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教案范例6篇

致橡树教案

致橡树教案范文1

然而,许多教师对自己大力推崇的“批注式”阅读法却没有深刻、全面的认识,也无法具体地引导学生,更不能身体力行,导致学生所作的“批注”往往存在着一些误区。

一、蜻蜓点水,浮光掠影

【案例1】《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一课,读到:“……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有学生这样写道:“原来砍下的树木可以变成那么多的东西呀!”“小村庄的人们真勤劳呀!”

【点评】批注本来就是“体会那微妙的咀嚼味儿”(朱自清语)。学生缺少思维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因此下笔总是跳不出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大多言而无物,言之无理,言之无据,语言总是大而化之、苍白无力。

【对策】阅读教学的根本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进行对话,从而帮助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这是一位教师执教这段话时的教学片断。

师: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

生: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师:谁家想做各式各样的工具,就——

生: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师:谁家想要大捆大捆的柴,就——

生: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在教师极尽铺排渲染之能事,连用“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将斧头在村民心目中的种种功劳做足、做透后,学生的批注就变得深刻而有力了:“这把斧头是村民无知、贪婪、自私、愚昧的象征,在村民们的砍树声中,我仿佛听到了小村庄在哭泣,让人痛心。”

二、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案例2】教学《路边的橡树》:“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这段文章我让学生写下批注并交流。一位女生站了起来,大声地读出了她的批注:“文章通过记叙工程师和工人为了保护路旁的一棵橡树,想法把一条本应笔直的公路在橡树生长的地方弯成了马蹄形的事,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自觉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美好心灵。”

【点评】乍听到这位女生充满自信的精彩发言,会不由得为她准确、精辟的感受叹服。可再翻开学生放于桌角的《跟我学语文》,在“句段评析”中赫然就有着她刚才的发言,而且一字不差。这样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批注就不能称之为创造性劳动,学生一旦沦为书奴,后果将不堪设想。

【对策】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样一种开放的阅读方式,就应该完全把读书思考的空间交给学生。尽管学生写的批注有些稚气,但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学生思维的脉动。如果坚持这样读下去、写下去,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一定会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形成独立的阅读个性,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于是,我重新指导学生围绕“沉默不语”写了批注。

师:孩子们,你们觉得此时此刻沉默不语的工程师和工人们在想些什么呢?请你们用心地读读课文,写下他们的想法。

生1:工程师“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表明他在此时也注意到了那棵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感的橡树,内心深处同样也受到了震撼,因此没有命令工人将其砍倒,但该怎样做呢?他还没想清楚,于是工程师沉默不语。

生2:工人们不想砍掉这棵橡树,但又必须得到工程师的同意,他们沉默不语是在等待工程师考虑清楚以后作出安排。

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案例3】学习五年级下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学生在交流自己的批注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感觉叶老先生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真惹人喜爱”……

【点评】学生交流批注时各抒己见,但出现的都是一些文本的散点,无法找到把握文章重难点的切入口。教师顺学而导,很容易被学生牵着走,导致对课文理解的零乱无序和支离破碎。

【对策】师生一起梳理学生提出的有效问题,形成一个交流的“话题”。再以话题形式引领,引导学生围绕学习内容的重难点进行“定向批注”,引领学生追寻探究,交流深化,并做二次批注的尝试。

在教学中,我用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作批注。

(1)回顾要点:同学们,学了课文,我们明白了文章写了这样两件事——

(结合板书,学生回答:修改文章/邀请做客)

(2)尝试命题:如果让你来给文章取个题目,你会取什么呢?

(学生自由命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3)引导质疑:原文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怀念叶圣陶先生》,课文主要是写叶老批改“我”的作文和“我”到叶老家做客的事,那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课件出示课题,字体逐渐放大后出现红色大“?”)

(4)批注解疑:作者是怎样来描写那一墙爬山虎的?景和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并写一写自己所想到的。

四、重“意”轻“文”,形式单一

【案例4】第七册《长城》一课,学生读到“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时,他们这样批注:“劳动人民真伟大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值得我学习”……

【点评】“批注式”阅读实属个性化阅读,可学生的“书间笔痕”却是惊人的雷同,矛头皆指向“意”。而对表达的方法、技巧却关注不够,出现重“意”轻“文”的现象。

【对策】这是另一位教师执教这段话时的教学片断。

师:我们先把“单看”改为“先看”——

出示:先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再看那

,那时候

,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生1:再看那宽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那时候最宽的路也不过几个人并排行走,这样的设计简直是个奇迹。

生2:再看那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呼应,那时候谁能有这样好的设计本领呢?我太佩服了!

