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即景的作文范例6篇

雨中即景的作文

雨中即景的作文范文1

万物皆有天性,美无处不在。一处美景,一种自然景观,一棵树木,一只小鸟,一件小小的工艺品,往往都蕴涵着某种情趣,它能引起人的联想,触动人的相思,给人美的享受……2012年不少中考作文题目适合写成“写景状物”类的记叙性散文,比如湖北荆州题“温暖的阳光”,江苏淮安题“那条河”,四川泸州题“______的风景”,四川南充题“风雨”(话题),山东滨州题“我最喜欢的季节”等。作文时,要使你的文章具有诗情画意般的美感,主要是把握所描写的客观事物(即“象”和“景”)和“我”要宣泄的情感(即“意”和“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其情景交融,相得益彰。读这样的文章,就如啜饮一杯沁人心脾的香茗,定会令阅卷老师青睐有加。

【学生佳作】

聆听雨的心声

湖北省当阳市庙前中学 胡晓玲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春雨是最美妙的,也是我最喜欢聆听的雨声。当她伴着和风,在空中连成一丝丝的针线,密密地飘洒到大地时,便会发出细微而灵动的声响,宛如江南女子的温声细语。每当这时,我便会趴在窗前,痴痴地望着那如烟似雾、细细柔柔的雨丝,听着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就仿佛聆听妈妈关怀我的温婉絮语,任她穿越我的灵魂,点点滴滴地落在了我的心上。

大约是忍受悲伤的日子总会在雨天吧?小时候我就听伙伴们说,只要一下雨,那定是老天爷在哭泣。那“咚咚啪啪”的夏雨声真的是老天爷在抽泣吗?望着近处被雨打得颤抖的绿叶,我的思绪不知不觉飘到了不久前的回忆。记得母亲去世前的那几天,大雨纷纷,连绵不断,我蹲在窗下,只专心地听着雨声,雨水从屋檐滴下,击打着冰冷的水泥地面,生硬得刺耳。那声音先是“咚”的一声,接着又是“啪”的一声,依次交错,节奏加快,不一会儿便成了“咚咚啪啪”的了。后来雨的节奏越来越快,我的心情也随着越来越坏;最后这雨声已变得杂乱无章,就像个庞大的交响乐队没有了音乐指挥一样,“噼里啪啦”地乱奏一气,我的泪水也禁不住“稀里哗啦”了!妈妈呀,我可就您一个亲人了!您的女儿还没成年啊,可您为什么就这样离我而去了呢?

如今,秋季已经来临,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场秋雨,雨声不大,不紧不慢,能听到“滴滴答答” 清脆的响声,显得冷静而深沉。听着这雨声,我仿佛听到了妈妈的叮嘱:人生一世,总要面临许多的挫折和不幸;厄运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它,就一定能战胜它!是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我想:这秋雨肯定是不惜一切下来陪我的吧?你看她痛痛快快地与世间万物相拥,以最壮美的乐音来净化人们的听觉,冲走人们内心的阴霾,使得人们如被催眠般地去聆听她的诉说,遵从她的劝解,领悟她的深邃。此时此刻,我感觉听雨,就是在听一场人生经历的诉说,在听一位智者的生存慧语……我内心久久环绕的悲伤随着雨声的稀疏渐渐释放,一切都回到了原点。

雨中即景的作文范文2

关键词:暴雨山洪;成因;阈值;防御

中图分类号:TV12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1061

引言

神农谷是部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景区,位于湖南省炎陵县东北部、罗霄山脉中段、湘赣边境万阳山北段,东连江西井冈山,南接桂东八面山,北抵武功山,是湘、赣2大水系分脊线和发源地。区内主要河流万阳河,由镜花溪、桃花溪等溪流汇合而成,是湘江水系λ支流沔水的源头。区内有1000m以上山峰18座,独特的山地地形造成区内瀑布较多,其中最大的为神农飞瀑,落差达235.2m。每年夏季,来神农谷景区避暑休闲的游客络绎不绝,尤其是节假日、周末期间更是人满为患。

神农谷景区山体高耸,峡谷深壑,溪流两岸陡峭,溪水湍急,景点和游道大多在小溪两岸,游客较多。景区旺季是夏季,也正是该地降水最为丰沛的季节,除了系统性的暴雨,景区局地性的短时强降水非常频繁,降水强度较大时,雨水汇集快,短时间即可形成山洪,对景区游客造成威胁。从近年来的自动气象站雨量监测情况和当地人反映情况看,神农谷景区夏季时常出现晴天急转短时局地性强降水,出现频率远大于炎陵县其他各地,其强降水的特殊性可见一斑。鉴于景区旅游规模越来越大,游客越来越多,提升景区气象服务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该景区最为突出的暴雨山洪特征进行分析,探索其防御对策。

1 神农谷景区暴雨山洪特征

1.1 地形特征

神农谷位于湘赣边境的万阳山北段西北坡,介于N263230~264000和E1140245~1140730之间,境内最低点海拔400m左右,最高点海拔1884m(万阳山),大多为1000m以上的中山地貌,切割深度一般为300~400m,部分500~700m,地势险峻,岭谷交错起伏,有山有水,有石有林,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导致了独特的气候。

