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古诗范例6篇

王安石的古诗

王安石的古诗范文1

初读《咏怀古迹(其三)》,颇为怀疑沈德潜的眼光。因为与中唐张仲素、白居易以及宋代王安石等人的咏昭君诗相比,杜甫这首诗或有不及之处。

首先,在和亲观上,杜甫的见识似乎不及中唐张仲素高远和新颖。杜甫是明确反对和亲的,这可从诗句“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中看出来,也可从他乾元二年所作的《即事》一诗中得到印证,其诗曰:“闻道花门破,和亲事却非。人怜汉公主,生得渡河归……”而张仲素却说:“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王昭君》)兵器铸成农具,边塞安宁,汉匈双方的农牧业出现一片繁荣景象,这正是昭君和亲所成就的功绩。若以历史的眼光看,张仲素的和亲观无疑比杜甫进步。当然,这是站在国家利益的立场上看问题,如果站在女性立场上,杜甫的看法也不能算错。

其次,在昭君悲剧根源上,杜甫认为责任在画师毛延寿身上,这可从诗句“画图省识春风面”中看出来,而白居易、王安石等人的看法要比杜甫高出一筹。白居易认为:“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昭君怨》)可谓一针见血。王安石的观点却是:“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明妃曲》其一)又说:“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明妃曲》其二)从王安石的立身行事看,这些话未必出自他的本心,只不过王安石作诗喜欢翻案,标新立异,所以这首诗得这么写。王安石的创作无疑是成功的,因为不仅当时引来一批名人纷纷赓和,而且后人一读到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就会想起王安石的这首诗。但王安石也因此诗招致了别人的非难,正如清贺裳所说:“王介甫《明妃曲》二篇,诗犹可观,然意在翻案……其后篇益甚,故遭人弹射不已。”[3]据说南宋初就有朝臣范冲向宋高宗告状说:“臣尝于言语文字之间得安石之心……安石为《明妃曲》,则曰:‘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然则刘豫不是罪过,汉恩浅而虏恩深也?今之背君父之恩,投拜而为盗贼者,皆合于安石之意。此所谓坏天下人心术。”[4]

当时参与赓和的有欧阳修、刘敞、梅尧臣、曾巩、司马光等名人,可能他们都觉得王安石的观点不合时宜,所以虽然是和诗,并没有顺着王安石的话往下说,如欧阳修说:“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明妃曲和王介甫》)这原是老生常谈,不足为奇,难怪清弘历说它“犹落第二乘”(《御选唐宋诗醇》卷十七)。司马光说:“君不见白头萧太傅,被谗仰药更无疑。”“妾身生死知不归,妾意终期寤人主。”(《和王介甫明妃曲》)意思是说,即使受屈含冤,也不要怨恨,只是希望“人主”能早日醒悟。这与欧阳修同调,皆不失人臣身份。

再读杜甫《咏怀古迹(其三)》,觉得这首诗尽管在某一两点上似乎不及张仲素、白居易、王安石的咏昭君诗,但此诗蕴含着老杜忠君恋阙的思想,有其独到之处,所以沈德潜的评价虽然有些过,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关于杜甫的忠君恋阙思想,苏轼说:“古今诗人众矣,而子美独为首者,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5]具体到《咏怀古迹(其三)》,其忠君恋阙思想主要表现在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虽然昭君负屈远嫁匈奴,但她的心一直没有离开汉廷。虽然生时不能归汉,但死后魂魄犹自月夜归来,这是何等感人的忠君情怀。据《琴操》记载:“昭君有子曰世违,单于死,世违继立。凡为胡者,父死妻母,昭君问世违:‘汝为汉也,为胡也?’世违曰:‘欲为胡耳。’昭君乃吞药自杀。”[6]又据《汉书·匈奴传》载,汉成帝即位后,昭君曾上表求归,不许,死于匈奴。这表明,昭君之死不仅缘于眷恋故土,也是其心中固守汉文化之故。清朱鹤龄说:“画图之面,本非真容,不曰不识,而曰省识,盖婉词。月夜魂归,明其终始不忘汉宫也。”[7]这正是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的精神所在,所以无论后来的咏昭君诗如何翻新,皆难以达到杜甫这首诗的高度。因为在儒家文化中,忠君爱国比什么思想都厚重。

三读《咏怀古迹(其三)》后,笔者发现,这首诗之所以被沈德潜评为绝唱,不仅因为诗中蕴含着杜甫忠君恋阙的儒家情怀,而且其艺术表现力也为其他同题诗所不能及。

首先,张仲素、白居易、王安石等人诗歌的艺术表现力皆不及《咏怀古迹(其三)》。张仲素的《王昭君》虽然思想超前,但其语言表达有些直露,诗味不浓,终究不能和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相提并论。此外,张仲素的《王昭君》未见于蘅塘居士《唐诗三百首》、沈德潜《唐诗别裁集》等历代唐诗选本,说明它的确算不上佳作。欧阳修、司马光的诗都是唱和之作,意在友情往来和思想交流,不在诗歌创作本身,与杜诗没有太多的可比性。王安石写的是古风体,杜甫写的是七律,艺术上并不好比较,只是由于翻案出奇,代表宋诗的创新开拓精神,所以在古今众多咏昭君诗中脱颖而出。相对来说,能够与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相比的,是白居易的《昭君怨》,内容如下:

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

只得当年备宫掖,何曾专夜奉帏屏。

见疏从道迷图画,知屈那教配虏庭。

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

咏史诗贵在有寄托,而白居易这首诗写得太实太拘,结构上未能做到开阖有度,而且通篇议论,缺乏形象性,除了最后一联警醒照人,前三联皆无可取之处。

其次,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在艺术性上有两点值得一提。第一,此诗首联构思独具匠心,“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人以气势雄伟的山川衬托昭君的美丽与非凡。清吴瞻泰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8]在杜甫之前,鲍照、庾信、沈约、上官仪、沈佺期、卢照邻、骆宾王、李白等大诗人皆写过咏昭君的诗,但没有一首诗把昭君写得如此高大如此郑重。这既是诗人感情表达的需要,更是诗歌构思创新的需要。这一创意使得古今众多咏昭君诗顿然失色。第二,《咏怀古迹(其三)》以个人遭遇观照吟咏对象,借写昭君以抒发个人胸臆,咏史而不拘泥于史实,不失咏史诗的本色。明王嗣奭《杜臆》说:“昭有国色,而入宫见妒;公亦国士,而入朝见嫉,正相似也。悲昭君以自悲也。”[9]杜甫一生在朝为官的时间并不长,所谓“入朝见妒”,应指杜甫因上疏救房琯而被肃宗贬出朝廷这件事。正因为诗人与昭君有共同的身世之感,所以这首诗才写得格外深沉感人。

