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型淋巴细胞范例6篇

异型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范文1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功能

【中图分类号】R37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63-01

慢性丙型肝炎是一种具有严重危害性的传染性疾病[1]。一些报道表明丙型肝炎患者CTL的免疫功能低下,只能起到抗感染的作用,无法抵抗感染细胞中的病毒,导致病毒一直存在于细胞中,最后可能诱发肝癌。本文对1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丙型肝炎病毒CTL的活性进行检测,研究了丙型肝炎患者丙型肝炎病毒CTL的功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25-56岁,平均年龄41.3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丙型肝炎相关诊断标准,排除乙肝和免疫缺陷病感染,且半年内没有接受抗病毒和免疫调节治疗。使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法进行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检测。此外选择1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19-36岁,对照人员免疫缺陷病毒和肝炎标志物检测均为阴性,无饮酒和损肝药物使用史。

1.2 实验方法

使用PCR-SSP法对患者进行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检测。将表达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通过基因转染法转染HepG2细胞,经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Hep-Core细胞,经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证实有HCV核心蛋白表达;分离患者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经体外诱导扩增获得HCV特异性CTL(HCV-CTL),以Hep-Core细胞和HepG2细胞作为靶细胞,运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HCV-CTL的活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以正常人作为对照组。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采用 SPSS15.0分析软件包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P

2 结果

2.1 转染细胞中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表达

运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证实使用HCV-C转染的HepG2细胞中有HCV核心蛋白表达,没有转染或空白的细胞中无HCV核心蛋白表达。

2.2 HCV-CTL活性检测

运用乳酸脱氢酶法分析18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10例正常人的HCV-CTL活性。丙型肝炎组患者的HCV-CTL活性为(24.1±4.6)%,正常对照组为(43.2±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 γ浓度的测定

丙型肝炎组患者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浓度为(961±239)pg/ml,正常对照组为(3125±676)pg/ml,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HCV-CTL活性和获得SVR的关系

本研究中另外选取完成常规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6例,其中获得SVR患者9例,无应答患者7例,均经过HCV-CTL活性检测。其中获得SVR患者的HCV-CTL活性为(41.5±2.6)%,无应答患者为(25.1±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丙型肝炎(CHC)是一种具有严重危害性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CHC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决定了该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化。HCV慢性感染可能引发肝脏慢性炎症、纤维化等,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肝癌[2]。丙型肝炎患者CTL免疫功能和肝病的恶化程度有一定的关系[3]。CTL免疫功能低下包括细胞抗病毒能力下降、刺激后增殖能力下降、IFN-γ分泌减少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细胞后机体会产生针对HCV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免疫应答,CTL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机体阻止病毒感染恶化和清除病毒感染的效果。如果CTL的免疫应答较强,能够起到完全清除HCV的作用;如果CTL的免疫应答功能低下,只能起到抗感染的作用,无法抵抗感染细胞中的病毒,导致病毒一直存在于细胞中,最后可能诱发肝癌。

本次研究发现,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CTL的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人。研究显示细胞诱导后CTL培养上清液中IFN-γ浓度的浓度较正常人明显降低,这也说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TL细胞的分泌能力明显下降,进一步导致其免疫功能低下。获得SVR患者的HCV-CTL活性明显高于无应答组,可见随着血液中HCV RNA水平的下降,细胞中HCV-CTL的活性显著提高,提示HCV-CTL活性和HCV RNA复制水平有一定相关性,CTL细胞的免疫功能和控制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清除的基因组有一定关系。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表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CTL的活性降低,CTL的免疫功能会随之下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CTL活性降低,CTL的免疫功能低下与病毒水平和基因型有一定关系。

参考文献:

[1] 窦晓光,丁洋.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新策略和新方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08(03):54-55.

异型淋巴细胞范文2

【摘要】 淋巴系统增生可导致淋巴增生性疾病,淋巴增生性疾病可分为反应性(或免疫性)和恶性两大类。引发淋巴增生性疾病有多种病因,本文重点介绍了淋巴增生性疾病发生的病因以及细胞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检查在淋巴增生性疾病分类中的应用及意义。

【关键词】 淋巴系统;淋巴增生性疾病;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细胞是人体的重要免疫细胞。在各种抗原的作用下,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参与免疫应答。并可使淋巴组织如淋巴结、胸腺、脾脏及黏膜等增生。淋巴系统增生可导致淋巴增生性疾病发生,淋巴增生性疾病可分为免疫性(或反应性)和恶性两大类。

1 淋巴增生性疾病的病因与分类

1.1 免疫性或反应性淋巴增生性疾病 由免疫反应所引起的淋巴系统增生性疾病,常伴淋巴细胞形态异常,故常被称为非典型淋巴增生(ail),多为良性,但也可发展成恶性[1]。(1)病毒:常见致病病毒为eb病毒,所引起的淋巴增生性疾病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其他病毒如巨细胞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类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i型病毒(htl-i)、sars病毒、疱疹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等也可导致非典型淋巴增生(ail)。(2)细菌及其他病原体:如结核杆菌、麻风、梅毒、布鲁杆菌、猫爪病、弓形体、组织胞浆菌、衣原体 (如性病淋巴肉芽肿)、利什曼原虫等。(3)移植后淋巴增生性疾病(ptld):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移植后淋巴增生性疾病分为四类:①早期;②多形ptld;③单形(ptld);④其他少见型。ptld的发病率最高是在移植后1年。(4)药物:如免疫抑制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皮质激素、环孢素a、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等,这些药物引起淋巴增生性疾病的机制,有些与ebv感染有关。(5)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t细胞中存在一种缺陷,不能抑制ebv,易遭ebv感染,导致淋巴细胞增生。患者用甲氨蝶呤、硫唑嘌呤治疗,容易发生淋巴增生,停药后可恢复。而干燥综合征患者发生淋巴增生,恶性病变的危险性为正常人的40倍。(6)遗传性免疫缺陷: x染色体连锁淋巴增生是一种由于x染色体突变所致免疫缺陷性疾病,多见于男孩,有淋巴结肿大,皮肤、肝、肺、骨髓、大脑等部位可发生淋巴瘤。而wiskott-aldrich综合征,发生弥散性淋巴瘤约50%。(7)fas基因突变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淋巴增生综合征(canale-smith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淋巴增生疾病,其特点为淋巴细胞增生,凋亡受阻,并伴自身免疫性溶血,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大多发生在儿童,易演变为淋巴瘤。(8)原因不明的不典型淋巴增生性疾病: 如castleman病(cd),又称血管滤泡淋巴增生或巨淋巴结增生症、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也称坏死性淋巴结炎、病毒性淋巴结炎或kikuchi(菊池)病等]。castleman病(cd) 临床上可分为局限型和多中心型两种;根据病理组织学,又可分为透明血管(hv)型、浆细胞(pc)型和混合型三类,以第一种多见。可发展为恶性淋巴瘤[2~6]。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多见于东方人(日本、中国),发生在青壮年,临床上表现为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常有痛,白细胞增高或减少,外周血中有异形淋巴细胞。

1.2 淋巴系恶性增生性疾病 病因尚未阐明,与病毒及相关病原体有关。

(1)病毒:如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i型病毒(htl-i)、hiv感染,当cd4+细胞降至50/mm3时,易引起非霍奇金淋巴瘤(nhl);ebv与burkitt淋巴瘤相关;hcv感染的患者可发生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发生弥漫型大淋巴细胞淋巴瘤的危险性较正常人大2倍以上。

(2)幽门螺旋杆菌 2003年nakamura等报道59例持续感染引发黏膜相关淋巴瘤(malt)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者高达50例,用抗螺旋杆菌治疗后,41例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

