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故障范例6篇

硬盘故障

硬盘故障范文1

关键词:硬盘 故障 维修

目前主流硬盘的接口主要有三种。分别为SCSI接口、PATA(并行)接口和SATA(串行)接口。由于SCSI接口硬盘主要用于大型服务器的数据存储,有着稳定的性能和完善的数据存储保护机制,由专业人员维护,与我们普通用户的关系不大,故本文不作探讨。其中PATA接口就是我们所说的IDE接口, 目前SATA接口硬盘以其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良好的电气性能有逐渐取代传统的PATA接口硬盘成为主流的趋势,而一些早期的主板平台并不支持SATA接口,所以传统的IDE接口硬盘还将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长期存在。综上,本文就IDE硬盘、SATA硬盘和SATA+IDE硬盘经常出现的故障分别作一些探讨。

一、开机不能识别硬盘

故障现象:系统从硬盘无法启动,从软盘或光盘引导启动也无法访问硬盘,使用CMOS中的自动检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

故障分析:这类故障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硬故障,一种是软故障。硬故障包括磁头损坏、盘体损坏、主电路板损坏等故障。磁头损坏的典型现象是开机自检时无法通过自检,并且硬盘因为无法寻道而发出有规律的“咔嗒、咔嗒”的声音;相反如果没有听到硬盘马达的转动声音,用手贴近硬盘感觉没有明显的震动,倘若排除了电源及连线故障,则可能是硬盘电路板损坏导致的故障;软故障大都是出现在连接线缆或IDE端口上。

故障排除:针对硬故障,如果是硬盘电路板烧毁这种情况一般不会伤及盘体,只要能找到相同型号的电路板更换(运气好的话只需更换电路板上的某个元件),硬盘修复的可能性应在80%以上,一般修复后数据都还在。否则建议直接换新硬盘;针对软故障,可通过重新插接硬盘线缆或者改换IDE接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就会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也不被接受,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跳线设置问题,如果一条IDE硬盘线上接两个设备,就要分清主从关系。可按路线设置说明,将硬盘设为一主一从,将数据线一端连接主板IDE接口,另一端连接主盘,中间的端口连接从盘。

二、硬盘能够正确识别,但无法访问所有分区

故障现象:开机自检能够正确识别出硬盘型号,但不能正常引导系统,屏幕上显示:“Invalid partition table”,可从软盘启动,但不能正常访问所有分区。

故障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有错误,当指定了多个自举分区(只能有一个自举分区)或病毒破坏了分区表时将有上述提示。

故障排除:用可引导的软盘或光盘启动到DOS系统,用FDISK/MBR命令重建主引导记录,然后用Fdisk或者其它软件进行分区格式化。不过对于主引导记录损坏和分区表损坏这类故障,推荐使用Disk Genius软件来修复,便于操作。启动后可在“工具”菜单下选择“重写主引导记录”项来修复硬盘的主引导记录。选择“恢复分区表”项需要以前做过备份,如果没有备份过,就选择“重建分区表”项来修复硬盘的分区表错误,一般情况下经过以上修复后就可以让一个分区表遭受严重破坏的硬盘得以在Windows下看到正确分区。

三、硬盘无法读写或不能正确识别

故障现象:启动时出现A disk read error occurred、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and press any key when ready或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等提示。

故障分析:这种故障一般是由于CMOS设置故障引起的。CMOS中的硬盘类型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硬盘的正常使用。现在的机器都支持“IDE Auto Detect”的功能,可自动检测硬盘的类型。当硬盘类型错误时,有时干脆无法启动系统,有时能够启动,但会发生读写错误。另外,由于目前的IDE都支持逻辑参数类型,硬盘可采用“Normal、LBA、Large”等读写模式,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装了数据,而又在CMOS中改为其它的模式,则会发生硬盘的读写错误故障,因为其映射关系已经改变,将无法读取原来的正确硬盘位置。

故障排除:可在BIOS中选择HDD AUTO DETECTION(硬盘自动检测)选项,自动检测出硬盘类型参数,并将IDE通道和硬盘读写模式(Accessmode)等选项设置成ATUO,按F10保存退出即可。

四、硬盘出现坏道

故障现象:打开、运行或拷贝某个文件时硬盘出现操作速度变慢,同时出现硬盘读盘异响,或干脆系统提示“无法读取或写入该文件”;每次开机时,磁盘扫描程序自动运行,但不能顺利通过检测,有时启动时硬盘无法引导,用软盘或光盘启动后可看见硬盘盘符,但无法对该区进行操作或干脆就看不见盘符,具体表现如开机自检过程中,屏幕提示“Hard disk drive failure”,读写硬盘时提示“Sector not found”或“General error in reading drive C”等类似错误信息。

