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之歌范例6篇

云之歌范文1

在梦中我看到乐前世的自己

一手持拂尘,一手持横笛

眼里满载着悲哀

"流云,流云,回来吧!"

熟悉的声音,我知道是你

亲爱的西亚尔,你要我去哪里

"流云,流云,跟我走吧!"

我自梦中醒来,已是泪流满面

亲爱的西亚尔,你要我去哪里

记忆里,模糊的记得

前生的我为你受到天神的惩罚

你也为我忍受了千年的风刀凌迟

知道吗,我也很难过

今生的我恋上了前世的你

怎么办才好,我开始心痛

云之歌范文2

漂浮着的云,是点缀天空最好的工具,有了它们,天空才变得调皮可爱。

对于我来说,背着老爸那台笨重的单反相机去记录每一朵百变云彩,无疑是最美好的事了。它们或各自绽放,或连成一片,却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姿态。它们在天空飘忽的身影,是优美的舞姿,是自然给予生命的任性,是生活给予的顿悟,是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是百变的灵魂,是世界的精灵。

夕阳下的云彩像是被染了色一般,火焰似的云彩在阳光的余晖下扩散开来,像是天边神佛的一场盛装篝火晚会。这样的美景我不知看了多少遍,但仿佛每次都不一样,每次都别有韵味。

在夜空下,白白的云层变黑了,仿佛披上了一层浓郁的忧愁。黑黑的云朵上总是喜欢飘来飘去,时而盖住月亮,时而与几片云汇集在一起,而这时的云仿佛又化成了丝丝缕缕的青烟,仿佛一吹即灭。

它们每天在天上飘来拂去,会不会很累?当有一天在蓝天下找不到它们的身影时,它们又去了哪呢?

云之歌范文3

关键词:了解剧情;塑造形象;声情并茂

中图分类号:J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4-0052-02

歌剧作为中国文艺舞台上的重要表现形式,就要求我们在演唱歌剧作品时必须从所演唱的歌曲中再现出它的思想情感和艺术形象,然而,令人为之动情的、能够引起观众共鸣的歌唱并非只是正确无误的表现声音技巧,它也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和自我表现,以及二者的完美结合,从而将自我完全融入到角色的灵魂中,更生动的刻画人物形象。

一、剧情分析

歌剧《张骞》创作于1922年,由陈宜编剧、张玉龙作曲,是一部被称作“西部歌剧”力作的大型民族歌剧,被中国戏剧界和音乐界誉为具有里程碑式的中国歌剧作品。

该剧叙说了这样的一个故事:“西汉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巡视长城,极目苍穹,情系河山,发出了‘求猛士,通西域’的召唤。郎官张骞奋勇自荐,请缨西行。悠悠驼铃,凛凛塞风,张骞率百人使团踏上西行之路,途中遭遇匈奴铁骑阻拦,张骞被俘,匈王设计以美女诱降,身不由己的张骞与云结为伉俪。仰望南归雁,张骞思念祖国,不忘使命,决意挣脱亲情羁绊,重踏征程但妻子痴情的爱,母腹中躁动的婴儿,又使他身欲飞而魂难舍。弹指一挥间就过去了十年,在这十年中张骞为匈国草原引来清泉,传播文明。爱子张猛已长大,学文习武志在报国,父子两代拳拳之心不泯。然烽烟再起,匈奴又与汉朝开战。匈王命张骞随军出征,云冒死护送张骞出逃,张猛遭单于毒手。在地狱之门白龙堆,张骞与甘父相依为命同死神搏斗,在水尽良绝之时,张骞毅然滴血拔刃救了甘父,二人并肩向西行。辗转一年,张骞与五国使节聚首月氏王庭,结盟之日匈奴又施联姻阴谋,逼云改嫁月氏王。在婚礼盛典上云与张骞意外相遇,悲喜交织,生死之恋犹如火山喷腾,夫妻互诉衷肠,云终隐毒自戕,张骞悲不欲生。‘回长安,回长安’昏迷中的张骞终于回到魂牵梦绕的故国长安。君臣相见泣首话沧桑,汉武帝册封张骞为博望侯,再度出使西域。”{1}

《铺平大道通长安》是歌剧《张骞》中的第四幕第二场,云毅然喝下单于所赐的毒酒后吟唱的一段长达八分钟的歌剧唱段。云是该唱段中的女主角,主要描写她与张骞从相识到相知的心路历程,并以云喝下毒酒为导火索,精心刻画了他们之间的爱与恨、悲与喜。云是“一个纵马草原,满身野性的匈奴野性公主,她从爱张骞这个人,到爱张骞的心;从不理解张骞的使命,夺下张骞的符节,从‘砍下我的头’来阻止张骞西去,到割下青丝系在符节上,主动送夫‘踏征程’。这位西域少女、匈奴姑娘,像一朵草原上的野花,迎着霜雪风沙顽强的成长着。”{2}从“婚宴上她执着的着一身汉装,十年后她在危难中放张骞继续西行成就他的大业,自己深受苦难被逼嫁月氏王,最后饮恨死于异域,临终时又着一身汉装。”{3}的举动,可以看出云坚毅的性格和对张骞坚贞不渝的爱。

