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的作文范例6篇

竹子的作文

竹子的作文范文1

我有一扇窗,却不能面朝大海,我有一个小屋,却不能长久居住。我有一扇窗,却不能看的很远,我有个小屋,却不能在云淡风轻的日子里看到直射的阳光。我有一扇窗,视野很窄,但是可以看到窗外的细竹,我有一个小屋,虽然很小,但是这是我自己的领地。我有一扇窗,有太阳的早晨也会有阳光照射进来,虽然来自对面的玻璃,拐弯的阳光也还是阳光,就像拐弯的路还是路,也许反射的阳光也是另外的精彩和灿烂。我有一个小屋,有时候很乱,但是我知道,我的每一本书放在什么地方,可以随手拈来,在疲惫的日子里,一个人发呆也是一种属于自己的权利和享受。一个人的时候,周围的一切只是属于自己,那窗外的竹子也不例外!

很喜欢竹子,每当看到竹子,就会觉得清幽,就会有一种宁静的感觉袭来,让心变得平静,喜欢看风吹动竹子的摆动,远远的,也许仔细听,还能听到沙沙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是远处的平静蔓延到心里,渐渐地,平静是风的主题,也是竹子的心声!也很喜欢竹子做的东西,记得有一次在山脚下一个人坐在竹椅上面,看着阳光照射着眼前的小树,树影斑斓,透着下午的斜阳,让人沉醉的想睡去,但是我不能睡去,生怕睡去会辜负这美好的阳光,久居樊笼,像个自由的鸟,坐在竹椅上,望着远处的一座座山峰,还有那地里的稻草人,此刻谁能忍心睡去!那阳光就在眼里流动,时光可以在手里滴出水来,记忆可以在此跳舞,而背景就是这无言的阳光,和着坐在竹椅上的发呆人!

窗外的竹子,不经意之间已经快长到一年时间了,一年来,我观察着那不远处一排小小竹子的成长,一年来它们中的某些几经死去,但是却又那样默默的活了过来,就在它们死去了又活过来的几经挣扎中,我也在挣扎,是不忍看到它们的死去,还是不忍自己也这样莫名的沉沦,像死一样的沉沦下去。每当看到,那枯黄的竹竿又萌生了几丝绿意,远远的看着,想用眼睛去找寻到底有没有竹子死去,有时候真的是分不清,到底是枯黄的竹竿上长出新绿,还是旁边绿色的竹竿上继续着它自己的绿意,总是希望枯黄的竹竿活着,不要死去,周围的绿竹很清新,生命就在身旁,在旁边召唤,难道这还不是一种力量,一种榜样的力量吗?相信榜样力量的伟大,也相信那种来自心里的力量可以春风化雨!大部分植物是不能选择自己的游走的,生在那里,长在那里,最后也死在那里,有时候觉得人能移动,能去新的地方,能认识新的朋友是多么好的事情。又有一句话叫做“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面对留着还是离开,有时候很想成为一棵树,也许最好是一杆绿竹,就永远的立在那里,直到死去!是生枝散叶也好,是形影相随也罢,好呆还有个归宿,也许有时候缥缈孤鸿影是注定的事情。泰戈尔说:”I leave no trace of wings in the air, but I am glad I have had my flight…”,也许这是聊以的话吧!也许,归宿还是归宿,即使没有归宿!

我虽爱竹,但是不能把竹子带走,我虽向往天高云淡,却不能变成白云,但是我多么想投影在你的波心,如果云最终会被风吹散,那我愿化作那默默无声的微雨,可以在远处看你,可以默默的注视着你,轻轻地洒落在大地上,也许其中的一滴,会滴落在你的心里!是雨滴就会死亡,但这样的死去,带着期望的死去,也许会在另外的地方长出新的希望!我知道,窗外的竹子,依旧会继续活着的,而我也会继续看着它们,即使远了,看不见了,我依旧在心里看着,想着,相信那种念力的传递,时空不是问题,那些竹子依旧站立在熟悉的地方,而我的心里也长着一排有绿有黄的竹子,就叫窗外的竹子!