故障分析:上述诸现象是硬盘出现坏道的明显表现。硬盘坏道分为逻辑坏道和物理坏道两种,前者为软坏道,可用软件修复,因此称为逻辑坏道;后者为真正的物理性坏道,由于这种坏道是由于硬件因素造成的且不可修复,因此称为物理坏道,只能通过更改硬盘分区或扇区的使用情况来解决。

故障排除:对于硬盘的逻辑坏道,推荐使用MHDD配合THDD与HDDREG等硬盘坏道修复软件进行修复,一般均可很好的识别坏道并修复。

参考文献

[1]丁光生.走进“教育e 时代”-广州教育信息化创新和发展经验谈[J].中国教育信息化

硬盘故障范文2

【关键词】计算机;硬盘;故障;检测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生产、学习之中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的支持与配合,计算机可谓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计算机硬盘作为计算机的主要构成成分,是数据存储、运行的设备,它在计算机系统中充当主要角色,一旦硬盘发生故障,很容易给计算机整体性能造成威胁,甚至是引发数据丢失。因此,在工作中我们有必要对计算机硬盘故障的检测与维护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1.计算机硬盘故障的检测

计算机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计算机的诞生和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生活、生产和学习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应哦按座位计算机存储数据的重要原件,它的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计算机运行稳定性、安全性,是保持计算机正常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在当前的计算机故障中,常见的故障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1常见的计算机硬盘故障

(1)系统不认硬盘。系统不认硬盘是计算机硬盘故障中最常见的一种故障问题,它是系统从硬盘、光盘中无法启动,无法识别出硬盘、光盘中存储的数据,使得系统中的自动检测功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这种情况的出现大多数因为连接线、连接器以及终端接口故障引起的。因此在其处理的过程中,主要我们重新插接硬盘线路,改用端口,那么有关故障是能够得到有效的排除的。另外,也有一些故障的发生是因为硬盘线路发生了变化,这种情况出现经常表现在硬盘无法识别,且换了线路和端口之后仍然无法识别,因此在分析中需要从硬盘的主从关系上入手,确定硬盘的主次之后在进行电缆线的重新插接。同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硬盘本身发生了故障,使得内部的数据丢失或者硬盘的类型、格式发生错误。如果开机进入系统之后,检查不出硬盘参数丢失情况,那么我们可以采用备份恢复的方式进行硬盘检测,同时及时的恢复其中的各项数据。

(2)主引导程序破坏。主引导程序是检测硬盘分区是否合理的主要手段,它在应用的过程中是确定活动分区的综合性、有效性,分析引导权转移模式、操作系统的整体性模式的主要手段。在目前的应在用,通常都是将主引导权置放在检测硬盘的分区上,引导系统正确、科学的进行操作。而当主引导程序发生故障的时候,我们只能通过光盘来引导硬盘进行工作。这样的话,必然会给计算机程序运行速度造成影响,甚至是引发计算机系统瘫痪。

(3)分区表错误。分区表错误会造成大范围的程序损失和运行瘫痪,当硬盘中没有活动分区标志的时候,计算机将无法正常进行启动,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光驱来引导系统,从而纠正硬盘存在的各种误差,并采用合理的计算机处理程序来进行复查和审核。

(4)硬盘出现坏道。硬盘坏道的产生通常都可以分为逻辑坏道、物理坏道两种。一般情况下,硬盘坏道的产生大多都是因为逻辑坏道而引起的,这种坏道的发生是一种可以及时的修复和处理的坏道形式。因为逻辑坏道的发生通常都只是在硬盘上忘记了标记,以后无法分配文件给硬盘进行存储。而如果逻辑坏道发生,只要将硬盘重新格式化就可以了。但为了防止格式化可能的丢弃现象,最好还是重分区。

1.2其他故障

除了上述计算机硬盘中经常出现的故障之外,计算机硬盘故障还包括硬盘声响较大或异常、BIOS无法正确识别硬盘、硬盘指示灯常亮或不亮,无法对硬盘实行分区或格式化、硬盘容量显示错误、硬盘磁道存在坏道等方面,以及逻辑驱动器盘符丢失或被更改、访问硬盘时出现报错现象。此外,第三方软件的使用有时也会引起硬盘故障,或是由于硬盘保护卡错误而引起故障。在计算机硬盘的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中,用户应该加以注意和防范。

2.常见的硬盘检测方法

掌握一些电脑维修的基本检测方法,是解决电脑故障的必备基础知识,如果你懂得这些知识也许当你的机器出现问题的时候不必马上抱去维修站,自己就能解决,省事又方便。

2.1敲击法

机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时而正常时而不正常的情况,往往是由于插接不牢、焊点虚焊及接触不良造成的。这时可用小橡皮锤轻轻敲击怀疑有故障的部件,观察出错的机器是否恢复正常,正常的机器是否出错,而“手压”则是将可疑的部件用手压牢,再重新开机,看故障是否消除。