二、主人公云的人物刻画

(一)人物性格剖析

云性格的多重性,是诠释这一角色的关键所在,也是这一角色具有很强戏剧性的原因。云的善良、纯真表现在她真诚的爱上张骞;她的痛苦、无奈及现实对她的残酷和不公表现在她与张骞的意外相遇;她的坚强、不屈表现在临终前的以身相殉。云的善良以及面对现实残酷的无奈和痛苦,都是角色刻画的重点,也是歌剧演员需要用不同的情绪和感情演绎这一角色的难点。

在《铺平大道通长安》这首歌剧选段中,我们可将它分为三个大部分,开始至“我俩一步一步一步一步多艰难”,是云在喝下单于所赐毒酒的情境下,“回忆”与丈夫张骞在大草原上的生活。在这一部分唱段中,有悲伤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对张骞和云幸福生活的再现。第二部分则不同,云想到就要和自己心爱的人永别,悲痛欲绝,在这种情形下,云愿意“舍小家,为大家”,表现了云热爱和平与崇尚民族团结的热血情怀。第三部分,毒酒的毒性已经蔓延到云身体的每一个角落,云仍在用令人敬佩的精神力量尽自己最后的“绵薄之力”,即使阴阳两相隔,云也愿与丈夫和孩子永远在一起的感人至深的复杂情感以及倡导和平、反对征战的决心。

(二)人物形象塑造

《铺平大道通长安》是一个情节简练、冲突强烈而又感情起伏较大的富有浪漫色彩的‘张骞出使西域故事’的片段,但它融爱与恨、大悲与大苦、私情与大义于张骞和匈奴公主云这一对苦难夫妻的命运和行动过程之中,不仅表现了云桀骜善美的贞烈,誓死与死亡和阴谋顽强抗争的坚毅以及对光明与和平的执着向往,并且还巧妙地借助于借助张骞与云之间的悲欢离合抒发了张骞的报国之志、爱国之情。而“张骞身上所体现出的“矢志报国”的精神和性格魅力,恰恰代表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脊梁上负荷着的使命和沉重苦难,更为重要的是,这正是我们要寻觅的从历史延续至今的民族之魂”。{4}

众所周知,张骞既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又是一位探险家,是我国凿通西域铺通丝绸之路的第一人。他的两次出使,加强了中原跟西域各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汉朝与中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张骞》是一部具有歌剧思想性的歌剧作品,《张骞》这部歌剧是以一段历史的世情状态,带给人的却是那和睦、亲善的具有悠长思路的情智启迪,在丝绸之路开凿两千一百周年的今天,它显得格外的令人瞩目”。{5}

三、声情并茂的演释歌剧选段《铺平大道通长安》

(一)声与情的统一

我国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指出:要“善于运用歌唱的技能技巧,把所理解的内容、感受的情感用歌声表现出来。如果歌者没有分析、理解、感受和表达歌词的能力,纵然有副好嗓子,词曲背的很熟,也会因为唱出来的歌声很冷、很平淡,就是不感人,也就达不到歌唱艺术的目的和要求。因此,歌者要善于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充分的领悟其内涵,用歌唱技能、技巧把它表现出来,这是使歌唱富有艺术表现能力的非常重要的方面”。{6}

《铺平大道通长安》这首唱段在一组迂回下行、悠扬凄美的伴奏后,云唱到“恍惚中,仿佛回到草原,漂浮的往事在眼前浮现”。这一句要求演唱者的声音平静,云喝完毒酒,在恍惚中开始回忆往事。其后在一组十六分音符的进行下,转入“悲切切啊,恨绵绵啊”,演唱中要表现出情绪上的巨大的反差和对比,增强声音的戏剧性。而后紧接一段“啊”的演唱,表达了云即将与爱人永别的心情,她时而是在哭泣,时而是在叹息,时而是在呐喊,甚至是竭斯底里的呼唤,震撼的高音穿破长空,体现出无比的凄凉。在这组“啊”的演唱上声音要随着音乐的发展增加戏剧性的表现力,三连音、装饰音等都要表达清晰。接着,音乐转入A大调,云发出“此身能为张郎死,虽死无遗憾”的肺腑之言,“只愿你挥动长戈利剑,把战魔的爪牙连根斩断,播下爱的种子,担起友邦危安,我把热血撒江天,滋润和平花朵繁”,这里的旋律出现了大幅度的跳跃,情绪也异常激动,为进入高潮做准备,当云唱出“我愿灵魂化彩练,铺平大道通长安”的心声时,音乐情绪达到了全曲的高潮。一段婉转的间奏后,歌曲进入慢板乐段,音区降低、情绪渐缓,随即又进入慷慨激昂的音乐气氛中:“奋起双臂擂天鼓,唤起世人莫相互残杀。愿用热血染闪电,照亮人间离恨天”。最后云在“啊”的拖腔中倒地而去……云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选择用死来捍卫自己和张骞的爱情与尊严,此时的她是那么平静与安详,似乎还尚在人间。

