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范例6篇

谈心范文1

[关键词]:农村小学 留守儿童 五心心育模式

一、直面留守儿童

我校位于建德市乾潭镇,是劳务输出较多的一个乡镇。据这学期统计,在835名学生中,父母一方外出的学生65人,占全校总数的7.2%,父母都外出的学生72人占8.8%;也就是说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近五分之一。留守儿童中,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等隔代亲人当监护人的占83%,其它监护人占17%,可见隔代教育是当地留守儿童的主要教育环境。

留守儿童是新形势下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受教育者中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所受的教育大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国家、社会、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农村学校更值得关注,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因此,笔者认为解决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就解决了我校教育的主要难题,就能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于是在2010年9月建校以来,我校的领导和教师高度认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把它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解决目前教育问题的突破口,全力以赴,狠抓落实。在上级有关领导部门的指导和鼓励下,学校开展了对“留守儿童”心育模式的特殊研究。

二、解读留守儿童

上学期末,我校对双亲在外的68名“留守儿童”进行了关于健康心理的调查问卷,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并进行了全面细致和深入的分析。我们认为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情绪、行为三方面。

(一)成绩偏后,心理失衡,渴望帮助

调查结果显示,92.64%的人认为读书对今后有用,48.53%的人“喜欢”到学校上学,可见,大部分“留守儿童”对上学还是持积极态度的。可是在学习成绩上他们往往处在班级的后半段,究其原因得知,监管他们学习的祖辈文化水平低(相当一部分是文盲),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学习监督也随之弱化。当孩子们渴望帮助时,往往得不到帮助。久而久之,“积极”的学习变得“消极”,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成绩也一落再落,甚至出现逃学厌学现象。

(二)休闲空虚,心理失调,渴望交流

调查数据表明,在遇到烦心事时,有55.36%的人能与自己要好的同学或朋友倾诉,有26.78%的人“闷在心里”。在“受到挫折时,你会怎样”的问题中,7.14%“留守儿童”表示想念父母,16.07%的人表示感觉生活没有意思,12.50%的人“不知道”,7.14%的人选择“其他”。这表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较为明显,他们成功时得不到应有的赏识,失败时也得不到及时的鼓励,受到挫折时得不到心灵的安慰,思想彷徨时更得不到正确的指引……如不能得到合理的引导,很可能产生不良后果。

(三)行为不良,心理失误,需要矫正

调查表明,多数“留守儿童”生活习惯较差。在被问及“是否经常洗脸、洗脚”时,“天天洗”的32人,占47.06%;“偶尔有不洗”的18人,占26.47%;“经常不洗”的16人,占23.53%。除此之外,还有多数“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也不甚理想,遵守纪律的习惯也相对较差。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留守儿童”思想表现也不尽人意,违纪现象相对较多,主要表现在:课堂违纪、作业不做不交、沉迷于电子游戏、小偷小摸、打架斗殴、逃学旷课,还有还喜欢在同学中称兄道弟,甚至误入早恋之路。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的学习和品行总体上呈滑坡态势,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父母的缺失或缺位,以及祖辈的教育能力有限、方法不当或监管不到位。与此同时,一些社会不良因素的侵蚀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如校外现代媒体的侵蚀;校外成人娱乐的影响;校外“问题少年”的引诱等。

三、实施五心心育

在了解留守儿童存的问题后,我们依据教育理论,尊重教育原则,从实际出发,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路径作了一些探索,对我校的留守儿童进行了二年的教育实践和策略实施,初步建构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贴心·安心·连心·谈心·塑心”五心心育模式。

(一)贴心:实行学习导师制——贴心教育

我校先对全体教师加强学习后根据“亮灯工程”要求选拔导师,再本着双方自愿的原则进行师生结对,由导师对他们实行一对一的指导监督。这种教育形式不仅体现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怀,也让留守儿童尝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树立进步的信心,同时保证教育的有效性。

