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范例6篇

比喻

比喻范文1

所以,喻雪,谢朗的“撒盐空中差可拟”是对的。周邦彦的《少年游》有“并刀女水,吴盐胜雪……”的说法;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则是佳句;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则以梨树开花比喻树上积雪,贴切而生动,被人传诵;李白的“燕山雪片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并不使人感到夸张,也是佳喻;《钟馗传》中的“想是玉皇请宾客,厨房连把褪天鹅”,把鹅毛比做大雪,是人人都首肯的;张元的“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气势磅礴,形象鲜明,自属佳喻之作……

盐,柳絮,梨花,席,鹅毛,玉龙的鳞甲……它们是那么的不同,但它们同样可以用来比喻雪,因为它们与雪都有“一点相似”。

另一方面,比喻中的两体因为取其“一点相似”即可成喻,而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往往有诸多的特性,因而这个事物作为喻体,它可以用来比喻多种事物。如:雪不但是白的,而且是洁净的、寒冷的、易化的……所以,我们可以把雪喻白,把雪喻洁,把雪喻寒。

还有这样一种情况:甲乙两事物具有“一点相似”之处,当需要说明甲事物时,便以乙事物喻之;当需要说明乙事物时,便以甲事物喻之。甲乙两事物可以互为喻体。这种情形可以称之为互喻。上面谈到的“吴盐胜雪”是以雪喻盐,而“撒盐空中”则是以盐喻雪了。“柳絮因风起”以柳花喻雪,而韩愈的“杨花榆荚无情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则是以雪喻柳了。这种情况在同一诗文中见之的如苏轼的《少年游》:“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扬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十分明显,构成互喻的基础还是两事物具有的“一点相似”。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比喻是在事物“相似”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两个事物在某一点上无论怎样接近,终究只是相似,不是相同;况且两种事物还各有许多不同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比喻都是蹩脚的。

比如:“姑娘还似花一样”,这是一个不坏的比喻,但姑娘和花又是多么的不同,花怎么能和姑娘相比?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多方面的性能,两件事物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相背,其他几方面就不相背了。虽然,没有“白兰地就代之以烧酒,没有牛奶就代之以豆浆”。但是,白兰地与烧酒、牛奶与豆浆是多么的不同。那两种互有不同的事物来相互说明,它的缺陷是明显的,它的蹩脚是肯定的。要想完全排除这种缺陷,使之十全十美,那只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种了,但“君要像君的样子,臣要像臣的样子,父要像父的样子,子要像子的样子”——其喻体和本体是一样的东西,在就不是比喻了。

有些比喻看起来很生动、很形象,但往往是经不起推敲的。

比喻范文2

顶真有一种死缠烂打的劲儿,也有一种无赖相,更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比喻则有一种穿透力,一种化抽象为具体、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我们先看顶真。我有一个哥们儿,英语不好,高考的时候,他就用顶真的方式威胁了他前桌的女生:“我知道你家在哪,我知道你平时走哪条路,我知道你有一个妹妹,如果你不给我抄,我就到你家门口堵你;在你家门口堵不着你,我就守在你平时走的路上;平时走的路上守不着你,我就劫你的妹妹;劫不着你的妹妹,我还在你家门口等……不给我抄,就没完。”我那哥们儿,上学时就是有名的混混,他这么一说,那小女生吓得差点没哭出来。结果,他英语比前桌女生还多打了两分。当然,他没有去劫人家的妹妹,后来考上大学后,还给那个女生扔了500块钱。

要说让我真正见识顶真的力量,是有一次我们搞了一个征文比赛,结果一个“文学老年”用电影名编了个顺口溜给我拿来,没评上奖。老头急眼了,到单位找我,指着我的鼻子,跟我说:“就我这稿,不得特等奖,怎么也能得一等奖;不得一等奖,怎么也得二等奖;不得二等奖,怎么也得三等奖;就是得不到三等奖,怎么也得混个优秀奖……我什么奖也没有,我要告你。”这样的超级自恋,加上恰到好处的顶真,一下子没给我整喷饭。

