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新年教案范例6篇

过新年教案

过新年教案范文1

清华大学全球财经新闻教授、普利策奖获得者GregoryFields直言不讳地指出:“不教学生经济新闻,他们将来可能被淘汰。”④新华社对外部主任严文斌也对这一社会现状以及我们的教育现状有自己的看法:“我们需要的是专业人才,不是万金油……很多新闻学院设置很多专业,把新闻传播跟任何东西关联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学科,培养出一批新的人才,但是他们可以说90%以上都不实用,因为这些学生什么也没学好。”⑤显然,我们在师资、教案、课程设置等方面,并未完全为这样的转变做好充足的准备,如何充分高效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将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转化为课堂内容,与兄弟院系进行密切可行的合作,为学生的新闻专业技能与其他专业内容搭建桥梁,案例教学将成为一把解决难题的钥匙。而据我们现在对于这方面的调查与研究显示,案例教学无论从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再到教学成果,都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案例库建设:哥伦比亚案例联合体的发展

哥伦比亚案例联合体(作为现有的最为完备、专业且具国际影响力的新闻传播学案例库平台,起始于2007年的“奈特案例研究开端”(TheKnightCaseStudiesInitiative)。对于它的细致观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新闻传播学案例教学前沿的具体现状和特征,为我们提供案例库建设的宝贵经验。2007年,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在JohnS.andJamesL.Knight基金会的赞助下,开始了这一计划的实施。哥大新闻学院在其网站上宣布了这一项目的启动,并宣称:“奈特案例研究开端是新闻学院的新探索。……案例教学加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领导才能的训练,学生将有机会检验自己在采编、伦理、传媒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深度与广度。”⑥当时,学院还宣布,2008年春季将开设一门新的课程,对案例教学实验予以实践。此后,这一项目迅速发展与成长,2011年起更名为哥伦比亚案例联合体,简称),开始了全新的历程。这一联合体,在新闻学院案例库的基础上,加入了该校的JosephL.Mailman公共卫生学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SIPA),并在对外合作上,取得了阿迦汗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研究生院的支持,成为了基于哥伦毕亚大学的跨学科课程开发单位。

在其网站上展示的案例绝大部分是由一个专门的案例撰写团队完成的,他们把自己的案例称之为“强制抉择型案例”(decision-forcingcase)。简单来说,这些案例都收尾在一个抉择点上,即当案例的当事人面临关键抉择的时候,案例的相关叙述就终止了,学生将通过90分钟的课堂讨论,来寻找可行的选择,并提出行动的建议。从学科上细分,案例可分为新闻传播学案例、公共政策案例与公共卫生案例三大部分,其中新闻传播学案例数量最多,共45个,公共卫生案例3个,公共政策案例部分则刚刚起步,现可供下载的只有1个。而45个新闻传播学案例,从媒介形态上又可以分为五种,分别是多媒体案例、视频案例、纯文本案例、西班牙语案例和外界提供案例。其中,多媒体案例通过网络形式展现,融合了图片、声音等多种媒体手段,部分案例含有完整视频;视频案例则是通过在课堂现场直接录制学生的发言而逐步积累形成的,在使用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播放其中的学生发言片段用于支持或者反驳各种论点;纯文本案例通过PDF文本下载的形式提供,多是对一些热点事件的材料进行梳理整合而成;西班牙语案例,则是将现有案例翻译成西班牙语,提供给以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的地区的媒体机构使用;外界提供案例由非该案例库的工作人员完成,这些外界提供案例都将根据案例的固定格式和要求进行整理与改写。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案例库中,多媒体案例有29个,占了一半以上的比例。通过对具体内容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案例视野广阔,从“多媒体新闻所带来的挑战是什么”,到“政府应当如何对待年迈多病的囚犯”,再到“东南亚小国东帝汶在面临粮食短缺时应该进口稻米还是鼓励本地居民的生产”,每一个话题都带有问题,都在引导学生对如何解决问题做出思考。

