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青春电影范例6篇

美国青春电影

美国青春电影范文1

[关键词]《名扬四海》;美国青春电影;歌舞励志

类型电影作为一种按照不同类型的既定要求而创作出来的影片,其风格鲜明、受众特定,在好莱坞乃至世界电影制作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其中,一种叫作TeenFilm或者YouthFilm的类型(青春电影)在后来的长期发展中取得了全球性的影响。[1]2009版《名扬四海》由Kevin Tancharoen执导,翻拍自1980年的同名电影,讲述了纽约表演艺术大学的学生为自己的舞台梦想努力奋斗,最终有人成功、有人失败的故事。我们将以2009版电影《名扬四海》为文本,从意识形态、叙事手法、人物塑造、视听语言四个方面分析其创作特点,以揭示青春电影创作的优势与不足。

一、群像式的人物塑造方法

群像式又称为人像展览式,是一种“卷轴式的平面结构”。在这种结构方式中,电影的故事线索相对复杂,充分给予每一位演员相应的戏份,诸多各具特色的表演者共同组成一个多线程、全景式的风景画,而不是以单一的线索来表现一个简单的剧情。它是一种以刻画人物群像为主,通过人物群像的刻画来展示社会风貌的结构方式。[2]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丰富影片的内容,稍有不慎也很容易面临流于表面的风险,因此非常考验导演对群戏的掌控能力与对复杂叙事的驾驭能力。然而,这两个方面导演做得都不够精彩。影片开端的处理其实非常不错,导演在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内将几个性格、观点、背景完全不同的主角初步刻画出来。然而,之后导演采取的小团体式的分叉式叙述使人物塑造板块化:詹妮和她的天才男友马可为一条线,努力却始终不能使老师满意的芭蕾舞少年凯文是一条线,梦想拍电影的尼尔是一条线,优秀的钢琴专业女生丹尼斯、贫穷的说唱少年马利克、具备优秀编曲才能的维克多是一条线,优秀高傲的舞蹈专业女生罗茜和维克多是一条线。上述诸线索中,除了最后两条线索有浅显的人物重合,其他线索之间既没有明确的相黏合,单条线索的刻画也简单地流于表层,没有进行深入的发掘,只是单纯地在自己的范围内固化成板块。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使每条线索的发展都越来越拖沓沉闷,连最后的高潮和结局,也就是毕业演出段落上大家的相聚都是团体化和板块化的,缺乏力度与深度。而这个段落恰恰应该是影片在主人公群像化以后最能展现他们之间情谊的一种最具视觉化与仪式感的手段,最能表现出一个群体共同拥有、难以割舍的青春情结的场景。[3]

导演力图以多线的形式塑造出人物群像,彼此之间却缺乏联系而导致群体性缺失,加之细节处理上的虎头蛇尾,使人物群像的刻画没有起到展示整体风貌的作用,而是出现了断层。比如詹妮过于紧张的性格描写伏笔就完全被遗忘,马利克和丹尼斯各自家庭线的戏剧冲突也仅仅是隔靴搔痒,只有罗茜的塑造稍微立体深刻一些,但也没有脱离全片人物塑造缺乏心理变化的通病。

二、鲜明的线性叙事方式

有学者认为,多线叙事不属于线性叙事,因为单一的线条已被打破,单一的时间向度已不存在。而笔者认为,单一的时间向度并不等同于单一的线条。《名扬四海》虽然采取了多条线索叙事,但它仍然属于经典的线性结构,因为它具备以现实逻辑为基准的单一时间向度,没有观众会对每个事件的发生先后产生怀疑。正如罗伯特麦基所言:“一个故事的事件如果被安排于一个观众能够理解的时间顺序之中,那么这个故事便是按照线性时间来讲述的。如果一个故事在时间中随意跳跃,从而模糊了时间的连续性,以致观众无从判定什么发生在前什么发生在后,那么这个故事便是按照非线性时间来讲述的。”[4]《名扬四海》正是以时间顺序为轴线展开的叙事。全片情节密度疏落有致,大致可以分为六部分:海选面试、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毕业。开端是海选,主要人物依次出现。发展是大一至大四,人物关系继续丰满完善,通过爱情、家庭、学业之间的矛盾冲突设置进一步展现每个人的性格与境遇。毕业典礼段落包含了高潮和结局:学生毕业,以歌舞致敬青春。这样的设置既符合歌舞励志型青春片的类型需要,也符合线性叙事的结构需要,同时具备戏剧美学带来的高潮与结局相统一的快节奏美感。

线性叙事方式作为最基本的叙事方式,难度较小,但也容易陷入模式化,尤其对于带有励志、成长标签的电影来讲,其鲜明的时间线索相当于过于明显地对情节导向进行了言说。

三、自由积极的意识形态

一直肩负着传输美国文化任务的好莱坞电影带有自己鲜明的意识形态。影片中的高中生们比起国内高中生更为早熟,他们随意进出酒吧、舞厅,享有更多社会权利,像大人一样思考、谋生,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这是由美国更为松散的家庭构成决定的,也是由其资本主义性质决定的,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独立意识使青少年们更早地面临社会压力,更早地完成了内在自我的建构。在励志主调下加入情感的悲欢作为点缀,更强调的是奋斗色彩和个人价值。

众所周知,美国社会义利观是资产阶级的首先利己兼顾利他,没有个人就没有集体。“成功,不是名气、金钱或权力。成功是清晨醒来对自己的人生充满期待,让你激动地飞出房门;是与你爱的人们一起拼搏;成功是与世界为伴,感染周围的人;是将人们凝聚在一起追逐梦想;是夜晚入眠时的问心无愧;成功是快乐、自由和友情,成功是爱。”影片中的这段台词是好莱坞个体的生命叙事最集中的书写。而中国社会义利观是无产阶级思想的舍己为人,个人服从集体。这样的意识形态差异使得中国青春电影中的个人梦想常常消解在集体洪流中,“家本位”“集体本位”的意识形态话语是一大批“伤痛青春”作品的主要诱因。尽管近年来这种现象有所好转,出现了一批反抗教条赞美理想的影片,但仍未从根本上扭转格局,虐恋、堕胎、割腕种种桥段依旧屡见不鲜。同样是堕胎,美国青春电影《朱诺》能从堕胎本身挖掘出人文关怀,而中国青春电影在小格局中裹足不前,专注于揭示青春的残酷性和强调“意外怀孕”的恶果。《名扬四海》刻画的青春是明媚的,尽管它也会有伤痛,但是青少年们有能力也有责任为自己的青春负责,仍然是坚持梦想 ,认真地完成自己的学业。这种整体基调的积极与昂扬,对个性的解放和歌颂,是与美国社会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分不开的。

本片在种族问题上也有探索,只可惜浅尝辄止。在食堂狂欢的群戏中,有一位黑人男学生和一位白人女学生在接吻,一扫而过的镜头虽然代表了导演对仍旧存在的好莱坞白人中心视域下的种族化凝视做出的价值判断,但显然太过表层化。好莱坞电影作为美国大众文化的代表,一直以来极力展现黑人不被肤色所累,依然能够成功的表象,有人指出这是一种白人更加隐蔽的占据霸权地位的“后种族主义”[5]。实际上,在大众文化和视野中的黑人确实仍处于一个相对尴尬的位置。比如大部分电影中的婚恋组合都是相同人种的匹配,即便是出现黑人与白人恋爱的爱情线,也是作为辅线出现。如果本片能在这个点上挖掘得更深一些,以此为切入点更深入地刻画这对情侣,继而从学校的微观世界扩展到更宏观的社会和人生,将单纯的校园爱情与不同种族的家庭相冲撞,想必会是不错的尝试。

四、简洁明快的视听语言

《名扬四海》作为一部歌舞青春片,其歌舞段落的拍摄最能体现导演运用视听语言对世界进行选择、组织和塑造的风格。笔者选取几个最能代表本片特色的段落,通过音乐和镜头来分析该片的“视”与“听”。