竹子的作文范文2

我生长在一个美丽的山清水秀的“竹子之乡”——湖南益阳桃花江,那是一个有着漫山遍野楠竹的地方,在这里它有一个特别的称号叫“竹乡”。

每年春天一到,山地里到处可见冒出来一个个尖尖的笋尖,好象在拼命的住外面挤,想早日探出头来看看这春暖花开的世界。竹笋长得特别快,听长辈说,竹笋可以在短期内长成一根又高又粗的竹子,但是,刚长成的竹子很嫩,怪不得寒假我们回老家时,总是有听到竹子被大雪压断的噼噼啪啪的声音,就象在放鞭炮一样热闹。它们拼命往上长啊长啊,好象是在和谁比高呢!只几天时间,山地里的竹子就会变了一个样!一阵风吹过,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它们好象在唱歌;而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它们个个昂首挺胸,好象一位位守卫着边疆的特级战士;在这里,一座接一座的山峦都是竹子,就象进入了竹子的海洋,所以这里还有另一个美称叫“竹海”。谁能说这里的竹子不多呢?!

竹子的用途很广,它可以用于生活用品,比如用它可制成竹筒,刻版画,竹梳子,竹水桶,竹地板,竹棚,竹屋……。随处可见它的踪影;它也可用于工业,作成纸张,供我们读书写字;竹子的好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很有意义的故事。有一次,我听我姑姑说:“用竹子可以做成梳子,时常梳梳头发,就会变得很聪明能干。”我认为竹子中含有一种元素可以让头脑清醒,自然就记忆犹新了。

大家想知道钱是用什么做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钞票是用竹子提炼出来的,不信,你可以闻闻新钞的香味,是不是有竹子的香味呢?假如钞票被水弄湿了,晒干后还可以继续使用,这也是因为钱是从竹子中提炼的啊!你们说竹子是不是比黄金还要珍贵呢!

我喜欢竹子,更喜欢家乡的竹子,不仅因为它给人类带来那么多好处,而且它那不屈不饶的自信的精神,时刻鼓励着我!

竹子的作文范文3

我仔细观察过成年的竹子,它的表面光滑而坚硬,里面却是空空的。而刚出土的竹子就不一样了,它的外面有一层又一层的竹壳裹着,里面又白又嫩的竹芽就是我们可食用的竹笋。为什么竹子小时候都又白又胖,成年了除了长高还是那般粗呢?

我又找到一株茂盛的榕树。和竹子相比,榕树虽然比竹子矮了许多,但它的树干不知是竹子的多少倍!为什么两者的干差别这么大呢?我围着榕树转了又转,仔细地看了又看。只见榕树的树干上有许多粗糙的树皮,一块连着一块,一排靠着一排,仿佛这树是拼成似的。每块树皮之间都有一条细小的缝隙,那里面是什么呢?

无数个为什么不停地在我脑子的盘旋。回到家,我就迫不急待地查阅起资料来,终于弄明白了竹子长而不粗的秘密。原来竹子和树本质的区别在于,竹子是单子叶植物,而树是双子叶植物。两者的茎有很大区别:双子叶的茎有“形成层”,而单子叶植物就没有。说的形象点儿,取一段树干,在树干的横截面上从外向里看,最外层的是树皮,韧皮的中间是形成层,最里面为木质部。形成层是很活跃的一层,它的细胞每年不断向外产生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如此年复一年,树皮和木质部分不断加厚,树干就会变粗。竹子因为没有形成层,所以不能长粗,只能长高。

竹子的作文范文4

曾经书中体会过“怦然心跳” ;曾经在书中有一种“莫名感动” ;曾经在书中进行自我审视,也曾经在书中看到人生百态……

人们常用“学而时习之,一生之要,”“人生有涯,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来自勉,要珍惜时光,热爱学习,要学以广才,以明志,以立德。并以此为动力,把学习作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读书作为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我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来形容读书的重要。因为读书是学习的基础。俗话说:“目不识丁,苦甚于盲,”一点不假。试想,如果一个人不识字,则心中的憋闷比盲人更厉害;手指不能用笔书写的,则心中的苦恼比哑巴更难受。如果一个人“束书不观,游谈无根,”与人交谈也显得浅薄而虚浮无物。所以你要认识世界,不断地去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你就必须去读书,用以观察社会,审视大自然,在实践中去检验真理,认识真理。可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对人们学习、工作有着重大意义。

