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攻原范例6篇

晋文公攻原范文1

《中庸》这本书的《晋文公已信服众》使我印象深刻。

《晋文公已信服众》这个故事主要写了:“春秋时期,晋国攻打小国原,晋文公命令只天军粮,三天攻打不下就撤兵。三天已过,未能攻下原国,晋文公下令撤退。听说此事后,原国自愿投降了晋国。

读了这个故事,我想起了一件事:一个星期天,小云家举行一个派对,请了7个同学参加,住在远处的小芳也答应来了。可那天偏偏下雨,小云以为小芳不来了,可是小芳却准时来到小云家,出乎了小云的意料,同学们都夸小芳是个讲信用的人。

《晋文公已信服众》这个故事使我懂得了:我们要做一个讲信用的人。

晋文公攻原范文2

裴丽生,原名裴毓华,1906年10月出生于山西省垣曲县谭家乡(今古城镇)峪子村,1923年进入太原进山中学读书,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系,于1927年和1933年4月两次入党,1936年9月,担任山西牺盟总会宣传部负责人。

1937年11月,全面抗战开始后,他到牺盟洪赵中心区任宣传部长,1938年2月,任山西第六专署河东办事处主任,1940年2月,转任第三专署路西办事处主任,1941年9月,太岳行署成立,他又任行署副主任、党组书记,同时兼任太岳区反扫荡委员会主席,广泛开展根据地生产自救活动,组织了大量战备工作,有力地配合了前方部队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裴丽生曾受命担任运城、临汾、晋中、太原四次攻坚战役的后勤司令员,在、陈赓领导下,按照各次战役前方指挥部的部署,有效地组织了数十万民兵和支前民工,冒着飞天炮火,为前线运送弹药、粮草、伤员等,仅运送粮食就达1亿公斤以上,完成了各项后勤保障任务,为山西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了司令员的多次赞扬。

在四次战役的后勤保障工作中,裴丽生表现出了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指挥能力,精打细算,运筹帷幄,每次战役预计需要多长时间,需要多少弹药、多少粮食、多少担架、多少门板等,他都计算和分配得清清楚楚,尽可能避免浪M物资和损耗民力,减少重复搬运。

运城攻坚战

运城是晋南重镇,由胡宗南部担任守城,运城攻坚战是我军由游击作战向攻城作战转变的有益探索,对解放山西全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才有三打运城的经典战例。

1947年3月,中共中央指示太岳部队迅速向临汾以南地区进攻,夺取晋南三角洲地带,打击胡宗南的侧后方,以配合陕北部队作战。4月,陈赓指挥太岳四纵队和太岳军区部队5万多人,在134个民兵连和5万参战民工的大力支持下,发动了晋南战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晋南三角洲其他县城,剩下孤零零的运城,并于5月3日对运城进行了合围,后因中央决定由陈赓率兵挺进豫西,便主动停止了对运城的围攻。

1947年9月,为了减轻豫西压力,防止胡宗南的运城守军撤出运城,调往豫西参战。中央决定二打运城,由王新亭率领太岳八纵队和太岳军区部队,第二次包围运城,裴丽生当时担任太岳行署副主任(主任牛佩琮),代表太岳区党委和太岳行署随军参加行动并协调地方工作,担任运城前线后勤司令员。据裴丽生回忆录中记载,同时参加后勤指挥部工作的还有参谋长田杰三、器材科长阎文达、办公室主任王正等。田杰三作为裴老的主要助手,能统筹考虑许多重大问题;器材科长阎文达记忆力极好,口算心算能力很强,许多关联数据记得很清;办公室主任沉着冷静,安排工作井井有条;就是通讯员李昆三也是百里挑一,骑马施枪,纵横疆场,常常挎着一支枪,星夜冒着枪林弹雨,四处送信,从未耽误过。就是这样一支短悍的后勤保障队伍,有力地保障了运城战役需要的数万名支前民工、数万头牲口、数十万斤器材等协调保障工作。

