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到孤独范例6篇

感到孤独范文1

孤独是黄昏过后,天空最后一丝光亮。

孤独是风浪过后,大海最后一叶扁舟,

孤独是暴雨过后,土地最后一株鲜花……

在2010年最后的尾声里,害怕孤独的我,终于要面临孤独了。

一路走来,不曾面临过孤独的我,此时面临的是——被同学抛弃的孤独。在去做早操的时候,本来我想跟同桌去,可是她又跟我们班的那位同学去,我一心只想跟同桌,可那位同学看见我就用很不欢迎我的语气叫道:“走开?S,不要阻止我走路咯”听到这句话以后,同桌似与那位同学一道地望了望我,我放开同桌的手匆匆地独自一个人走去了。在做完早操好,学校又是老样子,罚我们6到12班跑操场,我跑到那位同学里时,她不知跟我说了一句什么话,现在,我记不起那句话了。总之那句话不是骂我就是鄙视我的话了。(其实,她这样对我,都是因为那天做完早操,我跟她手拉手回教室的时候,我不小心弄得她的手好痛,当时,我已向她道歉了)。

接着下来的可不就是——独自一个人,上电脑课,自己一个人坐;上体育课,自己一个人去;去做早操,自己一个人走,在好好的一个班里,拥有着50多位同学,竟然没有一位与自己一道?难道我自己很快乐吗?每当我自己一个人走,心中的悲凉油然而生。其实,没有了友谊与我一道的日子,我过得很痛苦,每天都很不开心,每天都是坐在座位里,闷闷不乐、心烦意乱,我假装自己很坚强,可我骗得了我自己吗?看书也看得不入神,其他人却以为我很勤奋地学习。当我自己一个人走路时,我假装自己很坚强,劝自己一个人走,不也很轻松、自在吗?但这也骗不了我自己啊。我死撑着这一切,不让自己掉下无辜的眼泪,事实证明,我真的没掉下眼泪,我不也很坚强地撑着吗?其实,我自己一个人的日子,我每天都在反省自己,每天都过得很痛苦,都很孤独。

感到孤独范文2

正在重新定义着

人们的沟通和交流方式。

人们乐衷于用指尖问候,

却懒于面对面交谈;

沉迷于“我分享,

故我在”,

却摆脱不了

独处时的焦虑。

心理学家雪莉·特克

揭示了现代人依赖

社交媒体带来的

孤独症候群,

并引发这样的深刻思考:

我们究竟需要

怎样的沟通方式。

分钟之前我的女儿Rebecca发了一条短信为我加油。 她说:“妈妈,你会震撼全场的!” 我太喜欢这个了,接到这条短信就像得到了她的拥抱。所以大家看到了我自己就处在这样一个核心矛盾里。我自己非常喜欢收短信,但却要告诉大家,太多的短信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事实上,我的女儿让我想起了这个故事的开端。1996年我第一次在TED演讲的时候Rebecca只有5岁,她就坐在最前排。那时我刚刚写了一本书庆祝我们的网络新生活,而且将要成为《连线》杂志的封面人物。在那些令人陶醉的日子里,我们体验着网络聊天室和在线虚拟社区。我们正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自己,然后我们回到现实中来。我对此感到非常兴奋。

现在让我们快进到2012年,我又重新回到了TED的讲台。我的女儿已经是一名20岁的大学生了。她睡觉都抱着她的手机,其实我也是。我刚刚完成了一本新书,但是这一本却不会让我登上《连线》杂志的封面。那么,这十几年间发生了什么呢?我仍然为科技而兴奋,但是我相信并且想要向大家说明:我们正在放任科技,它将我们带向歧途。

我们口袋中那些轻巧的电子设备在心理学上有着如此强大的力量,它们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本身

在过去的15年间,我一直在研究移动通信技术的影响,并且访问了成百上千的人。我发现我们口袋中那些轻巧的电子设备在心理学上有着如此强大的力量,它们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本身。

