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迷藏教案范例6篇

捉迷藏教案

捉迷藏教案范文1

案例一

这是在教授第二单元的《小小的船》这一课在完成课后题补充句子的时候,我打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因为以前这种题都是我在黑板上统一答案让孩子去记忆。当我提问“谁能说一说弯弯的月亮象什么?”之后许多的小手都举了起来。有的说弯弯的月亮像小船,有的说弯弯的月亮像香蕉,还有的说弯弯的月亮像镰刀等等。“蓝蓝的天空像大海”,“闪闪的星星像灯笼”,“闪闪的星星像闪光笔”好多的答案,远远比我的标准答案要丰富的多。

案例二

在教学《菜园里》的时候,在教学第二课时的时候,我试探着问:”你从课文中哪句话读懂了什么?”于是学生便频频举手阐述着自己想法。对于“萝卜地下捉迷藏”这句话孩子们的理解有一些困难了,我便给了孩子一些时间去思考,这时翔便举手说:“萝卜应该是在地里的,这样就在和我们捉迷藏,因为我们看不见地里面。”这时的我真是惊喜万分,在我的预想之中孩子只能想到萝卜在地里。原来我只是多给了孩子几分钟思考,孩子却给我莫大的惊喜。我激动地说:“他说得多好呀!你们发现了吗?萝卜是不是在地下和我们捉迷藏!希望你们也能像他学习多多思考!”我一节课都被感动着!

在教学中我一直被学生带给我的惊喜所感动着。面对这么多异彩纷呈的回答我真的是瞠目结舌,同时我也觉得我以前的做法是多么的残忍的扼杀了孩子自我思考的天性,或许在我把一个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强加让孩子去记忆的时候,他们心中是不是很伤心,因为可能他们的答案比我的更好能?或许教孩子就应该像放风筝一样,只有不停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飞翔他才会飞得更高更远,你只要把握好手中的线就好了。

捉迷藏教案范文2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各题。

有什么比捉迷藏更好玩

[美国]乔克・邦德

每天中午吃过午饭,总有孩子的嬉闹欢笑声在隔壁院子里响起。那是我的新邻居索尼亚在同她的三个孩子玩着捉迷藏的游戏。

索尼亚给其中大一点的女孩蒙眼睛,她一边系纱巾,一边喊:“杰瑞、迈克,你们都藏好了没有?”两个小男孩的声音就从院子的另一头传来:“我们都准备好了。”索尼亚又小声地叮嘱身边这个女孩:“琳达,你可不准偷看哦!”琳达脆生生地回答:“妈妈,我没有偷看。”

索尼亚将琳达轻轻地往前一推,说:“好啦,你现在就去抓住那两个小家伙吧!”琳达小心地迈开步子,抬起双手,摸索着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索尼亚则远远地站在后面进行指挥:“琳达,小心!那里是台阶。注意!你的左边是公路,右边是商场,再过去就是电影院了,前边左转,很好,你已经到学校了。现在,杰瑞站在公路边上,迈克蹲在商场附近。琳达,你只要往后一点就可以捉住他们了。”琳达转身,果然就抓住了迈克,很快又抓住了杰瑞。这时,院子里就会爆发出巨大的欢笑声。然后,索尼亚又将纱巾蒙住杰瑞,让他去抓琳达和迈克。

我看得吃惊,这样捉迷藏我还是头一次见到。

出于好奇,也因为他们这样的玩闹,实在是打搅了我的睡眠,我决定去拜访这位新邻居。我心里盘算着,如果她能答应每天中午都带孩子们去电影院,我很乐意为他们支付电影门票钱。

我敲开了索尼亚的院门,表达了想请孩子们去看电影的意愿。我的眼睛不经意间穿过了索尼亚的肩膀,我看到她身后院子里横七竖八画满了线条,三个孩子在线条构成的奇怪图形里玩得正起劲。

“哦,看电影?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这是乔克叔叔,他说要请你们去看电影。”索尼亚向孩子们介绍我。尽管看上去索尼亚很热情,但她好像对我的邀请并不感兴趣。趁着孩子们玩得入迷的当儿,她向我眨眼睛,示意我随她走到一边说话。

她告诉我,这三个孩子是她从孤儿院里领出来的。由于担心邻居的孩子对他们不友好,也怕人们知道孩子的身世后对他们有偏见,她跟先生才决定迁居到此。喏,在这里我们就你一个安静的邻居。她对我笑得友善。她说最近她正在以捉迷藏的方式,教孩子们如何在这个小区里生活,如何独自去上学。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院子里画的原来就是这个小区的地图,而索尼亚所说的那些公路、商场和学校,其实是图画里建筑的称呼。

