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联璧范例6篇

格言联璧

格言联璧范文1

1、闻君子议论,如啜苦茗,森严之后,甘芳溢颊。—— 金缨

2、交一个读破万卷书邪士,不如交一个不识一字端人。—— 金缨

3、闻小人言语,如嚼糖霜,爽美之后,塞冰凝胸。—— 金缨

4、持身如玉洁冰清,襟袍如光风霁月。出自: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比喻人品高尚,胸怀广阔。玉洁冰清:宝玉般纯洁,冰雪般清白。光风霁月:旯?烨褵泵骶坏木跋蟆),雨雪停止。—— 金缨

5、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出自: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谓为人要光明正大、忠诚老实。—— 金缨

6、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不愧我生。出自: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 很难事事尽如人意,但求处世无愧于心。—— 金缨

7、伤心之语,毒于阴冰。()—— 金缨

8、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出自: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有道德的人时刻注意光明正大。—— 金缨

格言联璧范文2

姻缘与石缘

谈及秦文联与灵璧石之间的缘分,不得不提到他的姻缘。

1994年初,秦文联认识了一位来自灵璧石产地的女大学生。两人相恋之后,随着感情的不断升温,最终两人结为百年之好。而这也是秦文联步入灵璧石世界,与灵璧石一生结缘的先兆。

秦文联向记者回忆,那个时候的灵璧石可以说是“奇石不奇”。在农村到处都是,几乎没有专职的采石农民。当地的人们也只是在闲暇时去找石头“玩儿”,而真正的采石者、购石者恰恰是外地的好石者。

这些,秦文联都看在眼里,他觉得好奇,每当看到有外地人采挖和购买石头,他总忍不住求教一番,类似于花钱买石头做什么、如何识别好石头、这些石头有什么样的收藏价值……这类问题“络绎不绝”。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文联积累了越来越多关于灵璧石的知识。他被灵璧石应物象形、出神入化、声如青铜、余音绕梁、抚之若肤的神奇自然造化吸引住了,他像着了魔似的,疯狂地喜欢上了千奇百怪的灵璧石,并对它爱不释手。对此,家人曾表示不屑,说他这是丧志,但是秦文联并没有过多在意这些措辞,仍旧义无反顾的走上了收藏奇石之路。甚至不惜花钱买石头来收藏。

一次偶然的机会,安徽宿州的一位领导看到了他收藏的灵璧石,很是惊喜,并赞叹“这是难得一见的好东西啊!”还十分恳切的要求秦文联能够转让几块灵璧石给他。一位藏石界的行家向他透露“未来灵璧石会有巨大的增值空间,是非常好的收藏品!”这两件事给了秦文联莫大的鼓励,他决定以后只要是在时间、经济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绝对不会停止对灵璧石的收藏。

时到如今,秦文联收藏灵璧石已经有18个年头了。为了给自己所收藏的石头找一个永久的家,经过种种波折,秦文联目前正在建设一处500平米的藏馆,希望可以为他的爱石安个家。

坎坷藏石路

如今,尽管秦文联已经算得上是收藏灵璧石界的“大家”了。但是回忆往昔,在收藏灵璧石的道路上,令人难忘的事情还是有许多的。可以说他尝尽了酸甜苦辣各种滋味,有检漏的快乐、有受经济或运输条件等的限制无法拿到石头的辛酸、有与好石头失之交臂的苦涩……对秦文联而言最有警示意义的事情,是1988年4月份发生的事情。

那时已经不算收藏灵璧石“新手”的秦文联,以石会友,结识了一位资深的藏家,并在他的家里,见到了木纹石。据这位资深专家介绍,当时的木纹石在上海价格不菲,一块木纹石的价格足以在当地买一套三居室。碍于利益的诱惑,秦文联赶往木纹石的产地,一下子买下了20多块木纹石。时隔两年,当秦文联得知他购得的木纹石造型全部是人为加工的时候,他后悔莫及。这件事不仅让他终身难忘,还给了他一个警示:收藏石头不要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更养成了他日后多学、多看、谨慎出手的习惯。他觉得“收藏石头充满了佛家大智慧,要心平气和、顺其自然,讲究不急不躁、水到渠成。”

掌握7技,你也能收藏灵璧石

正是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使得秦文联在灵璧石赏玩收藏过程中探索总结出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具体表现在石种、石形神韵、质皮、石纹、色泽、声音、尺寸七个方面。