让我们来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人们在公司的董事会议上发短信或写邮件,网购,浏览脸谱网站——上课时,听报告时,实际上在几乎所有的会议时。父母们在早餐和晚餐时发短信和邮件,孩子们因此抱怨父母对他们不够关注。但是同时这些孩子也很少专心地与彼此相处。人们甚至在葬礼上发短信。我认为:我们需要用别的东西来分散我们的悲伤或者胡思乱想,所以我们需要玩手机。

这样有什么问题吗?我认为这的确是个问题:我们正在为自己挖陷阱,这个陷阱无疑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同时也会影响我们和自己的联系,降低我们认识和反省自己的能力。我们越来越习惯这种新的“一起独处”的相处方式。人们想要定制他们的生活,想要在不同的场合和地点之间切换,因为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控制和分配他们的精力。例如你想去参加董事会议,但是只想关注你感兴趣的一小部分内容。有人认为这是好事,但是长此以往,人们就会对别人隐藏自己,即便我们一直保持着彼此间的联系。

我问人们:“为什么不面对面交谈?”他们回答说:“因为面对面交谈是实时发生的,你没法控制你要说什么。”所以这才是最重要的:发短信,写邮件,贴照片发状态……所有这些都能让我们向别人呈现出我们想变成的样子。我们可以编辑,就是说我们可以删除,可以修改和润色我们的面容、声音,甚至我们的整个形象,让它不少也不多,刚刚好。

我们为了简便的联系,放弃了面对面的交流。这是自欺欺人。我们对于技术的期望越来越多,对彼此的期望却越来越少

人类的关系非常丰富也很复杂,而且需要技巧和精力来处理。我们现在可以用技术使它变简便。在我们做这种简化时,一个很可能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了简便的联系,放弃了面对面的交流。我们这是自欺欺人。

Stephen Colbert问过这样一个让我猝不及防的深刻的问题。他说:“难道那些微小的、简短的、在线交流的片段加在一起不能等同于真正的交谈吗?”我的回答是“不能”。以这种小片段的方式交流可能可以收集到那些精心修饰过的信息。想象一下接到女儿那条短信时我有多么高兴。但是那些小片段很难让我们互相了解,真正地理解对方。我们在与彼此交谈的同时也学习着如何同自己交流。所以放弃面对面交谈确实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这会损害我们自我反省的能力。对于孩子们来说,这项能力是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基石。我一次又一次地听到:“比起说话我更愿意发短信。”我所看到的也是人们如此习惯于自欺欺人,逃离真实的交谈,如此习惯于逃向更少更浅的交流,以至于他们几乎越来越希望,躲开别人。

我有一项在疗养院进行的研究,我们专门设计“社会性机器人”来陪伴老人、孩子,甚至我们每个人。一天,我走进疗养院,看到一位失去孩子的妇女正在对着一个小海豹形状的机器人说话。这个机器人看上去像在看她的眼睛,看上去像听得懂她说话。但是那位妇女居然在试图让一个对人类的生活轨迹毫无感受的机器理解她!

我们是如此脆弱,会把伪装的同情和共鸣当作真的。看到这位从机器人的陪伴中寻找安慰的妇女,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技术先进,但是当我退一步来看,我感到自己就在这场完美风暴冰冷无情的中心。我们对于技术的期望越来越多,对彼此的期望却越来越少。我相信,原因是技术最吸引我们的地方正是我们最脆弱的一方面。我们都很脆弱——我们很孤独却又害怕亲密的关系。我们借助技术找到和别人保持联系的感觉,并且可以舒服地控制这种联系。但是其实我们并没有这么舒服,也没能很好地控制。

