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丑的作文范例6篇

美与丑的作文

美与丑的作文范文1

一切都安静的沉寂,只剩下思绪在自由地徜徉。

我喜欢在安静的夜里,安静地看一会儿书,安静地思索些什么——唯有此时,白天里喧闹的心才能沉静下来。

我害怕自己热闹而糊涂地过着日子:为了学习不顾一切地麻木地做题,和朋友们大侃港台歌星的秘闻隐私,人前人后地谈笑自若甚至言不由衷……还有街头巷尾的巨幅广告,接连不断的搞笑影视,刺激无比的网上冲浪,以及大人们常挂在嘴边喋喋不休的金钱和地位、利益和权力……

一个纷繁而杂乱的世界!

人——万物之灵长,怎么能不给自己一点思考的时间!

在拥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怎么能不给自己一个精神的家园!

我选择了书和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在不停的学与思之间,我的精神花朵才会绽放得越来越绚丽。

书应当是有深度的文字。当你读的时候觉得豁然开朗,当你合上书时觉得余味无穷,这时,说明你已经入“境”了。我无缘与那些思想大师生在同一个时代,无缘与他们当面交流思想。然而,文字却负载着大师们的思想,穿越时空的隧道,进入到我的心灵,滋润我精神的绿洲。泰戈尔说:“我不知你是谁,亲爱的读者,在那一百年后读着我的诗。我既不能摘来美丽的花朵,也不能献上天边的云彩……”

然而,能与大师的心灵在这一刻对话,于愿足矣。

思应当是有深度的想。想因,想果,想大千世界的一切,直到我感受到先知们的灵魂和意识。这仿佛是一个无比美妙的过程,有着那无以言说的瞬间融合的默契。

有人说,“外面世界的喧闹是无用的,真正热闹的是我的心。”

当我的家园一片葱绿,我的灵魂便充实而安稳,心便快乐起来,那是真正的快乐。

深夜中,有人仍在为生计奔波,有人糊里糊涂的睡着,他们的精神家园是葱绿,还是一片荒芜呢?

美与丑的作文范文2

关键词:韩愈;雨果;丑;以丑为美;美丑对照

被誉为“唐宋家”之首的韩愈其诗亦别开生面,勇于创新,工于长篇古风,采用散文辞赋的章法笔调,才力充沛,想象奇特,形成奇崛宏伟的独特风格,开创了李、杜之后的一个重要流派,纠正了大历以来的平庸诗风。无独有偶,在千年之后的西方,也出现了一位文坛巨星雨果,他提出了“美丑对照”这一原则,开拓了审美艺术的新领域,使审美对象朝复杂化、多元化的格局发展。雨果的“审丑”观念处于审美观念的转折点上,使19世纪后的文学艺术的审美主流发生转向。

什么是丑?众说纷纭。亚里士多德说过滑稽是丑的一个分支,此论断暗含着丑可以作为审美对象的意味。他指出“一件摹仿品常常是令人愉快的,虽然被模仿、被临摹的东西是令人不快的”。[1](p76) “从摹仿中得到也是一切人的天赋本性。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因为有些事物,如讨人嫌的动物或死尸的外形,本身是我们所不喜欢看的,在绘成精心绘制的图画后,却能使我们看到就起”。[2] (p77)这种的产生来源于人们使用领悟力判断“此物就是彼物”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对丑引起审美的论述,是对丑进入审美活动的首次肯定。……这里的丑是从属于美,也从属于理性的,它不同于浪漫主义和近代艺术中对丑的表现;它不具备对既有的理性规则的颠覆性”。[3](p59)莱辛在论及古希腊艺术的美丑关系时说:“如果和美不相容,就须让路给美;如果和美相容,也至少服从美。”[4]在古罗马高贵性的审美意识的要求下,“丑为罗马文化所摈弃,它几乎全然不能进入审美的视野,不能作为构成美的一个因素存在”。[5](p76)到了中世纪,神学笼罩一切,但并没有窒息美学的发展,反而使人借助神学摆脱了自然哲学的束缚,由此,神学使审美思维通过上帝的中介回归到人本身,也以曲折的方式把美学提高到了人学的地位。“在上帝创造的感性世界里,丑是一种较低级的美,是构成美的一个条件,是整体美的一个部分。……丑被认为不是一个自足的概念,它是美在量上的缺陷和不足,其性质必须通过与之相反的概念来说明。” [6](p83)看来,上帝允许丑与恶存在,是因为它们可以作为善与美存在的确证,也可以警戒善与美的丧失。

随着近代艺术的发展,丑的因素日益增多,导致了单纯追求古典和谐美的观念解体,凸现出美丑的对立关系,美与丑的多种形式的组合幻化出复杂多变的审美形态。丑“主要是近代精神的一种产物”,[7]丑因素借着 人们对崇高的欣赏,在近代审美活动中大量出现。雨果和他的《克伦威尔序言》正是在这时横空而出,在序言里他大胆的表明了他的美学思想,其核心“是崇高与滑稽、优美与丑怪的对立统一,即‘美丑对照’原则”。[8]所谓“美丑对照”,用雨果的话来说就是“感觉到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9](p30)文学要描写真实的世界,就不可能拒绝丑,“如果删掉了丑,也就是删掉了美。” [10](p80) “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要算是大自然给予艺术的最丰富的源泉。……崇高与崇高很难产生对照,人们需要任何东西都要有所变化,以便能够休息一下,甚至对美也是如此。相反,滑稽丑怪却似乎是一段稍息的时间,一种比较的对象,一个出发点,从这里我们带着一种更新鲜更敏锐的感受朝着美而上升。”[11](p35)由此可见,雨果对丑的内涵、对审丑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别开生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丑不再是被遮遮掩掩的忽视,也不再是闪闪烁烁地依附于美,“丑作为美学范畴和艺术现象,其独特的艺术效果和独立的审美价值获得了肯定,并作为一个独立的美学范畴跻身美学体系之中”。[12](p125)