1.加强指导 激发兴趣

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主要原因是对学习趣味不浓,学习不得法。在班级教学中,任课老师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难以针对每位学生的个性分别作出具体的指导,而导师能在这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为导师有一对一的时间和精力优势。在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学习个性心理品质的基础上,作出针对性的指导。如预习、复习、课外作业、课外阅读、发展兴趣爱好等方面。导师不仅在自己任教的学科方面对学生作出直接的指导,还能发挥教师独特的优势,对其他学科作出间接的指导。逐渐的让这些孩子从自己点滴的进步中发现自己的学习潜能,尝到成功的喜悦,找到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激发起对学习的兴趣。

2.监督学业 培养习惯

学习习惯是学习获得成功的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监督或监督不力放松自己的学习,学习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学习习惯差。因而有力的监督能帮助他们克服惰性,培养习惯。导师兼任任课老师、班主任、家长三个角色,他们比家长更容易获得第一手学生信息和动向,及时发现问题并能根据自己的指导对象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因此导师对留守儿童的学业监督能帮助孩子逐渐养成学习的好习惯,通过强制,持之以恒,使学生在课内培养起来的习惯加以延续和强化。

(二)安心:施行家长制——安心教育

为了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位,我校采取“家长制”。就是根据师生双方自愿的原则,老师担任某留守儿童的家长,学生家长的事务,行使家长职责,并与学生建立亲情般的感情,给予学生亲人一样的关怀。其主要形式有一个老师对应一位学生或一个老师对应几位学生。主要方式有在校和假日两种。

1. 配备“家长” 组建“家庭”

面对留守儿童这群需要特殊呵护的群体,学校围绕“家”字下功夫,配备“家长”。家长是通过“自愿原则”来选择的。首先家长和学生必须写出书面申请,在不转移“监护权”的前提下,学生和教师进行双向选择,最后由学校“留守儿童教育办公室”确认,让老师和留守儿童组成“亲情家庭”。“家长”要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负责学生的安全、饮食起居、课外学习等,监控学生的行为,了解学生一周内的思想、学习等情况。在学生每周到校后,对学生周末在家情况、健康状况、钱粮物携带情况进行询问,代为管理学生的生活费用,安排好学生一周的生活,并总结一周的表现,提出新的要求。每天家长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询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家长与留守儿童谈心,要详细填好记录卡。

为此,我们还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家长考核,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学校每学期评选十佳留守儿童“自强之星”和十佳家长“关爱之星”。

2.找准症结 亲情沟通

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务工,普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学校要求每个导师从细节入手、从身边小事入手、从每个学生个性入手,亲情沟通。

当“亲情家庭”组建之后,一系列以“家庭”为单位的活动也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如留守儿童生日晚会、家庭象棋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等,孩子们在各种活动中感受到“家”的温暖,“父母”的关爱,增进亲情沟通。此时家长可根据每个孩子的问题所在,借用各种沟通机会培养他们的自理、自律、自主能力。如指导学生自己穿衣、洗澡、吃饭、上学,稍大的学生还可指导他们做些简单的饭菜,自己安排作息,学会生活的自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活动课中指导留守儿童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在学习上监督他们的行为,指导他们方法,帮助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连心:开设“亲情话吧”—— 沟通心桥

留守儿童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留守”,即缺乏亲情。从加强子女与父母的交流和培养亲情方面入手,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我们的做法是,学校特设一个电话室,配备留守儿童专用的市内免费电话,安排老师值班,负责电话传达工作,方便留守儿童与家长随时联系、交流。学校还将校长办公室的电话号码及各班主任的手机号码告知留守儿童家长,畅通通信渠道,在家长与学校、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座交流的桥梁。传统的家书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契机,是体现家庭成员互相关怀、爱护的一个绝好的方式。另外,教师和学生在单独的场所亲切交谈也能维持家长和学生亲情的延续,让留守儿童感到温暖的亲情。为此,我们把为学生提供传递亲情的场所称之为“亲情话吧”。

