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民居范例6篇

皖南民居范文1

关键词:皖南民居;当代中式住宅;利用;创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F28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tide, China experienced designers from the original reference and imitate western to use traditional Chinese element symbols and deep absorb the design concept of a great transformation and ascend. In China, the traditional local-style dwelling houses yard with a long history, diverse forms. This paper in a lot of cases and document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tyle house in southern anhui dwellings in design of the application is studied,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style house reveals the design in the residence of the utilization methods and pathways, and the design of the Chinese style house for later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Keywords: south anhui dwellings; Contemporary Chinese style house; Use; Innovation; Methods;

一.皖南民居概述

皖南地区在宋、元、明、清时期,被称为徽州,位于安徽省东南部,皖、赣、浙三省交界处,是一个历史悠久并有着相当稳定性和独立性的区域。徽州地处山川丘陵之处,其西北部是黄山山脉,东南部是天目山和率水。丘陵的面积占据十分之九之多,盆地面积仅占十分之一却住着域内多达半数以上的人口。[1]春季多梅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

皖南地区可以堪称是一个移民社会。地区的气候因素导致农作物产量充足,人口众多,但由于居住面积不足,造成了大量人口外出经商、考取功名做官。另一方面众多的中原人迁入,这样大量迁入迁出,使古越文化和中原文化相融合。

二.皖南民居在当代中式住宅设计中的营造和创新方法研究

(一)皖南民居风格的营造方法

皖南民居建筑群“以形式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屋舍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这种拟人手法,将“血脉”、“皮肉”、“毛发”、“衣服”和“冠带”作为建筑“身体”组成的有机部分,并和田野、草木、流水、行云等自然景观综合为一个艺术整体。和自然环境巧妙融合的皖南民居所表现出的生态性与当代中式住宅设计目前所提倡的理念相一致,是当代中式住宅设计灵感和理念精髓的渊源。在规划住宅设计时,一些设计师为了整体营造一种皖南民居文人书香和淡雅的氛围风格,在住宅设计的建筑过程前,选择自然环境宜人的基地,结合环境设计独特的建筑语汇重新诠释,营造出一种全新的中式住宅设计。而部分设计师受住宅基地的限制,以人工营造环境为主,结合民居单体建筑和构件,将皖南民居的理念和院落特色进行传承。

(二)皖南民居单体建筑的继承与创新方法探究

1 对皖南民居平面关系的创新

皖南民居平面多为方形,基本为双层层高,为满足采光的需求,多以三合院或是四合院为基本单位,在平面格局方面,正屋较长而二层厢房开间狭窄,同时在其连接功能的廊房设置楼梯通往二层,二层的基本格局与底层基本相同。皖南民居的形式为合院形态,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了四种构成形式。而内部的划分同样体现了绝对的秩序化,反应了皖南地区人们严格的伦理道德礼仪。

当代中式住宅设计在平面的设计时更注重强调的是人们生活功能的方便性、舒适性,即现在所提倡的人性化。但由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不同于以往,所以在设计中在对传统理念的延续基础上,更多的是结合现代设计格局和现代人们生活功能需要进行形式上的改变。对皖南民居院落平面通过几何形式、象征性手法和格局的变形三中设计手法进行创新,从而满足人们对于功能和精神等多方面的追求。

2 对皖南民居立面的延续和创新

当代中式住宅的立面是传统和现代设计语言区别和联系最明显的表现之一。首先,在部分当代中式住宅设计中,立面空间层次发生了变化,从单层墙体转变成双层墙体,最外层起装饰和界面限制的作用。在二层墙体之间产生狭窄的灰空间,配置植物以营造生态性,供人们休闲娱乐。

其次,通过立面空间对称与均衡感的继承和创新。皖南民居院落空间立面遵循着严格的对称和均衡感。通过严格的对称和均衡,体现皖南民居院落空间独特的视觉美感。

而当代中式住宅在设计时,从整体到个体建筑均延续着对称和均衡感。整体的角度来说,单体建筑之间维持对称和均衡感,营造出了建筑群的和谐统一。而在各个单体建中同样保持着对称和均衡的形式,是为了维持建筑单体的规整,视觉的通畅。但并没有维持完全绝对的对称和均衡,而是通过色彩、材质和几何图形在空间中面积灵活变换协调,维持视觉中心的稳定而获得均衡感。

再次,立面空间比例和尺度感的继承和创新。皖南民居院落空间在设计时遵循了严格的黄金比例,而当代中式住宅在设计充分体现的是现代社会自由和开放。立面更多表现出的开窗面积大小不等的几何形母体的组合,或是对传统皖南民居院落空间立面的装饰元素在移用的过程中进行加减法的设计,体现浓郁的当代中式住宅感。

最后更重要的一点是立面空间节奏与韵律感的继承与创新。皖南民居院落空间立面设计时从整体到局部都在演奏着一场视觉音乐盛宴。从整体来看,各个院落立面相互重复、叠加和渐变,显现出了秩序的变化和重复。从个体来看,高高的墙体和瓦片;柱子和窗之间的有规则的排列更是让节奏和韵律感诠释到了极致。在现代中式住宅中这点可以是被充分的发挥。通过立面单元素在空间、材质、色彩和面积上的对比,形成富有音乐感的节奏和韵律。而住宅单体建筑间柱与窗的关系同样共同构成了一组有规律音符。

(三)皖南民居构件的继承与创新方法探究

1屋顶

首先,在当代中式住宅中可以发现对皖南民居的屋顶进行了形式上的创新。屋顶想来是传统中国建筑的特点之一,号称第五立面,是建筑造型的重要内容。[5]皖南民居院落空间为了将水集聚在天井区域内,所有的屋顶都是向院内倾斜。而现代中式住宅结合新设计语言进行创新,形成平屋顶、不对称的倾斜屋顶和多方向的倾斜屋顶形式。或是通过对皖南民居屋顶形式进行抽象和色彩的转化。

2瓦

皖南民居的弧形小青瓦,正反巷口,压三露二,任凭天气的变化。瓦片多为黑色与民居立面形成俗称的“粉墙黛瓦”。数之不尽的小青瓦有规则的排列,院落之间层次排列,随着角度的变化,渐近渐远,让人无限遐想。而当代中式住宅在借鉴的过程中,结合现代装饰材料和抽象语言进行形式上的创新,根据住宅所在地区的自然因素来决定是否保留皖南民居院落瓦的功能特性。

3门

皖南民居的装修主要是在门、窗部位。门板的做法在明代时有二种,一是用水磨砖块平铺在木板表面,多做斜方形铺砌;二是将整个大门用铁皮包住,在上面满钉大头钉形成装饰。门环多用铁质,做工精美。这些装饰除了美观以外,还有增加强度以防火的实际功能。并且门向也有诸多禁忌,比如门不对瓦头、墙角、烟囱等;不对巷口,俗话说“家门冲巷,人丁不旺”;门不对门等等。

当代中式住宅在设计中,部分设计师将皖南民居的门象征性的移用,最大限度的的保留原貌;有的对皖南民居门的特征局部的保留,比如,保留色彩、局部门饰或是门独特借景功能;而有的则是完全的现代感处理,将皖南民居门饰和结构抽象简化,增加进深感。

三.结语

皖南民居历史悠长,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和丰厚的文化底蕴都是现代设计师不断了解和学习的典范。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师在设计中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追求形式美感,而是着重于皖南民居文化底蕴和精神理念层面的挖掘,从而提升自身中式住宅的整体价值。本文从皖南民居和当代中式住宅的关系研究入手,分析和总结出中式住宅对皖南民居院落空间的利用方法和角度,为设计师以后的设计提供灵感,也希望将分析的方法应用到其它传统民居的借鉴上。

参考文献:

[1]李晶玉.“银潮”下的城市住区院落空间塑造:[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0。

皖南民居范文2

[关键词]皖南皖北;消费文化;差异;思考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0150

消费文化是指在某一个历史阶段中,人们在物质与精神生产、社会生活和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环境和消费行为的总和。它的内容包括物质消费文化、精神消费文化和生态消费文化三个方面,它是社会文化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极其重要的内容。经济体制、政治制度、人们价值观念、经济发展水平、风俗习惯和居民整体素质都对消费文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模拟案例

A、B两人均来自安徽省,不同的是,A是皖北人,B是皖南人。A每个月的零花钱还没到月底就已经所剩无几,虽然B的生活费和A是差不多的,却每个月都能省下一笔(超前消费与滞后消费)。在今年的“双十一”活动时,他们俩都从网上淘了一些宝贝,A买了一些生活必需品,所以并没有消费太多,而B则是精打细算,看到一些比往常优惠许多的商品就没能忍住,最终还是“剁手”了,结果蚂蚁花呗上还有一笔欠款(冲动消费与理性消费)。B有一个好习惯,每天早晨和晚上都要喝杯热牛奶,中午再吃个水果,A则是渴了就喝凉水,偶尔心血来潮就去买些水果牛奶(生活品质)。一次他们叫了一辆车出去玩,到达目的地后A刚要把准备好的零钱塞给司机,B则笑笑对他说,已经在线支付过了(线上线下消费倾向)。

通过以上两位消费特点鲜明的同学,可以看出皖南皖北消费文化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消费行为、消费方式和消费理念上。

2差异对比

21消费行为差异对比

皖南皖北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存在差异:一是从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上看:皖南皖北的消费行为发生时间和频率不同。如:皖北以阜阳为代表,人们的夜生活丰富且持续的时间较长;皖南以宣城为例,从店铺关门的时间以及夜市收摊时间较早来看,宣城居民的生活节奏较阜阳居民要显得缓慢些。夜生活显然没有阜阳持续时间长,因此购买行为多发生在白天;二是从消费阶段上看:皖南人性格细腻,购物前倾向于先对与产品相关的因素综合考虑分析,在行为上表现为购买前的精挑细选,购买时的讨价还价和购买后的反复对比;皖北人性格豪爽一些,在做出购买决策时可能会冲动些,没有考虑太多因素,较为直截了当。

22消费方式差异对比

消费方式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购买方式。如下图可知,皖北六市的快递网点总数远超皖南六市,可以体现皖北地区居民的线上购买意识较强,发生在网上的购买行为更多,网购物流体系也更加完善发达。

23消M理念差异对比

就本身而言,皖南皖北并无太多差异,不过在细致对比之下,皖北人偏向于东北人的气质,而皖南人则更多地倾向于江南,加上皖北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消费观念较为保守。因此可以总结得到,皖北人具有攒钱意识,信奉的是积少成多,同时比较在意面子问题。比如,定期去银行存款,当金钱积攒到一定程度,考虑面子问题决定是先买车再买房,对于新鲜事物,态度更为被动;而皖南人更具有冒险精神,有赚大钱的意识,喜欢各种投资理财,并且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3消费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

31主观原因

性格是表现在相应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行为在某些程度上会折射出他们的心理特征,而正是这些心理特征促使消费文化产生不同的倾向。皖南人倾向于生活细致、踏实认真、情感细腻、讲究技巧、办事精明、优雅含蓄,但同时也显得有些软绵、相对小气、办事瞻前顾后,不够果断;皖北人比较豪爽,大大咧咧,做事干脆,但稍微有些急躁,容易冲动,喜欢争强好斗,不够理性。

32客观原因

321地理环境

皖南皖北地理环境上的显著差异是影响两地居民消费文化差异的重要因素。皖南依山傍水,气候湿润,有丰富的物产,自然灾害也较少,长期都是自给自足得,沿江一带地势平坦,自古以来,居民生活相对较为稳定,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造就了皖南淳朴的民风和相对发达的商业。皖北地处长江和淮河之间,一直就是中原文明和南蛮的冲突之地,更是兵家必争之地。连年的战乱,人民苦不堪言,而在以农耕为主的封建社会中,经济受水灾的影响最大,造成了人民需要不停迁徙,当地居民越来越少,外来人却在增多,由于在异地生活的艰难,战争的洗礼,造就了皖北人今天的性格,人民的民风习俗、语言,都呈现了偏向北方的特点。

322经济环境

皖南地区是安徽省的重要经济和文化中心。旅游业发达,人们对于奢侈品的消费观念相对开放。多年来,从总体上看,第二产业是皖南地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工业规模增速高于全省。再加上皖南地理位置优越等各方面有利因素,皖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皖北经济发展慢于全省。虽然近年来,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皖北地区的经济加快了发展,但与皖南相比仍滞后很多。显然两地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有较大差距。

323风俗文化

在皖南地区,新安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居民消费文化的形成,皖南文化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在安徽区域文化中,本区域文化相对来说较具有开放进取、注重实际精神,人文精神在这里得到较好的统一。明清以后徽商兴盛一时、闻名全国就是较好的见证。当中的重商取利精神在很大程度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表现为皖南人比较讲究,除夕夜时,皖北吃饺子,加之不多的传统活动。皖南则在吃饭前要放鞭炮、贴春联、祭祖,祭祖仪式相当讲究,先上菜,必须有鸡、鱼。所以B同学对自己生活品质要求相对较高,生活得很讲究,而A同学则相对随意。

在皖北地区,人们消费相对理性。皖北的代表文化是老庄文化,而老子、庄子又属于道家,道家讲求“清静无为,逍遥齐物”。所谓“清静”便是头脑保持清醒、冷静;“逍遥齐物”则是不依赖外物。皖北人思想较为传统,表现为在“双十一”活动时,B并没有被打折等优惠冲昏头脑,在没有过度追求外在之物上有所体现,皖北人受老庄文化影响较深,对新的事物接受得相对较慢,A同学乘车采用传统的现金支付,而B同学则早已在网上进行支付,更加快捷、方便。

综上所述,皖南和皖北消费文化的差异较为明显,产生差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从主、客观两方面分别列出一些分析角度,尽量进行全面的分析。皖南皖北在消费文化上各有优势和劣势,企业在两地销售产品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区别加以对待,这样才可能对企业占领市场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薛美娟消费主义的解读与应对[J].中国市场,2014(48)

皖南民居范文3

关键词:干栏建筑;皖南;吊栋阁;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概述

干栏,俗称“吊脚楼”,是一种在南方地区古老的居住方式,一般将竹或木头架空以作居室,用来应对炎热潮湿的气候。因此,在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都可找到干栏建筑的踪迹。就干栏建筑在我国分布态势而言,西南地区是其发源地和中心点,云贵川和鄂西等地是最集中的地区。华东地区的苏浙皖等省份,干栏建筑十分罕见,而位于安徽东南部的泾县章渡古镇,却有一处十分特别的干栏建筑案例。

皖南地区是古徽州之所在,徽派建筑是皖南古民居的代表。泾县是皖南古民居保存最丰富的县市之一。泾县古民居吸收了周边地区多种文化,经长期融合形成自身风格,既受徽派建筑影响又不同于徽派。章渡是泾县境内保留明清古民居数量较多的村落。古镇位于青弋江西岸,曾是当地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章渡古民居,在建筑型制上与泾县其它地区的明清古民居同属一类,外观上与徽派建筑相似,但建筑体量尺度较大,厅室均较宽敞,且具有泾县西乡的古朴风格。名为“吊栋阁”的建筑是章渡古民居中最为特别的一种干栏建筑类型。