1947年11月,胡宗南为驰援运城守军,调动4个旅的兵力,北渡黄河,驰援运城,为了打击敌军的有生力量,指挥部决定撤出运城,急行军到平陆,设点打援。

1947年12月,中央决定第三次攻打运城,太岳部队同豫西野战军二、三纵队,发起第三次围攻运城战役,采取坑道爆破的战法,把爆破坑道从外壕挖到城墙下,用炸药炸开缺口,攻进城内,于12月27日解放运城,歼灭敌人13000人。

三次攻打运城的战役中,裴丽生带领后勤保障人员,在太岳区各县,先后统筹协调支前干部、民兵、群众23万人,担架4230副、马车38623辆、牲口212193头。民兵群众及时把大量的攻坚器材、粮秣柴草等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仅门板就达17万块,保证了作战部队的需要,广大干部群众和支前民工中的英雄事迹也层出不穷,如阳城、沁水两县由青年妇女组织的支前队伍,赶着12辆马车,满载着两县妇女精心制作的军鞋、鞋垫,送到前线,还推荐出12名代表,每人捧着10双军鞋送到最前沿的战壕里,鼓舞攻城部队战士的攻城信心。 裴丽生

临汾战役

1948年1月中旬,运城战役刚结束不久,就率领晋冀鲁豫军区前方指挥部和十三纵队到达翼城,亲自部署解放临汾战役。由于裴丽生在运城战役中展现出卓越的后勤保障协调能力,仍由裴丽生担任临汾前线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同时抽调史怀璧任副司令员,原参加运城战役后勤保障任务的骨干人员也移师临汾,准备下一个战役的打响。

临汾战役自1948年3月7日开始,仍然采取运城攻城的经验,挖壕爆破。当时还值寒冷时节,为解决攻城挖壕需要,后勤指挥部在一个星期内就要完成26万块门板的筹集任务,每个县都要几万块。为了完成紧急任务,裴丽生连夜召开临汾专署各县县委书记和县长会议,动员附近各县群众献出自己家的门板,为避免出差错,要求门板上都要写上哪个县、哪个区、哪个村、哪户人家的门板,按部队攻城方位,按序对口使用,便于战后返还,并规定战后无损的,及时送回归还,战时损坏或丢失的,按价赔偿。经过认真细致的动员工作,不到一个星期,26万块门板就如期送到了前方阵地,老百姓家中几乎家家无门,户户敞开。

临汾战役自3月7日开始,5月17日结束,历时70天,歼灭守敌25000人。据不完全统计,仅后勤保障这一块,就筹集麻袋6万余条,大小园木10万多根,随军民兵、民工为部队运送炸药5万公斤、各种炮弹9.5万发、手榴弹40万枚、粮食100多万斤,保障了部队作战需要,裴丽生的家乡垣曲也派出支前民兵1000多人,多人立功受奖并荣获支前民兵模范连称号。

在战役结束做战斗总结时,一再强调,胜利应归功于群众,归功于地方,他说:“如果要论功行赏的话,那第一功就该归之于后方。”

晋中战役

临汾战役刚一结束,裴丽生就急忙赶回太岳行署,地方上还有一大摊子事情急需他解决处理。还没来得及休整,又接到上级新的调令,要他到太行行署任主任职务,他以最快的速度办完交接事项,未及赴任,即接到亲自打来的电话,让他暂缓到太行区就任,直接到晋中,准备参加晋中战役,仍由他担任后勤指挥部司令员一职。

晋中是太原的前哨,守卫较为坚固,晋中战役是消灭阎锡山有生力量,防止敌人向太原集中的关键一战,亲自指挥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华北炮一旅和太岳、晋绥、北岳等部队发起晋中战役。

裴丽生一直在太岳区工作和战斗,这次晋中战役后勤保障由于工作量大,牵扯到太岳、太行、晋中、晋西北等大半个省的群众支前,对他来说又是新的考验,他主动与前方作战部队联系,了解一线部队需求,把后勤保障工作尽量靠前,组织了大量的支前民兵和民工,仅太行区民工就有16万人之多,占到全区劳动力的一半以上(52%),太岳区民工7.6万人,还有晋中、晋西北等十多万人,仅这部分人就达到30万人之多,每天吃饭、粮草都是数以百万斤计算。大家群策群力,奋勇向前,义无反顾地支援前线,仅革命老区阳城,参战民工就达1400多人,晋中战役进行了34天,而支前民工则在外工作了80多天,吃苦耐劳,机智勇敢,同参战部队一样付出了心血和努力。为了表彰他们的工作和付出,裴丽生以后勤司令部的名义授予他们“不辞劳苦,忍饥忍渴,万众一心,贯彻到底”的大奖旗,许多民兵和民工同部队战士一样立功受奖,有的还成了捉敌英雄,如阳城参战的民工谢全德,冒着弹雨从5丈多高的云梯上,把伤员背下来,荣立了特等功。