最后,用七言律诗咏昭君,也是这首诗的独到之处。杜甫前后的诗人,虽然咏昭君诗很多,但用七律创作的毕竟是少数。除了诗史发展自身的原因,如七律成熟期较晚,也与七律对仗要求严、不易把握的特点有关。胡应麟说:“七言律字句繁靡,纵才具宏者,推敲难合。”[10]从《咏怀古迹》咏庾信、宋玉、刘备、诸葛亮等七律组诗看,杜甫用七律咏昭君,本身就含有对昭君的珍惜以及同病相怜之感。

总之,虽然后人咏昭君诗在某一两点上可能超越了杜甫《咏怀古迹(其三)》,但从总体上看,无论是思想高度、情感深度,还是艺术厚度,张仲素等人的咏昭君诗皆未能超越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因此,沈德潜评杜甫《咏怀古迹(其三)》为绝唱,是很有见地的。

参考文献?

[1]沈德潜.唐诗别裁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5:193.

[2]鲁歌、戴其芳等.历代歌咏昭君诗词选注[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

[3]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220.

[4]王安石撰,李璧注、李之亮补笺.王荆公诗注补笺[M].成都:巴蜀书社,2002:111-112.

[5]苏轼著,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318.

[6]吉联抗.琴操[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54.

[7]韩成武点校,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535.

[8]吴瞻泰.杜诗提要[M].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刻本.南京图书馆藏.

王安石的古诗范文2

如何发掘中国传统诗歌的合理内涵,推动历史的教学改革,是一个值得探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只有恰当地选择诗歌并合理地引用,才能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既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又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有助于历史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和任务的顺利完成,有利于教学目标的最终落实。诗歌这种特殊的表达形式,总是用极具风格的逻辑结构,组织排列极简单、鲜明的事实,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激起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当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引用古诗时不可乱用,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①写实原则;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要求所引诗歌能较客观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从而体现历史的真实。②思想原则;引入教学的古诗必须有较高的思想性,要对古诗进行精心选择,扬长避短。③简明原则;所引诗歌要顾及到中学生的现有知识层次,尽量选择那些通俗易懂,能够很快激起学生兴趣的诗歌,避免深奥晦涩难以理解的古诗。本文试图对诗歌运用在历史教学中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选择了人教版选修一“王安石变法”一课。

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关于“王安石变法”一课的要求是:“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人教版选修一第四单元依据课程标准的“学习要点”要求,分析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和“积贫积弱”的关系以及这一局面形成的原因。结合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逐条分析王安石变法的作用。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探究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认识到改革作为社会进步的动力,充满了阻力,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态度,改革才能成功。本单元内容根据课标要求,教师结合学情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取舍与整合,以北宋时期诗文为线索连接两课的逻辑关系。通过此设计打开学生的思维,多方面、多角度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提高自己全面、客观认识历史和社会的能力,避免孤立片面地学习和认识历史。

教学片断一:导入

范仲淹《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问题: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天下之忧”指的是什么?(借此问出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包含哪些内容)展示“北宋时期中国形势示意图”,课本资料回放:“今则西戎已判,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

教学片断二:

《河北民》王安石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若亲。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作于庆历六年于庆历六年

问题:通过诗歌内容判断,庆历新政成功了吗?

教学片断三:

《后元丰行》 王安石

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

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

水秧绵绵复多,龙骨长干挂梁。

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

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

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

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小舟。

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

问题:诗歌描述的场景与之前有什么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教学片断四:

《商鞅》王安石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问题:变法的命运以及王安石的命运如何呢?

王安石的古诗范文3

爱国情怀在古诗词中随处可见,王昌龄的《出塞》、岳飞的《满江红》等诗篇,都洋溢着浓浓的爱国情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宋诗人陆游通过《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达了陆游85岁临终前不忘祖国统一的那份牵挂。这样的诗句还有“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教学时,教师要介绍诗人创作的时代背景,并抓住关键词句让学生反复品味吟诵,体会诗人表达的爱国情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二、人生理想教育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芙蓉楼送辛渐》诗中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自比冰壶,不但表达了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还向世人表白自己清白无辜、藐视功名利禄的操守。明代诗人于谦《石灰吟》托物言志,以石灰作比喻,表现了他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王安石《梅花》一诗中的梅花“凌寒独自开”,顶风冒雪、不畏严寒,也体现了王安石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元代诗人王冕凭借《墨梅》诗中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在教学这些古诗词融入人生理想与信念教育,会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如在学清照的《绝句》、贾岛的《剑客》后,学生在品味诗句韵律美的同时,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对作者博大的胸襟,咤吒风云的气概佩服不已,在课后的搜集“咏怀诗”的过程中,都慷慨激昂地说出自己喜欢其它咏情诗的理由,声情并茂地背诵抒发自己壮志的“咏怀诗”。教师相机设计“用一两句诗抒发一下你的理想;读了咏怀诗后你受到什么启发的课堂练习。在浓郁的古诗词诵读气息中,激起学生树立一个坚定的信念:要像文天祥、李清照、谭嗣同一样做一个追求真善美,追求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做一个有作为的人,让学生深受感染、熏陶,有助于塑造学生高尚灵魂,犹如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学生徜徉于这样的诗词王国,定会启迪心智,流连忘返。

三、爱家乡教育

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出门在外的诗人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这样的诗句还有唐代诗人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等。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感受诗人思乡之情的同时,让学生也谈谈家乡的风土人情,进而营造出热爱家乡的教学氛围。

