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的营养价值范例6篇

豇豆的营养价值

豇豆的营养价值范文1

饭豆饭以饭豆、豇豆、大米、玉米、小米为原料。巴马的先民们将高营养价值的豆类食品,与米类科学配伍做成饭食,提高了饭的美观性和营养价值,是一款将高营养结合在日常膳食中的养生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巴马人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气候特点,将饭豆饭食做成饭豆饭、饭豆粥和饭豆玉米粥3种。

原料:饭豆或豇豆500克,黑、白、红均可,粳米或普通大米、玉米头、小米1000克,或玉米粉500克。

饭豆饭烹制方法:将饭豆或豇豆中的一种,用水浸泡6小时,清洗备用。将粳米或普通大米、玉米头、小米中的一种,用水浸泡1~2小时,清洗晾干备用。将饭豆或豇豆入锅加水,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熟透,加入浸泡洗净的粳米或普通大米、玉米头、小米,用大火煮2分钟,滗去多余水分,盖严,用文火焖30分钟,农村烧柴只用余火或火灰即可,饭豆饭就做好。

如果用高压锅煮饭豆饭,可以根据豆、米的用量,参考平时煮饭的用水量加水,一次性加入豆、米、水,大火煮沸冒气后,改用小火,再煮6分钟左右即可关火。

饭豆粥烹制方法:将饭豆或豇豆中的一种,用水浸泡6小时,清洗备用。将粳米或普通大米、玉米头、小米中的一种,用水浸泡1~2小时,清洗晾干备用。将饭豆或豇豆入锅加水,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熟透,加入浸泡洗净的粳米或普通大米、玉米头、小米,用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20分钟,就做成饭豆粥。

饭豆玉米粥烹制方法:将饭豆或豇豆中的一种,用水浸泡6小时,清洗备用。将饭豆或豇豆入锅加水,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熟透,加入玉米粉,慢慢将玉米粉撒进锅里,一面撒一面搅拌,撒完玉米粉还需继续搅拌,直至饭豆玉米粥煮沸,改用文火煮20分钟,就做成饭豆玉米粥。

豇豆的营养价值范文2

关键词:食用豆类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广东省

种质资源是作物新品种培育、遗传育种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纵观作物育种的历史,每次重大突破无不得益于关键性种质材料的发掘与有效利用。如今,社会经济与生态文明发展、人口数量增长均需要有多样性的作物品种及种质资源与之相适应,通过绿色高值的生产与加工技术,提供丰富、可溯、安全的农产品和食物。

豆类种质资源是指豆科作物种质资源。豆类作物主要包括豌豆、豇豆、红小豆(赤豆)、蚕豆、四棱豆、毛豆(菜用大豆)、绿豆、扁豆、利马豆等。由于一般将除了大豆、花生以外的可供食用的豆科作物称为食用豆类作物,因此,食用豆类作物种质资源在作物种质资源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广东省食用豆类作物有豇豆、普通菜豆、豌豆、绿豆、赤豆、扁豆、蚕豆、四棱豆、刀豆等,虽在20 a前有一个团队在食用豆类作物方面进行了短暂的研究,但没几年就结束了。除了对菜用豇豆、普通菜豆、豌豆等的育种栽培研究有长期坚持以外,国内至今没有一个科研团队对其他食用豆类进行深入研究,食用豆类整体研究开发工作十分滞后甚至停顿。本文就我国及广东省食用豆类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等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

1 食用豆类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的依据

1.1 食用豆类种质资源是重要的作物种质资源

未来15 a,世界人口可能达到80亿,我国人口也将达到16亿,届时我国粮食的单产水平、总产量必须比现在分别提高55%、60%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我国是世界上作物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根据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现有种质资源保存及研究现状,迫切需要收集更多数量的种质资源尤其是优异的本土种质资源、国外种质资源。但是,目前也存在尤为突出的资源增多与其研究利用效率低下的矛盾,因此,对作物种质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创新及其有效的分享利用极为重要。食用豆类种质资源也是重要的作物种质资源之一,我国是普通菜豆、蚕豆、豌豆、绿豆、红豆(赤豆)、豇豆、饭豆等多种食用豆类的主要生产国,也是红豆、绿豆、饭豆等作物的遗传多样性中心、起源中心,豇豆属和木豆属的多个野生种资源在我国也有广泛分布。而广东民间长期以来有生产普通菜豆、红豆、豇豆、蚕豆、豌豆、绿豆、扁豆、四棱豆和刀豆等的习惯。

