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鼎立范例6篇

三足鼎立范文1

海景信息的归纳整合

对于如此庞杂的商品信息,比购网如何做到让用户和商家都一目了然?这就得归功于数据库的立体化功能。

比购网以目标客户为中心,采集的数据与信息来源于目前具有客观发展规模与发展趋势的电子商务与非电子商务行业,其行业分布于IT通讯类、办公类、家电类、建材家具类等十多个商品与服务行业,使其数据库仓库拥有数百万种商品信息,目前,重拳出击的有20多类商品,有理智男士关注的IT通讯、办公用品、家电,也有时尚女性感兴趣的服装服饰、化妆品,潮流先锋们追捧的玩具、数码用品、图书音像,更有三者的交叉集合珠宝、旅游票务等等。对于用户来说,可以零成本获得庞大的互联网线上电子商务企业信息与其商品信息,目前比购网已拥有像卓越、当当、D1便利网、18900手机网等知名商家及其所有线上商品信息,目前比购网数据库的商品信息数量已经达到100万条,预计目标数据将稳定在5千万条至1亿条。在此基础上,比购网建立全面的商家与商品信息库,以此满足用户海量购物搜索的需求。

检索依据的多条链接

当商品总数很多时,如果不能将结果控制在一个有效的范围之内,比较也就无从谈起。这样多的信息,用户又如何选择呢?

比购网的数据库在初期就把每个层次的信息进行整合分类,并且尽可能的把每个层次的分类细化。比购网将这些信息分类为频道:化妆品,保健品/办公设备耗材/IT通讯/图书影像/服装/妇幼用品/家电/珠宝首饰/手表/眼镜,每个频道下又细分为相关的多级子目录。用户在检索某类商品时,通过整体数据库的价格信息搜集,整合归纳出准确的商品比较价格范围。如某防晒霜,最低价格A元,最高价格B元,并同时把这个价格范围内所有出售这个商品的商家按照价格顺序(由高到低,由低到高等)排列出来让用户比较。相应地,对应每个商品信息数据,比购网都会找到与其对应的若干个商家,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商家,比购网都在最大程度上进行整理归纳,并把商家位置、商家评价、商家其他商品等其他附加信息归纳到数据库中。

除此之外,比购网还可以提供第三方评价信息,即专家信息评价和增值信息,一方面通过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由专家提供客观的评价与分析另一方面通过比购网为客户及用户提供的除商品信息以外的相关增值服务,可以从多重角度得到相关的信息。

如此庞大的数据库,如此高效能的检索手段,你一定认为这已经足够精确快捷了,但是比购网认为,商品更新速度可以考察信息的质量,比购网能保证及时的更新速度,比购网的数据库的更新依靠的是高效的软件实时进行,它在更新的同时也对数据进行了系统维护,使数据库商品数量以10万条/天的速度稳步递增。与此同时,对于一个比较购物的搜索引擎,它除了后台数据库要提供海量的信息内存,对外还要提高访问效果一一高效访问,有效的稳定性保证了用户及客户的及时消费沟通。

面向全球的现代化平台

三足鼎立范文2

驰骋海上的“三体怪兽” 俄罗斯学者声称,最早设计三体船的国家是前苏联,相关设计人员甚至申请了发明专利。

三体船拥有三个相互连接的船体,船体浮力的80%由主船体提供,两个侧船体主要用于弥补主船体稳性损失,因而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更好的航海抗浪性能。即使侧船体受到攻击也不至于瞬间失衡倾覆,从而提高了船体的抗攻击能力。此外它还具有航速高、作业甲板面积大等突出特点,从一出生就备受各国青睐。英美等国海军曾一度认为“以三体和五体为代表的多体船技术将改变21世纪海军的面貌”。

与一般单体船相比,驰骋海上的“三体怪兽”体型瘦长,高速航行时所受阻力更小,从而可以节省20%的能量消耗。目前进行的多种试验先后证明,三体船比单体船在遇到风浪时,船体的摇晃幅度降低了至少5至6倍,竖向超负载也降低了2至3倍。

