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虎归山范例6篇

放虎归山范文1

这句歇后语来源于《三国演义》第21回。

东汉末年混战中,刘备四处奔波,经常寄人篱下。他先投靠大军阀公孙瓒,后又投靠徐州刺史陶谦。陶谦病故后,刘备作了徐州牧。不久,吕布率兵夺了徐州,他的处境很困难,便暂时去投靠曹操。

刘备虽住在曹操那里,但总想找个机会另谋山路,发展自己的势力。刘备听到公孙瓒被袁绍消灭、淮南王袁术又要和袁绍联兵的消息,便乘机对曹操说:“袁术要投靠袁绍,看必路过徐州,我愿领兵去半路上截击,把袁术擒来。”曹操同意刘备的计策,让他带领五百人马去徐州截击袁术。关羽、张飞见刘备匆匆忙忙地出征,很不理解,便问为什么要这样忙?刘备说:“我在这里好像笼中鸟,网中鱼。这次出征,我好比鱼儿回大海,鸟儿飞上天,再不受别人的约束了。”

放虎归山范文2

1、作家应当有自在翱翔、纵横驰骋的广阔天地。

2、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

3、你这样等于是纵虎归山,他不可能对你感激涕零,反而会回来报仇的!

4、纵虎归山的事情,你千万不要做。

5、这种恶人,你又放了他一马,难道你忘了上次纵虎归山的教训吗?

6、我们好不容易捉到这些人,你却将他们释放,这不是纵虎归山吗?

7、好不容易逮到这个要犯,得小心被他逃脱,否则无异纵虎归山,后患无穷!

放虎归山范文3

古有云;“放虎归山,后患无穷。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轻易地放走敌人,那么留给自己的祸患将是无穷无尽的,所以对待敌人绝不能心慈手软,定要斩草除根,赶尽杀绝方可消除后顾之忧。但是倘若真是这样,那我是否可以认为此句是在教我们要想方设法地去铲除那些可能给我们带来祸患的人呢?

细加分析便知这实为一句荒谬之言。众所周知,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需要爱与被爱。如今大家都渴望和平,渴望和谐共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并且提出;“宽容是一种美德”。既然如此,那么自然地“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在形式与内容上就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了。自然偶尔放过与自己敌对的人,这也没有太大的过错,又何来后患之理?要是忧心忡忡,一心想着排除异己,那岂不得累死!还谈什么后患?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史实被世人传为千古佳话。他也放虎归山过,而且放了不仅一次,而是七次!试问:“这给他带来后患了吗?这给他带来忧愁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历史告诉我们,他的“放”是值得的。他不但获得“心胸宽广、内心善良、神机妙算等众多美誉,而且使敌人输的心服口服,甘愿投降,不再战争最后,他笑了,笑的那样洒脱,那样快乐。于是叹曰:“放虎归山者,其乐亦无穷也”!

假如刘备大军放过陆逊,等到时机成熟再去攻打,也许战争的硝烟造会消散,百姓早可以从水深火热的残酷统治中脱离并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可是他偏不放,非要对快战败的陆逊军穷追不舍,结果中了陆逊的奸计。一招:“火烧连营七百里”的计谋既让自己得到他人的赏识,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保全了军队的实力,为自己留下一世英明,更是将敌人击的溃不成军,抱头鼠窜。最后,刘备哭了,哭的那般伤心,那般遗憾早知这样,当初选择放手不是很好么?也不会落得这般下场。然后叹曰:“不放虎归山者,其后患亦无穷也”!

读史使人明智。于是一千多年后的我们也学会了“放”,并且饱尝到了“放虎归山”所带来的甜头。

2008年对我国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百年难得一见的雪灾与地震已经使人民背井离乡、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苦不堪言。多少人为此而牺牲,而落泪。屋漏偏逢连夜雨,,分子也伺机而动,日益猖獗,惟恐天下不乱。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还要准备众望所归,盛况空前的“北京奥运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幸好我国的领导者们及时选择了“放”,并没有一心投入到与、分子的抗争中,而是以体恤难民,努力办好奥运会为首任。然后,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下,一切问题都得到顺利解决。北京奥运会精彩纷呈的内容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获得好评如潮。

细细想一想,在那样混乱的背景下,人民正是需要政府的时候,奥运会正是需要积极筹备的时候,如果不是因为“放虎归山”的缘故,此刻若只想单纯地引发战争,那岂不正中敌人下怀。自然地,奥运会的举办充其量也不过是请各国领导者再来看一次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的笑话。舞台是北京,而我们正是这一舞台上表演笑话的小丑。这该是多么的另人可笑,可悲!

