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肿瘤范例6篇

膀胱肿瘤

膀胱肿瘤范文1

[关键词] 等离子电切;膀胱肿瘤;膀胱出口梗阻

[中图分类号] R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5(a)-0010-03

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 and Bladder Cancer Treatment

WANG Qun

Department of Urology, Fuqing, th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qing City, Fuqing, Fujian Province,350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methods and efficacy of 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 and bladder cancer. Methods 95 cases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 and bladder cancer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53 cases Select transurethral plasma transurethral bladder tumor transurethral treatment control group: 42 cases choose suprapubic prostatectomy and partial cystectomy, comparing the efficacy and complications.results: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linical observation group and 3-year survival rate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mplication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Plasmakinetic resection; Bladder tumor; 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

膀胱出口梗阻和膀胱肿瘤都是临床上泌尿系常见的疾病,这两种疾病可以单独发病,而且各自的发病率较高,目前多采用同期手术治疗[1]。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和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以及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两种手段,2005年8月―2014年8月间在临床上对合并的膀胱肿瘤在Ta、T1-T2 期的前列腺增生所致膀胱出口梗阻95例的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显著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膀胱出口梗阻合并膀胱肿瘤的患者95例,均为男性患者。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2例及观察组53例。对照组中最大年龄为88岁,最小年龄为57岁,平均年龄为(67.43±7.42)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病程(1.52±0.33)年。观察组中最大年龄为86岁,最小年龄为58岁,平均年龄为(69.14±5.38)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病程(1.73±0.41)年。患者肿瘤大小在0.42 cm×0.67 cm到2.43 cm×4.02 cm之间,平均大小为1.73 cm×3.43 cm,肿瘤1~2个,所有患者均经过尿流率检查,B超,CT,或MR,并经膀胱镜检及活检后确诊为良性前列增生合并膀胱肿瘤。肿瘤分期在Ta、T1~T2 期。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患者采取持续硬膜外麻醉,并作下腹部开口,切开并探查膀胱,确定肿瘤部位,先行膀胱肿瘤膀胱部分切除术,采用丝裂霉素2 mg加生理盐水20 mL配制的液体,术中在肿瘤基底部浸润注射;距离肿瘤2 cm处开始切除肿瘤及周围正常膀胱壁达膀胱壁全层,切除并缝合完毕,开始行前列腺摘除,用食指伸入前列腺外科包膜与前列腺增生部之间,完全剥离前列腺。然后在其远端紧贴腺体尖部捏断或者剪断尿道,剜除腺体。用可吸收线缝合4点和8点,楔形切除抬高的膀胱颈后唇,在膀胱颈腹侧用可吸收线缝合缩小过宽的膀胱颈,置入气囊导尿管,牵拉压近膀胱颈,用1号线缝合膀胱壁。在耻骨后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伤口。在术后可用常规的化疗药物辅助治疗。3个月膀胱镜复查,1年后随访。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和膀胱肿瘤电切治疗术:切割功率为160 W,电凝功率为80 W,使用生理盐水作为灌注液。置入电切镜后观察肿瘤在膀胱内的位置、数目形态、大小及双侧输尿管开口情况, 了解前列腺向膀胱内凸入及后尿道、精阜情况。先行膀胱肿瘤电切术,若肿瘤在侧壁,要估计操作时闭孔神经反射明显者,加作闭孔神经阻滞,对带蒂肿瘤,要先切除瘤体至深肌层,对于不带蒂肿瘤,要先从基底部外侧约1.0~2.0 cm处正常的膀胱组织开始切,并注意要切至足够的深,以显露肌纤维为宜,最后电灼肿瘤基底及周围1 ~ 2 cm 正常膀胱黏膜,用蒸馏水彻底冲洗创面并吸净切下肿瘤组织,肿瘤切除后开始前列腺电切,首先从膀胱颈部开始在6点钟位置切除一条标志沟,深达包膜,外至精阜,然后在12点方向采用腔内分割的方法顺行或逆行方向,沿着前列腺包膜进行切割,分别切除左侧叶和右侧叶,最后处理前列腺尖部组织,同时手术中注意不要伤及尿道外括约肌。术后常规留置双腔尿管。在术后可用常规的化疗药物辅助治疗,3个月膀胱镜复查,1年后随访。

