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小名范例6篇

男孩小名范文1

1、好听的双胞胎男孩小名大全:“阿峰、阿翔、艾艾、爱爱、安安、安琪、昂昂宝宝、贝贝、彬彬、斌斌、兵兵、波波、滨滨、笔笔、笨笨、奔奔、包包、策策、畅畅、唱唱、超超、晨晨、成成、诚诚、程程、冲冲 虫虫、臭臭、聪聪、大宝、大毛、大双、大勇、丹丹、蛋蛋、迪迪、点点、叮铛、东东、冬冬都都、豆豆、帆帆、凡凡、方方、芳芳、放放、飞飞、非儿、菲菲、霏霏、斐斐、丰丰、风风、鸽子、歌歌、格格、瓜瓜、乖乖、关关、冠冠、国国、果果、涵涵、航航、昊昊、浩浩、皓皓、灏灏、虎仔、华华、欢欢辉辉”。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男孩小名范文2

男孩危机 现状 成因 干预路径

“男孩危机”指男孩在学业、体质、心理及社会适应等方面面临发展危机的现象。本课题组以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为个案,对该区所辖的A实小、B实小和C实小三所学校进行实地调查。在具体的研究设计中,课题组对三所学校六个年级的学生做了抽样问卷调查与访谈。具体方案为在每所学校的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两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抽取6名男孩和6名女孩进行学生访谈,在每所学校随机抽取12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随机抽取10-12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整个研究共涉及810名男生、681名女生、37名教师和31名家长的问卷调查,以及108名男生、108名女生和36名教师的随机访谈。

一、小学“男孩危机”现象的主要表征

1.男孩学业不如女孩

在学习积极性方面,男孩不如女孩主要表现在男孩上课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课后不喜欢做作业、做作业速度慢、不能主动完成作业等方面,其具体统计结果如下图1所示。

在学习成绩方面,从教师与学生的主观判断进行考察。在调查中,教师和学生分别对男女生学习成绩好坏和班级中所谓的后进生的男女人数多少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具体数据如图2所示。

依据这些主观判断结果,虽然不能完全断定男孩在学业成绩中逊色于女孩,但至少从当事人学生和旁观者教师的主观层面反映了男孩学业弱于女孩学业的事实,况且主观评价往往具有客观依据,如作业成绩、考试分数等。

2.男孩体质瘦弱、易生病

在访谈中,61.7%的教师认为班级的男孩与女孩相比,普遍较为瘦弱。对学生的访谈结果显示,这些瘦弱的男孩通常怕动,不愿意上体育课,尤其是跑步练习,因为跑步后,他们通常觉得气息不稳,满头大汗,很疲惫。根据观察,所调查的班级在调查当天仍然有几名男孩因生病请假在家。对小学男女生生病情况统计如图3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经常生病的孩子中,C实小男孩人数比女孩多1人,A实小男孩人数比女孩多2人,B实小男孩人数是女孩的5倍。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与女孩相比,男生的体质相对较弱。

3.男孩阳刚之气不足

阳刚之气是对男孩特质的描述。但调查中我们发现,男女生阴盛阳衰的现象处处存在。

在班委改选上,积极到前面竞选的大多是女孩,男孩不愿参加竞选,他们害怕失败后被同学嘲笑、看不起。统计显示,11.3%的男孩表示竞选失败后会很受打击,并表示以后不会参加;而只有3%的女孩会产生如此想法。由此可见,男孩的耐挫力不如女孩,挫折更容易打击到他们的自信心。

在情绪的自控力方面,当心情不好时,21%的男孩会向父母发脾气,而只有6%的女孩也会这么做,这就足以见得男孩的情绪自控能力与女孩相比而言比较差。有教师表示现在的男孩比女孩更娇气,不能批评,部分男孩受批评还哭,同时,75%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儿子在被批评后会哭泣。

在平时的活动参与上,当问及小学生是否喜欢在活动中表演节目或展示自己,是否会紧张害怕时,得出如下图4信息。

不喜欢在活动中上台表演,即使愿意在活动中表演,男孩的表现也更容易紧张害怕,可见男孩的活动适应性差。竞争失败受打击、情绪自控力低、活动适应性差等特点,说明男孩缺乏男子汉该有的“男性顶立半边天”、坚韧、勇敢等品质。

二、小学“男孩危机”的成因分析

1.学校教育模式不利于男孩

(1)教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教师的言谈举止会无形地对他们产生影响。课题组在邀请教师做访谈时发现,学校男教师明显少于女教师。选取的36名访谈教师中由于很难找到男教师,最终仅有2名男教师参加访谈。由此可见,教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调。接触的男教师少,是造成“男孩危机”的因素之一。