同时,三体船的甲板面积巨大,相比同型单体船只可以增加一倍的甲板面积。三体船的动力装置摆脱了主船体,因而可以在不增加船体大小的情况下,多加载2倍重量的武器装备。同时巨大的空间更有助优化布置舰载武器和起降甲板,减轻信息系统的电磁互干扰问题。

三体船最大的优点就是其卓越的隐身性能。由于细长的船体可以大大减少对螺旋桨水流的干扰,因而其被敌方声呐侦测到的几率也大大降低。对于使用红外热辐射探测的方式,其汽轮机废气可以从主船体和侧船体的间隙中分散排出,而巨大的船体尺寸更有助于实现外形隐身设计。

滨海战斗催生新需求 三体船极其适用于航速高的水面战斗舰艇和对稳定性要求极高的试验考察船及救生船只。在三体船领域,英国的起步相对较早。2000年,由英国海军耗资1300万英镑建成的第一艘三体船“海神”号试验舰下水试航。其后,英国海军先后开展了基于三体船型的近海巡逻艇、护卫舰、防空驱逐舰以及航空母舰的概念设计工作。此外,英国海军还提出将三体船作为未来护卫舰的基础进行探索。

美国也不甘落后,除了与英国一起进行三体船的研制,并对“海神”号的船体结构和运动参数进行了大量记录分析外,美国在2008年也独立设计并建成了三体船型滨海战斗舰“独立”号,这也成为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实战意义的三体军舰。

目前美国和英国已经先后设计并建造多种三体船,而俄罗斯的三体船装备军队的问题仍处于讨论中。俄罗斯泽列诺多尔斯克设计局总设计师鲁坚科表示,他们目前就在继续设计不同版本的军用三体船,并且已经有了20多个初步方案。其中,“鲁西奇-2400”快速护卫舰配备了两个直升机库,可以用于起降卡-28和卡-31两种型号的直升机。此外,“鲁西奇-2400”的战斗火力强劲,装备了“Club”攻击型导弹、“棱堡”防空导弹、130毫米舰炮和先进的反潜武器以及水声武器,还拥有4架无人机用以执行特殊任务。

基于三体船方案设计的滨海战斗舰可以用于在近海与敌方的水面、水下及空中力量作战,并可以执行布雷、反水雷和电子侦察、支援搜救等任务,因而吸引了更多国家海军的关注。

三体船未来将驶向何方 作为未来护卫舰和轻型护卫舰设计方案的英国“海神”号三体船,最终并未如愿服役,而是先被移交给海洋科技公司从事海洋研究,后来又“嫁入”澳大利亚海关担负了在北方水域的巡逻任务。虽然没有成为英国海军新型三体船战舰的始祖,可“海神”号的试验仍积累了宝贵的数据,其发现的建造成本高、重量难以控制、内部空间狭小等问题也为下一步三体船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三体船作为“噱头”成为世界海军的一大热点,但事实上,三体船共享了一个主甲板及其上层结构,两个侧船体只是船的附体,每个侧船体的长度都小于船只总长的三分之一。由于技术工艺限制,三体船将三个船体进行联结的建造技术极为复杂,同时其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承受较大的弯曲和扭转力矩,因而需要不断改进材质来保证结构强度和刚度。其过大的船体不但增加了操作的难度,更需要对港口进行改善以满足庞大躯体的进出港需求。

三足鼎立范文3

【关键词】晚清报律 新闻专业主义 媒介合作

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起,中国清王朝的封建社会便再也无法牢守“闭关锁国”的千秋大梦。太平天国运动,民间起义肆起;《辛丑条约》签订,外来殖民入侵;维新,晚清改革失利。回首当时的新闻界:政府的官报诞生了,清王朝出台了一系列的新闻法规;外国的报刊兴盛了,他们以强势语态来干涉中国发展;民间的舆论沸腾了,仁人志士为自强不息而奔走呼号,出现了“三足鼎立”之势。

这里,笔者所谓的“三足鼎立”则是清政府、外文报刊以及民间报刊三方建构维新舆论所形成的局势。笔者认为,晚清时期,各方在维新舆论建构的过程中,侧重点各有不同。大体上说,清政府措施的重点在于控制舆论,外文报刊宣传的重点则在于以舆论干涉中国发展,而民间报刊主张的重点便是用舆论来“通中外、开民智”,以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那么,就当时各方的举措而言,对于我们今天的新闻界又有何借鉴之处和反思之处呢?