1.3 修复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愈:膀胱肿瘤全部切除,膀胱出口梗阻物全部取出,术后无出血,1年内无复发;好转:膀胱肿瘤切除后残余量在5%以内和(或)膀胱出口梗阻物残留5%以内,术后有少量出血,1年内无复发;无效:膀胱肿瘤切除后残余量在10%以上和(或)膀胱出口梗阻物残留15%以上,术后大出血,1年内复发。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术后出血、尿道狭窄,尿失禁,膀胱痉挛,感染(尿路感染、附睾炎)等。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2 结果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详情见表1及表2, 3年生存率分别为对照组92%(39/42),观察组90%(48/53),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n(%)]

注: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膀胱出口梗阻是临床上常见的泌尿系疾病,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在尿流动力学方面的主要改变[2]。前列腺增生引起膀胱出口梗阻,是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的主要原因,可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而在前列腺增生的患者中合并膀胱肿瘤的发生率可高达7%[3],有学者认为前列腺增生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是引起膀胱癌发生和恶性程度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是由于前列腺增生致膀胱出口梗阻,排尿困难,残余尿量增多,使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延长,化学致癌物与膀胱粘膜接触,增加膀胱肿瘤发生或复发的机会[4]。因此临床上当患者以前列腺增生为首发表现就诊时我们不要忽略了膀胱肿瘤存在可能性,特别同时出现血尿时,不能仅局限于B超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表现,特别前列腺增生突向膀胱可掩盖可能存在于膀胱三角区的膀胱肿瘤,影响膀胱肿瘤的诊断[5]。当无法鉴别时,应还要结合CT检查以排除可能存在的膀胱肿瘤发生,对于可疑合并膀胱肿瘤,必须行膀胱镜及活检,通过病理予以确诊。另外前列腺增生引起残余尿可增加膀胱内脱落的肿瘤细胞在膀胱的停留及接触时间,可能增加异位种植机会[6]。解除前列腺增生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可降低膀胱肿瘤的复发率或延长复发间隔时间。

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肿瘤病人的治疗对于泌尿外科医生而言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的如何选择,而手术时机,存在不同看法,目前在临床上对于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肿瘤的治疗多采用同期手术治疗的方式,多数学者认为同期手术安全有效, 并不会增加肿瘤细胞种植转移到前列腺窝的机会[7]。手术方式主要根据合并的膀胱肿瘤的基本情况,采取全膀胱切除或保留膀胱手术,而保留膀胱手术中有经尿道电切手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两种方式[8]。保留膀胱手术主要适合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近年来对符合标准的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患者,也提出采取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可以获得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相类似的远期预后。根据本次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88.09%、观察组84.91%,P>0.05)。但在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不良反应率47.61%,观察组仅为13.20%;且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多在于膀胱痉挛,达到28.57%。对比之下,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证明在电切操作下对患者膀胱损伤程度较轻,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术后膀胱痉挛的产生。 该次研究结果与李炫昊等[9]研究者研究结果相似,均证实了在浸润性膀胱癌中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的优越性。经尿道手术具有手术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的特点,对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增强我们的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希望本研究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上官学军.经尿道同期治疗膀胱癌并前列腺增生30 例报道[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0,15(3):233-234.

[2] 徐丁,黄涛,齐隽,等.无创检测方法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膀胱出口梗阻[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3,7(8):3332-3335.

[3] 骆剑方. 膀胱肿瘤并前列腺增生同期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1):128.

[4] 顾建军,郭建华,龚F,等. 二次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1,31(3):285-287.

[5] 杨显芳.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的循证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111-112.