2 章渡干栏建筑型制特征

章渡集镇在沿河北岸有一条500多米长的街道:一边是老店铺,另一边是以吊栋阁为主的临河建筑。与吊栋阁相对的市房,大多建于晚清。这些老市房前店后坊,店铺门面很注意装饰。老街整体风貌、建筑型制、细部处理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图1)。

现存的吊栋阁是一组由97间建筑相连组成的群体,均为临街店铺,店门向北。建筑前后两进,大约三分之一建在岸上,三分之二悬于河岸外,后进房间铺有木地板,下部由直柱横梁支架悬空于青弋江北岸,每间房下有6至8根木柱,支撑于石砌的台基上。每间店铺左右相连,组成半边街面。其间有6处下河石阶道,将建筑群体分为7组。每间店铺的店门为木门坊,安装活动的木板门扇。上层有低矮阁楼,部分阁楼伸出门面约30公分(图2)。

3 吊栋阁的成因分析

3.1 地形地貌环境的影响

地形地貌一直是影响建筑形式和布局的重要因素。章渡位于青弋江北岸,曾经的码头造就了这座繁荣的小集镇。水岸的高差使得干栏建筑成为一种能适应地形地貌特征和生活需要的建筑选型。居民可从自家的吊栋阁中方便地下到河岸取水;一旦发生火灾,也便于取水扑救。同时,这些店铺临河吊脚楼,与河岸码头有方便的沟通,便于水上货运交通和店铺间的交易。

3.2 地域气候的影响

泾县常年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古民居大多建在大山间、河湖旁,建筑自身墙壁高大,开窗很小,很多民居通风不畅,室内阴暗潮湿。吊栋阁将泾县古民居的传统建筑型制进行了合理改良,将常规的民居建造方式与古老的干栏建筑相结合,使建筑通风和采光良好,亲水而建又能保持室内干燥清洁,很好地解决了地域气候条件对建筑产生的影响。

3.3 建筑材料的地域特色

由于泾县山地丘陵居多,树木繁盛,木材丰富。吊栋阁的建造就地取材,使用了大量木柱、木梁、木板以及各种木质构建,减少了砖石的使用。这样在建造时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并形成了建筑的地域特色。

4 吊栋阁的建筑特点

4.1 吊栋阁是皖南古民居的一种特殊变形

泾县明清古民居主要受徽派建筑影响,在此基础上吸纳多种建筑文化,建筑型制上有所变形,形成了自身风格。同时,泾县各地古民居也都有各自的变形特征,吊栋阁则是泾县古民居的一种非常特殊的变形——其建筑选址、建筑型制、建筑材料等各方面都有极大程度的突破,超过了泾县境内任何一种类型。

4.2 吊栋阁是干栏建筑与皖南民居融合的结晶

吊栋阁是我国南方长江上游和下游地区建筑特色的一次融合。章渡老街内部,看起来仍然是皖南传统的老街巷特色,即便是老街南侧的临河建筑,靠街一面还是皖南民居风格,但临河一面却吸收了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做法,进行了大胆改造,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型制。

4.3 吊栋阁是我国传统商业住宅建筑群布局的又一特例

我国自宋代商业街肆开始繁盛以来,各地出现了风貌各异的传统商业街市,很多种类型流传至今。其中大多数是商住混合,采取单体前坊后居式,形成线性的建筑群空间。临河建造商住建筑,在江南地区并不少见。皖南城镇的老街,常在河岸之上,建两排门面相对的建筑,前坊后居,其间形成一条宽度3至5米的街道,而与河流的关系不够密切。吊栋阁一方面采取皖南老街的型制建造,但另一方面用干栏积极向水体延伸,功能上使店铺与河道码头更加紧密便捷地联系起来。这种做法也是我国传统商业住宅组群的一个特例。

5 章渡干栏建筑保护与传承的现实意义

5.1 对古民居研究的意义

皖南地区至今仍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民居,而且在徽派建筑基础上,有多种多样的变化形式。吊栋阁是泾县古民居中的特殊类型,也是干栏建筑在华东地区的特例,保存较为完好,但数量有限。保护吊栋阁建筑原貌,加强专业性的调查研究工作,而不仅是出于旅游开发需要进行的简单粗放的保护和利用,这是当前需要注重的关键问题。对吊栋阁的研究,将会有利于拓展对我国传统民居类型的认识。

5.2 对改善当地人居环境的意义

皖南山区地形地貌变化复杂,民居建造特色显著。徽派建筑之所以能够成为传统民居中的重要类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适应地理和气候条件,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有很多独到之处。吊栋阁在皖南传统民居建造基础上,结合地形条件,解决了气候潮湿以及日照通风等问题,极大改善了居住条件。这对当前的住宅建设和人居环境营造有很好的启示,对当地而言更加直接和有效。当地的居住区规划和建设,应充分利用城市的通风道,保持气流通畅;很多滨水建设的住宅,可以因地制宜地吸取吊栋阁做法,使住宅的一侧更亲水。更普遍的借鉴意义是吊栋阁干栏式做法的运用:住宅底层的架空处理,不仅提供交通或休憩空间,在当地气候条件来看,更有利于室内的防潮和卫生。

5.3 对强化地域文化脉络的意义

泾县不少城镇和乡村都有显著的传统特色,建筑特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城镇建设中,如何传承发扬这些地域特色,值得深入推敲和研究。目前,在当地有很多地段,借鉴徽派民居样式建造各类公共建筑和住宅,但在建筑型制、尺度、比例和细部等重要方面都缺乏深入推敲,也没有细致研究泾县本地的传统建筑特征,各种“仿徽建筑”大量出现。这种做法不仅不能起到传承地域建筑文化的作用,相反很可能导致今后对地域建筑文化特征的误读。认真准确地传承包括吊栋阁在内的当地建筑文化,科学合理适度地运用于各类规划和建设,对于强化当地特色文化脉络才真正具有积极的意义。

6 结语

章渡吊栋阁是干栏建筑在皖南地区的特例,是西南干栏建筑同皖南古民居的一次融合,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显著特点。在保护吊栋阁建筑原真性的基础上,对其建筑特征及其传承价值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这对当地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当前城市规划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泾县古民居名录. 香港飞天图书有限公司,2002.

皖南民居范文4

安徽省处于南北方过渡地带,山地、丘陵、平原各占1/3,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又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重点省份之一,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和林业大省;安徽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其林业特点兼有亚热带和暖温带特点,基本能够代表我国林业特点;2011年6月国务院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写明了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各类开发区在安徽省均有适当比例的分布,与全国各区域分布比例相近,其农村区域发展以及林业情况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和特殊的典型性。

2安徽林业和农村区域发展的基本情况

2.1安徽省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概况

安徽省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地形复杂,平原、低山丘陵相间排列,长江、淮河横贯其中,全省天然得被分割为淮北、江淮和江南三大地形迥异的自然区域。安徽省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GDP)12263.4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729亿元、6391.1亿元、4143.3亿元,三次产业比例由2009年的14.9∶48.7∶36.4调整为14.1∶52.1∶33.8(安徽日报,2011-02-24)。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中部凸起的总体格局,但人口分布却与之相反,呈北多南少格局,城乡、区域之间公共服务及生活水平差距较大,总体发展不够均衡。

2.2安徽农村区域发展现状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农村常住人口达到339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6.99%。2010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85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13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7%,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2m2。2010年全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61.64万hm2,粮食产量3080.5万t,连续5年创新高,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和5.64%。

2.3安徽林业现状

(1)生态建设成效显着,林业生态体系日趋完备。以“十一五”期间为例,全省共完成造林绿化总面积61.04万hm2,全省现有林业用地面积443.2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31.7%,其中:森林面积380.4万hm2;活立木蓄积量21710.12万m3;森林蓄积量18074.85万m3;森林覆盖率27.53%。