一、晚清报律发展之“鉴”

沈荩案与苏报案的出现,不是偶然。面对日益开放的“意见市场”,清政府举足无措,中外舆论的关注更使得“制定报律成为清政府重塑对外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初,中国的清王朝便在六年之内连推五部报律,试图严格控制报业舆论。

1、报律的不断重修

“1906年7月,商部、巡警部、学部等共同拟定并并颁布了《大清印刷物专律》”。同年10月12日,清政权又颁布了《报章应守规则》,令报界遵守9条规定。次年8月,民政部拟定《报馆暂行条规》,作为《报章应守规则》的补充。“1908年1月16日商部、民政部、法部等共同拟定《大清报律》,经编查馆审核。”1911年1月29日,清廷又颁布了《钦定报律》,但也不过是新瓶装旧酒。

五部报律,在中外舆论的推动下,不断重修。从没有处罚措施的《报章应守规则》,到详细规定处罚措施的《报馆暂行条规》,再到参考日本新闻传播法的《大清报律》,可见,清政府为了控制报刊舆论,可谓是在不遗余力地修法,重视报刊舆论的程度可见一斑。

2、报律的警惕侵权

不断修律的背后,也体现了晚清王朝立法质量不高。然而,在规定禁止内容的《报章应守规则》中,我们可以发现,九条规定中的第六条和第七条仍然值得今天的我们思考。

第六条规定:“凡关涉词诉之案,于未定案以前,该报馆不得妄下断语,并不得有庇护犯人之语。”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凡是关系和涉及到案件的供词诉讼的,在没有定案之前,报馆不能妄自得出结论,并且不可以有庇护犯人的言论。这条规定的内容看似简单,却揭示了“媒介审判”的内涵。在今天,媒介审判是一个时髦的词汇。而在一个世纪以前,晚清政府就已经注意到了“媒介审判”的问题,这是一种追求公正的表现,也是一种警惕侵权的表现。

相比之下,第七条的规定则是更加明确地禁止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名誉权——“不得摘发人之隐私、诽谤人之名誉”。隐私权和名誉权都是我们最基本的权利,而作为媒体报刊,如果为了舆论效应而以牺牲他人的隐私和名誉为代价,那么便是侵犯了作为一个人的最基本的权利。联想当代社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网络所带来的“人肉搜索”就直接牵涉到公众隐私权和名誉权的问题。而如何切实保障公民隐私权与名誉权,正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法理学上说:“恶法,非法。”意思是,如果制定的法律是不合理的,那么它就不是法律。我们必须承认,晚清政府在制定和修订报律的过程中,是有其进步性的,其中的些许条律至今还有现实意义。

二、新闻专业主义之“界”

在今天的学术界,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大家探讨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都离不开新闻的“客观真实”。然而,深究起来,新闻专业主义仍有“界”之分,这里的“界”代表的是各个国家自身的利益。

1、《文汇报》

1879年4月17日,英商开乐凯创办了《文汇报》。“就报刊的基本定位,《文汇报》称:‘我们将做出完全独立的评判,一旦发生侵害公众利益的行为,我们将充分地行使权利,予以揭露和抨击。我们将摒弃个人偏见,忠实服务于公众利益最大化的办报立场。’”但这里的公众指的是大英帝国的公众。所以,“发表于1879年4月17日的introductory,称 ‘我们不仅为自己奋斗,而且为我们办报所子弟福祉和大英帝国发展和繁荣奋斗。’”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期间,《文汇报》倾向支持日本并让日本人佐原加入了《文汇报》,还称“他成为《文汇报》职员极有价值的一人,特别是在战争于我们有益。”

