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文化范例6篇

黄酒文化

黄酒文化范文1

关键词:嘉善黄酒;文化旅游;旅游开发;产业融合

本文为嘉兴学院商学院重点srtp及嘉善学院srt一般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RT2016C012);指导老师:唐铁球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3日

引言

文化旅游可以促进旅游向更高层次发展,向群众传递文化知识、了解文化发展、继承文化传统、传承文化内涵,增加文化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软实力,增强企业竞争力,进而促进文化创新,使文化产品更有情景性、更具亲和力,增强游客体验经历。

嘉善虽然拥有厚重的黄酒文化积淀和雄厚的黄酒产业实力,开发力度却略显单薄,因此古老的黄酒文化在研究产业融合下的旅游价值及开发显得极其迫切。为稳步推进黄酒文化旅游向高层次发展,调研小组科学分工,分别行动,在嘉善在西塘进行了问卷发放、回收与简单访谈,发放问卷134份,最终回收了有效问卷100份,综合细致地研究了嘉善黄酒旅游的现状。

一、嘉善黄酒文化旅游现状分析

(一)客源市场、黄酒消费地域与人群、消费能力情况。嘉善黄酒客源市场中,游客中以国内游客占多数,而国内游客中又以嘉兴、杭州、上海游客的比重最大。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其中嘉兴当地人占比17%,杭州占比13%,上海占比8%;在少量的国外游客中以临近中国的日本游客居多,但纯粹因嘉善黄酒前来旅游的人少之又少。

另外,黄酒的消费地域和人群也存在同样状况。在我国“入世”之后,嘉善黄酒的出口销量明显上升,近年均呈两位数的年增长率令人欣喜,但黄酒的主要市场还是在国内,国外消费市场实际十分有限。现在,国内黄酒的消费市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的江浙、福建、上海一带,而在广大的西部、东北部则难觅其踪影。

在消费能力上,通过我们小组的问卷调查,发现80%的游客愿意接受50元以上的黄酒,35%的游客有能力接受100元以上的黄酒。说明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国内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消费需求升级,人们对黄酒的需求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黄酒中高端市场潜力巨大。

(二)黄酒产品种类。黄酒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黄酒的种类繁多,根据糖分比例可分成多种类别,故分支产品众多,可以迎合更多消费者的口味喜好。但对于同样历史悠久的嘉善黄酒而言,品质固然十分上佳,耐人饮食,但也却因此受到束缚,嘉善遵循古法专注酿造生产,酒肆酿造之法相仿,代代如此,因而没有再更多的创新口味,其相关衍生产品也很少。

我们在嘉善实地考察中了解到,各个店家的黄酒大多大同小异,多数以“女儿红”标榜,种类很少,消费者选择的空间非常小。

(三)游客对嘉善黄酒的认识概况。嘉善黄酒古已有之,其酿造技术在明清时代已经十分发达。嘉善黄酒品质上佳,口感醇厚绵长,温柔细腻,同时也具有相当多的益处功效,老幼妇孺皆宜饮用,因此长久以来一直深受本地百姓喜爱。但对于绝大部分的外地游客而言,无论是嘉善黄酒物质上的品效,还是其背后所含有的历史文化价值,他们都不是很了解,他们仅仅停留在黄酒的概念上来,而对于产地嘉善及此特产没有再多的认知。我们小组的研究显示,只有39%的游客对嘉善黄酒工艺、文化略知一二,而61%的游客对嘉善黄酒一概不知。我们还通过对游客是否了解“花雕”、“女儿红”等小故事的由来来侧面反映游客对黄酒的认知程度,结果表明,只有29%的游客有所了解。简而言之,就是游客们普遍缺乏对嘉善黄酒的认知。调查显示,65%的游客是有意愿了解嘉善黄酒的,61%的游客愿意以参观制酒工厂、参观黄酒博物馆等形式了解嘉善黄酒。但是,这部分游客却鲜有渠道来全面了解嘉善黄酒,已经对黄酒略知一二的游客也缺少加深了解的渠道。

二、嘉善黄酒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力度不够,对酒文化旅游不够重视。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是旅游发展的持续动力,因此注重文化的挖掘和旅游开发成为大势所趋。而嘉善对黄酒文化的开发不够重视,大多数游客都知道嘉善黄酒,甚至有些人还了解会稽就是今日之绍兴,但是对于同是浙江的另一个酒乡――嘉善的了解还是甚少,更别说嘉善有关黄酒的故事了。这就源于嘉善本身对黄酒文化的宣传太少。嘉善黄酒虽进军中国黄酒品牌前10名,但嘉善黄酒“西塘”还在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中国驰名商标,一直未成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嘉善黄酒的市场占有率。嘉善黄酒拥有丰富的文化价值,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现阶段的黄酒文化旅游产品主要体现黄酒文化最直接的方面,如历史发展、酿制技艺、酒器展示等,嘉善正是缺少对这几方面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黄酒的酿制技艺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酒酒俗与嘉善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黄酒酒器有很强的艺术美学价值,其与嘉善的越文化、水文化、名人文化也有很大的联系,这些黄酒文化价值还没有很好地开发出怼

(二)缺乏国际视野。在当前开发的酒文化旅游中,吸引外国游客较好的为青岛国际啤酒节和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张裕卡斯特酒庄等,值得注意的是,云南的葡萄酒旅游由于很好地和云南的其他旅游资源捆绑营销,虽然不是优质葡萄酒产区,但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相比葡萄酒和啤酒,黄酒中包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富有历史韵味,其实是对外国游客最具吸引力的,但已开发的点却很少有国外游客。嘉善西塘中外国游客的比例少之又少,更别说让他们了解嘉善黄酒文化,甚至购买嘉善黄酒了。究其原因,主要是酒文化旅游开发中缺乏国际化视野:嘉善没有研究国外消费者、游客对黄酒的兴趣所在,或是通过不同途径的宣传激发他们的旅游动机;当然,在旅游线路设计、旅游产品及旅游纪念品打造方而也没有考虑外国游客的需求。而面对洋酒的不断冲击,走向国际市场一直是中国酒产业战略愿景,而通过旅游提升嘉善黄酒在国外消费者中的美誉度、认可度,同时宣传中国特色酒文化,无疑对加快嘉善黄酒产业乃至中国酒产业国际化步伐具有积极推进作用。

(三)黄酒与文化旅游联系不紧密。嘉善地处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江浙沪两省一市交汇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与此同时,嘉善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具有相当潜力的旅游开发资源。认识到这两个得天独厚的发展因素,这些年嘉善也正在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例如发力打造特色西塘古镇等,也取得了可观的成绩。通过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嘉善可以间接带动本地的诸多产业,食品饮食业尤甚。然而,作为嘉善特产的嘉善黄酒,却没有十分好地和嘉善的文化旅游业结合起来。因为在很多时候,嘉善黄酒更多走的是独立发展路线,与其他产业并没有特别紧密的联系。

