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范例6篇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范文1

(一)内隐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A.S.Reber在1967年提出了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这是一种在偶然的、不知不觉的状态下获取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沉浸在大量的语言信息之中,潜意识里在不知不觉地概括语言规则,在不经意的过程中掌握了语法知识。这种内隐学习是在无意识中获得的知识,同时又不知不觉地将所学的知识存储于大脑之中。也可以自动地获取相关的信息,把它应用到实践中去。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也无法总结出知识是如何获取的。内隐学习机制在认知系统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而语感正是通过内隐学习而获得的。内隐学习的提出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相对于外显学习,内隐学习获得的知识更加的稳固,近年来国内的学者也纷纷关注此项研究,郭秀艳(2004)将内隐学习描述为一种“自动的、不易觉察的、对复杂规律敏感的学习”的认知过程,相对于外显学习,内隐学习则是“自动的”、“稳定的”和“深层的”。

(二)内隐学习的特点

1.自动性:这是内隐学习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特征,无意识的学习过程也是近年来使研究者最为关注的一个特性。内隐知识的获取就是在无意识的学习过程中自动地发生的,大量的信息的输入让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取了相关的信息,学习者并没有发现自己的学习过程,对知识的掌握也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通过内隐学习,学习者无须意识努力也能掌握所学知识的外显规则。

2.理解性:内隐学习虽然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可以被意识到,只是学习者不能够完全地揭示知识与规则是如何获得的,因此说内隐学习具有不彻底的理解性。

3.稳定性:内隐学习获得的知识相对来说是稳定的,内隐知识不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相比外显学习,内隐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更具有持久性,内隐学习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长期持有。

内隐学习的这些特点越来越引发学者们的关注,这种无意识的、具有自动性的学习方式可以大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内隐学习在二语习得方面的应用更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知识的持久性。

二、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关系

(一)外显学习的特点

外显学习是大家所熟悉的一种学习模式,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一定是有意识地参与。外显学习也是容易被改变的,受到许多如年龄、智力、情感等因素的干扰。

外显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1.计划性:外显学习是处于严格计划中的学习行为,学习者一定会按照学习计划,一步一步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目的性:外显学习的学习目的非常的明确,就是要获得知识。学习者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想要获取什么样的知识。

3. 意识性:外显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是有意识地进行学习,通过意识支配自己去获取知识,掌握学习内容。

4.付出性:外显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一定要付出努力,对学习对象投入注意力,有意识地对知识进行加工,并且通过不断地复习,反复记忆,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二者的关系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是人类认知系统的两个组成部分,是知识获取的最基本的方式,两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相互协作、相互促进。Reber指出,学习者一直都是按照两种本质不同的模式—— 外显学习(explicit learning)和内隐学习来学习复杂的任务。内隐学习平行于外显学习方式,是一种产生抽象知识的学习方式,可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和抽象,是无意识的加工过程。外显学习有时阻碍内隐学习,有时又促进内隐学习,两者存在协同作用,当学习者共同使用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两种学习方式时,可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也就是说两者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虽然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存在本质区别,但二者并非完全孤立的。Mathews等(1989)最早用实验证明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相互促进的,并将其命名为协同效应。国内学者郭秀艳(2003)也提出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协同发展的权衡关系,单纯的内隐学习或者外显学习,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是不存在的,二者一定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R.Ellis(2005)在他所提出的二语成功教学的总体原则中指出,二语教学应该主要指的是发展第二语言的内隐知识,同时又要兼顾外显知识的传授。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如语言水平、信息加工风格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有的学生非常适应沉浸式的语言学习方式,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无须教师机械的讲解语言规则,潜意识中可以学习者自己通过大量的信息输入得出了语感;而有的学生则依赖规则的讲解,有意识地去学习,并通过不断的对规则进行练习来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

三、内隐与外显学习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一)英语教学现状

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高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尤其是理工科研究生英语教学,需要学生在相关的领域中进行英语文献阅读,检索、获取、筛选、鉴别、加工、整合所需要的科技信息,把握相关领域中比较前沿的研究成果。而研究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他们的信息能力和信息水平,也是其学习和更新知识的重要环节。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创新,重视内隐学习在英语知识获得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提供能激发学生内隐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掌握语言的真谛。教学中要发挥内隐和外显双重认知机制的协同作用,并在研究生英语创新型阅读教学中加以应用。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英语阅读的教学中会常常忽视无意识的内隐学习,更多地关注有意识的学习。大多数英语教师重视精读教学,课堂上以讲解单词为主,对语篇进行的是划分段落、分析大意、总结中心思想等方法,过分强调外显的分析性阅读,从单词、语法、语义等方面的认知水平上开展教学,割裂了内隐与外显学习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内隐学习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内隐学习是具有自动性和无意识性的学习过程,如果在教学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心理氛围,学生就能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是 相辅相成的,外显知识对语言能力的发展可以起到强化的作用,促进内隐学习的发展,所以说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内隐与外显的协同作用,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英语水平。

外语学习实际上是一个人际交往的社会过程,受到内隐知识的制约。学习者如果能够认识到产生跨文化认知偏差的内隐线索,就可以消除文化教育定势带来的交流障碍。从注重学生词汇量的扩大和基本句型的掌握延伸到对深层次文化教育内涵的讨论,将课文内容延伸,与实际生活结合,注重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教材内容更多地反映社会发展,贴近真实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考能力。课上与课下相结合,内隐与外显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三)应采取的对策

1.在课上,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语感。情绪是帮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对学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Krashen,1982)。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胆怯及焦虑等不良情绪,这将对学生的内隐学习大有帮助。在教学中要经常使用类比、对比、形象描述和联想等方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语感,鼓励学生进行猜测,积极地使用第一感觉来判断。

其次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内隐学习是无意识的学习,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语言资源,从多元智能角度刺激学习者的感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利用各种教学设备,如网络,多媒体,语音室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再现真实的语言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多组织学生能参与进来的活动,可以更多地让学生自主查询,进行分组讨论、讲演、辩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最后要为学生提供大量多元材料的阅读。选取阅读材料的时候应遵循以下原则:①阅读材料难度适宜。如果材料太难,学生学习起来有困难,没有积极性;材料太过简单,又达不到学习的目的;②阅读材料要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主动去学,愿意去学,才会有学习的动力;③阅读材料结构要相似。教师可以尝试在课堂之外为学生提供具有典型英语特征的阅读材料进行泛读,可参考四六级作文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作文的类型,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逐步了解英语篇章的组织结构,从而有利于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渐渐掌握。