学校对于留守孩子来说,也不再单单是学习的场所了。设立咨询中心,开通求助热线,拓宽了学校的教育管理范围,填补了父母监护的空缺。此外,学校还开放办公室电话,设立亲情联络站;利用机房电脑课,让留守儿童向父母倾诉心声;开展“感恩亲情”主题的征文活动和文艺展示……

(四)谈心:设立留守儿童谈话日——打开心结

为了消除或减弱留守儿童的不良心理和行为,我校作了许多策略探索,其中设立谈话日,针对留守儿童展开深入细致的心理辅导和矫正。谈心日,是指为了让留守儿童能更好的调节情绪,把每周的感动星期一、健康星期五以及中秋节、元旦等特殊日子作为与留守儿童谈心的固定时间。我们认为以倾诉、谈心为主要形式的情感交流是教育管理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自建校以来,学校就开始在全校范围内推行教师谈心制度,要求教师利用一切机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用耐心细致的谈话方式温暖学生,用真情实感去感化学生,达到心与心的交流。

二年多来,我们在与留守儿童谈心交流、倾听他们心声时一直做到“三心”——听学生倾诉要细心,与学生谈话要有耐心,与学生谈完后要关心。可是心理辅导不是“灵丹妙药”,一次的谈心也不是“画龙点睛”,心语室更不是“神医馆”,对留守儿童的一次开导的效果也许只能维持一个星期,甚至有时只能维持一天的热度,所以,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疏导更需要我们的持之以恒,一复一日。

(五)塑心:开展自我塑造活动——迁移心思

有些留守儿童存在着孤独、寂寞感和自怨自艾、自暴自弃的倾向。这类学生往往软硬不吃,对他们说服教育效果不佳,惩罚又不行,让教育者殚精竭虑、无可奈何,是心育的一个难题。我校为提高对他们的心育效果,另辟蹊径,通过各种活动使他们重拾信心,重塑自我,使我们的教育别开生面。

1.开展“亮灯工程”

从今年9月起,我校“亮灯工程”开展便在全校范围内实行了师生之间的一帮一的帮教活动。学校在教职工中选拔出了一些有亲和力、教育能力强的优秀教师,以一对一的方式对班主任推荐上来的需要特别帮助的留守儿童进行帮教。学校要求帮教老师严爱结合,使学生既能感受到你的温暖,又愿意听你的话。具体要求做到四个“一”:每周一次谈话,每周为该学生解决一个困难,每月一次家访(特殊情况可以电话家访),每学期一次小结。通过这些具体的行为将帮教切实落到实处。

此外,我们还尝试着在心理辅导室门口开设了“知心朋友”信箱,学生可以在信箱中自由的抒发自己的心情,提出自己的困惑,也可以谈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让学生在通信中相互交流、交心。同时,我们鼓励同学们可以在课外活动课通过校园广播送温暖,给同学、老师、远在外面的爸爸妈妈点歌,以表达心情。也鼓励他们在各种劳动中承担责任、克服惰性,做力所能及的事。

2.举办集体活动

留守儿童大都不了解父母赚钱的艰辛,无法体会父母对他们的养育之情,不会感恩。大把花钱,不会觉得可惜。我们非常重视对留学生的感恩教育。请回家探亲的留守儿童父母来校做报告,参与孩子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用自己的切身经历,谈在外务工的艰辛,谈因为自己文化低而造成的悲哀,谈自己与那些才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的差距等等,让他们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挣钱的艰难,以唤起学生“寸草报春晖”的感恩之心。上学年,我校还成功举办了教师节庆祝活动、国庆文艺汇演、元旦文艺汇演、硬笔书法竞赛、英语书法竞赛、特长展示、卵石绘画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的课余生活多姿多彩,各项竞赛激发了他们的进取心。不仅如此,他们的反叛心理消磨了不少,更乐意去学习了,进步很快,我们的教育在“无痕”中起到神奇的效果。