(2)林业产业发展迅速,林业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全省2010年完成林业产业产值715.4亿元,占全省总产值的5.8%,比上年净增201.8亿元,增长39.3%。其中木材产量458.2万m3;水果产量215.9万t;森林食品产量99487t;木本油料产量25910t;林产工业原料产量12109t,其中,人造板产量达到730万m3,是“十五”末的近3倍。

(3)安徽林业与农村区域发展关系分析。本文选取安徽省17个市1996~2009年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既存在时间维度又存在空间维度,固需用面板数据模型。使用面板数据不仅可以更好地检测和度量单纯使用横截面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无法观测到的影响,同时增加了变量至今的多变性减少了共线性,提高了自由度和有效性。

面板数据模型的一般形式如下:Yit=β0it+β1itX1it+β2itX2it+…+uit(1)其中:i代不同的横截面,t代表时间。模型假设:对面板数据的估计取决于对截距、斜率和误差项的假定,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截距和斜率都是不变的,斜率不变而截距随时间或个体变化、所有系数均随时间和个体而变化等多种可能,每种情形也越来越复杂。由于本文目的在于考察变量之间的一般性关系,因此可以忽略系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同,假定所有系数都不随时间和个体而变化,即Y=β+β1X1+β2X2+…+u(2)在该假定下,可以不考虑空间和时间的混合数据,单纯地将每个城市的14次观测值逐一堆置得到233次观测值,用通常的OLS回归进行估计。

结果如下:Y=-289522.40+1.04X1+0.15X2+1.50X3+0.75X4(-3.02)(7.75)(6.21)(4.93)(0.61)+146.11X5-65839.06DM+u(3)(8.72)(-2.34)运用常见的准测检查混合回归的结果,发现大部分系数都具有独立的统计显着性,斜率系数也都具有所期望的正负号。而且R2的值相当高,模型的解释能力较强。R2=0.8889F值=301.4793其中:Y代表农林牧渔总产值,X1代表林业总产值,X2代表乡村人口,X3代表年末耕地面积,X4代表造林面积,X5代表农民人均纯收入,DM表示地形特征,处于皖北平原地区的取1,皖中丘陵地区取2,皖南山区取3.

实证意义:

(1)林业总产值(X1)、乡村人口(X2)、年末耕地面积(X3)和农民人均纯收入(X5)对被解释变量农林牧渔总产值(Y)之间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上述各个变量的增加都能促进农林牧渔总产值的增加。

(2)造林面积(X4)与农林牧渔总产值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3)地形特征与农林牧渔总产值显着负相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农林牧渔总产值会随着地形由平原到山区逐渐下降。

(4)安徽林业与农村发展相关度。表2相关系数反映了:①林业产业的发展与农村发展水平紧密相关;②皖南造林面积对农村经济具有显着的影响,其相关度达到18.7086。鉴于皖南皖西、皖中、皖北在自然生态、经济社会发展、林业比重和建设情况均有着显着的差异,本文将安徽省分为3个部分分别论述。

3林业在农村区域发展中的定位

3.1林业在皖南皖西农村区域发展中的“支柱”地位

皖南皖西山区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包括大别山区和黄山、九华山区,由黄山、池州、宣城、六安、安庆5市组成。区域总面积536.9万hm2,林地面积320.1万hm2,占595.64%,森林覆盖率达53.35%,森林蓄积量为1.17亿m3,区域森林资源居安徽省首位,具有山地自然环境的典型代表性。安徽省南部和西部山区不仅是全省林业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构建生态安徽的重点区和核心区。1994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山区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问题,结合山区工作的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加快山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2010年南部和西部山区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17047hm2,其中人工造林7747hm2,占全省荒山荒地造林面积的35%。全区2010年林业产值367.7亿元,占全省林业产值的51.4%;其中林业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147.8亿元、163.3亿元和56.6亿元,各占全部产值的40.2% 、44.4%、15.4%,是区域经济中三大产业产值比例最为协调的地区。发展林业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起到调整、优化和均衡当地的经济结构的作用,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抓手和重要推手。皖南皖西山区共有5个部级自然保护区、22个部级风景名胜区,共计2737.22km2,属于2011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的水土保持类国家层面重点生态功能区,是限制开发区域,需要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的适宜产业。安徽林业在皖南皖西山区农村区域发展中的“支柱”作用概括地来说就是“因林而富、因林而美、因林而广”。

3.1.1林业开辟了农民收入的主渠道

采用上述回归模型中的相关系数法,通过计算农林牧渔产值和林业产值的相关系数,得出南部山区林业产值和农林牧渔平均相关度,见表3。据表3可知,上述各市林业与农村农林牧渔产业存在紧密相关度。另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安徽省南部、西部山区农民全年人均总收入6276.7元,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为3453.3元,占全年总收入的55%;其次是工资性收2349.7元,占37.43%;转移性收入404.2元,占6.4%;财产性收入最低,仅为0.9%。改善农民收入结构,让更多农民拥有财产性收入,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这就需要加速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经营性收入中,人均林业收入为172.6元,仅次于农业收入(2034元)和牧业收入(445元),为家庭经营性第三大收入来源,是全省林业收入比重和数量最高的地区。然而,相比于农业收入和牧业收入,林业收入仍有不小的差距。

3.1.2林业构造了山区农村的绿色屏障

多年来我国走的是粗放型发展路线,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的是物质资源的消耗,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仍为存在以巨大的生态破坏为代价的,当前维护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皖南皖西山区森林覆盖率53.35%,活立木总蓄积量1.16亿m3,森林资源居皖之首。据安徽省环境状况公告显示,2010年安徽省17个市中,黄山、宣城、池州生态环境质量优,生态系统稳定,安庆、六安与其他七市生态环境状况良好,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3.1.3林业促进了农民社会参与意识的新转变作为南方集体林权改革的重点区,安徽林业也紧密围绕当地实际深入推进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改革,林地的生产潜力得到挖掘,价值不断提升,林农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全省多数地区相继开展了森林资源流转、林权证抵押、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林权配套改革,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更加显着、外延不断扩展。农民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不断提高,逐渐认识到他们自己就是脚下这块土地最真实的主人。在对山区农民社会参与意识的调查中,林改后参加社会事务积极性提高很多的有12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7.3%;略有提高的有186人,占39.3%;没有变化的有165人,降低的为0人。调查数据说明山区农民社会参与意识已经较高,且经过林改后有很大提高,但仍然有不少居民对参与社会事务缺乏主动性,提高居民参与意识,构建良好的政治环境仍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改进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努力。

3.1.4林业搭建了农村区域发展的大平台

丰富的资源是发展的物质平台。皖南皖西山区是油茶、山核桃等木本油料作物及油桐、乌桕、黄连木等工业原料的主要产区;拥有大量的木本中药材资源,是青檀、香榧、蜜枣、桃形李等水果的主要产地;霍山县、广德县、宁国市、黄山区是中国竹子之乡,具有发展竹笋、竹藤、竹家具、等竹产业的天然优势,例如仅广德、泾县两个县竹林资源就达到6.7万hm2,其竹业产值达到12亿元。丰富的地形地貌是发展的自然平台。皖南皖西山区具有丰富的地形地貌,其森林资源居全省之首,本区域最大的特点便是山地多、林木多、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气候宜人,具有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拓展林家游乐项目、山地露营等多种适宜的旅游项目的巨大潜力。先进的环境绿化是发展的基础>:请记住我站域名/机关相关人员的调查的30份有效问卷中,对于绿化状况对当地发展活力的影响:8人认为影响巨大,21人认为有一些影响,1人认为没有影响或完全没有影响,并且在对村委会的调查中,相关人员均表示先进的环境绿化对于招商引资、发展生产具有巨大的基础性作用和推动作用,是大多数项目投资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3.1.5皖南皖西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山区林业三大产业产值最为均衡,但仍然是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所占比例达到84.6%,第三产业较弱,仅占15.4%。第二,山区各市发展不协调。南部山区各市农村人口与农林牧渔总产值相关度最高的六安市达到0.76,平均相关度为0.54,最低的宣城只有0.11,差距较大。第三,森林旅游资源利用率低。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共有自然保护区9处,森林公园17处,但充分开发利用的却不多,游客数量参差不齐,是森林旅游资源的浪费。