(一)“听”――音乐

首先应明确的一个概念是,《名扬四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歌舞片,而是有大量歌舞片段的歌舞青春片,与《雨中曲》《芝加哥》等歌舞片不同,《名扬四海》中所有的歌舞段落都是作为片中一个特定的情境出现的,不是一种主观臆造的戏剧逻辑,而是现实生活中的一般现实逻辑,是现实场景的再现。这就涉及了如何做到将现实性与假定性相结合、纪录性与叙事性相结合。

以餐厅段落为例,这场戏是以两名学生对于对方说唱技巧的不服气为引子,由局部到整体的全员歌舞狂欢。相比普通剧情片以对话为主的表现手段,本片采取了说唱的方式代替语言的争执,在内容上添加了音乐的引导,强化了这场戏的艺术表现力,这也是由本片的类型特征决定的。本场戏的音乐不但符合两位说唱歌手的身份,歌词参与了叙事,还和整个故事的主题结合紧密。同时,理想主义的间离感并没有过分地带走影片的现实感。除此之外,本场戏寥寥几个镜头就刻画出丹尼斯这个从小在父亲的期望下练习古典钢琴的少女对这种场合的格格不入,也对她之后放弃规则选择自我的发展做了铺垫,起到了塑造人物的功能。一方面记录了餐厅的歌舞表演,一方面参与了叙事,做到了记录性与叙事性的完美结合。

通过歌曲将抽象的情绪具化为剧作所规定的情感和主题,通过动作性的舞蹈场面抒发人物情绪和塑造整体气氛是歌舞在影片中理应起到的功能。大部分情况下,舞蹈的性质由音乐直接决定,因此音乐在歌舞励志型青春片中的地位可见一斑,需要认真打磨。制作者要充分考虑好以下这些问题:这些音乐是在什么情境下产生的?内容是什么?是有源音乐还是无源音乐?起到了什么作用?[6]如果一部影片不能考虑好这些问题,它就极有可能遭受是否“剧情不够,音乐来凑”的质疑。由此标准来看,《名扬四海》在音乐运用方面还是极具参考价值的,为之后的同类型影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视”――镜头与剪辑

影片在一开端就奠定了简洁明快的镜头风格。影片第一个镜头为空镜头,搭配字幕“海选日”介绍故事背景之后,接连几个镜头都是短促的特写镜头:吐痰、调试乐器、喷口腔清新剂、贴号码,几秒钟就刻画出海选选手的众生相和面试的紧张感。之后导演也没有采取复杂的镜头运动方式,而是以简洁的镜头和明快的剪辑相互配合,一口气推出了几位个性凛然的主角却不显烦琐,多线索快节奏地满足了观众的视觉和观剧兴趣,在需要深入角色内心时则采用固定镜头,如詹妮面试时的一大段独白,导演以最简单的正反打和固定镜头来呈现人物之间情感的交流,可谓张弛有度。

与开场和餐厅戏相比,最后的毕业典礼部分显然有失水准。剪辑中规中矩,镜头运用方面既失去了开端简洁明快的镜头风格,也没有餐厅那场戏的张力,各项歌舞演出间因为缺乏有机的结合而更像一场杂糅。镜头方面虽然采用了摇臂拍摄运动镜头,但总共只有几秒钟的摇镜头,没有发挥出器械的价值。“丰富多彩的歌舞成为增添叙事魅力的特有手段(语言),歌舞的推进也是故事情节的推进,歌舞的高潮成为影片故事的高潮,歌舞身体的展现成为影像身体的经典,歌舞的视听享受成了故事感受的动力。”[7]与同样把歌舞演出作为故事的结局和高潮,在最后一场戏中采取摇臂拍摄出大量组合镜头的《八月迷情》相比,《名扬四海》的最后一个段落实在算不上精彩,给人以虎头蛇尾、头重脚轻之感,没有起到高潮段落理应达到的效果。

综上所述,《名扬四海》作为宣扬自由积极的人生态度,鼓舞青少年追逐梦想的励志故事来看是一个好故事,作为电影艺术本身来看,仍有很多不足之处。青春电影作为一种类型电影,仍然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可能,希望本文能为青春电影,特别是歌舞励志型青春电影未来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沈小风.类型与风格:近年国产青春电影的发展[J].电影新作,2015(05).

[2] 林雪.蒙太奇式的叙事策略――浅析群像电影中的叙事结构[J].东方艺术,2012(24).

[3] 沈小风.类型与风格:近年国产青春电影的发展[J].电影新作,2015(05).

[4] 杨世真.重估线性叙事的价值[D].杭州:浙江大学,2007.

[5] 刘静.银幕上的奴隶制表征(与错误表征):当代好莱坞电影与美国(后)种族政治[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

[6] 何润洲.浅析歌舞片的音乐运用[J].电影评介,2001(07).

美国青春电影范文2

[论文关键词]青春类型电影;青少年形象;心理特征

在美国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中,青春类型电影(也被称为青少年电影、校园电影或者成长型电影)一直备受美国乃至世界各地青少年观众的喜爱。尽管几乎从未被视为影迷中最富洞察力的骨干群体,青少年却无疑是最为有力的好莱坞青春电影票房的保证。这些主要以青少年生活为题材的电影,尽管故事风格不同,表现手法多样,但却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了美国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及生活状态。而当代的美国年轻人,作为多元化的一代,在美国青少年电影中也折射出了不同类型,风格迥异的青少年形象。最容易为观众拍手称赞的青春电影为青春励志型电影,它给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不怕挫折,并充满热情的青少年形象。在这种类型中,青春成为主题,青春片是一种并不纯粹的电影类型。如果把它放到一个世界性的类型参照系中.它既不像西部片那样有着明显的视觉符码,也不像歌舞片那样有着固定的外部表演模式.甚至也不像喜剧电影那样谈得上有稳定的风格效果。在青春片那里,只有一些通常的母体式的主题类型或某些常见的环境标志。如家庭、校园。确切地说,青春片更接近于一种题材,而励志则成为叙事的主线,成为主体的行为动机。这类电影多以喜剧为主,尽管剧情有时落人俗套.却丝毫影响不了人们对于此类电影的热衷。作为涉及机能与情感的作品,好莱坞青春电影尊奉着一条体现在所有幽默中的心理规律,即它们令观众身心放松。这也成为青春电影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青春励志片之所以近几年来在美国、日本等国大受欢迎,并受到极大地关注。这和它自身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密切相关。人物角色的错位,必然产生一定的喜剧效果。贬低、不一致、机械作用和解脱之感。都是笑的源泉.而这些源泉绝不是详尽无遗的了。不过,在这些源泉当中。最巨大的源泉无疑是不一致。俄国著名哲学家别林斯基(v.G.Belinskiy)在诗的分类中也曾说过:“喜剧的内容是缺乏合理的必然性的偶然事件。是主观幻想的世界或者似乎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现实的世界。”喜剧的主人公是离开了自己精神天性的本体性的人们.“喜剧的实质是生活的现象同生活的实质和使命之间的矛盾”。在这个意义上,生活在喜剧中便表现为自我否定。在青春励志片中,就出现了这种“不一致”.作品的内容都是“缺乏合理的必然性的偶然事件”,从而产生了喜剧效果。

以爱情为主线的美国青少年电影也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校园电影。在动人的校园爱情故事中。这类电影给我们塑造了充满活力并纯情浪漫的青少年形象。而好莱坞的一些青春片中青少年的浪漫形象则由于好莱坞的商业机制而表现为另外一种特点。上个世纪90代中期以后,好莱坞的青春电影进入了一个高产期。在这个时期,《一吻定江山》《我恨你的十件事》《美少女啦啦队》等一批描写高中生生活和初恋故事的影片相继问世。