案例都配有专门的教学指导手册,这一手册只有哥大教师在注册该网站后才能免费获取,并不对学生和访客开放下载的权限。使用案例的人群从个体上区分,可以分为学生、教师和访客三个类别。除了5个任何人都可以下载的免费案例外,其余案例都明码标价。教师一经注册就可以免费下载这一案例库的全部案例,以及教学指导手册。学生和访客则需为下载案例付费,多媒体案例和视频案例的标价是每个案例5.95美元,纯文本案例的标价则为3.95美元。付费以后,他们可以下载一个PDF版本的文本案例,并有90天的权限可以观看影像资料部分。同时,哥大新闻学院的学生在案例使用上享有一定的优惠和便利。在新闻学院的课堂上,如果某一案例将被作为讨论材料来使用,那么该课堂的主讲教师需要通过邮件向案例库说明自己主讲课程的名称、需要使用的案例名称、该案例课的开课日期和课堂学生人数,这个课堂的全体师生将获得一个临时登陆账户,免费观看这些案例材料。如果将案例库的使用者按照他们的单位来划分,又可以分成教育机构和新闻单位。根据网站2012年4月刊登的一则消息,已有105所高校使用了这一案例库的产品⑦,其中包括了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在内的许多世界知名大学。我国高校中,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和汕头大学也是他们的用户。此外,全球至少25个新闻机构使用的案例来培训他们的员工,其中甚至包括了远在斯里兰卡和智利的新闻单位。

实际上,网站有很大的篇幅都在介绍如何使用这些案例来开展教学活动。有一个叫做“案例教学方法”的频道专门为此而设,详细介绍了教师、学生都应该怎样运用这些案例进行课堂学习。实际的案例使用,并非如哥大新闻学院最初策划的那样,成为一门专门的课程,而是融入到了各门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在哥大新闻学院的课堂上,国际新闻报道、调查性报道研讨会、科学新闻研讨会、广播电视新闻管理、专题写作等课程都在使用案例。在哥伦比亚大学以外,其他高校开设的历史学、传媒法与伦理道德、媒介素养、媒体和公共政策等课程也将这一案例库的内容纳入了课堂。#p#分页标题#e#

整个案例库运行所占用的人力资源并不多,它的核心工作人员有两位:一位是总监柯尔斯顿•朗勃格(KirstenLundberg)教授,她此前就职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主要工作是负责该学院公共管理案例研究项目。另一位是负责案例编写协调工作的安•玛丽•阿瓦德(AnnMarieAwad)。五位特约撰稿人为他们编写案例。此外,还有四位事务的协调人员,一位来自哥伦比亚出版社,负责案例标题的编写;一位是智利洛斯安第斯大学的工作人员,负责西班牙语翻译;还有两位负责网站的维护,来自哥大新闻学院的IT部门。可以说,通过最小的运行成本来获取最大的课堂教学收益,同时自身也从一个单一学院的项目发展为跨学科的国际案例联合体,其在案例编写的组织方式、案例库的经营与维护等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案例课程的设计:日、德记者的培训

中外高校在案例教学时,大部分都选择了在某一门课程中单独辟出若干课时,展开案例讨论的环节。有不少学者就这一做法的优点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大部分学者都十分看重案例教学方法将为新闻传播学教育带来的巨大收益。有学者认为案例教学能够最大程度地将师生的缄默知识显性表达⑧,许多在课堂上用言语无法传达的新闻素养都可以通过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和讲解,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同时学生也在对案例的讨论中,不断厘清思路、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深入的思考。也有学者肯定地指出“案例教学法将成为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⑨,因为它能够“缩短学院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差距,拉近新闻课堂与新闻实践的距离”。部分学者还指出了现有新闻传播案例教学的不足,认为我们有时候会把引用案例和案例教学混同起来。他们指出,“教师系统讲授相关的新闻理论后,举出典型案例并加以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些理论……只能称为举例。我们主张案例教学法,就是为了克服传统新闻教育的种种弊病。”⑩我们认为,案例并非对现实的简单再现,“我们把新闻编辑的某一段工作经历带入课堂,是要让学生扮演这位编辑的角色,感受他当时面临的困境,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和选择……我们要鼓励学生寻求更多的、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简单地学习或重复这位编辑的做法。”

以案例为主要课程内容授课,这样的课程形式在日本和德国等地较为普遍。这一特征与这些国家的新闻教育模式是有关联的。通常,我们将发达国家的新闻教育模式分为三类:美国模式、西欧模式和日本模式。我国的新闻教育很大程度上承袭了美国模式,主张“以实务训练为本位、以社会科学为依托、以人文主义为目的”瑏瑢?,拥有完整的高校新闻教育体系。西欧模式则以英国和德国为代表。这一新闻教育模式保留有较为浓烈的“学徒制色彩”,一些大报和公司出资开办新闻学校,毕业生中的优秀者可直接进入这些新闻机构就职。在德国,这类的全日制新闻学校有200多所。以“案例教学为主”是这些新闻学校的一大特色。如新教媒体学院(EvangelischeMedienakademie)从1950年以来,就形成了这一传统,它所提供的培训时长为18个月,这18个月的课程都以案例教学为主,且外聘大牌记者、编辑作为教师来实施教学?。