(2)应试教育不利于男孩成长

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以同样的内容、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忽略了性别间的差异,让男孩难以发挥自己的长处。在教师调查中,有高达99%的被调查者认为,当今的学校教育有利于女生发展;有76.48%的被调查者认为,当今学校教育压抑了男生的发展。应试教育忽视了男女孩不同的学习方式,以言语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方式与男孩的学习方式并不匹配。[1]男孩们在这种应试教育中长期体验不到成功的滋味,逐渐丧失进步的动力,从而学业成绩越来越落后。

(3)班级管理弱化男孩权利

每个学生在班级都扮演着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在被调查的三所学校中,近90%的班级中的班长、副班长等职务都是女生担任,女生似乎成为班级干部的主导。男孩担任最多的是体育委员,贴近了男孩爱动的天性,但是体育被扣上了“副科”的帽子,既不受老师家长的关注,也不受同学们的关注,男孩即使当上了体育委员也很少能有发言的机会。男孩们长期处于“被压迫”地位,男孩权利被弱化。

2.家庭、社会中不利于男孩发展的因素

(1)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弗洛伊德认为,男孩在发展过程中会有意识无意识地模仿父亲的角色和行为,从而形成具有鲜明性别特征的行为。社会学习理论则强调榜样的作用,认为父亲为孩子提供了一种男性的榜样和行为模式,男孩往往把父亲看作未来发展的模式而去模仿[2]。在接受访谈的216名学生中,只有38名学生在平时由爸爸陪伴的时间比较多,其中只有11名男孩。男孩子寻找不到合适的模仿对象,男子气、勇敢、责任感等性格特征便难以顺利地养成。

(2)家庭教育的溺爱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环境,家庭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有重要意义。但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几乎是独生子女,家长、长辈娇宠孩子,尤其是男孩。据调查,有相当多的父母出门打工,爷爷奶奶抚养孩子,就更加地溺爱。这种教育方式易使男孩养成自私、独断、不善交际的性格。

(3)社会不良理念的误导

社会是很复杂的,各种文化充斥其间,不管是优秀文化还是腐朽文化都在社会中存在着,影响着孩子们。在某些男子选秀节目上,很多“伪娘”亮相并且受到关注,使得有些男生开始痴迷于女装扮相。从小沈阳的娘娘腔,到“伪娘”刘著的妖艳,男生女性化俨然成为这个社会的风尚。[3]家庭影响力远远不及社会影响力对人格形成的作用,孩子喜欢模仿比自己大一点的孩子的行为,但是孩子的是非辨别能力还没有发展完全,无法准确地判断事情的对错,这就使得男孩子们更容易模仿社会上男生女性化的现象。

3.男孩自身因素

在小学阶段,男女本身客观存在着生理发展差异,男孩发育比女孩慢得多。在身体上,男孩都比女孩矮得多,不利于男孩自信心的培养;再如语言发展女孩天生就占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和英语都是男孩的弱点。有调查发现,女生能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意图,更好地配合和服从,而男生更容易反对权威,喜欢挑战和冒险。[4]由于男生心理成熟期较晚,在独立性和自控能力方面可能比女生差。男孩天玩爱闹,而课堂上需要静心静气地坐上40分钟,会不由自主地发呆、走神、乱动甚至影响别的同学。教师为了维持课堂秩序,一般会采取直接批评或间接批评的方法。再有男孩的时间管理能力比较弱,和女孩相比,他们不知道如何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时间,回家后往往很晚才记得要写作业,更有甚者,考试时开小差,导致试卷无法全部完成。

三、小学“男孩危机”的干预路径分析

1.学校方面

(1)提高男教师的比例

性别角色教育上,男教师往往在很多方面有女教师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男教师比女教师更容易和孩子打成一片,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男生心理困惑时,男教师更能把握学生的心理,为男同学解惑,这有助于男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教师是孩子在性别角色方面的指导者和模仿对象,小学男生可以向男教师模仿,从教师身上学到男孩该有的男性特质;女生接触男教师可以认识到男女生之间的性别差异,对自己的性别角色有更加深刻的、准确的认识。要适当地提高男教师的比例,使得男女教师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互相弥补对方的不足之处,以缓解“男孩危机”。