自雨果提出美丑对照,并在小说创作中付诸实践后,西方文学艺术界深受其影响,从19世纪末期开始,一股审丑的风潮席卷了西方的艺术趣味,以和谐优美为理想的古典审美时代过去,标志着审丑时代来临了。随后,丑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丑在传统美学中只是一种否定的力量,而到了20世纪现代主义的美学中,则丑与荒诞代更替了崇高与滑稽,成为非理性的审美理想的标志”。[13]纵观西方美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用箭头表示为:古代的和谐优美中世纪上帝的永恒美近代的美丑对照现代的丑学后现代的荒诞,在这么一个链条中,雨果的“美丑对照”恰好处于中点处,处于从古代的审美到现代的审丑的转折点上,使后世的审美观念发生转向,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与西方相比,中国人较早领悟到美丑共存、互渗的辩证关系,中国文化相对“早熟”,因而中国美学的最高目标仍然是伦理性的善,对于‘美’却并不在乎,对于丑也就较能容忍。”[14](p164)这是因为中国古代以“道”、“气”为核心的本体论哲学,视万物为一体,对美丑的划分不如西方那么清晰,事物无论美丑皆“通天下一气耳”,尤其是道家的“得精神于陋形之理”、“齐美丑,一死生”等观点,决定了丑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道家美学中源远流长的庄子丑学思想与儒家美学以社会伦理道德为准绳的美丑观念交相辉映,互为补充,美丑关系难解难分。另外,中国“天人合一”的诗性思维重直觉、重感性,用直观感悟来整体把握宇宙人生,往往物我同一,“重视的是超越实像的精神状貌,是通过‘器’达到对‘道’的体认,如此,即把丑的事物看作通向‘道’的形器之一”。[15] (p165)

因此中国文化显示出美丑兼审的特点。

丑,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为“可恶也。从鬼,酉声”。恶与丑在中国是互训字,从字源上看,丑与鬼相连,至今在形容人丑时,还会用“丑得像鬼”这句话,一指外形丑,二指德行恶。无疑中国儒家传统文化把丑与恶相联,代表着人生的负面价值,善美代表着正面价值。可见,中国传统的审美观里,只有德丑才是真正的丑,其他的丑是可以化丑为美的。 “在美学上,无论从孔孟仁学衍生出的‘美善’标准,还是从老庄‘道’的哲学衍生出的‘美真’观念,都从不同的层面上与人的现世人生相联系,与伦理性的社会感情或生命存在相联系,而不尚哲学本体的思辨。”[16](p167)还有佛教美学也是一样,它不以“美”为审美现象本体,而以“妙”为美,以“秽”为丑,以现实人生为丑,以佛教修行的超越性精神为美,其美学观点建立在对现实世界全盘否定的基础之上。“儒家、道家和佛家的影响使得中国的审丑意识具有了一些独特的特点,具体表现为艺术观念上的美丑转化、以丑衬美、化丑为美和以丑为美”[17]的观点。在文艺创作中,《庄子·知北游》里的“臭腐化神奇,神奇化臭腐”就是典型的美丑转化;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死寂病态的丑来衬托充满生机的人生与自然的壮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白居易的“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等,都是以善的标准批判丑,从而达到化丑为美的目的。

韩愈诗歌中的体现出的“以丑为美”的观念,“是中国古代审丑意识的极致。丑不仅是美的陪衬,还往往比美更能揭示本真,激发美感。审美主体在克服对丑的排拒心里之后获得的,比一般审美的更深刻”。[18](p171)

施克洛夫斯基曾说:“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是由把向来不入流的形式升为正宗来实现的。” [19]韩愈的那些以丑为美的诗歌,正是以一种不入流的形式,追求一种“粗鄙化”与“陌生化”的审美效果,给中唐诗坛吹来一股清新之风,引发了一场对诗歌传统审美观念的革命。因此,“那些可怕的、可憎的、野蛮的、混乱的东西,都被他运用艺术的强力纳入了诗的世界,使之成为一种‘反美’之美,‘不美’之美”。[20]韩愈许多诗以丑为美,以俗为雅,以生硬为自然,以奇险为平正,以平凡为新奇,旁征博引,纵横开合,不仅深刻揭示了事物的表象与实质的关系,而且开创了美学领域的新途径;不仅是对盛唐诗歌美学思想的一个发展,而且开创了宋诗重神骨、尚瘦劲、多理趣的先河。诚如叶燮所言:“唐诗为八代以来一大变,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为之发端,可谓极盛。”(《原诗》)钱钟书也认为:“韩昌黎之在北宋,可谓千秋万代,名不寂寞者也。”两人都只谈到韩诗对北宋的影响,是因为宋诗的美学风格在北宋即已大备。