1.2 食用豆类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起步较晚、进展滞后

豆类作物既是我国人民生活的重要食物来源,又是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也是良好的饲料作物和养地作物。但长期以来,食用豆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小麦、玉米等,而对于豆类作物,除了大豆、花生外,其他豆类作物被称为小杂豆,也称为小杂粮,习惯上被作为一种换茬作物、补充作物进行零星种植,效益差、产量低、品质也不高。

我国是豆类作物的主产和消费大国,栽培历史比较悠久,也有一定甚至较大的栽培面积,豆类作物的多样性与遗传资源丰富,生产、市场上对其新优品种、栽培技术、加工技术与多样化的产品有强烈的需求。尽管过去在资源收集与保存、农艺性状鉴定、目录编写以及形态学、细胞学、遗传育种、栽培生理与加工技术等研究利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促进了我国豆类产业的发展,但长期以来,食用豆类作物种质资源的开发研究相对薄弱,国内有关豆类植物研究的机构较少,研究也不深入。

广东省内除花生、大豆、豇豆种植面积较大外,各地也存在丰富的其他豆类种质资源,但至今还没有进行全面收集,且几乎没有系统研究。另外,很多豆类育种、生产和加工方面的技术难题没有解决。因此,除了需要继续优化传统品种和改进加工技术外,还需探求食用豆类资源利用和产业发展的新途径、新技术和新方法。

1.3 豆类作物是具有健康、营养与保健作用的粮食和蔬菜

豆类作物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和谷类一样,是对人最有益的食品之一。无论是干豆还是鲜豆,豆芽还是豆荚,都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其中,鲜豆、豆荚和豆芽主要是作蔬菜来使用,干豆或干豆品则作粮用。国内外研究资料显示,豆类作物富含优质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B族维生素,以及钙、磷、镁、钾等无机盐,还含有少量的胡萝卜素等。如四棱豆的脂肪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种类的蔬菜,其中又以不饱和脂肪酸如人体必需的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可改善脂肪代谢,有助于降低人体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另外,四棱豆中所含的B族维生素能维持正常的消化腺分泌功能,促进胃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增进食欲;而豇豆中所含的磷脂有促进胰岛素分泌、参加糖代谢的作用,是糖尿病人的理想食品。

与多种粮食、其他蔬菜相比,豆类作物营养价值高,是一种优良的营养保健型粮食和蔬菜。因此,进行食用豆类作物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不仅可改善人民的膳食结构,还可提高人们的健康、营养与保健水平,对丰富和优化我省的“米袋子”和“菜篮子”结构,提高我省的粮、菜食品安全均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在广东,常把扁豆、红豆、绿豆等作为药食同源的食料和药材,传统绿豆饼在广东客家与潮洲地区很普遍;绿豆、红豆(赤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籽粒制作成的点心、甜品,是广东(岭南)地区的常见点心,是当地甜品的首选食材;绿豆、豌豆芽等豆芽菜是家庭主妇的必选菜;青豌豆粒、豌豆苗菜是超市的抢手货;将蚕豆粒做成菜肴在河源、梅州地区很流行;而四棱豆则成为稀有蔬菜,价格居高不下。

1.4 市场需求大、研究利用价值高

目前,我国市场对豆类作物产品的需求量有逐步增加的趋势。2001年,我国食用豆类作物中,蚕豆、普通菜豆、豌豆、绿豆的面积分别为133.5万、113.6万、106.7万、133.9万hm2,这4种食用豆类的栽培面积合计达487.7万hm2。目前,估计我国食用豆类的栽培面积超过670万hm2。食用豆类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农产品,虽然出口量不大,但每年平均出口量在50万t以上,个别年份突破100万t。

