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电解质范例6篇

非电解质范文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

1、电解质都是以离子键或极性共价键结合的物质。化合物在溶解于水中或受热状态下能够解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某些共价化合物也能在水溶液中导电,但也存在固体电解质,其导电性来源于晶格中离子的迁移。

2、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以共价键结合的化合物。除羧酸及其盐类、酚、胺等外,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这一概念是相对于电解质而言的。非电解质是以典型的共价键结合的化合物,它们在水溶液中不发生电离反应。

非电解质范文2

【关键词】高中化学 电解质 非电解质 自由移动 离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2.148

高中化学中“电解质”这一考点在高中课程中占据重要位置;目前,绝大多数学生反映电解质概念难记、易混。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融入一些相关高考题来进行讲解,加大了学生理解的难度,使部分学生电解质相关概念的学习又增添了难度;除此之外,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仍然存在于电解质相关概念的教学中。虽然教师明白其弊端,但是教学中,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教师仍然选择此教学方法。

电解质相关概念较为抽象,它不是宏观事物,而是微观事物,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死记硬背,无法深刻理解。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电解质不那么枯燥抽象,结合书中电解质的定义,用导电性实验引出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并用导电性实验的结果来判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这使得“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与’能否导电”混为一谈;加之,教材上电解质的定义为“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有的人素有望文生义的潜质,这种固有的特质有时甚至会导致顽固的思维定势,像“物质的量”很容易理解为:“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等。与电解质、非电解质相关的概念中,还有“导电”“电离”、“通电”“电解”等,都少不了一个“电”字,因此学生在没有理解相互关系时很容易将这些概念混淆或等同起来。

初学电解质部分,许多同学易得出错误的结论:“电解质溶液通电后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某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该物质一定是电解质”。为什么每届学生在学电解质时,大部分学生都会不约而同的得出这样些错误的结论呢?如何帮助学生真正建立起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又如何在教学中减少学生混乱的认知呢?

一、重新确立电解质定义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能否电离,所以有人就直接用电离来定义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能电离的化合物叫作电解质,不能电离的化合物叫作非电解质。这样,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定义简洁了,也突出了本质特征。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好事。人们常说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本质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所在,万变不离其宗。但这样定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给学生们的是除了抽象还是抽象。学生们又会纠结于什么是电离?我们怎么知道它电不电离?加之,电离的概念在字面上会与导电产生无形的联系,甚至有学生会认为电离的条件是通电,通电后电解质才能电离出离子。更有甚者以为通电后物质才会出现熔融状态。在有些大学的无机化学或分析化学教材中已将“电离”改为“解离”或“离解”。汉语词典对“离解”的解释为:离子、原子、原子团或较简单的分子,如盐酸分解成氢离子和氯离子。碳酸氢钠分解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一般认为:解离是指化合物或分子溶剂中释放出离子的过程。由此可见,“离解”比起我们现有的“电离”有更宽泛的范畴,而“解离”与“电离”在意义上基本相当,“电离”或“解离”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离解”(离子化的离解,或分解成离子)。若用“解离”来定义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就有:能解离的化合物叫电解质,不能解离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把“电离”和通电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上认识解离的条件:溶于水(酸、碱、盐)或熔化状态(碱和盐)。解离的过程:产生能自由移动的离子,当外加电场(通电)的条件下自由离子发生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导电,这样就理清了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结合书上的定义和前面的分析,把电解质定义改为:“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自身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且不是更好,把电解质的本质和性质特征都揉进定义。同时也避免了某物质的水溶能导电该物质一定是电解质的误区。

