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人名的成语范例6篇

带人名的成语

带人名的成语范文1

关键词:大成话 名词 词缀 特点

平南县位于广西东南部,面积2988平方公里,人口130多万,全县辖7乡18镇。大成原是一个乡,隶属平南县,辖5个行政村,18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750人。自2001 年后,县政府撤销大成乡,大成乡原5个行政村被纳入上渡镇管辖,但仍保留“大成”这个地名说法。上渡镇操闽方言、粤方言,大成话属于勾漏片粤语。本文通过大成话名词与广州粤语名词、普通话的比较,进一步探析大成话的特点。

一、大成话名词的词缀

(一)词缀+词根

前缀也称“词头”,大成话的某些前缀虽然在形式上与共同语一样,但在与词根的组合能力方面却大不相同,如词头“阿”“老”“大”。普通话中的“阿”词头,只有“阿姨、阿叔”等少数源于方言的词。大成话中的“阿”与广州话等其它粤方言一致,“阿”与词根的组合能力强,结合面广,可用在亲属、排行、名字等之前。如:

1.附在排行前头,如:阿三、阿十。

2.附在亲属称谓前头,表示一种随意、亲切具有口语体的感彩,如:阿姐、阿婶。

3.附在名字前头,如:阿健、阿志、阿凤。

大成话中的“阿”可以附在亲属称谓前头,广州话则少用或者几乎不用。大成话的“阿”在使用范围上要比广州话的“阿”广,甘于恩(2002)曾对广州话的“阿”使用范围窄的现象作出解释,认为其原因有三:在旧派广州话中存在,而新派广州话不使用;广州话保留的是书面语色彩、其它地方保留的是口语色彩;其它地方借用客家话带“阿”的说法,而广州话采用非词头的构词方式。此外,广州话的“阿”可以跟姓氏相结合,如:“阿陈、阿林、阿黄”,但大成话的“阿”不能跟姓氏组合。大成话的“阿”可以与量词组合,相当于“一”,如:“阿只、阿个、阿块、阿米、阿寸、阿条”,而广州话则不能用“阿”来表示数量词“一”。

另一个经常在大成话中用的词头是“老”,“老”也同样出现在普通话和粤语中充当词头,但粤语中作词头的“老”,其“时间长、年纪老”等意义已经虚化。“老”一般出现在亲属称谓、排行、一般称呼、无生命名词、有生命名词前。如:

1.附在亲属称谓前:老妹、老豆、老公、老婆。

2.附在行业称谓前,略带贬抑戏谑色彩:老坑、老举、老契。

3.附在无生命名词前:老本、老趼、老土。

4.附在有生命名词前:老鼠、老鸭、老板。

大成话的“老”可以跟排行组合如:“老三、老九”等,广州话和其它粤方言则少用;广州话可以跟姓氏组合,如:“老陈、老李”等,大成话则不能。

和普通话一样,大成话的“大”也可以作词头,表“年长,或者排行第一”的意义。“大”一般出现在亲属称谓前,如“大姐、大叔、大姨”,这点与广州话稍有不同。

(二)词根+词缀

后缀也叫“词尾”。与广州话等其它粤语一样,大成话的名称词尾比词头要丰富得多,同时也更具本土方言的特色。大成话的后缀大部分是普通话没有的,总体特点与广州话大同小异,只有某些用法有细微的差别。以下讨论几个重要的词尾。

1.头:“头”作为后缀的能产性较强,用法如下:

(1)附在时间、方位后,构成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如:年头、春头、外头。

(2)附在具体事物后,构成表物名词、抽象名词,如:田头、灶头、泥头。

(3)附在代词性语素后,表示处所,如:头、阿头。

(4)附在动词性语素后,构成抽象名词或表人名词,能产性有限,如:对头、来头、出头。

(5)附在形容词性语素后,构成抽象名词或表人名词,如:甜头、苦头、搞鬼头。

2.仔:“仔”作为后缀的能产性不强,用法如下:

(1)表示具有各种特征的男女(通常指年轻人),如:反骨仔、肥仔、烂仔。

(2)表示从事各种社会职业的男女(通常指年轻人),如:工仔、打工仔。

3.佬:“佬”的构词能力较强,用作后缀可构成称谓名词和表人名词。

(1)构成称谓名词,表家庭成员或各种社会关系的男性成员,不带感彩,如:大佬、细佬。

(2)构成表人名词,有三种情况:

A.表示从事各种社会职业的男性,略带贬义戏虐色彩,如:算命佬、喃佬、乞儿佬。

B.表示具有各种特征的男性,带有贬义、戏谑色彩,如:咸湿佬、光头佬、孤寒佬。

C.表示某个地方的人,略带轻视意味,如:石村佬、农村佬、捞佬。

4.婆:“婆”与男性的“佬”相对,“婆”作后缀能产性强,使用范围广,用法如下:

(1)表示不同地方或籍贯的成年或已婚妇女,如:石村婆、农村婆、湖南婆。

(2)表示从事各种社会职业的女性,含贬义戏谑意味,如:仙婆、鸡婆。

(3)表示具有各种身份和特征的女性,表示某种特征的女性时略带轻蔑意味,如:废婆、肥婆。

(4)表示家庭成员或各种社会关系中的女性,如:家婆、伯婆等。

5.公:“公”作为后缀的能产性不强,用法如下:

(1)表示家庭成员或者各种社会关系的男性,如:舅公、家公、伯公。

(2)表示具有各种特征的男性,如:禾须公、明眼公。

(3)表示各种人或者事物,如:新人公、鸡公、狗公。

6.:“”作为后缀的能产性不强,“”本指雌性,但在“虱、芋头、姜”中其雌性意义已经开始淡化甚至消失。多用在动物名称后,偶尔可用作表示人,但带有贬抑的色彩。用法如下:

(1)表示具有各种特征的女性,有贬抑的色彩,如:大豹凶恶的女人、老虎凶恶的女人

(2)动物性别词尾“”,作为动物性别的词尾,“”与“公”相对,指雌性,如:鸡、鸭。

(3)泛性词尾,多用在一些昆虫、蔬菜名称之后,如:虱、蛤、芋头、姜。

7.妹:“妹”有以下几种用法:

(1)构成称谓名词,表示家庭成员,不带感彩,如:大妹、二妹、阿妹。

(2)表示具有各种特征的年轻女性,如:肥妹、傻妹、烂哭妹。

(3)表示从事各种社会职业的年轻女性,略带贬义色彩,如:洗头妹、打工妹。

(4)表示不同籍贯或村庄的女性,如:捞妹、四川妹、农村妹。

8.法:附在动词性语素后,构成抽象名词,表示见解或方法,如:炒法、行走法、饮喝法。这种名词在句子中可充当主语、定语和宾语,如:充当主语――你呢做法用(你这些做法没有用);充当宾语――你讲比我听有几多种煮法(你告诉我有几种煮法)。