1.首先看石种。秦文联比较认可的是灵璧石七大类的划分,即磬石、彩灵璧石、透花石、皖螺石、白灵石、玉石类灵璧石、其他类灵璧石。而磬石已经成为灵璧石的典型代表,其质、色、声、纹、意、韵等已经成为灵璧石的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代表。所以磬石,特别是黑色磬石、龟纹石、其他华美纹石如蝴蝶纹、回纹、青铜器雷纹石等要优于其他六类。

2.其次看石形品神韵。灵璧石产地有此谚语“宁玩圆蛋蛋,不玩扁片片”、“宁买一石奇,不买万石俗”,说的就是石形神韵的问题。无论是古代赏石还是近、现代赏石,形总是最直观、最重要的。任何好的观赏石的最大亮点还在于“神韵”。所谓“形俱而神生”,神韵是通过形态来表现的。

3.三看质皮。“花要鲜艳,石要老”、“石头无皮,收藏别提”等表达的即是质皮的重要性。一般藏家在审视一块灵璧石时,在瞬间审定石种、石形之后,马上映入眼帘的就是石皮石质了,用行里的话说叫做看看“灰厚不厚,能不能刷出来”。灰指表皮之灰垢,能不能刷出来指的是经过刷洗处理之后能否呈现灵璧石石皮的质感和美感。有些外地石或质地并不很好的灵璧石,石农会在简单处理之后摸上一些鞋油,企图掩盖石皮的缺陷。

忌打磨石皮以求圆润光滑、忌人为打磨做古旧处理;打磨过分已经伤害石皮者弃之;过度酸洗伤及石皮者弃之;大部分藏家,尤其上海藏家认为上鞋油或染色处理石皮者以作伪论;

4.四看石纹。自然流畅,变化丰富且具艺术审美效果,纹理曲折变化与整体造型相匹配为其首要,不仅纹理单元优美,整体布局亦自然流畅为上选。石形接近,纹理优美者优先。石体表面一点点的小疙瘩被称之为“珍珠”亦即取意吉祥富贵,珍珠石这个石种也应运而生,实为磬石的一个品种。纹石一般很难出形,对于外部轮廓造型出众的纹石,即使造型难以与磬石媲美,其形成难度已远远高于同等造型磬石,因此当以珍宝视之。对于非纹石,则不需考察其纹。非纹石品种如果能够有出众的纹理,当以珍宝视之。

5.五看色泽。产地流传灵璧石赏玩谚语“红黄为贵,兰绿为奇”即红色黄色金黄色代表富贵吉祥,兰绿色灵璧石比较稀奇,另有“鸿(红)运当头”、“紫气东来”表达色泽的吉祥。对于红色石头与其他色石头混生并出现在顶部的称之为“鸿(红)运当头”。对色泽要求美感强烈,总体柔顺,协调性好,或对比度明显;或构型不同部位的颜色对比度好。过度酸洗伤及石皮的其色已变、光泽已失,当弃之;大部分藏家,尤其上海藏家认为上鞋油或染色处理石皮者视同作伪。

格言联璧范文3

清代的金缨说的。

“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出自清代金缨的《格言联璧学问》学问类“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金缨,字兰生,清朝后期生于浙江山阴一个颇为富有的书香人家。《格言联璧》将流传于世的格言,分为学问、存养、持躬、摄生、敦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等11类,可以说是一座包罗万象的格言宝库。

(来源:文章屋网 )

格言联璧范文4

关键词:南北方女性姓名璧联双姓一、璧联双姓

“璧联双姓”指的是建国后出现的,取名时合用父母双方的姓氏作为子女的姓氏,一般父姓在前母姓在后,也有母姓在前父姓在后的情况。这与复姓不同,复姓指由两个及以上(以两个为主)汉字组成的姓氏,如欧阳、司马等,其来源较多,如官名、封邑、职业等,有的源于少数民族改姓。复姓现象古已有之,但“璧联双姓”现象在建国后才出现,其使用频率于八九十年代才开始提高。璧联双姓的姓名构成方式为“父姓+母姓+名”,名分单名、双名。单名的如“罗陈莹”“杨岳玲”“李苏芙”,双名的如“王柳叶子”“姜王明”。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是女性地位的提升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姓氏”作为汉民族极为重视的标志血缘关系和家族延续的符号,绝大多数采用婚姻中男方家族的姓氏,且一直被认为是男性专制权威地位的象征,不可动摇。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前进,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男女平等的观念逐渐被人们认同,女性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也不断上升。现代女性不仅追求受教育、工作等权利上的平等,更追求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上的平等,以求得到尊重,并且希望能够借助一定的媒介来彰显、确认。“姓氏”的改动影响力大,能够体现女性地位的提升,因而成为彰显女性地位的载体。实际上,女性并未实现与男性地位的真正平等,故“璧联双姓”现象仍为少数,且在绝大多数以璧联双姓命名的姓名当中,男方家族姓氏居于首位,即采用“父姓+母姓+名”的顺序。