嘉善黄酒迄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文化底蕴自然也不会稀薄,具有相当的文化鉴赏价值,在这方面上若好好开发必定能成功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调查显示,65%的游客有意向了解嘉善酒文化,可见黄酒与文化的结合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因此,嘉善黄酒与文化旅游的关系完全可以更近一步,形成相辅相成进而达成双赢的合作关系。

(四)对酒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足。嘉善黄酒迄今已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嘉善的酿造业在明清时代已非常发达,1984年在轻工部酒类质量大赛中获“部优产品”称号,载入《中国名酒》名册。1987年在中国食品博览会上获银奖,多次被评为浙江省优质产品。西塘人喜爱弄墨舞笔,习惯在水边、桥边摆个小桌子,顺手往小河里捞几把螺蛳,姜葱炒了,再置上花生米,倒上陈年黄酒,悠闲小酌。如此酒道,令人向往。但如此优秀的黄酒文化却缺少继承,如中国传统酒道中的精华部分受到现代文化影响冲击非常大,人们既不会去把酒问天,也不会去观酒,喝酒少了节制、少了雅趣、少了崇敬、少了养生,以竞争、权谋、名利为目的的饮酒造成了公众对酒、对酒文化形成广泛诟病。除了酒道,许多传统的优秀酒文化,嘉善黄酒都没能很好继承。另外,嘉善酒文化发展一直停滞不前,依靠着传统方式存活越来越难形成自己的品牌。而一些所谓的创新,如拼酒大会的出现反而起了适得其反的作用。在新时代,人们没有创造出酒文化在当今时代的新内涵。对酒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不足直接导致酒文化旅游缺乏素材依托,成了无米之炊的酒文化旅游只能流于形式,也就很难真正吸引游客。

三、对嘉善黄酒文化旅游可行性建议

(一)黄酒文化旅游开发保障机制。嘉善黄酒文化旅游开发的动力保障主要是由企业、政府和市场这三部分组成。其中,企业是嘉善黄酒文化旅游开发的主要动力是企业,政府在嘉善黄酒文化旅游开发中起推动作用,市场的需求是嘉善黄酒文化旅游开发的助动力。在这三股力量的推动下,嘉善当地黄酒企业应该成为嘉善黄酒文化旅游开发的主体,作为黄酒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部分,在科研、技术、资金和场地等方面为嘉善黄酒文化旅游的开发提供核心支撑。政府应该发挥支持作用,如制定相关文化产业政策、加强对外宣传黄酒文化和嘉善当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市场的需求在嘉善黄酒文化旅游开发中起基础作用,根据统计结果,居民出游的首要目的是休闲度假,占60%;其次是旅游度假,占37%;而其余只占了3%。可见,游客的消费倾向还是比较强烈的,消费空间大。在尊重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了解旅游者消费倾向,开发相应的黄酒文化产品,体验黄酒文化,品黄酒韵味,最终完成旅游和体验过程。嘉善黄酒文化旅游的开发是一项长期工程,因而在实施的过程中,企业、政府和市场这三部分要相互支持,形成合力,才能为嘉善黄酒文化旅游的开发提供切实保障。

(二)积极推介,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嘉善黄酒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颇高,但销售的主要范围却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地域性消费特征很明显。为突破这一瓶颈,在宣传方面可从黄酒文化着手。因此,嘉善黄酒文化的宣传应紧紧围绕“黄酒之都”这一特色品牌定位,以会展、旅游推介会、影视宣传片、户外广告、文物书画艺术展等形式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和推介。在全国各地举行黄酒会展和黄酒文化节庆活动,推介黄酒历史文化、黄酒酿造技艺、黄酒养生功效、黄酒品鉴、黄酒收藏等内容,以及以各种新兴媒体、新体验手法展示黄酒文化,吸引人们去了解黄酒的历史和功效、并品尝黄酒;通过与影视传媒业合作,以黄酒文化为主题,制作旅游宣传片,或以黄酒某一品牌的诞生为主题,制作电视剧或电影,强势进入央视和各大地方电视台、旅游卫视等进行播放,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在当地定期举办一些大型书法文化艺术节,号召文人墨客饮酒作诗作画,吸引国内外文化爱好者慕名前来,扩大黄酒文化影响力;在全国各地举办旅游推介会,对外推介嘉善悠久的黄酒文化,展现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以便于对外招商引资;充分利用长三角地缘优势,在华东地区进行广泛的户外宣传促销,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嘉善旅游。

(三)品牌塑造,打造黄酒体验精品游线。品牌塑造是嘉善黄酒文化的重中之重,作为黄酒之都的嘉善,在开发嘉善黄酒文化旅游时,应好好利用“黄酒之都”这张名片,打造一条有特色、精品化的黄酒文化体验游线,尽可能多的将与黄酒文化相关的典型旅游点串联起来,根据旅游点与黄酒文化在文脉和地脉上的联系,在每个旅游点上展示黄酒文化,如展示历代各朝与黄酒文化的关系,恢复古代手工酿制黄酒的场景,还原黄酒之原始风貌,再到中国黄酒博物馆探寻黄酒文化的奥秘,最后到黄酒体验区寻找游客与黄酒的不解之缘,整个游线以历史的顺序将嘉善黄酒的历史景点串联,并将黄酒的起始、发展历史、黄酒典故、体验黄酒融入其中,整条游线以寻源、探秘、品味为活动主线,生动形象地展示嘉善黄酒文化魅力,使黄酒文化与旅游者之间产生共鸣,为游客带来独特的精神文化食粮。并将此游线向国际高端方向打造,使品牌游线国际化,让世界各国游人探寻几千年文化的古老国酒的神秘。

主要参考文献:

[1]吕艳伟.基于体验经济的白酒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2]李秋婷.中国专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葡萄酒旅游产品开发为例[D].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6.

[3]林清清,周玲.国外葡萄酒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9.24.6.

[4]张萍,王爱红.体验式葡萄酒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酿酒科技,2009.9.

[5]江志国,张春芝.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酒旅游资源综合评价[J].酿酒科技,2011.7.

[6]张红梅,宋莉,沈杨.中国葡萄酒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以宁夏贺兰山东麓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

[7]付强.贵州仁怀白酒文化旅游体验性开发浅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

[8]孟宝,郭五林,谢美英,陈永.白酒文化主题特色旅游深度开发研究――宜宾个例分析[J].酿酒科技,2015.