生3:再看那糯米和石灰黏结成的石条,城墙三面风雨不透,那时候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技术呢?这真是一个奇迹。

师:同学们的话语飞扬着智慧,可作者为什么不像我们一样写这么多的内容呢?(生陷入沉思)

生:一个“单看”就让我们产生了无穷想象,长城简直就是伟大的奇迹。

师:同学们,课文中像“单看”一样精妙的表达还有很多,让我们一起通过品词、赏句、悟段再来做做批注。

致橡树教案范文2

身份:“城市美容师”

关键词:辍学 凌晨4点 扫大街

“我见过这个城市凌晨4点钟的模样。”

不认识田富的人,看了他的经历,会觉得他就像煽情故事里的人物。

田富的童年,烙着“留守儿童”的印记:父母南下打工,自己和奶奶相依为命;有一天,奶奶卧病不起,不久后撒手人寰,田富身边再没有第二位家人;很快,田富辍学,求学梦似乎就此破碎。

后来,田富常常会想,家人不在身边,自己能不能一个人读完小学?他无法给出肯定答案。对一个才10岁出头的孩子来说,家庭的温暖可能比知识的启迪重要得多。

辍学后的田富随父母在广州打工。“打工”是好听的说法,由于田富年纪小,没法担任来钱较快的重体力活,更别谈“技术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扛起扫把,走上街头——当清洁工。

清洁工有“城市的美容师”的美誉,但在美誉的背后,是旁人无法体会的辛劳。广州是个快节奏的大都市,人们起床都很早,不到5点街上就可见汽车飞驰而过。12岁的田富每天凌晨4点从床上爬起来,不刷牙不洗脸,匆忙咽下两个馒头和一杯凉开水,提起工具就走上街头。由于没到打工的年龄,所以严格来说田富不是真正的清洁工,他没有那种贴着防撞亮条的正规制服,他只能一边抓着和身体不成比例的扫把,一边小心张望不远处疾驰而过的车辆,留意别被它们撞倒。

田富每天打交道的对象就是落叶、灰尘、瓶瓶罐罐、废纸屑……尽是被人抛弃的东西。“虽然当时和父母在一起,但我有时候也会想,自己是不是也和垃圾一样,被人抛弃了。”每天早上7点左右,他总能看到陆陆续续去上学的学生。有的三三两两在聊学校的趣事,有的端着书在看,几乎没人瞧过他一眼。

他当时还未到思考“未来”的年纪,只是想到同龄人在教室里朗朗读书,自己却在扫大街,读书的热望便前所未有地变得炽烈起来。

“我不想扫大街,我要读书。”

身份:小老板

关键词:橡胶树 经商 十几万

“读书”的想法还未来得及实现,田富就回到了家乡。

当时,家乡悄然兴起的橡胶种植正处于一个即将快速发展的时期。每天4点起床扫大街的苦日子让田富萌生“致富”的念头。可能是上天眷顾,赋予才13岁的田富远见,让他嗅到橡胶种植业蕴藏的商机,也赋予他胆识,令他敢于向父母要了一笔钱,承包橡胶树,开发自家的橡胶树园区。

树园是承包来的,田富无须经历下种子、浇水、施肥等看着一棵树从无到有的艰苦过程,但他还是常常跑去树园里转悠,他不爱这个园子,但它是家里脱贫的希望,他这个只有小学学历的“小学生”必须把它经营好。

时代总会赋予小部分人改变命运的机遇。不到两年时间,橡胶种植业的蓬勃发展就让他挣了十多万。以前,田富是4点钟就得起床,否则当天的几元收入就泡汤;现在,田富睡到日上三竿,园子里的橡胶树也有工人照料,再不用担心收入问题。父母也从有一天没一天的打工生活中解脱,回到家乡,一家团聚。

当所有人都认为田富会从此走上经商之路时,田富想的是:“终于可以做我一直想做的事儿了。”

身份:学生

关键词:题海战术 高分

2007年春节后,田富回到了阔别3年半的校园。

告别“老板”“园主”身份,田富没有一点留恋。他始终记得当年因家境拮据离开小学校园时,最后一记转身看见小伙伴湿润的眼神和紧抿的嘴角;记得在扫大街时,穿行于身边的学生背着书包、迎着朝阳上学的背影;记得因梦回校园而惊醒,睁开眼却是满园子橡胶树时的失落。