当我们缺乏独处能力的时候,联系别人仅仅是为了减少焦虑感或者为了感觉到自己还活着

如今,我们口袋中的手机正在改变我们的想法和我们的心灵,缘于它们带来了三种让人兴奋的错觉:一,我们可以把精力分配到任何我们想关注的地方;二,总会有人倾听我们;三,我们永远都不用独自一人。这第三种“我们永远不用独处”的错觉对于我们心理状态的改变是最关键的。当人们独处的时候,即使只有几秒钟,他们也会变得焦虑,恐慌,坐立难安,因而转向那些电子设备。想想人们在排队的时候,等红灯的时候,独处像是变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人们试着用联系别人的方法解决它。它表达着我们的焦虑,却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但是它又不仅仅是一种症状——频繁的联系改变着人们对自己的理解。它催生了一种的新的生活方式。

对此最好的描述是,“我分享,故我在”。我们用技术来定义自己——分享我们的想法和感觉,甚至在我们刚刚产生这些想法的时候。这种“我分享,故我在”的问题在于如果我们跟别人断了联系,我们就感觉不再是自己了。我们几乎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了。所以我们怎么办呢?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多。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把自己隔绝起来。

为什么联系会导致隔绝呢?原因是没有培养独处的能力——一种可以与外界分离,集中自己的思想的能力。在独处中你可以找到自己,这样你才能很好地转向别人,与他们形成真正的联系。当我们缺乏独处能力的时候,我们联系别人仅仅是为了减少焦虑感或者为了感觉到自己还活着。这时候,我们并不真正地欣赏别人,而这好像是把他们当作支撑我们脆弱的自我感的备用零件。我们简单地认为总和别人保持联系就能让我们不那么孤单。而如果我们不能教会我们的孩子独处,他们只能学会如何体验孤独。

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开始改变:把独处当作一件好事,为它留出空间

我们被技术(带来的错觉)迷住了,而且我们就像年轻的恋人一样,害怕说太多话会毁掉浪漫的气氛。数字技术伴随我们长大,所以我们也认为技术已经很成熟。实则不然,它还在起步阶段。我们还有很多的时间来反思我们应当如何应用它,如何发展它。我并不是说我们应该抛弃我们的电子设备,我只是建议我们应当与电子设备、与别人、也与自己,建立更加有自我意识的关系。

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开始改变:把独处当作一件好事,为它留出空间。向你的孩子们说明独处的价值,在家里开辟出专门的空间,例如厨房或者客厅,用于和家人交谈。我们真的需要聆听彼此,包括说的那些无聊的细节。因为正是在我们结巴、迟疑、找不到合适的词的时候,我们才向对方展现出真实的自我。

在我的工作中,我常常听到“生活很难”,“人际关系充满风险”云云。然后技术出现了,更简单,充满希望,乐观而充满朝气。就像天降一位专家,解决所有烦恼。我们被虚拟的爱情吸引,被电脑游戏营造的奇幻世界吸引,也被“机器人将会变成我们最好的伴侣”的想法所吸引。

感到孤独范文3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孤独感 特点 相关因素 对策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里的儿童,他们中有些是幼儿,更多的是中小学生。留守儿童,特别是那些在校的中小学生的孤独感问题,近些年来愈来愈受到重视。关注并尽力解决留守中小学生的孤独感问题,不仅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更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一、孤独感的概念

所谓孤独感,是指当个体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它常伴有寂寞、孤立、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反应和难耐的精神空虚感。[1]1973年Weiss发表了《孤独,一种情绪及社会性孤立体验》一文,开创了孤独感的研究。几十年来,孤独感的研究人群从大学生、老年人到儿童、中学生,范围不断扩大,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二、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特点

1.留守儿童的孤独感高于非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长期与父母分离,比一般学生承受着更多的烦恼、空虚,他们的孤独感可能要高于一般学生。多项研究结果表明,从小学到中学阶段,留守学生的孤独感体验要高于非留守学生。

2.留守小学生的孤独感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从总体上说,留守的小学儿童的孤独感不太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这些留守儿童交往的范围会逐渐扩大,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建立了较稳定的关系,减轻了内心的孤独感。