四、体会成功喜悦

经过两年左右的留守儿童“五心”心育模式研究与实施,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体会到:以关爱为前提,心育才能实现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心育才能保证效果;需要对症下药,心育才能提高效率;实施三位一体,心育才能形成合力;建立长效机制,心育才能长盛不衰。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骄人的成果。

(一)探寻了留守儿童的心育模式

通过教育实践和研究,我们了解了留守儿童的特点,看准了留守儿童问题的症结,掌握了教育的一些基本规律,找到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良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贴心·安心·连心·谈心·塑心” 五心心育模式。在实践中,我们积累了教育留守儿童的大量的成功案例,杭规课题《新农村少年培育的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获杭州市27届科研成果三等奖。经过精心的心理教育与疏导,留守儿童的许多不良心理得到缓解,亲情、友情得到体验,孝心、感恩之心得到培育。通过多种措施的实施,留守儿童逐步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了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影响,提高了我校的知名度。

(二)实现了留守儿童的快乐学习

学习导师制的实施,使留守儿童端正了学习态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成绩。更为重要的是,留守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享受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乐趣,品尝了成功带来的喜悦。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浓了,热情更高了,主动性、自觉性更强了。据学校教导处调查统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的人数比例约为80%。

(三)促进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通过导师结对、家长制、亲情话吧、谈心日、自我塑造策略的实施,缓解了留守儿童闭锁、逆反等不良情绪,改变了任性、暴躁等不良性格,抑制了厌学、暴力等不良行为;留守儿童养成了勤俭、卫生的生活习惯,具备了乐观、合群的健康心理,形成了守纪、文明的行为习惯,养成了好学、刻苦的学习态度。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心理调适、行为自律等能力得到提高,学习潜能得到开发。总之,留守儿童的素质全面提高,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从留守儿童的脸上,也能看到与其他学生一样的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参考文献:

[1]罗国芬.《从1000万到1.3亿:农村留守儿童到底有多少》.《青年探索》.2005.(2)

[2]叶敬忠.《对留守儿童研究综述》.《农业经济问题》.2005. (10)

[3]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上海教育科研》.2002.(9)

[4]张鹤龙.《远离父母,他们失去了什么?--留守儿童调查》.《半月谈》.2004.(10)

谈心范文2

比如我,为了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惑和疑问,我进行了一次心理咨询。初次了解价格后我知道医院有心理门诊和专家门诊,前者十几分钟就可以看完付挂号费即可;后者是资深心理专家800元/小时,这是大部分医院的专家问诊价格比较透明。我选择了后者,开始我第一次的心理咨询体验。

如何面对焦虑?如何解决焦虑?这是困惑我的问题之一,我讲述自己所出现的问题后,医生给我建议是早睡早起,做运动,先调理好自己的身体才能有更好的精力去解决问题。

人为什么要结婚?一定要结婚吗?这是困惑我的问题之二,医生的回答是人要结婚的,并且对我说你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次谈话里我得到了我想要的答案,解决我很多的困惑。问题的答案看起来非常简单,道理我都懂,但是我就做不到,在没有跟医生谈话前我是理论跟实际永远是背离的,谈话后心里非常畅快,问题根源解决连身后的阳光都觉得灿烂。

谈心范文3

有了郁闷怎么办?找朋友聊天去,或到郊外与大自然亲近一番,看看白云,嗅嗅花香,或在酥软的土地上打个滚,或举起双臂对天长啸!如果还不行,再给你支一招,在夜深人静时与自个儿心灵恳谈!