[6] 滕翔,唐利杰,詹德明,等.经尿道等离子电切联合吡柔比星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近期疗效评价[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7):739-740.

[7] 邵林海.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技术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120例临床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5):569-570.

[8] 闫亮,赵兴华,许长宝,等.同期经尿道电切浅表性膀胱肿瘤并前列腺增生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3):10-11.

膀胱肿瘤范文2

现将常用的药物给大家作简单的介绍:

化疗药物

噻替哌

临床应用最早。用30~60毫克(1毫克/毫升),每周1次×10周。必要时可重复应用。方法是灌注时插导尿管排空膀胱尿,灌注液入膀胱后平、俯、左、右侧卧各15分钟,约2小时后排出尿液。此药由于效果不太理想,目前已很少用。

丝裂霉素C

20毫克/次,每周1次×8周,然后改为每月1次,持续2年。

阿霉素

40毫克/次,每周1次×6周,然后改为每月1次,持续1年。

表阿霉素

同阿霉素。

吡柔比星

40毫克/次,每周1次×6周,然后改为每月1次,持续1年。

由于该药可随着保留时间的延长而渗入黏膜下,故灌注时间限在20分钟以内,否则长期灌注会导致膀胱挛缩。

羟基喜树碱

4毫克/次,每周1次×6周,然后每2周1次×6次,每月1次,持续2年。

免疫制剂

卡介苗(BCG)

由于膀胱癌存在免疫缺陷,从而想到应用免疫治疗,其中最成功的是膀胱灌注BCG治疗膀胱浅表性肿瘤,这也是人类癌症免疫治疗最成功的范例。治疗方案:150毫克/次,每周1次×6周,然后每2周1次×6次,其后为每月1次,持续2年。BCG灌注后不良反应较多,但如无反应反而治疗效果差。

BCG膀胱灌注治疗膀胱浅表性肿瘤是通过释放淋巴因子如白介素Ⅱ、干扰素等。所以,近年来有应用白介素和干扰素进行膀胱灌注治疗。由于剂量较大,加上该类药物价格较贵,又不能报销,所以临床上用得不多。

膀胱肿瘤范文3

    【关键词】  膀胱肿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姑息疗法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常见肿瘤之一,其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肿瘤的分期和分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是治疗膀胱肿瘤最常用的方法,主要适应表浅型膀胱癌。但有些年老体弱不适于做开放性手术者,也可施行TURBT,作为治愈疾病或减轻症状的姑息疗法[1]。1996年3月~2006年12月,笔者采用TURBT治疗膀胱癌115例,术后加行膀胱灌注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5例,男83例,女32例;年龄35~90岁,平均69.3岁。肿瘤单发76例,多发39例。其中移行上皮细胞癌114例,肉瘤1例。肿瘤分级0~1级58例,2级40例,3级17例;Tis 4例,T1 53例,T2 42例,T3~4 16例。T3-4 期患者均为高龄、合并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等不宜行膀胱全切或拒绝行膀胱全切。

    1.2  治疗方法  持续硬膜外麻醉下,用OLYMPUS前列腺电切镜,在蒸馏水冲洗下进行手术。术中保持膀胱约充盈状态100~200ml。肿瘤基底部切除深度达膀胱深肌层,肿瘤边缘切除约1~2cm范围黏膜 。术后留置F18 三腔气囊尿管3~5天。其中有17例合并前列腺增生(BPH)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手术当日用羟基喜树碱20mg加生理盐水100ml缓慢冲洗膀胱。术后1周开始行膀胱灌注治疗,卡介苗(BCG)120mg加生理盐水40ml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共3次,间隔3个月,再每月1次共3次,以此类推,总灌注治疗时间2年。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第二年每半年复查膀胱镜。或用羟基喜树碱20mg加生理盐水40ml膀胱灌注治疗,灌注方案同前。

    2  结果

    115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术后随访0.5~10年。术后3年内复发38例,总复发率33%。1例膀胱肉瘤术后3个月死亡;16例T3-4期膀胱癌全部复发,多次行TURBT;其余21例患者有5例行膀胱全切术,其他再行TURBT。共计再次TURBT 32例,切除65次。