青春电影是关于青春的,所有上文提及的影片都包含年轻的角色以及他们特殊的问题和生活方式。很明显,影片中的这些设置都是为了吸引年轻观众的。然而,和日本唯美、青涩、浪漫的青春电影有所不同,美国的青春类型影片非常注意将校园文化和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因此在这些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年轻人健康美丽的形体和优美动感的舞姿;可以欣赏到在年轻人中受欢迎的流行音乐和摇滚乐:可以听到高中生流行口头语:而生日派对、毕业舞会这些高中生活必不可少的场景也频频出现。再配以初恋的故事,青少年的形象在这些影片中显得浪漫又不失幽默和时尚。很显然,好莱坞青春片中青少年的形象的这些特点与好莱坞的商业体制是分不开的。定位于暑期档、以青少年为主要观众的好莱坞青春电影。制作时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目标人群的欣赏口味,生产出一个个带有明显商业特征的浪漫故事。而青少年也乐于在观看这些人为的浪漫中得到青春宣泄,并从片中青少年的形象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清新浪漫的青少年形象之所以在美国青春电影中一再出现,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不无关系。可以说,青春期是青少年对异性的心理需要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时期,也是最容易并最渴望与异流、了解并成为朋友的时期,应该说青少年在青春期出现对异性朦胧的情感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爱情也因此成为青春电影中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而这种情感因为初涉人世而显得更加美好和浪漫。初恋的故事往往因为其所表现的不掺杂其他因素的纯粹的爱情而令人感动和流连。

除了正面形象的塑造,我们在许多美国青春电影中也看到了各种叛逆的,堕落的甚至走向毁灭的人物形象。这就是被称为“青春启示电影”(youthapocalypsefilms)的亚类型片。青春启示电影有个特点,或者破坏力急剧爆发,或者受到压抑直至毁灭。美国白人青少年在此类影片中总是被塑造为这样一种形象:他们往往具有病态的暴力倾向,并对现实和未来表现出骇人的冷漠。进一步说,被认为与这种对病态的暴力和的渴望相一致的,正是他们对于白己的白人青少年身份的认同需要。这一片型完全不同于曾在美国80年代流行的平庸青春片。青春启示电影常常受到一部分年轻观众的狂热追捧并享有无上地位,其中某些影片也同时获得了惊人的票房和评论界的赞誉。

这些走向毁灭性的青年形象的塑造暗示了我们最深切的社会和个人的焦虑。那就是:性恐惧、社会失序和青年人前途黯淡。这些无疑在不同层面影响着部分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和方式。而媒体对于对少年犯罪、暴力和性的大肆渲染和夸张,艾滋病的威胁等等对于尚处于青春不稳定期且模仿力很强的年轻人来讲,无疑会受到极大影响。因此在青春启示电影所呈现的特定媒介环境中,青春期及其相关问题应当被视作某种社会现实而得到力求真实的反映和重新思考。

电影《半熟少年》没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故事,其情节展开也并未遵循常规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反之,影片记录了“不算主角的主角”几位生活在都市中的少男少女24小时之内的生活状态。影片追随其男主人公们在曼哈顿的街上和公园里游逛,记录他们追求女孩、偷啤酒、闲逛、玩滑板、消磨时间、买、吸毒和斗殴。尽管他们有不同的社会背景,然而这些男孩的不同种族的身份设定却受制于他们所共同拥有的百无聊赖和对性的追求与沉迷。他们的欲望大多数都围绕着性:追求它,保有它以及对自己曾有过的性经历的自吹自擂。影片还表现了女主人公珍妮的遭遇。当她被确诊为感染了艾滋病时,她试图寻找泰利,正是泰利将艾滋病毒传给了她。泰利并不知道自己患有艾滋病,更不知道他已经传染给珍妮。在影片结尾,当珍妮找到泰利时,他正在奸污下一个纯洁的受害者达茜,而且很可能也传染了她。然而,当珍妮发现他们时,她自己已经因服用而变得茫然麻木,所以并没有对此加以阻止。

这些少年的所作所为,加上他们不断提及的,所表现的正是我所认为的“年轻身体的破坏力”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些少年对他们自身及其体液的失控是一种表层的、象征性的失控,而这实际上是对于他们的“反叛的”行为的巧妙隐喻。

而曾在美国创下超高票房记录的《美国派》《大学新生》等所谓青春性喜剧类型的电影,则以轻松幽默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另外一种另类、特别、颠覆传统,但并非走向毁灭的年轻人的形象。性既是好莱坞青春片的心理学规律的一部分,也是其社会学规律的一部分。好莱坞青春片中的其他身体机能亦然。以《美国派》为例,这部影片因为它对于传统观念的颠覆和戏剧性的故事而大受人们欢迎,片中的四个高中生也受到了青少年观众的狂热追捧。有人认为,这部影片使用的狠衰的语言和以色情为基础的滑稽场面显得过于粗俗。但不管怎么样,人们不得不承认,在它之前,还没有哪个银幕形象能够把青少年的性焦虑表达得如此幽默和透彻,因此这四个高中生受到青少年观众的喜爱也是必然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青少年形象的出现也是颠覆性的,它消饵了青春电影中“浪漫”与“毁灭”两种形象之间的界限。《美国派》中的主人公撕破了浪漫青春片中异性之间温情脉脉的面纱,对于性采取了直言不讳的态度;另一方面,和反映青少年问题的电影不一样,性在《美国派》中被处理得理俗而又清澈,丝毫没有罪恶感。

美国青春电影范文3

关键词:国产青春片;主题简化;人物模式化;现实碾压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2-0080-03

作为一种类型电影,青春电影因其火爆的票房收入、以及每每上映都能引起的高讨论度,甚至能形成某种文化和社会现象,而成为目前国产类型电影行列中极为引人注目的一种。青春片作为一种在美国已经发展成熟的类型电影,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根据不同的国情发展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模式。作为相对年轻的艺术,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对人类自身的发展有着最深切的关注,而青春是每个个体都必须经历的过程,青春的话题永不过时,并能够最大程度地引起共鸣。

青春电影的定义呈现一种多元化的态势,“从年龄阶段和题材来看,就是指反映青年人及其生活、爱情、心理需求和精神风貌的影片”[1]。目前,对青春电影的定义仍然有着比较大的弹性。进入21世纪之后,青春电影在我国电影市场以《杜拉拉升职记》《将爱情进行到底》《失恋三十三天》《爱出色》《山楂树》等一批电影的喷发为开端,随后形成了观影热潮,并持续至今。这批电影都以表现青年人的成长经历为主,并且主要针对青年观众群体,因此可以将他们看作是青春电影在新世纪之后的一种集中展示。本文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21世纪之后的青春片发展现状上,虽然当前我国的青春电影发展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态势,但是其口碑和票房的成绩并不成正比,为了青春电影未来的发展,尤其是其作为一种新兴类型片能够更加的成熟,对其现状的讨论是极有必要的,厘清现状才能对其未来的发展有更清醒的认知和思考。

目前我国青春电影在主题、人物模式上都出现了一些固定化和同质化的趋势。

一、主题向度上的压缩

青春电影的母题永远与成长分不开,不管是美国的青春喜剧电影、日本的青春残酷电影、韩国的青春浪漫电影,在主题上都以表现人物的成长为主。成长的经历对于青年来说,包括各个方面的成熟和发展。美国青春喜剧电影中,展示性的懵懂和冲动以及对两性关系的探讨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维度;在日本的青春残酷电影中,青春期的不安以及在青春期遭受的伤害和引起的情感爆发都显示出了成长中残酷的一面;而韩国和泰国的青春电影则主要体现情侣之间浪漫的感情经历,尤其是泰国青春电影在展示少年男女懵懂的初恋时更是做到了全方面无死角的浪漫营造。各个国家的青春片都有自己较为突出的一面,纵观世界各地的青春电影,在主题上的呈现可谓是多种多样,纷繁复杂,但反观我国的青春电影在主题上的表现虽然也与成长有关,但是其成长的面向却呈减少的趋势,总体表现为:成长的复杂性简化成了爱情的单一性。

