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太难范例6篇

爱太难范文1

今年清明,在一个刻着“先母夏桂英之墓”的坟前,站着一个穿黑色风衣,金黄色头发,长着一双犹太人特有的大眼睛的中国女人,她就是沙拉。沙拉缓缓地把鲜花放在母亲坟前,心里默默说了一句:“我恨你!”随后,匆匆离开了墓园。一个女儿为什么会对自己的身生母亲如此怀恨在心?母亲到底对她做了什么?

父亲告诫 “凡事要留有余地,因为我们是犹太人。”

1950年,在上海的一家医院里,一个长着犹太人特有的大眼睛的漂亮女婴呱呱坠地。焦急的父亲从产房门外的凳子上站了起来,满脸期待地看着护士走出产房。听到了这个喜讯,他欣慰地笑了,给女孩起名叫沙拉・伊马斯,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沙拉。

沙拉的父亲立・伊・伊马斯曾经居住在德国和波兰的边境,是一个崇尚自由的犹太商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肆虐欧洲,掀起了对犹太人的大屠杀。而各国政府却都表示一时难以收容众多犹太难民。风雨飘零中,只有上海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一处不用签证或任何官方文件就能入境的地方。

1939年,随着德国纳粹残害犹太人的行径加剧,立・伊・伊马斯也不得不辗转逃难,爬过边境的重重铁丝网,来到传说中的“上海方舟”。那一年,他54岁。

立・伊・伊马斯在上海开了一家商铺,并且购置了两辆卡车,经营酒类、地毯生意。生活渐渐富裕了,他便为自己雇佣了一位叫夏桂英的保姆。夏桂英来自苏北农村,她带着和前夫所生的瘫痪残疾儿子一起来到了立・伊・伊马斯的家里。渐渐地,她的漂亮、能干吸引了老伊马斯。

但老伊马斯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来自苏北农村的女子对他并没有真感情,而只是把他当作一个跳板,来提高自己的身价。沙拉刚满一岁,夏桂英便狠心地丢下小沙拉和自己残疾的儿子,嫁给了一个从日本回来的留学生。

两人分手后,年迈的父亲带着孩子搬入了复兴中路的花园洋房。在那里,沙拉一天天地长大,父亲却一天天衰老下去。

有一次,父亲把小沙拉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记住,你到任何地方都要让自己比当地人矮三分,凡事要留有余地。因为我们是犹太人。”年幼的沙拉困惑不解,当时的她只是一个乖巧的小女孩承欢膝下。但在以后的生活中,她慢慢明白了父亲话中的深意。漂泊不定的生活教犹太人学会在夹缝中生存。当然,沙拉怎么也没想到,让她将来生活变得狼狈不堪的,竟会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按照犹太人习俗,女孩子12岁生日时,要过一个盛大的“成人节”,庆祝长大成人。父亲不止一次地抚摸着沙拉的头发,说:“孩子,快快长大吧,我就可以给你开一个隆重的party了。”然而,老伊马斯终究没能等到那个梦想了无数遍的party。1962年4月,他永远离开了女儿。

落葬的那天,上海下着倾盆大雨,仿佛连老天都不忍心看到这么悲惨的一幕。在青浦的吉安公墓,小沙拉穿着一件黑色棉袄,孤零零站在那里。除了帮忙下葬的工人外,她找不到一张亲人的面孔。

墓穴里那么多水,沙拉不明白工人们怎么就这样把棺材放进去了?沙拉哭着喊道:“不要!那会把爸爸弄湿的,爸爸会冷的。”没有人理会她的哭叫,父亲的棺材被渐渐埋下去,埋下去,沙拉培上了最后一镐土……

狠心母亲中将女儿推向生活深渊

初中毕业,沙拉成为了上海铜厂的一名普通工人。正当花样年华的她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时,“”的爆发,把她抛向了地狱之门。

一天,沙拉正在家中整理东西。突然,一辆车停在了家门口,跳下来两个红卫兵,二话不说,就把沙拉押上了车。上车后,沙拉才知道,由于自己和以色列政府有书信往来,已经被认定为“政治犯”。

沙拉被上海第一看守所关押了11个月之后,又被送到安徽农场改造。这期间,复兴中路的花园洋房被没收了,天生卷曲的头发被剪光了,以色列政府寄给她的信被查抄,就连父亲的墓也被铲平了,孤独委屈的沙拉再也找不到哭诉的地方。

两年后,沙拉重新回到铜厂。孤单的她非常渴望亲情,主动提出和母亲住在一起。彼时,母亲和继父已经生了3个儿子。继父是个非常儒雅的男人,沙拉努力使自己融入这个家庭。

沙拉知道母亲最爱吃肉包子,便经常从食堂买些带回家。一个冬天的晚上,沙拉上完中班,疲惫的她仍然记得赶去食堂,买了几个肉包子。她怕包子冷了不好吃,便用绒线帽把包子裹起来放在滑雪衫里。

回家路上,沙拉飞快地骑着自行车。寒风刺骨,像尖石子似的刮着沙拉的脸,没有了帽子,沙拉的耳朵几乎冷得没了知觉,上下牙齿冻得不停地磕碰着。但她心里是暖暖的,她想象着母亲高兴地捧着香喷喷的包子,夸她是个孝顺懂事孩子的情景……