读书,能提高自身修养,领悟书中所阐述的做人道理。读书看似平凡,实际上是人们心灵与古今中外一切民族优秀文化,智慧相结合的过程,也是继承与发展的过程。她不但能改变人的气质,还能使人树立更为健康人生观度,做一个忠于祖国,尊老爱幼之人,成为一个有仁德,有智慧之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为人处世。不辜负苍天赋予的生命,成为沧海中不可缺少的一粟。这对于人生的回答,对于国家的培养,对于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无疑读书是回报她们的最好方式之一。

读书,可以坚定信念,与时俱进,保持思想常新,理想永存。适应形势的发展,跟上时代的要求。用在书中获得的知识,打破困扰,祛除迷惑,你将会发现你生活的世界是那么的美妙。至于出现的“乌云”、“蛙虫”,则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你心中的疑云,忧虑渐淡、渐远;信心,希望会倍浓,倍增。坚信一个美好的、和谐的社会必将到来。

读书,可以淡泊名利,使自己活的不累。在茫茫人生芸芸众生中,不以荣辱待己,不论成败待人。不热衷追名逐利,使自己超凡脱俗,你会仰头看天,蓝天澄清,白云悠悠,释怀心里的郁结,面对现实,笑对人生。在物欲横流的日子里,品味古人谈的“知足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的教诲,会注入一般清醒剂。你将会安于知足,勇于奉献,羞于贪心,耻与无厌。快乐地活着。

读书,可以有益身心健康,“读书有味身忘老。”“养心莫若欲寡,至乐无如读书。”以书会友,可以找到自己希望结交的朋友,求得心灵的沟通,感情之共鸣;了解新的事物,注入新鲜活力。实际生活也证明,不爱读书,不爱动脑,不爱思考的人,心情可能会停滞,易患疾病。

并不是手不释卷,“悬梁刺股,”而要做到“学而不已,”好书随时读,坚持经常。你要想获得渊博的知识,使学习卓有成效,还必须注意积累。“积学储宝,”“厚积而薄发”。“储”和“积”的手段,都得靠读书。成功的道路万千条。因此,养心、静心、莫不如静下心来读会儿书。

一种人读书,带着思想去洞察,感悟;一种人读书,游离在文字之上,肤浅浮躁。正如辛向阳使言:“善读者之可以治愚。”读书的名言很多,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使我的心情会变得豁然开朗,为我们带来任何金钱买不到的人生财富、人生智慧……

我愿心情伴书平和而宁静,灵魂伴书纯洁而超然。

读书不是一种消遣的行为,而是提高自己的学识。

带着目的去读书的效果会好一些。

竹子的作文范文5

人之挚友

从生物学角度言之,竹属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其根茎和躯干皆木质化,有明显的节。我国有250余种,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和华南、西南地区。其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强。山野路旁,庭院庙宇,皆可随遇而安。其处热不燥,遇寒不凋,四季茂然,终年苍翠;栉疾风而扬其劲节,沐冷雨而秀其英姿,映月色而显其窈窕,偎瘦石而衬其轻盈。依窗而立,疏影婆娑增静谧;临池而长,柔身映水更清嘉。

回顾历史,我国无疑是世界上最早育竹和用竹的国家。在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市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考古学家已发现了竹子的实物,足已证明其与先民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竹子在古代有多种用途。其光滑柔韧,坚固轻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洪荒满目,文明初启之时,竹子作为武器,曾助我们与野兽搏斗;作为建筑材料,曾帮我们抵挡风雨;作为食物,其笋可作美食充饥;作为“布”料,其皮可制作衣冠,至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已制造出利用杠杆提水的竹制工具“桔槔”,后又发明了用竹筒提水灌溉的“筒车”。竹子在武器发展史上也起过重要作用,从竹弓、竹箭到抛石机,再发展成宋代的火药箭、竹管火枪,皆离不开竹子的协助。