20世o90年代以第六代导演为主拍摄了不少青春电影,这些青春电影以展现边缘人物的颓废和现实,尤其是都市对青年的压迫为主。而进入20世纪之后,我们可以从《杜拉拉升职记》《爱出色》《失恋三十三天》《如果爱》到最近引起较大轰动的《小时代》《七月与安生》等大量的青春电影看到,对爱情的展示,尤其是展示青年女性的爱情经历成了青春片主题的很大构成部分。青年女性在爱情中遭遇挫折、颓废到底再重新开始,战胜自我并收获一段完美的感情成了青春电影主题的主要表现。青春片目前流行着一种“爱情+青春”的模式,虽然也有不少青春电影有不一样的表现,比如《少年班》《观音山》《中国合伙人》等,但总体而言,不管是从话题讨论度还是票房成绩都无法与《杜拉拉升职记》《北京遇上西雅图》《一夜惊喜》等影片相提并论。

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与现实对抗、对自身的认识、在情感中的体验和经历等,而且情感也是多方面的,不应该单单只有爱情。在将青春和成长作为表现主题时,国产青春电影压缩了青春的多面性和简化了成长的复杂性,仅仅在爱情一个维度上对青春中的成长进行了表现,实际上是一种不自觉主题简化。

二、人物形象塑造的模式化

在类型电影的创作中,人物类型总有固定的特征,例如,西部片中沉默坚毅不被他人理解的牛仔、黑中对男主角造成伤害的蛇蝎美人等。类型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识别和鉴定其所属类型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青春电影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在主题简化为爱情的前提下,也渐渐有了模式化的痕迹。1.暂时遭遇困境的女性。《北京遇上西雅图》中的文佳佳、《北京爱情故事》中的沈彦、《摇摆的婚约》中的王顺佳等。她们在电影中往往都深陷困境,不管是精神状态还是生存现状都已跌至低谷;2.作为助手的闺蜜(同性/异性)。《失恋三十三天》中的王小贱、《我的早更女友》中的林舒儿等,助手对主角的帮助为主角重新振作提供了重要支持;3.作为拯救者的男性真爱。《北京遇上西雅图》里的Frank、《摇摆的婚约》中的张俊浩以及《我的早更女友》中的袁晓鸥等。他们都以踏实稳重的面貌出现,默默关心女主角,陪伴其渡过最艰难的时刻;4.作为反面角色的前男友。《我的早更女友》中的刘,《摇摆的婚约》中的吴巨源等。在电影中,女性遭遇了来自方方面面的打击,其中一项主要打击就来自前男友的背叛,在疗伤的过程中,闺蜜或作为拯救者的男性真爱会帮助她重新树立起信心。这种相对固定的人物模式和人物关系折射出得是一种更为浅层化的情感处理方式。相比较20世纪90年代的青春电影,对青年形成压迫的都市和父辈都已经不是描述的重点。尤其是父辈形象,更是从主要阻碍力变成一种模糊的背景式点缀,或者不会出现,或者已经成为了青年主人公的帮助者。《少年班》中的孙红雷所饰演的周知庸就是如此,他帮助几个少年天才在苦闷的成长过程中整理思路,树立信心。青春电影在对人物进行塑造的过程中,人际关系之间的张力已经不来在于长辈或者都市,更多的是来自同辈或是自己内心。而情感浅层处理方式形成的原因更多的是由于审美现代性的影响,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所尊崇的理性不同,它强调“感性主义、个性主义、神秘主义、多变和短暂,来反抗日益合理化和刻板的日常生活”[2],审美现代性体现在影视作品中就是与社会现实的紧密勾连,在青春电影中就表现为消解了宏大主题和历史沉重感之后,对个人情感经历投入关注的小叙事。

电影类型的发展离不开本土生存语境和本土文化的滋养,也离不开“共同伦理”[3]。因此,青春电影中不自觉的主题压缩和人物模式的固化实际上也受到中国电影整体环境和现实社会的深刻影响。在展现爱情的态势上,青春电影呈现的是一种对青春的回望姿态,不管是主题展示,还是人物成长都强调对美好感情的渴望和珍惜,这与青春电影所处的整体环境有关。其中,导演特点、观众群体以及市场的需求都是青春片所经历的现实组成部分,而这些现实正以一种碾压式的方式对青春电影形成影响。

三、现实的碾压式影响

(一)新导演的首选题材

纵观我国青春电影的发展,我们会发现拍摄青春电影的大多都是新导演,新导演选择青春片作为自己的入市之作,存在着便利条件:第一,年纪上的接近,毕竟对于新导演来说,青春既是一种不远的情感经历,又能够与观众很快在电影院中形成情感共鸣;第二,明星偶像的光环辐射。对于年轻导演来说,选择明星更能符合青春电影的气质,以及可以享受明星偶像所带来的话题讨论度。目前,我国的年轻一代演员已经崛起,流量小花小生们不仅个个再带话题,更因为其年轻的资本除了能在电影中表现年龄跨度时,减少尴尬贴近人物,还能凭借其强大的粉丝吸引力,对票房和话题做出巨大贡献。例如《小时代》中杨幂、郭采洁、柯震东、陈学冬等明星群体,以及《致青春2》和《夏有乔木雅望天堂》中的吴亦凡等,都因为明星本身强大的粉丝凝聚力和话题号召度,使得电影在上映之前就已经收获了超高的关注度,形成了粉丝电影的新现象。有的明星甚至还可以通过打造个人人设,形成一种青春电影标配一般的存在,例如,白百何就成了青春电影的典型个人形象代表。除了看中明星偶像的影响力之外,不少年轻新导演还从文本改编出发,挖掘已经成熟并拥有巨大受众的小说或者网络文本,这些网络文本和小说本身也是某种明星,拥有强大的粉丝受众,能为电影提前带来关注度。因此,不管是从自身考虑还是操作的可实现性来看,青春电影都成为新导演的首选。

作为新导演的首选之作,青春电影虽然在表现主题、人物模式、以及故事发展上有彼此重复的嫌疑,但大量的拍摄也客观上能对此种类型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模仿之路道阻且长,但在探索和发展中总有个人风格出现的一天。

(二)类型构建的正反影响

目前我国对类型电影构建的强调,不管是从市场实践还是理论建设上,都处于摸索发展的阶段,已经成熟的类型模式并不能够直接引入国内进行照搬,还是需要结合实际国情进行本土化的改造,更不用说类型电影作为一种在美国发展并成熟的模式,有自身一套完整的公式,这些公式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每一个表现元素都深深刻着美国文化的烙印。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不同,有自身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取向,因此在对国外类型电影的模仿过程中就有可能在价值观取向上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不少青春片就展示了一些较为边缘的事件和道德面目模糊的人物。例如《一夜惊喜》中对的展现就是如此,金依萌接受的是完整的好莱坞电影教育,所以在她的电影中,一个关于之后寻找孩子父亲的故事就大方自然地呈现在电影荧幕上,《北京遇上西雅图》中主人公文佳佳是一个被包养的金丝雀,其本身的人物设计存在着一定的道德缺陷,虽然的故事用喜剧的手法来呈现,金丝雀最后也摆脱了自己的身份重新寻找到自我独立和健全的人格,模糊和软化了电影可能带来的争议,但这种情况还是折射出我国电影自身就存在着对健全电影审查机制的呼唤。目前类型构建的意愿是强烈的,尤其是新导演作为一群深受好莱坞规范类型模式影响的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对国外的模仿是有意识的,但在文化结合的角度上面,未来需要更多地磨合和实践。

(三)现实困境中的突围

1.影分级审查机制的不完善

由于分级审查机制的不完善,国内青春电影无法像美国青春喜剧电影一样,放飞自我,展现生理方面的需求,也不能表现过于残酷的青春而引起社会的不安,因此希望通过青春电影实现对人生和对社会的深刻反思,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这样的困境中,青春电影在成长向度上的选择自然就变得比较少,虽然也有一些优秀的青春电影向观众展示了更多关于青春的多面向,例如《少年班》关于高智商少年的压抑青春、《观音山》中充满迷茫困惑的青春、《七月与安生》里尽力探询女性个人成长和独立的青春,但大部分青春电影迫于一定的审查压力只能将主题压缩在爱情上也是不争的事实。