我媳妇有时也善于用顶真的修辞方法,比如在我喝酒之前他总是这样苦口婆心地劝我:要去就少喝,喝多了就别回来,回来就别进屋,进屋就别上床,上床就别吐,要吐就别喝。说一圈,绕来绕去的,都是废话。我只一句:知道了,不能少喝。当然,喝多了的结局,也是相当惨了,有时确实不让进屋,有时进屋,确实也不让上床,只能睡在沙发上,第二天早上,睡得浑身发酸。

想起一个小孩在作文中写到的:我从小家庭生活就很苦,连牛奶都喝不起;喝不起牛奶也行,能天天吃肉也行;不天天吃肉也行,出门能打车也行;连车都打不起呀……这孩子真搞笑。我们再来看比喻,它同样也很牛气。小时候,我家很穷。有一次,我的一个四姥爷,和我家打架,用一个比喻句形容我家的穷:穷得像块糖似的。过去的糖大多都是那种硬糖,摔在地上丁当响的。四姥爷的这个比喻翻译过来就是:你家穷得丁当乱响。我的这个四姥爷真有才。这是个很牛逼的比喻,以至于一到现在想起这句话,心里都像被针扎了一下。

比喻范文3

考场作文,为了写出新意,为了让语言生动、鲜活,为了把抽象、生疏、难懂的事物表达得具体、通俗、形象,可以用比喻来实现。

巧设比喻都有哪些方法

1. 异类事物比喻法

譬如:“一曲终了,礼堂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这一比喻是以声音比声音的。再譬如:“园子里的花开了,五颜六色的。红的火红,白的雪白。”这是以颜色比颜色。这样的比喻,只是一般性的比喻,不够新颖。再看下面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坪,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刘白羽《长江三日》)这两个句子,前者以“歌声”比喻“清香”,是听觉与嗅觉相比;后者,以“乐曲”比喻“草坪”,是听觉与视觉相比。这样的比喻,以此类事物比喻彼类事物,新颖巧妙。文学史上那些流传千古的名篇佳句,无不是作者运用超乎平常人的思维、匠心独运的结果。李白《秋浦歌》中用“白发三千丈”来比喻“愁”之长;李煜《虞美人》里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喻“愁”之多。这都是在以视觉喻心理,以看得见的喻看不见的,以形象的喻抽象的。这样的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清楚明白。

2. 状物比喻法

这种比喻贴切、生动、形象,能直接把深奥的、难以理解的内容巧妙地表现出来。如作家严文井在向读者介绍什么是寓言、寓言有什么作用时,就用了四组比喻: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很多的东西。

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到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

寓言是一把钥匙,它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

作者分别用“魔袋”“怪物”“桥梁”“钥匙”作喻体,用来比喻寓言的作用。读者看了此文,会对寓言这一抽象的事物有形象的理解。可见,考场作文,最好不要直接表述事物的概念,直接给事物下定义。给事物下定义,语言可以做到简练、准确,但不够生动、形象,也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3. 博喻比喻法

这种比喻方法可以产生势如破竹、一咏三叹的艺术效果,能够给人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让人在比喻中深深体味主题的意韵,感受作者语言的文采和气势。如,“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蜡烛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溅起整个海洋……”取喻形象,色彩鲜明,引人深思,极为精巧也极具形象感和饱满的感彩,构成了文章的亮点。

4. 设问比喻法

先用一个设问提出问题,再用一个或一组比喻来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这是一种常用的方式。如,“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首歌,一首唱尽哆来咪发梭拉西的歌;青春是一幅画,一幅画满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画;青春是一页诗,一页写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诗。青春需要纵情歌唱,需要挥墨如泼,需要细细斟酌”。先提出问题,然后用一连串的排比句来回答,且每一个分句都是比喻句,让人在不经意间认清了“青春”的本质,产生了一泻千里的气势,读来是一种享受,从而使得文章文采斐然,诗意盎然。