希腊神话里有这样一则故事:俊美的那喀索斯,在湖边看见一个人的面影,他恋上了这个湖中的人。他为湖中人憔悴,终于抑郁而死。这是一则悲剧,可悲的是这位漂亮的主人公竟不知道湖中人就是自己。生活中总是有些人对别人认识得很透彻,对自己却很模糊。事实上,生命个体缺乏自知或自我定位不准确,是很难达到健康和谐、张扬发展的。如同行路,不知路在何方,从哪开始,怎么可能到达目的地?要想自觉自知,与自我心灵恳谈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人生在世,有了一份自我恳谈的心境,便多了一些大度宽容,少了一些鼠肚鸡肠;多了一些与人为善,少了一些与人交恶;多了一些行事顺畅,少了一些坎坷艰难……

爱情失意时,与自我心灵恳谈。在明月清风的夜晚,坐在湖畔或潺潺的溪旁,手扶一绺垂柳,对着滟滟碧波,想想与他(她)在一起的日子,在这静谧的环境中,激情会荡去,理性会归来,爱情的是是非非你会想得很透彻。“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确经典,但总让你闻到一股血腥。爱若没有生命的依附,未免太空。她离开你,你离开她,按其自然的法则,也必有合理的原因,想想那句“强扭的瓜不甜”,虽老得快掉牙,但的确有百分的人性和真理!

学业挫败时,与自我心灵恳谈。找一个好环境,最好是书香四溢的书斋。书香如同酽茶,让人镇静。关上灯,闭上眼,让黑暗平静狂躁或懊悔,如同一个腻烦了城市喧嚣的人走到了碧海银沙的海滩,惬意顿生,重负立卸,心灵的小金鱼会悠游而来。学业如瀚海,有波涛汹涌,也必有风平浪静;有险峻沟壑,也必有宁静港湾。善于航海的人,不会因为险滩暗礁而放弃扬帆远航;善于游泳的人,必然谙习水性。学业上有了“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苦闷,这实际上是好事,证明你已经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再往前走一步,你就成功了,便有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旷达胸襟!

与朋友亲人有嫌隙时,与自我心灵恳谈。俗世中,许多人的思维惯性,总有些不自觉地向外,与人发生矛盾时,老想着别人的不是。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并非都是别人的不是,自己也的确有些责任。俗话说“独掌拍不响”,如果你把思维的指向内指一点,想想别人的好、自己的不足,你便会宽容得多,舒坦得多,怨恨也就少得多。怨恨是个可怕的东西,它会让你丧失理性,张扬你的邪行。一旦这些东西占满心灵,你就不是“人”了,是动物——兽性的动物。人生来就得清清纯纯、堂堂正正,一时的邪念,让你堕落退化成动物,实在不值。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如同厨房里的锅碗瓢盆,正是它们的碰碰撞撞,才能产生一桌丰盛的美餐。有了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会静下心来,让心与心进行换位思考,缺的是“相逢一笑泯恩仇”的豁达与宽容。朋友啊,做个宽容的人吧,这样你会过得有滋有味,活得神采飞扬!

谈心范文4

谈话人:

谈话时间:                          谈话地点:

谈话对象

谈话内容

 

 

 

 

 

 

 

 

 

XXX

根据市委《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深入开展检视问题的通知》要求,按照州局党委工作部署,我作为部门分管领导,本着对组织负责,对同事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讲真话,道真情,出真招,做到平等交流诚心交心,和你面对面进行一次谈话,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一说。

XXX:此次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谈谈你的认识?

XXX:我作为一名老党员,认识到此次开展的主题教育是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此次开展的主题教育有助于我们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牢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才能激发党员领导干部的生动力。

XXX:再谈谈如何改进你个人的工作作风?

