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的故事范例6篇

太阳的故事

太阳的故事范文1

今天,我特地起了个早,穿好衣服,急忙跑上楼顶去看太阳。

在楼顶上,我仰望天,几颗残星还挂在天际。显然,太阳还没起床呢!突然,我听到了村里的一声鸡啼“喔喔喔??”,公鸡在叫唤太阳起床了。呵,太阳又要出来值班,开始一天的工作了。

可太阳是个拖拉的孩子,无论公鸡怎样叫唤“喔喔喔,喔喔喔……”,太阳就是慢吞吞地不肯露面。人们着急了,他们等着太阳出来值班,让光明帮他们晒谷子、庄稼呢!于是,人们用力地敲起了盘子,碟子,吵得太阳再也无法睡懒觉了。太阳没办法,只好慢慢地爬上了山坡,用力一跳。噢,不行,太阳昨晚没吃饱饭,没力气往上跳。人们又着急了,纷纷为太阳搬来梯子、椅子,太阳踩着梯子和椅子一跳,终于跳上了天空。顿时,太阳发出了万道金光。

“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刚才为太阳助跳的村民欢呼起来,纷纷跑回家搬谷子出来晒。太阳在天空中看着村们,高兴极了,他对村民们说:“你们真是我的好朋友!从明天起,我在也不睡懒觉了,我要早早的出来为大家晒谷子、庄稼!!”地里的人们一起欢呼:“太阳,你可别食言哦!!”太阳一听这话,想起自己过去的“劣史”,羞得涨红了脸,躲进了云朵里。

我看到这个情景,高兴得跳起来。心想:对呀!太阳,你可别食言哦!!!

太阳的故事范文2

原来,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是一对感情很好的夫妻,还生下了一大群孩子,她们就是星星宝贝,可是,太阳公公很久没有关心月亮婆婆和星星宝贝了,月亮婆婆决定带她的孩子离家出走,再也不见太阳公公了。

月亮婆婆和星星宝贝们不论躲在哪里,太阳公公都能找到她,月亮婆婆是在不知该躲哪儿去,其实,只要太阳公公认个错她就不躲了,可太阳公公怎么也不认错。月亮婆婆心生一计,决定躲在夜晚,在白天,月亮婆婆就和太阳公公玩“捉迷藏”。(小朋友们,其实在白天也是有月亮和星星的,只是看不太清楚而已,是因为月亮婆婆和星星宝贝躲躲闪闪,所以看不见。)到了黑夜,月亮婆婆可放心了,因为太阳公公可不能在黑夜出现,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天,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道了歉,月亮婆婆猜答应不再躲来躲去了,但是,月亮婆婆知道人类已经习惯有她了,所以月亮婆婆在黑夜还是出现了,而星星宝贝们则陪伴它们的妈妈,轮流值班。

福建南平浦城县浦城和平小学四年级:王紫君

太阳的故事范文3

学习目标:

1.能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

2.默读课文,做到不指读。能说出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

教学重点:

根据故事内容展开想象,感受神奇。

教学难点:

能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词语巩固:

光明 觉得 值日 人类 艰难 决心 苦海

炎热 害怕 从此 花草树木 生机

(二) 回忆课文

第一部分事情的起因(1-3):十个太阳炙烤大地,人类生活艰难。

第二部分事情的经过(4-6):后羿射下九个太阳,留下了最后一个太阳。

第三部分事情的结果(7):大地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二、学习1至3自然段,了解故事的起因

(一)初步了解故事的起因

师:我们先看故事的起因部分,默读1-3自然段思考:十个太阳开始是怎样工作的,后来变成怎样了?大家还记得默读的要求吧,不动唇,不指读。开始边默读边思考答案吧。

(二)学习第1自然段

老师相信认真读书的你们都找到了。十个太阳刚开始的工作是:(出示)‘’十个太阳每天轮换,给大地万物带来光明和温暖。”“每天轮换”意思是每天一个太阳,轮流值日。这时候的大地是光明和温暖的。“光明”和“温暖”说明太阳轮换的时候百姓安居乐业,大地万物生机勃勃。

你们知道吗?传说这十个太阳是天帝的十个孩子,扶桑也是传说中的神物,它生长在东方的大海上,连接天界和人间,是中国神话中的灵地之一。这样说来是不是越来越感觉这个故事很神奇了?听老师读这一自然段,你闭上眼睛感受这神奇的画面吧!