调查发现,南方女性姓名中“璧联双姓”有39条,北方仅有14条,南方女性“璧联双姓”现象较北方高出很多。由此可见,南方女性的家庭地位要高于北方女性,男女平等观念的实现方面亦优于北方。北方受礼教影响的时间长,加之北方的城市开放较晚,其经济、思想等开放程度低于南方,造成北方人传统观念较重。毕竟璧联双姓是对传统家庭地位的挑战,因此在北方的接受程度略低。而南方城市开放较早,开埠通商不仅使人们开阔了眼界,解放了经济思想,也使人们受到了西方男女平等观念的影响。西方的绅士风度及对女性的尊重使传统男尊女卑的观念逐渐瓦解,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同时思想开放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人们接受新鲜事物,采用璧联双姓时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的阻力较小,因而“璧联双姓”在南方接受得较快,出现得较多,而北方相对较慢,出现得较少。

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动也促使这一现象逐渐增多。1980年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生育一胎的计生政策,直到2000年计划生育政策才有所放宽,且仅限于发达城市的独生子女夫妻。政策使得这段时期中很多家庭规模急剧缩小,甚至在很多家庭中,夫妻双方以及双方的父母仅有一个孩子。家庭规模缩小使重心转向独生子女,双方家庭的期望都寄托于唯一一个孩子,男方家庭抚养孩子为主的传统观念受到挑战。为调和双方家庭地位,密切双方家庭的关系,加之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要求尊重女方地位,“璧联双姓”随之产生。

另外,法律也为采用“璧联双姓”提供了保障。2007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姓名登记条例(初稿)》第二章“姓名设定”中第八条规定:公民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允许采用父母双方姓氏。这不仅为“璧联双姓”的采用提供了法律依据,更是对姓名文化变化的肯定,对其普遍采用创设社会氛围。从其作用来看,“璧联双姓”不仅能够巩固双方家庭的密切关系,也能够减少重名的概率,有利于国家公民姓名的统计;同时,相对于大多人的命名方式来说较新奇,容易识记。

二、名加“儿”

南方女性名字中有以“儿”字结尾的现象。其一般结构为“姓X儿”,如“兰可儿”。X有时直接被省掉,直接以“儿”作名,如“陈儿”。这种现象在北方女性姓名中却未见。

对于汉民族而言,姓名作为一个人的文化符号,是没有方言地域之别的,即都需要以标准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来表达。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在北方方言中有两个“儿”字:一个有具体意义,如“婴儿”“幼儿”的“儿”[ér],自成音节;另外一个没有具体意义,如“花儿”“鸟儿”中作为后缀出现的“儿”,不能够自成音节。北方人命名时,若以作为儿化音节出现的“儿”字命名,即以“X+儿”作名,读名时音节不够完整,不符合名字读音要洪亮、大方、舒展的原则。以双名命名比单名更为正式,“X+儿”虽然书面形式为双名形式,但读音实为儿化音,类单名而非单名形式,不够正式。另外,作为实词的“儿”,其本义为“孺子”。《说文》:“,孺子也。从儿,象小囟未合。”遇到“儿”,一般人马上联想到其现代汉语中的常义“儿子”,感觉是子女对父母的自称,或者尊长对幼辈的称呼。若以其为名,则感觉辈分降低,自行被辱,在北方方言区中成长,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羞辱,也不符合北方女子命名的豪放粗犷、力压男子的气派。故在北方女性姓名当中没有出现以“儿”为名的姓名。而南方方言中没有儿化音现象,以“儿”为名尾,“儿”并非作为前一个字的音节补充,而是作为一个具有单独音节的汉字出现。其表示的意义同儿化意义表“小”的情况相同,有喜爱的情感色彩,以其为名尾给人以小巧可爱的心理暗示,符合南方女孩命名讲求体现女孩柔美、温婉、娇小气质的普遍心理。这种命名方式较少,也是命名追求新颖性的表现。故南方女孩命名中有“儿”尾现象,且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三、多用生僻字