2.2降温升温法

有时电脑工作很长时间或环境温度升高以后,出现了故障,而关机检查时却是正常的,再开机一段时间后又出现故障,这时可用升温法来检查机器。人为地把环境温度升高,用来加速一些热稳定较差的元件,采用局部升温的办法来观察该组件的波形变化,确定其是否已坏。降温法是与升温法相对应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淘汰热稳定性能较差的元件的好方法。

2.3测量法

测量法是分析与判断故障的最常用的有力方法,按照所测量特征参量不同,又可分为电阻测量法、电流测量法、波形测量法等,测量的常用工具是万用表。

2.4最小系统法

指电脑能运行的最小环境,即电脑运行时主机内的部件最少(指在主板上插入CPu、内存、显卡,连上显示器和键盘,甚至键盘也不接),如果在最小系统时电脑能启动则故障应发生在没有加载的部件上。

2.5软件升级法

有时确定是软件自身的问题,而重新安装软件后又不能解决问题,这时可用升级软件的方法。另外,还有修改注册表法等方法,总之,掌握一些基本原理,多参加实际工作,先从简单的方法入手,逐步再运用复杂的方法,判断出故障的大致原因,接着缩小故障排查范围,最后就一定能把故瞳解决。

2.6观察法

通过看、听、摸、闻等方式检查机器的故障。看机器是否有火花、插件是否松动、元器件是否接触不良、电容是否爆浆或鼓起;听机器是否有异常声音,特别是软硬盘驱动器的声音是否正常;摸有关元件是否过热;闻闻是否有异味,如焦味、臭味(芯片烧毁时会发出臭味)等。

3.故障的修复对策

下面根据主引导区修复,分区表损坏修复,硬盘逻辑锁修复,产生坏道的修复四种故障类型给大家列出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3.1主引导区修复

修复此故障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高版本DOS的Fdisk带参数/mbr运行(即执行“FDISK/MBR”命令),直接覆盖(重写)硬盘的主引导程序(fdisk.exe之中包含完整的硬盘主引导程序)的代码区。由于从DOS时代直到目前的Windows系统,硬盘的主引导程序一直没有变化,所以只要找到一种DOS引导盘启动系统并运行此程序即可修复。

3.2硬盘逻辑锁修复

给“逻辑锁”解锁比较容易的方法是“热拔插”硬盘电源。就是在当系统启动时,先不给被锁的硬盘加电,启动完成后再给硬盘“热插”上电源线,这样系统就可以正常控制硬盘了。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方法,为了降低危险程度,碰到“逻辑锁”后,大家最好依照下面两种比较简单和安全的方法处理。

4.结束语

通过探讨计算机硬盘故障检测方法,了解计算机硬盘存在的系统不认硬盘、主引导程序损坏、分区表错误、分区有效标(下转第318页)(上接第160页)志错误、FAT表读写错误和目录表错误以及其他方面的故障等知识,同时了解计算机硬盘的日常维护工作,帮助用户加强计算机硬盘的维护工作,养成备份数据的习惯,最大限度减少硬盘故障的发生,并在处理故障时,能够做到及时快速排除硬盘故障,将数据丢失降到最低。[科]

【参考文献】

[1]马俊.计算机硬盘故障检测、维护探讨[J].硅谷,2008,04(05).

硬盘故障范文3

一、硬盘常见故障的判断

一般来说,硬盘的故障可以分为纯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

相对来说,软件引起的硬件故障虽然比较复杂,但是解决的方式却比较简单,比如主引导扇区被非法修改导致系统无法启动、非正常关机后引起的逻辑坏道等,一般通过重新分区格式化即可解决。

纯硬件故障就比较棘手,硬件故障又可以分为由硬件系统引起的故障和硬盘本身的故障。由硬件系统引起的故障,例如主板的IDE/SATA接口松动、主板与其他硬件设备不兼容、电源不稳定等等。硬盘本身的故障,例如磁头损坏、电路板问题、芯片信息丢失、马达不转等,最直观的现象就是进入主板BIOS设置后,无法识别硬盘。

根据电脑开机后出现的出错提示也可以判断硬盘故障的大致类型。比如开机后屏幕显示:“Device error”,然后又显示:“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and strike any key when ready”,提示硬盘不能启动,用软盘启动后,在A:>后键入C:,屏幕显示:“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系统不认硬盘,一般这是CMOS中的硬盘设置参数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错误造成的。

开机后屏幕显示:“Invalid partition table”,硬盘不能启动,若从软盘启动则认C盘,一般是由于硬盘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有错误而造成的。