黄酒文化范文2

坛身书有七律诗一首《上海世博会藏酒题记》。“古道哲人时未远,越风饮者气如虹。龙吟醪醴三军醉,山泽湖明美酿丰。世谛沧桑潮涌起,博延远客海行风。珍哉四面八方宝,藏与名都广字中。”这是一首藏头诗,每句诗第一个字连起来即为“古越龙山世博珍藏”。

当天,绍兴市政府在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广场举行了第16届中国绍兴黄酒节新闻会暨古越龙山黄酒文化展示周开幕式,千年“黄酒之都”绍兴发出热诚邀请,希望人们到绍兴品尝国粹黄酒。

“一品悠然醇香,二品江南韵味,三品千年滋养。”这说的正是千年黄酒。黄酒作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是我国特有的酒种,有着悠久历史。承载着中国儒家文化,经过千百年的流传,至今依然活力依旧。黄酒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低度时尚,具有养身和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绍兴黄酒与世博的关系源远流长,1915年2月,绍兴黄酒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园博览会”。并一举摘获国际金奖。95年后的上海世博会,绍兴黄酒又一次抓住世博机遇,展示千年风采。

绍兴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之称。绍兴黄酒被中国馆收藏,也意味着绍兴黄酒代表了我国黄酒最高水准。10月12日至17日,古越龙山黄酒文化展示周在上海世博主题馆二楼举行。期间推出了一系列黄酒文化展示活动,包括黄酒介绍、酒道表演,黄酒品尝等;千年黄酒绽放出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游客的眼球。上海世博局领导表示,黄酒传统产业和文化展示,为后期世博会添彩。

世博会是一个国际化平台,让最具中国元索最具中国烙印的产品走向世界,实现民族品牌到世界品牌的跨越。这是许多中国企业借力世博的愿望。借力世博会,扩大品牌影响,是今年酒业营销的重头戏。几大名酒厂都打出了世博牌,“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把庆祝荣获巴拿马金奖95周年作为宣传战略,在上海世博会上大做文章,一些区域品牌如“衡水老白干”、仰韶酒,也纷纷打出了金奖招牌。

绍兴黄酒集团总经理何晓刚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经济的崛起为黄酒走向国际提供了良机。古越龙山借道上海世博会进行黄酒文化推广活动,是‘让世界了解绍兴酒,让绍兴酒走向世界’的一次绝佳机会。”

作为中国黄酒第一品牌的古越龙山,在全力拓展全国化征程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国际化之路:借助海外中餐馆渠道;与法国卡慕国际合作,进入其遍及全球的30(10多个免税店的中华国酒专区;成立澳门古越龙山酒厂有限公司,借助澳门开拓黄涯海外市场;古越龙山人选奥运菜单。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奥运赛事专用酒;赞助第六届世界合唱节;参加各种展览,进行黄酒文化推广……多年的品牌建设结出了丰硕果实,古越龙山连续三次入选“亚洲品牌500强”,成为全国黄酒行业中唯一人选企业,连续四次蝉联中国黄酒行业标志性品牌。

在本次活动现场,古越龙山与上海绍兴饭店管理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古越龙山借助上海绍兴饭店的餐饮平台。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双方在合作中更注重古越龙山绍兴酒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借助“女儿红”和“状元红”两大特色品牌进行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开发,打造文化亮点;利用上海绍兴饭店的“上海十大景观之一的马戏城”旗舰店专辟200m左右的面积,建造一个古越龙山黄酒展示厅。用世博高科技手段演绎酒文化的历史和未来;创新黄酒营销新模式,在提升黄酒品味,丰富黄酒内涵的同时,在上海餐饮行业率先引领黄酒新概念。

黄酒文化范文3

客家文化是中原文化与全国各地最精髓的结晶,从衣食住行到传统文化,再到民俗,所留下来的无一不是5000年文明古国的精华。客家人纯朴、热情、善良、智慧,在全世界有着1亿2千万的客家人,影响着全世界。

但每一次的垦亲大会,商业对接的主题做的太浓,在客家文化的传承呈现出相对的弱势。现在的客家人已慢慢的退缩在文化的后延,值得欣慰的是仍有不少区域还保存着客家原有的“古色”。

客家围屋现在已经成为“旅游”的商业重地,广东的河源,四面环山的优势逐渐呈现出“客家文化”传承者的身影。范志峰深感忧郁,如果打通了各种“交通”枢纽,形成了商业气息,是否会跟随着其它客家区域一样?只为商业,不为“传承”?

沉睡中的客家黄酒

提起黄酒,对每个客家人来说,不仅是感情,是伟大的“母爱”,思乡情、文化、更是客家的根源。

酒是5000年来老百姓的文化结晶,多少文人墨客为其赞叹,酒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中华文明的精神,不管达官贵人、普通老百姓,酒赋有着“交际”的使命。

众酒所长的客家黄酒,与一脉相承的“绍兴花雕”却有天壤之别。客家原有的风俗中,贵客来到,自酿黄酒,尽情畅饮。黄酒在客家人的内心,是至高无上的文化交际工具。随着时间的流失、社会的进步,现在的客家黄酒慢慢的退出舞台。只保留着客家妇女分娩后的保健功能,彻底失去了“客家代言人”的身份!

绍兴花雕与客家黄酒走的却不是同一条路,花雕已不在是黄酒,而是浙江文化的载体,不管是商业价值,还是文化价值,已远远超越了“黄酒”的概念。

然而,身为广东客家重镇的河源,客家黄酒还只是停留在“黄酒”上,只保留了“保健”的功能,把原有的客家文化丢弃在万里之外,最多只是作为河源特产,仅此而已。

河源政府非常有义务把客家黄酒,再次提升回到客家文明的“文化载体”。并且更要做为传承者的身份出现,通过黄酒的载体,把客家文化之火再次点燃。目前的河源人,喝酒喝什么?喝白酒、喝洋酒,可悲、可叹!自己放弃自己的黄酒。

河源需要带给世人最好的河源城市礼物------客家黄酒。

沉睡中的黄酒企业

目前客家黄酒企业,只为满足自己企业的销售环节,只在所有的特产店里面摆放着。只是想着增加一点自己企业的销售额,而这些企业当中,还只是仅有的几家黄酒企业,仅有的几家走出河源地区,呈现在珠三角地区。而且还非常的遗憾,这些企业当中,只是做了一个仓库转移的过程。也仅仅做到了从自己的仓库转换到了别人的仓库而已。

前一段时间,品牌策划专家范志峰到了客家文化重镇------河源。看到几百家的特产店,店里面摆放着众多客家黄酒。一声叹息,每家特产店多家企业的黄酒摆放在一起。

这些黄酒做什么呢?在互相打架。KJY黄酒50元/瓶,JHT就48元。JHT礼品装240/箱,GJL就少你10元。你推出1.5升30元。我就推出1.3升28元。反正陌生人买的是一瓶,我们就血拼一下看谁更便宜。

这又是何苦呢?这不就是河源的一个家庭的兄弟,兄弟们把家里的大门死死的关紧,在自己的家里打架,最后的结局只是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全部砸了。

客家的黄酒企业,你们是时候要醒了。想一想,大家一起把黄酒重新站起来,回到文化历史舞台,走出河源,走出客家,走向全国,让客家人带到全世界!

