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教案范例6篇

一分钟教案

一分钟教案范文1

在课前研读教材的时候,我认为: “逐一”打电话是本节课教学打电话策略的基础,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出发点,学生肯定会首先说出这种方案:教师一个一个地通知学生,一共需要15分钟。教师以此为契机,通过对这种方案的优劣分析,导入分组打电话能够节省时间,然后让学生探究分组方案,实践体验同时打电话能够节省时间的策略。

第一次试教的时候,我首先出示主题图,结合谈话导出打电话,提出问题,让学生想一想、画一画。在巡视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基本上采用了分组打电话的方法。课后我特意询问了多名学生,他们都说,读完题后,首先就想到逐一打电话的这个方案,但是这个方案太简单了,没必要考虑。我意识到,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积累。教师的问题提出后,学生立即就意识到一个一个通知的策略太简单了,有更多更好的策略供自己选择,因此主动放弃对基础策略的研究。

教师课前的预设仅仅是停留在对教材的初步研读基础上,没有和学生的生活体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接与交融。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学生实际生活的体验。这样的教学设计不可能被学生认同和接受。

二、“研”不深入,思维困惑,探究只能“隔靴搔痒”

打电话最优方案的探究,是本节课教学的灵魂。在试教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交流探究打电话的最佳方案,但是,大多数学生纠结于分组方案。

教学片段1:

师(展示生■的作品):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思路?

生■:可以采用分组的方法来进行,将15名同学分成3个小组,每一组确定一个小组长,教师首先打电话通知每个组的小组长,需要3 分钟。然后由小组长再给每个小组的组员打电话,每个组长打4 次电话,一共只需要4分钟。这样通知到最后一名同学一共需要7分钟。

师:这个方案和一个一个打电话的方案比,你觉得怎么样?

师:对比两个方案,你有什么发现?

生■:用分组打电话的方法来通知合唱队员,比教师一个一个地打电话通知合唱队员,能够较快地完成任务,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生■:第二种方法打电话,采用分组的方法打电话的人数由教师一个人变成了3个小组长,打电话的人数增加了,打电话的效率提高了3倍,所以第二种方法节省时间。

生■:采用分组的办法能够节省时间。

师: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节省时间,究竟是什么原因节省时间呢?这里面包含有什么样的数学道理?

生■:就是打电话的人数增加了,所以通知的速度就提高了。

师:真的是这样吗?那怎样打电话才能更节省时间?

生■:分成4个或者5个小组可能会更节省时间。

……

在教学过程中,一部分学生意识到:首先,教师打给3个(或者5个)组长需要3分钟(或者5分钟),组长再打给他的组员需要4分钟(或者2分钟),这样一共需要7分钟。没有学生使用分2组的方案。甚至有学生故意让每个组的人数不一样多,认为可以让人数多的组先打,人数少的后打,这样能够节省时间。我给学生留下近5分钟的探究时间,但是一无所获。课后,我就此在另外一个班级询问,结果大多数学生告诉我,分组的方案就是最佳的方案,少部分的学生干脆回答不知道。

我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方法就是分组。而所谓的最佳方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这方面的实践体验。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单纯凭借画图和拼组的方法来探究节省时间的最佳方案,无疑是“隔靴搔痒”,学生始终没办法找到问题的关键。教师也没办法突破“让每个得到消息的人都参与打电话”的教学难点。我意识到,要让学生准确理解打电话的最佳方案,必须让学生有所体验,甚至是亲自实践辨析。

三、“导”学生之所“困”,在恰当的切入点中提升思维的深度

教学片段2:

师(展示学生提出的方案2):下面我们来观察这位同学的方案:第一分钟怎么做?

方案1: 方案2:

生:村长通知。

师:在第一分钟之前,谁具有通知其他村民的能力?

生:村长。

师:在第一分钟结束的时候,谁具有通知其他村民的能力?

生:村长和第一位村民都具有通知其他村民的能力。

师:为什么一号村民也具有通知其他村民的能力?

生:因为接到村长的通知了。

师:第一分钟结束。知道消息的一共有几位?

生:两位。

师:第一分钟结束。具有通知其他村民的能力的有几位?

生:两位。

师:第二分钟怎么做的?

生:村长再通知第二位村民,第一位村民可以通知第三位村民。

师:第二分钟开始的时候,几位村民具有通知其他村民的能力?

生:两位。

师:第二分钟打电话通知其他村民的有几位?

生:两位。

师:接到通知的有几位?

生:两位。

师:第二分钟结束。知道消息的一共有几位?

生:四位。

师:第二分钟结束。具有通知其他村民的能力的有几位?

生:四位。

师:第三分钟,这位同学怎么做的?

