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设备范例6篇

输变电设备

输变电设备范文1

关键词:输变电设备;检修;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TM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3—0132—03

1 输变电设备检修概述

正常运行的设备可能会发生故障,要求对设备进行检修,所谓检修就是要确保设备保持实现其设计功能的状态。而检修的目的是降低设备故障的频率,减小设备故障的影响,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至少延长两次检修之间的时间间隔。按照设备检修计划安排的时间顺序,可以把整个检修体系分成3 个层面:即检修策略层、检修安排层和检修实施层。

1.1 检修策略层

检修策略层研究的内容是:设备是否检修、何时修、修什么、如何修、如何进行检修保障、如何防控检修过程中存在的电网风险和作业风险、如何评估检修效果等。在设备层面上,利用设备信息和网络拓扑信息等,为每一个或每一类电力设备选择一种合理的检修方式。检修技术发展至今,出现了多种检修方式,如事后检修、预防检修、经济检修、状态检修及其他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

1.2 检修安排层

检修安排层主要针对某一种具体检修方式,研究如何具体安排,确定设备的检修周期及检修内容、根据检修内容制定检修计划及根据季节性因素及班组承载力对计划加以调整。在设备确定了检修方式后,对系统中所有设备的检修安排进行统筹考虑和检修优化,在整个系统层面上以时间为主线,按年、季、月、周检修计划模式,从点到面,全面梳理本企业反措、安全生产隐患及技术监督要求,严格遵循“一停多用”原则,合理安排年度、季度、月度及周停电检修计划。

1.3 检修具体实施层

检修具体实施层,研究设备检修的全过程管控,包括人员分配、设备可靠性管理、数据的综合管理、备品备件的管理、具体实施过程的管理、作业过程电网风险和作业风险管控、专业人员的培训等。根据部门职责落实具体的检修项目,如监控中心重点监控重载过载设备;运行部门跟踪各运维站及线路特巡特护结果、运行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检修部门负责反馈运行班组现场工作安全措施布置情况;检修部门通报检修班组现场修试进度;到岗到位人员负责监督检查施工方案、事故应急预案、作业风险措施的落实情况。通过运行、检修部门的相互督查,到岗到位人员的现场监督,安监部门不定期抽查,形成现场安全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闭环管理,以确保设备检修得到全程的管控落实。

2 输变电设备检修策略

输变电设备检修策略的目标是寻找一种最优的检修方式,早期我国电力企业普遍对所有设备采用固定的检修间隔,这大大增加了设备检修的工作时间和费用,频繁检修不但影响设备的可用系数,也直接影响着设备使用寿命。这种基于固定检修间隔的定期检修模式,存在以下三个缺点,第一,“一刀切”,没有考虑设备的实际情况,往往浪费人力物力。第二,近年来电网规模发展迅速,设备数量急剧增加,定检工作量剧增。第三,电网设备制造质量提升,早期的定检周期已不能适应设备管理水平的进步。

2.1 检修模式的演变和发展历程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企业步入大电网、大机组、大容量、特高压、交直流混合、远距离输电、智能电网的阶段,电力系统的复杂性明显增加,电网的安全稳定问题日渐突出,各个时期的设备管理与检修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事后检修,也称故障检修。事后检修是当设备发生故障或其它失效时进行的非计划性检修。因为故障的出现具有随机性,所以检修工作难以事先计划。事后检修是通过对设备是否出现功能性故障为判断依据,只有在设备发生故障并且不能继续运行时才对其进行检修。这种检修方式最适用于简单、价格较低且故障后影响不大的设备,其优点是检修比较方便,检修成本相对较低,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设备,减少因不必要的检修工作而造成的浪费。但是事后检修也存在很多缺点,会影响设备和人身安全,有可能会对系统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第二阶段是预防性计划检修。计划检修是通过设备的运行时间找出一个较合适的周期对设备进行检修,或者按事先规定好的操作次数对设备进行例检,此类检修的目的主要是预防设备发生故障。计划检修是根据设备以往的运行状况,统计出一定的规律,然后按照这个规律确定设备的检修类别、检修周期、检修工作内容、检修配件及材料等的检修方式。在设备检修中,人们逐步认识到有一些设备故障后的后果较为严重,故障不仅影响到设备自身的运行,还影响到了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不能再采用事后检修的方式对其进行维修,而应该采取预防性检修。该检修阶段对待故障的基本思想是以预防为主,着重考虑维护设备的安全性,减少故障的发生,很少考虑维修活动的经济效益。