2.在课下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对学习的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自己,因此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强调和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语言的学习不应只局限于课堂上,还包括日常的生活中的学习和交流。在课下可以鼓励学习者多阅读外文版的文学作品或杂志,欣赏一些感兴趣的、难度适中的外文电影及歌曲,逐渐培养英语语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吸取知识。这种内隐学习方式也是巩固已经获得的显性知识的最轻松、最有效的途径。

可以将课堂上精读内容的讲解和课堂外泛读内容的布置有机结合起来,重点覆盖阅读内容和话题、词汇用法、句型拓展及语法现象等项目的关联性上。同时,精读课堂中涉及的重点、难点词汇和短语语法等可以放到课外泛读的内容中进行重复训练,这样使得课堂教学更加重点突出。

四、结论

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虽然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但都有各自的优势,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有效地结合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两种学习方式,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强化内隐知识的获取。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转化,充分调动学生课上课下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主动去学,学习效果会加倍。从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入手,使英语真正成为他们的实用工具。

参考文献:

[1]曹成刚.关于阅读中的外显与内隐问题研究[J]. 心理科学,2005,(01):1~3.

[2]方芳.内隐学习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02):6~16.

[3]郭秀艳.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关系评述[J]. 心理科学进展,2004,(02):49~55.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范文2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贫困生资助 人文关怀价值 

 

贫困生资助的价值是指贫困生资助活动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贫困生成长需要的客观属性,反映出社会对贫困生资助行为具有“应然”意义的理想期待,体现社会对贫困生身心成长、政治思想发展的方向与性质的设想和规定,是贫困生资助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探讨贫困生资助的价值问题,对于促进贫困生资助的学理研究和实践发展都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人文关怀是贫困生资助的核心价值 

所谓核心价值,就是指在贫困生资助的价值系统中居于统治地位的、体现贫困生资助内涵的、代表未来发展要求的价值。贫困生资助价值是以“贫困生”为中介,并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来体现。要对贫困生资助的价值进行科学定位,就必须全方位地进行考察,全面审视贫困生资助在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1.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从贫困生资助价值主体的层面来看,主体既包括受助主体,也包括施助主体。贫困生资助既要满足受助主体即贫困生个体生活、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施助主体即高等教育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一方面,要按照贫困生个体的需要和发展规律,全面提升贫困生的业务素质和思想境界,以促进他们成长和发展,使贫困生同其他青年学生一样都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另一方面,要按照社会稳定与发展的要求给予贫困生经济上的资助,提高他们服务于社会的能力,使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贫困生资助既要体现出个体价值,又要体现出其社会价值,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是贫困生资助的基本价值形态。 

值得注意的是,接受资助的贫困生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文化需求的人。就人和社会的关系来看,个体总是包含在整体之中,是社会最基本的元素。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即联合起来的单个人”,“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社会的本质是人,人的价值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归宿。就贫困生的成长需求来看,贫困生具有强烈的成才欲望,他们除了有物质层面的需要外,还有更多的精神需要。因此,贫困生资助必须以满足贫困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在实际工作中,不仅应当关注社会对贫困生成长的要求,还应当关注他们的人生理想、价值追求等需求,关注资助本身内在的促进贫困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求,以促进贫困生资助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的协调统一。注重贫困生个体价值的实现,不但确立了贫困生资助内在的价值取向,而且彰显了贫困生资助的人文情怀,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价值的根本体现,这必将极大地提升贫困生资助的效果。 

2.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从贫困生资助的表现形式来看,其价值可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所谓内在价值,是指事物本身的价值,这种价值不需要依附于其他价值而存在。所谓外在价值,是指事物借助于对其他价值才能显示的价值,这种价值本身不具有外显性,只有依附于其他价值才能实现。贫困生资助的内在价值是指它本身所具有的保障贫困生生活、加强贫困生思想教育、提升贫困生发展质量、促进贫困生全面成长的价值;外在价值则是指它通过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所体现的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人类共同发展的价值。 

贫困生资助的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一方面,内在价值是外在价值的基础和前提,是外在价值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外在价值是内在价值的外显,影响内在价值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一直以来,高校贫困生资助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重外轻内”倾向,即以贫困生资助的外在价值来决定其内在价值的存在,仅仅注意到它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将贫困生资助的内在价值片面地依附于它的政治价值或经济价值。于是,贫困生资助变成了单纯地服务于政治与经济的工具,其本身的育人价值被淡化甚至被忽视了。这种倾向常常导致贫困生资助实践的低效甚至无效,与育人方向的偏离甚至背离。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外在价值,就必须注重其内在价值的实现。这种注重人的内在价值实现的贫困生资助,正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价值的体现。只有充分发挥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价值,才能实现贫困生的专业素质、精神素质和思想境界的全面提升。 

3.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从贫困生资助作用来看,其价值可分为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所谓目的价值,是指贫困生资助活动本身能够满足贫困生的生存、发展乃至享受的需要,是对贫困生的直接价值。所谓工具价值,是指某个价值活动本身不能满足人的生存、发展和享受之需,而能满足实现目的需要,即实现一个价值活动的手段或工具。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人的需要或欲望所指向的对象在理性的作用下就会成为人追求的目标或活动的目的。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以贫困生为核心,还是以施助主体为核心,反映了人们对贫困生资助活动的目的性的不同理解。贫困生资助要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这是贫困生资助的工具理性所应发挥的作用,也是这项工作内在的必然要求。然而,贫困生资助更本质的是资助活动与高等教育的结合,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是通过改善贫困生的物质生活条件、提升贫困生的精神境界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贫困生既是资助的目的,又是资助的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因此,关注贫困生的精神世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给贫困生提供全面的人文关怀是贫困生资助的根本任务和价值。一方面,贫困生资助可使贫困生与他人、群体、社会的各种关系得到协调发展,以满足社会群体间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贫困生把各种帮助和关注转化成为个体德性形成、心灵塑造、道德人格发展的内在需求,并在接受资助的过程中使这种需求得到满足,这正是贫困生资助的目的价值的体现。 