由此又可见:“放虎归山者,其乐已无穷也”!

当然,对于“放虎归山,后患无穷”这句话我们也不一概加以否定,因为确实存在这样的事实,我们需要以辨证的眼光去对待。从长远看来,在现今多元化的世界中,随着科技人文,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思想与活动也愈来愈开放,对外联系也愈来愈密切,各行各业的人都积极相互合作,以求双赢。若是在这个时候我们仍旧自我封闭,一味想着排除异己。那么,我们将会脱离实际,脱离大众。最终只会被时代的潮流所淹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所以我们得认清形势,及时调整好心态方能在残酷的竞争场中找到一席之地。

放虎归山范文4

“山”字在末尾的成语有:

安如泰山、 安若泰山、 拔地摇山 、拔树撼山 、百二河山 、半壁河山 、半壁江山 、逼上梁山 、不识泰山、 藏之名山 、 藏诸名山、 楚水吴山、 大好河山、 带砺河山、 荡海拔山 、调虎离山、 笃定泰山、 堆积如山、 恩德如山 、恩重如山、 恩重泰山、 范水模山 、放虎归山 、放火烧山 、覆海移山 、高卧东山 、功若丘山 、航海梯山 、号令如山 、鸿毛泰山、 还我河山、 火海刀山 、积甲如山 、积土成山、 剑树刀山 、锦绣河山 、锦绣江山 、久归道山 、举鼎拔山 、聚米为山 、军令如山 、开门见山 、扛鼎拔山 、累土至山 、力可拔山 、砺带河山 、临水登山 、流水高山 、马放南山 、马入华山 、闷海愁山 、绿水青山、 猛虎出山 、猛虎深山 、邈若河山 、名落孙山 、披发入山 、气涌如山 、气壮河山 、千水万山 、刃树剑山 、日薄西山 、日落西山 、涉海登山 、剩水残山 、使蚊负山 、誓海盟山 、寿比南山 、水满金山 、水漫金山、 死重泰山 、耸膊成山 、铁案如山 、铁壁铜山、 铁桶江山 。

(来源:文章屋网 )

放虎归山范文5

——题记。

“我的老家,啊,就在这森林,我就是这森林里土生土长的虎……”老虎泰哥一边拖着奄奄一息的猎物,一边开心地唱歌。可才到家门口,只听“砰”的一声枪响,接着,眼前就黑了……

我,叫泰哥,是只老虎,我打小生在树林。可我眼一睁,发现自己被关在一个铁钉钉的东西里。四周喧喧闹闹,很多人对我指指点点,还不时的扔东西砸我,让我无处可逃。

好不容易,天黑了,围观的人也少了,一个比我大点的老虎领着小虎仔们出来了。我一看见同类,紧张的心才平静了下来。那老虎向我一吼:“喂,孩子,你是新来的吧!过来。”我仔细地端详着他,左脸侧面有条疤,他又吼了声:“你叫泰哥吧!来,我来告诉你一切。”

我立马跑过去,听他细细道来:原来,他叫虎大郎,也是我老家的。他望着远方,摸了摸刀疤,倒抽了一口气,慢悠悠,沉痛地说:“我身上的刀疤是人类干的,森林里抓你的是人类,现在关我们的铁笼子也是人类的……”我一听,立即眼红了,朝天怒吼:“人类,我恨你们。”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仰望天空,只见黑雾白烟飘逸,没有皓月当空,更没有繁星满天,烟雾像魔爪,人类更是不可阻止的魔爪,想到这里,我不禁伤心地哭了。

第二天清晨,我依稀听见虎大郎和虎仔们说话:“哈!终于到了,还有五天,俺就可以回去了,俺自由了!”“可不是嘛!要不是那个什么科学家提倡什么‘放虎归山’的计划,我还得在这儿活到死呢!”“对……”

我一听,几天都不吃饭,不睡觉,就只盼那天,5天,4天,3天,2天,1天,终于到了!