淋巴恶性增生可浸润至造血系统,引起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也可原发在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称之为恶性淋巴瘤[7,8]。1997年who根据细胞来源将淋巴组织恶性肿瘤分为b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t细胞以及霍奇金淋巴瘤三大类。2001年who将恶性淋巴瘤又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d)及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霍奇金淋巴瘤(hd)占恶性淋巴瘤14%。淋巴瘤的早期及晚期都可累及骨髓并伴白血病血象,除淋巴组织的活检外,从骨髓、血象和体腔积液中检查发现淋巴瘤细胞[9]。

2 淋巴增生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淋巴增生性疾病的诊断必须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包括血象及骨髓象,有时必须有淋巴结或病变部位的病理切片检查才能确诊。

2.1 细胞形态学检查(1)反应性或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 反应性增生的异形淋巴细胞大多为幼淋或成熟淋巴细胞,如ebv所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象中可见泡沫型、不规则型或幼淋细胞,也可见浆细胞样淋巴细胞,一般与白血病细胞不难鉴别。反应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外周血中也常见幼稚淋巴细胞,但无核仁,淋巴结活检可助鉴别。

(2)恶性淋巴增生性疾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原始细胞多见畸形。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周血中增多的淋巴细胞,大多是成熟淋巴细胞,属b细胞。弥漫型小淋细胞、弥漫型裂细胞和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易并发白血病,外周及骨髓血中所见淋巴细胞属幼稚或原始淋,形态畸形。霍奇金淋巴瘤(hl)在骨髓涂片中可见具有诊断价值的reed-steinberg细胞,血象一般无特殊[1]。

(3)大颗粒淋巴细胞增生(lgl) 有4种不同的临床表现:①反应性一过性增生,继发于感染,如结核等;②慢性lgl增生,病程呈良性,34%血液中存在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2%阳性;③惰性lgl白血病,大多发生在老年人,60%~70%有临床症状,表现为慢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多发性关节炎,甲氨喋呤、环孢素a、环磷酰胺治疗有效;④侵袭性lgl白血病,与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可能属同一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病程短,预后差[10,11]。

2.2 免疫表型检查 淋系白血病中常见免疫表型:

(1)t系急淋: cd2、cd7对急淋的特异性较高,胞浆cd3(ccd3)及膜表面cd3-(smcd3-)对t细胞急淋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t-all中以cd5和cd2共同表达者多见。10%cdl、cd4、cd8共同表达。(2)b系急淋: hla-dr敏感性高,但特异性差;cd20、cd22对b系急淋特异性高,但敏感性较差。

①早期前b细胞急淋cdl9、cd24、cd34,50%成人b细胞急淋阳性;

②前b急淋,cμ阳性,cdl0 90%以上阳性,大多属all-l1型;

③b细胞急淋cdl0、cdl9、cd20、cd24常阳性,75%形态学上属all-l3。中间成熟b smlg阳性,多见于all-l3型急淋。

(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主要为b细胞型,cd5多数阳性,少数阴性,cdl9、cd20、hla-dr阳性。smig弱阳性,以igm和igd为主。

(4)特殊类型白血病的免疫表型: ①多毛细胞白血病cdl9、cd20、cd22、smig阳性,cd21阴性。cdllc、cd25、cdl9、cdl03(粘附因子抗原)阳性,有较高诊断价值。②80%~90%nk细胞白血病cdl6阳性,95%以上cd56阳性。cdl58a、b及cdl61、cd57也可呈阳性。

③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源自二类免疫表型细胞:来自cd3+及cd57+t细胞占85%;来自cd3-/cd56+nk细胞,占15%。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必须与慢性(nk)lgl淋巴细胞增生相鉴别。后种疾病中的大颗粒nk细胞cd56(-)或表达弱(cd56-/+dim),cd11b(-/+dim),cd>(-/+dim)cd2+,cdllc,cd38(-/+dim)。

(5)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合并白血病这是一种好发于青壮年的淋巴瘤,约占成人nhl的2%~8%,约30%累及骨髓。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对化疗的效果较好。近几年实验研究表明,恶性组织细胞病的实质多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或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who公布的淋巴组织与造血组织肿瘤分类,恶性组织细胞病已不存在。

其他淋巴瘤并发骨髓及外周血白血病血象和骨髓象中淋巴细胞免疫表型随淋巴瘤的病理类型而异,小淋巴细胞淋巴瘤与cll相同。其他淋巴瘤如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肝脾γδ t细胞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在外周血及骨髓中可见畸形瘤细胞,其免疫表型随淋巴瘤的类型而异。必须指出,白血病细胞的免疫抗原表达常随病程而有改变,有时难于判断,如有的免疫抗原表达可呈交*出现,或表达某一阶段不应表达的抗原,有时必须综合形态检查,甚至染色体检查结果,才能做出白血病类型的诊断。

2.3 染色体检查 随着染色体检查方法的不断改进,从g带、q带、r带显色,到荧光原位杂交(fish)、多色fish,在淋巴系恶性增生性疾病中发现染色体异常越来越多。

(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染色体异常可高达92%,其中60%左右为特异性染色体重排。①染色体数目异常: 如二倍体、假二倍体、正常二倍体、亚二倍体/近单倍体;②染色体缺失: 如6q-、9q-、12p-等;③染色体结构异常、移位、重排:t细胞all常见t(11;14)(p13;q11);t(10;14)(q24;q11);t(1;14)(p33;q11);t(10;14)(q24;q11);t(1;14)(p33;q11);t(8;14)(q24;q11);t(11;14)(p15;q11)。染色体断裂点常累及t细胞受体基因a/δ、β和γ,40%~50%的移位累及tcra/δ和tcrβ。b细胞all 常见t(8;14)(q24;q32);t(4;11)(q21;q23);t(1;19)(q23;p13);t(9;22)(q34;q11);t(12;21)(p13;q22);t(2;8)(p2;q24)[1]。

(2)慢性b细胞增生性疾病:其中cll染色体异常者,+12可发生在30%的患者,add(14)(q32)的发生率为20%,del/t(13q)为20%,del(11q)>10%,del(6q)为10%;幼淋细胞白血病50%可发生add(14)(q32)。毛细胞白血病20%有可发生add(14)(q32);多发性骨髓瘤1q异常者占40%,浆细胞白血病70%有lp/lq异常,50%有add(14)(q32)。

(3)慢性t细胞增生性疾病:慢性t细胞白血病40%有4qll重排;慢性幼淋细胞白血病50%有此核型异常;成人t细胞白血病25%有del(6q),20%有add(14q);sezary综合征30%有del/t(2p)。

(4)霍奇金淋巴瘤(hl):染色体异常较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少10倍。1/3的病人染色体l(缺失、移位、重复、异染色体1)。14q+(多数14q32)约见于20%的病例。t(11;14)及t(14;18)少见。15%的病人有6号染色体长臂长短不等、缺失。3q、7q、12p及13p异常较nhl多见,常见者为1、3、7、8及21号染色体数量上的改变。

(5)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约有80%的患者显示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常见异常为add(14)(q32);t(14;18);t(8;14);del(6q);i(17)(q10);+3;+7;+12;+18及+21。

2.4 分子生物学检查 基因异常和突变是各种恶性肿瘤发病的根本原因。检测与恶性肿瘤发病相关的基因异常和突变,除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检查外,分子生物学检查是重要和基础的手段。染色体异常所累及的基因,需要进一步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予以弄清,这对进一步了解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2~15]。许多新的分子生物学检查方法,如rt-pcr(逆转录pcr)、real-time pcr(值时pcr)、长链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恒定变性凝胶电泳、毛细管电泳、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序列扫描、碱基切割、直接测序、芯片技术(dna、寡核苷酸、蛋白质)、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等已用于临床诊断和研究。3 淋巴增生性疾病的治疗与预后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的治疗方案不相同,急淋一般用含有激素、长春新碱、阿霉素或柔红霉素的治疗方案。门冬酰胺酶一般对all有效。b细胞型和t细胞型all的治疗方案虽无大的差别,但免疫表型、染色体的改变和有些基因的改变可影响疗效和预后。