屏幕显示“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或者“Missing Operating System”,表明硬盘的主引导记录被破坏,或者分区的结束标志遭到破坏,还有可能是由于CMOS中硬盘参数设置错误引起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CMOS参数被改动;硬盘下的系统文件IO.SYS和MSDOS.SYS遭到破坏;硬盘DOS引导记录(BOOT)遭到严重破坏,或者DOS引导记录的结束标志(01FF的55 AA)丢失;也可能是硬盘的主引导数据被破坏,或主引导结束标志丢失而造成。

系统显示“TRACK 0 BAD,DISK UNUSABLE”,意思为“零磁道损坏,硬盘无法使用”,或用磁盘扫描程序扫描其他硬盘时其0扇区出现红色“B”。硬盘0扇区损坏,是大家比较头痛的故障,一般情况下也就判了硬盘死刑,很难修复了。

如果屏幕显示“SMART Failure Predicted on Primary Master:ST310210A”然后是警告:“Immediately back-up your date and replase your hard disk drive. A failure mauy be immnent.”此时,须按F1才能继续,这是S.M.A.R.T技术侦测到你的硬盘可能出现了故障或不稳定情况,警告你需要立即备份数据并更换硬盘。出现这种提示后,除了更换新盘外,没其他解决方法。

二、硬盘常见安装故障的处理

1. 硬盘连接线连接问题导致硬盘故障

硬盘安装不当会导致电脑无法正常使用。比如IDE/SATA接口与硬盘接的电缆线未连接好;IDE/SATA电缆接头处接触不良或出现断裂;硬盘未接上电源或电源接头未插牢;跳线设置不当导致在BIOS中检测不到硬盘,或无法识别全部容量。

如果检测时硬盘灯亮几下,但BIOS仍然报告没有发现硬盘,则可能是硬盘电路板上某个部件损坏或者是主板IDE/SATA接口出现故障。

2.加装新硬盘导致无法启动系统

有些朋友在新加了一个硬盘后,WinXP就无法启动了,取下新加的硬盘后一切又正常了。这是因为WinXP系统装在原硬盘的非C盘(如D盘)上,而加装一块新硬盘后,在原硬盘存在多分区的情况下,引起盘符交错,导致原硬盘的盘符发生了变化,WinXP在启动时找不到安装时默认的相关系统文件及众多应用程序,自然不可能正常启动。

在主硬盘多分区的情况下,新加装一块硬盘后,硬盘分区的排列顺序是这样的:主硬盘的主分区仍被计算机认为是C盘,而第二硬盘的主分区则被认为是D盘,接下来是第一硬盘的其他分区依次从E盘开始排列,然后是第二硬盘的其他分区接着第一硬盘的最后盘符依次排列。

要使加上第二硬盘后盘符不发生变化,解决的办法有两个:如果你只使用WinXP的话,比较简单,在CMOS中将第二硬盘设为NONE即可,但在纯DOS下不认第二个硬盘。第二种方法是接上双硬盘后,给第二个硬盘重新分区,删掉其主DOS分区,只分扩展分区。这样盘符也不会交错。当然若第一硬盘只有一个分区的话,也就不会存在盘符交错的问题了。

3.在老主板上不能正确使用大容量硬盘

如果主板BIOS不支持48bit LBA模式,就无法直接使用超过137GB容量的硬盘。遇到这种情况建议你升级最新的主板BIOS。如果不升级,也可以使用硬盘自带的分区软件DM,提供了INT13H的扩展功能,从而绕开主板BIOS支持大硬盘。大家也可以用Windows 2003的系统盘来进行分区,都能够识别出160GB以上的大容量硬盘。

4.由电源、超频引起的硬盘故障

SATA硬盘电源接口与传统的IDE硬盘所使用的端口大不相同,而且SATA硬盘对电源供电质量要求也比并行接口IDE硬盘更严格,使用SATA硬盘的朋友,最好配一个功率足够的好电源。

还要注意的是,如果你进行了超频操作,就有可能会出现无法识别SATA硬盘或使用不稳定的现象。建议大家超频后尽量保持总线频率的稳定。

还应注意,在完成Windows安装后,一定要安装IAA加速补丁或者VIA、SiS、Promise以及Silicon的相关补丁,程序会自动根据硬盘的物理特性使用最佳传输模式,以便充分发挥SATA硬盘的性能。

三、硬盘常见“软故障”的处理

硬盘的软故障即非物理性故障,比如主引导记录、分区表、启动文件等被破坏而导致系统无法启动,硬盘被病毒感染造成无法运行,以及非法操作、维护不当等。一般情况下,“软故障”是可以自己动手修复的。比如常见的分区丢失故障,是因为分区表被病毒破坏等原因导致,而分区上保存的数据一般还完好,我们可以用相关的工具软件来尝试修复。DiskMan就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硬盘分区表维护软件,可以判断分区的“系统参数”是否正确,你只需让DiskMan自动检查硬盘分区参数,并按照提示修改错误的参数,当然实在不行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其“重建分区”功能重建分区。DiskMan可通过未被破坏的分区引导记录信息重新建立分区表,在菜单的工具栏中选择“重建分区表”,DiskMan即开始搜索并重建分区。

