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春景的诗句范例6篇

写春景的诗句

写春景的诗句范文1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散文演绎】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繁多而又五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掩映于绿杨浓荫下的白沙堤。

【赏析点拨】

这首诗是白居易写景诗中的名篇,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的春光,突出了春天万物的生机勃勃,而且将诗人融入其中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前四句从“孤山”一句生发出来,总写湖上春光;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归结到“白沙堤”。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中间的转换自然流畅,不着痕迹。中间两联是此诗的核心部分,也是点睛之笔,历来为人称道。颔联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争暖树”“啄春泥”既说明天气乍暖还寒,又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颈联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迷人眼”是说游人看到各色美丽的野花为之着迷,“没马蹄“三字既写出了草浅,也体现出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全诗以“行”字为线索,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名句背诵】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钱塘湖春行》中表明这首诗写早春景色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或: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钱塘湖春行》中写动物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写植物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考题在线】

1.诗中的“几处”和“谁家”可否改为“处处”和“家家”?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再写出两句描写西湖胜景的名句,并注明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春景的诗句范文2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这是北宋诗人秦观的《春日》。这首诗写雨后春景。瞧,雨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鸟语,目满青枝,绿红相扶,异馥诱人。诗人寥寥几笔,一幅春意欲滴的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诗人索性止笔,不再描写春景,转而抒情。春意浓郁,灵感忽生,但诡谲的诗人却用“已难寻”的遁词来诱使读者自己去感受春意,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远目随天去,斜阳着树明。犬知何处吠?人在半山行。”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傍晚之景。斜阳披丛树,绿地与天接,犬欢叫,人晚归。这首诗自然贴切,常中见巧,平中见奇,将读者带进全景式的春之氛围,这里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绚烂,有春之味的浓烈,有春之声的和悦,置身其间,人们会敞开胸襟,尽情欢歌。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南园的春天,生机勃勃,富有意趣。春水初生,乳燕始飞,蜂儿采花酿蜜,鱼儿拥钩觅食,这些都是极具春天特征的景物,而远景透过窗户直入书房,使人舒心惬意,欢欣不已。这首诗生动传神,清新流转,读来令人神清气逸。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绝句。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游兴,于是走出庙宇,观赏春光。驾着小篷船出游,将船停泊在古树下,拄着藜杖桥东漫步。虽是平铺直叙,但古木阴中停泊着小船,这个画面很雅,很古朴,颇如一帧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后两句准确精练地表现了春天杏花盛开,小雨纷纷,杨柳飘舞,东风和暖的美丽而宜人的景象,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首诗情与景汇,物与心谐,诗人抓住春风春雨的特点,略加渲染,便透露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写春景的诗句范文3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鸟语,目满青枝,绿红相扶,异馥诱人。诗人寥寥几笔,一幅春意欲滴的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诗人索性止笔,不再描写春景,转而抒情。春意浓郁,灵感忽生,但诡谲的诗人却用“已难寻”的遁词来诱使读者自己去感受春意,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远目随天去,斜阳着树明。犬知何处吠?人在半山行。”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傍晚之景。斜阳披丛树,绿地与天接,犬欢叫,人晚归。这首诗自然贴切,常中见巧,平中见奇,将读者带进全景式的春之氛围,这里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绚烂,有春之味的浓烈,有春之声的和悦,置身其间,人们会敞开胸襟,尽情欢歌。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南园的春天,生机勃勃,富有意趣。春水初生,乳燕始飞,蜂儿采花酿蜜,鱼儿拥钩觅食,这些都是极具春天特征的景物,而远景透过窗户直入书房,使人舒心惬意,欢欣不已。这首诗生动传神,清新流转,读来令人神清气逸。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绝句。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游兴,于是走出庙宇,观赏春光。驾着小篷船出游,将船停泊在古树下,拄着藜杖桥东漫步。虽是平铺直叙,但古木阴中停泊着小船,这个画面很雅,很古朴,颇如一帧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后两句准确精练地表现了春天杏花盛开,小雨纷纷,杨柳飘舞,东风和暖的美丽而宜人的景象,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首诗情与景汇,物与心谐,诗人抓住春风春雨的特点,略加渲染,便透露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写春景的诗句范文4

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赏析:

周敦颐的这首诗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暮春晚景图,仔细阅读全诗可以发现,作者写景用了两种手法。前两句运用空间的不同写了近景的落花、柴门、夕晖和远景的昏鸦、树林,构成了立体的景致,后两句通过“我”和“樵渔”的动作对比烘托出“闲”乐和“忙”乐两种不同情景,一方面,作者吟罢诗书悠闲地立在阑干外远眺,一方面“樵渔”急匆匆地赶路回家,一静一动相映成趣。

拓展训练

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

丰乐亭游春(其三)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赏析:

这首诗全诗突出了一个“晚”字,由此抒发恋春之情。前两句写景,描写夕阳余晖中的红树青山,一望无际的青青碧草。这景色显现出的是暮春时节,且天色已晚。后两句抒情,多情的游客不管春天即将逝去,不顾天色已晚,依旧踏着落花来往于丰乐亭前,欣赏这暮春的美景。游人及诗人自己的惜春、恋春之情跃然纸上。

3.这首诗写了暮春怎样的特征?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赏析:

这是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作者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只随风而动的小船和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小童的形象。

“春风吹入钓鱼湾”一句点出时令,也道出了船的动因。春潮上涨,溪水满溢,小船才会随着风势,从远处悠悠荡荡地飘进钓鱼湾来。乡村春日,大人们都在田间劳作,只有儿童在村子里嬉戏,而一位小童见船来了,以为有客人到,便急忙去打开柴门迎接客人。“疑”“急”把小童的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准确、传神。整首诗朴素自然、诗味浓郁、意境悠远。

5.这首诗在给我们展现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的同时成功地展示了一个农村儿童的形象,试对该形象加以分析。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浑:皆,全。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搬家之时,描写出其对故居的一草一木都深深依恋的感情。诗句节奏明朗,语意浅显易懂。

全诗采用了拟人化的表现手法。诗中的一切,无不具有生命、带有情感。在作者眼里不只是自己与柳条、藤蔓、黄莺作别,这些事物也像他一样痴情,与自己难舍难分。如:前两句中“系”字不仅切合柳条、藤蔓修长的特点,符合春日和风拂拂的情景,且抒写不忍离去之情,生动而传神。后一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我”与它已像老朋友一样。“欲别频啼四五声”,“频啼”也使人联想到辞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

总之,整首诗春景迷人,离情依依。

6.作者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7.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写春景的诗句范文5

初一语文上册人教版目录

第—单元 阅读

1 春/朱自清

2 济南的冬天/老舍

3 雨的四季/刘湛秋

4 秋天/何其芳

5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写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第二单元 阅读

6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7 散步/莫怀戚

8 我儿子一家/舒婷

9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泰戈尔

荷叶·母亲/冰心

10 《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写作 学会记事

综合性学习

有朋自远方来

第三单元 阅读

1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12 我的老师/魏巍

13 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

14 窃读记/林海音

15 《论语》十二章

写作 写人要抓住特点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李白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第四单元 阅读

16 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17 植树的牧羊人/让·乔治

18 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19 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20 诫子书/诸葛亮

写作 思路要清晰

综合性学习

课外阅读状况调查

第五单元 阅读

21 猫/郑振铎

22 鸟/梁实秋

23 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

24 松鼠/加布里埃·科莱特

25 狼/蒲松龄

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

第六单元 阅读

26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27 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太阳船/吴望尧

28 小圣施威降大圣/吴承恩

29 女娲造人/袁珂

30 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

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

塞翁失马/《淮南子》

杞人忧天/《列子》

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

综合性学习

文学部落

名著导读

《西游记》:精读与跳读相结合

课外古诗词诵读

秋词(其一)/刘禹锡

南寄北/李商隐

十一园(其五)/李贺

夜雨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附录

悠久的汉语与汉字硬笔书法

写好硬笔行楷字

标点符号用法(一)

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

诗歌赏析

1、《次北固山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写诗人停船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江南冬末的景物和感受。

首联勾画出在江南旅途中所见到的明媚景色:茫茫江水,隐隐青山。

颔联抓住早春江湖这一特有的景象, “平”“阔”“正”“悬”四字准确生动,“阔”是“平”的结果,只有江水涌涨,江面才变得宽阔,“正”即包含“和风”又包含“顺水”的意思,使诗句生动地描绘出江水涌涨、水波浩荡、风顺帆正的壮丽图景。