食用豆类遗传基因的挖掘与利用潜力很大,如豇豆等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开发前景广阔,该基因已被转化到水稻、玉米、芥菜、杨树、苹果等植物中,增强了植物的抗虫性。食用豆类普遍具有生物固氮作用,也可作为绿肥,通过加强对其的研究和培肥地力等的应用开发,有助于降低氮肥的施用量,减少有关企业生产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形成当前我国社会所最需要的农业循环经济增长模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加强食用豆类种质资源的搜集、整理与发掘利用,对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对引导我国豆类产业发展作用显著。

在广东岭南地区,四棱豆、蚕豆、扁豆、绿豆、赤豆、毛豆等种植较少,甚至还没有被重视,随着绿豆在省内市场价格的提高,有时甚至高达30元/kg,加之四棱豆、扁豆、赤豆、毛豆品种比较稀少,而消费者喜欢多样化、稀少、无公害安全的粮菜农产品的情况下,目前省内市场对豆类尤其是这些稀少的食用豆类的需求量大增,为其开发创新和推广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市场基础。

我省是食用豆类重要的进出口省份之一,例如,我省是绿豆主要的出口省份之一,2007-2008年出口数量达到3 491 t,位居全国第8位;进口数量则达到3 598 t,位居全国第2位。因此,食用豆类在我省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且其利用价值也很高,值得重视。

2 食用豆类种质资源国内外创新利用情况

2.1 种质资源及其研究方面

我国目前保存了食用豆类种质资源35 000余份,其中以绿豆、豌豆、蚕豆、红豆、普通菜豆为主,其次是豇豆、饭豆和小扁豆,其他豆类较少或很少。“十一五”以来,我国用分子标记技术开展了普通菜豆、豌豆、蚕豆等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蚕豆、豌豆的低温筛选,蚕豆、豌豆、普通菜豆、绿豆和红豆的精准鉴定,并对新收集的17种食用豆类资源的田间农艺性状进行了鉴定和编目。

1999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参与了河源、梅州市的蚕豆资源考察工作,收集了15份蚕豆地方资源,但后来未对蚕豆性状等进行进一步研究;2000年曾开展四棱豆的繁育工作,但却因发生冻害而失败;2008年从菲律宾引进了四棱豆种质资源,并成功进行了资源扩繁与示范推广,但面积很小;近几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李育军研究员所在的团队在河源市东源县、梅州市蕉岭县进行了粮用豇豆、红豆、扁豆等食用豆类的考察与资源收集,收集了一些种质资源,并从国家种质资源库中安排了35份四棱豆资源和5份刀豆资源进行繁种和种质资源多样性的研究,开展了扁豆、豇豆、红豆的资源收集与繁育、生物学和植物学性状的调查研究工作,目前进展顺利。

2.2 育种创新、生产技术和产品方面

除大豆等外,我国其他豆类遗传育种研究水平落后于其他重要作物,豆类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技术力量少且较为分散,且以前的育种目标比较单一,聚焦在丰产性和早熟性上,而育种工作者忽视其在多熟制、生活多样化、健康营养需求以及在产业化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在食用豆类的生产中普遍存在着品种混杂、老化、质差、缺乏竞争力等问题。即使育成新品种,也缺乏有效的推广应用。另外,种植分散、零星,以粗放型管理为主,生产技术手段极为落后,集约化、规模化的优势产业群和优势区域几乎没有形成。

我国在食用豆类育种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就用木豆栽培种与野生种资源杂交、回交等方法,获得雄性不育系,首先进入木豆杂种优势利用的行列。泰国20世纪90年代,首先开展亚种间远缘杂交,将野生绿豆资源的抗豆象基因成功转育到栽培绿豆中,获得了兼具优异农艺性状和突出抗豆象的优异绿豆品种;日本以种间杂交手段,将饭豆资源的抗豆象基因成功转育到红豆资源中,获得兼具优良农艺性状和突出抗豆象的红豆资源,抗性程度达100%。国外关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优异种质材料的报道也较多,例如,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将Bt基因转录到鹰嘴豆、木豆资源中,成功培育了稳定的抗食荚螟和抗棉铃虫的高代品系;澳大利亚通过基因克隆、转导和植株再生技术,将普通菜豆资源的抗豆象基因成功转育到豌豆中并得到稳定表达,获得了遗传稳定的抗豆象豌豆品系。