综上所述,贫困生资助以其特有的功能多角度、多层面地提升了贫困生的生活质量,促进了贫困生与社会的融合。从贫困生资助的本质意义来说,贫困生资助对于贫困生的关注,不仅应当包括贫困生现实的生存状态,还应包括其最终的成长目标;不仅应当关注物质层面的贫乏,还应当关注贫困生主体能力的拓展、理想情感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注其个体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关注其未来发展的持久动力,其核心价值是人文关怀价值。 

二、建构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价值的对策 

强调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价值建构,并不是要削弱和排斥贫困生资助的社会价值、外在价值和手段价值,而是要重视挖掘其个体价值、内在价值和目的价值,将人文关怀价值渗透于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手段价值与目的价值之中,努力促进他们内在的有机统一,彰显贫困生资助内在的人文精神。 

1.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统一,切实维护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一致。贫困生资助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客观现象,其目的在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优良品质和业务能力的人才,最终目的是促进贫困生个体的和谐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贫困生的发展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程度的大小,正是贫困生资助的社会价值所在。只有努力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才能尽可能做到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公平,进而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从这个意义来理解,贫困生资助与一般的社会慈善活动不同,其本身的特性就已经彰显了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一致性。因此,在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实践中,不能把贫困生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简单地概括为排斥与矛盾,而应将把它们纳入到一个完整统一的贫困生资助价值观念体系中,并注意维护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一致,以彰显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 

那么,如何维护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一致?首先要承认和保护个体价值,从贫困生的现实需要出发,充分尊重和维护其发展的合理诉求,不仅要服务于他们当前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且要服务于他们未来发展的综合需求;不仅要服务于他们个体的主观需要,还应服务于社会发展对贫困生综合素质提升、社会行为选择等客观需要;不仅要服务于其生存的基础性需要,还应服务于他们精神层面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高层次需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其次,要正确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在工作制度的设计方面,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帮助贫困生用正确的心态接受社会的关爱,充分发挥各种资助的保障作用。同时,在资助实践中,还要坚决反对利己主义,引导贫困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以感恩的心态对待施助者,自觉将个体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统一起来,以个体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来回报社会。最后,要努力克服“社会本位论”的影响和唯社会价值观,切实把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统一起来,努力造就一种富有新的时代特征的贫困生资助价值体系,形成一种极富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既合理又切实有效的核心价值标准。 

2.强调以人为本,努力促进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和谐对称。贫困生资助目标的实现最终体现在贫困生个体的人格塑造、能力发展及其融入社会的程度上。从一般意义上说,这个目标的实现取决于贫困生个体对现实可能性的预见和选择,它产生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反映出他们内心世界的自我意识,具有较强的内隐性。贫困生固然需要来自社会的物质资助,但更具价值的却是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情感呵护。这就是说贫困生资助要立足于贫困生生活条件的改善,必须着眼于他们与众不同的兴趣、爱好及发展趋向,而不能只注意到贫困生所具有的普遍的特征或规律,不能总是把贫困生的个性掩盖于共性特征之下,忽视甚至无视其个性的存在。所以,贫困生资助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不是分离的,而是始终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在具体工作中全面关注贫困生个体的生活现实,并格外关注其个性的发展需求,进而将其个体的发展融入社会人的立体化发展网络,以实现整个社会人的和谐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贫困生资助的理想目标。 

贫困生的发展需要表现为其对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这是推动其行为的原始驱动力,也是其驾驭和调控自身行为的理性判断力。这种内在驱动力既可以改变贫困生的主观世界,也可以成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巨大力量,蕴涵着共同发展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因此,我们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必须彰显慈善活动所具有的同情互助的道德情感,从现实的角度、实践的层面、理论的维度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要倡导个体自主、自立、自强,又要防止自私、自利、自专;既要培育个体的竞争意识和效率观念,又要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爱。在贫困生认定、资助项目评定、奖助学金发放等具体环节上,切实注意贫困生进取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培养,确保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公平正义,实现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和谐对称。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范文3

一、内部控制体现价值链理论的基本内涵

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与委托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及其所制度化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着密切关系,与价值和价值链管理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与运行需要考虑价值链管理理论所形成的影响。

1.价值链管理理论

我们需要先分析价值与价值管理。从经济意义上讲,价值具有效率的特征,即强调收益与投入之比,而且以货币作为计量参数。按照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如把资金的概念引入,价值可以看成是资金的生成和增值,它所体现的是一种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着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作为经济实体的企业有其价值涵义。企业价值内涵有两个层次:一是企业整体价值。企业整体价值使企业未来收益资本化,即现值化,企业整体价值增值是通过企业价值增值活动实现的,是由长期的企业价值增值活动所决定的,或者说,是企业价值增值活动结果的长期表现。这一层次的企业价值是长期与动态概念。二是企业具体价值活动。企业价值具体活动是指企业的每一项具体经济活动都形成一定价值,扣除各种成本后,各项业务活动最终累计为企业价值的增值,它是一个静态概念。

企业价值还有其具体表现形式:一种是企业外在价值,即企业外部投资者认定企业的投资价值,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就是股票市值;另一种是企业内在价值,即企业自身所固有的功能价值,如生产特殊产品的技术与能力等。

价值管理是指企业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运用价值理论,通过流程重组和在战略层、管理控制层、作业层实施价值增值措施的一种综合管理方法,是一种从价值视角看待企业管理的一种战略意义的管理理念。这种视角和理念在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内涵。