韩诗“以丑为美” 审美倾向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许多学者对此研究颇深,归纳起来:第一,诗歌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第二,审美时尚的影响;第三,儒释道思想的影响;第四,韩愈自身人生经历及个性的影响。这些外界因素加之韩愈偏激、沉郁的个性使他的诗歌走上了一条与传统迥异的道路,所谓“不平则鸣”。“从心底的狂涛骇浪,到笔底的惊风骤雨,奇崛不平之气从内心喷薄而出,使得韩诗往往给人一种富有刺激性的奇险之感,意象光怪陆离,意境峥嵘瑰奇,颇有一种在险岩峭壁上号呼跃马之势”。[21]雨果“美丑对照”原则的形成也有其复杂渊源。他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提出的“美丑对照”是他浪漫主义美学思想的核心。它的形成与以下原因密不可分。第一,政治形势的影响。国内外的政治形势使雨果抛弃了保皇主义思想,逐渐走向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的阵营中。第二,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还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与19世纪的德国浪漫派也影响了雨果,促使了浪漫主义文学在法国的发展。第三,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黑格尔指出:“每一门艺术都有它在艺术上达到完美发展的繁荣期,前此有一个准备期,后此有一个衰落期。”[22]古典主义走到了它的极盛,必将衰落,它的辉煌像唐诗的繁荣一样不可复现,新的文学思潮必将取而代之。第四,雨果自身求新、求自由的个性。他让自然界与现实生活中美和丑齐聚于笔端,“一切存在于自然界的东西,也应该存在于艺术中”。可以说“美丑对照”原则是他求新、求自由的思想的产物。

总之,韩愈“以丑为美” 和雨果“美丑对照”的审美观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反映,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手段。“以丑为美” 强调的是丑中有美,视丑为美,让丑的事物通过艺术手法的运用显示出美的一面,带给人一种审美。 “美丑对照”主张将两种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强化两者之间的矛盾,构成巨大的反差,以达到揭示事物美丑分明的特性。雨果的“美丑对照”与韩愈 “以丑为美”一样,把“审丑”观念正式纳入到具体的文学创作中,使“丑”堂而皇之的登上了高雅的艺术殿堂,并开创了一代新的审美时尚,对后世文艺美学观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成为了开在中西方不同文化土壤里的两朵奇葩。

注释:

[1][2][英]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5][6] [12] [14] [15] [16] [18]王庆卫:《丑的轨迹——理性视阈中的非理性变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4]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5页。

[7][英]李斯托威尔:《近代美学史评述》,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第223页。

[8]张玉能:《西方文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3页。

[9] [10] [11] [法]雨果:《雨果美文集》,柳鸣九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13]蒋孔阳:《美学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第380页。

[17]王洪岳:《试论中国人的审丑意识》,《济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第68页。

[19]张隆溪:《20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第77页。

[20]舒芜:《论韩愈诗》,《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5期。

美与丑的作文范文3

关键词:丑 艺术丑 美 发展

一、丑之为“丑”

丑有自然丑和艺术处理的丑之分,我们要探讨的丑是指的艺术行为里的丑。丑的定义不是单一的,并没有一个确实的定义,但肯定的是:丑与美相比较而存在。几乎没有一位美学家不把丑放在美面前,以美为前提来解释的。如奥古斯丁“美是绝对的而丑是相对的”;鲍母嘉通以“主体的感性认识的完善与不完善”界定美与丑;叔本华以“主体意志的客观化是否充分”界定美与丑;立普斯以“主体在对象中投射的感情是否有价值”界定美与丑;在苏格拉底那里,与功用目的相违背的便是丑;在休谟那里,不和谐的,引起人的不安和病感的便是丑的;等等,可以说有多少种美就有多少种丑。总之丑的本质与美一样是错综复杂的,可以说丑:“在一切方面都恰好和我们提出作为美的要素的那些品质相反。”

丑的本质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具有不同的内涵。丑在内容方面的特征是违反社会目的,与伦理学领域中的否定性道德价值“恶”相联系;背离客观规律是丑在形式方面的特征,与认识领域中的否定认识价值“误”相联系。从美学的角度来说,丑作为审美范畴,与美相对立,它是美的否定和反衬,是其悲、喜、崇高、滑稽等美感的组成因素。在美学范围之内丑可以定义为“指某种由于不协调、不匀称和不规则而引起非快感的令人厌恶的东西,也反映完美的缺失和不可能性。丑有别于畸形和不美”。丑的本质在于,对象以其形式状貌对主体实践效果的否定,唤起主体情感对对象存在的否定。艺术作品中的丑,可以形成审美价值。

二、“丑”的萌芽

中国文化早期的美丑观处在美丑善恶交混的混沌状态,是丑意识的萌芽。与西方相较,中国人更早领悟到美丑共存的辩证关系,先秦时就形成了对美和丑的独特认知。在儒道互补的文化格局中,形成了不尚思辨而重视社会伦理感情的哲学基调,与此相联系,中国美学重视的不是实体和对象,强调的是对立面之间的渗透与协调,而不是对立与冲突,因而中国美学的最高目标仍然是伦理性的善,对于美却不甚在乎,对于丑也就较能容忍,尤其是道家思想中,“得精神于陋形之里”、“齐美丑”等观点,决定了丑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命运。先秦典籍中多将丑作“醜”,许慎《说文解字》里解释为“醜,可恶也,从鬼,酉声。”从字义上说,丑与“鬼”相联系,这里透射出中国文化里的生命意识,丑是恶,它具有人生的负面价值。东汉王符《潜夫论·德化》中有“美考终而恶凶短折”,意思是长寿而终是美好的生命形态,而夭寿,凶死则是丑恶的人生了,这就把生命、生活和美丑观念联系在一起。

无论儒家还是道家的思想,都把形式的美丑与本质的善恶区分开来。从丑的内容来看,它既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的不统一,又表现为对象的社会内涵对道德规范的违背。美丑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有“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遍布宇宙的道才是绝对的;美丑不过是道的体化而已,只要与道通即是大美。

儒家的美丑观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相比之下,道家“以真为美”的美丑观更合乎美学的认识规律。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呈示出道家“体道为美”的主张:道是万物的本原,世间事物的美丑只不过是由道演化体变而来的具体形态,因而物体外表的美丑差别没有根本性的意义,美丑是相对的,而道是兼容美丑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文化对丑的宽容态度。