我国自1952年颁布《汉字简化方案》以来,逐步对其进行修订补充,简化汉字早已成为社会通用的规范字。简化字便于书写识记,但很多汉字原有的造字方式被改变,出现两三个繁体字简化为同一个简化字的情况不易识辨,字形美感降低。因此,使用常用字来命名,极易出现重名现象。而名字作为个人文化符号,被期望能够别出心裁,与众不同。很多长辈出于此考虑,或为弥补自己名字的缺憾,力求标新立异,为晚辈起一个别具一格的文化符号。

追求别出心裁,一为姓氏方面的改变,如“璧联双姓”,一为名字的新颖。姓氏一般固定,变化的余地小,于是注意力集中于名字。名字的新颖分组合的新颖和用字的新颖。组合的新颖即双名命名中,精心挑选常用字,并注重其组合的美感。由于用来作人名的表示美好意义的常用字有一定的范围,重名的几率还是较大,故转向使用生僻字作名。

由于每个人文化水平不同,生僻字选取的标准亦不同。故以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6月18日印发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参考标准。《通用规范汉字表》收字分三级,一级、二级均为常用字,三级字表为姓氏人名、地名、科学技术术语及文言文中出现的较通用但未进入一、二级字表的字,主要是满足信息化时代专门领域的用字需要。由于此字表主要针对对象为各行政机关,三级字表收字并不全面,在选取生僻字时主要以一、二级未收录的字为准,对姓名样本的名字用字进行了筛选。

筛选结果显示,南北方女性姓名中生僻字数量大致相当。在抽取的样本中,南方为17字,北方为18字。用作名字的生僻字大多为现代汉语中保留的古字,如“”“”“”“”“”等,均为意义美好而笔画繁多、难以辨识的古字,甚至出现以现代出现的化学元素名称如“铷”“铱”等命名的现象。

古字如“”,《玉篇・页部》释义“好也”,《广韵・锡韵》释义“好貌”,以其为名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和期盼。古人有以其为名者,如唐李商隐《唐刑部尚书致仕赠尚书右仆射太原白公墓碑铭》:“其后礼官竟以多杀不辜谥于为厉。”因其字不常用、不易读且笔画繁多,以其作名者少之又少。现代人文化水平普遍提高,追求使用古字,彰显古朴典雅的文化气息。且使用常用字命名已满足不了信息时代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命名要求,而以生僻字命名,正符合现代人命名追求意象美好而尽量避免重名的命名心理。以古字作名的现象也呈逐步增长的趋势。

对比发现,在这些以生僻字作名的名字中,以“女”部字为名的,南方有3例,如“妤”“”“”,均为表现女子美好气质的词语,说明南方更认可并期许女孩养成温婉柔美的女性化气质。而北方仅有“”“囡”二字,且均有对女孩子的昵称之义,说明北方女性命名心理也在不断开放,开始允许昵称进入命名范围。但生僻字的过多使用可能会对名字使用者造成一定的困扰,以生僻字为名有一定的局限性。

总之,受南北方人长期形成的社会文化、心理差异的影响,南北方女性命名心理存在一定的差异。

参考文献:

[1]宁业高,宁耘.中国姓名文化[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1991.

[2]苏健.东营地区大中小学生姓名用字的抽样统计研究[D].济南: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刘晨曦.21世纪初大学生人名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6,(5).

[4]杨小宁,王玲娟.建国以来姓名文化之变化探析[J].重庆三峡学

院学报,2012,(2).

[5]胡欣华.取名用字选择角度原因考究[J].语文学刊,2010,

格言联璧范文5

1、香港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城市,既保留传统的中国文化,又深受英国殖民地时代的影响,同时也是高科技的现代化城市。

2、不可缺少的当然是儿童天地,同时亦贯彻中西合璧的设计,有中国城堡及西方堡垒、滑梯及绳网等。

3、这座中西合璧的建筑物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

4、我们关注细节,关注人文、高效集成、中西合璧,我们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提供更多交流合作的平台,不断积聚实力,孕育更大的力量!