“十一五”以来,我国选育了芸豆绿心1号、芸豆绿心2号;育出抗虫或抗病的绿豆新品种中绿4号、中绿5号和中绿6号,还育成绿豆新品种冀绿9239、冀绿9309、冀绿7号、冀绿8号、潍绿1号、潍绿4号;育成红豆新品种冀红8937、冀红9218、保8824-17、保876-16;育出蚕豆新品种戴韦、青海13;育成豌豆新品种科碗1号、科碗2号、科碗4号和科碗软荚3号。广东育成或推广的豇豆品种有珠豇1号、珠豇3号、丰产2号和夏宝等;推广的豌豆品种有604等。

虽然我国新育成了许多新优食用豆类品种,但是总体来说,我国食用豆类产品质量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主要是缺乏名牌产品。因此,在今后的食用豆类作物生产中要树立品牌战略思维,做到规模适度,优区优栽,产业链完善,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积极推进豆类生产技术标准化、国际化,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虽然我国也开展了一些食用豆类品种的配套栽培新技术、新模式的研究,制定了一些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规程,促进了食用豆类产业的发展。但总体与国外相比,在育种、栽培和加工研究方面仍有待提高。

1997年以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在华南地区重点进行了春秋豇豆和冬季豌豆的良种示范与生产技术推广;2004年育成珠豇1号豇豆新品种,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并发表多篇豆类研究论文;近年来,进行了绿豆、普通菜豆、粮用豇豆的繁育与生产示范;2013、2014年编写了《扁豆生产技术》、《四棱豆生产技术》(待出版)。

3 食用豆类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的内容

豇豆的营养价值范文3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长豇豆;抗病性;产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 S144;S6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114-01

长豇豆耐热、耐旱、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铁、磷、钙、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成分,浙江省年栽培面积2万hm2以上。随着长豇豆产业化基地的发展,连作障碍、根际环境恶化及土传病害的增加严重影响了长豇豆规模化生产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本试验利用豆类土壤专用处理剂进行土壤处理,以期达到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和增加产量的目的[1-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供试长豇豆品种为之豇108,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提供;供试根瘤菌剂、微生物菌剂,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与肥料研究所提供。试验地设在丽水市碧湖平原长豇豆基地。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分别为:在基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接种根瘤菌(A);在基施有机肥和接种根瘤菌的基础上,再加施HQ菌剂(B);在基施有机肥和接种根瘤菌的基础上,再加施TZ生防菌(C);在基施有机肥和接种根瘤菌的基础上,再加施PG菌剂(D);以常规施肥作对照(CK1);以基施生物发酵有机肥6 t/hm2作对照(CK2);3次重复,小区面积15 m2。

1.3 试验实施

试验长豇豆采用穴播,畦面龟背形,宽1.1 m,沟宽0.4 m。密度每畦栽2行,穴距33 cm,每穴播3粒豇豆籽,种植密度4.5万穴/hm2左右。根瘤菌剂拌种施入,其他3种微生物菌剂在长豇豆开花初期灌根施入。试验期间按照当地种植习惯进行田间管理和农药喷施。

1.4 测定方法

在植株快长到架顶时(9月3日),进行植株高度测量;9月30日检查发病指数,发病严重度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分级体系(SES);10月12日调查落叶节位;记录各小区的总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微生物菌剂处理对长豇豆植株生长的影响

由表1可知,植株高度以处理A最低,为183.89 cm,比其他处理低4 cm以上;叶片数以处理B、处理C、处理D较多,CK2最少,为8.82张;叶片长度以CK2最短,宽度较处理C略大,居倒数第2位。处理B与处理D整体表现较好,即接种微生物菌剂PG和HQ对长豇豆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