3.留守中学生的孤独感体验强。

对留守中学生的研究表明[2],他们的孤独感状况不容乐观。处于青春期的留守中学生,烦恼增多,而亲情的缺失给这些中学生又增添了一份烦恼,这可能是导致其孤独感体验水平高于非留守中学生的原因。进入高中后,留守中学生面对着众多的压力,更加看重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包括社交能力),而亲情的缺失和人际关系的不和谐,使他们会体验到更多的孤独感。

4.与父母的分离对女生的影响更大。

有研究表明男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女生,男生的孤独感体验更加深刻[3]。也有一些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在孤独感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孤独感略高于女生。但在重要关系方面,女生会比男生体验到更多的未满足感。这可能与女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关。她们更加依恋父母,与父母的分离会带给她们更深的影响,而情感上的细腻、脆弱造成她们更容易受到伤害[2]。

5.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孤独感最强。

研究表明[3],不同类型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体验也有所不同。双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孤独感体验显著高于单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而单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三、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相关因素研究

1.孤独感与社会支持间的关系。

社会支持是保护儿童正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那些处于不利条件下的儿童。社会支持主要可以分为父亲、母亲、同学和教师支持等方面。研究表明[4],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与其孤独感间存在更密切的关系。其中,教师支持对留守儿童孤独感的预测作用最大,其次是母亲支持。另一项研究表明[5],母亲支持对于双亲外出的中学生的孤独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母亲支持、同学支持对于单亲外出的中学生的孤独状况都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2.孤独感与社会关系间的关系。

亲子依恋、同伴接纳和教师接纳是中小学生面对的三种重要社会关系,它们共同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产生影响。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教师接纳、亲子依恋、同伴接纳显著偏低,且与其孤独感存在显著相关[6]。有研究显示[3],同伴关系对留守儿童孤独感的预测作用要小于非留守儿童。这可能因为留守儿童孤独感中的大部分源于亲情的缺失、留守状况,与非留守儿童不同。

3.孤独感与家庭功能间的关系。

家庭的基本功能是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促进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健康发展。一般来说,家庭功能发挥得越好,个体孤独感的体验程度就越低;相反,个体孤独感的体验越强烈,其家庭功能越存在问题。留守中学生与父母长期分离,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家庭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具体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情感和保护功能出现弱化,导致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的体验增强[7]。

与留守儿童孤独感密切相关的因素还有健康状况、学习成绩、父母间关系等。健康状况不良的留守儿童孤独感也较强;成绩好的留守儿童孤独感水平较弱,而成绩差的留守儿童孤独感最强;父母关系好的留守儿童孤独感弱,父母关系不好的留守儿童孤独感强。

四、降低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对策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数量在不断增长。我们可能要长期面对这样的一个群体,以及其产生的孤独感问题。我们要认识到留守儿童的孤独感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降低、消除留守儿童的孤独感问题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1.家庭多重视子女的精神需求。

许多父母为了改善家庭、孩子的物质生活条件而选择外出打工。但是,这可能以忽略或减少孩子的精神需要为代价。父母与孩子的长期分离,容易形成较低的亲子依恋,无法给孩子提供心理支持,从而使他们体验到较强的孤独感。为了减低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父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要多满足孩子心理上的需要。父母应认识到孩子仍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父母更多的爱、更多的支持来度过压力期。父母可以选择多种联系方式,如定期打电话等,多询问、多关心孩子的心理感受,增进情感上的沟通。不要只试图通过物质上的满足来代替或补偿孩子对情感上的需求。(2)要为子女树立一个乐观、积极的形象。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家长不妨与孩子分享自己打工拼搏的经历,让孩子从内心感受到父母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精神;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体会这是父母对孩子爱的付出。以此激发孩子积极地面对孤独感,学会乐观地生活、学习。(3)要做好与监护人、学校间的交流。一些双方都外出打工的父母将孩子完全交给了监护人(如祖父母、亲戚朋友等)看管。这些监护人由于年龄较大,无法有效地与孩子交流和进行教育。父母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加强与学校、监护人的联系,多渠道、多方面了解孩子的真实状况。比较好的做法是,如果家长有条件,就要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或者一方留在家里照顾孩子,这样可以让孩子拥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家庭,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2.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