生:第三分钟第二位村民通知第四位村民,第三位村民通知第五位村民,第一位村民通知第六位村民。

师:第三分钟开始应该有几位村民具有通知其他村民的能力?

生:四位。

师:现在有几位在通知其他村民?

生:三位。

师:还有一位怎么了?

生:没事干,在玩呢。

师:是吧,他没打电话,他闲着。那如果想要更节省时间可以怎么样?

生:让闲着的这位村民也去打电话。

师:对,让这位别闲着。(板书“不空闲”)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如果要打电话最节省时间,可以怎样?

生:同时打、不空闲。

在学生方案展示后,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辨析,让学生明确,打电话的方案不是因为分组越多越节省时间,而是因为“同时打”能够节省时间。这样的探究为学生下一步探究活动指明方向,有效调整学生的探究方向。

一分钟教案范文2

教  案  首  页

2011年 9月 6日第 1 周

课题:CAD的工作界面                        课次:1

教学方法:讲授                                             教具:书本

教学目的:1、CAD工作界面概述

          2、了解CAD绘图的要素

          3、了解AUTOCAD的特点和新功能

 

 

 

 

 

教学重点:微机绘图的流程:基本识图、准备工作、绘制模型及标注等CAD的核心特色

 

 

 

 

教学难点:全部绘图工具的认识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组织教学:10分钟

展开讨论:15分钟

讲授新课:65分钟

巩固新课:0分钟

 

 

 

 

课后记:学生基本掌握

 

 

 

 

 

 

广  州  南  洋  理  工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首  页

2011年 9月 9日第1周

课题:   CAD绘图规范                       课次:1

教学方法: 讲解                               教具:书本

 

教学目的:1、了解CAD的特性;

2、如何规范、快速操作

3、设置CAD的操作环境

 

 

 

 

 

教学重点:熟悉设置CAD的操作环境。

 

 

 

教学难点: 规范、快速操作绘图工具及设定操作环境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旧课:5分钟

讲授新课:70分钟

巩固新课:10分钟

 

 

 

 

课后记:学生基本掌握

 

 

 

 

 

 

 

 

广  州  南  洋  理  工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首  页

2011年 9月 13日第2周

课题:   门、双人床、衣柜的绘制             课次:1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                               教具:机房

教学目的:1、通过具体的数据,绘制出完整的家具模型

          2、熟练掌握修改工具以及快捷键的使用

          3、使用多种修改工具

     

 

 

 

 

 

教学重点:绘图工具的运用

 

 

 

教学难点:修改工具的运用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旧课:5分钟

讲授新课:70分钟

巩固新课:10分钟

 

 

 

 

课后记:学生基本掌握

 

 

 

 

 

 

 

 

广  州  南  洋  理  工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首  页

2011年 9月 16日第2周

课题:餐桌、电视机、沙发的绘制                     课次:1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                               教具:机房

 

教学目的:1、通过具体的数据,绘制出完整的家具模型

          2、熟练掌握修改工具以及快捷键的使用

          3、使用多种修改工具

 

 

 

 

 

教学重点:了解家具的特点及尺寸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多种修改工具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旧课:5分钟

讲授新课:70分钟

巩固新课:10分钟

 

 

 

 

课后记:学生基本掌握。

 

 

 

 

 

 

 

 

广  州  南  洋  理  工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首  页

2011年 9月 20日第3周

课题:天然气灶、厨卫绘制                     课次:1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                               教具:机房

 

教学目的:1、通过具体的数据,绘制出完整的厨卫模型

          2、熟练掌握修改工具以及快捷键的使用

          3、使用多种修改工具

 

 

 

 

 

教学重点:了解厨卫的特性,及样式、尺寸。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多种修改工具,填充工具等。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旧课:5分钟

讲授新课:70分钟

巩固新课:10分钟

 

 

 

 

课后记:学生基本掌握。

 

 

 

 

教  案  首  页

2011年 9月 23日第3周

课题:灯具图块                      课次:1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                               教具:机房

 

教学目的:1、通过具体的数据,绘制出完整的灯具模型

          2、熟练掌握修改工具以及快捷键的使用

          3、使用多种修改工具

 

 

 

 

教学重点:了解灯具的特性,针对天花布置图的位置进行样式对比。

         

 

 

 

 

教学难点:图块填充、颜色变化的把握,灯具的细致刻画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旧课:5分钟

讲授新课:70分钟

巩固新课:10分钟

 

 

 

 

课后记:学生基本掌握。

 

 

 

 

 

 

 

 

 

 

 

广  州  南  洋  理  工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首  页

2011年 9月 27日第4周

课题:掌握建模                       课次:1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                               教具:机房

 