2、《北华捷报》

1850年8月3日,希谢尔曼创办了《北华捷报》。作为第一份上海英文报纸,《北华捷报》标榜自己公正客观,但对大英帝国利益的支持是毫不吝啬。在《致公众》中——“礼节和忠诚驯服下的自由讨论及发表意见,是大英帝国骄傲与力量之体现。”所谓自由发表意见,所谓的新闻专业主义,前提都是有利于大英帝国,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对大英帝国负有责任,而不是对中国人,对真正的客观事实。

3、《大陆报》

1911年8月23日,代表美国利益的《大陆报》正式创刊。规模庞大的《大陆报》也是坚称“新闻专业主义”的立场,并以新闻专业主义来求生存。但是,它把新闻焦点放在了远东和中国地区,并且加以强调。这与美国的切身利益时息息相关的。“关注的新闻内容便昭示了其背后所依附的在华列强的殖民利益的企图。”

可见,背负着理想主义光辉的“新闻专业主义”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新闻专业主义是有国界的,而区分的标准就是各国的根本利益。

三、南北媒介网络之“合”

意见的自由市场,必然带来观点的相似与分歧。内忧外患的晚清国情,免不了要受到民间舆论的来袭。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大张旗鼓地开展起来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南北报纸媒体遥相呼应,共同建构维新舆论。北方报刊舆论领袖乃为天津的《国闻报》,支持者有王修植、严复、夏曾佑等,而南方报刊的舆论则以上海的《时务报》重心,灵魂人物为梁启超、汪康年等。

在经济基础上,《国闻报》积极资助《时务报》的筹办与发行;在地方宣传上,《时务报》与《国闻报》各自在上海和天津为彼此进行报纸推销;在报刊内容上,《时务报》将重点放在的国内新闻上,而《国闻报》则更多地关注国外新闻,尤其以翻译西方大报见长;在业务交流上,《时务报》与《国闻报》互通有无,坦诚相待。以上四个方面的相互合作帮助南北媒介建构了一张巨大的舆论之网,连晚清两大幕府的领导者——李鸿章与张之洞也不得加倍给予重视,甚至想以资金来进行拉拢。可以说,在晚清维新舆论建构的过程中,《国闻报》与《时务报》能够堪称民间媒体的意见领袖了。而这一来之不易的社会地位与上述的四个方面的合作是分不开的。

结合当今现实生活中我国的媒体情况来看,拼销量、抢独家已经成为报纸媒体生存的必杀之计。再加上媒体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互联网所带来的市场冲击,报纸消亡论也出现在学术课题之中。笔者认为,我们今天的报纸媒体应该有必要回过头来思考一下“报报联合”的问题。所谓的“报报联合”简单说来,就是互通有无,坦诚相待。新闻信息本身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就是共享,因此,我们的报纸要想获得更强的竞争力,不应该是靠消息的“封锁”,而应该是强化解读的功能,努力把思想言论做出深度,这也是晚清南北民间媒介给我们的启示。

结语

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而我们读报学史,则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现在乃至未来中国报纸产业的发展。笔者相信,晚清报律发展之“鉴”、新闻专业主义之“界”、南北媒介网络之“合”,这三个方面对现今传媒的发展,特别是报业的发展,仍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①王天根:《晚清报刊与维新舆论建构》,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三足鼎立范文4

向中国元素致敬

2008年1月,阿迪达斯在北京举行的新品会上,T型台换成了传统的京剧舞台,模特们展示的是奥运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奥运会上所穿服装,这些服装都带有中国传统的“祥云”图案。

2月,耐克别出心裁地推出84复古运动文化系列,向1984年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并实现“零”的突破致敬,向永恒的体育拼搏精神致敬,正式拉开耐克中国奥运市场推广的大幕。耐克举行别开生面的活动并邀请“黄金一代”许海峰、郎平和朱建华等上世纪80年代优秀的运动员,共同感怀运动员永恒的敢于挑战、不断突破的拼搏精神,将感怀体育精神和运动员与耐克的深厚感情结合得淋漓尽致。

几乎同时,耐克更是推出了春季“起来前进”系列,耐克设计师受到中国国歌的启发,将“起来前进”这四个字以遒劲有力的书法字体印在衣服的后上方,并称这是向中国致敬之作,向体育运动奋勇拼搏的精神致敬。