    3  讨论

    在我国泌尿系及男性生殖系肿瘤以膀胱癌的发病率最高。膀胱癌初诊时70%~75%为表浅膀胱癌,而表浅膀胱癌首选为TURBT治疗[2,3]。国外已有文献报告,对TURBT与膀胱部分切除术作了对照,证明在5年生成率及复发率方面,TURBT均优于膀胱部分切除术。TURBT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如肿瘤切除复发,可行再次切除。避免了患者多次开刀的痛苦,并可保留膀胱功能。

    TURBT技术要求较高,手术中易出血、易膀胱穿孔的特点[4]。我院自开展TURBT以来,未曾发生过严重并发症,治疗效果良好。笔者的体会如下。

    3.1  出血的防治  (1)TURBT应适当放慢手术速度,边切边止血,保持视野清楚。较大的肿瘤表面松脆,在瘤面上难以止血,此时应尽快将肿瘤切至基底方能止血。(2)手术临近结束时,低压观察膀胱,可以良好凝固小的血管出血。由于膀胱肿瘤不同于前列腺增生,术后无法用气囊压迫止血,在膀胱内压力过高,可致小出血点、静脉出血不易发现,故对小的出血点及静脉出血也应认真凝固止血。(3)多发膀胱肿瘤时,先切除小的肿瘤再切除大的肿瘤,优先处理困难部位的肿瘤再切除容易部位的肿瘤,每切一个部位即彻底止血,然后再切另一个部位肿瘤,可保持良好视野,也不易造成肿瘤遗漏。(4)铲状电极的出现可以在必要时改用汽化止血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汽化术(TVBT),能减少出血和降低膀胱穿孔的发生率[5]。当然TVBT易致层次不清,创面愈合延迟脱痂后易继发出血感染,且输尿管口处应用受限等。

    3.2  膀胱穿孔的防治  (1)膀胱保持半充盈状态(100~200ml)使膀胱壁保持一定的厚度。(2)膀胱视野不清时不要盲目止凝,以免造成膀胱穿孔。(3)膀胱侧壁易于发生闭孔神经反射,可先行闭孔神经阻滞,阻滞3~5min后方始手术,大大减少了神经反射及穿孔。(4)使用小功率多次电凝刺激法,可使神经肌肉因多次放电而产生疲劳,而后才进行电切术,此时多已无强烈的易致穿孔的闭孔神经反射。(5)在易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的膀胱侧壁处的肿瘤,可利用快速点踏开关的办法,达到快速短距离切割的目的,使每单次所切肿瘤基底组织及膀胱壁快而短,即使有闭孔神经反射,也不易造成膀胱壁穿孔。

    3.3  TURBT术后行膀胱内灌注能降低复发率  近年来表浅膀胱癌膀胱内灌注疗法最大的进展是化疗药物的术后单次灌注疗法,而不必做长期灌注,目前认为TURBT术后立即行化疗药物单次灌注可防止TURBT过程中的癌细胞种植,使复发率减少50%[3]。

    3.4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必须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但不能耐受该手术或不愿而接受TURBT治疗的患者(T3~4 期),TURBT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带来的高风险性,使患者在生存期可保留膀胱功能,生活质量获得最大限度地提高。肿瘤复发后,可反复多次行TURBT。

    3.5  对于合并前列腺增生(BPH)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7URP)  临床研究发现BPH致尿路梗阻是膀胱癌发生及恶性程度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6]。老年前列腺患者因残余尿增多合并膀胱炎,是膀胱癌变的诱因,在电切肿瘤时可同时电切良性增生前列腺,解除梗阻及残余尿,降低复发风险因素,不增加种植转移的风险[7]。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首选,对于T3~4期不能耐受膀胱全切的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治愈疾病或减轻症状的姑息疗法。对于合并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可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参考文献】

    1 姚庆祥,马腾骧,张祖诏,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附250例报告).中国内镜杂志,1996,2(4):23-24.