5、在大陆接受了严格的中学基础教育后,大学报考贵校,是因贵校的教育体系中西合璧,培养的人才专业基础扎实,学成后在专业范围内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6、安徽省蚌埠市金龙工艺玻璃有限公司,是在市场经济下诞生的一个新型玻璃深加工企业,同时也融入了中西合璧的工艺玻璃技术,可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生产出客户满意的高精尖产品。

7、您可亲临豪华气派的金光轩品尝名厨主理的粤港鲍翅及风味独特的湘菜佳肴,或置身清幽雅致的绿园西餐厅享受纯正地道的意式大餐中西合璧自助餐等珍馐美味。

8、游人的足迹,还有很多海鲜酒家,进餐时可兼享山光水色沿码头前行不久,有一所历史悠久的天后古庙,庙内的古老鲸骨,以及庙前的一对西式石狮子,中西合璧,值得一看。

9、石庐为两层中西合璧的建筑,屋前为草坪。

10、另有义大利西餐厅提供中西合璧的早晚自助大餐,让您充分领略异国风情的温馨与亲切。

11、海上皇宫皇家会所是省内首屈一指的会所制消费场所,以经营谭家菜为代表的官府菜肴,主张饮食养生,餐饮文化古今结合,中菜西式化,西菜中式化。宣导中西合璧的唯美主义。

12、宾馆建筑集中西合璧于一体,是一家具有欧陆风格的商务型酒店,()宾馆客房是按接待“白领阶层”“达官贵族”“文人墨客”有修养高素质的人来山修身养性的最佳居住地。

13、“俏江南”餐厅均由国外大师设计,典雅风范,展现了中西合璧的设计风格。

14、东端优雅堂吧,欧式藤椅配上西方的优美音乐可尽除您一天的疲累,在这里您可以感受中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又可以零距离接近西方的洋酒咖啡文化,中西合璧,意犹味尽。

15、房间介绍全新客房设计中西合璧,拥有豪华套房高级标准间和商务单人间。

16、由于具体的地理位置、特定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历史背景与地方传统紧密相连,近代川西天主教堂建筑突破了原有的欧洲教堂模式,逐步地将地方传统建筑形式融入教堂建筑模式中,发展演变为独特的、中西合璧的地方教堂型制。

17、旅游景点主要有叶剑英故居及纪念馆,原有千年古刹灵光寺,中西合璧的典型建筑“联芳楼”,客家围龙屋,还有近期崛起的三高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雁南飞茶田度假山庄、雁鸣湖旅游度假村和作家庄园。

18、中西合璧,百味俱全酒店设有中餐厅西餐厅美式快餐厅,特聘香港名厨主理,荟萃不同风味之佳肴美食,您可尽享饮食文化之精粹。

19、由于我本人是中西合璧的混血儿,介乎于两种文化之间,因而一贯地认为,促进世界上各民族之间的理解,乃是十分自然的事。

20、浓缩近代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具有典型欧式风格的各国建筑,形成了在中西合璧的特色。

21、开来大酒店是按四星级标准投资兴建的一座现代化多功能花园式文化气息浓郁中西合璧的绿色环保酒店。

22、早餐提供中西合璧的自助餐;午、晚餐您可以品尝到主厨精心烹调风味独特、令人垂延的美食佳肴,一杯饮料,一份甜点,透过窗外盛开的花朵及幽静的池水,在慢慢品味间,仿佛置身于欧洲花园美景中。

格言联璧范文6

关键词:蒙古文期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1-0157-03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蒙古文期刊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从总体看,对该时期蒙古文期刊的研究还处于相对薄弱状态。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该时期蒙古文期刊进行分析。

一、抗日战争时期蒙古文期刊受挫

抗日战争八年期间是民国年间蒙古文期刊受挫时期。整个内蒙古西部地区,只有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西部(今巴彦淖尔市西部)、阿拉善旗、额济纳旗还处在国民政府的统治下,与敌对势力抗衡。战争状态扼制了期刊事业的正常发展,处在一种受挫的非正常状态。