9.肚:“肚”用作后缀后常附在名词性语素后,构成处所名词,表示处所,含有“在……里”的意思,如:屋肚、缸肚、手肚、鞋肚。

10.:(东西),用法如下:

(1)附在形容词性语素后面,构成表人或表物名词,如:好、老老人、靓好东西。

(2)附在动词性语素后面,构成动词,如:扮装模作样、偷偷东西、装装东西、卖卖东西。

11.儿:“儿”在大成话中能产性较强,一般附在名词性语素后,构成表物或表人的名词,并伴生小称或爱称的作用,例如:

(1)在一般事物名词之后,表示小称,有的隐约含有爱怜的感彩,如:“凳儿”,特指小的凳子,不附带“儿”则泛指凳子,“衫儿”,特指婴儿的衣服,不附带“儿”则泛指衣服,再如:碗儿、盒儿等。

(2)在一般事物名词之后构成表人、动物或人体部位的名词,表小称,并带有喜爱的感彩,如:“老鼠儿”,特指“小的老鼠”,含有喜爱色彩,不附“儿”则泛指老鼠,且没有喜爱色彩。“蛇儿”,特指“较小的蛇”,含有怜爱色彩,不附“儿”则泛指蛇,且没有喜爱色彩,再如:侬儿、狗儿、鸭儿等。

12.:“”的本义指“雌性的兽类”,现多指“雌性的家畜”,客家话中较常见,如惠州、东莞客话都有“猪”的说法,大成话也有“”尾,应是来自客家话,但意义已有所引申,指的是“小的雌性家畜”,如“狗”(小母狗)、“猫”(小母猫)等。

(三)词根+派词根+词缀

参考文献:

[1]陈晓锦,陈滔.广西北海市粤方言调查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带人名的成语范文2

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词类活用的类型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51-51免费-网-欢迎您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㈠判断方法

在汉语中,名词不能带宾语,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如果名词带宾语了,说明它临时具有动词的性质,就是词类活用。51-51免费-网-欢迎您

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又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51-51免费-网-欢迎您

㈡活用形式

1.名词十名词(组成主谓结构、动宾结构或动补结构,其中一个名词用作动词。前一个名词用作动词,属于动宾结构、动补结构;后一个名词作动词的,属于主谓结构)

例1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2晋军函陵(军,驻扎.驻军)(《烛之武退秦师》)

分析例1中“舍”本是名词,用在宾语“相如”前,活用为动词,是“安置(相如)住宿”的意思,“舍相如”是动宾结构;例2中“军”本是名词,用“函陵”前,活用为动词,是“驻扎”的意思,“军函陵”是动补结构。51-51免费-网-欢迎您

2.副词作状语十名词(组成状谓结构,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模仿)(《屈原列传》)

例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此处指统一天下)(《寡人之于国也》)

分析例3中“祖”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副词“皆”后,活用为动词,是“效法.模仿”的意思。例4中“王”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副词“不”后,活用为动词,是“称王,此处指统一天下”的意思。51-51免费-网-欢迎您

3.能愿动词+名词(组成状谓结构,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5左右欲刃相如(忍,用刀杀)(《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游泳)(《劝学》)

分析例5中“刃”本是名词,这里用在能愿动词“欲”之后,宾语“相如”之前,活用为动词,含有“杀”的意思,“欲刃相如”就是“想用刀杀掉相如”的意思。例6中“水”本是名词,这里用在能愿动词“能”之后,宾语“水”之前,活用为动词,是“游水.游泳”的意思。51-51免费-网-欢迎您

4.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7泥而不滓(泥,生活在污泥里)(《屈原列传》)

分析例7中“泥”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活用为动词,整句的意思“屈原是出于污泥而不染”。51-51免费-网-欢迎您

5.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它词语作调话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例8时秦昭王与楚婚(婚,结为婚姻)(《屈原列传》)

分析例8中“婚”本是动词,这里用在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这时“婚”变为动词,意思为“结为婚姻”。

51-51免费-网-欢迎您

6所+名词(组成所字结构)

例9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分析因为“所”字通常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词组,所以所字后的名词用作动词。例9的“罾”字是名词用做动词,作“捕”、“捞”讲。51-51免费-网-欢迎您

㈢规律总结:

名词活用为动词:

1.标志:名词出现在副词后;名词出现在能愿动词后;名词出现在“所”字后

2.语法分析:句中无动词;两个名词连用;名词在句中谓语的位置;名词后为代词。51-51免费-网-欢迎您

二、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㈠判断方法

文言文中,形容词的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经常作句子的定语、状语和补语.,但不能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活用作一般动词。即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如果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也活用为动词。例如:

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

2、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信陵君窃符救赵》)

3、楚王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分析例1中“短”是形容词,这里带有宾语“屈原”,活用为一般动词,意思是“诋毁,指出……缺点”。例2中的“轻”是形容词,这里带有宾语“胜”,活用为一般动词,意思是“轻视,看轻”。例3中的“善”是形容词,这里带有宾语“留侯张良”,活用为一般动词,是“友好,友善”的意思。51-51免费-网-欢迎您

(二)规律总结: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标志: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51-51免费-网-欢迎您

2、语法分析:句中无动词,形容词带了宾语,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51-51免费-网-欢迎您

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㈠判断方法

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51-51免费-网-欢迎您

在文言文中,形容词除一般用作定语.状语.谓语之外,有时也作名词用,以替代跟它性质、状态或特征有关的人或者事物,在句子中充当主语或宾语,有时前面有“其”字、“之”字或数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这个形容词作定语。51-51免费-网-欢迎您

例如:1、屈原疾王听之不聪也(听,听觉,听力,亦指人的聪明智慧和判断力)(《屈原列传》)

2、吊有忧,贺有喜。(《勾践灭吴》)

3、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分析:例1中“听”本是动词,这里用来作兼语,是“听力,听觉”的意思。活用为名词。例2中“忧、喜”本是形容词,这里用在动词“有”后作宾语,活用为名词,是“忧愁的事;高兴的事”的意思。例3中“至”本是动词“到”的意思,这里活用为名词“到的人”。例4中前一个“圣、愚”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主语,活用为名词,是“圣人,愚人”的意思。51-51免费-网-欢迎您

(二)规律总结:

1、标志: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51-51免费-网-欢迎您

2、语法分析: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以替代跟它性质、状态或特征有关的人或者事物,在句子中充当主语或宾语。51-51免费-网-欢迎您

四、名词作状语

(一)判断方法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即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51-51免费-网-欢迎您

(二)活用形式

1.表示比喻

例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牛马,像牛马一样,如牛马一般。这里是作者谦称)(《报任安书》)

2、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因景从。(《过秦论》)

分析:名词作状语,名词前面可以加“如”字来解释,含有“象……那样地(似的、一样)”的意思。例1中的“牛马”是名词,用来修饰动词“走”作状语,翻译为“像牛马一样,如牛马一般”;例2中的“云、响、景”本是名词,用来修饰动词“集、应、从”作状语,意思是“象云那样汇集”、“象声响那样应和”、“象影子那样随从”。51-51免费-网-欢迎您

2.表示对待人的态度或方式

例如:(1)倡优蓄之(倡优,像对待乐师优伶一样)(《报任安书》)

(2)皆谦而礼交之(礼,按照礼节,有礼貌地与他交往)(《信陵君窃符救赵》)

分析:这种形式翻译时应为“当作……那样”、“象对待……的似的”。例1中“倡优”,就可翻译为“像对待乐师优伶一样”;例2中“礼”可翻译为“按照礼节,有礼貌地与他交往”的意思。51-51免费-网-欢迎您

3.表示处所

例如:1、而相如廷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分析:这种形式翻译时名词前可以加介词“于”字来理解,含有“在(从、向)哪儿”的意思。例1中的廷,表示斥责秦王的处所,“廷斥之”就是“在朝廷上呵斥他”,例2中的“上、下”表示动作的趋向,翻译为“向上,向下”。51-51免费-网-欢迎您

4.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

例如:1、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

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

分析:这种形式名词前可以加介词“以”字来理解,含有“用”的意思。例1中“厚币”修饰它后面的动词,表示使用的内容,翻译为“用厚币……”。例2中“舟”,修饰限制后边的动词“行”,表示“行”的工具“用船行路”“乘船出发”。51-51免费-网-欢迎您

5.表示动作进行的时间

例如:1、其后楚日以削(日,一天天地)(《屈原列传》)

2、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3、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李塑雪夜入蔡州》)

分析:时间名词作状语,有三中情况,其一,表示时间的阶段性、经常性,含有“每每”的意思;其二,表示时间的持续性、逐渐性,含有“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的意思;其三,表示追溯过去,含有“往日”、“从前”、“当时”的意思。例1中“日”属于第二种情况,翻译为“一天天地”;例2中的“日”、“月”属于第一种情况,含有“日日”“月月”的意思,“日削月割”,就是“每天的割地每月的割地”;例3中的“时”,用在句首,来追溯当时的情景,“时大风雪”,就是“当时大风大雪”。51-51免费-网-欢迎您

(三)规律总结

名词作状语:

1.名词出现在动词前;

2.和动词又不是主谓关系。51-51免费-网-欢迎您

五、使动用法

(一)判断方法

一般句子,主语是动作的施行者,宾语是动作的对象。当主语不施行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施行这个动作时,即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就是使动用法了。这种用法实际是兼语式的简化,本来兼语式的结构是“主语+动词+兼语+宾语”,现在简化为“主语+动词+宾语”,从而使语言简练,翻译时要翻译成兼语式。51-51免费-网-欢迎您

㈠动词的使动用法

古代汉语里,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都可以用作使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是不带宾语的,当它异乎常规地带上宾语的时候,往往属于使动用法。及物动词本来带有宾语,当动词与宾语之间的关系不是支配关系,而是“使它怎么样”,即是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例如

1、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2、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过秦论》)

3、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鸿门宴》)

分析:使动用法的翻译方法有二:一是使令式。格式为:“主语+使(宾语)+谓语”。二是动补式。格式为:“主语+动补词组+宾语”。例1中“归”,即“使之归”,翻译为“使……回去”的意思;例2中“朝”,即”使……朝拜”的意思;例3中的”活”,即“使之活”的意思。51-51免费-网-欢迎您

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古汉语里,形容词也常常活用为使动词,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1、洁其居,美其服(洁,使……洁净;美,使………美)(《勾践灭吴》)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分析:例1中的“洁、美”,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使动词,翻译为“使……洁净;美,使………美”;例2中的“绿”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使动词,翻译为“使变绿”的意思。51-51免费-网-欢迎您

㈢名词使动用法

例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2、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分析:例1中的王之,是“使他为王”的意思;例2中的“将孙膑”是“使孙膑为将”的意思。51-51免费-网-欢迎您

(二)规律总结

动词使动用法,即谓语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么样”的意思;形容词处于谓语的位置,又带有宾语,并且含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六、意动用法

(一)判断方法

所谓意动用法,就是形容词.名词用作动词后,主语对宾语含有“认为(觉得)宾语怎么样”,或者主语把宾语“当做(看成)什么”,即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如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如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代词有时也活用为意动。动词一般不用如意动。用如意动的词可以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做

㈠形容词意动。51-51免费-网-欢迎您

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

例如1、公子怪之(怪,感到奇怪)(《信陵君窃符救赵》)

2、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廉颇蔺相如列传》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以……为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分析::例1中的“怪”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翻译为’感到奇怪”;例2中的“羞”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翻译为“以……为羞耻”;例3中“私”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翻译为“以……为美”.

㈡名词意动。51-51免费-网-欢迎您

名词的意动用法,其特点是名词必带宾语,且是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的人或事物,可翻译“把……看作”“把……当作”

例如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廉颇蔺相如列传》

3、粪土当年万户侯.。51-51免费-网-欢迎您

分析:例1中的方为名词“先”、“后”活用为动词,翻译为“先,以……为先”;“后,以……为后”;例2中的名词“粪土”,活用为动词,翻译为“把……当作粪土”。51-51免费-网-欢迎您

(二)规律总结

形容词、名词活用为意动词,即主语对宾语含有“认为(觉得)宾语怎么样”,或者主语把宾语“当做(看成)什么”,即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如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如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七、动词的为动用法

(一)判断方法

动词的为动用法就是动词对宾语含有“为它怎么样”的意思。为动用法的动词和宾语之间的关系不是支配关系,而是“动词为宾语而动”的“为动”关系.

