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另一边范例6篇

宇宙的另一边

宇宙的另一边范文1

论文摘要: 边缘星球的速度是不是光速?如果命题成立,那么边缘星球的另一面光线是无法发散的。如果以光线逃不出宇宙边缘而论,因为宇宙的总质量大于光线的逃逸能量,光线就会弯曲,在宇宙边缘徘徊。甚至像有人预言的,再无穷的直线在宇宙中也能弯成一个圈,任何光线将形成一个闭合。因此宇宙边缘就是一个全反射的大镜子

宇宙大爆炸,超新星的爆发,常使人与原子的裂变、衰变、跃迁相联系,与炸药爆炸相联系。然而它们又有本质上的不同。宇宙大爆炸,其机制完全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喷发的竟是些基本粒子。各种闪耀着光芒的力的触发现象,有着怎样的奥秘呢?

宇宙大爆炸喷发出的基本粒子,它们是如此基本以致我们怀疑宇宙奇点的存在,我们失去了大与小的观念。粒子的形成是瞬间的,而在那一瞬间我们失去了对时间的理解。粒子的每一次快速吸引与组合都以毫秒、纳秒计算,极大与极小瞬间达到统一。极大与极小又带来了数量多少的认知,那些比质子、电子还基本的粒子到底有多少呢?这些粒子竟组成了三千亿个星系!这些粒子的多少几乎引起了我们对感觉的怀疑。是的,将两个镜子相对而立,中间放两个小球,在相对的镜子里你能看到多少个小球呢?无数!电脑也能模拟出无穷,在屏幕保护程序中你能看到图形延续的尽头吗?看不到,如果有可能的话它会一直延续下去,并且它也如人的面孔一样永远不会重复。这是不是一种幻觉?光线的传播是我们的唯一的凭证,如果我们不相信光线,我们就得不到任何实在的真理。

既然我们造出了镜子,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宇宙的边缘有可能是一面面耦合的镜子,或许像足球的内部一样。镜子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与方向反射,以造成宇宙形象在感官上看起来的无穷。我们所说的宇宙的边缘,是星球能达到的,而不是光线能达到的。由边缘星球的距离,我们才能知道光达到的距离,也是宇宙寿命的年限。而边缘恒星向外辐射的一面,光是怎样发散的呢?边缘星球的速度是不是光速?如果命题成立,那么边缘星球的另一面光线是无法发散的。如果以光线逃不出宇宙边缘而论,因为宇宙的总质量大于光线的逃逸能量,光线就会弯曲,在宇宙边缘徘徊。甚至像有人预言的,再无穷的直线在宇宙中也能弯成一个圈,任何光线将形成一个闭合。因此宇宙边缘就是一个全反射的大镜子。

我们不知道镜子是光滑的还是凹凸不平的,我们只知道宇宙在扩散,镜子也在扩张。我们看到的每一次超新星的爆发,各个镜子在一同相互反射中会导致多个同一物像一同发生作用的假象。这犹如你在由几十、几百个太阳能电池板的玻璃面上看到了几十、几百个太阳!而由于光线传播缓慢的历史性,镜子远近的不同,甚至不同的镜子处于神秘的且不同的四维及四维以上的时空里而使光线与历史发生严重扭曲。扭曲会使星系的大小、颜色甚至立体弯曲构象等一切都发生变化。因此我们看到的多个不同星系,甚至外形、时空的远近很不相同,其实它们是同一星系不同侧面、不同维度、不同历史时期的外部景象,甚至是无数平行时空同时存在的表现。

镜子假说只是一种假说与推论,然而它极有可能导致我们对科学的失望,使科学走向死胡同。然而我们对它完全不用在意,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社会圈、生物圈、大气圈等数量级上,它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即使如此,假如你团起一团泥巴,你能说一下它有多少个原子吗?这团泥巴是实在的,因此原子的数目是实在的,它是一定的。极多并不能够引起恐惧,极多只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利用隧道显微镜可以对原子的个数进行清点。电子虽然以光速运转,然而它们各自的区域十分明显。

如果把原子变成房间,这团泥巴就是一个现实中的“超级立方体”,如果你进入其中,但并没有机关,你能顺利出来吗?电子的旋转并不能对你造成威胁,真正的威胁是极速的接近光速的旋转能将时空严重搅乱并使时空扭曲,原子核的巨大引力也会使时空产生漩涡塌缩,因此找准方位并顺利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在显微镜中所看到的“球体”的原子,都是因为他们本身结构而发生时空严重扭曲的东西,它们真的都是些球体吗?我们能数出它们的个数,但它们是否真的能论“个”?