(一)沦陷区的期刊事业

在“满洲国”统辖下的内蒙古东部,地方报刊只有原《蒙古新报》(蒙文)改为《青旗》报(蒙文旬刊)继续出刊;其他如《儿童新闻》(蒙文周刊)《大青旗》等都出刊时间不久,民间只有《丙寅》(蒙文月刊)等报刊。1938年1月,卓索图盟土默特左旗公署主办的《土默特左旗公报》(蒙汉合璧季刊),铅印。1938年1月,依克明安旗公署主办的《依克明安旗公报》(蒙汉合璧,月刊),铅印。1938年,《警友》(蒙古文),在长春创刊。《儿童新闻》是蒙古新报的副刊,1938年8月创刊,蒙古文铅印报纸,主要刊登国内外要文,常识,世界各地故事,笑话和算术等。《青旗》报是在《蒙古新闻》的基础上创办于1941年1月的一张综合性报纸。内容有国际国内外新闻,国内外蒙古人情况等多方面内容。1941年,蒙疆资料社主办的《蒙古画报》(蒙汉两种版本),在张家口创刊。1942年,兴安学院蒙古学生主办的《兴安岭》(蒙汉合璧),在王爷庙创刊。1942年,“满洲国”蒙古留日同学会主办的《新蒙古》(蒙古文),在日本东京创刊,铅印。约1944年,蒙藏学校现代蒙古社主办的《新蒙古》(蒙汉合璧),在南京创刊,铅印。1945年,在海拉尔创刊的《鹰》(蒙古文),油印。约1945年,“满洲国”军事部主办的《铁骑》(蒙古文、季刊),在新京创刊,铅印。1943年1月20日,青旗社主办的《大青旗》(蒙古文,双月刊),在新京创刊,铅印,32开。该刊是综合性刊物。它虽然是日本侵略者为挽救战争的宣传工具,但是在继承和发扬蒙古民族文化遗产有重要贡献,使其内容丰富多彩。1943年,兴安总省主办的《兴安总省公报》(蒙汉日合璧),在新京创刊,16开。

在“蒙疆”政府统治地区,日本方面就抓紧出版报刊,以尽快达到其在思想上控制民众的目的。日本顾问杉古善藏奉日军之命在1937年10月16日创办《蒙疆日报》,蒙古文,铅印社址在厚和(即呼和浩特)。以宣扬加强蒙日合作,共建大东亚共荣圈为宗旨。蒙古联盟自治政府的《政府公报》(汉文版)创刊于1938年1月,铅印大16开,由《蒙疆日报》社代印。至于《政府公报》的蒙文版,据史料记载“因蒙古文字模最近(指1938年6月――引者)方运到,故现在正赶印中”[1]。由此可见,该《政府公报》曾经出版过蒙文版。1938年5月20日,为使民众彻底贯彻亲日防共、民族协和、民生向上的基本政策,又在张家口成立了对“蒙疆”境内新闻、通讯及其印刷等文化事业实行一元统治的垄断机构――蒙疆新闻社,所出报刊里有张家口本社出刊的蒙文《蒙古新闻》(周刊,由《蒙古周刊》发展而来),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前夕,停刊[2]。1938年6月蒙古联盟自治政府外交处创办《蒙古周刊》蒙文铅印报纸。以宣传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外交处事物为主要内容。1939年5月,蒙古文化馆研究部主办的《文化专刊》(蒙汉合璧、月刊),在厚和创刊,铅印,16开。1940年,蒙古文化馆主办的《蒙古文化》(蒙汉合璧),在厚和创刊,铅印,16开。1940年,蒙古文化会主办的《复兴蒙古之声》(蒙古文、月刊),在张家口创刊,油印,16开。1941年11月20日,蒙古军将校团主办的《铁壁》(蒙汉合璧,月刊),在厚和创刊,铅印,32开。1945年4月10日,蒙古留日同学会主办的《复兴之蒙古》(蒙古文),在张家口创刊,铅印,16开。

(二)未沦陷区的期刊事业

在内蒙古西部未沦陷区,绥远省政府的临时所在地陕坝,已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影响较大的报刊多在这里出刊问世。其中如伊克昭盟,札萨克旗有绥蒙党务特派员办事处的《民众日报》(蒙汉合璧)等。此外,宁夏阿拉善旗有《阿旗简报》(蒙汉合璧日刊),该报由阿拉善旗中央直属区党部主办,大约创办于20世纪40年代初,油印,社址在定远营。该报以抄收中央广播,电台简明新闻为主。这些报刊出刊短暂、发行较少。其中出刊较长、影响较大者,当推《民众日报》。该创刊于1939年7月1日,石印,4开2版(蒙汉文各一版)。内容以宣传抗日,报道绥蒙抗战动态及沦陷区情况为主,曾称赞其为“蒙旗前进的号角”。还有,1941年,伊克昭盟札萨克期蒙旗青年会主办的《蒙旗青年》(蒙汉合璧),铅印。