日本模式则更为特殊。有学者认为,日本不存在已经制度化了的新闻教育,新闻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各媒体企业单独对员工进行的内部职业训练?。而对于媒体企业来说,从具体案例入手培训,是他们最为有利的教学方式。如日本朝日新闻社就设有自己的记者学校,参加工作3年以内的公司新人是这一学校的重点培训人群。他们将被分为4-5人一组,由一位新闻社的资深员工或管理高层直接领导,就实际的新闻报道工作讨论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员工在刚入职时、入职的第一个半年、第一年、第二年和第三年各须参加一次这样的培训,每次的培训时间为一个月,除了第一次培训以摄像、摄影、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为主以外,其他四次培训均为由简入难的案例教学。可以说,许多欧洲国家以及日本能够为我们提供不少关于案例教学的方法与内容,但是我们对这些国家与地区的新闻院校关注度不够,尤其是一些来自媒体的职业培训机构,并未与我们形成很好的沟通机制,很多好的经验还没借鉴过来。

几点思考

通过对海内外高校及培训机构在案例教学方面的观察和思考,对比世界各地在案例库建设和案例课程设计方面的优势和经验,我们发现:同世界其他各国相比,我国新闻传播案例教学方法的研究起步并不晚,现在案例教学理念也已经被大部分院校接受和认同,并已进入了实践阶段。但哥伦比亚大学在案例库建设方面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德国、日本等国家的职业培训机构在案例教学上的独特优势也值得学习。国外同行的经验和成果促使我们思考如何进一步明确案例撰写标准、如何完善案例库的经营发展机制、如何提高案例的有效使用率,真正使案例变成事半功倍的有效课堂工具。人大新闻学院开发的国内第一个“新闻传播学案例库”,从2006年推出单机版到2008年网络版的全面上线,每年都在滚动更新,保证了其在案例内容上的前沿性与时效性。截至2011年底,该案例库拥有13个子库,案例数量超过530个,内容涵盖编辑学、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评论、摄影、广播、电视、新媒体、传媒经济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公关、新闻伦理法规与传播学研究方法,已经有6本案例教材出版发行。通过近7年的案例库建设与对海内外兄弟院校相关情况的了解,我们对这一案例库的未来发展有所思考。

过新年教案范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A-

0107-01

所谓时事新闻案例,是指通讯社、电视台、报社、广播电台、期刊社、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对国内和国外新近发生的事情的报道,具备准确性、真实性、公开性、时效性等特征。时事新闻案例是活生生的课堂教学资源,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引入时事新闻案例,能让教学活动与社会生活、当前形势密切联系,实现学与用的密切结合,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国家和社会的命运,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趋向完善,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此,笔者谈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时事新闻案例的具体应用。

一、贴近学生的生活

新课程改革主张教学活动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才会产生一种亲切感,才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思想品德教师在可选择的条件下,应选择一些学生身边所发生的时事新闻案例来进行辅助教学。这里所说的“身边所发生的”,是相对空间远近而言的,在空间上可以取近舍远。选择时事新闻案例时,能用国内的时事新闻案例,就不用国外的时事新闻案例;能用省内的时事新闻案例,就不用外省的时事新闻案例;能用本地的时事新闻案例,就不用外地的时事新闻案例;能用学生身边的时事新闻案例,就不用离学生生活较远的时事新闻案例。这样,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的感觉,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承担责任》(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下册)一课时,教师可以举“五・一二”汶川大地震时社会各界援助汶川灾区人民的例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又如,教学《走向小康》(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级)一课时,教师可以描述学生的生活所发生的变化(如手机更新换代、地方城镇化建设加快等),借此说明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教学,使深奥的理论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并且具备了浓厚的时代气息,能培养学生观察新闻事件、分析新闻事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需要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思想品德教师在选取时事新闻案例的时候,可以围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来展开。为此,教师可以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个主题收集并整理时事新闻案例,展开讨论,探究问题的答案。这一过程让思想品德教学成为一种教和学双向互动交流的过程,学生在主动、交互式的学习中提高了素质。