    2 陈梓甫.表浅膀胱癌的诊断与治疗.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3,18(5):257-258.

    3 Metts MC,Metts JC,Milito SJ,et a1.Bladder cancer:a review of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 Natl Med Assoc,2000,92:285-294.

    4 Holzbeierlein JM,Smith JA.Surgical management of nortinvasive bladder cancer(stages TA/T1 /CIS).J Urol Clin North Am,2000,27:8.

    5 王伟明,叶敏,陈建华,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汽化术.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2,17(9):461-462.

膀胱肿瘤范文4

[关键词] 羟喜树碱;膀胱肿瘤;并发症;膀胱灌注

[中图分类号] R73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1(c)-063-02

羟喜树碱是从珙桐科植物中提取的微量生物碱,是纯天然植物类抗癌药物。喜树碱的衍生物羟喜树碱明显减低了喜树碱的毒副作用。羟喜树碱抗癌机制是抑制DNA拓扑异构酶Ⅰ,使癌细胞DNA链损伤、断裂,从而控制DNA复制、转录,最终导致癌细胞死亡[1]。本院2004年7月~2007年7月对34例膀胱肿瘤术后患者应用羟喜树碱膀胱内灌注,治疗1~2年以上,经随访观察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34例患者术前均经膀胱镜检查及活检确诊为膀胱肿瘤,所有患者术后病理活检均为移行上皮细胞癌,均为初发,其中男27例,女7例;年龄38~71(51.13±12.24)岁。单个肿瘤30例,多发肿瘤4例,病理分级:Ⅰ级14例,Ⅱ级17例,Ⅲ级3例。临床分期:Ta期4例,T1期16例,T2期14例;同时与未羟喜树碱膀胱灌注患者34例对比;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1.2 治疗方法

患者术后置三腔Foley导尿管,手术后立即用羟喜树碱20 mg+生理盐水40 ml灌注入膀胱浸泡半小时后放出。术后1周开始行常规膀胱灌注,灌注前排空尿液,每次羟喜树碱20 mg+生理盐水40 ml经导尿管做膀胱灌注,保留2 h以上。灌注后患者卧床休息,采用仰、俯、左侧、右侧卧位,每15 min更换1次,使药液均匀分布在整个膀胱黏膜上,疗程为每周1次,连续8次后,改为2周1次,连续8次。以后每月1次,连续用药3年。在治疗中详细观察患者的局部和全身反应,于第3个月第6个月,1,1.5,2,3,4,5年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尿脱落细胞及膀胱尿道镜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

2 结果

治疗组34例,随访3个月~5年;随访期间膀胱肿瘤2年内复发3例,复发率为8.82%(P

3讨论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并具有高复发性的恶性肿癌,70%~80%为浅表性膀胱癌。尽管大多数膀胱肿癌可经手术切除或经尿道电切术而治愈,但有50%~70% 的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易复发,其中30%~40% 的复发病例伴有恶性程度增加或浸润能力增强[2]。术后,行膀胱内药物灌注化疗是预防其复发的有效手段,因此选择一种有效而安全的灌注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羟喜树碱是我国天然特有的珙桐科旱莲属植物喜树中提取分离的左旋微量生物碱,抑杀处于增殖期的肿瘤细胞,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DNA合成期(即S期),并对G2期及M期边界有延缓作用。通过抑制DNA拓扑异构酶Ⅰ而阻碍DNA合成,使DNA链断裂,阻断DNA合成,干扰细胞分裂周期以及使染色体DNA断裂、降解等反应,在机体多种调控蛋白协同作用下,最终导致肿瘤细胞死亡。最新研究表明[3],羟喜树碱可抑制肿瘤细胞癌基因的表达及诱导细胞凋亡。有研究表明,羟喜树碱在50 μg/ml质量浓度下,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W-1990细胞20 h后,肿瘤细胞有明显的凋亡现象发生,主要以早、中期的表现为主,凋亡率为13.2%和15.3%(流式细胞术与TUNEL检测结果);在100 μg/ml质量浓度下,细胞凋亡率为26.1%和28.4%,此时的形态学变化主要以凋亡晚期表现为主。提示羟喜树碱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其凋亡有关; 骨髓抑制是其最常见的毒性,表现为白细胞下降,对红细胞及血小板无明显影响,尚有胃肠道反应,偶见泌尿系统毒性,包括尿频和轻度蛋白尿,与环磷酰胺、尼莫司汀、多柔比星、顺铂、依托泊苷、氟尿嘧啶并用可增强抗癌作用。联合用药时可适当减量,以在增强疗效同时减少、减轻不良;目前已经广泛运用于原发性肝癌、胃癌、头颈部癌 、膀胱癌及直肠癌;骨髓抑制是最常见的毒性,表现为白细胞下降,对红细胞及血小板无明显影响,尚有胃肠道反应,偶见泌尿系统毒性,包括尿频和轻度蛋白尿等[1~3]。