(2)重视性别角色教育

学校要重视性别角色教育,帮助孩子树立符合他们性别的气质与行为。孙云晓提出:“一个不尊重性别差异的学校,必然是一个男孩危机重重的学校。”[5]针对“男孩危机”,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反省管理和教育方式,确保公平对待男女生。在评价方面,不能只依据“成绩”来衡量学生,避免出现男孩子“成绩差―没有自信―不愿意学习―成绩更差”的恶性循环;对于男孩子调皮的现象,教师也不能因为不喜欢调皮的孩子而要求男孩变得文静;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要发挥自己学校的特色,同时结合性别角色教育,建设有益于不同性别学生身心发展的校园文化;学校还可以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使得课外活动多元化,男生能够根据自己爱好找到自己的活动空间,更好的发展自己天性。

2.家庭方面

(1)父母应多花时间陪伴孩子

好的家庭教育需要父亲和母亲共同参与。有学者提出,父亲独特的行为方式和态度是儿童性别化发展的基础[6]。父亲是孩子的榜样,男孩能模仿学习男子汉的“阳刚之气”,从而形成良好的角色心理认同,父亲对不同性别的孩子的不同表现使孩子对性别差异有了初步认知。如果男孩缺乏“父爱”或与父亲交往较少,容易导致“女性化”的倾向。道尔蒂等人强调,父亲参与的关键因素是与母亲共同参与对孩子的教养,即使在父母还没有结婚的情况下,父亲也需要协助母亲共同教养孩子[7]。父亲母亲的角色可以发挥自身特点,儿女可以兼收并取父母的特点,学习如何对待异性,这对于他们将来的社会性发展和性别角色定位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2)拒绝“娇养”男孩

孩子可以保护,但不能溺爱,那样会使得男孩越来越娇气,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问题,使男孩子在摸爬打滚中养成男子汉气质,锻炼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首先,家长要适当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男孩在劳动中才能明白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树立责任感。其次,在男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不要急着帮孩子解决,让孩子先试着自己寻找答案,这样,孩子在问题解决后会很有成就感。在孩子解决问题后,给予一些夸奖,增强了他的自信心;如果孩子不能完成时,父母再给予指导,同时鼓励孩子再试一次。最后,不要将孩子的生活范围拘束在家和学校,多带男孩见识外面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获得更多的知识,还在和他人的交往中展现自己,养成了活泼大胆的性格。

(3)重视性别角色引导

要在生活中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性别观念。首先,父母要经常查看自己的语言与行为是否有性别认识偏差,并随时纠正,以免自己的语言传递给孩子消极的信息。其次,要消除孩子自身存在的性别认识偏差。父母应该在家庭教育中全面正确地认识孩子[8],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已经有性别认识偏差的倾向,就要马上进行纠正,让孩子认识到什么行为是适合自己性别的。最后,可以多创造机会使孩子与异性小朋友交往,男孩在与女孩玩耍时能自己感受到男女生之间的差别,认识到女孩应该是什么样,在他心中已经有了比较和区分,这使得男孩子能更深刻地认识到性别角色差异。

3.社会方面

(1)加强对社会媒体的监督

在信息化社会,社会媒体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力量不可低估。为了学生的成长,需要加强对社会媒体的监督。在影视方面,严格筛选少儿节目,禁止在少儿动画片中出现误导学生信息,更要挑选出健康、积极向上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动画节目,注意男性形象的确立,通过媒体中男性形象的影响帮助男孩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培养自己的“男子汉”气质;要减少一些不健康的反串模仿之类的特别节目,以免误导孩子。在新闻媒体方面,要监督报道的内容。有些杂志会为了利益故意报道新鲜、特异的新闻以取得关注,例如对人妖的描述,对“伪娘”的报道等,在此类新闻的误导下,孩子更容易有心理困惑并受到误导。只有加强对社会媒体的监督,剔除不良文化,发展有益文化,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孩子的心理才能正常成长。

(2)净化社区文化环境

社会中文化纷杂多样,孩子的心理还未发展成熟,要加强对孩子的保护,一些场所要禁止未成年人进入。如今很多地方都有人妖表演的场所,未成年人也可以观看,这样的表演对心理不成熟的孩子来说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尤其会导致部分男孩子的性别观念扭曲。未成年人对一些特异的事情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如今的社会环境使孩子特别容易受到诱惑,这样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3)提高男教师的社会地位

上文已述,如今小学男教师缺乏,间接造成了“男孩危机”现象。男教师缺乏的原因一是教师工资低,对于男教师来说,难以承担起家庭的生活责任;二是对男教师工作的错误理解,不少男性认为男教师是照顾小孩的工作,没有挑战性,男性对教师这一职业有排斥的心理。要加强政策干预,就要加强男性师资力量的培养。[9]而要加强男性师资力量的培养,关键就是要提高男教师的社会地位,应引导社会各界对小学男教师有正确认识,保证男教师有良好的工作环境[10],使得男性愿意从事、乐于从事这项职业。要提高男教师的社会地位最直接的手段是提高教师工资。这样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国家政策很重视发展教育,而在提高教师收入方面却一直没有很大的进展,这就需要政府关注这类问题,并切实的给予解决。

――――――――

参考文献

[1]赵霞,李文道.男孩危机暴露教育问题.教育发展研究,2010(15-16).

