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想象作文范例6篇

奇妙的想象作文

奇妙的想象作文范文1

关键词: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艾略特 奇思妙喻

一、引言

T.S.艾略特是20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和评论家,194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诗歌和文学评论对现代文学影响深远。他重视文学传统,并从文学传统中汲取养分,为诗歌的新发展探索道路。17世纪玄学派作为文学传统的一部分,为艾略特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灵感,也为他的诗学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史蒂夫・埃利斯(2009)在其书中谈到艾略特将玄学诗人作为欧洲传统的一部分,将玄学派的“奇思妙喻”视为情感与思想的结合,也提到了艾略特诗学理论源于玄学诗人的诗学理论,由此可见艾略特受到玄学派影响之深。

根据约翰・安东尼・卡顿(1928)编撰的《文学术语与文学理论词典》,奇思妙喻是作者花费心思构想出的奇特的比喻,包括暗喻、明喻、夸张或矛盾修饰法,目的是通过其蕴含的才智与独特性达到使读者感到惊奇与快乐的效果。奇思妙喻也分为不同的种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玄学派所使用的奇思妙喻,这一手法成了约翰・邓恩为代表的17世纪玄学派诗人标志性手法。到了18世纪,人们认为玄学派诗歌过于牵强与反常而淡出文坛。经过近两个世纪的沉寂,在二十世纪初T.S.艾略特的诗歌与诗论使之又恢复了生机与活力。艾略特将奇思妙喻视为一种修辞手段大加赞扬,他认为“奇思妙喻是对某一修辞手段精雕细琢、推演深化,使其进入创造性思维所能达到的境界”(李正栓&李云华,2009)。在他的《玄学诗人》一文中,他赞扬了玄学诗人试图寻找语言对等物去表达思想与情感所做的努力。这里的语言对等物就是指玄学派所使用的奇思妙喻,其中所运用的客观具体的意象恰好符合艾略特所提倡的用客观对应物去表达思想情感的想法。

不同意象的并置、无相似性的事物的类比是玄学派的奇思妙喻的主要形式。邓恩的诗歌中不乏奇思妙喻的例子。在其《告别辞:莫伤悲》一诗中,他使用了很多具体而奇特的意象表达忠贞不渝的感情。他将爱人的灵魂比作金箔与圆规。他们的灵魂合二为一,如同金子良好的延展性,即使距离遥远也不会断裂。如果他们分开了,他们就会像圆规的两只脚,妻子的灵魂是定点,是中心,他是另外一只脚,围绕妻子转动,即使走远也会倾听妻子的召唤,当他归来时,他会与妻子合二为一。初读此诗,读者可能会感到疑惑,灵魂如何与金箔和圆规产生联系,经过诗人的解说,读者会被这种奇特的比喻所折服。正是其所包含的智慧与新奇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目前国内外对艾略特的《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研究中还没有专门分析其中奇思妙喻的研究,下面笔者将具体分析艾略特是如何在这首诗歌中运用这一手法及其达到的效果。

二、《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的奇思妙喻赏析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艾略特早期诗歌的代表作,采用内心独白的形式展现了上层社会一位庸庸碌碌的中年男子无法对爱人表达爱意的矛盾心理。他渴望爱情,却胆小、犹豫,不知道如何说出心中的爱,而最终以放弃告终。通过塑造这样一个人物,诗歌反映了现代人的失意与孤独的心理状态。艾略特运用了许多奇思妙喻来增强诗歌的新奇性,同时表现诗歌的主题。

让我们走吧,你和我,

此时黄昏正朝天铺开

像手术台上一个麻醉过去的病人。(赵萝蕤译)

诗歌一开始艾略特就用到了一个奇思妙喻,他将黄昏与被麻醉了的病人作比。黄昏是一个时间概念,而病人则是特定状态下的人。两者属于不同的范畴,却被诗人联系在一起,迫使读者发现两者的相似性。当读者经过分析发觉其相似性时,自然会对这一奇特的比喻印象深刻,进而体会到其中所含的深层意义。

黄昏是白天即将结束的时刻,“代表向夜晚的过渡,而上流社会暗示个人或历史的衰落”(Dickey,2009:123)。夜幕渐渐落下,光明慢慢地被黑夜吞噬,正如病人被麻药麻醉一样,渐渐地失去知觉。进一步去看,我们知道这首诗描述了普鲁弗洛克的矛盾心理,那么不仅黄昏像一个被麻醉的病人,而且他的心理也像被麻醉的病人,丧失了做出决定的能力。他犹豫不决,不能采取任何行动对他的爱人唱出情歌。因此,被麻醉的病人也可以指普鲁弗洛克的矛盾心理。通过阅读下面的诗节,我们可以得知这里手术台指的是女人们放置胳膊的桌子,暗指他将要被那些女人仔细审视如同医生检查病人的内脏一般,于是他的不安与怯懦就这样表露出来。通过描写普鲁弗洛克的心理,艾略特为读者展示了那个病态的社会及身处其中的病态的现代人。