好了,如果你对这段文字很感兴趣,课下再多读几遍吧。

(三)学习第2自然段

过渡:可是好景不长,十个太阳,一齐跑出来了。

我们看这一句“这十个太阳觉得轮流值(zhí)日太没意思啦,于是,他们一齐跑了出来,出现在天空中。”

从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对,这十个太阳也太顽皮了。这是一个拟人句,让这个故事充满童趣。自己再读一读这一句,注意标红的词语,读出太阳的顽皮。

这时候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炙和烤的意思相同,炙烤也是烤,这里指曝晒过度。把十个太阳比喻成十个大火球,让我们感受到了十个太阳同时出现的威力。

(四)学习第3自然段

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快要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熔(rónɡ)化了。

1、我们在学习这一自然段的时候要关注这几个词。“晒、烤、蒸、熔”从这几个字的部首可以可能出来他们都与火有关,读了这些词语,我们仿佛感受到十个大火球的散发出的巨大热量了。我们再来读读这一句。

2、生活在大地上的人们又会怎样呢?

你们肯定都找到了“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那非常艰难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因为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快要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熔(rónɡ)化了。地面上的情况如此糟糕,所以说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

3、我们再来想象一下,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还会有哪些苦难的景象呢?

看,森林燃起了熊熊烈火,动物们纷纷逃离了家园。再这样下去,动物人类都将无法生存,形势十分紧迫。

让我们带着焦急的心情再来读这一自然段。

读到这里,你们知道你为什么要射了九个太阳了吧。那第一个问题我们就有答案了。

4、现在你能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的起因吗?别忘了用上这些关键词。开头用上“很久很久以前”就更像讲故事了。自己在下边先试着说一说吧。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出示句子: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跨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他登上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箭。你画对了吗?

九十九座高山,九十九条大河。是有人数过吗?哦,有同学知道不是,古人通常用是带九的数表示数量极多,这里并不是实数。翻山跨河就很不容易了,羿能翻过九十九座山、跨过九十九条河,他在你心中是怎样的形象?(他拥有非凡的神力,不怕艰难险阻)这位同学们说得太好了。

2.这段话中还有一些词,特别吸引老师的眼球,就是描写羿射九日动作的词,你能把它们全都找到吗?

有翻、跨、登、搭、拉,这些动词用得十分准确。让我们用朗读感受羿一气呵成的动作。

精彩的动词描写,让我们感受到羿的英勇无畏、本领高超。我们在写话中,以及以后的习作中也要多用动词。)

3、羿不仅英勇无畏本领高超而且心地善良。我们再把整个自然段读一读,感受羿的英雄品质。

(三)学习第5自然段

引读:就这样,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自己默读第五自然段想一想这个太阳为什么会如此害怕呢?哦、因为羿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这么厉害!他又伸手拔箭,准备射下最后一个太阳。所以这个太阳害怕极了。那它又为什么要躲起来呢?谁能用因为、所以说这个句子?

因为这个太阳——(害怕极了),所以(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提示那他是怎样躲的呢?这里用了一个词“慌慌张张”,慌慌张张写出了太阳害怕的样子。

想象当时的情景,一起读读这一段,读出羿的英勇和太阳的害怕。(四)学习第6自然段。

那到底羿有没有射这最后一个太阳呢?我们从第六自然段找找答案。从这一自然段我们可以感受到羿不但本领高强,而且有勇有谋,一心为百姓着(zhuo)想。

(五)讲述故事的经过

1.学习了4至6自然段,我们又解决了第二个问题。现在谁能用简单的几句话说一说故事的经过?我们可以先讲一讲羿是怎样射下九个太阳的,抓住这些动词进行描述。再讲一讲最后一个太阳怎么样了?为什么还留下一个太阳?抓住关键词语才能把故事讲完整。按下暂停键,都来说一说吧!

