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牛活动范例6篇

斗牛活动

斗牛活动范文1

关键词: 斗牛 西班牙 传统 残忍游戏

一、斗牛的简单介绍

(一)斗牛的起源与历史

西班牙斗牛起源于西班牙古代宗教活动(杀牛供神祭品)。13世纪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世开始将这种祭神活动演变为赛牛表演(真正的斗牛表演则始于18世纪中叶)。18世纪以前,斗牛一直是西班牙贵族显示勇猛剽悍的专利项目。随着1492年西班牙开始对外扩张和对殖民地的统治,斗牛运动逐渐传到拉丁美洲,至今仍在墨西哥等一些拉美国家盛行。在阿尔达米拉岩洞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岩壁画里,人们看到了一些记录人与牛搏斗的描绘。根据历史记载,曾经统治西班牙的古罗马恺撒大帝就热衷于骑在马上斗牛。然后,斗牛发展成站立在地上与牛搏斗。至此,现代斗牛的雏形基本形成。在这以后的六百多年时间里,这一竞技运动一直被认为是勇敢善战的象征,在西班牙的贵族中颇为流行。到了18世纪中叶,波旁王朝统治时期,第一位国王菲利佩五世对于这项运动深恶痛绝,认为这种容易对皇室成员造成伤害的残酷运动应该被禁止。此后,这一传统贵族专利就从皇宫传到了民间。1743年在马德里兴建的第一个永久性的斗牛场,是斗牛活动逐渐演变成一项民族娱乐性体育活动的标志。

(二)斗牛的现状

悠久的斗牛传统使西班牙形成了完整的斗牛产业,斗牛学校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许多志在成为斗牛士的孩子在学校内接受每周两次的斗牛培训,而随着加泰罗尼亚区从2003年开始禁止14周岁以下孩童参与斗牛,越来越多的斗牛学校关门歇业。西班牙全国共有400多个斗牛场,截至2009年,西班牙国内共有700名专职斗牛士,斗牛业从业人员约8000人,提供近20万个相关就业岗位,整个斗牛产业年产值达到25亿欧元。根据2006年的一项调查,34岁以下的年轻人当中只有19%的人对于斗牛运动有兴趣,而在60岁以下的人当中则有41%的人对斗牛感兴趣,这一调查数据显示斗牛运动在年轻人当中逐渐失宠。

(三)斗牛士

在西班牙乃至整个西语世界里,斗牛士被视为英勇无畏的男子汉,备受国人的敬仰与崇拜。西班牙斗牛士的地位高出一般的社会名流和演艺界人士。这个独特的人群具备高雅、勇敢的灵魂,他们将技术和体力、柔美和勇猛完美地结合到一起。其实斗牛并非男子的专利,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一直都有女性参与这项运动,只是后来女斗牛士遭到了禁止。但最近十年,又有不少女性陆续投身到这项勇敢者的挑战中。在奥斯卡最佳剧本获奖片《对她说》中,西班牙女演员罗萨里奥·福罗雷斯(Rosario Flores)向人们展现的正是一名坚强勇敢的女斗牛士莉迪亚的形象。虽然西班牙政府严禁不满16岁的少年参加斗牛,但在那些讲西班牙语的地区,这项运动被疯狂地推崇着。

(四)主要流程

一场斗牛由三个斗牛士出场,各斗六条公牛,每人两个回合。整个表演以斗牛士入场拉开序幕,包括引逗、长矛穿刺、上花镖及正式斗杀四个部分。在最后阶段,即最后刺杀阶段,也是斗牛的高潮。斗牛士以一把利剑瞄准牛的颈部引逗牛向其冲来,自己也迎牛而上,冲上前把剑刺向牛的心脏。

二、斗牛是一项光荣的传统

从18世纪开始,斗牛就成为西班牙文化的一部分。对于一些人来说,斗牛是一项极具挑战且富有刺激性的运动,很多人因此而名利双收。虽然有些人对该运动持反对意见,但是对于西班牙人来说,斗牛不仅是他们身份的象征,而且是其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世纪以来,斗牛都被视为一种独特的艺术。也有不少反对者称,这是一项富人的运动。与此同时,斗牛也是西班牙旅游的支柱产业,每年有上百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慕名而来。而西班牙也因此闻名于世。在悠久的斗牛活动中诞生了无数优秀的斗牛曲,光是西班牙有关斗牛士的歌就有近200首。著名的《西班牙斗牛曲》深受人们喜爱,乐曲充满激情、欢快、热烈,热情奔放,表现出斗牛士的勇敢,风靡全世界,成为久唱不衰的世界名曲。

三、对于斗牛的反对与禁止

西班牙国内对斗牛活动一直辩论激烈,许多西班牙人酷爱这一悠久传统,将其视为一种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一直吸引着艺术家、作家和大批观众。但是,包括动物权益活动人士在内的其他人则认为,这一传统是过时的血腥运动,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每年都有斗牛士因此受伤或死亡,而参与其中的公牛也最终会惨死,使得此项运动十分血腥而不人道。根据西班牙动物保护团体“动物平等”发言人拉斐尔·博罗表示,西班牙每年有1.2万头斗牛遭杀害。

动物应享有生存和不受伤害的权利,斗牛剥夺了动物的生存权,让动物受虐待,应该禁止。多年来,动物保护组织在西班牙各地上演了各种各样的反斗牛“行为艺术”,最终该议案以68票赞成、55票反对、9票弃权获得通过,促成了加泰罗尼亚地区全面禁止斗牛。

加泰罗尼亚区将于2012年1月1日开始全面禁止斗牛。禁止斗牛后,加泰罗尼亚区一年包括旅游、消费、食品、农业等各方面的损失高达3亿欧元。

2012年8月29日,据西班牙《加泰罗尼亚日报》报道西班牙国家电视一台将恢复转播斗牛赛,被禁止转播6年的斗牛节目终于可以“重见天日”。报道称,解禁斗牛转播也是出于经济上的考量,每年可吸引数十万观光客,创收几十万欧元。