“不瞒您说,现在,琳达已经能够独自一人往返于海德学校了。”索尼亚说起来十分骄傲。

“海德?你的意思是……琳达她是盲童?”我非常吃惊,因为海德是附近一所有名的盲人学校。

索尼亚点了点头,补充说:“不仅是她,杰瑞与迈克也快要入学了。”她招呼着孩子们过来。三个孩子摸索着慢慢走到她身边,拽着她的手唧唧喳喳地问:“妈妈,妈妈,看电影有捉迷藏好玩吗?”索尼亚对我一笑,说:“这个我们还是请你们的乔克叔叔来回答吧。”

我突然被一种不知所措的情绪感染,觉得自己很对不起这些孩子。我抚摩着他们的头,看着他们仰望的眼神里的无忧无虑,高声说:“当然没有,有什么能比捉迷藏更好玩呢!”

(沈湘编译,选自《读者》,有改动)

1.“我”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文中运用第一人称表述有什么好处?

3.在游戏时,索尼亚给琳达“蒙上眼睛”并叮嘱她“不许偷看”的用意是什么?

4.根据本文的记叙内容,谈谈你对“有什么比捉迷藏更好玩”这个题目的理解。

5.说明这篇文章的记叙顺序。

【命题趋势】

记叙文阅读对于人称、顺序、线索的考查,一般有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列举题等题型。近年来,旨在鼓励创新的开放性试题频频出现在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中,这类试题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要求,但答案不强求一致,倡导多角度思考,强调言之成理。最近几年记叙文阅读对顺序、人称、线索的命题趋势变化及其特点的考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理解和分析记叙文的人称,要求考生能够重点区分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的特点和作用。2.理解和分析记叙顺序的特点和作用。要求考生能够依据所学到的知识,对文中的记叙顺序进行分析和把握,重点有常见的四种记叙顺序,即顺叙、倒叙、插叙、补叙。3.要求考生能理解和把握记叙的线索。即能借助对文章结构的分析,说出具体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归纳出段落的大意,进而找出文章的线索。其中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的考查较多,多数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这类题时常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应对策略】

一、静心阅读整体把握。

阅读记叙文,首先要克服读文章的浮躁情绪,静下心认真读一遍文章,找出记叙的要素。记叙文在记叙过程中,一般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它们既互相联系,又独立存在。有些记叙文可以省略一两个要素。看到文章,不必管题目如何,先静下心认真读文章,看记叙的要素是如何体现的。找出记叙文的六要素,也就把握了全文的基本内容。

二、快速找到要素线索。

整体阅读时,还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并沿着它逐步弄清各个段落、层次的安排,直至弄懂全篇的思想内容。记叙文的线索是比较复杂的,它由文章的内容、文体特点、写作风格等多方面因素决定。

三、仔细把握记叙顺序。

用心体会人称的特点与作用。

四、推敲题目再读文章。

有了整体感知的基础后,要仔细看题目,弄清各小题答题的具体要求。只有遵循这个要求,考生才有可能答对从而得分,否则就难免答非所问,甚至南辕北辙。

解答记叙文阅读对顺序、人称、线索的题目,前提是对阅读材料的充分阅读,依据对文章内容的阅读与理解,去伪存真,排除命题人设计的迷惑因素。

参考答案

捉迷藏教案范文3

当前的社会已步入一个数字时代,数字已随处可见,并正日益显示出它无穷的力量。而生活在这一时代的幼儿,也每天接触着出现在不同地方,发挥着不同作用的数字。所以我选择了幼儿熟悉的数字开展教学活动,让幼儿去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及其意义,感受数字的不同作用,并通过游戏将数字运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教案实施后的反思

第一次活动结束后,我发现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兴趣并不是很高,在幼儿寻找生活中的数字这个环节,多数幼儿能说出他们熟悉的生活中常见的数字,但一些不常见的数字幼儿不能发现,并且数字的意义及作用幼儿表达得不够清楚和完整。多媒体课件的互动性不强,幼儿更多的是看老师演示和操作,没有机会积极地参与活动。在和数字玩捉迷藏游戏时,因为制作课件时数字隐藏得太少,没有挑战性,于是在活动结束后我们进行了研讨和重新调整。

第三部分:修改后的活动简案

活动目标:

1.寻找发现生活中的数字,感知各种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及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大胆表达数字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尝试在生活中运用数字解决实际的问题。

3.感受生活中数字的重要和有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

寻找发现生活中的数字,感知各种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及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大胆表达数字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尝试在生活中运用数字解决实际的问题。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2套、手机、QQ视频。

活动过程:

一、以数字引发活动兴趣

二、和数字宝宝捉迷藏

(一)根据提示猜出数字宝宝,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二)请幼儿按正数、倒数的方法给数字排序,分享不同的排列方式。

1.现在数字宝宝想请你帮它们排排队,你们会吗?你想怎么帮她们排?