对我院34例膀胱肿瘤术后患者应用羟喜树碱膀胱内灌注治疗,治疗1~2年以上,通过随访观察,膀胱肿瘤2年内复发3例,复发率为8.82%,3年复发5例,复发率为14.71%;复发患者中3例为多发性肿瘤,5例为单发小肿瘤、未发生远端器官转移;治疗中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虽然所有病例均出现灌注后轻度尿频、尿急、尿痛,但数天症状消失,无过敏症状出现,未出现明显肉眼血尿和严重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复发率明显降低;羟喜树碱的分子量为364 34,不易被膀胱黏膜吸收,一般不会引起骨髓抑制、贫血、肝和肾功能损害等全身性化疗反应,疗效较好且副作用少而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膀胱局部抗肿瘤化疗药物,有效降低膀胱肿瘤的复发率。

[参考文献]

[1]夏溟,藏美孚.10-羟基喜树碱对人膀胱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1998,2:154-155.

[2]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975.

[3]Amling CL.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J].Curt Probl Cancer,2001,25(4):219.

膀胱肿瘤范文5

【关键词】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研究 ;膀胱部分切除术

膀胱肿瘤目前是临床上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发病率一直处在比较高的位置,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膀胱肿瘤发病率也是逐年上升[1]。尤其是男性,更加容易发病。现在临床上治疗膀胱肿瘤的具体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化疗保守治疗,但是对于身体能耐受,并且疾病处在中早期的患者还是建议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有膀胱部分切除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2]。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是其中手术疗效好,创伤小的一种,目前也成为医护人员的首选治疗方法[3]。本文旨在研究讨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在临床上具有的疗效和应用,对比传统的膀胱部分切除术具有什么样的优势来做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是从2009年4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44例,,其中男性为34例,女性10例,年龄为47~68岁,平均年龄为55岁。44例膀胱肿瘤患者均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且无局部和远处转移发生。

1.2 方法

44例膀胱肿瘤患者中28例行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另16例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将28例行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患者设置为实验组,16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在手术开始前,所有患者都经过CT,MRI和膀胱镜的检查确诊是膀胱肿瘤无误。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统计所得数据,整理分析,P

2 结果

采用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短于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留置导尿管时间均短于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现将具体数据制成表1。

