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1

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体会重点词句所表达的感情。

3. 了解环境描写、对比反衬、想象等表达方式,认识其表达效果。

4.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所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通过充分地感受语言文字,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

2. 在体验情感的同时,把衬托、对比、想象等写作方法教给学生。

设计理念:

文本的教学价值包含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两个维度。这篇托物言志的散文,运用仿英雄传记式的叙述结构,赞扬高原柳身处逆境不屈抗争的顽强生命力。教学中,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适度拓展;从“学语文”走向“用语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头脑风暴”,读写结合,说写结合;从“眼中柳”到“心中柳”,在和文本的对话中渗透学法指导、写法指导,让学生悟得表达的方法,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融合。

教学流程:

一、 复习导入

1.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这株柳树的外形有了初步的印象,谁来说说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

2. 看(出示图片)――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我们来读出这株柳树的巍巍然。(生齐读)

二、 感受高原环境

1. 过渡:这不是生长在水边,生长在平原的一株柳,而是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柳。那是一片怎样的土地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3、4自然段,圈出描写青海高原的词语。读着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巡视指导:会读书的同学,就会透过一个词、一句话,读出画面,读出自己的感受。)

2. 你找到了哪些描写青海高原的词语?我们一起来学习交流一下。

老师把它整理出来。谁来读读第一行?

3. 出示词串: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

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

深邃的蓝天、凝滞的云团

铁铸一样的青山、赭红色的原地

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这样就能读出意境。

4. 拓展:这样一片贫瘠、荒凉的土地,难怪会让作者想起这样的诗句。(出示古典边塞诗词,指名诵)

5. 写法:同学们,在青海高原上,令作者眼前一亮的是这株柳,作者明明要写的也是这株柳树,这样是不是有点喧宾夺主?(这千年的荒芜和独立的壮观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呀,不能不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

6. 怪不得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作者一眼就瞅见了这株大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板:哦)你觉得这个“哦”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 兴奋 小组开火车读: 哦,青海高原一株柳!(加在课题前)

(2) 惊讶 初见柳树,更多的是一种惊讶。

三、 聚焦“精神”

1. 过渡:如此恶劣的环境,这株柳树生长、壮大起来容易吗?(不容易)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他的猜测和想象。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6、7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这株柳树在生长、壮大的过程中的不容易?圈划出重点词句,在旁边写写体会。

2. 交流:

文中有一个字高度概括了这株柳树生长的不容易。

(1) 文中有一个字一直回旋在我的脑海中――出示“熬”的象形字,你有什么有趣的发现?(用火烤)猜到是哪个字了吗?你们有一双慧眼。

(2) 我们来看看这株柳树要经受怎样的煎熬。

① 指名回答:它在青海高原上生长有两个最大的困难――持久的干旱和严酷的寒冷。

② 这是怎样的干旱和寒冷,我们来听一段资料介绍。(播放录音)

③ 引读:这样持久的干旱和严酷的寒冷(学生接读)“绝不宽容任何……”

这株柳树它熬过了这持久的干旱,熬过了更为严酷的寒冷,在这片贫瘠的、没有树族的土地上活过了一岁,它活了很多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3) 同学们,在它的生长和壮大过程中,所要经受的煎熬远远不止这些,它还要经受怎样的煎熬?(“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

(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看到画面吗)

那是怎样的高原风雪和雷轰电击啊!你们听――(播放风雪雷击的画面)

(4) 选择其中的一种情景写一两句话。

1. 寒风刺骨,大雪纷飞,这株柳它……

2. 雷声轰隆,闪电霹雳,这株柳它……

3. 烈日炙烤,大地干裂,这株柳它……

① 学生写话。(巡视指导:这株柳树会怎么说,怎么想,怎么做呢)

② 交流,随机读:“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它越受挫越勇敢。

“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越压抑越蓬勃。

“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它越磨炼越坚强。

同学们,老师都被你们丰富的想象,浓浓的情感打动了。

你会用哪些四字词语来形容这株柳?