但又非常遗憾,在河源,超过10年的黄酒企业有几家呢?有一家已经做了快10年的行就公司,规模还只停留在不到50万/月的营业额上。而且,老板的思维只停留在自己身上,有上进学习的心,却无发扬之力。各类忽悠的培训,无不参加,回来后自己感叹,培训时精神兴奋,回来一头雾水(详看范志峰文章“培训课上,你被刷卡了吗?”)。你为何不把思维放大,把这些钱用到该用的地方去呢?

这个时候,范志峰大胆建议:河源政府是时候站出来,扶持这些黄酒企业,打造出一个客家“黄酒重镇”! 范志峰仔细分析发现,河源的黄酒企业如果有政府扶持,大力借势(详看范志峰文章“客家黄酒的借势营销”)。仅在河源每日黄酒销售额都可超过千万,而且还没有包括外地市场。

酒是近代社会更是政、商两界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在未来10年内,国内的酒市场可能呈现三种大势:

白酒之势:以茅台、五粮液为代表

洋酒之势:XO、轩尼诗、拉菲(红酒)为代表

黄酒之势:绍兴花雕、客家黄酒

河源是客家聚中地,黄酒与花雕同宗同脉,将有机会与绍兴花雕在黄酒市场上取舍。

大势所呈现出来的饮酒人群,早已超越地域,喝茅台、五粮液、XO、轩尼诗、拉菲(红酒)、花雕早已不停留在本地,河源黄酒在未来2年中,也将有机会加入这些行列当中。

超越花雕,河源要成为“茅台镇”

扶持“黄酒”,政府势在必行,河源保存着最好客家文化、好山、好水、好人。河源不能成为“工业”城市,成了工业,客家文化将再一次“沉睡”。“工业”可能在短时间可以把河源的经济提升上去,但会破坏河源,看看东莞就行了。

河源的格局,不仅只是一个地域,而是一个“客家文化的酒业重镇”,势比拟“茅台”镇,因为客家的文化超过了1000年。东江源的水、客家人的情,将酿造出永不退化的文化琼浆-----客家黄酒。

三步借势,挑战花雕

第一步,借势万绿,塑造品牌

第二步,营销客家黄酒,形成产业链

第三步,寻根客家黄酒,带动河源旅游经济

黄酒文化范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传承;发展;对策

引言: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自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公布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新鲜的术语,在短短数年时间里,在全国各地、各民族及各领域中,成为最热门的词汇之一。这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与广大民众生活密切相关,受到大家特别关注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文以被评定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为研究对象,对绍兴、江浙沪(不含绍兴)、非江浙沪地区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了解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的现状与其面临的危机;对技艺传承人、相关部门负责人、商家与普通民众进行个案访谈,挖掘绍兴黄酒酿制技艺面临危机的深层原因。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查阅。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即通过查阅本课题研究相关学科领域的文献数据库、图书资料等,搜集国内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的资料,为研究的开展做好理论准备和搭建知识架构。

(二)实地访谈。对技艺传承人、相关部门负责人、商家与普通民众进行深度访谈。

(三)问卷调查。(1)问卷形式及内容。在对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传承与发展的调查中,采用结构式问卷调研的方法,围绕公众对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的认知、对绍兴黄酒的产业消费及发展现状等方面展开。(2)问卷抽样方法。运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但在每个阶段使用不同的抽样组织方式。第一阶段:运用判断抽样,选取绍兴、江浙沪地区(不含绍兴)、非江浙沪地区的三大区域;第二阶段:运用典型抽样,选取三大区域内的下一级行政区域; 第三阶段:在选取的行政区域内进行随机调查,则调查对象即为最终样本单位。

三大区域的原因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域性特点,绍兴作为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的发源地,当地民众对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的熟悉程度高;江浙沪地区由于常年积累,当地民众有饮用黄酒的习惯;非江浙沪地区由于地域上的距离,对于绍兴黄酒的喜欢程度明显低于江浙沪地区。因此选择这三个区域代表三种不同的区域类型,符合我们采集数据和研究问题的全面性的原则。

(三)问卷样本总量计算。本研究引入了设计效应deff来确定调查对象的样本容量。考虑到问卷的有效率,则调查单位不能少于566,若样本总量在566基础上增加,则会提高调查估计精度,因此最终确定样本总量为600。

黄酒文化范文5

“黄酒是国粹,是祖先荫庇我们的福祉。让国宝重放异彩,让更多的人品古越龙山,是我们的使命!”在今年绍兴黄酒节期间,记者走进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大楼,看到了这段话。“古越龙山”作为国酒,其生命力在于“代代相传革新中”。“古越龙山”掌门人、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建伟是公认的儒商、哲商。他撰写的《沉醉绍兴酒》、《琥珀色的诱惑》、《岁月留痕》等书籍,介绍了他对黄酒的历史、文化、技术的研究心得,笔墨间也透露了自己对于国粹黄酒的一片虔诚。“环城河边八景少,黄酒城址、玉带绿水绕。状元花雕女儿笑,雄文妙墨醉芳草。” 这是傅建伟在中国黄酒城规划通过时作的词,豪情满怀,才华横溢。同行亲切地称傅建伟为“傅大哥”,这是对行业龙头的尊称,傅建伟却笑言,“我年纪大一些”。他目光炯炯,神色坚定,儒雅睿智,以下是这位酒业巨子、2007年度“风云浙商”与《长三角》记者的“面对面”。

《长三角》:您曾在《酒之我见》的文章中,谈到酒的起源、酒与文化、酒与军事、酒与人民生活的关系。绍兴作为酒乡、醉乡,绍酒在绍兴拥有怎样的地位?请您谈谈黄酒文化的精髓。

傅建伟:酒是绍兴的一张金名片,是一种象征,一种物化的精神产品。绍兴有2500年的建城历史,而绍兴酒的历史更早,几千年来,酒与绍兴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酒已经成为绍兴人生活的一部分。

一般人认为,黄酒业始于粮食有余,“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但我不这么看。黄酒最初可能偶得天然,但酒成为真正的商品,离不开人们的酿造、改进和完善。可以说,黄酒是人们劳动实践的产物,是中国文化的结晶,是体现儒家、道教、佛教精神的载体。

儒家文化的“仁”,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中庸,不偏左右,适可而止。黄酒以“柔和温润”著称,恰与中庸调和的儒家思想相吻合。黄酒温和圆润,刚柔相济,恰如国人“中庸”之秉性,黄酒集甜、酸、苦、辛、鲜、涩六味于一体,自然融合形成不同寻常之“格”,独树一帜,令人叹为观止。酸甜苦辣犹如品味人生,黄酒“中和”得恰到好处,守而不走,妙不可言!