中国共产党出的报刊有1944年冬,为了向内蒙古伊克昭盟的蒙汉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抗日统一战线政策,中国共产党三边地委在定边创办《蒙古报》(蒙汉,油印,4开),专门对伊克昭盟蒙古民众进行革命宣传。该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最早的地区性报纸。1945年,中共伊克昭盟工作委员会处成立后,该报以蒙汉两种文字出版,宣传党的政策,继续宣传建立联合政府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意义。1945年2月,移至伊克昭盟城川出刊(遂改为64开小册子),1951年停刊。1945年5月15日,绥蒙指导长官公署主办的《新绥蒙》(蒙汉合璧,不定期),在陕坝创刊,铅印,16开。1940年5月,蒙藏月刊社主办的《蒙藏月刊》(汉蒙藏合璧、月刊),在重庆创刊,铅印,16开。到抗日胜利前,有石印、油印、铅印多种印刷形式的蒙古文刊物也有一定的发展,为以后蒙古文刊物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三)官方对新闻舆论的强力控制

在整个沦陷区,日本统治者实行新闻、通讯及印刷等文化事业一元统治的专制政策,所有新闻报刊事业都受到严格掌控,只能在他们划定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报道发表言论。在“满洲国”统辖下的内蒙古东部,《青年之鉴》(蒙古文、不定期)虽有日人竹内正等人参与创办,仅出刊一期,就被兴安局警告停刊。《青旗》(蒙文旬刊)报社编辑茂敖海因反对社内日人的不用蒙古语翻译外来语的主张,即遭警察署借故逮捕并严刑拷打[3]。在未沦陷区,绥远省军政当局及党团机关为了传播抗日消息,鼓舞斗志,传达政令,加强政权建设,强化思想控制等,也严格地掌控着所有的报刊出版。在这种情况下,官方报刊占压倒优势,通讯社和民间报刊寥寥无几,成为这一时期报刊事业的鲜明特征。官办的有《兴安总署汇刊》《蒙政部汇刊》《蒙古报》《蒙古新闻》《政府公报》《蒙古周刊》《蒙古新报》《蒙古新闻》《文化专刊》和《蒙古文化》等。《丙寅》《蒙民厚生会留学生会报》《复兴蒙古之声》《祖国》《漠声》《新蒙古》和《复兴之蒙古》等属于民办性质。而《青旗》《儿童新闻》《大青旗》等则属于官民合办性质。

日本占领时期,蒙古文刊物的办报主体均为政府机构或由政府特许的新闻垄断机构,所以其政治倾向极为明显,即体现的是日本的傀儡――“满洲国”和“蒙疆政权”的政治意志,成为各政府向蒙古人宣扬日本的所谓“大东亚新秩序”等政策、措施的工具;从新闻报道的内容看,绝大多数是从当时的汉文和日文报纸翻译过来的。该时期蒙古文杂志(包括合璧)的办刊主体则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即官办、民办、官民合办形式并存,而且民间团体居多。从内容看,民办或官民合办的杂志所刊载的各种文章,大多为蒙古族各阶层人士所撰写,更多地反映了当时蒙古人的各种主张,所以更具有其独特的史料价值。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蒙古族知识阶层通过宣传蒙古民族过去的辉煌历史,为唤醒蒙古人的民族自信心,振兴蒙古民族所做的努力。

二、解放战争时期蒙古文期刊恢复并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是民国年间蒙古文期刊恢复并发展时期。抗战结束后内蒙古地区进入国共两党政治势力激烈争夺和较量的新阶段。内蒙古东部地区及锡林郭勒盟、察哈尔地方,因苏蒙联军的解放而很快处于中国共产党的控制之下;而内蒙古西部地区,大都处于民国政府的统治之下。国共双方都在匆忙中出版报刊,除满足自身工作需要外,还力争控制舆论,进行政治宣传。