云这个人物音乐上的力度变化、旋律起伏、音域跨度都很大,抒情性和戏剧性的结合是很重要的表现手段。有时需要发出很柔和的真声,有时需要发出具有穿透力的高音,要求演员在音乐上有很强的渲染和表现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根据戏剧情节的变化与情感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完成词曲作者的音乐要求和情感要求,而不是单纯的唱音符。

(二) 风格和韵味的把握

歌剧《张骞》是西部歌剧的典型代表作,“‘西部歌剧’是一种风格形式上独树一帜的歌剧,它将中国西北地区民歌、长安古乐、陕北地区戏曲和秦腔融为一体,其音乐洋溢着浓郁的西部气息,而艺术风格上则保留了西部地区传统文化形式中感人至深的那种铿锵、悲壮、苍凉和凝重。”{7}曲作者张玉龙“自从回到生他养他的黄土地上,他便如饥似渴地向大西北的古典及民间音乐、戏曲中广泛吸收营养,丰富自己。他深深懂得北方汉子表达、宣泄情感的独特方式,那呐喊、那曲调融入他的血液中,信手写来都传达出大西北人那种声声不息的情韵。”{8}歌剧《张骞》吸收了我国西部众多的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素材,歌曲中散发着浓郁的西北风情,在《铺平大道通长安》中,为使云的音乐风格与张骞的西部音乐风格相融合,在她所演唱的羽调式中增加了一个变徵音,以此来表现他们二人生死相连的共同命运。

一首作品,作曲家无法提供韵味,它必须由演唱者自己去体会和创造。对于《铺平大道通长安》这一历史题材,我们必须要把握住山西民歌的音调与草原牧歌似的音乐相结合的“西部风格”大方向,清楚地看到“当代意识与历史内涵的结合点,从而更准确的表达这部洋溢着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改革开放等时代精神的民族歌剧所凝聚的民族气韵和感人的艺术魅力”。{9}

四、结语

一部歌剧作品的艺术处理是多方面的,然而以形象反映生活是一切艺术的特征与宗旨,每一部声乐作品都有它需要表现的形象。我们最初拿到一首作品的时候,对所要演释的人物角色仅是略知一二,在这种情况下,了解剧情是演唱者的首要任务,其后从音乐本体深入分析作品,用剧中人的身份勾勒出人物的轮廓及其所处所处的环境、情境,再加之富于渲感染力的声音色彩,最后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形象才是立体和鲜活的。在《铺平大道通长安》这首唱段中云的演唱最重要的是情绪、情感的转变和人物复杂心理的变化,做到以上两点,还要加之歌唱演员本人的声音技巧,使声音和音色富于变化、体现出人物的戏剧性张力,才能细致刻画云这个人物形象,并恰如其分地诠释作品的本质内涵。

注释:

{1}/zg4,htm.

{2}任萍.开拓者的颂歌―赞歌剧[J].歌剧艺术,1993(2).

{3}余林.音乐中的传说―歌剧观后感[J].歌剧艺术研究,1993(2).

{4}陈宜.民族歌剧功能的探索―歌剧创作点滴体会[J].歌剧艺术,1993(2).

{5}余林.音乐中的传说―歌剧观后感[J].歌剧艺术研究,1993(2).

{6}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云之歌范文4

关键词:用户 功能 交互设计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282-01

一、研究背景

1.本文研究的问题

网易云音乐推出的“云”概念,是吸引许多用户下载应用的原因之一。在网易CEO丁磊看来,智能手机将成为获取音乐的最主要方式,用户可以在不同端(如PC端和移动端)登录同一个账号,其创建的歌单、收藏的音乐是共通的,音乐云盘这一功能也应用了“云”的理念,用户将本地音乐上传到云端,便可实现多端随时随地下载高品质音乐,移动互联的社交属性与音乐的社交属性实现合流。这是网易云音乐的一个“招牌”功能,但在交互方面有可改进之处――在移动端打开“我的音乐云盘”后,找不到排序功能,既无首字母排序、歌手排序、专辑排序等特定排序方法,又无手动排序功能,给用户造成了不便。(PC端已经可根据标题、歌手、专辑等顺序排序,移动端附加相应功能也应该是未来更新趋势。)