在中国关于丑的概念最早是由庄子提出来的。庄子的《庄子·秋水》中北海若曰:“今尔出于崖溪,观于大海,乃知尔丑。”这里以大为美,以小为丑;在《齐物论》中就已经深刻地论述了美与丑的辩证关系:“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指出美丑的同一性;《知北游》中“臭腐化神奇,神奇化臭腐”则点明了美丑的转化。汉代刘安在《淮南子·说山训》中谈到:“求美则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求丑则不得丑,不求丑则有丑矣。”从美和丑的对立与比较中认识美丑的存在,并表现出丑的独立性。可见中国古代对美与丑的态度具体表现为美丑互化,以丑衬美,化丑为美和以丑为美的观点。

三、“丑”的发展

明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市民阶层的壮大,浪漫主义美学思潮的兴起,美与

丑的冲突日趋尖锐,丑渐为人所重视。丑被有利地推进了人们的视野,袁宏道在评其弟的诗文时曾说:“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然予则极喜其疵处。”这种审美心理是合着寻求不和谐的丑的刺激的时代风尚的。郑板桥将丑引入了绘画美学,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以丑以怪为趣味的画家。

“五四”以来,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艺术在相当程度上反映的是对特定社会政治目标的功利性追求。不和谐因素日益增加,丑的问题也更加突出。因此打破了古代美丑交混的状态,丑和美成为了对立面,鲁迅成为那时期的代表人物。

四、“丑”在现代艺术中的繁盛

在现代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艺术的发展停止了脚步,直到经过80年代改革变化的十年,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政治上的理想主义期待逐渐被务实的物质消费生活取代,随着多元化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艺术形式的多元化时代也随之而来。艺术家们对艺术与社会、哲学、宗教等问题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与思考。

从星星美展、85美术新潮到今天,中国现代美学受到了西方哲学家、心理学家、艺术家的猛烈冲击,呈现出复杂的局面。“当尼采以一种大胆的反叛精神高呼‘上帝死了’之后,我们的艺术家也同样以一种批判的态度举起了尼采的旗帜。正如舒群在《为北方艺术群体阐释》一文中说:“在这个‘世界’里,人类已有的一切传统已荡然无存,一个全新的、坚固、永恒、不枯的‘世界’将随之建成”。中国大地上呈现出了各种艺术潮流,国人的思想获得了空前的解放。正统与另类、伪正统与伪另类、高雅与低俗、装高雅与特低部俗、深刻与肤浅,故作深刻与实在肤浅……所有的美与丑、伪美与真丑,从没像今天这样如此理直气壮毫无顾虑地同台演出,面对面的叫板。

总之“丑”这一美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复杂的历程,至今还是有很多的争议关于丑的存在,但无疑它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柏克.关于崇高与美的观念的根源的哲学探讨.古典文艺理论译丛.

[2]鲍姆加通.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3]东汉王符.潜夫论.三秦出版社,1999.8.

[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美与丑的作文范文4

关键词:东方;审丑意识;庄子;“道”;“得意而忘象”

在世界范围内,随着“审丑”意识的觉醒,经由“美丑相依”而“美丑互化”而“以丑衬美”再到“以丑为美”的沿展,丑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丑文化现象的学问,最终在西方被建立起来并在学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而在中国,丑学作为一种思潮和哲学意义上概念,断然是近现代才出现。但是,在中国哲学的发展史上,“美”与“丑”、“善”与“恶”这两对相互依存又彼此对立的范畴,经历了长时期的既被混淆、又被区分,既被划界、又被融合的现象,可追溯到古老时代。国人对丑认识及其独特的“东方审丑意识”,对于研究、发展本土动画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一、美丑相依互化

早在上古神话中,我们便能探寻古人审丑的痕迹。开天辟地的,传说中的人首蛇身“神”、“神人”,《山海经》里记载的“共工之臣”等,无一不是以“丑”感造成人对先祖鬼神的敬畏。在这一时期,美与善、丑与恶,并非呈现出道德观念上和感官上的固定对应概念,而是因敬畏、或者是对未知现象的恐惧产生的幻想,将美丑善恶混为一谈,外表的丑可以蕴含着内在的善,善的情感可以不通过“美”来表达,反而孕育在怪异夸张“丑”的形体内。美与丑、善与恶“非理性”的对应,出现了相互依存彼此互化的状况。反观我国现在的动画角色创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似乎一直被丑与恶“同一”的假象所误导,对于善的表达如若不是拿来美国动画大片的“俊男美女风”,便是引进日本动画的Q版“可爱风”,概念化的形象缺乏创意,缺乏生机活力,究其根源是我们已经被禁锢在表达“审美情趣”的原则上,原创的思想被阻塞了。事实上,对于动画角色设定来说,并不是刻意求“美”才是上上之策。

庄子在《齐物论》说“厉与西施,道通为一”,阐述了美与丑的相对性,《山木》篇说“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说明了美丑可以相互转化。而对于现代的创作者来说,对于内涵的省视也许超过了单纯审美的意义,打破固定的“审美”概念,从丑学中得到创意的启示,从美丑对应中获得生动的创意灵感,这也许既是本土传统传承,也是未来创作的希望。