作为西班牙文化及西班牙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斗牛被视为西班牙的国粹之一。虽然很多人对该运动持反对意见,且理由充分,但是仍不能忽视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作为一项地位极高的艺术,它不可避免地要以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生命为代价。因此,斗牛被认为是一种最高雅的艺术,也可以说是游走于生与死之间的艺术,称它为死亡之舞也不为过。斗牛士用生命带给观赏者一场视觉盛宴,同样用生命来进行表演。另外,作为旅游支柱产业,斗牛给西班牙甚至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斗牛士和斗牛都应该被视为英雄,这项运动也应该受到尊重。从保护文化多样性角度考虑,西班牙斗牛应该保留,但可以做出一些改良,比如减少一些血腥的场面,甚至取消最后刺死公牛的环节。

斗牛活动范文2

斗士传奇

13世纪早期,斗牛活动在英国蔚然成风,它是一项让公牛与斗牛犬相互搏斗,一直持续到斗牛犬将公牛咬到受伤流血、不支死亡的程度,才方告结束的游戏。因此培育者从獒犬类中专门培育出了一种短腿、凶猛、肌肉强健、颔部有力的犬种以适应这种活动的需求,这就是英国斗牛犬。因为口鼻短,且鼻子向上翻翘,在紧咬住公牛肉乎乎的鼻头时,英牛仍然可以自如地呼吸;宽大上翻的下颚,每一口咬下去都狠得不得了;额头上深深的褶皱,让它在咬住公牛不放时,可以使公牛流出的血顺着褶皱流走,而不至于糊住它的眼睛和鼻子;它宽厚的前胸和肩膀也全为增加身体的稳定性。

曾经的斗牛活动几乎在英国各地都有大批的拥护者,而且各个阶层都曾捐助过这项运动。斗牛开始时,公牛脖子上会带着沉重的项圈,被系在一根3米多长的绳子上,绳子另一端系在牢固的木桩或铁环上。由此可见英语中的斗牛场(Bullring)既指斗牛的环型场地,也指系住公牛的铁环,而英国斗牛犬的英文名则是“Bulldog”。早些时候,人们都相信斗牛可以使牛肉变得松软,因此某些自治郡甚至在附加法令中规定屠宰未在集市上斗过的公牛必须交纳一定数额的罚款。

斗牛犬在斗牛场上的主要任务是抓咬公牛,因此人们训练斗牛犬正面攻击公牛,身体尽可能地贴近地面,以减少被牛角挑起来摔落到地上的可能。一旦靠近了公牛,斗牛犬就会猛跳起来。死死咬住公牛鼻子上多肉的地方,将其按住。如果在斗牛尚未结束时斗牛犬受伤了,人们会立刻在场边对它进行急救,然后继续比赛。现代人多将斗牛看成是一种野蛮的运动,但斗牛犬身上许多值得称道的特点都是从早期斗牛场上承袭而来的。正如英国斗牛犬所具有的果敢性格,以及在承受痛苦时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的意志和十足的勇气,这些优秀的品质便是经过了血的锤炼而逐渐成为了它们骨子里的精魂。

斗牛犬与公牛搏斗的生死较量持续到公元18世纪时,因为过于残忍血腥被英国政府明令禁止了。然而,历经了5个世纪,英国斗牛犬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象征了英国永不服输永不退却的坚强精神。于是,尽管时境变迁,英国人对于英牛爱的传统却丝毫未有更改,而这种相貌威严、个性勇敢的斗牛犬也顺时地转换了身份,步上了家庭犬的道路。

因为身份的转变,同时经过多年的培育后,英牛原本激烈、彪悍的个性已有所减少,性情上也变得温和、善良而极富感情,但外形上仍是原来的威武模样。虽然英牛的相貌令人望而生畏,但它平静和蔼、坚定勇敢的优秀品质却总是能透过它典型的表情以及平和而威严的风度体现出来。

英国精神

在英国上层社会流传着一种骑士的贵族文化精神,它从不与平民的精神对立,更不意味着养尊处优和悠闲奢华的生活态度,而是一种以荣誉、责任、勇气、自律等一系列价值为核心的先锋精神。这种骑士精神积淀着西欧民族远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积极因素,也许,这也是为什么英国人会如此热爱英国斗牛犬的原因,他们欣赏斗牛犬奋不顾身的勇气和坚不可摧的意志!

英国精神的实质,是一种“绅士道”。勇气、礼貌和担当,构成了英国精神的内核。在英国精神的特点里包含着顽强奋斗的精神,他们总是有可以征服一切的信念。他们相信世界上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去不了的地方,军队没有打不赢的仗。而作为英国的国犬——英国斗牛犬早已成为了英国国民心中“打不垮、不服输精神”的象征。

“斗牛犬精神”做为英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英国人,在此次伦敦奥运之际,人们或许还能回溯1948年战后处于一片萧条之中,连一面像样的国旗都找不出来的英国竟然能挺身而出。主办了因二战中断了12年的奥运会!

沧桑历史,岁月更迭,精神的力量承载了一个国家的信仰,不会有第二种犬比它更适合来做英国精神的代言。它们就像曾经骑马历险的勇士一般,无惧一切困难的挑战。至今稳站于大地之上的英国斗牛犬也成为了勇气与力量的象征。

明星老虎狗

标准的英国斗牛犬会拥有壮实、低矮而宽大的身躯;头大脸平,一副虎头虎脑的模样;具有宽阔的肩胛和强健的四肢。英国斗牛犬的身体结构显示着它极其顽强的特点,整体外观和姿势给人以非常稳固、有活力且充满力量的印象。英国最具代表性的小车MINI曾公开承认在设计之初就参考了英国斗牛犬的站姿,从而有了今天充满力量感的小巧体态。为了表示对英国斗牛犬的喜爱,MINI也常将这种被人称为“老虎狗”的狗带入到品牌宣传活动中。除了MINI,宜家、阿尔卑斯、普利司通在对外宣传的广告片中也“邀请”了英国斗牛犬的出场,这个长着玫瑰耳的明星以其独特的魅力打动了全世界人的心。

对话

DOG SIGN:《名犬》

曲丽:犬模主人

DOG SIGN:为什么会给狗狗取Tiger这个名字呢?

曲丽:英国斗牛犬也叫老虎狗。而且它小时候长得虎头虎脑,非常可爱,像只小老虎一样,所以给他起名叫Tiger。

DOG SIGN:看着现在的Tiger,回想你刚刚把它接回家的时候的样子和它一路的成长,有什么特别让你感慨的吗?