街道一条接一条就像用意阴险的

一场冗长的辩论

把你引向一个压倒一切的问题……(赵萝蕤译)

这几句中,艾略特将贫民区的街道比作一场引向一个重大问题的冗长的辩论。乍看这个比喻似乎有些匪夷所思,但对于主人公来说就变得合情合理。事实上,这个冗长的辩论是满腹烦恼与疑虑的普鲁弗洛克内心的挣扎,是“你”和“我”之间的争辩。他将内心的冲突投射到他所见到的事物上,那脏乱的街道与他烦乱的内心就与无休止的辩论联系起来了。那街道将把他带到心爱的人所在的地方,让他不得不面对她,向她表达自己的爱,而这个引向重大问题的辩论就是决定如何向爱人表达自己的爱,因此他走在街上,渐渐接近他的目的地,而此时的他还没有拿定主意。烦乱与令人厌恶是街道与这个辩论的相同之处,主人公的心态是连接两者的纽带。这个奇思妙喻反映出普鲁弗洛克的心理状态――消极与怯懦。“啊,不要问‘指的是什么?’”(艾略特,2006:1),“让我们去拜访”(同上)。他拒绝直面问题,而是选择继续赶路来暂时逃避这个问题。

那黄雾的脊背摩擦着窗玻璃,

那黄雾的口鼻摩擦着窗玻璃,

它用舌头尖舐黄昏的各个角落,

在排水沟的潭潭上徘徊不去

让烟囱里掉下的煤灰落在它背脊上

偷偷溜过阳台,突然纵身一跃,

又注意到这是一个柔和的十月夜晚,

在房子附近蜷起身子睡着了。(赵萝蕤译)

这里的奇思妙喻与前两个不同,这里所使用的是延伸比喻,将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与隐喻成功地结合起来并且贯穿整个诗节。这一奇思妙喻与艾略特在《玄学诗人》一文中谈到的金主教所使用颇为相似。艾略特(1950)称赞亨利・金在《葬礼》一诗中将迫不及待去见亡妻的心情比作一个旅程的写法。艾略特用黄猫作为黄雾的客观对应物,将黄雾扩散的过程比作一只黄猫游走到睡着的过程,用猫的动作体现雾的动态。通过“摩擦”、“舐”、“徘徊”、“纵身一跃”、“蜷”和“睡”一系列动词,读者能够想象出黄色的雾弥漫于城市各个角落的样子。用这个奇思妙喻,艾略特给读者呈现出了一只慵懒的猫的形态,避免了直抒胸臆的方式,并且通过这一具体而生动的意象,将社会环境与普鲁弗洛克的心理状态也反映了出来。这是黄猫在排水沟旁徘徊,让烟灰掉到它的脊背上。它周围的环境令人感到厌恶,象征着工业文明的没落。另外,猫从“徘徊”、“摩擦”、“纵身一跃”再到最后“睡着”是一个由动态到静态的过程,反映出普鲁弗洛克的――“终于无为的欲望”(Williamson,1967:60),与诗歌开头“被麻醉的病人”相呼应,说明他逃避问题,消极无为的心理状态。猫象征着休止的欲望,诗中主人公看到黄雾的静止,想到时间也许也会停滞。下一诗节他用“而且实在还有时间让沿着街道滑行的黄烟用脊背摩擦窗玻璃”来暗示自己还有时间在路上犹豫,还有时间思考。

我已经熟悉这些眼睛,都熟悉了――

那些用公式化了的片语盯着你看的眼睛,

而我在被公式化时,狼狈地趴伏在一只别针上,

我被别针别住,在墙上挣扎,

那我又该怎么样开始

吐尽我生活与举止的全部烟蒂头?

我又该怎样大胆行动?(赵萝蕤译)

此处,艾略特使用的奇思妙喻将普鲁弗洛克想象被女士们审视的窘态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女士们世俗的眼光中,主人公变得异常不自在,他将别在自己华丽领带上的别针想象成穿过自己喉咙将自己钉在墙上别针,而他自己就像一只可怜的爬虫,在那里痛苦地挣扎。通过这只被钉在墙上的爬虫来比拟普鲁弗洛克当时的窘境如此形象与贴切。在他的内心,他的挣扎与无助正像那只被充满恐惧与痛苦所折磨的爬虫一样,他不知道如何面对那些女人,更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同时,通过这样具体形象的事物,艾略特避免了情感的直接表达,达到了他所预期的非个性化的效果。

我应该是一对褴褛的钳子

慌张地爬过沉寂的海洋那样的地板。赵萝蕤译)

普鲁弗洛克还在想象应该如何面对那些女士,应该与她们谈论什么。他担心看到她们的胳膊会使他语无伦次,不着边际,想着跟她们讲讲路上见到的人。想着想着,他突然觉得自己是一只慌张地爬行在海底的螃蟹。在这一奇思妙喻中艾略特将普鲁弗洛克比作一只褴褛的螃蟹来表达主人公想要逃离尴尬处境想法。他像一只螃蟹那样悄无声息地偷偷溜走,在沉寂的海底,没有人能察觉他这只窘迫的螃蟹。如同上面一个奇思妙喻一样,这里通过将主人公的心理具象化、动物化来达到他内心想法的目的。

而下午,黄昏,睡得又是那么安详!