③ 我们再来读读,赞美一下这株柳树,齐读第7自然段。

④ 作者久久地伫立在青海高原上,抑制不住自己的猜测和想象,此时此刻,他的内心会升腾起一种怎样的情感?(敬畏、感动、震撼……)

再读课题: 青海高原一株柳

四、 家乡柳

1. 作者通过自己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株柳树顽强的生命力,到这里文章也可以结束了,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家乡灞河边的柳树?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文章第八自然段。(对比)家乡柳:易生长,无心插柳柳成荫,环境优越。

2. 对比回读:家乡柳――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

高原柳――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3. 此时此刻,站在你面前的仅仅是一棵柳树吗?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人、物、名言警句)

五、 回归全文,内化主题:

1. 同学们说得真不错,作者和你们一样看到这株柳树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我们一起读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学生齐读这段话)(出示最后一段话)

让我们在心中种下这株神奇的柳树,让它成为我们前进的力量。

5. 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敬佩地呼唤――青海高原一株柳!(齐读课题)

六、布置作业:

1. 完成小练第五题。

2. 用对比、衬托、想象、借物喻人的方法描写你喜爱的一种植物。

3. 课外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板书:青海高原一株柳

神奇 衬托

苍茫 (熬过 )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2

一、营造情境,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

形象、直观的东西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而形象思维则是小学生的主要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在体验中驱动思维。

片段一: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青海高原一株柳》

师:学到这里,我们已深深地懂得了青海高原上的一株柳是一株( )的柳树?

生:这是一株顽强的柳树。

生:这是一株生命力强的柳树。

生:这是一株坚忍不拔的柳树。

生: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

师:可课题明明是青海高原一株柳,文中为什么要写作者家乡灞河的柳呢?

生读课文。

师:灞河的柳有什么特点?

生:婀娜多姿。

生:风情万种。

生:极易生长。

师:对了,老师也找了一些描写柳的诗词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读课文。

师:家乡灞河的柳有没有意义呢?

生:它们的环境不一样,所以,作用也不同。家乡灞河的柳极易生长,却能美化环境,装点着美丽的江南风光,而青海高原上的一株柳更给人以启迪和生命的感悟。

生:这是对比的写法,写家乡灞河的柳是衬托青海高原一株柳。

师:是啊,同是柳树,所处的环境不同,所走的路就不同,无论是顺境的还是逆境的,它们都成就了自己,都值得欣慰和歌颂。那么,人也一样,顺境中要珍惜,逆境中不畏怯,就让我们的生命之树都郁郁葱葱。

二、挖掘文本,拓展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解读文本不可只停留于肤浅的认识,需要积极训练才能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片段二: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只拣儿童多处行》

师:老师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发现课文的第六节(春光,竟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发挥出来了!)与原著的第六节不一样——“春光,就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这样地泼辣,这样地华侈,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挥霍出来了!”请发表你们的看法!

生:有的认为原著好,有的认为改编的好。

师:改编派(甲方)与原著派(乙方)陈述各自的观点。

甲方:文章不是写给儿童看的吗?“华侈”,我们不懂。

乙方:不懂,正需要学习。我方认为,“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这样地泼辣,这样地华侈”排比在一起,一气呵成,情感贯通。

甲方:“挥霍”是贬义的,不如“发挥”用得好。

乙方:“发挥”是有所限制的,显得有些温柔;“挥霍”是无所顾忌的,显得很洒脱。还是用“挥霍”更显得春光饱满。

师:学习书本而不迷信书本,崇拜作家而不盲从作家。这是一种优秀的思维品质。

三、展开辩论,珍视思维的独创性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疑问是思维的火种,经过思考才能释疑解难。在课堂教学中,产生了疑问,除了教师引思之外还必须组织学生讨论,这也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好办法。

笔者在教学《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时,课文第八自然段写到“火星上是否有生命还是一个谜。”教师问:为什么科学家说在火星表面找到生命的希望十分渺茫?我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理解。接着提出:你认为火星的地表下会有生命吗?有同学认为“火星的地表下有生命”,有同学认为“火星的地表下没有生命”。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拓宽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激发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3

关键词:随文练笔 误区 对策

按理,在这种背景下,多数学生应该有较强的作文能力才对,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为何常练笔却依旧不会写作?我们首先要追问自己:在读写结合中,我们做了什么?读与写处于一种看似结合、实则疏离的状态,当读与写不能很好地整合时,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不会有所提升,随文练笔又何来有效呢?基于这些思考,若想让随文练笔要加扎实有效,不妨从教与学过程的改变来思考。