二、重新定位导电性实验

中学化学教材将导电性实验默认为讲解电解质的法宝,字里行间透露的是“能否导电”,导电与否成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唯一判据。而事实上,导电与否只是一个引子,引人思考溶液中是否存在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是一个激起认知冲突的情景因素。基于此,借助多媒体手段使解离具体化、形象化。在做实验时,最好做这样一组对照实验,低电压下蒸馏水不导电,高电压下蒸馏水能导电,讲清楚缘由后。再在低压下蒸馏水不导电的实验中补充一个实验步骤,加入一种电解质(如NaCl),灯泡亮了,说明氯化钠自身在水分子作用下先解离出了钠离子和氯离子,通电后自由移动的钠离子、氯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体现为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排除“蒸馏水不能导电”错误观点,同时顺便讲到水是电解质,也能自身解离出H+和OH-,只是当电压低时,体现为几乎不导电。讲到这要点明电解质在没有通入电流之前,离子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在通入电流后,离子作定向的运动。

三、列举与以下知识点相关的具体事例进行巩固训练

1.在受水分子作用或受热熔化时,化合物本身直接解离出自由移动离子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

2.电解质导电是有条件的,即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离子化合物一般在这两个条件下能导电,属于共价化合物的电解质只能在水溶液里导电。能够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例:氯化银和硫酸钡的水溶液都不导电,所以它们都不是电解质吗?答:氯化银和硫酸钡的水溶液都不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太小。然而溶解在水中的那部分是可以解离出离子的。电解质关键是看在一定条件下能否解离出阴、阳离子,导电只是一种判断的方法。如果设法让它们变成熔化状态,氯化银和硫酸钡是可以导电的,因而它们是电解质。

3.电解质与电解质溶液要区分开,电解质是纯净物,电解质溶液是混合物。

4.电解质和导电没有必然联系,固体的电解质不导电是因为没有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受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影响,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离子浓度的大小受电解质的强弱和溶液浓度等决定,所以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不一定强。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化学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必将伴随着学科特有的实践性和实验性,在课堂上传递着知识能量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何自航.高中化学教科书实验难度的国际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12.

非电解质范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2、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培养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4、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教学难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电离的本质。

教学方法:设疑、实验、讨论、讲解相结合

教学过程:

[引言]前面我们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知道: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以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即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反应。

[板书]

第二节

离子反应

[提问]下列物质中哪些能导电?为什么能导电?

盐酸、NaOH溶液、NaCl固体、石墨、蔗糖溶液、酒精溶液、K2SO4溶液、Cu。

[小结]

石墨、铜能导电,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

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能导电,因为它们的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

[追问]在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是怎样产生的?可通过什么方法证明溶液中存在离子?

[小结]

电离产生,其过程可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

可通过溶液导电性来检验。

[思考]物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电离呢?

[板书]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讲解]电解质、非电解质是根据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导电对化合物的一种分类。

[讨论]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

Cu、NaCl固体、NaOH固体、K2SO4溶液、CO2、蔗糖、NaCl溶液、H2O、酒精。

[小结]应注意以下几点:

电解质应是化合物。而Cu则是单质,K2SO4与NaCl溶液都是混合物。

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而CO2能导电是因CO2与H2O反应生成了H2CO3,H2CO3能够电离而非CO2本身电离。所以CO2不是电解质。

酸、碱、盐、水是电解质,蔗糖、酒精为非电解质。

注意点:

(1)溶于水或熔化状态;注意:“或”字

(2)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两各条件只需满足其中之一,溶于水不是指和水反应;

(3)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对于不是化合物的物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设问]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

[演示实验1-1]观察:五种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是否相同?并分析结果。

(结果: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的导电能力不相同)

[讲述]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决定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而当溶液体积、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都相同的情况下,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导电能力强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能力弱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比较以上五种溶液,显然,在CH3COOH、NH3·H2O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离子数目较少。

[设问]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电解质的电离程度)

[板书]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阅读]课本第14页。

[图示]NaCl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情况。

[板书]

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NaCl、NaOH等(写出电离方程式)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一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NH3·H2O、CH3COOH等。

3.强、弱电解质的区别。(讨论后填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电离程度

完全

部分

溶液里粒子

水合离子

分子、水合离子

同条件下导电性

物质类别

强碱、强酸、大多数盐

弱碱、弱酸、水

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某此共价化合物

某些共价化合物

[讨论]BaSO4、CaCO3、AgCl等难溶于水的盐是否属电解质?CH3COOH易溶,是否属强电解质?