淋巴结病理检查是正确诊断淋巴瘤类型必不少的手段,淋巴瘤侵袭骨髓及并发白血病时,骨髓象和血象中所见淋巴瘤细胞从形态、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所得的结果,对淋巴瘤的类型诊断十分重要,有时起关键性作用,尤其是不伴外周淋巴结肿大或结外病变的病例。

目前,尚不能根据t或b型淋巴瘤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经典方案仍是以chop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或放疗。中低度intil的有效率可达60%~80%。高度恶性的类型增加化疗药物,如bacop(博来霉素、阿霉素、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的松)、cop-blam(cop+博来霉素、丙卡巴肼)、m-bacob(甲氨蝶呤、四氯叶酸、博来霉素、阿霉素、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地塞米松等)。低度恶性nhl可用核苷拟似类药物,如复达拉滨和2-cda等,有效率可达80%。hl用copp、mopp/abvd(阿霉素、博来霉素、氮烯咪胺、长春碱)治疗,80%的病人可获完全缓解,10年存活率可达60%。 淋巴增生性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方法已有了很大的进展,使临床工作者对这些疾病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依据形态、免疫分型、染色体分析以及结合基因研究的深入,可望对淋巴增生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得到进一步的认识,研究开发更为有效的治疗药物。

【参考文献】

1 王振义.淋巴增生性疾病的分类及其检查的进展.中国实验诊断学,2005,9(4):485-490.

2 bowne wb,lewis jj,fillippa,et al.the management of unicentriic and a rerview of the lifferature.cancer,1999,85:706-717.

3 vasey m,katzin we,mendelsom g,et al.report of case of localixed castleman’s disease with progression to malignant lymphoma.am j clin phthol,1992,98:633-636.

4 王亮春,卜定方,朱平,等.单灶透明血管型castleman’s病病理细胞起源研究.中华血液学杂志,2004,25:397.

5 肖志坚,王翠英,郝玉书,等.多中心浆细胞型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1例.中华血液学杂志,2003,24:441.

6 宋一芳,陈勤奋,林果为,等.castleman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临床血液学杂志,2004,17:193.

7 gp murphy,w lawrence,he averette,et al.american cancer socirty textbook of clinical oncology.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86.

8 沈志祥.恶性淋巴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6.

9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胸膜腔浸润1例报道.临床检验杂志,2005,23(3):237.

10 lamy t,loughran tp jr.clinical features of large ganular lymphocyte leukemia.semin hematol,2003,40:185.

11 lima m,almeida j,montero ag,et a1.clinicobidogical,immunophenotypic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onoclonal cd56-/+ dim chronic natural killer cell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osis.am j pathol,2004,165:1117.

12 左学兰,周新,孟娟,等.凋亡调控蛋白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中华内科杂志,2006,45(2):133-135.

13 邵剑峰,林茂芳,傅燕萍,等.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survivin及p27蛋白的表达.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55-56.

异型淋巴细胞范文3

【摘要】 目的 探讨淋巴结肿大病因,提高淋巴结肿大准确诊断水平。方法 利用改良一次性5~10ml注射器(22G、7号注射器,外径<0.7mm),针吸取材、涂片、行改良瑞-姬双染技术,低倍镜查找特殊异常细胞,油镜仔细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特征,对于未见异常细胞要进行分类检查,对疑难标本,同时做结核抗体、抗酸菌染色、流式细胞仪、CD系列、基因、DNA异倍体、锌原卟啉(ZPP)、肿瘤标志物等检测指标。结果 结核性淋巴腺炎发病率最高,有546例(36.0%),结核结节期为主,252例(46.2%),淋巴结节期184例(33.7%),其中早期结核性淋巴腺炎233例(44.7%),转移癌次之有430例(28.3%),其中以未分化癌为主,156例(32.3%),腺癌132例(30.7%),鳞癌114例(26.3%),而慢性淋巴腺炎352例,占第三位,非霍奇金淋巴瘤98例(6.5%),以B淋巴细胞型为主70例(71.4%),T淋巴细胞型17例(17.3%),NK细胞型11例(11.3%),其中肿瘤较少见。结论 淋巴结针吸细胞病理学可做淋巴结肿大疾病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并与预后转归密切相关,而且具有简单快速、经济实用、准确率高、便于推广等优点。

【关键词】 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淋巴结;早期诊断;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lymph node swelling’s reasons and to improve the correct diagnosis level of lymph node swelling.Methods We use remedied disposable injector(5~10volume,22G,outer diameter <0.7mm) to materials smear,and dyed the smear with improved Wright-Giemsa Method.Particular abnormal cells were searched under low-multiplying microscope and cell’s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were observed carefully under oil lens.Classification examination was put into practice for only normal cells observed.For the dubious specimen,tuberculosis-Ab,acid-fast bacteria staining,flow cytometry,CD series,gene,DNA aneuploidy,ZPP and tumor markers etc were detected.Results Tuberculosis lymph gland inflammation coverd highest rate:546 cases (36%) in which tuberculosis node was 252 cases (46.2%),lymphonode period was 184 cases (33.7%),early tuberculosis lymphagland inflammation was 233 cases (44.7%).Metastasis cancer followed it:430 cases (28.3%) in which undivided cancer was 156 cases (32.3%),glandular cancer 132 cases (30.7%),epithelial cancer 114 cases (26.3%), chronic lymph glandular inflammation was 352 cases,Non-Hodgkin’s lymph-tumor 98 cases (6.5%) in which B lymphocyte type covered 70 cases (71.4%),T lymphocyte covered 17 cases (17.3%),NK cells type covered 11 cases (11.3%) tumor were sacrce.Conclusion Lymph node needle aspiration pathology can diagnose and differentiate lymph node swelling diseases.And it’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prognosis and recovery.It’s simple,prompt,economic and practical.It’s exact rates are high and it’s convenient to spread it.

【Key words】 lymph node needle aspirate;cytology;lymph node swelling;early diagnosis; value

为了探讨淋巴结肿大病因,提高淋巴结肿大准确诊断水平,笔者收集本院2003~2004年淋巴结肿大或肿块1518例患者利用改良一次性5~10ml注射器,针吸取材,涂片,行改良瑞-姬双染技术,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3~2004年淋巴结肿大或肿块1518例病人,男725例(47.7%),女793例(42.3%),年龄2个月~84岁,平均35.4岁,均按国际间淋巴结疾病诊断标准。

1.2 方法 选择淋巴结肿大有意义部位,严格消毒,用一次性塑料5~10ml注射器(22G,5~7号针头,外径<0.7mm),左手固定肿物,右手持针刺入皮内,再穿入肿大淋巴结各部位,抽吸其细胞液,涂片、干后,用瑞-姬双染技术,晾干,先用低倍镜仔细查找特殊异常细胞,再用油镜认真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特征,根据细胞形态结构的特征,并结合临床体征,以及某些相关检测指标,如结核抗体、CD系列、微核、锌原卟啉(ZPP)、基因、DNA异倍体、抗酸菌及霉菌染色和肿瘤标志物等检查后,综合分析,做出及时准确报告。对无明显异常标本要做淋巴结细胞学分类检查。

2 结果

详见表1、表2、表3、表4。

表1 126例恶性淋巴瘤发病率比较

表2 淋巴结炎症及瘤样变发病率比较(995例)

表3 淋巴结转移癌肿发病率比较(430例)