2.2 不同微生物菌剂处理对长豇豆病情指数的影响

由表2可知,各处理的病情指数相近,经方差分析,无显著差异。

2.3 不同微生物菌剂处理对长豇豆落叶情况的影响

由表3可知,各处理中仅处理C落叶较少,经方差分析可知,处理C与其他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2.4 不同微生物菌剂处理对长豇豆产量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不同处理产量相差不大,经方差分析,各处理间产量均无显著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不同微生物接种剂接种长豇豆试验中,基肥用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而氮素实际减少1/2,氮磷钾施肥比例结构适当调整,但与当地农民常规施肥相比产量反而有所增加,说明种植户在长豇豆种植中常规施肥氮肥水平较高,施用根瘤菌菌剂也未能发挥其共生固氮特性;而施用HQ菌剂其作用得到体现;而施用TZ生防菌、PG菌剂等微生物菌剂虽然产量都比常规施肥产量有所增加,但与常规施肥处理比较没有达到显著差异。笔者认为当地土壤中肥力较高,长豇豆栽培中种植户在常规施肥基础上水平高,以及生物制剂施用方式与时间都可能是生物制剂未能发挥作用的原因[3-6]。

4 参考文献

[1] 马宁,庄迎春,蒋学忠.农用微生物菌剂在青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8):226.

[2] 赵晓东,张雪,霍庆贞,等.有益微生物菌剂提高‘红颜’草莓炭疽病抗性研究[J].北方果树,2012(3):8-9.

[3] 王连生,李小荣.长豇豆不同品种田间抗病性及产量比较[J].浙江农业科学,2006(1):82-83.

[4] 赵宇华.菌根菌和根瘤菌接种对豇豆的效应[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7,23(4):414-418.

豇豆的营养价值范文4

关键词 豇豆;产量;生育期;江苏姜堰;沈高镇;2011年

中图分类号 S6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098-02

根据豇豆区域性试验的基本要求,鉴定研究单位提供的新品种材料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的基本情况,测试品种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反馈新品种的优劣,为豇豆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姜堰市沈高镇,试验地块地势平坦,地力均匀,黏性土壤,肥力中等,前茬部分地块为大葱,其余部分为荒地,冬前除草深翻,晒垡,早春耙耱保墒,整平地面。结合整地施腐熟有机肥45 t/hm2、氮磷钾复合肥450 kg/hm2、50%多菌灵7.5 kg/hm2进行土壤处理。

1.2 试验材料

参试豇豆品种共6个,分别为早豇1号(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苏豇07-13(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金扬豇3号(沿海地区农科所)、盐紫豇2号(沿海地区农科所)、太湖豇5号(太湖地区农科所)、苏豇2号(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以早豇1号作对照(CK)。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宽5.6 m,行长4.2 m,小区面积23.52 m2,小区行数6行,平均行距0.70 m,株距0.2 m,密度5.4万株/hm2。小区实收面积22 m2。

1.4 试验方法

4月9日播种,人工做畦,穴播,株距70 cm,播深2 cm,每穴播2~3粒。4月16—19日出苗,4月20日全苗,进行查苗、补苗、间苗、定苗。5月5日豇豆四至五叶期中耕除草1次,始花期中耕除草1次,结合中耕追施商品有机肥1.5 t/hm2。豇豆伸蔓后,用红色尼龙绳一端绑在植株的基部,另一端固定在大棚管架上,人工将蔓缠绕在绳子上。开花后进入结荚期,加强水肥供应,促进角荚生长。在6月上旬豇豆生产盛期,打去过密的叶片,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豇豆生长。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豇豆锈病2次,结荚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炭疽病2次,用13%啶虫脒2 500倍液防治食心虫和蚜虫1次,用杀双·灭多威2 000倍液防治美洲斑潜蝇。6月9日进入结荚期后,隔5~7 d摘1茬,单株测量、整体称重,记载数据[1-3]。

1.5 试验期间气象条件

2011年上半年,姜堰市沈高镇试验点的气候属于非正常气候,天气变化异常,经历了3次大雨,分别在4月19日、4月21日和5月25日,第1次和第2次是在育苗阶段,使幼苗的生长缓慢,第3次是在开花初期,降雨过多,田间积水,空气湿度过大,严重影响坐荚率,早期产量低[4-7]。与2010年同期相比气温偏低,降低了2.3~3.1 ℃,降水量增加了20%,光照时间大大缩短,对豇豆生长发育不利,养分的积累减少,病虫害严重,商品性不高。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生育期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在播种期相同的情况下,苏豇07-13全生育期最长,可达120 d,进入收获期所需时间短,始花节位最低,其结荚茬数比对照品种多,单荚粒数最少,且叶片嫩绿;参试品种生长发育期间出现美洲斑潜蝇和地老虎等害虫,盐紫豇5号和苏豇2号相对较严重些;豇豆中锈病在前期出现较多些。其中,苏豇07-13在抗旱性、抗锈病能力和抗叶霉病等方面表现较其他品种好。