作为教育过程的一部分,情感教育关注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孤独感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果留守儿童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对其健康肯定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学校应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对此应该注意以下方面:(1)加强教师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沟通。教师应认识到并切实承担起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管理的责任。可以有针对性地建立个人管理档案,便于及时掌握、跟踪留守儿童的发展状态。带着一颗真挚的爱心了解、关注留守儿童。来自教师的爱,能够填补或缓解一些留守儿童内心对亲情的渴求。(2)提高留守儿童的归属感。当个体的归属需要占优势而又得不到满足时,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教师通过营造温暖、快乐的班集体氛围,让留守儿童意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同学之间相互信任,日常的交往充满着真诚、友好。在这种氛围中,留守儿童感到自己是被接纳的,从而减轻孤独体验。(3)增加留守儿童愉快的体验。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给留守儿童创造表现、释放自我的机会。在锻炼、提高他们交往能力的同时,让他们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以此获得更多愉快的体验。教师应注意把握留守儿童的特点,开展有效的情感教育。特别是留守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情绪变化快,而且他们对情绪的控制能力较差。因此,教师要给予留守中学生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3.重视留守儿童的自我成长。

面对着与父母分离的状况,留守儿童们的表现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生出现了包括孤独感在内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问题,但也有学生各方面都表现得非常优秀。因此,他们潜在的自我成长力量才是其健康成长的内因。要相信留守儿童自我成长的力量,帮助他们将这种力量转变为发展的动力。对此应该注意以下方面:(1)留守儿童应正确认识自身的孤独感。在现代社会中,孤独感是个体比较普遍的一种体验。对于这种体验,留守儿童须持有合理的看法,夸大、否认、压抑这种体验都是不可取的。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坦然承认和接受自己的孤独感,保持积极的心态。(2)留守儿童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孤独感。对自己要抱有信心,感觉到自己能够控制自己,坚信自己可以调节自己的消极体验。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一些交往技能,如学习如何与别人交往,寻找聊天话题,如何表达、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等等,通过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逐步减少孤独感。(3)留守儿童要学会有效利用自己的孤独感。亲子分离可以增强留守儿童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在其发展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留守儿童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培养兴趣,为自己制定若干目标并努力地付之行动。从点滴做起,把内心的孤独化作积极生活和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谢华,苟萍.近十年我国儿童中学生孤独感本土化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07,(11):36-38.

[2]谢华,杨东,冯建.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53-54.

[3]孙晓军,周宗奎,汪颖,范翠英.农村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和孤独感研究[J].心理科学,2010,33,(2):337-340.

[4]刘霞,武岳,申继亮,邢淑芬.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4):325-327.

[5]赵景欣,刘霞,申继亮.留守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抑郁、孤独之间的关系――基于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视角[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1):36-42.

[6]张连云.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系与孤独感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1):123-125.

感到孤独范文4

关键词:

高中生孤独感 社会自我知觉 家庭功能

正文:

一、孤独感的研究:

(一)孤独感的概念

在20世纪40年代,Leokamer(1943)就对孤独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孤独感的概念。他认为:孤独是一种情绪性问题,孤独感是个体心理情绪的体验,是社会人际交往和沟通模式的质的异常,是个体在各种场合中的社交技能、认知或交流能力等均发生广泛性迟缓的现象。

(二)孤独感的特征

关于孤独感的特征,Peplau和Perblen(1982)提出,尽管人们的理解不一,提法各异,然而从这些定义当中仍然可以看出孤独感有三个方面的重要特征:第一,孤独感源自于人际关系缺陷,它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会产生;第二,孤独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而非客观的社交孤立状态,一个人可在漫长的独处中毫无孤独感,也可以在众人环绕中深感孤独;第三,孤独感体验是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