曲丽:Tiger刚来到家的时候才出生50多天,是个体重不到5斤的小家伙。现在它1岁半了,也已经变成了一个体重60斤的大家伙!在看着Tiger一天天成长的这段时间里,它给我及我的家庭所带来的快乐是无法用只字片语表达的。看着它一天天健康快乐地长大,也慢慢变得越发的听话和懂事,我和家人都很开心,也颇有成就感。Tiger已然成为我们家庭成员中必不可少的一份子。我和我的家人会一直好好对待它,给它以最好的照顾。让它继续快乐无忧健康地生活下去,做只永远快乐的牛牛!

斗牛活动范文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1年9月25日,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迎来最后一场斗牛赛。至此,这项被称为西班牙“国技”的运动将永远告别加泰罗尼亚大区的首府――巴塞罗那。据悉,加泰罗尼亚大区议会投票通过了一项决议,从2012年1月1日开始,整个加泰罗尼亚大区将彻底禁止持续数百年的斗牛赛。据有关数据显示,西班牙每年要在斗牛场上杀死大约5万头公牛,而在西班牙的300年斗牛史上,125名有记录的主斗牛士中,有40多位死于牛角之下。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约有70%的西班牙人反对斗牛,认为斗牛过于血腥。

但很多斗牛赛的狂热爱好者都为这项古老运动在巴塞罗那的结束表示惋惜,毕竟,这项流传了多年的运动已经成为西班牙的“名片”,如今“名片”丢了,就好像国家的象征丢了一样。另据统计,西班牙斗牛表演每年举办约2000场,年产值25亿欧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多达15万个。

读了这则材料之后,你有何感想?请选择一个角度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定,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引】

这是一则如何传承“文化遗产”的材料,但“斗牛赛”这一活动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遗产,其性质一直以来备受争议。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立意:

(一)传承传统文化。斗牛赛在西班牙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西班牙的国粹,很多西班牙人酷爱这项悠久的传统艺术;斗牛精神是西班牙民众的精神支柱,因此应该很好地传承这一文化遗产。文章可以从“如何传承文化遗产”的角度立意,如“守住民族的根”“留住传统,传承文化”“让文化对接传统与未来”等等。

(二)敬畏生命。动物也有生存的权利,斗牛场上屠杀公牛的行为是对生命的戕害,因此,应该取消该活动。可从“敬畏生命”和“人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立意,如“捍卫生命,尊崇自然”“善待生命”“播撒爱,让生命崇高”等等。

(三)让传统与文明同行。尽管斗牛赛历史悠久,是西班牙的“国粹”,但其过于血腥和残暴已是不争的事实。斗牛场上血腥的场面无疑是对暴力的宣扬,与现代社会所追求的文明格格不入,对待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除糟粕。可从“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传统的超越”“让传统与文明共行”等角度立意。

(四)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斗牛表演确实能为目前不景气的西班牙国内经济带来巨大的收益,但发展经济应正确处理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应该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对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和滥用。可从“文化与经济和谐共赢”“保护与发展齐美”等角度立意。

【素材链接】

1. 做自然的客人

加拿大落基山脉国家公园旅游资料上写道:“落基山脉国家公园是生活在这里的动植物的家园,游客只是来此短暂做客,做客就要守规矩,要尊重主人,要爱护主人家的一草一木,不能反客为主。”美国大峡谷景区则向游客强调:“只留下你的足迹,带走你所有的东西,这不是你的家。”在澳大利亚,如果鹿和袋鼠占了车道,人们不会用喇叭催,都会耐心等待;路上与它们相遇,人也会主动让道。

2. 慈悲为怀的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一生严守戒律,悲天悯人,生前每次坐藤椅之前总是先摇一下,以免藏身其中的小虫被压死。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脚下各垫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

3. 人造节泛滥,传统节受冷落

2011年8月,一个距鄱阳湖上百里、人口13.8万的小城,耗资600余万元大张旗鼓地办起了“首届鄱阳湖龙虾节”,结果想“造势”却“肇事”,200多人因急性胃肠炎入院治疗。而中国真正的传统节日却备受冷落,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三大节日已经被物质化、简单化为“粽子节”“月饼节”和“饺子节”,其他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更是踪迹杳然。另外,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却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盛行。

【针刺时文】

向巴塞罗那致敬

汪嘉波

西班牙名城巴塞罗那日前用举办“最后一场斗牛赛”的方式,剪断了与斗牛运动长达几个世纪的悠悠深情。对少数西班牙人来说,斗牛运动是“值得骄傲的文化传统”,同时,绝大多数西班牙人都清醒地认识到,斗牛运动尽管与本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诠释的毕竟是“逝去的文明”,背离了21世纪的人类精神。

斗牛运动是西班牙最具民族标志性的运动,至今仍受到不少人的热捧。一些西班牙人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对这项源于中世纪的“血腥的娱乐活动”充满热情,他们欣赏斗牛士用手中的利剑优雅而又敏捷地刺死公牛的一瞬间,赞美斗牛士华丽精致的服装,感叹斗牛士漂亮潇洒的转身。对斗牛迷来说,斗牛表演场上的避让、引逗、刺杀都是西班牙的“国技”,是值得崇拜和称颂的古老文明。西班牙的斗牛运动爱好者不能接受“文化遗产”将被终止的现实,他们集体请愿,征集签名,为保留“斗牛遗产”而斗争。

然而,更多的西班牙人已经跳出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藩篱,从人类文明的大视角来讨论斗牛表演的血腥。对他们来说,斗牛与其说是“文化国粹”,不如说是历史糟粕。西班牙的动物保护主义者认为,“国技”的确很好看,但杀死公牛的场面过于残酷,如此野蛮的表演不取消万万不行!巴塞罗那反斗牛组织负责人安娜・莫拉说:“斗牛与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不相符,其‘娱乐高于一切’的价值观不该受到推崇。”国际媒体注意到,尽管斗牛表演至今仍然是西班牙的一项“国家名片”式产业,但它在新世纪的头10年间已经不再那样红火诱人。时代在变化,世界在改变,人们开始站在新的立场上审视传统。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约70%的西班牙人不是反对斗牛,就是对斗牛不感兴趣。愿意观赏这种杀戮游戏的外国游客也越来越少,西班牙国内反对这种喋血表演的人越来越多。

放弃斗牛运动,巴塞罗那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谴责斗牛表演,是巴塞罗那的胜利;敢当反斗牛先锋,是巴塞罗那的光荣。在当代社会,人类怎么可以容忍弥漫着中世纪味道的血腥表演,怎么可以拥抱如此践踏生命的丑陋的娱乐精神?国际舆论认为,巴塞罗那带了一个好头,西班牙应当借此机会终结斗牛场上的杀戮,欧洲国家应该正式立法禁止斗牛运动。