竹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弱噪音、净化空气、防止风害的特殊作用。无论是园林建设、民居环境之营造,还是作为书写材料形成文献,以及制作各种生活用具的材料,均可证明其与先民生活的息息相关,不可分离。

史载汗青

因竹为先民造福多多,几不可离,所以创造特定符号予以记述和表示便顺理成章。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的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出土陶器上已有“竹”字符号,而象形符号是汉字的主要源头之一,象形而成之“竹”字,堪称汉字中的活化石。

至商代,先民已摸索出竹材的不少用途,其中之一便是用作竹简,即将文字刻写于竹片之上,再用绳索将散片串在一起,“书”“册”乃成,汉字“册”即由此而来。竹简为我们保存了大批珍贵文献,如《尚书》、《老子》和《论语》等等,皆曾刻写在竹简(当然还有木简)之上。更有《竹书纪年》,乃战国时魏国史书,原无书名,后人以其编年体体例,命名为《纪年》;而原本刻于竹简之上,所以又称为《竹书纪年》。

以竹为简,需先将青竹用火烤干,届时水分溢出,颇似人之流汗,故古人以“汗青”代称史籍,意境至为深远也。殷商时期,用竹简所成之书称“竹书”,用竹书写之信函称“竹报”。而“笔”之发明,便是用动物之毛加上竹杆儿所制成,在文化史上亦具有开拓性意义。

竹子的另一项重要用途是造纸,早在9世纪,我国已开始用竹造纸。当然竹纸的大发展还是在此以后。关于用竹造纸,明代宋应星所撰《天工开物》中有详细记载,并附有竹纸制造图,中国文化之发轫、拓展与繁荣,均仰仗于竹之承载,其对保存和传播文明、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之形成,发挥过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另,晋代戴凯之和元代李衍先后有专门介绍竹子的著述《竹谱》行世,对竹各方面知识介绍颇详,表现出古人对竹子的关注与倾心。

对汉字中竹部文字情况予以考察,可略窥先民用竹之古老历史。将竹子进行加工而制成物品,多用“竹”字衍生出竹部文字以名之。随着人类对竹之用日益广泛,竹部文字亦随之大增。《辞海》(1979年版)中,共收录竹部文字209个,如日常生活之筷、笼、筐、篮、箱等;科技领域之算、筹等;文化领域之笔、籍、简、篇等;音乐领域之笛、笙、竽等。历代各类字典中之收录则更为可观。成语典故之中,亦竹影婆娑,俯拾即是。诸如“竹报平安”、“衰丝豪竹”、“竹苞松茂”、“竹林之游”、“青梅竹马”、“日上三竿”等等。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折射出竹在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上于生产、文化、艺术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竹解虚怀

在古代士大夫精神生活层面,竹之地位颇为尊贵,其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又与梅、兰、菊合称为“四君子”。其竿挺拔秀丽,其叶潇洒多姿,其形千姿百态,其质优雅至美,每当雅兴相随而漫步于青青翠竹之下,流连于竹林之间,冥思遐想不禁油然而生。

竹无牡丹之富丽,无梅花之清雅,无松柏之伟岸,无秋菊之奔放,但其虚怀寂静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朴实无华的外貌,却为他物所难匹也。且不苛求环境,不炫耀自身,悠然恬淡,默默无闻,把绿荫奉献大地,将美好留给人间。古人将其亦柔亦刚,坚韧有节等等生物形态特征予以归纳升华,并比附于人中君子,故而成为有德之人精神风貌的实物参照和楷模,并随着其内涵的不断丰富,逐渐升华为中华民族品格、禀赋和美学精神的重要象征。翠竹不但可美化人的生活,更能陶冶和升华人的情操。其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行,正是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所在。在精神文化方面,竹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和独特,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观和审美意识以及伦理道德,对中国文学、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园林艺术、音乐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文化意象

青青竹林,淡淡篁叶,古往今来不知令几多骚人为主吟诗作赋,令无数墨客为之画影图形,形成了中国不可或缺的竹文化意象。作为文学的重要题材,《诗经》中就有大量咏竹诗,直接提及者有5首,出现7次;间接提及者则有数十首之多。如《诗・卫风・淇奥》中“瞻彼淇,绿竹猗猗”便是。此后,历代皆有咏竹赋竹的诗文,留下了难以计数的杰作,在中国文学殿堂中独树一帜,异彩纷呈。