网易云音乐在歌词上花了很多心思,推出了悬赏积分求歌词求翻译这一功能,也具有基本的歌词调整、翻译报错、歌词报错等功能,但在歌词版本这一问题上,具有可改进之处。有用户反映,许多英文歌曲的翻译是古风风格,虽具美感,但少了几分原汁原味,也有语言爱好者建议日文韩文歌曲增加罗马音歌词的选项。在这一问题上,除了要加强歌词审查的力度,提供多种歌词版本选择功能也是不错的解决方法。

在倒序播放功能的增设这一问题上,不仅是网易云音乐,市场上大部分主流音乐APP都没有倒序播放这一功能。如果把歌单的顺序调整为“按时间排序”,那么将会是由新到旧的顺序,第一首音乐就是最新添加的音乐,而倒序播放可以实现从最初添加的音乐开始播放,满足了怀旧型用户的需求。而且在各APP都暂无这一功能时,倘若推出这一功能,将会有吸引用户的效果,再加以宣传,想必会达到良好的营销效果。

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功能是广受好评的,用户在听音乐的时候,会习惯性地打开评论区浏览歌曲的评论。在这些评论中,不乏优秀的评论,而好的评论能和歌曲相得益彰。因此建议“排行榜”功能中设置评论风采榜,用户可以直接通过优秀评论进入歌曲。值得一提的是,优秀评论的评判标准应该合理,可采用“专业性――用户点赞数――达人推荐数”来综合评价一条评论是否可以上榜,本模块意在将云音乐的优势进一步发掘。

二、针对该问题的解决策略方法

1.音乐云盘排序功能的改进

由于PC端已有相应功能,故这一改进策略针对移动端,如图4.1,在开启云盘后屏幕右侧会出现选项按钮。

点击此选项按钮后,只需加入如图4.2调整顺序的按钮即可。既然PC端已有相应功能,可见此功能应该是用户呼声比较高的,建议移动端也尽快推出相应功能,满足用户需求。

2.歌词版本选择功能的改进

用户在听歌时,点进歌词界面,在右下角的选项按钮中,可增添选择歌词版本的选项。之后进入选择歌词的界面,可通过滑动屏幕来选择,应用的歌词版本会显示在歌曲中。云音乐的某些歌词的来源是一部分用户悬赏积分求歌词,而另一些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翻译的歌词从而得到积分。增加歌词版本选择功能后,可继续发扬悬赏积分求歌词的功能,将其扩展为可以添加反馈意见的求歌词功能。用户可以添加所求歌词的版本。

3.倒序播放功能的增设

现有的播放模式主要包括随机播放、单曲循环、列表循环三种,移动端可以在播放音乐左下角的播放模式中增设倒序播放,如图4.3最左边,功能是将歌单中的歌从最后一位向前播放至第一位。交互设计师在处理图标的时候,可仿照列表循环的图标,将其镜面翻转,意为“倒序”。PC端等同理。

4.设置评论风采榜

评论风采榜的入口可以增设在“主页――排行榜”里,现有的排行榜分为官方榜――针对云音乐中音乐的热度而排行,又分为飙升榜、新歌榜、原创榜、热歌榜;全球榜――涵盖了全球一些较知名的榜单,如韩国Melon、Mnet周榜,美国Billboard周榜,iTunes榜;用户榜――分为音乐达人榜和音乐新人榜。在此基础上,可在排行榜界面的最底部增加评论风采榜,采用滑动浏览方式,每日更新,登上评论风采榜的用户可以得到一定积分奖励。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评论基数庞大,可以根据评论发出的时间,设计算法引导最新的优秀评论上榜,让用户时时看到最新的评论和歌曲。

5.非功能性需求说明

系统界面需要美观易用,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交互设计应保持产品的稳定性,以上介绍的改进措施易于用户应用,设置在以前具有的选项按钮里。

改进方案能顺利发挥其功能,不会影响产品的原有概念,且能保持原有功能的稳定性。

体验性包括个性化、流畅性和价值创造等方面,改进措施4.2满足了用户对个性化的要求。这些细节上的优化能创造出满足资深用户需求和吸引新用户的价值。

三、总结与展望

本文分析了产品的研究背景、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非功能性需求说明和改进方案的局限性。本文在第四章引用了产品内部图片和例图来分析了此四个改进措施如何施行,并简单介绍了改进后的效果。

网易云音乐自上线以来,仅一年时间,用户数突破一个亿,与其他音乐APP相比,云音乐最大的特点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歌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用户听完歌后急于分享自己感受的需求。在产品精良的前提下,云音乐也注重市场营销,可以说发展态势十分乐观。因此在我看来,云音乐接下来的路,应该就是继续扩充市场和完善产品,在大部分模块都做的比较好的情况下,能否在细节上取胜就是能否巩固用户忠诚度的决定性因素。总之,虽然还有一些节需要改进,但网易云音乐仍不失为一款优秀的音乐APP。

参考文献

[1]祝源.可穿戴式智能产品中的情感化交互设计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12).