教学目的:1、通过具体的数据,绘制出完整的室内类模型

          2、熟练掌握修改工具以及快捷键的使用

          3、使用多种修改工具

 

 

教学重点:对室内类的家具进行一个分段描述,找到各类家具的特点与绘画工具相结合,得到绘制的方案与绘制思路。

 

 

教学难点:多种绘图工具及修改工具的复杂运用以及复杂的家具模型细节刻画。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旧课:5分钟

讲授新课:70分钟

巩固新课:10分钟

 

 

 

 

课后记:学生基本掌握。

 

 

 

 

 

 

 

 

 

广  州  南  洋  理  工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首  页

2011年9月 30日第4周

课题:理解小户型设计                      课次:1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                               教具:机房

 

教学目的:1、清楚小户型设计的重点;

2、清楚空间的尺寸。

3、对空间进行准确的功能分区。

 

教学重点:清楚空间的尺寸和位置、对空间应用有准确的判断。

 

 

教学难点:对空间尺寸、应用特点有足够的认识。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旧课:5分钟

讲授新课:70分钟

巩固新课:10分钟

 

 

 

 

课后记:学生基本掌握。

 

 

 

 

 

 

 

 

 

 

广  州  南  洋  理  工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首  页

2011年 10月 9日第5周

课题:一居室平面图设计                       课次:1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                               教具:机房

 

教学目的:1、对功能分区上能够自我分辨;

2、绘制家具的比例正确;

3、对家具的摆放达到准确、合理。

 

教学重点:家具尺寸表的熟记、模型的合理运用。

 

 

教学难点:达到整体的室内设计效果。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旧课:5分钟

讲授新课:70分钟

巩固新课:10分钟

 

 

 

 

课后记:学生基本掌握。

 

 

 

 

 

 

 

 

广  州  南  洋  理  工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首  页

2011年 10月 11日第6周

课题:一居室平面图设计                      课次:1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                               教具:机房

 

教学目的:1、对功能分区上能够自我分辨;

2、绘制家具的比例正确;

3、对家具的摆放达到准确、合理。

 

 

教学重点:家具尺寸表的熟记、模型的合理运用。

 

 

教学难点:达到整体的室内设计效果。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旧课:5分钟

讲授新课:70分钟

巩固新课:10分钟

 

 

 

 

课后记:学生基本掌握。

 

 

 

 

 

 

 

 

 

         广  州  南  洋  理  工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首  页

2011年 10月14日第6周

 

课题:墙体的绘制                       课次:1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                               教具:机房

 

教学目的:1、清楚墙体绘制的步骤;

2、清楚对轴线绘制法、线段偏移绘制法的不同应用。

3、对墙体和轴线的线性与线形的掌握

          4、对墙体绘制工具的掌握

教学重点:墙体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墙体绘制工具、轴线与线段偏移的准确掌握。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旧课:5分钟

讲授新课:70分钟

巩固新课:10分钟

 

 

 

 

课后记:学生基本掌握。

 

 

 

 

 

 

 

1.有关法律规定

2.国家有关文件规定

3.农业部有关文件规定

 

 

广  州  南  洋  理  工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首  页

2011年 10月 18日第7周

 

课题:平面图的绘制                       课次:1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                               教具:机房

 

教学目的:1、绘制完整的平面隔墙图;

2、针对性的功能家具摆放。

 

 

教学重点:平面图的重要性以及应用。

 

 

教学难点:达到整体的室内设计效果。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旧课:5分钟

讲授新课:70分钟

巩固新课:10分钟

 

 

 

 

课后记:学生基本掌握。

 

 

 

 

 

 

 

 

 

广  州  南  洋  理  工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首  页

2011年 10月 21日第7周

 

课题:标注、填充图形绘制                      课次:1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                               教具:机房

 

教学目的:1、对已有的平面图进行准确的标注;

2、对实体墙和柱子进行填充。

 

 

教学重点:1、填充时对目标物的选择。

2、标注位置以及标注重要性

 

教学难点:标注的样式设置。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旧课:5分钟

讲授新课:70分钟

巩固新课:10分钟

 

 

 

 

课后记:学生基本掌握。

 

 

 

 

 

 

 

 

广  州  南  洋  理  工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首  页

2011年 10月25日第8周

 

课题:文字说明、尺寸、标注绘制                     课次:1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                               教具:机房

 

教学目的:1、文字绘制的方法;

2、文字绘制的规范。

3、准确标注目标

          4、熟练运用多种标注方式

教学重点:1、填充时对目标物的选择。

2、标注位置以及标注重要性

 

教学难点:标注以及文字的样式设置。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旧课:5分钟

讲授新课:70分钟

巩固新课:10分钟

 

 

 

 