许多观众期待看到有中国特色的国产动画。可是到底什么才是纯正的中国味道呢?很多设计师们进行了尝试,其中不乏有出色的作品,3D技术模仿水墨效果的动画短片《夏》,通过对自然界里各种生命的表现,上升到庄子所说的“坐忘”、“心斋”的精神境界,以有限的池塘、荷花、鱼、蜻蜒来表达对宇宙中无限生意的欣赏、赞叹,从而达到自身的愉悦,这种愉悦实质上便是审美的愉悦审美的享受。皮影动画《桃花源记》,改编自陶渊明的著名诗篇,这两部短片在“情境”的表达上都有很不错的发挥,运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手法,不仅从国画和皮影戏中提取元素,更在意境上感受到和谐的美,让人体会到象外之象,所谓“得意而忘象”,从而体现了作为宇宙本体和生命的“道”。这些都是源于中国美学思想,对于 “中国式”美的理解的作品。但是,我们仍然从很多传统思想、文学作品、艺术创作上看的出来,中国人的艺术里十分接纳“丑”的形象。比如说青铜器上的雷纹饕餮纹是如此的狞厉让人望而生畏,很显然,它们并不是对美的追求,而是属于丑的范畴,我们今天依然会为它们赞叹不绝,这是因为它们的神秘、凌厉正是那个时代精神的体现,晃晃而过的杀戮时代缩影在这些器物的狰狞面容之上。庄子提出过一个关于美与丑的本质的命题,即美与丑的本质都是“气”,美与丑之所以能够转化,不在于看的人的好恶,而在于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气”。叶朗教授说:“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美与丑并不是最高的范畴,而是属于较低层次的范畴,一个自然物,一件艺术品,只要有生意,只要它充分表现了宇宙一气运化的生命力,那么丑的东西也可以得到人们的欣赏与喜爱,丑也可以成为美,甚至越丑越美。”由此观之,青铜器饕餮纹的骇人凌厉倒是自然为之的“丑”,而这丑,在今天看来,不失为“生意”盎然的美,原始的美,古朴的美。

二、丑美相对反衬

诗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枯藤”“老树”“昏鸦”丑意象的描述是为了衬托“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美的意象。这种现实丑在作品中转化为一种渗透着艺术家否定性感情的艺术形象,以艺术家惟妙惟肖的刻画,成为美的反衬和对比,体现了艺术和社会目的性的善,从而也使它具有了审美价值。这里形成的艺术美,是对现实丑的一种在观念上的否定。动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在表达美丑的时候有更多可以发挥利用的空间,比如说在蒂姆・波顿执导的动画影片《僵尸新娘》中,地面上活着的都是外表光鲜却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而真正纯真善良的是死去的、有着可怖容貌的幽灵们,外表美与丑和心灵善与恶的“错位对应”,恰恰反衬出人们对人世虚伪厌恶,这样反传统的形象设计,从心理上和视觉上造成的>中击极其具有戏剧效果,非常引人入胜,而令人不得不向波顿导演的才华与独特思维致敬。徐醇恒教授指出:“艺术的本质离不开审美,但艺术也可以揭示现实中的丑,现实中的丑作为对美的否定,是社会生活中的客观存在,艺术家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感受和提炼加工,揭示出丑的本质及其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意义,将它艺术地表现在作品中,反映社会的真实。”代表学生减负呼声的国产动画短片《水脑袋》,其角色设定相当具有以丑衬美的代表性,怪异的盛水的大脑袋,身后巨大狰狞的机器怪物,以及整体灰暗压抑的动画场景,都深刻的揭示了学生在面临着各种压力下的生活状态,看到这些“丑”,激发着观者复杂的心理感受,对水脑袋孩子的同情,对光明美好明天的期冀,不约而至。

三、以丑为美

“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清代美学家刘熙载如是说道。这里的“丑”,可以理解为独特,怪异,奇巧,之所以这些石头“以丑为美”、“陋劣之中有至好”都是在于它表现了可感可触的生命力,这与庄子“生意”的思想一脉相承,即使“丑”也丑得传情达意,灵动生辉。

用“以丑为美”这样极致的审丑态度来观照当代的电影艺术,可以发现,在很多电影里面无论是在剧情的编排上,还是在演员的形象上,对于“怪”用意颇深,把主人公塑造为怪人,为他所设定的情节是怪事,有时甚至不符合常理,但正因为“怪”才能使观众对片中人物印象深刻,比如电影《阿甘正传》、《返老还童》、《剪刀手爱德华》,每一位主人翁都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常人”。因为非常人,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就显得个性更加突出更加具有立体感,在戏剧冲突的表现上也更加赋有张力。动画作为电影艺术的一个分支,在很多方面与电影有相通的原理,在经典动画《大 闹天宫》里面,孙悟空的形象就与群猴不同,提取京剧脸谱的元素,从第一个亮相就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在视觉上首先让观众印象深刻,接着,所有体现性格的事件都向观众展示了行事无拘束、反抗压迫的“泼猴”形象。在近两年非常火爆的商业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郎》里,灰太郎的角色在某些方面是一个反面形象,可以等同于影视剧中的丑角,逗趣的表演也具有艺术化的成分,但是它的“丑”主要是引起人们可笑性的,是滑稽美学的典型范例。由此可见,“丑”的意义应该是多面的,不仅限于外表上的“丑”只能给人带来不悦感受,而它是能够使人产生复杂的心理情感,在感受“怪”、“异”、“奇”的过程中,突破常规,体会与规则背道而驰的兴奋和。

庄子在他的散文中多处描述了很多形象丑怪的人,如《人世间》里描述的支离疏,《德充符》中的王骀、申徒嘉、叔山无趾、哀骀它,这些人,有的驼背、有的被砍断了脚,有的没有嘴唇,有的脖子上长着碗大的肿瘤,都是些奇形怪状、相貌极丑的人,可是这些人却都受到当时人的尊重和礼遇。庄子何以写这么一些受人礼遇的丑怪人物?是为了阐述他的人生哲学,就精神层面上来说,即“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是也!一个有“德”的人,一个懂“道”的人,不会去计较这些,而懂得美与丑,全与毁,得与失,福与祸都是一样的,即“万物皆一也”;而在美学层面上,受庄子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和孔子“文质彬彬”的主张很不相同的审美观。庄子的思想对后人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不守常规的思路,扩大了人的情感视野,发掘出生活中并不具有美好的形象却拥有内在精神力量的对象,使人类精神世界更增添了斑斓的色彩。如此看来,审丑可以说是审美的异化与“个性”的升华,包含于审美范畴之内,是审美在较高层次上精神活动的体现。