[小结]BaSO4、CaCO3、AgCl虽然难溶,但溶解的极少部分却是完全电离,所以它们为强电解质H3COOH体易溶于水,但它却不能完全电离,所以属弱电解质。因此,电解质的强弱跟其溶解度无必然联系,本质区别在于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

[思考]利用溶液导电性装置进行实验,向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加以解释,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

[分析]随着Ba(OH)2溶液的逐滴加入,灯泡将会由亮

渐暗

熄灭

渐亮

反应为:Ba(OH)2+H2SO4

==

BaSO4+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离子浓度将会怎样变化呢?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NaCl、NaOH等。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一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NH3·H2O、CH3COOH等。

3.强弱电解质的区别。

[探讨]弱电解质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如何表示?

[总结]

强酸:如HCl、H2SO4、HNO3

强电解质

强碱:如KOH、NaOH、Ba(OH)2

电解质

(全部电离)

大多数盐:如:NaCl、AgNO3

弱酸:如H2S、H2SO3、CH3COOH

弱电解质

弱碱:如NH3

H2O、Cu(OH)2

(部分电离)

水:H2O

[布置作业]

非电解质范文4

第二节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离子反应》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之一。教材涉及:①初中化学有关酸、碱、盐的概念及电离知识。②高一化学③高二化学。④高三化学第一章化学平衡原理知识同时它又是学习电离度知识、弱电解质在离子反应中的表现、离子共存、水的离子积、盐类水解、电解等知识的关键。因此,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本教材主要包括四部分:①通过对初中已有的酸、碱、盐电离知识,导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②实验感性认识: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同浓度、同体积的不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同,并据此导出不同的电解质在溶液里电离程度不相同、得出强、弱电解质的概念。③利用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结构知识,分析电解质的电离情况,加深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的理解。

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中化学已经了解了氯化钠溶液可以导电,蔗糖溶液不导电,但是对于溶液导电的本质以及还有哪些物质能导电并不是很清楚,高一学生基础能力参差不齐,但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逻辑、本节课又比较抽象,应采用实验、微观动画展示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教学难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教学方法:设疑、实验、讨论、讲解相结合

教学过程:

[引言]上节课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是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进行分类的,化学反应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即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反应。

[板书] 第二节 离子反应

[提问]下列物质中哪些能导电?为什么能导电?

盐酸、NaOH溶液、NaCl固体、石墨、蔗糖溶液、酒精溶液、K2SO4溶液、Cu。

[小结]①石墨、铜能导电,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

②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能导电,因为它们的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

[追问]在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是怎样产生的?可通过什么方法证明溶液中存在离子?

[小结]①电离产生,其过程可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

②可通过溶液导电性来检验。

[思考]物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电离呢?

[板书]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讲解]电解质、非电解质是根据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导电对化合物的一种分类。

[讨论]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

Cu、NaCl固体、NaOH固体、K2SO4溶液、CO2、蔗糖、NaCl溶液、H2O、酒精。

[小结]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电解质应是化合物。而Cu则是单质,K2SO4与NaCl溶液都是混合物。

②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而CO2能导电是因CO2与H2O反应生成了H2CO3,H2CO3能够电离而非CO2本身电离。所以CO2不是电解质。

③酸、碱、盐、水是电解质,蔗糖、酒精为非电解质。

注意点

⑴溶于水或熔化状态;注意:“或”字

⑵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两各条件只需满足其中之一,溶于水不是指和水反应;

⑶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对于不是化合物的物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设问]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

[演示实验]观察:五种电解质溶液CH3COOH、NH3·H2O、NaOH、NaCl、H2SO4的导电性是否相同?并分析结果。

(结果: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的导电能力不相同)

[讲述]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决定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而当溶液体积、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都相同的情况下,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导电能力强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能力弱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比较以上五种溶液,显然,在CH3COOH、NH3·H2O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离子数目较少。

[设问]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电解质的电离程度)

[板书]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阅读]