表4 1518例淋巴结肿大疾病发病率比较

结果表明,结核性淋巴结炎发病率最高546例(36%),其中以结核结节期252例(46.2%)为首位,淋巴结节期次之184例(33.7%),炎性增殖期49例,约占9.0%,结核早期有233例(42.7%),干酪样脓样坏死期仅有56例(10.3%);慢性淋巴结炎(病毒感染)发病率占第2位,有342例(36.6%),其他炎症如坏死性淋巴腺炎、增生性淋巴腺炎、猫抓性淋巴腺炎较少见;癌肿以转移癌为主有480例(28.3%),未分化癌156例(36.3%),腺癌132例(30.7%),鳞癌114例(26.6%),腺鳞癌22例(5.1%),其他肿瘤6例(1.3%)。在淋巴结原发肿瘤中,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多98例(77.8%),以B淋巴细胞型有70例(71.4%)为主,其中中心细胞/中心母细胞型为主38例,占38.8%,T淋巴细胞型有17例(17.4%),以大细胞间变细胞为主47.1%,NK细胞型仅有11例(11.2%);霍奇金淋巴瘤有28例(22.2%),以淋巴细胞为主型及混合型居多,分别占35.7%、32.1%。

3 讨论

3.1 正常淋巴结大小、形状、分布 淋巴结黄色、肾形、球型小体,全身有500~600个,重量1000g,0.1~0.3cm,不能触及,如>0.75cm为病理性肿大。淋巴结肿大根据深浅部位分2种,一种表浅淋巴结肿大(颈部、锁骨、腋下、腹股沟);另一种深部淋巴结肿大,组织器官及脏器间质中[1~3]。

3.2 浅表淋巴结肿大与疾病关系 (1)颌下淋巴结肿大,提示口腔、面部、鼻咽部病变;(2)颈部淋巴结肿大,提示鼻咽部、肺部、黑色素瘤、腮腺、甲状腺病变;(3)锁骨左侧淋巴结肿大,多见胃、结肠、肺、乳腺、左下半身如泌尿道、生殖器等病变;右侧淋巴结肿大,多见食管、乳腺病变;(4)腋窝淋巴结肿大,多见乳腺等病变;(5)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多见生殖器(宫颈、卵巢、、阴道)、泌尿系统(膀胱、肾脏、输尿管、结肠等部位病变。

3.3 肿大部位选择 (1)多处淋巴结肿大,首选锁骨,其次颈部,再次之腋窝,最后腹股沟;(2)有大、小淋巴结肿大,选择大淋巴结有价值;(3)淋巴结肿大时间,怀疑肿瘤,首先选择近期新肿大淋巴结,如怀疑结核应选择陈旧淋巴结价值大;(4)有活动和粘连肿大淋巴结,应选择粘连部位肿大淋巴结意义较大;(5)治疗前后淋巴结肿大,应选择治疗前肿大淋巴结较好,有溃疡淋巴结最好不做首选部位,避免假阳性反应;(6)穿刺过淋巴结,最好1个月内不做针吸细胞病理学检查诊断[1~3]。

3.4 淋巴结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价值 淋巴结肿大原因众多,有些淋巴结肿大是疾病原发病因,如恶性淋巴瘤、结核性淋巴腺炎及各种淋巴结炎及淋巴结病变等。有些淋巴结肿大属于继发原因,如转移癌肿、血液病、黑色素瘤、寄生虫、代谢异常病、免疫、过敏、药物、中毒等多种原因。文献记载淋巴结肿大约占整个临床体征36.5%~90%不等,由此可见淋巴结针吸细胞病理学是非常重要的[1~4]。该项新技术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简单快速、准确率高等优点,深受欢迎,便于推广。特别对结核性淋巴腺炎,可免遭手术切除做病理引起伤口不愈合及瘘道形成的痛苦,有时淋巴结是免疫活性细胞产生重要场所,切除做组织学病理学检测会导致免疫功能损伤。因此针吸细胞病理学检验诊断是最好的选择[1~5,9]。

3.5 淋巴结针吸细胞病理学可做疾病早期诊断[1~3]

3.5.1 淋巴结核分型诊断提高结核性淋巴结炎早期诊断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淋巴结肿大疾病治疗疗效高的重要手段[1,10]。淋巴结传统经典诊断方法,依靠切除淋巴结后做病理组织学诊断,根据有否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结核球等病理结构做诊断。本文经数十年众多病人研究发现,结核性淋巴腺炎早期阶段,机体受到结核杆菌侵袭,引起淋巴结免疫活性细胞增殖性反应,淋巴结结构完整,仅有原、幼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免疫母细胞及激活淋巴细胞增生反应,我们称为[8~11](1)“增生性结核炎性反应期(Ⅰ期)”,仔细查找可在增生淋巴细胞之间有典型类上皮细胞出现,称“淋巴间类细胞群”,为早期结核。淋巴结炎特殊细胞形态结构。本文49例,占9.7%,通过结核抗体及PCR、PPD及临床随诊得到证实,最终得到明确诊断,积极治疗病人很快痊愈;(2)淋巴结节期(Ⅱ期),又称结核初期阶段,细胞在增生淋巴结中,可看到较多组织细胞与淋巴细胞聚合-形成淋巴结节,仔细查找可见少数类上皮细胞及“淋巴间类细胞群”,本文有184例(33.7%,该期结核抗体(+)、ADA(+)、PPD(+),抗结核治疗好,该二期均为结核早期阶段,以往经典传统诊断方法是无法诊断的,遭致漏诊、误诊,延误治疗。本文有223例(46.7%)结核性淋巴腺炎在非典型期,利用新结核分型诊断标准,使之明确诊断。及时得到治疗;(3)结核结节期Ⅲ期,又称结核中期,该期具有典型结核特征,本文有307例(56.3%),该期真正能找到典型郎罕氏细胞仅占8.6%,大多数为类上皮样细胞与淋巴细胞聚合形成结核结节。如果以能否找到郎罕氏细胞为诊断依据,大多数病例被漏诊。(4)干酪样脓样坏死期(Ⅳ期),又称冷脓肿,该期最大特点,淋巴结往往被破坏,坏死组织及破碎细胞碎屑充占整个视野,如发生冷脓肿,可见少数退化中性粒细胞残核,此期其经典干酪样坏死仅占5.6%,大多数干酪样坏死即伴发细菌感染,形成冷脓肿,此期仔细查找有否退化类上皮细胞残核碎影及“潜隐退化结核结节”很重要,该期做抗酸菌染色检测其阳性率高达90.3%以上,能查到结核杆菌。但结核抗体有时呈阴性反应,因此不能以结核抗体及PPD做结核性淋巴腺炎确切诊断依据。(5)结核性纤维素增殖期(Ⅴ期),又称结核恢复期。涂片可见到大量条丝状或条状纤维组织,纤维细胞和黏液、网状纤维、间质及肉芽组织增生。本文有5例(0.9%)。

凡是怀疑结核所有病例均做结核抗体、PPD、ADA、PCR等检验指标,结核抗体阳性率仅在56.8%~78.2%,就是在典型结核结节期、干酪样坏死期,甚至查到大量结核杆菌,而结核抗体却呈阴性反应。相反有的接种卡介苗有假阳性反应,因此仅靠结核抗体及其他如PPD、OT、ADA等项检查做结核性淋巴结炎诊断指标,其误诊率、错诊率非常高。这与结核杆菌L型变异及机体免疫机能应答反应失调有关[5~7,9]。

3.5.2 慢性淋巴结炎 又称病毒性淋巴结炎,与细菌性淋巴结炎本质不同,必须及时选用抗病毒类药物治疗才有效。但我们经过数十年研究观察,慢性淋巴结炎针吸细胞病理学突出特征,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原、幼淋巴细胞<5%~10%,组织细胞、浆细胞、少数激活淋巴细胞、激活单核细胞、结核抗体阴性,缺乏中性粒细胞。本文342例(36.6%),仅次于结核性淋巴结炎,而临床医生一看到慢性淋巴腺炎报告,或有些病例发现淋巴结肿大不分青红皂白,一律用抗细菌治疗,从未考虑病毒感染,使较多病人延误治疗,增加病人痛苦及加重经济负担。为此,笔者再次呼吁临床医生发现淋巴结肿大病人,一定要先做针吸细胞病理学检查,确诊后按疾病性质进行针对性治疗;慢性淋巴腺炎是病毒感染,应首先抗病毒治疗2周,千万不要乱用抗菌药治疗。