我直到那天才醒过来,又是一个似曾相识的声音,我眼前又黑了……

这次,当我醒来时,我见到了我热爱的山林,闻到了新鲜的空气,与我朝夕相处的树木,尽管脖子上套了一个圈,但也没什么不适。

我迈着好奇的步伐向前走着,拨开草丛,又是一番“景色”——大片树木只落下了根桩,土地呈现沙黄色,本来湛蓝的天空不再蓝,清清澈澈的河水不再清,不远处随着刺耳的声音,又一棵树倒下了……

放虎归山范文6

而在一百来年前,华南虎在中国大地上,算不上什么稀罕物。吾故乡是地处湘中的邵阳市,明清两代是宝庆府,所辖的数州县,有关虎患的记载不绝于书。

明清更替之际,宝庆府境内遍地虎患。顺治七年(1650年),所辖新化县老虎横行,伤人畜无算,邑人安其恭仿韩昌黎《祭鳄鱼文》故事,作《驱虎文》,檄文历数虎患之害:“有一方而盘踞浃旬,有一日而爪牙数命。裂尸横野,析骨填渠。文炳文蔚,斑斑岂犬羊之姿;云从风从,桓桓匪魍魉之怪。乃令行者泣路,耕者却犁。”当时造成虎患的原因,应是此地在明末清初,是南明永历朝和满清拉锯战的重点地区。永历帝曾一度定都宝庆所辖的武冈州,宝庆府城数度易手,原为李闯部将而投靠南明、晋封襄国公的王进才曾纵兵洗掠邵阳、新化等县。众多百姓或死于兵燹,或逃生于外地,宝庆府乡野十室九空,人烟稀少自然虎势大涨。《驱虎文》描述了战后当地的惨状:“凡今之民,兵荒疫疠相寻无已,喘息奄奄,皮骨殆尽,止祈五风十雨,马放牛归,邀有尽之天年,续未死之亡命。”

因此,当时地方官把清除虎患作为保境安民之责任,派猎户进山杀虎。据清道光年间所修《宝庆府志》记载,康熙十二年(1673年),武冈州初定,官府派猎人进山深入虎穴,将一只还在哺乳期的母虎击毙。有一个姓王的樵夫随即进山砍柴,发现行将饿毙的一只幼虎,像小狗一样可爱,动了恻隐之心,将虎崽抱回来饲养。几个月后老虎长大了,毛色全赤,樵夫纵其归山。从此以后,那只老虎隔几天叼来被咬死的鹿、野猪、兔等猎物放在樵夫的门外,然后悄悄归去。有一天,樵夫进山碰到一只斑斓大虎,将要袭击他,这时候,那只他喂养过的赤虎从丛林里窜出,大吼,与斑斓虎搏斗,樵夫才得以生还。

可见,老虎虽凶恶,但也有报恩之心,且未必比人类差。

那么,我的故乡最后一只老虎是什么时候消失了呢?据我了解,以我所生长的邵阳县为例,大约有三个时间点。

吾村附近最后一次老虎出现大约是1952年或1953年。当时大陆政权更替,百废待兴,“”正如火如荼开始。我的满叔1949年4月生人,据他回忆,有一年冬天,刚刚下完雪,他和已经成人的二伯一起出村。他大概是四五岁,看到村口蹲了一只“大猫”,指给我二伯看,说:二哥,二哥,你看那只猫好大哟。我二伯抬头一看,吓得魂飞魄散,说:那是只小老虫!――吾乡民间如《水浒传》中那样称老虎为“老虫”。然后抱起我满叔飞也似的跑回家。也许那是一只冬天找不到食物的小老虎,不得不壮着胆子跑到村口打望,希望碰碰运气。

我家附近几个乡镇,最后一次老虎出现是1959年。家父当时正在地处新化、邵阳两县官道上的新田铺镇跟一个老中医当学徒。一天晌午听到外面有人惊呼:“老虫上街了。”他当时年轻胆大,立马开门上街,看到男女老少正在奔逃,问老虎去哪了?有人说窜进一个人家里了。有人报告政府,民兵营长带几个人,拿着枪将那栋房间包围。那房里有一位母亲正在给孩子喂奶,看到老虎从外往自家里窜,急中生智抱着孩子进里屋,拴门后钻进床底下。老虎在外屋溜达片刻后,又跑出来,被民兵营长射杀。家父说,他的师父德高望重,分得了几斤虎骨泡酒――当时正值“”,大批森林被伐,那只老虎大约因为失去了栖息地,不得不履险入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