颈联写天将破晓时,一轮红日涌出江面,虽已是残冬,但一轮红日给四周景色带来了生命的光辉。“生”和“入”突出江南早春的特征,这一联妙在不仅描写景物入神,而且富于生活哲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特中孕育着新事物,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尾联写看到大雁北归,想到新年即将来临,而今身处异地他乡,自然而然地引出诗人淡淡的思乡之情。

全诗写景生动传神,意境开阔,抒情自然。

2、《钱塘湖春行》: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首联写远景,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公亭西边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涨与湖堤相平,“云脚低”写远望白云朵朵,似与湖水相接,描绘了一幅开阔又明朗的春天图景。

颔联写莺燕的活动。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的初春生机勃勃的感觉,“早”“新”两字用的妙:是诗句的诗眼,作者抓住早春这一特有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在西湖见到早春景象时无比喜悦的心情。

颈联写近景,五颜六色、随处开放的野花使人眼花缭乱,新长出的春草刚刚没过马蹄。

尾联写诗人陶醉在湖东的白沙堤掩映下的绿杨阴里,以至于流连忘返。

全诗写景层次分明、由远到近、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3、《过故人庄》: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描写了与朋友欢聚的生活场景和山村的秀丽风光,表达了朋友间那种淳朴的情谊和诗人对农村风光的喜爱之情。

前两句写老朋友准备了饭菜,邀请诗人到家里做客。通过写朋友的热情款待,表现了他们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四句描写了小村庄的秀丽景色,绿树、青山环绕,小村庄显得格外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喜爱之情。

五、六句描写打开窗户所见到的景物及端起酒杯所谈论的话题,情与景交融在一起。

最后两句交代下次再来的时间及目的,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和小村庄的依恋之情。

全诗语言简洁、叙述简练而意味无穷,结构严谨而层次分明。

4、《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逼真地描绘了寺院的清幽与洁净,表现了诗人寄情山的隐逸情怀。全诗以由寺外到寺内的顺序为线索,前四句写入古寺,见高林,踏曲径,进禅房。五六句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最后两句写聆听古刹的钟磬声。

诗中虚写万籁俱寂,实写心灵感悟;虚写钟磬之音,实写心灵震撼。借虚写实,深邃绵远,意境高深,寓意深长。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同时也是一首赠言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切的关怀,同时也展示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

首句以景兴起,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冷清凄凉的晚春图。从“飘飞不定的杨花落光了,布谷鸟啼声凄婉”之中隐含着作者对朋友被贬僻壤之地的同情和悲伤,接着转入叙事,用跋涉五溪说明路途的遥远和艰难,暗含着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挂念。后两句用拟人手法,希望借助明月,将自己对朋友的关心、担忧之情随轻风直到偏远的夜郎之西。

全诗想象丰富奇特,感情真挚。

6、《泊秦淮》: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为体裁的政治讽刺诗。全诗写诗人夜泊秦淮的所见所闻,想到南朝统治者醉生梦死的生活以及陈朝的灭亡,反映了诗人对晚唐达官显贵只顾个人享乐、不顾国家存亡这一再现状的不满与愤恨。

前两句描写夜晚秦淮河上烟月迷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虑之情。后两句写现实中达官显贵饮酒作乐、荒淫无度的生活,表达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全诗语言凝练、含蓄。将历史与现实巧妙结合,两个“笼”字表现出写景生动形象,情感深沉。

7、《夜雨寄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君问归期”是写亲人思念诗人,“未有期”是诗人的回答。第二句交待“未有期”的原因:因为诗人当时身居遥远而荒凉的巴山,又遇一场连绵不断的秋雨。一问一答中,把亲人思念自己与自己怀念亲人的深情真挚地表达了出来。后两句是诗人的希望,预想将来会面的时候,能把今夜的情景向亲人诉说,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亲之情与盼望同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

全诗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含蓄深沉,倾诉了骨肉亲情之间分离的痛苦与想象亲人团聚时的欢乐情景。全诗以“相思”为主题。