道教文化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因此黄酒一定要崇尚自然,从田头到餐饮要绿色安全无公害。

佛教文化是解决人与自我的关系,其核心是“善”,我们要善待自我、善待自然、善待社会,要有一种报恩感恩心理和宽宏的心态。黄酒生性温和、风格雅致,讲究慢慢地品,主张喝酒不能过度,要节制。

《长三角》:“古越龙山”集中国驰名商标、原产地域保护、国宴专用黄酒等荣誉于一身,是行业最响亮的品牌,请您谈谈“古越龙山”品牌建设的成功经验。

傅建伟:“古越龙山”成长为中国黄酒行业标志性品牌,这是一代又一代“古越龙山”人勇往直前、努力奋斗的结果。

绍兴黄酒的知名度,曾得益于绍兴师爷以及文人骚客的竞相宣扬和推崇。然而,“绍兴师爷”低调内敛的脾气,让绍兴黄酒长期偏居江南一隅。为了尽快让这个古老的酿酒行业走出低位徘徊的局面,2005年来,黄酒集团一改低调宣传的作风,在央视等高端媒体接连“砸下”1亿多元广告费,抢占营销的制高点。尽管当时反对声比赞成声大,但如今看来效果不言而喻。我们觉得,黄酒业发展一定要与时俱进,需要有人“振臂一呼”,那么,“古越龙山”就应该勇敢地“挑头”,整个行业发展了,即使我们所占的份额没有变化,我们的销售肯定会扩大。

借助高端广告的影响和辐射,营销网络迅速铺开,从江南越过长江,跨过黄河,现已向全国县级市渗透。“绍兴买单、全国提货”,我们推出这项业务,靠的就是完善的销售网络和品牌的力量。

凭借“古越龙山”的美誉度,一路攻城拔寨,凯歌高奏。与拥有全球奢侈品销售重要渠道的法国“卡慕酒庄”合作,可谓“借臂伸长”,不花一分钱,进入对方在全球的3000多家免税专卖店。巴黎、西班牙等42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都能在家门口品尝到正宗的绍兴黄酒。与曾成功推出金六福酒的华泽集团合作,推出古越龙山30、40、50年高端黄酒,扩大销售额和品牌影响力。

长三角的崛起和消费升级,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机会。我们加大技改和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档次,对老产品进行升级换代。比如,古越龙山方瓶五年陈是1993年推出的,2001年对这款产品的口感和包装进行微调后,推出“金五年”。今年又推出“新金五年”,包装更时尚,口味更柔和,价格提高了,销售也一路走高。我们还推出高档年份酒、年代酒、东方原酿等。东方原酿请法国卡慕代言,在上海很受消费者亲睐。

我们还将黄酒从单一饮品的概念拓展至收藏投资领域。我们首创了黄酒原酒交易,今年3月5日,黄酒原酒交易成功推出后,吸引了消费者及投资者的眼球,强化了绍兴黄酒越陈越香,越有价值的概念。这不仅创新了绍兴黄酒营销模式,而且有利于弘扬黄酒文化。

我们加强了黄酒的基础性研究,与江南大学、浙江大学就《黄酒的保健功能与功能性成分研究及其应用》这一课题联合研究,找到了科学解读绍兴酒保健功能的依据。冷冻膜过滤技术的应用、绍兴黄酒非生物稳定性研究、酵母菌的培养与研究等课题已经取得了研究成果,提高了黄酒科技含量。今年,又与江南大学合作,实施了“建立黄酒发酵动力模型”的国家重大科技支撑项目。

黄酒某种意义上有点像旗袍。旗袍最具民族风情,与过去相比,经典中融入了现代元素,成为一道亮丽风景。近些年,《花样年华》等影视剧将旗袍演绎得那样优雅雍容、风姿绰约,又成为时尚的新宠。我们也在黄酒中融入时尚元素,在传承文化中迎来更大发展。

《长三角》:中国绍兴黄酒集团作为黄酒业的龙头老大,一直以担当行业走向世界为使命,并且将投入25亿元,打造“世界黄酒中心”。目前,黄酒产业在我国酒业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如何在国际市场提升中国黄酒的内涵和品位?

傅建伟:目前黄酒产业在整个酒类产业中占约5%的份额,还比较弱势。黄酒温和的风格、健康的概念,符合国际流行的饮酒风尚。黄酒是伴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发展的,蕴含着浓浓的中国文化,带有很深的中国烙印,是最有可能代表中国走向世界的酒种。

打造“中国黄酒产业园”,使之成为“世界黄酒中心”,是一种实行转型升级的机会,让传统工艺与最新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优势,发挥产业辐射力和带动力。同时利用黄酒工业园区,开展工业旅游。

在未来的“中国黄酒产业园”里,科学细分传统生产的各个环节,将产品制造前的采购环节与产品制造后的销售环节从整个主业流程中分离出来,组建生产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物流中心、营销中心、工业旅游中心等,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与世界接轨。

《长三角》:今年8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意味着“长三角一体化”跃升到国家层面,同时“长三角”也从原来的16城市扩容到“江浙沪”。您曾撰写《长三角区域经济推动“黄酒热”升温》,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世界级特大型国际都市圈的形成,在这样的背景下,你们如何把握黄酒业的竞合机遇?

傅建伟: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具活力的区域,也是黄酒的主产区和消费地,年黄酒销量占全国黄酒总销量的70%以上。

历史上,黄酒与经济发展是一对“孪生兄弟”。自古以来,黄酒的发展与经济活力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二江富、天下安”,只要经济发达的地方就有黄酒的影子。过去,绍兴黄酒“通行天下”,成为当时“京师时尚佳酒”。

今天,浙商对黄酒的推动作用也是巨大的。长三角经济的崛起、浙商的走南闯北,有力地推动了黄酒热的“升温”。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地区,都是经济发达地区,也是黄酒最好销的地区。黄酒温和圆润、刚柔相济的风格、健康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推崇。

国务院42条意见打造长三角,要求把长三角建成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这对于黄酒的发展无疑是一大利好。强势经济促进强势文化,强势文化也会促进强势经济。这对黄酒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推广都是非常有利的。

大浪淘沙,竞合是必然趋势。黄酒拥有很多优势,这些年在众多酒类行业中发展迅速。黄酒行业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整个行业生产规模大小不一,小企业偏多。因此,整合也是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当前食品安全卫生要求提高,需要加大科技投入,这对于小企业来说,人员素质、资金压力等方面困难重重,使之难以应对。同时,黄酒长期偏安于一隅,借助大企业,才能真正使黄酒走向整合,赢得大市场。也只有整合,才能使龙头企业更好地担当起责任。一个没有大龙头企业的行业,不能算是一个大行业。“古越龙山”尽管发挥了一定的引领作用,但是还不能算是大的龙头企业。估计在这两年当中,黄酒行业面临比较大的转机,行业整合步伐加快,合作共赢更有成效。