四、结语

古今中外,受人类道德观念和伦理观念以及宗教的影响,尽管“美”的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美学与审美观念的现实认同仍具主导地位毋庸置疑。而同样的是,美的现实认同与概念的异化越来越背道而驰。这也就是“丑学”、审丑仍然是学者宠儿,而不是普遍民众观念的根源。在西方,古希腊曾极力回避丑。直到1857年,“波德莱尔第一部诗集《恶之花》的发表,标志着西方文艺进入了全面审丑的现代社会。”在中国,我们的文化受到从孔子、屈原延续下来的以善恶代美丑的伦理美学观影响颇深,对于丑的审视消极的成分多于积极的成分,虽有上文所列举的庄子等人的思想,但丑学在中国的发展始终为古代文人的时代价值和精神所限制。直到王国维和鲁迅,以批判的态度对待传统,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才有了根本性的开拓与发展。

美与丑的作文范文5

颂与对假恶丑的无情鞭挞,共同构筑了作品的审美价值。因此在语文审美教育中如何准确把握作品反映的

"丑"形象,以及它所带来的艺术美,同样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本文尝试从学生的案例中来谈谈语文教学

审丑的重要性及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丑培养

有人说,语文教学是美的事业,语文教材是美的宫殿,语文教师则应是美的使者。是的,语文教师有了审

美的能力,语文的教学就多了审美情趣,就可动之以情,弘扬真善美。但假使只发现美,而忽略丑,语文

的课堂就少了针砭假恶丑,就会将学生带入狭窄的审美小巷中。

一、案例呈现:

以下是2011年北海市语文二模现代文阅读《醉秋风》中的一道题:

请分析"屋顶升起的炊烟、机器扬起的粉尘,燥的秋风一扯,乱糟糟地在村子的上空纠缠、拥挤,喧

闹成一片。"在文中的作用。

学生答案:此处的环境描写写出了"炊烟"与"粉尘"在秋风中乱糟糟的纠缠、拥挤,用喧闹突出了村子的宁

静,渲染了农村生活安逸的气氛。

标准答案:这里的环境描写,首先,渲染了气氛,突出了农村被开发之后原有的宁静被打破;……

二、问题反思:

学生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比如对文本主题把握不到位、远离文本的生活等诸多方面

因素所致,但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原因?于是笔者追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错误时,有学生回答:老师

,乡村在中国的意象中不是宁静淡雅的,古朴美的象征吗,比如《边城》、《荷花淀》等等这些课文中的

描写都是这样,特别是我们一看到"炊烟",就更加认定是写农村生活的宁静与安逸。

原来如此,学生们在思考时似乎明白"以丑衬美"的原理,但关键是他们只把"丑"当成了配角,他们没有想

到"丑"有时候也会成为主角的。从学生后来的回答中也可以看出,倘若从语文教师教学的角度去寻找原因

,也不难发现我们再审美教育中"重美轻丑"的思想确实影响了学生。

不容否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语文的审美功能是不余遗力的,在授课时,教师对于壮美积极的意

象往往大说特说,或用多媒体展示、或是激情朗诵等等,通过各种方式挖掘课本和课堂教学中的美,力图

打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课堂上留下美丽的笑和流下自然而然的泪,获得美的熏陶和人格的升华。正如

学生所说的,经过教师的引导,中国农村宁静朴质的生活作为一种美的意象深深嵌入他们的脑海中。这样

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语文教师在理解"美"的概念时所产生的主观倾向性也值得重视,当遇到"丑"的形象时,教师大多代之

以"脸谱式"的教学方法代替学生的感性品味,把教师所熟识的"阶级斗争"的思想强加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

,逐渐剥夺了学生对于"丑"进行自主体会领悟的机会。教师如此越俎代庖,学生何来审丑的欲望和冲动,

何来审丑的乐趣,何来审丑的愉悦?学生不会欣赏丑,对丑没有全面的鉴赏能力,那么我们的学生将成为

欣赏不了丑的"脆弱的观众",就有可能导致人生观、价值观的偏废,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

响。

三、审丑的意义:

丑是美学的一个范畴,审丑是审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法国作家雨果在《〈克伦威尔〉序》中说道,万物

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如果我们以高瞻远瞩的目光来看待事物,就会发觉,丑就在美的身旁,畸形

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抓住教材

中的"丑"形象,有意识地激起学生的情感倾向,使学生认识其可憎、可鄙、可笑的面目。与此同时,深刻

认识其思想本质与个性特征,从而使自己的审美意念更广、更深,养成良好的审美趣味,并在求知、养性

、怡情诸方面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同时,利用"丑"形象对学生进行教育,能以丑导真。分析鉴赏艺术"丑"形象,学生能了解社会,认识事物

发展的规律,获得诸多的社会知识。此外,通过"审美符号"指示的内涵,可让学生获得象征、隐喻、想象

、对比、反衬、夸张等多种知识,以及人物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方法。

四、教学对策: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重视"丑"的形象,可以通过"认识-感受-辨别-创造"的审丑步

骤,发挥学生想象的活泼性和丰富性,再现出"丑"形象的真实面貌。并通过其间渗透着作者的"否定性评

价"诱发学生的厌恶之情,憎恨否定丑的事物,进一步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最终促进智育的发展。

(一)营造心境,认识丑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各种文学作品琳琅满目,丑在其中也占据着一席之地。那么要认识作品的"丑"形象,

由于学生经验、阅历、知识方面的准备量还相对贫乏,要顺利地进入审丑状态,充分认识 "丑"之所以为"