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一句内容丰富,包含了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艰难的种种感受。“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第二句对第一句进行补充,“赚”字幽默风趣,将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三四句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本来上山过程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岭过程中也相应地会遇到多少重山岭。“一放一拦”把山写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同时也将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透露出来。其间包含着朴实的人生哲理:做任何事情都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困难才能顺利解决。

9、《观书有感》: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写的是诗人忽然把难懂的书看懂了时产生的联想及感受。前两句用比喻修辞方法写出方塘的清澈,表面是写景,实际上是用景物作比喻。三四句写方塘清澈的原因,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后人将句子凝缩为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头和动力。全诗语言简洁、质朴,比喻贴切。

看了“初一语文上册课本人教版目录”的人还看了:

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目录

2.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目录

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目录

写春景的诗句范文6

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阅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历年来各地中考的考查热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一两年来,中考对古诗词的考查逐步由一般性识记和理解的考查转向以欣赏能力为重点的考查;由单一的客观性选择题转向以主观性表述题为主的多类型考查。从题型上看,无论是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还是比较阅读题等,其考查范围无外乎诗歌内容、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思想感情倾向,也有适当拓展,如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我们分析近年中考卷后,可把诗歌鉴赏题主要归纳为 “景物意境类” “诗眼炼字类” “名句赏析类” “表达技巧类” “情感内容类”五种表现形式。

【典例分析】

一、景物意境类

(2008年浙江省杭州市)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题目。

早 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销”同“消”。

1.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

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作简要赏析。

[解析]情景交融是诗词的一个重要特征,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渗透,进而营造出诗词美妙的意境。所谓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常见的设题形式有: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这首诗中的哪些字词形象地写出了景物什么样的特点;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等。

典例第1题考查对景物描写的理解。“白玉条”是形象的说法,要判断这比喻贴切与否需紧扣诗中的景物描写,考虑诗人景物描写的侧重点及所观察的位置等。答案示例:“白玉条”句是恰当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也能说明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和颔联相呼应。第2题要求对诗句赏析,赏析时应展开想象描绘诗句画面,突出景物特点,同时点明景物中蕴涵的人物情感。答案示例: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溪畔桥边,寒梅近水,迎风怒放。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现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的风姿。

[技巧点拨]①明确诗中具体景物景象;概括提炼景物的特点。②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进行细致生动的描绘,尽可能再现和重塑当时的情境氛围。③景物衬托诗人的情感或景物所蕴藏的哲理。

[思路指南]景物特征情境再现诗人情感(生活哲理)

[常见误区]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只单纯关注景物忽视了景与情、景与理的关系,导致理解错误。

二、诗眼炼字类

(2008年湖北省恩施市)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诗优美的意境。

2.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

[解析]古人常把在节骨眼处炼得好的,使全句飞扬流动的、令人越品越妙的字,称作“诗眼”。诗有诗眼,词有词眼,古人作诗作词追求一字传神,所以诗词中那些最传神、最生动形象、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也就成了考查的重点之一。常见的设题形式有:诗词中的某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说说它的妙处;诗词中某字用得好不好,能否改用其他字词,为什么;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是哪个字;某个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等。

典例第1题考查的是对全诗意境的把握,描述诗歌意境不能只是简单地翻译,而应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答案示例: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直到半夜诗人也没有等来他约请的朋友,只好一个人伴着昏黄的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棋子震落了灯花。第2题考查的就是炼字,炼字这类技巧的赏析主要是从它的表达效果方面去谈自己的理解――谈所用字词的准确、形象及其意蕴。赏析这两处的精妙,应结合原句,看前后关系,看与诗歌主题关系,比较原字词与改换字词的区别。示例:不能。因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

[技巧点拨]①肯定好或肯定某个字词更好并说出自己观点。②展开联想想象,把你认为好的字词还原到诗中,再现诗人描绘的情景。③比较或点明字词表达的感情或烘托的意境。

[思路指南]观点明确词义解释字词还原效果比较

[常见误区]单纯地就字论字,脱离诗歌本身简单地解释字词含义。

三、名句赏析类

(2008年湖北省黄冈市)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列题目。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的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闻笛赋:_________(2)烂柯人_________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解析]名句是诗词精华所在,或者形象生动,诗意横生;或者蕴涵哲理,启人心扉;或者情真意浓,格调高亢。诗词名句千古传诵,往往在景、情、理方面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也是中考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常见的设题形式有: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名句所展现出的画面;解释名句的含义;体悟名句蕴涵的哲理;名句所抒发的诗人情感等。