识别一个动词在句中是不是为动用法,主要看这个动词和宾语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为动”关系,为动用法的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服务的性质。51-51免费-网-欢迎您

从语法结构上看,动词的为动用法是以动宾式来表达状动式的内容。翻译时,应根据上下文意灵活地译为“为+宾+动”“替+宾+动”“给+宾+动”等格式。51-51免费-网-欢迎您

例如

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急,为……着急)(《信陵君窃符救赵》)

2、且勇者不必死节(死,为……而死)(《报任安书》)

3、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病梅馆记》)

分析例1中的“急”应理解为“为人急”,就是“为他人着想.”。例2中的“死”应理解为“为节死”。例3中的“泣”应理解为“为之泣”,“既泣之三日”,就是“已经为它哭了三天”。51-51免费-网-欢迎您

(二)规律总结

动词的为动用法:

1.看动词和它的宾语之间是不是“为动”关系。51-51免费-网-欢迎您

带人名的成语范文3

判断一个文言词语是否活用,主要依据现代语法。名词的语法功能主要是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或定语,动词的语法功能主要是在句中充当谓语,形容词的语法功能主要是在句中充当谓语或定语。数词一般与量词合作作定语,偶尔也作补语,在文言文中数词活用的情况不是很多。这四类词如果在句中打破了以上常规,那这个词的词性也就会发生改变,成为活用词语。

一、名词活用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一个句子中,处在谓语位置的是名词,那说明这个名词具备了动词的语言特点,即它能带宾语,它能受能愿动词或副词的修饰,那么这个名词就转用作动词了。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名词后面带了宾语,一般活用作动词。

如: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左右的人要用兵刃杀掉相如。

2.名词后面带了补语,活用作动词。

如: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你进帐替他们祝寿,祝寿完毕,就请求舞剑助兴。

3.名词前有能愿动词或副词,活用为动词。

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借助于船的人,不是能够游泳,但却能横渡江河。

4.同一名词叠用,或两个名词连用,它们不是并列关系,又非偏正关系,其中的一个名词常用作动词。

如: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屈原列传》)――楚怀王贪心,轻信张仪的话,就和齐国绝交,并派使者到秦国去接受土地。

5.所字结构“所”后面的名词,一定为动词。

如:乃丹书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于是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着“陈胜王”,放在别人用网捕到的鱼腹中。

6.方位词,也可作动词。

如:秦师遂东。(《之战》)――秦国的军队于是向东进发。

(二)名词作状语

名词处在状语的位置上,起到副词的作用。在翻译时有的需要加上适当的介词,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主要有以下六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的。2.表示动作行为的对待方式的。3.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的。4.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的。5.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的。6.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的。一般是方位名词用作状语。

(三)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就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要译为“认为……”“以……为……”等。

(四)名词的使动用法

把名词放在宾语前,充当动词,表示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可译为“使……那样”“让……怎样”。

二、动词活用

(1)动词用作名词

动词,一般都是做句子的谓语,但是有时也作名词用,在句子里充当主语或宾语,以代替跟动作有关的人或事物。

如: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捕蛇者说》)――献蛇回来便能享用那土地出产的东西,以度过我的一生。

(2)动词的使动

一般句子,主语是动作的施行者,宾语是动作的对象。但如果动词采用了使动用法,那么,主语就不是动作的施行者,而只是主语使宾语发生某个动作。例如“臣活之”,不是“臣活”,而是主语“臣”使宾语“之”活。其中动词“活”就是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就是指这个动作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不是由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来施行,而是由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一般可译为“使……怎样”,“让……怎样”。这种动词的使动用法,可分为两种情况:

A.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来不能带宾语。但作使动用法时,便能带宾语了。

B.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及物动词和它的使动用法,在形式上没有什么区别,两者都能带宾语。有些句子的宾语不是动作支配的对象,倒成了动作的施行者,这是主语使宾语发生了这个动作行为,这就是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可以有三种翻译方法:①兼语式,使(让)……怎样②处置式,把……怎样③动宾式,及物动词+宾语。上例即为第三种翻译方式。

三、形容词活用

形容词作主语,即用作名词;形容词带了宾语,即用作动词。

(1)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在文言文中,形容词有时也作名词用,以代替跟它性质、状态或特征有关的人或事物,在句中充当主语或宾语。

(2)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形容词能作谓语,但不能带宾语。如果给这个形容词后面带上宾语,那么这个形容词就用作动词了。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不仅用作一般动词,而且可用作使动,即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使……怎样”“让……怎样”。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语法功能基本上一样,所不同的是:使动用法能够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行为或动作,而意动用法只是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状态和性质。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样”,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那样”。

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成下列格式:“认为+宾语+形容词”,或者“以+宾语+为+形容词”。

四、数词活用

数词处在谓语位置即用作动词或形容词。

(1)数词活用作动词

如: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六国灭亡了,四海统一了。

带人名的成语范文4

关键词:句子结构 基本句型 非限定动词

一些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时习惯用汉语的思维模式思考、组织句子,结果花的时间不少却事倍功半:与人交谈,出口就错;翻译或写作,写出来的句子常常是汉语式的英语;如是阅读,也障碍重重,有时碰到一个长句、难句,单词的意思知道仍不理解句子的意思。久而久之,渐渐失去了学英语的兴趣。可是,客观所迫,又不得不学,所以,只能是硬着头皮艰难“爬坡”。其实,任何事物都有规律可循,英语句子的构成也不例外,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句子的框架、不同词性的单词、它们之间的搭配及逻辑关系等,我们称这些规则为“529393工程”。只要我们熟练地掌握了这一工程,英语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一、“529393工程”中的“5”指五种基本句型

英语中的句子千千万万,形式变化多样。如果我们想快速而准确地理解一个句子,尤其是长句难句,或组织一个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就要透彻理解五种基本句型。这些句型是所有句子的构成依据,是我们阅读、写作、翻译甚至听说英语时的行动指南。句型如下:

1. SVP(A)The United States is a country of people with varied origins.

2. S V(A)The universe exists in space and time.

3. SVO(A)The old lady needs a maid tall enough to clean the ceiling.

4. SVOO(A)Helen showed me a photo of her family when I first met her.

5. SVOC(A) They asked me to sing an English song at the party.

这五种基本句型如同房屋的框架,由它们形成了千千万万的句子。换而言之,这些句型是“有血有肉”的句子的雏型,正是由这些有限的句子结构原型通过扩充及转换,生成了无数个实际使用的句子。简单句是这样,复合句(不论主句还是从句)也是这样,它们都按照五种基本句型中的框架搭配而成。

例如:In the two hundred year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great change that we call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developments both in pure and in applied science speed up in a way that the world has never seen before.自从我们称其为“工业革命”这个伟大变化开始以来的两百年时间里,不论是纯理论科学的发展还是应用科学的发展都在以一种世界从未经历过的方式快速前进。

