以色青绿者为佳品。荆芥穗每667平方米产130~150公斤,价格18~25元/公斤,全荆芥667平方米产450~500公斤,价格3~4元/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