现代大型望远镜的深空探测使我们看到了宇宙的原始风貌,我们对宇宙大爆炸能够再一次回放。我们看到一个小点在放光,慢慢扩大。小点是一个圆亮斑,圆的周缘是宇宙的边缘,而圆斑的没有运动与能量的承载,也既没有时空,没有时空的东西是什么?它是漆黑一片!我们不能再推理了,因为无论怎么说它都是荒谬不可信的。然而有一点我们是确信的,就是假如实在论学说成立,假如这个球存在,这样“物质是实在的,星系有三千亿个”,同样“一团泥巴里有无数的原子,尽管无数,它也是数目一定的”,这些都可以成立了。

很显然“漆黑一片”的推理是错误的,因为我们的任何望远镜都逃不出这个亮斑的范围,并且看到的仅仅是这个亮斑中的一小部分,我们永远无法看到亮斑的。这种结论使我们失望,同时也使我们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既时空影像达到一定维度其构象产生了隧道效应,或者称其为纸筒效应。因为它只有时间与空间两个变量,我们称其为宇宙的四维纸筒影像模型 ,简称纸筒模型。这个纸筒对我们认知真理的过程是一个严重的阻碍,在短期内无法打破,或者说我们逃不出这个宇宙,我们摆脱不了这个宇宙的总能量的束缚。然而如果我们永远摆脱不了这个时空及“看守”这块时空的巨大能量,我们就永远看不到宇宙的外部世界。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信息,就是外宇宙是有可能存在的,但它采取了宇宙能量对光线巧妙地完全屏蔽的方法,使我们怎么也找不到它。

由此我提出本宇宙、外宇宙与前宇宙的概念。外宇宙是我们宇宙外部的总宇宙世界,我们逃出我们的本宇宙,就到达了一个“五维空间”,这样我们就能真切的看到我们的四维宇宙构象是怎样的一个管道系统(这仅仅是个假设),管道不断的弯曲,有可能有交叉联合的地方,这就是所谓的时光隧道。如果我们的飞船如子弹般直线穿梭,冲出了管道的壁(这个壁并不远,或许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的速度足够大。这个壁有可能是柔性的并能自动愈合),但很快就冲进另一个管道进入本宇宙的另一个时空段(这个时空段有可能很小,或者几秒钟的距离),这就是所谓的时空折叠的UFO式旅行。我们难以想象这是否会造成时空管道的千疮百孔!前宇宙是我们所能看到的,如果宇宙是不断循环的话,如果我们幸运的话,当我们的太空望远镜功率足够大,我们穿越了奇点临界,随着视野一片亮光的闪过,我们看到的将是前宇宙那遍布超级黑洞的处于垂死边缘的景象。黑洞造成光的折射,这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彩球世界。

宇宙在爆炸初期,基本粒子在极短时间内快速组合,新物质急速产生。基本粒子体积是极小的,极小的体积是否就意味着它们相互组合时间的极快呢?我们从它们极短的寿命周期或许就会明白它们是处于一个与我们截然不同的另一个时间极快的时空之中。然而极快的组合速度就意味着极大的力吗?我们知道原子核内巨大的能量就是极大力的真实表现,是否是力造成了我们现实世界各个数量级时空的断层?