三、学习第7自然段,了解故事的结果

羿射九日后,大地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一)默读第7自然段,找出段落中的一个词来回答这个问题。对,就是“勃勃生机” 我们一起读这个词。

1.勃勃生机是怎样的景象呢?

土地渐渐滋润起来“滋”“润”两个字都有三点水,原来被烤焦的土地现在水分多么充足啊!

花草树木渐渐繁茂起来:以前晒枯的禾苗在水的滋润下重新健康生长,花草树木一丛丛、一片片,长得越来越茂盛!

江河奔腾欢唱:原本被蒸干的江河里又流淌着水了,水像马儿奔跑一样快速前进,还“哗啦啦”唱着歌呢!

万物生长,充满活力,大地有了生命力,这就是“勃勃生机”。故事终于有了一个美满的结果。我们再一起感受这份美好。我们应该感谢羿,感谢他一心为百姓着想,我们应该赞美羿,赞美他英勇无畏、不怕困难。

四、根据表格提示完整讲故事

羿射九日的故事我们学完了,三个问题我们都找到了答案。现在你能根据表格内容提示,从头到尾讲一讲这个故事吗?老师相信,通过课上的学习,聪明的你们一定都会讲这个故事了。

五、说一说自己觉得神奇的地方。

故事中还有许多神奇的地方,比如说太阳坐上两轮车,十个太阳轮流值日,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跨过九十九条大河,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等。你还觉得哪里神奇呢?赶紧跟爸爸妈妈交流交流吧!老师相信如果你把你觉得神奇的地方描述清楚这个故事就更精彩了!

六、小结拓展

今天,我们读了《羿射九日》这篇神话故事,感受了故事中神奇的想象,也感受了古代劳动人民与自然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在咱们中国还有许多优美的古代神话故事,课外大家可以去读一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这本书。

七、重点作业布置

太阳的故事范文4

关键词:太极;动静;阴阳;理;太和;??

on the outlooks on the moving and motionlessness of taiji in i ching learning of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abstract: outlook on the moving and motionlessness of taiji (great pole) wa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philosophy of i ching (the book of change) learning of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arguments through zhou dun-yi, zhang zai, zhu xi, and wang fu-zhi, etc. gradually solved significant questions related, such as how taiji produces yin and yang qi ?(energy), why taiji itself has the property of moving and changing, how the phenomenal world moves ceaselessly, i.e. how the material world was produced and producing ceaselessly.

key words: taiji; moving and motionlessness; yin-yang; idea; great harmony; copulation

太极动静问题是宋明易学哲学经常讨论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它所要解决的,是关于物质世界怎样产生,又何以流转不已、变化无穷的问题。对此问题的辩论,开始于宋明道学的创始人周敦颐。

就易学史说,周敦颐所要回答的,是太极如何生出阴阳二气的问题。?

周敦颐著《太极图说》,不谈筮法问题,直接论述宇宙形成的过程,企图为儒家成圣人的理论提供一个宇宙论的根据,首先提出了这一问题。他说:“自无极而为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这是认为,混而未分的太极动则生出阳气,静则生出阴气,阳变阴合,相互作用,便生出水、火、木、金、土五行,五行之气顺次部署,四时就运行起来。阴阳五行相交相感,巧妙结合,便生出天地万物和人类。但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又统一于太极,太极的本原则是无极。也就是说,在太极之上还有一个“无极”的阶段,太极是从无极来的,所以说“自无极而为太极”。就太极动静问题说,周敦颐提出“动而生阳”,“静而生阴”的观点,认为太极能动能静,即由于元气自身的运动和静止,分化出阴阳二气;并且认为在分化过程中,运动和静止总是相互依存,阴阳二气既相轮替,又相对立。此种阴阳动静观就提出并解决了太极如何生出两仪的问题,包含有深刻的辩证思维。

汉唐易学论述宇宙演变的过程,只是讲太极元气分化为阴阳二气,阳气清轻上升而为天,阴气重浊下降而为地,但都未讨论太极元气怎样分化为阴阳二气的问题。周敦颐以其太极动静观解决了这一理论问题,是对易学哲学的一大贡献。但是,他又认为,太极在分化过程中,总是先分化出阳气,而后才分化出阴气,阳气又同运动结合在一起,阴气又同静止联系在一起。这样,就把阳动和阴静割裂开来,抹煞了二者的统一性。就太极和无极的关系说,他以静止为无极的本性。按其“太极本无极”的说法,太极的运动,说到底又来于无极的静止,或者归于无极的静止。这又是在太极元气之上寻找运动的源泉,没有摆脱道家和道教动静观的影响,受到后来易学家的批评。