比喻在考场作文中如何使用

1. 标题设喻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简洁醒目、动人出彩的标题,会让人产生眼前一亮的效果。如《黑色星期天》《友谊是怎样炼成的》,运用比喻把学生在周日的生活、把人与人之间感情的锤炼十分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2. 开头设喻

俗话说:“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要想使文章引人入胜,给人以美感,在开头上要下工夫。一考生在作文开头这样写道:“理解,是从信任中开出的鲜花;理解,是人与人之间关爱的光环。它能让误会变成点缀美丽的小瑕疵,在社会中,人们相互的理解,能使这个大家共有的家园更加繁荣、安定。”用这样的比喻开头,就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突出作文的亮点。

3. 主干设喻有以下两个好处

其一,巧妙的比喻可状难明之理。有的道理非常抽象,难以具体表达清楚,或是表达出来了,别人很难理解到位。如果运用恰当的比喻,可使枯燥、抽象、难懂的道理,变得具体生动,浅显易懂。如,“人生就像在跷跷板上行走,跷跷板的左端站着我的观点,右端站着别人的建议。而人生的追求则是在上下摆动的跷跷板上使自己不断地运动并不断寻找平衡点。真正的人生属于勤劳的人和勇敢的人,他们不辞劳苦地奔走在跷跷板的两头,偶尔,也会因为失误而跌倒在跷跷板的一头,但是勇气和自信鼓舞他们从右端爬起,拍拍身上的灰土,向前方奔去;别人的激励也能使他们从左端站起,寻找成功的另外方向”。作者把“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这一抽象的道理,用人人熟知的跷跷板游戏作比,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其二,巧妙的比喻可抒难抒之情。有时作者的思想感情难以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或者即使表达出来了,也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如果把这些思想感情化为直观的、生动形象的比喻,就会表达得畅快淋漓,引起读者的共鸣。如,“树不直,无以成栋梁。让我们在彼此的信任中开启合作的‘大门’,让我们在彼此的信任中放飞心中的喜悦。留住信用,我们的眼睛便成了遗忘的‘监视仪’;留住信用,我们的耳朵便成了背约的‘除尘器’。人间纷繁芜杂,留些信用给自己,我们才能日不怕雨淋,夜不怕霜打”。作者连续以“大门”“监视仪”“除尘器”为喻体,将自己渴望人与人之间彼此信任的心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4. 结尾设喻

比喻范文4

关键词: 汉英比喻 文化差异 对比 对译

比喻是对两个不同性质事物的某种相同或相似之处进行比较,由本体(object)和喻体(image)组成。比喻是古老而又具有生命力的修辞手段,在东西方文化中都占有重要一席,恰如其分的比喻能化生疏为熟悉,化抽象为具体,使语言更具艺术感染力。英国语言学家I.A.Richards曾说:“比喻是无所不在的语言本质”,“人们时时刻刻都在运用比喻,我们不可能流畅连贯地说上三句话而不用比喻”。联想是比喻的心理基础,比喻是联想的载体,往往是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事物。

比喻在汉、英两种文化里,汉英读者在各自的文化氛围与语境中对各自的语言欣赏可以不言而喻,但对于操不同语言的读者是否能产生相同的感受呢?邓炎昌、刘润清老师在《语言与文化》中指出:“一切文化都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文化是形形的,语言也是。”