作为黄酒行业的龙头,我们要做好黄酒的加减法,一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做强做大做优黄酒主业上,一定要做自己能掌握主动权的事。

加法方面,如加大科研的投入以搞清黄酒的机理,加大技改投入以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及经济附加值,加大市场的投入以增加产品的覆盖面和占有率,加大营销的投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大文化投入,以增加文化内涵及张力……

减法方面,如在努力不增加或少增加产量的前提下,增加销售收入的提高,将产品从粗品变精品;在生产方式,如何由分散至集中,粗放至精致……去年10月份,我们把曾为古越龙山带来8000万元利润的氨纶产业剥离掉了,不仅收回了大笔资金,而且把精力放在发展黄酒主业上来。

我们在2004年就提出了“瘦身强体、做强主业、做长企业”的战略,就是基于这种考虑:黄酒是我们的主业,在行业标准的确定,价格的话语权,技术研发,市场网络、人力资源等等,都有明显的优势,如果我们搁下不做或少做我们有优势的事业,而去做其他自己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事儿,无疑是一个败笔。

《长三角》:今年是您入主“古越龙山”十周年,贵公司将如何更好地提升员工幸福指数?

傅建伟:看的《中国农村社会调查》,对我启发很大,员工就是我们所要依靠的对象,是做强、做大黄酒主业的关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仁者,人也”,“仁”指的是心灵相通,以心换心。现代管理强调“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

今年7月,公司出台了《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有限公司特殊贡献奖励办法》,对作出重大贡献的员工实施特殊奖励政策,奖励采用现金奖励和休假、培训深造、考察等奖励方式相结合。这个政策一出台,在员工中反响很大。

对优秀的员工,我们搭建事业发展的平台,不唯资历、不唯文凭、不唯岗位,使人才都为我所用。我们还实施员工职业生涯助推发展计划,不仅请营销策划大师、品牌顾问来公司为员工讲课,每年还派出优秀管理团队去日本美露香等知名大公司参观考察。公司还与江南大学等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合作领域不仅涉及科研领域,更在员工培训上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培训被员工们称为是“最好的福利”。

黄酒文化范文6

说到糖酒交易会,众商家可谓是又爱又恨,欲罢不能。

说它是”烧钱会”也罢,是走过场也罢,但是,如果你是经营糖酒类产品的,而且还要继续在这个行业做下去的话,就不能不来参加这个糖酒会,就不能不关注糖酒会现象,就不能不揣测今年糖酒会又将会是怎样的一个局面?又会有什么新产品破茧而出?又会有哪个产品将热卖?又会有谁能成为2005年的新宠、亮点?

2003年是名酒调价年,五粮液、茅台以及大批名酒的售价“一飞冲天”;2004年是白酒行业微利年,60%的企业亏损,20%勉强维持生计,15%微利,只有5%稳步增长;那么2005年呢?

在距离2005年春季糖酒会召开还有两个月的时间里,让我们对2005年的酒业动作来个激情狂想:从白酒来看,将会有怎样的颠覆传统概念的新型酒横空出世?从啤酒来讲,又会有什么样的新动作?从黄酒来讲,它会有怎样的发展势头呢?

2005年――充满商机的一年?!

一、白酒狂想3部曲

狂想(一)2005年白酒行业新的赢利亮点在哪里?―――“心情”酒文化!

白酒与白酒文化

说到白酒行业,就必须要谈到与之相匹配的酒文化,一直以来,白酒业始终秉承着”质量+文化”为核心理念的品牌策略,主导着我国高档白酒的发展。白酒业的发展历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称作是白酒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

离开了白酒历史文化的支撑,白酒品牌的内涵就无从谈起,就会失去可以作为核心定位进行深入演绎的内容,就会使品牌宣传显得苍白无力和乏味空洞,就会使白酒的品牌形象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慢慢被淡化掉。

以茅台为代表的老牌高档白酒品牌和水井坊、国窖・1573等为代表的高档新锐品牌,均以文化营销为指导、以文化营销为中心,构筑起高档白酒品牌文化制胜的营销境界。白酒业中的高档新锐品牌“水井坊”凭靠全兴酒文化旗下的水井坊遗址的发现,确立了它的“中国白酒第一坊”的地位,并引发了一系列的酒坊文化;“国窖・1573”以其窖池历史遗迹保存完好,迄今仍在使用的事实奠定了它成为“中国白酒第一窖”的基础;耳熟能详的“金六福”酒,也开创了中国白酒业全新的“福”文化先河!

所以白酒业的文化营销是白酒营销中必不可缺的―种营销策略。尤其是高档白酒的营销没有文化内涵作为它本身发展的基石,它的道路就会显得非常狭窄。表现明显的是,目前国内市场上价位在100元以上的酒不胜枚举,而在品质和酒文化的挖掘上却名不副实,不是高端酒而是高价酒。在最近一两年,酒业市场的萎缩正源于新进产品对现有酒文化的生搬硬套,而没有创造出属于自己独特的酒文化,只是一味地生硬模仿,造成对现有酒文化挖掘的枯竭,致使企业无法赢利,更不可能做大做强,成为一线品牌!

在先辈们开创了诸如:水文化、酒窖文化、酿造文化,福文化等经典酒文化后,接下来后进企业该怎么办?还有没有一种值得我们开发并期待的文化?

市场机会点

自古以来,中国即是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乎于一个“情”字,大到国家之间,小到你我之间,这友情,亲情、爱情、商情……还有许多说不完,道不清的多种多样的情,它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指导着每个人的行为,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前程、命运……而我们用来修饰“情”字的词语也是多不胜数,诸如“情比金坚”、”友情地久天长”、“情深似海”、“豪情壮志”、“手足之情”、“闲情逸致”、“一见钟情”、“顺水人情”、“情窦初开”、“群情鼎沸”等,这里所列的每个词语都可以与酒联系起来,并作为一种辅助文化进行推广。

市场需求强

鉴于此,如果在2005年,在这种酒文化枯竭的现状下,在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概念注入的时候,开发出一种“心情”酒文化,在中国现有国情的基础上,致力打造“心情”酒的独特个性,开发出符合大众消费心理的心情酒文化。届时,必会引来白酒业众多商家的关注,势必会引发新一轮的2005“心情”酒文化的运动,并将成为2005年酒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如果运作得当,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情”系列酒,说不定会成为奥运会专用酒,礼品酒呢!

狂想(二)2005年白酒行业的赢利亮点在哪里?――“社交道具酒”!

需求决定供给。当一个行业的需求萎缩时,这个行业必定就要萎缩,而当一个行业的需求上升时,这个行业的发展就是肯定的。

白酒消费同一般饮料消费的最大不同之处是:白酒消费需要大量的时间。人们的生活越悠闲,时间越不会成为人们消费白酒的障碍,白酒的消费环境就会越好。这一点毋庸多言,从前几年的饮酒文化中便可看出,朋友相聚,请客吃饭……在一起吃顿饭,吃上三四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当然不是吃三四个小时的东西,而是喝三四个小时的酒。

那么现在呢?人们是否还有大把的时间跟精力来应对这样的场面呢?