一、把握文体特点,找准练笔落点

我们的教材中编排了包括叙事写人、童话神话、科普说明、散文诗歌等体裁丰富的文章,不同体裁的文章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和写作特色。所以,随文练笔也应该因文而异,在设计读书写结合点时,依据不同体裁的课文所具有的不同的语言、思维、情感等特点,精心设计读写结合点,以提高学生的读书写能力。

执教《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时,可以将课文中“祖父做什么,我就跟着做什么”这样的语言表达形式提炼出来,编制成一个富有情趣的对话活动,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逗留”在这样特别的语言形式上。学生在对话中触摸到了语言的别致,真切地体悟到这样表达的意蕴,体会到了作者与祖父形影不离、亲密无间的祖孙情意,感受到了作者萧红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深深的怀念,进而领悟到作者如此表达的用意及妙处。其实,这样特殊的语言形式还散落在文章的其它部分。教师可以适时鼓励学生在文章中去寻找这样特别的语言表达方式,比如“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的句式,云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再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唤起了对阅读的多元理解,通过“仿写”的形式进一步体会特殊的语言形式其实表达了特别的情感,并转化为学生自己内在的语言智慧。这样的随文练笔才是有意义的言语实践。

二、发现教材特质,增强练笔兴趣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各有写作特色,教师不应该仅仅盯住几种写作顺序,也不要谈到刻画人物就只会抓住动作、语言、神态,而是应该发现文章的写作特质,从而进行更有深度的指导。

教学《莫高窟》,舍弃学生司空见惯的“概括―具体―感受”框架,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对称特点;教《大海中永生》,淡化那些气势磅礴的排比句,抓住作者移情于景的特色来指导;教学《望月》,不一定要抓住对话来练习,而是引导学生感受文章中蕴含的时间、事件、气氛、人物的不断变化。这些陌生的写作方法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吸引力是一切能力养成的起点。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高度赞扬了这株柳树顽强的“毅力和韧劲”,浓墨重彩地描写了青海高原的苍凉,通过“猜测和想象”,追忆了这株柳树在青海高原艰苦卓绝的生长过程。学生之前接触这类文章并不多,对青海高原特有的气候和地理特点也缺乏感知和体验。因此理解作者的合理想象,感悟高原柳的精神实质,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人生哲理,就成了这一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到底怎样“干旱”,怎样的“寒冷”,这株柳树又是如何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的,书上并没有详细写出,教学时,可以从这里入手,引导学生想象,进行扩写练笔。将恶劣环境与第5自然段高原柳茁壮外形进行对比。“柳树尚且如此,那么人呢?”学生自然总结出: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遭遇逆境时,我们应该不畏怯,应该聚合全部身心之力抗争,在一线希望之中创造奇迹。经过这样深入的随文练笔,同学们走进了文本,那深奥难懂的“理”自然就“浅出”了。

三、重视练笔指导,评点中习得方法

很多阅读课虽然安排了随文读写的环节,但由于安排在课尾和课后,学生大多仓促上阵,有的信手涂鸦,字迹潦草,有的滥竽充数,干脆不写。 对于学生写好的文章,老师只是请同学读一读就算了,缺乏扎实的指导,随文读写成为走过场的事,时间长了不仅不利于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反而容易导致学生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4

关键词: 创新阅读 主体呈现 策略思考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阅读要求比较明确和具体,达到这样的要求,有利于新时期人才的培养,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的渴求。尤其是对教材文本的创新阅读,是民族进步的最起码要求。小学生的创新阅读没有现成的模式,只能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充分而有广泛的实践。笔者任教小学语文,在高年级段进行着学生创新阅读之实践,现将学生创新阅读的相关思考拙于笔端,诚望同行和专家不吝赐教。