1.翻译与文化差异

由于各民族生存的具体环境不尽相同,在生态环境、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使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感受和体验现实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形成一种独特的观点和认识,因此,民族的个性决定着语言的个体特征,各种语言所承截的文化信息必然不完全相同,而这种文化的差异又直接导致人类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的不同,造成英汉语言中比喻概念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而且是文化的转换。奈达认为,不但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文化也是一个符号系统。翻译就是语言与文化两个符号系统的相互作用。因此,在翻译时不但要注意词或句子的表面意义,而且要发掘出这些词或句子在一定的社会语境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文化上的差异加上汉语词与英语词的语义差别使得:在一种语言里有些词在另一语言里没有对应词;在两种语言里,某些词表面上似乎指同一事物或概念,其实指的是两回事;某些事物或概念在一种语言里只有一两种表达方式,而在另一语言时则有多种表达方式,即在另一种语言里,这种事物或概念有细微的区别;某些词的基本意义大致相同,但派生意义的区别可能很大,给我们准确翻译比喻带来影响,导致欠额翻译。

1.1的不同。佛教文化在汉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精神也可见于日常语言。如“天花乱坠”即出自佛教,相传佛说法时,天人感动,飘散香花作为供养,今多为贬义,指说话动听,夸张而不符合实际。又如“八仙过海”比喻各自施展本领,《涅经・狮子吼品》中的典故“盲人摸象”比喻看问题片面。另外,“一尘不染”、“借花献佛”、“远看像菩萨,近看是泥巴”、“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都与佛教影响有关。而西方人大都信奉基督教,现代英语中许多习语和格言就出自基督教的《圣经》,甚至有人说若读一本英语书而找不到直接源于《圣经》的说法是很困难的。如英语中fig-leaf(无花果树叶)源出《旧约・创世纪》:当亚当和夏娃二人偷吃禁果后,发现自己赤身,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遮挡,现在引申为“遮盖隐处,维持体面的事”。

1.2习俗与思维方式的不同。汉英社会习俗、思维方式的差异也会造成比喻的差异。首先,动物所引起的词义联想的差异和文化内涵是十分明显的。如龙在中国享有崇高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有“望子成龙”、“龙凤呈祥”之类的成语,而西方人对dragon(龙)却没有好感,认为dragon是一种能喷烟吐火、凶残可怕的怪物,常用来比喻邪恶势力或恶人。在英语中,如果把一个女人视为dragon,意思是她很凶悍,令人讨厌。其次,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颜色词带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在中国,红色象征着喜庆和吉祥,如把促成他人美好婚姻的人叫“红娘”,把热闹、兴旺叫“红火”,给人发奖金叫“发红包”等。西方文化中红色则和鲜血联系起来,使人联想到“暴力”、“激进”、“危险”和“紧张”。在中国,黄色曾是皇室所用色,代表权势、威严,如“黄袍”、“黄榜”无不体现出一种权利和尊荣,而在西方文化中,yellow使人联想到背叛耶稣的犹大(Judas)所穿衣服的颜色,象征嫉妒、反叛、懦弱、卑鄙、怀疑等,如yellow dog(卑鄙小人),a yellow livered(胆小鬼)。

2.翻译时的处理技巧

2.1保留原喻体,用直译法。人类不管是生活在地球上的哪一部分,都有着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经验,人人都吃饭、睡觉、工作,都有家庭关系,都有喜怒哀乐,都有爱憎、妒忌,都有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人人都经历生老病死,都用哭笑、皱眉等姿态表达自己的感情。人类的相同的生活感受,相同的人生经验,相同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反映在文学艺术中,就出现相同的意境,也就是说,同一形象在使用不同语言的读者中能够引起相同的联想,凡是原作中的形象能在译文读者中引起相同联想,从而使之获得同样感受的比喻,都可采用直译的办法,这样做有利于保持原作的风采,传达原作的意境和神韵,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原文读者读原作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这种译法在英汉互译中有不少成功的例子。有时,即使译入语中有相应的喻体,为了保持原汁原味,保留原喻体。如弥尔顿的Paradise Lost中的名句:“Better tore sign in hell,than serve in heaven.”