2.对社会热点的关注

在当今社会中,有关情感的热点中有一种所谓的剩女焦虑,随着女性在现代社会中地位的提高和能力的提升,她们对婚姻和情感的包容度和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女性结婚年龄总体在后延,而影视作品热衷于及时反映社会热点。在青春电影中除了热衷表现对剩女群体的现状以外,还慢慢衍生出对女性的成长过程和自我认知的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可以通过对电影中的人物进行情感投射,来获得短暂的满足,而其他普通观众也乐于在电影中观看现实里相对熟悉但经过包装更具戏剧化的生活和情感热点。

3.观众的构成和市场的需求

对青春爱情的回望以及对美好感情的强烈呼唤,也与观众的构成有很大的关系。因其题材的年轻化,青春电影主要针对青年群体,70、80、90是青春电影的主要受众,70、80后已经步入社会进入中年阶段,压力和烦恼成了平日生活的常态,因此在现实重压之下对无忧无虑青春的回望就成了一种想象中的乌托邦,体现在青春片中就是放肆的撒欢、尽全力的追爱、以及不论在爱情中受到什么伤害都能得到弥补和释怀,这些单纯浓烈的感情使得观众能在观影时纾解情绪释放压力。《匆匆那年》《致青春2》《北京遇上西雅图》等都大肆描写了这样的情感状态,因此也引起了一些吐槽,网友们吐槽“逃婚、堕胎、打架可不是我们的青春”。因此近年来,青春片除了上述比较激烈的情感表达之外,也出现了不少小清新之作,强调校园生活里的朦胧单纯,例如《青春派》《初恋未满》《同桌的你》等等,也赢得了不少观众的青睐。

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电影热衷于在电影中描绘都市的繁华生活以及营造奢华的环境氛围,对物质的展现和迷恋不再仅仅作为点缀出现在影片的环境背景中,而是摇身一变成为许多青春电影占据大篇幅叙事的出场者,例如《小时代》系列中对名牌奢侈品的展示,使得名牌奢侈品也成了一个不在场但是对剧情的发展有影响的“人物”,对物质的过分追寻使得影片的叙事出现了巨大的漏洞,人物情感冲动,形象塑造僵化,对青春电影的发展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

当代的青春电影尽管存在问题但也无法掩饰其火爆的现状,未来青春电影的发展需要依靠创作者、观众、电影市场和审查机制的共同成熟和完善,目前青春电影能体现出类型模式创作的自觉性,但观其总体的现状,其实国产青春电影并未完全成熟,在创作中对类型模式的追寻与其说是一种不自觉的共同选择,更不如说是对现实的妥协,未来如何理清东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如何在本土化的实践中更进一步,青春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刘卉青.一如倒影,一如梦境――论亚洲青春片的精神内涵和故事类型[J].当代电影,2014(6):86.

[2] 陈定家.审美现代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39.

[3] 郝建.影视类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 陈犀禾,程功.“新都市电影”的崛起[J].社会观察,2013(6).

美国青春电影范文4

一、何为“青春’,何为“怀旧”

追根溯源,青春电影是从美国的校园电影开始发端的,20世纪60年代传入日本,70年代末“青春片”的概念由日本影评家首次提出[2]。青春是电影艺术在任何时期都要呈现的永恒主题,也是在众多类型电影中能满足年轻人观影期待的一类电影,主要是以青年人为主体和表现对象,描述其生活和心理状态。然而青春也有许多形式文本的展示,近年来怀旧题材的青春题材电影文本较其他类型大受观众欢迎,一个重要原因离不开导演对怀旧风格的营造。

怀旧(也称为怀乡、乡愁等),英文的对应词是nostalgia。从西文词源角度考察,nostalgia源于希腊语的nostos和algia。Noostos是“返回家园”之意,algia即痛苦的状态,连起来便是指渴望回家之痛苦;后发展为病理学用语,又指“相思病”,包括沮丧、抑郁,甚至倾向自毁情绪等情绪的疾病;及至近代,“怀旧”的含义已经逐渐远离医学等应用范畴,指向个人的意识和社会文化趋势,被当做“某种人类疏离(estrangement)的基本状况”来谈论。[2]现实生活的缺失和快节奏的历史变迁和发展也是怀旧产生的重要因素。在面对惊慌失措和未知的未来面前,人们往往选择对已经逝去的岁月时光进行怀想而得取心理安慰,获得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

“怀旧给人们带来的并不仅仅是故事性,通过对那些过往的、色彩斑斓的、表象的重现,它营造出种种近乎真实的历史幻象,把观众带入到自己对过去的个体经验中去。这个过程中无疑会有作者的痕迹,但这里要强调的是读者的参与性。这个“参与”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对作者意图的“机械式”接纳,而是一种掺合了读者的个体经验的主观接受与共鸣”。[3]

二、热衷怀旧消费的时代背景

在全球化思潮的影响下,消费主义借助市场化进程正在改变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和价值取向。[4]以中国的现状而言,文化消费者本身是多层次的,大众的流行文化可能并不高雅但大众也有自己的精神需求,娱乐和休闲方式。人除了政治的,社会的属性外,还有私人的,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属性,当人变得越来越自由,越来越丰富后,人的自主性,自律性也会相应提高。[5]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发生着巨大改变,社会构造,社会形态,生活方式以及消费方式。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的消费者,当人们的怀旧心理转化到消费活动当中,“怀旧消费”也就应运而生。[6]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快节奏,多变动,高竞争,过度紧张。人们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心理压力增大,精神生活相对匮乏,因而对情感的需要日趋强烈,在消费领域中直接表现为消费者的感性消费趋向。这种趋向表现在商品上,要求借助商品实现其寄托情感、展示个性、交流沟通等感性消费的需要。[7]在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消费领域,怀旧消费体现在消费群体对某一年代产品的追忆,比如“80后”的“梅花牌运动服、海鸥相机、回力胶鞋、蜂花洗发精等等在淘宝上也掀起一场复古风。在电视剧、电影、音乐等视听文化领域,蓝精灵、变形金刚、奥特曼、水冰月这些卡通是80后童年的符号。央视春晚小虎队再次相聚重出江湖演唱熟悉歌曲,让那个年代的观众们飙泪感动。无论是《80后》、《致青春》《同桌的你》还是刚上映的《匆匆那年》,能够获得观众飙泪捧场,究其原因之一是一种特定时期情感的祭奠消费。这几部影片将青春与90年代末至新世纪的中国历史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时代的乡愁,一个建立在种种流行消费符号基础上的轻盈的时代,这是80后青春怀旧片盛行的根本秘密。[8]

三、唤起观众“匆匆那年”的集体记忆

集体无意识理论是荣格提出的,他认为人的心理是由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构成的。他指出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存在以来,甚至可以说是有机体存在以来,亿万次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心理沉淀,它经由种族遗传的方式传达给个体。它将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分为许多种,有对罪恶的集体失语,有对不良现象的集体麻木,有对消费的集体从众参与。集体无意识包括情感认同和原型建构两个部分,我们拥有相同的成长经历,比如青春的阶段,因此会因为他人的青春经历而移情到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而达到情感认同的效果。情感共鸣和认同是吸引观众观看电影文本的一个重要吸引点,根据数据调查,50%的观众认为这些青春怀旧电影吸引他们的地方是“那一段青春”,就如《同桌的你》的宣传语“同哭、同笑、同青春。”网络上流行的80后怀旧话语,主要表现为各种暴露年龄的流行文化符号集锦―童年游戏、玩具、电视剧、动画片、语文课本、英文课本、流行歌曲、明星、零食等等,引发同龄网友的集体记忆狂欢。