输变电设备范文2

关键词:输变电设备;管理;互联网技术;运用

在电网建设中,输变电设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元件,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电网运行的质量。因此,加强输变电设备的运行监测和管理就成为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保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型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对各领域的发展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输变电设备管理中引入互联网技术,不仅能够增强设备的检测效果,同时还可以提升设备运行管理效率,对整个智能电网的安全运行和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一、互联网技术的概述

互联网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辅助下的一种计算机技术,其中,物联网是互联网技术中的核心技术,其主要采用红外感应器和激光扫描设备将不同的物品和网络连接在一起,通过信息交换的方式来实现智能化的定位和跟踪。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受到人们关注的程度相对较高。其中,电网中支撑互联网应用的基础技术是感知标识技术,主要通过感知物理事件和数据的方式实现感知识别功能,其包括的技术有智能传感器、无线射频设备以及电子代码等技术,此外,还有通信网络技术,这种技术是提高感知识别信息可靠性的关键所在,其网络包括传感器网络、无线自组织网络以及互联网协议下的一代网络等。

二、互联网技术在输变电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一)互联网技术在输电设备监测中的应用

互联网技术下的输电设备状态感知层通过在重要的设备上部署传感器,然后使用监测数据采集装置,对输电线路中的各种信息实时进行采集,再以网络的形式将这些信息传播到数据中心。在线监测系统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导线温度监测、线路绝缘子监测、线路运行中图像和视频的监测、雷电的监测和定位以及线路故障的监测等内容,各种监测信息数据通过多种传感器功能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最终获取监测的数据结果。在输电线路监测过程中,供电问题是该线路感知层存在的最大问题,目前我国采用的供电方式主要是太阳能供电,还有研究者对高压电磁取电的方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但是这种方式取电的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输电设备状态监测网络层早期采用的通信方式为GPRS通信,这种通信方式不仅难以提升电网监测的安全性,存在监测信号不稳定等问题,同时还导致电网运行效率低下。随着3G网络的发展,电网通信速率不断改善,但是在电网安全运行方面还不能够达到智能电网的基本要求。国家电网通信公司近年来采用新型的电网构建方式,采用无线宽带和OPGW光缆衔接的方式来提升电网的运行效率,通过对这种方式的研究发现,其效果相对于3G网络技术的应用比较明显,因此将这种无线宽带和OPGW光缆连接的方式作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监测的主要方式。在互联网技术发展下,输电设备的状态监测应用层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其中一个是输电线路在线监测平台,另一个是线路运行的辅助系统。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促进了输电线路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二)互联网技术在变电设备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变电站智能化实现的同时也需要互联网技术的支撑,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变电站设备监测过程中符合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基本要求。如下图所示,为智能化变电站设备的基本结构图,智能化变电站中,感知层主要体现在过程层,应用层对应的则是智能化变电站的站控层。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变电设备的感知层主要利用各种传感器实现关键数据的采集,包括对变电器、容性设备以及环境动力等数据的采集。针对变压器的状态进行监测时,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振动波普监测法、局部放电法、绕组变形法等。GIS状态在线监测的方法主要有气体压力法、触头机械特征监测以及局部放电监测等。变电设备管理层中包括感知层和网络层,网络层主要以站内通信网络为主要发展形式。随着传感系统的发展,无线通信网络在变电站中的使用可以实现通信资源的共享,可以对数据进行多方位综合分析,促进了互联网技术在变电环节综合管理作用的体现。