在这个句子中,主句是“…developments both…speed up in…”它的结构属五种基本句型的第二个SV,状语“In the two hundred…”提前到句首;这里边有一个定语从句:that we call…:它的结构属五种基本句型的第五个SVOC(引导词:that:在句中作宾语,: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是宾补);另一个定语从句:that the world has…:属五种基本句型的第三个SVO。

二、529393工程中的“2”指两个模块

两个模块指名词模块和动词模块。在日常交流中,说话人讲述的究竟是哪个人或哪个物,要让读者弄明白,就要对这个名词加以修饰限制以便使读者弄清楚是指这个人而不是其他人或这个物而不是其它物。这一名词和其修饰限定成分,就构成了名词模块。一般来说,名词的修饰语(即定语)如是单个词充当应放在该名词之前,如是一个短语或从句充当应放在该名词之后,即构成“定语(单个词)+名词(中心词)+定语(短语)+定语(从句)”的名词模块。而动词一般来说则包含一个动作、行为或存在某种状态。说话人要表示这一动作在何时、何地、因何原因、在何条件下、以怎样的方式发生,以及这一动作发生的目的、结果是什么等,就要对这一动词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修饰,这样就产生了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原因状语、条件状语、方式状语、目的状语、结果状语等成分。动词和它的修饰语(即状语)构成了动词模块。状语一般多位于句尾,有时为了使句子平衡,也可置于句首,频度副词常位于动词之前,即构成“(状语)+动词+状语”的动词模块。在一个句子中,如读(或用)到一个名词,就要考虑该名词是否带有定语,这个名词和其前后的修饰语结合起来就像一串珠子,名词就如同这串珠子中间的连线,把该连线提起,相关珠子(修饰语)就跟着起来,可以说是“提纲携领”,从而使读者明白这个句子讲述的是哪个人/物或怎样的人/物或某人做了怎样的事。动词和其修饰语也是如此,即以动词连带出其状语,从而使读者明白该动词所含的动作在何时、何地、因何原因……发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句子是名词模块和动词模块在“五种基本句型”框架下的(不断)排列组合。

三、529393工程中的前一个“9”指九个疑问词

人们借助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理解他人的意图,以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那么,如何有效地组织一个句子?思路是什么?

我们可以在五种基本句型的基础上借助九个疑问词(who、whom、whose、what、which、when、where、why、how)用设问的方法来打开思路。具体步骤是从谓语动词开始,现以do为例,设问以下“谁做(who/what do/does)”,即引出了主语,主语和谓语就构成了句子;如谓语是及物动词,继续问以下“做什么(do what)或动作针对于谁/whom”,即引出了宾语。接着,我们可以设问谓语动词所含的动作在“when、where、why”及“how”发生,以及该动作的发生是想得到“what purpose”或得到了“what result”等,这样,就引出了状语。例如:从动词“place”(放置)开始,问以下“谁放,放什么,怎样的人放了怎样的东西,何时放、何地放,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等等,就会产生下面的句子:

Yesterday morning, the old lady who lived next door placed a small bag containing money in it on the wooden table behind the door in order to prove if the new servant was honest.

该句中,通过设问谓语动词“placed”,引出了主语“the lady”、宾语“a bag”,还有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和目的状语;句中几个名词“morning”、“lady”、“door”、“bag”、“table”、“servant”都分别带有自己的定语。句中的印刷体部分为动词模块,斜体部分为名词模块。

四、529393工程中的前一个“3”指三种非限定动词

非限定动词(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用途很广,在句中可充当除谓语以外的其它成分。它们虽是短语(而不是句子),但其内部的构成也是按五种基本句型搭配的,只不过它们没有真正的主语(因为它们是短语而不是句子),而是具有(或隐含)一个逻辑上的主语。非限定动词内部也是名词模块与动词模块的排列组合。例如:

1. We have to prepare all the necessary instructions for the computer so as to enable it to solve this complex problem.

2.Realizing that I would be late for class, I had to run to school all the way.

3.What he is after is neither money nor fame, but the satisfaction of seeing his students grow up into useful builders of socialism.

例1中有一个动词不定式短语“so as to enable…”在句中作目的状语,它带有宾语“it”(指“computer”)和宾补“to solve this complex problem”,其逻辑主语是句子的主语“we”,这个不定式短语的结构属第五个句型SVOC;在它的内部还有一个不定式“to solve…”。它带有宾语“this complex problem”和逻辑主语“it”,其结构属第三个句型SVO。

例2中有一个分词短语“realizing…”在句中作原因状语,它带有一个宾语从句“that I would be late for class”,它的逻辑主语是句子的主语“I”,这个分词短语的结构属第三个句型SVO。

例3中有一个动名词短语“seeing…”在句中作介词“of”的宾语,它带有自己的宾语“his students”和宾补“grow up into useful builders of socialism”,它的逻辑主语是隐含的(he),它的结构属第五个句型SVOC。其中的宾补由省略to的动词不定式“grow up…”充当;这个不定式带有自己的状语“into useful builders of socialism”,它的逻辑主语是“his students”,其结构属第二个句型SV。

五、“529393工程”中的后一个“9”指英语中除了感叹词以外的九类词

学习英语一方面要学句子结构(即语法的一部分内容),另一方面要不断扩大词汇量。有的学生常抱怨不会使用学到的单词。那么,如何才能把学习单词和学习句型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写/译/说出正确的句子来表达思想呢?

在九类词中(感叹词因不作句子成分除外),名词主要充当主语、宾语、表语(有时也可作定语、宾补,表时间的名词还可作状语),因此,使用时应放在五种基本句型中主语、宾语、表语等相应的位置;动词本身只能作谓语(谓语也只能由动词充当),因此,动词应放在五种基本句型中谓语的位置。只不过,还要区分该谓语动词是系动词还是实意动词;如是系动词,用在第一个句型中,后面跟表语;如是实意动词,又要区分它是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用在第二个句型中,后面无宾语,但可能有状语;大多数及物动词带一个宾语,用在第三个句型中;少数及物动词带两个宾语,一个指人(间接宾语),一个指物(直接宾语),该动词应用在第四个句型中;也有少数及物动词带了宾语后意思仍不完整,还需一个补足语将意思补充完整,这样就出现了宾语补足语,宾语和宾补之间有着逻辑上的主谓关系,此种情况属第五个句型;形容词在句中主要作表语,位于系动词之后;作定语,位于名词之前(如是一个形容词短语应放在所修饰名词之后(A qualified waitress knows the importantce to be polite to all the guests present at the reception.),也可作宾补,位于宾语之后;数词在句中主要作定语,位于名词之前,有时也可作主语、宾语、表语、状语等,应放在句中相应的位置;副词主要作状语,一般多位于句末,有时为了强调或为了使句子平衡,也可放在句首,频度副词多位于谓语动词之前;方位副词除了作状语外,也可作定语,这时应放在所修饰名词之后(We were warmly welcome by the people there.);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了介词短语,在句中主要作表语,位于系动词之后;作定语,位于所修饰名词之后;作状语,多放在句末(有时放在句首),偶尔也可作宾补,位于宾语之后;冠词是修饰名词的,位于名词前,定冠词有时也可用在形容词前面,表示某类人,起着名词的作用,作名词所能作的成分;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或句子与句子的,应放在其间或从句前面作引导词;代词的用法同名词。在掌握了这些知识之后,我们就可把学到的每一个单词,“各就各位”,用在五种基本句型中相应的位置。这样,不但记住了单词,还懂得该词如何使用,从而可正确地组织句子,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这也给我们提出了要求:平时记单词时一定要记住词性,因为不同种类的词在句中充当不同的成分,处于不同的位置。