2.这些数字是怎么排队的?

3.想想还有什么排序方法?

三、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及其意义

(一)寻找生活中的数字。

(二)交流各种数字的意义。

小结:数字太重要了!它们在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意义。

四、将数字运用到生活中(通过视屏对话)

五、活动延伸,寻找更多生活中的数字

第四部分:教案修改实施后的反思

一、捕捉生活素材――源于生活――内容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关注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体验,捕捉贴近幼儿的生活素材,选取幼儿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采撷生活数学实例,让幼儿体会到数学的生动有趣与丰富多彩,以唤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1.活动一开始,通过情境创设法,创设让幼儿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情境,幼儿拿着“票”对号入座,体验数字和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活动中让幼儿寻找发现生活中的数字,教师选择供幼儿观察的各类有数字的图片等,都是他们每天看到、接触到、用到的物品,他们非常熟悉,又具有一定的经验,所以他们很愿意看和说。通过看和说,能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捕捉生活素材,使幼儿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利用生活经验――寓于生活――探究生活化

数学活动中充分借助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加以理解,能让幼儿体会出数学的真正价值和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更有利于增强幼儿的数学运用意识。

比如,活动中设计了一个开放式提问:“生活中如果没有数字会怎么样?”幼儿已有自己的经验,如公交车如果没有几路车号码,乘客就不知道乘哪一辆车了;闹钟上如果没有了数字的话,就不知道上班、上学时间了;电视机如果没有频道号码的话,就很难找到要看的电视节目了等等。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幼儿理解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对于生活有着重要的价值,从而培养幼儿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的意识,提高幼儿以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的能力。

三、回归生活空间――用于生活――实践生活化

捉迷藏教案范文4

(泰安市宁阳县泗店镇中心幼儿园 山东 泰安 271000)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农村的自然环境是我们农村幼儿园最优越、最有趣的活动场所,更是孩子们向往的美丽天堂和欢乐之源。为此,我们应走进大自然,努力去挖掘大自然所赋予的优势,为孩子们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

我们应该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发现生活的美。我们带幼儿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春天柳枝发芽,燕子呢喃;夏天河水荡漾、青蛙歌唱;秋天硕果累累,遍地金黄;冬天皑皑白雪,素裹银装。宽阔的马路、高高的楼房、美妙的音乐。使幼儿不仅领略了大自然的美,产生不同的新感受,引起许多美好的幻想,还能及时引导孩子发现生活的美,提高审美意识。

我们引领幼儿走进美丽自然的同时,更应该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1、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教育活动:

我的家乡是“蟋蟀王国”,“逗蟋圣地”。每到秋天,虫季一到,绵绵的青纱帐里灯光闪烁,蟋蟀文化节上虫儿各显神通。我们利用这一资源教育幼儿了解中华逗蟋的悠久历史和蟋蟀文化,并让幼儿产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2、利用自然环境开展教学活动。

(1)利用自然环境开展游戏活动

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健康是保证幼儿发展的物质基础,幼儿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建立在身体健康之上,因此,对于新世纪的幼儿来说,首先必须有健康的身体。积极地开展各种游戏,有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身体的健康,有助于幼儿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

我们充分发挥大自然赋予的优势,积极利用自然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春天,小草发芽了,草地就成了农村孩子进行户外活动的天然场所。它柔软、舒适、安全,既无须高投入,又能帮助我们解决幼儿多、户外活动场地小的矛盾。因此,“亲亲绿草地”的系列户外游戏活动就自然生成了。孩子们喜欢在茅草地上躺一躺、滚一滚、爬一爬、赤脚踩一踩,感受日光、空气、微风、小草的抚摸;喜欢趴在草地上,用小脸蛋儿和毛绒绒的小草亲一亲,说说悄悄话;还喜欢在草地上走一走、跑一跑、转一转、蹦一蹦;更喜欢捉捉昆虫、翻翻跟头、抽抽陀螺、推推铁环、踢踢足球、跳跳皮筋、丢丢手绢、放放风筝、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绝对自由、无拘无束的游戏令孩子们很满足;夏天,小树林是孩子们的好去处,在树荫下听蝉鸣、找蟋蟀、捉迷藏;秋收的时节,教师孩子们去帮助农民拾花生、掰玉米、捡大豆,在田边看农民伯伯运粮食、捉蝈蝈;冬天,如逢一场瑞雪,孩子们更会欣喜若狂,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他们会玩得不亦乐乎。总之,农村自然环境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开放、有趣的游戏场所。我们要巧借这些自然环境,引导幼儿在玩中探索,在游戏中学习。