课后记:学生基本掌握。

 

 

 

 

 

 

 

 

 

 

 

广  州  南  洋  理  工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首  页

2011年 10月 28日第8周

 

课题:一居室天棚图设计                 课次:1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                               教具:机房

 

教学目的:1、清楚天棚图的特性;

2、清楚天棚图的运用。

 

 

教学重点:天棚图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空间和模型的空间上的思维转换。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旧课:5分钟

讲授新课:70分钟

巩固新课:10分钟

 

 

 

 

课后记:学生基本掌握。

 

 

 

 

 

 

 

广  州  南  洋  理  工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首  页

2011年 11月 1日第9周

 

课题:标注层高、材质说明                课次:1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                               教具:机房

 

教学目的:1、标注层高的运用;

2、标注材质的运用。

 

 

教学重点:标注材质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清楚常用的材质以及应用。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旧课:5分钟

讲授新课:70分钟

巩固新课:10分钟

 

 

 

 

课后记:学生基本掌握。

 

 

 

 

 

广  州  南  洋  理  工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首  页

2011年 11月 4日第9周

 

课题:一居室卧室立面图                 课次:1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                               教具:机房

 

教学目的:1、立面图的绘制区域;

2、重点体现风格的部分。

 

 

教学重点:空间的变化。

 

 

教学难点:对立面图的理解。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旧课:5分钟

讲授新课:70分钟

巩固新课:10分钟

 

 

 

 

课后记:学生基本掌握。

 

 

 

 

 

 

 

 

 

广  州  南  洋  理  工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首  页

2011年 11月 8日第10周

 

课题:一居室卧室立面图               课次:1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                               教具:机房

 

教学目的:1、立面图的绘制区域;

2、重点体现风格的部分。

 

教学重点:空间的变化。

 

 

教学难点:对多种设计风格特性的运用。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组织教学:5分钟

复习旧课:5分钟

讲授新课:70分钟

巩固新课:10分钟

 

 

 

 

课后记:学生基本掌握。

 

一分钟教案范文3

关键词: 分段式模块备课 地理教学 备课格式

一、传统备课格式下的问题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然而,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传统备课格式在使用时越来越显露其局限性与弊端,根据多年对备课的思考与分析,我认为传统备课格式下的教学设计存在粗糙、随意、模糊、应付等缺陷。

1.内容格式粗糙,教学安排混乱。

传统教案格式一般包括课题、目的要求、重难点分析、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是属于从头到尾面面俱到的统一格式。因此,教师备课主要是备整体框架、备教学计划、备课时目标、教学过程与重难点把握等,教案中的大量篇幅是用来写教学过程的,因此,这样的教学设计往往存在教案内容随意,课时教学内容安排混乱等弊端,致使课堂教学内容混乱,教学品质低下。

2.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品质低下。

传统备课格式由于撰写教学目标的空间有限,因而不可能写全具体的、明确的、可测的教学目标,这样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描述就比较模糊、随意,而且教案中对教学目标的描述、重点与难点的处理等都是对整节课而言的,显得比较粗糙、模糊,不明确的教学目标导致课堂教学目标指向不明,教学比较模糊,效率品质不高。

3.时间设置缺乏,教学过程随意。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也是十分宝贵的,教师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然而在传统备课格式下,由于教案格式中没有备教学时间,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常把教学内容安排得满满的,没有把学生思考、回答的时间安排在内,致使课堂上以教代学、以讲代练、方法简单、过程无序、教学随意等教学面貌普遍存在,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当快则快,当慢则慢”,精心预设课堂45分钟时间。

4.备课脱离学生,应付现象严重。

在传统备课格式中,通常教师只重视有形教材的备课,重视知识点的教学和教师自身的准备,强调以本为本,以纲为纲,脱离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学生技能、能力等的准备,忽视对学生情感、兴趣、个性等的思考,教案只起教学备忘录的作用。再者,按传统格式拟写教案时,助长了教师在备课中抄袭、下载、剪辑与拼凑的现象。多数人写教案不是为了教学,而是为了应付检查和考核,备而不用、先上后备、盲目照抄等现象屡见不鲜。

二、“分段式模块备课”的基本要素

所谓“分段式备课模式”是指将一堂课45分钟的教学内容按照一定方式进行组合与切分成几个段落,相应的教学时间、目标和程序也切分为几个区段的备课格式。“分段式模块备课”要求教师“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备好每一节课”,运用该新备课格式进行备课,关键是将课堂45分钟时间进行分段,确定各段落中教学内容模块,有效选择教学方法,以分梯度、分步、逐级实现教学目标。