巴塞罗那之所以敢于向斗牛运动说“不”,最根本的原因是当地民众已经不再热衷于观看斗牛表演,已经自觉地否定了如此血腥的文化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庶民的胜利”。民众拒绝了“斗牛生意”,不愿意观赏“大战”,也无意玩味血流成河的惨状。人类文明经历了从低到高的历史发展过程,人类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提高了自我认知的能力并不断在寻找自身与自然的依从关系中发现自我。“大战”式的娱乐与当代社会格格不入,它漠视动物的尊严和生存权利,渲染暴力、死亡和流血,完全背离了人类的道德观念和人道精神。

巴塞罗那是第一个反对斗牛的西班牙城市,如今又终结了与“大战”的瓜葛。我们要向巴塞罗那致敬!它不愧是一座有着光荣历史的伟大城市,再一次展示了人类的良知,增加了人类超越自我的勇气、力量和可能。它庄严地告诉世人:不管那个从16世纪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多么强大和令人爱恋,都没有权力如此残暴地对待动物,更无权如此无情地羞辱现代人。

(摘自2011.09.28《光明日报》)

【点 击】

斗牛原本是一种杀牛供神的祭奠方式,后来却演化成以杀戮的方式取悦观众,以血腥的暴行获取卖点的活动,这显然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在这个呼唤绿色倡导和谐自然理念的时代,人类的文化娱乐活动应尽量避免血腥,走向高雅文明。

【佳作展示】

尊重生命,唤醒文明

太和一中高三 李 飞

从中世纪开始,斗牛这项运动就让人们陷入无限的狂热之中。斗牛士华丽而精致的着装,潇洒的投剑动作,让观众如痴如醉。然而,被西班牙人视为“值得骄傲的文化国粹”却常常上演“牛死人亡”的血腥惨剧。去年西班牙著名斗牛士朱利奥・阿帕里西奥曾被牛角刺穿咽喉、颚骨和舌头,今年最著名的斗牛士胡安・帕迪拉也被锋利的牛角戳穿眼睛。而斗牛士对公牛的引诱、,直至刺杀,都毫无遮掩地暴露出斗牛的冷酷无情,甚至灭绝人性。

所以,在文明与野蛮的碰撞与博弈中,不合时宜的注定要被淘汰。闻名于世的斗牛名城巴塞罗那跳出了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藩篱,放弃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果敢地摒弃了这一喋血表演。它拒绝了歪曲的娱乐精神,抛弃了血腥与残酷,选择了与文明同行。

生命神圣不可侵犯,但仅仅强调尊重人的生命是狭隘的,往往会使人类陷入利己主义,应把尊重生命的精神扩展到动物身上。澳大利亚人在行车时,如果碰到鹿和袋鼠等野生动物,都会停下来耐心等待,甚至不按喇叭驱赶它们,以免使它们受到惊吓。更值得一提的是,瑞士的科学家在做一些实验时,还要考虑动植物的感受。这种人文关怀让我们肃然起敬!

而日本诸多以环境友好自居的动物保护协会,整天歇斯底里地奔走呼号,打着“科学研究”的旗号,屡次出动数艘大型捕捞渔船奔向南极,对那里的白鲸、鲨鱼等进行毁灭性的捕杀。这是对生命的戕害,更是对文明的践踏!

儒家强调“好生而恶杀”“仁民而爱物”,对动物乃至一草一木也要有仁爱之心,孟子更是将“恻隐之心”作为完善人性的“四端”之首。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道德体系是由“爱物”的生态道德和“仁民”的伦理道德构成的,我国传统文化已经超越了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追求的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

当今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而人性的进化却难以望其项背,这是值得全人类反思的问题。无法无天的恣意杀戮、永不止息的名利欲望…… 深层次的道德危机拷问着这个世界的良知!

告别斗牛,告别不息的厮杀,远离殷红的鲜血,让文明主宰世界!

呼唤人性,呼唤遗失的美好,重建生命的庄严,让生命与尊严同行!

斗牛活动范文4

中国也有斗牛,和西班牙不同。在南方的贵州等地,冬天农闲季节,让两头公水牛互相打斗,决定胜负。农民作壁上观,哈哈大笑。

中国总共有三种牛:黄牛、水牛、牦牛。黄牛主要生活在北方,水牛主要生活在南方,牦牛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这种分布与气候紧密相关。

殷商时代的黄河流域是亚热带气候,从出土的动物化石和甲骨文字形、原始图案判定,殷商人民也是饲养水牛的。水牛力气很大,但是公水牛的脾气很不好。一不小心,两头健壮的公牛碰到一块儿,就眼睛发红,只顾低下脑袋打架,西南官话方言称之为“抵脑”。四角相碰,嘭嘭直响,半亩大的地面都在颤动。有时牛角被斗断,有时牛眼睛被戳瞎,非要有一头牛失败落荒而逃才罢休,失败者有时甚至当场毙命。

平时农民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养肥的牛把力气都放在搏斗上,肯定要制止。可是牛的力气大,打起架来又不要命,人根本拉不动,也不敢拉。有人力气大,用大棒狠狠地把牛打开。有人很聪明,把燃烧的草团扔在牛脑袋上,把它们烧开。(这也是《西游记》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助力破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里面哪吒火烧牛魔王的原型。)

现在想想,古代的牛肯定更加不听话,给牛劝架应该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汉字特殊具有的象形性让我们可以尝试着从汉字里找出有关“斗牛”的痕迹。

首先想到的一个字是“交”。有人说,“交”古成“”,是指人两手伸平,两只脚绊在一起,表示摔跤了,是“跤”的本字。个人认为,“交”字的原始写法应该是“”,上面是一个倒写的“牛”字,下面一把叉表示牛角交叉,代表两头公牛正在打架。

《说文解字》上解释“交”:“交,爻也。”可见“爻”是“交”的异体字,直接表示四只牛角叉在一起。(当然,这也并不否认从另一个意义角度上,“爻”也可以是一种八卦符号,爻卦。)