晋中战役从6月17日开始,到7月21日结束,歼敌10万余人,收复县城14座,很大程度上消灭了阎锡山的有生力量,为解放太原创造了有利条件。

晋中战役结束后,裴丽生才于8月初赶赴太行区上任,见到了太行区、太行行署及军区的领导同志,但很快又回到晋中榆次,参加解放太原战役的筹备工作。

太原战役

1948年10月5日,指挥参加晋中战役的华北野战军,发起太原的初期作战,到11月13日,占领太原城南和东山各要地后,中央军委为了给平津敌人以幻想,防止他们弃城南逃,便将进攻太原改为围困太原,围而不攻,直到1949年4月,平津解放,四野进关,遂调来杨成武、杨得志部队,才开始发动进攻,围困时间长达半年之久。

由于太原战役参加人员众多,围困时间较长,从而成倍加大了后勤保障这一块的工作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太原战役打的就是后勤战、保障战,为完成艰巨的后勤保障任务,太原总前委成立了太原战役联合后勤指挥部,仍由裴丽生担任主任,晋中行署的牛荫冠担任政委,胡亦仁任政治部主任,裴丽生的主要助手田杰三仍担任参谋长,于冠英为副参谋长,组成强大的后勤保障队伍,裴丽生更是夜以继日地加班工作,把后勤补给工作尽量做得精干高效,并实行有效的轮换制度,尽量减少对解放区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参加太原战役的后勤民兵和民工,除太行、太岳、华北的其他解放区,还有晋绥、陕甘宁边区的远方支前队伍,在整个战役中,支前民工和民兵累计达到1000万人,筹集和运送的物资,仅弹药就达400万公斤、檩条30万根、门板32万块、麻袋30万条,仅粮食一项,就达到1亿多斤,吃一天饭就需要小米40万斤。晋中行署刚成立不久,牛荫冠就不辞劳苦,每天下基层各县,落实支前物资和民工。在太原战役期间,动员民工30万人,供应粮、料、草、煤、油、盐等2.8亿斤,如何匹配、如何轮换、如何保障作战部队及支前这部分人员的劳役和生活,是裴丽生每天都在思考并不断发生变化的重大问题,保障任务可谓繁重而庞杂、琐碎而细刷,来不得半点虚假。

晋文公攻原范文3

春秋末年,齐简公派国书为大将,率军前去攻伐鲁国。鲁国势弱,不堪一击,形势非常严峻。子贡分析形势之后,认为只有吴国的实力可以同齐国抗衡,可以借助吴国兵力打败齐军。于是子贡便前去游说齐相田常。田常当时急欲铲除异己。子贡以理相劝,劝他不要让异己在攻伐鲁国的战争中轻易得手而取得主动;而应让他们去攻打吴国,借以铲除异己的势力。田常为之心动,但苦于齐国已作好伐鲁的部署,如在此时转而攻吴,怕是出师无名。子贡说:“这事不难,我前去劝说吴国救鲁伐齐,这不就有了攻吴的理由了吗?”田常听了非常高兴。子贡便来到吴国,对吴王夫差说:“如果齐国攻下鲁国,它的势力必定得以强大,接着必将伐吴。大王不如先动手,联鲁攻齐,吴国不就可以借此与强晋分庭抗礼、成就霸业了吗?”子贡又去说服赵国,派兵随吴伐齐,以解除吴王的后顾之忧。子贡这次穿梭游说,实现了预期的目的。他又想到吴国胜齐之后,必然要挟鲁国,而使鲁国不能真正解除困境。于是,他又暗自来到晋国,向晋定公陈述利害关系:吴国伐齐成功之后,必定转而攻晋,争霸中原,劝晋国有所准备,以防吴国的进犯。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亲自统率精兵103000人(其中有越国兵3000人),北上攻打齐国,鲁立即派兵助战。齐军中了吴军的诱敌之计,深陷重围之中,结果齐军大败,主帅国书及其他几员大将死于乱军之中。此战以齐国请罪求和而告终。夫差大获全胜之后,便立即率而攻晋。因为晋国早就有所准备,故顺利击退吴军的进攻。这样,子贡充分利用了齐、吴、越、晋四国的矛盾,智于周旋,借吴国之“刀”,击败齐国;借晋国之“刀”,灭了吴国的威风,使鲁国从弱势而危难之中,得以彻底的解脱。