例如,教学《战争与和平》(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级)一课时,教师可以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66小时的新闻来探究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查阅资料,探究答案。学生A得出如下结论:奥巴马上任第一年就来中国访问,打破了美国总统在第二届任期才来中国的习惯,开创了中美友好交往的历史。这说明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的增强,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学生B则认为,奥巴马的演讲体现了对中国善意的用心,引用古语说明了不同文化之间应展开交流,也说明了青年人应承担的时代责任。这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切创新,来源于问题,来源于发现。思想品德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可以用新闻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答案并从中学习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可持续发展》(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级)一课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有关科学发展观的新闻素材(2010年3月5日,政府的节能工作报告;2010年3月3日,九三学社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交的关于发展我国低碳经济的提案……),创设教学情境,然后让学生思考问题:我国提倡“低碳经济”,反映了我国正在建设什么类型的社会?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的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我国现在正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低碳经济”需要的是节能。这样教学,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过新年教案范文3

按照国务院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布署,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将分三步走。第一步,从2009年1月1日起首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第二步,从2009年10月1日起在专业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第三步,从2010年1月1日起,在其他事业单位实施。

我校作为一所完全中学,初中教师首先实施绩效工资,而高中为非义务教育阶段,应与其他事业单位同步。同一所学校实行两种不同的工资制度,不同的岗位实行不同的工资级别,学校就要实行完善的考核制度,根据教师、管理等技能岗位的不同特点,在分配中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政策,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其他工作人员倾斜,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人事档案管理的同步势在必行。

二、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完善急需解决的问题

1.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库问题。

(1)档案管理信息库的重要性。人事档案来源于人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又反过来为人事、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它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在人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教师学习经历、工作经历、社会活动、个人信用等内容,以教师个人为单位保存备查的原始记录。人事档案又是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也是人事部门为各类人才提供服务的主要依据。随着新的形势下工资制度的出台,健全每一个人的人事档案中的工资数据至关重要,每一年的岗位变动、岗变薪变,生动地体现出了每一个教职工的成长轨迹图,也从中体现出人生的全部价值。

(2)健全档案管理信息库数据量。人事档案最大的特点是信息量大,信息结构复杂。人事档案信息管理就是建立全面管理和记录教职工的信息数据库,现有的信息库只单纯具有教职工基本信息,不能与岗位绩效工资的实施、一年一聘、岗变薪变而匹配,这就要求我们所建立的信息库将大量的信息数据分层按类输入,使有效数据随着历次变动,作出有效分析,针对每一个人每一组信息数据,进行合同时效分析、培训分析、奖惩分析等。

(3)发挥档案管理信息库功效。随着实施岗位绩效政策的深入,学校根据每人的岗位制定出了新的绩效方案,就每个岗位分出相应等级,中学高级为五、六、七档,中学一级为八、九、十档,中学二级为十一、十二档。所定等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将由岗位实施绩效领导小组一年一次对每一位老师进行竞聘后上岗,这时强大的信息库就可以通过存贮资料进行分析,将每一项得分相加,得分高者享有最高级别,充分发挥了档案信息库功效。

2.人事档案信息化人才配备问题。

(1)加强档案人员政治修养与素质。熟悉与通透国家政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增强思想意识,这是作为一名人事档案工作者应当具备的业务素质,要掌握管理理论与各项业务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运用信息处理技术深入开发档案资源的本领,满足各层次信息需求,同时维护档案的真实性、可靠性、权威性与原始性。

(2)提高档案人员专业技能。针对新形势下对人事档案工作的要求,要有重点、有目的地培养档案人员知识与技能。可采用集中授课、自学等多种方式,掌握多项技能,重在讲实效,避免走形式、走过场;对重点难点进行攻克,探讨出现的问题,各个击破。

(3)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自古就有“术业有专攻”之说,而新形势更加需要人事、档案、计算机三位一体复合型人才,用科学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对档案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之获得最佳的工作效益。需要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理念、技术、设备对档案管理业务流程、绩效实施方案、管理模式进行重新整合与定位,为实施岗位绩效政策提供有力的数据与保障。

三、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与岗位绩效工资改革相匹配的措施

1.建立一人一档制。

将每一位教师的工资以电子表格的形式呈现,包括历年历次的调资、职称、岗位设置、竞聘情况,这样检索方便,一目了然,可作为教师成长电子档案备查。

2.优化存储设备。

为确保信息的保管安全、提供方便、准确利用,可根据信息量配置网络化存储设备,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建立存储系统。

3.形成过程的控制。

档案资料从形成到归档,跨越了多个部门,要加强归档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意识,建议调档时以只读形式调阅,以防删改与误操作而造成文件的改变。

四、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为岗位绩效工资改革提供增值服务

档案管理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为了资源更加高效合理利用,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成为必然。针对中央下发的新文件,开发出隐藏在档案中的有用信息,积极提供利用,使静态的信息活化,让档案为岗位绩效工资改革政策提供有效数据,才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