竹子的作文范文6

摘 要:在我国,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而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竹子均并列其中,可见竹子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重要地位。东汉许慎《说文》中竹部收字151个,是《说文解字》所收部首的一个大类,其涉及到古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通过对竹部字的归纳探讨,揭示竹子在古人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说文解字》;竹部;文化

一,与竹本身这种植物相关的字:

(一),竹的称谓:

竹,《说文》:“冬生艸也。象形。下垂者,箁箬也。凡竹之属皆从竹。冬天生的一种草”1。是对竹的一种统称。箭,矢也。竹名。段玉裁注:“矢竹者,可以为矢之竹也。”是按照竹的功用进行的解释。箘,簬,一种细长节稀的美竹,可做箭杆,也单称箘。是根据其外形特征进行的释义。筍,《说文》竹胎也,从竹,旬声。就是竹的嫩芽,味鲜美,可以做菜1。,竹萌也,从竹,怠声。段玉裁注:“,从怠,与始同音,取始生之意,筍谓掘之地中者,如今之冬筍;?谓已抽出者,如今之春筍。”

(二),表示竹各个部分的字:

箁,竹箬也。即竹箨tuo(阳平),笋壳。箬,楚谓竹皮曰箬,从竹若声。楚地叫竹皮,亦即笋壳。節,竹约也,从竹即声。即竹节。段玉裁注:“约,缠束也,竹节如缠束之状。”筡,折竹笢也,从竹余声。《方言》:“筡,析也,析竹谓之筡。”,筡也,从竹声。

这些对竹的称谓的各个字,充分反映出古人们对竹的认识已经相当充分,这也为他们对竹的开利用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三),表示竹的生长状况等有关的字:

,竹,从竹翁声。即竹长的茂盛的样子。《字汇·竹部》:“,竹盛貌”。篸,差也,从竹參声。同参差,不齐貌。但不仅指竹,也指其他的植物。篁,竹田也,从竹皇声。即生长竹的田地。

二,与人们生活相关的方面:

(一),衣

与人们的服饰相关的竹部的字分别如下:筓,簪也。同“笄”。即簪子,古时用来别住挽起的头发,也用来固定住冕等。,取比也。篦,篦,段玉裁注:“比,篦,古今字……今江,浙皆呼篦”。朱骏声通训定声:“苏俗谓编筓是也。”笠,簦无柄也。箴,缀衣箴也。即缝衣用的工具。后写作“针”。

(二),食

漉米籔也。即淘米的竹器。籔,炊,从竹数声。即淘米的竹器。箅,蔽也。即蒸锅中的竹屉,后指有空隙而能起间隔作用的器具。,饭筥也,受五升,从竹稍声,秦谓筥曰。即筲箕。,陈谓饭帚曰,从竹捎声,一曰饭器,容五升,一曰宋魏谓箸筩为。筥,也,从竹吕声。

(三),住

笮,迫也,在瓦之下棻之上,从竹乍声。即屋笮,古代房屋构建之一,用竹条或苇杆编成帘状,装在瓦下,作用相当于望板。簾,堂簾也。即用竹,苇或布做成的遮蔽门窗的用具。笫,床箦也。竹编的床垫子,也指床。筵,竹席也,从竹延声,《周礼》曰:“度堂以筵,筵一丈。”簟,竹席也。

(四),行

筤,篮也。古车盖的竹骨架。《广雅·释器》:“筤谓之”。即古代车盖的竹骨架1。箯,竹輿也。即竹制的便轿。箱,大车牝服也。即车内可供乘坐或装载物品的地方,又称牝服。篚,车笭也。即车箱。