对于中国本土体育用品品牌李宁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消息。李宁公司的很多产品都有浓重的中国情结,如设计灵感来自于赵州桥的弓减震系统,运用中国古代铠甲和钟鼎结构的篮球鞋,即便在广告中也经常运用墨汁、功夫等中国元素。

向体育致敬

在所有行业中,与奥运营销最“对口”的无疑就是体育用品行业了。对他们而言,如果中国元素是生存之术的话,那么体育精神的表达则是生存之道,生存之根本。在这一点上,谁比谁都更清楚,也更积极。

2007年11月,在阿迪达斯推出“一起2008,没有不可能”的广告之后,空中优美转身的胡佳、精彩射门的郑智等就成了阿迪达斯所倡导的体育精神的化身。他们都是中国大众心目中体育精神的杰出代表,而那五万个虚拟人物则很容易让大众看到自己的身影。

与此同时,除了全方位多渠道的广告宣传,阿迪达斯的奥运推广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阿迪达斯的2008官方网站上,阿迪达斯“有你支持,梦想成真”大型活动正在线下和线上同步进行。

耐克则将其奥运推广活动浓缩为铿锵有力的三个字:“放胆做”,意为以永不褪色的奥运精神号召热爱运动的年轻人,敢于挑战、努力付出、勇敢突破自我、拿出勇气放胆去做。“放胆做”是耐克在中国投入最大的一次宣传。

耐克的玩法明显与重视体育爱好者的阿迪达斯不同,它更强调自己在体育领域的专业性,将定位对象设定为专业运动员。耐克中国的公关表示,无论如何,耐克运用领先科技为运动员提供顶级装备,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提高成绩的品牌宗旨坚持不变,而不仅仅是影响消费者。这也意味着在奥运营销上,耐克将持续以倾听运动员诉求,更好地为运动员提供专业装备为品牌卖点,耐克所赞助的22个奥运项目的国家队运动员的备战训练、运动员与品牌的情感故事将是主要的宣传重点。

扎根于本土的李宁则致力于体育大众化,倡导全民共享奥运激情。3月22日,李宁启动了长达300天的“李宁08中国之旅”奥运全民活动。在这300天中,两辆重达26吨的以“英雄会英雄”为主题的“英雄大篷车”将巡游中国近百座城市。

大篷车将作为移动的“体育博物馆”,通过内部近30平米的宽敞空间,利用多媒体和传统方式结合的手段介绍奥运知识,讲述奥运冠军的传奇故事,展示李宁品牌赞助的4支国家队(乒乓球、体操、射击、跳水)的奥运“战袍”。

此外,它们还是流动的“迷你运动会”,大篷车车厢一侧可在30分钟内迅速展开成为临时舞台,并以它为中心,在大篷车附近根据比赛项目分为不同区域。也许,在2008年奥运会进行期间,你走出家门就能看到李宁的大篷车停在家门口邀请你参加比赛。

在传播上,李宁成功地拿下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合作的――2007~2008年播出的栏目及赛事节目的主持人、记者出镜时身着李宁牌服饰,这招可谓出奇制胜。

此外,李宁还成功地赞助中国国家队之外的瑞典奥运代表团、阿根廷篮球队、西班牙篮球队、苏丹田径队等其他代表队,这些都加强了李宁品牌的曝光度。但李宁若想强化自己专业主流运动品牌的地位,还需要在产品外观和品质上达到顶级运动员的比赛装备的水准,否则李宁还是无法与世界知名品牌抗衡。