价值管理作为一种视角和理念有各种理论流派,其经典理论有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value chain)管理理论,詹姆斯。迈天的价值流(value flow)理论,汤姆。科普兰的经济附加价值(EVA)理论等。我们认为,价值链管理理论最具系统性与现实性,对我们所讨论的内部控制及其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价值链管理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来的,它是一种确定企业竞争优势及寻找竞争方法以增强企业实力的基本工具。进一步讲,每个企业都是产品设计、生产、营销基本业务活动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辅助业务活动的综合体,这些活动都是一个相互联系的价值链条,可以将其用价值链综合地表示出来。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分析,企业价值链管理理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价值链管理的基础是价值。价值是买方愿意为企业提供给他们的产品所支付的价格。根据上述分析,价值具有整体涵义和具体涵义、外在形式和内在形式等特征。价值是企业一切活动的核心,企业不仅谋求总收人最大与总成本最低,更要讲究盈利最大化。价值链管理是以价值为基础的企业综合管理。第二,价值链由各种价值活动所构成。价值活动是企业所从事的物质和技术上的界限分明的各项活动。从企业业务活动的主次关系角度分析,价值活动有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基本活动包括五个方面,即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销售和服务;辅助活动包括四方面,即有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它们相互依存,形成价值链条。例如,采购预先剪裁好的钢板可以使生产工序简化和减少浪费,技术开发将有利于市场销售,有序的仓储与车辆调度等内部后勤活动有利于生产和销售等。第三,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价值链。虽在同一产业,但不同企业的价值链则不同,这反映了它们各自的历史、战略以及实施战略途径等方面的不同,同时也代表着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潜在来源。企业的效率或者竞争优势来自于价值活动的有效组合,来自于“价值链”的优化,也是企业不同于或者优势于其他厂商的特质,企业的竞争成功也产生于合理的“价值链”设计。同一个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价值链表现也不同。这一方面表明企业的价值链具有动态发展性,另一方面还说明企业的竞争优势也会不断发展与变化。第四,运用价值链管理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有许多资源、能力和竞争优势。如果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又无法识别这些竞争优势,这就必须把企业活动进行分解,通过考察这些活动本身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企业竞争优势。企业竞争优势有三个主要来源:一是价值活动本身。它是构筑竞争优势的基石。无论企业价值的基本活动还是辅助活动,对形成企业竞争优势都具重要地位。因此,企业通过优化各种价值活动本身可增强其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价值活动构成价值链条,将其与其他企业对比,可从整体上发现自身竞争优劣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增强整体竞争优势。二是企业内部价值链的联系。价值链并不是某些独立经济活动的简单综合,而是由相互依存的各种价值活动构成的有机整体,竞争优势往往来源于这一整体。如成本高昂的产品设计、严格的材料规格、严密的工艺检查等相互联系的价值活动会大大减少生产成本支出而使总成本下降,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三是企业间价值链的联系。价值链不仅表现为同一企业内部各种价值活动的有机整体,还表现为与其他供应商和买方等各方之间的内在经济关系。供应商和买方等各方价值活动内容与方式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价值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加强企业与供应商和买方等外在有关方面的沟通与协调属于价值链管理范畴,这一活动无疑会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总之,价值链管理是一种将企业内部及其与外部有关方面存在内在联系的价值活动放在一个整体角度进行分析,旨在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工具或方法。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范文4

关键词:内隐;外显;态度;价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3-0142-04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的战略任务。当前,促进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度信服和自觉认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态度研究视域下的价值认同

价值认同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变迁、文化交流与冲突研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国内外学者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的学科视角对价值认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人们普遍认为,价值认同是价值主体在社会实践中逐渐改变原有的价值观念,而以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念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或者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原则为价值追求,并自觉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的过程。

有关态度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极为重要的课题之一。态度(Attitude)是个体对特定社会客体所持有的稳定的、评价性的内部心理倾向。从心理学角度看,价值观念的实质是深层次的态度体验,价值认同的过程就是深层次的态度改变过程。从态度理论研究的视角分析,价值认同包含以下要义:价值认同是价值主体基于对某种共同价值观充分认知基础上而形成的认可、接受的态度,标明了一种积极性评价的内部心理倾向;价值认同是价值主体对自身的价值观重新定位和调整,从原有的价值观逐步转变、过渡到新价值观的过程。这种转变也是态度的转变,是从旧的态度体系改变到新的态度体系的过程;价值认同不仅限于价值观念的内化和新态度体系的形成,态度的确立与行为的选择具有相关性,新思想观念的践行是价值认同的旨归。

以往的研究中,态度一直被看作是人对社会客体或支持、或反对的单一心理倾向;而且,态度被认为只以意识形式操作,社会行为处在意识控制之下。基于这种理论,价值认同就意味着人们从意识层面纠正原有的价值观念,理性地认同某种价值观的正确性、合理性,之后,这种价值观念就能转化为实际行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无论是实践者还是研究者都发现价值认同并没有这么容易,新价值观念的内化往往会受到阻抗,知与行经常出现不一致。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态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理论(dual AttitudeModel)”。双重态度是指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是能被人们所意识到的外显态度,另一种则是自动化的、无意识的内隐态度。当人们由旧的态度改变到新的态度时,旧的态度并不会消失,仍然留存于记忆中,以内隐的形式潜在地影响着人们的认识和行为。出现双重态度时,内隐态度是被自动激活的,而外显态度则需要较多的心理能量和动机从记忆中去检索。即使外显态度被检索出来,内隐态度也还会影响人们那些无法有意识控制的行为反应(如一些非言语行为)和那些人们不试图去努力控制的行为反应。

双重态度模型理论为我们进一步认识、解析价值认同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一新成果使我们进一步发现了价值认同问题的复杂性。

首先,在价值认同过程中,价值主体即使已经确立起了新的价值观,但在他的记忆中实际上仍存在着两套价值体系,一套是新建的外显性价值体系,另一套是留存的内隐性价值体系,并且两套体系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发挥着作用,影响着人的价值行为。

其次,价值认同过程中不仅要改变意识化的外显性价值观念,更要改变以无意识形式存在的内隐性价值观念。不控制和改变内隐性价值观念,新观念的内化就会受到阻抗,价值认同就没有真正完成。而改变内隐性价值观念的难度远远大于改变外显性价值观念的难度。这决定了价值认同比先前价值观的形成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再次,即使受教育者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了某种思想观念,愿意将它作为自己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但当新的价值观还没有强大到足以超越和压制留存于记忆中的价值观念时,它可能不转化为实际行动。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人们虽然认同了某种共同价值观,但在社会实践中却经常不践行它。

二、双重态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重要的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人们的头脑,使其真正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日常行为。双重态度理论为我们深入认识价值认同的心理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与“外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双重态度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

人的价值观念建立在一定的心理机制、心理形式基础之上,它的形成要经历知、情、信、意、行等心理历程。在这一历程中,由“知”到“信”的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也是新态度体系确立的过程。但是,在价值观教育中,这一进程却遇到了困难。虽然受教育者认识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但似乎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阻抗着它的内化。以往的研究中,我们主要围绕教育内容、形式和理论的传输途径、方法等进行科学化探索,但这些科学化的努力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忽略了受教育者双重态度的存在,没有充分认识到态度改变的难度。