[图示]NaCl、CH3COOH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情况。

[板书]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NaCl、NaOH等(写出电离方程式)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一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NH3·H2O、CH3COOH等。

3.强弱电解质的区别。

(讨论后填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电离程度

完全

部分

溶液里粒子

水合离子

分子、水合离子

同条件下导电性

物质类别

强碱、强酸、大多数盐

弱碱、弱酸、水

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某此共价化合物

某些共价化合物

[讨论]BaSO4、CaCO3、AgCl等难溶于水的盐是否属电解质?CH3COOH易溶,是否属强电解质?[小结]BaSO4、CaCO3、AgCl虽然难溶,但溶解的极少部分却是完全电离,所以它们为强电解质H3COOH体易溶于水,但它却不能完全电离,所以属弱电解质。因此,电解质的强弱跟其溶解度无必然联系,本质区别在于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

[思考]利用溶液导电性装置进行实验,向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加以解释,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

[分析]随着Ba(OH)2溶液的逐滴加入,灯泡将会由亮渐暗 熄灭 渐亮

反应为:Ba(OH)2+H2SO4=====BaSO4+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离子浓度将会怎样变化呢?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NaCl、NaOH等。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一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NH3·H2O、CH3COOH等。

3.强弱电解质的区别。

[探讨]弱电解质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如何表示?

[总结]强酸:如HCl、H2SO4、HNO3

强电解质强碱:如KOH、NaOH、Ba(OH)2

电(全部电离) 大多数盐:如:NaCl、AgNO3

解弱电解质弱酸:如H2S、H2SO3、CH3COOH

质(部分电离) 弱碱:如NH3•H2O、Cu(OH)2

水:H2O

课后作业

1. 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A. MgCl2晶体B. NaCl 溶液 C. 液态氯化氢D. 熔融的KOH

2. 下面关于电解质电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CaCO3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其导电能力很弱,所以CaCO3是弱电解质

B. CaCO3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CaCO3全部电离,所以CaCO3是强电解质

C. 氯气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

D. 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水是非电解质

3. 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

A. 石墨棒B. 盐酸溶液C. 熔融的氢氧化钠D. 固体氯化钾

非电解质范文5

题组一 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

1.能说明元素X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强于元素Y原子的得电子能力的事实是)。

A.元素周期表中元素X位于元素Y的上一周期

B.元素X的含氧酸的酸性强于元素Y的含氧酸的酸性

C.分别加热H2X、HY至500 ,只有HY发生分解

D.元素X与Y同主族,相同温度时其单质与铜反应分别生成Cu2X和CuY

解析 原子的得电子能力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非金属性强弱可通过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氢化物的稳定性、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比较,C正确。A选项中没有强调同一主族,B选项中的含氧酸没有强调价态,D选项中X单质将Cu氧化为+1价,Y单质将Cu氧化为+2价,则Y的非金属性强于X。

答案 C

2.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A.Na、Mg、Al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B.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C.HClO4、H2SO4、H3PO4的酸性依次减弱

D.Li、Na、K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依次增大

解析 Cl、Br、I是卤族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也依次减弱。

答案 B

3.2014·上海化学,6)今年是门捷列夫诞辰180周年。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只有)。

A.碱性:KOH>NaOH B.相对原子质量:ArH2SO4 D.元素的金属性:Mg>Al

解析 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Cl、S元素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HClO4>H2SO4,元素的金属性:Mg>Al,C、D能解释;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KOH>NaOH,A能解释;因Ar、K相对原子质量测量标准不同,相对原子质量Ar>K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

答案 B

4.2014·揭阳质检,23)图中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双选))。

A.Y、R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及其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B.简单离子的半径:X>Z>M

C.由X与N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能与任何酸反应,但能与强碱反应

D.Z单质不能从M与R元素构成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M

解析 A项,Y为F,R为Cl,F的气态氢化物为弱酸,且没有价氧化物的水化物;B项,X、Z、M分别为O、Na、Al,三者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O2->Na+>Al3+;C项,X、N分别为O、Si,形成的化合物SiO2能与氢氟酸反应;D项,Z为Na,M为Al,R为Cl,Na加入AlCl3溶液中,先与水发生反应,不能置换出Al。