催熟在线互动营销

在网络媒体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今天,消费者对于互联网依赖程度的增强,以及互联网精准定向、互动、体验、分享的天生属性使得2008年奥运会成为催熟在线互动营销的催化剂。三分天下的体育用品品牌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阿迪达斯为2008北京奥运会所作的网站,设置了许多虚拟游戏和互动环节,网友可以在“奥运挑战”选择将要挑战的奥运冠军,亮出自己的绝活绝招,只要你够有创意,够有热情,就可以通过网友票选的方式,实现奥运梦想,参与《奥运在我家》电视节目的拍摄,和自己喜欢的奥运明星共度一天,并以虚拟情景剧的方式实现自己的奥运梦想。此外,阿迪达斯还设计了“阿迪卡”这一虚拟在线卡,网友通过参加每月活动,闯关奥运游戏等来赢取阿迪卡,换取奥运门票或是阿迪新款服装。

三足鼎立范文5

江淮瑞风:轻型客车类MPV的旗帜

江淮瑞风,开创了当代多功能商务车的全新概念。上市之初,即以“在高档MPV上有的配置,几乎都能在瑞风上找到,价格比高档MPV低很多”作为宣传口号。该车与众多高档MPV最大的区别就是离地间隙大,后轮驱动,更适合复杂路面;内部空间也更大,作为平头轻型客车的换代产品,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款MPV。2004年10月,江淮瑞风启动了“瑞风发动2005”行动,在MPV市场上刮起了一股旋风,以降价15%-20%的幅度,名副其实地成为国内MPV各细分市场最具增长潜力者,2005年首次夺得国内MPV行业销量冠军。

2006年一季度,尽管江淮瑞风以销售9027辆的佳绩,再次夺得行业销售冠军,但市场优势已经不再明显,其龙头地位已经开始受到广本奥德赛和别克GL8的冲击和挑战。今年1-2月份的月销量冠军被广州本田奥德赛夺得,依靠3月份推出全部通过国家“国Ⅲ”环保认证的06款江淮瑞风,才勉强保持住了行业第一。由于江淮瑞风已经步入市场成熟期,一季度产销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为保持江淮瑞风的竞争力,江淮在今年将推出全新改款的瑞风Ⅲ和两款低排量瑞风MPV。

广州本田奥德赛:轿车类MPV凸现王者风范

一直以来,作为“舶来品”的MPV在引入中国市场后,由于价格因素,轿车类MPV表现平平,以客车为底盘的客车类MPV由于价格优势无限风光。2006年这一趋势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承担“扭转乾坤”大任的就是今年异军突起的广州本田奥德赛。

广州本田奥德赛的成功得益于在去年底06款新奥德赛的率先下线,今年1月7日起在全国上市。而且在原有标准版和舒适版(带天窗)的基础上增加了豪华版(带导航)。今年1-2月份,广州本田奥德赛第一次取代瑞风成为国内MPV市场新霸主,一季度,奥德赛仅以127辆的微弱差距名列行业第二名。广本奥德赛取代江淮瑞风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它对整个行业的启示是:国内MPV市场正在与国际市场接轨,轿车型MPV正在逐渐取代商务型MPV,成为今后国内MPV行业的发展主流。

上海通用别克GL8:锁定细分市场再次腾飞

别克GL8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MPV,也是国内真正称得上标准MPV的车型。有人把别克GL8称作MPV的样板,的确,采用了V6 3.0发动机的GL8继承了美国车的精髓,外观大气,空间宽敞。该车三款各具特色的车型配置GT、LT、CT,也在开创不同价格区间的同时锁定了MPV不同细分市场的新标准。

去年7月份,上海通用汽车一举推出4款不同配置的3.0L产品:GL8陆尊GT旗舰版、GL8陆尊LT豪华版、GL8陆尊CT两款舒适版(7人、8人座)。11月10日,上海通用又在中高端MPV市场发力,推出三款2.5L排量的GL8 06款新品。GL8 2.5L系列将继续秉承陆上公务舱的品质与特点,与陆尊系列形成多元化架构,在丰富GL8车系的同时,更为钟爱陆上公务舱的消费者提供了低排量选择。

2006年一季度国内各MPV品牌市场占有率一览

新产品的上市,直接拉动了今年别克GL8的市场销量。一季度,别克GL8销售8336辆,同比增长75.27%。高端MPV的重新崛起,成为今年国内MPV行业发展的一个新特点。