?那么,太极为什么具有运动变化的性能?或者说,阴阳二气运动变化的源泉是什么?周敦颐除了以无极之静为太极之动的根源,所谓“太极本无极”之外,并没有更为明确的论述。而宋明道学的另一创立者张载,却对此作了进一步探讨。

?张载改造了周敦颐的太极说,以气解释太极,认为太极乃阴阳二气的统一体。所谓“一物两体,其太极之谓欤!阴阳天道,象之成也。刚柔地道,法之效也。仁义人道,性之立也。三才两之,莫不有乾坤之道也”(《横渠易说·说卦》)。体,谓体质;两体,谓兼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即下文所谓“乾坤之道”。其表现为天道,为阴阳二气;表现为地道,为刚柔之性;表现为人道,为仁义之德。也就是说,太极乃宇宙的最高原理,它兼有阴阳和刚健柔顺等双重性质。此太极不是一,也不是二,而是一中含两,所以说“一物两体”,也即下文所说的“此天之所以参也”。那么,作为“一物两体”的太极,其内容又是什么呢?张载认为是气。所以他进一步论述说:“一物两体者,气也。一故神(两在故不测),两故化(推行于一),此天之所以参也。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同上)“神”指运动变化的性能和泉源,如其所说:“惟神为能变化,以其一天下之动也。人能知变化之道,其必知神之为也。”(《横渠易说·系辞上》)神作为运动变化的动因,微妙莫测,故称为神。“化”指运动的过程和形式。 这是认为,太极之气兼有虚实、动静、聚散、清浊两方面,即具有一阴一阳,此即“一物两体”。此两体不可分离,结为一体,此即“其究一而已”。此两体相互对立,方有其相互依存,成为一体,此即“两不立则一不可见”;没有其相互依存,成为一体,也就不可能相互推移,所以说“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因其对立,所以其气化的过程总是一阴一阳,一聚一散,一屈一伸相互推移,此即“两故化”;但此种推移的过程,总是相互依存,结为一体,所以其自注又说“推行于一”。因其统一,所以其变化的根源神妙莫测,此即“一故神”;但此一并非单一,而是对立面的统一体,所以其自注又说“两在故不测”。照这些论述来看,张载是以阴阳二气的统一体解释太极,从其为阴阳对立的统一体说,称为太极;从其统一体中包含差别和对立说,称为阴阳。这就扬弃了周敦颐以太极为混沌未分之气和“动而生阳”的观点,并且以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气自身运动变化的性能即根源于阴阳二气的统一性,因而相互作用,相感相荡,相互推移,从而回答了气为什么能够运动变化的问题,在易学哲学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张载又特别追求太极之气的清虚本性,以“至静无感”形容气的本然状态,以虚静为气的本性,所谓“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正蒙·太和》)。此种观点,便同其“一物两体”说在理论上发生了矛盾,仍然未能免除王弼玄学派易学的弊病。所以受到了二程的批评:“立清虚一大为万物之源,恐未安,须兼清浊虚实乃可言神。道体物不遗,不应有方所。”(《河南程氏遗书》卷2上)“子厚以清虚一大名天道,是以器言,非形而上者。”(《程氏粹言》卷1)认为张载的学说不够完善,需要加以修正。后来,两宋道学的集大成者朱熹,顺着二程的思路,也对张载的观点进行了批评。

?朱熹一方面极力赞赏张载的“一物两体”说,称赞“一故神,两故化”“说得极好”,认为“横渠此说极精”(《朱子语类》卷98);另一方面,又指责张载不懂得什么是形而上。他说:“或问:横渠先生清虚一大之说如何?曰:他是拣那大底说话来该摄那小底,却不知道才是恁说,便偏了,便是形而下者,不是形而上者。须是兼清浊、虚实、一二、大小来看,方见得形而上者行乎其间。”又说:“横渠清虚一大却是偏。他后来又要兼清浊、虚实言,然皆是形而下。盖有此理,则清浊、虚实皆在其中。”(同上,卷99)朱熹不赞成张载的气论哲学,他是要追求形而上的一路,以其理本论的观点探讨太极动静问题。?