下面具体介绍新备课格式中的时间段落、教学目标、内容模块、教学过程与方法、课后反思五大要素。

1.时间段落。

所谓课堂教学的时间段落,是指在整节课中完成每一块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教学时间,就是时间段落。教师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一节课大致分成几个段落,每个段落大致用时多少分钟。建议一般情况下一节课以“三段”为宜,每段时间可因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的不同而不同。

2.段落目标。

分段式备课格式中的“课时目标”转换成“段落目标”,这一教学目标的转换,目的是使课堂教学的每一时间段中均有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由模糊转向明确,促使课堂教学从“低效”转向“高效”。

3.内容模块。

“分段式模块备课”中所指的内容模块,是指教师把一节课的总教学内容,按照一定方式进行重新组合与切分而形成的有利于学生高效学习的几小块教学内容。凡是教师按合理方式放在同一时间段一起教学的教学内容板块,称之为内容模块。

4.教学过程与方法。

所谓教学过程与方法,是指在每一节课中,教师对于自己设计的各个内容模块的教学过程,必须事先有一个大致的教学方法与方式的设计。如对于任一内容模块来说,教师必须考虑选择什么教学方法?需设计哪些问题?是通过教师自己讲解,还是让学生回答?

5.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实际上是回顾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任务完成得如何,学生反馈如何,尤其把思考的焦点集中在那些使自己一时难忘的教学细节、教学事件上,然而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体悟与得失记录下来,这个过程就是教学反思。课后反思,要求教师善于从鲜活的教学实践案例中,总结经验,提炼思想,以及对原有教学设计进行修正。

三、“分段式模块备课”的优化策略

根据“课堂45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设计”的教学理念与设计思路,课题组强调该教学设计改进的关键在于备课格式中时间段落、教学目标、内容模块、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等要素的优化设计与实践改进。

1.规划时间段落。

由于一堂课时间段落的划分与确定,反映教师对课堂教学设计与时间结构安排的精细化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对每一节的教学段落与时间安排进行仔细设计。我们建议一般情况下一节课以三段或四段为宜,比如在“四段”式新课学习中,第一段通常是新知识的自主学习,第二段可以是教师引导下的疑难问题的解释,第三段可以是课堂知识的提升,第四段可以是练习巩固与反馈。

案例:人口的合理容量

时间段落:第1段5分钟,在教师缄默的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活动3分钟。

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看巨大垂直温室设计。

问题设计:这个垂直温室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方法一:学生自主思考3分钟。

方法二: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

时间段落:第2段18分钟,在教师缄默的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活动10分钟。

教学过程:

活动二:阅读楼兰古城案例、新加坡案例。

问题设计:

(1)楼兰古城为什么会消亡,说明什么因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2)新加坡这么个弹丸之地,为什么能养活那么多人口?

方法一:学生自主思考6分钟,后小组讨论4分钟。

方法二: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

……

设计意图:“分段式模块备课”要求教师预设每个段落几分钟,教师缄默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习几分钟,提问几分钟等。通过时间的精细化预设,控制教师面面俱到的讲解,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这样促使课堂中教师精练语言,教师对时间的把控从随意挥洒到分秒必争,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空间,以充分解放思想,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真实有效。

2.明确教学目标。

“分段式模块备课”对于教学目标的确定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教学目标由原来的“课时目标”转变成“段落目标”,而且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与具体内容模块相结合,不求大而全,应更有指向性,更细化,使之更明晰,要求段落目标的陈述主语必须是学生,而且陈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作业化、可测性、全面性特点,体现教学目标由模糊转向明确的过程,进而实现课堂教学从“低效”转向“高效”。

案例:人口的合理容量。

时间段落:第1段5分钟,在教师缄默的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活动3分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说出目前全球面临的人口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图片,引发思考,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正确人口观念。

时间段落:第2段18分钟,在教师缄默的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活动10分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炸”的特点。

(2)能说出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分析和总结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

……

设计意图:“分段模块备课”的一大特色就是将目标模块化。教学目标更明确、清晰,更细化。对哪几分钟教师应该努力促使学生实现什么教学目标有明确的规划,而不再是一盘散沙,教学实际过程更容易操作,更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3.构建内容模块。

在构建内容模块时,教师要大胆改革教材中的不合理因素,适当增补,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向现实、有趣和富有挑战性方向转变。对于内容模块的陈述,有时对完整模块内容加以陈述,有时用“指示牌”的方式指清内容。但不管以何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分段式备课要求教师从呈现目的、呈现内容与呈现方式等方面有选择地呈现,使教学内容呈现的布局既合理又明晰。