四、亲情教育

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人在远方想到的是:故乡的兄弟在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之时,身上都插上了茱萸,却发现唯独少了一位兄弟,亲人间在佳节未能完全团聚的缺憾跃然纸上,亲友间的鱼水亲情感人至深。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写出了母亲“密密缝”的动作和母亲“意恐”“迟迟归”的心理。五、六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用“寸草心”比喻游子孝心,“三春晖”比喻母亲恩情,形成对比,衬托出母爱的温暖、博大,表达了游子的感恩之心。教学这样的古诗词时,教师应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想象,诗中的人们在做什么,在想什么,会说些什么?进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自己的母亲、朋友说说心里话,使情感得到深化和升华。

五、友情教育

在古诗词中抒发朋友间真挚情谊的佳作极多,如高适的《别董大》、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这方面的代表。教学时,教师要在引导学生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挚爱亲情的同时,引导他们要珍惜朋友、同学之间的感情。如教学《赠汪伦》时,教师要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有踏歌而行的汪伦,有乘船待发的李白,并相互说离别赠言,进而体会到他们的深厚情谊。

王安石的古诗范文4

山水田园诗 诗情画意 诗中有画

【中图分类号】G424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244-02

1艺术高峰――诗中有画

王维的诗歌创作与其时代变化、家庭生活的变故是密切关联的。王维作为一代才子,在少年时春风得意,很有名气。但在追求功名利禄中多次遭遇坎坷,极不顺利,甚至丢掉性命。安史之乱后由于社会黑暗,政治动荡渐渐地他对名利逐渐淡薄,对官场已经厌倦,退隐之心站住主导。

王维在家庭生活中也很不幸,少年丧父,中年丧妻,并且没有在续娶,几十年孑然一身。他在大自然中去寻找心灵上的寄托。在长期的山林闲居生活的经历,王维对大自然产生了极大热爱,尤其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的感受,因而他创作出许多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田园诗。

2艺术风貌---品味诗中有画

伟大的诗人苏轼评价王维的诗:“维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1]王维的诗歌取自然景物,动静相宜,色彩鲜明,给人面前呈现出一幅独特画面,读后有一种美的感受。

读《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博大纷繁的自然景物中,诗人捕捉到最引人入胜的一瞬间,简单的轻描淡写,却细致入微给人一幅寂静幽静的画卷,意境深刻,令人向往。明代李东阳评此诗曰:“诗贵意,意贵远不贵近,贵淡不贵浓。浓而近者易识,淡而远者知。。。。皆淡而愈浓,进而愈远,可与知者道,难为俗人言。”[2]

读《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主要描绘深山幽谷夜晚寂静的情景,抒发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心情。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动衬静,愈静于动。“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二句写出了一种静谧甜美的意境:寂静的山谷中,人迹罕至,只有春归在无声的飘落;夜半更深,万籁俱寂,似空无一物。接下来诗人又写出了更有诗意的一幕:“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由于山中太幽静了,因此,当一轮明月突然升起,皎洁银辉洒向这夜幕笼罩的空谷时,竟然惊动了山中的鸟儿,于是在幽谷溪边鸣叫起来。这叫声似乎一时打破了山中的宁静,但他又让人感到空旷的山中更加幽静沉寂。王籍曾写过这样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维这首小诗实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细细品味,王籍诗句不免给人以说理的感觉,哲理意蕴十足,但缺乏形象生动的描绘,而这首诗却写的形象逼真,生动自然,情趣无限。诗中虽然写的落花、月出、鸟鸣,但是”这些动的景物,既是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燥,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的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可见还是后来者居上。

春夜空旷,万籁无声,亭亭桂树,徐徐落花。忽然一轮明月破云而出,优柔的清光洒满山林;月色惊动了山鸟,音回空谷,诗人以轻柔的笔触,清淡的色调,表现了江南云溪春夜的幽静的意境,抒写出他的一颗诗心,对大自然的细致体验。小诗仿佛是一幅水墨画,清新淡雅,又宛如一首小夜曲,恬静幽美。“人闲“二字,点明了诗人的心境,是全篇的点睛之笔。[3]

读《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这首《过香积寺》能够将佛教禅理与山水景物熔于一炉,尽书作者的高雅韵致和生命情调。王维不愧称之为“诗佛”。

首联开篇用“不知”领起,说明诗人是首次造访,并不知道它的确切位置。”数里“,表明行程漫漫。”云峰“指云雾缭绕的高山。山势渐高,不见古寺踪影,只见山峦高耸,直插云天。这人迹罕至的云峰,令人心旷神怡,正契合了诗人的生命情趣,激发了诗人探索古寺的兴致。这一语凭空而出,凸显古寺的悠远与神秘。

中间两联谱写了寻访古寺沿途所见景物,山中古木参天,人迹罕至,诗人忽然听到远处传来的阵阵悠长的钟鸣,不禁发出“深山何处钟”的疑问,虽是疑问,实际上又加以肯定答复。这回荡的钟声,衬托出古寺的遥远和幽静。这两笔从视觉到听觉、以动衬静,生动的表现出山的深幽,造成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这里“何处”与“无人”对偶,又遥应开篇的“不知”,将一种悠远深奥、飘渺莫测、令人迷惘的意境氛围渲染的出神入化,接着又落笔眼前,采用倒装句,“泉声咽危石”是“危石”边“泉声咽”,“日色冷青松”是“青松”上“日色冷“,吐出来入耳的泉声和触目的日色。因危石的阻隔,泉水不能顺利流淌,发出呜咽凄切的声音。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洒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青松使日光仿佛也变冷了。这里”“咽”和“冷“二字用得极为准确、巧妙,被历代誉为炼字典范。“咽”是拟人,状石间泉水低沉,”冷“是通感,绘夕阳余晖微弱。正如孙殿成所评:“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王右丞集笺注》)此外“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向形成完美组合,以泉声之幽咽与日色之凄冷相互承托,渲染古寺远离世间烟火、俗人难以接近的氛围。[4]