认同的焦虑和认同的危机在每一代人中都始终存在,每一代的青年人可能都会感觉到自己处在一个转型期,如我国学者所说:“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当前这样,人对于自身如此地困惑不解”。[9]从《致青春》到《匆匆那年》,80后无疑是最大的观影主力。影片中那些有关校园的回忆,成为已过或将过而立之年的他们,最美好而温暖的回忆。成长与改革开放以来的转型期,毕业后面临巨大的压力,生存危机带来的焦虑如影随形,80后门走出校园的经历并非都那么美好。无论是青春岁月那青涩而美好的初恋,还是步入社会后的悲凉无奈的选择,青春怀旧电影用最敏感的的记忆触碰着他们的过往曾经和人生阅历。他们的生命充满挣扎和失落:学业、工作的竞争,婚姻家庭等各方面的沉重压力,让他们慢慢无奈的输给现实,放弃梦想,没有浪漫的生活情调,也没有时间浪漫。

(一)叙事主题:现实照进青春,变为记忆

《致青春》、《同桌的你》以及《匆匆那年》都有着相似的开始及结局。唯美的校园爱情,烂漫放荡不羁的青春开场,滑稽幽默的打笑噱头,男女主角虐心的情感纠葛发展,毕业成熟后的遗憾错过。《致青春》为这类电影精彩开场,虽然《同桌的你》、《匆匆那年》有着与《致青春》一样的剧情发展模式,却依然获得观众认可,综其缘由是触动观众的永恒主题:青春与爱情。

《致青春》中郑薇在晚会上那首《红日》的激情告白,《同桌的你》林一与周小栀在婚宴上的深情坦白,《匆匆那年》中,陈寻对方茴的声声呼唤,都成为影片的经典之处,让观众情绪达到起伏高潮,泪流满面。让观众记忆起自己的那段逝去的青春,一去不复返的的“匆匆那年”,以及不曾忘记的“同桌的你”。

(二)电影语言:怀旧青春的奇观化呈现

大多怀旧的盛行都离不开形式媒介,视觉形式化是现代怀旧形式化的主要表现。[10]《致青春》被媒体称为“内地十年来最好的青春片”,电影粗减版被北京电影学院评为99分,创该校导演系硕士生毕业作品历史最高分。真实唯美的怀旧情调的“电影化”呈现,承载着观众们怀旧情绪的消费。“美是客观现实带给人类意识的一种主观经验。”作为个体情感体验的怀旧之美,强调将回忆作为审美心理基础,将感伤之美与彼岸之美作为审美心理指向,[11]怀旧审美的特质也同样影响受众的日常生活。电影理论家贝尔?巴拉兹认为“从审美心理生成的角度将电影与观众的关系解释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人对电影影像的感受,除了消极地依靠视像残留原来的生理作用外,还存在着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观看者是制片者的一个合作者”,“电影不存在于银幕,只存在于观众的头脑里。”[12]不论是《致青春》、《同桌的你》还是《匆匆那年》都在道具与画面处理上体现那个年代的印记,将怀旧情调体现的淋漓尽致。例如《致青春》中,主创团队为了契合时代背景,精心挑选了独属于当时的特定物件向那个时代致敬,为此由赵薇带领工作人员在南京的大街小巷摆起收购90年代物件的地摊儿,拍摄一部真正属于中国大陆式青春的追忆影像。上下铺的宿舍,随处可见的当年几乎人人都有的回力帆布鞋、梅花牌运动裤、牛仔背带裤和时髦的中分发型,红白游戏机和BP机,这些那个年代的道具随意的流露着幽默的情趣。

剪辑控制着影片的整体节奏,声音同样决定着影片的节奏。在《致青春》中,音响体现着影片的真实感,音乐则承载着时代气息。绿皮车行驶的声音,新生入学时广播里的声音,女生宿舍楼里的吵闹声,宿管大叔煮鸡蛋的声音,电视机里传出的《新白娘子传奇》的对白声,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自己曾经的生活中,真实而鲜活。在女神阮莞第一次出现在荧屏,走在大学校园里,山羊皮乐队演唱的《So Yang》作为背景音乐伴随着男生的口哨声响起,与快节奏的跟镜头完美结合,让人内心震撼。山羊皮乐队是青春的代表,代表着70、80后一代人已经逝去的青春,也呐喊着这一代人对美丽青春的怀念与向往,向往那种无所畏惧的潇洒人生。

四、新时代消费群体的“致青春”

(一)青春消费主体―“80、90后”

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中国青春电影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特别是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在“全媒体”时代语境下,青春电影更加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新一代的电影人正痴迷于更加自我的青春叙述,展现残酷或无聊的青春经验和成长的精神历程,因为影片受众群的接受需求与兴趣的不断变化,也使得青春电影业在渐渐地产生变化。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中国电影不但票房在稳步的增长,同时电影观影的人次也在逐渐的增多,在当前的观众群体构成中,年轻的80后与90后群体已经成为了电影消费的主体,从近年来众多的现象级电影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轻的电影消费者正在用他们手中的电影票改变中国电影的格局和走向。正是因为电影市场中有一大块属于年轻人的市场空间,所以主打青春题材的电影就成了迎合这部分观众的最佳选择。根据艺恩咨询年度报告,19―30岁年龄段在2013年、2014年正是中国观众的核心观影人群,可见低龄化观众是青春电影的消费主力。和以第六代导演个人特色鲜明的青春电影相比,近年来国内出现的青春电影逐渐淡化个人色彩和时代特色,开始更加追求受众的群体体验。

(二)消费青春主体的核心―女性市场

观众群体定位上找准目标,那就是专攻女性市场。数据显示,如今女性对票房的贡献比已超出50%,七夕档、三八档更是女性表现最佳。今年上海电影节上,主办方组织的论坛《如何让电影征服“她”》,直接阐明女性观众是如今电影消费市场主力军。从《致青春》到《同桌的你》再到《匆匆那年》,这些青春片无不吸引了大量女性观众,《致青春》票房达7亿,《中国合伙人》票房达5亿,《同桌的你》票房也达4亿。此现象出现的重要背景是中国女性目前已构成电影消费的主力人群。特别以年轻女性为目标观众的电影,具有相当可观的市场潜力。增强最近的《匆匆那年》也是针对女性观众的代表性影片,这几乎成了研发青春片的一条最佳出路。

五、多元化的营销策略

电影营销在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今天也越为重要。在电影市场最前沿的实践环节,电影的营销理念也在日新月异的发生着改变。病毒营销、视频营销、新媒体营销、大数据营销等新鲜词汇相继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也为电影市场的崛起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一)明星效应

华语乐坛天后级人物王菲献唱主题曲,为电影迅速预热;赵薇借助好友黄晓明制造话题,呼应“青春”主题。导演赵薇,曾经的“小燕子”本身就是对青春的记忆。这些都为《致青春》做了有利的前期宣传。不仅《致青春》这样,《同桌的你》在高晓松高校行的活动中对该影片进行宣传,将自己的歌曲与这部电影串联在一起进行宣传,影响力极大。《匆匆那年》王菲主唱主题曲则也成为该电影的宣传亮点,勾起观众的回忆。因此观众在看影片前会发出“致那年的小燕子”、“匆匆那年的天后”的声音,赵薇和王菲也代表着80、90后这一代人的青春回忆。

(二)新媒体宣传平台

电影作为一件商品,跟其他商品一样需要系统的营销方式及营销平台。媒体营销是电影营销中很重要的一种,包括广播、杂志、电视、网络等。新媒体兴起后,网络很快成为电影营销的重要手段。它传播信息速度快、信息量大。这些优点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从新媒体方面的传播来看,社会化、本地化、移动化所形成的即时化传播,可以通过互动、分享等行为获得来自受众的反馈。

微博是一个新兴的、重要的新媒体。电影的微博营销信源一般有三种:电影的官方微博,名人微博,专门的营销账号。电影官方微博及时动态并且做好互动,官方微博在花絮和海报的内容和形式上也非常注重开放性和话题的吸引性。通过微博大量剧照,以及电影筹拍、开机等全过程引起大家注意。电影中台词、剧照、精彩片段预先推向网络,还有对“青春”概念大规模的媒体营销,使全民参与到电影的宣传当中。