谈心范文5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关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要求,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根据[2012]12号文件精神,我单位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开展了与本单位全体干部交心谈心活动,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

 

单位领导班子十分重视“交心谈心”工作,在接到通知后,对此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召开了全体干部动员大会,传达了文件的精神,对我单位的“交心谈心”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并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和分工,对如何组织搞好谈心活动,提出了谈心要求。

 

二、主要内容和做法

 

1、明确责任,确定谈话方式。本单位交心谈心的方式是集中谈话和个别谈话相结合,单位主要负责人与每名干部进行个别交心谈心,交心谈心活动确保不漏一人。

 

2、内容广泛,措施得当。我单位围绕“交流思想、增进了解”、“广纳意见、扩大民主”、“查找问题、改进工作”的目标要求,积极开展交心谈心活动。第一是宣传上级关于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精神。第二是提取干部对本单位各项工作的意见建议。第三是了解干部的思想状况,及时化解矛盾,理顺情绪。

 

3、搞好学习、边学边改。我们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等形式,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通过学习,领导班子及干部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对上半年的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回顾,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到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同时对下半年的工作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

 

4、认真开展、注重实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注重交心谈心的真实性、注重交心谈心内容的深刻性、注重交心谈心的和谐性,使交心谈心活动落实到实。

 

三、落实整改措施

 

1、对交心谈心活动中涉及的问题及意见建议,领导班子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

 

2、在交心谈心过程中对收集到的问题,力所能及的就尽快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进行耐心说明和解释。

 

3、进一步建全和完善了会议、考勤考核、学习、反腐廉政、财务管理、公务接待、保密等制度,从而使单位工作有条不紊、有章可循。

谈心范文6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生;谈心

一、导言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也让更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校园。但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阶层分化严重,而大学学费的费用相对较高,在校大学生贫穷的比例越来越大。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学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国家、政府及社会各阶层普遍关注的教育热点。为此,国家、高校和社会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采取了一系列的物质扶贫措施,如奖、助、贷、减、免等多元化资助政策体系。然而,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单纯只是经济上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他们进行精神上的扶贫,这对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有裨益。基于此,我校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开展了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谈心活动。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特点

(1)经济压力所带来的挫折感。大学高额的学费以及每个月的生活费,对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很多贫困家庭是无法承担的。虽然现在有生源地助学贷款,但由于政策、信息不通畅等各方面的原因,还是存在很大一部分困难生没有申请助学贷款。即使有学生申请到助学贷款,生活费还是一个问题。虽然现在国家、高校、社会各方面的资助政策多元化,但仍然不能覆盖到所有困难学生,而且由于在评选困难生的过程中,为了让工作更加公开公平公正,涉及到公开评选、投票以及公示名单,尽管这是善意的,但这涉及到那些自尊心很强、不愿意让人知晓贫困隐私的部分贫困生带去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和自卑感。他们感觉自己在别人施舍、可怜的目光下生活,他们内心充满着自闭、矛盾、自卑、压抑等问题,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总是感觉到自己是贫困生,时时有一种挫折感,这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为此,有些学生在评选困难生的过程中,不去积极主动的参与,不让同学和老师知道自己家庭真实情况,从而错失了受到资助的机会。(2)学习刻苦努力,但精神生活匮乏。在谈心过程中我们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部分都从农村出来,父母对他们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因此他们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刻苦努力学习,同时盲目地参加各类社会兼职活动来缓解经济压力,很少或基本不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精神生活相对匮乏。(3)人际交往存在障碍。大学期间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成长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他们走入社会,学会与人正确交往的一个开始,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心理负担重,在与人相处时,容易敏感,比较自卑,有时候还会出现怀疑、羞愧的心理,存在这样的心理就不能较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出现人际交往障碍。此外,如今的人际交往愈发物质化,一些集体活动,外出聚餐等等都需要一定的花费,很多贫困生没有额外的经济基础,因此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中许多困难生往往选择不参与。长此以往,这部分困难生没有得到在人际交往经验、能力和勇气方面的经验积累和锻炼,导致在与人交往时不知道该如何与别人和谐的相处下去,往往会产生人际交往的挫折感。(4)对未来迷茫。在谈心时,大部分学生都会对就业问题谈论很多,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大部分都没有对将来的就业没有信心,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想法。当前,就业市场存在着社会关系壁垒、户口壁垒、名校壁垒等因素,使没有“门路”的贫困生感到前途渺茫,从而产生悲观的情绪,带来消极的心理影响。当然,也有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态度比较积极,目标明确,在学校能规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与同学、老师相处也比较愉快,对未来也比较有信心。在与这部分人谈心时,都能感受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阳光、积极向上的态度。