被纤长的手指安抚过,

睡着了……困倦地……或者它在装病,

卧倒在地板上,在你我身旁。(赵萝蕤译)

这里再次出现了猫的意象,这个奇思妙喻是将下午或黄昏比作困倦的猫,又是将两种不相关的概念作类比,把黄昏的宁静比作安睡的猫,两者的共同之处是安静与舒适,而这样的状态与主人公窘迫的心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主人公借黄昏的宁静来分散自己内心的惶恐,使自己获得片刻的安宁。因为此刻他再次想到了拖延,想到饮茶吃甜点之后再去对诉说自己的爱意。

不可能说清我究竟是什么意思!

但正像一盏幻灯把神经的图案投射在屏幕上:

这是不是值得(赵萝蕤译)

他开始怀疑表达爱意的价值,“而且到底这是不是值得”(艾略特,2006:5),他开始假设他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还没想好,他便立刻了自己的想法,“我完全不是这个意思。不是,完全不是。”(同上)又经过一系列的拖延之后,他还是对怎么表达好自己的意思毫无信心――“不可能说清我究竟是什么意思!”。(同上)这里艾略特将说清自己的想法比作幻灯把神经的图案投射在银幕上构成一个奇思妙喻、形象而又新奇。他运用了新科技的事物,拿医生为病人诊断病情的设备用于展现普鲁弗洛克的想法,使他的想法像做CT一般一览无余。随后他又开始怀疑是否值得这样去做。这样主人公不断地设想,不断地,最终都没有踏进他要去求爱的地方,因此这是一首没有唱出的情歌。

三、奇思妙喻的效果分析

艾略特之所以选择这一手法,原因之一就是它符合他所提倡的诗学理论――非个性化与客观对应物。“非个性化”是指提倡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不要刻意流露个人情感,应该不断自我牺牲,消灭个性。“客观对应物”其实是艾略特为实现非个性化而提出的一个途径。提倡诗人在表达情感时运用具体的事物(一系物体,一个情景,一连串事件)作为特定情感的载体,而不是像浪漫主义诗人那样直抒胸臆,感情泛滥。事实上,这两个诗学理论都是艾略特为反对浪漫主义诗歌所提出的,也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指导思想。

奇思妙喻可以视为客观对应物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它是由具体的意象所构成的。首先,通过奇思妙喻达到的效果就是“非个性化”。艾略特运用这一手法,使用具体的事物作为表达主人公心理的载体,可以避免直抒胸臆。比如,在上文中提到的“被麻醉的病人”,“钉在墙上的爬虫”就生动地表达了普鲁弗洛克的心理。当读者看到由具体的意象构成的类比时,内心的相应的情感就被调动起来,通过联想他们就能身临其境般地体会主人公的心理。这样,诗人就可以避免直接表达情感,避免影响读者对诗中人物情感的判断。

其次,奇思妙喻这一手法本身就具有使读者感到震惊的效果。这里也不例外,艾略特运用了许多不同的事物构成类比。这些很少有人能够想出的比喻就会给读者带来新奇感,被诗人放在诗歌的情境中,读者经过思考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合理性。就像将黄昏比作被麻醉了的病人这一比喻,通常人们很难将这两种不同概念的事物联系起来。当读者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黄昏预示白天的结束正像被麻醉的病人预示着失去知觉一样,同时与主人公的心境联系起来,就是贴切合理的。

再次,由于艾略特使用了许多具体而又熟悉的事物构成奇思妙喻,用以描述难以表达的人物心理,这样就能够达到真实生动的效果。在他描写黄雾的时候用猫的一系列动作来展现雾笼罩城市的状态。“摩擦”、“舐”、“徘徊”、“纵身一跃”表现出雾气弥漫、流动的景象,活灵活现地浮现于读者的脑海。而猫的“蜷缩”与“睡着”表现了静态时的黄雾,同时也反映了普鲁弗洛克不作为的心理。因此,不管是黄雾的特征还是普鲁弗洛克的心理状态都通过猫这一个喻体或客观对应物生动地展现出来。

最后,艾略特的奇思妙喻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是这首诗歌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由于上文提到的两个效果――惊奇与生动,自然奇思妙喻就会为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些奇特的意象所构成的画面就会留在读者的脑海中,达到令人难忘的效果。这一点对当时作为一名诗坛新秀的艾略特来说尤为重要。

四、结语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作为艾略特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具有他早期诗歌的特征,由于在一时期受到玄学派影响较深,使得诗歌颇具玄学派的特点。奇思妙喻可以被视为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的一种,通过使用这一手法不仅达到了非个性化的效果,而且为诗歌增添了几分幽默感与讽刺性,同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艾略特对玄学派的继承与发展,以及他对这一个手法的运用还是一较新的研究角度,因此还有待我们更深入地学习与研究。

参考文献:

[1]Cuddon,John Anthony.A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and Literary Theory[Z].3rd ed.Oxford:Blackwell ltd.,1928.