尾联两句才写到古寺,但仍然不写寺中景物,二写寺外清潭的空旷幽寂,潭岸的曲折深僻,诗人体会到禅理,排除烦恼,闲适自在。“安禅”是佛家用语,指佛徒安静的打坐,眼观鼻,鼻观心,身心安然入于静思凝虑万念俱灰之境。“毒龙”典出《涅经》,经文上说:“但我住处,有一毒龙,其性暴急,恐相危害。”毒龙“可比喻人心中的一切世俗杂念和妄想,如佛经中所言的贪、嗔、痴三种人的根本烦恼。日暮时诗人立于寺前潭边,安然入定,一是杂念排除,尘心尽消,一是颂扬佛法无边,心向往之。可谓水到渠成,深化诗志。

3王维艺术特征之影响

王维以自己的优秀诗篇,为唐代诗坛大增光彩,是唐代乃至中国古代的重要诗人。使山水田园式的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是我国古典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他以清新淡雅,自然脱俗的艺术风格,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在诗坛竖立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参考文献

[1]杨铁民著,《王维论稿》,第一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2。

[2]《唐诗鉴赏大辞典》编撰出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王安石的古诗范文5

关键词: 王安石 脂粉语 以诗为词

从王安石词作的内容来看,大体可以分为怀古议今、谈论佛道、描写景物、抒写怀抱、反映生活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研究者们有类似于“安石为词,全不胎息花间,而实同于范苏。”[1]、“不作艳语、绮语”[2]等评价。诚然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王安石词作的题材内容与传统的香软词有显著的差别,但是却不能笼统地认为其词作完全没有“脂粉语”的存在。事实上,王安石的词作亦透着“脂粉气”,并且具有特殊的内涵意义。

一、王安石词作内容“脂粉语”的特点

所谓“脂粉语”大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作品的题材内容方面非但不忌讳“艳事”、“艳情”,而且反以它们作为自己所津津乐道的咏写对象;二是在作品的色泽方面,努力追求一种与其题材内容相协调的香艳味。北宋初期的词还是“南唐词风的追随时代”,内容大都为男女恋情和伤离情怀,没有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王安石29首词中直接写男女恋情的为数不多,作品里包含了“艳语”但却另有目的,大致有以下几类特点:

(一)拟作闺音,追忆少年生活。

宋词中男子作闺音的现象我们并不陌生,王安石词作内容中直接反映爱情的虽然很少,但也有相对香艳的词句存在。如他在《渔家傲·梦中作》中写道:

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惆怅武陵人不管。清梦断。亭亭伫立春宵短。[3]

春天是桃花盛开、蜂飞蝶舞的时节,一位亭亭玉立的美丽女子在这样的季节里暗自伤神。河对岸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可是她却在水边顾影自怜,满怀愁绪地等着自己的情郎,即使是在梦中相见的时间也很短暂,梦醒之后倍感凄凉。评论家方勺记载了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介甫尝昼寝,谓叶涛曰:‘适梦三十年前所喜一妇人,作长短句赠之,但记其后段:隔岸桃花红未半(略)。”王安石在这首词中回忆了自己少年时的一段感情生活,他模拟女性的口吻,以幽怨的语调塑造了一个思妇的形象。又如《谒金门》一首词云:“春又老,南陌酒香梅小。遍地落花浑不扫,梦回情意悄。红笺寄与添烦恼,细写相思多少。醉后几行书字小,泪痕都揾了。”这首词采录自《能改斋漫录》卷十六,写的是一段儿女相思之情,“红笺”、“相思”是以女子的口吻来叙述深刻的儿女情怀。王安石的爱情诗写得较为含蓄,与他的其他作品的风格甚不协调,现在的研究中很多人就凭此来判断荆公词作没有艳情描写,是太过绝对了。就像与王安石处同一时代的司马光、欧阳修,他们与王安石一样也都属于不喜声色的人物,也同样留下了一首《西江月》、《蝶恋花》这样吟咏男女爱情的作品,笔调也甚为细腻缠绵。

王安石早年虽然不喜作词,但是并不代表他对艳情词采取绝对的否定态度,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其家庭成员的写作状况中看出。王安石的夫人吴氏甚有诗词之才,尝有小词约诸亲游西池句:“待得明年重把酒,携手,那知无雨又无风”,王安石之弟安国、安礼,其子王雯,都有描写“脂粉”的词作传世。

(二)取艳情作为词作典故或意象,为怀古述志服务。

作为一代风云人物的政治家,王安石的一生都是在宦海沉浮中度过。他胸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大志,献万言书、推行新法,两次官至宰相又两次被罢相。他的人生经历和心境在词作中也反映了出来。如他的代表作《桂枝香·金陵怀古》抒发自己在金陵怀古述远情怀,为作者别创一格、非同凡响的杰作,词中不时流露出词人失意无聊之时颐情自然风光的情怀,内容上作者化用了“门外楼头”和歌曲“《玉树花》”的典故,均是指陈后主的艳情故事。由此可知,安石的创作并没有刻意地回避艳情和艳词,只是他的创作是真正的政治家之词,往往在作品中借古喻今,是真正有所寄托的。他词作中的艳情,并不是为了让作品变得“媚”和“艳”,而是为了达到自己借古讽今、寄托情怀的目的。

(三)描写风流生活,以相思寄托向往自由的心境。

王安石不喜声色犬马,更不去光顾声色场所,早年时候对柳永的作品不屑一顾,这样正经古板的人在当时并不多见,因此有流传“王舍人窃柳词”的笑柄。晚年耽于佛理、闲谈俱味禅悦,《雨霖铃》、《南乡子》(磋兄世间人)、《望江南·归依三宝赞》等多半表达的是一种向往隐逸生活和感悟禅理的心情,但是其中一首《千秋岁引·秋景》显得很不一样: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庚楼月,宛如昨。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它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漫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5]