还有,春秋末年,吴国在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大败越王勾践后,吴王夫差的重要谋臣伍子胥多次建议乘势消灭越国。越王勾践便用借刀杀人之计,离间吴王与伍子胥的关系。越王派大夫文种携带厚礼,前去买通吴王的宠臣伯。伯受贿后,千方百计替越国说话,多次在吴王面前诋毁伍子胥。吴王听信了伯的谗言,以伍子胥阴谋通齐叛吴之罪将其杀害。

在中国古代,这方面事例很多,如曹操借刀杀祢衡等。

晋文公攻原范文4

【关键词】晋楚城濮之战;参谋;化解;决策;团结

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详细记录的战争,对这场战争的记录不仅让我们窥视了一个大国是如何兴起,还为后世的战争提供了参考,更为现在的行政管理提供了成功的案例,至今读来都收获颇丰。

对于这场战争中晋国胜利的原因,历来评价不一。有人认为是晋国能遵守道德规范,羸得了国内外信任,也就是赢得了人心,所谓“能以德攻”(注释1: 《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 “君子谓是盟也信,谓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也有人说,晋之胜利是必然的,一是晋国参战的人数多,二是晋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好,地势高,打楚国如同老虎下山。还有人认为是晋国的战略得当,战术灵活。这些评论都有道理,我认为除此之外,晋国的胜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将领们的参谋发挥了巨大的力量。

城濮之战前,晋国虽然是个大国家,但它能否称霸还是个未知数。因为,齐国、秦国和楚国从国家的规模来看,也都是有机会的。但晋国之所以最终能迅速脱颖而出,一个重要原因,恐怕是君明臣贤。它表现在:臣下能积极提出自己的参谋意见,君主能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上下沟通顺畅,团队团结紧密,同仇敌忾,最终达到成功的顶峰。

一、化解难题

机会来时,往往像是个难题,对于晋国来说,正是这样。促使晋国成为霸主的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宋国的求援。

当晋文公还是逃难在外的晋公子重耳时,虽然许多诸侯国轻视他,但宋国国君却礼遇了他,还赠给他20乘马。多年后,重耳回国作晋君,不久,宋国就由依附楚国,转而依附晋国,因此,惹怒了楚国,被楚军围困,宋国只得向晋国求援。

宋国的求援,最初被认为是个烫手的山芋,因为它让晋文公左右为难。如果不帮宋国,不仅丢掉一个同盟,而且会让人认为晋国不可信任。如果要帮助宋国,第一种办法是向楚国请求放了宋国,但楚国肯定不会答应,这样就会使晋国丢脸;第二种办法是为此和楚国打一仗,但没有齐、秦两大国的支持,仅靠晋国的力量肯定是打不过楚国的。这似乎是个不可解决的问题,怎么做都不对。这时,先轸(注释:2:晋国著名的将领,城濮之战中任中军主将。其曾随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逃难,指挥过晋楚城濮之战和秦晋崤之战,均获大胜,开创文、襄霸业)提出了个主意,不仅给了宋国一个回复,而且还借机加强了自己的力量。

宋人使门尹般如晋师告急。公曰:“宋人告急,舍之则绝,告楚不许。我欲战矣,齐、秦未可,若之何?”先轸曰:“使宋舍我而赂齐、秦,藉之告楚。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楚爱曹、卫,必不许也。喜赂怒顽,能无战乎?”(注释3:《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