[2] 孙云晓,李文道,赵霞.男孩危机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对《男孩危机:一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一文的回应.青年研究,2010(3).

[3] 王意.浅论学校教育与男生女性化倾向.现代阅读,2011(7).

[4] 强景,张一梦,左振.济宁医学院男生“学业劣势”现象探析.科技创新导报,2008(2).

[5] 孙云晓.青少年需要因性施教.中国青年研究,2010(11).

[6] 张丽华.试论父亲在儿童性别化过程中的作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7] Doherty W J,knuneski E P.& Erickson M F.Responsible fathering:Anoverview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1998(2).

[8] 彭丽荣.家庭教育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9] 李存生.小学教育难解的痛――教师性别结构失衡.教学与管理,2011(7).

男孩小名范文3

爱的烙印

多年前一个炎热的夏季,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一个小男孩偷偷跑到家附近的河里游泳。他匆忙脱下鞋子、袜子和衬衣,溜出了家门。他欢快地跳进水里,没意识到一条鳄鱼正从对岸缓缓地游过来。

小男孩的妈妈透过窗户看到了正在发生的一切。恐惧霎时抓住了妈妈的心,她急忙跑到河边,使劲叫唤男孩的名字。小男孩听见妈妈的呼唤,转身往回游。但太迟了,等他游到妈妈身边时,鳄鱼追上了他。

站在岸上的妈妈一把拉住孩子的手,鳄鱼也死死咬住了孩子的腿,一场“拉锯战”在他们之间展开了。鳄鱼显然比妈妈强壮许多,但妈妈坚决不放手。幸运的是,一个农夫开车经过,听见妈妈的尖叫,从卡车里冲出来,开枪打死了鳄鱼。

几周后,小男孩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双腿和双手布满了伤痕。腿上被鳄鱼攻击的地方,伤口深得可以看见骨头。手臂上的伤痕,是妈妈抓住他时留下的。

一名记者听说此事,到医院采访小男孩,他问男孩是否可以看一下他的伤口。男孩先是缓缓抬起了他的双腿。随后,他骄傲地对记者说:“看看我的手臂吧,那里有一道很深的疤痕,当时我妈妈死不松手才留下的。”看着这个天真无邪的小男孩,记者知道:母爱已经烙在了小男孩的心里,比眼前的伤痕还深百倍千倍。

【名人名言】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因为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这是发生在越南的一个孤儿院里的故事。由机的狂轰滥炸,几个孩子和一位工作人员被炸死了,还有几个孩子受了伤。其中有一个小女孩流了许多血,需要输血,但没有可供使用的血浆。于是,医生给在场的所有的人验了血,只发现有几个孩子的血型和这个小女孩是一样的。

医生和护士都只会说一点点的越南语和英语,而在场的孤儿院的工作人员和孩子们只听得懂越南语。于是,女医生尽量用自己会的越南语加上一大堆的手势告诉那几个孩子,“你们的朋友伤得很重,她需要血,需要你们给她输血!”终于,孩子们点了点头,好像听懂了,但眼里却藏着一丝恐惧!

孩子们都没有吭声,也没有人举手表示自己愿意献血!几分钟后,一只小手慢慢地举了起来,但是刚刚举到一半却又放下了,过了一会儿又举了起来,再也没有放下!

医生很高兴,马上把那个小男孩带到临时的手术室,让他躺在床上。小男孩僵直着躺在床上,看着针管慢慢地插入自己细小的胳膊,看着自己的血液一点点地被抽走,眼泪不知不觉地就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医生紧张地问是不是针管弄疼了他,他摇了摇头,但是眼泪还是没有止住。医生开始有一点慌了,因为她总觉得有什么地方肯定弄错了,但到底错在哪呢?针管是不可能弄伤这个孩子的呀!