2.2 不同品种产量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太湖豇5号产量达14 878.79 kg/hm2,居第1位,对照早豇1号产量为14 318.18 kg/hm2,居第2位,其余品种产量均低于对照早豇1号。

2.3 室内考种性状比较

由表3可以看出,单株荚数以苏豇07-13最多,为21个;荚长以金扬豇3号为最长,达57.46 cm,各品种种粒颜色均为褐色。

3 结论与讨论

综合各方面表现,苏豇07-13表现良好,产量相对较高,抗病性强,可在姜堰市沈高镇推广种植,其他品种虽然在个别性状上表现较好,但整体表现不如苏豇07-13,有待进一步试验。

4 参考文献

[1] 吴燕.5个豇豆品系品种比较试验[J].农村科技,2012(5):54-55.

[2] 杨勇.张掖市不同豇豆品种引种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145,148.

[3] 王初田.豇豆营养价值及新品种引进、推广示范总结[J].大观周刊,2012(18):144.

[4] 陈丹,宿秀丽,温海霞,等.2011年豇豆八个品种的比较试验[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11):31-32.

[5] 阿依买木·沙吾提.不同豇豆品种比较试验[J].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0):17-18.

豇豆的营养价值范文5

2-3分钟。煮制的过程中可以捞出来用手掐一下,根据手感来决定豆角的熟制程度。煮熟后捞出放凉水中降温捞出备用。

豆角是蔷薇目豆科豇豆属的一年生蔬菜。又名豇豆、 长豇豆、 带豆。富含蛋白质、 胡萝卜素、 营养价值高,口感好,是我国北方广泛栽培的大众化蔬菜之一,其普及程度在各类蔬菜中居第一位。

每100克鲜食含热量28千卡、蛋白质2.7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5.8克、膳食纤维1.8克、维生素A20微克、胡萝卜素120微克、维生素B10.07毫克、维生素B20.07、烟酸0.8毫克、维生素B60.06毫克、叶酸75.4微克、维生素C18毫克、维生素E0.65毫克、钙42毫克、磷50毫克、钾145毫克、钠4.6毫克、镁43毫克、铁1毫克、锌0.94毫克、硒1。4微克、铜0.11毫克、锰0.39毫克。

(来源:文章屋网 )

豇豆的营养价值范文6

反季节蔬菜丰富了菜篮子

东北农业大学唐伯忠老师告诉我们,出事的豇豆是反季节蔬菜,反季节蔬菜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那么,什么是反季节蔬菜呢?在我国,反季节蔬菜主要是指秋天延后上市及春季提前生产的蔬菜。反季节蔬菜是保证全年蔬菜供应的有效途径,但反季节蔬菜比正常季节种植有难度,必须采取防寒防虫措施。有知情人称,反季节菜由于生长季节错位,种植时往往要用更多的农药杀虫,因此农药残留超标可能性大于正常季节生产的蔬菜。

目前市面上的反季节蔬菜究竟有多少?在冬季肃杀的北方,冬春反季节蔬菜至少占市场蔬菜品种的80%以上,越往北比例越高,哈尔滨的冬季可以达到95%以上。

随着反季节种植技术和大棚温室技术的普遍推广,“夏菜冬种、南菜北种、山菜家种”等等,也成为农民致富的新手段。原来“萝卜土豆过一冬”的北方居民,如今也可以四季吃上新鲜蔬菜了。尤其是在肃杀的冬春两季,菜市场里的细菜琳琅满目,翠绿欲滴,青椒、豆角、西红柿、茄子、黄瓜应有尽有,甚至还有一大堆南方菜系,什么苦瓜、蛇瓜、荷兰豆、西兰花、莴苣等不用说吃,看得也喜人。居民菜篮子的巨大变化是绿色革命的显著成果。

反季节蔬菜该不该吃?