(三)互联网技术在输变电设备全周期管理中的应用

互联网技术在输变电设备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通过收集变电设备中的各种信息,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这些信息加以分析,从而有利于管理者了解设备的使用现状,方便对设备的未来发展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设备风险评估方法。此外,通过对传感器的应用可以加强输变电设备运行状态的评估,在结合相应的理论数据依据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评估方法,最终建立完善的信息档案,方便后期对输变电设备的综合管理。

结束语:

互联网技术在输变电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网络实现设备的智能化运行管理,对各种设备信息加以控制,方便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浏览和查看,最终确定输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对提升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起到重要的作用,促进智能电网和互联网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输变电设备范文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经济的社会水平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电网运行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特定的应用程序下,完全理解物联网技术,以确保准确的监测数据,以改善电网的运行质量。近年来电力企业正在不断扩大运营,电网的规模发展在同时壮大,还将建立网络信息传输平台,智能电网操作,能够快速地充分利用网络操作的优势,实现完全的信息操作,尤其是利用电力传输和转换设备对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物联网技术的引入是为了实现电网的远程控制。文章首先简要介绍输变电设备检测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方式及应用现状,进而对于物联网在输变电检测设备检测过程中,分别从物联网的不同层级对于其应用过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监测;输变电设备

1物联网技术的简介及构建

基于物联网的物联网技术是为载体实现虚拟空间信息共享的技术。通过网络协议相关的虚拟空间实现运营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为高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平台,包括跟踪GRS的函数技术,红外定位技术和定位功能等等。物联网系统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层结构。感知层的功能是接受范围内的网络信息,网络结构的连接,通信设备是使用短距离无线通信网络连接,使感知层可以有效地接受各种网络信息系统操作和控制的传播信息,并将信息传输到指定的设备。在物联网系统中,网络层主要是为各种各样的信息开发网络数据传输的功能。物联网系统应用程序层包括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使计算机在应用程序层和用户名之间交换。

2物联网体系的设计及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的现状

在物联网系统中,包括协调员,路由器和终端设备。其中,协调员是物联网的核心,包括建设网络和连接到设备维护、无线数据传输等内容,对硬件部分的功能具有指示作用。路由器的作用有网络设计和电路设计为主,通过网络连接,将主控制芯片连接到网关接口,路由器被连接到网络终端设备。物联网系统设计也关注节点的设计,提高路由器的兼容性,确保终端节点是协调员相同的数据信号传输,输出信号通过MAX232逻辑电平转换后转移到网络平台和终端设备,通信信息开始传输数据。当前电力传输和转换设备状态监测系统,通常是一个单一的电力传输和转换设备状态参数集,将信息收集和应用程序产生的损害隔离,系统需要建立自己的独立信息数据库,将没有形成网络覆盖的区域联合起来,大大提高收集信息系统操作和维护的能力,为以后分析和预测诊断提供便利。当前每个系统制造商不同,导致同一个装置难以统一标准,通信协议很少将操作、维护和校准系统与其他系统统一,数据传输也更容易受到强电磁干扰。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物联网技术,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识别,智能监控对象,如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电缆通信故障。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基于网络的数据的通信技术,射频通信结合无线远程传输通过GPRS无线通信网络模型,称为实时同步的电力传输和转换设备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智能电力传输和转换设备状态监测。在互联网感知层、传输设备的杆塔部署的传感器传输线变电站设备。利益智能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电力传输和转换设备状态信息,明确小型化方向。无线传感器,以实现感知层范围内的电力传输和转换设备监控为目标。在物联网网络层之间根据数据收集,分析,应加强可视化和SCADA系统及其他应用程序的信息综合能力,实现综合的全面数据分析。物联网技术要根据输变电设备运行需要充分了解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的集成,以促进物联网网络信息传播的有效运行。操作的物联网技术在电力传输和转换设备的利用上充分发挥作用,还将物联网技术的相关研究引领至科技的前沿,以确保能够准确进行电力传输和转换设备的状态检查。