西南官话方言里面有个词“解交”,意思是“劝架”,原来的意义应该是“给公牛劝架”。其他方言里面也有叫“开交”的。普通话里面有成语“不可开交”,表示劝架无效。

我们再来看这个“解”字,有人根据“庖丁解牛”认为它的本义就是“解剖”,其实错了,这个意义还不够原始。“解”字由“角”“分(省写为刀)”“牛”组成,再明白不过了,就是给公牛劝架。牛角是非常坚硬的,用刀去砍牛角那是想把刀砍缺。农村里面砍牛角都是用的斧头,而且是大斧头。况且“解”还有个异体字“”,表示“给公羊劝架”,公羊也很好斗。(中国古代养的羊一般是山羊,从甲骨文字形可以证明。)

由于“交”和“爻”在这个意义上通用,我们可以理解古书上“驳”为什么常常写成“”,“较”为什么有时写成“爻”。

由于“交”和“爻”的本义是“公牛打架”,那么以它们为基础构成的新字往往带有“争斗”“混乱”“复杂”“交错”的意义。例如:

“驳”,本义是“毛色不纯的马”。后来又产生“斑驳、杂乱、批驳”等引申假借意义。

“校”,本义就是“用大棒痛打争斗的公牛”,“犯而不校”(《论语・泰伯》),就是证明。王力先生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为“计较”,当然已经是引申意义了。

“肴”,本义就是“几种肉的综合”,往往是蒸熟的猪肉、牛肉、羊肉,切成片堆在一起。河南、山东菜谱里面现在还有这道菜。王力先生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为“做熟的鱼肉”,应该是稍后的引申义。

“较”,本义就是“战车之间的互斗”,引申为“战车”。商周时期,中原地区流行了一千年左右的车战。中国象棋里面也是“车”最厉害。因为一辆战车前面十六只马蹄,上面两个战斗员拿着刀箭戈矛,更可怕的是车的轮轴(“毂”)上面都安装尖刃。这种旋转的尖刃对步兵来说简直是绞肉机,还可以破坏敌人的战车。屈原《楚辞・国殇》里面说“车错毂兮短兵接”,“错”,金属尖刃互相摩擦也,这句诗就是车战的真实写照。

“效”,本义就是“用棒子去打互相争斗的公牛”,这样才有明显的效果。

“狡”,本意就是“健壮、粗暴”。因为能够互相争斗的公牛,一般都非常健壮,打起架非常粗暴。“狡猾”那是后起的意义。

下面再来谈几个相关的汉字。

“抵”,古代通常写作“”或者“”,就是“公牛用角抵触”的意思。“羝”,同理,表示“公羊用角抵触”,后来代指“公羊”。古代有一种运动――角抵,类似于今天的摔跤,其起源就是模仿公牛的争斗。

“”,异体字直接写成“”,同样表示“公牛用角抵触”的意思。“蜀”是音符。

斗牛活动范文5

芦笙的起源

在凯里市舟溪镇有一个叫“甘囊香芦笙堂”的地方,这是贵州省最大的芦笙堂之一,有民国时期立的甘囊香芦笙堂碑记,碑文记述了芦笙堂的缘起、芦笙会的意义和基本禁忌等,是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至二十,是传统的甘囊香芦笙盛会,届时有来自凯里、丹寨、雷山、麻江、黄平等县市的数万苗族群众前来欢度佳节。2010年春,凯里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凯里国际芦笙节和民族民间传统节日紧密结合,把节日定名为“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使国际芦笙节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芦笙是我国西南各少数民族所喜爱的乐器。云南江川县出土的青铜芦笙模型,见证了芦笙历史的久远。关于芦笙,各民族都有非常优美的传说,一说是人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到天上去寻求芦笙,然而天帝不答应,天女就自断手臂和指头,手臂化作芦笙的笙斗,指头化作笙管,自此人间便有了芦笙,所以,芦笙的声音是母亲的声音。另一说是古老的时候有六兄弟,艰难地生活在深山老林里,六弟兄各持一根会发音的竹管,哪个遇到危险,就吹响竹管,其他五人听到响声,就即刻赶来援助,后来这六根竹管就合成了芦笙,所以,芦笙是团结友爱的象征……芦笙,不仅仅是民间娱乐的乐器,还是频频出现在重大祭祀活动中的圣器,和铜鼓、木鼓一样的庄严神圣。

民族服饰绚丽多姿

黔东南州是国内苗族最集中的地区,由于迁徙进入时间先后差异,所属支系的不同,大约形成了200多个苗族服饰文化圈,单就苗族服饰,就是美不胜收的了。还有侗族服饰,又分南部侗族服饰和北部侗族服饰。还有瑶族、水族、彝族、布依族等民族的服饰等。各种服饰集中在凯里国际芦笙节上,真可谓彩云云集、绚丽多姿。

装饰民族服饰的有刺绣、织锦、蜡染和鸟的羽毛。刺绣的手法,可以分出四五十种技法,如平绣、绉绣、打籽绣等等,图案有龙、风、花朵、飞鸟、庙宇、奔马、人物等,图案大胆变形、随意抽象,产生十分美妙的装饰效果。织锦有通经通纬、挑经露纬法织的细丝素锦,有通经断纬法织的彩锦,有五彩缤纷的锦带,有素雅美丽的织锦束腰。蜡染则蓝白相间,鸟纹象征阳,鱼纹象征阴,阴阳和谐,还有石榴纹、万字纹,旋涡纹等,布局和谐、对比鲜明。如此装饰的衣服,雍容华贵,美轮美奂。

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为服装研究者、美术研究者、美学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苗族歌舞唱响凯里

在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上,还能听到“苗族飞歌”。“苗族飞歌”是黔东南州苗歌中的艺术珍品,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唱起来声振山谷,山鸣谷应,几里外都能听到。

在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上,还有丹寨的苗族锦鸡舞,参加舞蹈的姑娘发髻高耸,头上插戴锦鸡银饰,上身穿开襟短绣衣,下身外着绣花超短百褶裙,打扮得象美丽的锦鸡一样,随着芦笙曲调的节拍翩翩起舞,头上的银饰锦鸡跃跃欲飞,腿边花带飘逸闪动,百褶裙脚边的洁白羽毛翻飞,若锦鸡亮翅,使每个参观者都想参与其中。

除此之外,还能看到台江反排木鼓舞,木鼓舞源自苗族民间隆重的祭祀仪式。参加者随着木鼓鼓点,双臂大幅度摆动,双换高高抬起,动作粗犷豪放,潇洒刚劲,热情奔放。木鼓舞是苗族舞蹈的精华,是苗族祭祀文化的活化石。