[2]Dickey,Frances.“Prufrock and Other Observations:A Waling Tour”[A].A Companion to T.S.Eliot.Ed.David E.Chinitz.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9.

[3]Ellis,Steve.T.S.Eliot―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M].Chippenham:CPI Antony Rowe,2009.

[4]Eliot,T.S.The Metaphysical Poets[A].Selected Prose of T.S.Eliot.Ed.Frank Kermode.Orlando:Harcourt Brace & Company,1975:59-67.

[5]Eliot,T.S.The Complete Poems and Plays 1909-1950[M].New York:Harcourt,Brace& World,inc.,1952.

[6]Williamson,G.1967.A Reader’s Guide to T.S.Eliot.Bristol:J.W.Arrowsmith Ltd.

[7]李正栓,李云华,邓恩奇.思妙喻艺术解析[J].名作赏析,2009(07):107-113.

奇妙的想象作文范文2

去年,我们和法国五家博物馆推出“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展出来自法国五家博物馆的十件镇馆名作。因为展览实在太受欢迎,每天展厅内人头涌动,于是我们利用周六周日开设了夜场,利用光影营造了异于白天的氛围。公众欣赏完艺术作品走出“国博”,看到长安街的华灯和天安门广场的夜景,想必都会想起《博物馆奇妙夜》。

《博物馆奇妙夜3》给我的感受不同于普通观众,我更多地考虑专业方面的问题,考虑电影给公众带来的影响。毫无疑问,《博物馆奇妙夜3》推动了观众对于博物馆和博物馆文化的了解,这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也有一些误解。

博物馆夜间安保

连苍蝇都飞不进去

《博物馆奇妙夜3》带给公众最大的误解应该是博物馆夜间安保问题。赖瑞和他的古董小伙伴们在纽约自然博物馆畅通无阻,到了大英博物馆后三句两句骗过门卫便可以在各个展厅自由穿梭,这都是电影的戏剧化处理。实际上,博物馆安全保卫在世界各国都非常严肃,冰冷到不会考虑人性问题。以国家博物馆为例,我们有现代化的安保措施,人防、物防、机防几重措施保证博物馆和文物的安全。每个展厅都有电子锁和机械锁,需要几个人同时操作才能开门,晚上闭馆后蚊子苍蝇都不可能飞进去,可以说固若金汤。夜间加班可能会开一个展厅,但是绝不可能进入别的展厅,更别提在展厅间穿行了。

《博物馆奇妙夜3》是部奇幻喜剧电影,编剧打破了全世界博物馆的基本规则,利用博物馆的内容想象了很多好玩的情节和桥段带给大家欢笑,我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奇迹和现实之间的区别。

很多人看完电影后对主角赖瑞的职业―夜间保安充满好奇。大英博物馆的女保安甚至断定来自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赖瑞工作时会配备真枪和武士刀,其实这都是喜剧效果。世界大多数博物馆安保人员配备的都是消防枪,以便发生火灾时应急使用。如果真的遇到需要动用真枪实弹的状况,那么出现的就是警察,而不是保安了。 “疯狂原始人”不仅从美国疯到了英国,还阴差阳错获得了爱情。 斯蒂勒在影片中依然是那个无所不能的博物馆看守,这一次他的冒险之路带上了儿子。

博物馆交流是个复杂工程

为了解开“魔力金牌”逐渐失效的秘密,赖瑞在馆长的帮助下以交流为名带着一批文物前往伦敦求助法老王阿卡曼拉的父亲。电影中文物交流活动轻而易举便实现了,好像馆长一个电话就能搞定。实际上,博物馆之间文物交流要经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以国家博物馆的“罗丹雕塑展”为例,我们和罗丹博物馆接触后形成展览的意向,双方谈判确定展览目录,最后两馆共同探讨保险费、运输费等细节,其中保险费和运输费还要经过国际招投标,得到中法两方的认可。因为体积重量巨大,“罗丹展”最后确定的139件作品单单运输费便接近500万人民币,这也是“国博”历史上最高额的运输费。经历漫长的谈判后,2014年9月18日在刘延东副总理和法国外长法比尤斯的见证下,我和罗丹博物馆馆长在巴黎签订协议。之后139件作品分两架飞机运到中国,落地后由警车押运到国家博物馆,在海关见证下验收开箱,确认没有走私行为及其他不法行为后才开始布展。