时间段落:第1段5分钟,在教师缄默的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活动3分钟。

案例:中亚的自然特征。

内容一:中亚地理位置。

(1)土尔扈特回归路线。

(2)第二亚欧大陆桥。

时间段落:第2段18分钟,在教师缄默的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活动10分钟。

内容一:中亚的河流和地形地势特征。

(1)河流发源地、流向、流经地区的流速和地形。

(2)中亚地形地势特征。

内容二:中亚的气候类型和特征。

(1)哈萨克斯坦东、南、西、北四个城市阿拉木图、乌尔根奇、阿斯特拉罕、阿斯塔纳的气候直方图对比。

(2)中亚降水特征和水汽来源。

(3)中亚总体气候类型和特征。

……

设计意图:对于内容模块的构建,有时是按教学章节、篇段或不同学习材料等进行构建的,有时通过编辑精致问题链构建内容模块的,还有把所有要讲评的题目重组在同一模块,重组依据除了原本编排的题型、题序外,还有按题目的难易程度重组的,按知识点类别重组的,按解题方法似同重组的,按学生答题正误率重组的等,具体使用哪种重组整合方式,完全由教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学实际确定。

4.编制教学过程。

“分段式模块备课”明确每个段落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从一个模块过渡到另一个模块,块块相连,井然有序,上课流程自然清晰、简单明了。学生很容易抓住教师的上课节奏,循序渐进地获取知识。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安排,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有时按课本(教材)呈现的先后顺序教学,有时重新安排教学内容顺序进行教学,课堂上我们尽力避免“以教代学”,必须遵循“少教多学”、“学生主学”的操作要领,尽力做出从“多教少学”到“少教多学”,从“教师主讲”到“学生主学”的调整。

案例:农业的区位因素(课时一)。

时间段落:第1段20分钟,在教师缄默的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活动10分钟。

活动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设计:

(1)吐鲁番盆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为何能生长高质量的长绒棉和哈密瓜?

(2)南方地区是我国的水稻种植区,为何长江流域以北地区种植单季稻?海南和珠三角却能实现一年三熟?

(3)古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为何西安不能实现荔枝的种植?

(4)杭州的“明前龙井”世界驰名,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请问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方法一:学生自主思考6分钟,与同桌讨论4分钟。

方法二:教师提问某某同学,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纠错和总结。

……

设计意图: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疑点,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运用哪些教与学的方法、策略、手段等,这些要连同教学步骤、教学过程一起重点设计。以课堂上叫学生回答问题这一细节为例,事先需设计课堂上能供应多少时间思考,让哪个学生回答,还是哪几个学生回答,叫几个学生板演以暴露共同问题,还是叫学生站着回答,教师一边听,一边讲,一边问,一边板书,一边诱导唆使。因为分段,教师对课堂的把握更胸有成竹,对课堂的驾驭更轻车熟路,对课堂的重点更心中有数。

5.总结反思心得。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撰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是很重要的,可以促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师自我,需要每一位教学实践者执著尝试,勇敢反思。通过“分段式模块备课”的教学反思撰写,在实践中渐渐掌握新备课格式背景下课堂“缄默”的操作要领:缄默不等于放任自己看书,缄默并不等于阅读理解,而是学生在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下自主学习、思考、训练、学习顿悟的过程。

案例:非洲自然地理特征。

问题:刚果河河口为什么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学生自主学习6分钟)

在这次缄默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其实能产生很多问题,学生的思维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得多,而且仔细倾听之后,我发现他们的想法很多是有一定道理并且经过理性思考的。有的人考虑了地形,有的人考虑了气候和植被,有的人还考虑到人为因素。学生各抒己见,整个环节精彩纷呈。过去,我们总是将自己的思维强行灌输给他们,不仅没有让他们得到思维的锻炼,反而阻碍并且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在之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争取将“缄默”教学调控得更好,使课堂变得更高效、更活跃、更自主。

一分钟教案范文4

一、操作感悟

“感悟”,就是有所感触而领悟的意思。感悟来源于人们的亲身经历与感受,有的是渐渐领悟,有的是瞬间开悟。“感”就是感知,是感受、实践的过程;“悟”就是领会、理解、觉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活动生“感”,反思得“悟”;“感”得越多,“悟”得越透。为学生安排有价值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悟”数学内涵,势必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案例】五下“打电话”片段一

师:台风即将来袭,老师想打电话尽快通知我们全班52名同学不用到校上课了。但老师身边只有一台电话机。假如每个学生身边也只有一台电话机,打电话通知一名同学需要1分钟,通知到我们全班同学需要几分钟?

学生回答需要52分钟后,老师追问:有没有更快的方法?如果让你当小老师,负责去通知你们组里另外7名同学,需要多长时间?怎样才能把你的想法清楚地表示出来呢?