3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电力传输和转换设备状态监测及物联网技术的引入,所有的电力传输和转换设备生命周期管理,为了提高电力传输和转换设备的操作性能。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中,电力传输和转换设备状态监测、物联网系统的建立,需要电力传输和转换设备,采用分层分布式体系结构,包括智能感知、智能网络和智能应用程序等。

3.1智能感知层

电力传输和转换设备系统的物联网智能感知层是基于物联网为载体,传感装置的应用包括智能传感器、GPS全球定位系统(GPS)、红外传感器、EPC标签等等。电力传输和转换设备运行状态数据生成的智能感知,并收集资产信息。感知层收集到的信息,包括电力传输和转换的传感器网络设备状态,信息采集、信息操作及信息网格操作,为输电线路和设备安装的信息收集提供包括气象信息、自然灾害预警等信息。

3.2智能网络层

在智能网络层,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将在异构网络的一层进行介入。因此,电力传输和转换设备的无缝访问操作是电力传输和转换设备之间的操作。智能终端的公共接口根据需要将输电线路和通讯网络之间建立连接,包括电力数据通信网络、通信电缆、电力无线个人网络将信息传播到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中,如传输线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传输的信息,也可以直接转移到移动变电站设备和网络信息管理平台上。供电局变电站网络致力于将待传输的信息进行信息的收集,并将信息传输出去。在供电局需要建立光学网络,网络层连接变电站设备,以实现信息交换。电力传输和转换设备是物联网的集成,以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数据操作将为生产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和设备操作,利用数据集成信息参考数据生命周期管理。

4结束语

文章总结温习了在特定的应用程序下,完全理解物联网技术,注意根据监测需求把握电力传输和转换设备及使用物联网技术,以改善电网的运行质量。分析通过网络协议相关的虚拟空间是如何实现运营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为高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平台,包括跟踪GRS的函数技术,红外定位技术和定位功能等等。当前电力传输和转换设备状态监测系统,通常是一个单一的电力传输和转换设备状态参数集,将信息收集和应用程序产生的损害隔离,系统需要建立自己的独立信息数据库,将没有形成网络覆盖的区域联合起来,大大提高收集信息系统操作和维护的能力,为以后分析和预测诊断提供便利。智能终端的公共接口根据需要将输电线路和通讯网络之间建立连接,包括电力数据通信网络、通信电缆、电力无线个人网络将信息传播到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中,如传输线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文章在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电网快速发展为背景对物联网在电网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及应用过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日后的生产建设过程中,物联网建设将在电网运行中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期待相关学者专家能够以物联网和电网目前的高速发展为契机,做出更精细严谨的科学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听,徐格,陈文龙.融合物联网的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J].电信科学,2013(11).

[2]曹一家,谭益,黎灿兵.具有反向放电能力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入网典型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35(14).

输变电设备范文4

关键词:输电设备;线路检修;状态检修;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5-0127-02

电力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和正常运行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决定着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近年来,随着电网容量的逐年增高,用户对于供电的稳定及可靠需求也是日渐增高,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电力设备检修和管理。因此,怎样制定合适的检修计划并有效地实施,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增强其可靠性和稳定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发展现况

1.1 检修的体制发展现况

根据我国的电力设备检修发展的情况来看,大概的发展过程可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事故后检修阶段:事后检修是指设备出现故障或者是性能下降到合格水平以下的情况时进行的非计划性维修。事后检修的方式适合应用在设备损坏后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不大的情况,在电力工业发展的初期阶段比较适用,只能满足当时设备少、对电力稳定性要求低的阶段。

定期的检修阶段:定期检修是指根据设备的磨损程度和使用情况来制定检修时间、检修设备的一种检修方法,是一种以预防性为基础的方式,它避免了事故后检修的弊端,增强了稳定性,但定期检修不是以设备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检修的,所以会引起无效检修或者是检修不当的