一到家,沙拉看到桌上有母亲给她留的冷饭和素菜,她顾不上先吃饭,就急忙把肉包子送到母亲房里。可一进房门,她愣住了,母亲卧室的桌上竟然放着大排、栗子鸡……沙拉一下子全明白了,她的心都碎了。

回到自己的房里,沙拉心中陡地泛出一股凄酸的感觉,一直以来,自己在家吃饭时母亲烧饭用小米、豆油,自己夜班在单位吃饭时母亲烧饭都用大米、菜油;喝绿豆汤,母亲给别的孩子碗里都放糖,可唯独在自己的碗里放的是糖精片。这一切的一切,沙拉都忍了,虽然她不理解为什么母亲会歧视她,但她还是希望能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可如今,她明白了,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的。沙拉咬着枕角,想把抑制不住的抽泣声压下去,泪水浸透了枕套……

然而,噩梦还在继续。不久,邻居为沙拉介绍了一个男友,两个适龄男女很快擦出了爱情的火花。正当两人商定结婚事宜的时候,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

男友的前任女友突然出现了。这个女孩因为工伤,4根手指被机床碾断了。对这个女孩来说,沙拉的男友是她能够抓住的唯一一根救命草。她哭着哀求沙拉,把男友让给她。望着这个妙龄女孩的惨状,沙拉左右为难。

正当沙拉犹豫不决的时候,男友对她说:“沙拉,没有我,她会活不下去的。”聪明的沙拉明白了男友的选择,她没有挽回这段感情,因为善良的她同情女孩的处境,也理解男友的难处。

但让沙拉没有想到的是,此时的她竟然已经怀孕了。等到沙拉发觉自己有了身孕时,她立刻陷入了惶惑徘徊之中,心中乱成了一锅粥。她有些懊悔当初的让步,这让腹中的小生命不知该何去何从?思考再三,她决定不要这个孩子,她不能让孩子一生下来就没有父亲啊。

母亲知道了沙拉的决定后,坚决反对。她第一次用恳求的语气对沙拉说:“你那个残疾的哥哥一辈子都不会结婚的,你把孩子生下来送给他吧,他老了也好有个依靠,没有人会知道这件事情的。”沙拉的善良让她再一次作出了让步,答应了母亲的这个近乎无理的要求。她更没有想到,这一次的让步像一个定时炸弹一样,随时都可能伤害到自己将来的婚姻。

男孩生下来后8个月,28岁的沙拉嫁给了一起在铜厂工作的丈夫。结婚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生活安定和谐。

1991年,41岁的沙拉受到以色列总理拉宾的接见。

一波三折第一个回以色列的犹太移民

如果说,遥远的以色列是年轻的沙拉梦中偶尔飘过的一朵浮云,那么做了母亲后的沙拉却越来越难以摆脱那份淡淡的乡愁。在沙拉心里,上海是她永远的故乡,但血统上她却是个犹太人,她忘不了自己的根。

但沙拉回以色列的过程是十分艰难的。1971年,以色列移民局同意沙拉回去,但直到1985年,上海市公安局才通知沙拉可以办理护照,沙拉翘首期盼终于等来了这个机会。

由于当时中以没有建交,沙拉只有先去日本才能转机飞往未曾谋面的祖国。在日本逗留的两个星期里,沙拉辗转难眠,她的心被复杂的情感交织着。“如果现在回以色列,就意味着和孩子们失去了联系,作为母亲,有什么比孩子更重要的呢?可如果放弃,以后真的很难说还会不会有机会回以色列。”思考再三,沙拉还是选择回到上海。

到上海后,沙拉没有料到等待她的是一场“战争”,那颗定时炸弹爆发了。她的那位残疾哥哥并没有如母亲说的那样一辈子都不结婚。相反,他兴高采烈地迎娶了一个从江西来上海打工的女子。结婚后,嫂子的第一把火就烧到了孩子身上,她死活要把孩子还给沙拉。

纸包不住火,当残疾哥哥三番二次打电话到家里时,丈夫看出了眉目,“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沙拉知道继续瞒下去也不是办法,便一五一十地说了。“什么!?”当丈夫得知自己被欺骗了近10年时,心里的火一下子蹿到脸上,气得脸色发紫,抓起桌上的茶杯往地上摔得粉碎,“离婚!”沙拉知道事已至此,无可挽回,丈夫没有错,错的是自己当年太相信母亲的话。她带着孩子们开始独立生活。

1991年,中国和以色列正式建交。这一年,41岁的沙拉终于如愿以偿回到以色列。并且作为中国第一个回以色列的犹太移民,沙拉受到了以色列总理拉宾的接见。

苦尽甘来成为手握200万美元钻石的商人

只是,沙拉朝思暮想的故土,并不是梦中的“伊甸园”。41岁的沙拉必须从字母开始,在最短的时间里学会希伯莱语。

很长一段时间,沙拉每天都逗留在超市里,她不时地指着货架上的一个商品,用英语问别人“What's this?”(这是什么),边听边用中文记下发音。尽管有时一个上午只能学会一、两个单词,但沙拉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她一直记着父亲的话,要在逆境中学会生存。就这样,半年后沙拉已经可以用希伯莱语应付简单的生活。

克服了语言关后,如何生存下去成了她面临的最大问题。沙拉决定靠卖春卷过活。她从超市买来面粉,凭着记忆学习上海老人们开粉、打春卷皮。在打坏了四、五斤面粉后,她终于打出了第一张春卷皮,沙拉忍不住喜极而泣。