Weiss(1973)将孤独感分为两类,情绪孤独感和社会孤独感。情绪孤独感是指人们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孤独感,表现为缺乏亲密联系,如儿童失去父母,成人失去配偶等。社会孤独感是人们社会整合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缺乏社会感时产生的孤独感,如与周围的同事、朋友或邻居搞不好关系等。根据孤独感在时间方面的特征,即孤独感是一种状态还是一种特质,或兼而有之?有些心理学家将孤独感分为暂时和境遇性孤独感(任何人独自旅行或到一座新的城市时都会遇到)与慢性长期存在的素质性孤独感。

二、社会自我知觉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社会自我知觉(social self-concept)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和人际交往方面的认知评价,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讨社会自我知觉对孤独感的影响,基于以下两点考虑:(1)Asher曾指出,孤独是个体对自己社交状况的一种主观体验(Asheretal.1984)。人本主义者也认为当一个人社会关系网络的数量和质量低于他的期望时,孤独感就产生了。有研究发现,一些受欢迎儿童报告了较高的孤独感,而一些被拒绝型儿童却报告了较低的孤独感(Asher和Wheeler,1985)。这种现象一方面印证了孤独是一种主观体验,另一方面说明,只从社交地位来考察孤独感,不能充分解释同一社交地位群体内部的个体差异。因此,仅从同伴接受性这个非主观性的角度研究孤独,使人们难以对它做出较为全面的认识。(2)基于上述原因,一些研究者加入了认知的因素来研究儿童的孤独感。如,周宗奎(2002)的研究发现,儿童的社交情绪体验与其对社交后果的归因有一定的关系。

三、家庭功能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家庭作为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一直是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关注的焦。心理学家也对家庭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认为家庭是个体成长和社会化主要场所之一,对个体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关于家庭功能的界定,学界一般可分为两类定义:第一类定义的代表者是Epstein、Skinner,他们主要是从执行过程方面来定义家庭功能,认为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第二类定义的代表者是Beavers、Olson、Shek,他们主要是以结构取向来定义家庭功能。Beavers主张以家庭的关系结构、反应灵活型、家庭成员交往质量以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来表示家庭功能;Olson也认为家庭功能就是家庭系统中家庭成员的情感联系、家庭规则、家庭沟通以及应对外部事件的有效性;Shek认为家庭功能是一个家庭从其家庭系统、相互关系、关怀、应对能力、家庭凝聚力以及困难应对中所体现的家庭生活质量。

家庭功能是众多家庭因素中衡量家庭运行状况的综合指标,他对个体的心理发展有很强的预测作用。孤独感是困扰青少年的一种普遍的心理体验,是基于对自己在同伴群体中社交地位和友谊地位的自我知觉而产生的负性主观体验。对于家庭功能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从当前的文献来看特别的稀少。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家庭因素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家庭功能(问题解决、沟通、角色分工、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介入等)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辛自强、池丽萍(2003)考察了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问题行为和家庭功能的关系,提出家庭功能对儿童孤独感有较强的直接作用。而石庆馨、王争艳、张侃通过对小学4-6年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儿童的孤独感与父母的教养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父都应调试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使孩子远离孤独,更好、更健康地成长。李彩娜、邹泓(2006)研究发现,在家庭功能中的父母控制与矛盾和谐性对青少年的孤独感有直接预测作用,而家庭功能的沟通与矛盾和谐性通过人格中的外向、宜人、情绪和开放性间接影响个体的孤独体验。

四、结论

1、高中生孤独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且高二年级孤独感体验要高与其他年级。高中生孤独感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年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2、家庭功能的亲密度和适应性都与孤独感呈现显著的负相关,社会自我知觉与孤独感呈现更加显著的负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家庭功能和社会自我知觉对孤独感有直接的负向预测力,社会自我知觉对孤独感的负向预测力最大。

3、不同社会自我知觉的高中生表现为显著的孤独感差异,低社会自我知觉、一般社会自我知觉和高社会自我知觉高中生的孤独感分数依次递减。高社会自我知觉的高中生孤独感分数明显低于低社会自我知觉和一般社会自我知觉的高中生的孤独感分数,一般社会自我知觉高中生的孤独感分数显著低于低社会自我知觉的高中生。