每个人,总有些事情是命中该做的。对田富而言,读书,就是他想做、必须做的事,无论穷富。

然而,留给他的只有一个学期的时间。他必须在这一个学期中,依靠自己的努力争取考上一所高中。他以初三生的身份进入班级,事实上,他的知识储备仅等于一名小学生。但田富创造了奇迹:他在当年的中考中以高分进入了当地的重点中学。

高一的他能在满分为800分的期中考试中拿到724分,而化学科目则是他最擅长的,在高中所有大大小小的化学考试中,他居然只有8次没有考到满分。田富考上重点高中的奇迹,在高中的一帆风顺,秘诀只有4个字:题海战术。

“很多人不提倡题海战术,但因人而异,我觉得我就比较适合题海战术,大量地做练习、不断地背诵,这些能让我的成绩提高得更快。”傻孩子用笨办法。和其他人比起来,他基础最差,也就自然没有“挑方法”的余地——怎么直接怎么来,怎么有效怎么来。高一的时候,他就把班里所有同学的学习资料抄了个遍,这还不算什么,他还到邻近的几个班把所有借到的学习资料都抄完了。大量的基础练习让他在考理综科目的选择题时,一看到题目就可以选出答案,为做大题赢得了不少时间。后来的高考冲刺阶段,他每天都会坚持做5套高考真题,临考前3个星期的高强度题海战术让他对出题思路、方式有了更多的理解。高考后,田富的理科综合科目收获了自己满意的成绩——289分。

他的很多同学很难理解他怎么能沉下心来,每天做那么多题目,看那么多书,认为他一定有什么“天赋”。“他们当然很难理解。和小小年纪就辍学当清洁工、当小老板管理树园相比,狂刷题真是轻松得太多、幸福得太多了!”田富相信自己是真心喜欢读书,而不是像某些同学一样,是“为了什么而读书”。

至于为何会喜欢读书,甚至能忍受被大家所诟病的“题海战术”,田富说了一个故事:“小学时,老师曾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长大后想干什么?’没有人回答‘明星’‘科学家’‘医生’……都是说‘以后赚钱报答父母’。然后说的人哭了,听的人也哭了。城里的孩子准觉得我们傻,这有啥好哭的?他们没有和我们一样的经历,没法理解。读书也是这样,山里的孩子今天可以读书,没准明天就因为没钱被领回家了。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的东西,才更被人珍惜。我绕了这么大的圈子才能再读书,怎么可能不喜欢呢?”

致橡树教案范文3

论文摘要:生成性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教学理念,在化学实验中应用生成性教学,是对实验教学认识深化的结果,同时也为实验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实验设计中,转变传统的刚性、静态的封闭型“实验教程设计观”,树立弹性、动态的开放型 “实验学程设计观”。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许多知识如化学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性质等,都是通过化学实验获得的。在化学实验中应用生成性教学,是对实验教学认识深化的结果,同时也为实验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

“生成性”是当前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之一。《辞海》对“生成”的解释为“变易”,即对“无”的否定或对“有”的否定之否定。这一概念与教学相连,构成新的教学概念,即生成性教学。生成性教学强调学习的自主建构、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

应用生成性教学观进行化学实验设计,使实验过程具有参与性、非线性、创造性、开放性等生成性教学观的基本特征,转变以往刚性、静态的封闭型“实验教程设计观”,树立起弹性、动态的开放型“实验学程设计观”。

1学程设计

以往实验中主要以教师的“教”为主线,学生被动地跟在后面走过场,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发散性很少被考虑,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具体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学程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可能,充分尊重学生在实验设计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在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下随机产生的丰富、复杂的变化。正如多尔所言:“今日主导教育领域的线性的、序列性的、易于量化的秩序系统—侧重于清晰的起点和明确的终点—将让位于更为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和网络。”

首先,要从学生真实的间题和经验出发,把握学生已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引发有效的动手操作,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做有所成。其次,学生也应参与到实验设计当中。传统实验教学中,学生是孤立于实验设计之外的。学生作为实验设计的接受者,对实验设计没有发言权。但学生是实验设计的主体,任何学生都有权对实验设计提出自己的见解。

例如;对“香烟烟雾中部分有害成分的鉴定”这一课题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做了如下设计:

a)课题简介:世界上最大的烟草公司—菲利浦·莫里斯公司通过它的网站公开承认吸烟危害健康,而且让人上瘾。烟草是否危害健康,该公司同政府和医学界已争论多年。有人预计,这次表态将唤起社会再次呼吁政府采取措施,以限制香烟的生产和禁止儿童吸烟。就吸烟危害健康问题,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甲:吸烟污染空气。