丑",还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此时,教师就得积极地帮助他们营造审丑心境,要让学生知道,文学艺术创

作中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如何"化丑为美",等等,强化审丑欲望,使学生对文学文本产生兴趣,建

立起感情的桥梁。

所以,教师在教授课文时,不妨把课文所遇到的"丑"形象进行感性的归纳,比如我们可将其可归纳为扼杀

美、毁灭美、荒唐美,也可以归纳为势力型、虚伪型、暴戾型等类型。这样,认识了诸如周朴园、鲁四老

爷、别里科夫、葛朗台、李甲、康大叔、"死水"等不同类型的"丑"形象,进而通过言行、景物等的描写去

了解一切剥削阶级的罪恶和腐朽,以及社会制度的黑暗和腐朽,提高对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的识辨力。同时

,也多了解这些"丑"形象还可衬托、表现一切美好的事物和人物,使人们在美与丑的对比中,领略人生的

意义。

(二)自主阅读,感受丑

文学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又是作家美学理想的结晶。在文学作品中,作家的创造倾注了自己审美理

想和审美情感,常常给丑以美的光环,从而使现实的丑转化为艺术美。所以,教师在讲授时,首先就得亲

近文本,要做到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整体感知。不能自主阅读,教学就失去了意义。自主阅读,包括自主

观察,自主意会。作为审丑主体,学生对作品的"丑"形象的初步感受只能来自他自己的审丑过程,只能依

靠他的"内觉体验"。譬如《药》中的黑衣人,他的粗暴,他的唯利是图已经伤害到了别人,认识他的暴戾

,就必须鼓励学生深读小说中有关于黑衣人的语言、动作的描写,;还有在卡夫卡的《变形记》中,人变

成了甲虫,甲虫细腻的心理描写反映出格里高尔面对家人的敌视的孤立无援,也突出了人性的黑暗面的阴

暗,甲虫只能走向毁灭。

(三)体味领悟,辨别丑

如果说作品中对美好事物的渲染、描绘和热情歌颂,能够引起人们对美的热爱和憧憬,那么对丑的否定和

批判则能激起人们更全面深刻地理解美,更热切执著地追求美。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学生看到丑的形象,

而且要让他们对文本加以体味领悟,辨别"丑"形象的本质。比如,讲授龚自珍的《病梅馆记》,教师不仅

要引导学生看到作者救梅疗梅的一片苦心,而且要领悟作者提出的不仅是不要把玩丑,而且是要"畅情""

尊情"的主张以及对病态的社会制度发出了控诉和批判。再如《雷雨》中的周朴园,作者对他的细致入微

的心理描写堪称一绝。在误认为侍萍已死的特定情况下,他念经吃斋,时时表现出一种眷恋之情,还时时

在人面前表白自己三十年来一直思念着侍萍;而一旦侍萍真的出现在他的眼前,对他的利益、地位、名誉

构成威胁时,他立即换了副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的嘴脸。引导学生对此进行体味,想必能更近距离地领悟

到作者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封建资产阶级伪君子的典型。

(四)善于表达,创造丑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潜移默化审丑教育的同时,要让学生善于从对丑的熏陶中学会表达,表现丑,揭露丑。

如在药家鑫事件发生后,笔者曾印发了《千千万万个药家鑫在茁壮成长》等博文,引导学生一起讨论社会

热点话题,大家一起讨论到底我们应该成长为一个怎样的人才会真正的成人。笔者有学生说道:"药家鑫

罪有应得,但我们更应看到的是两个破碎的家庭,其他的都不重要了。枪毙药家鑫很简单,也就是简简单

单推入注射液就行了,但又有谁想到两个破碎的家庭呢,我看到的只有一片愚蠢的叫好声。"学生的评论

或许幼稚,但我想,看到了社会上丑人丑事,能让学生从中来反思丑,这无疑是生命不断创造的过程。正

如学生学了卡夫卡的《变形记》,能知道通过夸张变形,造成荒谬来表现丑;学了闻一多的《死水》,能

学会通过反讽来揭露丑一样。

审"美"重要,审"丑"更可贵,人格的独立与精神的创新与"审丑"能力密不可分。审丑应当与审美相结合,

并且以审美为最终目的,只有这样,审丑才会走出失望痛苦的泥淖,化丑为美,焕发出新的生机。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是我们给予学生审丑的态度,审丑的方法,让他们懂得不迷信既定结论,不

盲从权威很重要;也要他们懂得,不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才是个性,不是唱反调就是创新。以科学客观

的态度去评判事物,重点以正面引导来培养学生的审丑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

美与丑的作文范文6

关键词:刘庆邦;神木;审丑特质;审美转化;审美价值

“短篇小说之王”刘庆邦被亲切地称为“民间代言人”,他是底层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煤矿题材小说钟情于“审丑”,最具代表性是20世纪90年代末的中篇小说《神木》。这部作品曾获得“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等多项殊荣。而“丑”作为与“优美”、“崇高”并列的审美范畴,并非一种客观的物理存在,而是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它有一种‘意义的丰满’,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正如葛洪在《抱朴子·博喻》所言,“贵珠出于贱蚌,美玉出于丑璞”,丑给人带来意义的丰满之感,在一定程度上比美更富有表现力。

一、《神木》中丑的审美特质

(一)形式丑:底层的符号

张法和王旭晓在《美学原理》中提到:“形式是对正常事物的偏离或者变形。”形式丑往往会与外形丑相联系,这种丑不涉及精神丑,是感性的认识。《神木》中人物形象来自底层,他们衣衫褴褛,灰头土脸。宋金明的道具,“一个用塑料蛇皮袋子装着的铺盖卷儿,一只式样过时的、坏了拉链的人造革提兜。提兜的上口露出一条毛巾,毛巾赃物得有些发黑,半截在提兜里,半截在提兜外耷拉着。”这一段描写,让读者在脏污的行李中感受到了形式丑。作品中这样的描写不胜枚举,作者通过感性材料形成形式丑,这个层面的丑是底层人民的符号。