朱熹追求形而上之理,认为气为形而下的世界,其存在和变化有其背后的形而上的根源,这就是“理”。

?朱熹反对以太极为气,而以其为阴阳五行之理的全体,所谓“太极是五行阴阳之理皆有,不是空底物事”(《朱子语类》卷94);“太极只是一个实理”(《周子全书》卷1引)。这样,便产生了一个问题,既然太极为理,那么理又怎么能运动而生出阳气呢?周敦颐《太极图说》所谓“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又如何解释呢?朱熹便针对学生提出的这一问题,就太极动静问题展开了讨论。

?朱熹解释“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说:“太极,理也;动静,气也。气行则理亦行,二者常相依而未尝相离也。太极犹人动静犹马,马所以载人,人所以乘马。马之一出一入,人亦与之一出一入。盖一动一静,而太极之妙未尝不在焉。”(《朱子语类》卷94)这是说,太极是就理而言,动静是就气而言。气好像是马,理好比是人。人骑在马上,可以驾御马的动静,并随马的出入而出入。有此太极之理,方有阴阳动静之事。因为动静之理乃太极自身所固有,所以称为“太极之妙”。妙,谓微妙,意思是太极中本有动静之理,乃阳动阴静的本原。而此动静之理又寓于阴阳二气之中,二气之动静乃动静之理所凭借的依托,所以说:“盖一动一静,而太极之妙未尝不在焉。”也即其《太极图说解》所说:“太极之有动静,是天命之流行也。……太极者,本然之妙也;动静者,所乘之机也。”“太极之有动静”是说,太极中有动静之理,不是说太极自身能够运动和静止。“天命之流行”,是就阴阳二气之流行而言。由于太极中有动静之理,所以阴阳二气总是相互推移,流行不已。他进一步解释说:“阳动阴静,非太极动静,只是理有动静。理不可见,因阴阳而后知。理搭在阴阳上,如人跨马相似。”(《语类》卷94)“非太极动静,只是理有动静”,也是说,不是太极自身能动能静,只是其中有动之理和静之理。此理主宰阴阳二气的动静,并且凭借阳动阴静而显示其功用,所以说“理搭在阴阳上,如人跨马相似”。也就是说,太极自身虽然无动静可说,但却有动静之理,有此动静之理,阴阳二气方有动静之事,也即所谓:“理有动静,故气有动静。若理无动静,则气何自而有动静乎?”(《文集·答郑子上》)朱熹又解释“太极动而生阳”说:“有这动之理,便能动而生阳;有这静之理,便能静而生阴。既动则理又在动之中;既静则理又在静之中。”(《语类》卷94)“有这动之理”,指太极而言;“便能动而生阳”,指气而言。下两句,所指意同。即是说,太极有动静之理,故气便能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气已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动静之理又在阳动阴静之中,即所谓“既动则理又在其中,既静则理又在其中”。意思是说,动静之理又不离开阴阳动静之事。朱熹的这些辩论主要是说明,理有动静,所以气才有动静;而理有动静,只是说有动静之理,不是说理自身能动能静。也就是前文所说,太极中有动静之理,方有阴阳二气动静之事。

?那么,太极中的动静之理,为什么不能运动或静止呢?朱熹解释说:“盖天地之间,只有动静两端,循环不已,更无余事,此之谓易。而其动其静,则必有所以动静之理焉,是则所谓太极者也。……谓太极含动静则可(以本体而言也),谓太极有动静则可(以流行而言也)。若谓太极便是动静,则是形而上下者不可分,而易有太极之言亦赘矣。”(《文集·答杨子直》)“太极含动静”,是说太极含有动静之理,此种说法是就本体说的,即自注所谓“以本体而言也”。“太极有动静”,是说有此动静之理,气便能运动或静止,所以自注说“以流行而言也”。“流行”,指阴阳二气相互推移,循环不已,或“理搭于气而行”,“理搭在阴阳上”,“气行则理亦行”(《语类》卷94)。“太极便是动静”这种提法,表示太极自身能动静,朱熹认为,此种说法是错误的。之所以错误,是因为这种说法混淆了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界限。也就是说,太极动静之理属于形而上的世界,阴阳动静之事属于形而下的世界,而形而上的世界,无所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这样,便在理论上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绝对静止、自身不能运动变化的本体,何以能使其现象世界流转而不已?本体世界和现象世界的这一矛盾,又如何解决?对此形上学问题,朱熹并没有作出回答。这一问题的解决,主要是由后来的易学哲学家王夫之完成的。