从地形大环境看,神农谷景区处于罗霄山脉的中段西侧,南接八面山、万阳山,北抵武功山。神农谷景区正处于一个开口向西的口袋状地形之中,东面地势明显偏低,以丘陵和小山为主,海拔高度400~700m,其他3面被高大山体所包围,海拔高度1400m以上。从地形小环境看,神农谷景区内群山林立,山体高耸,坡陡谷深,坡度很大,溪流遍布,奇崖险石,山谷2侧山头海拔高度1000m,而谷底仅海拔高度400m左右。溪流坡降大,河段落差大,故水流十分湍急,在溪水猛烈冲刷下,深潭多,溪中奇石丛生。地形环境如图1、图2所示。

1.2 气候特点

炎陵的气候既具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特征,又有立体的山地小气候的特点。炎陵县低温寒冷期短,春早回暖快,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不同海拔和不同区域,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差异明显。据炎陵县气象台资料统计,炎陵县年平均气温为17.7℃,日照时数为1560.0h,年平均降雨量1590.4mm,为湖南省降雨中心之一。

神农谷气候垂直变化大,具有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征。据炎陵县山区气候考察站资料统计,神农谷年平均气温14.4℃,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9℃,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3.8℃。年降雨量1968.1mm,除10月、11月、12月平均降水量不足100mm外,其他各月平均降水量均在100mm以上,其中3―9月均接近或超过200mm,暴雨日数多,平均比炎陵县多1倍,是炎陵县的降雨中心。

1.3 暴雨山洪的成因浅析

神农谷景区出现的暴雨可分为系统性大范围暴雨和局地性短时暴雨。

系统性的大范围暴雨,绝大多数是大尺度天气系统和明显中尺度天气系统产生,其造成的强降水,有时雨强大,但更多的是过程雨量大、持续时间长,也正是由于天气尺度大,天气形势明显,气象部门很容易监测到,这个类型的暴雨基本上少有漏报,至少会引起关注和跟踪监测,预见期相对较长,景区及管理部门、游客只要关注天气和气象预警,及时采取措施,能较好地防范到位。

局地性短r暴雨则恰恰相反,这类暴雨具有突发性强、雨势猛、时间短等特点,常常晴天急转强降水,再急转晴天,让人难以提防,由于空间尺度很小、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难以被气象部门的自动雨量站监测到,更别说预警预报,由于前文所述的景区地形特点原因,雨强达到一定程度,在短时间即可引发山洪,给景区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每年汛期或梅雨季节,孟加拉湾上空的西南气流源源不断地给湖南提供充足的水汽,当北方有冷空气南下影响炎陵的时候,冷暖空气往往在湖南南部交汇,形成南岭静止峰,与地面静止锋相配合的系统经常有切变与气旋发展,这种背景下容易造成炎陵出现强降水。之后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北跳,炎陵转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侧的偏东南气流影响,东南气流从太平洋洋面上或从南海洋面上同样带来充足的水汽来源,一旦有扰动和触发机制,往往能在炎陵形成大范围和长时间降水过程。

神农谷景区局地性短时暴雨,主要是对流作用和地形作用。

对流产生的局地性短时强降水,春夏两季在炎陵县全境较普遍,尤其是包括神农谷在内的东部到南部沿线山区。从炎陵县常见的强对流天气产生的局地强降水现象来看,其原因分析认为:跟炎陵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炎陵处在中低纬度地带,具有明显的季风湿润气候特点,往炎陵输送水汽的通道有2条,西南气流把孟加拉湾的暖湿水汽向华中一带输送,西太平洋洋面上的水汽沿东南季风通道进行输送。这种气候特点使炎陵具备热量丰富,水汽充沛的气候条件,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强,近地面温度白天升温快;与炎陵山地地形地貌有关,炎陵具备中山山地占主要地形的特点,使炎陵大气温度与湿度在垂直方向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由于山区气温随海拔升高呈下降的特点非常明显,春夏两季近地面层空气受热明显,导致近地面层温度快速升高,气流上升运动显著,上升到2000m左右的山顶时,与山顶气温较低且湿润的空气相遇,水汽迅速冷却凝结,就会形成对流雨,如图3所示。因此,地形对大气所产生的热力作用是引起炎陵局地对流天气现象的原因之一。

从神农谷景区本身的特殊地形来看,这种特殊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也是极为重要的。神农谷景区处在罗宵山脉的西麓,无论是从孟加拉湾上空输送的水汽还是从太平洋洋面或南海洋面上沿东南气流输送的水汽,在与北方来的冷空气相遇的时候,神农谷景区都处在一个迎风坡,迎风坡地形的动力抬升和辐合作用,使得大气的上升运动更加显著,从而导致景区强降水的异常明显。因此,地形的动力抬升和辐合作用是引起炎陵局地强降水的重要因素,如图4所示。

