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赏析范例6篇

蒹葭赏析

蒹葭赏析范文1

关键词:诗歌欣赏 蒹葭

诗歌是传统文学体裁最古老、最美好而又相对不容易理解的一种文学形式,诗歌欣赏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都含有一些带有永恒性质的内容:高洁的情操、自由的精神、对人际和生命的认识和体验,类似这些有普遍性、永恒性的情感和有深度的思考,是诗歌对心灵的魅力所在。因此,欣赏诗歌也需要读者带着一颗易感的心灵和对艺术的领悟去把握。

一.情感切入

诗歌是主情的艺术,诗人主观的情感是诗歌本质、灵魂之所在。闻一多先生说:“诗是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气之凝结。”我国古代亦有“诗言志”、“诗缘情”之说,认为诗歌“吟咏情性”,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产物。从根本上说,一首诗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来自于诗人深挚真实的情感,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即是此意。凡是感动人心的诗,必然是流露着真情实感呼应着诗人心灵和灵魂的诗。历史上留下的著名诗篇,之所以千古传诵,就是因为它们能以真情拨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弦。所谓“愤怒出诗人”,所谓“欢愉之辞难工,愁苦之言易巧”。所谓“最美的歌最悲伤,我知道有些永生的歌只是呜咽”,无非都是说只有情到极致之时,才可能写出真诗、好诗来。

同时,凡是有成就的诗人,都是思想情感上有个性的诗人,正是思想感情的个性,成了他们诗歌风格的基础。当感情从心灵的幽谷中升起,并洋溢于诗人的整个身心,就势必要找到一种出路。正如毛苌的《诗大序》中生动描绘的那样“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磋叹之,磋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是不同时代诗人、艺术家的共同本能。本能是不可抑制的,因此,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有诗歌和艺术产生。那怕是在引火烧身的情况下,这种本能和做人的良知也会驱动他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无论是《诗经》 里那些回荡在田间地头的劳动号子,还是吟哦于文人墨客书斋里的唐诗宋词,哪篇不是主人公胸中情感的外露?这些诗歌既是他们生活现实的反映,更是其感物吟志、情物交融、情志合一的载体。当我们诵读这些有名无名的作品时,古人那深沉而真挚的情感,时而像滚滚泉流,令人激情满怀,时而犹如滴滴春雨,静静地滋养着一代代学子。诗歌是熔铸了诗人情感生命的艺术真实的结晶,读者也只有带着虔诚、真挚的情感回应,爱诗人所爱,恨诗人所恨,才可能真正领会诗歌的精髓。例如,《蒹葭》是上古诗歌,其中的“美”感染了无数人。她把众多的美融和到了一起――音乐之美、表达之美、意境之美,还有爱情之美等。通过对其的赏析,我们获得了心灵的净化和生命的超越。作者的感情引起了读者的情感的共鸣。[1]

二.意象意境把握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道:“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他还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的确,同样的是自然的景色,不同的是观景者的心情。同样的塞外秋景,有人爱它雄奇壮美,有人悲它斜阳寒烟。所以,我们在学习古代诗词的时候,要想了解抽象的诗歌情感,就一定要从具体的景物描写切入分析。自然景物本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之中,这些事物便被赋予了感彩,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了,所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把握。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即借景抒情,就是作者本有强烈的感情需要发泄,借助一定的环境来表现这种情感。景是受情制约的,为情服务的。诗人的情是喜情,见到的景色自然都洋溢喜的气氛;诗人的情是哀情,所写的景都蒙上哀的色彩。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主要是指诗中的情景交融。“诗言志”。志是主观感受。诗人有了感受,要通过一定形式抒发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情”;诗歌的情通常是要用“曲”的方式,即借助于客观的景与物来抒发的.这就是所谓的曲则有情、情景交融.就是我们常说的诗的意境。所以我们读诗,如果读不出意境.那就等于没有读懂诗人的情感。小说也是写景和情的.但读小说只能站在外面读不能走进去.因为小说往往是通过虚构的情和景的画面来让我们明白社会现实中的道理的.如果我们一旦走进去把自己融于这虚构的社会之中.就会忘记自己是现实中的人而不能自拔。有人读小说会读到走火入魔正是这个道理。但诗歌抒发的是诗人的真情.要想体会到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就必须要能身临诗人所处之境。所以读诗一定要读到“入其境”。