五、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为岗位绩效工资改革化解纠纷

在任何新政策出台之后,都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难题,尤其是在岗位编制与实际人数之间存在矛盾,僧多粥少,难免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阻力。由于是竞聘上岗,对教师而言,不是领导的一句话就能决定谁能胜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有理,档案就是最好的依据。收集完整的荣誉等个人档案,有力地维护了教师自身的权益与尊严,有了依据,也化解了别的教师的不服心理,从而将不必要的纠纷化为零。

六、实行每位教师人事档案信息的动态跟踪

要对每位教师的信息及时增补、完善,校核有关人事信息,他的每一次工资的变动、职称的晋升、荣誉的取得随时更新,将静态性信息描述为动态性的信息,不断充实人事档案信息内容,全面、准确地反映个人的真实面貌,提高利用效率与公信力。

七、对每位教师的档案都不分巨细悉数保存

要将每年发生在教师身上的信息,帮助整理存档,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尤其成绩显著的老师,例如培训、论文、学术交流、采访录像、珍贵照片等都一一保存,留心收集,整理成册,这将对每位教师的职称评定、晋升岗位工资起到不小的促进作用。

八、让人事档案管理放射出育人的光芒

在对每位教师记录档案的过程中,要体现出潜意识中的个人行为、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人际关系、无形的行为准则,将自身形象与学校的价值观融合起来,具有向外辐射的育人作用,不仅可以在交流过程中作为精神文化的一部分,而且能极大地丰富学校自身的形象、价值观的显现。由于对原始的档案资料进行了再加工,从思维的角度更好地诠释了向外辐射的育人作用。

九、各项编研材料使教师教学水平升华

过新年教案范文4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新高考方案 问题

一、江苏省2008年新高考方案的内容评述

1. 内容

今年3月,江苏省2008年高考方案获教育部批准。从2008年开始,江苏省实施“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新高考方案。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业水平测试”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七门。其中有两门选修,五门必修;“综合素质评价”则包含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学校录取时,按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考成绩划定省最低控制分数线,各高校再参照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所评定的等级,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的整体表现,决定是否录取。

2. 评述

教育界人士和广大受众均认为,江苏省2008高考新方案有利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代表了当今素质教育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该高考方案作为教育指挥棒,必将科学引领素质教育发展,把当下正在蓬勃开展的素质教育进一步引向深入。

首先,语、数、外三科目,是各门学科的基础,是对学生的一个最基本的文化素质要求,把这三门学科纳入统考是天经地义的。通过统考,引导学生打牢这三门学科的扎实基础,突出强调了学生基本的知识功底。若考得太多,则可能分散学生的精力。但不考也不行,无以体现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而考语、数、外三门,真可谓恰如其分,好钢用在刀刃上,能全面、客观地体现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其次,学业水平测试,是对高中生在校学习情况的全面检测。测试的七门课程中有两门选修,这使学生有了自我选择的空间,有助于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把精力投放在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上,从而有利于施行个性化的教育。加之学业水平测试实行等级评定,而不再是分分必争的百分制,考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不必斤斤计较一分、两分之得失,从而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最后,综合素质评价方面,可谓涵盖了学生素质的方方面面,凸显了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例如,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评价,已不再像以前那样,仅仅是停留在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生动体现在平时的表现中――助人为乐、尊敬师长、见义勇为、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并为其献爱心等。又如,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方面,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自学能力、交流互动能力,能从多媒体网络中获取信息、并充分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与同学、教师和身边的人进行友好交往、团结协作、良性互动,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再如,在对学生运动和健康、审美与表现的评价方面,更是通过锻造他们的健全人格和健康体魄来培养他们的高雅志趣和审美情趣,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和谐和永续发展。可见,通过综合素质评价――主要是从实践、行动上来检视,而不是从考分、卷面上。这也有很重要的现实导向作用,必将生动地体现、有效地引领素质教育的教育价值观。因此,可以肯定地说,08高考方案,是一个充分体现素质教育时代要求的新方案、好方案。08高考,必将有力地推动素质教育发展,奏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主旋律。