神农谷景区由于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原始森林植被等因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系统,对气候影响十分显著。景区总面积10000hm2,森林覆盖率高达98.75%,境内有我国华南、华中、华东交汇区系仅存的6667hm2原始森林,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物种“基因库”,保存着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神农谷景区内山体高而大,峡谷坡度大,溪流多,空气湿度大,云雾多,晴热天气时,景区内大量潮湿水气加热爬升超过1000m,在空中遇冷凝结,容易行云布雨,这是地形影响的造雨过程。从神农谷景区及周边地形等高线图(图5)可以看出,景区处于一个开口朝西的口袋状地形之中,西面地势低,也正是西南暖湿气流的来向,而景区的其他三面则是高耸的大山,暖湿气流经过景区,此地地形对过山气流进行抬升,坡度陡,吹向山脉的风速大,气流上升速度快,造成大量水汽凝结,产生地形对降水增幅作用。神农谷景区春夏经常出现的小范围、短历时强降水,正是这种地形和环境条件,神农谷景区具备独立生成局地性短时暴雨和增强雨量的能力。

1.4 神农谷景区暴雨致洪的预警阈值探讨

神农谷景区的山高坡陡的特定地形,加之前文所述强降水多,特别是短历时的小范围强降水春夏常见,导致景区常常出现突发性山洪。景区内森林覆盖,但含水量高,加之山体以石居多,雨强大的降水,大多快速由山体汇集到溪流,而溪流河床狭窄,导致溪流水位上涨十分迅猛,形成山洪,对溪流边游道上的游客安全产生威胁,特别是个别游客违反规定私自下到溪流中游玩,十分危险,一旦山洪爆发,来不及撤离,将出现险情,甚至安全事故。在山洪爆发前及时作出决策,做好人员转移,是防御暴雨山洪灾害、保证游客安全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充分运用降水观测资料和雨势预测情况进行快速判断,所以,对神农谷景区的降水强度和降水量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预警信息十分重要。频繁的空发预警,容易给景区运营造成不利影响,而漏发预警可能导致旅游安全事故,所以还需解决多大强度的降水可能导致山洪这个问题,即暴雨致洪的降水预警阈值,或称临界值。

经过统计神农谷降水资料,结合景区受灾历史资料调查,对降水预警阈值进行初步判断。近2a来,气象部门与景区管理部门合作,由景区工作人员监测、记录山洪时间和水位等情况,再根据自动雨量站数据收集,综合分析,认为神农谷景区致洪降水,应重点分析雨强和持续时间。统计发现,均匀的小强度降水,即使时间长,也难以致洪,而雨强大的降水,短时间也能致洪。经过认真统计、分析,反复斟酌,建议不同时间尺度,采用不同的降水量作为致洪降水预警阈值:30min降水量超过20mm;1h降水量超过30mm;3h降水量超过50mm;6h降水量超过70mm;12h降水量超过80mm;24h降水量超过100mm。降水预警阈值投入业务运行1a来,对神农谷景区暴雨山洪气象预警业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需要说明的是,神农谷景区短历时强降水引发的山洪,来得快、去得也快,突发性强,预见期短,防范压力大,所以在实际业务应用中,短历时的预警阈值,其指导意义明显大于长历时的预警阈值。

2 防御Σ

神农谷景区受暴雨山洪影响的设施以路基、护栏为主,其防御可以忽略不计,防御重点是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建议防御措施如下。

气象部门与神农谷景区管理部门密切合作,联合绘制暴雨山洪风险隐患分布图,加强景区防御暴雨山洪的气象监测设施建设,在重点部位和关键溪流增建自动气象站和水文水位站,强化暴雨山洪预警基础数据的收集,气象部门应根据最新数据资料,不断加强景区暴雨山洪的气象分析、研究和预警,持续修正暴雨致洪降水预警阈值,进一步提升气象预警水平。

气象部门应建立神农谷景区暴雨山洪预警业务流程,充分运用气象雷达图、自动雨量水位监测站、卫星云图等先进的气象现代化装备和成果,加强景区的降水和水位监测,分析研判雨量雨势,加强与景区管理人员沟通联系,及时暴雨山洪气象预警信息。

神农谷景区管理部门应强化对暴雨山洪气象预警信息的应急处置和传播,及时把预警信息和防御措施告知游客;加大预警设施建设投入,在人员集中处、主要路口路段、重点防御点建设喇叭、电子显示屏、提示警示牌等,让游客实时、多渠道接收预警信息,知晓注意事项。

雨中即景的作文范文3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图形—背景 概念隐喻 《渭城曲》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它的核心观点是人的经验、认知和语言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语言是人的认知和经验的一种反映形式,语言是人类认知活动和社会文化等方面一起驱动的。将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应用于诗歌文学作品研究大概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认为文学诗歌作品不再只是只可远观的高超技艺展示,而是人们日常体验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在国内,蓝纯已从借代和隐喻的角度分析过《秦汉观》。另外,有学者如贾红霞用意象图式理对李清照的《一剪梅》进行了认知解读;郭强从概念隐喻和合成等领域研究了李商隐的《巴山夜雨》,等等。

虽然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泰斗级人物,但他的送别诗也独具风格。本文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分析王维的送别诗代表作《渭城曲》,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这首绝唱。