蒹葭、白露、秋水、伊人,这是一幅秋日清晨茫茫苇荡的清冷水面图.是诗人所描绘的诗中之景,是我们读诗时用形象思维来完成的画面。但在这幅画面中我们体会不出诗人的情感.因为这只是静态的画面。如果我们能走进画面去读.通过动态思维让画面鲜活起来.那么情形就不一样了。古人的生活习惯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故诗中的主人公要约会心中的“伊人”只能是抓住日出前这段时间。这时.只有我们能身临其境地感触到蒹葭上的白露,由“霜”到“未唏”再到“未已”的融化过程.感到时光的移动,才会感觉到诗人心情的变化.而切身体会到时间的紧迫所增添的诗人心中的急切。同样.在水一方的“伊人”并没有动,但如能身临其境地从其所处方位的“水中央”、“水中坻”、“水中”的变动中.体察诗人波动的心情.才会真正感触到诗人的焦灼。从诗中的主人公的“溯洄”、“溯游”的动态形象中.我们可感触诗人追求的执著;从“道阻”且长、且跻、且右中。我们感悟寻人的凄婉:从隔水相望中,我们又感到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怅。诗人的所有情感都是这样融合在看似平静的景中。所以读诗不能象读书一样只在书外读.而需要走进画面、走进诗境:使自己融进诗的意境,触摸诗人的心志。在诗的意境中体验情与景交融的和谐美。[2]

三.诗艺体会

诗歌的艺术特色也丰富多彩,抒情性是诗歌的根本艺术特征,形象美是诗歌的基本特征,音乐美是诗歌的先天素质,语言美是诗歌的跳动的音符,朦胧美是诗歌的艺术外衣,意境美是诗歌艺术的境界。

诗歌没有小说散文那样的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没有戏剧那样的尖锐的矛盾冲突,只有形象、精炼、富于色彩、音响、动感的语言,描绘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艺术画卷,开拓出“柳暗花明”的艺术境界。古人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言辞精炼是诗歌的表达手段,往往一句诗或几个字甚至一个字就能传神地把诗歌所表达的内容表现在读者面前。诗歌的语言除了精练之外,还运用各种的修辞手法来为诗歌锦上添花。诗歌巧妙地运用拟人、物化、比喻、象征等手法来刻画生动的形象,牵引读者的思绪,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诗的深沉思想、教益和美感熏陶。诗歌的语言犹如一只无形的手,使诗的琴弦发出优美动人的音响,成为开启人们的心灵的钥匙。

《蒹葭》一诗,大量运用赋、比、兴手法 、重章叠唱的艺术结构、以四言为主的句式 ,双声叠韵的使用等艺术特色,从总体的艺术特色分析,整 首诗呈现出含蓄的审美意韵。关于本诗的意义指向含混,因此我们也可以把“伊人”宽泛地理解为一种人生的理想。我们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但却永远 无法抵达和实现它。这种人生的 悖论共性地存在于人类追求的整个过程。此种委婉的表达给诗歌以无限的阐释空间,也是其产生 广泛共鸣的一个原因。另外,作者 在书写求之不得的失落时,弥漫 全诗的是淡淡的哀怨和忧伤。这种从容内敛的表达方式使全诗呈 现出朦胧之美。从语篇结构分析,《蒹葭》成 功运用了情景交融、一咏三叹的抒情手法。苍苍蒹葭,皑皑白露,无不给人以苍凉肃穆之感,与此时抒情主人公的情绪浑然一体。“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采用咏叹句式,是客观的铺陈,更是深情的 呼唤。“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 从之,宛在水中央”,通过对追求过程的展示,交代追求对象的扑 朔缥缈以及由此而来的失落、惆 怅、茫然。诗中三节反复咏叹,给 人以悠远无尽之感。“白露为霜”、“白露为唏”、“自露为已”,通过节 令的变化暗示时问的推移,“在水 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涣”通过位置的移动点明空间的转换,整首诗在流动和变化的时空 背景上展开。从表达方式来分析,作者成 功运用了象征手法。主人公所追求的“所谓伊人”,只是所有理想的象征; 它既可以是客观存在的 “意中人”,也可以指形而上的一 种境界。作为民间流传的文学,《蒹 葭》很少有雕琢的痕迹,显得清新 自然又朴拙感人,深得意境之神 韵:苍青色的芦荻掩映下,一带碧 水蜿蜒而过,恍若间一白衣女子 翩然于虚无缥缈处,亦真亦幻。[3]

四. 主题探究

诗歌是通过语言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作者根据对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创造出具有一定思想内涵的具体可感的鲜明的生活图景,即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既包含社会客观因素,也包含着作者认识生活的主观因素。在每一个形象中,都渗透着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评价、思想和感情、观点和态度。比如题材是边塞征战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咏物抒怀诗,怀古讽今诗,借景抒情诗,赠友送别诗,论道说理诗等,作者的感情也有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念亲思友,生活杂感,等态度。