内隐态度的隐蔽性增加了其改变的难度。价值认同的过程也是价值调整和态度改变的过程。态度的改变不仅意味着要改变意识化的外显态度,还意味着改变以无意识形式存在的内隐态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其科学性、合理性,辅之以教育者们科学化的努力,改变受教育者外显态度即意识化的价值观念是不难实现的。但是,内隐性观念的改变则比较困难。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当某种态度和价值观念不符合社会主流规范或个体积极的价值标准时,它会唤起人们焦虑的情绪体验,为了减少焦虑,人们就会将这些思想观念驱除于意识之外,或压制于无意识当中,在多数情况下,教育者甚至受教育者本人也无法了解其真实性存在。以往的价值观教育中使用的态度改变技术通常改变的只是人的外显态度,而非内隐态度。但由于测量方法的限制,已有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状况的调查也只是报告了人们外显的、有意识的评价和观念,那些潜藏在人们记忆中与核心价值体系相抵触的思想观念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出来。由于把握不住内隐性态度和观念,意识层面的摆事实、讲道理也就变成了没有针对性的空谈。

双重态度间的内在作用机制也影响着态度的改变。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是先从感觉经验本身开始的,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的,它从对该感觉经验的选择性注意开始,通过与外界的细化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这表明,在教育过程中,新态度体系的生成必须建立在对受教育者思想中先在性的知识经验充分关注的基础上。存在于人们记忆中的双重态度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内隐态度虽然隐藏在外显态度背后,通常容易被个体忽视,但它却是外显态度的向导,影响着外显态度的内化认同。在态度改变时,内隐态度既可以起到基础的辅助和向导作用,也可能起到干扰或阻碍作用,其作用性质取决于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一致性程度。也就是说,个体主体新确立的价值体系中,与原有价值体系一致的内容会很容易被内化认同,但不一致的内容,内化的过程则会受到很大的阻抗。

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间的复杂性关系,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认同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我国社会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的时期,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人们利益的分化导致社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势态。生活情境的改变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在思想深处不自觉地留下印记。这些散布于头脑中的思想观念有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有些则可能与之相悖。在价值观教育中,教育者虽然尝试着用各种方式方法把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但由于没有意识到或没有充分意识到受教育者头脑中先在的、内隐的态度可能产生的影响,更没有澄清那些与主导思想相抵触的内容,致使其自由地存在,自发地发挥作用,阻碍了受教育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认同。

(二)双重态度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

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并非止于认知层面,而是引导受教育者将已形成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观念转化为稳定的行为习惯,实现由“知”向“行”的转化。然而,在实践中,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行为与所掌握的价值观念却经常出现不一致。这是长期困扰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个问题。

以往的研究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受意识支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没有在实践中得到践行,是因为这些内容没有被真正接受和内化。虽然这种探讨模式仍沿袭以逻辑性、可控性为特征的认知过程中心倾向,但它归因的真实性却不容置疑。价值体系的内化是有程度差异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可、接受并不一定是深度的信服。要求一个从内心深处还没有真正接受核心价值体系的人去积极主动地践行它,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这种情况并不能算作“知-行”不一致。

上述观点告诉我们,持不同态度的人具有不同的行为取向。事实上,“知一行”不一致的问题往往发生在同一个有双重态度的人身上。他最终执行哪种行为,取决于他对内隐态度的意识程度和是否具备超越内隐态度的动机与能量。

当内隐态度被激活后,多数情况下人们无法意识到它的存在和作用,这时如果人们没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和动机检索到外显态度,那么内隐态度就率先成为支配行为的力量。这是因为:从发生作用的方式看,当人们遇到评价客体时,内隐态度会自动被激活,它的活动不需要或较少需要心理能量与动机;而外显态度还没有成为自动化的习惯力量,需要较多的能量和动机去检索。在面临一种有冲突的主观情景时,有双重态度的人通常报告的是一种更易获取的态度。在现实中,如果这种内隐态度与教育中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差异,就会出现不践行的现象。正如一个长期受本民族文化熏陶的民族成员进入异质文化环境中,即使接受了新的价值观,但在价值冲突中新观念可能并不决定其行为反应,因为原有的本族文化观念依然是一种习惯化、自动化的力量。

还有一种可能性,即使内隐态度没有被意识到,如果人们有能力从记忆中检索到外显态度,它就会自动地超越和压制内隐态度,人们的行为将受外显态度的支配。上例中的民族成员如果经过长期的文化适应和反复的强化练习,新质价值观念变得强大起来,与行为反应建立了自动化联结,以致在价值冲突中感受不到原有观念的存在,那么他就自动地执行新的价值观念。这时他的行为与所掌握的价值观念是一致的。

有的时候人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内隐态度,如果这种态度是不合理的或自己不想要的,这将驱使他们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态度去代替和战胜它。这种主动的压制需要心理能量与动机。如果外显性思想观念比较强大,人们就会执行这种观念;反之,如果人们没有足够的动机去检索或检索不到外显性价值观念,那么这种主动压制就失败。

总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新价值观念的最终胜出要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逐步超越过程。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压倒性优势以前,原有的内隐性价值观念仍会不断地影响乃至支配人的思想道德行为,这是导致“知一行”不一致的深层原因。

三、双重态度模型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启示

双重态度模型理论对于深入揭示人的认知过程和行为规则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们加强价值观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首先,双重态度理论有助于我们改进价值认同问题上的调查研究方法。全面、准确地了解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接受状况,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价值观教育的前提。从态度研究视角分析,目前关于核心价值体系的调查研究多数运用的是被试者的自我报告量表,且有较长的反应时间。这意味着态度测量只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一种外显的、有意识反应的自我报告。这种调查方法往往会得出“当前我国公众高度认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结果。我们不能否定调查结果的真实效度,但至少公众态度中那些自动操作的、不需意识努力的心理成分则没有反映出来。因而教育者往往困惑于“认识与实践存在差距”的现实。wilson和Lindsey等人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在有时间限制的条件下(在3秒时间限制内报告他的态度)某些原来有效的态度技术并没有导致态度的改变,这时隐藏在受教育者记忆中的思想观念呈现出来。这表明,采用外显测量与内隐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更有助于对受教育者思想状况进行准确的测量。