后果。

状态检修阶段:状态检修是指通过以先进技术手段和监测手段对设备进行状态的检测,提供有效即时的设备信息,根据信息来判断设备的状态情况,深入了解设备的障碍部位、损坏程度、障碍趋势等,以便正确预知设备的故障情况和故障时间,并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进行检修的一种方式。它可以有效地避免定期检修和事后检修的弊端,有效地提高了稳定性及可靠性,并且可以减少检修成本、降低设备故障的频率,增长了设备使用时间。

1.2 国内输变电设备和线路检修的发展现况

我国在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方面的现况还处于发展初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经过了多年的实践与探讨,现各地区各供电单位均以自身的独特情况为基础,进行着更深入的研究探索。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进步,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电力系统也在改革大潮中日益发展,如今在状态管理的技术上和状态检修的技术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研发了多种先进的状态管理软件以及检修系统。国家电力更是大力度地推进状态检修的发展。

2 长春市供电公司在输变电设备和线路状态检修方面的实施策略

应用状态检修的方式进行电力设备检修需要多种电力状态监测设备的辅助,并且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根据不同的环境与情况,其实施步骤和方式也有一定的区别。就长春的供电公司现状来看,其设备较多,负荷相对较大,社会效应反响好,经济效益较低。根据以上的情况,长春供电公司的设备状态检修的实现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始入手实施:

2.1 对电力设备检修的计算机和网络化进行管理

研发并建立电力设备检修的全面管理平台和管理系统,平台的建立要以MIS网络系统为基础,利用这种平台以及综合的管理系统把企业的生产部门、安全部门、调试部门、线路部门等结合到一起,把各个部门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便于管理与统筹。这种前沿的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了供电部门的管理效率。

这种全面的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的资源同步与共享,使电力设备检修实现了及时性、准确性、安全性。更便于了决策领导对于电力设备检修的掌控,而各个部门也可以及时地掌握检修计划的方案等,使得整个企业步奏统一化。而对于电力设备的系统管理,需要准确地建立设备技术的信息档案,有以下四方面:(1)电力设备的出厂资料,像技术参数、设备试验记录、正常运行的标准和维护指标等;(2)电力设备运行后的负载情况、弊端记录、设备出现障碍或者事故的相关资料;(3)以往设备检修的资料和具体情况;(4)以往的预试情况和定期检查及其他一切报表等。

2.2 监测电力设备的实时情况

(1)监测设备信息的实时情况。要既时地针对电力设备在运行时的情况以及检修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并且还要重视对电力设备绝缘情况的实时监测。企业的基层生产部门与管理部门和相对的领导层要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的监测情况,做到无断层的系统管理。基本部门要及时和正确了解电力设备的监测情况,包括其运行、检修、弊端影响等情况,把这些实时情况及时正确地记录并及时地汇报相关领导,便于领导对设备检修情况的掌握和掌控。

(2)有利于设备的应时管理。生产基层会把设备的运行与检修等实时情况进行汇报,而管理部门进行及时的数据分析与总结,根据数据做出设备情况的预测,再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制定相应的设备检修计划。而以上这些信息与检修计划都会通过MIS系统的全面管理,形成应时的检修信息,使得各部门可以正确及时地掌握设备情况。

(3)随时了解设备的变化过程。设备在停电情况下是有相应的时间局限的,一般两次停电之间会出现绝缘的缺陷,但不易被发现,因此要对设备绝缘情况进行在线监测,跟踪发现设备变化的过程,以降低绝缘事故的发

生率。

2.3 设置对设备评估的制度

根据省电力对电气设备的评估标准,把变电设备和电气设备通过电压不同或者是类型不同统一分类。分类后,根据相应的标准和设备的相关信息对其运行情况、磨损情况、使用情况以及寿命等问题进行评估。设备的评估结果可以为制定设备的检修方案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支持,以便更好地调控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检修情况。

3 制定对于设备预防性的检修政策

通过把电力设备的基础信息、运行情况、检修问题、评估情况等进行全面综合的解析后,企业管理层领导根据以上信息的综合,在考虑公司的技术指标与仪器等现状之后,制定电力设备的检修方式,并对以往的检修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检修周期、检修时间等问题。