参考文献:

[1] 黄洁华.人本主义对孤独感的相关研究[J]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1):73-77

[3] 张勤.中日儿童孤独感的跨文化比较研究[J〕.南京师大报(社会科学版)2006(3):106-112 [5] 辛自强、池丽萍,家庭功能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中介的作用,心理学报,2003,35(2):216-221

[6] 俞国良、辛自强、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心理学报,2000,32(1):59-64

感到孤独范文5

我不是一个性格孤僻的人,甚至说,有时挺开朗、活泼,挺合群的。但是另一面,那就是安静。我一直认为孤独是一乐趣,一种不同于朋友一起谈笑的乐趣,一种无法解释清的乐趣。当孤独的时候,你可以随心所欲,你不必去顾虑他人的眼神。这样的一份自在,足以令身心彻底放松。

很多时候,我喜欢培养自己孤独的习惯。告别喧嚣与忙碌,一个人静静地品味孤独。当孤独来临的时候,冲一杯浓浓的咖啡,细细地品味自己的心境,缓缓地敲打着自己心底的那份淡淡的思绪;看着月色,欣赏那诗境中的圆月,皎洁的月光如轻纱般披在身上,灵魂被月光洗礼。有时沉醉,沉醉在这孤独的回忆中。只是这样静静的夜晚,习惯一个人静静品味时间飞逝,在那份宁静的孤独中,不必为生活中的尔虞我诈而烦恼,不再为平日的压抑而苦闷,让心情在孤独中拥有一份独特的享受。

孤独,有时候更像一杯水,没有杂质,没有污染,是一种清静幽雅的美。当沉浸于孤独中的时候,没有了喧闹的杂乱,没有谁可以打扰到我的思绪,也不会因冲动而留下遗憾和后悔;沉浸在孤独中,能让自己平和、冷静、稳重,让人有一种超越世俗的感觉,能够让人静静聆听自己的心语,感受这不易察觉的美。

孤独的时间也是珍贵的,孤独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体会孤独也是因人而异的,体会快乐的孤独感觉是被动的,是需要你去争取去领悟。懂得领悟孤独的人,就会体味人生中孤独所拥有的独特景致。

孤独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在孤独中创造,多一份孤独的快乐,少一份无谓的浪费,让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至于虚度。在孤独中拥有了自己的一切,你就会觉得你一点也不孤独,于是你就会明白,能够真正拥有孤独的人是世界上最为幸福的人。

其实,人在孤独的时候,大都在怀旧,感受和品味曾经的种种,在这个时候,总是会想起曾经的故事,挥不去的记忆就会填满整个心底。于是,悲哀着自己的悲哀,快乐着自己的快乐。孤独中的人可以寻找到自己最初想要的本真;可以感受到自己坚强的信仰;也可以感受到人生的悲喜与无奈;也会让你明白该如何去切换生活的态度。

让你的心灵小憩在孤独小舟之中,享受一回孤独,品味一次孤独。别害怕孤独会淹没了你,因为孤独不是海,它是你的空间,是属于你的另一个空间。你可以在那里找回很多久违了的感受,也可以在那里找到你心灵出发的起点,找回你生命中最想要的东西。

所以我从不拒绝孤独,而是习惯孤独,当孤独来临时,会融入自己的生命,融入于它给我带来的淡淡温情中。此时,灵魂在渐渐地净化,思想在走向升华。

孤独的乐趣,也并非是人人都能享受,人人都会懂得享受;这能力是受于先天,或是靠后天慢慢习得的;孤独能让一个人脆弱,也能让人更加的坚强,它可以毁灭一个人,也可以造就一个人。有的人尽管天赋极高,才华横溢,却不能面对孤独,面对孤独的生活。因此,他只能在空虚中逐渐消沉,在寂寞中走向死亡。耐得住寂寞的人,他们把孤独当作一种习惯、一种挑战。

于是,在人海沉浮之际,我培养自己孤独的习惯,为自己留一段空白,留一段云淡风轻的孤独。如果,有一天,有人问起,孤独是什么?我会很认真、很用心地告诉他:其实孤独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绝好的习惯!