三、谈心过程出现的困难

(1)学生与工作人员的距离感较大。我们在工作中,对待每一个学生都是态度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但是有些学生还是有所顾忌,很难主动、自愿地打开心扉谈心。他们在碰到问题和困境的时候,喜欢找同龄亲密的朋友聊天,谈心事,甚至是在网上找陌生的网友聊天,我们部门虽然在每个学院设立了信息员(由困难学生组成),但是据信息员反映,很多困难生也只是把他们当成老师的代表,对信息员很少会打开心扉说实话。这就造成很多问题都是浮于表面,我们不能到了解真实的情况,问题也无法得到最有效的解决。(2)工作人员对心理咨询方法欠缺。谈心也非常有必要学习借鉴心理咨询的方法,我校谈心工作人员由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和各学院信息员组成,整体年龄较年轻,工作经验也相对不足,思政教育工作技巧和方法还不够成熟,在与学生谈心过程中,往往只能从表象上开展工作,很难捕捉到学生的心理变化和问题,无法更好的给他们以帮助、启发和教育。(3)谈心效果不明显。我们在定期组织信息员开会交流谈心感想时,发现谈心效果不明显。虽然在谈心过程中,解决了部分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但是普遍感觉到谈心没少谈,可就是没什么成效,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生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总结原因,我们发现缺少一些情感上的交流,大部分都是困难生咨询资助政策,或者是问什么时候发助学金之类的问题,大部分都是你问我答,缺乏双向交流,久而久之,困难生和工作人员都感觉味同嚼蜡。

四、与困难生谈心活动的探究

(1)与困难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是缩短距离感的有效方法。谈心是内心深处思想的交流,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敏感多疑,工作人员只有做到让困难生对自己完全信任,才会真正敞开心扉,道出真实情况。建立信任关系要老师(信息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学生平等的对待、诚恳、尊重和热情,在于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积极关注,所谈的内容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的。在谈心过程中,以鼓励为主,这样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才会渐渐信任老师(信息员),有利于谈心工作的展开。(2)提升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要想真正提高谈心效果,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老师(信息员)平时就应该加强理论学习,多读一些与心理咨询有关的书籍,多阅读各方面的书籍,多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如社会上热点等等,这样在与学生谈话时,一方面能很好地与学生有共同话语,引起共鸣,消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另一方面,能很好的抓住学生的问题所在,游刃有余地解决学生碰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由衷的产生敬佩感。(3)提高语言等沟通技术。谈心是一个特殊的沟通过程,是人与人思想感情交流的过程,要让谈心有成效,老师(信息员)要具备一定的沟通技术。老师(信息员)首先应学会使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打开谈话开始的紧张气氛,感染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谈心中来,让自己的谈话的语言尽可能富有情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得关爱。其次,在谈心过程中,老师(信息员)要用心倾听与提问。老师(信息员)要用心聆听,还要对所遇问题进行积极反应,鼓励学生表达,切忌急于下结论或对学生问题作简单的道德判断。提问则能保证老师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控制谈心的方向和内容,在谈心过程中,多用“为什么”等开放问题,少用“是不是”等封闭性问题,不要提问太多和连续提问,以免让学生产生防卫心理。

总之,做好与困难生谈心工作,要及时总结谈心工作中经验和问题。以上只是结合了日常工作,浅显的探讨了怎样能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更好的进行谈心。相信我们对困难学生能够时时关注、处处关心,多从学生身边的点滴抓起,总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参 考 文 献

[1]王月欣,李淑贞,任允晓.高校经济困难生工作浅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54~56

[2]欧建东.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1

上一篇子女抚养协议

下一篇太阳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