先轸的主意是:一方面让宋国去齐国和秦国,请两国到楚国为宋求情;另一方面,又想办法使齐、秦的求情不能成功。破坏齐、秦求情的办法是晋国打下楚国的小盟国曹国和卫国,然后,将打下的土地送给宋国一部分。这表面上是报答宋对重耳的恩惠,实际上是迫使楚国拒绝齐、秦的求情。试想,宋国占了楚盟国的土地,楚能放了宋吗。

结果,事情的发展正如先轸所参谋的,宋国上当接受了晋国送的土地后,楚国因为宋占了曹、卫的地方,拒绝了齐、秦要求解除对宋围困的请求,因此得罪了齐、秦,于是,齐、秦就反过来和楚的对头晋国结成了联盟。就这样,晋国利用宋国,获得了与楚对抗的实力。

先轸的参谋,使晋国通过一次外交上的小手腕就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胜利,因为它恶化了楚的外交环境。兵法有言:上攻伐谋,其次伐交。(注释4:《孙子兵法・谋攻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而先轸和另一个晋军将领子犯(注释5:子犯,又名咎犯、狐偃,晋国大臣,曾陪伴重耳在外逃亡。城濮之战中担任晋军的上军将军)的又一次参谋使晋国变被动为主动,致使楚军失道寡助。

子玉使宛春告于晋师曰:“请复卫侯而封曹,臣亦释宋之围。”子犯曰:“子玉无礼哉!君取一,臣取二,不可失矣。”先轸曰:“子与之。定人之谓礼,楚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我则无礼,何以战乎?不许楚言,是弃宋也。救而弃之,谓诸侯何?楚有三施,我有三怨,怨仇已多,将何以战?不如私许复曹、卫以携之,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图之。”(注释6:《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

楚军主帅令尹子玉曾派使者宛春通告晋军:如果晋军恢复卫侯的地位,重封曹君,他就会解除对宋的围困。晋国该如何回复子玉的要求?如果接受子玉的提议,就等于好事都让楚占了。他一句话既安定了曹、卫,也安定了宋国。且子玉是臣,居然敢跟君(晋文公)提要求,这在那个时代被认为是很无礼的;何况是子玉要求晋文公做两件事(恢复曹国和卫国),他却只做一件事――放宋。所以子犯的意见,是坚决拒绝这一要求。但如果晋真拒绝了子玉的要求,就意味着同意楚国继续围困宋国,就等于置宋国于战火之中。晋国和齐、秦等国出兵就是为救宋,但现在却因为自己让宋被打,失去了本来目的,好像自己是为称霸才与楚打。接受子玉的要求,不情愿;拒绝子玉的要求,就使自己承担了挑起战争的恶名。该如何办才好?这时,先轸又献上一谋,其原则就是迫使楚国先动手,使整个社会都知道,仗是楚国要打的,晋国是被迫还手,这样晋国才能占据道德的至高点,才能使以晋军为主的联盟军更有士气。具体方法是,一方面扣押楚国的使者宛春,以激怒子玉;一方面派使者到曹、卫,告诉他们晋国准备恢复他们的国家,条件是他们必须与楚国绝交。结果,子玉真的被激怒了,使者被扣,使他丢了面子;曹卫的背叛更使他无比愤怒(楚国出兵就是为救作为盟国的他们,现在他们却成了敌人的盟国)。于是,楚国不得不先向晋国宣战,承担起挑起战争的罪名。

二、帮助决策

参谋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是帮助决策。有时候,决策者不是没有主意,只是由于某种原因,顾虑重重下不了决心。这时,参谋者的建议可以帮助决策者打消顾虑,下定决心。

对于晋文公,决定跟楚国这样当时最强大的国家打一仗,实在是需要不小的决心。他在外流亡了19年后,好不容易过上了有尊严且安定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他也许也过不了几天,因为,他已经64岁了,恐怕活不了几年了。64岁在春秋时期,可算是高龄了。如果不打这一仗,他不会损失什么;打这一仗,赢了,固然会带给晋国很大好处,但于他不过是荣耀几天;如果输了,他有可能再也过不上现在这样踏实的日子了。因此,他既有作为一个老人对失去安定生活的恐惧,也有作君主对所承担责任的巨大压力。要化解他这份深深的恐惧和压力,他的将军们,还真费了不少心。