当然,能够观赏到最多的还是芦笙舞。有苗族的、侗族的、水族的、瑶族的、布依族的……洋洋洒洒,精彩纷呈。

原生态文化,现已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在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上展现的原生态文化实为文化艺术的宝库。

“斗牛”、“斗鸟”引注目

苗族是传统的农耕民族,对牛的感情是不言而喻的,把耕牛饲养好,是苗家人的心愿。到底谁家的牛养得最好?那就拉出来比一比吧,有人说这是斗牛的发端。也有人说,苗族崇尚力量,喜欢孔武有力,民间传说中有很多牛抵死老虎和牛降服老虎精的故事,斗牛是力量的展现,对力量的张扬,彰显了苗族敬牛、爱牛的文化心理。斗牛活动深受苗族群众的喜爱,斗牛的民俗,是苗族民间集体传承的文化事项。

历届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都把斗牛作为节日的重要活动之一,凯里还修建了专门的斗牛场。一位民俗专家参观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的斗牛活动后说:“世界最精彩的斗牛在中国,中国的斗牛在西部,西部最神奇的在黔东南苗族斗牛文化!”

历届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还都设有斗鸟比赛。斗鸟,就是画眉打架。画眉是著名的歌唱家,鸣叫的声音宛转悠扬,清脆动听。画眉打起架来,也是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内行说,画眉角斗,还是有很多技巧的,斗鸟实际上是技巧的决赛。斗鸟,成了画眉饲养爱好者所喜爱的活动。在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的斗鸟比赛时,不乏港澳台同胞的身影,他们一旦发现善鸣善斗的画眉,就争相斥巨资购买之。因此,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的斗鸟活动,不仅为国内画眉爱好者所喜爱,也为港澳台人士所向往。

斗牛活动范文6

“斗牛”关联着伊比利亚半岛上剧烈的对抗与冲突图景,“《斗牛》”却与之如此背离:雄健的“bull”被置换为母性的“cow”,又被移置在东方的乡土上——电影题名所开启的角色错位与文化间性已经够吸引人的了。在抗战题材的影像序列中,《斗牛》“名”副其实地呈现了引人入胜的别样性。

一、作为“起点”的屠杀

故事开始于一个经受屠戮的山村,主人公牛二在凋敝的环境中茕茕孑立、惶然奔行,“人呢,人呢”地询唤着那个自己本该归属的“共同体”。牛二的行动路径引领观影者“发现”了被屠戮、焚烧的村民,这个屠杀事件被安排在了故事的“起点”上。虽然是死灭性的屠杀,但是《斗牛》的这一开篇可以被视为一种“出生创伤”(birth trauma)性的事件,与“死亡创伤”(death trauma)相对应。②“出生创伤”是一个起点,虽不是情节时间上的始点,却是叙事的开端。更为重要的是,“出生创伤”指涉了某种开启性,这既是叙事层面的开启,又是影片情节内容和观影期待意义上的。“屠杀之前发生了什么”,“在这徒剩一人的凋敝山村又将发生什么”,这些都被“出生创伤”性的屠杀事件所开启。开启性的创伤正如牛二“人呢,人呢”的询唤,是一种外向性的辐射,是对未知领域的扩张,对不确定的可能性的探询。

与此相对的,则是一般战争影片中作为“死亡创伤”的闭合性的屠杀。它是一个终点,或是一个阶段性的节点。《鬼子来了》因其故事情节上的相似性,常常被拿来与《斗牛》比较。比照之下,《鬼子来了》片末的屠杀更近乎一个终点,它是对之前一切幽默戏谑的沉重收束。在战争影片中,群体性的杀戮和灭亡经常被作为主要情节的高潮性结局呈现,它的冲击性、震撼与感染力符合了故事高潮所需求的特征;它又是对对立斗争格局的一个“解决”,是对战争片胜负逻辑的遵循与表现。反映另一场日本侵略战争的影片《赛德克·巴莱》、《一八九五·乙未》等莫不如此。而在《南京!南京!》、《拉贝日记》、《辛德勒的名单》这类直接反映大屠杀事件的影片中,屠杀更是作为散布于叙事之中的中间节点,而非开启性的始点。“死亡创伤”性的屠杀事件是闭合的,标示着斩除与了断,是“你死”或“我活”的确定性结果,不再包孕过多叙事上的期待与可能。作为“终点”或“中点”的“死亡创伤”是高度凝缩了的晶体,这是长久以来对侵略与屠杀叙述的惯性积淀;它凝结了足够鲜明的情节逻辑、道德立场与伦理关切,义与不义的理性分野、控诉和怜悯的情绪洪流将其填充并闭合起来。“死亡创伤”是“无问”或是“无疑而问”的,而《斗牛》中“出生创伤”性的屠杀事件却开启了“为什么”和“怎么办”的叙事焦虑。

还值得指出的是,作为起点的屠杀将牛二抛掷于一种孤立的处境中。影片通过闪回手法交代了屠杀之前的山村情状,但叙事主干中的牛二却是孤身“作战”的,他和奶牛的故事更是在“孤身”的情境下展开。牛二的孤立并非指影片中只有这一个人物,而是指他原本归属其中的共同体的毁灭。屠杀之后只剩下了地理、空间意义上的山村,真正的“枕沂”村却消散了,而恰恰是那个传统的中国熟人社会为插科打诨、嬉笑怒骂的牛二提供了一切的生命给养:亲缘关系、身份归属、乡侪之谊、传统风习……失去了这一切的牛二是漂浮的、惶然的,又是在生命意义上绝对孤立的。在后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孤立的牛二遭遇了一派又一派的人群,却始终置身其间而游离于外。

和牛二相比,马大三却不同得多。《鬼子来了》呈现着中国传统社群乡里互动的勃勃生机。马大三一直是顾念“全村人的命”才坚守着信约,他们还可以一次次地聚集、商讨、摸豆子……这样的社群图景在《斗牛》中却碎作了一次次闪回的片段,它毁于屠戮。而《鬼子来了》主要讲的是屠戮之前的故事,《斗牛》却要着力开启屠杀之后的故事空间。