一年后,沙拉终于凭借自己的力量,把3个孩子接到了身边,骨肉团聚。或许沙拉的人生注定就是那么不平凡。正当她以为生活渐渐安定下来,幻想着可以过上衣食无忧有儿有女的生活时,阿以冲突升级,沙拉和3个孩子所在的特拉维夫市不断发生爆炸,孩子们初到以色列的整整一个月都是在防空洞内度过的。

在防空洞里,沙拉告诉孩子们:“这是你们学习语言的最好机会。”她鼓励孩子们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语言。

与大多数母亲不同,沙拉经常在爆炸间歇带着自己的孩子观看爆炸后的场面。防空洞的上空缭绕着烟雾,是烈火发出的浓烟,还带着人肉被烧焦的油腥气。沙拉搂着孩子们说:“如果你们能在战争中成长,你们将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这就是沙拉的教育哲学。

战争一天天变得残酷,左一次右一次的人体爆炸也愈演愈烈。那时的特拉维夫,随处可见人的肢体挂在墙上。有好几回,沙拉都是死里逃生。有一次,刚下公车没多久,身后的车就爆炸了,刚刚还是美好的生命,一声巨响后就灰飞烟灭,这种惊悸和震撼,一个没有经历过战火的人,永远也无法体会。

直到现在,沙拉每天出门,包里都还不忘放一根橡皮筋,这是战争遗留的习惯。在以色列,如果车上一有撞击,沙拉马上就会条件反射,用橡皮筋把大动脉扎住。

当城市重新回复平静后,沙拉依旧卖着春卷。一次偶然的机会,沙拉知道自己原来可以拿一笔移民安置费,领到钱后,她决定开一家餐馆。

沙拉继承了犹太人的经商天赋,顾客喜欢吃什么,沙拉就投其所好。她的餐馆在当地人气极旺,沙拉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就连以色列司法部和移民局也常常找沙拉做翻译。

2002年,沙拉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年,在以色列发生一起四川劳工杀人碎尸案件,沙拉同以往一样协助司法部门办案。几天几夜的审讯,6个犯罪嫌疑人均守口如瓶,不肯说出真凶。

沙拉没有放弃,苦口婆心地为他们分析利弊,希望他们明白隐瞒下去对6个人都没有好处。除此之外,细心的沙拉还为他们买牙膏、短裤一类生活用品。这个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中国许多方言的犹太女人用她的诚意打动了他们。其中的5个劳工开口说出了杀人者的名字。

案情有了决定性的转机,沙拉的心定了。连续陪审了几天几夜的她,这时才觉得疲惫不堪。她把翻译的事情交给另一个以色列移民,自己到休息室躺会儿。不过,她依然没有忘记用耳机旁听案情的进展。

当她听到,杀人犯的一句“我的朋友帮我把事情瞒了。”被另一个翻译翻成“我的朋友帮我把尸体埋了。”沙拉暴跳如雷,一下子从休息室冲到了审讯室。可等沙拉到了那里,杀人犯借着翻译的失误,已经了原先的口供,指认另外5个人是他的同党。

对于这个严重失误,司法部门强烈要求沙拉予以隐瞒,因为这关乎他们的声誉。但沙拉没有妥协,这毕竟关系到5个中国人的生命啊。她躲到洗手间,和以色列政府通了电话。最终,案件重新审理,只抓了主犯,其余5个中国人被释放。

这件事情震惊了整个以色列。让沙拉难以置信的是,她的真诚竟然打动了拥有百年历史的罗斯蒂克兄弟钻石有限公司的老板,全权委托她作为该公司中国地区的首席代表。一夜之间,沙拉从一贫如洗的新移民变成了手握价值200万美元钻石的商人。

上海男人用爱给你遮风遮雨

再一次回到中国,沙拉的身份变了,但她直率、爽朗的性格还是一如既往。沙拉在上海市百一店东楼开设了Carissa钻石专柜,并把自己的办公楼选在了金茂大厦。

2003年5月的一天,沙拉参加在金茂大厦举办的袜业展览会,认识了一个复旦大学的老师。两人一见如故,聊到兴头上,那位老师突然拍腿说:“沙拉,我要介绍一个上海男人给你,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你一定会喜欢。”

沙拉结束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婚姻之后,从来没有刻意考虑过自己的感情问题。“那就见见吧。”沙拉不忍拂了对方的一片好心。

几天后,介绍人把沙拉和陈凯两人约在钱柜KTV见面,沙拉提前到了“相亲”地点,不一会就见到远处有个胖胖的、圆咕隆咚的男人向她走来。初看上去,沙拉怎么也不敢相信这个其貌不扬的男人文武双全,但走近一看,这个男人那双炯炯的摄人心魄的眼睛,让人觉得有些与众不同。

第一次见面,两人都有些拘束,陈凯怪不好意思的,一直拿手帕擦汗,沙拉说的话也不多,两手一直放在前面,绞弄着纸巾。倒是介绍人在一旁干着急,忙着给两人找话题。这时,沙拉才知道,陈凯比她小4岁,在市教委工作,6年前离婚,有一个儿子。

以后的日子里,陈凯常约沙拉一起吃晚饭,但两人的感情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直到有一天,沙拉请陈凯到家里共进晚餐。吃完饭,沙拉像往常一样把当天的报纸看完后便随手放在了一边。没想到,陈凯竟然拿起那叠报纸,按照页码,重新整整齐齐地折好,再放到废报纸堆里。