市场机会点

曾经听过一个白酒业的专家说,真正的好白酒讲究的是一条线,即入口、下喉、反推,再下,酒感在口里的这四个活动中保持不变这才是好酒,但为什么众多商家没有人要这么宣传呢?实质上,白酒必须喝过要有反应,这才叫白酒!如果一桌喝下来,没有一个人有一点反应,消费者一定会认为是酒不好,或者是都没有尽兴,而这是极为扫兴的,让人觉得没滋没昧,没感觉,于是吃者无味,请者无颜!

但是现在制约人们消费白酒的是反应的时间长度,人们渴望在喝完酒后,可以畅所欲言,可以瘸快淋漓,可以尽情享受酒后带来的。可是,又没有大把的时间,放在慢品细酌上,而如果酒瓶一开,即大口豪饮,也是没有几个人能做得到的。

市场需求强

制酒企业如果生产出一种白酒,它的特点是:

1.喝到一定量时人就会有反应,这一点同现在市场上供应的白酒只有同样的效果;

2.反应很快就会过去,不致于影响到后续的工作。

因此,消费者对未来白酒的期望是:喝到一定量时要有反应,但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得到恢复。的确,这种新型酒的出现,不但契合了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人们想喝酒,但又怕误事的心态。

这种新型白酒的出现是非常适应当今人们的消费心态和消费环境的,也是人们迫切所需要的。总体上说来,白酒的消费者特征是同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息息相关的,如果撇开消费者的需求,来谈创新,这是不切实际,也是非常不明智的。

相信这种新型酒的生产和问世,将会给 2005年沉闷的白酒业带来一股新鲜的空气,而众多商家也在翘首期盼这一巨大商机!

狂想(三)2005年白酒行业新的赢利亮点在哪里?――“个性化理由酒”!

在高档白酒的销售中,包装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但由于高档白酒的消费是以价格引导和消费氛围来确认的,因此白酒包装一直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再者,对于高档白酒的饮用者来说,他们喝酒的频率相对于一般人来说要高得多,他们认为自己能更好地判定酒的品质,因而对于包装的要求就相对的站到了次席。

市场机会点

从中国白酒消费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经历了刚解放时物质消费及其匮乏的时代;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给我们带来物质消费新观念的洗礼时代;也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各行各业百花齐放经济繁荣的消费时代;而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全新e时代,一个崇尚个性代表一切,独特的唯我至尊时代。在现今一个处处讲求个性的时代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随之产生了求新求异的趋向,众多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时尚的一族,他们希望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喜欢标新立异、喜欢被众多眼光所包围,追求个性消费带来的刺激,希望自己超卓不凡的品位被周围的人注意、赞叹,希望自己成为潮流的制造者、领先者。所以有这样一批消费人群的存在,就产生了个性喜糖定制,个性婚礼策划,个性……但这些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市场需求强

在中国每对新人的结婚典礼上,几乎都少不了白酒这个当然主角;在中国各种各样大小节日庆祝晚会上,都少不了白酒这个兴奋的助推剂;在中国名目繁多的人情来往中,也是不能没有白酒这个显示诚意的经典礼品……在许多大大小小重要的场合中,我们都不能没有酒的助兴。

制酒厂家如果生产出一种白酒,在白酒玻璃瓶包装上直接刻有“祝x x生辰快乐”字样,或“恭祝x x对新人百年好和”等字样的个性化十足的礼品酒,既尊贵,又高雅,走高档礼品路线,不但满足了消费者对白酒的多样化需求,而且填补了白酒业这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更是为众多苦苦寻觅商机的商家,找到了另一个高利润区!

二、糖酒会啤酒业2大热点

啤酒是世界通用性饮品,由于含酒精度低、清凉、解渴,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被誉为“液体面包”,深受全球消费者的喜爱。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政策的进一步放宽,使中国的啤酒业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中国啤酒业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期,中国由此成为世界第二大啤酒消费国。在不断发展的历程中,涌现了一批知名啤酒品牌:“青岛啤酒”、“哈尔滨啤酒”、“珠江啤酒”、“雪花啤酒”、“燕京啤酒”等。

面对13亿人口需求的国内市场,面对加入WTO后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中国啤酒业孕育着无限的生机,存在相当大的发展潜力。近几年不同种类啤酒的不断问世,为消费者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从而使更多的人成为啤酒的忠实消费者。

2003年啤酒行业疯狂的促销战让我们看得眼花缭乱;2004年,新品竞秀的啤酒行业,差异化、高附加值产品的纷纷涌现。那么2005年的啤酒市场又会是怎样的精彩纷呈呢?让我们借2005年春季糖酒会来临之前,对这个行业将会产生的热点来做―下预测。

热点(一)2005年春季糖酒会啤酒亮点在哪里?――PET瓶装酒!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已成为啤酒消费大国,但随着消费的个性化的发展,目前同质化现象严重的啤酒业,已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啤酒的消费主力军――年轻一族,他们喜欢喝饮料,喜欢喝啤酒。他们的生活是快节奏的,他们的消费主张是趋前的,他们喜欢体验新鲜事物带来的,他们渴望生活的变化……

传统大众的啤酒包装以玻璃瓶为主,在日常宴饮的情况下,也许不会带来什么不便。但是,日常生活中,却给携带者带来了诸多不便:旅途中的人,运动中的人……当他们觉得需要解渴,不想选择甜腻腻的饮料,而想喝一口可以令自己提神,让自己觉得神清气爽的啤酒时,却无奈的打开了一瓶饮料,原因很简单,玻璃瓶,不但沉重,而且易碎。

啤酒商,已经看到了机会就在这里!

预测:在2005年春季糖酒会上,PET瓶装啤酒届时将是大会上的一大亮点!将成为啤酒商们竞相追捧的目标!PET瓶装啤酒将成为2005年啤酒业又一明星产品!让我们拭目以待!

热点(二)2005年春季糖酒会啤酒亮点在哪里?――400m1、350m1小瓶装酒!

在新品迭出的啤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产品创新越来越快,只有产品不断的更新,才能赢得市场先机。

平日里,啤酒是人们经常饮用的一种特殊饮料,由于价格实惠,口感爽滑,深得广大消费者的推崇,但在进行购买选择时,看到的大都是大容量装,这使得那些希望购买小瓶装的人无奈的选择了放弃。

啤酒商,你是否忽视了在容量设计上部分消费者的小容量需求?