如果我们有一个单位换算,如果我们能进入微型粒子之中,我们不能保证介子的寿命比地球的寿命还长,我们可以高效率的快速完成生物进化与现代高技术文明。然而那不过是立于地球上的人们眼中的“快速”与“高效率”罢了。我们不知道这里面是否有高级文明的世界,因为它们湮灭的速度使我们看不到它们的结构。

宇宙奇点是比原子还小,还是无限大?它的极小与极快,是否是因为高密度以及由此引起的时空的弯曲而造成的假象?然而我们不可以将宇宙想的太复杂,如果将奇点想得无限大,宇宙进化的初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必然否认运动与体积的存在,将我们在现实中能依据的东西在宇宙中抹杀掉。我们一定是要依据现实的,在离开提及的存在与相对运动的不可靠性下,我们的理论无法进行。 然而正如前文所述,循环论毕竟是一种可以理解的存在。我们很难理解宇宙的不均匀爆炸与初始粒子的快速结合;我们也不清楚为什么随着小粒子的不断兼并与大物质的逐步合成,极快的时空怎么就给改变了;为什么光和粒子能极速运动,而到了大块物质速度竟给降了下来。由于速度的下降而造就的不同时空,不是一种并行关系,而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我们看不到另一个时空,当它能够显现出来,就已经小到装进我们的感光细胞里。它就是这种奇妙的关系。

莫名的速度下降,也是一种能量储存的结果。运动的能量被储存进固定的几何结构中,基本物由原来的放荡不羁到被束缚产生相对静止,运动也就降下来了。如果我们压桌子压不动,这里面就含有运动的力。

然而运动的极限就是达到光速,它使力淋漓尽致的发挥了出来,力不再储存而变成了它的本原存在。粒子要么就达到光速,能量完全变为运动,粒子不再有压力与质量。光子没有了质量,同时也不成为实体物质了。粒子要么就小于光速,能量必定遭到了储存,就有了质量与手掌压力。这就是光磁能量为什么没有压力的感觉的原因,这也同时意味着,凡有固体压力感的东西,就永远达不到真正的光速。困难的解决是实体束缚力能否真正解决,能量得到释放,使我们能够做光速旅行,同时飞船不致分解变成光磁能源。

我们试想是否还有超光速的东西。真正的极速是没有任何实体感觉而唯有运动。可见光虽于人没有神经感觉,却能被反射,被吸收,遭到扼杀。伽马射线越往上,产生的阻遏力越小。真正的极速是没有任何的阻遏并能畅通无阻的,同时没有任何感觉,包括机器仪表所能得到的感应!于是它让我们失去任何察觉的可能。它没有视力感受,没有热浪的灼伤与辐射的危害,它在宇宙中具有绝对的穿透性与不衰减性,对任何物质也没任何影响。不衰减,不被吸收,于我们也没有感觉,而我们却也不能怀疑它的存在。它只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之中,并且是宇宙的极限存在,它唯一的表现形式就是纯粹的运动。

宇宙的初始扩张是不均衡的,如果过于均衡的话,宇宙中就只会有各种射线,而没有从能量到物质再到黑洞的完美渐变性。这其中要有一种程序,一种编码。如果奇点内部有编制的话,它比生物的生理构造更加复杂,机制更加繁琐。它使宇宙中的物质与能量,使分属各个不同数量级又相对独立的东西,形成了交互作用,这是一个相互交融的统一体。

我们知道光子运动是最快的,基本粒子其次,原子也十分快速。星球运动虽然很快,但再快也达不到光速,也没有基本粒子快。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能量储存与运动释放学说。我们一直不知道能波为何具有绝对运动的形式,虽然它几乎不受任何引力作用,原因就是它能量的绝对释放。

然而从月球到地球再到太阳各自的公转速度,以致河外星系、总星系以至整个宇宙的扩张,却表现出了数量级越大,运动速度越快的现象,最远的星系接近光速,这就是大质量产生大能量的结果,这种巨大的能量竟导致运动与质量的关系向相反的方向变化。

我们看到过星系的碰撞发出巨大的火花与强烈的声波,也看到过液体炸药的威力,看到过基本粒子剧烈对撞的惊心动魄的一面。在不同的数量级上我们能否对它们进行比较呢?如果我们把它们都看作相等大小,我们会怎样认知呢?我们会得出它们的剧烈程度是一样的结论,甚至在相对比较中我们会迷失。