二、不死的身体

这个孤身的牛二是怎样的形象呢?电影开篇对他干裂的嘴唇、发黄的牙齿、蓬乱的头发的特写表现了他的卑琐、邋遢与凌乱。但是“形象”绝不止于这些身体性或是物质性的层面,它更是象征意义上的;描述的不止是对象本身,而且关涉着“那些和他有关的东西”。③在后面的情节中可以感受到,牛二还是一个比较“拙”的人,尤其体现在他对攻击性器物的使用上。武器是战争题材影片至为重要的道具,但是《斗牛》的主人公很难与这些武器建立起良好的关联。他挥动鞭子抽打奶牛却抽到了自己;扣动扳机却放了空枪,或是从高处跌落,又或是误射到自己;他胡乱挥舞刀枪,俨然田间地头的耍闹……可以说,在牛二与进攻性器物的关联上,他是“不及物”的。这个牛二是脏的、拙的,是“低模仿”的对象,令人发笑。从山坡、屋顶、高树上一次次跌落的牛二是具有象征意味的,他就是一个失控下坠的形象,令人联想到控制力的涣散,惊慌失措的面容,胡乱挥动的四肢,张嘴尖叫时那丑陋的黑窟与可笑的声响。

不妨再看马大三。《鬼子来了》的这一主人公是整洁的、结实的、强悍的、能干的,在两性关系上也是一个征服者与主导者,而不像牛二那样拘拘束束、卑卑琐琐。马大三能说,能做,能干粗活,也能做饭、和面、包饺子,还能抡起斧子去复仇。他麻利、伶俐地穿行于人群与物阵之间,是一个“及物”的勇者。

但生命力勃发的马大三最终还是死了,卑而拙的牛二竟一直活到了最后。不死的牛二令人惊奇,甚至让人感到些许的不真实。我们可以细数牛二的身体自始至终遭受了多少摧击,他跌落、重摔,被打,被正面击刺,被炸倒,受枪伤,受冻于雪地,被落井、下石……这是多么惊人的耐受力!影片中数次出现牛二穿行于枪林弹雨中的场景,来来往往如梭的子弹被荧幕上鲜明的弹道表现着,但牛二竟没有被射穿,而是“近乎诗意地在枪林弹雨中踟蹰”④,“身披佛光”般地活着⑤。不论这是创作者的有心还是无意,牛二这一形象在客观效果上呈现的是一躯脏而拙,却高度耐受性的、不死的身体。

牛二的不死其实也有理可循。他在伤口抹药,还有牛奶喝,有芋薯吃,更有念想。牛二的药应该来自老祖的药铺,那里的草药能让奶牛失声又复原,能治好牛二的创伤。“枕沂”村神秘的中草药是最为传统性与民间性的意象,它让人无法估透这片被入侵的乡土到底有多强的原生生命力与修复力量。牛奶却更像一个外来意象,这种香甜、稠厚的流质可谓“饮”与“食”的特殊中间体,代表着营养与康复。歌德说,母牛是“极为崇高的东西:在这优美的形象里体现的是饮食原则,整个世界正是依靠它才生存的,它贯穿着整个自然界”。⑥

在武器使用上很笨拙的牛二对于自我维持倒是极其在行的。他能在山上偷偷修筑藏牛的洞穴,“每次鬼子扫荡,它都能躲过去”。他终究有着“男耕女织”的理想,懂得“好日子要知道好过”的道理。他腹部伤愈之后,从覆雪的山上回到村里,在院中哼着小曲,用盆盆钵钵煮奶;奶牛吃草,他吃芋薯,这场景真是再温暖不过了。这就是他想要的“日子”,这正是生存最基本的饱足与欢欣。巴赫金说,人与世界在饮食中的相逢是令人高兴和欢愉的:“这个肉体来到世界上,它吞咽、吮吸、折磨着世界,把世界上的东西吸纳到自己身上,并且依靠它使自己充实起来,长大成人。人与客观世界的接触最早是发生在能啃吃、磨碎、咀嚼的嘴上。……在这里是人战胜了世界,吞食着世界,而不是被世界所吞食。”⑦或许不止是人,吃草产奶的牛更是这样,“二牛”都是这样的欢欣者与胜利者。牛二对于维持性而非进攻性的盆盆钵钵,是绝对“及物”的(涩谷也是一样)。这躯耐受性的不死的身体,因而又是高度吸收性和维持性的。

与不死的牛二形成对比的,是影片中互相消耗、渐次死去的一派派人:日军、八路、流民、土匪、国军。在抗战题材下呈现如此多样的群派关系是少见也不易驾驭的,这似乎也透露出“这部影片恐怕就不是纯粹的抗战题材”⑧的讯息。立于枪林弹雨之中的牛二和夹在涩谷与军人枪口之间的牛二是最具象征性的,因为这正表征了那种置身其中却超脱其外的格局:对立斗争的双方可以是各种身份的人,唯独牛二是无党无派的,他要在各种冲突力量的夹缝中求生存。

关键的是,这些进取性的武装力量都消逝了,只有又卑又拙的牛二活了下来,他那邋遢却又耐受的身体被赋予了多么丰富的生命意义与能量。影片没有呈现战争片惯常的对立斗争模式,而是让一组组对立力量在彼此冲突与消耗中灭亡,不死的则是一个卑微的个体,一个想在最低限度上“过日子”的孤立的小人物。在这个意义上,《斗牛》恐怕不仅不是纯粹的抗战题材,甚至也不是一般战争片的“对抗”主题,它要讲的是关于“超越”的故事。但这不是英雄主义或进步叙事的超越,而是反英雄、非历史性的“向下”超越。如此回看片名,“斗”与“(母)牛”之间着实存在裂隙,这是抗争与消解抗争、对立与超越对立之间的张力。

三、“回山上”与“向下”超越

对牛二来说,有两个世界:村里的世界与山上的世界。前者是一个变乱与失序的世界,“人不像人,狗不像狗”。在日军到来之前,牛二早就想带着找到的奶牛离开,因为他感到“这不能待了”。与马大三不同,面对惨死的乡亲,牛二想到的不是复仇,而是出走。山上的世界却是他手创并建立秩序的世界,“要不是俺上山打猎,谁都不知道”的世界。那里是他和“九儿”的天地,是“咱这才叫男耕女织,咱这才叫人过的日子”之感的孕生地,是“二牛”的终老所,是“俺高低不下来了”的“乐园”。对观者来说,这两个空间也被镜头不一样地呈现着:村庄是斑驳晦暗的,是枯叶、枯枝、枯井、乱石的世界;后山却是阔大辽远的,是有菜苗、鸣虫,是覆雪、浴光的世界。尤其是影片的结尾镜头,以一个仰角推入,将沧桑的牛二置于云天远山的明亮背景之中,传达的是山上空间的某种超越感。