考察先秦以降《蒹葭》的主题, 主要有这样一些代表性的观点:(一)“刺襄公” 说。 (二)“招贤”说。 (三)“情爱”说。《蒹葭》主题的“不确定”说给这首诗带来更加丰富的阐释空间。

古人写诗,讲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认为“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唯片石数树而已。远近所见不同。妙在含糊,方见作手”,但也并非什么都不说,而是简练传神地勾勒几笔,点到即止。而真正懂得诗的人,会把诗所透露出的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的心中去发展。主人公对“伊人”的执着追求,就有了涵盖世间各种类似的人生境遇、各类情感活动的共有模式。也正因为如此,“伊人”或指男子思念的淑女、女子慕求的“君子”,或代国君渴求的贤才,或喻崇高远大的理想、事业,乃至世间其他一切美好的事物。因而,情人难觅、贤才难得、理想难以实现、一切美好事物难以轻易寻觅的心灵回响,都可以从《蒹葭》中得到回应,《蒹葭》诗也便具有了超越时代的永恒的生命力。[4]

古人云:诗无达诂,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语言魅力也给了人们无尽的想象的空间。诗歌欣赏者就是要通过欣赏诗歌文本,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 构建诗美, 既能把握诗歌文本指称的主题、情感、思想等内容美、也能理解诗歌文体呈现的结构、意蕴等语言形式美,这就需要读者不仅要具有诗歌知识,还需具有自然、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进而真正领会诗歌的精髓,升华读者的情怀。

参考文献:

[1] 王光明,诗歌情感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

[2] 孙继忠,谈谈诗歌的欣赏――兼析诗歌《蒹葭》

[3] 王书明,《诗经・秦风・蒹葭》的艺术特色,文学教育,2010

蒹葭赏析范文2

关键词:叠音词 音乐美 情感 意境 形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1-071-01

叠音词是一种应用极广的词类。在写景散文中,叠音词应用更广。只要翻开课本就能在那些著名的写景散文中找到大量的叠音词。最简单的叠音词表达了最丰富的情感,作者写起来酣畅,读者读起来痛快。它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方式。

叠音词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增加音乐美

由于叠音将音、形、义相同的字词紧紧相连,有助于形成声调上的循环往复,可使诗的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容易调制出余味深长的音乐美感。著名作家朱自清也特别爱用叠音结构来描绘景物,使作品的语言绘声绘色,优美动人,表现出清新柔美的风格。如《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叠音词的使用,把月下荷塘的美展现得一览无余,使我们不仅欣赏了荷塘,也欣赏了朱自清优美的文笔。试想一想,如果把这里的叠音词全部删除或更改,朗读的语感如何呢?如“曲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的裙”。在这里,原作的那种舒缓深情的语气几乎荡然无存,朗读起来平淡无味,怎么能够唤醒读者的情感呢?

二、增强情感色彩

巧妙地使用叠音词,不仅增强了句子的节奏感,听起来悦耳,而且对作品的主题表达更是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叠音词,能给人一种特殊的形象感受,最适用于表达舒缓、悠然、深沉、婉转、缠绵的情感。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她那首脍炙人口的《声声慢》中,一连用了14个叠音词,大胆新奇,前无古人,而且毫无雕琢的痕迹,自然贴切地表达了词人的情感。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

三、营造意境,引发联想

叠音词不仅构造了和谐的韵律,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还经常营造画面的美感。这一点在《诗经》中比较常见。例如《诗经・蒹葭》中,三章都用秋水岸边凄清的秋景起兴,所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刻画的是一片水乡清秋的景色,主人公此时所见的客观景色,又暗寓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感受,与诗人困于愁思苦想之中的凄惋心境是一致的。《兼葭》的意境也很美。作者追寻恋人如梦如幻、如痴如醉的情与秋晨雾霭、烟水迷离的景的结合,作者的急切追求与可望不可及的结合,作者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意与萧瑟秋景的结合,伊人高洁、富有魅力与兼葭露白、秋水澄明的结合都可谓配合得天衣无缝,让人回味无穷。

四、摹声摹形,突出形象

古人使用叠音词有其精妙之处。为了对某种事物的形态、性状描绘得传神,往往使用一个叠音词来描写或形容,就会达到意外的效果,使人感到生动、形象。以声音刻画人物,给读者以具体真实的感觉。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木兰辞》)用“唧唧复唧唧”的悲叹声,渲染了一种悲愁气氛。仅这一句就写出了木兰忧国忧民忠孝两全的高尚品格。