3.2林业在皖中农村区域发展中的“支撑”地位

安徽林业在皖中农村区域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概括地来说就是“因林而扩、因林而活、因林而丰”。皖中地区位于全省地形升降之间的过渡区,为长江淮河分水岭,地形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包括芜湖、铜陵、马鞍山、巢湖、合肥、滁州等6市。据统计,2010年,皖中生产总值(GDP)达到6409.3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484.99亿元,第二产业3732.98亿元,第三产业2191.42亿元,三大产业比例为8:58:34。人均GDP为35874.8元。2010年“皖中丘陵地区”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3.42万hm2,林业总产值171亿元,占全省林业总产值23.9%,占地区总产值的2.7%,其中:第一产业68.1亿元,第二产业84.5亿元,第三产业18.4亿元,三大产业占全区林业总产值分别为39.8%,49.4%和10.8%,一二产业齐头并进,第三产业方兴未艾。针对皖中丘陵地区的作用,林业在区域发展中对农村居民共发放问卷400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392份;对乡镇机关林业相关人员发放问卷30份,收回有效问卷28份。

3.2.1林业拓展了农村增收渠道

这是支撑的点。皖中丘陵地区位于江淮之间,大量的滩涂和丘陵不利于农作物的种植,林业成为当地农民经营的重要载体,林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经营范围的扩大,直接推动了当地农民生产结构的调整,当地农业的生产能力、竞争能力显着提高,现代农业的步伐加快。林业的发展为当地农业因地制宜的发展,为当地农地珍惜并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也搭建了载体。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安徽省中部丘陵地区农民人均全年总收入7377.7元,其中经营性收入3987.3元,是农民收入主要来源,占全部收入的54%;其次为工资性收入2802元,占38%;财产性收入136.5元和转移性收入441.3元,两项仅占总收入的8%。如何让更多农村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是下一步建设的关键目标之一,集体林权改革也只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家庭经营性收入中林业收入仅仅为41.7元,所占比重仅为1%,远低于农业、牧业等产业收入。从上述分析可知林业的经济潜力并没有被充分发掘,加 强林业建设,提高林农收入,促进农民收入多元化,是皖中地区林业建设的目标和归宿。

3.2.2林业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这是支撑的线。农村发展,活力是关键。皖中地区是皖江城市带的重要区域,社会经济相对发达。林业直接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宜居,宜商,成为吸引外资,充分利用外资发展的重要筹码,投资的溢出效应直接促使本地城乡交流更加频繁,进城务工从商、出城休闲游览成为本地区双向互动的亮丽风景,一大批农家乐、观光园、垂钓池兴起,农村的发展活力增加。

3.2.3林业提振了社会参与信心

这是支撑的源。新一轮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采用强制型和诱导型相结合的制度变迁模式,在加强宣传提高农户的权属意识和参与意愿的同时,让农户通过参与民主决定成为不同权属分配模式的直接选择者,通过林业产权的一系列改革,农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热情也逐渐提高。皖中丘陵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启动于2007年,历时3年,已累计核发(换发)林权证14.76万本,发证面积65万hm2,占应发证面积的98.38%,林权流转面积12.8万hm2,经调查,对当前正在进行的林改表示非常认同的有89人,占22.7%;,表示认同的有297人,占75.8%;表示无所谓的有6人,皖中地区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农民的认同。因此,当前的林权改革是比较科学可行的,但仍需注意的是,有6人认为这项改革是无所谓的,也即改革虽然没有给他们带来损失,却也没有带来利益,因此,林业产权、林业制度仍然存在优化的空间和可能,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享受到林权改革带来的好处。

3.2.4林业促进了农村区域科学发展

这是支撑的面。皖中地区是安徽经济政治中心所在,是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域及合肥经济圈发展区域,是安徽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所在,同时也是自然生态环境受损较为严重的区域。因此,发展皖中丘陵林业发展,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程,加强郊区绿化、建设绿色生态走廊,改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不仅关系着皖中丘陵地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更是抓住发展方式转型期快速占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地的重要契机。在对乡镇机关人员的调查中,共有25人,占83%,认为林业对农村区域科学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要全面推动农村区域的科学、低碳发展,必须加大林业工程建设力度。

3.2.5皖中林业存在的问题

第一,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皖中农林牧渔总产值受农村人口影响较大,其相关度达到0.63,且林业总产值以经济林产品种植与采集等初级产业为支柱,企业大都规模较小,未形成品牌效应,发展方式粗放、科技含量低。第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林业一、二产业齐头并进,第三产业方兴未艾,仅占林业总产值的11%,达到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仍需努力。第三,林业合作组织和服务中心质量较低。皖中地区已有林业专业合作社203个,林权交易服务中心6个,但参与人数只有4439人,服务覆盖率不高,服务质量还需要提升,宣传力度还需要加强。

3.3林业在皖北平原农村区域发展中的“保障”地位

安徽林业在皖北平原农村区域发展中的“保障”地位概括地来说就是“因林而稳、因林而强、因林而续”。皖北地区位于安徽省北部,由蚌埠、淮南、阜阳、淮北、宿州、亳州6市组成,总面积38847.58km2,地形以平原为主,开阔平坦,是华北大平原的南缘。2010年皖北地区共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6845hm2,平原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也为促进皖北生态崛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重点区、“十二五”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要开发区,成网成面的林业保持并改善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这些是粮食生长的基础,是当地粮食的稳产高产的重要支撑。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档木制品需求逐年增长,使得平原速丰林业迅猛发展,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尤其是集体林业经济因此做大做强。林业的可持续性直接保障了当地农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皖北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平原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这既是安徽崛起的难点所在,也是安徽崛起的希望所在。加快皖北发展,也是林业系统全力打造“生态强省”的重要途径。皖北平原地区对农村居民共发放问卷400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387份;对乡镇机关人员共发放问卷35份,收回有效问卷35份。

3.3.1林业直接促进和保障了当地粮食的稳产高产这是保障的核心。大量研究均已证实,林业在平原地区的直接作用就是涵养水源,改良土壤,防风固沙,改善气候等功能。作为全国小麦主产区的皖北平原,粮食稳产高产是首要任务,也是“十二五”期间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把其划为重点开发区的内在约束。建成纵横交织、密集成网、繁茂浓荫的平原林网成为粮食生长的重要保障,为当地粮食的稳产高产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3.3.2林业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这是保障的目的。林业是有效利用生物资源优势发展农业农村的首要选择。淮北平原地区生物资源丰富:亳州药材种植历史悠久,素有“中华药都”之称;太和香椿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安徽省名特产品;砀山县是砀山酥梨的原产地和主要产区;萧县葡萄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誉满江淮;怀远石榴皮薄核软,一直以来位居全国四大石榴产区之首;颍上是安徽竹子之乡,拥有丰富的竹子品种……充分发掘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是淮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第一选择。随着林果业和木制品加工业的发展,为农村直接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增加农民收入。

3.3.3林业促进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保障的结果。物富民丰源于根基稳固,纵横交织的林业保障和支撑了粮食的持续稳定高产,密集成网的林业带动了当地农民的收入,繁茂浓荫的林业成为当地防灾减灾最有效的生态武器,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最有效的生态抓手,成为当地现代农业建设最有效的生态平台。