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夭、秦小子次于城濮。楚师背@而舍,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诵,曰:“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公疑焉。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公曰:“若楚惠何?”栾贞子曰:“汉阳诸姬,楚实尽之,思小惠而忘大耻,不如战也。”(注释7:《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

当晋文公看到楚军背险峻的名叫郄的丘陵而阵时,他就开始恐慌,担心这会对晋不利;当他又听到有士兵说:“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意为休耕的田地,草已经长得很茂盛,该变换一下,停止休耕、种植粮食了)”,他不知道士兵这么说是否意味他们会打败仗,要把他这个领导换掉。他将这个疑虑跟手下人说了,一直跟随他流亡的子犯明白他的担忧,于是非常直截了当地跟他建议道:打吧!别犹豫了。如果打赢了,我们就可以在诸侯中称霸;如果打输了,晋国有黄河,内有大别山,楚国打不进去,不会亡国。听了这话,晋文公心里踏实了一点,但还没完全放心,就再问:楚国对我们的恩惠怎么办?晋文公这么说,真正考虑的不是楚的恩惠,主要还是怕打败仗。栾贞子说,楚国带给我们的耻辱大于恩惠,汉水北面那些姬姓诸侯国都被楚国控制了,这是大的耻辱,他款待您几天,只是一点小的恩惠,您不能因小失大。子犯与栾贞子的话解除了晋文公不小的疑虑。

晋文公其实早就明白肯定要跟楚打一仗,否则,当初他就不会跟楚成王说,如果晋楚两军有了战事,晋军会退避三舍。当时,他还只是作为公子流浪在楚国,生命就掌握在楚成王手里,当楚成王问他如何报答他的款待之恩时,他连口头上都没有许诺给楚国一些实际的好处(如土地等),以换取楚国的支持(如送他回晋);而是用这种暗示两国可能将会有一战的话回复了楚成王。他的话有可能招致杀身之祸。事实上,子玉听了他的话后,曾建议楚成王杀了他,但楚成王像鸿门宴中的项羽一样,放弃了这样绝好的杀死对手的机会。

他回到晋国后,也一直在准备和楚的交战。但在双方开始布阵,就要决一死战时,他却因为害怕而想要放弃一战。幸亏,手下将军们一再给他提供思考问题的方式,才最终消除他的恐惧、下决心打此一战。

也许是近乡情更怯吧,越是临近开战,他越紧张。开战的前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

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己而监其脑,是以惧。子犯曰:“吉。我得天,楚伏其罪,吾且柔之矣。”(注释8:《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

他梦见自己和楚成王进行了一场肉搏,自己被楚成王压在身子底下,且被其吸了脑汁。显然,这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于是子犯霸道地解释道:这个梦很吉利。你被摁在下面,你的脸朝天,说明你会得到天的帮助;脑汁可以腐蚀犀牛皮,这意味着你打破了他的防护。因此,我们必胜。虽然子犯对这个梦的解释非常牵强,但它却正对晋文公的心,这个解释终于让他放了心,最后下决心与楚一战。

三、参谋使晋上下形成合力

领导者在作决定前,征求意见的过程,不仅是获得思路的过程,其实也是团队形成一致意见的过程。这恐怕是晋国胜利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当接到宋国求援的请求时,晋文公没有自作主张决定援助与不援助,而是先征求臣下们的意见。当时,也许有些人有不同意见,他们也许认为晋国此时还不具有实力,不应该援助宋国。但当先轸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参谋意见后,大家的意见就逐渐一致,使城濮之战拉开了序幕。

当子玉向晋军提出休战要求后,对于接受还是拒绝,臣下们的意见是不一致了,子犯认为应该拒绝,而先轸则认为应该接受。最终,由于先轸的参谋意见非常巧妙――“伐其交”,晋军上下形成了共同的意见:表面上接受休战协定,但却做出一系列举动,使得楚军无法休战。子犯与先轸的参谋不仅将局势向不利于楚的方面又推进了一步,也使得以晋国为首的联军上下更为团结了。特别是战前最后一段时间,晋文公与栾贞子和子犯的交流,使晋文公最终彻底顺从了晋军将士们的意见,晋军的士气空前高涨。