?作为宋明道学的集大成者,王夫之太极动静观的任务是,以本体与功能(或性能)相统一的观点,解决现象世界何以流转不已、生生不息的问题。

?王夫之发展了气学派的太极观,反对程朱学派以理为太极的观点,而以阴阳合一之实体为太极,此实体乃宇宙或天地万物的共同本体。正如其《周易内传·系辞上》所说:“阴阳者太极所有之实也”;“此太极之所以生万物、成万理而起万事者也,资始资生之本体也,故谓之道。”并针对朱熹的太极不动论,提出太极恒动说。

?关于太极动静问题的辩论,王夫之首先提出有阴阳方有动静的观点,用来反对朱熹“理有动静,故气有动静”的学说。他解释周敦颐“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说:“周子曰:动而生阳,静而生阴。生者,其功效发见之谓。动则阳之化行,静则阴之体定尔,非初无阴阳因动静而始有也。今有物于此,运而用之则曰动,置而安之则曰静。然必有物也,以效乎动静。太极无阴阳之实体,则抑何所运而何所置邪?……阴阳必动必静,而动静者,阴阳之动静也。”(《周易内传发例》)这是以阴阳为体,动静为用,依据有其体方有其用的原则,论证动静乃阴阳二气合一之实体的动静,驳斥了以阴阳为动静所生的观点,所谓“非初无阴阳因动静而始有”。在王夫之看来,周敦颐所说的“动而生阳”的“生”字,非产生或生出之义,乃表现其功能之谓。“动而生阳”,是说阳气表现为动而流行;“静而生阴”,是说阴气表现为静而成体。王夫之认为,所谓动静总是某种物体的动静,此即“必有物也,以效乎动静”。太极如果不以阴阳为实体,其自身又怎么能运动或静止?此是以运动为物质实体的功能,所以动静不能先于其实体而存在,动静只能是阴阳二气之实体的动静。他在《张子正蒙注·大易》篇也说:“自其动几已后之化言之,则阴阳因动静而著;若其本有为所动所静者,则阴阳各为其体,而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静则阴气聚以函阳,动则阳气伸以荡阴,阴阳之非因动静而始有,明矣。”这又是以“阴阳因动静而著”解释“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即以动静为阴阳二气性能的表现。所以又说“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即以阴阳为动静的实体。此种学说也是对王廷相“阴阳者气之体也,阖辟动静者性之能也”的进一步阐发。其《周易内传·系辞上》又辩论说:“动静者,阴阳交感之几也。动者阴阳之动,静者阴阳之静也。其谓动属阳,静属阴者,以其性之所利而用之所著言之尔,非动之外无阳之实体,静之外无阴之实体,因动静而始有阴阳也。故曰:阴阳无始,言其有在动静之先也。……犹嘘吸本有清温之气,因嘘吸而出入也。故可谓之静生阴,动生阳,而非本无而始生,尤非动之谓阳,静之谓阴也。”此段论述是说,动静乃阴阳二气的属性,而属性总是依赖于其实体的,有阴阳之实体,方有其动静之性能。所以不能说,有动静而后有阴阳。阴阳二气是永恒存在的,并非因动静而始有,此即所谓“阴阳无始”。就此而言,也可以说,阴阳居于动静之先。至于周敦颐所说的“动而生阳”和“静而生阴”,只是表示动静乃阴阳二气运动的形式,如同本有清温之气,其出入则为嘘吸一样,既不能理解为阴阳乃动静所生,更不能理解为动则谓阳,静则谓阴。可以看出,王夫之的上述辩论,目的在于阐明阴阳二气乃客观存在的实体,论证运动和静止为物质实体所固有,所谓“阴阳必动必静,而动静者阴阳之动静也”。从而打击了朱熹的“理有动静,故气有动静”的观点。