二、图形—背景理论

图形—背景理论最早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于1915年提出。这一理论是指人们的视觉焦点或感知焦点会根据突显原则分为图形(figure)和背景(ground)两部分。从物体动静和路径位置变化方面来看,Talmy[1]认为图形是指可移动或概念中可移动的物体,而背景是相对于一个参照框架相对静止的物体;前者路径位置变化可视为变量;后者则路径方向相对静止。人们观察事物时总是先注意到图形,但图形是在背景的衬托下产生的,在认知过程中背景通常会被忽略。这就是图形—背景分离原则。蓝纯[2]P96指出,我们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图形总是具有某些特征,比如:图形一般有固定的形状,而背景相对形状不定;图形有清晰的轮廓线,而背景则没有;图形有特定的结构和内在的和谐,更像一件东西,而背景则显得缺乏内部结构,不像一件东西;图形似乎立在背景的前面,而背景似乎在图形的后面延展。总之,图形相对于背景显得更加突出和引人注目。更容易被鉴别和记住,更容易与释义、感觉和审美等认知活动挂钩。

图形—背景的区别并非绝对,正如著名的“脸—花瓶”实验那样,所凸显的究竟是脸还是花瓶,不同的观察者会有不同的答案。Langacker[3]P120指出图形—背景随着认知者的认知视角、注意焦点、识解方式、兴趣爱好、知识经验、认知需求而变化,同时叙述者的语用修辞、文体风格的变化会影响读者对图形—背景的区分。

三、概念隐喻理论

属于认知语言学范畴的概念隐喻理论源于Lakoff和Johnson于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再是语言中非常规现象,也并非人们在运用隐喻时就是为了制造特殊的交际或修辞效果。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概念性的,它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是深层的认知机制,在人们无意识的思维或交际中它已渗入思想,形成判断,使语言结构化,从而有巨大的语言生成力。

隐喻内在结构的是跨域映射(mapping)。Fauconnier[4]P1指出“跨域映射是人类生成、传递和处理意义等认知活动的中心”。隐喻由两个域构成:始源域(source domain)与目标域(target domain)。跨域映射即从一个比较熟悉的、具体的、易于理解的始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通过跨域映射,人们用自己熟悉的认知域认识不熟悉的认知域,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2]隐喻的认知力量就在于:将始源域的图示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之上,让我们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构建和理解目标域。

可以说,概念隐喻模式在隐喻理解模式研究中产生的影响,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是最大的最广的。它为从全新的角度分析中国古典诗词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四、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解读《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曲》王维

这是唐朝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著名的送别诗。友人元二将西出阳关,远去边陲。从此难以相见,于是王维作诗相送。

(一)图形—背景视角

从宏观上看,诗人生平所见景物数不胜数,却特意选择渭城朝雨、轻尘、客舍和柳等景物写,可以说诗人是想将此时此地所见所感作为图形凸显出来,而背景则是他在别处他时所见景物所说情感。

从较为微观的视角来看,诗人是这幅“渭城送别”图的观察者、描述者和记录者,按常理,人物更具常规观念上的“图形”角色。但在这简单的四句诗歌中,作者把大量笔墨都用在写景写物上。这可以理解为是诗人刻意为之的:他把角色与背景进行了逆位,即将常被视为背景的景物设为图形,而将通常作为图形的事物和人物置于背景之列。此种图形—背景的颠倒,妙在不同于大多数的人的认知方式,反而能让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王维送别诗的一个特色,在他的其他送别诗如《送沈子福归江东》、《熊九赴任安阳》和《双黄鹄歌送别》等中都运用了图形—背景逆位的手法。采用先景后情的手法,达到寄情于景的目的。

一首诗就如同一场短的舞台剧。在诗中有突出焦点的地方,也有模糊焦点的地方。在《渭城曲》这首诗的第三句将一直淡化处理的亲身经历者推到前台成为图形(角色),成了聚光灯下的焦点。然而王维的诗并未在最具传统意义上的焦点处戛然而止。他更注重寓情于景,所以最后一句的图形不是在人而在景:一条长长的通往阳关的大道,意在给读者一种“人去楼空”和空旷幽远之感,寄念念不舍于景物之中。

从更微观的角度来看,每句诗都有其自身的图形与背景。单从第一句来看,“渭城的朝雨”是图形,如Talmy提出“雨”相对于“轻尘”是动态的,它易被察觉,给人以直观感受,是人们通常聚焦之处。“轻尘”的特点是:微小,肉眼不易察觉,细节更是模糊,所以它不如朝雨明显,只能处于背景地位。把前两句的写景作为整体来看,第一句所描述的“渭城朝雨”成了背景,而第二句的“客舍”和“柳树”二景则成了整个背景下的图形。图形与背景的一应一和,充分展示了王维诗歌中寄情于景的魅力:在言简意赅中呈现出了一种层次感。

前两句是实景的描写,渲染出了离别时的气氛。三四句则把图形集中到了客舍中的人物上。第三句中诗人和友人的饮酒作别场景是图形,而一二句的景物则淡出成了画面中的背景。诗人如同孤独的摄影师,不断调整焦距,使眼前一幕幕的景、物、人成为图形而又模糊淡出,最后又于第四句把图形定格于友人离去的幽远的阳关之道,渲染出了一种别离之伤、不舍之情。

(二)概念隐喻视角

这首诗的概念隐喻分别为“人物心情是自然现象”、“人是植物/物”和“人物心情是酒”。具体分析如下:

1.人物心情是自然现象

从诗歌第一句中的“渭城朝雨”可以看出,诗人写朝雨一方面可能是当时的写实之作,另一方面这与诗人那时的心情也有几分关系。忧郁的雨天,总让那几分离情多了几分惆怅。始源域的“雨”映射到了作为目标域的王维内心的情绪,即:人的离别愁绪是丝丝细雨。从更微观的角度来看,人心情的起伏是雨的大小。从“渭城朝雨浥轻尘”中得知渭城清晨的雨润湿了尘土,则朝雨只是小雨,诗人没有把离别之情写得大起大落,只是从微微的朝雨中透露出作者内心淡淡的离别哀伤。由景入情,写得淋漓尽致。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云淡风轻”形容一种从容不迫和豁然开朗的心态,还有用“霜露之感”表达对先祖祖父的思念等都用了人物心情是自然现象这一概念隐喻。

2.人是植物/物

诗中第二句,“客舍青青柳色新”中的“柳”在传统诗歌分析中,预示着离别、分开。这是隐喻的一层意思。此处作为始源域的“柳”更可以看做是为了写目标域中诗人的好友元二而作即:友人是新柳。此诗作于盛唐时期,当时渭城(今陕西咸阳)与阳关(今敦煌)往来密切。诗中的“新柳”是指翠嫩的柳条,象征生命力。王维把元二比做雨后新柳,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又希望二元能像这般新柳一样在西出阳关后有欣欣向荣的发展,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殷切希望。一种植物“柳”既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又映射出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可谓一语双关。

其实以柳喻人并不少见,如在一些成语中可以看见“残花败柳”一词喻指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宠柳娇花”隐喻惹人宠爱的人;“摧花斫柳”中的“花”和“柳”都暗指女子,隐喻对她们的摧残等都能看出把人喻柳已普遍用于很多成语中。

读者细细品味还会发现,在诗中的第一句还有一个抽象隐喻即:人是物。将此隐喻更具体地说是诗人此时将自己比做是尘埃(人是尘埃)。一方面是作者自谦渺小,另一方面结合“渭城朝雨浥轻尘”可以看出,写实之处的雨打湿了尘埃,更淋湿了作者的不舍之心。

3.人物心情是酒

在这首诗歌中作为始源域的“酒”述说的是对友人的离别不舍之情,酒更是对友人美好的祝愿。“劝君更尽一杯酒”指诗人希望友人再多喝几杯践行酒,酒中包含对故人无限的不舍,更有无限美好祝愿。与王维此诗写酒表祝福美好愿望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有杜甫诗歌《问军官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此处的酒描写的便是对军官收复河南河北后的激动之情,借酒表达美好祝愿。

“酒”在古代诗歌中隐喻着诗人们不同的心境。众多诗人喜好喻忧愁如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北楼饯别校书叔云》)等。诗人也把思念、相思喻酒,如范仲淹在《渔家傲》中写道:“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的是一种对家乡无限想念的情感。又如他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则表述的是一种相思之愁。

《渭城曲》出现的重要概念隐喻可以图1示之:

图1 《渭城曲》所含四个概念隐喻映射

五、结语

本文从图形—背景和概念隐喻两个方向分析了唐诗《渭城曲》。用认知语言学的方式解读诗歌能让读者从一个新的角度了解诗歌本身,感受诗人所写所感所悟。图形—背景理论的应用一方面能让读者对诗歌解读有一个多维的探索空间。另一方面,通过概念隐喻理论分析诗歌能证明诗歌或者文学作品实际都是与我们的经验和对世界的感知紧密相连的。它不是文人雅士的阳春白雪,只是通过特有的手段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高娟,李安华.Talmy图形背景理论概述[J].文教资料,2008(18):48-50.

[2]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1[M].Stan 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120.

[4]Fauconnier,Gilles.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5]Lakoff,George,and 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6]Peter Stockwell.Cognitive Poetics:An Introduction[M].London: Routlege,2002.

[7]蓝纯.从认知诗学角度解读唐诗宋词[J].外国语文(双月刊).2011(1):39-43.

雨中即景的作文范文4

【关键词】西湖诗篇 整合教学 语言素养 人文情怀

西子湖畔,杨柳阴阴,欣赏两幅截然不同夏日西湖风光图有道是“别是一番滋味上心头”,风雨疾来急去的酣畅与满眼荷叶荷花的壮阔更可谓“淡妆浓抹总相宜”!

一、研读文本比异同。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显然都在赞美西湖美景,教材的优化组合无疑给我的教学带来启示。所不同的是前者乃宋代诗人苏轼被贬任杭州通判时所作。全诗四句话写云、雨、风、水,生动形象;写山、船、地、楼,句句求实,堪称写实景的佳品,而风雨变幻的西湖何尝不是苏轼人生曲折的缩影,宝贵的是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宠辱不惊、乐观豁达的心态,并把这种豪情借着这场雨抒发出来。后者为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抓住了那满湖的荷花、荷叶作为写作对象,描写了晴好天气下西湖中莲荷的壮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和热爱。前两句质朴无华的议论,后两句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却给我们呈现另一番离别情愫。