相反,楚国却始终没有达到君臣一心。这与楚成王没有与子玉等臣下充分沟通有一定的关系。当齐、秦与晋结盟,且有可能与楚一战时,楚成王虽然是清醒的,不愿与晋正面交锋,也曾下令申叔及子玉撤兵,但当子玉不同意撤兵,即楚君臣不一致时,楚成王在方法上犯了重大错误,一是没有与子玉进行沟通,二是没有坚持命令。

如果楚成王不是以命令的方式让子玉撤兵,而是像晋文公一样,跟子玉及臣下们共同商量如何破坏晋与齐、秦的联盟,战胜晋国的方法,也许集体的意见会迫使子玉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他也许会意识到自己的利益和国家利益是冲突的从而放弃自己的想法。如果子玉始终不能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沟通的过程会使他明显感到自己的孤立,也可能会放弃原来的打算。或者,由于子玉的行为遭到大家的坚决反对,楚成王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解除子玉的职务。总之,进一步征求子玉及臣下们意见的过程是一次统一认识的过程,无论是子玉,还是楚成王,都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改变自己原来的做法。但无论是谁改变了,都会对楚国有利。

或者,楚成王即使不与子玉等沟通,只是坚持自己的意见,迫使子玉无条件撤兵,而不是放任他,只是少给他兵,也不会使楚国蒙受这么大的损失。

参谋,虽然只是建议,但其作用其实非常巨大,它不仅使为下者能传达自己的意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为上者能增加自己的聪明才智,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一个集体内部上下通达,各方力量更和谐,形成更为强大的力量。城濮之战就是一个实证。

【参考文献】

[1]蒋长兰.“能以德攻”和“刚而无礼” 的较量――《晋楚城濮之战》文本解读[J].安徽文学,2010(05).

[2]宋立恒.“城濮之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说议证[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9(05).

晋文公攻原范文5

环节一:勾连文本信息,引发探究话题。教师要求学生重读第一节和第三节并思考郑国、晋国和秦国的关系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通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比较,有学生发言:“第一节‘秦晋围郑’可以看出秦晋联军攻打郑国;第三节中‘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可以看出秦伯愉悦地和郑国结盟,并且派遣三名将领帮助郑国抵抗晋军。”教师再追问什么让三国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学生自然会想到烛之武的说辞改变秦穆公的想法。教师接着引入清人林云铭的评述――“(烛之武)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转斗无前,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让学生重读烛之武的说辞,思考烛之武的说辞分几层展开以及秦伯为什么会欣然接受烛之武的建议。

环节二:唤醒学习经验,激发探究兴趣。教师回顾文天祥在都城告急的情形下出使元军兵营但最后失败,再发问:“烛之武也是在国家危在旦夕的情形下出使秦营的,但他为什么能成功?他的成功有哪些有利的客观条件?”学生细读文本后,纷纷发言。有的学生抓住“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分析攻打郑国的军事行动主要是由晋国发动的,有的学生抓住了“晋军函陵,秦军泛南”分析秦、晋两军分开驻扎为烛之武的离间秦晋关系提供了机会,有的学生抓住了“越国以鄙远”分析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分布使秦伯认为放弃攻打郑国更符合秦国的利益。

环节三:分析言外之意,深度探究文本。结合文章的相关语句探究完烛之武成功的客观条件后,教师再把探究的重点放在晋文公与子犯的一段对话上。教师问:“子犯请求晋文公攻打秦军,晋文公列举了三条理由,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三条理由呢?”有的学生分析第一条理由:“‘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是冠冕堂皇的理由,晋文公应该是假仁假义。”有的学生分析第二条理由:“‘失其所与,不知’这是比较实在的原因,表现了晋文公没有意气用事,而是理智地看待失去秦国这个同盟者的后果。”有的学生分析第三条理由:“‘以乱易整,不武’晋文公认识到如果攻打秦军,就会和秦国结仇,这实在是鲁莽之举,并不是真正的勇武。”