美国青春电影范文5

【关键词】 左耳;青春电影;审美艺术;青少年教育

近年来,青春电影大热,从一个小众电影类型一跃成为占据电影市场半壁江山的热门母题。自《那些年》至近期的《匆匆那年》、《同桌的你》、《左耳》等青春电影以其细腻唯美的镜头、扣人心弦的音乐、清新动人的故事、感情真挚的独白,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受众,引领了当代电影风潮。

一、 青春电影的审美艺术

青春电影首创于好莱坞,经由国内第六代导演的青春书写,成为当代电影市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青春”是青春电影的永恒母题。蒙太奇、长镜头、连续性剪辑、溶化、光线……光影世界与文学语言交融,再现了一段段奇特的非线性叙事青春。

对于大多数青春电影而言,电影本身是一场90分钟的穿越体验,带领受众重回故事的小黄花飘荡的那一刻,获得精神上的审美愉悦感。因此,细腻唯美的镜头语言、平淡自如的叙事方式、清新自然的校园故事、色调柔和的电影画面、纯真阳光的电影人物、扣人心弦的主题音乐、感情真挚的内心独白……成为青春电影的普遍审美特征。

《左耳》改编自饶雪漫的同名原著,在审美艺术方面既与其他青春电影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为青春电影注入了一股活泉。影片开篇便是一段独白。在这段独白中,我们触摸到了女主角李珥单纯的内心和真切的爱慕。由这一根线,慢慢编织一张网,从而牵扯出张漾、许弋、黎吧啦三人那段灼热惨痛的青春。大量的独白贯穿了影片的始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在受众和主角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消弭了距离,青春的疼痛更为真实可感。不同于《那些年》、《匆匆那年》等片以大众化的内聚焦叙述视角展开回忆,《左耳》开片就采用了零聚焦叙述视角。这一独特的艺术视角能在获得充分叙述自由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对于人物塑造和人物命运的最终走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实为本片的一大亮点。

二、 个体发现与青年教育

第六代导演为了追求影片的艺术性与个性化,将镜头对准了社会边缘青年,以戏剧冲突激烈而又色调沉重的情节冲击当代价值观和人生观。当代青年导演以此为基础,将电影做为提炼青春的媒介,在叙事上更为贴近生活。性格迥异的少男少女在青春疼痛中的蜕变是青春电影所要表达的主体内容。这些银幕形象的蜕变与当代青少年的生活状态与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因素息息相关。因此,当青少年受众在这些带有边缘色彩的银幕形象上获得自我认同时,观念与行为的正确性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影片《左耳》中“李珥”的形象和《匆匆那年》中“方茴”的形象本质上都是善良纯真的好女孩。她们都拥有了一段纯真热烈的爱情,也遭受了随之而来的背叛。然而,在疼痛的折磨下,两人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青春都有伤痕,可“伤痕青春”的意义不在于揭开伤疤,重新再让自己痛苦一番,而是学会坚强和勇敢,在伤口上开出一朵明媚的花。这是属于青春和成长馈赠的最好的礼物!

影片《左耳》中“尤他”的形象与《匆匆那年》中“乔燃”的形象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是沉默的守护者,温柔而又无私。大部分的当代青年都是独生子女,受尽家人宠爱。受这样的环境所影响,现在的青年身上越来越难看到宽容、谦让等美德的影子。《后会无期》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喜欢是放肆,但爱是克制”。爱情是红玫瑰,更是尘埃里开出的花。每个人都渴望爱与被爱,做一个温柔而又无私的人,得到时细心守护,得不到时安然释怀。

青春电影是生活的艺术的概括,它凝练着生活的点滴并将之反作用于受众。在观影群众越来越年轻化的今天,结合当代青年的心理特征,在青年个体发现和自我认同的基础上探讨其正面的教育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三、 青春电影的困顿与发展

在青春电影大热的今天,尽管票房居高不下,口碑却愈来愈差。究其因由,主要有三:商业化、同质化、忽视电影内核。

电影是商品,青春却不是。为了获得商业效益,一些急功近利的电影人投机取巧,选择一些当红的“小鲜肉”来担任主演,将“回忆青春”扭曲为“粉丝营销”。如骂声一片的《小时代》系列等。打着青春的幌子圈钱,呈现出来的作品只能凭借着肤浅的噱头来博取观众的眼球,又怎么能够点燃那些青春的情绪呢?

近年来,国内的青春电影雷同得惊人――相似的故事、相似的情节、相似的人物,甚至连青春期敏感题材的表达都惊人的相似,在大量同类型影片的冲击下,受众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审美疲劳感,又何谈审美愉悦与情感共鸣呢?

内核缺失是近年来青春电影的硬伤。上课、考试流于一个个生硬刻板的青春符号。故事生硬,仅仅是为了情节戏剧化而制造青春的戏剧化事件――早恋、堕胎、校园暴力事件等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而青春对于每一个人的意义也不同。诚然,青春期的独特情绪滋长了这些事件,可这些事件堆叠的时光却不能称之为青春。

四、 结语

青春是一段特殊的记忆,既有柴米油盐,又有诗和远方。青春电影用镜头语言表达青春,在艺术地凝练青春的同时,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银幕形象,折射现实生活。一部优秀的青春电影,在权衡同质化、商业化及内核缺失等问题的同时,也注重对青春的多元解读与艺术真实的展现。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4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从伤口开出一朵明媚的花――以电影《左耳》(下转第270页)

(上接第256页) 为例”(项目编号:14C309)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沈敏雅(1994.06-),女,江苏苏州人,本科,江苏大学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系,主要研究方向:青春文学。

参考文献:

[1] 董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马赛尔・马尔丹著,何振淦译.电影语言[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3] 欧纳斯・特林格伦著,何力、李庄藩译.论电影艺术[M].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

美国青春电影范文6

 

[论文摘要]青春电影主要是指以青少年生活为题材的电影。在近些年出现的青春电影中,青少年的形象大体可以概括为浪漫的青少年形象、走向毁灭的青少年形象和颠覆性的青少年形象等几种,这些形象的出现和青少年的生活状态与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因素紧密相联。但是在分析青少年形象的电影文本中,中国的青春电影是非常缺乏的。 

青春电影也被称为“青少年电影”、“校园电影”或“成长电影”,主要是指以青少年生活为题材的电影。由于好莱坞成熟的商业体制以及美国文化的影响力,作为一种类型电影的好莱坞青春片曾频繁地进入普通观众的视野。实际上,除了好莱坞之外,在世界范围内都曾出现过一些引起人们关注的青春电影,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青春电影更是进入了一个高产期。虽然这些青春电影讲述的故事各不相同,风格也千差万别,但作为以青少年生活为题材的电影,它们却折射出青少年的生活状态与心理特征,成为分析青少年形象的电影文本。 

 

浪漫的青少年形象 

 

和大多数电影一样,爱情也是青春电影一再表现的主题。有所不同的是,青春电影中的爱情故事往往因为男女主人公初更人事而显得格外纯洁和浪漫,而男女主人公也给人留下无比浪漫的印象。在分析这一类形象时,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日本的青春电影。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擅长于拍摄青春片的日本导演岩井俊二推出了《情书》、《四月物语》、《花与爱丽斯》等一系列作品。这些影片以极其细腻的镜头语言呈现出唯美的画面让人过目难忘,而影片中那些少男少女在初恋中心灵深处最细微、最隐秘的情思,以及他们为爱情所做的一切,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情书》中的藤井树多年之后仍不忘自己中学时代的暗恋女友,直到他死后因为一个偶然的事件才揭开这段尘封的往事。《四月物语》中,女主人公卯月只身来到东京武藏野大学开始新的生活,只是为了能够追随自己暗恋的高中学长。而《花与爱丽斯》中的中学女生为了能够成为心仪的男孩子的女朋友。竟然靠谎言编织起一个美好的梦。所有的这些故事,使沉浸在美好初恋中浪漫的少男少女形象呼之欲出。 