摹形就是用语言把人物的行为变化、事物的形态形象地描绘出来,给人以具体实在的感觉。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依依”“霏霏”这两组叠词,不但把柳枝的婀娜姿态、大雪的飞舞飘扬描绘得十分生动,而且非常形象地揭示了这一征人的内心世界。

我们在阅读和写作时,不可忽视叠音词的作用,不可一味强调叠音词调节音韵增强语言音乐性的功能。要重视叠音词在描写、抒情和唤醒读者情感与想象的功能。在创作中恰当使用叠音词会使描写锦上添花,加强语言的美感;在阅读分析中,抓住叠音词进行深入分析品味,会使我们对原作的描写和情感有更深的体会,对作品的语感把握的更好。

参考文献:

蒹葭赏析范文3

文学作品中叠音词的魅力研究分析

叠音词是一种应用极广的词类。在写景散文中,叠音词应用更广。只要翻开课本就能在那些著名的写景散文中找到大量的叠音词。叠音,又叫重言、叠字,指的是由两个相同音节重叠起来使用,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词。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就强调指出,叠音词的使用是形象描写客体,反映主观情感的需要。所以,最简单的叠音词表达了最丰富的情感,作者写起来酣畅,读者读起来痛快。它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方式。

我国从古到今众多的文学作品都十分擅长运用叠音词,叠音词运用的频率很高。了解叠音词的词义和词性,以及在修辞上的作用,对于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和散文是很重要的。文学作品中使用叠音词大大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叠音词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增加音乐美

由于叠音将音、形、义相同的字词紧紧相连,有助于形成声调上的循环往复,可使诗的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容易调制出余味深长的音乐美感。著名作家朱自清也特别爱用叠音结构来描绘景物,使作品的语言绘声绘色,优美动人,表现出清新柔美的风格,叠音词在他的散文里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式多样,从而表现出独特的文学魅力。如《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叠音词的使用,把月下荷塘的美展现得一览无余,使我们不仅欣赏了荷塘,也欣赏了朱自清优美的文笔。试想一想,如果把这里的叠音词全部删除或更改,朗读的语感如何呢?如“曲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舞女的裙。”在这里,原作的那种舒缓深情的语气几乎荡然无存,朗读起来平淡无味,怎么能够唤醒读者的情感呢?

二、增强情感色彩

巧妙地使用叠音词,不仅增强了句子的节奏感,听起来悦耳,而且对作品的主题表达更是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由两个相同的字重叠起来构成的叠音词,能给人一种特殊的形象感受,最适应于表达舒缓、悠然、深沉、婉转、缠绵的情感。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非常熟悉叠音词的魅力,在她那首脍炙人口的《声声慢》中,一连用了14个叠音词,大胆新奇,前无古人,而且毫无雕琢的痕迹,自然贴切地表达了词人的情感。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七组叠词妙在何处呢?首先,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自己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寻寻觅觅”,侧重写动作,心神不定,怅然若失;“冷冷清清”,侧重写感受,孤单寂寞,形影相吊;“凄凄惨惨戚戚”侧重写心境,悲惨凄凉,终日愁苦。既将胸中的凄惨心情喷薄而出,又对这种心情进行了极有层次的渲染,把缠绵悱恻的离情愁绪抒写得淋漓尽致,三者用“情”贯穿一起。此外,在结构上为整首词定下基调,创造出悲伤的氛围,使读者屏息凝神,受其感染。

由于叠音形容词朗读起来节奏舒缓鲜明,能造成一种特定的语气,因此使用大量的叠音词写景,很容易唤起读者对景物的情感,例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读者读之,自会心中涌起一股对草原之辽阔的赞叹之情,而且很自然地引发读者对草原之景的想象,想象草原的苍茫无际、辽阔无边。

再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在这段文字里,朱自清用了许多的叠音词来突出景物的特征,来强化抒情性,同时由于叠音词的连缀使用,大大强化了舒缓的语气,在朗读过程中这种语气对读者的情感的唤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营造意境,引发联想

叠音词不仅构造了和谐的韵律,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还经常营造画面的美感。这一点在《诗经》中比较常见。例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首诗三章都用秋水岸边凄清的秋景起兴,所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刻画的是一片水乡清秋的景色,主人公此时所见的客观景色,又暗寓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感受,与诗人困于愁思苦想之中的凄惋心境是一致的。《兼葭》的意境也很美。作者追寻恋人如梦如幻、如痴如醉的情与秋晨雾霭、烟水迷离的景的结合,作者的急切追求与可望不可及的结合,作者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意与萧瑟秋景的结合,伊人高洁、富有魅力与兼葭露白、秋水澄明的结合都可谓配合得天衣无缝,让人回味无穷。