(2)利用自然物品自制教具、玩具,开展教学活动

捉迷藏教案范文5

主持人: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打开校门,走进社会,拓宽领域,开阔视野,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语文课程资源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学生自身的直接体验、经验以及间接的认识(来自社会生活的各种媒体)也都应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这种资源往往比教材更真实,更丰富,更具情境性。下面案例不难看出学生对“动物尾巴”和“蔬菜”的认识是较为丰富、真切的。更为可贵的是,学生在获取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求知的欲望受到一次呼唤,主动的意识和进取的精神得到一次培植。

《菜园里》教学案例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都看到了,这些蔬菜的大小、形状、颜色各不相同,我们看看书本上是怎么写的。读一读,想一想,儿歌告诉我们什么?找一找,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读的时候要求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学生自学儿歌)

师:下面就请你们在小组内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小组交流。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讨论着)

师:谁来说说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黄瓜的外皮是绿色的。

生2:我知道豆角的颜色是青青的,样子细细长长的。

生3:我知道了辣椒的样子有一端是尖尖的。

生4:我读懂了“茄子高高打灯笼”。就是茄子结在枝上,就像灯笼高高挂着一样,整个向下垂。

师:你真棒。(出示挂图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大家看茄子结在哪里呢?它挂在枝上的样子像不像灯笼?

生:我读懂了“萝卜地下捉迷藏”。就是说萝卜长在地里,我们只能看到它的叶子,看不到萝卜,好像故意躲起来跟我们玩捉迷藏。

师:可以看出,昨天到学校劳动基地里去,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课前老师带学生参观学校劳动基地里的蔬菜,其中就有萝卜)

生:有。我还看到很多萝卜露出头来。有的是白色的,有的是红色的,还有的是紫色的。我觉得很奇怪,萝卜怎么有紫色的呢?就问管理菜园的伯伯,他告诉我这种叫胡萝卜。

师:同学们懂得真不少。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生:南瓜越老皮越黄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谁来解决?

生:我知道。就是南瓜刚长出来的时候是绿色的,慢慢地长、慢慢地变,到了成熟就成了黄色。就像芒果一样,刚开始是绿色的,到成熟了就成黄色的。

师:说得好,还能用我们经常看到的水果来说明。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我从图片上和书本上看到的南瓜都是黄色,样子是圆圆的。可我昨天和我妈妈到菜市场,看到的南瓜全部是青色的,样子都是长长的,和今天我们放在桌子上的一样,怎么也找不到黄色圆圆的南瓜。

捉迷藏教案范文6

素材本失踪记

报案

本人作文课上所用素材本神秘失踪,不知去向。下午就要上作文课了,怎么办?十万火急,我却束手无策,无可奈何。为解燃眉之急,只好报案。于是警方展开了大范围的全力搜索。

案情进展

警官(妈妈)像审犯人似地仔细地询问着我,企图能从我的回答中发现蛛丝马迹。与此同时,付警官(爸爸)有了重大发现:沙发缝里卡着一个类似本子的东西!于是,我们兴冲冲地拿来工具,小心翼翼地夹出来,结果却大失所望。唉!原来是废弃多日的旧报纸。

审问中……

警官妈妈继续询问。她一会儿假设一会儿追问,一会儿启发一会儿推理,俨然一副神探狄仁杰的架势,不肯放过一丝一毫的可疑之处,甚至连我的一个眼神一声咳嗽都不放过。妈妈让我好好回忆一下,素材本都去过哪里?我坐下细细思索,经过一番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的努力,我终于确定了三个区域:萨克斯教室,英语教室,家里。

锁定目标

经过一阵缜密的分析和排查,最终,警官妈妈当机立断一锤定音,为我锁定了丢失素材本的地方是英语教室。警官爸爸也连声附和,两位警官一致催促我立刻执行命令:火速赶往英语教室。

搜索中……

我急匆匆赶到英语教室时,英语老师还在滔滔不绝地讲着新课……我向老师微笑着做了个手势,从后门蹑手蹑脚地进去,悄无声息地走到我所坐过的那张桌子前,轻轻拉开抽屉,低头往里看,感谢上帝!抽屉里躺着我那久违了的素材本 !

真相揭秘

原来是粗心大意的我,只顾一时贪玩,在课间与同学玩捉迷藏游戏时,把素材本藏于课桌抽屉。当上课铃响起时,我们争先恐后地端坐于课桌前,却早把那可怜的素材本忘得一干二净,由此留下祸根。

上一篇机器人教案

下一篇新概念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