这是越深入原子内部,能量越大,然而越大块的物质又包含更多的化学键等轻微能量之故。事实证明它们具有众多不可比性,如果我们把它们都换算成基本能量呢?黑洞的威力,氢弹的威力,与粒子碰撞的威力就有了可比性,表现为大物质大能量。

宇宙存在的两个定律,既大质量慢相对运动,小质量快相对运动定律,及大物质大能量,小物质小能量定律。二者是相互影响的,也具有相对性。

宇宙的另一边范文2

宇宙的另一边,有学校吗?不不不,那里的学校应该是个大大的游乐场吧!那刺激的云霄飞车呢?有可能改成地下慢车了吧!对了对了,那里的人们住在哪里呢?或许他们在地底下建了一座冰宫,像七个小矮人一样挖着宝藏吧!

这样想着,我便越来越向往了。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犹豫再三地在里面装了一只小泰迪熊,背着包袱离开了家,可是我并不知道路呀!曾经听爸爸说过,条条大路通罗马,就随便找了一条路,一直往北走,准备到了罗马再说。结果在路上不幸碰到了正在卖菜的张家大婶,待她明白我的宏伟志向时,不由分说地把我一路拖回了家,拎到了正急得团团转的妈妈面前。

“你这傻孩子,好好的干嘛呢?”

“我想去宇宙的另一边呀!”

妈妈哭笑不得,然后细心地解释给我听。哦,我这才明白了,原来去宇宙的另一边要坐飞船呀!可电视上说只有宇航员才可以坐飞船,于是,我的梦想便变成当一名宇航员,坐上飞船去访问宇宙的另一边。

渐渐地,我上了小学,在开学典礼上,听了平日里不苟言笑的校长慷慨激昂的演讲,我第一次懂得了“九州”“中华”的意义。老师也说,士兵就像祖国的钢铁长城保卫着国家。我便幻想成为一名像穆桂英一样的女将军,或是做一个侠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那该多威风呀!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梦想变得枯燥,灰白,仿佛一下子迷失了方向,有些不知所措了。考试的倒计时一天天来临,贴在黑板上的排名老是在中下游徘徊。妈妈的唠叨,爸爸的叹息,老师的恨铁不成钢,都一次次在我脑海里爆炸。上自习课时,我在蒙中闭上眼睛,总感到世界在不停地旋转,扭曲,好似我挣脱了地心引力,被独自扔到遥远的外太空去了。无边无际的黑暗向我扑来,只听得耳边呼呼的风声,一丝亮光微微闪烁着,我想抓住时,却从我手中溜走,消失不见了。但当我睁开眼时,却发现自己依然坐在椅子上,手里握着一支笔,还停留在未写完的试卷上,旁边同桌猛摇我的手臂,用眼角提醒我从教室边走过的政教处老师。我苦笑着,忽然想起儿时那五彩缤纷的梦想,就像一个被锁住的花园,成为童年时一段美好的记忆,只能在心里回味罢了。

就这样不断地慢慢走下去吧,不管怎样,总会找到出口,拥抱阳光。我这样安慰自己。

可是,宇宙的另一边到底是什么呢?

简评

宇宙的另一边范文3

1,有限的旋轮爆胀的星系团

1.1 星系团的结构:星系团由致密的旋转核心——黑洞、爆胀的及收缩的两极大空洞构成

1.1.1 黑洞:黑洞体像一个高速旋转的轮子,轮轴中心线穿过黑洞中心,过黑洞中心点与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将黑洞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个部分,由中心点沿中心轴向两方延伸有两个强引力区域,这就是黑洞的洞口,即一个黑洞有对称的两个洞口。黑洞中的高温高密度物由轮沿向外高速喷出,形成只有物质喷出而没有物质进入的喷口——摆动。所以黑洞体实际上是由两个只进不出的对称黑洞和分布在巨大圆周上的众多只出不进的白洞构成。

1.1.2 爆胀区:是由轮外洞沿白洞高速喷射物形成的星云、星系及宇宙尘埃充斥其间的空间的空间爆胀区域。

1.1.3 空洞区:在黑洞体中心轴线两方有两个吸口或吸积区,吸积区外广大的空间只有少量的行将被黑洞吞没的暗星及宇宙尘埃等,故称其为空洞。空洞是宇宙空间中的收缩区域。