这些影片把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恋爱或暗恋的故事。以及他们的心理状态刻画得纤细入微,让人们可以感觉到影片中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和主人公温馨恬淡的爱情。当然,青春电影中青少年浪漫形象的一再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这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不无关系。可以说,青春期是人生阶段中心理上发生变化最明显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中,青少年对异性的心理需要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希望和异性进行更多的交流,希望彼此能够成为朋友,对异性的外在美和行为会产生一种朦胧的好感和爱慕。应该说,青少年在青春期出现对异性朦胧的情感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并且这种情感因为是初涉人世而显得更加美好和浪漫。因此,这样的一份情感故事表现青春电影中。也显得浪漫和唯美。在这一类的影片中,人们往往看不到成人世界的世俗内容,初恋被描绘成青涩却又值得记忆的故事。青少年的形象在这一类的青春片中倒向了绝对的浪漫主义。 

不过,同样是表现青少年浪漫的形象,但在不同的青春电影中表现的方式却有所不同。如果说,上述的青春电影中青少年的浪漫形象因为日本民族文化以及导演的个人风格而呈现出一种浪漫而又唯美的状态,那么,在好莱坞的一些青春片中青少年的浪漫形象则由于好莱坞的商业机制而表现为另外一种特点。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好莱坞的青春电影进入了一个高产期。在这个时期,《一吻定江山》、《我恨你的十件事》、《美少女啦啦队》等一批描写高中生生活和初恋故事的影片相继问世。和日本的青春电影不同,这些影片非常注意融合高中校园文化以及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元素,因此在这些影片里青少年的形象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这些影片中。人们可以看到的年青人健康美丽的形体。可以欣赏到在年青人中受欢迎摇滚乐,可以听到高中生流行的口头语,而体育比赛、生日派对、毕业舞会这些高中生活必不可少的场景也频频出现,再配以初恋的故事,青少年的形象在这些影片中显得浪漫而又时尚、幽默。很显然,好莱坞青春片中青少年的形象的这些特点与好莱坞的商业体制是分不开的。定位于暑期档、以青少年为主要观众的好莱坞青春电影,制作时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目标人群的欣赏口味,生产出一个个带有明显商业特征的浪漫故事。而青少年也乐于在观看这些人为的浪漫中得到青春宣泄。并从片中青少年的形象中找到镜像式的自我认同。 

 

走向毁灭的青少年形象 

 

在青春电影中,青少年除了有浪漫的形象出现之外。也有以颓废、暴力乃至自我毁灭的形象出现的。在表现青少年这一类形象的青春电影中,性、毒品和暴力往往是无法逃避的话题。 

英国著名的青春电影《猜火车》完全打破了以往的青春片在人们心目中构建起来的青少年的形象,使观众看到了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的青少年。在这部影片中,这些年青人给人的感觉是颓废的、毫无希望的一群年青人。

而在美国,《篮球日记》、《半熟少年》等“青春启示电影”所表现的年青人,也都流露出共同的暴力倾向和极度阴郁、黯淡的人生态度。获得了第56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的《大象》,用无逻辑的叙事、隐藏了情感态度的视听语言和纪录式的风格。把枪击校园的事件几乎变成一个真实的场景,而影片中身为中学生的冷酷杀人者形象。也在人们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促使人们思考青少年的成长问题。 

这些西方影片在塑造青少年形象的时候显得真实、大胆和直接,也不乏对人性善恶问题的思考,所以,电影中的青少年形象和他们所经历的事件给人以震撼和启迪。而近些年来关注青少年问题的日本青春电影则让人们透过一个个青少年形象,对其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实际上,日本青春电影的早期作品《青春残酷物语》已经有颓废、迷惘的青少年形象出现了。而到了这个世纪,当代日本青少年仍然要面对在一个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中成长所要面临的问题。《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通过一个游走在网络与现实之间的男孩的故事,引起观众对一个高度物质化与体制化的社会中青少年成长问题的思考。同样,《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香港制造》和《十七岁的自行车》这些华语青春电影中。主人公都以走向毁灭的形象出现,原因也并不仅仅限于这些青少年自身,而是和他们背后整个庞大社会机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和大多数青春电影有所不同,巴西电影《上帝之城》的主人公并不是在以往的青春片中经常出现的中学生,而是生活在里约热内卢郊区一个叫“上帝之城”贫民窟里的一群孩子。但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正是这样的一群孩子在贫民窟展开了一轮又一轮残酷的黑帮屠杀。这部影片通过一群身为“黑社会”的孩子所经历的故事,引起人们对生于贫民窟的青少年生活状态的关注。《上帝之城》由一只鸡的奔命开始,又以这只鸡的奔命结束。这种宿命般的开头与结尾,不得不让人们对于青少年成长环境进行反思。 

总体来说,和那些浪漫的青春电影相比,青少年的形象在这一类的影片中发生了极大地改变。有研究表明,青少年阶段本身就是极不稳定一个的人生阶段,他们的人格尚未定型。思维判断力差,而且模仿能力很强。因此,社会环境、家庭教育、青少年亚文化等诸多因素中的消极方面都有可能给他们带来严重的影响,成为导致他们走向颓废、叛逆和自我毁灭的诱因。而这些关注于此类问题的青春电影,也相应地让人们看到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所具有的另外一种形象。实际上,青春电影展现青少年颓废、暴力和毁灭的形象,也并不是从近些年才开始,从特吕弗的《四百下》。到库布里克的《发条橙子》,再到近些年出现的青春电影,这个问题早已被世界范围内众多的导演所关注,青少年的颓废、暴力和毁灭已经上升到了一个电影表现的世界性症结。 

 

第三种形象 

 

应该说。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最受观众欢迎的青少年形象,并不是那些浪漫得无可救药的形象,也不是走向自我毁灭的形象,而是一批和传统有所不同的青少年形象。从《美国派》中四个高中男生,到《我的野蛮女友》中的男孩女孩,从《惊声尖叫》中的恐怖杀手,到《大逃杀》中互相残杀的学生。这些新的形象出自于不同的青春片,但他们对于传统形象所表现出来的颠覆性却几乎是一致的。 

《美国派》、《哥们儿,我的车在哪里?》《拯救斯沃曼》是近些年出现的以性或青春期其它事件为笑料的电影。其中要特别提到的就是《美国派》,这部影片因为它对于传统观念的颠覆和戏剧性的故事而大受人们欢迎,片中的四个高中生也受到了青少年观众的狂热追捧。有人认为,这部影片使用的猥亵的语言和以色情为基础的滑稽场面显得过于粗俗。但不管怎么样,人们不得不承认,在它之前,还没有哪个银幕形象能够把青少年的性焦虑表达得如此幽默和透彻,因此这四个高中生受到青少年观众的喜爱也是必然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青少年形象的出现也是颠覆性的,它消弭了青春电影中“浪漫”与“毁灭”两种形象之间的界限:《美国派》中的主人公撕破了浪漫青春片中异性之间温情脉脉的面纱,对于性采取了直言不讳的态度:另一方面,和反映青少年问题的电影不一样。性在《美国派》中被处理得俚俗而又清澈,丝毫没有罪恶感。 

韩国影片《我的野蛮女友》那对少男少女的形象也曾得到过很多亚洲青少年的认可。但如果仔细分析这部影片就会发现,它仍然讲述的是老套的少男少女的爱情故事。所以,与其说这部电影的颠覆性体现在故事层面上。不如说它体现在文化层面上。这部取材于网络文学的作品,以“大女人”和“小男人”之间的故事颠覆了传统儒文化圈中男尊女卑的观念,以性别和特征错位的手法制造出两个有别于传统观念的少男少女的形象。而影片中的两个主人公自由出入于幻想时空与现实时空的情节,也包括他们所演绎的对经典电影、经典段落肆无忌惮的嘲谑的片段,契合了网络时代的青少年观众的解构性欣赏习惯与思维方式。 

上一篇我们的路

下一篇机械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