3.3.4皖北林业存在的问题

(1)森林覆盖率低。林业资源总量不足且发展缓慢,全区森林覆盖率仅为22.47%,人均森林面积仅为0.037hm2,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1.134m3,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树种比例不够合理。全区乔木林地中杨树林占有绝对多数,比例达到73%,树种过于单一。

(3)林业产业发展程度较低。2010年皖北平原区林业总产值仅为176.7亿元,占全省林业总产值的24.7%,林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4安徽林业定位与战略创新

4.1安徽林业在农村区域发展中的定位

(1)为农村区域生态环境缔造了青山绿水,打造了生态家园。这是林业的生态功能。在皖南皖西林业面积最广、林地质量最高,其降水、气温、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也最高;在皖中和皖北地区林业也起到了相当的生态作用。

(2)为农村区域经济提供了比较优势,开辟了增长源泉。这是林业的经济功能。林业产业在各地区均占有较大的比例,并具有较为喜人的发展前景。

(3)为农村区域社会发展搭建了参与平台,疏通了就业渠道。林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农村居民的就业,尤其在皖南皖西地区,森林旅游业的发达给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4)为农村区域协调均衡发展链接了合作空间,培育了赶超基点。

(5)为农村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创造了持续动力。

4.2安徽林业战略创新

(1)突出生态建设这一战略核心,着力加强资源保护,带动林业全面转型。这是林业建设必须牢牢抓住的主脉。要坚持重点工程带动,全社会大力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加强资源保护、巩固建设成果。

(2)突出产业升级这一战略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结构调整升级是林业产业发展永恒的主题,承接产业转移也是林业产业发展题中之义,不可能隔绝于外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坚持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承接,主动服务于装备制造业的材料供应、原材料产业的重点突破、轻纺产业的一体化加工,高科技产业的生物制造、现代服务业的特色旅游、现代农业的规模化、基地化建设。

皖南民居范文5

关键词:皖北 节日 民俗文化 现状 发展

基金项目:安徽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皖北民俗节日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以淮南为例》(J18511106)

地理上作为安徽三大重要组成模块之一的皖北地区,其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决定了其节日民俗的不可忽视性。从节日角度看,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在一年又一年的时光流逝中,带有皖北特色的节日民俗饱经历史风雨的洗刷,沿袭至今,既有改变,有丢失,也有保存,有创新;而在民俗方面,无论是亳州地区的老庄文化、宿州地区的拉魂腔、蚌埠地区的大禹文化、淮北地区的沙河调还是阜阳地区别具一格的饮食文化,都是引人关注的重要方面。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查阅资料,同时选取淮南地区作为实地调研样本,皖北节日民俗的发展现状了然于眼前,而其未来向前的走向也颇为引人注目。皖北节日民俗发展至今,是令人欣喜,还是使人担忧?是发展良好,还是亟须改进?是前路明确,还是漫漫未知?下面是据调研结果整理的一些较为完整的,对于皖北地区节日民俗未来更好存续、发展的构想。希望能借此对皖北地区节日民俗的保存和继承并发扬光大,发挥一些作用。或许皖北节日民俗的现今状态和其未来发展态势,亦可以作为其他地区未来同方面发展的良好借鉴。

如同国内的其他很多地区一样,在皖北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在现实中,传统民俗节日往往被蜕变成了单纯的假日,其文化意蕴也在人们的心目中日趋淡漠。作为老百姓传承祖先智慧结晶的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其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也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很多原有的习俗被抛弃,一些过节的习惯逐渐减省,直至消失。曾经声势浩大的“淮南豆腐节”每年举办一次,吸引附近省市居民参加,现在却两年举办一次,不但人数减少,而且已经变成了商品展销会。不可否认,这些节日习俗中的确有一些是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前进的步伐,在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下被淘汰掉的。然而,排除这些落后习俗以外,仍然有些东西凝聚了祖先的心血,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质,是我们文化和历史的象征,寄予了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希冀,是不应该被弃掉的。对于这一部分的节日民俗,应该采取的是了解、恢复、保存、发扬光大的方法,以严谨的态度迎接它们的回归。

首先说到春节时期,皖北地区的人们也有如同其他地区一样的吃饺子、放鞭炮、拜年、发红包、贴春联等相似习俗。但皖北六市之间的细微差异,仍是显然存在的,这也正是凸显出它们之间各自保有的特色,和它们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区别的非常重要的一点。经了解,近些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节日民俗的存续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挑战,并且经历了一些丰富的变化。从一个方面来说,一些传统习俗受到了挑战,可能会面临逐渐湮没于历史长河中的尴尬局面,譬如放鞭炮,原本寄予了人们驱除年兽、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望,但却因为现实生活当中它的确存在着对城市空气造成的污染的弊端,许多人已经开始倡议并且将禁止鞭炮付诸行动。这从一个角度来看,是对现代社会环境的一种保护,是随着社会进步、城市发展而到来的一种趋势;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对传统节日民俗的一种丢失和抛弃。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一些新的节日文化也被添加到这些节日当中来,如大力推动春节游为皖北各市所带来的春节旅游经济,在春节期间选择外出的人们来到了这里,有机会细细品尝皖北当地的独到年味,也给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发展。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新,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成效。

再看元宵佳节。元宵前后,许多在外地求学的莘莘学子以及在外务工的人们需要早早离开,无法在家欢度元宵了。而皖北地区如今向外输出的劳动力也不在少数,如阜阳地区就存在着流动人口数量较多的现状。如此一来,留在皖北本地度过元宵节日的人数就少了许多。这从一个方面来说,影响了节日热闹的程度和节日经济增长的速度;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一些在皖北地区就学的学子的到来,和其他流入皖北地区的人口的加入,也使这个寓意丰富的节日更增添了一层鲜艳的色彩。说到元宵节,汤圆和元宵自是不能缺少的。皖北地区在地理划分上大部分位于淮河以北,也即通常所说的“北方地区”,但一河之隔的淮河南岸由于在地理位置上的偏中,也承续了部分南方的节日民俗,而皖北地区元宵佳节吃汤圆的家庭也为数不少。汤圆制作手法简单,味道鲜美,可谓是男女老少皆宜的一大中华美食,这一点在皖北地区也并不例外。但现在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变化,喜欢自己动手制作汤圆的家庭也开始在逐渐减少,掌握这门手艺的人数也在滑落。超市里的速冻汤圆慢慢受到越来越多住户的喜爱。这种变化难以直接说其好坏,但这种细微的转变也当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关心。另一大元宵习俗则是花灯、逛灯会、猜灯谜,这是各地普遍共存的一大特色,而今也在以更加创新多变的形式改进、存续着。一些商家仍会在元宵佳节举办猜灯谜以促进营销、拉动人气的活动。

清明节依古人规制,是祭扫祖先坟茔的时间。在皖北的许多地方,上个世纪的土葬风俗所遗留下来的田间坟墓仍有很多。每逢清明节前后,许多家庭会聚齐一家老少、长辈晚辈一起至祖先坟前祭拜献礼。一般流程包括烧纸钱、放鞭炮、磕头跪拜等一些简单的程序。这些流程寓意着给祖先带去财富以示崇敬,向祖先祈福以求荫蔽子孙后代等美好希冀。这些风俗流经许多年代,已经大有简化、变易之趋势,日后继续发展,想来也会渐渐与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生存方式相接轨,有其新的面孔。而在都市化的进程中,墓园的存在和慢慢兴起也是一种趋势,在皖北地区也可见到这种改变的出现,这是中华文明吸收了外来文化,受其冲击所产生的一类新的墓葬方式,但也具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清明时,捧一束鲜花,带一些心愿,静静进入墓园中上坟祭礼,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对先人节日文化的沿袭方式。