由表1可知 实验组各因素均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膀胱肿瘤一直是困扰中年人的常见泌尿系统肿瘤,并且以男性居多。膀胱肿瘤的发病不仅对病人身体的折磨,同时也是对患者经济能力的考验。同时膀胱肿瘤具有复发特点,尽管手术过程很成功,并且也切除了所有的病变组织,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患者容易复发,具体的原因现在临床上还没有一个具体的结论[4-6],可能和患者的生活习惯,居住环境有关。现在临床上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有放化疗治疗,手术治疗[7]。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法有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等,由于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治疗效果满意的优点,因此现在临床上普通采用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来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由上述表1得知,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是32.4±3.7分钟,术中出血量43.6±7.8ml,留置导尿管的时间1.6±0.4天;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66.9±5.6,术中出血量89.3±10.3ml,留置导尿管时间4.1±1.2天,可见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对比膀胱部分切除术在各方面具有很明显的优势,手术时间段,术中出血量少,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少,另外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患者1年后随访调查发现复发率为26.3%,而膀胱部分切除术的复发率是48.2%。尽管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不能杜绝膀胱肿瘤手术后复发率,但是相比较膀胱部分切除术已经大大降低了术后复发率。在选择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作为患者治疗方法是,在手术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动作缓慢轻柔,因为手术及其容易损失患者的尿道,并且出现膀胱穿孔的情况,膀胱穿孔是很严重的并发症[8-10],因此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现这类情况的发生,防止不必要的纠纷。手术中要对患者膀胱的每一个肿瘤都切除干净,彻底止血后才可以进行下一个肿瘤部位的处理,防止出现遗漏情况。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使用吡柔吡星膀胱灌注,每周1~2次,可以很有效的防止肿瘤细胞的遗留和种植,降低术后复发率[11]。

综上所述,采用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的优点,因此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林成楚,李毅,牟靖清等.经尿道2μm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2,04(3):141-143.

[2]李永光,刘庆.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2010,37(20):1173-1175.

[3]陈学建,夏振和,陈茂章等.四种化疗药物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复发的成本-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9):2188-2190.

[4]毛康军,何王宇,万飞熊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联合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8):1399-1400.

[5]王荣江,赵红星,邵四海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髂内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膀胱癌[J].中国医药,2007,2(2):101-103.

[6]李际桐,李守新,高琳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94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1,16(2):57-58.

[7]卓文利,陆晓哲,王安喜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联合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6):2015-2017.

[8]田子农,温端改,浦金贤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动脉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8,31(6):4-6.

[9]龚同欣,王宜林,田凯等.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TVBt术比较[J].中国内镜杂志,2003,9(11):70-71.

[10]陈治军,陈红,田玉科等.帕瑞昔布钠用于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手术后镇痛50例[J].医药导报,2012,31(9):1142-1144.

膀胱肿瘤范文6

【关键词】无症状;膀胱肿瘤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091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122-02

从医学角度分析,在临床治疗上将无症状膀胱肿瘤规定为无血尿、无尿路刺激症状、无尿路梗阻等症状。无症状膀胱肿瘤具有很强大隐藏性,只有在接受相关的检查时才会观察到这一症状。医疗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B超、CT等现代影像学在医疗技术上的进步,不断提高了人们的健康认知,这也使得无症状膀胱肿瘤患者的检出率不断提升[1]。现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我院收治的无症状膀胱肿瘤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报导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计18例,均为2008年1月至2010年我院收治的无症状膀胱肿瘤患者。男11例,女7例,年龄26~72岁,平均47.9±2.4岁。其中,12例为B超发现,2例因其他疾病行CT检查发现,后经均行膀胱镜检查证实。1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发现。3例为膀胱镜下逆行肾盂造影、置放或拔双J管发现,所有患者均无血尿病史,膀胱镜检查前尿常规检查镜下血尿5例。肿瘤数目:18例患者中共有肿瘤22枚,单发肿瘤15例,多发3例。肿瘤大小:直径3~mm,平均mm。肿瘤形态:状16例,团块状或结节状2例。肿瘤位置:两侧壁10例,前壁1例,输尿管口外上方4例,膀胱颈口1例,三角区2例。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17例,TURBt+TURP1例。术后采用丝裂霉素16mg或吡柔比星30mg膀胱灌注治疗,每周1次,共8次,此后改为每月1次,最短灌注10月。