四、摹声摹形,突出形象

古人使用叠音词有其精妙之处。为了对某种事物的形态、性状,描绘得传神,往往使用一个叠音词来描写或形容,使人感到生动、形象。尤其是对一些抽象的意思,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把它显现出来,是十分困难的;若用一个特定的叠音词,就不费力气地使其落到实处。叠词通过摹声摹形往往会达到意外的效果。以声音刻画人物,是叠字摹声词在作品中的主要作用,它给读者以具体真实的感觉。例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木兰辞》)用“唧唧复唧唧”的悲叹声,渲染了一种悲愁气氛。织布房中竟不闻机杼声,原因是“可汗大点兵”,木兰因父老又在应征之列,其弟又小,故忘记织布而叹息不已,仅用“唧唧复唧唧”一句就写出了花木兰忧国忧民忠孝两全的高尚品格。

摹形就是用语言把人物的行为变化、事物的形态形象地描绘出来,给人以具体实在的感觉。例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依依”“霏霏”这两组叠词,不但把柳枝的婀娜姿态、大雪的飞舞飘扬描绘得十分生动,而且非常形象地揭示了这一征人的内心世界。“杨柳依依”表现他春天出征时对故乡、亲人恋恋不舍的心情。“雨雪霏霏”使我们联想到他在征程中经受的许多磨难,并衬托出他在返家时满怀哀伤悲愤的心情。

正是由于叠音形容词具有以上功能,所以一些优秀作家在作品中大量运用叠音词。因此,我们在阅读和写作时,不仅看到叠音词具备调节音韵、增强语言音乐性的功能,而且还同时具备描写、抒情和唤醒读者情感与想象的功能。在创作中恰当使用叠音词会使描写锦上添花,加强语言的美感;在阅读分析中,抓住叠音词进行深入分析品味,会使我们对原作的描写和情感有更深的体会,对作品的语感把握的更好。

因此,我们在阅读和写作时,不可忽视叠音词的作用,不可一味强调叠音词调节音韵增强语言音乐性的功能。应该纠正过去对叠音词在认识上的偏颇和不足,重视叠音词在描写、抒情和唤醒读者情感与想象的功能。在创作中恰当使用叠音词会使描写锦上添花,加强语言的美感;在阅读分析中,抓住叠音词进行深入分析品味,会使我们对原作的描写和情感有更深的体会,对作品的语感把握的更好。

参考文献:

邓春琴,李小云.叠音词和重叠式的区别[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1).

蒹葭赏析范文4

关键词:意象美;重章复沓;叠字;押韵

1. 前言

诗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 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是中国文化的瑰宝。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至九言的各种句式。

2. 赏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此诗一开始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是起兴之旋律。每章以白露, 蒹葭起兴,勾画出一幅幅萧瑟苍茫的景色。每章又通过时间(霜,晞,已)和空间(方,湄,涘,央,坻,沚)的变化使得伊人若隐若现, 透露出主人公的无限情思与焦急期盼。这种物以时变,情以物迁的时空变换如情思如水一般回旋流转,伊人近在咫尺,却又恍如境外,只能怅然眺望,无论是” 溯洄从之”,还是”溯游从之“,终未能靠近。这如歌如梦,引人遐思的情与景构筑了一个极富象征意味的境界。

诗歌语言的主要特征是具有韵律和节奏,而韵律和节奏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经常地影响到选词和选句。从内容上来说,韵律和节奏要求诗歌的内容高度集中,词的选择,词的搭配,句式的选择和安排都要尽可能概括表现更丰富的含义。从形式上来看,韵律和节奏是诗歌的形式标志,要求音节匀称,平仄和谐,押韵等。从语体学上来看,诗歌体的选词择句要和谐合律,所以各种富于音乐性的句式,如对偶,排比,回环,反复等大量在诗歌中使用。

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三种方法来营造韵律美的:

2.1. 重章复沓的结构

2.2. 叠字的运用

诗歌中运用叠字,营造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看似清晰,实则朦胧的独特文学效果。 “苍苍” ,“萋萋”, “采采”三对叠字作为意象范畴的文字,虽无细节描绘, 但通过这些具有强烈范畴指示意味的词语和意象,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经验去体会,遐思与此意象范畴相关的信息都将浮现出来。

2.3. 押韵的使用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在诗中,使用头韵”c”的“苍”, “采”;使用脚韵”ang”的”苍”,”霜”,”方”,”长”,”央”;使用脚韵”I”的 “萋”,”晞”,”湄”,”跻”,”坻”。 其音韵和谐,节奏整齐,加之重章手法,使诗歌首首有韵,其体裁与音乐相配,可以配乐吟诵。

3. 的两种译文的比较

在诗歌中语言所执行的功能是”审美功能”。对于诗歌的翻译来说,不仅要达意,还要”传情”,即译者关照的对象不仅是原诗的语义内容,还有原诗的语言特色,最终要译出与原诗风格相称的风格。因为对于诗歌而言,重要的不是表达了什么,而是怎样表达。

作为文化传递的使者,译者应把这首诗歌的此种意象美表现出来。行文达到同样水准的译文,韵体更能传达出叠字的音乐美和生命力。

  我们通过对比两种

3.1. 英国传教士James Legge的译文

The reeds and rushes are deeply green,

And the white dew is turned into hoarfrost.