词作中的“别馆”、“楚台”、“风”和“月”几个意象明显透着一股“柳七”的味道,可见王安石在晚年的创作中是有心地学习了柳永的创作的。但是,与柳永词作内容上以艳词咏情的风格不同,王安石的艳词是为了要达到灭情的目的,作者感叹名利缚人手脚,红尘琐事耽搁自在生活,风流的日子却总被抛一边。“当初”以下从“风流”二字铺展开去,述心上之人海誓山盟、密约私诺,然终于辜负红颜,未能兑现当时的期约的情怀。“秦楼”本指妇女的居处,在汉东府《陌上桑》中为美貌坚贞的女子罗敷的居处,李白的《忆秦娥》也以秦楼为思妇伤别之处,因而此处的“秦楼约”显系男女私约。王安石在词中借对昔日欢会、空负情人期约的风流往事的描绘,抒发自己对政治的厌倦之情、对无羁无绊生活的留恋与向往。沈际飞对此作出了很深刻的评价:“介甫有游仙之意,悟矣。必待‘梦归’、‘酒醒’、‘思量着’,又何迟也。媚出于老,流动出于整齐,其笔墨自不可议。”[6]

综上可知,王安石的词作内容题材并不回避“脂粉语”,但是它们所表现的并不是男欢女爱的绮丽情事,而是以理性的态度寄托作者或感伤时光易逝或无意政事的文人情怀,正如刘熙载在《艺概》中评价说王安石词“一洗五代旧习”。

二、王安石词作“脂粉语”特征的原因

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者也。”[7]宋代的代表文学即为词,而词的特点又体现为“妖”和“媚”,所谓“诗庄词媚”。但是王安石的词风一方面为词坛吹来了一股清爽之风、加速了词雅化和诗化的步伐,一方面也体现出“脂粉语”的特征,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有其特定的原因的。

其一,时代风尚与文学思潮的影响及对儒家诗教的实践。北宋初中期是词逐渐由“媚”向“雅”的转型时期,词作内容不仅对艳情以外的题材进行了开拓创新,即便是艳情的描写也在渐渐地收敛着它的着色,向“乐而不淫”的儒家诗教靠拢,如晏殊就曾对柳永“彩线慵拈伴伊坐”进行奚落,苏轼对秦观“不意别后,公却学柳七作词”的指责,这都说明北宋初期文人士大夫阶层在词创作上崇尚“雅”的时代风尚。王安石是走在文学改革前列的代表,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推崇孔子的“吾未见刚者”和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所以对于男女爱情他采取的是正面的回避态度。《诗话总龟》载云,王安石曾作了一首稍涉男女之情的诗,诗云:“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欧阳修见后,调笑安石云:“谨愿者亦复为之耶?”这则故事说明王安石不仅现实生活中不喜秦楼歌妓,而且作诗也少涉及男女之情,故被称作“谨愿者”。又魏泰《东轩笔录》云:“王荆公初为参知政事.闲日阅读晏元献公小词而笑日:‘为宰相而作小词,可乎?”[8]王安石对晏殊的诘问是在自己之词与晏殊之词间划了一条界线,言明此“词”非彼“小词”也。由此,他的词作代表着自身对儒家诗教的实践,他一方面在题材上积极追求雅化,另一方面也对男女情爱进行着理性升华的思考,因此形成了词作的独特风格。

其二,友人之间的交游与相互欣赏特别是门人俞秀老、清老对创作的影响。作家的创作不是孤立的,它在保有个性特征、个人风格的同时总会受到其他作家创作的影响。北宋初中期,范仲淹等人在创作观念上的改进及创作上的努力,王安石是其忠实的拥护者;晏殊位居宰相,王安石曾受到他的提携;苏轼与王安石虽在政治上有不同的见解,但并不影响二人在文学上的交流。再者,王安石的门人俞秀老、清老等人也是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黄庭坚《书元真子渔父赠俞秀老》记载云:“金华俞秀老,物外人也。尝作《唱道歌》十章,极言万事如浮云,世间膏火煎熬可厌。语意高胜,荆公乐之,每使人歌。秀老又有与荆公往反游戏歌曲,皆可传。长干白下,舟人芦子,或能记忆也。此《渔父》计秀老必喜之,辄因清老远寄,幸可同作。”从上面的文字记载可以知道秀老、清老兄弟皆妙解音律,善作歌词,喜谈佛理。在钟山时二人常出入荆公门下,为荆公所喜。清老性滑稽,尤善歌,尝为王安石歌《渔家傲》诸词。秀老为人较稳重,尤喜说俗禅,尝作《昌道歌》十章,言尘世皆幻,劝人向佛,王安石甚爱此歌,常使人歌之。且秀老与王安石有不少游戏唱和的歌曲,当时这些歌曲曾广泛流行于“林下水边,幽人钠子”之中,甚至舟人芦子也能记诵,可以说王安石晚年词作多尚佛谈理、歌咏隐逸出世,与当世流传的刻红剪翠词风完全不同是直接受到了俞清老、俞秀老兄弟的影响。

三、王安石词作“脂粉语”特点的意义

王安石的词作虽数量不多,但是其“脂粉语”的特殊特征却给词坛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他的贡献不仅在政治上也在文学上。他的词上接柳永,下启苏黄,在词风的转变上具有极重要的影响,这在北宋乃至中国文坛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一)反映了当时文人的二重创作心理。

普列汉诺夫早就指出:“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它的心理是由它的境况所决定的。”(《没有地址的信》)唐宋文人处在那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繁荣的时代,在物质生活方面的寻求享乐和感情生活方面的寻求宣泄,就成了词所赖以促发的两大心理需求。

北宋时城市经济高度发展,文人士大夫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对于两次位居宰相的王安石来说,宴会和社交是不可避免的,况且他的生活圈子中还集聚了苏轼欧阳修等极会附庸风雅的朋友,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出现《谒金门·春又老》等作品是对当时文人生活面貌和心态的一个很好的反映。另一方面,作为一代风云人物的政治家,王安石也并未摆脱旧时只是分子的矛盾心理:在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两者之间徘徊。他一方面以雄才大略、执拗果断著称于史册,另一方面激烈的政治漩涡也使他时时泛起激流勇退、功名误身的感慨。于是,也就有了他将佛教禅理引入词中,并表现“尘自扰,性长闲,更无迹”的归隐心愿。同时,作为一名政治家,他位居宰相,声色犬马的物质享受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下”;作为一名学者,他接受的是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教育,在精神上是积极入世的。所以他的词作最具有典型性,王安石词作“脂粉语”的特点也为我们了解旧时文人的二重创作现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促进了词向诗回归的进程。