当然,这只是简单的介绍,实际工作中会有更多更复杂的情况,所以不可能出现赖瑞开着一辆小货车押运,还“走私”了赖赖等小伙伴的情况。当然这是部奇幻电影,和现实当然不同,我们也没有较真的必要。《博物馆奇妙夜3》中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的空间跨越,把博物馆文物的历史内涵和相互的文化关系做了很好的链接,让很多公众了解到不同馆藏之间关联的历史价值。

博物馆奇迹永不落幕

奇妙的想象作文范文3

关键词:体育 课堂 奇思妙想 精彩

课程改革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理念,将学生充分的、有个性化的发展放到了突出的地位,尊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多样性、个性化的学习。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充满着不确定性和独创性。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需要、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心理因素的作用下,当思维活动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思维。在这种思维的积极作用下,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皮层高度兴奋,学习自信心十足,感受力、记忆力增强,创新思维活跃,教和学达到和谐的高效状态。学龄儿童的求新、好奇意识浓厚,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同时还具有异想天开的特性,喜欢奇思妙想,甚至提出一些不着边际的奇怪想法。课堂中偶现的独特见解、奇思妙想,是学生灵动的思维火花,作为教师,千万不能忽视这些,一定程度上,这种灵感就是创新思维的萌芽,老师机智地抓住有利时机、肯定学生的不同见解与奇思妙想,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能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敢奇思妙想

美国教育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当师生情感和谐互动,课堂氛围安全、宽松、愉悦时,学生的兴趣才会萌发,思维才会敏捷,从而敢于质疑、敢于创造、敢于畅所欲言。首先,教师应转变角色,从课堂的控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者、引导者。其次,教师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从师道尊严的权威形象中变为学生值得信赖的朋友。只有这样,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才会流露出智慧的真实想法,例如障碍跑教学中,对于所摆放的若干个障碍物,如何摆放跑得最快,如何摆放跑的难度最大。当学生经过思考和尝试后,他们会有新颖奇妙的想法,教师应善于发现,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并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在老师的鼓励下,这些同学能更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并且又有了更新颖的想法,这些奇思妙想真正体现了学生具有的创新意识,在创新意识的驱动下,学生的创新思维会进一步得到发展。

二、以“活动”为载体,使学生乐于奇思妙想

1.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思考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关系,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注重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科学探索实践中,在实践中学习,亲历运用知识、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获得深切的体验,产生积极的情感,激发科学探究的欲望。为此,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在属性,充分挖掘体育课程的潜在资源,为学生设计一些探究性、感兴趣的问题,在课前、课中、课后等不同时机呈献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激励学生探索问题的真谛。

2.给学生一个平台,让他们自己去体验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是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这种生硬和缺乏民主的教学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能够奇思妙想的机会和空间。体育课程改革给体育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空间,老师在传授新内容时,应多给学生一些机会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体验,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表现,让更多的学生享受探索的成功。

三、授人以渔,使学生会奇思妙想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帮助学生寻找奇思妙想,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会学生积极思考的表现。(1)引导学生跟你去找动作共同点;(2)引导学生去寻找一个动作中的差异点;(3)引导学生寻找几个学生同一动作或几个学生不同动作中的交叉点;(4)引导学生去寻找重点,动作的重点在哪里,突破重点的方法在哪里?(5)引导学生去找难点,学习目标是什么,结构内容如何,怎样可以做到跑得快、跳得高、掷得远。当学生有了探究问题的心理趋向时,老师就应该把握时机,鼓励学生去探究,这样不仅学生的大胆质疑得到了鼓励,又能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又有利于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激发兴趣,唤醒学生奇思妙想的欲望

以往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多以课前设计好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机械地跟着学,学生在练习中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无需动脑思考,更无创造性地学习。好奇原本是儿童的天性,学生因好奇而生疑,常常会提出一些貌似有违常规、有悖常理甚至是荒诞离奇的问题。始料未及的教师往往不能有效机智地解决学生的疑难,对学生的“突发奇问”或置之不理,或间接打断,甚至于直接批评。学生长期没有了自主参与的机会,自主学习的热情越来越不足,能力也越来越差,更谈不上形成自主的习惯了,反而习惯于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创造性学习的潜能就这样被无情地扼杀了。

传统的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思维,束缚了学生手脚,制约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当前新课改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奇思妙想的欲望,最有效的途径是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主创编的徒手(下转第173页)(上接第172页)操、健美操、器械操、小游戏,尽管创编的动作有些地方不符合运动规律,但他们参与了,而且积极主动地动脑、动手、动口、动体亲身实践了。这种学习方式要远比教师灌输式地强加给学生要好得多。

总之,体育教学中,面对学生们的奇思妙想和独特想法,我们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学设计不放,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因势利导,只有这样,教和学才能充满智慧和激情,课堂才能充满生命的气息和情趣,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车文博.《体育运动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10.