六、529393工程中的后一个“3”指三点说明

1.除了上述五种基本句型,还有一特殊句型“There be …”意为“某处有某物/人”或“某时有什么活动”。例如:There is no life on the moon. There will be a fashion show this evening.

2.在五种基本句型的第二个句型SV中,谓语动词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但有时它可以与介词/副词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动词短语,起着一个及物动词的作用,应带宾语;还有的动词与名词、介词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固定搭配,也相当于一个及物动词,需带宾语。例如:Sedentary habits often interfere with health. Brown always takes advantage of the mistakes made by his rivals.

3.在复合句中,从句需要引导词引导(个别情况下可以省略),用陈述语序,即便有时有疑问的意思。例如:The food (that)we eat gives us the nutrition (which)we need.When we will hold our sports meet has not been decided yet.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所有的句子,不论简单句,还是复合句,其结构都在五种基本句型(含there be句型)范围之列;词语之间的搭配遵循“定语修饰名词(含不定代词)构成名词模块、状语主要修饰动词(含非限定动词)构成动词模块”的原则。从句子的结构来讲,主、谓是纲,宾、定、状、补(足)语是目;从词语的搭配关系来说,名词、动词是纲,其修饰成分是目,只有纲目分明,才能纲举目张。在阅读英语句子时,应先找出句子的主、谓语(从而明白,该句要表达的是:某人/物怎么样),再以纲带目,“顺藤摸瓜”,找出各自的附属成分,这时单调的句子框架变得丰满起来,我们就可以明白:怎么样的人/物,在何时、何地、何因、何方式、何条件下做了怎么样的事,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等等。只要我们透彻地掌握了529393工程中所含的规律,就如同拥有了锐利的武器,不管阅读、翻译、写作或听说,都可以利用这些规则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使用语言,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从此,学习英语会变得轻松起来。当然,语言的运用很灵活,有时根据表达的需要,可采取倒装、省略、强调或被动结构等, 不过,这些都是上述五种基本句型的变体。在读、听或写、说、译英语时,还要结合语境及英美文化知识正确理解句子、表达思想,不断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R. Quirk et al.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 London:London Group Limited,1985.

[2]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Edward Amold,1994.

[3]Palmer F.R. The English Verb[M]. 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1974.

[4]Goldberg, A.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5]Radfrod, Andrew.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A First Course[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6]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7]王国栋.大学英语深层语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M].北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1995.

[9]张鑫友.大学生英语易错录[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李学平.英语语法难点与句型精析[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带人名的成语范文5

汉语是世界上最成熟、最优美的语言之一。汉语的语法讲的就是词组、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在标题制作中,当我们敲定了进入标题的新闻事实后,在选择词语和语法结构组成语句时,必须按照汉语语言系统所规定的原则和方式来使用它们。

标题的句子构成成分即汉语句子的结构成分可分为:主语、谓语、宾语三大主要的类别,以及定语(主语或宾语的修饰成分)、状语(谓语的修饰成分)、补语等6种成分。宾语不附属于主语,而是跟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与之联结最为紧密。补语连在谓语中心语(即谓词)之后,起补充作用。

主语和谓语是句子中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情况下缺少了任何一个都会造成句子的不完整。

主语部分的中心语(亦称中心词)是主语,它可以是无修饰成分的中心语,或有定语(即修饰成分)的偏正短语。定语在前,中心语位后;谓语部分里的中心语是谓词(有的辞书称之为谓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谓词前边的修饰成分被称为状语;宾语是谓语的连带成分,其前边的修饰成分亦称定语;补语是谓语的补充成分。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标题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独立使用时,即可视为句子。在新闻六要素中,主语部分主要是对“何人”要素的解读;谓语部分主要是对“何事”以及“何时”、“何因”、“何果”要素的解读。至于“何地”要素,可视需要两个部分均可择机交代。由此可见,谓语部分的安排、组织和写作,对标题制作的成败优劣至关重要。

句子的语法结构原则和方式,是相对固定的,是不能随意变更的。

【例一】

(主) 今晨5点美两辆地铁惨烈相撞

(副)6人丧生84人受伤,运营33年来最严重事故,排除恐怖袭击

(2009年6月23日某报)

【品评】这是一则优点突出、缺点也突出的标题。主标题仅用13字,就概括而明确地交代了何人、何事、何时与何地等4个属于新闻事实感性层面的硬件要素。同时,与当日或次日笔者所见到的平面媒体报道这一事件的标题相比,还有两个独一无二,即独一无二让精确的时间要素入题,并独立于主标题前,以及独一无二地用“惨烈”两字作状语,既传达了制题者痛惜之情,又暗示了事故后果极严重,并使之成为连结副题,是副题陈述的关键词。

说它缺点也突出,主要指制题者误将有别于地面铁道的词“地铁”当作主语中心语,致使此题主语残缺。“地铁”为何物?即修建在地下有钢轨的供列车运行的道路。它既不是能运动的物体,两条轨道是平行的,又永无相撞之时,显然这与后边谓语动词“相撞”不相搭配;与前面的定语数量短语“两辆”也不搭界,没有修饰关系。因而必须在状语“惨烈”前加上“列车”二字作主语部分的中心语即主语。

再有,地铁列车是在完全封闭的环境下运行的,“相撞”即已有两辆相撞之意。历史上没有出现过、一般说也不可能出现多辆地铁列车连环相撞。定语中“两辆”的修饰成分是不言而喻的,应该删去。对此有个历史事实,也可借鉴参考。

著名作家方纪的散文名篇《挥手之间》,写的是离开延安到重庆参加国共和平谈判,群众在机场送行的一个场面。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主席站在飞机舱口,取下头上的帽子,注视着送行的人们,像是安慰,像是鼓励。

据说该文在选进初中语文教材时,经作者同意,将其中“取下头上的帽子”一处,修改为“摘下帽子”。理由是“头上的”是完全多余的,难道帽子还有不戴在头上的?