北宋初,词体作为一种由诗衍变而来的新兴文学样式尚未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特质,于是有了温庭筠对民间词及最初文人词的反叛。“自温始,词才有了特殊、独立的风格,‘诗庄词媚’、‘词为艳科’的观念也才得以确立,词体也才具有了独立于诗之外的生命。”[9]这是词体对诗体的变革,也是对自身原始状态的变革。至此,词体已成熟定型,与诗体径渭分明。词体一旦定型,短时间内必然引起词人们对相同模式之词的大批量生产,过度的重复最终造成词体的发展进人了审美与创作的疲惫期,求新的欲望随之产生。

王安石词作“脂粉语”的特点,使词不单只是卿卿我我的才子佳人们来表演儿女恩怨的“感情戏”,还有了更多洪亮的男性嗓音和清新脱俗的自然之气。后代的研究者对王安石词作的意义也给出了很高的肯定:蒋克己在《论王安石咏史词》中指出王安石的咏史词“突破了花间的藩篱,恢复了词的本来面目,扩大了词的题材,打破了所谓的诗词分工论,把词提高到诗的地位,使词不仅可以言情也可以言志,直接为现实的政治经济服务,为苏轼和辛弃疾等人词风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10]熊大权在《略论王安石在词史上的地位》一文中指出:“其突出的成就在于毫无顾忌的向旧的习俗、风气冲击,他把他在政治上的革新精神以及强调文学要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学主张,或多或少的引入词的创作中,突破了‘以清切婉丽为宗’、‘务求协律’的传统观念,涤荡了五代以来绮靡柔弱的词风,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的表现范围,丰富和提高了词的表现功能及艺术境界,为后来的苏、辛词开了先声。”[11]

综上所述,王安石词作在“诗庄词媚”、“词为艳科”的大背景下所呈现的特殊特征为北宋词坛吹来了一股清雅之风,加速了词向诗转化的过程,并且影响了后来追随者的创作风格,具有特殊意义和不可忽视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郑宾于.中国文学流变史(卷三).上海:上海出版社,1991:195.

[2]程洁.王安石词浅论.江西:抚州师专学报,1989.1.

[3]吴熊和.唐宋词汇评(卷三).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292.

[4]杨海明.唐宋词纵横谈.江苏:苏州大学出版社,1994:293.

[5]沈际飞评.草堂诗余正集(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6]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自序).江苏:凤凰出版社,2010.

[7]魏泰.东轩笔录(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3:64.

[8]木斋.唐宋词流变.北京:京华出版社,1997:37.

王安石的古诗范文6

一、 趣意导入解诗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一起读。(生读“元日”)

师:知道“元日”指的是一年中的哪一天?

生:正月初一。

师: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大年初一”。)

二、 初读古诗学字词

(一)准确流利读古诗

师: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己读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不认识或难理解的字多读几遍。(生自读古诗)

师:(插话)咱们就这样轻轻地读,读上那么两三遍,读到自己的心里去。

(出示古诗,标注生字“爆、屠、符”,生领读。)

师:声音响亮清脆。读准了生字,诗句就能读正确、读流利。(生1读古诗)

师:字正腔圆,准确、流利。还有谁愿意来试试看?(生2读古诗)

(二)抑扬顿挫读古诗

师:他还稍微注意了停顿。我们说读古诗啊都讲究抑扬顿挫,你听,(师范读,加手势)“爆竹声中一岁除”,你愿意再来读读吗?(生2读第一句诗)。

师:有点味道了,注意停顿和节奏,会把诗句读得更有味道。再读读。(生2再读诗句)。

师:咱们一起读。(生齐读)

师:整首诗都能读得这样有韵味就更好了,自己在座位上练练。(生各自读)

师:谁来展示一下。(指名朗诵整首古诗)

师:掌声送给他,摇头晃脑的样子真像个小诗人。

(三)自我探究学字词

1.自学古诗,圈圈画画

师:自己再读读这首诗,看看你能读懂哪些字或词,暂时读不明白的词语,可以在旁边打个“?”。(生各自默读,边读边思考,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2.交流共享,识字解词

(1)理解“屠苏酒”,学习生字“屠”

师:咱们来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屠苏”是一种“酒”。

师:能不能具体介绍介绍。(生都摇头)

师:看来大家都不知道。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古时候,人们过年时有这样的习俗,在除夕挑选最新鲜的屠苏草泡在酒中,到大年初一早晨,一家人围在一起,朝着东方升起的太阳,喝下这新鲜的屠苏酒,据说可以驱赶瘟疫。“屠苏”就是这么一种奇妙的酒。

师:“屠”是生字,观察一下,你打算怎样记住它?

生:记者的“者”字上面加一个“尸”字。

师:你用的是部件记字法。那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观察一下。

生:它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尸”字的一撇要舒展,包住里面的“者”字。

师:那咱们就描红、仿影、临帖这个“屠”字。(师提醒写字姿势)

(2)理解“爆竹”,学习生字“爆”

师:继续交流,你还读懂了――

生:我读懂了“爆竹”的意思,“爆竹”是指现在的“鞭炮”,人们除夕放鞭炮,可以驱赶年兽。

师:你不仅知道“爆竹”现在叫做“鞭炮”,还知道“爆竹”在古时候是用来干什么的。这里的“爆”字是个生字,你打算怎样记住它呢?