[2]徐家杰.《运动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6.

奇妙的想象作文范文4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2.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学会12个生字及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弄清“区、滚、著、状”的字形。

(二)查字典、观察图画以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引题激趣。

同学们,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游览圣地,你们也许去过“五岳独尊”的泰山,也许去过“天下奇秀”的庐山,但不知你们去没去过“人间仙境”的黄山。从今天起,老师要和同学们一齐游览黄山奇景,你们愿意吗?

(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

(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齐学习。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

(四)汇报学习情况。

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区:共4画,笔顺是:区。

滚:右边中间部分是“公”,不是“合”。

著:要和“着”区别字形。

状:要和“壮”区分形、义。

(五)理解词义。

1.观察图画、查字典理解词义。

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

重点理解: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六)指导书写。

翻:左右结构,“番”写在竖中线以左,“羽”写在竖中线右边。左高右低。

滚: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在横中线以上。

省:上下结构,“少”在横中线以上,“目”在横中线稍靠上起笔。

其:上横短,下横长。里面第二横在横中线上,避免“其”写得下坠。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生字词。

3.搜集有关黄山景色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二)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黄山,激发兴趣。(出示第一图)

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风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几百年来,游过黄山的人,无不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明朝的徐霞客把黄山列为群山之首。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这黄山“四绝”名扬天下。下边我们就到黄山看一看吧!

(二)逐段学习。

1.第1自然段:

默读再结合第一图说一说黄山风景怎么样?抓住“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谈理解。(板书:秀丽神奇、奇石有趣)

齐读这一段。

2.指名读第2~5自然段。

(1)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2)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图上的岩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

指名读第2自然段。结合插图说一说哪些地方像仙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所在的地方像石盘(观察石头的形状、观察周围景象。)

再读这一段。

(3)出示第三幅图。图上的岩石像什么?

默读第3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翻滚的云海”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可以这样解决:①同学们,谁坐过飞机,谈谈你在云层之上看到的景象。②由于黄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从黄山上往下看,云彩在脚下,又浓又厚,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

读这一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出示第四幅图,阅读第4自然段。

小组讨论学习:

①先观察图中的石头像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②读课文,看课文中怎么说的?

③从哪儿看出像“仙人指路”?

④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解决。

指名一组同学汇报讨论情况。

(5)学习第5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提出不懂的问题。

③师生共同解决。

重点理解: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联系上下文阅读思考)

山峰上几块巨石的形状很像只雄鸡,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是一只美丽的“金鸡”了。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说出来。

黄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们精心雕琢的一样,有的像巨大无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金鸡叫天都。是不是就有这些呢?

(6)齐读第6自然段。

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分小组学习,任选一种展开想象,说说奇石的样子。

请三组同学分别说一说。

黄山石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妙趣横生。让我们一齐亲眼目睹一下黄山的美景吧!

(7)请一位同学读全文,同时放一段黄山风景的录像,使大家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老师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体会到了黄山石的奇妙,领略了黄山秀丽的景色。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亲自去目睹黄山奇景,看一看那里的奇松、云海、温泉是一番什么景象。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二)完成课后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背诵。

三、教学过程

(一)读本课生词并听写。

岩石怪石巨石仙人仙桃

闻名著名名字风景区

(二)指导背诵。

1.你喜欢哪段读哪段,要读出语气来。

2.指名有语气地读全文。

3.把你喜欢的选两段试背下来。

4.接龙背,齐背。

(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组成词语。

2.写出黄山奇石的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再读句子,注意读出句中的停顿。

(1)闻名中外的()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2)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地蹲在山头,望着()的云海。

奇妙的想象作文范文5

神秘的同义词和近义词:

神奇 [注释]1.神妙奇特。

奥秘 [注释]深奥而神秘:大自然奥秘无穷。

奥妙 [注释]深奥微妙:不知其中奥妙。

怪异 [注释]①奇异:行为~丨~的声音引起了我的警觉。 ②奇异反常的现象:~丛生。

机密 [注释]①重要而秘密:~文件。 ②机密的事:保守国家的~。

秘密 [注释]①加以隐蔽,不让知道。与“公开”相对:秘密文件|秘密的会见。 ②指隐蔽的事情。

诡秘 [注释](行动、态度等)隐秘不易捉摸:行踪~。

奥密 [注释]1.见"奥秘"。

关于神秘的成语及解释

【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风谲云诡】:谲:欺诈;诡:欺诈,怪诞。风云怪诞,变幻不定。比喻局势复杂多变,神秘怪诞。