反季节蔬菜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然而,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媒体也不断披露反季节蔬菜水果的种种问题:苹果、梨、桃农药残留严重;有的不法商贩往生西瓜里注射红素,充当熟西瓜卖。蔬菜的问题就更严重了,哈尔滨市质量监督部门最近连续对蔬菜批发市场进行抽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有五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其中韭菜几乎都不合格!据了解,外地进入哈尔滨市的蔬菜农药残留不合格率达43.75%,当地产的反季节蔬菜的农药残留不合格率达57%以上。茄果类的茄子、辣椒、西红柿及绿叶类的芹菜、菠菜、大头菜、小白菜等合格率占80%,小葱、元葱、大蒜的合格率也不高。据说,叶片越宽、颜色越深的韭菜农药含量越高。

据专家介绍,农药残留严重超标的主要原因是种植者质量意识不强、社会责任心差。有的菜农施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残留、剧毒性农药,这类农药在土壤中要经过8-10年才能降解,造成一朝施用,多年污染的严重后果。还有的菜农不按照有关要求施用农药,在一个生长期反复施用,在采摘期前一个月违规施用――反正自己家人不吃,这是反季节蔬菜农药残留严重的主要原因。

有的反季节水果也有问题。个头硕大的草莓、鲜嫩欲滴的樱桃……市面上有不少反季节水果。有专家特别提醒说,这些水果不但营养价值不高,还可能给身体带来很大危害,儿童尤其要谨慎食用。因为这些反季节水果很可能大量使用了激素。经常食用激素、催熟剂含量较高的反季节水果,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少年儿童来说存在极大隐患,女孩会出现初潮提前等性早熟现象,而男孩则会导致性特征不明显等问题。其实,反季节水果本身是不应该有任何危害的,它们一般在温室或大棚里生长,并不需要使用激素。但为了增加产量,有些不法果农就经常过量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激素。这些激素可以促进果实发育、生长和早熟,并可增产20%左右。“催”出来的反季节水果,虽然颜色可人。但里面的果肉还未成熟,不但尝不到香甜的鲜味,营养成分自然也会“缩水”。

吃了被农药污染的蔬菜、水果会造成哪些害处呢?专家指出,长期食用被污染的食品,会造成慢性中毒和急性中毒。慢性中毒是指在体内长期积累微量农药,会对人的肝、肾造成损害,引起贫血、脱皮,甚至可怕的白血病;急性中毒的症状表现明显,轻则头痛、恶心、呕吐,重则痉挛、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既然反季节蔬菜、水果毒害如此之大,岂不是就不能吃了?蔬菜、瓜果是我们每天生活的必需品。岂能不吃?

怎样规避反季节蔬菜之弊?

其实,绝对无公害、无污染的农产品几乎是不存在的,无公害只是相对而言。这就好像说水,绝对纯净的水是不存在的,“水太清则无鱼”。所谓无污染、无公害蔬菜是指污染微乎其微,对人体造不成什么侵害。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加大对蔬菜、食品的卫生监管力度,对超标准农药残留蔬菜加大控制,有的地方已经不允许上市。对有意害人者――比如往西瓜里注射有害的红素者,抓住一起罚没一起,而且是重罚。另一方面,有关部门正在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种植,生产绿色蔬菜。北京、沈阳、哈尔滨、石家庄、济南等许多大城市已经开辟了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有严格的生产规范,技术监督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全程跟踪监测,发给无公害蔬菜认证,并且在蔬菜批发市场现场检测。当然,价格要相对贵一些,但符合优质优价的原则,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居民吃上放心菜。

各地早就建立了蔬菜质量检测制度,为什么有毒的蔬菜又现身江湖?蔬菜经营户表示,市场交易量太大,不可能每一批蔬菜都检测到。据了解,各大蔬菜批发市场都设有专门的蔬菜质量检测室,规定凡欲进场交易的蔬菜都必须检测合格。然而,时间长了,有的市场方面的检测成为例行公事,进场的蔬菜在大门口“报个到”以后,大都能被放行。另外,质量检测都靠抽样。可一车蔬菜可能存在多个采购地点,蔬菜“漏检”概率极大。

上一篇路灯控制器

下一篇开学的打算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