二、整合教学寻定位。

两首诗有同有异,如果将这两首诗整合起来,互为表里,互相映衬,则必收事半功倍之效果。于是我对课文中的两首古诗进行整合,构建“主题式”、“立体式”的诗歌教学框架。即以赞西湖美景为整体观照主题,再适量补充相关诗词及作者写作背景,建构起一个互相联系、互相比照、互相延拓的立体课堂。采用:整合优化,对比融合;多元链接,情景交融;扶放结合,授之以渔这三种方法组织教学。整合教材后我大胆尝试采用“合――分――合”的教学思路,以达成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领悟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积淀人文素养,抒发生活情怀。

三、入景入情巧融合。

整合一:整体通读,提炼诗眼,把握诗境。

王国维语:“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因此在教学中,从诗眼切入,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带着“两位诗人笔下的西湖给你留下最大的印象是什么?”一问,开始通读两首古诗,整体感知之后,我便引领学生在从诗题入手,寻找两首诗题中各有表述了诗人写诗时的心境的一个字,发问质疑:

1、质疑“醉”。出示“醉”在字典中的三种解释:①饮酒过量神志不清;②沉迷,过分爱好;③用酒泡制。诗题中的“醉”是哪种解释呢?在这里仅仅是喝醉酒的意思吗?激发起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从而顺利进入深入研读课文的环节。

2、质疑“送”。自古多情伤离别,在这首诗中,能找到“别”的伤感,“送”的哀愁吗?一字未谈及送别,难道杨万里与林子方感情不深?亦或是美景让两人忘却了离愁?声声叩问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一“醉”一“送”看似普通,却是提纲挈领,在通读中质疑,在质疑中研读,对诗境的把握便已到未成曲调先有情之境。

整合二:扶放解读,品析词眼,品悟诗情。

扶――《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之怎一个“醉”字了得!

宋代著名文学家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古人讲究诗画统一,让孩子在画面中想象,在景物在畅游,定会达到“酒不醉人人自醉”的境界。

1、抓词眼入境想象感知“醉”。从“黑云翻墨”中,你感受到什么?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景?”“白雨”是怎样的雨,雨下起来了,坐在船里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卷地风”是怎样的风?“水如天”那是怎样的一番壮阔呀,你们能描述吗?在这样的想象中,打通了学生与文本的时间与地域空间,淡淡的酒香弥漫开来。

2、品词意回环复沓品读“醉”。

这是一场怎样的雨呀!特别从哪里感受到?(“跳、乱”)引读:这雨真大啊――生读(白雨跳珠乱入船)这雨真急啊――生读(白雨跳珠乱入船)这雨真有力啊――生读(白雨跳珠乱入船)通过重音的不同落脚点,在反复回环的诵读中对比自己的想法和诗人的表达方式,感受“跳、乱”字中蕴涵着的情愫。

3、悟诗情适时链接赏析“醉”。

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应致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师引入资料:苏轼本人也非常的喜欢这句,直到15年后重游西湖他还念念不忘,特意写到“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可见诗人对这首诗的喜爱。此时再播放西湖雨后视频资料,让学生在静静地聆听和观赏中达到文言共生。再引导男女生诵读,一咏三叹是文从言生的水融。

放――《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之在乎花开花落。

古代教育家朱喜曾说:教学贵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使学生学有所得,能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鉴于第二首诗同是借以写西湖美景,所以我把这首诗作为学生由“学会”迈向“会学”的台阶。通过运用已得的方法,学生自主解读文本。先抓“无穷碧”“别样红”想象都有哪些绿呀?这是怎样的红呀?尝试让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 ......”想象西湖中千姿百态的荷花,在语言的实践中想象自己就是其中的一支荷花用自己的体态语以及声音反复吟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千古名句。最后链接对比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感受一个是整体的壮阔美,一个是细节的精致美,最终习得学习古诗的能力。

整合三:整体参读,多元链接,体察诗蕴。

当学生对两首诗诗意、诗境都有了较深的领悟时,此时则应回归整体,对比参照,学习表达,挖掘诗蕴。

1、链接写作背景,体会诗人情怀。

一切景语,皆情语,为了充分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更应走进诗人的生活,了解诗人的写诗背景:“通过刚才对诗歌的品读,你猜猜苏轼此时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杨万里送林子方却感受不到诗中的惆怅与伤感?”此时可以让学生将课前收集到的作者生平作介绍,师作补充,出示两段文字资料:

①苏轼才华横溢,在朝廷里官居要职。正当他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因为与当权者意见不合,被贬到了杭州。这首诗就是他被贬第二年写下的。

②林子方原是直阁秘书,后被皇帝宋孝宗提拔任福州的知府,福州乃宋代繁华之地,此时的林子方正是官场得意大展宏图之时。

此时,教师引导:同学们,古人常说写诗言情。听了这些介绍,再看看诗,你们觉得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杨万里的一个“送”字其中的意味深长也该明了吧。如此,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到达和谐统一。

2、对比写作手法,领悟诗人心境。

雨中即景的作文范文5

在中国诗里,雨总是如此多情,它是诗人涂抹自己浓烈感彩的一种符号。荣格说,“雨”是包含着集体无意识的一种原始意象。是啊,雨在诗中最能燃起轻愁,尤其这江南小巷畔的暮春之雨。戴望舒《雨巷》中雨的底蕴的确是丰富、复杂、斑驳和陆离的。