【素材借鉴】

感到孤独范文6

1、孤独是一种美。不知道又是哪位哲人说的,不过我并没有什么意见。虽然我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孤独,但是我知道孤独的人很难接受人们的怜悯和同情。

2、孤独是清泉,可以滋润幸福的花草;孤独是阳光,可以温暖幸福的心灵;孤独是火把,可以点亮幸福的灯盏。

3、庸者无聊,天才孤独,人人都有寂寞的时光,无聊者自厌,寂寞者自怜,孤独者自足。

4、或者他们天生喜欢孤独,喜欢一个人静静的感觉,喜欢那种在黑暗角落的感觉,喜欢独行在夜都市中;或者他们只是一群敏感的家伙,不愿与人纠缠,更害怕受到任何的伤害,只有孤独才能保护他们脆弱的灵魂;或者他们曾受到过伤害,所以开始失望,不再信任人和事;或者……

5、幸福是人心灵伤的一种享受,而只有在孤独之后,才能真正感受和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6、孤独是生活赋予我们的一剂苦口的良药,可以医治世俗染于我们的各种疮痍。

7、孤独是美丽的,置身于孤单之中,你会把全身心放松,感到从来没有过的清新与宁静,如果在此刻放上一曲轻轻的音乐,捧着一杯淡淡的咖啡,就像整个世界都沉睡了。

8、孤独的时间长了,也就再也无法回到人群中了。习惯孤独,喜欢孤独,爱上孤独,这一切是那样的理所当然。

9、孤独,总会令人联想到一个形影相吊的情景,事实上,它犹如长着刺的玫瑰,尽管长着刺仍旧是玫瑰,拨开冷峻的外表,我们可以看到潜藏的一泓清泉。

10、孤独是一种别样的幸福,在每个寂静的时刻,我都会忍不住去品味孤独的真谛。

11、在孤独中我们看到了真实的自己,学会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

12、人人惧怕孤独,但从来都不会去享受孤独,他们不明白,孤独也是一种生命的历程。

13、当一片枯叶从枝头摇落,在空中从容地划出生命的轨迹,这是美;当一只白鹭在烟雾缭绕的水面上缓缓飞翔,一直飞向烟雾深处,这是美……但它们都是孤独的。是孤独赋予它们奇幻的色彩。

14、孤独会让你从一个独立的角度发现契机和弊端。因此当孤独时常光顾你的时候,不要沮丧,真确理解孤独你会变的更加丰富。

15、落红是孤独的,它随着风儿飘落,没有定向……没有了昔日的火红与艳丽,没有了昔日的高贵与典雅,告别了昔日的喧闹,变得孤独了。()

16、因为孤独,失去了快乐,没有了人生的意义,那样不美。或许,说这话哲人是特别的一个吧。

17、总觉得午夜仍在听收音机的人是孤独的。夜深了,而这些人的灵魂却是清醒的。他们能够清楚地感觉到灵魂深处的那份漂泊无依,那份孤独。

18、身的孤独可以用心的丰富创造而缓解。而心的孤独,则必须学会适当宣泄,文人寄情与山山水水,斗酒诗百篇,名留千古。商者沉浮与商海,赚得家产万贯,富甲四方。弄权者驰骋与政界,励精图治,造福四方,其实他们就是孤独中成就了的人。

19、当孤独成为一中习惯,当生活再也少不了孤独,人生也似乎无法改变了。所以,最终还是喜欢与孤独为伍。

20、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区别在于孤独形式有异。有些人是置身于一个人迹罕见的境地,所以孤独。有些人心灵达到某种难觅知音的境界,而倍感孤独。

21、孤独让人懂得了理解。孤独让人懂得了追求;孤独让人懂得了珍惜。

上一篇水灵动

下一篇旅行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