太阳的故事范文5

[关键词]太阳能热水器;直击雷防护装置;感应雷防护装置;等电位连接;屏蔽

中图分类号:P4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7-0294-01

一、翁源县年平均雷暴日及事故分析

翁源县年平均雷暴日数多达79天,雷雨天气都集中在每年5―8月份,雷暴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午后14―16时,据历史地闪分析软件统计结果显示,翁源县近十年各镇(场)地闪密度平均值未9.135次/平方公里*年。

近两年雷雨季节翁源县范围内就陆续发生数起因太阳能热水器遭雷电击中,造成较建筑物及电器损坏的事故,由于雷灾时间均发生在下午14时以后,损坏类型均为楼板击穿或破损、电器设备不同程度损坏等,无人员伤亡情况。用户为了让太阳能充分受热和增加水压,将太阳能热水器及其不锈钢水箱安置于楼面最高处,由于金属突出物容易遭受雷电闪击,且布置太阳能热水器的位置往往相当紧凑,用户不想再增加安装成本,选择安装简易防雷装置。因没有综合各种因素来设计安装防雷装置,雷击事故依然不断,用户往往对此无可奈何。

二、太阳能热水器结构分析

GB 50057-2010第5.2.8条第二款规定“输送和储存物体的钢管和钢罐的壁厚不应小于2.5mm”。太阳能热水器集主要部分为热水箱及冷水箱。按照《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部件选材通用技术条件》(GB/T 25969-2010)的规定,水箱外壳一般采用彩色涂层钢板(彩涂板)、镀铝锌钢板外壳、铝型材外壳或者粉末静电喷涂镀锌板。

GB/T 25969-2010并没有规定水箱外壳的厚度要求,通过对大部分事故现场测量太阳能热水器罐体厚度来看,部分能达到要求,但也存在0.4mm及以下厚度的罐体。若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水箱材质的厚度达不到2.5mm,则不能满足GB 50057-2010第5.2.8条第二款的规定,故可以断定金属水箱不适宜直接接闪,而且如果太阳能热水器金属构件没有做有效接地,直接接闪时将会对太阳能热水器及其所在建筑物造成一定破坏。

三、直击雷防护设计及相关要求

通过对数次事故现场的建筑物天面太阳能热水器布置情况来看,太阳能主要安装在天面楼板开阳处,或者天面楼梯间顶,女儿墙高1.2m―1.5m,部分没有设置接闪装置,完全暴露在直击雷闪击范围内,部分虽设有接闪装置,但是太阳能或不锈钢冷水箱以完全超出接闪装置保护范围之外。GB 50057-2010第4.5.7条第一款规定对没有得到接闪器保护的屋顶孤立金属物不设附加保护措施的情形做了清晰的规定,“高出屋顶平面不超过0.3m”可不设置保护措施,而事故现场勘测到的太阳能热水器普遍超过了这项规定。

3.1直击雷防护设计

由于安装位置的限制,不少太阳能热水器不得不安装于天面突出位置,那么应按照?GB 50057-2010第5.2.8条第2款,输送和储存物体的钢管和钢罐的壁厚不应小于2.5mm,市面上不锈钢水箱厚度往往无法达到接闪要求,那么应忽略利用太阳能热水器金属构件作为接闪器的必要性。?对于太阳能热水器,必须设置专用的接闪器保护。《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 50364-2005)第6.3.4规定了将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支架和建筑物屋面防雷装置相连接的做法,虽然此条为强制性条文,结合GB 50057-2010第4.5.4条、第5.2.8条的规定,直击雷防护应做如下设计:

(1)架设接闪装置。太阳能热水器既然属于电气设备,按照GB 50057-2010所描述的接闪杆、接闪带和接闪网这三种专门敷设的接闪器中,从施工的便利、成本和美观等角度综合考量,接闪带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做法为:利用不小于Ф10mm热镀锌圆钢沿水箱外层及真空管支架上布设接闪带,犄角位置安装高0.5m的接闪短针,金属支架做等电位连接处理。