(一)东部中共控制区报刊的兴起

在内蒙古东部,在中国共产党势力尚未到达之前,除个别地方因稳定地方秩序的需要,短期内出过报刊,如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内蒙古人民革命青年团等蒙古族党派出版有《人民之路》(1945年10月18日创刊,蒙古文,不定期)等报刊,进行拥护苏蒙红军,发动群众,争取民族解放的宣传。1946年1月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成立后,出版有《东蒙新报》(三日刊)。1946年1月,内蒙古人民革命青年团科左中旗团委主办的《团友》(蒙古文),油印。1946年4月中国共产党全面掌握了内蒙古东部地区自治运动的领导权后,由于宣传革命理论,统一民众思想的需要,报刊出版发展迅猛。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总分会将《东蒙新报》改组为《群众报》(蒙汉文两版),使其成为自己的机关报,成为引导各报的核心。1947年1月1日,该报又改为《内蒙自治报》。1947年9月1日起,又成为中共内蒙古工委的机关报。1948年1月1日改为《内蒙古日报》,成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机关报。此外,还先后出刊有《人民知识》(蒙文月刊)、《内蒙古周报》(蒙文)等刊物。在辖下各盟,先后有锡察行政委员会的《今日新闻》(约1947年5月创刊,隔日刊)、《群众》(蒙古文,不定期,1947年7月1日创刊)、《牧民报》(1948年4月创刊,蒙古文,不定期)、《生产报》(蒙古文,不定期);呼伦贝尔地区有《呼伦贝尔报》(1946年10月10日创刊,蒙古文)等。甚至一些旗县委或政府也出有报刊,如中共西科中旗委员会的《草原之路》(蒙汉合璧)、《西中报》(蒙汉合璧)等。军队报刊亦颇活跃,有内蒙古人民自卫军兴安军区的《战斗画报》(蒙汉合璧、半月刊)等。

在内蒙古境外,1945年10-11月,旅居长春的一些蒙古族人士曾在苏联红军驻军的领导和支持下,出刊过蒙文铅印小报《蒙古人民》(不定期)和《民报》(周刊),以宣传苏联红军的功绩,介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1946年3月15日,内蒙古报社主办《内蒙古周报》(蒙汉合璧),在张家口创刊,铅印,16开。1946年7月1日,兴安报社主办的《内蒙古》(蒙古文、旬刊),在海拉尔创刊,油印,16开。1948年4月1日,内蒙古日报社主办的《人民知识》(蒙古文、月刊),在乌兰浩特创刊,铅印,16开。1949年1月10日,内蒙古日报社主办的《内蒙古周刊》(蒙古文),在乌兰浩特创刊,铅印,16开。1947年2月15日,察哈尔省盟旗文化福利委员会出刊《蒙声》(蒙汉合璧、半月刊),在张家口创刊,铅印(蒙古文石印),16开,借以传达中央政令,沟通蒙汉感情。

(二)西部国统区报刊的艰难恢复

在内蒙古西部,阿拉善旗《阿旗简报》(蒙汉合璧)和《奋斗日报》继续在陕坝出刊。另外,绥远省的报刊事业有所恢复。还出刊针对蒙旗的《奋斗日报蒙文版》(蒙汉对照、三日刊)。各报社还为保护同业利益,1947年9月5日成立归绥日报业公会。“为保障新闻自由,研究新闻学术,并联谊记者情感,增进记者福利起见”。1947年10月,成立归绥市新闻记者公会。有原在伊克昭盟的《民众日报》(蒙汉合璧)等党部报刊迁来包头市出刊。其他各县亦有报刊复刊或问世。期刊的情况较报纸稍好,但大多集中在归绥。还针对蒙旗,出刊《新蒙半月刊》(蒙汉合璧,1947年6月15日创刊)。一些社会团体也出刊物,如1947年1月1日,蒙古青年励志社主办的的《蒙古青年》(蒙汉合璧,月刊),在归绥创刊,石印,16开。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绥远省境内扩展自己的控制区域,为指导工作和加强宣传,也积极出版报刊。除中国共产党伊克昭盟工委的《蒙古报》(蒙汉文两个版)仍在出刊,并于1949年9月改为《伊盟报》。另外,1945年10月,国立边疆文化教育馆主办的《中央边报》(蒙汉合璧),在南京创刊,铅印,16开。

总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蒙古文期刊经历了受挫和恢复发展等不同变化。就该时期蒙古文期刊内容特点而言具有民族性、区域性和时代性。以蒙古文字(包括合璧)来办刊不仅体现了蒙古民族人民的愿望,而且对蒙古民族文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并显示了其民族性;办刊的地点而言,既有内蒙古东部和西部,又有其他地方(南京、张家口、长春、日本东京等),体现出民国年间蒙古文期刊的地区性特点;时代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刊载内容之政治性、综合性以及传统历史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办刊主体上官办、民办、官民合办都有,在印刷上有石印、油印和铅印。持续时间上大多断断续续不等。办刊者办刊理念个个有所不同,但在客观上就蒙古文期刊作用而言,满足蒙古族人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各类近代知识提升的需要,开阔了眼界,为当时和将来蒙古文出版和印刷事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蒙古联盟自治政府.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七三三年甲年度行政概要[Z].1938.

上一篇圣诞的来历

下一篇物理电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