其次,价值观教育要充分重视受教育者内隐性价值观念。人在有意识地接受正规的价值观教育之前,实际上已经在生活实践和环境氛围中形成了一定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积淀。这些观念中就包含.着内隐性知识和评价。作为先在性的观念基础,内隐性观念经常地、稳定地影响着新态度体系的形成和价值行为的实现。根据双重态度理论,内隐态度在价值观调适过程中能否改变,首先取决于它的被意识程度。也就是说,要使内隐态度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应当使之“显性化”,帮助人们澄清这种潜意识中的思想观念和评价体系。因此,在价值观教育改革和创新实践中,我们既要重视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倡导,不断加强受教育者外显态度的建设,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地对受教育者的内隐态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增强其被意识程度,在此基础上,注重引导受教育者在积极主动地质疑、讨论和对话中显现和检验内隐态度,使之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变。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范文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6-0026-04

当前我国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仅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也要以强大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凝聚人民同心筑梦。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提出:“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1]这一表述不仅阐明了当代中国精神的理论内涵,也为全国人民共筑中国梦提出了基本要求。当代中国精神是渊源于中国独特的文明传统、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的精神要素,是对中国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的高度凝练、概括和升华,[2]具有明显的中国风格和时代特征。当前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广大青年面临的观念世界愈来愈复杂,部分青年不同程度地存在精神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然而“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3]因此,如何争取最大多数青年接受并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基于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分析和把握中国精神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基本关系,尝试把弘扬中国精神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有机融合起来,为进一步加强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之入脑、入心,内化为他们的行动,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一、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伴随而来的是人们思想理念、价值观念的重大变化。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工作就是要加强和促进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内化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帮助下或在其他社会教育因素的作用下,接受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并转化为自己的个体意识。内化是个体真正相信、接受和遵守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要求,并且自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与行为依据的过程。”[4]可见,个体内化一种外在道德要求,需要经过内化与外化两个过程,就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是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之义。这既是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起点,也是重点。在内化起始阶段,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味着青年既要正确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还要把外在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动内化到自身价值观念系统之中,再生成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能满足青年个体心理需求的内在价值观念。

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意味着青年在外在刺激的作用下,生成了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能满足青年个体心理需求的价值观后,还要将这种价值观以具体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即通过知行转换实现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合一”。

3.持久的内化与外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一次性的过程,而是需要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不断反复地内化与外化,反复地学习与实践,就像空气一样围绕在每一个青年的身边,这也是加强和促进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

二、中国精神对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1.中国精神是激发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动力。从本质上来说,个体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个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对价值以及价值观的主要看法和基本观点。因此,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和引导,促使青年把外在的核心价值规范转化为主体内部信念的一部分,并能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自主自觉地做出相应的行为。青年内化一种外在价值观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而支撑着这种有意识、有目的实践行为发生的力量主要来源于其内在的精神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总量已跃居全球第二位,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节节攀高,这正是因为每个中华女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秉承自强与爱国、拼搏与奋斗、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坚定地走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才成就了今天的美好中国。这种自强与爱国、拼搏与奋斗、与时俱进价值?^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充分体现,也是改革创新精神的充分展示。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当代青年理应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力量。因此,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催发青年对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的延续与传递,并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力量,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是题中应有之义。

2.中国精神是增强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驱动内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高追求就是实现广大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与外化。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要使青年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规范转化为青年个体的内在意识,关键在于驱动青年的内在需要。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青年个体的内在需要时,青年才能自主自觉地产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思想境界。而中国精神不仅能激发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动力,也能增强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驱动内需,从而帮助这一目标的实现。

中国精神的核心内容包括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而爱国主义是每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情感纽带,以爱国主义为纽带加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能够有效整合青年个体奋斗与全体人民奋斗、整个民族发展,把爱国之心、强国之心和报国之行有机结合,从而凝聚青年、动员青年。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创新的时代镜像,是全体社会成员突破常规、积极探索、敢于创造的集中思想观念体现,是全社会成员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勇担责任的时代使命,是全社会成员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精神的充分展现。通过发扬和传承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有利于为青年接受并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新的视角、新的认识和新的理解,从而大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感和生命力,增强青年自主自觉内化的驱动内需。

三、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与问题

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朝夕之功,相反,关键在于久久为功,即要通过合适的方法、全面的渠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灌输到青年的头脑里,让他们从内心真正信服这种价值观,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够用这种价值观作为先导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三个倡导”以来,身处不同社会领域的广大青年纷纷加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队伍中来。但当代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内化、外化现状要一分为二来谈。一方面,很多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比较高,自主自觉内化与外化;另一方面,加强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仍面临诸多挑战。

1.大部分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较高。有关课题组问卷调查显示,当前大部分青年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认同度比较高。例如在青年大学生群体调查过程中,共计1900名本专科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有76%以上的同学选择“很了解”和“基本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83.1%的青年大学生完整地记得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主要内容;还有40.9%的青年大学生选择“非常有必要”和51.0%的青年大学生选择“有必要”去“加强培育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大部分当代青年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国梦有坚定信心。他们对社会公平正义充满期待,渴望机会平等;地位平等、规则平等;他们相信法治会成为全民的共同信仰,人人兼顾国家和个人利益,敬业、真诚、平等、友善。由于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认同,在实际生活中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大部分青年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理性地面对,并通过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来维护自身的权益,而不是发泄抱怨或者诉诸暴力。二是大部分青年民主意识增强,积极地进行政治参与、经济参与、社会参与,在参与中主动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能够增强自身技能本领,也能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为国家繁荣富强添砖加瓦。

2.部分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事实上,当前青年群体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取得了一定成效,与此同时,也存在很多挑战。由于部分青年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辨别能力与自控能力弱,在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世界中,受到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冲击,对主流核心价值观产生叛逆或质疑心态,导致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深度与广度不够理想。

同样以青年大学生群体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数据为例。在1900名本专科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调查对象中,有16.8%的青年大学生不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对“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看法”,仍有8.7%的青年大学生选择“这是少数人讨论的问题,与我无关”,3.9%的青年大学生选择“没有必要”;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国之魂这句话的看法”,仍有7.1%的人选择“不赞同”,1.5%的人选择“完全不赞同”;并且对于“加强培育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8%的青年大学生选择“没必要”和“完全没必要”。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当前绝大多数青年对于主流核心价值观是认同并接受的,但仍有部分青年的价值观游离在主流核心价值观之外。虽然人数不占多数,但仍不可小觑。时下这一部分的青年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具有一定模糊性,具体表现在:

一是价值认知上,一些青年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自信和实践底气。理论自信地是指个体或者组织(团体)对自己提出的理论观点和理论体系所持的坚信不移的态度以及对理论发展充满信心的积极体验,是对理论的信任和认可。[5]而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自信意味着青年群体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有着清晰的认识,能够挺起胸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总量成为全球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这与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息息相关。然而正因为我国成功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快速发展给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带来压力。一方面,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通过雇佣大量网络水军抹黑中国,也让部分青年逐渐沦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吃瓜群众”,不但对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不身体力行,还对那些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指指点点、评头论足,更谈不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有执着的信念以及产生坚定的行为。另一方面,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通过高新技术制作文化消费品,少数青年通过接触西方文化消费品后开始认可资本主?x国家价值观,并诋毁自己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主流核心价值观。

二是价值实践上,部分青年对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存在有追捧和膜拜。调查显示,当前部分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有功利态度,即更多的从现实利益角度思考是否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对自己有帮助,就了解、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若对自己没有好处,就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当前,在整体就业困难的社会背景下,为了能有一个好的工作岗位和发展前途,部分青年不顾公平正义而通过走捷径的方法获得心仪的工作。在调查青年大学生价值观过程中也发现,部分青年大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目的和动机不纯,他们只是把入党作为促进人生和事业成功的砝码。[6]调查显示,有部分青年在人生理想的追求上,将“个人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美满”排在第一位,也充分反映了部分青年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倾向。可见,虽然当前部分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真正接受,然而没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年自身原有思想价值观念融合起来内化为新价值观,那么也就不会产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行为。

四、依托中国精神推进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路与对策

面对以上种种促进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困境,关键要在根源上着手。我们知道,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不断扬弃的复杂过程,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因此面对这个复杂的内化过程,我们要以不变应万变,牢牢抓住中国精神这个“牛鼻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具体化、形象化,[7]让广大青年在鲜活的中国精神的感染中,辨别是非,领悟真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那么如何将中国精神贯穿在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之中?笔者认为,关键在于着重依托弘扬中国精神,从汲取养分、优化方法、创新机制三个方面入手。

1.汲取中国精神养分,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的感召力。在当今多元复杂的观念世界里,要使更多青年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处理好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的关系,既尊重差异,又要包容多样。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促进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关键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召能力的大与小、强与弱。当代青年从小生活在多元文化语境之中,虽然多元文化语境能够拓展青年视野,但也给青年价值观的选择与生成带来一些困惑。因此,如何提高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任度与内化度,还应该从青年群体的根源上着手。任何一种价值观的背后都有其精神支撑,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支撑,中国精神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核心与改革创新精神的特征。而最能感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就是爱国主义精神,最能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就是改革创新精神。因此,在新时期促进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重视从中国精神中汲取养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和感召力,从而增强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首先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四个自信”的指导下,一方面,积极转化古代中国精神精华,并将转化后的传统优秀文化始终贯穿于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另一方面,既要立足民族又要面向世界,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当今社会存在的热点难点进行辩证分析。其次,在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从抽象化、政治化、理论化向具体化、生活化、生动化转变,既要体现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也要与当代青年个体的发展现实与追求相契合,让青年觉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自己有帮助,从根本上激发青年的精神内需,从而愿意相信、愿意选择、愿意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依托“中国精神”,优化促进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方法。青年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成的重要阶段。青年选择树立某种价值观,其背后必定存在着某种精神需求。因此,要培育青年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忽视青年群体的精神需求,不能只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而是要把指向现实道德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指向精神世界意义构建的中国精神统一起来,共同促进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以中国精神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关键在于采取合适的方法,依托各种舆论平台,运用丰富多样的宣教手段,从根本上激发青年对精神世界的重构。

首先,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通过拓展青年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宽领域的对话平台,利用文化、实践、网络等工具,让广大青年在无形中得到春风化雨式影响,要深入青年的精神世界,从根源上打动青年,撼动其原有价值观念。其次,改变过去以单向灌输为主的价值观教育格局,要时刻加强青年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互动。主流价值观传播者要与青年进行平等的对话,从而激活青年精神意义世界的内源性动力,引导青年确立正确的精神信仰。

3.构建以中国精神促进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制。促进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有全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力培育和践行,也需要有中国精神润物细无声式的渗透和影响。以中国精神助推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不仅要形成大力弘扬中国精神的良好氛围,也要有保障青年共同遵守并践行中国精神的体制机制。

首先,要构建中国精神宣教政策体系,在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上对中国精神予以高度重视,并将中国精神教育资源配置到各教育阶段以及不同教育领域,确保中国精神的丰富意蕴为广大青年熟知。其次要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实践育人机制,加强促进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身体验,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堂”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作用,组织青年大学生参观爱国主义纪念馆、红色纪念地,走访改革开放以来优秀企业,让他们亲身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与此同时,定期组织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慈善公益组织活动、科技发明、创业创新,使中国精神体现在青年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再次,要构建多层次考评制度以及奖惩制度,要固化以中国精神促进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经验,及时总结并提炼,结合实际广泛推广。而对于弘扬中国精神的错误做法要予以批评、反省和总结,汲取教训,以鞭策后进。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范文6

【关键词】 会计人员职业价值; 会计信息价值; 会计信息质量; 互动机制; 重构

引言

在决策有用的信息观导向下,信息是否决策有用直接决定了信息提供者的竞争地位。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加工者,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作用与地位。市场中不断出现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使会计信息的质量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也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怀疑甚至不相信这一信息源的有用性,最终导致了会计人员职业价值下降(王跃堂,2001;王海民等,2004)。会计人员职业的价值与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价值是不可分割的,如何重塑市场对会计人员及会计信息的信心,关键在于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本文将以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讨论会计人员职业价值以及会计信息的价值,最终提出会计人员职业价值和会计信息价值的重构途径。

一、会计人员职业价值及会计信息价值的现状

(一)会计人员的公众形象堪忧

我国资本市场出现一系列的会计造假事件和美国资本市场一连串丑闻使得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研究已成为会计学界、经济学界乃至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由此,会计人员以诚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问题也受到了社会公众的质疑。会计人员似乎成了舞弊与造假的“代言人”,甚至在公众心目中会计人员的造假能力成为其会计水平的衡量标准。舞弊与造假等行为大大违背了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