就在那一瞬间,沙拉觉得这个中国男人既傻又可爱,她大声地笑了起来,笑着笑着,竟然有一种东西慢慢流出了眼眶。

“你怎么了?”陈凯慌乱了,温存地拥住了沙拉。这是两人第一次挨得那么近。“你真的是太可爱了。”沙拉蛰伏已久的那颗爱的心复活了。

“我觉得这样是应该的,如果在单位,你看完了还有别人看,做事情要照顾别人的感受。”沙拉第一次看到陈凯那么严肃地说话。

迎着陈凯真诚而热切的目光,沙拉怦然心动,这是个多么善良、多么细腻的男人啊,有着一颗柔软、纯净的心。不经意间深深打动了沙拉那颗同样柔软而敏感的心。那个夜晚,两个满怀情意的人终于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在沙拉眼里,陈凯像大海一样,很平静,很豁达。自己外向的性格和他正好互补。只有一件事情,让她陡然觉得陈凯“吃醋”的样子也很可爱。

一回,沙拉生病住院了,很多朋友都竞相来看望她。因为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一些外国朋友和沙拉表现得很亲热。其中,有一个男性朋友还为沙拉削苹果,沙拉当时也没有太在意。可站在一边的陈凯急了,他还无法适应别的男人和自己的女朋友如此亲热。

他在一旁故意咳嗽了两声,但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无奈,他只能把沙拉的一个好姐妹拉到一边,悄悄地说:“你向那些人介绍一下,告诉他们我是沙拉的男朋友。”

事后,朋友笑着告诉沙拉这件事情。沙拉马上向陈凯道歉,以后做事一定会换个立场为对方考虑。不过这件事情,也让沙拉进一步知道自己在陈凯心里的地位,每每想起来,心里甜甜的。

2003年12月31日,陈凯深情地对沙拉说;“沙拉,这是我们认识的这一年的最后一天,我们结婚好吗?”沙拉抬头望向陈凯的双眸时,那里面盛满的情意让她无法拒绝。

走出民政局,沙拉对陈凯说:“我会好好爱你一辈子!”内敛的陈凯只是紧紧地抓住沙拉的手,对他来说,那么直白的承诺实在不好意思说出口。

但他第一次告诉了沙拉一件关于他和前妻的事情。“今天真的是太顺利了,我和前妻去结婚登记的那天,我竟然从公共汽车上摔了下来,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沙拉不禁“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她知道这个男人心里面是十分爱她的,只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来。

婚后,两人把再婚证书变成了一个盒子,双方都往盒子里装宽容,装爱情。沙拉从来不曾试着改变陈凯,她认为如果不能适应他,那么就应该去宽容他。

爱太难范文2

他说他很爱她 他说会守护她

他送她玫瑰花 一切美得不像话

从朋友变成情人 她不再只有自己

他爱他爱得彻底 真心溢满了甜蜜

时间看清一个人 开始令人昏沉沉

他像变了一个人 太蛮横

她开始悬著疑问 不想再等他承认

不再要任何伤痕

谁爱谁 谁又流乾了眼泪

谁后悔 难分难舍太伤悲

他爱谁 谁应该止住眼泪

她心碎 谁又该乾脆离开

谁爱谁 谁又能反反覆覆

谁后悔 谁在忍受著孤独

谁了解 他退出 她孤独

爱得太盲目

他说他很爱她 他说会守护她

他送她玫瑰花 一切美得不像话

从朋友变成情人 她不再只有自己

他爱他爱得彻底 真心溢满了甜蜜

时间看清一个人 开始令人昏沉沉

他像变了一个人 太蛮横

她开始悬著疑问 不想再等他承认

不再要任何伤痕

谁爱谁 谁又流乾了眼泪

谁后悔 难分难舍太伤悲

他爱谁 谁应该止住眼泪

她心碎 谁又该乾脆离开

谁爱谁 谁又能反反覆覆

谁后悔 谁在忍受著孤独

谁了解 他退出 她孤独

爱得太盲目

谁爱谁 谁又流乾了眼泪

谁后悔 难分难舍太伤悲

他爱谁 谁应该止住眼泪

她心碎 谁又该乾脆离开

谁爱谁 谁又能反反覆覆

谁后悔 谁在忍受著孤独

谁了解 谁退出 谁孤独

谁不满足

谁爱谁 谁又流乾了眼泪

谁后悔 难分难舍太伤悲

他爱谁 谁应该止住眼泪

她心碎 谁又该乾脆离开

谁爱谁 谁又能反反覆覆

谁后悔 谁在忍受著孤独

谁了解 他退出 她孤独

爱太难范文3

[关键词] 杨亚洲;《大太阳》;价值观;心灵重建

2008年5月12日,大自然冷酷地表现着坍塌,把悲情留给了汶川,这一天牵动了所有国人的心,人们的目光从此不再离开这座原本未知的城市,也开始把前所未有的关心和牵挂倾泻给这里的人民。三年过去了,当我们再一次用镜头触摸那些逝去的灵魂和墓碑一样肃穆的街道楼宇时,我们看到的是太阳照常升起,看到了坍塌后的心灵重建 。杨亚洲的电影《大太阳》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存体验和心灵重建后的生命价值。