关键时候,一个越南的护士赶到了这个孤儿院,和床上的孩子交谈了一下,不久后,孩子竟然破涕为笑。

原来,那些孩子都误解了女医生的话,以为她要抽光一个人的血去救那个小女孩。一想到不久以后就要死去,小男孩哭了起来。医生终于明白为什么刚才没有人自愿出来献血了,但她又有一件事不明白了,“既然以为献过血之后就要死了,为什么他还自愿出来献血呢?”小男孩回答得很快:“因为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名人名言】所谓友谊,就是一颗心在两个身体里。——欧洲谚语

陈一冰完美表现收获微博暖意

在2012年8月6日结束的伦敦奥运会男子体操吊环决赛上,中国运动员陈一冰尽管无可挑剔地完成了整套动作,却仍“意外”夺得银牌。落地跳了一小步的巴西小将纳巴雷特反以0.1分的优势夺冠。裁判有失公允的打分让国人愤慨,前奥运会冠军刘璇还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裁判评分的偏颇。

比赛结束后,陈一冰依然给予观众自己的招牌微笑,大将风度令人印象深刻。不过,在颁奖结束后,陈一冰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对于自己在奥运赛场上的“毕业表演”没有拿下金牌还是感到极度遗憾,委屈地流下眼泪。

虽然在场内遭到不公,但微博上却让陈一冰感到十足温暖。不仅网友们表示力挺吊环王子,包括李冰冰、杨澜、哈文、任达华琦琦夫妇、张泉灵、何炅、谢娜、赵子琪、马浚伟、宁财神等在内的明星也纷纷在微博中为陈一冰鸣不平。

李冰冰说:“陈一冰,全世界人都看得到你的精彩,你是大家心中的那个冠军!金牌不代表一切,你赢了所有人的心!挺你!祖国人民用爱为你接风洗尘!”主持人何炅也呼吁大家:“为我们的冠军陈一冰唱起国歌,升起五星红旗,戴上金牌!”

【名人名言】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鲁迅

第一百个客人

中午尖峰时间过去了,原本拥挤的小吃店,客人都已散去,老板正要喘口气翻阅报纸的时候,有人走了进来。那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男孩。

“牛肉汤饭一碗要多少钱呢?”奶奶坐下来拿出钱袋数了数钱,叫了一碗汤饭,热气腾腾的汤饭。奶奶将碗推向孙子面前,小男孩吞了吞口水望着奶奶说:“奶奶,您真的吃过午饭了吗?”“当然了。”奶奶含着一块萝卜泡菜慢慢地咀嚼着。一会儿工夫,小男孩就把一碗饭吃了个精光。

老板看到这幅景象,走到两个人面前说:“老太太,恭喜您,您今天运气真好,是我们的第一百个客人,所以免费。”之后过了一个多月的某一天,小男孩蹲在小吃店对面像是在数着什么东西,这让无意间望向窗外的老板吓了一大跳。

原来,小男孩每看到一个客人走进店里,就把小石子放进他画的圆圈里,但是午餐时间都快过去了,小石子却连五十个都不到。

心急如焚的老板打电话给所有的老顾客:“很忙吗?没什么事,我要你来吃碗汤饭,今天我请客。”就这样,老顾客开始一个接一个地到来。“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小男孩数得越来越快了。终于当第九十九个小石子被放进圆圈后,小男孩急忙拉着奶奶的手进了小吃店。

“奶奶,这一次换我请客了。”小男孩有些得意地说。真正成为第一百个客人的奶奶,让孙子招待了一碗热腾腾的牛肉汤饭。而小男孩就像之前奶奶一样,含了块萝卜泡菜在口中咀嚼着。

“也送一碗给那男孩吧。”老板娘不忍心地说。

“那小男孩现在正在学习不吃东西也会饱的道理哩!”老板回答。

吃得津津有味的奶奶问小孙子:“要不要留一些给你?”

没想到小男孩却拍拍他的小肚子,对奶奶说:“不用了,我很饱,奶奶您看……”

男孩小名范文4

九十年代,美国西海岸。垂暮之年的老人,悠闲地晒着太阳。中西合璧的漂亮外孙跑过来,欣喜地大叫,外公,你看我捡到了什么?老人抬起眼皮,一只普普通通的可乐瓶摆在面前。老人拔掉木塞,一张纸片掉落下来,正是写有自己愿望的那张。上面写道:神啊!我要我的玛丽!

小孩的外婆就叫玛丽。

这是男孩给女孩讲的故事。听完,女孩眼眶有些湿润。但女孩马上理智大于了情感,女孩说,你相信这故事么?男孩说,相信!只要有爱,一切都有可能。女孩说,我不信,怎会那么巧呢?男孩说,怎么不会那么巧呢?瓶子是偶然的,爱是必然的!女孩说你说话怎么像哲学家?哲学家是最靠不住的。男孩有点生气了,不理女孩。女孩说,好吧,让我们做个实验,在一张纸币上写上我们的名字,花出去。等到纸币重新回到我们手里的时候,就去结婚,好吗?