另外,被“逻辑锁”锁住硬盘也是比较严重的故障。最直接的后果会导致无法启动,甚至用光盘和软盘都启动不了系统。关键在于“逻辑锁”修改了正常的主引导分区记录,将扩展分区的第一个逻辑盘指向自己,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死循环,这就是使用软驱、光驱,双硬盘都不能正常启动的原因。解决这个难题并不复杂,方法一是修改DOS启动文件,首先准备一张DOS的系统盘。然后在一台正常的机器上,使用你熟悉的二进制编辑工具(debug、pctools或者Windows下的ultraedit都行)修改软盘上的 IO.SYS文件(修改前记住改该文件的属性为正常),具体是在这个文件里面搜索第一个“55aa”字符串,找到以后修改为任何其他数值即可。用这张修改过的系统软盘你就可以顺利地带着被锁的硬盘启动了。方法二是用DM解锁,首先你要找到和硬盘配套的DM软件,然后把DM拷到一张系统盘上。接上被锁硬盘,开机,按住DEL键,进CMOS设置,将所有IDE硬盘设为NONE(这是关键所在!),保存设置,重启动,这时系统即可 “带锁”启动。启动后运行DM,你会发现DM可以绕过BIOS,识别出硬盘,选中该硬盘,分区格式化即可。不过这种方法的最大缺憾就是硬盘上的数据将全部丢失。

四、硬盘常见“坏道”的处理

硬盘的坏道共分两种:逻辑坏道和物理坏道。逻辑坏道为软坏道,大多是软件的操作和使用不当造成的,可以用软件进行修复;物理坏道为真正的物理性坏道,它表明硬盘的表面磁道上产生了物理损伤,大都无法用软件进行修复,只能通过改变硬盘分区或扇区的使用情况来解决。

首先,我们先确认硬盘的坏道是逻辑坏道还是物理坏道,方法很简单。在电脑刚刚启动时,按“F8”键,选择“Command Prompt only”进入DOS模式(操作系统必须为Win95/98,若为Win2000/XP请使用DOS启动盘),执行“scandisk x:”(X为盘符),Scandisk程序便会检查硬盘,对产生的逻辑坏道会自行弹出对话框,选择“Fix it”对逻辑坏道进行初级修复。如扫描程序在某一进度停滞不前,那么硬盘就有了物理坏道。对于已进行初步修复的仍有逻辑坏道的硬盘,正常启动后回到 Windows下,进入“我的电脑”中选择有逻辑坏道的硬盘,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工具”“开始检查”就弹出“磁盘扫描程序”,选中“完全” 并将“自动修复错误”打上钩,单击“开始”,就开始对该分区进行扫描和修复。

对于有物理坏道的硬盘,上述方法就行不通了,但也不是没有办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如果硬盘还没过质保期,就去找销售商,让其想想办法。但如果过了质保期就只好自己动手修复了,首先推荐大家使用原厂的DM工具,对硬盘进行“清零”处理,很多小问题用DM都可能解决,而且经上面处理过后再用其他软件,硬盘修复的时间能大为缩短。然后再使用HDDREG、MHDD、FB这些软件进行处理。这几款软件功能相类似,使用上各有特色。

硬盘故障范文4

一、移动硬盘插在电脑USB接口上不读盘

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选择排除故障法,会出现以下几种常见问题。小编给各位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之一:保证接口供电。前置的USB接口的供电不稳,经常会造成供电不够而产生移动硬盘无法识别的问题。如果你是使用的台式机,要接在电脑后置的USB口上,才能保证接口供电充足。

USB2.0接口最大供电电流是500毫安,这对500G以上的移动硬盘有些危险的,一般要双USB口都接在后置USB接口才比较保险。当然这个也与用户的主板及电源质量有关。如果自己的电源和主板实在带不起移动硬盘,那么就得考虑选购一个USB接口的DC电源,这个类似于MP3充电器,可以帮助供电,保证移动硬盘顺利使用。所以,大家在买电脑时,还是要注意电脑的电源和主板的品牌,免得出现这样的问题还要另外投资。

解决方案之二:检查数据线是否正常,更换数据线测试。劣质的数据线有可能产生接触不良或者供电损耗大的问题。

有些MP3\MP4、手机的数据线看起来和移动硬盘的数据线一样,但事实上移动硬盘数据线的要求更高,需要的供电损耗小,所以很多MP3\MP4、手机数据线都不能保证移动硬盘正常供电。