(二)内容丑:人性恶的咒语

波德莱尔《恶之花》对社会的丑恶极尽描写之能,从恶中提取美,毫不留情地揭露社会的阴暗,诗中充斥着腐尸、蛆虫、毒蛇等令人作呕的意象,他曾说:“我的灵魂,像没有桅杆的破船,在丑恶天涯的海上飘荡颠簸!”[2]波德莱尔可谓是西方现代丑学、丑艺术的先声。《神木》中作者将丑的事物无所避讳地一一呈示出来,尽其所能地对传统的审美理想进行颠覆和破坏,内容丑与形式丑的结合。两个谋财害命的恶人本是普通挖煤民工,偶然间发现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谜底。作者详细写了两次办“点子”的经过,尤其是第一次,二人杀死元清平干净利落的血腥场面让读者触目惊心,在内容丑、精神丑的表现形式中吟诵出一段人性恶的咒语。

(三)丑的审美转化

《神木》中的丑的表现并非单一的,而是把丑作为一种逐渐转化的动态过程,丑与美在辨证统一的关系中逐渐契合。小说的题目“神木”是神性的审美符号,对“煤炭”的审美化转化。也正是由于神性的缘故,黑暗肮脏的煤窑被附着上了一层神性的是色彩,使得原本的丑在冥冥之中增添了一种宿命的味道。树叶到化石再到煤炭,这是自然界“死亡——再生”的转化模式,这其中蕴含了“死得丑恶”到“生得唯美”的审美转化,在生死转化中暗含着神性的指引。刘庆邦曾写道:“我给小说起名《神木》,也是强调任何物质都有神性的一面,忽略了物质的神性,我们的生命是不健全的,生活就会陷入盲目状态。有了神性的指引,生命才会走出自然的泥淖,逐步得到升华。”[3]《神木》就属于这里所言的酷烈小说,刘庆邦毫无避讳地书写着底层人民的生命状态。

二、《神木》中丑的审美价值

在大众媒体的大肆渲染和推波助澜之下,出现“审丑泛滥”的局面,有些作家作品打着“文学审丑”的幌子,殊不知早已进入了“恶俗审丑”的误区。然而,“文学审丑”的背后蕴涵的是对复杂人性的深刻思索,对底层小人物的亲切关怀及对个体生命精神的痛彻反思。《神木》中丑的所具有审美价值可从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活动的四要素进行阐述。

(一)世界:现实世界的反映

文学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直观反映。“‘丑’由于发掘和显现实际生活中某些人的丑恶的人性而生成的意象(即成为美),从而具有一种意义的丰满。”[4]此处所言的“丑”的意蕴是通过发掘和解剖人性的丑恶,来深刻反思某个群体或者整个社会的黑暗、腐朽和混乱。刘庆邦在报纸上看到矿工在煤矿上打死同伴讹诈抚恤金的报道,震惊不已,他萌生了要把这个故事写出来的想法。原本被苦难淹没的受难者自身成为制造苦难的刽子手,现实世界的苦难成为异化人性的罪恶道具。

(二)作者:个人

价值观的表达

作者力图展示冷静客观的笔调来书写故事,可是在作品中我们仍然可以感觉到作者个人价值观的表达。《神木》作者在讲述这个罪恶故事时,流露出对社会价值观的失衡现象的深重担忧,以及人类对金钱的崇拜和渴求泯灭了良知的丑陋行径的控诉。故事结尾处王明君(原名赵上河)与张敦厚(原名李西民)同归于尽,并且让王风(原名元凤鸣)向窑主索赔两万块,嘱托王风要他“回家好好上学,哪儿也不要去了”。王风事后并没有向窑主讹诈金钱,作者在黑暗的故事中保留着人性救赎的期待。

(三)作品:艺术空间的延拓

“把美和丑都摆在美学的范围里并论时,就是承认美和丑同样是一种美感的价值”“美、丑一样是美感范围以内的价值,他们的不同只是程度的而不是绝对的。”[5]正如前文所说,美的事物的表现力是有限的,丑的事物具有更为广阔的表现力。《神木》表现了底层民工挣扎于前现代与现代、后现代社会的夹缝之间,遭受资本残酷盘剥,人成鬼、人变兽的人伦惨剧。

(四)读者:复杂人性的反思

丑的意象被读者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接受即是“审丑作品”的最大功效。尼采说:“艺术使我们想起了兽性生命力的状态:艺术一下子成了形象和意志世界中旺盛的生命肉体,性的涌流和漫溢;另一方面,通过拔高了的生命形象和意愿,也刺激了兽性的功能——增强了生命感,成了兴奋感的兴奋剂。”[6]在个体生命意识不断强化的当今社会,《神木》使读者重新审视人类兽性生命力的原始状态,充分认识到人性的复杂性,并对复杂的人性作出深刻的反思。

丑是最富审美现代性的范畴,刘庆邦的《神木》深入挖掘丑恶的否定性价值,以丑来发掘人性中非理性的力量,以酷烈的逾越来打破美的常态梦幻,让人类在原始生命本能的丑恶行径下无处遁形,在无处遁形的羞愧中睿智地颖悟和深刻地反思。

参考文献:

[1][4]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58.367.

[2]朱立元.西方美学范畴史·第三卷[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363.

[3]刘庆邦.给人一点希望[j].北京:十月,2004(05).

上一篇君联资本

下一篇康震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