4 结语

近年来,随着电网容量的逐年增高,用户对于供电的稳定及可靠需求也是日渐增高,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电力设备检修和管理。因此,怎样制定合适的检修计划并有效地实施,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增强其可靠性和稳定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设备的状态检修是一种以设备实时状态为基础的一种检修方法,并且针对设备的状态监测中挖掘的信息资料进行整合,而根据设备的基础信息、评估、以往检修记录等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制定检修计划的一种方法。它避免了定期检修方法中存在的弊端,如检修不足或者是检修过当等问题,并且减少了因检修不当引起的经济效益问题和人员问题,节约了费用、提高了电力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值得推广,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田玲,邢建国.电气设备实施状态维修决策方法的探讨[J].电网技术,2004,(16).

[2] 麻秀范,鲍海,张粒子,刘晓明.智能化供电设备状态检修决策支持系统设计[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2,(2).

输变电设备范文5

关键词: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

中图分类号: TM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变电所设备现代化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传统的周期设备检修模式以满足不了电网的发展要求,在迫切的需要充分考虑电网安全、效益、环境等因素的情况下,只有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检修针对性的检修管理方式。因此,笔者在文中分析了状态检修的理论内涵和开展状态检修工作存在的问题,通过实践证明电网设备运行维护是采用精细化、规范化和科学的检修策略,是能够实现电网设备运行维护资源消耗的最小化,有利于电网企业设备管理的发展。

1变电设备检修工作的现状

1.1沿用定期检修和事后检修结合模式的危害

目前设备检修管理沿用前苏联模式,即采用定期检修和事后检修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缺点明显,没有考虑设备的实际状况,单纯执行预先规定的检修周期,存在“小病大治,无病也治”的盲目现象。随着电力设备技术含量、制造质量、运行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周期的不断提高,定期检修的结果必然造成大量的投入和财力损失,降低运行的可靠性,甚至造成设备本身的损害。

1.2定期检修缺陷检出率不高

近年来,电气设备运行数量急剧增加,使定期检修工作量剧增,与系统检修人员紧缺和运行经济效益要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集成式、少维护设备大量采用,定期检修缺陷检出率较低,国家电网公司统计(如1995年以来所进行的变压器大修)50%的大修中没有发现和处理缺陷,断路器检修有90%以上的大修和50%以上的小修没有发现和处理缺陷,过剩检修占很大比重。

1.3统一的项目周期不能满足需要

目前电网运行的大批设备的寿命状态呈现3个阶段的特点:21世纪80年运的设备已开始进入老龄阶段;90年运的设备正值壮年期,但有些也出现了缺陷;近年来,大量500 kV输变电工程投运,新设备投运不久出现了少数因产品质量不良而发生的设备故障。

2状态检修的理论内涵

状态检修是企业以安全、可靠性、环境、成本为基础,通过设备的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决策,达到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检修成本合理的一种检修策略。

2.1确立状态检修的核心

状态检修的核心是确定设备的状态,依据设备的状态开展相应的试验、检修工作。通过强调管理和技术分析的作用,严格控制,细化分析,真正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不能将状态检修简单理解为减少检修工作量和延长试验周期,而是采用标准化、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方法,通过设备状态评价有效地降低设备陪试率、陪修率。对有缺陷和隐患的设备,重点加强检测和检修力度,及时消除设备事故隐患,提高设备检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设备可用率。

2.2明确状态检修的基本流程

建立状态检修基本工作流程是保证状态检修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状态检修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设备信息收集、设备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策略、检修计划、检修实施及绩效评估等环节。状态检修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状态检修实施要确保每个环节落实到位,要保证每个环节有具体的部门负责,环环相扣,保证状态检修执行体系的有效运作。设备信息收集、设备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策略制定、检修实施及绩效评估环节的状态检修实施流程如图2所示。状态检修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状态评估管理、设备的检修计划管理、设备绩效评估管理、设备资产全寿命管理等,如图3所示。