1.2 星系团的物质分布

星系团的绝大部分物质集中于核心区——黑洞体,一小部分物质分散地分布于爆胀区及以外的广大空间,另有很小的一部分零星地处于空洞区。

1.3 星系团的变化过程

1.3.1 黑洞体绕中心轴线高速旋转,产生较强的离心力,另一方面黑洞的引力非常大,在这两种力的作用下,使黑洞体变成像一个高速旋转的轮子,轮子的直径远大于轮子的厚度。

巨大的引力使黑洞中心区的密度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高,形成一个高温高密的核子团流.。并且黑洞吸收进入引力收缩区的星体物,使黑洞质量变大,引力增大,粒子间的距离变小。当粒子间的距离小于某一临界距离时,原来粒子间的引力随即变为巨大的斥力。这时加上离心力的作用中心区核子团流发生剧烈的爆炸,爆炸物冲破轮子外沿的一个较小区域,形成喷口,高速核子流沿喷口大量喷射,形成壮观的巨大宇宙喷流。

1.3.2 由于黑洞在高速旋转,喷出物在向外喷射过程中随黑洞一起高速旋转,但喷出物的旋转角度略小于黑洞的旋转角速,所以后面的喷出物总是冲击前面喷出物的一侧,从而使喷出物在随黑洞体旋转的同时产生了自旋,这种自旋的方向与黑洞体的旋转方向相反。

1.3.3 这种喷流是沿中心对称平面从黑洞内向外喷射,也就形成向轮沿外的爆胀。它的中间(中心对称称平面邻近)压力大、温度高、速度大,所以在向外喷射时喷射物逐渐向远离对称平面的两边散开,形成类似于向各个方向的膨胀空间。顺着爆胀的进行,向外膨胀的速度慢慢减小,而向两边散开的幅度在增大。这时它受到的黑洞引力在增大,逐渐有一部分喷射物沿一条弧线飞向空洞区。在黑洞强大的引力作用下,快速地飞向黑洞吸口,并最终被黑洞吞没。

1.3.4 黑洞吸口外的空间是外面大而里面小,使进入其见的星体之间互相靠近,相互吸引,越靠近黑洞,它们靠的越近形成了星系团中的收缩空间。在膨胀空间与收缩空间之间有一个以两曲面为界面的厚度不大的夹层空间,这夹层既不膨胀也不收缩,是星系团中的稳定空间。

1.3.5 黑洞体在一次大的喷发后,质量减少,引力和密度也变小,它开始收缩并进入稳定期,这时期可伴随很小规模的喷流。经过一段时间的吸收积累,它的质量增大,引力与转速都相应变大,它又会发生一次大规模喷发。每次大规模喷发,它的大规模喷射物就演变成一团星云,这些星云逐渐演变成一个星系。黑洞体的多次喷发就形成一个围绕中心高速旋转而又有高速自旋的众多星系组成的庞大星系团。

1.3.6 本黑洞体喷射出的绝大部分物质都将最终落入本黑洞,完成星系团内部的物质循环。其中有极少的一部分喷射物将一直沿中心对称平面向外运动而不离开该平面,它们离黑洞体越远,所受到的引力越小。并可能脱离本黑洞洞引力 束缚,这时邻近星系团对它的引力将增大,因为它的运动方向正对着另一星系团的黑洞吸口,最终这些星体将进入相邻星系团的收缩区,进而被相邻星系团的黑洞吞沿,成为另一星系团的一部分。

1.3.7 白洞高速喷出的物质呈圆柱形,它的中间压力大于周边,温度高于周边,速度也逐渐高于周边,从而形成整体向四周膨胀的同时各部分之间也产生相对的运动,这种相对的运动在交界处产生许多漩涡,在大的旋涡中又产生一些小的漩涡。只要有喷射物之间的相对运动或不平衡,就会形成大大小小的漩涡,这些漩涡的旋转方向与主体的运动方向相反。这就是星系中的星体都在旋转且旋转方向互不相同的原因。