(生分别以部件记字法和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师:观察田字格中的“爆”字,说说书写注意点。

生:“爆”字应该写在田字格的正中间,要注意左窄右宽。

生:“爆”字上面的“日”字要扁一点,它最下面的部件不是“水”,像“水”不是“水”。

师:整体和细节都要关注。一起来书空“爆”字最下面那个部分的笔顺。(师生以儿歌形式书空;学生描红、仿影、临帖。)

师:“爆”和同音字“暴”在运用的时候容易混淆,咱

们来区分。(出示练习)

1.这场( )雨来得真够猛烈的。

2.学校里( )出特大新闻,黄倍佳阿姨要来和我们交流她的读书感受。

3.过年啦,小朋友们燃放烟花( )竹,不亦乐乎。

4.小雨这( )躁的脾气可要好好改一改哦。

(生分别解答,教师即时评价)

师:“暴”和“爆”,是同音字。与火有关一定会用“爆”,如引爆、爆炒、爆炸等;而“暴”用得较广,比如暴露、暴雨、暴涨、暴躁、暴发等。只有理解词语的意思,才能在日常说话、习作中准确运用。

(3) 理解“一岁除”,拓展古诗句

师:继续交流,说说你理解的字或词。

生:我读懂了“一岁除”的意思,就是一年又过去了。

师:很多诗人在写诗时用“岁”来表示“年”。

(出示白居易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刘希夷诗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师引读)

师:“爆竹声中一岁除”,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

3. 质疑问难,释疑解惑

(1)查字典明意思,理解“瞳瞳日”

师:同学们还在哪些地方打上小问号了?咱们再来交流交流。

生:尤铡#ㄉ都表示不懂)

师:看来这个词确实有点难。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印庇辛街纸馐汀T谡饩涫中我们该选哪一种解释呢?(屏显“印钡牧街忠馑迹

生:选第一种解释,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师:说说对“千门万户尤铡钡睦斫狻

生:千家万户都沐浴着温暖的阳光。

师:是呀,大年初一的早晨,明亮的阳光照耀着千家万户,多么温暖!

(2)看插图明意思,理解“桃”和“符”,学习生字“符”

生:“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符”和“桃”我都不理解。

师:其实“桃”和“符”是指同一样东西,来看看书上的彩图,猜猜“桃符”指的是什么呢?(屏显书图)

生:春联。

师:读读关于“桃符”的介绍,看看他猜得对不对。(屏显“桃符”资料)

生:他说得很对,“桃符”就是指“春联”。

师:“符”是个生字,观察观察它的结构,提提书写建议。

生:它是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上紧下松。(生描红、仿影、临帖)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结合上下文、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自己读懂了一些词语。对于像“印薄疤曳”这些一下子不能读懂的词语,通过看插图、找资料、查字典等方法,理解了它们的意思。(屏显理解词语的相关要点)

三、 品读感悟懂习俗

1. 默读古诗,思考圈画

师:请同学们默读古诗,想想古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圈出古人过春节的习俗。

(屏显“自学提示”,生自主学习,圈圈画画。)

2. 交流共享,读懂习俗

(1)想象说话吟诗句,读懂习俗“燃爆竹”

生:古人在过春节时会放爆竹。(师板书:燃爆竹)

师:放爆竹了,孩子们多开心啊,谁来看着插图说一说:(屏显放鞭炮)

师:(引说)放爆竹了,孩子们有的――,有的――,还有的――,可开心啦!

生:放爆竹了,孩子们有的躲得远远的,有的捂住耳朵,还有的胆子够大走过去放爆竹呢,可开心啦!

师:爆竹声伴着孩子们的欢笑声响彻云霄。用你的朗读带我们进入这欢快之中。

(指名2位学生读,男生齐读,教师相机指导,直至朗读到位)

师:爆竹声震天响,旧的一年又过去了。

(2)紧扣“暖”字吟诗句,读懂习俗“饮屠苏”

师:继续交流过春节的习俗。

生:人们还会喝屠苏酒。(师板书:饮屠苏)

师:这屠苏酒可以避瘟疫呢,我们赶紧加入他们的队伍,一起喝吧。

师:哎呀,我要问问大家,喝了这屠苏酒,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喝了太多的屠苏酒,感觉醉醉的。

师:屠苏美酒喝到醉啊,此时你就是诗人啊!

生:我一饮而尽,感觉一股暖气直往下钻。

师:这个诗句中有一个字就表达了人们饮屠苏酒的感受,找找看是哪个字?

生:暖。

师:具体说说哪儿暖呀?

生:我喝得全身暖暖的,心里也暖暖的。

师:喝了这屠苏酒啊,脸上暖暖的,心也暖融融的。看来这春风不仅把暖气送到了屠苏酒中,也送到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带着这种感觉读读这句诗。

(生读、师范读、女生齐诵)

(3)品味春联吟诗句,读懂习俗“换桃符”

师:我们继续交流过春节的习俗。

生:人们都得贴春联,换桃符。(板书:换桃符)

专家看课

师:来读读书上彩图中的春联。(生读,但读不下去。)

师:都难住了吧?我用简体字把它写了下来,读读看。(屏显春联,生各自读。)

师:可别小瞧了它,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谁来读一读。(生读)

师:它以工整的对偶、简洁的文字抒发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一起读。(生齐读)

师:快过年啦,老师也想送一副春联给同学们,读读看。(屏显春联)

(生各自读春联:“勤学习春光好,苦钻研幸福多。”)

生:我明白,老师是希望我们刻苦学习。

师:不同的春联送给不同的人,猜猜这些春联分别是送给谁的。(屏显春联)

生:“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是送给生意人的,祝他们生意兴隆。

生:“春种满田皆碧玉,秋收遍野是黄金。”是送给农民的。

师:“春种”“秋收”,这不禁使你想到了哪一首古诗?