The pretty of whom I think

Is somewhere about the water.

I go up the stream in quest of her,

But the way is difficult and long.

I go down the stream in quest of her,

And lo! She is right in the midst of the water.

The reeds and rushes are luxuriant,

And the white dew is not yet dry.

The pretty of whom I think,

Is on the margin of the water.

I go up the stream in quest of her,

But the way is difficult and steep.

I go down the stream in quest of her,

And lo! She is on the islet in the midst of the water.

可以看出,James把原诗译成了散文,其内容,句式,文意忠实原文,但未用韵,构不成抑扬顿挫的诗歌韵律,原作的美有所缺失。

3.2. 近代美国诗人兼评论家,意象派领袖,Ezra Pound 的译文

Dark,dark be reed and rush,

The white dew turns to frost;

What manner of woman is this?

Lost? Gin I rin up,

Gin I go down,

Up stream heavy,there she’d be

In mid water distantly.

Chill, chill be the reeds,

The white dew not yet dry;

What manner of woman is she

Under the hanging bank?

Up stream heavily,

Gin I swim down,

On tufted isle Distantly.

Ever falls dew on bright reeds.

What manner of thing is she

Who seems to be there on the marge

Up stream, to the West, at large?

Hard to go up, to swim, tho’she seem

There on the isle, mid-stream.

可以看出,庞德在译文中运用了重章叠沓,叠字和押韵的方法,保存了原诗的节奏,韵律。叠字的使用;如”dark” “dark”; “chill” “chill”;押韵的使用:如使用头韵”r”的”reed”,”rush”,使用脚韵”t”的”frost”, lost”; 使用脚韵”li”的heavily”,” distantly”,使用脚韵”ge”的marge”,“large”; 使用脚韵”m”的“swim”,”seem”,”stream”。通过这些手法,诗的意象跃然纸上,展现了原诗之美。

蒹葭赏析范文5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 阅读理解能力 文学鉴赏能力

当前高等院校中文系的本科生要想学好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必须打好必要的基础,a才能为这门为期两个学年的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扫清障碍,从而初步具备学好这门课程的能力。在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的学习中,本科生必须培养以下两种基本能力:

一是在学习中努力培养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要能基本读懂先秦两汉以来的重要文本,即能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本;对于某些重要的古代文献,更需要通读;对于若干重要的名篇佳作,不仅要从头到尾熟读,甚至要能够背诵。

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影响至深。我们的学生从小到大一直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课下背考试写考完忘”这样一种固定的学习模式。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遵循的就是老师讲什么,考试考什么,学生听什么,这样一条固步自封的路径。导致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演变为考试得高分;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变成了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在这样一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学习追求之下,哪里谈得上古代文学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对于古典文学名篇,不仅做不到通读,更谈不上记忆和背诵了。

通读乃至背诵重要的古籍文本和诗文名篇,是中文系本科生提高古代文学文本阅读能力和解析能力,打好学习基础、扩大知识领域、培养写作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学习先秦文学史中的《诗经》,若不背诵其中的佳作,学生就很难深刻理解诸如赋、比、兴等重要概念。朱熹解释赋、比、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集传》卷一)如何理解“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就是“赋”?通过背诵《诗经》中的作品会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一概念。如《诗经》中著名的弃妇诗《氓》,开头一、二章“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以及第五章“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第一、二章用赋的手法具体描写男子向女主人公求婚以至结婚的过程,后者则用赋的手法叙述女主人公被弃前后的处境。由此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赋”乃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即平铺直叙事物和抒写感情。那么如何理解“以彼物比此物”就是“比”?背诵《硕人》一诗,其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用一连串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东西来比喻、形容庄姜的美丽,是“比”;《黍离》一诗中“中心如醉”,“中心如噎”,以生活中我们易于理解的动作或感受“醉”和“噎”来表达忧思之深,是“比”;再如《简兮》中“有力如虎”,《大东》中“其直如矢”,二者用具体形象的“虎”和“矢”来描摹抽象的“力”和“直”,使得抽象概念形象易懂。由此可知,比就是比喻,打比方。那么如何理解“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就是“兴”?如《桃夭》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烘托渲染女主人公出嫁时的喜庆气氛,《谷风》中以“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象征夫妻间笼罩着阴影,《蒹葭》一诗三章的首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蒹葭采采,白露未已”,通过渲染三幅晚秋河滨不同时间的景物烘托诗人由于时间推移,越来越迫切地怀想“伊人”的心情,三者均运用了“兴”的手法。由此可知,兴就是触物起情。所以,在古代文学的学习中,以作品为依托,熟读及背诵作品是理解抽象概念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中国文学史中其他内容的学习也是同样,如对《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以及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通读乃至背诵,才是理解和学好这些内容的不二法门。