因此,此题的主标题应改为《今晨5点美地铁列车惨烈相撞》。

【例二】

耍泼疯一女警车里当众小便

(2005年5月27日某报)

【品评】这又是一则把区别词误作名词,充当主语造成的失误。乍一看标题,究竟谁在车里当众小便呢?无疑一名女警在车里有失体统地当众小便。不过新闻却讲的是:一女子无证驾车,被交警查获,该女子不但不认错,反而辱骂值勤民警,在交警将其移送刑警的途中,竟然泼性大发,当着众男警察的面在警车里小便。制题者误将区别词“女”当名词充当主语部分的中心词,恰巧又与状语的起首成分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警车里”紧紧相连,结果就造成了“一女警”的误读。

区别词是表示事物的属性,有分类作用,对名词所指对象的等级、特性、类属进行修饰。对男、女这对区别词,只能用作区别人的性别,一般不能单用,只有与名词结合,才会有词的意义和语法意义。《登封三名勇少女,当街擒获男窃贼》(2005年7月1日大河日报),“男、女”这对区别词使用得就很好。原题应改为《耍泼疯一女子警车里当众小便》,歧义自然就消失了。

【链接】 区别词――即主要起区别事物类属,有分类作用的词。它出现在名词前对名词所指对象的等级、特性、类属进行修饰,将此事物与彼事物区别开来。有单音节的,如:金、银、男、女、公、母、单、双、正、副、阴、阳等;双音节的:民营、高速、大型、微型、急性、慢性等。

区别词最主要的功能,只能与名词结合充当句子的定语,或者加结构助词“的”构成“的”字结构,不能作其他成分。

区别词与名词容易混淆的主要原因是,有的区别词是由名词发展而来的。如:男、女、金、银。这些词在古代汉语里都是名词,但在现代汉语里,它们已失去了名词的语法功能,一般不能做主语和宾语,也不能受数量短语及其他词的修饰。再加之,它们分类的对象单一、明确。往往一提到区别词“女”脑子里自然就会与女性而且是成年“女子”联系起来考虑使用,结果难免出现屡用屡错的怪现象。例如:《陕西一女派出所服毒身亡》,不合语法规范,与文前例句如出一辙。而同样是区别性别的区别词“公”、“母”,由于它区别对象是千差万别的哺乳动物集群,如果制题时写下“一公”,不用说是凡人,就神仙转世也难知究竟说的是什么?所以我们制题时在使用上“男、女”这对区别词时,应该慎之、慎之!

【例三】

(肩)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00周年

(主)陈道明主演《二马》(1997年12月1日某报)

【品评】这则新闻报道的是:在纪念老舍先生诞生100周年前夕,由老舍作品改编摄制而成的20集电视连续剧《二马》即将公演。此则题的肩题误将名词“诞辰”当作动词使用了,使这个语言片段难以成立。

“诞辰”系名词,按《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生日”,即对为人们所尊敬的人生日的敬词。名词可作主语、宾语或主语、宾语的中心语和定语。名词前面能加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并受其所修饰。但名词后面不能带数量短语。此处“诞辰”与“100周年”应换个位。再从语用习惯上说,没有说“纪念老舍先生生日(诞辰)100周年”的,只有说“纪念老舍先生100周年诞辰”或“百岁”生日。此处也可将名词“诞辰”换成动词“诞生”,其意为“出生”,且包括“诞生”在内的大多数动词后边都可以带数量短语。此肩题可改为《纪念老舍先生诞生100周年》。也可改为《纪念老舍先生百年诞辰》。

庚寅初春,是我国杰出诗人艾青百年诞辰之时。《中国社会科学报》于2010年3月25日刊发缅怀长文,题目就是: (主)他如礁石一般,永远站立

(副)纪念诗人艾青百年诞辰

副题中的“诞辰”便是以名词来使用的。

2010年3月17日,北京日报以及中央的主要大报,都几乎以相同的标题:

(主)纪念段君毅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副)出席

刊发了新华社播发的电视稿。主标题中虽然有“诞辰一百周年”的字样,但由于该题的语法结构与前两题中的辅题是完全不同的,并不存在语病。此题为主谓结构句,主语部分的中心语是名词“座谈会”,谓语部分的中心语是动词“举行”。谓语动词前面的介词短语“在京”是状语,明示了座谈会的地点。主语“座谈会”前面的文字,是结构较复杂的多层定语。多层定语,顾名思义,即有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充当的定语。这几个定语之间没有修饰、限制的关系,它们都可以分别,单独地修饰、限制后面的中心语。因而作为中心语“座谈会”的两个层次定语――“诞辰”与“一百周年”之间没有必然的语法关系,孰先孰后,都是可以的。

【例四】

全球华商“峰会”南京

【品评】“峰会”为何物?即高峰会议,一般指首脑会议。“峰会”是名词,标题的作者误用为动词,后面带上宾语“南京”。名词的后面不能带宾语,此例题首先应补上动词“举行”;其次,“南京”是开会的地点,前面要有介词“在”组成介词短语放在动词“举行”前面作状语。此题应改为《全球华商峰会在南京举行》。

【链接】名词、动词、形容词是实词里的三个主要类别。它们各有各的语法性质,在组词造句中各有不同用法。不按照每类词自身的语法性质来使用,就会造成词性误用。再加之,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在句子中是主语、谓语和宾语中心语的主要充当者,每一类都包含着许多词,使用频率又非常高,在运用语言和分析语言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词性难以分辨的情形。综合这三类词的语法特点,我们拟从前面几则标题例句中选出“列车”、“峰会”、“举行”、“相撞”、 “惨烈”和“动感”等6个词,用以下几种方法加以自测鉴别。

第一,根据名词不能同副词组合,而动词、形容词可以同副词组合的语法特点,可用副词“不”、“没(没有)”,把名词同动词、形容词区别开来。例如:“列车”、“峰会”,不能同副词“不”组合,说成“不列车”、“不峰会”,是名词;而其余4个则都能与“不”组合,肯定不是名词。

第二,用能不能加程度副词“很”,把形容词和大部分动词区别开来。形容词中,除本身已表示程度意义的形容词外,其余的一般都能接受“很”的修饰。动词中,除少数心理活动动词和能愿动词外,其余一般都不能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这样又可以把形容词和心理活动动词区别开来了。例如:“举行”、“相撞”,不能说“很举行”、“很相撞”,肯定是动词;而“感动”、“惨烈”,则能与之组合,肯定是形容词或心理动词。