开展状态检修工作应首先建立相应的组织体系,并在公司统一管理规定、技术标准指导下制订本单位实施细则。各级生产管理部门是状态检修工作归口管理部门。各单位应成立以单位主管领导牵头的组织领导机构,全面负责状态检修的组织、实施、检查、考核等工作,同时,各生产单位应针对状态检修工作配备必要的检测装置、试验设备和检修工具,为实施状态检修提供物资保证。

图1状态检修工作流程图

图2状态检修实施流程框图

3开展状态检修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1)现有的运行检修人员的技术知识不具备实施状态检修工作,高素质的检修队伍、运行队伍和设备管理人员有待组建。

图3状态检修管理工作框图

2)先进的测试、分析设备尚未成熟,状态检修的设备记录和检测手段有待改进。

3)数据资料缺乏,尤其是缺乏全国、全电网范围的同类型设备及部件的可靠性统计数据。

4)现行检修工作的计划时间、决策实施、经费拨付、管理等方式不适用于采用新的检修技术,而现行检修制度需要变革。

5)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不够完善。有关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系统仍然存在监测数据难收集、功能单一、缺乏可靠性和综合性,尤其缺乏监测的层次化和网络化,妨碍了设备状态信息的集中和综合。因此,应建立准确的设备可靠性模型,以期实现设备状态的在线监测,从而开发出可较好应用于设备故障诊断的状态检修系统。同时,尽快建立实时、快速、准确的设备状态信息资料,在实现状态检测和状态诊断工作中,以信息资料及检测为主,设备状态信息资料和历史信息资料、离线检测、在线检测相结合,准确判断运行设备是否需要进行检修。

4状态检修的应用及效益分析

状态检修以非传统的检修时间为依据,通过先进的状态监测手段、可靠性评价手段以及寿命预测手段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识别故障的早期动态,对故障部位、严重程度、故障发展趋势做出判断,并根据分析诊断结果在设备运行性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或故障可能发生之前进行维修。状态检修科学地提高了设备的供电率,明确检修目标,它为设备安全、稳定、可靠、长周期、优质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和管理保障措施。设备状态检修可以实现效益上的提高,状态检修管理降低了用手工作业的劳动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状态信息,通过多方位、多元化的分析,最大限度地把握设备的状态,依此制定合理的检修维护策略,从而提高电力设备可用时间,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在维修经费中优化分配使用,节省大量维修费用;对设备的寿命进行正确估计后,可以有效地储存和安排设备备品,节省大量的备品经费。状态检修方式以设备当前的实际运行工况为依据,确保供电可靠性,降低维修成本,减少维修风险。同时,结合安全性评价、隐患排查治理、设备运行状况、历次试验结果,定期对设备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设备检修计划。从状态检修验收情况看,在设备信息收集方面差距较大,设备的出厂资料、监理报告、交接报告等欠缺较多,因此,要加强在状态检修人员培训,使车间、班组所有人员都能迅速掌握状态评估和状态检修的技能,全面提升电网设备的可靠性。

5结论

上述分析结果表明,开展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状态信息制定合理的检修维护策略,降低维修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想完善技术监督手段,就必须对重要设备进行监督和跟踪,准确的掌握设备健康状况,加强设备缺陷管理,建立好缺陷管理档案,制定消缺方案,以保证状态检修工作有效开展。实现电网设备运行维护资源消耗的最小化,有利于电网企业设备管理的发展。

输变电设备范文6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输变电设备;管理应用;分析

在电网中,输变电设备是极为重要的组成元件,因此输变电设备自身的安全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电网是否能够实现安全运行。对输变电设备进行智能检测与管理就成为了做好智能电网设备的重要组成内容。所以就必须要适当引入物联网技术,这样才能提高设备的检测效果,增强运行的管理质量,积极促进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

一、物联网技术与输变电设备状态的监测技术概念

(一)物联网技术

一般来讲,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且在这一互联网中,利用红外感应器以及激光扫描器等设备,根据协议来讲物品与互联网联系在一起,经过信息之间的交换以后,来实现智能化的定位与跟踪的一种网络。因此作为全新的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二)输变电设备状态的监测技术