3.5.3 坏死性淋巴腺炎 又称亚急性淋巴腺炎[12],该病最大特点:临床高热、疼痛、白细胞减少、淋巴结肿大、抗菌药治疗无效,而激素有效为特点。细胞学特征,淋巴细胞增生,伴原、幼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免疫母细胞增生,局灶性坏死,找到特有浆细胞样单核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为特征。

3.5.4 恶性淋巴瘤诊断 淋巴结以原、幼淋巴细胞或浆细胞或组织细胞恶性增生为主,通常在60%~95%以上,瘤细胞弥散分布,形态结构异常,及异常核分裂,根据增生细胞种类和特殊异常细胞出现,再结合CD系列如CD34、CD30、CD38、CD3、CD7、CD10、CD19、CD20、CD56、CD16进行免疫分型,报告之,比如,Burkitt淋巴瘤,瘤细胞核浆有蜂窝状、星空状空泡;中心母细胞型淋巴瘤,核圆,无切迹,呈无裂型;而中心细胞型有缺口、疝出,呈有裂型;免疫母细胞型,细胞体积大,核大,染色质颗粒状,胞浆偏碱;大细胞间变型,细胞体积大,形态不规则,有畸形;浆细胞型,有病理型浆细胞增生>50%以上,体积大,核染色质疏松,有核仁,胞浆深蓝、紫红色,无淡染区,可见双核、多核、异型核浆细胞。又如恶性组织细胞病,细胞体积大,大小不等,畸形怪状,核有畸形,核仁大,胞浆含有颗粒,POX(-),ALP(-)、CD30(-)、CD56(+)、CD16(+);再如霍奇金淋巴瘤,组织细胞与淋巴细胞同时恶性增生,伴浆细胞、嗜酸性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细胞五花八门,多种细胞混合为背景,找到典型的有诊断价值R-S细胞、双核镜影核或多核、畸形核细胞,还有单个核,核仁巨大,核畸形的Hodgkins细胞为诊断依据[13~15]。

3.5.5 转移癌 淋巴结转移恶性肿瘤最常见,本文(1)未分化癌(大细胞型、小细胞型、梭形、混合型)有156例(36.2%),小细胞型为主(51.3%),其特点细胞大小不一,大细胞型15~60μm,小细胞型<15μm,最大特点为核大、浆少,多呈裸核,呈三角形、瓜子形、麦粒状、圆形、梭形,核仁大,散在或成堆呈站队或镶嵌状结构。(2)腺癌,以低分化腺癌居多,占转移癌21.6%,占腺癌70.5%,腺癌细胞最大特点细胞成堆或散在分布,呈状、腺腔状、梅花状、葡萄状排列,胞浆有黏液空泡为特点。(3)鳞状细胞癌,以低分化为主,占转移癌15.1%,占鳞癌57%,浆少,缺乏角化蛋白、角化珠;高分化鳞癌有纤维形、蝌蚪状、蛇形、圆形,有典型的角化珠、角化蛋白。(4)腺鳞癌,同一张涂片具有鳞癌细胞角化珠、角化蛋白特征,部分癌细胞又伴有核偏位、胞浆有黏液空泡,呈状、腺腔状、葡萄状、戒指状结构的腺癌特征。

3.5.6 其他转移肉瘤细胞 肉瘤细胞呈弥漫散在分布,大小不一,有畸形,核仁大,并看到浆质体为特征,比如胞浆有黑色素颗粒存在,提示黑色素肉瘤;恶性胸腺瘤,可见上皮样、梭形、巨多核瘤细胞,伴淋巴细胞增生为特点。

总之,在针吸细胞病理学检验诊断中,一方面要抓住临床重要体征,另一方面要熟练掌握细胞形态结构特征,还要配合细胞背景及特殊检验指标,综合分析作出诊断[16,17]。能够明确诊断的,一定要确切,决不含糊;不够典型的,一定要跟踪随诊,并做一些相关的检查,决不能草草了事,轻率作出诊断。 【参考文献】

1 王永才.当代针吸脱落细胞诊断学多媒体图谱.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

2 王永才.现代针吸脱落细胞诊断学多媒体图谱光盘.沈阳:辽宁电子出版社,2004,1-7.

3 舒仪经,阚秀.细针针吸病理细胞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

4 李天煌,黄受方.实用细针吸取细胞学.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23-127.

5 王永才.穿刺脱落细胞诊断学.大连: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3.

6 马正中,阚秀,刘树范.针吸细胞病理学.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

7 Miletal K.Pulmonary psoudolymphoma. South Med J,1984,77:1320-1322.

8 王永才,王淑华.2247例淋巴结核穿刺细胞学分型诊断标准.现代预防医学,1997,24(3):345-347.

9 Foon KA.In Beutler Eetal.Williams Hematology.fifth edition.New York:McGraw-Hill.Inc,1995,1011.

10 王永才,赵成艳.8988例淋巴结结核穿刺细胞分型诊断研究.大连医科大学学报,1999,2(3):8-11.

11 王永才,崔娴维.针吸脱落细胞诊断学图谱.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3.

12 谭明旗,孙明莹,刘宏博.坏死性淋巴结炎48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3(4):31.

13 王永才,高学军,张辉.淋巴细胞微核及DNA异倍体对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研究应用.中华临床医药杂志,2001,13(15):2324-2326.

14 王永才,陈艳君,何晓琳.淋巴结穿刺细胞检验诊断研究.中华诊断学杂志,1994,3(6):788-791.

15 Zajicekj.Acta.Cytologica,1970,14:370.

异型淋巴细胞范文4

患者,男,45岁,因大便习惯改变1月入院,患者近1月出现大便次数增多,1~2次/d,大便稀烂,未见粘液、脓血,无腹痛、腹胀,无发热、乏力、消瘦。入院查体:无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软,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正常。腹部B超、胸片未见异常。行肠镜检查:升结肠肠壁僵硬,黏膜充血糜烂,可见多个不规则隆起新生物,累及回盲瓣及末端回肠,取活检,质硬易出血,肠镜诊断考虑淋巴瘤可能。活检病理示慢性炎,可见少许异型细胞。遂行外科手术治疗。术中见:升结肠、回肠末端一肿物,长约10 cm,呈结节状,质硬,环绕整个肠壁,结肠系膜及网膜未见异常,小肠系膜可见散在肿大淋巴结。病理:回肠末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淋巴结未累及,免疫组化LCA+,CD20++,CD79α+,CK,CD3,CD(P>0.05)45RO。

2 讨论

胃肠道是结外淋巴瘤最常发生的部位,其发生率占所有结外淋巴瘤的30%~40%[1,2]。1961年Dawson提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标准:①浅表淋巴结无肿大;②纵隔无肿大淋巴结;③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④肝脾无异常发现;⑤病变以消化道为主,只转移至区域淋巴结。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则认为是继发性淋巴瘤[3]。

原发肠道恶性淋巴瘤占胃肠道淋巴瘤的20%~30%。最常见的病变部位为空肠、回盲部,结直肠相对少见。肠道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有腹痛、腹泻、大便习惯改变、腹部包块等,并发肠穿孔较肠癌多见,这可能与其较少引起结缔组织增生有关。