一、学生创新阅读需学生真心实意地读

平时应当说我们都有这样的看法,小学生读书应当是无可挑剔的。为什么这样讲,只要我们让学生读,孩子们都是颇有热情的。不少学生都是津津有味地读着,而且颇有倜傥淋漓之感,可以算得上在真心实意地读着。到底这与学生的创新阅读有无距离呢?这样的读是否就是真实意义上的真心实意呢?笔者有不能苟同之处,平时学生的读看上去有着诸多令人满意的地方,但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悟时往往变成了创新阅读的哑巴。是学生没有读?回答是否定的。是学生没有真心实意地读?回答可以是完全肯定的。由此,为了学生的创新阅读,就必须形成学生真心实意阅读的喜人局面,就必须努力摒弃学生中存有的“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不良现象。小学阅读教材的篇目都是情真意切的小文,呈现在小学生面前的可以说充盈着姹紫嫣红的色彩,只要我们善于利用一定的手段引导学生,学生一定能畅游于这姹紫嫣红的园圃中,进入真心实意阅读的境界。譬如,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许多多的古诗文,这些古诗文大都以绘本形式呈现,但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这些文本的呈现形式存有很大局限性。所以,在平时阅读教学中,笔者善于运用电子白板技术,呈现文本,即让古诗文中的景,不但有形,还力求做到有色,不但有静,更力求做到有动,不但做到有景,更力求做到有情。这样的声情并茂,这样的情景交融让学生置身其中,其阅读则更容易做到真心实意。如果再努力让学生克服朗读中的唱读现象,增加一些必要而又正确的吟诵训练,对学生的创新阅读则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二、学生创新阅读需学生情真意切地悟

在平时阅读教学中,小学生是能够利用自己的智慧感悟教材文本之内容的。在阅读教材文本的过程中,我们也比较多地看到,小学生存有诸多创新阅读的潜能。但诸多的阅读过程我们很少让学生施展自己的才华,这也不是我们没有利用学生,其根本原因是教师有比较多的担心,导致学生阅读感悟上的“动弹不得”,学生不可能情真意切地感悟文本内容。加之现在阅读文本的辅导资料遍地皆是,一些比较浅显的文学作品资料上都有不少提示,所以小学生养成一定的创新阅读之惰性就不足为奇了。鉴于此,从一切为了学生的角度出发,就必须在具体的阅读教学篇目中初步养成学生情真意切感悟的习惯。这里的关键是要解决情真意切的问题,何谓“情真”,就是全身心投入,何谓“意切”,就是让学生感到是“迫在眉睫”的需要。要解决这样比较关键的问题,首先得信任学生,这信任一定是学生真正意识到的。譬如,和学生一起阅读《青海高原一株柳》,小学六年级学生对柳非常熟悉,笔者所在区域的学生对柳也比较熟悉。但青海高原的一株柳给人以怎样的感觉,作者笔下的青海高原一株柳又蕴含着怎样深刻的含义。没有学生的情真意切,是感悟不出作者所涵盖之意蕴的。如何让学生情真意切地感悟呢?笔者让学生看青藏高原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看那渺无人烟的不毛之地,看那一株柳艰难生存的样子。此时,再让学生走进文本的字里行间,教师不言其说,也不要求学生阅读其他辅导材料。学生开动自己创新思维的机器,一切都由学生自己去读、去悟,当然也离不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争辩,有时还间杂着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争辩。阅读争辩之余学生比较有意识地感悟到:这哪里是柳,这是人;这哪里是柳,这是一种不屈生命的象征;这哪里又是一株柳,这是顽强抗争于自然的一切生命群体的缩影;这又哪里是在写柳,这分明是在启迪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国梦的炎黄子孙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征途上,必须持有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精神和品质。

三、学生创新阅读需学生敞亮胸怀地露

对于学生的创新阅读,笔者认为应当让学生通过阅读,感悟作品所蕴含的精神领域的内容。那么学生在阅读的感悟上,或者就是学生的创新阅读上,我们所必须思考的是怎样让学生表露自己的“悟”。虽然平时小学生在某些事情的表达上总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但从阅读感悟尤其是创新阅读上,学生的表述要么畏首畏尾,要么干脆沉默寡言。学生没有敞亮自己的胸腹,再有能耐的老师也不可能知道他们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因此,对学生阅读创新抑或就创新阅读而言,必须为学生搭建好平台,让小学生在创新阅读中敞敞亮亮地表达自己的感悟。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首先建立的是学生的胆量,通过自己的空间语言激发学生大胆表达的兴趣。学生在表述时,我们不需要做肉麻的“你真棒”之类的评价,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可以让学生渐渐地胆大起来。其次耐心地等待学生做完整的表述,尤其是学生在表述时,老师不必随便插嘴,只有倾听。我们应当吸取这样尴尬的教训:课堂上,老师让懂的举手,一个学生没举手,又让不懂的举手,那一个学生还没举手。师问其故,生说:你叫懂的同学举手时,我没懂;叫不懂的举手时,我懂了。课堂上学生阅读感悟的表述,如果老师不让学生表述完整,或是随便扯嘴,不但会使自身产生教学上的尴尬,有时还会形成学生的不满,直接导致学生创新阅读表达兴趣和质量的下降。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教育研究,1998.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5