对于输变电设备状态的检测来说,就是利用一些通信与传感检测技术等来对输变电设备中的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并实现存储与转发。因此在输变电设备状态检测中就包括了微气象监测、覆冰监测以及杆塔倾斜监测等众多方面。且在变电设备状态检测中还包含了气体绝缘组合电器状态监测以及电力电缆检测等。而对于输变电设备的状态来讲,可以细化为以正常、异常以及故障状态三种。

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一)针对智能电网的物联网体系结构

对于输变电设备状态检测以及全寿命周期管理来说,物联网技术可以着实现智能化与自动化的发展。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物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影响着电网中的各个环节了,同时也促进了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

(二)在输变电设备状态中的运用

首先,在输电设备状态中的监测。在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感知层来说,主要是通过在杆塔以及其他设备上部署相应的传感器,并采集装置来收集输电线路中的信息,同时在通过网络来讲信息输送到数据中心中。就目前来说,对于输电线路的在线监测来说,已经实现了风偏监测、图像和视频监测以及微气象监测等方面。且对于监测来讲,通过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对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来获得监测的最终结果。但是输电线路中在线监测感知层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供电上的问题。且就目前来说,主要是以太阳能供电方式为主,其他研究机构对高压电磁取电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发现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就要从全新的角度上出发,增强高低温储能能力,对供电工作的模式也要进行优化,增强整个系统中的供电能力。

其次,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物联网技术支撑着变电设站中的智能化,因此在实际应用上就用应当要在满足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基本要求。且在物联网分层结构中,感知层主要体现在了过程层上,因此应用层要对应着站控层。

(三)输变电设备全寿命的周期管理

从长期效益上出发,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对资产进行规划与设计等,且在满足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减小资产全寿命周期的周期成本。且对电网资产全寿命进行周期管理就是要实现安全管理等,以此来实现资产管理上的结合,在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分析出电网企业在行业市场中的技术与市场特点,通过不断总结管理实践经验,来满足全新的发展需求。且利用物联网技术,还可以监测到电力设备中的全景状态信息,并与其属性相互关联,评估其寿命,这样也就可以为其周期成本等情况提供出最为高效的辅助。同时还可以实现有效的电气资产全寿命周期化关联,增强了设备诊断过程中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这样也有助于在进行制造与安装等阶段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在实际应用上,物联网技术可以收集好变电设备中的各种信息,其中就包括了环境与试验等众多方面,通过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设备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因素等进行分析,这样也就形成了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设备自身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利用新型的传感器等技术手段,来对输变电设备的状态特征进行评估,同时还要结合一定的理论数据来形成有效的评估方法,并建立出完善的档案。

(四)深化研究内容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输变电设备的状态与寿命等也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因此为了更好的支撑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做好深化工作,这样才能实现长远的发展。第一,要以GPS等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加强全景状态信息以及智能监测模型等方面的研究。第二,要加强对存储、计算以及信息等方面的智能监测装置的研究。第三,要加强对信息集成技术与通信规约等方面的研究。第四,要加强对智能化管理技术与检测评估技术上的研究。第五,要加强对电力专用传感器的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第六,要加强对监测设备的可靠供电上的研究。第七,要先明确在实际管理应用中所存在的电磁干扰上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研究。第八,要不断开发信息可视化的展示平台。第九,要深化好数据挖掘技术以及周期管理中的应用。第十,要扩大对“云”技术上的研究,来提高监测与周期管理的应用效果。

三、发展背景

在电网建设过程中,输变电设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就必须要做好输变电设备的管理工作,提高输变电生产运行管理精益化的水平。通过将物联网与智能电网进行融合,不仅加深了其深度,还实现了广泛的运用,因此还要不断实现有效的整合,实现节能减排,增强电网自动化与信息化,提高电网服务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输变电设备管理中应用物联网技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就必须要不断分析出两者之间的融合可能性,真正实现输变电设备管理与自动化发展,增强电网的服务质量,促进智能电网与物联网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