有相当一部分人喝啤酒,看中的是它清凉爽口,消暑解热的功能,以及它酒劲不大的特点,他们通常酒量很小,只能喝几杯,也就需要300ml~400ml左右便够了。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瓶装啤酒绝大部分是600m1以上的。罐装啤酒虽然容量稍小,但价掐较贵,难以多量、经常性的消费。这使得那些想喝啤酒,却又不胜酒力的人,只能望”啤酒”兴叹,因为啤酒喝不完是不宜留到下次喝的,勉强喝完又要弄得头昏脑涨,脸红脖子粗,极为不雅。

预测:在2005年春季糖酒会上, 300ml~400ml小瓶装酒将成为大会上又一亮点。可以想见,随着消费者对自身饮用安全的日趋重视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客观要求,小容量瓶装啤酒在市场上销售,既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也会给啤酒企业带来切实的收益,小瓶装啤酒市场一定可以大有作为,让我们共同期待!

三、黄酒1大趋势

――2005年的黄酒势必红遍中国半壁江山!

有人说,2005年是中国黄酒年,下一个央视标王很有可能就是黄酒!它的发展趋势必会红遍大江南北,个人意见觉得这个预言说得有点为时尚早,就这个话题让我们来共同讨论一下。

“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从历史上追溯,黄酒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悠久、最古老的酒种之一。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杰地灵的人文环境,造就了特有的黄酒酿造文化。曾几何时,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绍兴酒曾一度独领,傲视群雄,其风光无酒能比。

但长期以来,黄酒行业沿袭传统、遵循守旧、缺乏创新,一直停留于地区性、低档酒的层面,仅只能满足于地区性中老年消费群以及充当家庭烹饪的”料酒”始终难登大雅之堂。在其固有的消费群体日益萎缩的情况下,黄酒市场也日益萎缩。据调查报告显示:2003年,我国啤酒产量约为2500万千升,白酒为350万千升,而黄酒仅为160万千升,并且七成左右集中在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区,其它地区销售量所占的比重非常小。

但在最近一两年,黄酒的发展势头迅猛,黄酒文化的大力宣传,令更多的人对它有了一个更为全新的认识。黄酒行业亦希望趁此时机,能够东山再起,但是否还可再铸当年辉煌,赢得酒业霸主地位呢?

(一)消费习惯

1.长期以来,黄酒的消费群体主基调主要定位在中老年人,年龄偏大的人群,加上其带有苦涩的口味及传统的形象已深入人心。虽然目前一些黄酒企业为改变传统形象,为适应年轻人的口味,生产并研制出了一些新型黄酒,但1年~2年内无法改变人们的思维定式。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健康、保健。黄酒作为集营养,保健,烹饪,药补于一体的酒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鉴于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使得一部分原来选择喝啤酒、白酒的消费人群分流出来,选择了黄酒。但是,这只是对品牌忠诚不够的一小部分中间人群,对于中老年人,更多的人已形成消费定式,不会轻易转变。对于年轻人来讲,也许一瓶含有维生素、提升身体能量的饮料,更是他们的最爱。

3.黄酒作为一种酒类饮料,它的特性处于白酒与补酒之间,这既是黄酒的优点,同时也是黄酒最大的缺点。如果饮酒人群,希望通过饮酒而获得某种,他必定不会选择黄酒,因为它酒劲不够大;如果饮酒人群,希望通过饮酒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他的首选也决不会是黄酒,因为它不够补!

(二)地域文化差别

受“南黄北白”消费格局的限制,市场区域小。

一直以来,黄酒消费的主要地区集中在南方的江浙、福建,上海一带,而占领中国大块版图的西部、东北地区却很少见到黄酒的影子。北方市场对于黄酒来说尚属一片“空白”,在北方,偶尔看到黄酒,这种低度偏甜酒也是被当作是炒菜佐料而使用。而根据市场需求,古越龙山推出的营养型黄酒――状元红、纯生黄酒“江南才子酒”、会稽山“帝聚堂”等系列,也只是契合了南方市场的要求。

形成这种局面的诱因很多:

1.气候:西部、东北,气候干燥,冬季时间长,这刚与南方潮湿温暖的气候相反。

2.文化:自古以来,南方人重养生,喜吃补品,讲吴侬软语,请客吃饭比较节制,点到为止;北方人,生性豪爽,讲话大声,注重喝酒气氛,讲究酒桌无父子,劝酒文化根深蒂固。

3.消费习惯:请客吃饭,送礼串门,南方人讲求的是“礼轻情意重”,北方人讲求的是“礼重人情到”。如此南辕北辙的文化,造成了地域限制将是黄酒纳一大硬伤!预计三年内黄酒很难逾越这个鸿沟!

(三)酿造技术门槛高

黄酒是以糯米、粳米,籼米、黍米、小麦为原料,以特制曲和酒母作糖化发酵剂,经发酵、压榨,陈贮,勾兑、检验而精心酿造成的发酵酒。酒精含量在14.5度―22度之间,因多数品种色泽澄黄,清亮透明,故俗称“黄酒”。

黄酒产地较广,品种很多,著名的有绍兴加饭酒、福建老酒、江西九江封缸酒等。但是被中国酿酒界公认的、在国际国内市场最受欢迎的、最具中国特色的,首推绍兴酒。

以绍兴酒为例,来简要谈一下黄酒酿造的技术和条件:

1.酿造条件制约扩张:绍兴酒的酿制,其中首要的两个条件,便是鉴湖水,绍兴产的精糯米以及南方独有的温润气候。黄酒如果要迅速发展到全国,首要条件,便是要在当地建立工厂,本地酿造,但是上述的黄酒酿造条件,决定了黄酒无法向北方、西北方做进一步的扩张。

2.酿造技术制约扩张:在众多的黄酒酿造厂中,只有少数的几家能够称得上是坚持运用传统酿造技术来酿造黄酒(传统酿酒方法讲究封存5年以下的酒不能喝,储存仓库内不能有阳光,四季温度要保持在15摄氏度到20摄氏度,通风良好,还要经常搬动酒坛以保证坛内黄酒受氧均匀等)。黄酒酿造技术是用时间磨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持黄酒传统经典品质,但在现在的快速经济体制下,期望短时间内黄酒产业得到迅速扩张,这种酿造技术是跟不上黄酒扩张的步伐的。

另外,黄酒与其他酒品相比,无季节优势。黄酒讲究冬酿春煎,每年生产季节只有三四个月,而销售旺季则主要在秋冬两季,到了夏天,踪影难觅,在销售上,不占天时,成为制约黄酒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预测2005年的黄酒业,可以红遍中国半壁江山,想要图霸全国还有待时日!客观大环境决定了国内少数几家规模较大的黄酒企业要走的步伐、频率,还不能进行全速冲刺。但是相对于国内小型的黄酒企业来说,未尝不是一个积蓄实力以图做大的时机,在实力没有进一步拉大的情况下,迎头赶上,这是绝好机会!

商机在我们眼前停留的时间也许只有一分钟,你能抓住吗?

后续

上一篇校企合作论文

下一篇玉缘宝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