一、小人物勾勒大主题

《大太阳》在新生儿嘹亮的啼哭声中结束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又一个不息的轮回,一切像昨天一样继续着,但它却负载着崭新的开始,伤痛过后的鲜活和蓬勃。

在杨亚洲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他驾轻就熟地恣意书写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接地气地把百姓的生活原貌原汁原味地平铺开来,抽茧剥笋般地冷静提炼出生活的质感和对平民理想的诗意升华,而把我们特别熟悉的大事件作为一种背景和氛围加以体现。《大太阳》是杨亚洲导演的又一部“平民化”作品,延展着他的一贯风格。影片中,他再次把视角放低,将小人物作为主角,把小人物的灾后命运作为影片的底色,向我们描绘了一个民族心灵重生的奇迹,让我们在沉重和真实中感受大太阳的暖意,用他们起伏跌宕的命运展示了一个时代宏大的主题。

5・12汶川大地震震在四川,但余震却波及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影片表现的是震后三年灾区的变化,那些住在新房子里的人们创伤仍在,痛楚仍在,那些飘荡的灵魂还在守候着亲人不愿远行,如何开始新生?这是摆在每一个人面前的难题和考验。劫后余生的人们如何修复伤疤,如何面对生活,他们的精神疗伤和心灵重建是我们渴望知道的。而《大太阳》没有把苦难放大,没有渲染血泪史,它用灾后重建的诸多事实,让我们看到了汶川的变化,新的房子、新的街道、新的学校和人们心灵的重生。

《大太阳》在灾后重建上没有停留在物质表层,而是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直接触摸到了人性的痛点,心灵重建任重道远,它远比家园重建更为艰难,对人性和生命价值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凸显了艺术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让观众在审视人物内心世界时,审视着自己,更加强化了党和人民在面对大灾大难时所表现出来的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勇气和气节。

在这样宏大而熟悉的背景下,杨亚洲把小人物勾勒得鲜活而生动,他运用了个体普遍代表全体的方式来进行影片的阐述,通过每一个不同个体的遭遇,让我们能够了解到每一个不同身份、不同境遇、不同个体在面对灾难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勇敢与力量。他们象征并升华了人类普遍的共通的情感,影片中的银杏婚姻破碎、遭遇地震、失去儿子等这些伤痛,仅仅是一个个体的生命经验,但这份伤痛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在这份伤痛中给心灵所带来的另一种疼痛。在影片主题的辉映下,正是这一个个体的生命经验,对生命的感悟与传达,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什么是撕心裂肺和痛彻心扉。

二、大“爱”引领人们走出阴霾

《大太阳》讲述的是灾后心灵重建的主题,用爱为我们营造了一个高尚的境界,爱让我们坚强,爱让我们温暖,爱更引领我们前行。

影片自始至终贯穿着“爱”――母爱、爱情、关爱,它们相互交织,相互缠绕。说到母爱,我们自然会把它和无私伟大联系在一起,而影片中的银杏正是母爱的代表,也是片中大“爱”主题中的一个重要主题。银杏的酗酒与免费送花,很大程度上都是母爱的喷发。她对山娃子的爱以及冒着高龄风险产下的孩子都可视为是母爱的表现与延伸。银杏在废墟上讲述着自己的孩子石头的时候,虽然面无表情,但却充满了无限的思念与悲伤,这是石头的学校,这是石头的教室,这里面有着石头的一切回忆,这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最没有办法最无奈无助的悼念,正如她手中的花一样,它只是一种鲜艳得夺目的祭奠。最后她冒着高龄风险产下的孩子,不仅是对伤痛的放下和心灵的解脱,也是把这个新生的孩子变成了对石头思念与寄托的载体。

爱情,是最让人牵肠挂肚的戏剧元素。影片中的爱情在地震前处于崩裂状态:银杏的丈夫决意与她离婚,原因是他和樱桃有了婚外情;而天塌地陷的灾难却奇迹般弥合了爱情的裂痕,银杏与石大川的复合便是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有效反思。

而“关爱”是影片中另一个关于“爱”的主题,一种是个体的小爱,另一种则是国家的大爱。影片从不同的侧面描绘出了人与人之间爱的支撑。曾经让银杏失去婚姻的樱桃,在最后也为自己的幸福做出了努力,她教山娃子如何为父亲争取幸福;而银杏也抛弃了所有的怨恨,面对和自己儿子一样大的山娃子,她更希望这个孩子能有一个妈妈关心他,能拥有温暖的母爱。最终,银杏迈出了那艰难的一步。而对于失去母亲已经三年了的山娃子来说,看着自己的爸爸有了喜欢的女人,他选择了面对,他勇敢地给予爸爸拥有爱的力量,当他拿起麦克对着乡亲父老向樱桃诉说心里话的那一刻,他已经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妈。而对于樱桃来说,她对银杏的关爱却更多地体现在了自我救赎上。她为石头开通了博客,包容和理解银杏的“无理”行为,她用行动化解着隔膜,她用最朴实的一句“对不起”,搭建了两个人爱的桥梁。