内镜是诊断肠道淋巴瘤的主要手段。其内镜下特征性表现为:病变范围广泛常累及多个部位。内镜下可分为三种类型:弥漫浸润型、溃疡型、结节型。弥漫浸润型特点为黏膜不规则,呈弥漫分布颗粒状样改变,组织脆、易出血。溃疡型特点为大而深的溃疡或多发溃疡,溃疡表面高低不平,溃疡周边黏膜隆起。结节型为腔内巨大高低不平的肿物,表面可见糜烂或浅溃疡,周边黏膜皱襞略呈放射状或形成巨大皱襞。内镜下与癌症的鉴别点在于:淋巴瘤的病变呈多发性、多灶性、多形性、弥漫性损害。由于淋巴瘤的病变部位在黏膜下,活检不易取到肿瘤组织。这要求内镜医生多点、深凿、反复活检,必要时行大块黏膜活检。

原发肠道恶性淋巴瘤绝大部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极为罕见。其病理学类型分为:B细胞淋巴瘤和T细胞淋巴瘤。前者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Burkitt’s淋巴瘤、滤泡淋巴瘤、弥漫小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等。后者包括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和不伴肠病的其他罕见类型T细胞淋巴瘤。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最常见。免疫组化对鉴别淋巴瘤有重要价值。CK为上皮细胞性肿瘤的诊断标记物,LCA阳性表明为淋巴组织来源,B细胞标记一般指CD20、CD79α,T细胞标记一般指CD3、CD45RO。

升结肠肠壁僵硬,黏膜充血糜烂,可见多个不规则隆起新生物,累及回盲瓣及末端回肠,质硬易出血。病理证实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本例肠镜下病变不规则,累及升结肠、回盲瓣、末端回肠,范围较大,故考虑淋巴瘤可能,手术切除标本行免疫组化检查,LCA(+),CD20(++),CD79α(+),CK(),CD3(),CD45RO()。最终确诊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故肠镜检查发现病变多发、广泛、弥漫应考虑淋巴瘤可能。行深挖活检,并行免疫组化进一步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 Daum S, Ullrich R, Heise W, et al. Intestinal nonHodgkin’s lymphoma: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clinical study from the German Study Group on Intestinal nonHodgkin’s Lymphoma. J Clin Oncol, 2003 ,21(14):27402746.

[2] Li B, Shi YK, He XH, et al. Primary nonHodgkin lymphomas in the small and large intestin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anagement of 40 patients. Int J Hematol, 2008,87(4):375381.

[3] Dawson I M,Cornes J S,Morson B C, et al. Primary m alignant lymphoid tumors of the intestinal tract.Report of 37 cases with a study of factors influencing prognosis.Br J Surg,1961(49):8089.

异型淋巴细胞范文5

【摘要】 目的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其并发症患儿的临床特征。 方法 对7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76例患儿中42.1%有发热、咽峡炎、肝脾大、淋巴结大、皮疹等典型症状;早期淋巴细胞≥50%者26例(34.2%),单核细胞+淋巴细胞≥60%者39例(51.3%),异型淋巴细胞≥5%者68例(89.4%);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肝脏酶学改变:乳酸脱氢酶升高57例(75%),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52例(68.4%),丙氨酸转氨酶升高47例(61.8%),总胆汁酸升高34例(44.7%);呼吸系统表现为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30例;抽搐3例。对临床表现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但EBVVCAIgM阴性或嗜异凝集试验阴性的患者需进一步作CMV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累及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感染相关性淋巴或淋巴样腺体组织反应性改变和多器官功能所损。大多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呈良性临床经过,预后良好。

【关键词】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症;特征

Clinical features of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and its complications in 76 child patient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features of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 and its complications in 76 child patients.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76 children with IM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42.1% of them had typical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such as fever, angina, hepatosplenomagaly, lymphadenhypertrophy, erythra and so on; 26 children (34.2%) exhibited early lymphocytes≥50%, 39(51.3%) did monocytes + lymphocytes≥60% and 68(89.4%) did atypical lymphocytes≥5%; the main manifestation of digestive system was changes of hepatic enzymes:57(75%) showed the elevation of lactic dehydrogenase, 52(68.4) did the elevation of aspartase transaminase,47(61.8%) did the elevation of alanine transaminase and 34(44.7%) did the elevation of total bile acid;30 had bronchitis and bronchopneumonia; 3 showed convulsion. For cases that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resembled IM but had negative EBVVCAIgM or negative Paul-Bunnell test, specific antibodies of cytomegalovirus should be further detected. Conclusion IM is a systematic disease with varied clinical feature, its main manifestations are reactive changes of lymph or lymphoid glandular tissue and functional impairments of multiple organs. The mass of the IM exhibits benign clinical course and its prognosis is favorable.

【Keywords】 Children; IM;complication; feature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由EB病毒(EBV)感染所致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症状轻重不一,少年期常比幼年期严重。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2a者肝脾淋巴结肿大及一般症状均不显著。典型病例症状多在发病1w后出现。我院1995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76例儿童IM,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76例儿童IM中男44例,女32例,男:女=1.38:1;年龄2mo~14a,<1a4例(5.26%),1~3a24例(31.6%),4~7a35例(46.1%),8~14a13例(17.1%)。

1.2方法

1.2.1诊断标准 (1)典型IM症状和体征:发热、咽峡炎、肝脾大、淋巴结大、皮疹等;(2)外周血变异淋巴细胞(AL)>0.10;(3)EB病毒抗衣壳抗原抗体(EBVVCAIgM)阳性。如具备临床表现中的任何3条,同时具有(2)、(3)中任一项即可诊断[1]。

1.2.2 临床表现 有典型临床表现32例(42.1%),发热71例(93.4%),入院时热程≤7d43例(56.6%)、>7d28例(36.8%),咽峡炎65例(85.5%),颈淋巴结肿大62例(81.6%),肝肿大48例(63.1%),脾肿大37例(48.7%),皮疹15例(19.7%),咳嗽23例(30.3%),眼睑浮肿2例(2.6%),抽搐3例(3.95%),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1.31%)。

1.2.3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最低2.7×109・L-1,最高36×109・L-1,其中47例(61.8%)>10×109・L-1,11例(14.5%)<4×109・L-1,18例(23.7%)正常;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50%26例(34.2%),单核细胞+淋巴细胞≥60%39例(51.3%),异型淋巴细胞≥5%68例(89.4%),其中异型淋巴细胞最高达38%;24例(31.5%)贫血,除7例(9.21%)中度贫血外,其余均为轻度贫血;血小板<100×109・L-18例(10.5%),>300×109・L-122例(28.9%)。(2)肝功能检查:76例肝功能检查的主要表现为酶学改变,其中乳酸脱氢酶(LDH)升高57例(75%),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52例(68.4%),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47例(61.8%),总胆汁酸(TBA)升高34例(44.7%);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蛋白和白蛋白无明显变化。肝功酶学异常程度,见表1。(3)EBV特异性抗体测定:传染性单核细胞抗体(EBVIgM)测定61例,其中34例(55.7%)阳性;EBVVCAIgM测定8例,其中6例阳性。(4)嗜异凝集试验:共测54例,其中阳性31例(57.4%)。(5)骨髓检查:17例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其中12例为增生性骨髓象,3例为感染性骨髓象,1例为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2.4其它检查 43例X光胸片诊断显示:11例支气管肺炎,19例支气管炎;3例抽搐患儿脑电图检查显示:2例界限,1例正常;7例心电图检查显示:2例窦性心动过速。

1.2.5治疗 确诊后以对症治疗为主,给予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或利巴韦林等;合并细菌感染者给予抗生药物;高热不退、症状较重者,给予激素治疗。痊愈68例,好转8例。

表1 肝功酶学异常程度(略)

2 鉴别诊断

IM除易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支气管肺炎等外,还需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鉴别;而与我院同期收治的18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单核细胞增多症(CMVMN)[2]比较,二者临床表现相似,详见表2。