文言文文化内涵的探究学习正是当下文言文教学中所缺乏的,挖掘文化内涵延伸教学内容收益巨大:

一、有利于纠正文言文教学的偏差。平时的文言文教学多注重文字讲授和实词、虚词、句式的概括,却少有文学、文化的探究。本堂课教师引出三个探究问题后,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和发言交流的时间,充分重视探究学习的应有地位。

二、有利于增加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因为时代背景迥异,语言的障碍,中学生觉得文言文的学习难度大,长此以往,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极低。本堂课教师希望以文天祥出使元营,慷慨陈词却无功而返的例子,引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以此作为探究烛之武“退秦师”的客观条件的起点。新知和旧知的比较,使学生能获得思考的乐趣。当然教者还可以巧设悬念、现代多媒体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有利于学生积淀深厚的人文内涵。朱自清曾说过:“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教育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文言文经典篇目的学习不能止于字词的理解,课堂教学还应该引导学生领会文本丰厚的文化内涵。本堂课的探究活动力求基于字词又高于字词,探究烛之武说辞的艺术性、烛之武成功的客观条件和晋文公对话的深层含义。文字的理解和文化的探究的分离之弊可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革除。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质疑是一种品质、一种思维方式,更是探索的起点和创新的前提。”①教师通过逆向思维设问,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学习。环节三的设计通过“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三条理由呢”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关注晋文公和子犯的对话。学生在品读晋文公所说的三条理由的过程中,理解了晋文公的真实意思。

――――――――

注释

晋文公攻原范文6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这段说辞充分展示了烛之武高超的游说才能。其游说技巧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欲扬先抑,以退为进。烛之武此行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退秦师,纾国难。但游说一开始,他并没有单刀直入地提出自己的请求而是采取了迂回战术,欲扬先抑,以退为进。他首先从眼前的战争形势切入,指出在秦晋联军的强大攻势下,郑国行将灭亡,以此迎合秦穆公急于取胜的心理;继而语意一转,述说“亡郑”于秦的利害得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延伸,纵横捭阖地施展攻心战术。

二、设身处地,晓以利害。秦国之所以参与围郑的军事行动,一个重要原因是企图从中捞取好处。但到底能否如愿以偿,利令智昏的秦穆公恐怕没有冷静地思考过。假如能让秦穆公清醒地意识到“亡郑”于秦无利可图,那么他就极有可能弃郑退师,从而达到游说目的。烛之武抓住问题的关键,设身处地替秦穆公左思右想。他剖析秦、晋、郑三国的地理形势,指出秦郑相隔遥远(中间夹着晋国),欲以郑为境(亡郑),是困难的;退一步说,即使真的亡了郑,也只对晋有利,对秦来说,非但无利,反而会因“邻之厚”而“君之薄”。试想,如此晓以利害,秦穆公还会做亡郑以厚邻的傻事吗?

为了更全面、更深刻地说明问题(勿亡郑),烛之武紧接着变换了思维角度,从正面入手,诱之以利。他指出,如果舍郑,让郑成为秦东方道路上的主人,那么郑可以供应其缺乏的物资,这于秦而言有利无害。至此,“亡郑”与“舍郑”,一反一正,孰弊孰利,已经昭然若揭。秦穆公安能视而不见,无动于衷?

三、巧借矛盾,挑拨离间。秦晋两国历史上关系一向很好,但在对外扩张、争夺霸权上,二者又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特别是城濮之战后,晋崛起为中原霸主,秦有所警戒。对秦晋之间的这种微妙关系,烛之武可谓洞若观火。他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由透析现实转至回溯历史,挑拨秦晋之好。他指出,历史上秦穆公曾给予晋惠公恩惠(指秦穆公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晋惠公也曾许诺给秦穆公焦、瑕二城,但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筑城防御,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这番简短的历史回顾,如同一把盐撒在秦穆公的伤疤上,使其隐痛难忍,对晋的厌恶之情油然而生,当然,烛之武在秦穆公面前重提这段历史,尚有弦外之音,那就是此次与晋合作,你秦穆公同样不会捞到什么好处,还是趁早退师吧,免得再次上当!这种动之以情的挑拨离间,焉能不激起秦穆公的心灵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