解决方案之三:多电脑使用测试。如果别的电脑上没问题,数据线也没问题,那么有可能是自己电脑的问题。电脑USB接口损坏或者系统USB有冲突,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可以请懂电脑的高手帮忙解决。

解决方案之四:文件系统测试恢复。组装的移动硬盘可以拆下硬盘装到自己电脑里面,如果发现盘能读出,可以用文件系统测试恢复程序进行一个测试和恢复,恢复完毕没有坏道,再装回硬盘盒。如果还是不能读出,就是硬盘盒的问题了。当然,如果是原装移动硬盘,就直接去找卖给你产品的商家吧,都是有售后服务的。此时就显示出品牌产品售后服务的优越性了。

二、移动硬盘插入电脑USB接口以后,电脑提示移动存储设备无法正常使用

同样是使用故障排除法。

解决方案之一:如果经过上述几种方法还是不行,那么就得考虑是电脑操作系统问题了,可以重做系统试试。有可能出现以前在优化过程中删除了某个重要文件或者限制了某些服务。

解决方案之二:检查BIOS或是CMOS设置问题。台式机要设置好正确的跳线,移动硬盘无法正常使用时,尝试把BIOS或是CMOS恢复为默认值来解决。

三、移动硬盘使用完后,无法正常删除硬件

这个问题是大家在使用移动硬盘或U盘中最常遇到的,事实上现在的移动硬盘和U盘即使不通过这种方式而是直接插拔也不会丢失数据文件。但是还是会有很多用户对此表示担心,小编这里就为大家介绍几种方法解决。

解决方案之一:检查是否还有属于移动硬盘中的文件或者文件夹处于打开状态。如果是,就请关闭,一般就能正常退出了。

解决方案之二:有可能你正在拷贝什么文件,存在一些缓存。要确定所有相关的文件和文件夹都已经关闭。稍稍等待一小会儿后,在电脑上随便拷贝其他什么小文件后再试试。

解决方案之三:注销你的电脑,然后再试试能否安全删除。

解决方案之四:调出任务管理器,结束explorer.exe进程,然后新任务explorer.exe进程,就可以安全删除USB设备了。

硬盘故障范文5

【关键词】硬盘播出;计算机技术;系统维护;播出软件;MATRIX系列矩阵

0 引言

为了适应今后的发展和保证节目高质量的、安全的播出,2009年6月20日,西双版纳电视台将两个频道升级改造为数字硬盘播出,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1 总体设想

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先进性、易操作性,保证节目播出安全,易于编、播业务,降低播出人员的工作压力:选用非线性编辑和硬盘播出,采用盘带结合的硬盘播出为主,录像机应急备份为捕的方式,应用技术成熟和高质量的设备及软件模块设计两个频道硬盘自动播出系统。

2 实施方案

我台采用新奥特硅谷视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盘带结合的视频服务器系统,是一款具有稳定网络支持的视频服务器。整个系统由四个部分组成,即上栽系统、节目单编辑系统、播出系统、数据库服务器。在此主要谈谈播出系统。

我台配置了两台字幕机,两台自动播控机和两台人工录像机播出,以硬盘自动播出为主、人工录像机播出为捕,当主播控机出现问题时可以立刻切换到备播控机上,在正常情况下由两台主、备自动播控机播出,如果主,备播都不能播出,就由人工录像机控制切换播出.如下图所示:

图1 西双版纳电视台硬盘播控台图

3 播出软件的功能

播出软件的功能主要有6点:1)主、备播服务器能同时播出,并互为热备份,一个播出服务器出现问题时,可以立刻自动切换到另一个播出服务器上;2)可以在一个播出表中编排多天的节目;3)系统设有人工播出、顺序播出、定时播出、定时插播、跟随插播、连续插入、延时播出、不定长、自动垫片播出等播出方式;4)动态判别素材时码长度,动态更新节目单总长和当前播出状态,记录播出日志,智能统计播出时长和节目总长度;5)设有时钟、台标、角标.左飞、上飞字幕同时插播;6)设有字模再线制作功能,适合新闻、电视剧字模插播。只要具备以上几项基本功能,就能满足我们的正常播出需要。

4 故障分析

4.1 主备播控机故障

1)主播控机是我们控制播出的机器,用于控制播出,备播控机作为应急控制的设备,在主播控机死机或瘫痪时可用备播控机进行控制播出。解决方法是:打开备播控软件点击“播出”在应急栏勾上“主播控”选项。2)主服务器死机后,会自动切换备服务器,即切换器切向2通道。若没有自动换法,解决方法是:用手动切向切换器2通道。3)在节目的播出过程中(距切下一条15秒前),播控机死机不会影响播出,重启播控机即可。服务器在接收不到指令时会自动用垫片播出。4)在掉电使整个系统死掉后,重新启动系统,进入“应急――恢复播出”系统会自动恢复到死机前的状态恢复播出。5)若主播出服务器不正常则将备信号切出即切换器的2通道,然后点击“同步操作――主播”,主播恢复播出。6)若备播服务器不正常,点击“同步操作――备播”,备播恢复播出。7)在播出软件死掉后,用右键点击WINDOWS任务栏上的播出软件,然后点击关闭退出软件,再重新进入,进入播出状态即可。8)注意仔细检查节目单,排除逻辑错误。9)应急通道为6路出现问题时把信号切向6路,然后恢复播出正常后再切向1路。10)在网络瘫痪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录像机手动应急播出,直接控制切换器播出。11)在出现线路故障时,可以使用跳线盘跳过坏点来应急。