“5・12”汶川地震,唤起了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强烈的公民意识,人们自发地组织志愿者到受灾最严重的前线,为灾区人民送上一份爱心,送上自己的牵挂与力量。虽说灾难已过去三年,但是我们的党和政府并没有忘记灾区的人们,他们时刻关心着灾后重建工作的推进,关心着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人民是否坚强地站立起来,真正从灾难的阴霾中走出步入新的生活,孩子们还能否在新建的教室里从容面对回忆,重现往日灿烂的笑容。这是来自党和国家的大爱。影片《大太阳》在大“爱”上不惜笔墨,着力描绘。在党和政府大“爱”的关怀帮助下,灾区的人民正在完成心灵的重建和回归。心理医生的出现,则是影片昭示给我们的最好回馈。正如杨亚洲导演说的:“楼塌了可以再建,桥垮了可以再修,但对失去母亲的孩子和失去孩子的母亲以及破碎的家庭和受伤的心灵,更需要修缮!”我们的党和政府用博大的“爱”在不遗余力地努力修复这些千疮百孔的心灵,银杏、山娃子、水婆婆……他们在“爱”中涅重生,用生命的直接体验重构了坚强的精神世界,他们用生命的代价感知着生命的价值,他们在“爱”的关照中勇敢地前行。

有爱,就有明天;有爱,就有希望;有爱,就有生命的延续和蓬勃。影片用“爱”引领人们走出阴霾,大太阳是影片赋予给我们每一个观众的影像寓意符号,它成为温暖人心的源头,而影片中具象展示出来的大爱和小爱共同成为支撑人们心灵向上的力量。影片中有意将重揭伤疤规避,没有将伤疤撕裂开来让我们尽情地回味和品尝其中的痛楚和苦涩,更没有把石头是怎样消失在了废墟中的场景残酷地呈现,这正是导演在整部影片中出彩的人性之笔。导演以冷静的镜头追溯着、记录着在这份灾难面前人们面对伤痛的状态,让我们从伤痛中用心灵去触碰另一个心灵,做到了心灵的对接,心与心的感化。这种影像视觉上的“爱”,是对灾区人民一种最大的尊重。撕开的伤痛永远也无法给我们一种真切的疼痛,无声的疼痛却往往能够痛得更真切。

三、倾力刻画人物

为了更真实地传达人们心头那份难以言表的痛楚,导演以客观、冷静的镜头语言,让人物与镜头拉开一定的距离,使观众能够置身其中感受那份切肤之痛。影片中并没有呈现大段的煽情片段,也没有有意安排催人泪下的桥段,而是从人物的内心出发,对人物进行了倾力细致的刻画,以真实事件还原人物原貌,彰显了心灵重建的重要性。

灾区的人们在面对灾难时,他们是坚强的,同时也是脆弱的。他们身上爆发着乐观积极、坚忍不拔的人性光辉,也呈现了坚强朴实的精神世界。山娃子这个朴朴实实的小人物,一面思念着天上的妈妈,一面为了自己深爱的父亲能够再次拥有爱的权利与力量,努力撮合一段震后新姻缘,这种小大人似的种种表现与刻画,让我们读懂了伤痛过后的一种责任和担子,让我们心痛地触摸到一个孩子在灾难中迅速成长和成熟的心路历程,是心灵重建的精华提炼。然而,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看到了山娃子的脆弱,他渴望爱与被爱的需要。水婆婆的扮演者是在地震中幸存的老人,影片中的房中石就是老人的家,导演将三年后的汶川场景真实地还原于银幕,让我们身临其境。水婆婆是老人的代表,同样具有普遍性,老人从伤痛中走出和伤痛过后的心灵修复及重建,同样震撼着我们,把我们的目光再次牵拉到了这些需要关注关爱的老年群体上。影片中多次把特写镜头给了银杏,那双充满无助与无望的眼神,让我们揪心和难忘。伤痛的修复与心结的打开,是大自然给予承受灾难和经历灾难的人们留下的一道难题,也是现实和未来必须予以关注和解决的社会命题。人性的善良是银杏这个女人与生俱来的,这个朴实的中国妇女用人性的善良战胜了大自然强加给她的无法想象的困难。

四、质朴、抒情的叙事风格回味悠长

在《大太阳》中,杨亚洲沿袭了他标志性的叙事风格,质朴、抒情,充满了浓烈的生活感和人情味,意味悠远而富于美感。在“5・12”汶川地震纪念日上坟的那场戏中,镜头由远及近慢慢滑过墓区,悲伤的人们笼罩在香火缭绕中,在升腾的情感氤氲中,伤痕累累的众人静静地倾诉着自己对逝去亲人的思念,那些真实存在的群众演员再次重温着历历在目的灾难,和逝者交流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伤感和思念透过客观叙述的镜头扑面而来,穿透观众心底。

影片最可圈可点之处就是直接把场景设在了真实的灾区,杨亚洲用灾区真实场景的真实再现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银杏家中那块飞来的巨石,孩子们遗物遍地的学校,失去孩子的家长手捧孩子的遗像肃穆而悲伤地站在废墟上孤单的身影,无不质朴直接地表达着影片的情感基调。那种打动人心的力量,没有雕琢,没有强调,更没有着力渲染,但那份让我们最直接的参与和感受,却成为了我们身临其境的泪点。

《大太阳》是一部关于心灵救赎的影片。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灾区的人民已经真正地走进了那个大太阳。黄色的,流淌着哀思;炫目的大太阳,集合着温暖和向上的力量。当产妇痛并快乐着的嘶喊发出,当婴儿嘹亮的啼哭唱响,当飞驰的汽车冲出画面,一切的阴霾荡然无存,留给明天的是挂在天幕上的太阳和太阳下生生不息的人们,还有弥合着创伤的那个“14:28”永恒时刻的钟表石雕。

[参考文献]

[1] 《大太阳》:汶川地震的电影祭[N].光明日报,2011-05-13.