大量的喷射物在爆胀的过程中,由于它们各组分之间始终存在着不平衡,经过漫长的演变发展,逐渐形成了整体旋转的星系团,围绕星系团中心旋转的星系,围绕星系中心旋转的恒星系,围绕恒星旋转的行星,围绕行星旋转的卫星,还有众多穿行于其间的彗星和星际间物质,它们构成了丰富多彩、生动神秘的星系集团。

2 宇宙的模型

2.1 星系团是宇宙大尺度空间中的一个基本单元,整个宇宙是由无数个有限的旋转着的轮状星系团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构成。我们可以设想一个三位空间直角坐标系,它的位置和方向是任意的或相对的,若x、y、z均为整数,则P(x、y、z)是该坐标系中的整数点,每一个整数点都存在一个星系团。三维空间坐标系上有无数个整数点,也就存在无数个星系图。宇宙就是由无数个有限空间点阵。

2.2 星系团是庞大的星系集团,占有广大的宇宙空间,但两个相邻的星系团之间的距离将远远大于星系团的直径。如果把两相邻星系团间的距离看作整数1,则星系团的直径也许只有0.01或更小,所以两相邻星系团之间的物质交换是相当少的,相邻两星系团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宇宙空洞。

2.3 一星系团的面与相邻星系团的轮团面互相垂直,它们的中轴线总是互相垂直。一星系团的外面膨胀区总是对着相邻星系团的黑洞收缩区。一个星系团的对称两黑洞对着相邻的两星系团外膨胀区,而它的膨胀区则对着四个相邻星团的黑洞,即每个星系团都受到四周三个方向对称对等的相互吸引。这些引力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并不绝对平衡,所以相邻星团之间的距离也将发生变化,但变化量与两者的距离来说微不足道,故星团之间的距离是稳定的,从而保证了星团在宇宙空间中的平衡稳定。

宇宙的另一边范文4

关键词:并不存在的第三种宇宙;宇宙常数的斥力;假说;二重瞎说

一、两种宇宙和“第三种宇宙”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宇宙有两种:绝对的和相对的。绝对宇宙是唯一的,又是无限的,其中有无数个相对宇宙。绝对宇宙无生灭,没有什么能够生成它,它也不会消灭。相对宇宙有限有生灭,有生成它的宇宙,生成它的宇宙也是相对宇宙。相对宇宙一旦消灭,它后面的时间里一定有别的宇宙,它原来的空间中一定有别的宇宙。此外没有第三种宇宙。

地球人类所在的、今天科学认识到的最大的宇宙,是以地球为中心、140亿光年为半径的球形天体。它作为相对宇宙,在时间上由它前一个宇宙产生,在空间上由它周围的宇宙产生。

“科学最大宇宙”的前宇宙什么样,周围宇宙什么样,要由科学去认识。认识到了就是认识到了,没有认识到就留待以后去认识,科学只能说尚未认识到前宇宙和周围宇宙,不能说没有前宇宙,没有周围宇宙。

“字爆说”宣称,由大爆炸产生了“大爆炸宇宙”。这说明“大爆炸宇宙”是有生的。有生必有灭,那它就是有生灭的相对宇宙。但它又是产生于“没有昨天的那一天”,[1]说明它的产生在时间上没有前宇宙。它又是产生于奇点,奇点“零表面零体积”[2],这说明奇点没有空间,没有空间就等于没有时间,就不是时空不是宇宙。不是宇宙的东西周围没有宇宙,说明它的产生在空间上没有周围宇宙。由此可见它不是相对宇宙。这样,“大爆炸宇宙”就只能是既非绝对宇宙又非相对宇宙的并不存在的第三种宇宙。

“宇爆说”说不出“大爆炸宇宙”与“科学最大宇宙”的差异,在方位上是在左边还是右边,在时间上是在其前还是其后,实际上是把“大爆炸宇宙”等同于“科学最大宇宙”了。这样就把“科学最大宇宙”也弄成了一个既没有产生它的时间上的前宇宙,又没有产生它的空间上的旁宇宙的而且不是绝对宇宙的第三种宇宙。

“宇爆说”一开始就把哲学上并不存在的第三种宇宙确立为“太爆炸宇宙”,它在科学上还能成立吗?