一、暗示一种情绪

“哀怨渐生小巷里,苦闷总在雨声中”,雨一旦入诗,它往往是人生失意及其所伴生的忧郁伤感情怀的心灵寄托。白乐天在《长恨歌》中不是写道“玉容寂寞泪阑千,梨花一枝春带雨”吗?你瞧瞧,因了梨花带雨的比喻,在朦胧婉约的古典意境中,连杨玉环的忧郁和感伤也显得如此美丽,魅力无穷。再看戴望舒的《雨巷》,―条“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把作者凄迷、怅惘的心情,传达得淋漓尽致,而其妙意,全出自此“巷”中的“雨”意,可谓摄人魂魄!这正应了一句古诗:“江山惨淡真如画,烟雨空自一奇”。这种带有朦胧婉约意韵的艺术空间的造成,正与中国传统美学的雾中看花的审美习惯相吻合。宗白华先生说:“风风雨雨,也是造成间隔的条件,一片烟雨迷离的景象是诗境、是画意。”雨的意象在其中所起到的媒介、点化和濡染的作用,委实不可小觑。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从古至今的诗人们,总是“自移一榻西窗下,要近丛篁听雨声”,“檐前偏爱枕边听”了。在这里,迷烟雨,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图画,而画中隐隐传来的雨声更是动人的天籁。同时,它也恰恰是人们丰富而多情的心灵的对象化,是其生活理想、憧憬与追求的生动而形象的写照。唯其如此,诗歌中的雨的意象,才能带有明丽清秀、洁净晶莹、形神兼备的古典美学风韵。雨的意象,透过诗作定的空间感和时间感,所汇聚的即是诗人波澜壮阔、斑驳绚丽的情感世界,而且正是它,赋予了《雨巷》中雨的意象以眩目的美丽光环。

二、提供一种背景

雨意愈是凄凉,它所反映的诗人愈是郁闷。雨,成为诗人情感活动的“场”,并构成抒情背景。这背景愈是萧索凄凉,它所反映的诗人的悲哀沉痛愈是深刻和细微。于是在这一意义上,诗人笔下的雨的冷暖常常不是或不只是温度意义上的感觉,而是或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的情感表现。古典诗词中常常写到“寒雨”“冷雨”“凉雨”,往往喻示着诗人内心的压抑与悲凉、矛盾与痛苦。凄风苦雨为诗人的生命悲凉提供了广阔而深邃的心灵抒情空间。“凄风苦雨”一旦与诗人的愁苦心境相遇,它就成为一种悲凉无奈的标签。雨水中汇聚了诗人的泪水,雨声在倾诉着诗人的哀愁。在哀愁的诗人看来,雨水仿佛是天的泪水,而泪水长流恰如雨水滂沱。因此,有“天人同泣”、“雨泪同滴”的说法。这样一来,“愁―雨―泣”便构成了传统文学中雨的意象的典型抒情形式与审美内涵。戴望舒的“愁”是什么呢?联系写作背景,可以是理想幻灭的阵痛(当时大革命失败),可以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苦闷(这里“占娘”可能真是作者暗恋的某个红颜),也可以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美好的东西总让人有距离感、无力追逐感)。而这种阵痛、苦闷、惆怅,完全通过雨的描写来表现,增添了一种迷幻和忧郁的色彩。此外,“雨”还给诗中“丁香姑娘”设置一个梦幻般的背景。“楚雨含情皆有托”,作为中国文学中传统的抒情意象,“雨”淅淅沥沥地不知打湿了多少诗歌啊!

三、衬托一个人物

我印象里的雨,总是和江南的女子联系在一起的。滴水的飞檐,涟漪阵阵的河道,长着青苔的石桥,婉约油亮的青石板小巷子,随着“笃笃”扣击路面的音律,走过一位娉娉婷婷的江南女子,她必定是撑一把古朴的油纸伞,而那素净的伞架必定是竹子做的,朴素的伞面也必定带着怀古情节,她轻握着它,在细若琴弦的雨中渐近或渐远,青丝和肩头不经意间被雨水濡湿了,心灵却因为这份濡湿而温润鲜活起来。这温和的江南雨已成了诗人心头的揉弦。没有什么比雨更能让“丁香姑娘”显得“哀怨又彷徨”了,也没有什么比雨更能让“这女郎”染上“丁香一样的颜色”,着上“丁香一样的芬芳”,带上“丁香一样的忧愁”。贾宝玉曾言,女儿是水做的。雨也即是水,让”丁香姑娘”穿雨而行,岂不更能勾勒出她“冷漠、凄清、惆怅”的艺术形象?面对《雨巷》,读者脑里总会浮起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在风雨中独步、彷徨。雨洒在她瘦弱的身上,雨老是停不下来,像忧伤、像幸福笼罩着心灵。雨,既润泽了诗人的彩笔,又潮湿了读者的思绪。雨滴在雨巷中,也滴在诗人的心湖,溅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那波动的只是哀怨吗?雨巷中的雨幕,围起一片朦胧,很多东西,你很难看得清楚。