[2]曹阳,刘文静.交互设计在智能家电产品中的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12).

云之歌范文5

我从歌舞集产生的背景,舞台表现特点(主要包括歌曲与舞蹈表演,服装,道具,灯光等!方面来研究原生态音乐文化的重构问题。通过对资料的研究和分析,了解原生态的真正含义,明白生活中的原生态和舞台上的“原生态”的关系,杨丽萍怎样抓住民族的灵魂来重构《云南映象》。

一,原生态的含义

原生态民间文化中的“原”――是记录着生活的原本,反映着生命的真实进程,因此,真实是原生态的灵魂。

杨丽萍自己对“原生态”的解释是节目取自原汁原味的云南民族舞蹈元素,尊重各民族的的元素组合:服装道具设计制作采取各民族着装的生活原型:70%的演员是来自云南各地州甚至田间地头的本土演员,等等。

在我认为,歌舞表演中的原生态有三个层面的含义。

1、原封不动,原汁原味的民族风味。它存在于民间生活当中,没有正规的舞台,表演者都是些民间艺人,欣赏的人们也是最原汁原味的劳动人民。例如傣族一年一度的火把节、泼水节等,人们都会在广场上或者是自发形成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歌喉和舞姿。他们的歌与舞都是没有经过排练的,都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喜悦,也是表演者与身俱来的才艺。

2、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时,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原生态处于灵魂的地位。它多存在于例如大剧院的舞台形式,表演者是在经过无数次排练下踏上舞台的。杨丽萍的歌舞集《云南映象》是属于第二种“原生态”,它是以原生态民间歌舞为基本素材而加以重构的民间歌舞。这种表演形式多存在于城市中,现代社会中也是比较多见的。

3、打着“原生态”的旗号,运用现代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完全彻底的改变“原生态”的本质。如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原是山西的民歌,后经改编,由斯琴格日乐演唱的摇滚版的《山歌好比春江水)展现在我们眼前,完全是另一种风味。像这样的民歌还有很多,它只保留了歌词和旋律,而风格却完全改变。

二,《云南映象》的舞台表演特点

1、《云南映象》的创作背景

《云南映象》是一部没有用故事内容作结构,却包含了所有故事内涵的大型原生态歌舞作品。全局包括天地自然、人文情怀,以及对生命起源的追溯,生命过程的礼赞和生命永恒的期盼。

云南,雪域高原与热带雨林共存,集结了全国二分之一以上的动植物种类,见证着26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

云南,一个天高气爽、山清水秀的地方,传统的歌舞习俗源远流长。当现代文明向这片“秘境”、“隐藏的土地”步步逼近的时候,这些传统歌舞、文化遗产渐渐面临着被都市文化吞噬的危险。每失去一件文化遗存就如同熄灭了一盏明灯一样:每砍倒一棵树,就像失去了一片绿荫。杨丽萍出于对这份遗产真心的热爱和热诚的保护,不是把这种文化封存起来,而是本着独创性,经典性,实验性的原则,在舞台上建造一座活动的民间歌舞艺术博物馆,这便是《云南映象》的宗旨所在。

一部有价值的艺术品往往凝聚着个人的血与泪、情与爱,这感受是别人所无法替代的。用艺术品来表现经验事物,从而救助了一些珍贵而不被重视的东西。这种东西实际上就是我们所共享的各种宝贵的经验。杨丽萍的舞蹈艺术是通过不粉饰,不造作,不媚俗的真情及深化后的真实性展示给观众的。以发掘原始情结和组合当代舞蹈语言,调动一切高原民族的舞韵而将其溶入到现代书面上来构成视觉的冲击。这样的舞蹈语言一旦引起共鸣,其艺术中的张力才具有了真正的社会意义。事实上,当《云南映象>推出之后,深深感染和打动了每一位观众,使大家的思绪随着它而震颤,情感随着它而得到升华。

2、舞蹈表演特色及重构的特点

《云南映象》实际上就是杨丽萍对家乡云南的印象。什么印象,即其为全国各族人民所共同赞誉的――神奇、美丽。云南是我国多民族边疆省份,也是古代重要的边关和通道。境内多山多水的立体生态环境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现象,共有彝、白、哈尼、傣、壮、苗等25个少数民族在那生活,多民族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同时孕育着多民族的舞蹈种类。