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师:春耕、秋收,是所有农民最大的心愿。春联是我们中华经典文化的重要内容,咱们要多阅读,多积累。

(4) 善抓重点巧总结,动情吟诵《元日》诗

师:燃爆竹、饮屠苏、换桃符,几个典型的习俗,寥寥数语,作者就为我们勾画出古人过春节时的喜庆场景。时至今日,每当辞旧迎新之时,人们总会吟诵起王安石的《元日》,谁来读读这首诗?(生朗读《元日》)

四、 动情吟诵明诗意

师:诗读百遍,其义自见。自己再读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试着用自己的话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生自读,想意思,同桌交流)

生: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人们喝起了屠苏酒,这酒使人们的全身暖融融的。千家万户都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总会揭下旧的春联,换上新的春联。

师:读懂了诗歌的内容,一起再来吟诵这首诗。(生有感情地背诵《元日》)

五、 关注背景悟诗理

师:关注诗人和创作背景,更有利于我们走进诗歌,走进诗人内心。来,互相聊聊你查找到的作者的资料。(生介绍查阅到的资料)

师:读读王安石的简介,重点关注他49岁时发生的事,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王安石49岁那年进行改革,他希望改革能够成功。

生:王安石在诗歌中表达了他的希望。

师:王安石当时是宋朝宰相,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家总理。快过年了,我们敬爱的总理会想些啥呀?

生:我们敬爱的总理肯定是希望所有人都能过上幸福生活。

生:我认为,作为一位总理,他一定是希望人民生活安康,永远幸福。

师:默读古诗,看看哪句诗最能体现王安石的心声。

生:“总把新桃换旧符”。

师:那其中哪个字最能表达他坚定的信心呢?

生:从“总”字能感受到王安石坚定不变的信念。

师:一个“总”字,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远大的胸怀。再吟诵古诗。(生有感情地齐诵古诗)

六、 拓展延伸亲经典

师:从古到今,写春节的诗歌数不胜数,咱们一起来读。

师:快过年了,宋代诗人毛滂在《元日》中写道――

生:“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师:喝不完的美酒,挡不住的欢笑,明朝诗人叶吟诵道――(生:“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师:清朝诗人孔尚任虽然年岁已高,但童心未眠,一起吟诵――(生:“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师:曾任我国副主席的董必武先生也写下了喜庆的诗篇――(生吟诵:“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师:我们发现,春节里人们都会――(生:饮屠苏酒);都会――(生:燃放爆竹);还会――(生:换桃符)。

(生有感情地吟诵全诗)

师:感受到了吗,王安石相信――

生:王安石相信改革一定会成功。

生:王安石相信他推行的新政一定会给人民带来幸福。

师:幸福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密码,一起轻轻哼唱这首诗。

(生和着音乐轻唱古诗)

【评析】

古诗教学是中国母语课堂上独特的文化现象。教儿童阅读古诗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儿童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然而,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不管诗歌内容还是话语风格,都与儿童的经验相距甚远。因此,教师往往会采用许多教学策略,缩短古诗与儿童间的距离,让儿童近距离地触摸语言,倾听遥远的历史回声。

听樊裔华老师上古诗,我没感到课堂推移中的阻隔与障碍,相反的,荡漾在心间的是一种自然、朴素、亲近的感觉,和孩子们一起度过了充满张力的40分钟,可谓收获良多。透过表面的课堂情景,我试图寻找到教者在设计古诗教学、开掘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方面的意

专家看课

图和独特之处,以获得古诗教学的智慧。

首先,古诗教学“立根”于反复吟诵与涵泳中。

古诗课堂,首先应听到琅琅书声,本节课也不例外。樊老师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读通顺,还关注到诗歌的节奏和韵味。“咱们就这样轻轻地读,读上那么两三遍,读到自己的心里去。”“我们说读古诗啊都讲究抑扬顿挫,你听老师范读。”“注意停顿和节奏,会把诗句读得更有味道”“时至今日,每当辞旧迎新之时,人们总会吟诵起王安石的《元日》,谁来读读这首诗。”“诗读百遍,其义自见。自己再读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反复吟诵与涵泳的目的,用老师的话说就是把诗读透,读厚。

古诗有意、境、象,而这些不仅体现在诗句中,往往也体现在韵律和节奏中。因此,古诗教学中的琅琅书声是一种韵律的回响。《元日》是一首仄起七绝,用的是虞(u)韵,比较含蓄。所以,这首写元日的诗,并不是那么欢快,而是有些感慨。教学中老师希望学生能读得押韵、有节奏,如果从诗歌吟诵时的平仄声长短韵上来体会诗人的感慨之情,会更能让学生明白为何这样读古诗。这可能需要我们不断深入认识诗歌韵律,进一步提升古诗吟诵水平。

其次,古诗教学“立根”在母语的正确理解和巧妙运用上。

《元日》所述贴近生活,寓意深刻。为了拉近古诗与儿童的距离,最直接的做法就是让儿童直面语言文字。本课教学从解题开始,正音跟上,以疏通难读难解词句为主,尤其在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上可谓丰富多彩。比如:根据已有经验学习“爆竹”,通过同音字“爆”与“暴”的比较,使得汉字的音形义完美结合;用拓展诗句的方式教“一岁除”;用查字典比较字义的方式教“印;用观察图画的方式教“桃符”。看得出,老师在备课时是很用心的,力图交给学生多种识字解词的“点金手指”,在语文实践中明白古诗中的词语虽然有很多陌生化,然而理解的方法和途径与现代白话文是相通的。

纵观整个课堂,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不管是诗词、诗句的理解与运用,都经由学生自学交流学习后的分享为主。教学一开始就把儿童置于课堂的中央,老师要做的就是给予必要的支持与帮助,包括资源的提供,范读的引领,图画的支持等。课堂虽然少了常见古诗教学中的“语言渲染描述”“音乐图画再现”等创设情境手法,但却多了儿童主动学习,主动理解,主动提问的身影,这样的课堂是儿童的课堂。

再次,古诗教学“立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

读古诗,只读诗面意思是不够的,老师深谙其中道理。古诗是民族精神的文化载体,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元日》里写了老百姓过年的一些习俗,除了“饮屠苏酒”有些陌生,像燃放爆竹、张贴春联至今仍然用在社会生活之中。教师创设了多重语境,让学生多处情景说话,比如“放爆竹”时诉说内心的快乐和兴奋;饮屠苏酒表达身心暖暖的感觉;“赠春联”给友人,表达美好的祝福。当老师一次次巧妙地把学生置于一个个语境中,在古今之间穿梭,获得感同身受,这时,学生的语言是自然而真实的。

最后,古诗教学“立根”在古诗文体特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