二是在学习中努力培养良好的文学鉴赏能力。若要学好中国古代文学,还需要在通读、背诵名篇佳作的基础上,学习细读文本、分析作品的方法,为培养良好的文学鉴赏能力做准备。

我们的学生在传统教育模式之下,以考试为核心指挥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使得营养丰富、激情四射的古代文学课程不知不觉演变为枯燥乏味、佶屈聱牙的古人之“牙慧”。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古代文学的学习中,既能吸取到丰富的营养,又能尽情领略古代文学之美呢?我认为,只有通过不断解析具体诗词文作品,学生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培养出良好的文学鉴赏能力。

如在宋代文学史的学习中,如何把握宋诗有别于唐诗的特质,是一个核心问题。而把握这个问题的关键,可借助于代表宋诗典型面貌的“江西诗派”来解读。因黄庭坚被尊为“江西诗派”之祖,所以对于黄庭坚诗风的解析,有助于学生开启了解“江西诗派”之窗,进而打开把握宋诗风貌之门。

以黄庭坚代表作《寄黄几复》为例,诗云:“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与黄几复为挚友,诗赞好友之清正廉洁、勤奋好学,对其沉沦之晚景深表惋惜,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此诗在“资书以为诗”、以故为新、运古于律、拗折峭拔等方面,突出表现了“江西诗派”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可视为代表宋诗特质的诗作。诗中,两位挚友一居北海,一住南海,相思却不得相见;熟典“寄雁传书”随之而来,黄庭坚却不走寻常路:“寄雁传书”之后紧接令人伤感的“谢不能”,熟典立刻生出新奇之意。想托雁儿寄信,雁儿却谢绝了。把雁儿拟人化,活泼有情趣。第二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一杯酒”、“ 十年灯”,均是常见之物;“桃李”、“春风”,也是熟词。“江湖”有流转飘泊之意,“夜雨”含孤独寂寥之思,“灯”是“十年”的“江湖夜雨”中最具温暖情思的意象:两位挚友各自沦落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之时,思念泛起以致深宵不寐。这是二人之间延续十年的画面!后两联从“持家”、“治病”、“读书”三方面赞美黄几复之为人与处境。颈联写他将全部心力用于“治病”和“读书”,“治病”句化用《左传・定公十三年》中成语:“三折肱,知为良医。”意即一个人若三次摔断胳膊,就可成为好医生,推其原因当是他必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其实黄庭坚诗中之意不是说黄几复会“治病”,而是借此说他善“治国”,用的是《国语・晋语》里“上医医国,其次救人”之说。诗人于言外有无限感慨之思:好友有治国救民之才干,却不受重用,还要跌跌撞撞地在尘世碰壁下去!尾联与首句“我居北海君南海”照应。诗人想象中,十年前与自己在京城的“桃里春风”里把酒言欢畅谈理想的好友,如今“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的映衬使得整个画面更显凄凉萧瑟。诗人的不平之鸣和怜才之意,尽在其中。

黄庭坚讲究“点铁成金”之法,极力推崇和学习杜甫的律诗之法。杜甫律诗讲究用典;黄庭坚则将这一点推到极致,追求“无一字无来处”。这首《寄黄几复》即为其“无一字无来处”艺术追求之印证。此诗因活用典故而内涵丰富,并不晦涩;又取《左传》、《史记》、《国语》中散文之语入诗,更予诗以苍劲古朴的风味。

宋人严羽《沧浪诗话》总结宋人写诗特点为“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是说宋人写诗常常把诗当作文章来写,好发议论讲道理,好用典故显学问。通过对黄庭坚代表作《寄黄几复》的解析,可引导学生了解“江西诗派”这一北宋后期形成的诗歌流派及其特点,期理论宗旨为“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的创作方法,强化“以学问为诗”的宋诗风格特色。在这种作品解析的过程中,进一步让学生去理解宋诗重“理趣”轻“情韵”的特点,把握宋诗有别于唐诗的风神气骨,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名篇佳作会潜移默化地涵养我们的心灵,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学生的精神境界也会在这些佳作的滋养下,不断开阔、提升,其艺术感受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综上所述,中文系本科生要想学好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培养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良好的文学鉴赏能力是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傅璇琮等.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上下册)[M].中华书局.2005.