《云南映象》中的演员基本都是非专业的,有的甚至是在放牛的时候,因吆唱了一嗓子而被看中,被请到舞台上来的。演员们在台上积极投入,他们的身体和歌声属于地地道道的“原生态”产物,每一个舞动都是真正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生命旋律。在力求原汁原味的同时,杨丽萍还强调“变化”,并且承认至少有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是为了适应舞台表演而做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将来重新回到田间的《云南映象》的农民演员所带给云南民间原生态舞蹈的变化。

《云南映象》是由民间原生态舞蹈和杨丽萍的创作舞蹈作品两大部分整合而成。民间原生态舞蹈部分,大多是彝族舞系的节目,如铜鼓舞,花腰彝舞,葫芦笙舞等,杨丽萍的《月光》、《雀之灵》多为傣族舞系。彝族,山居、寒冷、尚火,喜欢太阳的温暖,因此,他的舞蹈大多是围着火跳的,且多爬山、狩猎,脚部动作较多。第二场中花腰彝的歌舞,旋律很美,脚上的动作很多,跳舞时一直是一个圈,这样在舞台上会显得十分单调。因此杨丽萍在《云南映象》中做了相应的改变,手上动作有了变化,以摇摆着拍手为特点,可以和别人拍,或是拍地,或是加快,这样在舞台上会更加好看:队形也有了变化,由原来不变的圆圈变成了一大横排,开始是几列入交错穿插,忽地变成一大横排于台口,台口的一大横排有忽地跪下,她们摇摆着,唱着,拍手又拍地,像儿童游戏,是那样天真、那样开朗、那样激越,观众的视线也不能不为之一开,在心灵上也受到这个民族的青春活力的冲击。虽然杨丽萍在编排中做了变化,但是她认为这种“变化”没有扭曲原生态,没有削弱,只是把民间舞的品质又加强了一步,而且这种传统艺术可能就更漂亮了。

傣族,水居,天热,爱水,喜爱月夜的清凉。它的舞蹈形式是泼着水跳的,傣族植稻,操舟,手部动作就较多,舞蹈是柔媚的,这些都是原生态造成的,是不能易位的。杨丽萍的独舞《雀之灵》更是从传统舞台民间舞的形似走向了神似,其肢体语言所传达出的孔雀之“灵性”深深地吸引了观众,至今那个拇指与食指轻轻捏合,中指到小指纤纤翘起的手型,甚至已经成了杨丽萍或者孔雀的符合象征。《云南映象》中压轴节目也是杨丽萍的《雀之灵》,她再次进行了发展变化,将个人独舞和

群舞有机地编排到了一起,并结合了新颖的舞蹈编排队形及声、光、效,使整段舞蹈充满恬静的灵性及和谐的生命意义,同时也寄托了她对圣洁、宁静世界的向往,超越了世俗,可以说,从表现形式上重构了原生态的孔雀舞。

3、《云南映象》的歌曲部分

歌舞集的大部分节目都是歌舞联手,不是舞伴歌,也不是歌伴舞,是谁也离不开谁的统一体。在云南少数民族中,彝族民歌特别多姿多彩。大体上可分为叙事歌、山歌、情歌、舞蹈歌和儿歌等几大类。

第二场中“女儿国”的歌词写到“太阳歇歇么歇得呢,月亮歇歇么歇得呢,女人歇歇么歇不得

冷风吹着老人的头呢,女人用脊梁抵住门缝挡着,刺柯扎着娃娃的脚呢,女人用心肝铺在路上垫着。有个女人在着呢,太阳出来了天就亮了:有个女人在着呢,山倒下来了,男人就扛起了……”母亲是生命之源,她用如泣如诉的叹息,如怨如慕的倾诉直接地表达了现实生活中的逻辑和真谛。日子是母亲撑起的,天也是母亲撑起的,女性的柔美与刚强质朴地统一在一起。朴实的言词充满了想象,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这段歌曲用很直接的方法表达了所要表达的中心,使舞蹈的内涵形象化,不仅使观众的接受更加快捷,而且可以深入人心。在表演当中,杨丽萍亲自演唱了这首歌曲,而且用的也是当地的方言,让观众更能感受到原生的味道。

4、《云南映象>的服饰和道具

《云南映象》中的演出服饰就是取自于云南这个多元民族文化王国。彝族服饰色彩缤纷、工艺精细、样式繁多、内涵深沉。彝族妇女服饰,永隽灵秀,红黄蓝黑青紫白诸色搭配并用,色彩对比强烈,具有东方民族服饰艺术的鲜明特色。