学生陷入思考,纷纷在纸上画起示意图……

在这个环节,教师没有用过多的手段展开教学,只是通过语言创设情境,紧扣“化繁为简”这个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先从“通知7名学生”去思考,学生一下子就想到,应该画图帮助梳理,通过画图、观察、分析,自己感悟出可以让自己的同学同时通知其他人。但是,这种感悟,只是一种直觉,如何能让这种直觉符合数学的逻辑,并形成学生的科学认知呢?我们可以继续通过交流汇报,探究方案的最优化,让学生继续感悟,感得越多,悟得越真,用才灵活。

二、碰撞醒悟

“醒悟”从词义来看,是在意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的意思。有时,学生的认知并不需要教师“迫不及待”的指点,他们需要经历从混沌到清晰的过程、正确与错误的考验,教师更多的是应该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空、思维碰撞的机会。交流、质疑、评价等等都是一种思维的碰撞,要让学生在碰撞中醒悟,在碰撞中生成智慧。

【案例】五下“打电话”片段二

在学生通过画图初步感知后,教师让学生交流汇报各小组的方案。其中,分组通知的方案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师:应该怎么分组通知呢?

生1:可以把除我之外的7个人分成三组,我只要通知四个人,其中三个人再同时通知另外三个就可以了,这样,只需要4+1=5分钟就可以了。

生2:不对,这样你通知第二个人的时候,第一个人就空着了。应该让第一个人也马上通知别的人。

生3:对,而且在你通知好第二个人准备通知第三个人的时候,第二个人也马上应该通知另外的人,这样最省时间。

教室里议论纷纷,教师笑而不语。

有学生举手说:老师,我们可以模拟一下,喊八个人到前面一试就知道了。

师:好,就请第一小组八个人到前面来模拟一下,其他同学注意观察、思考。

(学生组织活动)

学生活动后汇报:老师,只要3分钟就行了。其实不管怎么分组,只要没人闲着就行了。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在合作交流中,学生想到“只要没人闲着就行了”,说得多好啊,这不正是“最优思想”的本真体现吗?学生通过综合考虑整体问题,得出了一个最佳的方案,圆满解决了问题。正是这种“笑而不语”,使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螺旋上升,学生对“打电话”问题的理解才一步步走向深入。

三、体验顿悟

“顿”的词义是立即、忽然。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顿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把所有的“悟”称为顿悟。顿悟往往在难以解决问题时才会产生,或者教师巧妙的讲解正好刺激了学生时才会产生。总之,顿悟离不开灵感,老师要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灵感。列宾说:“灵感就是由于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我们常说,当人们对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突然看出问题情境中的各种关系就会产生顿悟和理解。这说明“百思”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百思”,就不可能有“突然”。又有人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里的“踏破”也是相当重要的,没有“踏破”,就没有“得来”。

【案例】五下“打电话”片段三

师:8个人只需要3分钟!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吗?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研究研究,为了更透彻地了解它,我们借助一下表格。

(学生独立探究――填表)

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填表,然后集体交流。

(学生思考、填表)

生1:第1分钟时知道情况的师生人数有2人。

生2:第2分钟时知情的师生人数是4人,因为2个人又通知了2个人。

生3:第3分钟时知情的师生人数是8人,因为刚才4个人又通知了4个人。

生4(顿悟):老师,我知道了,人数是一倍倍往上涨的。规律就是第1分钟2个人,第2分钟是2个2,第三分钟是2×2×2,依此类推……

师:那按照上面的方式,5分钟最多可通知多少人?你是怎么想的?

生:5分钟最多可通知的人数,就是2×2×2×2×2-1=31人,太简单了。

师:通知咱们全班52名同学,至少需要几分钟?

生:再加1分钟呗,因为6分钟就可以通知(64-1)=63个人,7分钟就是64×2=128人知道台风消息,8分钟是256人,乖乖,速度太快了。

师:是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通知我们五年级的全体同学也只需短短的9分钟。若要都是由老师用一个一个打电话的方法,通知完我们全班同学就需要52分钟啊!

生:老师,您可以发“家校通”(短信)啊,这样速度更快!