学生乙:吸烟会引起咳嗽,痰多。

学生丙:吸烟会让人得肺癌。

学生丁:有人说吸烟能提神,使人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

同学们谈了很多。这次研究的主要内容确定为吸烟对人体是否有害及烟雾中有害成分的鉴定。

b)查找资料:将学生分为三组,分别查找吸烟的危害、烟气中有害成分及其鉴定的有关资料、走访肺癌患者。学生分头到图书馆、书店、网站查找资料和去医院实地调查。

c)资料汇总:经过查找、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烟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醛类对人体危害最大,把这三种物质定为鉴定目标。

d)确定实验方案。CO的检验:根据CO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最后焦点集中在CO的毒性上,确定用新鲜鸡血来验证:将烟气通过新鲜鸡血,鸡血颜色变为褐色;再将Oz通人此血液,褐色变淡,但不能恢复原来的鲜红色,并用纯COZ代替烟气做对比实验。

尼古丁的检验:尼古丁又称烟碱,分子式为Coo H}a Nz,它是烟草内的特征物质。最大的危害在于它的成瘾性,资料显示,它遇Hg( N马):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用此可以鉴别。

醛类物质的检验:用银镜反应或新制Cu( OH):来鉴定。

e)做实验。同学们按自己设计好的方案经过反复实验,最后确定了模拟人体吸烟方案。

应用以上确定的实验方案对烟气中有害成分进行鉴定。经过这次实验,认识到香烟的危害,同学们发誓:从今以后不吸一根烟,还要说服自己周围的人,远离香烟,珍惜生命。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让大家参与到实验设计中来,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学习的方法,并很好地增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弹性设计

实验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因为实验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但同时这种预设不应是刚性的、机械的和过分统一的,而应是有弹性的预设。应该注重宏观设计,着眼动态生成,突出系统开放,强调互动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包含”实验生成,“隐藏”探究创造,为实验教学生成留足空间,留下时间。

做《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时,有学生提出实验过程中有污染性的气体放出,不利于环保。针对这一问题,让同学们重新设计实验过程。,大家经过反复实验,对装置进行改进,设计了另一套实验过程,设计如下:

a)制作材料。6mmx10cm的玻璃导管数支、乳胶管、橡胶头、小烧杯、30 mL细口瓶、2号橡胶塞。

b)操作步骤。按图la、图16组装实验装置。

1)用图la做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先在小烧杯中加人10 mL 10%的NaOH溶液,取下V型管橡胶头加人3滴浓硝酸,将另一端插人碱液中,取2x 8(mm)的1块铜片投人到V型管中,迅速套上橡胶头,反应迅速发生,可看到烧杯中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绿色,V型管中充满红棕色气体,该红棕色气体是NOZ。

由于浓硝酸的用量比较少,反应很快停止,多余的气体直接导人碱液被吸收。观察清楚后,可挤压橡胶头使NOZ气体进人碱液而被吸收,无有害气体逸出。

2)用图16做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先在滴瓶中加人10 mL 10%的NaOH溶液,取下橡胶头在V型管中加满稀硝酸(约需1.5 mL),赶走V型管中的空气,将V型管的另一端插人碱液,取2x8(mm)的1块铜片投人到V型管中,迅速套上橡胶头,反应逐渐发生,产生的气体将酸液压人细口瓶时,首先将直角玻璃管中的空气赶走,V型管以外的玻璃管中的空气被带出后,产生的NO气体就不会被氧化为红棕色的NOZ气体,观察到V型管中溶液变为蓝色,混合液上部为无色气体NO,等无色气体较多时,多次挤压橡胶头将气体压人细口瓶,NO气体进入细口瓶后被细口瓶中的空气氧化为NOZ气体,可看到瓶中的气体转为红棕色。

上述两个装置可随时终止反应,终止时将V型管翻转直接将反应物倒人碱液即可停止,气体通过挤压橡胶头排人细口瓶,振荡细口瓶,NOZ气体被碱液吸收,无有害气体逸出。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教师作为组织者,只提出问题。使用成功的预设,才可能有可持续的设计生成。而成功的实验预设,留给实验足够的空间,是一种“包含”着丰富生成性的预设,是一种宽容偶然性和突发性、促成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预设。

3动态设计

致橡树教案范文4

下面就现行初中化学教材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谈一些体会和反思。

一、“初中化学探究学习”教学模式

“初中化学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分为5个阶段:关注、参与;实验、探究;解释、推论;整合、精致;反思、评价。现以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为例,说明“初中化学探究学习”教学模式:

1、提出问题。首先向同学们提出:如何在实验室里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提示同学们可找出课本中所有能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参考课本内容,探究课本中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否是最好的方法。要求同学们写出实验方案、实验过程、现象、结论及体会,每位同学都要参与其中,分工合作,用家中的小实验室制取出二氧化碳气体,下星期三各“科学小组”进行展示。

2、实验探究。周末的两天里,各科学小组都行动起来,我用电话摸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较弱的小组,到现场辅导和鼓励。

3、成果展示与交流,上课前要求各“科学小组”先把设计的实验方案先交上来。

上课开始后,各小组开始展示其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一边实验一边陈述探究的过程。八个小组实验方案各不相同,甚至有的小组有多种方案,实验的用品更是五花八门,酒精灯有小药瓶做的,有玻璃胶水瓶做的;反应容器却用医用吊瓶、各式各样的玻璃食品罐;导气管用水笔芯、圆珠笔芯、自行车气门芯、细软管代替;而橡皮塞只有这些具有原创力的、可爱的学生想得出:用橡皮擦、捏成小动物的橡皮泥、小木块加橡皮筋代替。实验过程中针筒、衣服架、风钩、回形针、瓶盖等,都成了同学们手中的实验仪器,家里的醋、食用碱、装修用剩的大理石、蜡烛、泡沫、雪饼中的干燥剂等成了同学们实验用的药品,他们的实验橱更是哪个国家实验室也找不到的,用各种粘粘纸、彩笔画装扮得漂漂亮亮。

曾有一位科学院的院士说:能用最简陋的实验设备做出实验来是最了不起的。我们的学生不正是用最简陋的实验设备做出实验来的了不起的人吗?而且有的实验跟教材中的实验原理完全不同,当然不一定更好,但都是他们通过查资料想出的,这不仅使他们理解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装置和原理,而且回顾了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的装置,还掌握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4、反思与评价。当一个“科学小组”展示完毕后,先由小组成员自我评价,后其他小组对展示小组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态度情感的总体评价。

经过前期的准备,学生已完全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能力,并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态度情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

二、体会

(一)学生探究的内容要视教学内容的价值性。本次课程改革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但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内容都设计成探究性的。哪些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探究,哪些内容要教师给出相关信息或启发讲授,我的体会是:分析和挖掘教材知识的价值,选择具有核心地位和基础地位的、规律性的内容让学生探究。因为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真正理解了这样的知识,就等于掌握了化学知识的主干,形成了扩充和扩展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

(二)帮助学生建立进行探究的条件。在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尽量利用传统的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并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探究学习的方法,如把探究学习的5个基本阶段印成小册发给学生,让学生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能力,帮助指导学生用家里的废弃物、儿时玩的玩具和少量化学药品建立小实验室,以便为开展完全的科学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三)教师应当做探究“向导”。在学生探究阶段,教师要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巡视各小组的表现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辅导,如有的小组只是在盲目地做实验,没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更为后面的整合、精致及今后的教学安排提供具体的学生情况。

致橡树教案范文5

一、导入语言简练生动新颖,吸引学生学习

生动的语文课堂,离不开好的开题。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颖的开题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平铺直叙、平淡刻板、照本宣科的语言,只能使学生失去兴趣,影响教学效果。小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还在发展之中,他们还没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如果一节课的导入语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这一堂课他们将不会投入很多的注意力。因此,一堂课开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新知识的教学,生动有趣、富有艺术性的导入,能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情景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能自觉、轻松、愉快的去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感受。教师在课题的引入时,一定要精心组织语言,巧妙地引入。可以是一个谜语,一首儿歌,一个笑话,一个故事;可以是悬念,是思考,是猜想。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一些有趣的贴近生活的话题对他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也是引入新课的有效途径。如在教学《匆匆》这一课时,可以这样引:叫同学们计算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已经度过了多少个日子导入课题;有的可以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形式来引入,如《七颗钻石》一课的导入新课,可以讲故事设计开题。这样,不同教材就选择不同的导入新课方式,学生由不愿学到自愿学,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教师要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开场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热情和兴趣。

二、解惑释疑语言具有启发诱导,引导学生深思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难免不遇到很多难题,尤其是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更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经常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学生的困难,往往就是语文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即可抓住时机,运用教学语言巧妙地点拨学生,教给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这种课堂讲授语言主要是对所讲知识的解释、分析和阐发,主要以简明、准确、条理清晰为要。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课堂讲授语言是很重要的,在所有教学语言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表达方式。讲授语言必须简洁精练,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还要生动幽默,具有美感。