2.2舍弃原喻体,采用意译法。由于语言与文化方面的差异,有时原文的比喻形象很难在译文中保留,即使可以勉强保留,也会使得译文语言累赘,难懂。为了用自然、贴切、可读性强的译文传达出原文所含的信息,译者只好采用意译法,传诵原文的比喻形象,传译其确切意义。这样做势必有损原作的美学价值和感染力,因此,译者应想方设法弥补传诵形象所带来的损失,这就得发挥译语的优势,运用其他修辞手段增强译文的感染力。

2.3对原喻体进行替换,采用归化法。有时两种语言表达的比喻意义相同,但在译入语的喻体却相异,往往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法对喻体进行替换,也叫归化,从而符合译入语习惯,引起读者同样的联想和感情。如汉语中有“害群之马”翻译成black sheep(黑色的羊),“拦路虎”翻译成a lion in the way(拦路狮)。

参考文献:

比喻范文5

关键词:比喻;论证

写议论文常用比喻论证,简称喻证法,从广义讲,也可以称之为类比论证。这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也就是说,论据是个别性的,得出的结论也是个别性的。归纳论证是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就是由个别性的论据归纳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演绎论证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就是由一般性的原理规律推导出个别性的结论。比喻论证当然比不上归纳论证的概括性,也比不上演绎论证严密的逻辑性,但是,比喻论证的优点也非常突出。有些道理非常深奥、极为抽象,运用归纳论证和演绎论证,很难阐发,通过比喻论证,就可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近及远,浅显易懂地表达出来,而且形象生动,富有文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我国,运用比喻论证有着悠久的优良传统,名篇佳作无数。下面随便举出和写作有关的三例, 与读者共同欣赏。

例一

“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x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这是元代教育家程端礼关于读书与作文的一段论述。在此之前,杜甫早已写出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句。如果仅就“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言,杜诗的深刻精警,程氏根本无法可比。但是,程氏不直接正面论述读书与作文的关系,而是巧妙设喻,把读书比作销铜,把作文比作铸器,指出读书能像销铜一样,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就全不费力了,最后推出结论――“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由于先有了形象生动的比喻,议论说理就显得轻松明快,渠成水至,读来亲切自然,对读书之于作文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又明白了世上许多非同类事物之间原有许多相同相似之处,通过类比联想,可以互相喻证,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认知能力。

例二

关于道德修养与作文,韩愈在《答李翊书》一文中的论述也很精彩:“将I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力。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和程端礼一样,韩愈也是运用比喻进行论证,但又有所不同。程氏由类比设喻引出结论,贴切自然。韩愈则是先提出观点:要达到古代立说者的境界,就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被权势和眼前利益诱惑。然后用种树点灯来类比,指出先要种好树,静静等待其结出果实;先要加足油才有希望看见灯光。比喻非常生动,说理深刻而又易于理解。但韩愈并未就此停止,而是进一步指出:根部茂盛的树木才能果实能繁硕;油膏充足的灯才能明亮;具备了仁义美德的人,他的文章才能醇正优美。读到这里,我们才明白,韩愈不仅主张“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力”,更强调加强仁义道德修养,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达到古代著书立说者的境界。这段文字语言使人心悦,道理使人诚服,不仅在于其排比成句,琅琅上口,还在于其逻辑严谨,尤其在于反复设喻连连类比。

例三

皇甫和李翱都是韩愈的弟子。皇学韩文之“奇”,李学韩文之“易”,形成韩门之下两个流派。皇甫在给李翱的信中阐述他的“尚奇”论:“夫意新则异于常,异于常则怪矣;词高则出于众,出于众则奇矣。虎豹之文不得不炳于犬羊,鸾凤之音不得不锵于鸟鹊,金玉之光不得不炫于瓦石,非有意先之也,乃自然也。必崔嵬然后为岳,必滔天然后为海。明堂之栋,必绕云霓;骊龙之珠,必固深泉。”意思是说,为文章不能流于一般,要异于常出于众。异于常就必须意新,出于众就必须词高。异于常才算怪,出于众才为奇。文章须要怪奇,怪奇才算好文章。既不同于韩愈,也不同于程瑞礼,皇甫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多方设喻,层层类比,文采飞扬,气势迫人。先说明写文章也应像虎豹之文、鸾凤之音、金玉之光一样“怪奇”。接着继续类比:一定要有峰峦才能为山岳,一定要有波浪滔天才能为大海;殿堂的画栋一定突入云端,黑龙的宝珠一定隐在深渊。这一个接一个的比喻,似奔涌而来,联想是那样丰富,喻体是那样鲜活,语言是那样朴素,道理是那样浅显明白,读之令人荡气畅怀,情思逸飞,真称得上“怪奇”了。