二、科学研究的规则

恩格斯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3]假说是依据既有的事实,运用科学理论作出的推想。一个推想如果缺少了这两个基础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成其为假说。

有事实,有科学理论,二者兼具,作出的推想称为假说。

有事实,但无科学理论,二者缺一,作出的推想称为瞎说。

有科学理论,但无事实,二者缺一,作出的推想也是瞎说。

无事实,也无科学理论,二者缺二,作出的推想称为二重瞎说。

假说必须得到实践的证实才能成为科学理论,否则只能舍弃。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理在科学领域的贯彻。即使在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家里,只要它进行科学研究,它就必须遵循这条规则。

下文不谈假说的实践证明问题,只谈“宇爆说”能不能成为假说的问题。

三、多普勒原理在连太空无证,哈勃观测中发现蓝移

早先,“哈勃观测”说远太空的星系全部呈红移,这是事实。根据科学理论多普勒原理,远太空星系都在远离地球。有事实有科学理论,使得“字爆说”成了一个假说。

后来发现哈勃观测中有蓝移、非红非蓝移,甚至还有无法解释的“既红又蓝移”。有一个蓝移就足以否定宇宙是大爆炸形成的了,所以哈勃观测不再是“宇爆说”的事实基础。同时,多普勒原理在近太空是科学理论,要在远太空证明,“至少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是不可能的”,[4]所以多普勒原理不再是“宇爆说”的科学理论基础。既无事实又无科学理论,二者缺二,作为推想的“字爆说”只是一个二重瞎说。

四、爱因斯坦否定“宇宙常数”

1919年,爱因斯坦开始考虑到在无限的宇宙中有无限的物质,就会有无限的万有引力。这万有引力迟早会发生作用,使得宇宙中的全部物质最后都聚集在一起,形成唯一的一大块物质(简称“坍缩”)。于是爱因斯坦设想有斥力。斥力与万有引力作用后会得到一个“维持宇宙终于没有坍缩”的结果。爱因斯坦把导致这个结果的东西的数量称为“宇宙常数”,内中包含斥力,它和万有引力发生作用。这种斥力有没有?在数量上怎样计算?爱因斯坦解决不了。十二年以后,爱因斯坦宣布他以前想找寻“宇宙常数”的行为,是他“一生中最愚蠢的错误”。

哲学认为,绝对宇宙不会坍缩。在绝对宇宙中,万有斥力的总量=万有引力的总量。相对宇宙不会因为内部的万有引力而坍缩,因为隔火隔水隔电隔磁隔不了外部宇宙对它内部的万有引力。相对宇宙如果坍缩了,一定是另有原因。

五、太爆炸和黑洞也都是二重瞎说

勒梅特认为宇宙产生于“没有昨天的那一天”的一个“原始原子”,由此得出“宇爆说”。就算原始原子是一个宇宙,但它没有在时间上的前宇宙就不是相对宇宙,它又不是绝对宇宙,所以它并不存在。他在1927年指出,如果宇宙常数中的斥力稍稍超过万有引力,宇宙就会开始膨胀。注意这里的“如果”二字,它表明“斥力超过引力宇宙就会膨胀”只是勒梅特的一个主观臆想,不是科学理论。这样,勒梅特以一个不存在的“原始原子”和主观臆想的“斥力超过引力宇宙就会膨胀”,作出的“大爆炸”推想,二者缺二,只是一个二重瞎说。

与勒梅特相反,彭罗斯认为由于引力的作用,宇宙物质可能坠入一个密度极大的区域中,连光都无法从中发出来,这就是黑洞。既然全部宇宙物质可以归于一点,那么把这个过程倒过来,那一点就可以发射出全部宇宙物质。用这样的方法得出了“宇爆说”。注意这里的“可能”和“倒过来”两个关键词。“可能”表明“由于引力,全部宇宙物质坠入黑洞”只是一个主观臆想,不是事实。而“倒过来”也不是科学理论,因为能够成立的“正”,它的“倒”不一定成立。例如房屋倒塌成废墟是正,倒过来,房屋不一定都是废墟的立而建成的。这样,彭罗斯以一个非事实和一个非科学理论作出的“大爆炸”推想,二者缺二,只是一个二重瞎说。