端午节期间,我们在淮南进行了实地考察。淮南市虽然只是皖北地区群像中的一个,但因皖北各地相近的地域和人文情怀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不同方式走访和观察当地住户,了解到了当地居民真实的过节情况。多数人家在这个时节一般会包好粽子,准备一些家常菜,能聚在一起的家人围坐在一些,像平常一样吃饭聊天。由于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淮南有属南方的青叶粽,有三类:米粽子、蜜枣粽子和绿豆粽子。白米粽属于最为保守也是南方最为传统的粽子,纯粹突出粽叶和糯米的清香,混入白糖调和成的蘸料一起食用。不再像以前一样所有的居民都会亲自动手制作粽子。附近超市和商店里的成品粽子相比之下更受当地居民的青睐。据了解原因大概如下:用来包扎粽子的粽叶和马连草绳,由于采摘并不如过去那么方便,打算自己在家里包粽子吃的人们也往往会直接到市场上去挑选。粽叶有两种,竹叶是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的,而苇叶则大多是一次性的,不能再循环利用。当地的几位老人说,随着年岁的渐长,对于端午节这种节日的期盼似乎没有儿时那么高,不会特意花太多的时间去准备过节,只是象征性地做一些应当要在节日里完成的事情。对于节日理解的意义就是家人团聚共度佳节。在淮南地区,以前许多人家里还会在度过端午节时准备香包,具有驱五毒辟邪、寓好运的意蕴;而现在市面上鲜见香包这种物品,即使保留这种佩戴香包的记忆,却不会特意去佩戴了。通过资料了解到的皖北特色的端午食物,除粽子以外,还有糖糕、油饷等也都不见踪影。在街头也可以看到有商家在销售咸鸭蛋、粽子、艾草等等。虽则部分习俗慢慢淡化,但这种节日情怀还是留存在人们心中。端午节以及其他节日民俗重新兴盛起来仍是存有希望的。在走访淮南八公山区时发现,有不少民居的门上还可以看到早早准备好的已经略微枯黄的艾草。八公山上艾草较多,采摘比较方便。到了节日要吃节日食品、准备节日用具已成为一种习惯,而这种已经流传千年的习惯暂时不会中断。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情人相会之日。起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的七夕节,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古有秦观诗作在前,而今我们可以看到七夕节到来时各大电视台、商家们也纷纷推出各种节庆活动。但众所周知,随着我国与国际接轨,以大度包容的姿态迎接国外文化,西方传统的情人节也在我们的国土上生根发芽,影响力火热一时。在皖北地区,不少当今的年轻情侣们,也是西方情人节与传统情人节都会共度的。而说到七夕节的传统习俗,女子献祭乞巧早已成为往事,情人星空夜话或许是许多情侣做得更多的事。而谈及此处,七夕节原本为爱而设,两情若是久长时,形式或许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中秋佳节,对于全国各地的人民来说,这都是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中秋节的皖北地区,人们喜食月饼和糖馍,一家人聚在一起聊天、赏月,亲朋好友之间还会互赠礼品。时展到今天,月饼早已成为了中秋节这个节日的文化符号,甚而已发展出月饼的专门品牌,供人选择。它不仅仅是每户家庭自己食用的首要选择,也是中秋节时各个家庭之间互相赠送礼品时的极佳选项。而说到糖馍,是一种朴实但却美味的面食食品,它承载了许多人幼年时期的美好回忆。每逢中秋佳节时,不少地方的街道仍然可以见到出售糖馍的店家,一些家庭也仍会购买。说起赏月,古人已有此风范,而时展到今日,赏月也同样只是成为了中秋一大重要的代名词,仍有家庭会在月圆之时满怀情意地抬头仰望,但中秋之时最最重要的还是那份全家人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的浓浓暖意。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在这一天里,吃糕、登高、敬老已成为较为重要的习俗而被延续传承下来。在皖北地区,至今仍有一些家庭在度过这个节日的时候选择蒸重阳糕作为食物、一家老小共同登高,寄寓美好情怀。而一些中小学和高校也会组织敬老尊老活动,虽说有些人指责这些活动集中于重阳节这一天实施,有些形式主义的嫌疑,但首先我们要看到,其出发点是好的,至于活动的内容、形式的不足,那么则需要大家通过探讨来为之提供解决方案,使之更加完好。

保护节日民俗刻不容缓,最先要从人们的意识上面行动。不是要让人们知道保护这种习俗的重要性,而是要让普通民众感受到节日氛围,从意识、心理上对节日形成期盼,从而成为烙印在民族血脉里的东西,自然而然地习惯节日民俗。节日的意义在于:第一,它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这一点看似虚无,实则是比较实在的。比如在端午节的时候,包粽子、插艾草、缝香包,从本质上来说,就把这一段时间与一年里的其他时间段做了一个更加明显的区分,节日因为它的意义而显得不同。第二,它能促进我们对于自己民族传统的更好认知和继承。了解了端午节是为屈原而设这一概念,明白了远古的先人们所创造出来的各式仪式、物品其产生和存在的原因,累积着民族文化传统的源远流长的气质,这种气质内化于身心,体现于节日的氛围当中,在外人看来,便是对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一个极好的诠释。第三,它能带动社会发展。节日一旦红火起来,那么由这个节日所衍生出来的周边产品必然也会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关注,这是一种带动经济产业链的极佳方式,同时又使经济与文化相结合,即所谓“节日经济”,而这种经济类型有利于优化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文化得到了发展、流传,可谓两全其美。而要使人们不断意识到这种重要性,就要通过教育、媒体输出、广泛宣传等多种方式,不一而足。节日食物其内所含物质对于人体也颇有裨益,更多的是其中包含的古老先民们在食物上的寄托和智慧。如同《舌尖上的中国》所展示的那样,食物并不仅仅是食物,其中所包含的故事、寓意丰富精彩,往往不容忽视。

对于皖北民俗的保存和发展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政府倡导、民间自主。通过建立各种民间民俗文化协会等组织,加强对各种民俗节日活动的政策推动和组织引导为各民间组织及民间艺人搭建平台,为其创造适宜的“土壤”,进一步推动优秀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第二,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除了要继续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保留独特的地方风韵外,更要紧跟时代步伐,为其输入时代的新鲜血液,赋予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以新的内涵。才能为更多人所接受,才能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第三,文化与经济结合。以传统民俗节庆活动发展旅游经济等。

以上所提出的皖北节日民俗发展存续建议为的是希望家乡的节日民俗文化不要丢失,根不要丢失;为的是能够让后人意识到我们的先人曾经创造出多么丰富和有意义的文化传统的心愿;为的是在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的情况下,不再出现七夕节遭冷遇的情况。“客游经岁月,羁旅故情多”正是节日所承载的。一个没有简单到只剩形式,却也没有复杂到繁琐不堪的节日,是值得我们为之努力付出心血的。倘若将皖北节日民俗保护工作充分完成,那么我们的子孙后代能看到的,将是一个个更加热闹、有意义、让人觉得自豪和骄傲和民族传统节日。节日里,合家同堂,摆酒聚餐,分岁酒、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一项项都令人觉得有趣。这些带来民族自豪感、让我们更加坚实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俗项目,铸成了一个更加伟大而壮阔、丰富而多彩、令人神往和欣羡的文化中国。

参考文献

[1] 徐东平,王勇勇.淮河文化与皖北振兴[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2] 汤夺先,邹安.我国淮河流域民俗研究综述[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1,20(2).

[3] 谢政伟,胡飞,王建.皖北民俗旅游发展的优势及问题[J].绥化学院学报,2012,32(2).