云之歌范文6

古乐飘飘的云南丽江古城,走出一位名叫土土的年轻音乐人。他怀着对云南优美音乐文化的追思求索,期待着“云南具有红土风格的流行音乐流行起来,让‘云南风’再次刮响全国”。他的思索和愿望汇聚于《谈谈云南的“流行音乐”》一文。2007年9月21日《光明日报》刊出后,在云南甚至全国乐坛引起了很大反响。

起因于对这篇音乐文章的热情关注和高度重视,近年来由于组队参加央视“青歌赛”而精彩亮相于全国、由于隆重推出大型民族歌舞集《云南映象》而受到世界瞩目的云南,迅速把打造云南流行音乐品牌列入文化建设重要议事日程,力求创造更多的“云南现象”。

于是,云南省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及时吹响“集结号”,云岭大地流行音乐再次蓄势待发。

一、领导重视,推进有力

在关心支持下,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的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于2008年3月正式启动。大赛以举办赛事为依托,以推动创作为重点,以繁荣文艺为目标,力争推出一批内容健康、旋律优美、特色鲜明、群众喜爱的优秀流行歌曲;最终评选出30首优秀流行歌曲,并参加2009年国庆60周年专题演唱会。

作为全国优秀流行歌赛西南赛区的主办方,云南全省的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以及西南赛区的主办工作受到了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副部长欧阳坚,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徐荣凯,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田欣以及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徐沛东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

张田欣同志亲自担任云南省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组委会主任,他明确要求,云南作为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西南赛区的主办方要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努力推动云南流行音乐创作,选拔云南本土优秀流行歌曲和歌手参赛;要切实做好西南赛区相关组织、协调、服务工作,联手共谋西南地区流行音乐发展大计。他希望赛事组织单位坚持大赛正确宗旨,规范评选标准,既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积极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努力把评选工作变成一次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变成一次普及推广优秀流行歌曲的过程。

作为云南省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组委会的顾问,徐荣凯同志对云南赛事及西南赛区工作给予热情指导、热心推动。他指出,十七大以来,云南面临文化发展的大好机遇,云南音乐应该再上新台阶,努力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现代流行音乐。他希望西南赛区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把具有民族风格的流行音乐推向全国。他具体针对如何打造云南特色优秀流行歌曲提出一系列想法:要有通俗优美、简单易懂、大众喜闻的好歌词;要有顺畅上口、体现民族元素的好旋律;要追求通俗、易学易唱、易于流传;要有现代气息,让民族音乐充满时尚化、现代感;要敢于翻新创造,让音乐生活化、让听众被吸引。

徐沛东以及文艺局有关负责人也多次在北京和前往云南的时候,对云南组织举办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给予热情帮助,诚恳提出指导意见、热心给予策划支持。云南省文联等有关负责人,则适时提出操作意见,有效推进各项工作。云南各州市有关领导也亲自挂帅,热情指导当地宣传文化战线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参与全省和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

二、精心组织,共谋实效

2008年1月17日,云南省优秀流行歌曲创作研讨会和大赛动员会在昆明如期举行。

云南省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组织机构随即成立。3月5日,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文化厅正式发出通知,对组织全省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各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明确了大赛的宗旨目的、目标任务、组织机构、工作职责、活动步骤、内容要求、评选方式、奖励办法等。

全省大赛组委会及其办公室作为组织开展全省流行歌赛的中枢机构,切实担负起组织各地力量、协调各方关系、推进各项工作的重任,使大赛体现出阶段明确、安排得当、运转有序的有利态势和良好格局。

云南省优秀流行歌赛是云南宣传文化战线共谋发展的一次宝贵机会。有关部门以及广大文艺工作者团结协作、共襄盛举,特别是大赛组委会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保证了大赛的良好实效。

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云南省音协,他们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联络协调和组织实施。大赛录播组由省电台和电视台组成,负责入围作品的后期制作、媒体投票、直播比赛等工作。大赛专家组成员负责全省各地创作培训,举行交流采风和组织评选作品等。专家组成员主要来自云南省流行音乐学会。学会于5月8日应运而生,为整个赛事注入了骨干和活力。大赛宣传组由省委外宣办负责,他们适时大赛新闻,调动省内外多家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全面投入报道,为大赛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大赛组委会还专设秘书组、策划组、后勤组,周密服务大赛各项工作。

云南各地也普遍重视和积极响应。大家充分认识到举行全省以及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的重要意义,努力把各地赛事当做全省大赛的一个重要部分,积极参与配合并力求取得好成绩,同时借助参加全省全国赛事的大好契机和有力平台,努力营造繁荣当地流行音乐的良好氛围,引导当地流行歌曲创作与演唱,促进当地音乐文化繁荣发展。