爱太难范文4

有人喜欢喜羊羊,因为有他在,同伴们总能化险为夷,让灰太狼甘拜下风;有人喜欢美羊羊,因为她美丽善良,是天使的化身;有人喜欢懒洋洋,他虽然好吃懒做,却十分可爱,因而大家向他投去同情的目光;也有人喜欢沸羊羊,因为他敢作敢当,一心想保护美羊羊,哪怕最后受伤的是自己;当然也有人喜欢暖洋洋,虽然她膀大腰粗,是我们人类口中的“男人婆”,却有着一颗友善、真诚的心,是一个称职的好班长;还有人喜欢我们最可敬的村长慢羊羊,虽然他年过花甲,经不起折腾,可它却是一个爱发明、很尽职的老顽童,只有在他的带领下,小羊才能快乐健康成长……

这部动画片有这些可爱的小羊,当然也少不了反派角色灰太狼和红太狼。

一见这两只狼,大家会立马皱起眉说:“这两只是坏狼。”没错,站在小羊的立场上看,一定会认为是坏狼,可在七大恶狼的眼中,灰太狼夫妇太善良了,不仅没抓到羊,每天只是喝着青菜汤,还与羊为友。不光如此,灰太狼还有众多为我们人类所缺失的的优点,这——也是我喜欢灰太狼的理由。

他爱家。每当红太狼哭着闹着要回娘家时,灰太狼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不是下跪求饶就是对天发誓。因为他认为光靠一人不能支起一个温暖的家,只有和老婆一起才能共度美好的时光。可现实中,好多同学,一年里难得见到爸爸,他们不是在外打工,就是工作忙没时间回家。以至于她们的妈妈忙里忙外,一肩挑着工作生活的重担。难道忙得连回家的时间也没有吗?难道在外打牌吃饭也是工作吗?这样的爸爸,你们应该看看灰太狼是怎么顾家的。

他爱孩子。每当小灰灰哭时,他立马上去安抚孩子,哪怕自己做牛做马,也要让孩子开开心心。为让小灰灰上学明理,他破天荒的让它去自己的对手那儿——羊村上学,这种胸怀气度让人钦佩,正所谓的父爱如山啊!而我们身边,好多家长只顾自己赚钱,只顾自己娱乐,甚至一年不过问孩子的学习。难道照顾自己的孩子不重要吗?这样的父母,你们应该学学灰太狼的舐犊情深啊!

他爱老婆。即使红太狼天天用平底锅揍他,他仍旧忠心耿耿,从不背叛老婆,一心一意让老婆吃好睡好住好。我们班,好多同学都是单亲家庭。她们没有那种幸福家庭的快乐,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同学左手拉着爸爸的手,右手握着妈妈的手。分道扬镳的父母,你们应该想想灰太狼是如何践行海誓山盟的呀!

他爱坚持爱发明。虽然他每次捉羊,总是失败而归,可他依旧充满信心,做着吃烤全羊的梦,从不肯放弃。自始至终,坚信自己总有一天会完成这个梦想。还有,每次去捉羊,它总要把自己的最新发明带上,好好的露一手,宁可每件发明最后都被聪明的喜羊羊弄得支离破碎而以失败告终,他依然认为自己是青青草原上最聪明的。它百折不挠的毅力,持之以恒的信心,是我们学习工作中遇到困难后最好的精神鼓励。

爱太难范文5

在还没有融洽的关系前,解风情的男人善于先从简单的身体接触做起,培养一种“在一起的感觉”。但是,女生一旦遇到以上这种七窍不通的男人,爱情进展就显得很辛苦!不过,如果是恋爱“前戏”部分,这样的男人也是傻得可爱,反而会激发部分女孩的进攻欲,嬉笑怒骂,别有风味,比如黄蓉,她应是金庸小说里最具风情的女主人公了。小聪明大机智是一种知性的风情,奇怪的是金庸令她死心塌地爱上了最不解风情的郭靖。

想想也蛮合情理的,解风情不一定是解衣扣,有时忠诚不二的追随与听话,也是可以让女生斗志昂扬春风得意。只不过,我必须提醒的是,那是古典爱情里的戏码,现代的爱情上演,第一集如果还没有接吻,那就无法入戏,在快节奏的时代,男人的爱情本领、技巧,必须是通感的、灵敏的、丰富的,反应要迅速,把握要及时。是的,要做个善解风情的男人。

恋爱如此,当丈夫的,更要这样。可是,不少男人常常满足于每个月交足家用给太太,就以为万事大吉了;而且太太稍有微词,他便大惑不解地反问:“你想要我怎样做?”或者不断地给太太买礼物,全然不领会太太的目光是盯住他的眼睛而不是盯住礼物。

所谓不解风情就常常是指这样的男人而言:老婆打电话找来了,他会对着电话吼道“长话短说,我忙着呢!”他也没有到了日理万机的地步吧,难道连与老婆说几句悄悄话的时间都没有?白天忙,可晚上回来,太太的发型变了样他都视而不见,或者老婆叫他回家吃饭还不知道今天是他们结婚五周年纪念日……叫我说什么好呢?世上这样的男人多的是,他们是制造怨妇的最出色的工匠。有一种怨妇的说法是最典型的:“我不想他升官发财,只希望他能对我好一点。”那些整天忙着升官发财的男人,为什么不去了解这一点呢?