二、从江苏08新高考方案看实施素质教育

1. 反思旧高考方案的局限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当今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鲜明主题,也是当前我国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但原先的旧高考方案在推动素质教育方面效果不甚明显,甚至有悖于实施素质教育。原因在于:高考作为指挥棒,作为检测学校教学质量高低和教育成败与否的试金石,更多地是体现了应试教育的要求,考生比来比去主要就是比总分高低。常有一分之差,名落孙山;或一分之差,天渊之别。通过高考,难以看出学校与考生素质教育的好坏。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作为两种根本对立的教育价值观,似乎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有的学校坚持搞素质教育,却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而有的学校搞了应试教育,紧紧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却取得了不坏的高考成绩。这样一来,就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不能真正把素质教育搞好,也就不能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地发展。由此便形成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格格不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尴尬局面。由此,有人提出:要废止这个沿袭多年的选拔人才的高考制度。

但笔者认为,我们大可不必因噎废食。如果因为过去的高考更多地体现了应试教育而取消高考,恰恰是对高考本身的曲解。高考作为一种考试选拔制度,它本身是中性的,不仅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同样也需要高考,问题在于如何把高考的方案进行科学的设计、严密的论证和公正的操作,进而使之成为一个能深刻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新高考方案,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2. 08高考与素质教育

08高考新方案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科学、有效地破解了原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对立和矛盾的难题。通过改革、改进高考的内容和形式,并使之完善,不再单纯地把考分作为唯一的评价和选拔标准,考试的目的也从对应试者的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测转变为对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乃至全面的综合素质进行检测,从而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推进。更重要的是,08高考新方案在体现升学的高考和平时践行素质教育两者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的态势。我认为,这是最难能可贵之处。可以说,08方案是深刻体现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观、科学引领素质教育发展的高考新方案。

08高考方案的推出不是偶然的。最近几年的高考指挥棒一直都在引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就拿我省07年语文高考来说,作文题目是《怀想天空》,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广博的各科知识才行,而不是囿于语文课本知识。只要是由天空引起的怀想,都可以写――大自心忧天下,国家兴亡,小到家庭聚散,个人情感波澜。当然,也可以与当前的热点――“和谐”、“创新”、“节能减排”等联系起来,无一不可写,只要写得情真意切,皆为佳作;再如,今年的化学高考试卷上出现了不少新情境试题,部分阅读面不够、化学知识面不广的考生稍稍会感到头痛。新情境试题是与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接轨的,而新课改要求学生掌握适应时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知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新课程改革本身就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因此,只有综合素质强,各科知识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有效应对。而08高考方案则是在一个全新的层面、更高的层次上凸显了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尤其是在可操作的层面上把素质教育的内涵和要求诠释得较为充分。如语、数、外的基础科目考试:怎么考?――统考;考什么?――考应用、创新能力和综合、全面素质,而非考课本的死知识。又如,学业水平测试,是全面衡量学生知识水平的一个标杆,在测试方法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测试全省统一,手段可以多样化,在内容、形式、方法、评价等方面都有别于语、数、外的统考,具有很大的实效性、选择性和针对性。这使学生可以有充分的创新空间和个性拓展的可能,打破了以往惯常的死记硬背、唯分是举的传统做法。而综合素质评价则更是从考生的行为来测试,而不是从卷面考分来测试,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都是从日常的行为、行动上来证明他的素质高低,而不是用卷面的分数来证明其素质优劣。

08方案作为一个高考指挥棒,已不再仅仅是以综合各科分数的“一考定终身”为评价和选拔标准,而是以考生的统考科目(语、数、外)、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选拔人才的新价值取向。这无疑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有利于学校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含糊地说,08方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较强的高考新方案。

总之,一切有利于素质教育的高考方案才能算得上是好方案,而一切有助于应试教育做法的高考方案便是不好的方案。

三、实施08高考新方案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当然,鉴于08高考方案尚未经过实践的检验与印证,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有时还需要未雨绸缪,设想种种可能,并找出应对的策略和方法。在实施新方案的过程中,往往还要经历一个相当艰巨的实践过程,需要克服许多甚至有的是从未想到过的新问题。

诸如:1.学业水平测试中的等级界定的标准把握。笔者认为,等级界定的标准,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把标准修订得更为准确、精确。等级间的区分度也应更为明确、具体。2.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的人情因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钱、利益所衍生的人情关系,还有诸如领导与被领导的上下级关系等等,都将考验我们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公正,这对教育的诚信、公平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3.传统应试教育的惯性作用。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思维定势,笔者也担心该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会被人们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最终还是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窠臼。4.每一等级是否还能进一步细化。学业水平测试所评定的某一等级,譬如A级(80―100分),能否再细化一点?可否再分为A1级(90―100分)、A2级(80―89分),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选拔人才,做到好中选好、优中选优。因此,笔者觉得,不仅学业水平测试的各个等级急需相当明确的区分度和极具科学性的界定,而且每一等级也应再作进一步的细化,以更有利于人才的科学选拔。