(二)会计人员的企业内部形象下滑

在会计人员所服务的企业内部,部分公司管理层人员以及企业的其他工作人员认为会计部门并不能为企业实现价值增值或创造直接的价值,从而对会计人员的存在价值有一定怀疑,甚至认为会计存在只是制度性的安排。同时,会计人员在薪酬上也不能获得重视。笔者认为,这一现象除了与管理层人员以及企业的其他工作人员的偏见有关外,也与会计人员自身在企业决策中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有关。

(三)会计信息价值的降低

在决策有用观的影响下,是否能够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成了评判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会计信息价值的重要体现。然而,因为会计造假使会计人员的形象下降,从而也带来了会计人员的产品——会计信息的价值下降。虚假的财务信息不但不能为使用者提供有效的决策,甚至还会导致决策失误的严重后果,长此以往,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失去了信心。

二、会计人员职业价值与会计信息价值的界定与分析

(一)会计人员的职业价值

笔者认为,会计人员的职业价值从其存在性角度来讲,可分为积极价值与消极价值;而从其所获补偿的角度来讲,可分为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

1.会计人员职业的积极价值与消极价值

笔者认为,会计人员职业的积极价值是指会计人员职业因为市场的需求而存在的价值。介于关系的存在,公司外部的相关利益者需要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而会计信息是他们重要的信息来源,因而作为这一信息的生产者——会计人员的存在是有积极意义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如果会计人员能够提供公司相关利益者所需要的有用的信息,就具有积极价值。

会计人员职业的消极价值是指会计人员职业因为制度规定而存在的价值。出于制度规定,要求所有企业对外报送财务报告。因此,企业配备一定的会计人员从事财务信息的生产,这种情况下对会计人员职业的需求是出于制度安排的需要,笔者称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职业的存在价值为消极价值。

2.会计人员职业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

一项资产的内在价值指其未来所能获得收益的现金流的折现,会计人员是一项特殊的资产,笔者认为会计人员职业的内在价值在于其工作期间对企业所做贡献的大小。但这一贡献的大小无法直接评价,只能通过对其所创造的产品——会计信息的作用的评价来实现对其内在价值的评价,而这一作用又取决于会计信息的质量。

会计人员职业的外在价值应该是其内在价值的外在体现,这一价值往往可以表现为公司给会计人员的薪酬和公司外部相关利益者对其所呈现的产品——会计信息的价值的肯定。

如今,会计人员职业的外在价值往往会偏离其内在价值,很多情况下会偏低,如许多公司给予会计人员的薪酬也普遍较低;外部相关利益者对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信息在较大程度上不予肯定,一方面公司及外部相关利益者对会计人员职业的价值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会计人员没有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甚至丧失自我,最终导致职业内在价值的下降。

(二)会计信息的价值

在决策有用的信息观下,会计信息的价值主要表现为是否能为预期使用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只有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才能使相关利益者在对公司的经营成果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做出适合自身的决策(陈胜蓝等,2006),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在于会计人员所生产的信息对公司状况披露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如果会计信息的质量下降(如虚假的会计信息),对相关利益者来说,即使其数量再多也是没有价值的,甚至会误导相关利益者做出决策,在此情形下,拥有虚假的信息还不如没有信息。这一点正是在现实情形下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人员质疑的根本原因。

(三)两者之间的互动机制及其外在的影响因素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主要生产者,在会计人员职业价值无法直接度量的情形下,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会计人员职业的价值,因此,会计人员职业的价值与会计信息的价值是一体的。会计人员职业的价值与会计信息的价值是互相影响的,具有共生性。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起到了主要的决定作用,因而其生产行为决定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也就决定了会计信息的价值。反之,因为会计信息的价值才使会计人员职业的存在有意义,会计信息的价值也就是会计人员职业价值的外在体现。

会计信息在生产及传递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既有来自人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如管理层压力、社会公众的压力以及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又有来自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公司业务性质、政治经济环境等。

会计人员职业价值与会计信息价值的互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如图1所示。

图1的中间区域为会计人员职业价值与会计信息价值的互动机制,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如诚信、独立性、客观公正等及业务素质如职业判断、制度遵循等决定了其所生产的会计信息的质量;反过来,会计信息质量高低及其对使用者决策的有用程度也影响了外界对会计人员职业价值的认识。

图2的区域为对这一互动机制的影响因素。从公司内外部角度来说,在公司内部,会计人员在生产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管理层的压力,从而可能会威胁会计人员生产会计信息过程中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公司业务环境的复杂性可能会影响会计人员在生产会计信息过程中对规制的正确运用及其职业判断。在公司外部,社会公众的压力也可能会间接影响会计人员的会计信息生产过程,而公司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可能会影响会计人员生产会计信息过程中的职业倾向。在发达的政治经济环境中,会计人员可能要面对更多的职业选择。还可以从主客观角度对以上因素进行分类,其中管理层压力及社会公众的压力为人为因素,而公司业务环境及政治经济环境为客观因素。 三、会计人员职业价值与会计信息价值的重构

(一)会计人员职业价值与会计信息价值动态重构的基本思路

对会计人员职业价值的重构与会计信息价值的重构是一体化的,也是共生的,两者之间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在对两者的价值重构过程中,既可以提高会计人员职业价值为出发点,也可以提高会计信息价值为出发点,但无论以谁作为起始点,在此过程中,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都是其核心内容。动态重构的基本思路如图2所示。在图2中,提高会计人员职业价值与提高会计信息价值之间是一个互动循环的过程,而这一循环中的动力源为外部会计信息相关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迫于会计信息相关使用者的要求,从一个循环方向来说,会计人员通过不断提升对职业操守的遵循和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加会计信息对使用者的效用,从而最终提升会计信息的价值;从另外一个方向来说,相关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会对信息质量起到监督作用,特别是专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这种监督作用更为明显,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从而使会计信息价值得到提高。但这种监督作用最终会反馈到会计人员,引导会计人员生产具有较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提高会计信息价值。相关使用者对会计信息价值的肯定无疑会映射到对会计人员价值的肯定中去(课题组,2001;柏子敏,2007)。

(二)会计人员职业价值与会计信息价值重构的具体措施

对会计人员职业价值与会计信息价值重构的具体措施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从会计人员自身出发,建立以会计人员职业前景为目标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从提高会计信息价值的角度出发,建立以相关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观为基础的会计信息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