三、处理争论问语言画龙点睛,指导学生明了是非

语文课堂上,学生们由于思考问题方式、阅历的不同,彼此的见解自然会不一样,与教材知识发生碰撞,擦出思维的火花,并由此而产生争论,这是好事。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老师不能简单地说,谁的观点对,谁的说法错。要用画龙点睛的语言,让双方争论的问题找到一个合理共振点,让学生豁然开朗,如梦方醒。如在《路旁的橡树》一文的学习中,学生们就为了到底该不该留橡树而发生争论。有的同学认为橡树挡住公路的修建,该砍;有的学生则认为橡树长那么大,多不容易啊!该保护。不同观点的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不可开交。这时,老师便引导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我们一起来看看最后筑路工人怎么做的?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做呢?”学生便自然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去了,自己寻找答案。

四、处理价值取向偏离的语言干错果断、旗帜鲜明,引导学生正确判断

致橡树教案范文6

关键词:干式空心电抗器 故障原因 处理方案

中图分类号:TM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c)-0056-04

该文通过对户外干式户外空心电抗器常见事故原因的分析,综合阐述了事故发生的原因。从材料的选型到最终确认使用的验证过程及经过绝缘处理后所能达到的预期效果,该文都做了详细的叙述。介绍了户外干式空芯电抗器进行全绝缘处理的详细施工过程,尤其对电抗器匝间处理工艺进行了重点介绍。

经过全绝缘处理,相当于在电抗器表面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护外衣。即使出现小动物攀爬也不会发生绝缘事故,保障了户外干式空芯电抗器的安全可靠运行。

1 户外干式空心电抗器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故障原因分析

在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设备具有如下作用:(1)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2)优化电能质量;(3)降低线路自损;(4)有效消除电力系统谐波。无功补偿设备是否能够安全可靠运行将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无功平衡和电网的正常运行。干式空心电抗器是无功补偿设备的重要组成之一,设备通常运行在户外环境中。

1.1 电抗器本身原因造成的故障

(1)由于材料膨胀系数的不同以及绝缘材料劣化。

干式空心电抗器最突出问题是绝缘材料老化龟裂。电抗器绝缘材料表面开裂,将导致线圈进水受潮等问题,引起抗器匝间绝缘事故。

绝缘材料开裂一方面是由于电抗器生产厂家采用的环氧树脂配方存在问题,导致绝缘材料在户外紫外线、潮湿条件下容易出现老化;另一方面是因为导体材料与绝缘材料的膨胀系数不一致。

当电抗器投运后,导线会发热并发生热膨胀,停电后又会冷却收缩。干式空心电抗器频繁的投切动作,易引发电抗器导线疲劳。如果此时导线抗拉强度偏低、蠕变特性不良就容易发生断裂,进而造成局部过热、匝间绝缘损伤。导线与绝缘材料的膨胀系数不一致,干式空心电抗器频繁的投切,还会造成包封开裂,将引起匝间线圈进水受潮,进而导致匝间绝缘事故。

(2)表面污物沉积和绝缘材料老化的共同作用。

干式空心电抗器在户外复杂坏境条件下运行一段时间后,其表面会有污秽物堆积,同时表面绝缘材料也可能会出现粉化现象,形成污秽层。在雨天或大雾天气,表面污层受潮,导致表面泄漏电流增大,产生电热效应。这使得表面电场集中区域的水分蒸发较快,部分区域出现干区,引起表面局部电阻改变。电流在该中断处形成很小的局部电弧,局部放电由此引起。

随着时间的增长,电弧将发展并发生合并,在表面形成树枝状放电烧痕,形成沿面树枝状放电。绝大多数树枝状放电产生于电抗器端部表面与星角架相接触的区域。匝间短路是树枝状放电的进一步发展。即短路线匝中电流剧增,温度升高到使线匝绝缘损坏,并在高温下出现导线熔化。

(3)电抗器局部热量集中。

造成电抗器温升原因有:焊接质量问题,接线端子与绕组焊接处焊接电阻产生附加电阻而发热。另外由于温升的设计裕度很小,使设计值与国际规定的温升限值很接近。除设计制造原因外,在运行时,如果电抗器的气道被异物堵塞,造成散热不良,也会引起局部温度过高引起着火。

1.2 电抗器受外界因素造成的故障

异物引起的短路故障也是电抗器损坏的重要原因。尤其在冬天,室外温度较低,而户外干式空心电抗器作为发热源,其内部发热量较大,经常有鸟类或小动物在电抗器中取暖栖息,容易引起电抗器组的相间或相对地短路故障,见图1。有造成电抗器损坏,甚至着火的风险。根据国网相关数据统计,电力系统每年都会出现大量因鸟类栖息、小动物攀爬或者异物的搭接引起的户外干式空心电抗器短路事故,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见图1。