三、总结云南,推进西南

云南省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是全国大赛的组成部分,云南是全国大赛西南赛区的主办方,云南流行歌曲创作大赛必须为举办西南赛区赛事打下良好基础、积累工作经验、交流赛事信息、沟通合作想法。

当云南省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推进到一定阶段,云南赛事组委会与西南赛区的沟通协商就成为必然。这对统一西南赛区赛事的思想认识和组织工作,以及规范引导云南自身赛事活动,都具有重要作用。

7月21日,云南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在昆明召开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西南赛区协调会。文艺局、中国音协以及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市区宣传文化战线相关领导、音乐专家共聚一堂,共商西南赛区比赛事宜。会议提出,做好西南赛区的赛事,是5省区市的共同责任,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及时行动、统一标准、坚持规范、严格要求,积极创作并公平公正地选拔一批优秀流行歌曲参加全国决赛,让西南赛区选拔活动成为一次激发文艺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活动,成为一次普及推广优秀流行歌曲的过程,让整个赛事更精彩、更热烈、更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会上,徐荣凯、张田欣等领导先后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明确要求,徐沛东以及文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的进展情况,对西南赛区的组织筹备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提出指导意见。5省区市代表认真讨论了西南赛区的实施方案,就组委会人员构成、立体声广播展播、作品版权、群众投票、总决赛联播、宣传推介等具体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这是对云南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工作的一次总结,也是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西南赛区赛事的一个开始。云南组织流行歌赛的做法得到大家认可,并为各省区市组织赛事活动提供了借鉴。

8月中旬,云南省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评出60首入围作品,全省大赛结束了阶段性工作。

四、成绩斐然,影响深远

流行歌曲是最贴近大众生活、最接近大众心理,在文化建设中最具活力和渗透力的艺术表现形式。流行音乐文化已经成为影响当今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文化内容和重要文化样式。

云南音乐文化具有深厚的基础、突出的优势和显著的成果。在流行音乐方面,多年来也广有群众接受基础、创作演唱渐有发展、对外展示时有亮点。但具有云南本土特点、属于云南作者歌者的流行歌曲,总体上没有得到大规模的重视推广,缺少充分展示的平台和广泛接受的大众,没有形成比较热烈活跃的创作氛围。社会各界也缺乏对流行歌曲社会功能和艺术效应的热情关注和理性认识。

2008年以来,由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大赛组委会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媒体网络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社会各界热情关注、积极响应,全省上下联动、全面开花,云南流行音乐的社会影响和实际成效得到充分体现和纵深拓展,云南流行音乐文化得到极大繁荣和发展。

大赛基本成效之一,就是推出了大批新创流行歌曲。玉溪市组织创作和征集到市级参赛作品近200件,保山市58件,红河州63件……全省共征集到参赛作品2000多件。在入围大赛的60首作品中,题材丰富、形式多样、风格鲜明,作者参与广泛、整体质量较高、时代特点鲜明,云南气息浓郁。大批作品歌唱美好爱情、表达人生情怀、生活感悟以及表现时代精神、反映普通民生,创作风格和表现技法流行色彩较为鲜明;大批作品在题材、内容、风格、技法、手段等方面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民间色彩;真挚表达了对彩云之南的眷恋、思念、向往和赞美情怀。这对云南流行歌曲创作是一次大促进和大检阅。

大赛拓展和提升了云南音乐界的创作思维、创作理念、创作空间、创作水平,为云南广大音乐创作者提供了展示才华、激发活力的有效平台和宽阔空间。以往擅长创作其他类型歌曲的专家,努力突破既有创作理念和模式,努力靠近流行歌曲的手法、特征和风格;长期致力于流行音乐创作和演唱的作者和歌手,更加群情振奋、扬眉吐气,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创作热情,显示出大有作为的艺术才情。大赛也为云南歌手积极参与演唱活动、充分展示风采提供了有力平台,大批优秀歌手纷纷登台亮相,老歌手给人新感受,新歌手给人新惊喜。总之,大赛充分激活和凝聚了云南本土的音乐创作和演唱队伍,让他们相互交流、借鉴和启发,把个人风格和团队精神结合起来,形成云南流行歌曲创作团队形象,并发现和储备了大批音乐人才。

大赛的成效,还在于在云南激发出空前高涨的音乐创作与演唱热情,营造出正确对待流行歌曲、关心支持流行音乐的良好氛围,引导全社会共同创造音乐成果、共同繁荣音乐文化、共同分享文化快乐,既有效地塑造了云南音乐文化繁荣发展的良好形象,为西南赛区的评选推举工作和为全国的流行歌曲创作大赛提供了经验,也为建设文化云南、文明云南、开放云南、和谐云南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