笔者还认为,再好的方案都是人去执行的。不难想象,习惯于多年应试教育的人一下子转轨为素质教育,这其中显然有个自我的学习、培养乃至痛苦的改造过程。只有这些人能自觉地赞成这个方案,并全面地实施这个方案,且忠实地执行这个方案,才能把这个改革成功地推行下去,把这个好事做好。否则,也会引发争议、质疑乃至夭折。因此,我们急需对该方案施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种种问题,尽可能想得充分一些,并做好积极的应对之策,把好的方案落实好,努力使之成为一个全面、科学、客观、公正的高考评价制度,进而使选拔、择优与教育综合评价有机统一起来。

过新年教案范文5

近年来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猛,有人曾风趣地形容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之快就如你刚从商店里抱出最新配置的电脑,你的这台电脑转眼间就落伍了,因为店内新到的电脑就在你前脚踏出商店的大门时悄悄地又升级了。是的,我们常常为花了好大努力刚弄明白这个应用软件是怎么一回事,更新版本的软件就又出来了,杀毒软件的更新速度之快更是以月、周、日进行升级换代。信息技术的这种高速变革和发展是不是能给我们的教育工作方式带来一点启示呢?就拿教师备课写教案来说,我们通常习惯于在纸上写教案,那么这教案是否也能像电脑软件一样可以经常性的升级呢?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尝试用电脑书写教案和管理教案,感到借用电脑这个现代工具写教案不仅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而且教案还能在教学工作中随时及得以升级。

一、实现原教学资源的再利用。

相信多数的美术教师都有同感,由于中学美术每星期就一节美术课,如果学校的规模不大,初中各年段都只有一个教师担纲,每年只要教材不变,授课内容几乎都是一样的,教案年复一年的写着,美术教师多数的时间却消耗在毫无创新的书写上,有时为了应付学校常规管理检查,还不得不将教案写的八股一些、规范一些。另外,在教案本上写教案,往往一个学期结束了,教案也旧了,来年要上这一堂课,多数教师也不会去翻找旧教案,还得按照书写教案的要求标准再重复劳动,造成原有资源的浪费,而用电脑写教案具有可以随意增添、删除,存贮容量大的特点,它能很好地保留原教案里教学的精华,删除自己认为不太满意的地方,增加更合理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方式到教案中,特别是美术课需要备一些范图,在电脑上进行绘画和图画资料的插入都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教师的劳动就从过去的反复爬格子,不断的书写转化为以提高教学效果的创造性劳动中来,教师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设计教案,查找资料上,大大节省抄抄写写无谓的劳动。

著名画家徐悲鸿曾有名语:“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画可采入者融之”。这名话虽谈的是画法,但也同样适合指导教师备课,用电脑管理和书写教案对原教案中佳者守之和对不佳者弃之,未足者增之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二、互联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指出:“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十分有效地塑造明日的社会”。不难看出以计算机为主的新技术将改变我们原有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电脑管理教案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极大的便利。

1、 共享网上信息资源

过去教师书写的教案相对封闭,所开发、应用的资源也十分有限,往往就是教参之类有限的几本书,虽然也可以去图书馆找资料,但是中学教师繁重的工作量,图书馆资料的难找和不全,倘若不是很重要的课,如公开课、汇报课等,很多教师一般很少去书店、图书馆找资料。而用电脑书写和管理的教案,只要一根电话线,我们就能很快地进入因特网神奇的网络世界。我们可以登陆相关网站看看同行的教案、论文,下载美术教学所需的图片资料并以他人的教学经验启示自己,去探索属于自己的方法和手段,在诸多相关信息的不断碰撞中,构架起开放的教学模式。我们还能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拓宽我们的教学空间,用互联网资源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这对我们现在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提出的打破过去过分强调学科中心原则,提倡知识的综合性、兼容性、应用性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2、网上交流、教研

因美术学科属于小学科,在校美术教师一般仅为一至二名,势单力薄,过去学校搞的是应试教育,对非统考科都比较不重视,将音、体、美小三门简单地划在一起教研,美术教师难以分享群体的智慧,在这种情况下采取横向的网上交流形式,可以登陆相关网站共享互联网资源,参加网上论谈,同行之间也能彩互相用电子邮件交流,以此拉近了同行之间的距离,大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交流,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局部走向整体,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使教案更趋丰富,充实。