答案 AC

题组二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5.2014·广州一模,22)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其中甲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双选))。

甲 乙 丙 丁 A.甲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A族

B.原子半径:甲>乙

C.单质的氧化性:丙>乙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丁>丙>乙

解析 A项,甲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可知甲为N,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VA族;B项,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甲>乙;C项,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单质的氧化性:乙>丙;D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稳定,所以O>Cl>S

答案 AB

6.短周期元素X、Y、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Y在同一周期,X+、Z-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同主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

B.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

C.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Y-

D.同周期元素中Y的价含氧酸的酸性

解析 本题通过元素推断考查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根据X+、Z-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得出X、Z分别为Na、F,结合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得出Y为Cl,卤素中F的非金属性,其对应的氢化物最稳定,A正确;从左至右,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第3周期中Na的金属性,B正确;离子半径应该是Cl->Na+,C错误;第3周期中Cl的非金属性,其价含氧酸的酸性,D正确。

答案 C

————————[失分防范]—————————1)比较物质非金属性强弱时,应根据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进行比较,而不是根据非金属元素对应氢化物酸性的强弱进行比较。

2)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B族,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在第A族。

3)并非所有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分子间都存在氢键,常见的只有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如N、O、F的氢化物分子间可形成氢键。

非电解质范文6

高一阶段,是打基础阶段,是将来决战高考取胜的关键阶段,今早进入角色,安排好自己学习和生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化学的知识点2021,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一化学的知识点1一、物质的分类

1、常见的物质分类法是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2、混合物按分散系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中间大小分散质直径大小为1nm—100nm之间,这种分散系处于介稳状态,胶粒带电荷是该分散系较稳定的主要原因。

3、浊液用静置观察法先鉴别出来,溶液和胶体用丁达尔现象鉴别。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4、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用半透膜可以分离提纯出胶体,这种方法叫做渗析。

5、在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溶液。

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阴极移动,从而该极颜色变深,另一极颜色变浅,这种现象叫做电泳。

二、离子反应

1、常见的电解质指酸、碱、盐、水和金属氧化物,它们在溶于水或熔融时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可以导电。

2、非电解质指电解质以外的化合物(如非金属氧化物,氮化物、有机物等);

单质和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有电解质参与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4、强酸(HCl、H2SO4、HNO3)、强碱(NaOH、KOH、Ba(OH)2)和大多数盐(NaCl、BaSO4、Na2CO3、NaHSO4)溶于水都完全电离,所以电离方程式中间用“==”。

5、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基础上可以把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写成离子方程式,其他不能写成离子形式。

6、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是至少有沉淀、气体和水之一生成。

7、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主要含

①符合事实

②满足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

③拆分正确(强酸、强碱、可溶盐可拆)

④配比正确(量的多少比例不同)。

8、常见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①发生复分解反应(沉淀、气体、水或难电离的酸或碱生成)

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O4-、ClO-、H++NO3-、Fe3+与S2-、HS-、SO32-、Fe2+、I-)

③络合反应(Fe3+、Fe2+与SCN-)

④注意隐含条件的限制(颜色、酸碱性等)。

三、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化合价的升降。

2、失去电子(偏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还原剂;

升价后生成氧化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偏向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是氧化剂;降价后生成还原产物,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3、常见氧化剂有:Cl2、O2、浓H2SO4、HNO3、KMnO4(H+)、H2O2、ClO-、FeCl3等,

常见还原剂有:Al、Zn、Fe;C、H2、CO、SO2、H2S;SO32-、S2-、I-、Fe2+等

4、氧化还原强弱判断法

①知反应方向就知道“一组强弱”

②金属或非金属单质越活泼对应的离子越不活泼(即金属离子氧化性越弱、非金属离子还原性越弱)

③浓度、温度、氧化或还原程度等也可以判断(越容易氧化或还原则对应能力越强)。

高一化学的知识点21、概念

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立,由原平衡状态向新化学平衡状态的转化过程,称为化学平衡的移动。