典例第1题考查对诗中典故的理解,平时阅读诗词应注意这方面的积累。答案:(1)怀念故友;(2)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第2题考查对诗中名句的赏析,这首诗歌脍炙人口的无疑就是颈联这两句,诗人借助景象阐发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解答时要重点体会其蕴涵的哲理。答案示例: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技巧点拨]①紧紧抓住名句中传神意丰的字词。②探究名句中寄寓的情感或哲理。③尽可能在全诗的基调范围内,想象名句中更多的细节。

[思路指南]抓关键词理解名句内容展开想象再现名句意境结合全诗感受名句情感联系生活领会名句哲理

[常见误区]未能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再现名句韵味;只囿于名句本身,不能将名句与生活衔接。

四、表达技巧类

(2008年浙江省嘉兴市)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伤桃源薛道士

刘禹锡

坛边松在鹤巢空,白鹿闲行旧径中。

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

1.诗的前两句中,哪两个词表现了薛道士死后凄清冷漠的氛围?

2.诗的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解析]古诗词十分讲究表达技巧,它是诗人用来抒感、表达主旨的一种手段。明确诗词的表达技巧,会便于理解诗词的思想情感,对我们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都有重要意义。常见的设题形式有: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首诗歌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如何描绘景物的;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等。

典例第1题考查的是对诗中关键字词的把握,解答时要先紧抓住题干中“凄清冷漠”的要求,然后从诗句中寻找合适的词语。答案:空、闲。第2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情感、写法的理解,理解情感可以结合诗歌的题目及第1题题干中的提示,这首诗的后两句景物优美,但诗人情感却是伤感,两相比较可知其写法。答案示例:抒发了作者对薛道士的怀念之情(或写出了物在人亡的悲伤之情);以乐景衬哀情(或对比)。

[技巧点拨]熟悉这些常见的表达技巧:①抒情方式,分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②表现手法,有象征、用典、映衬 (又分为正衬和反衬)、小中见大、对比衬托、化虚为实、虚实结合、以动写静、动静结合、以乐写哀等;③修辞手法,有对偶、拟人、夸张、双关等。

[思路指南]结合诗句或词语具体分析准确指出表达技巧探究技巧要表现的内容(或抒发的情感、揭示的道理)

[常见误区]对常见的表达技巧不熟悉;将表达技巧与诗歌语言特色混淆。

五、情感内容类

(2008年海南省)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写了早春时节的哪些景物?

2.请你说说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析]“诗言志”,诗词必然是为了表达诗人的某种思想情感而作,没有任何思想情感的诗词是不存在的。所以阅读鉴赏诗词,一定要在了解诗人诗歌创作背景的基础上,理解体会诗词中所蕴藏着的诗人的情感内容。常见的设题形式有:这首诗词(或诗词中的某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诗人在诗词中阐述了什么哲理;这首诗词给人以怎样的启示和思考等。

典例第1题考查的是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要注意时节是“早春”。答案:小雨;草色(小草)。第2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把握。回答这道题要综合整首诗的景物描写所烘托出的诗人情感,答案:流露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技巧点拨]①从诗人一贯的创作风格、身世、经历、志趣等方面去把握情感。②本诗的创作背景、诗中渲染的景、诗中常见的意象等方面去探究情感。

[思路指南]结合诗人经历创作背景体味诗词中传统意象揣摩诗词营造的意境

[常见误区]仅停留在诗歌表面浅显情感的把握上,而没有深入挖掘诗歌中蕴藏着的情感。

【实战演练】

(一)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嗔(chen):嫌怨。

1.三、四句中写了山农“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劳动场面。

2.作者在这首诗中,写出了山村环境怎样的美?请你作简要赏析。

(二)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品读画横线的句子,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2.说说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三)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在诗歌一、二两句中,哪些字眼最能表现思想感情?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四)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王维的这首诗中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离筵席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有评论者认为,这首诗中的“朝雨”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为什么这样说?

2.“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六)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_________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_________的情绪。

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上一篇儿童心理学

下一篇造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