【诡秘莫测】:诡秘:神秘不可知;莫测:无法捉摸。指人的行为态度神秘难以揣测。

【神乎其神】:神:神妙;乎:语助词,表感叹。神秘奇妙到了极点。形容非常奇妙神秘。

【神眉鬼道】:形容花样多,有些神秘莫测。

【泄漏天机】:天机:旧指神秘不可知的天意。借指特别秘密的事。指向人透露了不应该让人知道的神秘天意(迷信)或重要秘密。亦作“天机不可泄漏”、“漏泄天机”、“泄露天机”

【泄露天机】:天机:旧指神秘不可知的天意,借指很秘密的事。比喻泄露秘密。

奇妙的想象作文范文6

【关键词】李贺诗;想象;意境;意象

唐代诗坛名家辈出,千古不朽的诗篇浩如烟海。在这繁花似锦的诗歌苑圃中,有一枝绚丽夺目的奇范异卉,这就是李贺的诗歌。

李贺(公元790—816)是中唐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在仕途蹭蹬,贫病交加的困境下,仅仅度过了人生的二十七个春秋。生命虽短暂,但作为“唐诸王孙”的李贺,目睹朝政混暗,国势衰微,加上自己遭际坎坷,因而愤强激越,他把这种思想感情熔铸到自己的创作中,形成了“长吉体”诗风。李贺天才奇旷,熔古烁今,又独辟路径,自成面目,以不同凡响的创意,给人们留下了二百四十多首诗篇,在唐代诗歌史上卓然绝立,为后人所不及。李贺诗歌一直让后人交口称誉,深为赞叹,李贺是中唐至晚唐诗风转变的重要人物,在唐代诗坛和我国诗史上永放异彩。

李贺诗歌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总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特色:

一、想象丰富特异,构思奇诡,把人们带入神秘幽奇、色彩缤纷的艺术境界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李贺,他的想象是奇妙的。诗人想象的时空不受拘束,是广阔无垠的,自然界、神仙、传说、鬼怪,一切在他的笔下都重现异彩。“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的浩瀚大海,“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的幽幽深山,无一不在他的笔下重披想象的朦胧面纱。

李贺写鬼神的世界所发挥的想象更表现出其非凡的创造力。鬼神世界里的鬼神有非凡的服饰与能力,但都有凡人的仪态和情感,这样的意象虚幻又质实,浪漫主义的魅力尽显无遗。

黑格尔曾经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艺术家的想象。”[1]马克思把“想像力”称为“十分强烈地促进入类发展的伟大天赋” [2]。李贺创作诗歌感情炽热,神思驰骋,无论何种题材,经诗人丰富的想象,迥然异趣的艺术构想,画面气象万千,新意叠出。在唐诗中,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奇特的夸张都来自诗人丰富的想象。李白和李贺都是典范。然而,李贺同李白最大的区别,在于李贺诗作想象十分奇特,并妙用大量通感,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更加全面、清晰,从而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享受。使作品更具艺术的震撼张力,达到袭人心脾的效果。如《听颖师弹琴歌》,此诗是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时听颖师弹琴后所作,描摹了颖师美妙绝伦的琴声,赞叹了他高超的琴艺。诗中描绘琴声时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有以声喻声的“双风语”、“敲水玉”,还有以“挟剑赴长桥”的武艺、“浸发题春竹”的书艺来喻琴艺使人耳目一新。又有运用通感的手法,以视觉写听觉。用“别浦云归”、 “芙蓉叶落”、“秋鸾离”来形容琴声的清悠优美,以越王夜游天姥,仙女骑鹿渡河形容琴韵的轻盈飘逸。更见匠心独运,令人叹为观止,通感的运用使诗作灵感激荡,意趣横生,韵味深长。

再如《梦天》,诗人把月亮的幽光幻想成蟾、兔的泪水,把天空的云层描绘成琼楼玉宇。如“玉轮轧露湿团光”一句,把明月在云雾中飘过说成是“玉轮轧露”,真是虚幻离奇的奇想。《梦天》不仅意象奇特,构思也奇特,邀游月宫已是奇诡;突然转问哲理的探索,更是奇之又奇;在艺术构思上,变幻奇谲,与李白的《古风》(十九)有迥异之处。同为梦游诗,李白诗的前后两部分一幻一真,一虚一实,而李贺诗却是一虚一玄,更显精奥含蕴。黎简语:“论长吉每道是鬼才,而其为仙语,乃李白所不及,九州二句妙有千古。”在诗人如橼巨笔之下,诗味仪隽永引人入胜,有悠然不尽之感。