(五),用

(1),与书写相关方面:篆,引书也,从竹彖tuan(去声)声。即运笔书写。段玉裁注:“引书者,引笔箸于竹帛也。”籀,读书也。《春秋传》曰“‘卜籀’云。”篇,书也。即书,简册。段注:“书,箸也,箸于简牍者也,亦谓之篇。古曰篇,汉人亦曰卷”。籍,薄书也。即关于贡赋,人事及户口等的档案。,也,从竹声。即书,画,纸等的张,页,后写作“枼”。,书童竹笘也。即古时儿童习字的竹片。簡,牒也,从竹间声。战国及魏晋时代用于书写的竹片。牒,札也。段注:“简,竹为之;牍,木为之。牒札其通语也”。

(2),生产工具方面:籆,yue(去声)收丝者也。络丝的工具。筳,繀丝筦也。络丝、纺纱或卷棉条的用具。朱骏声《通训定声》:“筳,所以络丝者,苏俗谓之籆头。筳即其四周挺如栅者。”筦。筟也,从竹完声。络丝的竹管。筟,筳也。络丝纺纱的工具。段玉裁注:“筳,筦,筟,三名一物也。”籭,竹器也,可以去粗取细。同“籂”。籓,大箕也,从竹潘声,一曰蔽也。即簸箕。籱,罩鱼者也。即罩鱼的器具。段玉裁注:“籱,《网部》曰:‘罩,捕鱼器也。’”箇,竹枚也,从竹固声。即用于计算长条形的东西,相当于“枚”。筊,竹索,从竹交声。即竹索,也作“茭”。

(3),乐器方面:,大竹筩也。即一种笙箫所属的乐器。段玉裁注:“笙箫之属。谓之者,大之也。”竽,管三十六簧也,即古代一种簧管乐器,形似笙而略大。笙,十三簧,象凤之身也,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谓之笙。即一种传统的簧管乐器。簧,笙中簧也,古者女娲作簧。,簧属也。簧管乐器上的簧。箛,吹鞭也。即古乐器。篍,吹筩也。

(4),与兵器有关:籚,竹,矛戟也。即古代矛戟的柄。籣,所以盛弩矢,人所负也。古代背在背上的盛箭弩的器具。箙,弩矢箙也。即用竹,木,或兽皮做的盛箭器具。,榜也。即揉制弓弩使其形成的工具。

(5),与动物相关:笯,鸟笼也,从竹奴声。,饮牛筐也,方曰筐圆曰。篼,饮马器也,从竹兜声。,搔马也。即洗刷马用的篦子。策。马箠也。即马鞭。

(6),娱乐方面:簺,行棊相塞谓之簺。即古代的一种博戏,也称格五戏。簙,局戏也,六箸十二棊也。古者鸟胄作簙。古时的一种棋戏。薵,壶矢也。古壶用的签子。很早的时候人们就知道使用各种器物进行游戏娱乐,竹材也是人们制作游戏工具的上好材料。

(7),其他方面:笘,折竹箠,颍川人名小儿所书写为笘。即折竹做成的简易的鞭子。笪,笞也,从竹旦声。即竹箬。笞,撃也。用鞭,杖或板子打。这些归起来有些散乱,就将其一起归在了这里。

(六),由引申的抽象意义的字:

笵,从竹,竹,简书也,氾声,古法有竹刑。即模子,法则。后作“範”,段玉裁注:“《通俗文》曰:‘规模曰笵’”。笺,表识书也,即古书注释的一种。算,数也从竹从具。即计算。段玉裁注:“从竹者,谓必用筭以计也,从具者,具数也。”笑,此字本闕,臣铉等案:孙愐《唐韵》引《说文》云‘喜也,从竹从犬’,而不述其义,今俗皆从犬。即因喜悦而开颜或出声。

这些字是由竹引申的一些抽象意义。其也涉及了不同的方面。

小结:

以上是我对《说文解字》竹部字的认识,当然,那些归类的划分是相对而言的,而且有一定的主观性,尤其是那些属类模棱两可的字。

从以上的总结认识中我们可以看出竹子被利用的古老的历史轨迹,正如坡所说:“食者竹笋,居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竹部字涉及了人们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也反映出竹子在古代举足轻重的地位。(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 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

[3] (清)王筠.说文句读[Z].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

[4]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0.

[5] 何明,廖国强.中国竹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 唐剑锋.从《说文解字》看中国竹文化.西安.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