三足鼎立范文6

河南省广电局:将触角伸到报纸,资源共享有待深化

在河南媒体市场,要问谁最有传媒集团的雏形,答案也就一个:河南省广电局。因为它不仅有广播电视主业作支撑,在三个电视频道推出了三家类似《南京零距离》的民生新闻节目,更将触角伸到了报业竞争中。它在2004年9月1日创办的《东方今报》,着实让郑州报界大吃一惊。

由原《大河报》总编辑马国强担任幕后指挥,通过收编原来的《东方家庭报》,几乎挖掉《大河报》多年积累人材的半壁江山,《东方今报》在今年以来几出奇招,次次都让竞争对手《大河报》无还手之力。他们的主要招数就是典型的“编辑指挥记者”,把重点放在编辑上,使他们能从容进行策划,不断推出强势报道。《东方今报》的编辑理念强调一点,就是“煽情”:其总编辑梁廷耀认为,“一张新闻纸不单单用以传递新闻信息,展现新闻事实,更应该用以释放共通的情感,撞击读者的心灵”,也就是,传播新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不是主动的,而是互动的。

《东方今报》的这个特色在一版上体现得最为明显。他们了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版导读化”手法,简要而言,一是显微,一是放大。显微,就是把原本不相干的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整合在一起,提炼其共有的新闻内核,聚焦在一个新闻点――标题上。 比如,公安局长任长霞、勇斗歹徒的民警任金城、坚持为打工者义务演出的歌星孙恒、休学支农的大学生白亚丽,这四个人物分别来自四条互不相干的消息,一版他们拿到一起,依次为他们冠以“忠诚”、“勇敢” “执着”、“无私”的小标题,配以四个人的图片,总标题是“河南品质”四个大字。

通用的操作手法就是,在报道重大事件时,多版面轰炸,且推出各版整齐划一的主打标题。初尝胜果是在报道与扒手搏斗而壮烈牺牲的警察竹卫东时,他们推出了三个整版《三问英雄竹卫东》:《一问天堂里有没有歹徒和匕首?》《二问生命中有几许遗憾和不舍?》《三问尘世间有多少感动和理解?》, 这一招数把零散的报道整合起来了,相当有震撼力和冲击力。

《东方今报》在用人制度上除了“挖角”外,就是大量起用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敢冲敢杀,可塑性特别强,郑大新闻系的本科生进入报社不到一年即有多人开始挑起大梁。

河南广电局涉足报业后,其最大的优势是实现了资源互补和联动,这几天,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的所有频率、河南电视台的所有频道都在播放《东方今报》的征订广告,这种密集轰炸是其他报纸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但据笔者观察,他们在新闻资源上反而没有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东方今报》每天只有半个版或一个版的《今报电视》,精彩的电视或广播新闻报道寥寥无几,除了“光明回收奶”事件的影响扩大《东方今报》功不可没外,其他没有多少互动和资源共享可言。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四处出击,无实质性突破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成为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后,一直在四处出击,想再闯出一条新的路子来。

首先他们从今年1月起对《河南日报》实行彩印,全新改版,版式全面模仿一年前的《大众日报》,在新闻报道上力求遵循新闻规律,出了不少好作品。其次就是在全国率先把集团下属的农民报《河南农村报》取消,并为《河南日报》(农村版),以党报的名义下达征订任务,农村版的发行和吃饭问题倒是先解决了。