《金铜仙人辞汉歌》是李贺历来脍炙人口的一首诗。“忆君清泪如铅水”比喻非凡,绘声绘色地写出金铜仙人怀旧、惜别之痛——泪水涔涔,落地有声。“天若有情天亦老”句,想象尤其奇伟,表达历史无情的感慨,它的艺术魅力在于意蓄多层,言外有言,饱含深刻的哲理。因其风格独特,成为千古绝唱。《罗浮山人与葛篇》中用“毒蛇浓吁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来描写溽暑薰蒸,酷热难当的天气。《美人梳头歌》中用“一编香丝云撒地”来形容美人梳头临镜解鬃的一刹那。《杨生青花紫石砚歌》中用“踏天磨刀割紫云”来赞扬端州石工采割砚石的技巧。李贺笔下,太阳会发出玻璃般的声音,银河上漂浮着闪耀的星星,流云学会人间流水的声音等等,充分表现诗人想象奇伟、运思精妙,为鬼斧神工,产生惊人的魅力。

二、幽邃朦胧,瑰艳凄冷的意境,构设意与境浑的美学特质,给人以深刻的精神启示和审美情趣

李贺诗境界幽邃朦胧,使人遐思无穷,迷离恍惝,想象空间广漠无垠,意蓄多层。这和李商隐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李贺诗与李商隐不同之处,是李贺诗构成瑰艳凄冷的意境。李贺诗膜脱美、静穆美、动态美的图景,给人以阅目怡神之感受。

《李凭望篌引》诗中一系列的典故,使人读起来如坠五里雾中,一片朦胧。如索解其典故,就可以知道作者技艺的精湛。全诗中心是李凭演技高超,作者处处按演奏的艺术效果来加以描写——云彩为之不流,舜纪素女因此而惆怅,声音如玉碎风鸣,像荷花的露珠那样圆润,又像香兰在微笑……这一切,都得调动读者的想象,去完善诗中未讲到的演奏效果。这样用典,既灵活自如,又化为诗魂。同时许多典故又有了“多主性”,表达意蕴更为深奥高远。(下转第41页)

其诗神出鬼没,意境深邃。如《巫山高》诗人一开笔便将读者的情退思引向苍穹。神女瑶姬是诗中主角。她的行踪飘渺,不念旧情,“一去一千年”、“楚魂”在峡中往返徒劳,只能“寻梦”而已。诗中瑶姬的形象纯是写意,未着一笔描绘,但她的行踪、风韵却似可见。如此用典,“味外之味”极浓。“楚魂寻梦风?然”一句,非常幽冷。通篇造境奇特,笔触新奇。

李贺诗与李商隐诗不同之处,在于李贺诗歌神秘阴森的氛围,瑰诡凄冷的意境,从而充分表达诗人身处病态社会的烦闷、压抑、凄凉与愤激心绪。如《将进酒》诗的前面描写一幅奇丽熏人的酒宴图,场面缤纷绚烂,有声有色,给人极强的敏悟。美酒佳人,欢歌曼舞,人生之乐似乎莫过于此,但结尾笔锋倏转,出人意料地推出死亡的意念和死的悲哀,一片苦涩幽怨的意绪。《秋来》中,诗人深感韶华易逝,想到呕心苦吟无人赏识,只有同病相怜的古诗人魂魄来相吊慰,有幽明同悲,千古一慨之意。运思凄苦,意境幽艳,强化了作品的奇诡冷艳之美。

三、生动灵澈,神奇超常的意象,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大凡艺术,都必须具有形象性,才能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内蕴。构成艺术特征的形象,在诗歌中就是意象。意象是心灵化的心意附着物,是内情与外景的重合,意象包括按生活实有之景重新组合的现实意象和跃出生活常情的超现实意象。用现实意象创作的诗人颇多,运用超现实意象创作的极少。在唐代诗坛,敢于运用超现实意象的惟李贺一人。成功地构塑新奇意象使李贺成为一名杰出的诗歌天才。

李贺的《老夫采玉歌》与白居易的《卖炭翁》和韦应物的《采玉行》界定了不同的艺术分野。《卖炭翁》严格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老翁卖炭,炭被官府豪夺一事,暗含对时政的讽喻,思想意识不可谓不积极,但这种现实意象缺乏创意,缺少诗歌表现性的审美价值,韦应物的《采玉行》亦然。同是写民生疾苦的李贺的《老夫采玉歌》则是诗人忧愤情绪经过内化的艺术表现。诗人想象超常,笔调沉痛。构塑了“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的超现实意象,阐明采玉老夫积年累月在蓝溪采玉,搅得龙不安宁水不清,却难填统治者的欲壑。“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诗人好像是说蓝溪之水与劳动人民结下了不解的怨恨,实是诗人用意微情浓的微词去启发人们,委婉含蓄地指出谁是罪魁祸首,对统治者的深仇大恨用恨溪水来表达,更是妙笔生花。这种超现实意象赋予蓝溪水以人的性格,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余地,从而领略其中意趣,产生愉悦的审美。这是李贺诗神奇意象运用的高妙之处。

【参考文献】

[1]张福庆.唐诗美学探索[m].华文出版社,2000.

上一篇科学创新

下一篇原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