其实要解风情也不难,比如听太太说话,同时看看她的表情;某天起个大早,悄悄地给她做一顿早餐,然后吻醒她的耳朵;在一个日落的黄昏,早点回家,环抱着她的腰,在阳台上一起看晚霞;下雨的日子,撑一把伞在她回家的路上等她;赞美她的性感部位;给太太一些化妆时间;陪太太去发屋:欣赏太太的新内衣……当然,最关键是要了解女人的弦外之音,以及她的种种身体语言。

爱太难范文6

[关键词]说话的艺术 说话策略 谈话氛围

[中图分类号]H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057-01

每个人鼻子下面都长了一张嘴,谁不会说话?可是,要想自己说出的话让别人愿意听,听起来舒服,其实不易。言语得失,小则牵系做人难易,大则连及国家兴亡,它是一门艺术,不但要措辞得体,更需要讲究策略。下面仅以《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触龙说赵太后》为例,从邹忌和触龙两个人物出发,谈谈说话的艺术。

一、闲话家常,拉近距离,营造和谐的谈话氛围

先说邹忌。他要劝谏的是国家的君王,如果直接指摘国君的过错,恐怕是自讨苦吃。倘若遇到唐太宗那样的明君算是幸运,如果遇到个糊涂君主,没准脑袋就搬家了。邹忌是聪明人,他先给威王讲了一个自己受骗的事,而且是自己的家事:他明知自己不如城北徐公美,但他的妻爱他、妾怕他、客有求于他,都说他“美于徐公”,没有谁肯对他说真话。一个人,如果愿意把自己的家事,以致“家丑”告诉你,那肯定是把你当成推心置腹的朋友了,你不太可能对他怀有敌意吧?关系拉近了,气氛融洽了,切入主题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才有可能。相反,上来就直言劝谏,絮絮叨叨说教,谁愿意听?就等看脸色吧。

与邹忌相比,触龙的任务就更加艰巨了。大军压境,国难当头,可赵太后却因爱子心切而坚决不肯,众大臣直言强谏,赵太后索性明言,谁再敢劝说“必唾其面”。人在生气的时候,是最不理智的,不但难于听取他人的意见,而且很可能把对方当作发泄的对象。触龙该怎么办?我们看:触龙出场时是“徐趋”——恭敬的小步快走但又因腿疾而走不快。然而龙钟老态的他却先来表示自己对太后健康的关心,问太后身体怎样?饭量如何?还介绍自己养生保健的方法,每天散步三四里,有助于增进食欲。再怎么生气的人也不会拒绝他人对自己的关心吧。赵太后终于解除了精神武装,由“盛气而揖之”到“色稍解”,既而“笑曰”,和谐的谈话氛围形成了,触龙陈述意见的条件也就成熟了。

二、欲擒故纵,迂回战术,不要急于插入正题

欲成甲事,先谈乙事,欲擒故纵,迂回战术,这是许多进言者常用的策略。邹忌意在让“弊甚”的威王能听取百姓的议论,接受国人的批评,而触龙则完全是为了让赵太后最宠爱的小儿子到齐国做人质。这些事即使是一般老百姓也是很难接受的,更不用说是万人之上的一国之君了。所以,如果他们在一开始就切入正题,很可能一下子就陷入骑虎难下的僵局,闹不好还会受辱甚至招致杀身之祸。因此,在谈话的开始,他们对自己此行的目的避而不谈,而是谈一些表面上看来与之不相干的事情,由日常生活小事引出治国安邦的大道理。他们在选择引入的话题时,可是煞费苦心的。

邹忌开口谈的是一些闺房私事,如何与徐公比美,如何受蒙蔽听不到真话,然后类比自己一个有些小权的臣子尚且如此,高高在上的君王受蒙蔽就更严重了。触龙则比邹忌更能绕弯子。他先是拉家常,谈保健,见太后怒气渐消,又提出让自己的儿子入宫当卫士,不知不觉就引到“爱子”这个问题上。触龙明知太后更爱小儿子长安君,却故意说她更疼女儿燕后。赵太后一不小心就中了计,赶紧声明:更疼长安君。这样触龙的话题终于绕到了正题。

三、投其所好,理解万岁,忠言顺耳利于听

邹忌成功,还在于他把握住了人们“戴高乐”的心理,能够投其所好。哪个君主不希望臣子捧着自己呢?——邹忌先给齐王戴了一顶大小合适的高帽:齐国地广人众,凭您齐王的尊贵和威望,谁不畏惧您或有求于您呢?然后话锋一转——这并不完全是让人高兴的事,您要小心受蒙蔽了,我不就是很好的反面教材吗?威王一听,对,我可不能让人给“忽悠”了。反过来,如果邹忌直接说:所有人都在骗您,您还蒙在鼓里呢!这样等于在说威王是个大大的傻瓜,不是“找不痛快”嘛!邹忌本有忠君忧国的赤胆真心,再加上如此懂得说话的艺术,难怪齐王大悦,立即大开言路,广纳善言了。所以,有时候谏臣遭弃也并不一定全怪君主昏聩,说话不得法也是有可能的。

上一篇慈善捐赠

下一篇幸福的两个人

相关精选