男孩觉得有些荒谬,一时又想不出别的办法。在这之前,女孩对男孩说,要去南方打工,不想待在这满目黄土的小山村了。女孩要男孩跟她一起走,男孩做不到,男孩还有娘。

男孩同意了和女孩做实验。他们揣着那张写有两人名字并记下了号码的纸币,来到距家很远的一个小站等车。这里每天都有一班开往南方的火车。

女孩用那张纸币在售票口买了张车票,上车走了。男孩目送载着女孩的火车走远了,才想起来一件重要的事。男孩飞一般地冲进候车室,看到售票口的小窗户已经关上了。男孩懊悔得蹲在地上,双手直捶自己的脑袋。

第二天,男孩起了个大早,骗病床上的娘说去后山给羊割草。安顿好羊,男孩朝车站方向一路飞奔。男孩到达车站时,售票口的小窗户还没打开。男孩就在候车室里等。正是冬天,候车室里一个人都没有。北风从破旧的窗户口刮进来,打在脸上像刀割,男孩却不觉得冷。男孩想着那张可能到手的纸币,心就热起来。

小窗户终于打开了。男孩赶忙迎上前,说明来意。窗户口里扔出来一句“神经病”,马上又关上了。男孩急了,用干裂的手擂动小窗户的门。响声惊动了一个人,这个人走过来时,男孩看他仪表堂堂,像位干部的模样。男孩决定向他求助。男孩说您是站长吧?我有事要求您。这个人说我是站长,有什么事你请讲!男孩就把他和女孩的实验跟站长说了,站长很感动,但又表示遗憾。站长说,你如果昨天下班之前来就好了,现在票款都已交到总站,我也无能为力。

站长的话把男孩击倒了。男孩回去后一病不起。其实,男孩是压根儿不相信那故事的,纯属虚构的故事怎么可信呢?男孩原本打算好了,趁女孩上车离去后偷偷到票房换下那张纸币。可男孩只顾看女孩了,把这事忘了。

男孩为这重要的遗忘付出了代价。男孩病好后,同意了那桩娘托人提的婚事。女方有先天性心脏病,不能生育。

两年后,女孩回到了小山村。女孩跟出发前大不一样了,女孩像城里人了。女孩回来是要带男孩走的,确切地说,还要带上婆婆一块儿走——女孩准备和男孩结婚了。

女孩见到了男孩,也见到了他虚弱得不能干重活儿的妻子。

女孩是早晨来的,下午就去小火车站了,她要回去,回那个她安置好的半成品的“家”。

男孩没来送女孩。男孩在女孩走后,收到了女孩代人转交的一样东西:一张号码被他背得滚瓜烂熟的纸币,上面写有男孩和女孩的名字。

男孩小名范文5

而父母的语言中透露出的讯息更给了孩子性别的暗示。

父亲应常常陪儿子玩,母亲也要有单独与女儿在一起的时间。此外,让男孩看一些男性英雄的书,给女孩讲一些仙女的故事,都等于在潜移默化地告诉他们的性别。

有的妈妈想要个女孩,偏偏呱呱落地的是个小子,为了排遣自己的爱女情结,干脆把小子当闺女养了:给儿子穿上粉红的花边棉衣,戴上蕾丝小帽。殊不知,小宝宝也有性别意识,这样的颠倒阴阳害处多。通常人们分辨自己与他人的性别时,会将生理性别排在第一位,其实心理性别才是最重要的。帮孩子正确树立性别观,要先了解孩子的性别认同的年龄特点。

不同年龄段经历不同的性别认同

2岁半到3岁期间,孩子对“我是谁”开始有初步的概念,而对自己性别的认同,则是孩子建立自我概念重要的一环。这个阶段的孩子,通过幼儿园上厕所时男生、女生必须分开以及男生不能穿裙子等方面,开始意识到男女有别。孩子会很好奇地想知道自己究竟是男生还是女生,究竟是和妈妈一样,还是和爸爸一样。不过,这时他们还不大能真正明白男女的不同。

从4岁起,孩子的“性别意识”开始丰富。他们对性别的差异也比3岁时更好奇。当他们发现男女上厕所的方式不同时,通常会好奇地问“为什么男生要站着尿尿,而女生要坐着尿尿?”同样,他们对自己的生殖器也产生了好奇,甚至有的孩子会因为实在太好奇,玩起脱裤子之类的游戏。建议父母尽量以最自然的态度处理,也借机教导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如果发现孩子喜欢玩这类游戏,不妨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或避免让有可能一起玩这样游戏的孩子聚在一起。