4.2 关于主播素材丢失、备播素材丢失、主备素材都丢失情况的判断

1)主播和备播素材都丢失,审片中该素材的背景色会变为红色,在播控软件和离线编单软件中是该素材名字变为红色字。解决办法是:删除该条目,重新入库。2)主播素材丢失,审片中该素材的背景色变为粉红色,在播控软件和离线编单软件中是该素材名字变为粉红色。解决方法是:在审片程序中右键点击主播丢失的素材,点击“备――主(Y)”,素材从备播迁移到主播。3)备播素材丢失,审片中该素材的背景色变为酸橙色,在播控软件和离线软件中是该素材名字变为酸橙色。解决办法:在审片程序中右键点击主播丢失素材,点击“主――备(X),素材从主播迁移到备播。

4.3 MATRIX系列矩阵的故障排除

MATRIX矩阵切换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具有自动巡检功能,时刻对系统中的各切换点、数据进行循环监测,并将其与自身存储的有效数据进行比较,系统可自动纠正,并将状态数据回读至系统控制板并进行状态显示。MATRIX系统矩阵前面板上的指示灯可对机器的工作状态及故障进行确认。例如:1)接通电源后,矩阵上所有的灯都不亮。判断是电源单元供电不正常,解决方法是:检查电源连线部分是否正常或电源保险丝是否正常。2)矩阵不能正常切换,判断是CPU死机,解决方法是:断电后再通电试一下。3)遥控面板不能控制,判断是不正常的连接或遥控面板没能正常工作。解决方法是:检查REMOTE连线是否连接正常。4)本机面板切换正常,遥控面板不正常。判断是不正常的连接或遥控面板没能正常工作。解决方法是:把遥控面板断电复位。5)与计算机控制不能正常工作,判断是没能建立正确的连接,解决方法是:RS―232电缆不能带电插跋,要停止计算机后再插跋。

4.4 正在播出中的几点故障应急方法

1)在正在播出情况下,如果突然出现黑板,说明节目长度不够。方法是用鼠标点下一条,点“急切”,然后在适当的时段把空出的节目用请你欣赏垫上即可。但一定要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下一条是新闻,就不能用这种方法。解决方法是:用鼠标点“停播”,点播出表下的“新键”,点“素材”里的“请你欣赏”,定时,必须定当前时间,15秒后能准点播出,最后点“播出”即可。

2)在正在播出情况下,如果突然发现电视剧错播。解决方法是:点备播上的“停播”,立刻覆盖错误内容,在备播下的主播控前打“勾”,在备播上点“播出”,等待播出到计时15秒时,点主播控上的“切向备播”即可。

3)播新闻的应急方法:把带子放入录像机(1号或2机)中,播放带子,在“摸拟总控面板”上选择对应的机器(1号或2号机)。在频道切换器上(一套主切换器或二套主切换器),选按“播出”按键,再按“CCTV-1,(1号或2号机)按键,就能正常播出带子。带子节目播完后,在“模拟总控面板”上按“机顶盒”,在一频道主切换器或备切换器上按回“主播”上,然后退出带子。

4)转播中央台时突然要延时的应急方法:在主备播不停播的情况下,把一频道或二频道三选一面板上的“MAIN”按扭往外拉出在往上抬起即可。可以提前转播,但必须准时切回我台节目,中央台一结束就切。待切回来后它会按当前的节目时段正常播出。

5)如果转播中央台时电视画面出现定格(数字矩阵定格,模拟矩阵定格)怎么解决:检查是机顶盒死机,重新启动开关后恢复正常。

6)如果在正常播出中“素材”自动隐藏:解决方法是用鼠标点“显示”即可。

7)如果在正常播出中主、备播的播出时间不一致,是视频服务器故障。解决方法是:重新启动服务器,从播出表上调出当天的节目单,点播出即可。

实践证明,我台实现非线性编辑网络和硬盘自动播出后,系统稳定,播出质量优良,大大将低了各个部门工作的劳动强度,大大避免了播出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解决了模拟编辑和模拟播出中的各种因素造成的麻烦,极大地提高了电视播出的安全性和音视频质量,大大提高了新闻、专题、广告节目的制作效率和效果,培养大批技术骨干,顺应了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满足了数字时代广播电视台对播出系统的发展要求。