表2 IM与CMVMN比较(略)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42.1%的儿童IM具有典型临床表现,诊断不难,但在病程早期常易误诊为发热原因未明、化脓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支气管肺炎、败血症等。尤其是颈部淋巴结肿大兼有渗出性扁桃体炎的发热患者,常被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应注意作鉴别诊断。

本组病例合并有肝损害、支气管肺炎、脑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消化系统并发症,表现为肝功能的改变。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蛋白和白蛋白无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酶学改变,其中以ALT,AST,LDH升高最常见,肝酶升高的程度以轻中度为主,且具有恢复快、预后良好的特点;呼吸系统的症状表现为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尤其部分无咳嗽或咳嗽已明显改善的患儿,胸片仍显示炎症渗出。因此,对发热时间长、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支气管肺炎,应警惕EBV感染的可能。单纯眼睑水肿2例,尿常规及肾功能正常。一般认为IM眼睑水肿系颈部肿大淋巴结压迫,使静脉淋巴回流障碍,而非肾脏损害所致[3]。故提高IM伴眼睑水肿的认识将有助于减少误诊、漏诊。

在基层医院,患儿往往就诊时间较早,本组入院时热程≤7d者占56.6%,此时症状常不典型,外周血常规具有一定提示意义。本组淋巴细胞≥50%者34.2%,单核细胞+淋巴细胞≥60%者51.3%,两者约占85.5%。对于早期疑诊病例,外周血常规淋巴细胞≥50%或淋巴细胞+单核细胞≥60%,可做白细胞-异型淋巴细胞检测。因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是早期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抗体的主要指标之一。异型淋巴细胞一般在病后3d出现,1w内可达10%以上,2~3w可高达10~35%,3w后逐渐降低,持续时间约7w。本组首次异型淋巴细胞≥5%占89.4%,在随后的复查中,异型淋巴细胞≥10%约占90.1%。故要确诊儿童IM须多次检查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而不能单靠一次异型淋巴细胞<10%而否定传单的诊断。

EBVVCAIgM在感染早期出现,持续数周~3mo,是反映近期EBV原发感染的可靠标志,阳性率一般为66.7~100%。本组因条件所限,仅做8例,其中6例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抗体(EBVIgM)及嗜异凝集试验阳性率分别达55.7%和57.4%,对诊断有意义。

对于临床表现类似IM,但不是EBV感染所致的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多由巨细胞病毒、鼠弓行虫、腺病毒、肝炎病毒等所致。随着医学检测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的单核细胞增多症(CMVMN)发现率逐渐增多。成年患者较易区别,成人CMVMN较少见,一般严重的咽痛,肝、脾、淋巴结肿大,大多见于IM。但在小儿,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易误诊。国外报道[4],CMVMN与IM临床表现比较,除IM多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外,其它临床表现如发热、渗出性扁桃体炎、肝肿大、脾肿大、咽痛等差异不明显。本文结果显示二者临床表现相似。故对临床表现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但EBVVCAIgM阴性或嗜异凝集试验阴性的患者需进一步作CMV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单份血清CMVIgM阳性,提示近期感染,可确诊。

EBV属疱疹病毒,其人体宿主细胞主要为B淋巴细胞。EBV感染的B淋巴细胞可表达一系列EBV特异性抗原分子,使后者具有高度免疫原性,诱导机体免疫反应,刺激CD4T淋巴细胞产生Th1型的细胞因子,从而激活NK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产生EBV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从而吞噬和消灭EBV感染的B淋巴细胞,使IM的临床表现逐渐消退。正因如此,绝大多数IM呈良性自限性临床经过。本组患儿以轻症为主,预后较好。张雅欧[5]追踪91例IM患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继发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恶性组织增生症明显增加,提示对IM患儿须长期追踪其病情变化。

参考文献

[1] 廖清奎.临床儿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753~755

[2] 方峰,董永.巨细胞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的诊断[J].中华儿科杂志,1999,37(7):441

[3] 朱易萍,高举,杜惠容,等.19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并发症和实验室检查[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11):902

异型淋巴细胞范文6

【摘要】 目的: 了解MALT1和Bcl2表达对黏膜相关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影响及肿瘤中两种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 收集MALT和DLBCL 64例,常规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两种淋巴瘤的组织形态学特点,检查肿瘤细胞的免疫表型和MALT1、Bcl2的表达,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对所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ALT1和Bcl2两种蛋白表达在MALT和DLBCL差异无显著性,较晚临床分期病例的表达明显多于较早分期病例,有淋巴结累及病例的表达明显多于无累及病例,肿瘤中两种蛋白的表达有明显的相关关系,生存状况MALT1阳性病例较阴性病例差、Bcl2阳性病例较阴性病例差,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cl2在MALT和DLBCL的表达可能与MALT1引起的NFκB异常活化有关,两种蛋白的表达对MALT和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 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黏膜相关淋巴瘤易位基因1; Bcl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MALT1 and Bcl2 in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 and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CL) as well as their effects on these lymphomas, and to underst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the two proteins in these lymphomas. Methods: Specimens of 64 cases of MALToma and DLBCL were collected. The morphology of the lymphomas were observed with HE stained sections. The immunophenotypes, such as CD20, CD3, CD5, CD10, and CyclinD1, were examined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 method.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Som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done.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expression between the two proteins in MALToma and DLBCL. The expressions were higher in cases with latter clinical stages than in those with earlier stages, and in cases with involvement of lymph node than in those without. There were distinct correlations between expressions of MALT1 and Bcl2 in these lymphomas. The survival status was worse in MALT1postive cases than in MALT1negative cases, and in Bcl2positive cases than in Bcl2negative cases, although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s: The expression of Bcl2 may associated with abnormal activation of NFκB resulted from MALT1 in MALToma and DLBCL. The expression of MALT1 and Bcl2 affects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two lymphomas.

[Key words]lymphoma,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1; Bcl2

在众多的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类型中,黏膜相关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marginal zong B cell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CL)是最常见的类型,这两类常见的B细胞淋巴瘤发生的分子机制、临床治疗的特异性靶点以及预后判断相关因子的发现是当前普遍关注的问题。MALT1(黏膜相关淋巴瘤易位基因1,也称为MLT)基因位于18q21,是一个受体介导的NFkB传导通路的激活成分[1],可能参与了MALT的发生发展机制。Bcl2是一种重要的凋亡抑制基因,近来发现它在多种B细胞淋巴瘤中都有异常表达。目前,Bcl2对于淋巴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已有不少报道,但MALT1对B细胞淋巴瘤的影响尚未见到报道,这两种蛋白在B细胞淋巴瘤中表达的相互关系也未见到报道。据此,收集了一组MALT和DLBCL病例,检测肿瘤中MALT1和Bcl2蛋白的表达,了解在B细胞淋巴瘤中两种蛋白表达的关系,以及其表达对淋巴瘤临床过程和预后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收集

收集1999年5月~2007年3月诊断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通过HE切片观察及肿瘤细胞免疫表型检测,按照2008年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2]进行病例筛选,淋巴瘤的临床分期参照修正的Ann arbor 分期进行。

1.2 方法

1.2.1 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按照常规HE染色病理操作规范进行[3]。免疫组织化学梁色采用SP三步法,并用枸橼酸盐缓冲液进行抗原热修复。标记CD20,CD3,CD5,CD10, CyclinD1,Bcl2和Paracaspase。上述抗体除cyclinD1外均为单抗,除Paracaspase外均为DAKO产品。CyclinD1为多抗,稀释度为1∶75,Paracaspase购自imgenex公司,稀释度1∶700,其余抗体稀释度均为1∶150,以PBS代替一抗作空白对照。

1.2.2 阳性结果判定

Bcl2及Paracaspase阳性信号位于细胞浆,cyclinD1阳性信号位于细胞核,其余抗体阳性信号均位于细胞膜,根据着色深浅和表达细胞数综合判断。根据阳性信号着色情况评分:不着色为0分,浅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根据阳性细胞数评分:25%以下为1分,25%~50%为2分,50%~75%为3分,大于75%为4分。以两种评分的乘积进行判断:0分为阴性,1~2分为弱阳性,3~5分为阳性,6~8分为强阳性。