2 全绝缘处理方案

2.1 干式空心电抗器全绝缘技术关键点

由于电抗器本身线圈有环氧树脂和玻璃纤维等绝缘材料缠绕,干式空心电抗器全绝缘研究与应用的技术关键点就是采用何种处理工艺对所有外露导电部位进行全绝缘处理,同时采用特殊工艺对电抗器匝间进行全绝缘处理,实现干式空心电抗器整体全绝缘,同时保证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通过全绝缘处理后,干式空心电抗器在运行过程中,即使出现有小动物攀爬到电抗器相间,也不会造成电抗器相间短路,从而避免了设备事故的发生。绝缘处理后包封匝间线圈不再出现细微龟裂,能够有效的阻止线圈受潮、老化,避免线圈短路烧毁设备的可能性,杜绝事故的发生。

根据对近几年电网内发生的叠装式干式空心电抗器相间短路事故分析,提出以下全绝缘处理方案:优选一种可靠优良而且常温下可以自干的绝缘材料对电抗器的外包封(包括上下星角架、连接法兰、绝缘子金属件)进行喷涂,喷涂可分2~4次,总体厚度不低于0.5 mm。对于匝间应使用淋涂特殊工艺以保证匝间经处理后绝缘层均匀。对喷后薄弱部分可再次涂刷绝缘涂料。该方案在不需要大幅度改造已投运电抗器本身的前提下,耗工小,可行性高。通过优选绝缘材料,确定喷涂处理工艺及淋涂工艺,两种工艺相结合的方式对电抗器进行整体全绝缘处理,已达到电抗器最佳安全运行效果。

2.2 全绝缘处理用绝缘材料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串联电抗器、限流电抗器一般情况下安装在户外,运行时间久。所使用绝缘材料应具备施工简易、耐污闪、防潮、良好憎水性、阻燃、导热等特性,为此,制定出全绝缘处理所用绝缘材料必须满足如下技术要求。

(1)耐绝缘性能应高于电抗器叠放布置时的相间短路电压:电压等级为10 kV的户外型叠放干式空心电抗器,涂层的耐压水平应该大于12 kV;电压等级为35 kV的户外型叠放干式空心电抗器,涂层的耐压水平应大于42 kV。

(2)导热性。导热性能优良,及时释放设备热量。

(3)包覆性。高强度、高附着力、与设备形成一体。

(4)耐老化性。防潮、憎水、耐臭氧、耐辐射、耐紫外线、耐老化,可实现免维护长周期运行,使用寿命长。防止外部环境酸碱盐等对涂层的腐蚀。

(5)易施工。就地成型,使用方便,施工工期短,适合于异型设备及构件的表面保护和特殊电气接点部位的绝缘防护处理。

(6)安全性。无毒、无污染、无腐蚀。

2.3 全绝缘处理用绝缘材料选型

按照绝缘材料技术要求对国内绝缘材料进行调研,经过多方面试验比较,最终确定使用硅橡胶高压绝缘涂料对电抗器进行全绝缘处理。以下对该涂料样品试验结果进行介绍。

(1)对样品进行工频耐压试验。

图2为绝缘材料的试验方案,用于测试涂料完全固化后的耐压性能。测试方法:取1段铝排,清洁表面后喷样品涂料2遍。待涂料固化后,铝排1端接地,涂料固化表层接高压,试验涂料干膜的耐压值。

硅橡胶高压绝缘涂料在不同厚度干膜条件下的耐压试验,具体数据见表1。

该样品2次喷涂后可以满足10 kV电压等级的干式空心电抗器相间短路要求;通过增加喷涂遍数后重新做耐压试验。喷涂5遍后干膜耐压试验升压到45 kV绝缘材料才击穿。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硅橡胶高压绝缘涂料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

(2)电抗器星角架全绝缘喷涂试验。

使用硅橡胶高压绝缘涂料对电抗器星角架进行绝缘处理,喷涂次数为5遍,待绝缘材料完全固化。将上星角架和下星角架进出线端子分别接高压和地,并使用一根短接线连接上星角架和下星角架之间的绝缘涂料表面。见图3。

从图3中可以看出,跨接于两层星角架之间的短接线等效于攀爬于电抗器相间的小动物。使用100 kVA耐压试验升压变压器对上部星角架施加高压U后,上下两星角架干膜绝缘涂料没有发生击穿现象,相与地之间不导通,没有电流通过短接线。通过此项试验证明,尽管有短接线(小动物)的存在,但是电抗器相间没有发生接地现象。U值参见表2。