六、结语

“宇爆说”在一开始立论时,先是把不存在的第三种宇宙当现实。然后在科学上,一是用“哈勃观测”和“多普勒原理”立论,二是用“如果斥力超万有引力”立论,三是用“宇宙坍缩到黑洞”的“倒过来”立论,可惜此三者都是二重瞎说。

有一本在全世界发行最广的“科普著作”叫《时间简史》,它的副标题是《从大爆炸到黑洞》。这表明了《时间简史》是“从一个二重瞎说到另一个二重瞎说”。

参考文献:

[1]央视“探索·发现”《宇宙大爆炸》

[2]《时间简史》第57页,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583页。

宇宙的另一边范文5

我想:在宇宙的另一边,会有个神秘的仙境。那这一个仙境一定在宇宙外面,不然我们人类怎么一直没有发现?这个仙境里一定非常美丽,一定也有狠毒、善良、美丽、丑陋的人吗?那它们会去珍惜它们的资源吗?

我想:世界上一定有外星人,它们一定长得奇形怪状!它们也一定在辛苦地寻找人类,想和我们人类结为好朋友,邀请我们到它们的星球上住住。它们星上的环境一定非常美丽,一定有非常环保的资源吧?

我想:如果我们要去找外星人的话,没有先进的宇航设备怎么行?我想:未来的宇宙飞船怎么行?我想:未来的宇宙飞船,一定能出宇宙,去寻找外星人,去寻找神秘的仙境,甚至可以能飞出宇宙外面呢!

……

宇宙的另一边范文6

对于虫洞,就像我们房间中的电线一样,这些电线和我们被一道“墙”隔开了,所以我们无法观察到它们,虫洞也是这样。我认为这些虫洞确实存在于我们的宇宙中,但是我们却无法观察到这些巨大并且含有非常大的能量的天体,因为我们和虫洞之间有一道“墙”。这道墙就是因为空间维度的不同而形成的,但是这些“墙”有时候在强大的能量的影响下也会被破坏,形成一个破洞,造成两个不同的维度空间相遇,不同维度间的物理量是存在相对的不同和绝对的相同的。也就是在不同维度之中的时间的流动速度和空间内的物理量相对来说可能是不同的,所以就造成了一些神奇的地方有时空乱流,人或者物突然消失不见,又在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地点出现,对于外面的人,他们消失了一大段时间,但是在他们的感觉中不过是一瞬间而已。(注意,这不是时空穿越,而是时间滞后,在我们的地球上也是有这样的地方的,比如说百慕大等有强大磁场的地方,同时,我们从没看到过未来的人或者其他东西到现在这个世界来,不过常常还是有以前的人或物到这个世界来的传闻。所以我们是有可能到达未来,但是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的),当然,宇宙之间也会有不同维度存在的,但是它们的能量过于巨大,大部分情况下两个宇宙会突破不同维度之间的“墙”而相撞。

而宇宙的边缘,是由宇宙的内部的浓度和外面的母空间之间的浓度差,以及自身内部物质间的强大的万有引力构建的,这就像地球的大气层与外太空之间的关系,大气层边缘的大气不断跑到外太空中,大气层内部也不断地补充着逸出的大气。

对于一些小的宇宙来说,自身质量不够,还不能创造出足够大的恒星,而不够大的恒星碍于本身质量不够,在发生坍塌的时候是不会发生超新星爆炸的,就算有很少的一部分产生了超新星爆炸,释放的能量也不足以维持产生新宇宙的巨大消耗。那么我们所观察到的那些黑洞是什么呢?那其实是白洞,既然是白洞,那为什么又看不见呢?那是因为白洞的质量同样非常巨大,从而产生类似于水跃现象的效果,即不断有物质喷出,但外界和内部却又有一层间隔,使内部不能有效地向外传递信息。

主持人:张高育读者的观点有想象力,把虫洞、维度联系在一起,还把宇宙和黑洞、白洞联系在了一起。现在有些科学家认为,我们有可能就生活在黑洞的中心,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是不是要从新的角度去探索宇宙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