到了5岁,孩子对性别的兴趣不再像之前那样浓厚,他们了解两性的差异,除了外表的不同外,还包括生殖器官的不同。如果你问他们,男生和女生有什么不一样,最常听到的答案可能是“男生不可以穿裙子”、“女生可以留长发”等。此时他们对自己的身体也开始变得矜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换衣服或上厕所时可能会要求关门。不过,大部分的时候,男孩女孩还是可以愉快地在一起玩耍相处,并不在意性别的差别。

性别教育应从宝宝出生开始

虽然从2岁半开始孩子才逐渐意识到性别这个概念,但是婴儿在0-1岁就已经拥有潜意识的性别意识了。因此性别教育要从宝宝出生时开始进行。

取名。如何取一个又响亮又有意义的名字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孩子的性别来取名,特别是小名。当同伴嘲笑他的名字和他的性别不符时,孩子就会感到失落。

穿衣。虽说婴儿看上去都不太能够让人分清性别,但是父母一定要在生活的各方面向孩子传达正确的性别信息:“我是男生”或“我是女生”。婴儿装也有男装、女装的差别,按照孩子性别选择服装,这对孩子将来长大以后的穿着可是有着深远影响的。

称呼。有时妈妈会有很多亲昵地称呼来叫自己的宝宝,如“我的乖女儿”“乖妞妞”“臭小子”等,这也是对孩子性别意识教育的好机会,让他们从小就对自己的性别有所认识,这是最基本也是最终生的概念。

警惕性别教育误区

有些父母会根据自己的意愿而不是孩子的实际性别把孩子打扮成男孩或者女孩,这样很容易就造成孩子的性别意识混乱,甚至造成心理上的变异。严重的长大会造成性的变态,贻害终身。

责骂孩子的无意识行为。看到孩子无意识地玩弄生殖器时,不要严肃地大声呵斥孩子,而是应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被其它的新鲜事物所吸引而忘记这件事。

性别教育别“偏科”

“双性化”是教育领域提出的新名词。教育学者们认为,传统“单性化”家庭教育出来的男孩、女孩的智商、情商发展较为片面,在学习上有严重的偏科现象,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缺少主见要么固执己见,同时也难以自如地应付周遭环境变化。

与之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以及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等科的成绩均较好,而且社会交往能力很强。父母们应该鼓励儿童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向异学习,克服自身性格“缺陷”;引导孩子与异性同伴交友,通过自然的接触学习对方身上的性格优点;在性别教育中,父母不要对幼儿过于苛刻和严格的性别定型;双性教育切忌过头,走极端,这样容易导致孩子性别认同不清。

男孩小名范文6

【摘 要】文章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在成都市区和郊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成都地区3~6岁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状况,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为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3~6岁幼儿;社会性发展;调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7-0029-02

一、引言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幼儿出现社会不适的现象越来越多,致使更多的人关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状况。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前期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直接影响其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本文采取调查的方式对成都地区3~6岁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整体研究,来揭示成都地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二、研究方法

1.研究样本。本文样本来自四川省成都市四所幼儿园(市区两所,郊县两所),每所幼儿园均按照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小、中、大班幼儿,剔除无效问卷,有效的样本共计188名幼儿。其中市区82名,郊县102名;男孩88名(市区男孩有40名,郊县男孩48名),女孩100名(市区女孩42名,郊县58名);小班幼儿54名,中班幼儿66名,大班幼儿68名。

2.研究工具。本次调查采用的测量工具是北京师范大学陈会昌教授编制的《3-7岁幼儿社会性发展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社会性发展量表共15个因素,60个项目。15个因素是遵守社会规则、社会认知、意志、生活习惯、内外向性、依恋家人、情绪稳定性、自我概念、同伴关系、侵犯性、独立性、诚实公正、共情和助人、好胜心、自尊心。所有项目均采用五级评分制,1表示不符合,2表示不太符合,3表示中等程度符合,4表示较符合,5表示符合。全部为正向题,得分越高表明儿童在此项目上发展越好。此量表是由家长进行填写。

3.研究步骤。首先,联系幼儿园,确定研究对象;其次,请幼儿园老师将量表发放给家长,填完后收回;最后剔除无效问卷,对有效问卷的各题分数录入Excel工作表,再由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1.总体情况。由于《3-7岁幼儿社会性发展量表》是由15个因素组成的,每个因素包含4个项目,每个项目的得分相加就是该名幼儿在这个项目的得分。幼儿在各因素上的平均分及总分如表1所示。在3~6岁幼儿社会性发展各因素中,平均分最高的是诚实公正,其次是侵犯性,再次是共情和助人,而生活习惯的得分最低。因此,成都地区幼儿社会性发展总体状况良好,在各因素中,发展最好的是诚实公正,较差的是生活习惯。