蒹葭赏析范文6

【关键词】故事情境教学法;古典诗歌;诗经

一、新课程对古典诗歌教学的要求

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歌,应有意识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感受诗的音乐美,进入诗的意境,提高审美情趣。

二、古典诗歌的特点及其教学要求

高中古典诗歌具有语言凝练隽永,内容深刻含蓄,情感意境丰富,充满诗情画意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支离破碎地拆分字词句分析,就会破坏诗歌的整体意境和美感,学生也会兴趣全无,无法体味挖掘诗的语言美、音乐美、意境美。而故事情境中的教学,可展现大量语言信息、拓宽知识面、生动情节、丰富情感意境,既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又符合其思维习惯,激发学习兴趣,使其保持浓厚的求知欲,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因此,故事情境教学法是古典诗歌教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三、故事情境教学法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故事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故事情景为教学载体,把教学目标渗透其中,把教学内容融合其中,通过生动活泼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入景动情中,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落实各项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四、故事情境教学法在《诗经两首》中的实践运用

《诗经两首》是粤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古典诗词”第14课,包括《静女》和《氓》两首诗。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①把握诗歌的情节和主题,情感交流,理解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形象。②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认识男女主人公的性格与命运及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是滚滚红尘中不衰的话题,衣食男女每天都在上演着悲欢离合的故事。有的千古传诵,有的默默无闻;有的轰轰烈烈,有的催人泪下。本课的教学设计,扣住“真挚又变幻莫测的爱情过程发展”为主题线索,贯穿《静女》、《氓》两首诗,用“拟小标题”“串联拓展相关诗歌作品”的方法,用“电影蒙太奇”手法呈现画面,再结合优美的语言营造诗情画意的诗意氛围,再现情诗含蓄、朦胧、蕴藉的意境,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情激趣,以诗动人

在人类永恒的感情世界里,爱情是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给你印象最深刻的爱情诗歌名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等等。这些爱情诗歌名句凝结着人类最崇高的情感,代表人类最纯洁的心灵碰撞。学习《诗经》二首,一起来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的辉煌。

(二)爱情之伊始:《爱慕“秋水伊人”》

我们学习过《诗经・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在水一方”这种“可望不可即”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的呈现。“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指明,却让人充满想象,河水的阻隔了“伊人”,易联想到“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引起情感共鸣。

(三)爱情之萌动:《执着追求“窈窕淑女”》

我们学习过《诗经・国风・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在艺术上巧妙地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第一节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诗歌重在抒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描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真挚热烈的追求过程,写求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四)爱情之苦恋:《“一日三秋”,度日如年》

《诗经・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让学生发挥联想,身临其境的感知诗歌内容,想象体会:热恋中情人无不希望朝夕厮守,分离是极大的痛苦,即使是短暂的分别,时光也很漫长,生动展现了想念情人越来越强烈的情感,这一情感浓缩为“一日三秋”,表达了男子对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以至度日如年,精神恍惚,让读者触摸到诗人激烈跳动的脉搏,听到他发自心底的呼唤,唤起情感共鸣。

(五)爱情之相见:《约会“静女”解思愁》(教学重点一)

《诗经・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躇。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充分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景”,深层理解诗歌情感。与诗歌文本进行情感对话,感受《静女》中爱情的甜蜜,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体味诗中主人公热烈而纯朴的恋情,揣摩这首诗描写了热恋中的男女青年约会时极富生活情趣的情景,极富写实性。

(六)爱情之结合:《“桃夭”之时,执子之手》(过渡,引入新课文)

《诗经・国风・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首诗是女子出嫁时所演唱的歌诗,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歌中没有浓墨重彩,没有夸张铺垫,平平淡淡。

“恋爱―结婚”就一定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吗?有时爱情并不一定完美,我们来学习诗歌《氓》。

(七)爱情之终结:《“氓”,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教学重点二)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氓》是一首叙事诗,以“恋爱―结婚―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

(2)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3)《氓》讲的是爱情悲剧。请学生探讨:悲剧的根源。悲剧的根源固然跟男子的二三其德有关,但也与女子的盲目轻率,不够庄重失去理智不无关系。贵的是,这个女子已经觉醒,最后敢于勇敢地选择自己的命运,虽然伤害已经造成,但总比一错再错要强得多,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典型的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