再就是保住《大河报》,全力确保集团支柱《大河报》广告收入不受《东方今报》和其他都市报影响。首先是大幅提高编辑记者工资,以待遇留人。再就是对《大河报》内部结构实行扁平化改革,实现彻底的采编分开。最“狠”的一招就是利用河南日报的名义大量挖其他报社的“名角”。说到这里不能不提一下河南报业的人才竞争,由于河南在全国的地位,除了本省高校的毕业生外,这里很少从外面补充新鲜的血液。所谓的人才流动一般就是从这家报社跳到另一家报社,如现任《郑州晚报》执行总编就是从《河南商报》到《东方家庭报》,再到《郑州晚报》的。“党报底下好乘凉”,《河南日报》招聘广告一出,《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不少有实力的编辑记者就纷纷跳槽,自然就相应地减轻了《大河报》的竞争压力。在建立学习型组织方面,河南日报注重对报业集团所有采编人员进行集体培训,目前已经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不少新闻传播研究的“大腕”在这里演讲,带来一股股清新的理念。通过这些应对策略,尽管《东方今报》号称“河南中心城市第一大报”,《大河报》在河南的“老大”地位还是没有受到动摇。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另一策略就是“收编部队”。《河南商报》原来属于新华社河南分社,是郑州报业市场现存唯一的一张对开都市报,尽管其经常有猛料爆出,如去年的“巨能钙事件”和今年的“孔雀石绿事件”都是由其在全国率先发起调查并不断推动深入的。但由于体制和用人管理方面的原因,《河南商报》不断在亏损的边缘晃荡。2004年9月1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介入,变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新华社河南分社主办,由前者主管,“目的是将〈河南商报〉塑造成一张立足河南、辐射中部的以经济生活报道为特色的都市类、市场化的品牌大报”。在维持了将近一年的运营后,近日,河南日报派出由原《城市早报》副总编孟磊率领的领导班子,整体改编原《河南商报》的团队,意在通过大幅度的改革来阻击《东方今报》上升的势头,连日来在渐趋平静的郑州媒体圈又引发一阵骚动,大有风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除了把《河南商报》收归己有外,还把原来的《河南法制报》搜罗到其麾下,与河南龙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文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河南今日安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打造一份以民主法制为重要特色的综合性新城市报《今日安报》,定位在法制特色,但该报创刊半年多,越来越走都市报的老路,市场反响不大。倒是以低成本打造的《大河文摘报》蒸蒸日上,日子过得很是滋润。

在对外扩张方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还意欲学众报业集团在青岛创办《半岛都市报》的成功经验,在洛阳再开辟一个战场,面向河南西部打造《河洛早报》。但终因洛阳当地报纸和宣传主管部门坚决抵制,至今未果。同时,他们创办的出版社也还没有大的动作和影响产生。

尽管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四处出击,但在笔者看来,一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经营收入非常单一,《大河报》还是其生命线。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为了应对《郑州晚报》,他们将定位相同的《大河报》和《城市早报》合并。现在又收编这么多报纸,没有好的市场定位区分,在河南这个地方,最终还是要殊途同归,全往都市报这条路上挤,兄弟相残无法避免,不知将来如何收场。

郑州日报社:身处夹缝中,确实很无奈

报业竞争有时候很是无奈,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和河南省广电局进行两强相争的时候,郑州日报社几乎到了只有观望的份上了。2003年5月承担党报功能的《郑州晚报》全新改版变为都市报,《郑州日报》恢复为党报。一时间《郑州晚报》给沉闷的郑州报业市场带来了冲击和活力。逼迫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紧急把两份都市报《大河报》和《城市早报》合并,《城市早报》变为《大河报》的郑州新闻版,以每天80个版的厚报应对《郑州晚报》。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此招果然厉害,尽管《郑州晚报》几经出新,最终还是不敌老成持重的《大河报》,尽管其前一段四处宣传“创刊56周年,发行56万份”,还是让内行人频频摇头,一笑了之,目前想保住老二的位置都困难。原因有二:一是领导层不稳定,管理上存在问题,人才流失严重,全面改版参加北京集训时的“老人”所剩无己,被称为郑州各家报纸的“黄埔军校”;二是由于是唯一的郑州市所属都市报,受到的限制也比其他报纸更多。

目前,《郑州晚报》能在报业竞争中占有的绝对优势就是集中精力打造的《独家报道》团队,由对深度报道颇有研究和建树的陈祖强领头,成员为擅长调查性报道的记者,凡是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热点问题,他们都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发回可读性较强的报道。《独家报道》与新浪网进行合作,在全国影响力越来越大。

曾有传言,郑州日报社要与郑州广电局合力组建一个传媒集团,但后来不了了之。在仍缺少运转资金的条件下,目前郑州日报社唯一的优势就只剩下郑州市委、市政府对其的强力支持了,毕竟他们不能见死不救。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