应注意的是:太阳能温度、水压感应及辅助电加热管线应采用金属水管(槽),金属水管(槽)可以起到屏蔽和分流的作用。具体的解释参考GB 50057-2010第4.5.4条第二款的条文解释。

(2)设置独立接闪装置。若有充足安全距离的天面,可按照独立单针或独立双针保护的方式对楼面太阳能热水器进行独立保护,具体做法参照GB 50057-2010附录D。设计中应把金属构件的等电位连接、安全距离、屏蔽措施、综合布线等因素考虑进去。本文认为设置独立接闪装置是最理想也是最安全的防护措施。

(3)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是防雷装置里面最关键的环节,普通的接地处理没有多大的设计及施工难度。太阳能热水器接地可选择独立设置接地网或共用接地,接地电阻建议不大于4欧姆。基于成本因素,接地体可利用建筑物自身接地装置,若是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宜利用柱筋引下线做接地,砖混结构建筑物应设置独立接地体,接地电阻值均不应大于4欧姆。

3.2 感应雷防护设计

普通住宅太阳能热水器一般具有电加热功能、显控功能,均属于弱电设备。由于太阳能热水器暴露在LPZ0区,雷击电磁场强度并没有衰减,多功能控制面板及供电开关均存在被雷电流击毁的可能。GB 50057-2010第4.5.4条第三款规定,“在配电箱内应在开关的电源侧装设Ⅱ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其电压保护水平不应大于2.5kV,标称放电电流值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所以,太阳能热水器配电开关及控制面板必须设置相应的SPD。基于太阳能热水器损坏后不会产生严重的影响,电源信号线路感应雷防护措施应经济实用,因此配电开关可设置单相模块式SPD,控制面板可设置插座式SPD,电源及信号线路套金属线管敷设,并做接地,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欧姆。

四、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注意事项

在楼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虽然简易、方便,但如果安装不得当,就引雷入室,招来杀身之祸。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务必保证其处在楼顶接闪装置的保护范围之内,并且所有金属外壳及金属管线必须接地,尽最大可能性减少雷击。除了有良好的防雷装置,在发生雷暴天气时,尽量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避免洗澡时被水中传导的电流击中。加强防雷安全意识,雷雨天及早做好防范。

结论

综上所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完善的防雷装置是应对雷电灾害最佳方法,应安装专用接闪器,宜采用接闪带或独立接闪杆,其配电系统应安装II级试验的SPD,电压保护水平不应大于2.5kV,天面的传感控制信号线路及金属管道宜采取屏蔽、接地措施,确保太阳能热水器以及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

[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3] 《防雷装置保护级别的选择》IEC61024-1-1.

[4]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 50364-2005).

[5] 《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部件选材通用技术条件》(GB/T 25969-2010).

[6] 梁宇能.太阳能热水器防雷技术探讨 [J] 四川建材2007年06期.

太阳的故事范文6

泗洪育才满子琪

爷爷的故事,就像沙滩边的鸟蛋一样少,但是,爷爷却常常讲他那些千年不变的老故事,比如说《贪心的人》啊,《疯子》那些。爷爷最喜欢给别人讲故事,讲的人津津有味,听得人全神贯注这就是爷爷最希望的。爷爷第一次给我讲故事是在我六岁的时候。

那时,爷爷给我讲的故事名字叫《贪心的人》,首先,爷爷问我一个问题:“贪心的人会有好下场吗?”我说:“肯定不会。”于是爷爷开始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有两个人,家里很穷。后来,年迈的母亲死了,老大和老二开始瓜分家产,老大把家里的所有东西都拿走了,老二只好拿走了靠在门旁的斧子和树,那棵树是一棵老树,上面住着一只老鹰。有一天老二穷得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拿起斧子来砍树,树上的老鹰说:“求求你,别砍树,我带你去一个地方。那里有好多好多的金子银子,花也花不完。但是必须在太阳快要升起时离开。因为那里是太阳山,不然会化成血。”老二想了想,说:“好。”

上一篇元旦资料

下一篇野炊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