1.2.3 随访

主要采用电话随访和信访,以病人初次住院后为随访开始时间,以2009年7月2日为随访结束时间。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生存分析采用对数秩检验(Log Rank test),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以P

2 结果

2.1 临床病理资料

具有完整临床资料被纳入研究的B细胞淋巴瘤共64例,其中DLBCL 43例(结内7例,结外36例),MALT淋巴瘤21例;男38例,女26例;发病年龄16~81岁,中位发病年龄48岁;明确临床分期者55例,包括Ⅰ期8例,Ⅱ期13例,Ⅲ期20例,Ⅳ14例;有淋巴结累及者41例,无淋巴结累及者16例。

2.2 组织学特点和免疫表型

MALT淋巴瘤:中心细胞样或单核细胞样的肿瘤细胞弥漫分布,可见淋巴上皮病损和滤泡殖民地化,部分病例细胞内可见Dutcher’s小体,并见中心母细胞样或免疫母细胞样的肿瘤细胞散在分布;肿瘤细胞免疫表型: CD20阳性,CD3、CD5、CD10和CyclinD1均为阴性。DLBCL:一致的中心母细胞样或免疫母细胞样的大细胞弥漫分布,肿瘤细胞核圆形或椭圆型,染色质呈泡状,核膜厚,可见2~3个近核膜的小核仁或中位核仁,细胞浆嗜双色性或嗜碱,部分病例可见残留的低恶性MALT淋巴瘤病变;肿瘤细胞免疫表型:CD20阳性,CD5和CD10部分病例阳性,CD3和CyclinD1均为阴性。

2.2 Bcl2和Paracaspase表达

Paracaspase和Bcl2在两种B细胞淋巴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图1,2),64例中,Bcl2阳性42例,其中MALT淋巴瘤15例(15/21)、DLBCL 27例(27/43);Paracaspase阳性46例,其中MALT淋巴瘤15例(15/21),DLBCL 31例(31/43)。Paracaspase和Bcl2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见表1, Spearman秩相关分析Bcl2和MALT1蛋白表达的关系,P

2.3 随访分析

64例中,28例病人被随访,获访率44%,随访时间2005年4月~2009年7月,平均随访时间51月。28例获访病人中,存活15例,存活时间10~37月;两种淋巴瘤的中位存活时间:DLBCL 21月,MALT淋巴瘤26月;死亡13例,总生存率53.5%。13例死亡病例中,11例死于肿瘤,2例死于化疗反应,8例为DLBCL、5例为MALT淋巴瘤患者。28例中17例有治疗资料,其中13例接受了化疗,10例为术后加化疗,1例采取抗生素治疗,3例未做治疗。根据淋巴瘤类型Bcl2和MALT1表达情况绘制生存曲线,见图3~5。

3 讨论

惰性的MALT淋巴瘤具有多种遗传学改变。研究认为,染色体易位t(11;18)是MALT淋巴瘤相对特异和常见的遗传学改变,t(14;18)也在MALT淋巴瘤中被发现。这两种染色体易位都有MALT1基因的参与,可见,MALT1基因是MALT淋巴瘤中较活跃的基因。有研究表明,MALT1基因编码的蛋白与Bcl10和CARMA1(膜相关鸟氨酸激酶蛋白1)结合形成三联复合物,通过泛素化和磷酸化使IKK复合物活化,从而使NFκB活化[4~6],这可能是黏膜相关淋巴瘤中MALT1异常表达参与淋巴瘤发生发展的机制。NFκB是重要的核转录因子,对多种参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基因有调控作用,凋亡抑制基因Bcl2就受到NFκB基因的调控。Bcl2 基因是从滤泡性淋巴瘤中分离出来的原癌基因,由染色体t(14∶18)(q32∶q21)易位而被激活,导致肿瘤细胞Bcl2过度表达,故将其作为滤泡性淋巴瘤特异性的标记。近来发现,Bcl2 可以在滤泡性淋巴瘤以外的多种惰性和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中表达。徐卫等[7]研究发现,Bcl2表达与淋巴瘤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提示低度恶性NHL的发病机制与高度恶性NHL有所不同。Bcl2高表达导致异常细胞凋亡受抑制,因细胞存活期延长而过度累积可能是低度恶性NHL 的主要发病机制,而高度恶性NHL发病机制可能与细胞增殖活性增高有关。Bcl2高表达常导致肿瘤细胞对各种化疗药物耐药,化疗反应差;而高度恶性NHL却对化疗药物非常敏感。蒋会勇等[8]也证实,Bcl2蛋白阳性表达时肿瘤细胞凋亡受抑制,且对化疗不敏感,患者表现为病情进展快、分期晚、对治疗反应差及生存期短,是DLBCL具代表性的预后因子。还有报道认为,Bc12高表达,可作为DLBCL独立的不良预后指标[9]。

Bcl2在多种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机制尚不清楚,本课题组发现,在多种B细胞淋巴瘤中都能检测到MALT1的RNA,而且其RNA的表达与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过程和预后有一定的关系。基于MALT1在NFκB异常活化中的作用,推测Bcl2 在多种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可能与MALT基因的活化有关。因此,检测MALT和DLBCL病例的MALT1和Bcl2蛋白,了解两种蛋白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相关关系,同时了解这两种蛋白的表达对两种B细胞淋巴瘤临床过程和预后的影响。研究发现,MALT1和Bcl2在两种淋巴瘤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低于DLBCL病例中的表达,但无统计学差异;两种蛋白在临床分期较晚病例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分期较早的病例,在有淋巴结累及的病例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累及的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l2在不同恶性程度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与文献报道不尽一致,对B细胞淋巴瘤临床过程的影响与文献报道相似,MALT1蛋白表达对B细胞淋巴瘤的影响与以前发现的MALT1基因RNA表达对淋巴瘤的影响一致。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B细胞淋巴瘤病例中MALT1和Bcl2表达明显相关,表明在MALT和DLBCL中Bcl2表达可能与MALT1活化NFκB有关,两者对MALT淋巴瘤和DLBCL的临床过程的影响可能有协同作用。生存分析发现,MALT淋巴瘤病例的生存状况较DLBCL病例好、Bcl2阳性病例的生存状况差于阴性病例、MALT1阳性病例的生存状况较阴性病例差,但这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研究病例获访率偏低和随访时间短有关系,有待于延长随访时间、扩大范围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Lucas PC, Yonezumi M, Inohara N, et al. Bcl10 and MALT1, independment targets of chromosomal translocation in MALT lymphoma, cooperate in a novel NFκB signaling pathway[J] J Bio Chem, 2001(22):19012-19019.

[2]Sweredlow SH, Campo E,Harris NL, et al.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M].IARC Press, 4th Edition, 2008:214-217, 233-237.

[3]陈天明.现代病理诊断规范与操作技术[M].2版.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5:304-325

[4]Che T, You Y, Wang D, et al. MALT1/paracaspase is a signaling component downstream of CARMA1 and mediates T cell receptorinduced NFkappa B activation[J]. J Biol Chem,2004(16): 1587-1586.

[5]Shambharkar PB, Blonska M, Pappu BP, et al. Phosphorylation and ubiquitination of the Ikappa B kinase complex by two distinct signaling pathways[J]. EMBO J,2007(7): 1794-1805.

[6]Zhou H, Wertz I, O’Rourke K, et al. Bcl10 activates the NFKappa B pathway through ubiquitination[J]. Nature,2004(6970): 167-171.

[7]徐卫,盛瑞兰,郑肇巽,等.抗凋亡蛋白Bcl 2 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1(1):18-20.

上一篇涉税风险

下一篇期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