雨中即景的作文范文6

余秋雨,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散文家、中国文化史学者。1946年出生于浙江余姚,196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苦读中国古代文化,陆续出版了《艺术创造工程》等多部艺术理论著作。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创作文化散文集,开启一代文风,其文化散文集成为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大陆最畅销书籍之一,在台湾、香港等地也有很大影响,主要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

【风格探究】

余秋雨是一位散文家,由于他对历史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形成了他文化散文独特的风格。他的文化散文,在探寻风景名胜时往往从“文化”这一特定视角切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他不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而着重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中的文化意蕴,所写文章多以抒发个人感情和表现自我为主,在描摹景物时融进了社会历史的内容。他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用他自己深邃的目光,对历史古迹和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更加深刻、透彻的剖析,透过自然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积淀的文化内涵上。

【类文撷英】

狼山脚下(节选)

余秋雨

狼山在南通县境内,并不高,也并不美。我去狼山,是冲着它的名字去的。

在富庶平展的江淮平原上,各处风景大多都顶着一个文绉绉的名称。历代文士为起名字真是绞尽了脑汁,这几乎成了中国文化中一门独特的学问。《红楼梦》中贾政要贾宝玉和一群清客为新建的大观园中各种景致起名题匾,闹得紧张万分,其实,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干过这种营生。再贫陋的所在,只要想一个秀雅的名称出来,也会顿生风光。名号便是一切,实质可以忽略不计,这便是中国传统文明的毛病之一。记得鲁迅说过,只要翻开任何一部县志,总能找到该县的八景或十景,实在没有景致了,也可想出“远村明月”“萧寺清钟”“古池好水”之类的名目,于是,一个荒村、一所破庙、一口老井,也都成了名胜。这个县,立即变得古风蕴藉、文气沛然,不必再有长进。鲁迅激愤地说,这种病菌,似乎已经侵入血管,流布全身,其势力不在亡国病菌之下。

我愿意把事情说得平和一点。起点名字本也无妨,便于人们寻访和辨认,但一切都调理得那么文雅,苍劲的自然也就被抽干了生命。自然的最美处,正在于人的思维和文字难于框范的部分。让它们留住一点虎虎生气,交给人们一点生涩和敬畏,远比抱着一部《康熙字典》把它们一一收纳,有意思得多。

早就这么想着,突然看到千里沃野间愣头愣脑冒出一座狼山,不禁精神一振。这个名字,野拙而狞厉,像故意要与江淮文明开一个玩笑。

起这个名的由头,有人说是因为山形像狼,有人说是因为很早以前这里曾有白狼出没。不管什么原因吧,我只知道,就在很早以前,人们已受不住这个名字。宋代淳化年间,当地官僚终于把它改成“琅山”。幸亏后来又被改了回来,如果仍叫琅山,那多没劲。

狼山蹲在长江边上。长江走了那么远的路,到这里快走完了,即将入海。江面在这里变得非常宽阔,渺渺茫茫看不到对岸。长江一路上曾穿过多少崇山峻岭,在这里画一个小小的句点。狼山对于长江,是欢送,是告别,它要归结一下万里长江的不羁野性,因而把自己的名字也喊得粗鲁非凡。

狼山才100多米高,实在是山中小弟,但人们一旦登上山顶,看到南边脚下是浩荡江流,北边眼底是无垠平川,东边远处是迷蒙的大海,立即会觉得自己是在俯视着大半个世界。狼山没有云遮雾障的仙气,没有松石笔立的风骨,只有开阔和实在,造物主在这不再布置奇巧的花样,让你明明净净地鸟瞰一个现实世界的寻常模样。

我想,长江的流程也像人的一生,在起始阶段总是充满着奇瑰和险峻,到了即将了结一生的晚年,怎么也得走向平缓和实在。

(选自《文化苦旅》)

技巧揭秘

小小的一座狼山,在作者笔下竟显得那么大气磅礴。作者没有把重点放在游玩经过和描绘狼山的风景上,先从狼山之名说起,联想到《红楼梦》中贾宝玉和一群清客为大观园各个景点的题名,然后借鲁迅先生的评论,巧妙地对某些文化现象进行批判,并突出狼山之名的意义,使读者在理性思考中获得一种精神享受。作者以历史记载为本,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现自己对文化的思考。

其次,作者描绘景物,视野开阔,言简意赅。“南边脚下是浩荡江流,北边眼底是无垠平川,东边远处是迷蒙的大海”,寥寥20多字,却显得大气磅礴。整齐的句式,富有节奏感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长江一路上曾穿过多少崇山峻岭,在这里画一个小小的句点”这一形象的比喻,“愣头愣脑”“山中小弟”等拟人语句,体现了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力。

再次,在写作手法上,作者娴熟地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等表现手法。作者不注重生动细腻的景物描写,不注重温情脉脉的叙说,也不是空发议论,只是把情感的抒发和人生的感悟糅进了对风景文化的思考之中,“我想,长江的流程也像人的一生,在起始阶段总是充满着奇瑰和险峻,到了即将了结一生的晚年,怎么也得走向平缓和实在”,抒情与议论水融,使文章的议论充满了睿智和激情。

【技巧运用篇】

雨游天目湖

马思捷

上一篇坚持

下一篇大学生自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