硬盘故障范文6

关键词:硬盘;故障;维修方法

        引言

        目前主流硬盘的接口主要有三种。分别为scsi接口、pata(并行)接口和sata(串行)接口。由于scsi接口硬盘主要用于大型服务器的数据存储,有着稳定的性能和完善的数据存储保护机制,由专业人员维护,与我们普通用户的关系不大,故这里不作探讨。其中pata接口就是我们所说的ide接口,目前sata接口硬盘以其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良好的电气性能有逐渐取代传统的pata接口硬盘成为主流的趋势,而一些早期的主板平台并不支持sata接口,所以传统的ide接口硬盘还将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长期存在。综上,现就ide硬盘、sata硬盘和sata+ide硬盘经常出现的故障分别作一些探讨。

        ide硬盘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1 开机不能识别硬盘

        故障现象:系统从硬盘无法启动,从软盘或光盘引导启动也无法访问硬盘,使用cmos中的自动检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

        故障分析:这类故障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硬故障,一种是软故障。硬故障包括磁头损坏、盘体损坏、主电路板损坏等故障。磁头损坏的典型现象是开机自检时无法通过自检,并且硬盘因为无法寻道而发出有规律的“咔嗒、咔嗒”的声音;相反如果没有听到硬盘马达的转动声音,用手贴近硬盘感觉没有明显的震动,倘若排除了电源及连线故障,则可能是硬盘电路板损坏导致的故障;软故障大都是出现在连接线缆或ide端口上。

        故障排除:针对硬故障,如果是硬盘电路板烧毁这种情况一般不会伤及盘体,只要能找到相同型号的电路板更换(运气好的话只需更换电路板上的某个元件),硬盘修复的可能性应在80%以上,一般修复后数据都还在。否则建议直接换新硬盘;针对软故障,可通过重新插接硬盘线缆或者改换ide接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就会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也不被接受,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跳线设置问题,如果一条ide硬盘线上接两个设备,就要分清主从关系。可按路线设置说明,将硬盘设为一主一从,将数据线一端连接主板ide接口,另一端连接主盘,中间的端口连接从盘。

        2 硬盘能够正确识别,但无法访问所有分区

        故障现象:开机自检能够正确识别出硬盘型号,但不能正常引导系统,屏幕上显示:“invalid partition table”,可从软盘启动,但不能正常访问所有分区。

        故障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有错误,当指定了多个自举分区(只能有一个自举分区)或病毒破坏了分区表时将有上述提示。

        故障排除:用可引导的软盘或光盘启动到dos系统,用fdisk/mbr命令重建主引导记录,然后用fdisk或者其它软件进行分区格式化。不过对于主引导记录损坏和分区表损坏这类故障,推荐使用disk genius软件来修复,便于操作。启动后可在“工具”菜单下选择“重写主引导记录”项来修复硬盘的主引导记录。选择“恢复分区表”项需要以前做过备份,如果没有备份过,就选择“重建分区表”项来修复硬盘的分区表错误,一般情况下经过以上修复后就可以让一个分区表遭受严重破坏的硬盘得以在windows下看到正确分区。

        3 硬盘无法读写或不能正确识别

        故障现象:启动时出现a disk read error occurred、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and press any key when ready或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等提示。

        故障分析:这种故障一般是由于cmos设置故障引起的。cmos中的硬盘类型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硬盘的正常使用。现在的机器都支持“ide auto detect”的功能,可自动检测硬盘的类型。当硬盘类型错误时,有时干脆无法启动系统,有时能够启动,但会发生读写错误。另外,由于目前的ide都支持逻辑参数类型,硬盘可采用“normal、lba、large”等读写模式,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装了数据,而又在cmos中改为其它的模式,则会发生硬盘的读写错误故障,因为其映射关系已经改变,将无法读取原来的正确硬盘位置。

        故障排除:可在bios中选择hdd auto detection(硬盘自动检测)选项,自动检测出硬盘类型参数,并将ide通道和硬盘读写模式(accessmode)等选项设置成atuo,按f10保存退出即可。

        4 硬盘出现坏道

        故障现象:打开、运行或拷贝某个文件时硬盘出现操作速度变慢,同时出现硬盘读盘异响,或干脆系统提示“无法读取或写入该文件”;每次开机时,磁盘扫描程序自动运行,但不能顺利通过检测,有时启动时硬盘无法引导,用软盘或光盘启动后可看见硬盘盘符,但无法对该区进行操作或干脆就看不见盘符,具体表现如开机自检过程中,屏幕提示“hard disk drive failure”,读写硬盘时提示“sector not found”或“general error in reading drive c”等类似错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