通过试验结果,并结合产品型式试验报告、导热性能试验报告,确定硅橡胶高压绝缘涂料为干式空心电抗器全绝缘处理最佳绝缘材料。

2.4 现场施工工艺

采用绝缘材料对干式空心电抗器进行全绝缘处理,可以实现在不移动电抗器、不动用大型起吊安装设备的情况下,方便地对已投运电抗器进行设备改造。建议采用以下解决方案。

(1)采用硅橡胶高压绝缘涂料对电抗器的线圈部分进行绝缘防护喷涂,涂层厚度0.5 mm,有效地防止电抗器线匝因包封开裂而出现匝间短路事故。

(2)采用硅橡胶高压绝缘涂料对电抗器的星角架部分进行全绝缘处理,涂层厚度:10 kV时为1.5 mm,35 kV时为2.3 mm,防止因鸟类栖息、小动物攀爬或异物搭挂而引起的相间短路或相对地的短路事故。

2.4.1 电抗器施工工艺

(1)干式空心电抗器用抹布从电抗器内侧到电抗器外侧,从电抗器上面到电抗器下面进行清洁。用表面处理剂对需要喷涂的部位进行全面的清理。

(2)等表面处理剂完全挥发后,开始对电抗器进行喷涂处理。处理的总体原则是先内后外、从上到下、先层间后表面、先线圈后支架。对空心电抗器线圈内部进行喷涂时,施工人员要带防毒面具,做好安全防护。

(3)绝缘层厚度要求为:电抗器表层的厚度为0.5 mm。先对空心电抗器的内部和层间进行喷涂处理,等涂料表干后,用手电仔细检查找出未涂部位及涂层厚度不合要求的部位,喷涂不易实现的部位要用毛刷蘸取涂料进行刷涂,达到要求的厚度后用喷枪再喷一遍,使表面光洁。内部和层间处理完成后,对电抗器外表面进行喷涂处理,包含电抗器的连接母排、绝缘子金属构件都一并进行处理,同样需要检查、刷涂和复喷。不得出现缺损、堆积、流淌等现象。

(4)完成绝缘处理后,再分别用黄、绿、红、三涂料对相应的A、B、C三相进行相色喷涂。保证相色涂层均匀完整的覆盖电抗器外表面,不得出现缺损、堆积、流淌等现象。

2.4.2 电抗器匝间施工工艺

(1)电抗器匝间施工要与普通喷涂区分开,应使用淋涂工艺。

(2)将硅橡胶高压绝缘涂料用稀释剂按比例稀释。

(3)调整好喷枪流量,不应喷出雾化涂料。调整好气压,喷枪喷淋流速不应过快。

(4)使用专用喷枪在匝间从上往下进行淋涂,匝间下面放置一个涂料回收桶,把从匝间上边流下的涂料回收。

(5)一个匝间淋涂完成一次后,厚度大约为0.1 mm。静止15 min,待表面稍干后再进行第二次淋涂,经过多次淋涂后,匝间确保厚度达到0.5 mm,涂层厚度均匀。

2.4.3星角架母排施工工艺

(1)将母排用硬质毛刷清理表面污垢及腐蚀物,使用表面处理剂对母排及绝缘子表面进行全面清洁。

(2)35 kV电抗器星角架绝缘层厚度要求为2.3 mm,10 kV电抗器星角架绝缘层厚度要求为1.5 mm。

(3)采用高级羊毛刷蘸取硅橡胶高压绝缘涂料对星角架母排进行涂刷,保证涂刷均匀,然后采用硅橡胶绝缘胶带呈45°角对母排进行缠绕,缠绕绝缘胶带时需注意胶带覆盖层宽度要保持一致,增加审美感,拉力要适中。缠绕完最后一层胶带后,再用液体硅橡胶高压绝缘涂料对表面进行相色涂刷。

图4为一组全绝缘化改造完毕的无功补偿装置效果图:

3 结语

o功补偿装置在配电网中对提高电网功率因数和供电效率,改善供电质量的起到重大作用,对供电系统甚至整个电网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重要组成部件之一干式空心电抗器对无功补偿装置安全运行的意义重大。该文对干式空心电抗器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对绝缘化改造材料选取、施工方案等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干式空心电抗器全绝缘化改造以实现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 张聪聪,张家瑞.35kV无功补偿设备的绝缘化处理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33):120.

[2] 刘让雄,杨春江.电容补偿装置中电抗器烧损原因与保护措施[J].高电压技术,2012,25(3):782.

上一篇雪绒花教案

下一篇舞蹈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