1.3 随访:术后3个月进行第一次膀胱镜检查,以后每6个月进行1次膀胱镜复查,无复发者每年1次,随访6~90个月,平均56个月。

1.4 统计学分析:采集的资料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数据采用x2检验。

2.结果

术后病理:根据WHO1973分级,移行细胞癌16例,内翻性状瘤1例,状瘤1例,G115例,G22例,G31例;病理分期:TNM分期,Ta13例,T15例。随访所有患者均存活。术后1~2年内膀胱癌复发2例(11.11%),其余病例随访期间未见复发。

3.讨论

无症状膀胱肿瘤常为病变早期,该症状发生时人体不会出现典型症状及表现,使得患者难以感觉到此症状。膀胱镜是当前临床诊断的主要检查手段,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膀胱镜检查是侵入性检查,能够造成感染、出血、尿道损伤等不同的并发症,这也使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很少选择此种检查方式[2]。而B超诊断技术的运用使得无症状膀胱肿瘤的诊断工作变得更加轻松,且检查结果具有很高的准确性,能够运用于膀胱肿瘤的早期诊断、术后随访、健康体检的主要方式。医学临床资料显示,利用B超检查诊断膀胱肿瘤的准确率达94%[3]。本次资料中,12例患者为B超所发现。18例患者均接受了B超检查,16例观察到膀胱内肿物,敏感性达94.44%,最小肿瘤的直径只有5mm。若实施CT扫描就不能对肿瘤基底部准确地定位,在判断肿瘤的深度、范围时就难以下手。而螺旋CT的特点在于空间、密度的分辨率较高,运用于患者的早期诊断具体较高的准确性,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考虑到操作难度大、检查费用高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普遍使用。本次研究中,4例在行膀胱镜检查中观察到了镜下血尿,比例为22.22%。发生镜下血尿常常在肉眼血尿之前,通常属于病变早期。无症状膀胱肿瘤的细胞具有良好的分化作用,医学资料中的分级通常是G1~G2,病理分期通常为T1~T2。本次研究中,患者的肿瘤恶性程度较低,均为Ta-T1。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其病理结论显示仅1例为移行细胞癌G3级。学者们研究后得出"膀胱偶发肿瘤中有移行细胞癌G3级病例,且有鳞癌、腺癌等病理类型"。这表明,如果偶然观察到膀胱癌,未必就是分化程度良好的膀胱癌,也有可能存在于肌层浸润或远处转移。

对于无症状膀胱肿瘤而言,其分期时间较早,且常常是单发肿瘤,TURBt是其治疗的常用方式。本组研究中,17例采取TURBt,1例采取TURBt+TURP。研究结果显示,有10%~15%的浅表性膀胱癌能够转变成浸润性。医学上未将无症状膀胱肿瘤划定为膀胱肿瘤的一种,而是作为膀胱肿瘤未出现前临床表现的一个发展阶段,其自然转归肯定是膀胱的转移、浸润[4]。故而,在临床治疗时需尽早采用TURBt配合膀胱灌注化疗药物,若患者的浸润肌层过深者,应该采取膀胱部分切除术实现彻底地治疗。本次研究中出现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肿瘤共1例,均属于同次手术。患者先接受膀胱肿瘤电切术,当完全止血后再用吡柔比星液膀胱灌注后实施前列腺电切术,手术结束后患者应积极接受常规膀胱灌注化疗。内翻性状瘤,个别能够导致病情的恶变。状瘤的复发几率较大,通常5年内的复发率为达60%[5],且一些患者的复发速度很极快,这就造成了肿瘤的恶性度、范围不断增加,产生了肌层浸润。所以对于患者,应该积极采取方式进行治疗处理,避免病情的不断恶化。

参考文献

[1] 顾文勇.膀胱肿瘤的B型超声诊断(附120例分析)[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4,(14)3:421.

[2] 王林辉,徐洪,孙颖浩,等.偶发膀胱癌的诊治体会[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12):762.

[3] 张世林,叶定伟,媲旭东,等.膀胱偶发肿瘤的诊断与治疗[J].中罔癌症杂志,2007,17(3):25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