三、实际效益

新学年开始,我再次打开上个学年度的教案,结合新课程培训中所学到的新理论、新的观点,不断地融合到原教案中,有的根据美术课上课所处的授课条件、授课场所的不同,写出了不同版本的教案,如:欣赏课有在普通教室上,也有在多媒体教室上;写生课有在教室写生,也有在校外写生,其课前的准备方法也不尽相同。总之,电脑书写和管理教案,使我的每一劳动都在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的创造性劳动中。

现在有许多专家、学者以及学校条件较好的教师,他们都开始采用电脑写教案和管理教案,有的用电脑制做课件,方便了教学。与此同时,仍有的学校管理者认为用电脑书写教案,在教学常规管理上,有的教师可能会不写教案,或用旧教案来应付检查,因此有的学校至今仍反对教师用电脑管理和书写教案,我想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必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为学校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千万不可把书写教案与否纯粹当着管理教师的手段,只要有利于教学这个大的方向,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探索与创造,使用先进的工具必将大势所趋,应大力提倡,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如果我们教学管理和工作中在每个环节中都渗透着“升级”意识,不断反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补充新的知识、新的观点,我们的教育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前行,我们的教育方能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转载:中小学美术教学网

过新年教案范文6

关键词:电脑升级;美术;教学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9-0203-01

近年来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猛,有人曾风趣地形容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之快就如你刚从商店里抱出最新配置的电脑,你的这台电脑转眼间就落伍了,因为店内新到的电脑就在你前脚踏出商店的大门时悄悄地又升级了。是的,我们常常为花了好大努力刚弄明白这个应用软件是怎么一回事,更新版本的软件就又出来了,杀毒软件的更新速度之快更是以月、周、日进行升级换代。

一、实现原教学资源的再利用

相信多数的美术教师都有同感,由于中学美术每星期就一节美术课,如果学校的规模不大,初中各年段都只有一个教师担纲,每年只要教材不变,授课内容几乎都是一样的,教案年复一年的写着,美术教师多数的时间却消耗在毫无创新的书写上,有时为了应付学校常规管理检查,还不得不将教案写的八股一些、规范一些。另外,在教案本上写教案,往往一个学期结束了,教案也旧了,来年要上这一堂课,多数教师也不会去翻找旧教案,还得按照书写教案的要求标准再重复劳动,造成原有资源的浪费,而用电脑写教案具有可以随意增添、删除,存贮容量大的特点,它能很好地保留原教案里教学的精华,删除自己认为不太满意的地方,增加更合理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方式到教案中,特别是美术课需要备一些范图,在电脑上进行绘画和图画资料的插入都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教师的劳动就从过去的反复爬格子,不断的书写转化为以提高教学效果的创造性劳动中来,教师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设计教案,查找资料上,大大节省抄抄写写无谓的劳动。

著名画家徐悲鸿曾有名语:“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画可采入者融之”。这名话虽谈的是画法,但也同样适合指导教师备课,用电脑管理和书写教案对原教案中佳者守之和对不佳者弃之,未足者增之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二、互联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指出:“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十分有效地塑造明日的社会”。不难看出以计算机为主的新技术将改变我们原有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电脑管理教案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极大的便利。

1.共享网上信息资源。过去教师书写的教案相对封闭,所开发、应用的资源也十分有限,往往就是教参之类有限的几本书,虽然也可以去图书馆找资料,但是中学教师繁重的工作量,图书馆资料的难找和不全,倘若不是很重要的课,如公开课、汇报课等,很多教师一般很少去书店、图书馆找资料。而用电脑书写和管理的教案,只要一根电话线,我们就能很快地进入因特网神奇的网络世界。我们可以登陆相关网站看看同行的教案、论文,下载美术教学所需的图片资料并以他人的教学经验启示自己,去探索属于自己的方法和手段,在诸多相关信息的不断碰撞中,构架起开放的教学模式。我们还能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拓宽我们的教学空间,用互联网资源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这对我们现在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提出的打破过去过分强调学科中心原则,提倡知识的综合性、兼容性、应用性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2.网上交流、教研。因美术学科属于小学科,在校美术教师一般仅为一至二名,势单力薄,过去学校搞的是应试教育,对非统考科都比较不重视,将音、体、美小三门简单地划在一起教研,美术教师难以分享群体的智慧,在这种情况下采取横向的网上交流形式,可以登陆相关网站共享互联网资源,参加网上论谈,同行之间也能彩互相用电子邮件交流,以此拉近了同行之间的距离,大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交流,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局部走向整体,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使教案更趋丰富,充实。

三、实际效益

上一篇水墨画教案

下一篇水粉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