皖南民居范文6

其实对黄山和皖南的向往久矣!读中学时,数学老师是屯溪人,化学老师兼班主任是歙县人,从她们的嘴里经常听到对皖南风光的零星介绍和对自己家乡的由衷赞美。因此,从那时起,就向往皖南,羡慕皖南,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去亲近这一方美丽的土地。

去年年末,我终于有了一次机会,到了心仪已久经常在梦里畅游的皖南。

早听人说,从合肥到黄山,走高速路需3个多小时,两旁景色美不胜收。可惜我们离开合肥时已是晚上,又适逢隆冬季节,我们的车高速行驶,一切景色都在黑漆漆的夜色里,除了车灯照亮前方的道路指示牌之外,什么也看不见。车子已经驶入皖南地界,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车窗,为的是能够感受一下皖南的气息。到了一处可以暂时停车的路段,干脆打开双闪下车。啊呀,真是太美妙了!静谧的夜,漆黑一片,微风轻轻吹过,把湿润的空气吹进鼻腔,温柔而清新,散发着甜甜的香;繁星点点密布天空,感觉离我们特别近,星星也特别多、特别亮,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看到这种景象了。原来皖南的空气是不同的,皖南的天空也是不同的。

游黄山一定是首选项目,早餐后即驱车上山。进景区的路虽然不长,已经让我们饱览了皖南的别样风景,两旁茶树园碧绿泛光,枝繁叶茂,生机盎然。进了黄山景区后,先是一片片的竹林,披绿滴翠,然后是松树苍劲挺拔,还有一些其他的树木也挂着绿叶,根本不像是在隆冬季节。这与我刚刚经过的淮北形成鲜明的对比,那里树的叶子早已掉光,在寒风中摇摇晃晃,远远望去村庄没有任何遮挡,全部暴露在一片萧瑟的原野之上。

乘缆车上山,然后跟着导游的脚步,一路游览。有的能够登临,有的只能远眺,光明顶、黑虎松、曙光亭、排云亭、散花坞、飞来石、连理松、笔架峰、始信峰……这天是一个晴朗的日子,天空瓦蓝瓦蓝,万里如洗,前几天刚下过一场雪,还有雪花星星点点披挂在巨石和松树之上。到黄山,人们便会给你说起黄山四绝,即怪石、奇松、云海、温泉,现在又加上一绝叫做“冬雪”。这一次由于天特别晴朗,没有出现云海,却领略了她的冬雪。有了雪的装饰,黄山更加动人。

在黄山的石阶上时上时下,或近观奇松,或远望群峰,或面浴清风,或耳闻林涛,都会使人有心旷神怡、如临仙境的感觉,奇妙无比,鬼斧神工。这―块土地太神奇、太博大精深、太不可思议。尤其使我好奇的是黄山的石头和松树,毕竟是隆冬季节,很少看到其他的花花草草,唯有石头和松树最显眼,最令人遐想。在我的眼前,黄山成了石头和松树的结合体。那些巨石,那些山峰,怎么生成如此这般,似人像物,惟妙惟肖,仿佛这些石头都是有生命的、灵动着的。它与我们一样流淌着鲜红的血液,但它更有定力,不像人类那么善变。

比石头更神奇的还有黄山松,破石而出,浑然天成。虽然身材不是那么高大伟岸,有的甚至貌不惊人,但株株生长有年而又不老态龙钟。黄山松大多是在石缝中成长起来的,甚至石头没有缝它也能钻出来。导游告诉我,黄山松的种子随风飘落到石缝,因为黄山的石头在夏天雷雨之后使空气中的氮气变成氮盐,可以被岩层和泥土吸收,进而渗透到松树的根系,松树的根系不断分泌一种有机酸,能慢慢溶解岩石,并把岩石中的矿物盐类分解出来为己所用,腐烂的树叶和花草就成了松树的养料。可想而知,松树需要多么顽强的生命力。我们在游览的过程中,一直有涛声跟随,像一首千变万化的音乐,生动悦耳。我心想,其实,黄山最神奇最有生命力的是石头、松树、林涛。他们才构成黄山的绝唱。

从黄山下来,已是2点多钟,而且当晚就要赶到江西景德镇,我们直奔宏村。

皖南值得看的地方太多,不仅自然景观独特,那些掩映在山岭和茂林之间的亭阁寺庙、架设在清泉和河流之上的古桥、散落乡间田野上的牌坊、白墙青瓦的古村落,还有遍布各地的百姓祠堂、村边池塘,甚至一块石头和一棵古树,都是文物,都是历史,都有一段古老而动人的故事。

皖南的古民居、古村落数不胜数,各有特点。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西递、宏村。

宏村是一座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古村庄,它始建于南宋,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形成规模是在明、清两代。到了村前,跨过架设在南湖之上的小桥,我不由得又退了回来,要站在岸边多看一会儿,望个仔细。这个村庄十分符合中国民间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背依青山,郁郁葱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不仅可以挡风遮雨,还成为村庄的一道厚重的背景,把整个村子衬托得更加完美、妥帖。村前的这一泓湖水碧波不惊,白墙青瓦倒映在水中,如诗如画。我参观过不少名人故居,都讲究背山面水的格局,而且那大多是一幢房子或一个院子,宏村却是一个村落,经过数百年的风雨洗礼,至今保存完好的房子仍有140余幢。这难道不是奇迹!更为奇特的是,一条弯弯曲曲哗哗流淌的溪水,连接着家家户户,使全村成为一个整体。这条普普通通的水溪,不仅连接着全村人的生活,而且传递着全村的信息,连接着全村人的命运和血脉。这是多么精巧的构思、多么伟大的创造!

跨过小桥,最先吸引我们的就是南湖书院。据说明末宏村就有6所私塾,为了让子孙有一个更好的读书环境,清嘉庆年间,全村人集资在南湖岸边建造了南湖书院。这样,全村的子弟就可以集中到书院读书了。这是一座高大而独具特色的建筑,由志道堂、文昌阁、启蒙阁、会文阁、望湖楼、祗园等部分组成,不用说别的,就看这些名字,就可见宏村人对教育的重视和高雅的精神境界。就是这所书院,走出了清内阁中书汪康年、民国总理汪大燮等一大批名人学士。

沿着参观路线,每一幢建筑、每一个院落都令人流连忘返。从房屋布局看,厅堂、卧室、书房、走廊、花园,处处透着朴素、大气、殷实、学问。室内摆设也深含寓意,如家家厅堂置放花瓶镜子,寓意男人出门经商平平安安,女人守家心静如水。最醒目的是厅堂和书房的一副副对联,有的选自古人,有的请他人或自拟,如“世间清品至兰极,贤者虚怀与竹同”,“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传家有道唯存厚,处事无奇但率真”,“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等等,或抒情明理,或励志劝学,无不表现出主人的人生追求和生活品位。宏村建筑还有一个特点,便是精湛绝伦的雕刻艺术,有砖雕、石雕、木雕,门楣窗棂、屏风墙壁、厅堂书房,放在任何地方都恰到好处。雕刻内容有花草树木,有飞鸟走兽,更有展示民俗活动的场面,生动逼真,栩栩如生。

皖南的民居反映皖南的历史和文化,给美丽的自然风光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同时与其相映生辉,更与徽商的发展兴起密切相关。徽商在明清发展到鼎盛时期,他们的足迹踏遍江浙等沿海沿江地区,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惨淡经营,逐步发展壮大。皖南正是徽商的重要发源地。他们挣了大把大把的银子,却没有放荡江湖,而是把财富和荣誉带回故乡。有一种说法是徽商经历了太多的战乱饥荒,看到了太多的人间万象,反映了他们对外部世界的恐惧和拒绝。

我以为这可能有部分道理,徽商经历了那么多的悲欢离合和孤独寂寞,他们更体会到平平常常、平平安安的真谛,不去追求表面的浮华,而是把身心放在与故土、山水更近一些的地方。所以那些建筑虽看上去不起眼,但在极其简单的或者单调的白墙青瓦里面,有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有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人生的理解。这可能也是皖南人或者安徽人的性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