一分钟教案范文5

据介绍,2014年6月14日至15日(双休日),初三学生参加六场笔试。语文(满分120分)、数学(满分120分)两场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英语(满分120分,含人机对话考试3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思想品德与历史(合场合卷、开卷考试,满分各为6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物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化学(满分8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取消2015届初三学生在初二年级(2014年)参加的生物、地理全市统考,由各区在初二年级下学期的期末考试时间进行考试,采用合格/不合格的评价方式,考试成绩不计入中考总分。

考务安排

注:2014届初三学生已在初二年级参加的生物、地理考试分数仍按原方案计入中考总分;体育考试满分40分,安排在2014年4月进行。

记者从南京中考改革2014年过渡方案中发现几个明显变化:

一、“赛程缩短”,笔试从原先的3天半缩短为2天;“场次项目缩减”,笔试场次从原来的7场减少为6场,2015届初三学生的生物和地理取消了;

二、“方式灵活”,中考生物、地理将采用在线网络考试方式进行,而体育考试将引入智能测试器材。

“过渡方案变化可以用笔试天数缩短、笔试场次科目减少、考试方式改变来概括。”市教育局负责人介绍。

一位资深教育专家分析,此方案适用于2014年初三年级学生参加的中考和2014年初二年级学生参加的生物、地理考试(俗称“小中考”),称为“过渡方案”有三个原因:首先,要延续原中考方案中生物、地理“小中考”的前置规则设定,即考试结果计入中考总分,并且两门学科的分值在总分中的权重不能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中考的总分不宜改变;其次,此时初三上学期学习已过半,简单删减考试科目会影响学校已经安排好的正常教育教学组织工作,不利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稳定;第三,教育部和省高考改革方案正在研究制定中,在高考方案没有定论的前提下,明确改革方案的“过渡性”是一种务实的且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

记者注意到,南京中考改革2014年过渡方案将笔试时间提前到了14日、15日两个双休日。“放在双休日,可谓一石三鸟。”一位教育专家分析:“首先,家长不用请假接送孩子考试;其次,双休日人少车少,考生进出考场更方便安全;另外,考点学校也不必调整课程影响教学了。”

一分钟教案范文6

学案导学模式基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以教师学案中的问题作为引导,以合作教学为方法,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为目标。

第一环节:问题导学(时间3分钟)

在实施教学之前,教师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对所授课程的理解和深入研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本学科和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导学案,使目标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知识体系逻辑化。学生的学习(或练习)内容是以问题化的形式呈现的,便于学生能够通过完成导学案基本掌握相应的重点、难点知识。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以问题控制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内容,以保证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时间为X分钟)

这是学生的独学时间,为了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独学任务,至少在展示课的前一天就应该开始布置独学。教师可以指导独学方法,利用自习时间或者上课专门留一段时间适当的点拨讲解,指导背诵、朗读,尤其是英语等文科性学科。独学时间一般不准学生交流讨论。这个学习过程中,把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以学习教材和导学案为载体,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在教材和问题的导引下,通过搜集、分析并判断信息、初步形成对知识的建构。独学不会的内容,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工具书、网络、同学、家长、教师等资源努力解决,力争完成学案的任务。确实不会的用红色笔记上标号,对重要的基础性的知识要朗读、背诵、记住,如英语单词等,做好展示的准备。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指导自主学习的方法,适当的点拨讲解疑难问题,组织学生朗读、背诵重要的基础知识,如概念、定理、公式、化学方程式、单词等。独学阶段结束后,教师把所有学案尽量收回,认真批阅学案,因为小班化教学的班级一般不超过30人,完全可以做到百分之百的精批精阅。

第三环节:巩固基础(时间6分钟)

本环节有两项任务,一是点评学案;教师从完成学案的态度、数量、质量等方面对学案的完成情况做点评,指出全班存在的共性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明确重点展示的问题,督促学生以后认真完成学案。二是巩固基础. 一上课就告诉学生要检测的内容,让学生背几分钟,然后全体检测,以听写、默写、填空的形式呈现,少部分学生在黑板书写,大部分学生在专用的笔记本上完成,以测促记,夯实基础。然后用一对一的方式检查掌握情况,评价等级。对暴露的问题要再给适当时间让学生朗读、背诵、默记。

第四环节:展示交流

(一)小组展示(时间12分钟)此环节主要有两项任务:解决部分独学不会的问题;准备全班展示的内容。在组长主持下,可以以题展示:依学案上题目顺序逐个回答,谁会谁讲解,谁有问题谁提出。也可以以人展示:逐人提问题,按异质分组的DCBA顺序,先让D生提问题最后让A生提问题。

(二)全班展示(时间12分钟)此环节着重解决全班不会的问题。按照不同的方式确定展示人,每组的展示者走上讲台向全班讲解讨论的结果,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论辩。教师要适时引领、点拨、质疑,学生无疑时教师必须质疑,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要及时用红色笔记录修正学案上的答案。

第五环节:点拨精讲(10分钟)

此环节穿插在全班展示的整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引领、激励、点拨、质疑、精讲。主要针对本单元知识点中规范性、规律性、技巧性、普遍性的问题加以强调,结合学案中和展示时出现的不足,尽量用多媒体展示讲解的步骤、要点,以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讲解之后,要尽量给学生2分钟的反思整理时间。

上一篇出师表教案

下一篇卖报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