一、激发激情,领略自然美

大自然给美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祖国的锦绣河山,神州的自然风光,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小学语文教材中,描绘自然风光,歌颂祖国壮美的内容很多,有色彩美,如春天的红花绿柳,夏日的绿树成荫,金秋的蓝天白云,冬季的灰雾雪梅;有奇异美,如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黄山、庐山的云雾缥缈,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九寨沟》一文在描写九寨沟自然风光时这样写道:“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封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读着这些文字,九寨沟那神奇迷离、变化无穷的景色如同一幅幅清纯脱俗、色彩斑斓的画卷展示在我们面前,给人以美的享受。《青海高原一株柳》《雾凇》这类作品,形象反映现实生活,溶情于物,情景交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激发学生情趣,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受美,用优美的语言描绘美,从而产生强烈的审美愿望;然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诵读、欣赏、探究、玩味,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琢磨,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启发想象,品味艺术美

艺术美是指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美,文学又是通过语言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因此,语言是语文教材中艺术美的媒介。教材中的作品语言具有生动形象、鲜明隽永、深刻等特点。有色彩美,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四种颜色,黄翠青白,多色并存,展示意境,极富层次感;有形神美,如《青海高原一株柳》:“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炼。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大的强大感召。”青海高原的这株柳树,在忍受漫长的严寒酷暑,遭受一次次风沙雪暴、雷轰电击之后,年复一年地用绿色装扮高原,向人们展示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我们要 在合作探究中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由柳树伟大生命力的震撼与感召,联想现实生活中的人所具有的高尚品格,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的艺术美,陶醉于语言艺术的美的氛围中。同时用续写、扩写、复述等方法启发想象。在丰富的想象中,变文字为画面,变静止为活动,变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三、引导思考,感受社会美

社会美是指人类社会生活中各种人和事物的美,所以又可分为形象美和生活美。

1.形象美。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美的形象在社会生活中处处可见,文学作品中作家用形象说话,靠形象反映生活,用美的艺术形式塑造美的形象。教材中描写了许多璀璨夺目的形象,他们高尚的品质,纯洁的心灵,美好的语言,都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徐悲鸿励志学画,林则徐虎门销烟,忍痛命令杀掉自己心爱的大黑骡子,人民官兵的大江保卫战,充满悲壮之美。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美好人物的形象,让其情操、言行、心灵感染教育学生,使学生崇尚英雄模范,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勇挑重担,见义勇为,富有牺牲精神的高尚美德。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6

小学语文课文具有一定的特点,如考虑到篇幅限制或者是布局需求等,通常会对原文进行一定的删节和简略,这样一种状况下,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补充,一方面能够一定程度上丰富和还原原文内容,使得学生对于课文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加深,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学生写作培养出更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课文《水》中有一段话:“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学生读到此处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环境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挑水的会是什么人?”“挑水的人在一起回怎样交流?”“挑水的时间会有什么特点?”各个方面的问题都可以问,学生结合课文当中的内容,再加以自己的思考和想象,就能够给出一些回答,教师对这样一些回答进行评价和修正,最终在保障学生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使学生对于挑水的场景有更深的认识,如同自己看到过一样。实践中,有的学生写的是邻里之间的互相帮助,有的写的是街坊邻居挑着水拉家常,都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学生对于课文的认识也会逐步深刻起来。

二、调整学生的角色

调整学生的角色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代入到课文角色当中去,站在主人公的角度上来进行思考和分析,一方面是能够更加深刻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另一方面也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事实上,小学语文不少的课文都是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进行教学的。课文《钱学森》中有一段内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结合这样一段内容,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做一段小练笔,“假如你自己就是当时的一名留学生,你会做怎样的选择?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学生通过这样一个代入思考,就能够体会到钱学森当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可能有的心情。写作训练中,有的学生从国家国情以及实际需求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思考,指出回国虽然暂时对自己不利,但是站在国家的角度就是必要的,对于自己的长远发展也未必不利。有的学生则是指出美国条件之优厚以及前途之广阔,在此基础之上笔锋一转,指出丰厚的诱惑并不是做出错误选择的理由。事实上,这样一种代入,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对于学生的思想而言也是一次巨大的提升和洗礼。

三、引导学生合理假设

上一篇方案格式

下一篇石榴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