2、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1)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不发生平衡移动。

(3)v正

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4、“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条件

原平衡体系

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

②恒温、恒压条件

原平衡体系

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同倍数减小

5、勒夏特列原理

定义: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C、P或T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原理适用的范围:已达平衡的体系、所有的平衡状态(如溶解平衡、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和只限于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

勒夏特列原理中“减弱这种改变”的解释:外界条件改变使平衡发生移动的结果,是减弱对这种条件的改变,而不是抵消这种改变,也就是说:外界因素对平衡体系的影响占主要方面。

高一化学的知识点31.阿伏加德罗常数NA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物理量,单位是mol1,而不是纯数。

不能误认为NA就是6.02×1023。

例如:1molO2中约含有个6.02×10氧分子

242molC中约含有1.204×10个碳原子

231molH2SO4中约含有6.02×10硫酸分子

23+23-1.5molNaOH中约含有9.03×10个Na和9.03×10个OH;

23nmol某微粒集合体中所含微粒数约为n×6.02×10。

由以上举例可以得知: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以及微粒数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式?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如果用n表示物质的量,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N表示微粒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N=n·NA,由此可以推知n=N/NANA=N/n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向容量瓶中注入液体时,应沿玻璃棒注入,以防液体溅至瓶外。

(2)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溶质,溶液注入容量瓶前要恢复到室温。

(3)容量瓶上只有一个刻度线,读数时要使视线、容量瓶刻度线与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切。

(4)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过刻度线或转移液体时溶液洒到容量瓶外,均应重新配制。

(5)定容后再盖上容量瓶塞摇匀后出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能再加蒸馏水。

(6)称量NaOH等易潮解和强腐蚀性的药品,不能放在纸上称量,应放在小烧杯里称量。若稀释浓H2SO4,需在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再缓缓加入浓H2SO4,并用玻璃棒搅拌。

高一化学的知识点4一、重点聚集

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

2.离子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

4.分散系胶体

二、知识网络

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

(1)物质的分类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可以是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我们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分类常用的方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化学变化的分类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①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③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2.电解质和离子反应

(1)电解质的相关概念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②电离: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③酸、碱、盐是常见的电解质

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电解质;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电解质;盐电离时产生的离子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或铵根离子。

(2)离子反应

①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

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生成、有气体生成和有水生成。只要具备这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

③在溶液中参加反应的离子间发生电子转移的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离子方程式更能显示反应的实质。通常一个离子方程式不仅能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能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依照“写、拆、删、查”四个步骤。一个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必须能够反映化学变化的客观事实,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总数还必须相等。

3.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化学反应,它的基本特征是反应前后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2)氧化剂和还原剂

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升失氧还原剂降得还氧化剂”

(3)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必定相等,化合价升高、降低的总数也必定相等。

4.分散系、胶体的性质

(1)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2)胶体和胶体的特性

①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属于介稳体系。

②胶体的特性

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光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胶体粒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分散系的带电粒子使自身带正电荷(或负电荷),因此胶体还具有介稳性以及电泳现象。

高一化学的知识点51.物质的组成

从宏观的角度看,物质由元素组成;从微观的角度看,原子,分子,离子等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物质组成的判断依据有:

(1)根据有无固定的组成或有无固定的熔沸点可判断该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其中:油脂,高分子化合物,玻璃态物质及含有同种元素的不同同素异形体的物质均属于混合物。

(2)对于化合物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离子晶体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分子晶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原子晶体是由原子构成的。

(3)对于单质也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金属单质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分别由原子,分子构成。

2.物质的分类

(1)分类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物质分类的依据有多种,同一种物质可能分别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

(2)物质的分类依据不同,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特别是氧化物的分类是物质分类的难点,要掌握此类知识,关键是明确其分类方法。

氧化物的分类比较复杂,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为过氧化物(又称为盐型氧化物),Pb3O4和Fe3O4为混合型氧化物(一种复杂氧化物),Al2O3和ZnO为两性氧化物,Mn2O7为酸性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