但这绝不是圣典中那个人被斥离的乐园,不是被追逐的乐园,而是一个人被逐渐“逼上”的“乐园”。牛二最初想带着奶牛一起离开,后来奶牛被掳,他一度想自己走,却又折回来救它。施救不得险些丧命,他又气得要杀了那“卖国牛”。好不容易和奶牛一起上了山,他们却又回到村里。在“村里的世界”的乱局中,牛二想过“死也弄死你娘的”,甚至扛着炸弹说着“你他娘的一块死”,想要“不计后果的玉石俱焚式拼命”⑨,和这个变乱的世界一起毁灭。牛二在“村里的世界”里纠结过,也在两个世界之间纠结过,可最终还是去了山上的世界。

如果说外部的变乱与失序“逼”他上了山,那么还对应存在着某种内在的驱动力。这是什么呢?牛二说,他要“九儿”一起“回山上”,他说村里的世界“人不像人,狗不像狗”。“回”和“像”都是很有意味的,它们隐隐指涉了某种理想或归属感的存在,并暗含着趋近那种存在的动势。它们仿佛要问:生命本该是怎样的?牛二正是一个最朴素的求取生存的人,要吃,要喝,要活。他有着最基本的生命感受与生存本能:为他人的死而伤悲,对动物有同情,与侵犯者搏斗,因亲情而心软……还会想着一个女人。而“男耕女织”对于要“过日子”的牛二而言已经是很奢侈很美好的理想了,因为那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饱足。奶牛在他口中从“八路牛”变成“九儿”,这是一个移情的过程,因而更多的是生命本能性的情感而非基于理性的信义让他和奶牛相依相伴、不离不弃,共同开启山上的“乐园”。

可以认为,在抗战甚至是战争题材的影像序列中,《斗牛》具有某种超越性。首先是主人公牛二的超越,他在冲突的夹缝中生存下来,最终在浴光的山石上有资格感慨“什么都能过去呀”。世事沧桑,争斗不休,但都那样脆弱与易逝;又卑又拙的牛二无意于争斗,却是耐受的、持久的,蓄满生命能量、体现生命秩序的。在这个意义上,《斗牛》似乎是在讲述变动与恒长、匮乏与充盈、失序与秩序的故事。

但牛二的超越是一种“向下”的超越⑩,而不是英雄式的拯救、文明的启蒙或是民族意识的觉醒。有论者提出《鬼子来了》在将“日本人”还原为“鬼子”的过程中,使“马大三从一个前现代主体变成独自拿起斧头向日本鬼子砍去的抵抗或革命主体”{11};将牛二放在类似的进步叙事的论述框架中是无效的,因为他没有“进步”,甚至“倒退”了,退回到更原始的生存方式中去。片末镜头里的牛二仍是在啃食、咀嚼、吞咽,这是令他高兴欢愉的“好日子”。“日子”是最尘俗最温暖的字眼,牛二“好日子要知道好过”的超越是尘世的,是奋身扎进琐碎绵密的平常生活,是非历史、非民族的,是一种向生命感受与生存需求最深处、最底限沉潜的“超越”。这种生命主义的“向下”超越是要告诉我们:“日子”本该是怎样的。

《斗牛》的超越性还在于影片本身,它跳脱出战争片惯有的叙述逻辑,开启了另一种故事空间。战乱是一种失序,对战乱的讲述却是一个建立秩序的过程。这种秩序通常是二元对立式的,这是“敌”、“我”二元与民族、历史、伦理等等立场的叠合。中国早期的抗战电影逻辑在二元分立的基础上更是非此即彼的。后来所谓的“人性化叙述”、“人性敌人”等策略{12}仍较少突破这种二元格局。《斗牛》却示范了一种新的秩序建立方式:在二元对立的斗争逻辑之外探索一种普遍性的生命逻辑,一种低限度的基本秩序。导演管虎也就这样回应了人们对《斗牛》与《鬼子来了》的比较:“我们这一次把所谓民族的概念推得很远,包括正义与否、是非观、民族对错,都推得很远,我们仅仅从牛的眼睛去看这两条普通生命的生存过程,诉求很简单,就是活下来。”{13}

或许可以说,电影《斗牛》本身就是一次“出生创伤”性的叙事,因为就抗战故事的讲述而言,它实在是开启性的。

注释:

①Jeffrey C. Alexander and Rui Gao, “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 Cultural Trauma, the ‘Nanking Massacre’ and Chinese Identity”,孟华、孙康宜主编:《比较视野中的传统与现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9页。

②这是耶鲁大学当代文化社会学家杰弗里·亚历山大(Jeffrey C. Alexander)提出的一组概念,但这里只是借用和发挥,而不是在其原初意义上使用的。关于这组概念的原初意义,可参看[美]亚历山大著,周怡等译:《社会生活的意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1页。

③[美]杰姆逊著,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67页。

④朱丽丽:《冲突、解构与回归:论话语符号系统的复杂性》,周安华、丁亚平主编:《影视文化》(3),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版,第128页。

⑤{8}管虎、尹鸿、陈旭光、赵宁宇:《〈斗牛〉》,《当代电影》2010年第1期。

⑥歌德关于米隆《母牛》的谈话,转引自[苏]巴赫金著,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拉伯雷研究》,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21页。

⑦[苏]巴赫金著,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拉伯雷研究》,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25页。

⑨杨俊蕾:《对抗战影像的表现方式与历史逻辑的反思》,《艺术评论》2010年第9期。

⑩“向下超越”借用的是汪晖的表述,他在对《阿Q正传》的重读中解读出阿Q“欲望、直觉和潜意识”中的革命契机,认为应该“向下超越”。参看汪晖:《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现代中文学刊》2011年第3期。

{11}张慧瑜:《“现代”主体的浮现与历史记忆的改写》,《文艺研究》2012年第2期。

{12}对中国抗战片传统与发展历程的简明梳理,可参看杨俊蕾:《对抗战影像的表现方式与历史逻辑的反思》,《艺术评论》2010年第9期。

{13}管虎:《〈斗牛〉不是〈鬼子来了〉》,http://.cn/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