韩愈、皇甫和程端礼,三人都采用了喻证法,但各人议论阐明的问题和观点不一样,因而在具体设喻时也各不相同,而又各有其妙。我们常说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他们三人的成功都在于妙用二字。因此,只有勤于阅读,勤于积累,更要勤于比较,在比较阅读中细细玩索,慢慢品味,才能有所体会,悟出心得,从而巧妙运用,方能渐渐进入胸间笔下舞蝴蝶之境。

比喻范文6

《春》中一句话:“‘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句到底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解读者众说纷纭,有的说是运用了引用和比喻,有的说是运用了引用和拟人,还有的说除了引用、比喻之外,还有拟人。引用自然不必说,问题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这句到底用没用拟人手法。

要准确分析此句的修辞手法,首先要从语境上来做些语法分析。

“吹面不寒杨柳风”是南宋志南和尚《绝句》中的名句,杨柳在春天最早发芽,杨柳风即指春风。春日煦暖,惠风和畅,故春风吹在脸上,没有一丝寒意。朱自清先生以“吹面不寒杨柳风”信手拈来入文,不仅巧妙引出对春风的描写,而且通过“抚摸”一词,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了春风温暖轻柔的特点,颇显雅致。“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上下文语境来看,“不错的”,当是作者对志南和尚说法的一种赞同和肯定,即“杨柳风”“吹面不寒”。这也正是志南和尚想要表达的诗意。只不过为了七言绝句的平仄押韵和对偶的需要而调整为“吹面不寒杨柳风”。

后句“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的主语是“吹面不寒”的“杨柳风”,还是“杨柳风”“吹面不寒”呢?换言之,主语是一个偏正短语,还是一个主谓短语呢?如果从主语承前省略来理解的话,似乎应该是“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但如果从与后句相对应的角度来考虑,“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的主语又应该是“杨柳风”“吹面不寒”这个主谓短语。二者似乎矛盾,难以确定。比喻修辞中的喻体只能是一个具体、浅显、熟知的某种事理或情境,所以如果从符合比喻的角度上来说,似乎只能就前而屈后。

但为什么有人认为是拟人呢,关键就在“抚摸”一词上。因为“抚摸”是人的一种温暖、亲切、慈爱的动作,巧妙地写出了春风的和暖与轻柔。故认为此句同时运用了拟人。

如果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的主语应该是“杨柳风”“吹面不寒”这个角度来分析,自然不会产生分歧。

要从根本上准确判断此句的修辞手法,还要从修辞手法的本质区别上加以辨析。

比喻和拟人的区别是什么呢?

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熟知的某种事理或情境来比方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理或情境的修辞格。即通常所说的“打比方”,目的在于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感知事物。喻体必须出现,不能省略。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拟人是指把非人类的东西加以人格化,赋于他们以人类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能力。如: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试比较: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暖暖的春风轻轻地抚摸着你的脸颊。

分析:

①句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像”构成,前半部分是本体“杨柳风”,后半部分是喻体“母亲的手”,这句应该是比喻句。

而②句的本体虽是“春风”,然而拟体“人”却没有在句中出现,全句只由本体和描写拟体的词语“轻轻地抚摸着你”构成,是拟人句。

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重在“喻”, 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喻体在句中一定要出现;拟人是仿照人,由本体和描写拟体的词语构成,两者彼此交融,浑然一体,重点在“拟”,而拟体(人)则在句中不出现。拟人不出现“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