带人名的成语范文6

关键词: 网络匿名性 英语写作教学实验报告

1?郾概述

网络匿名性是指个体在去个性化的群体中隐藏自己个性的一种现象,由去个性化过程引起[1]。与可识别的身份相比,匿名情境中个体的行为更加自由。由于匿名隐藏了个体身份,个体的某些行为或特质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不会直接指向个体,人们更倾向于诚实地表达他们的观点和情感。因此匿名被认为是一种“解放力量”。匿名在减少压力的同时,也会减少社会责任,带来社会性涣散,个体会较少地约束自己的行为[2]。

在面对面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实现匿名情境有一定的难度。不过由于个体在匿名情境下的学习更真实、更充分[3],而网络技术又使匿名的协作学习更容易实现,因此网络环境下匿名的学习成为日趋普遍的现象[4]。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网络已显示出了它的独特优势。

目前,大部分网络匿名性研究侧重于揭示网络环境中,同伴匿名评价与署名评价的不同[2][4][5][6][7],很少有关注网络匿名性对英语写作教学影响的研究。因此,本研究通过实验考查大学生英语写作在署名和匿名情境中的不同表现,力图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可行性指导。

2?郾方法

2.1问题与假设

本研究关注的问题:在匿名情境中,以计算机为媒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较之署名情境,(1)学生的焦虑水平是否更低?(2)是否更容易发现学生在写作中的问题?从而(3)能够为教学提供参考,有助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1)匿名情境中学生的焦虑水平低于署名;(2)匿名状态下学生英语习作能够反映出更多的语法错误问题,文章有可能更长,句子有可能更复杂;(3)匿名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社会性涣散。

2.2实验设计

学生分别在署名(前测)与匿名状态下(后测),通过网络英语写作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提交5篇规定字数的英语习作。考查两种情境中学生提交习作所反映出来的平均焦虑水平与英语写作水平(因变量)。英语写作水平主要考查三个指标:语法错误次数、文章平均字数与句子复杂程度(复合句出现的次数)。考查复合句出现的次数能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句子的语法复杂程度。

为确保学生正确地以匿名与署名两种模式提交习作,给予他们适当的计算机操作指导。另外,在实验中教师可以使用适当的计算机程序,准确知道匿名情境下学生的详细信息。

2.3被试

随机选择湖北省某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34名,其中男生18名,女生16名。考虑到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程度可能存在不同[8],采用信度与效度较高的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试卷测试,将学生分为英语水平高(成绩≥550,7人)、中(550>成绩≥410,19人)、低(成绩<410,8人)三个层次。

2.4工具

采用Horwitz等[9]设计的外语学习焦虑量表FLCAS(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Scale)检测学生的焦虑水平;采用SPSS11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3分析

在各个分组与总体水平中,署名情境下焦虑水平和离散程度均高于匿名。在三个英语水平层次中,署名情境下,英语高水平组焦虑的平均水平最低;匿名状态下,中、低水平组的平均焦虑水而低于高水平组(参见表1)。检测署名和匿名的配对t检验(双尾),总体与各个层次的焦虑水平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1)(参见表2)。

匿名状态下,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平均语法错误次数和离散程度均高于署名(参见表1)。检测署名和匿名的配对t检验(双尾),总体水平、英语高水平组和英语中等水平组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低水平组无显著性差异(p<.05)(参见表2)。

匿名状态下,除了英语低水平组,其他各组与总体水平的句子平均长度均大于署名。另外,英语高水平组的离散程度最高(参见表1)。检测署名和匿名的配对t检验(双尾),除英语低水平组,其他各组与总体水平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1)(参见表2)。

匿名状态下文章的平均字数除英语低水平组外,其他各组和总体水平均高于署名(参见表1)。检测署名和匿名的配对t检验(双尾),总体水平与中等水平组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1)(参见表2)。

Horwitz[9]等学者认为焦虑可以抑制学生的外语学习。由于匿名隐匿了学生的真实身份,他们更关注信息而不是信息的提供者。因此,在实验中匿名状态下学生的焦虑水平明显低于署名(特别是中、低水平组)。显然,匿名对焦虑水平的这种影响,在英语写作教学是有指导意义的。

同时,匿名情境还会引起语法错误次数、句子复杂程度与文章字数等各个方面的不同程度差异。特别是英语中等水平组,各个方面都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就此问题与学生进行访谈(通过QQ聊天方式),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结果归类,统计学生反馈在各个组内(高、中、低三个英语水平组)所占比例(参见表3)。

访谈反馈情况基本上和测试结果一致。匿名情境下学生焦虑水平降低,“使学生感到压力减小,更容易发挥”。因此,各水平组(低水平组只有1人,12.5%)均有学生使用平时不太熟悉的英语句型和习惯用法,更多地使用英语复合句。相应地,实验中学生语法错误随着增多。在这一点上,中等水平组尤为突出。

作为“解放力量”的匿名化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特别是对于英语低水平组。尽管该组学生也表示匿名情境下压力减小,但是他们的行为更多地是表现为社会性涣散。例如有62.5%的低水平组学生在匿名情境中“不在乎文章的质量如何,完成任务就行”,同时该组绝大部分学生也不愿意,或者没有想到在匿名情境下更多地尝试训练平时不熟悉的句型、习惯用法和复合句。

综上所述,从实验结果与访谈反馈来看,验证了本文开头提出的三个假设。当然,不同英语水平层次的学生对匿名的反映程度不同,而且社会性涣散的程度也不一样。

4?郾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4?郾1由于匿名可以降低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焦虑水平,因此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写作教学,可以适当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写作训练。

4?郾2对于英语水平中等以上的学生,匿名所带来的益处远大于社会性涣散,因此可多为他们创造匿名环境。这样学生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更多地尝试使用英语,教师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来改善教学。

4?郾3对于英语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可采用署名和匿名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减少焦虑水平,另一方面,也能通过署名来适当约束他们的行为。

虽然匿名会带来社会性涣散,但是匿名情境下的以计算机为媒介的英语写作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它能使我们关注信息本身而不是信息的提供者,有助于减少焦虑水平,有助于更充分的学习。当然,本研究的结论还受样本规模、网络写作平台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期望本研究的尝试能够为网络英语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对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林学德等.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872.

[2]Yong Zhao.The effects of anonymity on computer-mediated peer re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1998,4(4):311-345.

[3]Barber,J.E.Teaching writing in Cyberspace:Computer conferences as sites for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B/OL].<,2005-12-28 /200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