2.年龄差异。对小班、中班、大班幼儿进行相邻年龄组之间的多重比较,得出幼儿在社会认知、共情和助人、好胜心、自尊心存在年龄差异,而社会性发展的其他均无差异。从表2可以看出小班幼儿与中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在共情和助人、好胜心、自尊心方面存在显著年龄差异(P<0.05),而中班与大班的幼儿在这几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幼儿在共情和助人、好胜心、自尊心这几方面的发展从小班到中班呈上升趋势,而中班后基本不变。中班幼儿与大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仅在社会认知这一因子上存在显著年龄差异(P<0.05)。说明大班幼儿社会认知比中班发展得好。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总分的平均分进行比较,得出中班略高于小班和大班(小班为221.30,中班为230.48,大班为223.82),说明中班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3.性别差异。男孩和女孩的社会性发展各因素进行t检验发现,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部分因素存在性别差异。由表3得知:男孩和女孩在共情和助人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女孩得分高于男孩,说明女孩在共情和助人方面发展得比男孩要好。同时,男孩与女孩在遵守社会规则和无侵犯性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女孩得分高于男孩,说明女孩比男孩遵守社会规则,更少出现侵犯性行为。而在社会性发展其他因素上的得分均无统计学上的差异,但从社会性发展的总分上看,女孩得分要高于男孩(男孩为223.11,女孩为227.48)。

4.地区差异市区和郊县3~6岁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各因素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4。市区的幼儿在发展总分上高于郊县,市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总体比郊县幼儿发展得好,并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另外,市区的幼儿在内外向性和依恋家人这两个因素的得分低于郊县幼儿,但无显著差异,而其他13个因素上的得分均高于郊县幼儿。其中在社会认知、情绪稳定性、自我概念、独立性、诚实公正上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伴关系上市区幼儿与郊县幼儿的得分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市区幼儿的同伴关系发展好于郊县幼儿。

四、分析与讨论

1.年龄差异分析在社会性发展量表各因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得分并非呈简单的直线上升趋势。很多社会性发展因素在幼儿中班出现转折。在表2中,中、大班的幼儿在共情和助人、好胜心、自尊心上没有小班幼儿发展的好。这说明小班幼儿开始摆脱自我中心,在成人的教导下意识到要关心和帮助别人,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渐渐意识到太好胜、好强有的时候会给自己带来伤害,也许并不是处处需要争强好胜,也不需要自尊心过于强烈,适当地示弱反而有利于自己需要的满足。由此,应遵循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年龄差异,适时引导。

2.性别差异分析。成都地区女孩社会性发展比男孩好,尤其在遵守社会规则、无侵犯性、共情和助人上女孩明显好于男孩,这与社会对男女的性别角色定位有关。父母在教养孩子时,强调男女的差异,要求女孩温柔、端庄、文静,而男孩要勇敢、大胆,不要像女孩子那样柔弱,这就使得女孩比男孩要遵守社会规则、侵犯性行为要少。另外,男孩和女孩在身心发展特点上存在明显差异,女孩比男孩更敏感、更细腻,使得女孩在共情和助人上要好于男孩,这与幼儿的在园表现一致。在幼儿园,男孩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女孩则更关心和同情同伴。

3.地区差异分析。在表4中显示市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明显好于郊县幼儿。市区经济发展好于郊县,市区幼儿所处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以及文化氛围好于郊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新鲜事物,学习新知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市区幼儿的父母学历总体上高于郊县幼儿父母,市区父母尤其注重对幼儿的教育,注重生活习惯的培养,给孩子创造独立的机会,带孩子到社会中学习,培养幼儿的意志力和坚持力。同时关注家庭教养方式,与周围人探讨育儿经验,阅读育儿知识,搜寻育儿方法。另外,市区的幼儿园更加重视对幼儿社会性的培养,并开展了大量的社会教育活动,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因此,要关注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遵循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思考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因素,探寻培养的方法,尤其应关注家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所起的作用,并剖析家庭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尤其注重孩子同伴关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王晓燕,陈会昌.北方地区3-7岁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特点[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12

[2]陈会昌.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的编制与常模制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10):4.

[3]张野,杨丽珠.我国3-6岁儿童个性类型及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4.

上一篇雷电风险评估

下一篇培训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